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好汉子》 第一章 做鬼也风流 “董遥,记得明天爬山啊,别忘了!” “行了,我记着呢。”一间破旧的出租屋中,一个胡子邋遢的青年略微有些不耐烦地挂断电话。 他叫董遥,二十七岁,目前就职于中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一个急诊科医生,也算是有编制的职位,但仍然没有女朋友。 刚才打电话的哥们是以前爬山时认识的驴友,趁着明天清明节,他们相约去爬山。 登山包中的粮草上一次爬山消耗光了,董遥拿着登山包出了出租屋。 二十多分钟后,背着一个比较大的登山包,边走边和刘胖子通着电话,董遥拿着手机走进金鹰大厦。 在大华超市转了一个多小时,董遥买了不少东西,他又到旁边的大华医药超市补充了常用药物。 结过账往登山包中装东西时,董遥才发现包里有几本古代经典八股文集锦。 董遥的大学同学刘胖子在中州师范学院教古汉语,这几本书应该是刘胖子的。 骂刘胖子一句,董遥绕过两个在扶梯附近打闹的小男孩,他背着鼓囊囊的登山包上了扶梯。 大华超市在金鹰大厦地下一层,董遥貌似不经意看旁边下行扶梯上那个紫衣女孩一眼。 纤细的腰儿,两条笔直的长腿,紫衣女孩曲线毕露,风情诱人。 董遥摸一下鼻子,这个女孩真美,可惜不是我女朋友,太遗憾了! 恶狠狠瞪董遥一眼,紫衣女孩心里骂盯着她看了多眼的董遥一句。 就在这时,紫衣女孩闻到了焦糊气。 随即。 “起火了!” “快跑啊!” “救命啊!” …… 孩子哭、女人叫,现场一片混乱。 大厦中已经起了明火,浓烟弥漫,董遥往上面跑去,他不时躲过从屋顶上掉落的木头,或者着火的装修材料等杂物。 金鹰大厦七八层高,不知是哪层起的火,这时,人们都往一层跑,往大门口跑。 电动扶梯停了,好在,扶梯上的人不多,董遥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地上一层,他骂了一声:“购物遇到火灾,真他奶奶的倒霉!” 然后,从停止运行的下行扶梯上冲上来的紫衣女孩收势不及,她惊叫着撞向董遥。 董遥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她的腰被美女撞了一下。 “对不起!”紫衣女孩停住脚步,她弯腰喘了几口粗气。 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 悲催的董遥被撞倒了,后脑狠狠地在扶梯上撞了一下后,他往金鹰大厦地下一层掉落。 “哎呀,真是对不起!” 除了紫衣女孩,没有人关注董遥,大家都在逃命。 十几米的落差,掉到地下一层的董遥肯定非死即伤。 后脑很疼,董遥骂了一声,如果我摔死了,相当于被美女撞死,做鬼也风流! 不长时间,头朝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董遥马上就要落到地面上了,他背着的登山包脱落后,也即将掉到地面上。 就在这时。 董遥脑袋下方的地面上突兀出现一个直径约一米的无色圆形气旋。 这个气旋转的很快。 然后,董遥和登山包几乎不分先后都砸到气旋上。 很神奇,董遥突然消失了。 登山包没有舍弃董遥,它跟着董遥一起消失了! 金鹰大厦一层。 紫衣女孩震惊得无以复加,她张大了嘴巴,转身就跑。 火势更大了,紫衣女孩冲向大门口,鬼啊,嗯,没有鬼,没有撞人,今天我没有来金鹰大厦。 没有看到,我什么都不知道! …… 董遥惊了,他还在往下落,怎么还没有落到地面上? 一股浓烈的海腥气扑面而来,董遥一脸惊慌之色。 狂风呼啸,风声、雨声、波涛声,声声入耳。 “噗通”一声,董遥砸到水面上,后脑再次受伤,颅脑重度损伤,他英年早逝! …… 大明正德十四年二月初一未时二刻。 山东布政司登州府,府城码头。 海水起起落落,船身随波微微摇晃,码头上车辚马萧,舟楫往来,一副忙碌景象。 董遥带着他的贴身丫环晴儿和书童胖虎登上沙五号大沙船。 没有去舱室,董遥站在甲板上,他叹了一口气,母亲只给我三千两银子,爹,我这个你的嫡长子生活堪忧,清明节应该没有银子给你烧纸,你不要怪我,更不要从阴间回来找我! 第二章 非主流穿越 董遥是登州府大海商董大芝的二儿子,他是董大芝的正妻杨氏生的。 也就是说,董遥是嫡子。 十多年前,杨氏生下董遥后大出血死掉了。 董大芝是山东数得着的大海商。 家里有三十多艘大型海船,董家在登州城、济南城、金陵、京城等地有十多家旺铺,董家在登州府和莱州府有万顷良田。 几个月前,出海归来后董大芝患了重病。 董大芝的病很重,越治越重! 重金从京城请的名医对董大芝的病也束手无策。 董大芝自知时日不多,那一天下午,他立下遗嘱把家产分了。 四十多岁的董大芝有五个儿子和多个女儿,女儿没有继承权。 病床上的董大芝分给他的二儿子董遥一个农庄(董家庄)和十多万两银子还有五艘大海船以及三家店铺。 当天晚上,董大芝与世长辞。 十多年前,董大芝的正妻,董遥的生母杨氏死后不久,董大芝就续弦娶了钱氏为正妻。 董大芝死后,他的正妻钱氏主持董家大院的工作。 董大芝去世半个多月了,直到今天,董遥才拿到三千两银子和一艘大船(沙五号)。 钱氏说了,家里的店铺的生意都不好,欠了很多外债,只能分给董遥三千两银子和一艘大船。 势单力孤,董遥不敢有意见。 天空飘着细雨,但董遥不想在登州城过夜。 离登州城十多里,比较大的董家庄的四百多户人家都是董家的佃户,他们现在是董遥的佃户。 道路泥泞,马车难行。 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董遥坐船回董家庄。 “二少爷,今天有可能起大风,咱们要快点回去。”四十来岁的董大海是船长,他命令水手开船。 烟雨迷蒙,沙五号驶出登州城码头,向董家庄驶去。 大船沿着海边航行,董遥站在甲板上,淋着细雨,湿(诗)情画意中,他在思考人生。 那个,董遥在骂街,他默默地骂钱氏! “老爷立遗嘱分给你十六万两银子,二少爷,夫人只给你三千两银子,她不好,唉,还不错。”晴儿给董遥打着伞,她另一边的衣服被雨水淋湿了。 一身素色的衣裙,晴儿眉目如画,肌肤胜雪。 雨丝缠绵,落在脸上晾凉的,细细长长的雨丝缓缓落下,晴儿扬起小脸,任由那雨丝落在脸上。 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笼罩在一片朦胧中,仿佛是一副泼墨山水画,甲板上的女孩就像是江南烟雨中的精灵。 这几年,董遥参加多次院试都没有考中秀才。 登州府多个大儒看了董遥写的文章后说,董遥考中秀才很难,他们说董遥应该考不中举人。 董大芝生前不喜欢他二儿子董遥。 钱氏更不喜欢董遥。 所以,董大芝的嫡长子董遥在董家大院不受人待见。 十几年前被父母卖到董家,晴儿服侍董遥三四年了,她对董遥十分忠心! “不要心怀怨怼,更不要说母亲的坏话。”董遥踢晴儿一脚,他又抽晴儿一个耳光。 “奴婢该死,二少爷饶命……”晴儿跪倒在甲板上求饶。 正在操帆的水手,包括不远处的董大海都在心里骂董遥一句。 “滚起来吧。”从怀里摸出一把精致的扇子,董遥走到甲板边,展开纸扇冲着胸口扇了几下,他大声背诵论语注解。 这时,雨滴大了,越来越密,转过身准备跑回舱室的董遥脚下一滑摔倒了,他在晴儿的惊叫声中掉下船,落进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了。 喊了一声“快救二少爷!”十多步外的董大海冲过来跳进海水中救人。 