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经济管理>>世界是部金融史TXT下载>>世界是部金融史>> 并非尾声(危机年代)(10)TXT下载

    世界是部金融史: 并非尾声(危机年代)(10)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并非尾声(危机年代)(10)

        然而,这不是真相。

        大规模并购背后,是类似于华尔街投行一样的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gm从1918年起就开始推行“经理人持股计划”,将管理层薪酬与企业当期业绩直接挂钩。对每一任gm高管来说,都要受到巨大的当期业绩压力,并购无疑是最有效的扩张方式。于是,gm没有像选择德国大众一样持之以恒改良工艺,也没有像迈巴赫一样的顶级手工工艺,更不像日系车考虑燃油费用;面对全美汽车工人工会,管理者也得过且过,强硬的态度会引发罢工,立刻影响当期业绩;更不敢跟经销商叫板,经销商转投他人,对当期业绩来说是硬伤。

        gm管理层却有着充足的动力推进海外并购,每次并购都将是一次海外扩张,能迅速带来市场份额,能迅速提高当期业绩。

        日复一日的并购铸就了gm庞大的身躯,也日益消磨了巨人的创新斗志。对gm来说,创新,只意味着创新广告概念,这样可以提高市场份额,比如,不切实际的生物燃料技术。上世纪80年代gm还曾经投资小型车saturn,90年代也曾投资evi电力车。然而,90年代后期gm创新投资大幅下降,最后竟然连技术也要靠并购。

        2000年后小型车在市场上站住了脚跟,世界石油价格波动,gm惊讶的发现市场已经是小型车的天下了。然而,自主创新却非一日之功,gm的并购主体是销售渠道和海外品牌,面对挑战,这位老人显得手足无措。gm竟然将巨额费用用于游说政府维持低油价,甚至放弃了电动车ev1项目,使得丰田prius混合动力车在美国本土长驱直入。

        长期并购使得gm产量超强,但最美丽的女孩也会年老色衰,没有内涵,不可能靠容貌名垂千古。gm的产能就是这位迟暮的美人,空倚门栏,却再也不会被消费者选在身侧。

        更为可怕的是,gm突然发现自己甚至调整产能都不可能,gm高管无力对经销商采取强硬态度进而紧缩生产,也不能压低劳动力成本。到2005年gm的在职职工小时工资均数为80美元,而丰田美国本土的这一数字仅为50美元。gm那出的策略,只能是消费者激励(过度)、简化产品(降价),甚至是降低研发费用。

        饮鸩止渴。

        一切的根由,都是gm自身对高管的激励机制,如同贪婪的投行家,他们太看重高薪了。

        即使如此,gm并非没有机会

        2005年美国富豪柯克?科克里安(kirk kerkorian)收购了通用汽车9.9%的股票,成为通用汽车最大股东,其助手罗姆?约克进入了gm董事会。

        约克和gm总裁瓦格纳的经营思路截然不同,约克希望gm能对市场份额和收入预期持更现实的看法,削减多余产品和品牌、出售或关闭并不赚钱的业务,并以全新的视角看待通用汽车。同时,约克希望董事会尽快实行自己的经营方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时间就是一切”。

        科克里安和瓦格纳由此形成了尖锐对立,2006年6月科克里安对瓦格纳发表了一封措辞强硬的公开信,要求gm和雷诺日产联盟,希望赶走瓦格纳。

        美国企业中,并非成为大股东就可以控制董事会,那是教科书上的传说。控制一个企业,控股远远不够,还要有控制企业的经营团队。原总裁不配合,没事;如果整个企业员工都不肯放弃既得利益,就是全资控股也没用。

        教科书告诉我们,大股东可以通过董事会换掉总裁。

        对gm这样的企业来说,这是胡扯。</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世界是部金融史,小说《世界是部金融史》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世界是部金融史 并非尾声(危机年代)(10)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