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软饭王》 1.大隋女帝杨泽天 隋大业一年,八月十五,帝国东都洛阳。 昨天半夜里街面上乱哄哄的,老百姓都不敢出门,以为是有乱兵。 今早出门,人们看到的就是这一片被红绸、红布、红灯笼侵染透了天地的红。这时候,各家各户才接到里正转发的朝廷通知,大隋女帝杨泽天今天大婚。 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七天后 意识慢慢回归,男人缓缓的睁开了双眼。无尽的黑暗已经消退,映入眼中的是明灭不定的烛火光芒在不断晃动。 握了握拳头,感受到了身体实实在在的存在感。看来,在最后时刻,自己的意识逃进时空隧道的冒险成功了。 男人四处扫视了一下,这应该是一个套间,外间有人在说话。 仔细听去,是两个女人在对话,音很好听。或许是素质高的原因,也可能是潜意识中怕吵到里间病人的原因,两人对话的声音都不高。 此时一个清幽婉转的声音响起: “婉儿啊,你知道的,朕一直把你当做妹妹,现在也没外人,朕就和你说说知心话吧。不然要把朕憋死了。” “婉儿出身低微,哪敢和陛下论姐妹,但婉儿对陛下的忠心那是天日可表的。陛下有什么想对奴婢讲的,直管吩咐。” 那个被称呼为婉儿的姑娘一听就是一个伶牙俐齿的人,声音清脆、语速快。 “朕这登基也已经一年多,现在连大婚也已经完成七天了,太上皇还没有把这大隋帝国军权全部交到朕手上。你说,太上皇是不是又有其他想法啊?” “陛下多虑了,太上皇笃信陛下是天命所归,不然也不会把皇位传给陛下不是?其实太上皇早就交了所有的行政权和一部分军权给陛下了,只是对外说要陛下大婚后才好举行正式仪式。” “话是这么说,但一天不落实,朕一天心中不安啊。” “奴婢估计是因为睿亲王昏迷不醒,所以太上皇有点犹豫吧?当时那个神谕可是说陛下需要有良人扶持,杨氏江山才能永固的。这良人可不就是指丈夫吗?” “哎,看来朕的命运真和李睿那小子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了。”清幽婉转的声音叹了一口气,然后两人都沉默下来了。 男人此时也接受到了几个明显的信号,“大隋帝国”、“女帝”、“太上皇”、“睿亲王”、“李睿”。在男人的大脑急速分析事态的时候,两个女人继续在聊天。 这次还是清幽婉转的声音先说话: “其实,这一年来,朕心中一直惶恐不安。虽然朕时时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但这大隋帝国内忧外患之重,未来真的是步步维艰。” “陛下只要挺过这些难关,以后必然是犹如尧舜一样的千古明君。” “哎,说是这么说。可天下九州,北旱南涝,丁口减少,空有田亩却无力耕种。而此时,北方突厥、鞑靼,西边的党项、吐谷浑,就连高丽、契丹,交趾那些撮尔小国,个个都不老实。 都想趁机咬我大隋一口。而此时朝政又不稳,多少人明里暗里的反对朕。太上皇在还好点,可是太上皇身体不好,也撑不了几年。这以后怕是,哎,多事之秋啊。” “陛下来看望睿亲王就该放开心胸,暂时不要想这些事情了。奴婢想着,太上皇肯定早有安排,不然也不会把国都迁到洛阳的。” 那个叫婉儿的女声完全没有接腔,只是换了一个话题。 “哎,朕也就是和你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抱怨一下,憋着太难受。也是,这人都昏迷七天了,太医院的御医都是白吃饭,不干活的?好歹还是朕的丈夫啊,来人,传太医院院正过来。” 男人躺在里间的床上,听着外间的对话。 看着床脚边,一个美丽的古装女孩,犹如雕像一般静静的矗立。 再看看自己躺着的雕龙画凤、古风古韵床的紫檀木床,摸摸自己身上盖的柔软丝滑的丝绸被子,看了一眼床脚的古装女孩,男人眼珠子转了几转,再次无力的闭上了眼睛。 对各种奢侈品非常有研究的他,默默的判断了一下,如此贵重的紫檀木家私、手感这么滑顺的丝质寝具、这么天然不加雕饰的古装女孩,这绝不会是电影做布景而能投入的代价。 那么自己十有八九应该是穿越到了古代吧?找机会证实一下才好。 听刚才外间的对话,自己十有八九是占了那个落水后昏迷七天“睿亲王”的身体了。 只是,这里是大隋帝国? 可自己只知道历史上的隋帝国两代而亡,更没有一个女皇帝啊?还出来一个太上皇?自己还是女帝的丈夫,这肯定就不是自己曾经了解的隋唐了呀,看来事情复杂了。 既来之则安之吧,此时能做的也只有闭目等待,等待穿越者痛苦却又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记忆融合。 现在还记得,许多年前自己从地球穿越到蓝星时。那记忆融合时犹如被千刀万剐一样的疼痛。 可是等了大约半刻钟,期待中的疼痛并没有来。 这下,新鲜出笼的睿亲王可是傻了眼,虽然有点庆幸不用再经历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可是内心的恐惧犹如潮水一般涌了上来,没有记忆融合,就对现在的社会情况、人物关系两眼一抹黑。 目前自己唯一得到的信息就是,自己是睿亲王,女帝的丈夫。可是没有记忆融合,怎么快速的进入现在的人物角色? 这要是露馅了,那可是有可能被杀头的。 不,那是一定会被杀头的,会被外面那个女帝怀着为夫报仇的心态而干掉的。于是在站在床头服侍宫女的惊喜目光注视下,刚睁开一次眼的睿亲王,再次两眼一番,又晕了过去。 其实,睿亲王在装晕,他快速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身体后,发现自己在蓝星修炼出来的庞大的精神力,现在只剩下一点点了。 虽然还是比普通人多上百倍,但已经不足以成为自己无敌的依仗,更无法对抗一个国家的围剿。 而且,刚刚检查时发现这具身体如此羸弱,那自己精神力就算再强也没有用。一旦调动过多的精神力,这身体就会承受不了,随时会崩溃。那就是自己找死了啊。 这可怎么办? 2.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算上这一世,饶是睿亲王已经三世为人,拥有丰富的经历,庞大的精神力,但在没有相关基础信息来进行分析的时候,目前确实找不到一点点应对眼前状况的头绪。 想来想去,也只有闭眼装晕,一边思考,一边看能不能搜集更多的信息? 可是,他却是知道,没有很多时间来给他安静的思考和收集信息了。 因为刚才睁开眼睛的动作被床脚站立的古装女孩看见了。而且两人的眼神还在空中交汇了那么一瞬间。 “启禀陛下,太医院院正喜大人到了。” “叫进来。” “臣太医院院正喜保田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喜院正,是你说睿亲王没什么大碍,可这已经七天了,为什么还不醒?”大隋帝国女帝杨泽天由于心里有气,并没有叫喜保田平身,那喜保田就只能跪着回话了。 “启禀陛下,睿亲王前几日不慎落水,经过臣全力救治,昨天夜里,高烧已退,身体已经好转。现在,微臣敢断言,睿亲王也就这一两个时辰,必然醒转。请陛下宽心等待。” 就在女帝要发火,但还没爆发的时候,在内间服侍睿亲王的一个小宫女快步走进来,对侍立在女帝身边那个叫婉儿的女子耳边轻声说了一句什么。 婉儿点点头表示知道,然后挥挥手,那个小宫女就躬身退出去了。 婉儿走到女帝身边,轻声禀报:“陛下,刚刚睿亲王爷睁开了一会眼睛,然后又晕了过去。” 听到婉儿的禀报,女帝的脸色好看了许多。 “喜院正,你去看看吧,睿亲王醒了。有什么需要及时告诉婉儿,朕就先回去了。” 本来自己就对父皇强行安排的这个夫婿没什么感觉,只是婚礼也已经举行,名分已定。 自己虽然现在贵为女帝,但男尊女卑,女子从一而终等习俗也不是自己一时半会就能改变的。在没有改变以前,数千年的传统,至少明面上自己还是要遵从的。 睿亲王这一落水昏迷,毕竟两人夫妻名分已经确定,虽然没什么爱情的感觉,但自己不来看看也不好,现在这人既然已经醒了,就表示没什么危险了,自己责任就已经尽到,也好放心去忙其他事情了。 “婉儿,你这段时间就留在洗梧宫,看看睿亲王这边有什么需要。另外,这次落水事件怕也不是简单的意外,你留意一下,看看是谁胆子这么大,敢动朕的人?” 为表示自己的重视和关心,还是要婉儿留下来照看一下吧。关键是为什么好好的睿亲王会落水?这还是查一下放心些。 “是,奴婢领命,定当尽快调查出结果。” 随着一串“陛下起驾”的声音慢慢传远,女帝也逐渐去远了。 一刻钟后,睿亲王的假睡再也装不下去了,倒不是那个拿着他两个手换着摸脉搏的精瘦老头打扰他,也不是旁边站的几个美貌古装女孩让他分心。 实在是人有三急,这人昏迷或睡着了还不觉得,要是醒着,躺一会就有尿意。 被这个精瘦老头折腾了这么一会,是真有点尿急了。从憋不住尿这一点来看,这个睿亲王爷的身体确实不是太好。 就刚才听到的一些言语,确定了自己就是那个落水昏迷七天的倒霉鬼睿亲王爷,也就是现在这个大隋帝国女帝的丈夫。 可是,从得知自己醒来后,自己的女帝妻子不进来看一眼就可以猜想到,这女帝妻子对自己这个丈夫的态度好像也就是个面子工程罢了。 而女帝不进来,反到让睿亲王松了一口气,心里压力减小了许多。这大老板不来,自己就可以瞎掰了呀。 至少,目前现场的人可都没自己爵位高,自己占有心理优势。 不能再耽误了。 “放肆。” 一手打开在自己身上摸来摸去的手,虽然知道那是医生在给自己检查身体,但被一个大男人摸就是感觉不得劲。 于是,睿亲王坐起来学着用刚才两个女人说的官话训斥了一句,然后也不理旁边那些美丽古装女子的请安和叫喊。自顾自的起身,大步走出了这间屋子。 他就是接机发飙,这样可以趁机看看外面的世界,睿亲王在想,万一、万一让自己找到机会溜之大吉可就是最好了。 屋子外面是一个小院子,走出院子,回头看自己出来的地方,牌匾上三个大字“洗梧宫”在阳光照耀下熠熠发光。小院子外面是更大的院子。整个院子,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王爷留步,王爷留步。” 身后宫女、太监一群人乱乱的跟了过来,跑在前面的就是那个长的精瘦的太医院的院正,他后面紧紧跟着的是那个安静矗立在床头的古装女孩。此时,那古装女孩手里紧紧的抓着一个披风。 看到睿亲王停下,那追上来的古装女孩一下子把披风搭在了睿亲王的身上,然后退后一步,跪下说:“奴婢照顾不周,请王爷降罪。” 就这短短一会时间,睿亲王身前、身后跪下一群太监宫女,整齐的说:“奴婢等照顾不周,导致王爷落水,请王爷降罪。” 看着小院子外大院子的布置,还有那些走来走去的士兵、宫女、太监。看着如此多具有古人神韵的角色。睿亲王肯定了一条,自己确实到了古代。 抬头远远一看,现场至少有上百人对自己这个小小的院落进行宿卫。 戒备如此森严,哪里会有让自己溜走的机会?看来自己一时半会之间,只能留在这里当亲王了。 哎,开始忽悠吧!总不能向女帝自首,说你原来的男人已经脑死亡了,现在我是借你男人身体用用? 睿亲王一边抓起面前跪下女孩的手扶她起来,一边和蔼的对大家说: “你们都起来吧,这是我自己不小心,不怪你们。” “谢王爷开恩。”除了自己手里扶着的一个婢女,其他的太监宫女又跪下磕头表示对睿亲王的感激之情。 而此时的睿亲王没有理会众人,只是小声的对被自己扶起,因为有了身体接触,现在已经满脸羞涩而通红的女孩说:“我现在有很多事情已经记不得了。你进来慢慢给我说说。” “是,奴婢遵命。” 女孩怯生生的应答道,完全没有刚才带着一群宫女、太监追人的豪气。 3.不一样的大隋帝国 光阴似箭,日月轮转,转眼过去十来天。 通过各种途径的旁敲侧击,睿亲王终于基本搞清楚了自己目前的所处的环境。 自己确实就是李睿,今年十八。 是七大门阀世家中的弘农李氏家族嫡幼子,出身高贵,性格温和,却文不成武不就,没什么真本领。 可这种好出身却没本事的好人,却正好符合隋炀帝杨勇的择婿标准。于是,杨勇亲自上弘农李家提亲,指名道姓的要李睿成为当今女帝的丈夫。 弘农李家自然也是愿意和皇家搞好关系,反正自家这个嫡幼子也没什么出息,能成为联姻工具也是为家族贡献,李家的长辈们都乐见其成的。 于是杨家和李家这两个超级家族一拍即合,极力促成了这段婚姻。李睿就在稀里糊涂中被招入杨家,成为隋帝国最大的赘婿,女帝的丈夫。 这个被自己抓着手,在自己醒过来就带领人追过来的美丽女孩,叫做檀儿,是从小伺候李睿四个丫头之一。这次李睿入赘过来,弘农李氏就把从小跟随李睿的四个丫头一起都陪嫁过来了。 李睿昏迷的时候就是这檀儿、漓儿、杏儿、玉儿四人轮流值班,为李睿喂饭、喂水、擦拭身体,寸步不离李睿左右。这四个陪嫁过来的丫头才是李睿在这个皇宫中真正的心腹可信之人。 因为是女帝的丈夫,身份高贵。但又在男尊女卑的大环境下,女帝也不能参照以前的男性皇帝,建立什么三宫六院,封李睿成王后。 要是杨婵儿敢这么干,马上就是全国大乱,不可收拾。 各方面势力纠结、平衡一阵后,在取得皇室杨家、弘农李家认可后,女帝在大婚当天即昭告天下,封: 李睿为帝夫,享爵位为睿亲王。赐住在占了皇宫几乎五分之一面积的洗梧宫。 从这个封号就可以看出来各方势力对这个亲王的不在意,虽然亲王都是一个字的封号,可大家都懒得再去想具体用什么字,直接就是用李睿名字中的一个睿字,就打发了这个事情。 檀儿可是没有和李睿说,自从他这个睿亲王的入赘地位确定后,京城以至于全国百姓对李睿的称呼多数都是那个“软饭王”,而不是睿亲王。 当然这些称呼软饭王的百姓中,也不全是看不起男人入赘这件事情的。有很多实际是有着羡慕妒忌恨那种酸葡萄心理的人。为什么?这不废话,能吃女帝的软饭,天下独一份,这就是能力。 现在这个隋帝国,也已经不是李睿熟悉或曾经了解过的隋帝国。外部也不仅仅是突厥这一北方游牧民族作为对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强敌,个个对隋帝国虎视眈眈。 历史在隋文帝杨坚晚年的时候出现了分叉。李睿熟知的历史是说隋炀帝杨广弑父杀兄上位。 而在这个世界,能凭借赫赫武功建立大隋帝国,开创开皇之治盛世的隋文帝杨坚,哪有那么容易就被自己儿子干掉的? 就算杨广灭陈国获取了灭国之功,一时声望无二,但对上自己的父亲,开皇杨坚,任然不会有任何机会。 所以,隋帝国的历史很平顺的向前发展,杨坚之后由其长子杨勇继位,巧合的是,杨勇也自定名称为隋炀帝。 据小道消息,隋炀帝杨勇按照某一次扶鸾请仙的结果,一年前排除各方阻力,忽略了自己两个不成材的儿子,直接传帝位给自己的小女儿杨婵儿。 自己自封为太上皇,并昭告天下,杨婵儿大婚后即可亲政。 实际上,登基一年多的时间,这杨婵儿已经实际的接手了帝国的大部分权利。也和各部大臣一起,很好的在管理这个国家。 为了更符合自己女帝的身份,杨婵儿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杨曌,字泽天。 虽然,杨婵儿已经接受自己父亲对婚姻的安排,也顺利的和李睿完成了婚礼仪式。 但婚礼仪式完成的当天晚上,心中有些莫名其妙怨气的杨婵儿就借口荆州发生洪涝,逃之夭夭了。 而李睿这边也遇到了意外,婚礼中喝了些酒的李睿在得知新娘不在新房后,郁闷的在皇宫内散步。“一不小心”掉进了皇宫的人造湖“太液池”内,虽然被众随从及时救了上来,但却一直昏迷不醒。 听到自己的新郎因为落水而昏迷不醒的消息后,杨婵儿审时度势的收起自己那一点小儿女心态,在李睿昏迷七天还没有醒过来的时候,才急忙从荆州赶回。 杨婵儿到李睿居住的洗梧宫来看看。 表示一下自己对丈夫的关心之情。其实内心何尝不是有种隐隐的期待‘李睿要是醒不过来就好了想法’。 倒不是她有多恶毒,只是本来两人都没有什么感情基础,杨婵儿想着反正已经完成结婚的仪式,不影响自己获取帝国的权力。要是在生活中,没有一个正牌丈夫的约束,自己岂不是很自由? 从内心深处,杨婵儿是看不起李睿的。 她是前不见古人的千古第一女帝,对自己的夫婿是有着美好憧憬的。而现实中,自己的老父亲只是为了大局平稳,给自己找了一个好控制的丈夫。 杨婵儿理想中夫婿要么是文能提笔安天下的惊世大才,要么是武能上马定乾坤的英雄豪杰。当然,要是能二者都有就是最完美了。 这倒不是杨婵儿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从小跟着隋文帝杨坚见多了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的当世英雄,自然眼界就高了。 可这据自己的情报显示,这个弘农李氏的幼子,不论哪个方面都达不到杨婵儿心中理想夫婿的要求,甚至连边都沾不上,纯粹一个废物。那自己一辈子搭上去,怎么能甘心? 所以,在得知婉儿汇报李睿已经醒过来,没有生命危险以后,杨婵儿马上就“国事繁忙”,再没有过来李睿的洗梧宫了。 从和檀儿的交流中,知道了自己现在处境的李睿也没有什么多的想法,自己糊里糊涂穿越成了女帝的丈夫。