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经济管理>>经济思维TXT下载>>经济思维>> 第二节 了解货币与金融体系(1)TXT下载

    经济思维: 第二节 了解货币与金融体系(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节 了解货币与金融体系(1)

        〖1〗货币的本质 货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理解为“钱”,人人都熟悉它。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对它却非常陌生。货币貌似简单,实际上却极其复杂。萨缪尔森在其名著《经济学》引用了金?哈伯特的一句感慨:“在一万人中只有一人懂得货币问题,而我们每天都碰到它。”19世纪中叶英国有一位议员格莱顿甚至不无嘲讽地说:“在研究货币本质中受到欺骗的人,比谈恋爱受欺骗的人还要多。”直到今天,关于货币认识的争论仍在继续。

        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只是一个信用符号,是人们观念上认可的具有交换价值的东西。不妨想一想,当我们领到薪水的时候,我们究竟领到了什么?可能是领到了一叠花花绿绿的钞票,也可能是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增加。我们可能会感觉自己的财富增加了,但事实是,若你没有用这些钞票或者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去换回实际的物品,你的财富并没有真正地增加;我们认为自己的财富增加了,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些钞票和银行账户数字可以换回实际物品。但是,让我姑且做一个似乎不太现实的假设:如果政府不负责任了,开动印钞机印了无数的钞票用直升机撒下来,你还会认为你手中的钞票和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对应着大量的财富吗?这个假设也并非完全没有现实基础,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政府通过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政府滥发金元券取代法币,都曾经使得老百姓手中的“钱”变成一张废纸。而且,随后大家会读到我国自宋出现纸币后,至金、元、明、清,统治者无不滥用钞票发行权来掠夺百姓的财富,足见政府确有道德风险。甚至,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一部货币史,就是一部通货膨胀史,就是政府通过货币发行权对民众的掠夺史。

        从财富货币到观念货币

        我们许多人对货币有着深刻的误解,源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观念上的货币当作了真正的财富。的确,货币在最初诞生的时候,本身是一种财富,因为那时的货币也是真实的、可以带给人们效用的物品,只不过,它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由于金银等贵重物品具有便于携带和保存的特性,逐渐成为担当货币角色的首选物品。在财富货币阶段,由于货币本身是具有价值的财富,因此货币也被人们作为价值储存的手段。

        信用货币的出现,是人们节约交易费用的结果。今天的纸币,完全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形成(至于历史上是如何形成,不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关心的是通过这样的假设来认识信用货币的本质):

        一些人急需在市场上购买某种东西,但是却没有货币。他当然可以出售自己的财物获取货币之后再去购买自己急需的东西,问题是他的财物要找到一个交易对象可能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而这个时间会使他错过自己急需的东西。怎么办呢?于是他找到村子里最有钱的人谈下一个协议,他把自己价值100元的财物以50元的低价抵押给这个有钱人,这个有钱人暂时借给他一笔钱让他应急;等他应付过这段时间获得新的收入之后就来赎回自己的财物,他不但会还给这个有钱人50元,还会额外加上20元(利息)给这个贷款给他的有钱人作为补偿;如果过了这段时间他未能来赎回其财物,这个有钱人就有权处置该抵押的财物(比如卖掉)并获取该财物的全部收入。这个有钱人仔细一思量,觉得这庄生意划得来,于是大家成交。这个急需购买东西的人,也如愿以偿地及时购买到了其急需的东西。

        这可能是信贷市场和抵押贷款的起源。这个有钱人发现原来可以如此赚钱,于是他逐渐为更多人提供这种放贷服务,同时接受他人的抵押。最初的借贷行为伴随着真实的财富货币的转移。借钱的人从钱庄取走金条银锭,到市场上购买其所需的产品。后来,携带金条银锭交易变成了携带钱庄开具的票据进行交易,因为这样可以节约交易的代价。其诱发事件很可能是这样的:某甲要进行大额的交易,因此需要带上一大袋金条银锭,这是相当麻烦的事,钱庄老板于是建议他,自己可以给他写一个承诺兑换金条银锭的票据,他可以把这个票据交付给交易对象,由对方凭这个票据来取钱。某甲有些迟疑:万一我的交易伙伴不同意呢?或者我的交易伙伴凭什么相信他拿着这张票据就可以在这里兑换到金钱呢?钱庄老板说,我在票据上签字画押,若不兑换可以把我告上公堂,他若是再不信,你可以再跟他一起回来取这钱嘛。某甲想想也对,于是拿了票据去交换,而他的交易伙伴拿着票据去兑换金条银锭竟然成功了。

        于是,拿着票据进行交易的方式逐渐扩散开来。毕竟,带着票据比带着金条银锭方便多了,而且也更安全。从此货币制度演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纸币开始出现了,交易成本进一步下降了。这些钱庄发行的票据,与纸币无异。但在本质上,票据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票据的价值在于它凝聚着钱庄的信用,任何时候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把手中的票据拿到钱庄换回货真价实的金银等财富货币。这里被钱庄承兑的票据,就是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只是一种观念上的货币。它的流通并不一定需要背后有真实财富的支撑——只要人们相信它的背后有真实财富的支撑就足够了。譬如说,一家声誉很好的钱庄,人们愿意使用它承兑的票据进行交换,而且认为这些票据背后都对应着真实的黄金白银。不过,人们拿着这些票据,也没有真的去兑换过黄金白银,但每个人都知道这些票据可以在钱庄兑换出黄金白银,这就可以了。想象后来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钱庄的黄金白银被盗窃了一大半。但这件事并不为人们所知。显然,黄金白银失窃,导致钱庄开出的票据实际上已经与真实财富不能匹配,但是它却仍然像过去那样,按照过去对应的黄金白银价值在进行流通。除非有一天,失窃事件暴露,人们的信念突然得到修正,那些票据贬值了——甚或钱庄因挤兑而倒闭,曾经作为通货但没能兑换到黄金白银的票据,便变得一文不值。事实上,即便没有黄金白银失窃,钱庄也完全可能滥发票据,因为它放贷的时候无需真的拿出黄金白银,滥发的结果必然是人们抵制钱庄的票据。这可能是后来货币的发行权多归于政府垄断的重要原因。</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经济思维,小说《经济思维》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经济思维 第二节 了解货币与金融体系(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