多个水手和胖虎都跳进海水中救人,晴儿尖叫着冲到甲板边,不会游泳,她给董大海等人加油。 董遥被海浪卷走了,在狂风暴雨中救人的难度比较大。 好在,沙五号离海边不远,海水不太深。 半炷香后,董大海等人把董遥和一个奇怪的大包弄到船上。 大包的带子缠住董遥的右小腿,刚才,董遥落水后不久就被淹死了。 董大海把董遥的尸体抱进舱室,老爷尸骨未寒,二少爷也死了,唉—— “大包的带子缠住二少爷的腿,二少爷被淹死了。”晴儿用剪刀把登山包的带子剪断后,她用力踢登山包一脚。 董遥对晴儿不好,他经常对晴儿非打即骂,但晴儿不恨董遥。 董遥死在海水中,以后,晴儿在董家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所以,十四岁的晴儿恨登山包。 就在这时,董遥醒了。 情况非常不对,董遥惊疑不定,看一眼不远处正在狂踢登山包的古装少女,他的右手掐自己的左手一下,疼,我不是做梦,但…… 刚才,金鹰大厦发生火灾,董遥被一个美女撞倒后往地下一层掉落,但这里不是金鹰大厦! 董遥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衣服的样式很怪。 老式的床,老式的桌椅板凳,外面有波浪声。 手也不对,白了很多,小了不少,这不是他的手! 这时,一股又一股记忆涌入董遥的脑海中,他头疼欲裂。 几息后,董遥的头突然不疼了。 “二少爷没有死!”惊喜交加,晴儿跑到董遥身边:“二少爷,你终于醒了,感谢佛祖!” 金鹰大厦地下一层那个气旋应该是传说中的虫洞。 董遥摇摇头,金鹰大厦发生火灾,我从一楼往地下一层掉落,路上遇到虫洞,通过虫洞来到大明,刚受过伤的脑袋砸到水面上,我死了,然后又活了! 这个时代的董遥落水后被淹死,二十一世纪的董遥坐虫洞来到这个时代死亡后,借尸还魂。 脑袋中涌入很多这个时代的董遥的记忆,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董遥明白眼前的情况了,他只能接受非主流穿越,来到明朝这个事实! 董遥五百多网购的登山包的防水效果不错,包里的物品包括手机和钱包都没有被海水浸湿,他笑了笑,带着登山包到大明,这个登山包是我亲生的老乡! 摇摇头,董遥把登山包中的物品整理一下,重新装进登山包中:“这个包应该是从泰西飘到咱们大明的。” 在大明,泰西指西方国家,一般指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各国。登山包中有不少后世的物品,董遥把这个锅甩给泰西人。 第三章 吃错药了 “以前,父亲大人说过多次,泰西比大明先进很多倍。” 董遥递给晴儿一包方便面,他撕开另一包方便面咬了一口:“泰西人存放食物有绝技,食物没有坏,晴儿,尝尝泰西人的食物吧。” “我,奴婢不敢……”晴儿受宠若惊,害怕挨打,她下意识后退一步。 “我是好人……”董遥摇摇头,他把“从不打女人”这几个字咽进肚子中,晴儿很美,在后世,她能当明星,这个时代的董遥竟然对睛儿非打即骂,他真舍得! 风雨都小了,沙五号慢慢地往董家庄航行,包括刚来到大明的董遥,船上的人都哭丧着脸。 没有按董大芝的遗嘱分家产,贪婪刻薄的钱氏只分给董遥一艘大沙船和董家庄还有三千两银子。 刚才,董遥掉进海水中,他的荷包(钱包)不翼而飞,荷包中的碎银子和那张三千两面额的银票丢了! 银票丢了,董遥应该没有银子按时给沙五号的船员发月钱。 包括船长董大海在内,沙五号船员的心情都很糟糕! 董遥掉进大海中差点淹死,银票也丢了。 管家肯定处罚他俩,胖虎和晴儿垂头丧气。 正常人很难遇到鬼,比遇到鬼更难的,是遇到一个从大明到二十一世纪的虫洞! 一不小心穿越到大明,董遥遇到一个从大明到二十一世纪的虫洞的几率无限趋近于零。 