•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注目礼TXT下载>>注目礼>> 第四章 别人比“我”了不起(8)TXT下载

    注目礼: 第四章 别人比“我”了不起(8)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四章 别人比“我”了不起(8)

        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

        不礼爹娘礼世尊——敬什么;兄弟姐妹皆同气——争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忧什么;岂可人无得运时——急什么;

        人世难逢开口笑——苦什么;补破遮寒暖即休——摆什么;

        食过三寸成何物——馋什么;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

        ……

        “我”想退出江湖了,开始对别人的注目礼有一些腻,即便以理把别人养得再大,不也就是个质量稍优一点的注目礼吗?有什么大不了嘛!更何况这时候“我”还得对别人报之以礼呢,或是注目致礼,或点头致礼,或是竖指致礼。先投之以礼,后报之以礼,中间是绞尽脑汁加费尽心机——这就是以理养大别人的全过程,可说是赢了一丁点面子,输了一大堆里子。

        由于别人是注目礼的出品人,注目礼争夺战中,“我”在围绕自己转的同时也不得不围绕别人转。如果人性太极的双核运动圆得不妙,要么别人不得不牺牲,要么“我”不得不牺牲。如果“我”经常感觉在牺牲自己,对注目礼的反感即不可避免。

        一旦反感甚至腻烦,“我”完全可能出走社会,打道回老家,像陶渊明先生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甚至访道学仙,追求长生不老或其他种种非注目礼或超越注目礼的满足。“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这是自然而然的。“秦王扫,虎视何雄哉”——嬴政当初对别人的注目礼何等在意,简直斤斤计较!“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始皇最后不也对别人的注目礼不以为然了吗?“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更何况还有死亡令“我”不寒而栗。种种原因加在一起,“我”完全可能离开别人,出走社会,访道学仙,就像始皇当年东临碣石求仙术一样。

        当然,“我”也可能继续做一个社会人。毕竟注目礼是“我”最真的受用,“我”还是摆脱不了社会引力。访道学仙只是“我”对作为社会人感觉腻烦时的某种形而上的幻想,叫“我”感觉踏实的还是别人的注目致礼。

        “出世之学”是什么学

        对注目礼的腻烦,在西方的文学、艺术和哲学中,有比较广泛而深刻的流露,甚至成为某些流派的主题。虽不像《济公活佛圣训》从为人处世入手,但它们共同的手段都是以死亡来彰显注目礼的虚幻。

        存在主义当然不会放过这一点,马丁?海德格尔曾提出“vorlaufen in tod”,翻译过来即“向死而生”。更有一派诗人,18世纪中叶流行于英国,被称为“墓园派”,他们放开嗓门唱衰注目礼。如托马斯?格雷在《墓园之歌》中就反复使用下面几行诗歌:

        徽章的炫耀,权力的浮华,

        世间所有的美貌,所有能够获取的财富,

        都在等待同一个不可避免的时刻:

        荣誉之路只能通往坟墓!

        宗教应该不是起源于对注目礼的腻烦,但在现实生活中,或许因为对注目礼的腻烦十分普遍,宗教也趁机而上,利用一把。《旧约?传道书》有言:“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在中华文化中,对注目礼的腻烦直接导致一对概念的区分,即“入世”与“出世”,甚至有所谓“出世之学”。儒家与道家原本不二,但侧重点略有差异,可能因为儒家居庙堂之高,道家相应被认为是出世之学。一入一出,达则儒家,穷则道家,成为独特的精神家园,两头不堵地为中华民族释放精神能量。</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注目礼,小说《注目礼》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注目礼 第四章 别人比“我”了不起(8)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