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经济管理>>商业的常识TXT下载>>商业的常识>> 说到做到是稀有的商业美德(2)TXT下载

    商业的常识: 说到做到是稀有的商业美德(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说到做到是稀有的商业美德(2)

        伊索寓言说,“狐狸知道很多事情,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我想老头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吧。

        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这四句话写在万向集团大门口的黑板上。

        本文写于2005年10月,再回过头看,鲁冠球还在滚雪球。

        zappos的创始人tony谢认为,创业者是天生如此而非后天修炼的,一个人有没有企业家精神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奠定了。各位创业的朋友,你们的看法呢?你第一次萌生创业的想法,是在什么时候?正式作出创业的决定,又是在什么时候?王传福:我没有技术恐惧症

        像微软、google,它们是真正赚钱的公司,它们就是靠人。中国现在要有一个企业家出来,敢和微软、google斗。它们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配一个人。电脑,中国公司买得起,大家就是斗人。

        过去几年来,我有机会接触采访了一批中国第一流的企业家、投资家,包括柳传志、李东生、马云、黄光裕、李琨耀等,但以对个人的启发而言,王传福可能是最大的。我相信比亚迪在未来20年,如果不犯大的错误,将成为世界级的企业。

        简单而言,他没有“技术恐惧症”,在某个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他把“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升级了,从“劳动力”的人海到“工程师”的人海,从集中发挥中国人的勤劳肯干到集中发挥中国人的创造力。

        在开过比亚迪的电动汽车,看过其上海深圳的巨大工业园厂区后,我认为这种优势无论是在it代工还是汽车领域都很可怕,甚至可以延伸到新的领域。

        比亚迪很像华为,一个技术型的领导者,浓厚的工程师文化,可怕的进取心。但跟华为最大不同的是,比亚迪已经是上市公司,以相对透明的方式运行。

        比亚迪也像20世纪90年代的三星,一个掌握了电池技术,一个掌握了芯片闪存技术,由此打开了一扇扇产业大门,而品牌只是最后一跳罢了。

        个人意见,立此存照。

        对话王传福

        申音:中国企业同时在it和汽车两大产业获得成功的还没有。比亚迪过去在it领域一直是做代工,汽车则是要做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这也是很难结合的两条路线。你们为什么能横跨两大产业、两种模式?

        王传福:比亚迪在战略、打法上和传统企业有些差异。我们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创业的,市场留给我们的机会已经不是很多。我们从学生、研究人员做起,是白手起家,所以在战略上必须有所创新,走别人走的路无法和别人竞争。比如电池产品,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是充电电池的超级大国,不要说中国人,美国人、法国人都做不过日本人。日本人力很贵,所以用自动化操作方式发展,投资很大。这样他们就把门槛抬得很高,它一条生产一两亿美元的产品线,中国这么做就死定了。所以我们在电池上的策略是,半自动化设备加人工,这样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然后,通过加强对产品配方的设计来规避制造过程中的变量。当时一块锂离子电池国外卖10美元,我们卖3美元。

        申音:用设计来弥补和吸收投入上的不足。这种策略是不是一直顺延了下来?

        王传福:在汽车产业,坦率说我不会从头开始去画一部车,我们一定要站在世界比较领先的平台上去做。比如f3,我们参照了一些国外公司的优秀品牌,我们使用它的非专利技术,把专利技术剔除掉。汽车是一个传统产品,发展了一百多年,大的专利已经没有了,过期了,剩下的专利就是外观,我们把头一换、尾一换就没有谁的专利了。但你的产品设计要好,f3卖得这么好,就是因为它的设计好。我们是搞制造业的,知道哪些因素对品质的干扰最大。比亚迪最核心的就是技术,我们这里技术为王,创新为本。

        汽车、电池两个产业,我们的对手主要在国外。我们分析比亚迪有三个优势:

        第一, 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中国的gdp会持续高速增长。这就会有一个财富效应,会有中产阶级的形成。我们的汽车产品有很大的市场。

        第二, 比亚迪有很强的工程师队伍。我们现在有近一万名工程师,未来要发展到三万名。在美国要招一万名工程师,负担有多重,那是不得了的成本。而且他们的一个人不一定能顶中国的一个人,西方人讲究享受生活,中国人是工作第一。

        第三, 我们有10万名的操作工,未来要发展到30万~40万人。这个队伍在哪一个国家都不得了,这是中国的优势。中国的企业家就要把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否则你谈什么核心竞争力。

        申音:你的这条路说起来简单,在中国我们看到接近走完这条路的就是华为。它也是在赌人,但风险很大。你的规模还有限,你的利润还不够高,不可能拿10亿元来做开发,你在工程师和设计上的投入成本会很大,怎么过得了人多这一关?

        王传福:这就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的眼光不一样。其实账很好算。比如我的f3或者f6,如果我把车的设计给欧洲企业做,一部车至少2000万欧元,相当于2亿人民币。如果这些图纸我自己画,这2亿人民币我可以养多少人。我们的汽车研发院有3000个工程师,都是2004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已经设计出很多款车,成本连别人的1/4都不到。</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商业的常识,小说《商业的常识》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商业的常识 说到做到是稀有的商业美德(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