回不去了,想起二十一世纪的亲人和朋友,董遥十分伤心! 天空的细雨飘得缠缠绵绵,酉时初刻,沙五号稳稳地停靠到董家庄码头十一号泊位。 登州城码头繁忙时,大型船只会到董家庄码头停靠,所以,有几十年历史的董家庄码头比较大。 码头商业区那三十多家店铺大都是董家的。 钱氏把入不敷出的董家庄分给董遥,做事肆无忌惮,她把比较赚钱的董家庄码头分给亲儿子董文了。 码头停泊着五六艘大船,不少苦力在装货或卸货。 人来人往,董家庄码头商业区比较繁华。 街道两边有破旧而古朴的长满青苔的院墙,有茶楼,酒馆,青楼,作坊。 撑着一把油纸伞,董遥下船后暼一眼不远处商业区,有一种来到古代的感觉,唔,不是好象,一不小心我就来到古代了。 乘坐马车回董家庄,尽量少说话,多观察,马车中的董遥在慢慢地适应这个时代。 跟着马车,书童胖虎步行回家,晴儿陪董遥坐在马车中,方便面真好吃,她回味无穷,泰西人的食物真鲜美! 董遥弄丢三千两银子,回到董家庄后,管家董海平扣晴儿和胖虎各一个月工资,他这样处罚在大明合情合理。 奴仆给主人背锅天经地义,被扣了一个月的月钱,胖虎和晴儿都很平静。 “二少爷,家里只剩下不到一百两银子,再有几天就该给大海他们发月钱了……”董海平偷偷看董遥一眼,二少爷怎么有一种陌生人感觉,才四十一岁,我的感觉就迟钝了。 多天前,董大芝的葬礼结束后,钱氏就把董遥赶到董家庄了。 董家在董家庄有一个三进的大院子,那个大院子就是董遥的新家。 当时,在大院子工作的管事大都调回登州城董家大院工作,有关系的丫环和仆役也都调走了。 大院子的管家董海平没有走,对亡故的董大芝忠心耿耿,他决定留下来帮董遥。 四十来岁的董海平是一个老秀才,他以前是董大芝的船队的文书兼军师。 十几年前,董海平的左手被海盗砍断了。 从船队退役后,董海平到董家庄工作。 今年十六岁,董遥没有结婚,他让管家董海平主持董家庄还有他们家的日常工作。 刚来到大明,不熟悉情况,董遥决定萧规曹随,他当甩手掌柜。 刚才,董海平给董遥汇报了这半个多月的收支。 “只剩不到八十六两银子。”董遥心里骂了一声,我应该是登州府最穷的地主! “再有三天给船员发工资,明天我想办法搞银子,阿嚏……” 一连打了多个喷嚏,董遥病了,他患了风寒。 身体素质不好,董遥掉进海水中后患病不奇怪。 赵半山是董家庄唯一的大夫,他望闻问切后给董遥开了药。 登山包中有感冒药和抗生素,但董遥舍不得吃,他咬了一下牙,把晴儿煎的那一大碗非常苦涩的中药喝了。 登山包的药品是救命用的,不到万不得已,董遥不会吃。 眼都不眨,董海平看着董遥一口气把一海碗中药喝光,我的感觉没有错,掉进海水中没有死的二少爷变了,变得象一个陌生人,真奇怪! “以前喝药都是慢慢地喝,喝一小口药,喝一口糖水。”晴儿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眨了眨,掉进海水中没有死,二少爷的胆子大了很多,算是意外之喜! 凌晨,风停雨住,天空放晴。 卯时初刻,董遥起床锻炼身体,他叹了一口气,手机快没电了,以后只能用时辰计时,唉! 一不小心就成了穿越人士,既来之,则安之,董遥决定在大明好好活着。 从董家庄到董家庄码头的大路铺了青砖。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晨起锻炼身体,董遥从董家庄跑到码头,他进了陈家包子铺。 要了五个大肉包子和一碗米粥还有一小碟咸菜,董遥吃得满嘴流油,香,相当地香! 一个大肉包子一文钱,米粥和咸菜不要钱,董遥放到油乎乎的饭桌上五个大钱,他和包子铺老板的陈二妮打了一个招呼后出了包子铺。 “竟然给钱,二少爷掉进海水中没有死,知道吃饭给钱了。”陈二妮骂以前经常在也的包子铺吃白食的董遥一句。 