虽然作为入赘的女婿,名声上不是很好听,但至少这是一个很稳妥的铁饭碗。 于是,李睿决定在没有更好的立足之地的情况下,先这么将就着也不错。 4.黑山庄,庄主李睿 这十来天,女帝杨婵儿没有来看过李睿,反倒是太上皇杨勇每隔三天就来看李睿一次。 前两次,李睿都是呆头呆脑一副记忆丧失的模样蒙混过关。 但这个敢把国都从保守派力量最强大的西安搬到洛阳,敢把皇位交给一个不到十八岁女孩的太上皇,对李睿却是真的关心。 从衣食住行到安保防护那是无一不问。 以前,杨勇的心态是帝王术,为了让自己杨家永存,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硬推自己最小的女儿上位。招李睿入赘,何尝不是为了取得弘农李氏这一超级门阀的支持。 现在杨勇交出大权一年后,他看到了自己女儿从以前无忧无虑的小公主变成一个合格的帝王。这其中的艰险和痛苦的心路历程是多么的难熬,作为曾经的帝王,现在的太上皇,杨勇是最清楚的。 但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在感情上能有一个好的归宿。 他对给自己提示要自己女儿登基为帝的“仙人”是完全的笃信。所以,他把皇位这一重担交给自己的幼女。 但同时,作为一个父亲,他也希望自己的女儿有一天能好好享受一下有人爱,被人爱的温暖,而不是陪伴一个冷冰冰的帝位过一辈子。 所以,在自己的女儿还没有接受这李家小子的时候,他就出面,用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来维系两者的关系,不至于自己女儿想通后没有机会后悔。 第三次,杨勇来看李睿的时候,李睿已经明确感受到对方的善意,也就在聊天的时候,把事先对檀儿她们四人说的一套说辞搬了出来。 “禀告太上皇,小婿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自从被水淹以后,以前很多人和事都记不得了。问了一下太医院,说是受了刺激后有些失忆。” “哎,贤婿啊。苦了你了。”杨勇倒是没有端什么帝王的架子,用的平常人家的翁婿口气在聊天。 他也是在暗暗查证,那天李睿到底是怎么掉进湖水中的? 要说李睿是自己落水,打死他他都不会信。 这里面必然有某些人做了某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在女帝大婚后当天发作,就是不给皇家和弘农李家面子,那就非要查清不可了。 但这些查证的事情,也不用这个文弱且没什么本领的女婿参与了,免得吓到他就不好了。万一暗处的敌人狗急跳墙,又来那么一下,自己这女婿怕是命都保不住了。 再说,现在杨婵儿对李睿还有点抵触,把李睿放远点,有事的时候叫回来。说不定这距离产生美,反倒能促成小两口以后的好日子。 想到这里杨勇对李睿说: “贤婿啊,你这身体要调养一下才好。在洛阳郊外有几个庄子,你挑一个。哎,你也别挑了,就黑山庄吧。那里有山有水,风景不错,去住一阵修养一下身体吧。” 虽说杨勇是用商量的口气说的,但李睿知道,这就是最后的通知了。自己是被发配还是被保护起来这都难说的很? 太上皇也是皇,而且现在帝国关键的军事权一大半还在杨勇手中攥着。这杨勇说的话也是金口玉言。 其实现在说起来,这大隋帝国最终还是杨勇当家,要是没有杨勇压着,杨婵儿根本就上不了位,严格说起来,现在的杨婵儿只是一个处理政务的儿皇帝而已。 “谢谢太上皇恩典,我准备一下,明天就过去。” “也好,我一会和长孙晟说一声,你带一些人手过去,庄子上条件比较艰苦。防务和伺候的人都要带过去。” 杨勇是个雷厉风行的性格,一旦决定也就马上执行。回头对自己身边的贴身内监说: “你听到了?拿黑山庄的地契给睿亲王。叫长孙晟去朕那里等着,朕再好好嘱咐他几句。” “奴婢遵旨。” 听杨勇的口气不仅仅是要自己去黑山庄住几天,而是直接把这庄子送自己了,虽然不知道这黑山庄具体的情况,但想来这太上皇出手也不至于太寒酸吧? “谢太上皇。”李睿跪下行礼。 跪天跪地跪父母,这岳父也算是父,李睿跪起来一点心里障碍都没有。而且别人刚给了一个京郊的庄园给自己,这声感谢,倒是发自肺腑。 “你呀,原来是见钱眼开的小子,一说给你一个庄子,这脑子也好使了。好了,朕走了,你自己好自为之。”杨勇也被李睿突然而来的至诚给搞笑了,不由得笑骂了一句。 “恭送太上皇。” 满怀感激,用真诚的目光送杨勇离开,李睿是真的感谢他。 除了感谢这个庄子的礼物以外,李睿最感谢杨勇的是:这个男人给了自己一个独立发展的机会,一个打破被圈养在皇宫内成为米虫的宿命的机会。 隋大业一年,九月初九。 东都洛阳郊外黑山庄迎来了他的新主人。 李睿带着自己的陪嫁四婢女,带着杨勇安排的护卫,浩浩荡荡数百人抵达了黑山庄。 接手山庄的过程很顺利,看着地契,看着随行的精壮卫士。虽然李睿没有表明自己帝夫的身份,但原来黑山庄的庄头们都是聪明人,看到这架势,自然没人敢触霉头,提异议。 经过初步盘点以后,李睿此时终于领教了为什么杨勇给自己这个庄子的时候还似乎有那么一丝的犹豫。 这哪里是一个庄子,这就是一个农耕文明中,典型的独立、封闭而又能基本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庄主就是这个小社会的主宰,所有的庄户,不论从事什么行当,都是庄主的奴婢,有卖身契为凭证。 黑山庄有五百顷良田,五百顷山林,两百顷水面。种植的粮食、蔬果,山里的野味、水里的水产,这一切都够自己这农庄几千人吃喝用度。 整个黑山庄的中心就是庄主府,庄主府外围就是黑山庄唯一的商业区,一个拥有一条街道的集市。 街道上集中有这个时代相对比较先进的铁匠、木匠作坊,足够支持自己农庄的农具打造和维修。 5. 李庄主的恬淡生活 集市街道上的产业都是隶属庄主府的。 有对外行商商队的商铺,把山庄的出产拿出去换点布匹、盐巴; 有医馆,医馆里面有几个学徒在一个郎中的带领下对外行医; 有学堂,几十个年纪不等的稚童在庄主府出钱请来的一个无心仕途的读书人的教导下认真读书。 庄户们也不指望出几个举人、进士,只要孩子们能认字明理,不做睁眼瞎就好。历届的庄主都承诺,要是真有那种有读书天分的孩子,庄主会安排到更好的学堂去深造。 毕竟如果庄子上出一个读书人甚至是能做官的人,对庄主也是很有利的事情。当然,目前为止,黑山庄这个学堂还没有考出来过一个最基础的童生。也就是说,这里没有一个读书有天分的孩子。 其实也是可以想见,哪有那么容易跨越阶层的。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庄户的子弟,天天接触的都是种田、喂猪,怎么可能写出让主考大人满意的锦绣文章。 毕竟庄户人家的天地也只有那么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还有庄户自己组织青壮形成的大约五百人的护庄卫队的训练场,护卫队有专门的教头教授大家武艺。 所有的庄户围绕庄主府及其外围街道,按八卦方位分为八个聚居点居住。外围有围墙,把庄户的聚居点和庄主府保护在里面。 而庄主府本身更是被打造成了一个堡垒,不但占地范围大,光围墙都有五米多高。一旦遇到山贼的攻击和骚扰,整个黑山庄的庄户们可以全部退入庄主府,一起齐心协力进行防御。 看到这一切,想到这就是属于自己的私产,李睿很开心。作为曾经的一代宗主,李睿是不愿意、也不可能甘心一辈子成为一个女人的附庸的。 但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就要体现自己的价值。 而要体现自己的价值,首先就要搞清楚现在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关在皇宫里那是只知道天下一片太平,其他什么信息都不知道的,而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可以了解外界的窗口。 所以,李睿非常开心的原因就在这里。 李睿也知道,凭借自己现在的身份,这种提升自身价值的事情是急不来的。要是太急切,还怕有人误会自己要造反,那就不好了。 所以,他没有表现出来一丝一毫的急躁,完全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内务一切都任凭自己的四个侍女去打理。 外务都委托给长孙晟安排来的一个管事去打理。 没办法,李睿没有可信的人来管理,交给长孙晟派来的人,还可以获得皇家的信任和认可。至少,自己不会被人怀疑要造反。要知道,自己可是帝夫,想必只要不造反,就不会有性命之忧。 而帝夫睿亲王李睿自己,则正式开始了庄主的悠闲农家生活。 李睿每天早起,围绕庄主府跑三圈,然后洗漱。 吃完早饭后,要是天气好就沿着田垄散步,看看田里的庄稼。当然,他是认不全庄稼的,所以每次散步,他都要叫上几个老农,边走路边请教边聊天。 要是天气不好就在屋子里写字看书。 看书看烦了就带上一两个侍卫到庄户人家、铁匠、木匠家里去串门。偶尔有点什么想法,为自己生活方便想发明点什么小东西,就直接和匠人们去讨论,安排他们着手去研究。 每隔一两天,李睿的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去庄子上的学堂,给孩子们讲故事。 李睿的故事里有那敢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也有江湖上义气为先的侠客岛,有忠贞不渝的抗击外族的民族英雄史可法,也有蛇精化身为人来报恩的白娘子。 开始只是学堂里面的几十个孩子来听,后来听过故事的孩子回家去讲给其他人听。也就半个多月以后,只要李睿去学堂讲故事,学堂里面,外面都挤满了来听庄主说故事的人。 李睿也不制止,反而要教书的先生记录他说的故事,然后发给大家去看。有不识字的庄户想知道故事,李睿就要学堂的学生去给他们讲。正好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庄子里面所有的人对这个新庄主都慢慢熟悉了。都知道这个新庄主是个一点架子没有,性子随和的读书人。 庄户们经常看到庄主在散步的时候,如果看到庄户在忙农活,只要有忙不过来的时候,庄主也不管自己身上穿的什么衣裳,直接袖子一挽就上手帮忙。 特别是秋收时节,庄户们都忙的要死,庄主看到了,不但自己动手帮忙,还要庄主的那些护卫一起帮忙。 甚至发动庄内的女眷有组织的给在农田里忙碌的男人们送饭、送水。 当然,这些饭食、茶水的费用都是庄主府出的。而庄主府又是拿着这些钱请庄户上的女眷去做的。 也就是说,原来是自己家的婆娘给在田里忙碌的汉子送饭,当然是各家吃各家自己的。 而现在是庄主府出钱,组织各家的女眷统一做饭、送饭,也就是说,各家在忙秋收的时候,女人能额外挣一份做饭、送饭的钱。自己家还能省下不少口粮。 所以,今年黑山庄的秋收效率格外的高。庄户都是实在人,吃着庄主的饭,给自己家收庄稼,自己的女人还拿一份做饭的钱,这怎么也感觉说不过去。 于是,庄户们只有拼命的抓紧时间干活。早点干完,就少吃一点庄主的饭啊。 这种事情一多,时间一长,庄户们也敢和庄主开开玩笑。甚至有几个七十多的威望甚高的老农或老铁匠,在庄主的一再要求下,也改口叫庄主小李了。 等这么平淡的日子慢慢走到过年的时候。其实也就不过几个月的光景,在李睿的潜移默化之中,庄户们虽不至于愿意跟随李睿去干杀头造反的事情,但这黑山庄已经就是真正的姓李了。 这几个月以来,李睿已经和庄子里面的所有人打成了一片。 6.收买人心与配合演出 虽然杨婵儿一次都没来,当然这不代表他们夫妻没有见面。秋收以前,李睿应杨婵儿的要求回过皇宫一次。他们两口子配合着演出了一场女帝、帝夫联合下田开镰秋收的好戏。 当然,这秋收开镰的戏,只是要做表率给天下臣民看。 戏演完后,两人和和气气的吃了一顿饭,各自交流了一些李睿种田、杨婵儿施政方面的心得。反正两人各说各的,说的东西虽然牛头不对马嘴的,但两人居然也都觉得交流的效果不错。 要知道,杨婵儿虽贵为女帝,可她也是没谈过恋爱的,并且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虽然杨婵儿大婚后是逃走了,但冷静下来后,还是觉得既然已经是结发夫妻了,就算是为了杨氏江山的传承,以后还是免不了为这个男人生儿育女。 而且,这个男人在黑山庄一个人居住,周围有四个如花似玉的女婢,但还是谨守本分,不欺暗室。说明,这个男人是一个可以信任托付的良人。 既不能改变,人也不错,杨婵儿也就愿意去和李睿进行互动交流。虽然她是女帝,但主动去了解和接近自己的丈夫,这并不丢人。 虽然不至于马上就能和这个男人发生点什么实质性关系,但两人互相交流一下感情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两人谈话并不在乎交流的内容,只是需要有一个交流的实质就好。 经过秋收的交流后,杨婵儿感觉到自己这个夫婿和以前自己打听到的那个李家嫡幼子有所不同。 被激发起好奇心的女帝,就安排刚刚调查完李睿坠湖案件,返回她身边的婉儿再次来到李睿身边。这次婉儿的使命是常驻黑山庄,做李睿的贴身女婢。 按杨婵儿的要求,婉儿要和李睿形影不离,如果婉儿愿意,杨婵儿不介意她去侍寝。 当然,杨婵儿不介意婉儿去给李睿侍寝的前提是,婉儿必须对李睿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到了若指掌。 但婉儿可不敢和女帝分享夫婿。 现在杨婵儿是和睿亲王没有感情,所以允许自己去侍寝,但感情这事情那说的准?要是万一有一天两人有了感情,那自己还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特别是女帝和睿亲王还没有夫妻之实的时候,那不是抢女帝的头道汤喝吗?婉儿可不傻。 她只把李睿的每一件事情如实汇报,绝不做烟视媚行之举。 于是李睿很荣幸的有了贴身第五婢女。 李睿也听身边陪嫁来的四婢说了一些杨家和其他家族的人,因为自己落水事件而被带走调查的事情。 被带走的人,有的被充军,有的被杀头,有的就那么无声无息的消失,再也没有音讯。 但这些都不关李睿的事情,太上皇也没有因为调查有结果,要自己回皇宫居住。 李睿相信,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自己那个女帝媳妇都是清清楚楚的。但他不在乎,他又没有造反,性命无忧就好。 当然,这次秋收的最大收获还是李睿。庄户们的收益的一半是要交给他这个庄主的。以前是交七成,这交一半的规矩还是李睿来了以后,为了快速收买人心而改的。 其实,李睿是不怎么看得上田地里的那点出息,只是他现在还没有机会去用商业或制造业赚钱,也就只有当当地主了。 按李睿的长远想法,以后有了大量的商业和制造业收入,这田地里的田租收入,他都可以免了的。 过年,大家都很忙,但李睿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基就是这黑山庄。 所以,在年前的腊月,他安排人杀了庄子里面养的几口大肥猪,挨家挨户的给庄户送肉。这年头,普通庄户人家,一年到头能有个饱饭吃那就是过年了,那里会奢望有肉吃? 李睿这一招果然就起到了收买人心的绝对效果。 庄户们因为李睿的减租,过年能吃个饱饭;因为李睿的慷慨送肉,过年还能沾上荤腥;因为李睿讲的故事,心里对未来还有存有了那么点希望。 此时的庄户们端着碗,吃着肉,对比着以前的日子,哪会不念着李睿的好? 李睿也很忙,他要赶回皇宫,忙着配合自己的女帝媳妇演戏。 过年要大宴群臣,大年初一要去给杨勇拜年,初二要去弘农李氏拜年,这都要夫妻两口子一起出现才好。 正月十五元宵夜,两口子要同时出现,给天下臣民做夫妻和顺的榜样。 还有一些长辈亲王,各个番邦使者的朝贡见驾。杂七杂八一直到正月快过完了,李睿才忙完各种应酬,回到自己的黑山庄。 当然,两口子这么频繁的见面,感情是增加了不少。 杨婵儿猛然发现,李睿是一个可以上的了台面的人物。 倒不是李睿偶尔冒出来的一些新颖用词,而是在各种应酬中,对各色、各方人物,待人接物上李睿都应对得体,既不失皇家的颜面,又谨守帝夫的本分,言谈举止毫无一点逾矩,一切的分寸拿捏的刚刚好。 这其中的学问和气质,哪里是一个读死书的人能够准确把握的啊? 杨婵儿心下常常嘀咕,真不知道以前说李睿是百无一用的情报是怎么来的? 那些收集情报的人是笨蛋吗?明显不是。那么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李睿以前在李家隐藏了自己的天分,那他为什么要隐藏?是李家有什么危险让他不得不这么做吗? 对一个人萌生了好奇,特别是女人对男人开始好奇,那就会关注这个男人的一举一动,这就是感情深深陷进去的开端。 