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倚天之武当宋青书》 第一章 重生倚天宋青书 阳光明媚,微风徐徐,鸟语花香。 武当后山,有一处瀑布(为主角而有的,不知道真实的有没有),水流从高处冲击而下,然后流到低洼处,积水成潭。 在水流下方,站着一位少年,他只穿着半截裤,站在急速冲击的水流下方,一遍遍的练习武当震山铁掌。急速的水流,冲击在他的胳膊上,给他施加了很重的压力,但是这位少年仿佛已经适应了这种环境,他的掌法毫无滞涩,厚重而不死板。 他就是武当第三代首徒宋青书。他父亲是武当七侠之首宋远桥,他的师公是武林的泰山北斗张三丰张真人。 虽然他的身体是宋青书,但是他的灵魂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宋庆书,和宋青书只有一字之差。 宋庆书是金庸迷,查大爷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几部经典作品,他特别喜欢看,工作之余就拿出来翻看一下,将自己沉浸在金大爷编织的武侠世界里,尽情遨游。 那天,宋庆书下班回家,正在翻看查大爷的《倚天屠龙记》,看到宋青书受陈友谅蛊惑,杀掉自己的七师叔,还带着丐帮众人去武当山撒野。还好有张真人坐镇,才让他们的阴谋诡计没有得逞。 看到这个地方,宋庆书对这个只有一字之差的宋青书感到愤恨与叹息。 明明是武当第三代首徒,背景一般人比不上;人长得也俊俏,不然的话,也不会有玉面孟尝的称号;武功也不错,有着武当的绝顶心法和功法,再有武林泰斗的师公,被江湖中人称为武当七侠的爹和六位师叔,就算再笨,武功也不会太水(除了张无忌这个怪胎,宋青书在年轻一辈中本就是数一数二的高手)。 一手好牌,被他打的稀巴烂,先是喝醉了,被陷害侮辱了峨眉一位师姐妹,然后被陈友谅陷害,杀了七师叔,最终走上了不归路,陷害武当众人,到最后判出武当,流落在丐帮,遇到被张无忌抛弃的周芷若之后,被她带上了峨眉山,当了掌门姑爷。 嘴里嘟囔着宋青书是个大傻帽,只有嫉妒心没有上进心,宋庆书走进了浴室,要洗白白。 “啊呀!”浴室内传来宋庆书的喊声,紧接着一声“咣——当——”传了出来,然后就没有声音了。 当宋庆书再睁开眼,他已经变成了武当第三代首徒宋青书了。 当时正是师公张三丰张真人九十大寿第三天,三叔俞岱岩被朝廷派的鹰爪折断了手脚,二叔俞莲舟和七叔莫声谷被师公派去了江南保护龙门镖局全家老小,父亲宋远桥、四叔张松溪、六叔殷梨亭被师公派去少林派询问大力金刚指的事情,五叔张翠山在领悟了师公张三丰的‘倚天屠龙功’之后,也骑上他的青骢马,直奔江南。 武当山上,只留下师公张三丰在救治三叔俞岱岩。 七岁的宋青书,因为无人看管,自行习练武当九阳功。由于三叔残废,他的心情也受影响,运功时没有做到心平气和,导致气血翻涌,筋脉逆行。 幸亏父亲宋远桥的另外一名弟子灵虚及时喊来了师公张真人,这才将宋青书救治回来,但是这次走火入魔,也让宋青书的灵魂变成了宋庆书。 待宋庆书的灵魂彻底融合宋青书的身体(以后称呼他宋青书),吸收了师公张真人留在体内的内力,身体能够下床走路了,他的父亲和几位师叔也回来了,只有五叔张翠山失踪了。 俞连州和张松溪、殷梨亭根据张翠山之前的行踪,摸查到王盘山上,看到了张翠山留下的二十四个字,甚为惊喜,但是找遍全岛昏迷之人,没有发现张翠山的踪迹。 宋青书知道,五叔张翠山和未来的五婶殷素素,被金毛狮王谢逊,携带出海了。之所以没人找得到他们,是因为他们一直向北,几乎到了北极附近,找了一座偶尔有火山喷发的小岛,他们取名为冰火岛,并在那里生活了十年。 宋青书恢复之后,经常去三叔俞岱岩屋里,和他说话,和清风明月一起给俞岱岩擦洗身子,师公和几位师叔,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待得宋青书和众人一起努力开导劝说一个月之后,俞岱岩才没了寻死的念头。 