随口应付着路人(董家庄的村民)的问候,董遥又跑回董家庄。 董家庄离码头五六里,一去一回十多里,董遥用了一个多时辰,出了一身汗,他累得象一条死狗! 意外之喜,董遥的感冒好了。 后院有一片空地,董遥把那片空地作为练武场,他在练武场做了一百个,他做了二十多个俯卧撑就筋疲力尽,趴在地上不动了。 一日之计在于晨,以前,每天都早起读书的董遥把读书改为锻炼身体,这不正常。 “赵半山昨天给二少爷开错药了。”胖虎几口吃掉一个馒头,他打了一个饱嗝后笑道:“二少爷吃错药了!” 第四章 著名神童 “胡说八道,二少爷没有吃错药,他的病好了。”晴儿骂胖虎一句。 董遥住在后院最大、最好的那个小院中,小院中有洗澡房。 洗澡房中有一个比较大的浴桶,那个浴桶是董遥的专用浴桶。 一只椭圆形的棕红色浴桶,桶中水气氤氲,水面上还洒着许多追风藤、半边枫、三七、血藤、狗舌藤等活血的药材。 体质太差,董遥让胖虎买了不少活血化瘀的中药材,他锻炼过身体后洗药浴。 囊中羞涩,董遥用的药材在大明比较便宜。 药材随着水面的起伏荡漾聚散着,水中的董遥深思熟虑了一百多息,也没有想到挣银子的好办法,他摇摇头,不管在哪个时代,挣钱都不容易。 叹了一口气,董遥决定把沙五号卖掉。 瞌睡来了送枕头。 董遥决定把沙五号卖掉,买沙五号的人就来了。 董桂骑马来到董家庄,他想买沙五号。 董桂是董大芝的大儿子,他是董大芝的小妾生的。 也就是说,董桂是庶子。 从小习武,十四岁那年,董桂上船跟着董大芝出海做生意,他跟着董大芝做了十多年海贸生意。 二十多岁的董桂是董遥同父异母的大哥。 董桂一身灰色的衣衫,短衣襟,小打扮,一张国字脸棱角分明,淡黑的脸庞勾勒出刚毅硬朗的线条。 “二弟,咱们是自家兄弟,我就直说了。” 董桂喝了一口水:“你好好读书,把沙五号卖给我或租给我,价格比照市价高二成,我建议你把船租给我,大哥肯定不让你吃亏。” 钱氏把家里的海船大都分给董桂了,也就是说,董桂继承了海商董大芝的衣钵。 “谢谢大哥,我把船租给你。”浓眉大眼的董桂人不错,董遥给董桂倒水。 亲兄弟明算账,董桂和董遥签了租用沙五号的协议,他又借给董遥三百两银子后告辞离去。 家有悍妻,董桂只敢借给董遥三百两银子。 说是借,董遥觉得董桂肯定不让他还。 董桂有大哥的风范,让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董遥感觉到了亲情。 送走董桂后,董遥到书房看书。 没有想到挣银子的好办法,董遥决定立足现实,先考中秀才,把董家庄经营好。 以前的董遥学习了很多儒家知识,他的经史子集学得很好,这几年,董遥参加多次院试之所以落榜,是因为,他不知道原因。 二十一世纪的董遥带着一个登山包穿越到大明,他的包里有几本古代经典八股文集锦。 天下文章一大抄,熟读那几本古代经典八股文集锦后,董遥觉得他应该能考中秀才、举人。 董遥的记忆力比较好,来到空气清新的大明,他的记忆力更好了。 今天是二月初一,下个月,三月初六,登州府举行院试。 三十多天时间,董遥能把那二本清朝经典八股文范文集锦上八股文背熟,他有一定把握通过一个月后的院试,成为秀才。 默默看书,董遥背诵清朝经典八股文。 吃过晚饭后,董遥继续看书,直到深夜。 董遥读书到深夜,管家董海平长出了一口气,和以前一样努力读书,二少爷没有变,佛祖保佑二少爷下个月考中秀才,阿弥陀佛! 手机没电了,不知道具体时间,第二天早上,天还黑着,董遥起床锻炼身体,跑到码头,他还是在陈二妮的包子铺吃的早餐。 胃口不错,董遥吃了五个包子、两个煮鸡蛋。 包子五文钱,二个鸡蛋三文钱,董遥放到饭桌上八个大钱。 董遥吃饭给钱,陈二妮一脸笑容目送董遥出了包子铺,神色从容、自信,怯弱的董家二少爷好象一下子长大了很多! 上午,带着书童和丫环来到董家庄的董文让董遥昨天感觉到的亲情烟消云散。 “董遥,你留着沙五号没有用,一千两银子,你把沙五号卖给我吧。” 董文是钱氏生的,他是董遥同父异母的弟弟。 今年十五岁,董文去年就考中秀才了,他是登州府著名神童。 董文比董遥矮了大半个头,穿着一袭玉色交领长袍,腰束七星带,头戴幞头巾子,腰下一双浅腰乌丝履,身材纤细,容颜俊美,双眉如剑,他是一个极品美少年! 董文长得好,书读得也很好,登州城多个大儒说,董文将来应该能考中举人。 董大芝生前十分喜欢他的三儿子董文,他把银子、店铺等家产大都分给嫡子董文了。 董大芝还分给董文十艘大船。 分给董遥五艘大船,董大芝立下遗嘱把剩下的大船都分给董桂了。 董大芝死后,钱氏当家作主,她分给董桂二十多艘大海船、董文十五艘大海船。 找一个莫须有的理由,钱氏只分给董遥一艘大船。 把他的十五艘大船都租给董桂后,董文来董家庄买董遥的船,他给的价格比较低。 “把船卖给我,我二舅说句话,县里不收董家庄的税赋,便宜你了!”看不起董遥,董文没把董遥当他哥,他也没有叫过董遥哥。 钱氏的弟弟,董文的二舅钱二忠在济南府当官。 董大芝是钱二忠的姐夫,以前,官府没有收董家庄的税赋。 现在,董家庄是董遥的,官府应该会来董家庄收税。 “我的船不卖,董家庄的事也不用你操心。”董遥端起茶杯:“如果没有意外,下个月我能考中秀才,董文,有个词叫‘端茶送客’,你请吧!” 官府优待有功名的读书人,考中秀才能免粮。 秀才免粮有额度,上限八十亩。 但不少秀才名下都有上百亩,甚至数百亩田地。 对于这种现象,官府大都不管。 也就是说,董遥只要考中秀才,他的董家庄的那数百亩农田就不用交皇粮了。 当然,董遥需要出银子到有关部门打点一番。 “考中秀才,就你!”董文不屑地看董遥一眼:“董遥,你是不识抬举,船厂正在征调役夫挖沟,你好自为之!” 第二天是一个晴天,天空中几片白云飘荡着,遮住了大半阳光,从缝隙中散射下来的阳光看着就像是线条,明暗间,像是天堂和地狱交织在一起。 午时二刻,地狱的使者来到董家庄。 第五章 登州府本年度最大的八卦 登州府蓬莱县的小吏王三带着几个帮闲来到董家庄,他找到董海平:“董海平,船厂需要役夫,董家庄出一百人,县尊大老爷有令,那一百劳役三天之内到船厂报到,过时不到或人数不够,后果自负!” 王三来董家庄征调劳役应该是董文的报复。 酷吏如狼似虎,他们比地狱的使者可怕! 昨天,董遥没有把船卖给董文,今天,官府就来董家庄征调劳役。 董文的报复急不可耐! “种地交粮天经地义,董海平,今年夏收后,董家庄就该交粮了。”王三是董家庄这一片的粮长,他皮笑肉不笑:“到时没有足量的粮食,本官不会客气!” “农田离不开人手,我们董家庄交银子。”董遥走过来,他冷冷地看王三一眼:“下个月,我应该能考中秀才,你没有机会来董家庄收粮。” 不想服官府安排的劳役,可以出银子,当然,这是潜规则。 “出银子,董公子大气!”董家庄愿意出银子代替服劳役,王三过手后能落一二成银子,他一脸笑容:“三一三剩一,三下五除二,董公子,你出一百,二百二十五两六钱银子就行。” “船厂的劳役最多一个月,王大人,一百人,往年不到二百两银子,你算的太多了!”董海平心里骂王三一句。 “涨价了,二百四十两银子,少一个铜钱也不行。”王三不屑地看董海平一眼。 “二百两银子,如果不行我们就出一百个人去船厂服劳役。”董遥转身走了,二百两,王三肯定愿意,给王三银子后,家里就没银子了,只能冒险搞银子! 院试由各布政司的学政主持,山东布政司的提督学政叫孙居明,他是登州府院试的主考官。 孙居明的老家在登州府招远县,董大芝的老家也是招远县的。 董大芝和孙居明是一个村的,他们是亲生的老乡。 董大芝生前和孙居明的关系比较好,他的书房有几封孙居明写的信。 孙居明为官清廉,不徇私情,他没有特别关照同乡好友董大芝的二儿子董遥。 