当然,杨婵儿不知道这个现代恋爱理论。 现在她就对李睿充满了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可以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收尽黑山庄人心,这么有才华的人,在李家完全掩藏自己的能力? 李睿没有去管杨婵儿的那点小心思,当然,他作为一个现代人,也没有办法去猜测、理解一个古代女人的心思。他回到黑山庄以后,就继续过他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或者更贴切的说是隐士生活。 7.有一半的地要抛荒? 转眼,时间就到了隋大业二年二月初二。 这天是民俗中龙抬头的日子,天公也给面子,晴朗的万里无云,虽然还有些冬季的寒意,但气温也已经明显的升起来了。用农人的说法,地气已经上行,有利于万物生长。 按照传统,这天大家都要整理农具,以应对三月份就要开始的春耕。休息了好几天的李睿已经从过年的繁忙中恢复过来了。 闲来无事的他看着天气很好,也想活动活动。 想着女帝和自己聊天时那种为天下粮食不够吃而忧愁的模样,就带着侍卫到老农家串串门,看他们整理农具,顺便也了解一下各种农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看有没有能帮到女帝的地方,借此打发一下这无聊的春日时光。 今天李睿到的是老方家里。 老方五十多、不到六十岁,这年纪在隋帝国就已经算是长寿可以当祖爷爷的岁数了。老方是黑山庄八大庄头之一,种田技术最好、威望也高,每亩打出来的粮食最多。 所以,李睿就到他家看看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然后他可以总结出来传授给所有的庄户。打破现在人们喜欢留一手绝活的老旧思想。 见庄主亲自过来了,多少了解一些李睿脾气的老方也不敢藏私,一边整理农具一边给李睿介绍每个农具的名称和用法。 看着那些一年没用的农具上锈迹斑斑的铁皮,李睿也是为现在的冶金技术感到头痛。 想起自己刚穿越过来时,躺在床上偷听到的女帝和婉儿的对话,自己那女帝媳妇为老百姓操心的话语。已经对女帝有点好感的李睿知道自己其实还可以为这个时代的农民做点事情。 看着,听着,想着,就在李睿放飞思想,眼神迷离的琢磨冶炼技术的时候,就听到老方在介绍: “这是我的传家宝,我们叫它宝犁。是用牛拉着它来翻地用的。在这黑山庄,我们老方家犁地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好手。套上牛,咱爷俩个个都能一天犁五亩地。” 一边骄傲的说着,老方一边指着旁边那个三角形不像三角形,梯形不像梯形的架子,架子头部有那么一块铁皮。 李睿几辈子都没种过地,当然搞不清楚农具的具体样子和用途。 可是好歹也在电视和电影里面见过一些,典型的没吃过猪肉,但看过猪跑的人。但是当他看到老方指着的东西时,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这是犁? 自己印象中的犁,长的可不是这个样子呀! 而且,一天犁五亩地是什么鬼?我这黑山庄可是有五百顷地,那是五万亩地啊,那要犁多少天? “老方啊,咱们庄子上用来耕地的牛有多少?”李睿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咱们是大庄子,可以用来耕田的牛有一百多、两百来头吧。” “那马上要开始的春耕,我们能犁出来多少地?”李睿懒得绕弯子直接问了。 “以前春耕,咱们庄子犁地的数量从来都是不超过两百顷。能上犁的壮劳力倒是有四、五百人,但牛有限。如果今年大家玩命,最大限度使用而不累坏牛。整个春耕二十天,我们可以犁二百四十顷地吧。” 老方掰着手指头计算,然后给了李睿一个数字。 “那就是说,我这黑山庄有一半的地要抛荒?”李睿不可置信的问。 倒不是李睿一惊一乍的见识短浅,而是他实在没有想到,在这动不动就要饿死人的时代,居然有大量的良田抛荒,只是因为没有牲畜来犁地。 老方没有回答,而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这真是一个十分荒谬,却又让人无可奈何的结果。 李睿默默发了一会呆,回过神来以后,指着刚才老方介绍的那个农具,再次确认一遍,说:“老方,你再说一遍,这是个什么东西?” “宝犁啊,怎么?哦,庄主没见过也是正常的,这是我们这些农人的用具,您身份金贵” 老方倒是对黑山庄有一半以上的土地抛荒没有什么触动,这就是现状,他已经因为司空见惯而麻木了。 李睿挥挥手打断他的奉承,对身边的侍卫说:“赵子,你安排人去把庄里的木匠老袁、铁匠老秦请到老方的地里汇合。记住,是请老的来,中、小的就不要叫了。” 原本是李睿记不住以前那些侍卫的名字,就做了一个偷懒的举动。 他按照百家姓的顺序结合十二属相,给自己的五个侍卫长起名:赵子、钱丑、孙寅、李卯、周辰。 而每个侍卫长带领队伍的人名就分别就是赵一、赵二,钱一、钱二等等。 开始李睿是试探性的提出这个起名的思路,以为大家会有抵触心态,毕竟名字在后世还是很让人重视的。 可是没想到,那些侍卫对李睿的起名很能接受,并且满怀感激,以能得到李睿的赐名为荣耀。这事李睿才反应过来,这个时代是有贵族和阶层的,上对下赐名,是一件认可他们的表现。 对他们而言是荣誉。 看着赵子躬身答应,迅速去安排人后,李睿回头对老方说:“老方,这个东西有点意思,你一会就套上牛,找个空地犁一会地,我和老袁、老秦他们一起看看。” 老方心里对庄主这种做法不理解,但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李睿的这一看似无聊的要求。 经过这么几个月时间的相处,庄户里面的人都知道这个庄主是个有思想有担当的人,绝不会平白消遣人。 如果庄主要做一件事情,自己看不懂,就不要去猜想。直接按庄主的安排去做就好,说不定后面就有什么惊喜发生。 老方猜想着庄主的意图,但手头并不敢耽误,不一会就把牛牵出来。但不敢累着牛,自己把犁扛到地里,到地里再去把牛套到犁上,做好耕田的准备。 反正已经开春了,总是要犁地的,现在先犁一点也只是提前开始农活而已。 庄子很大,大约一个时辰以后,木匠老袁、铁匠老秦才被赵一找过来,到老方家的地里和李睿碰头。 “老方,你开始犁地吧。老袁、老秦,你们二位先看看,我一会和你们聊聊。”李睿虽然有了一个想法,但心里也没底,需要借鉴专业人士的建议,毕竟他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而已。 8.我有一个想法 老袁和老秦都是六十多的老人,体力虽然走了下坡路,不如年轻的小伙子,但对祖传手艺的技艺却是达到了巅峰。现在他们两个各自在黑山庄内的小店铺已经传给儿、孙辈在打理了。 这次是李睿需要专业人士,才把他们请过来的。 在黑山庄能当的起李睿一个“请”字的,也没有几个人。但他们两个绝对算得上这几个人里面的佼佼者。 这两人就是李睿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木匠和铁匠了。 他们两人都是从他们爷爷那辈起,几十年了,就一直是庄主的奴仆。庄子在买卖和转让时,都是连着这些庄户、匠人一起转让的。 庄户因为能种粮食,地位稍微高点。而匠人更是的地位低下的奴仆,这一代一代传下来,这些庄户、匠人们的身家性命和庄主家就完全捆绑在一起。 所以,李睿对他们有着绝对的控制力。 要知道大隋帝国已经是尽量改善奴仆的待遇了,但杀个奴仆,主人家最多也就是罚点款就完事了。 被罚的金额,怕是还买不回一头羊。 所以,此时的主家对奴仆那真是予取予求。虽然李睿不是太习惯,但社会现状就是这样的,不以你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庄主和庄户之间存在人生依附关系,自己再对庄户们好一点,人心都是肉长的,加之李睿又采取或将要采取那么多收买人心的手段,所以李睿对这些人能保守秘密是相对放心的。 再说,就算是泄露出去,也没什么大不了,这新发明的犁本就是要全面推广的。现在只是想给女帝一个惊喜,保密一段时间而已。 在田里犁地的老方见到有了观众,更是把自己家里犁地的那点手艺炫的飞起。 一个时辰后,李睿把老方、老袁和老秦请到了庄主府的书房内,仔细开始和他们两个谈自己的想法。 “刚才,我们都看了老方犁地。老方是这个庄子犁地的高手,半个时辰也就犁了那么几分地。我问了老方,我这黑山庄五百顷良田,每年春耕连一半都没有犁出来,就更不谈种下庄稼了。” 老袁和老秦在旁边点头,老秦也说: “农具每年维修也要费大量时间,就老方那具宝犁,每年春耕期间都是要有几天浪费在维修犁头上的。” “也就是说,老方说的犁出来一半的地,都是一个理想数字了。” 老方老脸一红,此时也不敢再吹牛了,实话实说道: “其实,每年都最多开垦一百多顷,再多的就没办法犁完了。毕竟犁地需要时间太长,犁好了地农时已过,根本就长不出庄稼,所以干脆就不去犁地了。” “好了,没有怪你吹牛。”李睿摆摆手,继续说:“我有一个想法,你们三个过来看看,如何把它做出来?” 说完,李睿拿出这几个月自己做的毛纸和炭笔,开始给他们三个画起了草图。因为李睿自己也就是只有一个思路,所以他画的只能是一个示意图。 但在这三个和农具打了一辈子交到的人的眼里,李睿不啻于是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一旦门打开,他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很快就能明白李睿到底是想要什么东西。 木匠老袁是最先弄明白的,暗自琢磨一下这东西的工艺和效果。 在其他两人还在震惊和懵懂的时候,老袁轻轻一叹,对着李睿就是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不等李睿去扶起他来,老袁自己就爬了起来,对李睿说: “庄主睿智天成,虽没有干过农活,仅仅凭借半个时辰的观摩,却能拿出如此奇思妙想。老朽佩服,也替天下百姓感谢庄主。虽然还没有见到成品,但此物一出,至少可解天下粮食之燃眉之急。” 一直站在李睿身后服侍他笔墨的婉儿和檀儿两个人也呆愣愣的看着老袁行礼,一时也没反应过来。 她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她们见证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诞生。 婉儿就纳闷,她只是看到的庄主在那个他自己制作出来,被他称为毛纸的东西上胡乱画了一些什么,和几个老农民、老匠人聊了一些什么。 怎么就有人如此吹捧庄主? 开玩笑了吧?“可解天下粮食之燃眉之急”这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情,就这么随随便便几笔画出来的东西? 反正婉儿是不相信的。 “行了,你个老袁呐。这八字还没一撇呢,少拍马屁。赶紧看看怎么造出来?造出来以后再感谢我好了。”李睿对人的吹捧根本就是照单全收的,心里也很舒服,但嘴上还是要客气一下的。 “这没问题,肯定能造出来,就是这个弯曲的木头要费点功夫,但小老儿我下午回去开始干活。拼着一晚上不睡,肯定也能盘出来几个弯木,请庄主放心。” 老袁在木工上确实是专家,这看了一会以后就能打包票了。 没有理会老袁,李睿对老秦说:“老秦啊,你做这个犁头有没有什么问题?” 此时老秦也明白李睿要做一个什么东西了,但性格沉稳保守的老秦不会在没有实际结果以前去说废话。 他只是点点头,说:“东西是可以做出来的,形状也没问题,和木架子之间的固定也没问题。只是现在的铁皮厚度不够,韧性也不好。按庄主设计的这个东西的工作强度,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会坏。” “你估计能用多久?”李睿问道。 “可能,百十亩地就会破损。要是田地里有石头,怕是更难说了。” 老方早就在旁边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了,他是农人,自然知道这东西问世后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 听到老秦的说法后,老方随口就说: “老秦啊”老方原来是叫秦老哥的,现在也跟着李睿一起叫老秦,他觉得这样称呼更亲切。 “其实我早就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你可不可以做很多套犁头,要是坏了一个,在田里敲打一下,就可以换一个,换下来的拿回来修,新的装上去,我们可以继续耕田,不耽误时间?” 老秦想了一会说了一句:“好像可以试试。” 9.孙寅犁地,庄户们都不看好 李睿听着这么专业的判断和互相讨论,甚至连后世标准件的概念都出来了。李睿很开心,他就是怕别人把自己当全才。有人提出问题,马上就有人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这才是正确的科研氛围,这说明大家在思维创新上有自己的造血功能,不用所有的东西都依靠自己来拿主意。 “好,就这么办,你们就在这庄主府做实验,不用怕浪费材料,可劲的造。尽快出来一个样品。”李睿看他们基本理解了自己的想法,也不矫情,直接打发走了他们。 看着三个五六十岁的老人家激动的犹如三岁的小孩一样,被檀儿带着往外庄主府的铁匠作坊走,李睿忍不住叮嘱了一句: “三位,你们赶紧试着做,要是运气好,春耕前多做一点出来。但注意保密。” “请庄主放心,老汉们理会得。” 等他们承诺并离开后,李睿回头对婉儿说: “婉儿,你去想办法找一些好的铁过来,最好是用来打造兵器的好铁,不用很多但韧性要好。或许,有了好铁,今年年底,我黑山庄就能有余粮酿酒了。” 李睿一不小心就说出来了一个工业目标。 没办法,民以食为天,不填饱肚子,其他所有的想法都是空想。粮食是第一位的。只有解决了吃饭问题,才能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以后自己才能做一些工业化的尝试。 婉儿撇撇嘴,这软饭王爷还真把自己当侍女使唤上了。但婉儿也被这些人的举动勾起了好奇心,还是爽快的答应了李睿的要求。 凭借她女帝近侍的地位,找工部要点好铁还是没问题的。但前提是她要先回去禀告女帝,得到女帝的同意后才能去工部。 不然,被女帝知道她私自去工部要资源,看她为李睿工作居然都不和自己禀报,要是误会她被李睿收买了,那她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婉儿相信,她只要和女帝如实汇报今天看到的一切,说说老袁等人对这个李睿画出来的物件的评价。 女帝是一定会同意她向黑山庄输送各种资源的。 当然,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不然要是让李睿以为这资源来的太容易了,就不会领自己或是女帝的情了。 所以,婉儿回复李睿:“遵命,不过王爷啊,这禀报陛下后,恐怕也要一些时间打通关节,怕是近几天弄不来呀。” 李睿深知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道理,也没指望婉儿能很快搞到好铁。也就无可无不可的说:“无妨,你尽力就好。” 婉儿看自己自抬身价的行为没有什么效果,也不好多说什么。要是太明显了,人家到底和女帝是两口子,有机会时随便和女帝提一嘴,自己就吃不了兜着走。 “是,奴婢尽力而为。”婉儿最后如此应诺。 十天后,在东都洛阳城郊外黑山庄庄主府铁匠作坊。 “庄主,您看这样可以了吧?”一个六十多岁的老铁匠,拿着一个刚刚打好的配件给李睿看。 “恩,这次应该差不多了,你拿去给老袁,让他装上看看。就缺你这一件部件了,你也忒慢了,今天才终于拿出来了。” 李睿接过配件看了一眼,感叹着。 这是李睿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认真的想做一件事情,本来他是可以不用亲力亲为的盯着的。可是这老袁、老秦这两个老匠人,文化水平不高不说,还各有各的傲气。 当天在李睿面前都看着图说了大话,下去一实验,发现并不是像想象中那么容易。但两人都不和李睿说,更不互相交流,只是自己埋头去不断实验。 于是,在第二天,关心研发进度的李睿,分别去到铁匠铺和木工房看两个人的进度的时候。 就被眼前的情况吓了一跳,他看到昨天还老当益壮、精神矍铄的两个老头,今天就变成了满面愁容,两眼血丝,一脸疲惫的样子。 