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TXT下载>>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 第七章 营势造势,处处商机(17)TXT下载

    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 第七章 营势造势,处处商机(1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七章  营势造势,处处商机(17)

        当然,胡雪岩的超人经商胆略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商战中不断地磨炼出来的。胡雪岩之所以胆识过人,气吞山河,完全是因为他内心深处具有一种敢争天下先的和豪迈,善于在各种繁纷复杂情况下准确地把握时局,抓住商机。

        胡雪岩有句话“顶要紧的是眼光”,他认为:做生意怎样精明,十三档算盘,盘进盘出,丝毫不漏,这算不得什么!只有眼光对生意的成功才是“顶要紧的”。这话道出了眼光在生意运作中的重要性。胡雪岩所说的眼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要看得“准”,能够从一般人看不到“戏”的地方看出“戏”来,即要善于从时局变化中发现商机。比如胡雪岩由战争影响粮食生产看到贩运粮食的前景和丰厚利润,就可谓看得准。二是要看得“开”,不能只把眼睛盯在自己熟悉的那一行当,要视界开阔,放眼世界。比如胡雪岩做钱庄和“销洋庄”,却看到了粮食贩运自己可以大有作为的这一新天地,就得之于他的眼界开阔。

        从选择和拓展经营范围的角度来说,“看得开”对生意的长远发展十分地重要。胡雪岩过人的气魄和胆识,给人们以深刻的启发:一个在商场上没有开疆拓土气魄的商人,也就根本无法看到自己在本业之外还有可以另有一番作为的新天地。因为做事没有魄力限制了他的见识,眼光短浅,反应迟钝,使他无法看得“准”看得“开”。比如同在一起“销洋庄”的古应春和尤五,天天生活在大上海,对上海的熟悉程度远胜过胡雪岩,而且也都认识到战乱年代粮食的价值,由于人的见识和眼光的限制,他们就是想不到要去做粮食生意。生意人与生意人的不同,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十分明白了。

        见识卓远,乱世称雄

        当时在商界这么认为:胡雪岩眼光之远是能在乱中取胜。因为胡雪岩在第一桩销洋庄的生丝生意取得成功的时候,就极具远见地想到要开始投资两桩无论是乱世还是治世,都必能给他带来滚滚财源的事业:一桩是开药店,另一桩是典当业。

        胡雪岩想到投资典当业,是因为他极为熟悉和了解那个时代五行八作的生意行当。战乱频仍、粮食短缺的年代,城市农村当中,不要说那些家底薄弱的穷家小户,即使稍稍有些积蓄的人家,也会因社会环境所致,不时陷于困窘之中,急难之时,常要借典当以解燃眉之急,因此当时典当业十分兴旺,遍布所有市镇商埠。据《旧京琐记》记载:道光、同治间仅北京一地就有“质铺(当铺)凡百余家”。熟悉商界,眼光开阔的胡雪岩,一眼就看到典当是一个赚大钱的行业,可以有大作为。事实上,胡雪岩早就动过开当铺的念头。然而,真正促使胡雪岩要把典当业当做一项事业来做的直接原因,是他与朱福年的几番交谈。

        朱福年原籍徽州,是庞二在上海的丝行“档手”,胡雪岩在联合庞二销洋庄过程中将朱福年收到自己门下。中国历史上,典当业的管家,称作“朝奉”,大多出身于徽州。朱福年的叔叔就是朝奉,朱福年自幼就十分熟悉典当业。胡雪岩从朱福年那里学到了许多有关典当业的运作方式、行规等知识,还认识到了典当业是一个很让人羡慕、很赚钱的行当,比如朱福年就叹息自己当年没有入了典当业,是一种失策,因为“吃典当饭”,是三百六十行中最舒服最赚钱的一行。

        与朱福年的交谈,坚定了胡雪岩投资典当业并将其作为一项事业来做的决心。胡雪岩让朱福年为自己笼络典当业方面的人才。不久胡雪岩就在杭州城里开设了第一家当铺“公济典”。其后不几年,他的当铺发展到二十三家,在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华中、华东大部分省份都有胡雪岩的典当行。

        胡雪岩开办典当业,在为了赚钱的同时,还有另一种平静市面的目的在里面。胡雪岩认为:钱庄是有钱人的当铺,当铺是穷人的钱庄。胡雪岩开当铺不仅仅为了自己赚钱,也是为了方便穷人的急难。事实上,天下又哪有不赚钱的典当?只要粗略估算一下,即使当铺的利息很低,真的并不全为赚钱,胡雪岩的当铺也绝对有不小的进项。

        当铺的资本称为“架本”,按当时清代惯例不用银数而以钱数计算。一千文兑换银一两,一万千文即相当一万两银子。一般的典当业,架本少则五万千文,实力大的有二十万千文。胡雪岩开在各地的当铺,规模大小不一,平均以每家典当铺架本十万千文计算,二十三家当铺仅架本就达二十三万两银子。按当时典当铺的行业规定,如果以“架货”折价,架本至少要加一倍。这样,二十三家当铺,架本至少也是四十五万。四十五万架本以一月周转一次,生息一分计算,一个月胡雪岩仅当铺这一项产业就可以净赚四万五千两银子,一年就有五十四万。而当铺架本周转一次,绝对高于一分息的利润。《旧京琐记》记载:当时当铺取息率至少“在二分以上,巨值者亦得议减”。古应春在算了这笔账之后兴奋地对胡雪岩说:“小爷叔叫我别样生意都不必做,光是经营这二十三家典当好了。”胡雪岩当然十分清楚,只要将典当业经营好了,就可以在商界立于不败之地。

        由此看来,典当业确实是胡雪岩开辟的一条新的、能够赚大钱的投资渠道。难怪那位眼光极高的七姑奶奶会发自内心地赞叹胡雪岩的眼光“才真叫眼光”。由此可见,只有像胡雪岩一样始终向前看,向远处看,不断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向来不放过任何一个投资机会,而且看得那样准,看得那样开,才是真正有大作为的生意人的“真眼光”。</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小说《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 第七章 营势造势,处处商机(1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