所以,董遥考了几次院试都没有过。 董遥的书房以前是董大芝的书房,回到书房,董遥找出一封孙居明去年写给董大芝的信,他模仿孙居明的笔迹抄了清朝经典八股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他只抄了一半。 董遥从那二本清朝经典八股文集锦中挑选的这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的文风和孙居明的文风比较接近。 这个时代的董遥读书很努力,他的字写得不错,他比较擅长模仿别人的笔迹。 也就是说,董遥模仿孙居明的笔迹抄写的八股文能以假乱真。 模仿孙居明的笔迹,董遥又写了一张拜帖。 第二天吃过早饭,董遥骑着一头骡子出了董家庄,他只身一人往登州城而去。 穿越前,董遥不会骑马。 这个时代的董遥也不会骑马。 不想坐马车,董遥用一头骡子代步。 这几天早上,董遥都锻炼身体,不带着胖虎和晴儿,也不坐马车,他自己骑着一头骡子去府城。 董遥异于往日的举动让董家庄的人们大都诧异了。 “掉进海水中没有淹死,二少爷象是变了一个人。”晴儿的脸红了,二少爷洗澡时不让我服侍,他也不对我动手动脚了,这应该是好事吧。 作为贴身丫环,晴儿的工作是全方位,无死角侍候董遥。 以前,晴儿陪董遥洗过无数次澡,她给董遥侍过寝。 来自二十一世纪,董遥是又红又专的好青年,他不和晴儿一起洗澡,更不让晴儿侍寝。 董家庄离登州城十多里,出了村不远就是官道。 官道比较宽,人来人往,拉车的、挑担的、步行的、骑马坐轿的,坐马车的。 当然,还有如董遥这样骑骡子的。 这头大青骡子是管家董海平给董遥买的,它相当于董遥的专车。 青骡子岁口虽小,但脚力却很足,而且皮毛看起来油光发亮,摸起好似上等的缎子,走起路来精神头十足,这让董遥招惹来不少目光。 董遥骑着一头卖相很好的青骡子赶路,相当于后世开着一辆二十多万的私家车,心里很美! 在大明,大户人家的女眷几乎不出门,在官道上赶路的女人很少。 骡子背上的董遥一脸笑容,他有点遗憾,路上几乎都是老爷们,不能在美女面前嘚瑟! 登州商行在大明不少大城都有分行,青州商行出具的银票信誉很好。 青州商行登州分行在东大街,门脸是很气派的三层楼,大门旁边有上马石、下马石、拴马桩。 来到登州城,董遥来到青州商行登州分行大门口,他把骡子拴好。 笑了笑,董遥走进青州商行登州分行一楼大厅,他从包袱中拿出二个玻璃杯放到柜台上: “吴掌柜,这是我爹以前在倭国弄到的好货,当铺只给五十两,这两个精品琉璃杯一百五十两银子,你要不要?” 历史上,玻璃制品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才由西方传入中国,是少量贵族才能拥有的精致摆件、工艺品,玻璃的身价能和黄金媲美。 大明没有玻璃,大明的琉璃和玻璃没有可比性。 董遥的登山包中只有这二个玻璃杯,家里只剩下几十两银子,董遥只好把这二个玻璃杯子卖掉,弄挣大钱的启动资金。 “纯净的琉璃,这两个琉璃杯子算是不错。”吴东义一脸漫不经心:“董公子,一个六十两,两个一百二十两银子。” 董家大院离青州商行登州分行不远,吴东义认识董遥,他知道董遥只分了三千两银子,他知道几天前董遥掉进海水中弄丢三千两银子。 董大芝生前是登州城的大富商,不少人在看董大芝家的笑话。 “只分给董大芝的嫡长子董遥一个田庄、三千两银子和一艘大船,无视董大芝的遗嘱,钱氏对董遥十分刻薄。”应该是登州城本年度最大的八卦之一。 董遥缺银子,他出售董大芝生前收藏的好物件谋生不奇怪! 这两个十分纯净的琉璃杯子最少值四百两银子,无商不奸,吴东义只出一百二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