估计要是李睿再不出现在他们眼前,这两个老头就要用各自疯狂的实验把自己玩死。 得,拿这两个老顽童没办法的李睿只有自己下场来协调两个有脾气匠人的工作。一会去铁匠铺给老秦说图纸,一会去木工房给老袁讲自己的意图。 随着李睿的深入讲解。慢慢的,两个老工匠才终于按庄主的想法配合起来。原来这个物件必须要铁匠、木匠好好配合,才能把庄主的设计落实成实物。 这七、八天,李睿和老袁、老秦三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一起吹牛、一起聊天,一天中除了睡觉的那几个时辰,其他的时间基本都泡在一起。 人和人在一起专心做事的时候,彼此间的身份就显得不是那么突出和显眼了,李睿偶尔也不顾身份的和他们开开玩笑。 老袁和老秦两人也是人老成精的人物,怎么会不识抬举?也深刻的领会了庄主要和他们打成一片的用心,自然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地方也和李睿玩笑几句。 “这不叫慢,这叫精细。再说慢工出细活,这可是咱们铁匠这行的行规。” 铁匠老秦不服,嘴上杜撰着所谓的行规,来给自己找回面子。他这个部件确实是做的慢了点,也还好赶上了,不然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在吹嘘自己的手艺了。 嘴上不服气,但老秦腿上却不慢,连忙把手上的配件给隔壁木工房的老袁送过去。 他可是知道,这个零件真是最后一个配件,这个东西做好了,可是造福万民的好事,可不敢耽误了。 这时,一个身材匀称,浑身散发出一种冲劲的精壮汉子走进了作坊,凑到穿着一身短装匠人衣服的李睿身边,小声说:“爷,婉儿姑娘回来了。” “这丫头,也是辛苦她了,要她搞点铁,这十天倒是有七天在外面跑。现在回来的正好,马上就可以看到效果了,走,一起去看看。对了钱丑,你多安排侍卫,现场不可以有外人。” 李睿对进来汇报的侍卫队长钱丑,安排了一句安防任务,毕竟这是以后有可能引起其他势力觊觎的好东西。 10.“直辕”改成了“曲辕” 很快,老袁把犁头的最后一个部件装好。 老袁不知道,这个配件装配的完成,也就说明,他装配完成了出来了第一件划时代的农具。 接到庄主要自己家今天用宝犁再耕一次地的通知以后,已经套好犁在自己田里等待多时的老方。终于看到庄主的侍卫长之一的孙寅亲自扛着一件怪模怪样的东西过来了。 在孙寅后面跟着李睿、各种侍卫、檀儿四女以及刚回来的婉儿和一堆黑山庄自己的庄户人家。 今天可是大事,庄主发通知,也不说看什么,只是要庄子上能种地耕田的庄户人家都过来看看。 庄主有命令,庄户们也就纷纷跑来看看庄主又再搞什么? 现在大家看到了,在老方家的田里,庄主府和老方家有一场耕地比赛。 只是大家都知道老方家是这黑山庄犁地的第一高手,和老方家的比犁地,那简直就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的人才会去做的事情。这完全没有悬念,也就没有什么看头啊。 更何况,庄主府出场的估计就是那个背着怪犁的孙寅。 庄户们直观的觉得,孙寅这人舞枪弄棒估计还行,不然也成不了李睿的侍卫长之一。可要是论耕田,那就真只有“呵呵”两个字了。 但是,庄主很显然不是这么认为的,不但不认为会输,反而一脸的轻松要和大家打赌。 李庄主很显然是想押宝庄主府赢,但没有人能接李睿的赌注。于是就演变成,李睿接受所有压老方家赢的人的筹码。 当然,淳朴的庄户们只是在表明一种态度,并不是靠赌博来发家致富。不但这赔率是一赔一,而且都是压的一些自己家的产出,没有一个押哪怕是半个铜钱。 但李睿却是在接受赌注的时候,直接把对方押的实物换算成了现钱。 也就是说,庄户们输了,给东西李睿就好了。要是李睿输了,就要用真金白银来偿还赌债。 一台犁是大家认识的,老方那台传家宝,今天由老方的儿子亲自操作,那可是现在庄子里犁地手艺数一数二的好手。 另外一台,大家可以猜出来也应该是一台犁,但样子怪模怪样的,关键那犁的辕居然是弯曲的。而且操作这台犁的居然是庄主府的侍卫孙寅,那一看就是只会操刀子干仗的粗人,哪里会犁地啊? 大家都在议论,这庄主把大家叫过来就是看这个的?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 半个时辰以后大家就已经明白了,那个怪模怪样的犁确实好看。 因为很简单,半个时辰而已,那台怪犁在不太会犁地的孙寅侍卫长操作下,已经把分配给自己的两亩地耕完了,另一台老方家的传家宝,在老方儿子的操作下才把自己的两亩地耕了四分之一还不到。也就是说孙寅犁两亩地的时间,老方的儿子才犁了半亩地。而老方的儿子可是庄子里最好的犁地能手之一。 这就是对传统优势个人是犁地的老方家赤裸裸的打脸啊。 看到这一实验结果,李睿终于暗暗舒了一口气。 虽然他知道自己这次拿出的东西有点冒失,但为了黑山庄,为了让便宜媳妇的日子稍稍好过一点,为了大隋天下,他还是拿出来了后世农人常用的“曲辕犁”。 但效果和现在农人使用的宝犁比较,效果到底如何,在实验以前还真没底。现在李睿大致有点底气了,别的不说,光提高了至少四倍的效率这一点就足够了。 而那些犁地的深度等等问题就成了细节问题了。 在李睿庆幸自己侥幸成功的时候,老方激动的走过来,对着李睿就跪下磕头。老方家是一个世代务农的老庄户,他深深的知道这台犁代表的是什么?对庄户人家意味着什么? 加上那个犁地的生手和自己儿子这熟练度的差别,这是至少五到六倍生产效率的提高啊。如果及时推广,可以预见,今年黑山庄春耕一定可以实现全部土地的开垦。 下半年黑山庄的粮食产量会有好几倍的上升,以庄主的为人,一定不会增加田租,那大家今年下半年肯定不会再饿肚子了。或许自己的几个年纪小点的孙子就可以考虑娶媳妇了。 这好日子来的也太突然了,让老方幸福的猝不及防。 “老汉代表黑山庄所有庄户给庄主磕头。感谢庄主为我们这些可怜的农人带来的神器。” 老方发自肺腑的歌颂起来是啊,能有如此效果的犁,那就不是单纯的犁了,那是好日子的寄托,那就是神器。 “少扯那些没用的,你赶紧去和老袁、老秦商量,看看有哪些地方用的不顺手的,看着改进一下。今天本庄主开心,告诉大家,赌注都免了。”李睿是个完美主义者,既然做了就力求做的最好,而且他也看不上那些土产,自然也就做个人情。 “小老儿这就过去。” 得到李睿免除赌资的指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老方此时也是开心的不得了,屁颠屁颠的跑去和老秦、老袁商量改进去了。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经过女帝批准,已经把工部用来制作武器的铁锭运送过来的婉儿姑娘也是目瞪口呆。 她也是农家出身,自然认识现在正在田里耕地的是宝犁。 但另一个提前耕完地的模样怪怪的应该是一种她是真没见过的犁。 再联想多天前在李睿书房发生的那一幕,婉儿终于恍然大悟。这就是那天李睿画的图上的物件,只是现在做出了成品而已。 婉儿现在终于理解那天老袁说的“可解天下粮食燃眉之急”的意思了。可不是,同样是那些农人,一天可是干不了几个时辰的活,而且现在的农具都蠢笨无比,导致农人耕作效率极低。 现在经过实验的检验,已经证明此神器在耕作方面可以提高四倍以上的效率,天下百姓会受到何种恩惠暂且不说,至少黑山庄的庄户们今年那是肯定温饱无虞啊。 “王爷,陛下要你回宫,有要事商量。”婉儿情绪稳定后,马上向李睿行礼,把女帝要李睿回去皇宫的话带到。 11.女帝命名“曲辕犁” “回去干什么?”李睿问道。 “是奴婢请陛下批准去工部要铁锭的时候,陛下提出要您回宫解释一下用途。” “马上要春耕了,我要专心准备农具,没有时间回去磨蹭。婉儿,你回去的时候,把今天你看到的一切如实汇报就好。此物,至少提高四倍以上的耕田效率。其他的就不必说了,婵儿自己应该懂。” “是,王爷。奴婢一定如实向陛下汇报,但陛下可是要您回宫啊,可不敢抗旨啊。”婉儿低头,用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着。 因为,在李睿的强行命令下,身边的人都没有暴露出他的真实身份。 这庄子里面的人,一直不知道李睿就是帝夫,只以为是一个富家少爷离开家族来历练的。 “我又不懂朝政,回去也干不了什么,现在在庄子里干干农活,反而可以给老百姓带来一点好处。去吧,把这个刚做出来的犁和图纸给婵儿带回去,婵儿应该可以理解的。” “要不您给这个犁起个名字吧?” “要陛下赐名吧。我只是灵机一动把“直辕”改成了“曲辕”而已,不用让太多人知道这是我鼓捣出来的。” 大隋帝国皇宫。 “他就这么不愿意回宫?” “奴婢不敢欺瞒陛下,睿亲王就是这么说的。而且他还请陛下为此神物赐名。” “他说只是“直辕”改成了“曲辕”,那就叫“曲辕犁”吧。” “谢谢陛下为此物赐名为‘曲辕犁’,吾皇万岁。” 女帝的思维不是婉儿能琢磨的,在婉儿为女帝给新农具赐名谢恩的时候,女帝的思维已经跳跃到其他方面了。 “也好,他不愿意出名,那就让世人都认为我杨婵儿嫁了一个没用的男人好了。街头巷尾是不是都是这么议论的?” 说到这里,这位大隋的女帝一拍桌子,狠狠的说。 “启禀陛下,确实。无知愚民都在说睿亲王是软饭王。”婉儿当然不会欺瞒杨婵儿,如实的汇报街头的情况。 “让他受委屈了,别的不说,就这一次的曲辕犁出世,他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是,微臣也没想到,睿亲王这落水昏迷醒来后,和情报中的描述完全不一样,要不是我一直都跟在他的身边,奴婢都以为是换了一个人呢?” “哼,他藏着深着呢,别说我们,估计连他自己的父母兄长都不知道。”这几次的相处下来,杨婵儿充分感受到了李睿的神秘和成熟稳重。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杨婵儿对李睿的感观也越来越好。 虽然不至于马上爱上他,但作为一个女人,现在对李睿具有的神秘感确实越来越感兴趣。 站在旁边汇报情况的婉儿看着女帝神态的变化,不由瘪瘪嘴。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杨婵儿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在旁观者婉儿眼里,女帝就犹如正在热恋中的小女生看到自己男友的巨大成就一样,双目中露出欣赏、幸福、兴奋的光芒。 看着婉儿送来的曲辕犁样品和图纸,想着那四倍的耕田效率提高,心中给李睿暗暗记了一个大功劳。毕竟现在的女帝可正在为天下百姓的吃饭发愁,李睿就送来了解决办法。 念及于此,女帝缓缓的说: “今年时间太仓促。这样吧,婉儿,你传朕旨意,着工部安排春耕前必须在皇庄范围推广使用此犁。朕要看看秋收的效果。” 毕竟是女帝,就算是自己的丈夫献上的物件,也要先实验证明一番再推广天下。绝不会盲目相信谁。 “奴婢遵旨。” “再去问问睿亲王,看他有什么需要?他要是不想回宫,暂时在外面也可以,但安全防卫一定要做好。你去的时候,把翊卫第二营带过去。” 婉儿心里在想,这李睿看来是入了女帝的法眼。这抗旨不回,要是放在别人身上搞不好就是抄家灭族,可这女帝不但不惩罚李睿,还要派翊卫给他保障安全。 婉儿心里在转着念头,但嘴巴上却是毫不犹豫的回答: “是,奴婢这就安排下去。” 两天后,在完全没有惊动李睿的情况下,在从京城到黑山庄的必经之路上,距离黑山庄不到五里远的下钱村就默默驻扎了一队大约两千人的骑兵部队。 部队入驻后,不与任何地方势力接触,只是对黑山庄外围进行清扫,对没有本地户籍的流民一律驱逐。然后展开保护式的巡逻和防护。 这年头骑兵是很稀少的,虽然这队骑兵的到来很低调,但洛阳县还是知道了。县太爷在三班衙役的保护下,到下钱村拜访这支部队以后,洛阳县就再也没有多说一个字。就当没有这支部队存在一样。 倒不是这个县太爷胆子大,而是在这东都洛阳附近,是绝对不会出现一只这么大规模土匪或敌对势力的骑兵部队。要是大隋帝国的防务松散到能让这种规模的骑兵部队渗透,那大隋帝国早就垮了。 正是基于如此判断,县太爷才敢亲自去打探一下情况。 既然县太爷拜访后,都是恭敬的退出军营,不敢打扰这突如其来的部队行事。加之这支部队又没有扰民,当地老百姓也就没有太去在意他们的存在。 洛阳城郊外黑山庄。 此时的李睿穿着一身短装,带着一群木匠、铁匠、农夫,没日没夜的苦干。 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定要赶在春耕开始以前,把黑山庄的所有犁头鸟枪换炮,全部用上‘曲辕犁’。 有了这个保障,到了大规模春耕开始的时候,黑山庄就能保证自己的五百顷良田都能顺利犁完,李睿带领大家种下一份希望,相信到了秋收以后,就会有一份收获。 等女帝杨婵儿在勤政殿内再次见到李睿的时候,已经是大业二年的四月初了。这还是女帝借着马上就是清明祭祖的理由,强令李睿回宫的结果。 看着面前比过年后黑了许多,瘦了许多的李睿,杨婵儿想起曲辕犁的功劳,也知道李睿在黑山庄为了春耕的辛苦忙碌。 母性一时有点泛滥的杨婵儿,也顾不上身边还有德高望重的礼部尚书在,忍不住说对李睿说了句: “睿亲王辛苦了,瘦了,也黑了。来人,赐座。” 李睿倒也知道自己这带着大家春耕后的形象是不太好看,顺势坐在宫女搬来的座位上,笑着说:“谢谢陛下赐座,其实男人瘦点、黑点没事,陛下看着开心就好。” 这就是他们夫妻现在的相处方式,互相称呼都是官方的,而谈论的内容却很私人。明显距离感中有点隐约的关心和互动。 虽然是这样的疏离,但李睿已经很满意了,这已经是比两人刚见面时交流的状态进步了很多、很多。 记得两人初次交流时,那可真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就没有一句正常夫妻的交流语言,当时可把李睿憋死了。 “油嘴滑舌。”杨婵儿不由的笑骂了一句。 “咳、咳”,旁边响起的咳嗽声把杨婵儿带回了现实,那是年逾六十的礼部老尚书宇文述在委婉的提醒女帝,现在是在勤政殿,是工作时间。 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杨婵儿赶紧端正坐姿,严肃的开始听取宇文述介绍清明祭祖时,关于他们夫妻两人的活动安排。 宇文述可是跟随杨坚打天下的老臣子,对杨家天下的忠诚是怎么样的不好说,但战功卓著,资格够老。 只是现在年纪大了,提不动刀了,性格越来越保守的他主动申请到礼部任职,司隶大隋的各种庆典接待礼仪。 李睿对礼部老尚书说的流程可是一句都没听进去,反正到时候他就是跟着女帝走个过场就是,没什么好担心的。 李睿的注意力全部被杨婵儿刚刚那微微一笑的风姿所吸引。 要知道,杨家从杨坚爷爷的爷爷的太爷爷那一代就是门阀大族,到杨婵儿这一代已经不下于十几代人的世家传承。 每一代,每一个杨家男人娶的都是门当户对的门阀世家的大小姐,知书达理是必须的素质,样貌必然也不会差。从优秀基因的传承角度来看,这一代代优化下来,杨婵儿想不美都不行。 李睿哪里见过这么集美丽和传统于一身的古典美人?关键这还是一个女帝,深藏在男人灵魂深处的征服欲一下就升腾而起。 马德,这就是我媳妇,拜堂了的那种。 心念电转之间,李睿想的都是如何真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大隋帝夫?因为到现在为止,这成亲都大半年了,两人连手都没牵过。自己这做老公做的还真是憋屈的很。 按李睿的理解自己已经是站在人群的顶端了,自己媳妇是皇帝,和自己是皇帝也没什么大的区别,自己又不想亲自做那个累死人的皇帝,所以一直也就没什么奋斗的动力。 发明曲辕犁也就是为了不让自己黑山庄的土地抛荒,多打粮食好准备酿酒而已。至于造福天下,李睿倒是没有这么高尚,只是顺带而已的事情。 12.选择商业,无意中保了性命 此时,当李睿看到自己女帝媳妇的微笑以后,他就明白了,这是最近自己做的曲辕犁让女帝媳妇满意了,这才对自己有了一个笑脸。 虽然这就是现实,但这反而就激起了李睿想要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能力的欲望。要是乘热打铁努力做点什么,让这女帝媳妇归心,自己是不是就可以从演员的角色升级为男朋友了? 要是再努努力,男朋友就可以升级为老公了不是? 但是李睿是清醒的,这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急不得,也急不来。 就在李睿开始思考如何有所作为的时候,宇文述看女帝坐端正了,那个京师著名的软饭王爷也是规规矩矩的坐在那里,不由的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说着第二天清明祭祖的相关流程。 半个时辰以后,女帝终于把说完了明天的祭祖仪式流程的宇文述打发走了。 