宋青书这一个月来,经常来这个瀑布下面,通过水流的冲击,沉淀内力,锻炼掌法。 “呼~”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宋青书离开瀑布,一屈膝,越到了小溪的岸边上,然后运起武当九阳功,将湿衣服烘干。 来到这个世界一个月了,五叔估计已经和五婶(殷素素)被谢逊带到极北之地冰火岛,少林和武当两个门派,来来往往交流多次,一是因为俞岱岩被少林的大力金刚指捏断了四肢,二是因为龙门镖局的命案。而父亲宋远桥和几位师叔,也是轮流下山去王盘山附近打探消息,想找到五叔张翠山。宋青书边走路,边回想着这些事情。 自己因祸得福,将师公传到体内的内力吸收了,功力增长很大一截,现在应该可以算是三流高手了。虽然三流高手不入流,但毕竟眼前的宋青书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未来可期啊。 宋青书已经计划好了,两年之内,一定要步入二流水平,有了自保能力,然后就溜下山,去找西域朱武连环庄附近的深谷,去寻找原版九阳真经,来提升自身实力和武当的实力。 提升武当的实力,前提是有人啊。原著中,武当二代弟子闯出武当七侠的赫赫威名,但是三侠俞岱岩残疾,五侠张翠山自刎而死,七侠莫声谷则是被宋青书失手杀了。而武当的三四代弟子中,除了宋青书,就没有一位出众之人。张无忌虽然也能算是武当第三代弟子,但他是明教教主,注定不能再统领武当,何况优柔寡断的张无忌还被朱元璋算计,主动卸去了明教教主之职。 直到明朝时期的笑傲江湖中,武当在冲虚的努力下,又到了和少林灵鹫寺相同地位,但是任我行说,冲虚不会教徒弟,估计之后,武当也就再次没落了。 当然,那些都是远话,暂且不提了。 第二章 父子交谈颇欣慰 宋青书打算和大家商议,如何将武当派发扬光大(相对于倚天原著),他首先找到了他父亲宋远桥。 “父亲,我有事情想和您商量,”宋青书对着宋远桥躬身行礼后说道。 此时的宋远桥刚满四十,在山上习惯穿着一身道袍,每次下山才会换了便装。 “青书,你来了,”宋远桥看着儿子欣慰的说道:“有什么事情,坐下说吧。” 当宋远桥自少林返回时,听说宋青书练武走火入魔,心急如焚,立马来到宋青书房里探望。他是严父的形象,和所有的父亲一样,都望子成龙。可是此时,他已经顾不得他的形象了,看着躺在床上的宋青书,心疼的落泪了。这让刚刚换了新灵魂的宋青书颇为感动,父子感情更深一步。 “爹,我是想说,”宋青书坐到宋远桥对面,挺直身板,看着宋远桥说道:“我们武当山上最近发生的几件大事,如果不提前处理好,后期会出大麻烦的。江湖传言五叔灭了龙门镖局的消息,还有五叔在王盘山上失踪,三叔被人先下毒后重创,这让我们武当发展的形势颇为严峻了。” “哦?你能看明白这些?”宋远桥诧异的看着宋青书问道。之前的宋青书可不关心这些,只想着练完父亲留下的课程,就找师弟们玩耍,这是宋远桥第一次听宋青书提到武当的发展问题。“我们武当的确到了多事之秋了,”宋远桥前些天一直奔波在外,身体虽然疲乏,但是比不上心里的沉重。 师父九十岁寿宴之前还是武当七侠,过了一个月时间,就只有武当五侠了。 “……”看着宋远桥诧异的眼神,宋青书回过神来,看来是自己的前身对武当的发展毫不关心,自己突然问这些,让宋远桥有些不适应。 “父亲,我走火入魔被师公救回,我感觉自己之前太不懂事了,没有体会到父亲母亲的苦心,差点辜负了你们的期望。经过这一个月的深思熟虑,我决定痛改前非,帮助师公、父亲和众位师叔共同将武当发扬光大!”宋青书低着头说道。 宋远桥看着眼前的宋青书,感觉他仿佛是一夜之间长大了,这让宋远桥颇为欣慰。 “好啊,青书,”宋远桥感叹道:“你终于明白这些了。” “父亲,孩儿让你费心了,”宋青书弯腰认错,之前的宋青书不懂宋远桥的苦心,只是感觉宋远桥管得严,却没想到正是因为宋远桥对他寄予厚望,才会这样。 “好孩子,不要说这些见外的话了,”宋远桥看着宋青书,欣慰的说道:“你说我们武当的形势严峻,你有什么看法?”宋远桥想听宋青书的见解,即使宋青书说的不成熟,也能让宋院桥感到欣慰了。 “父亲,是这样的,山上发生的这几件大事,如果处理不好,会对我们武当带来很大的影响。那我们就要针对这几件事做部署了,”宋青书说道。 “哦?部署?”宋远桥看着宋青书问道:“该如何部署?”宋远桥现在很想听一听宋青书到底有什么想法。 “关于三叔,我们首先要保证他心情顺畅的活着,然后派人下山,打探能治断手断脚的神药或者神医,”宋青书说道。 “有这种药吗?你师公都不知道有,”宋远桥不敢相信的问道。 “天下奇人异士这么多,肯定有医术高超之人,比如之前你们提到的蝴蝶谷的胡青牛,”宋青书说道。 “胡青牛?就是那明教见死不救的神医胡青牛?”宋远桥不太确定的说道:“是我们和你提过的?” “对啊,爹,不然我一个七岁的小屁孩,怎么会知道江湖上的人物的,”宋青书将他前世的记忆推到了其他人身上。 “但是他外号是见死不救啊,不是明教的人,他不救啊,”宋远桥问道。 “爹,那我们就问问他是为什么立的这规矩,是不是有名门正派的败类差点杀了他,才导致他立这种规矩,”宋青书分析道:“如果我们将这个麻烦给他解决了,那他是不是乐意来救三叔了?” “嗯,那应该会了吧,”宋远桥不太肯定的说道。 “还有,少林弟子遍布天下,我们要派人去打听下,哪里的少林弟子可以将硬功夫练到登峰造极,或者有没有其他分支的少林弟子或者叛逃出寺的高手存在等等,你们可以去问一下师公,他肯定知道一些在江湖上传播不是很广泛的事情,”宋青书知道师公张三丰应该听说过的,当年少林的苦慧禅师远走西域,开创西域少林。而那个叛逃的火工头陀更是开创了金刚门,专门练习硬功夫。 “你说的有道理,”宋远桥听到这个方案,肯定的说道。 “关于第二件事,我们现在不知道是真是假,只能是先找到五叔,或者去案发现场,去找找龙门镖局的人,伤口是不是五叔的银钩铁划造成的,如果有什么发现,最好先收起来,以后如果少林再来武当山上闹事,直接掏出这些证据,让他们闭嘴,”宋青书说道。 宋远桥不可思议的看着宋青书:“青书,你怎么想到的这些?” “爹,你们是关心则乱,我是旁观者清,如果让四叔冷静下来,他早就能想到这个方法了,”宋青书说道。 “嗯嗯,这个事情我记下了,你接着说,”宋远桥被宋青书震惊到了,他不相信自己的儿子突然能将事情分析的这么清楚,心里又有些许自豪。 “还有就是五叔失踪的事情。五叔是在王盘山失踪的,王盘山上肯定会有线索的,”宋青书说道:“我们找二叔、四叔、六叔,问问他们在山上有什么发现,一起分析下五叔可能去哪里,或者可能被谁挟持走,毕竟江湖上不止我们武当有高手。” 武当七侠,多年相处像是亲兄弟,俗话说兄弟连心。张翠山失踪,其余几人都是又心痛,又悲哀。 “好好好,现在就去,你跟我来,”宋远桥听到有可能找到五弟的线索,激动的原地站起,拽着宋青书去找俞莲舟等人。 第三章 群策群力究其因 “二弟,四弟,六弟,”宋远桥拽着宋青书来到几人住的院子里高声喊着。 “大哥,怎么了?你拽着青书做什么?”俞莲舟先出了门,看到宋远桥拽着宋青书来找他们,好奇的问道。 宋远桥激动的说道:“二弟,你把四弟和六弟都叫过来,你们一起说一说王盘山上的细节,青书说可以一起分析分析,看看五弟可能的去向。” “哦?是吗青书?”俞莲舟平时喜怒不形于色,但是此时关系到五弟的行踪,不由得激动起来。 “是的二叔,我们这么多人,肯定能发现不合理的地方,你们在回想这些细节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是看着别人去的,然后你也会发现一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宋青书说道。 “青书快坐,我去喊四弟六弟,”俞莲舟虽然不明白宋青书说的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但是他能感觉到青书与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大哥,二哥,我们来了,”俞莲舟话音刚落,张松溪与殷梨亭就走了进来,莫声谷也跟着进来了。 “青书见过各位师叔,”宋青书对着众人行礼道。 “好了青书,你不用客套了,快坐下说吧,”俞莲舟代表几人说道。 众人互相见礼之后,宋远桥将宋青书的想法重新说了一遍,惊的众人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宋青书。 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和张翠山四人都是二三十岁,而殷梨亭和莫声谷两人是十七八岁,而宋青书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子,众人在他这个岁数都在玩耍,而他…… 众人感到诧异的同时,又有几分喜悦,都希望众人合力,发现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能分析出张翠山的去向。 俞莲舟作为领路人,先说了一遍自己在王盘山的所见所闻,而后张松溪和殷梨亭做了补充。 “二叔,四叔,六叔,根据你们所说,王盘山上的人都变得痴痴呆呆,疯疯癫癫的了,”宋青书重复了一下,装作思考了一会,问道:“是什么武功可以在不伤全岛人性命的前提下,让他们变得都痴痴呆呆,疯疯癫癫的?” “攻击范围如此之广,还将人都变得痴痴呆呆、疯疯癫癫的,……”宋远桥琢磨了一会,突然说道:“是狮子吼!这种功夫用深厚的内力喊出,肯定可以将那些内力差的人震得头脑受伤,神志不清了。” 宋远桥毕竟见多识广,猜到是音波攻击,范围才会如此之广。 “难道是少林寺的人?”殷梨亭问道。 “不一定,六叔,狮子吼不一定是少林寺的人才会,内功深厚的,知道如何发声的人,应该都可以,”宋青书说道:“我猜测是一个高手,夺了屠龙刀,担心岛上的人泄露秘密,又没下狠心杀他们,所以才用狮子吼之类的武功将所有人都震傻了。” “难道是那个人抓走了五弟?”张松溪猜测的说道。 “嗯,很有可能,”宋远桥说道。 “二叔,那些人嘴里会说什么话吗?还是只会傻笑了?”宋青书问道。 “大部分都只会傻笑,只有一个人,嘴里嘟囔着一个人名:殷素素,”俞莲舟想了想说道。 “那问题就来了,说明这个叫殷素素的也上山了,如果没有找到她,那么失踪的人里面,也应该有她,”宋青书说道。 “殷素素是谁?”殷梨亭突然问道。 “王盘山上的扬刀大会是天鹰教组织的,天鹰教的教主是殷天正,那殷素素会不会是他的女儿?”张松溪猜测道。 宋青书听到张松溪如此说,心里赞叹不已,自己知道殷素素是谁,完全是因为自己读过原著,而张松溪通过这几个点就能推断出殷素素可能是殷天正的女儿,不愧是武当山上的智慧担当。 “我们以后可以关注一下天鹰教的行踪,如果他们有派人去什么地方找人的迹象,那我们就跟上,就算结成同盟也可以,毕竟我们双方都有人被挟持,”宋青书说道。 “这恐怕不好吧?毕竟天鹰教是魔教分支,和他们结成同盟,不符合我们正派的行事作风啊?”殷梨亭担心的问道。 宋远桥等人没有说话,但是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认同殷梨亭的话。 “爹,各位师叔,既然这样,那就先让我们的人密切关注着天鹰教的行踪,如有异常,我们再决定是武力干涉,还是言语沟通吧,”宋青书说道。 “嗯,只能这样了,”宋远桥点点头,“青书,你说的龙门镖局的事情,也和你众位师叔说一下。” “哦?青书对龙门镖局的事情也有看法?”俞莲舟正发愁呢,没想到宋远桥说宋青书也有看法,不禁将目光看向宋青书。张松溪、殷梨亭、莫声谷也是如此。 “二叔,七叔,你们二位当时去接应五叔,中途遇到阻碍,当你们到了之后,还能不能看到龙门镖局的案发现场?”宋青书问道:“比如,他们的致命伤口是五叔的银钩铁划造成的吗?” “啊呀,五弟使用的兵器是虎头钩和判官笔,造成的伤口不是那样的,那分明是剑刺破的。”俞莲舟突然醒悟了,急忙说道。 “还有,”莫声谷补充道:“少林的圆音是被金针刺瞎的,而我们武当派的暗器都是袖箭之类的大件,从没有人用金针。” 宋青书点点头,说道:“对啊,这就是不合理之处,而且能摆到桌面上的事实,下次再有人冤枉五叔,直接将这两个问题丢出来让他解释,解释不通就是诬陷,要让他赔礼道歉。” “那这么说来,龙门镖局肯定不是五弟做的了?”宋远桥说道。 “肯定不是五弟,”俞莲舟肯定的说道。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之前虽然都相信不是张翠山所为,但是苦于没有证据,真的担心张翠山是因为俞岱岩的伤,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而做下的错事。 现在好了,说明张翠山肯定不是凶手。众人心里深深的松了一口气。 第四章 气定神闲定方案 宋青书看着众人激动的表情,知道他们是担心真的是张翠山所为,而心中一直抑郁,直到此刻有了证据,说明不是张翠山本人所为,这才真的松了口气。 “爹,众位师叔,虽然我们相信,但是少林不会那么轻易承认的,毕竟是龙门镖局七十一条人命以及几位少林和尚的性命,他们肯定还是会要求五叔出来当面对质的,所以五叔什么时候回来,少林可能就会来兴师问罪,”宋青书将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说了出来。 “哼,他们要是敢来,我们就把他们打回去,”莫声谷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初生牛犊不怕虎,丝毫不畏惧少林派的势力。 “七叔,你们师兄弟几人单对单是不怕少林,可是他们少林只有五位高手吗?其余的由谁来对付?总不能让师公亲自动手吧?”宋青书说道。 “那肯定不行的,”宋远桥直接回绝道。师父有事,弟子服其劳。如果打架的事情,弟子摆不平,还要麻烦九十岁高龄的师父,那这几个弟子还活着干什么,直接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青书,你是不是有什么主意?”四侠张松溪是最冷静,思维最敏捷之人,看到宋青书这么问,感觉他肯定是有办法了。 众人一听到张松溪的话,急忙将目光都看向宋青书,听他说什么。 “爹,众位师叔,少林派之所以成为武林泰斗,其一,是历经多年的武学积累,它们有各种掌法、拳法、刀法、指法,甚至号称‘七十二绝技’,那不算绝技的更是多如牛毛了;其二,少林有专门的习武堂,有众多武僧一起习武,总会有武艺高超的人出现。”宋青书将少林派的根基何来,向大家解释了一下。 “哦!你的意思是?”张松溪已经听明白了宋青书的话,其他几人反应稍慢一拍,但是也明白了宋青书话中的含义,都用灼热的目光看着宋青书,看得他身上有点不自在,又不敢翘着二郎腿,担心有‘儒侠’之称的宋远桥直接给他几脚。 “是的,四叔,你说的对,”宋青书知道四叔张松溪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于是他就开始解释道:“我们武当派的武学,也是师公几十年积累锤炼出来的,如果都将这些武艺练到极致,绝不会输于少林派的‘七十二绝技’;至于习武之人的数量,现在是我们武当的短板,所以我们应该请示师公,在山上,甚至去山下寻找身家清白、资质极高的年轻人,加以培养,对武当忠心的人,可以视情况提拔为内门弟子,传授我们武当派高深武学,甚至是武当九阳功。” 