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励志成功>>用友之父王文京TXT下载>>用友之父王文京>> 第七章 好制度是企业成长的基石(1)TXT下载

    用友之父王文京: 第七章 好制度是企业成长的基石(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七章 好制度是企业成长的基石(1)

        拼着一切代价,奔你的前程。

        ——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

        一、产权意识的觉醒

        “我要注册企业!”

        “你想注册成国有性质的企业还是集体性质的企业?”

        “我想办自己的企业!”

        “你走错门了!”

        这一段对话发生在1988年12月6日的北京海淀区工商局企业登记处门口,对话人正是24岁的王文京与登记处的办事员。

        办事员的话并没有让王文京有多难过,他迅速转身来到旁边的个体科。

        大约2个小时后,他拿到了一本个体工商户的执照。

        从“国家公务员”到“个体户”,这个执照一下子就确定了王文京的新身份。

        按照当时的客观环境,王文京深知,如果要注册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国有和集体,别无选择。同时期创业的很多人为了省事或者不愿意接受“个体户”的身份,纷纷挂靠到当时的一些国营和集体企业名下。

        然而,王文京并没有和大多数人一样那么去做。他选择的方式是不挂靠。

        王文京后来回忆,那个时候搞企业的人,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人一般都是选择国家单位去挂靠。当别人纷纷把自己的公司挂靠在国字号企业的旗下时,王文京却把用友注册成了一个当时显得最低端的个体工商户。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产权意识的苏醒,意味着从计划体制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中国企业家开始了资本人格上的独立。

        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花费了不少笔墨讲述王文京的创业故事,在笔墨背后体现出来的用意是,与伴随改革开放诞生出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相比,经过了十年商业启蒙教育后出现的第二代企业家,已经开始把目光放得更远,开始了自觉的思考股权分配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再仅仅是对于温饱的现状之改变,而是有了对资产的主动追求。

        王文京的“我们不挂靠”行为可以说是其中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也正因为一开始就明晰的产权为用友未来的发展打下了透明而坚实的基础。

        “我们(19)88年的时候正式公司注册在海淀区,我们叫服务社,不能叫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那个时候工商部门经常召集我们这些个体工商户开会,我们一大屋子人,什么行业都有,除了卖服装的、卖电子表、电器的,就是修鞋的、修自行车的,但是我们在一块开会我感觉特别好。”

        在当时的中关村,既有联想那样“戴红帽子”的,也有四通那样的集体企业,这样的公司形态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共享到国有或者集体单位的资源,顺利度过创办初期时的艰难。在王文京眼中产权最明晰的个体户无法得到更多的政策优惠,当时还属于“异类”。

        然而“个体户”王文京偏偏就被一家国营单位相中了。当年还是财政部会计司的科级干部许建钢还做了月老把想双方撮合到一起。

        用友软件副总裁许建钢回忆,大概在(用友)公司成立了一两年以后,这时候用友已经显示出比较好的发展前景,有些机构就看到这个,就托我跟王总讲(王文京),能不能在他这上面挂靠,他(王文京)回答我不挂靠了,但是表示对人家感谢。

        是什么让王文京铁了心要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关系背景的纯粹个体户呢?</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用友之父王文京,小说《用友之父王文京》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友之父王文京 第七章 好制度是企业成长的基石(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