看到宇文述离开后,李睿放松了自己紧绷的身体,腰杆也不是挺得那么笔直了。而且,在李睿似乎也感受到女帝也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看来这些三朝老臣给女帝的压力也相当大。 “睿亲王,朕今天叫你过来,一方面是准备明天的祭祖,另一方面是问问你以后的打算。是继续住在黑山庄还是搬回来。” 说到“搬回来”的时候,杨婵儿的脸不由的微微一红。因为,这话问的就好像吵架了两口子,和好后,妻子问什么时候同房一样。 所以,女帝赶紧追了一句:“当然,是搬回你的洗梧宫。” “我听陛下安排。”李睿可不想把自己的任何想法暴露出来,现在两人关系刚刚有那么一点点好的苗头。自己的想法要是和女帝想法不一样,岂不是尴尬? 女帝挥挥手,周围伺候的宫女、太监们都纷纷退下。不一会偌大的勤政殿就只剩下女帝和李睿两人。 女帝盯着李睿看了足足一刻钟,看着李睿的眼神毫无波澜起伏,才脸色一板,严肃的缓缓开口: “李睿,我想知道,我作为你的妻子的身份想知道。为什么你在李家要隐藏自己的能力,而到黑山庄以后又不再隐藏了?” 杨婵儿放下了女帝的架子,不在自称为“朕”,一副夫妻两人聊天的口气开始了和李睿的第一次真正的交流。 李睿呆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看来自己穿越来以前,这小子在李家混的也不怎么样啊。也是,要是混的好,也不会被家族拿出来作为联姻的工具人了。 女帝是发现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不同了吧?是不是发现自己穿越的端倪?想到这里李睿一下子就是满头冷汗,尼玛,今天不会翻船了吧? “既然陛下以妻子的名义来问,我就大胆的称呼一句婵儿吧!我看太上皇也是这么称呼陛下的,想必这就是陛下的小名。” “随你。” 杨婵儿没想到,这李睿的胆子这么大,自己刚给他一个杆子,他就顺着杆子爬上来了。但自己刚说是以妻子的名义发问,这个亲热的称呼自己现在还真不好拒绝。 杨婵儿心里纠结,这算是自己挖坑把自己装里面了吗? 不理会杨婵儿的纠结,李睿已经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 “婵儿啊,我在李家那是没有家族继承权的,要是表现的太优秀那就和找死没什么分别,这你想必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你的问题你自己就已经有答案了。” “怎么后来到黑山庄又不装了?” “婵儿啊,那黑山庄可是咱们自己的产业,赚的亏的可都是咱们自己的钱粮。我肯定想办法也要搞好啊,而且,那天看你为天下百姓没饭吃着急,我也难受啊。自然就不会再藏拙了。” 女帝又盯着李睿看了一会,脸色柔和起来。 “朕已经命令天下皇庄今年春耕都用的你的曲辕犁,果然效率大大提高,若不遇天灾,秋收后所得粮食必然比去年翻四番。朕手中有粮,心中就有底气,这其中,你居功第一。” 看着女帝柔和的脸色,李睿觉得女帝是懒得刨根问底,自己装或不装,对她都没什么关系。现在自己的发明给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那才是真的。 不过,这女帝真是属狗的。说变脸就变脸,刚才还是说站在妻子的身份上,现在一下又开始自称“朕”,这又转变成了皇帝角色了。 看来,刚才私下问话已经结束了。哎,这帝王的温情就那么短短一会。 没办法,主动权在对方手里,李睿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答: “陛下英明,臣不敢居功。” 看李睿也是瞬间反应过来,马上就改口称呼自己为“陛下”。杨婵儿不由心下也为李睿的谨慎而喝彩。只有知进退,懂分寸的人,才能活的久。 “朕说你有功,就是有功。有功就该奖赏,你想要点什么?但有所请,无有不准。”女帝霸气外露的说着。 “臣年幼时喜好做一些手工,读一些书。但为藏拙,不敢找家中长辈要钱去买,所以,我对银钱有着一种天生的执著。下一步我计划开酒楼、建商队,赚尽天下银钱。” 这就是刚才李睿想到的让自己建立势力慢慢崛起的办法,他现在的身份不适合做其他的事情,更不能参合到权力斗争中。那就从基础做起,反正自己还年轻的很不是吗? “没出息,经商哪有前途?你就不想进入朝堂,为朕分忧?错过了今天,以后你要提什么要求,朕可不一定答应的。” “陛下呀,咱们大隋文治武功天下第一,我就不在其中添乱了吧?我本就没什么大的志向,只是对经商有兴趣。正好打发一下时间,顺便赚点银钱用用,又不一定非要成天下财神。” 杨婵儿明白,李睿向她传达的意思很清楚,我没有政治野心,我不进入朝廷,不当官,只做点小生意发发财。 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是的,今天女帝不管是用妻子的身份还是帝王的身份,多方试探李睿就是想搞清楚,李睿是不是李家安排过来,要夺她杨家江山的人。 今天看似平常的对话,李睿要是一个应付不好,就有可能被暴毙的。皇家哪有温情?特别是两个根本没感情的夫妻。利益才是最终的结合因素。 好在,李睿没有任何政治野心,杨婵儿也松了一口气。内心隐隐也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朕准了。你今天先回洗梧宫休息,明天随朕参加祭祖仪式吧。” “谢陛下,臣告退。” 女帝挥挥手打发走了李睿。 李睿前脚刚走出勤政殿,女帝御座屏风后就转出来一个人。用手拍拍女帝的肩膀,一言不发,也掉头走出了勤政殿。 这天下间,能拍女帝肩膀的人,目前只有一人,那就是太上皇杨勇。今天,女帝请杨勇过来做个见证,要是李睿有政治图谋,她就要当场处置了李睿。 现在的结果是皆大欢喜,也说明了杨勇挑选女婿的眼光之毒辣。所以,杨勇也没什么好说,直接离开。他总不能笑话自己的女儿疑神疑鬼吧?再说,哪有帝王不疑神疑鬼的? 杨婵儿内心对自己说:“李睿,抱歉,这就算是最后一次试探吧。” 李睿不了解宫廷斗争的残酷,更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今天自己面临的生死危机毫无察觉。 但他气运旺盛,今天是怕穿越者的身份被揭穿,放弃了政治诉求,做出了最保守,对皇家势力最无害的选择。从而,歪打正着,化解了一次重大危机。 现在的时代,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商业的重要,官本位思想深入人心,有识之士视经商为贱业,都以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出仕做官为唯一正途。 李睿近期要做的就是抓住这种对商业认知上的不对称来壮大自己的势力。他知道自己经商会被那些贵族和门阀笑话,但自己也有别人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他的生意不会受到官府的刁难。 有一个女帝媳妇,自己的生意谁敢捣乱? 现在和媳妇报备了,也就是自己以后的活动只要和经商挂上钩,就是正当名分的生意,不会引起皇家的敌视和制裁。 至于以后自己的经商活动,会动了谁的蛋糕,那就和谁拼命就是了,谁不是在斗争中成长的? 做了一晚上行动计划的李睿,刚刚迷瞪了一会,就被檀儿、漓儿、杏儿、玉儿这四个贴身大丫头给叫起来了。也是没办法,在李睿休息的时候,只有这四个人能进入他的房间。 在李睿迷迷糊糊的时候,她们四个已经为他洗漱完毕,并且合力帮他穿好了全套的亲王礼服。 到这里这快小一年的时间,李睿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腐败的贵族生活,在有外人的时候,基本做到了衣服有人穿,吃饭有人喂。 当然,要是没有外人,李睿还是自己动手吃饭的。本来李睿是要自己穿衣服的,只是开始不会穿这古代的衣服。后来被丫头服侍习惯了,也懒得自己穿。 13.女帝作死,一征高句丽 至于亲王礼服,李睿后来总算是认识到了,能穿礼服的贵族,就肯定没有自己动手的。 因为这礼服从设计的时候,就注定了不是一个人能搞定,没有丫头的服侍根本就穿不上。 折腾了半晌,等李睿被车辇拉到太庙前和女帝汇合时,天还没亮。 李睿本来还有满肚子怨气的,可等他来到太庙前,看到太上皇和女帝都已经衣冠齐整的站在那里的时候,赶紧脖子一缩,按照现场礼部官员的引导,快步走到女帝身边略后半个身位的地方默默站好。 太上皇杨勇看到李睿来了,再看看天色,也没有说废话,只是对他点点头,表示来的还不算太晚,在规矩的可接受范围内。女帝看太上皇点头,也没有和李睿说话,也是微微颔首示意。 李睿赶紧朝这两个大佬微微一鞠躬,露出了一个自以为英俊的微笑。可这行为落在附近站立的人眼中,那就是弄臣的谄媚。 李睿的耳中传来了一声不屑的“哼”。 能靠近他们位置站立人的身份可不会简单,李睿没有回头去看,也大致能猜测是谁在看自己不顺眼,那一定是自己媳妇的两个哥哥中的一个。 本来按照传统,这皇帝位会从他们两个人中间选一个。要是他们不争气,老皇帝会培养出一个皇太孙,以保证自己家的江山后继有人。 可这杨勇却打破了这个传统,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小女儿,直接就把这两个不成器的儿子给晾在一边了。 人要是知道自己不成器,认命或知耻而后勇都是一个态度。可这两个杨家的废物,却都认为自己是杰出的英雄豪杰,只是老爷子偏心才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妹妹的。 于是,到目前为止,杨婵儿登基都一年多了,她这两个哥哥都还没有放弃争夺皇位的行动。 爱屋及乌的反方向解释,他们两个废物视杨婵儿为眼中钉。 当然看李睿也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他们不敢对付自己的皇帝妹妹,但却认为对付一个外姓的赘婿应该没什么问题。 所以,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给李睿脸色看。 按规矩,祭祖的时候,女儿或媳妇是不能进祠堂的。 但杨勇才不管那些规矩,不管是祭祀太庙,还是祭祀自己杨家的祖宗,从杨婵儿七岁懂事的时候开始就要她一起参与,这就是直接向天下人表面了杨婵儿的身份。 李睿这次能参加祭祀,不为别的,就因为杨婵儿现在是皇帝。否则,一个赘婿是没有资格进祠堂拜杨家祖宗的。 虽然李睿自己不觉得,但放在这个时代,能进祠堂祭祀祖宗就是给了李睿极高的社会地位了。 所以,杨勇两个废物儿子才会心里不爽。自己的妹妹就算了,反正争不过。怎么一个外姓人也站在自己前面?这实在是太让人气愤了。 听到身后的“哼”声,杨勇头都没回,只当没听到,他相信自己的小女儿自然有手段处理这两个哥哥。 听到他们在李睿来的时候发出“哼”声,女帝心里有气,但她生生忍住了,毕竟现在不是发作他们的时候。 那到底是自己的亲哥哥,说到底也是自己抢了他们的皇位,不好斩尽杀绝。不过这两人的存在到底是一个隐患,还是要处理一下的。 已经当了一年多皇帝,尝试过那种绝对权力滋味的杨婵儿,是不会容忍能对她的皇帝位产生威胁的人的存在的。 要是那个杨勇的废物儿子知道今天的这一声“哼”,后面会给自己兄弟两人带来许多的麻烦,不知道他会如何去后悔,当然世上没有后悔药的。 李睿根本就没有在意那声“哼”。在他想来,不遭人嫉是庸才,他早就习惯了被人妒忌了。只要你一直比妒忌你的人强,那就没有任何后遗症。 妒忌你的人就永远只能在暗处妒忌你,妒忌的毒蛇会要了他的命的,而对自己不会有任何伤害。 此时李睿随着人流到了太庙,由于是大祭祀,朝中重臣都以能参加为荣。因此,李睿听礼部天官读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大将军杨素、丞相高熲、兵部尚书韩擒虎、礼部尚书长孙晟等等。 从而也知道了这个大隋帝国的骨架还是自己熟悉的那个大隋。 只是阴差阳错的出现了女帝,导致历史出现了偏差。或许也是自己穿越来的蝴蝶效应吧。 祭祀庄重而简短,到辰时就结束了,而让李睿没有想到的是,大家都没有各回各家,而是直接回到皇宫太和门。原来太上皇和女帝要在太和门进行“御门听政”。 李睿知道,一定是有大事发生,不然也不至于如此,在清明祭祖后就马上召开御前会议。 女帝和太上皇杨勇都坐下后,女帝开门见山,直接抛出这次主题,说:“东北小邦高句丽“驱逼靺鞨,固禁契丹”,出兵进犯辽西,并暗中联络东部突厥,企图共同对抗我大隋。请诸位臣工议之。” 各个大臣面面相觑,很多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在不知道皇帝和太上皇意思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多说话。 看到这种在预料之中的情况,女帝杨婵儿开口了:“大将军杨素,你是老行伍了,你对此事怎么看?” 杨素是为数不多提前知道这个消息的人之一,也猜到今天御门听政的主题就是这个,要是太上皇想息事宁人,就不会如此做派了。 “高句丽此邦,一直对我大隋阳奉阴违,此次更是直接串联诸邦,企图对我天朝不利,臣以为应该派遣一支部队给予迎头痛击,打消他们的妄想。” “高丞相是什么意见?”女帝继续提问。 “臣附议。”高熲毫不犹豫的同意杨素的意见。 高熲也是老狐狸,见今天这个局面,女帝连太上皇都搬出来镇场子了,他就知道这场仗是非打不可了。既然非打不可,他又何必当女帝眼中的坏人呢? “只是劳师远征,钱粮调集需要时间,要是有半年左右的准备,胜算应该大很多。”高熲站在丞相的立场上,忠实的提出自己的意见。 “其他诸位的意见呢?”女帝大声询问。 “臣等附议大将军。”文武百官齐声高呼。 女帝回头和太上皇对了一个眼色,然后下了决断:“着大将军杨素统兵三十万,高丞相负责后勤保障,半年后兵发高句丽。希望各位努力筹备,不负朕望。” “臣杨素(高熲)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女帝说完后,根本没有理会任何人,包括李睿,就搀扶着杨勇离开了。 此时的大隋帝国,经过开皇盛世和杨勇的励精图治,已经有了充裕的国力。虽然民生艰难,但打一场对外战争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现在朝中的臣子多数是文武双全的人杰,哪怕是文臣也是由武将转化而来。 现在突厥由于分裂后各自稳定内政,大隋帝国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大的战争了,建功立业心切的诸位臣工对战争都是一种饥渴状态。 所以,此次事件经由女帝提出,整个朝廷居然是一边倒的同意发兵攻打高句丽。就没有一个人想到兵败的后果会如何? 杨勇也很开心,看到女帝和诸位臣子们在重大决策上能齐心协力,他觉得自己选址女帝的决策是那么英明。其实,他往女帝身边那么一坐,就是一种对女帝决策支持的表态。 李睿已经从早上睡眠不足的情况中恢复过来,看到女帝引导众大臣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心里正暗暗为女帝的统治艺术而喝彩。 但是,等等,什么? 李睿突然反应过来,难道这女帝是要征伐高句丽?还没等他有机会说什么,这事情就板上钉钉的确定了,并且已经退朝了。 今天李睿也就是一个摆设的作用,他在朝中无职无权,也没有立场说什么。虽然他认为远征会失败,但却不能说出口。 这可是女帝上台后第一次发动对外战争,要是他现在敢说出口“失败”两字,只会被女帝冠以扰乱军心的罪名,虽不至于被拉去祭旗。但夫妻关系只怕会回到以前那种相敬如宾的状态。 李睿可是知道在当年那个时空,隋帝国远征高丽历经十几年,劳民伤财,损失近两百万人口士卒,最后还是毫无建树。 并且由于精锐部队的大量损失,才导致国内打乱,各路诸侯纷纷称王。以至于强大的隋帝国快速消亡,被李唐所取代。 难道这个时空也要走这个老路吗? 自己可是帝夫,要是隋帝国没有了,女帝被推翻、杀死了,自己这个帝夫是不是也就玩完了?答案是肯定的。这可怎么办? 李睿可是一下把自己给愁死了。 一旦这远征开始,也就是十几年时间,隋帝国就完了呀。自己不知道也就算了,可是现在自己却知道了。 而自己想要改变这一结果,还不能引起自己女帝媳妇的猜忌,李睿觉得自己真是太难了。 14.天下皇庄工匠大会 看着女帝媳妇根本就没理自己,退朝后自顾自的和太上皇离开,李睿也知道自己的无能为力,目前自己的影响力连一个尚书都不如,什么也改变不了。 在宫门停留了一瞬间,拿定主意的李睿就带着自己的随从仪仗,穿着宽大的礼服离开皇宫,他要回黑山庄。 