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经济管理>>商业的常识TXT下载>>商业的常识>> 黄陈的国美之争(1)TXT下载

    商业的常识: 黄陈的国美之争(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黄陈的国美之争(1)

        本文写于2008年11月。后来,央企中粮出手,救了蒙牛。但蒙牛骨子里的邪性基因并没有清除。2010年,蒙牛雇佣网络推手恶意抹黑竞争对手,东窗事发。有关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战争,的确如文中预测一般,愈演愈烈了。

        黄陈的国美之争,大家觉得最终结局后果会如何?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余波!(1)因为缺乏对私产的保护和靠谱的《公司法》,大家反而更要把公众公司当成自己的私产;(2)多数人的暴政,主流价值观仍然是传统的忠孝礼义,没法理性地探讨问题;(3)pe进一步被妖魔化;(4)成也创始人,败也创始人,大多数中国企业从根子里无法现代化。假如朱新礼在硅谷

        如果早期的硅谷创业者都还在坚守自己的公司,政府和舆论永远同情保护弱者,阻止一切以大吃小的行为,那么最可能的情况是一群小公司仍在无序地厮杀,大家都在互相抄袭模仿,没有创新的动力。产业做不大,投资者得不到回报,也不敢再介入其中。这样的情况,在今天中国的很多产业中都可以看到。

        假想一下,现在是2001年的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已经从5000点下跌到了2000点。华人mrzhu创办的huiyuan 软件公司早已跌破上市时的招股价,由于经济低迷,竞争加剧,即将发布的财报很可能会进一步拖累股价。突然传来消息,产业巨头微软公司(当然也可能是日本的软银集团或者澳洲的新闻集团)决定收购该公司,并开出了相当于其当前市值3倍的天价。

        思考再三后,年近60的mrzhu终于同意出售公司。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huiyuan的大小股东们无不对此决定拍手称快。整个硅谷为之震动,更将mrzhu视为成功的创业英雄。各大风险投资公司纷纷邀请手握重金的mrzhu出任合伙人。商学院把huiyuan的前世今生写成了教学案例。而mrzhu还不想马上急流勇退,又开始了一个新领域里的创业计划。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我的虚构。但类似的故事在硅谷的确一再发生。仅以我们最熟悉的为例。2007年,朱敏以32亿美元的价格把自己创办十年的webex卖给了思科。比他更年轻的邓锋几乎与他同时创业,成立网络安全公司netscreen。2004年,他以40亿美元将公司出售给全球第二大网络设备制造商juniper。此后,两人又先后开启新的事业。

        这种现象在硅谷由来已久。1999年,在科技热最顶峰的时候,美国商业作家迈克尔?刘易斯出版了一本书,叫做《the new new thing》,这不仅是一本关于硅谷大亨吉姆?克拉克的个人传记,亦被视为对硅谷文化的完美诠释。

        克拉克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先后创办了3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sgi、网景(netscape)和永健(healtheon)。几乎每一次,他都在公司上市后不久选择退出,把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或者高价出售。所获之回报部分用于享受生活,部分投入到下一个新事业中。

        克拉克用一个比方来解释自己的商业哲学:只要干得高兴愉快,可以像猩猩攀缘藤草一样紧紧抓住每一个项目;但如果干得不再愉快,就去寻找下一株新的藤草。

        在硅谷,不会有人将克拉克视为企业的叛徒、品牌的出卖者。大家都认为,作为创造者,克拉克已经完成了自己的阶段性使命。至于他接下来的选择,只要不损害股东利益就可以。

        硅谷文化并非从天而降,它代表了美式资本主义商业文化的新阶段。除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给予冒险超额回报之外,这里还尊重每个个体的选择,提倡良性的商业竞争。

        但在大洋彼岸,朱新礼却远没有克拉克、朱敏他们的幸运。自从他决定把汇源果汁以25亿美元的高价卖给可口可乐后,舆论的口水就几乎淹没了他。

        他被视为“逃兵”、“懦夫”、“民族品牌的出卖者”,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下,一桩再符合商业逻辑不过的交易在我们这里却被打上了道德的烙印。

        朱新礼为什么不能像朱敏那样从容进退?汇源为什么不能像webex一样自己选择命运?

        过去16年,朱新礼从无到有在中国开创了一个产业,打造了一个年销售额20多亿人民币的香港上市公司,他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创业家。但创业家非得就是一个企业家吗?

        硅谷最成功的连续创业家之一陈五福就曾说过:“创业家,总想做新的、早期的事情,他敢冒很多的风险。冒险可能会失败,但不冒险,根本没有成功的机会。反过来,当公司变大时,开始追求稳定,不再追求无穷无尽的冒险,这就需要心态上的改变。但是,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创业家,不习惯改变这一心态。”

        有人问他:你创业这么辛苦,好不容易把企业养大,再送给别人你放心吗?陈反问道:把企业交给别人不一定成功,但让我留下,就一定成功吗?不见得。

        “创业家不是不能变成企业家,关键是,有些创业家不愿意变成企业家。” “把企业交给别人,比我自己继续做,成功的机会更大,这就是分工。而我的价值,就是再去创业。”陈如是说。

        事实上,整个硅谷也只有极少数的创业家能够成为第一流的企业家,比如比尔?盖茨、拉里?埃里森等,包括苹果的乔布斯也曾经因为业绩不佳而被董事会扫地出门,而后再创业,再重返苹果。</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商业的常识,小说《商业的常识》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商业的常识 黄陈的国美之争(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