宋青书顿了顿,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这样一直发展下去,到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武当能不兴旺吗?说不定,几十年后就能超越少林派,成为新的武林泰斗。” 众人的目光顿时变得炽热,仿佛已经看到了武当兴盛的场景。 “大哥,我们赶紧去告诉师父吧!”殷梨亭也不到二十岁,比莫声谷大几个月,但是心性活泼,而莫声谷少儿老成,所以此时殷梨亭忍不住大声喊出来,而莫声谷只是激动的满脸通红,却没有大喊大叫。 “好啊,好啊,到时候我们每人带几个徒弟,到时候看看谁教出来的弟子更厉害!”看到殷梨亭这么激动,莫声谷也忍不住了,直接提议道。 “不可,如果这样,为祸不远矣,”宋青书急忙出声制止道。 “呃……”众人兴奋的神情戛然而止,脸上都换上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怎么可能,为了自己的徒弟更出色,肯定都要拼命的教,这样怎么会有祸事呢?众人不解的看着宋青书,等着他解释。 “爹,众位师叔,是这样的,”宋青书给几人解释了一下:“如果让他们同吃同睡,互相竞争,优胜劣汰,那属于良性竞争,需要他们更加努力。如果你们每个人带几个,他们只有比武的时候才会到一起,那时候只有恶性竞争,不惜一切代价将对方打倒,甚至都去讨好师父,想让师父多传几招绝技。” “那怎么办?”宋远桥被宋青书说的情况吓住了。张三丰大多数时间都在闭关,都是他代为处理武当之事,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一层。被宋青书这么一说,宋远桥有些担心的问道。 “只能参照少林的模式,设一个习武院,让那些孩子都在里面学习,同时考察他们的品质和资质。父亲和众位师叔,都轮流去传授自己擅长的武艺;等他们通过选拔,再把他们分到更高级的院落,学习更深层的武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拼命的练武,形成良性竞争,”宋青书说道。 “如果资质愚钝,习武进程缓慢,那怎么办?”俞莲舟问道。 “二叔,勤能补拙。如果资质愚钝,只能靠他们自己加倍下功夫学习了。如果真的学不好了,但是他们对武当忠心耿耿,那可以派他们去武当分院或者让他们跟着四叔打探消息,帮四叔分担一些。”宋青书说道。 张松溪负责武当山上的采买和消息打探,事情多而杂,手里要是有些得力帮手,那就轻松太多了。 “人太多了,不好管吧?”宋远桥说道。他是大师兄,师父在传授完张翠山的武艺之后就没有再亲自授徒,殷梨亭和莫声谷都是宋远桥代师传艺,所以他知道人太多了,就没有那么听话了。 “那就要有戒律堂了,”宋青书说道:“七叔虽然年轻,但最是刚正不阿,他是戒律堂长老的不二人选。这样的话,戒律堂不止要管习武院的事情,还要负责整个武当山上的纪律。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这都是戒律堂的职责。” “哦?青书,你觉得七叔我合适?”莫声谷看着宋青书,笑着说道。 “嗯嗯,挺合适的,只是你在执行戒律的时候,不要这么笑着说话就好了,哈哈,”莫声谷比宋青书没有大太多,宋青书开始习武,宋远桥就将他和莫声谷放到一起教,虽然教授的内容不一样,但是两人朝夕相处,再有‘同师之谊’,宋青书与莫声谷的感情比其他几位师叔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