现在自己在黑山庄已经没有必要隐藏身份了,因为不久女帝的圣旨就会让黑山庄名扬天下,而且从目前整个态势来说,黑山庄才是自己的地盘,是以后自己做事的基础。 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反正现在也救不了谁,还不如按自己节奏发展,只要赶得上在最后关头以前挽救大隋,就不算晚。 李睿回到黑山庄以后,女帝的一道圣旨也传了过来,负责传旨的是婉儿,圣旨第一句就是给予了李睿可以见帝不跪的特权,这也算是女帝初步认可了这个帝夫了吧! 婉儿对着李睿读了一通圣旨,圣旨里面四六对仗的官样话,顿时让李睿明白了,自己的古汉语水平还多么的浅薄。 不过,李睿半猜半听的也大致听明白了,圣旨中对李睿发明的曲辕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奖赏李睿白银二十万两,代女帝经营皇庄,负责大隋皇室所有皇庄的产出和贸易。 等李睿接旨后,婉儿对李睿说:“睿亲王,陛下还有口谕给你。” “臣恭听。” “陛下要你听了以后想想再回复她,回复的话由我带回就好。” 婉儿说完,也不管李睿如何反应,接着就宣读口谕: “李睿,我可是把咱们吃饭的庄子都交给你了,要是哪天没饭吃了,我就要吃你。经商的本钱只有那么多,我这里也不宽裕。这二十万两银子算我私人借给你的,一年后要还的,还要加上一成的利息。” 李睿听完口谕后,想了一下,说: “回复婵儿,我答应这皇庄代管的差事了。这二十万经商本钱一年后连本带利我一定还,而且,以后每年我都给婵儿零花钱。” 婉儿听的木木的。这两口子玩什么,这种话自己好代传的吗?可没办法,女帝、亲王都要要这么玩,自己也只有认命。 “是,奴婢一定原话带到。奴婢告退。” 宣旨完毕,就表示婉儿已经履行完了宣旨官的身份。现在她只是一个女婢身份,虽然是女帝的女婢身份特殊,但对女帝的丈夫还是当然要谦恭的。 “嗯,去吧。缴完旨后,可以向婵儿申请回黑山庄做个管事,这里将开启一个火热的时代,你会喜欢的。”李睿自信的对婉儿说。 “奴婢告退。” 对李睿这种明目张胆的挖女帝墙角的行为,婉儿也很无力,她也想多见识一下李睿说的火热时代,但她又不可能主动去和女帝说: “陛下,我要跳槽去睿亲王那里,你同意吗?” 所以,婉儿妩媚的给了李睿一个白眼,也不再多数废话,飘然而走。 看着婉儿的白眼,李睿有点小确信,这妮子是对自己的建议心动了。呵呵,攻略女帝,还是要从她身边人做起。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虽然,现在李睿对还清女帝的借款心里还没底,但他有自己的自信。凭借自己手头的资源和脑中的知识,这还不是小菜一碟吗?到时候李睿就要看着女帝吃惊的样子,好好开心一下。 要赶在一年内回本还要赚足利息,那当务之急是先要做一些有暴利的买卖。那些需要研发,有长远利益来源的工坊,只能先排在第二位,等能保证基本收入的作坊开工后再投入精力了。 女帝媳妇已经给他了一个官方的名义去经商,还投资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本钱。这是女帝给他出的一个考题,但李睿觉得这就是女帝给他一个自由飞翔的机会。 虽然,李睿也知道,这是女帝从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发作出的决定。但,能够不被束缚在皇宫里面做摆设或种猪,李睿就很感激女帝了。 李睿可是知道,这大隋天下最大的地主就是皇家。 想必女帝敢半年后开启对外战争,自己发明的曲辕犁提高了耕种效率,为她解决粮食这一难题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难怪女帝对自己的态度好了很多,原来自己无意中的粮食增产,帮助了女帝圆梦了战争模式。 哎,要知道女帝去打高句丽,李睿说什么也不会这么早就把曲辕犁拿出来。这不变相的给了女帝鼓励吗?自己不参与朝政,对女帝的统治毫无威胁,女帝就大方的把天下皇庄给了自己去折腾。 想必这也是女帝给自己经商机会的主要原因,自己已经表现出了不一样的天才,要是再能给女帝以惊喜,那么自己这个帝国第一软饭王,想必以后的日子会好过许多。 按李睿对圣旨的另一层意思的理解,这皇庄都是自己夫妻的共同财产,女帝只是自己太忙,明确了要自己分工管理这些罢了。 这就好比夫妻两口子,一个在外面赚钱养家,一个在家里把赚回来的各种资产进行统筹运营。只是此时的夫妻分工,李睿这个大男人是在家里的那个罢了。 接圣旨后的李睿,为了摸清楚自己有什么底牌,潜意识中马上就浮现出了群策群力的做事思路,他要集合全部手头的工匠和老农来形成规模效应。 于是未经深思,就要赵子出面,安排召开天下皇庄工匠大会。 此时由于女帝传旨,李睿的身份果然在黑山庄已经暴露。但由于李睿平时的功夫下的太深,黑山庄的庄户们开始确实有那么一会惶恐,对李睿也产生了那么点敬而远之的生疏感。 但是,庄户们看到王爷李睿还是那个庄主亲戚李睿,如平日一般和老农咋咋呼呼,和铁匠争吵某件产品的制作工艺。并没有其他贵族的骄娇二气,更没有变成吃人的老虎。 于是庄户们也就把心态放开了,从老人们的口中,庄户们知道不论哪朝哪代从未有如此平易近人的帝王家。 既然李睿都不端亲王、帝夫的架子,自己这些一穷二白的泥腿子,还会有什么顾忌吗? 于是,黑山庄不论男女老少反而从内心里更加亲近李睿,平时更是如同家人一样和李睿交流,似乎李睿根本只是一个农庄的庄主而已。 当然,这也就是李睿追求的效果。他就是要故意褪去帝夫、亲王的光环,让庄户们效忠于本人自己,而不是效忠于女帝丈夫这个角色。 暴露身份的李睿也不再隐藏势力,直接派护卫快马四出,传递自己的命令,要求各地皇庄内所有的工匠,包括教书先生,有经验的老农,都必须一个月内赶到黑山庄报道。 他就是要借助这次所谓工匠大会的名义,把自己皇庄内的工匠们过一道筛子,挑选出自己可用、好用,且有能力的匠人。把他们留在黑山庄,形成自己的优势工坊。 李睿何尝不想这些人第二天就出现在眼前,只是现在的交通实在太烂,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的位置,一个月,已经是各地皇庄人员需要号不耽误、快马加鞭赶过来的时间了。 当然,这一个月的时间,李睿也不会浪费,除了做好迎接这些工匠到来的准备,他还启动了手头上许多能做事情。 在这个年代没有人权,没有民主,作为庄主的李睿安排什么,黑山庄的庄民就做什么。作为主人的李睿指示什么,他身边的奴仆就去执行什么。 虽然没有人能给李睿意见和参考,但这种模式正好就是李睿所需要的。 李睿就需要这样的执行力,不需要那些庄户的质疑和自作聪明。因为事业发展的初期,不会有人理解李睿的做法,就更谈不上参谋了。 人多嘴杂,反而干不好事情。 李睿盘点了一下手上的资源: 天下所有的皇庄,耕地面积两百万顷左右,约占全国耕地的四分之一,如果打理好了,足够解决大隋五千万人的温饱问题。 自己手上的流动资金一共有三十万两白银,其中有女帝给的二十万两白银的启动资金,还有自己成亲时本家给的十万两白银的“嫁妆”。 人才班底方面,为了拥有一点武力基础。 经过不到一年的努力,拥有超出常人百倍精神力的李睿,通过胡萝卜加大棒并一些现代洗脑手段,顺利的收服了身边的赵子、钱丑、孙寅、李卯、周辰五个卫队长成为自己的心腹死忠之人。 所以现在李睿的班底就有了随身四婢女以及后来收服长孙晟推荐的五个卫队长。黑山庄的庄户、工匠,因为跟着自己能吃饱饭,对自己有一定的忠心,勉强算的上可用之人。 最后就只有一个帝夫睿亲王的名头了。 至于李睿的娘家,门阀弘农李氏,李睿就根本没有任何指望。他们对李睿的态度就如同是对嫁出去的闺女一样,你混的好就是李家人;混的不好就是泼出去的水,千万别来找本家的麻烦。 15.毕业包分配的黑山书院 现阶段,在李睿背负“软饭王”名义的时候,弘农李氏家族不来落井下石那就是看在自己是嫡系一脉的面子上了。 盘点完自己资源的李睿暗暗的叹了一口气,本来以为穿越到一个平行世界的大隋,哪怕自己是个赘婿,好歹也是入赘到帝王家,媳妇还是女帝这个大老板。 自己正好不用像上两辈子那么苦逼的奋斗,可以一生混吃等死。可是好死不死,自己闲极无聊之时,为给自己的黑山庄多打点粮食,拿出了上个时空唐代才出现的曲辕犁来增加耕地效率。 结果一切的美好都被打破了。 大隋要远征高丽,这就开启了大隋帝国的末路狂奔。自己现在才十八岁,十几年后大隋完蛋,皇帝被吊死,作为帝夫的自己难逃一死,可那时自己也就三十来岁。 自己这软饭人生刚到风华正茂的时候就要戛然而止吗? 这不得已之下,李睿只有开启了自救模式。做个好咸鱼赘婿的梦就这么破灭了。 没办法命中注定自己是个劳碌命,哪怕经历三世也躲不过操心的命。认命了的李睿终于打点起精神,正视了自己的处境,开始发力。 刚好现在春耕结束,处于农闲时节,庄户们都有的是时间。 李睿一声招呼,说庄主府管饭,每天还有一个大钱的工钱。这黑山庄几千口子人呼啦啦一下子都发动起来了。 庄户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主家,做事管饭还给工钱。 虽然庄主对做事的要求严格了一点,但有饭吃有钱拿的庄户们都非常的配合,李睿说怎么就是怎么,从不违逆。大家都生怕丢了这个吃饭的差事啊。 往年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有人出去逃荒,其实就是进城去讨饭。这也是没办法,田里出息少,不干活的人家里不会白养着。往往就是老人带着小孩出去讨几个月饭,等秋收时间再回家帮忙。 要是碰到一个好年成,秋收后家里有点余粮,能熬到第二年春耕。要是年成不好,秋收交租以后就没有多的剩余口粮,秋收后,家里没有劳动力的人就继续出去逃荒讨饭。 而今年,给庄主府干活居然管饭还给钱,关键是干活的周期长,需要的人多。这么一来,庄户们家里的老幼就不用出去讨饭度过春荒了。 在感恩戴德的思想激励下,庄户们可是真下死力气为庄主府干活。庄户们自己知道,自己这些人没什么本事,就只有一身死力气。现在,既然庄主看到上,那就卖给庄主又如何? 反正力气这东西,回去睡一觉就恢复了。 被庄户们淳朴的思维和行动所感动,李睿也内心感慨不已。在如此上下齐心的状态下,隋大业二年五月,黑山庄出现了第一个建设高潮。 这里面最累的就是李睿,因为所有的建设图纸都是他一个人在画。当然,在纸上画的东西落实到实际建设中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此时都需要李睿到现场亲自踏勘,修改设计,重新安排施工。 还好人工便宜,大家效率高。要按现代管理模式,就这返工费用一项,就要李睿吃不消了。 说是数千人参加建设,实际上真能顶上的壮劳力也不到一千,其他的妇孺既然来了,李睿也懒得把她们撵回去,在建设工地上,多的是活干不是吗? 于是李睿既使用了劳动力又赢得了一个万家生佛的善人名声。这年头力气是真不值钱,能有地方换口饭吃就是老天保佑了。 但好名声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庄户们只是为了一口吃的,男男女女都参加了劳动,于是他们那些娃娃可就放了鸭子。 年纪大一点的还好说,可以给家里大人打打下手帮帮忙。可那些年纪小的,因为不用像往年一样饿肚子。吃饱了饭,有力气的孩子们个个都是捣蛋鬼。 关键是容易出事情,前两天就有几个七、八岁的娃娃在湖边玩水,失足落水,要不是刚好有一队巡庄的保安路过,顺手搭救起来。这又会造成几家的悲剧。 差点出事的第二天上午,这事情就被老秦顺嘴传到了大善人李睿的耳中。老秦是想着庄主如此神人,怎么也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对李睿毫不隐瞒的传递信息。 此时李睿正在书房画制盐设备图,把老秦请到书房本来是准备和他讨论制盐设备制造方案的。 听到老秦对此事的担忧,李睿仅仅思考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决定把对自己的忠诚教育直接从娃娃抓起。 下了决定的李睿也不磨蹭,叫过身边伺候笔墨的杏儿,告诉她要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然后在杏儿看圣贤的目光中,骄傲的抬起头离开书房,去上茅房了。 当天下午杏儿落实具体细节后,李睿对黑山庄的所有人当众宣布:黑山书院今天正式成立。女帝为学院荣誉院长,李睿为执行院长。 全国所有的皇庄都建立黑山书院的分院,不论黑山书院本部还是各地分院,学生都不用缴学费,并且,书院还负责管学生两顿饭食,特殊情况还管住宿。 书院所有费用由各皇庄公中开支。 李睿要求他能管辖到的所有皇庄子弟,不管是奴籍还是平民的子弟,凡是年满五岁都必须入书院学习。 书院学生,学习到十一岁后可以申请离开书院,如不提出申请最多学习到十六岁还没有取得功名,就要强制毕业。 当然,在这个老百姓识字率极低的时代,学生毕业并不是失业。 用自己的方式教育了这么多年的人才,李睿可不会浪费或是便宜其他的人。学生毕业后必须接受李睿安排的工作机会,为李睿旗下的工坊工作十年。 工作满十年后,毕业的学生就可以来去自由,选择其他工作。 李睿也是在赌,按现在的习俗,学生毕业十年早成家立业了,只要自己不作死,大多数学生就不会弃自己而去吧? 在书院章程中,对这种人才的掠夺,美其名曰“毕业包分配”。居然还得到了所有庄户们的认可。 不得不说,在某些方面,被现代知识长期熏陶的李睿并没有自己的庄户们对这个时代的王权富贵看的通透。 其实庄户们想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自己的子弟有了李睿这个帝夫做靠山,自然衣食无忧,没必要再自己去找工作。这个大隋帝国难道还有比女帝家更靠谱的吗? 跟着李睿,那就是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那就是正路。 李睿其实就是变要自己掏钱负责孩子们安全的琐事,为网罗人才的好事,把本来要破费许多还落不了好的事情,变成对所有的庄户子弟忠心的一网打尽,让他们从小就认自己做老师,接受自己的恩惠。 这个年代老师的分量是很重的,天地君亲师,师徒之间可以说是有一定的人生依附关系了。 一旦孩子们和李睿有了这个时代相对牢固的师生关系,那他们的父母叔伯们难道和李睿会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只要李睿收一个学生,就收获了这个学生一家的忠心。 经过这几重手段层层递进以后,黑山庄的甚至所有皇庄庄户的人心基本上就被李睿全部收入囊中,达到可堪使用的程度了。 李睿的这一举措,当天晚上就作为帝夫每日要事被相关人员上报到女帝的案头。看到李睿为解决庄户人家子弟的安全问题,而不惜巨额投入去办个没有大儒担纲教喻的书院,女帝有点哭笑不得。 没有大儒的号召力,各个学说流派谁会承认你这个书院?谁会把自己的子弟送入你这个书院?这不是胡闹吗? 当看到这个托儿所的荣誉院长居然是自己的时候,女帝不由的陷入了长达一刻钟的深思。放下报告的女帝最后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了一句:“还算是识相,知道不能自己独吞好处。” 发完感慨后,女帝找来婉儿交代几句后,就去忙其他事情去了。 毕竟女帝一天可真是日理万机,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关注李睿的所有事情。 在女帝看来,李睿做的事情没有好坏之分,既然他把荣誉院长的位置给了自己,那么就说明李睿识大体,懂大局。那自己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但既然自己接受了荣誉院长的职位,就不能不做点什么?于是第二天,婉儿又辛苦的跑了一趟黑山庄传旨。 这次女帝承认了黑山书院的官方性质,并让黑山书院拥有了国子监的一半待遇。 这一半的待遇意思是,大隋帝国给黑山书院拨款数量是给国子监拨款的一半,黑山书院的教授享受比国子监教授低一级的俸禄。黑山书院的学生享受国子监学生一半的国家供给。 其实,女帝就是用这个帝国认可来回报李睿让她成为荣誉院长。要知道一旦女帝承认自己是黑山书院荣誉院长,那黑山书院的学生可就是天子门生了,对学生而言这可是不能小看的身份了。 对女帝而言,这可是培养自己文臣势力的绝好机会。 国子监的学子是以后文臣的来源之一,但他们是有自己的座师的。 16.失败的会议,成功找到人才 而科举考出来的进士都是通过乡试、会试、省试层层选拔,直至高中进士进入殿试。 而这一路选拔考试,何尝不是代表各个势力的文臣们,用师生名义瓜分这些人才的过程。那些高中进士的学子哪个都逃不掉被各个势力掌控的命运。 相反,由于皇帝是最后一个出场,而那些进入殿试环节的进士们其实都已经“名花有主”,有自己的利益相关方了。 这些殿试后的学子,虽然都号称天子门生,但他们却更热衷于和各次考试录取他们的座师产生利益关系。 相反,作为他们名义上老师的天子,反而是他们处心积虑要针对的对象。 文人哪个不想流芳百世,而大隋的风气,一般情况下,皇帝不杀文人臣子。于是那些要青史留名的文官清流动不动就真敢死谏。 可是他们没有站在帝王的角度想想,你死谏了,是美名留青史了,可这就让做帝王的很尴尬了,担负了一个逼死贤臣名义的帝王却是怎么也逃不过遗臭万年的史书记载了。 但是从黑山书院出来的学子,从骨子里就融入了女帝和帝夫这一派系的基因,打上了帝党这一派系的烙印。 也就是说黑山学子和女帝、帝夫的利益是强关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分都分不开的。 可以预见的是,若干年后,成长起来的这些黑山学子,就是女帝在朝堂上可靠的政治同盟和忠实的鹰犬爪牙。 不但自己不会做毁坏女帝名誉的事情,要是有其他人胆敢行“死谏”一事,陷女帝于不义,这些黑山学子们怕是也要群起而攻之。哪怕拦不住你去死谏,也要你死谏的毫无意义,从而史书无名。 既然死谏无法求名,那就不会有人再去找死了。这也算是李睿保留大隋元气的一点办法吧!毕竟,这个年代真有学问的人太少,死一个就是朝廷的重大损失。 正是看透了这一层意思,所以女帝毫不犹豫的给了黑山书院正统的名义和待遇。 正是因为黑山书院才刚刚起步,没什么亮点和功绩,所以女帝还不好有什么太高的赏赐。相信一旦黑山书院有了一些成绩后,这些天子门生的前途是会有保障的。 除了顺势而为的建立了黑山书院,李睿这一个月还干了点什么呢? 他首先改建、扩大了庄主府。并用厚重的青石做出了三丈高半丈厚的双层围墙,用以保证在庄主府以外任何地方,都看不到庄主府内部的情况。 围墙后世可以上人防守的,且每隔一段就有一个箭楼,可以瞭望和御敌。围墙后还有甬道,可以快速调动支援部队,而不守攻城器械的影响。 庄主府内部,改成了前、中、后,地下四个部分。庄主府大门后面是一个瓮城,瓮城后面的前院是一个广场,广场四周全是屯兵的宿舍。 中部是李睿现在的宝贝,四大工坊。 一个制盐作坊、一个制糖作坊、一个制酒作坊,一个制铁作坊。由于制铁作坊有高炉和明火,庄主府还引进了一条地下河,从制铁作坊底部穿行而过。 值得一提的是,李睿在施工中故意扩大了制铁作坊的地盘,把制铁作坊打造成了坊中坊的格局。也就是说,在制铁作坊里面可以添加许多其他需要高温、高热的作坊。 他在为以后的琉璃坊和武器坊预留位置。 后院是李睿以及家眷的住所。 地下工程是此次改造的重中之重。不但建成了几乎恒温恒湿的粮食、盐、糖、酒甚至银钱仓库,还有地道通往黑山庄各处要害点,方便李睿调动人员。 当然由于李睿的操控得当,做工的庄户是不知道整个庄主府的全貌的,庄户们只知道,今天我做这点事,明天做那点事。至于为什么做这些事,这段施工量在总体工程中占什么位置,都是茫然无知的。 一个月后,等庄主府完工的时候,参与建设的庄户们才猛然发现,庄主府已经变的高大且气派,但要再说点什么具体的,就都说不出来了。 庄主府外围也修建了一圈客栈。 在庄户们都为这些客栈的用途诧异的时候,大隋各地皇庄参加工匠大会的人到了。 到来的人中除了李睿要求必须赶过来工匠以外,还从各地赶来了一些皇庄庄头和皇庄所在地赶着来巴结的地方豪强、官员的代表。 这些工匠自然进入庄主府居住,而那些庄头和地方豪强、官员的代表就迅速的把这些庄主府外围的客栈给填满了。 这事黑山庄的庄户们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李睿在庄主府外围修的客栈的作用,不由得为庄主的精明而喝彩。 那些地方豪强、官员的代表都不是李睿请过来开会的,自然就不能进入庄主府内部,但又不敢远离黑山庄。 在这个没有配套的年代,那他们的吃住怎么办?总不能天天往返洛阳吧? 所以李睿就创造了一个多赢的局面,以至于这些客栈不但为李睿的庄主府创收,而且解决了来的这些人的吃住问题。同时,还为黑山庄的庄户们的自制土特产找到了销路。 这事传到女帝耳中以后,女帝又对李睿的厉害之处有了更深的体会。 自己这个入赘的李家嫡幼子,在赚取了所有人钱的同时,还赢得了所有人的感谢。 并且随着人员往来以及常住人口的增多,黑山庄有围绕庄主府发展成一个城市雏形的趋势。 这筹划一个月之久的全国皇庄工匠大会,其实也就是李睿和各地皇庄庄头交流感情,安排工作和选拔人才的大会。 整个会议期间,李睿听到的全部都是阿谀奉承,完全没有预期中的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对他的工作安排更是不能起到查漏补缺的效果。 各地皇庄庄头对他这个帝夫睿亲王是绝对的服从,连一个闹闹情绪或者阳奉阴违的人都没有。 更不提那些工匠和庄户了,每次见李睿都要先跪下磕个头见个礼,搞得李睿想杀鸡骇猴立威都没有机会。 李睿此时也有些自责了,他对自己和这个时代的融合不够感到失望,自己怎么能犯这种错误? 自己要选拔人才,直接拿着名册要地方上的皇庄送过来就好。完全没必要浪费时间去搞什么会议,更没有必要去想着征求意见搞好关系什么的。 在这个年代,皇帝就是普通人眼中的天。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人都以能给皇家服务为荣。自己搞个工匠大会,期待大家有民主的思想,能给自己一些建议和帮助,那完全就是脱离实际的幻想。 自己召开的这次工匠大会已经开不下去了,因为所有人的代表都是李睿自己。最后只能这次工匠大会在召开一天后,逐渐演变成人才选拔大会后提前结束。 就在各地皇庄的参会人员到齐,会议开始的第二天晚上。 自责过后,认识到自己不足的李睿无聊的坐在书房里,随意翻看着各地皇庄管事呈递上来的参会人员名单。 翻看名单只是想熟悉一下留下来工匠的名字,准备明天结束会议后和这些工匠谈谈人生和理想。 时代不同,现在就是给这些皇庄的庄户或奴仆民主,他们也接受不了。在他们的意识中根本没有人权的概念,根深蒂固的认为还是需要有一个“明君”来替他们当家做主。 想着自己和这个时代的落差,李睿无意识的翻阅着名单,突然李睿的注意力被名单中的几个名字所吸引,这几个名字他有印象。 李睿马上精神大振,他知道,能在自己的思维中能留下印象的名字,那人一定是不简单的超级人才。 为了落实清楚,到底是不是自己记忆中的那几个人,避免同名同姓的情况发生,李睿不顾已经是晚上了,马上对这三个有印象的人进行了分别召见。 通过简单的交流和知识的碰撞,李睿就可以确定这三个家伙就是发明了用水力转动浑天仪的耿询,建设赵州安济桥的李春,编著的《诸病源候总论》的巢元方。 李睿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大才的社会地位居然如此之低,那个耿询的身份居然还是家奴。 这人啊,还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见面后,李睿对人不可相貌这句成语又有了新的诠释和理解。 那个精通医理的巢元方是一个瘦小的老头,一身道装打扮,仿佛就是一个在江湖上招摇撞骗的老算命先生。 而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耿询却是一个五大三粗的黑脸中年汉子。可能长期为奴,站在那里腰杆已经习惯性的弯曲。光看外表,谁能把这个莽汉家奴和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联系起来? 那个进入小学教材的,著名建筑师李春还真符合行业特点,妥妥的一个包工头的造型。 李睿知道这些人都是宝贝,才不管他们以前的身份是什么。当场拍板,统统聘请他们为黑山书院的教授。 17.卖精盐的“优品杂货店” 而且,为更好的留住并发挥这三个特别人才的专业优势,李睿专门为他们专门搭建了三个专业学院,这下可把这三个家伙激动坏了。 在其他地方为奴为狗的他们,在李睿这里被奉为座上宾。 只用专心教授学生知识和研究李睿提供的课题方向,完全不用参加任何体力劳动。更不会收到其他任何人的作践。 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造就自己的科技成就,可以说这些知识分子对专业的热爱已经近乎于疯魔。否则是不可能坚持下去的。 而李睿打动他们的关键点就是让这些对专业痴迷、疯魔的人,还能继续研究自己所钟爱一生的专业知识。 传统知识分子有个特点,那就是具有士为知己者死的风骨。于是这些可以说是被李睿解救出来的传统知识分子,瞬间就成为了李睿的死忠,坚定不移的那种。 有了这些人才,并得到这些人才的效忠后,李睿既没有食言,更没有客气。 第二天就对外正式宣布,黑山书院成立三大学院,分别是黑山建筑学院,院长李春;黑山医学院,院长巢元方;黑山数学院,院长耿询。 这三个学院院长现在虽然都只是一个光杆司令。但李睿给了他们政策,让他们自己去招收各自学院的学生,学生数量上限不做限制。只要你有本事教,你招多少人都行。 呵呵,李睿实际是把黑山医学院当成化学实验室,把黑山数学院当成军功实验室,把黑山建筑学院当成物理实验室。 所以,随着这些福利和待遇同时交给三位院长的就是任务。 李睿把自己需要他们研究的火药、战地急救等相关课题直接作为紧急研究方向给他们三个安排了下去。 同时,由于时间紧迫,心里着急的李睿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医学、火药配方、材料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毫不藏私的传授给这三个院长。 不急不行啊,半年后就要对高句丽作战。要是历史发展轨迹出现惊人的相似的话,那这次远征必败,而且是非战之罪,而是窝囊的败在气候和疾病之上。 自己要是能及时尽一份力,每少死一个人,就可以为大隋多保留一份元气。 招收了三个院长以后,特别是现阶段有了李春的加入后,整个庄主府的建筑结构都被他完善了一遍,并加入了许多奇思妙想的防御思路。 让李睿惊喜不已,不由的仰天长叹,这皇庄工匠大会举办的并不算失败。至少给自己网罗了这三个超级牛人。 这也算是给自己召集全国皇庄工匠大会这件糗事找回了一些面子。 李睿这一着急传授知识,就没有很好的去隐藏自己的知识体系,就被三个青史留名的数学家、建筑家、医学家同时惊为天人。并都毫不犹豫的以李睿的弟子自居。 没办法,领先一千多年的知识储备,让李睿在这些古代文化人明前,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随便一句李睿认为习以为常的知识点,都为这三个未来青史留名的人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窗子。 所以,三个院长,不论李睿怎么拒绝,都执意拜李睿为师。 在这古代,一点点与众不同的方法、技巧,甚至是说辞,那都是自己的不传之秘。 哪有像李睿这样,对知识随意传播?知道自己得到了大机缘的三人,都认为,如果不能拜师李睿,就不能去向李睿学习知识。 就算学到知识,没有师父就做不到传承有序。没有传承的来源,就无法再次对外传播。 那他们这院长当了也没用。 无奈之下,李睿只有顺应时代,昧着良心,用自己私人名义收了这三个牛人为弟子。 安排了这三人的工作和生活后,李睿就毫不停歇的开始了他的赚钱大计划。 由于时间紧,赚钱的任务重。 计划只能先从提取简单容易操作,且人人都会吃到的食盐下手,来囤积第一桶金了。 根据对现在食盐市场的调研,以及自家王府厨房的用盐实际,李睿知道现在老百姓吃的都是粗盐,粗盐颗粒大、杂质多,颜色黑黄,有苦味不说还有毒。 就算是世家大族或皇家也只是吃到一些无毒的粗盐就很不错了。制作精良的细、白精盐,现在根本就没有出现。 所以,这一个月以来,李睿已经安排赵子带领他那一队侍卫从市场上不论是否有毒,收购了大量的粗盐。 一时半会,自己制作细盐的原料是不会短缺的。 同时,在东都洛阳四大商业区,分别都有一个小小的杂货店在装修,店内摆设很有特色,都是开放式的货架,根据时不时来照顾装修进度的美丽女人说,顾客是可以直接走进去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 选好后放进杂货店提供的购物篮,出门的时候再一起结账。 杂货店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叫做“优品杂货铺”。据店铺伙计介绍,这是大老板的意思,在店里卖的东西一定都是好东西,所以叫做优品。 当然目前为止,因为还没开张,老百姓还没看到“优品杂货铺”里面任何一件商品,这也正常。 这是李睿安排漓儿用正常的商业手段,高价从以前店主手中收购的店铺,所以没有惊动任何门阀势力。 在如今这个门阀世家为主流的年代,在各大门阀势力的眼中,走正常商业手段的人都是背景不够强大的正宗商人,这种商人,他们是不太放在眼里的。 所有的门阀势力都有高官背景,甚至就是高官自己的买卖。如果那个生意人的买卖和他们有冲突,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动用各种资源,要么低价收购,要么打死这个店东,绝不会任他做大。 现在这个“优品”的店铺做什么买卖?身后什么背景?都没有摸清楚,暂时是不会有人来针对他的。 李睿自然也是不怵任何势力的,因为他的背景就是最大的那个势力。 全国皇庄工匠大会这一闹剧结束后,黑山庄的外围事务李睿都是交给几个女婢在打理,而他自己则是完全泡在制盐作坊里面了。 李睿安排老袁和老秦制作了几个两人多高的大木桶,木桶上加盖子,盖子中间穿上铁管子和下一个木桶连接。 下面架上灶火,在第一个桶里倒入粗盐和水,然后等第二个桶里有半桶水后,再加热第二个桶。 以此类推,等蒸发出第四个出水桶后,就把桶里的水用木盆装起来,再运到另外一个地方,用铁锅把水分煮干,在铁锅里面留下的就是精制无毒的细盐。 而这一套流程,就是一条生产线。按李睿预计的产能,他的制盐作坊可以同时开工四条生产线。 李睿为了加强保密,每一个工序,也就是每一个桶于桶之间都用砖砌了一堵墙,一个桶就是一个工序,每个工序三个人,绝对不允许各工序之间的人串岗。 这样第一道工序的人只知道在大桶里加入粗盐和水然后加热,第二、第三道工序的人只知道桶里的水到了一定的刻度后,就烧灶加热。第四道工序的人只知道把桶里的水用木盆装好运走。 最后一道工序的人只知道把运过来的盐水煮干,精盐就出来了。 虽然保密措施很严格,但由于整个过程实在是太简单、太没有技术含量,只要全程经历过一次,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就算搞不清楚什么是蒸馏法,但却能够模仿。 所以,进入这个制盐作坊的人全部是李睿在黑山庄的家奴。 加上前面各工序之间的互不通气,李睿希望这样就能最大限度、最长时间的保障制盐技术不泄露。 李睿可以预见不远的未来,这些工坊里面做工的都是自己皇庄的家奴或信得过,有利益牵扯的庄户人家。 而耕种土地需要的大量农人,还要再招募流民来充当。这人流量一大,安防、保安的压力也会相应加大。 李睿感叹,这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工业体系,除了工业本身以外还有民生问题要解决,这都是事啊。哎,想一想都头大。 隋大业二年七月。 帝国东都洛阳四大商业区,四家早就装修完毕的“优品杂货店”同时开张了。杂货店出售的唯一商品就是盐,不是普通的粗盐而是精盐。 作为见多识广的东都洛阳的贵族老爷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细腻如霜,白净如雪,口味纯粹的咸盐。 更不提那些活得犹如蝼蚁的老百姓,更是无法想象盐怎会如此细、白、咸。更是一点点苦味都没有。 虽然这个细盐的价格比普通粗盐的价格贵了将近三十倍,但洛阳最不缺的就是贵族。 什么是大贵族?那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那一批人。钱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于是精盐上市三天后,有意无意中,在从皇宫中传出女帝和太上皇都对精盐夸不绝口以后,食用精盐就已经是洛阳大贵族圈子的标志。 如果你今天的食物没有用精盐,那你怎么有脸说自己是大贵族? 大贵族圈子内的消息一经有心人传开,那些小贵族、新晋贵族、自以为是贵族、或者向贵族看齐的富户也就跟风消费。 18.营销手段和军方的出手 洛阳城到底是东都,有点闲钱且愿意跟风贵族时尚的商人、富户比较多,也会买回去尝尝鲜。 至于普通老百姓,粗盐都吃不起的,自然也吃不起精盐。倒是有一些相对富裕的,隔三差五也能买点精盐打打牙祭,总之,量不大罢了。 可就算这样,四家“优品杂货店”经历了三天的门可罗雀的冷清后,从第四天开始,门口购买精盐的人们就排起了长队,日夜不绝。 当然,这都是李睿广告手段的效果。 他只是带了一些精盐入宫,给女帝、太上皇、皇太后、太妃这些人都免费送了一些。在他们尝试以后,剩下的事情李睿也就是要女帝轻轻引导了一下,效果就达到了。 第二天,皇族杨家、太后独孤家就安排人来找李睿要精盐了。 第三天,杨素、长孙晟这些和李睿有一面之缘,或自认为李睿会买一些面子的那些王公大臣家里都纷纷来人向李睿索要精盐。 第四天 当然这些家族派来的都是内务总管一类的人物,李睿也就要随身四婢中具有经商天赋和兴趣的漓儿去对接。 发酵三天后,通过李睿对特权阶层半卖半送了一些精盐做为广告,打开市场后,李睿定下了对外的销售价格。 皇宫中的使用需求自然是最优惠的价格,按粗盐十倍的价格供给。 而其他所有的贵族也好、大臣也好,都是按粗盐价格二十倍的价格供给。市面上的零售价格就是粗盐价格的三十倍。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四、五天,但一想到女帝刚见到自己拿出来精盐时,两眼圆睁,嘴巴长大,口水都要流出来的那种没有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形象,李睿就暗暗开心的不得了。 可能当时李睿没有做好表情管理,让女帝发觉自己在笑话她。也不知是害羞还是觉得丢人,这女人的小脾气就那么一下子上来了,二话不说就把李睿从宫里赶了出来。 不过从后续过来买精盐的王公大臣的数量和质量结果来分析。自己这女帝媳妇还是帮自己下力气宣传了。 看来自己对女帝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分,虽然当时就翻脸把自己赶出来了,但这就是一个面冷心热的大女孩啊。 虽然不知道精盐的利润有多高,但这是一个独门生意,自然就引起了有心人的眼红。 大隋的顶级贵族大臣们自然知道这精盐时帝夫李睿搞出来的东西。这李睿搞出来的,那不就是和女帝搞出来的一样吗? 其实各个王公大臣都在猜测,说不定这精盐就是女帝安排人搞出来的技术,只是女帝作为一国之君,哪里好意思做生意赚钱? 只有放在睿亲王名下,才方便女帝赚钱。其实这幕后的黑手就是女帝。 不然,就他睿亲王一个软饭王,哪里来的技术做精盐? 那不是扯淡吗? 所以,大隋帝国有资格直接从李睿手中拿精盐的那批顶级贵族是不会去打精盐这个生意的主意的。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都没活够,可不敢往刀口上冲。 而那些有城府、有实力的大、中贵族都是“明白人”,他们都在谨慎且秘密的调查“优品杂货店”的背景。明白人都知道,没有背景的人怎么可能会拥有如此优质的精盐? 如果没有背景,就算是有了技术,炼制出的精盐也只会自己偷偷享用,哪里敢明目张胆的拿出来售卖。既然敢公然出售,那就是拥有极强的势力,不会惧怕有人打压。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明白人”,一些纯粹见钱眼开又自以为有几分背景实力,接触不到真正顶层贵族圈子的人,就忍不住开始动手了。 也就是精盐开卖七天后,第八天上午卯时三刻,位于东都洛阳西城第一商业区的“优品杂货店”就出事了。 洛阳禁军的大头兵在一个校尉的带领下,突然就把这间“优品杂货店”的大门给堵了。 整整来了一个营的大头兵,上来就对店里的伙计拳打脚踢,把所有伙计赶出店子,然后一张封条就把店子给封了。 带队的校尉对店子里面的伙计说: “转告你们的东家,要他到左武侯府来聊聊天,要是他不来,别说你这一个店铺,你们其他三个商业区的店铺,老子们也都给你封了。现在只封你这一个,就是给你们东家一个面子了。明白了吗?” “是,是,小的明白。这就去找东家,如实转达军爷的指示。” 看着凶神恶煞的左武侯府禁军校尉,黑山庄庄户出身的店伙计连忙点头哈腰的回复。但眼神中却是毫无半点惧意,心里还在为左武侯府默哀,你们真是胆边生毛,敢动当今帝夫的产业? 一个时辰后,睿亲王贴身侍女漓儿亲自到大将军府,点名拜访大将军杨素的老管家杨忠。 因为当时杨忠到睿亲王的洗梧宫去讨要精盐的时候是漓儿接待的,所以,老管家杨忠在接到门房通报后,也不得不买个面子,赶紧出来和漓儿见面。 漓儿根本就没有跟老管家客气,直接就是质问:“我家主子要我来问问,是不是哪里得罪了杨大将军?我人微言轻,不敢求见杨大将军,就烦请老管家转达一声。” 漓儿虽然只是李睿的侍女,可那却是皇帝枕边人的身边人。从某种角度来说,可是说是代表杨素的主子。 现在这么当头一句喝问,一下子就让老管家杨忠懵逼了。 虽然老管家的年纪已经可以做漓儿的爷爷了,但却不得不客客气气的赔笑脸: “漓儿姑娘这话可是从何说起?我家大将军还没感谢睿亲王殿下在精盐上给予的照顾,哪里会有得罪这一说?” “既然没有得罪,那么为什么左武侯府的禁军封了我们在西城的铺子?” “有这种事情?”老管家大惊失色的问。 “不但封了铺子,还要我们主子去左武侯府聊聊?我们主子这要是真去了左武侯府聊天,你们大将军怕是也不好下台了吧?”漓儿也再紧逼一步。 “兹事体大,我先在这里向漓儿姑娘赔个礼。请漓儿姑娘先回,我一定马上向大将军禀报,自然对洗梧宫有个交代。” “请老管家转禀杨大将军明鉴,我们这铺子开一天可就是一天的收入,这现在已经被封了一个时辰了。后面还不知道损失会有多少?我们主子虽然身份金贵,但这银钱上却也是要计较的。” 漓儿这意思很明确,你们军方要有所表示,不然还不让你们白欺负了不成? “我一定转达,请漓儿姑娘一路好走。”老管家起身,一个长揖。这就是送客的意思了。 漓儿也不生气,这次她过来根本还没和李睿打招呼,而是使用李睿事先制定的几种紧急事态处理预案中的一个。 现在有了初步处理结果,她也要急着回去向李睿禀告一声。 不然,要是因为自己消息传递不及时而让自己的主子在和这些大人们的博弈中处于被动,那自己可就是百死莫赎的罪过了。 而现在的李睿,自从把精盐炼制出来以后,他制作了完备的工作流程和保密规定后,就把制盐这一摊子交给了贴身四婢的杏儿操持。 而他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下一个拥有暴利机会的产品上了。 所以等漓儿找到李睿的时候,李睿正在制铁作坊拉着李春、巢元方、耿询他们三个院长和老秦、老袁一起在进行技术攻关。 “漓儿很棒,处理的很好,以后黑山庄对外经营这一块,我就可以放心的交给你了。” 就在制铁作坊的临时休息间内,毫不在意作坊内的脏乱差环境。 怡然自得的坐在小茶几旁喝茶的李睿,仔细的听取了漓儿对大头兵来封门以及漓儿采取的紧急事态应对预案的基本情况汇报以后。 不由得对漓儿的经商天赋表示了由衷的赞赏。 说着还对漓儿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这一下把急忙忙赶回来禀报的漓儿给夸得面红耳赤的害羞起来。 “王爷还是赶紧想对策吧?我这狐假虎威一次,完了以后怎么收场?请王爷吩咐。” 顾不得害羞,漓儿还是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看来是个事业型的女人。李睿暗暗对漓儿给了一个评价。 “我们暂时什么都不用做,如果一个时辰后,还没有兵部的人上门给个说法,我就去那个左武侯府找人聊聊天。” “真没事?”漓儿睁着大大的眼睛,用萌萌的口气,不太确定的问。 “真没事了,但可能因此我们会得罪整个军队系统的人。后面会有很大的麻烦,我刚刚想起来,左武侯府是昭武校尉宇文成都在管事。那家伙是宇文述的孙子,宇文化及的儿子,是个愣头青。” “那您还说没事?” 漓儿都快急的哭出来了,自己是在将军府耍了威风,但后续要是给王爷惹来麻烦,那可怎么好? 本来王爷和女帝成亲这么久都没同房,关系肯定是不怎么好。而且这次进宫给女帝献上精盐,还被女帝赶出来了。要是这些权臣闹起来,女帝还不是要找王爷的麻烦? 漓儿哪里能体会到李睿和杨婵儿之间那种微妙的、若有若无的暧昧关系,于是在这里着急上火了。 19.玻璃制作和杨素的应对 “少爷,不,王爷,那要不我们就不做生意了吧?本来安安稳稳做个帝夫也蛮不错,咱们何必折腾呢?” 小妮子一着急,把以前在李家伺候李睿的称呼叫了出来。 看,漓儿这么忠心护主,李睿也很感动。这个世界还是有人在乎自己的,自己其实并不孤单啊。 “放心,没事,你家少爷心里有谱,再说,不找点事情做,真让我混吃等死不成?”李睿这等于是变相鼓励了漓儿对他少爷的称呼。 漓儿眼睛一亮,那是多么聪明的人啊,马上就顺着杆子爬上来了,低头含羞的说:“是,漓儿相信少爷。” 这正常交流,你害羞个什么劲?李睿还是不理解。但也不好追问,直接就转换话题:“这几天精盐的收入如何?” 一谈到收入,漓儿完全就忘记了刚刚的害羞,抬起头,用一种难以置信的口吻对李睿说: “少爷不问,我也要说的,这几天我见过的银钱,比我们四个前十几年加起来的还多的多,我们四个姐妹都佩服死少爷了。” “这才哪里到哪里呀,大钱在后面。”李睿鼻孔朝天的“谦虚”起来。 “前三天看您在往外送精盐,那就是送钱啊,我们四个都觉得划不来。可谁都不敢和您说什么。第四天开始,我们那四个“优品杂货铺”那钱就向流水一样的进来了。” “后来还是檀儿姐姐说,少爷您这是先舍,才有后面的得。我们才都明白您开始对外面送精盐的意义。您这手段真是高。估计李家的大族长都没少爷您高明。” “那个老家伙就是一个铁公鸡,一毛不拔的。”李睿也持相同观点,于是也应和吐槽了一句。 李家大族长就是李睿的爷爷,弘农李氏现任当家人。经历过战乱的老人一直奉行的都是勤俭持家,完全没有任何商业头脑,只知道多积攒、少花销。他是绝不会那自己家的东西白送人的。 “我们每天按您的要求,做到日清月结,所以我很清楚这几天的收入。第四天开始,只要是运过去的精盐都会卖完。所以,四个杂货铺的收入都基本差不多,都是每天一万贯钱左右的收入。” 李睿默默计算了一下,现在一贯钱是一千枚大钱,相当于一两银子。自己制造精盐是需要购进粗盐做为原料的,这进货成本加上各种损耗、烧的炭以及人工开支,每斤盐自己也就是百分之一百五十到一百八十左右的利润。 利润率不错,虽还算不上是暴利,但是架不住人们天天要用,这盐的买卖就是胜在量大。 看来这琉璃工坊要赶紧研制怎么把不值钱的石头烧成玻璃,卖出超过黄金的价格。这才是自己要获取的真正暴利。 李睿喝了一口茶,思索着说着: “嗯,和我预计的差不多,你等会给各个杂货铺交代下去,现在的精盐出货量先稳定一段时间。但和杏儿说一声,制盐工坊不能停,让工人轮班加紧生产。” 李侃决定先维持一段时间精盐的出货量,让市场消化一段时间。等风气形成自然会影响到大隋其他的大城市,那时才是自己收获的季节。现在还是要先形成吃精盐的风尚才好。 不过想到要建立覆盖其他大城市的经销网罗,李睿就有点头痛,不为别的,他没人可用啊。 快速思考的李睿,在仔细回忆上一世诸多借鸡生蛋的成功案例后,对漓儿说: “你去吧,带着人在庄子门口等着,要是有什么人来负荆请罪的,就安排人上去安慰一下,但不用多说什么。让他们等着就好。” 看着漓儿离开,李睿转头要侍卫叫檀儿进来。 大约是檀儿的年纪比其他三个要大那么一点点,对管理和待人接物的处置是四个随身女婢中最好的。 所以,李睿给她安排了一个活,那就是要她以“优品杂货铺”的名义给全国七大盐商发帖子,召集他们过来谈谈代理精盐销售的问题。 李睿觉得自己就不亲自出面了去讨价还价了,毕竟自己身份特殊,这种事情还是稍稍避嫌一点好。不然在众人口中,落了一个以势欺人的口碑就不好了。 李睿没有想到,他这种有点偷懒的想法,却得到了身边所有人的支持和赞赏。 因为,包括随身四婢、庄户、黑山书院,甚至是自己的随身护卫们,都觉得李睿作为帝夫,亲自和那些盐商打交道会跌自己的身份。 虽然李睿自己不觉得和商人打交道是丢人跌份的事情,但架不住这个时代的人都认为商人是唯利是图的小人。 要是李睿和商人走的太近,就会被众人打上商人这个标签,以后难免会让女帝、贵族、朝臣们有个不好的印象。 当然,偷懒归偷懒,避嫌归避嫌,对那些要邀请来的盐商怎么说,怎么做?李睿都会事先教会给檀儿,这可是每年几百万银子的大事,马虎不得的。 处理完这些事情的的李睿,回头就放下了精盐这摊子事情,又一门心思扎进了制铁作坊,开始实验怎么做纯净的玻璃了。 李睿虽然知道玻璃是石头烧出来的,这几天也烧出来一些五色或七色的琉璃珠子。 虽然其他人都用看神仙的目光看李睿,但李睿知道这些都只是做透明玻璃的过程品。要做出纯净的无色透明玻璃却还是需要一个过程。 具体什么原料?什么配比?那么大、那么薄的玻璃,烧出来怎么冷却成形?这都心里没谱。没有数据支撑,就要用实验来落实。 好在有三个新收的“院长”能帮忙。不然要他自己摸索,他真就打退堂鼓了,因为这太麻烦了,还不如组织人去当海盗寻宝。 李睿可是知道在那个岛国上可是有大量白银等着自己去取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按下李睿苦逼的玻璃实验不提。 话说漓儿离开大将军府以后,老管家就赶紧进入书房,把这件事情一五一十的向大将军杨素进行了禀报。很巧,今天大将军杨素的确是在家,没有外出的。 在老管家如实汇报的时候,杨素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漓儿说了一句“我人微言轻,不敢求见杨大将军,就烦请老管家转达一声。”。 就是这一句话,让杨大将军马上起身换官服,摆上全付的大将军仪仗出门。 这句话是最要命的。按道理来说,李睿是帝夫,是和女帝一个级别,朝堂上的大臣说是文武百官,但其实君臣名分之下,大臣和帝王家的仆人没什么太本质的区别。 现在帝夫的贴身侍女说“不敢求见大将军”,那置大将军于何位置?这往小说,是奴仆和大臣的区别;但要是往大说,就是大将军有不臣之心,妄图凌驾于帝王家仆之上。 这是要被灭九族的罪过,不然杨素怎么会这么紧张?一个小小的侍女能有这种说句话,这到处都是埋得坑的水平? 杨素是不信的,那么后面就是帝夫的意思,说不准是女帝要接机敲打一下自己? 是不是自己最近准备远征的事情上动作慢了?还是插手安排采购军需的事情让女帝不满意了? 还是女帝要自己借机敲打一下老辈的功勋贵族,为远征肃清障碍? 还是自己的老对头丞相高熲在搞什么阴谋? 想不明白,就越瞎想,杨素想得头都痛了,也没想清楚。 他虽然是文武双全,但还是喜欢和直来直去的军人打交道。这朝堂之上的交锋都在肚子里面做文章,实在是难为他这个大将军了。 但不管怎样,他都要正式拜访宇文述,不去不行啊,这都是当年随着开皇杨坚讨伐陈国的老兄弟。现在烦了糊涂,自己这能拉一把还是要拉一把的。 再说如果只是派人去传话要解封那个小店铺,面子下不来的宇文述还不一定会干点什么出来? 一边随着仪仗前进,杨素一边琢磨,这宇文述越老应该是胆子越小才对,今天怎么会干封帝夫店子这么冲动的事情?这不像是这个老狐狸的做事风格啊。 这事情味道不对啊! 仪仗前进并不快,同时快马已经前头通报,落实了宇文述今天在府上休憩,并没有外出的信息。 一贯做事稳妥的大将军为了甄别和验证,在自己出发的时候,专门安排老管家去落实漓儿说的事件的真相。 老管家带着自己的侄儿,快马加鞭的跑道西城,果然看到那间“优品杂货铺”大门上贴着封条。走进看看,封条上盖的大印明明白白的显示出猩红的四个篆字“左武侯府”。 老管家看到这个封条的大印,身体一晃差点栽下马来。他知道这就够了,其他都是细节。凭着这个盖有“左武侯府”封条,他们家大将军就逃不掉干系。 在杨素带着全付仪仗抵达宇文府,正在下车的时候,老管家及时赶到了。老管家远远的和杨素的眼神碰了一下,重重的点了一下头。 杨素就知道那帝夫贴身侍女说的都是真的了,确实是自己的下属找了帝夫的麻烦。虽然军队内部历来各自为政、山头林立,不一定都听自己的招呼。可是自己这大将军确实是明面上的最高领导。 要是自己敢不承担责任,估计下个大将军就要上任了。 20.忠勇无双与喜欢数钱 想到这里,杨素激灵灵打了一个冷颤,这莫非不是有人要谋划远征元帅的位置? 大隋朝堂现在都是上下一心要远征,而且都觉得,凭借大隋帝国的实力,远征一个搓尔小邦国,那还不是手到擒来?自然都愿意打打这次远征的主意。 要知道,大隋帝国最丰厚的封赏就是军功啊。 要是这次能搭上这次远征的快车,不管是老牌贵族将军爵位的更进一步,还是为自己家族子弟博一个封妻荫子的机会,那都是划算的。 自认为找到这件事情幕后头绪的杨素,对发起这次找帝夫麻烦、挑战皇家威严的宇文家就已经没有刚才那种想要拉一把的想法了。 这宇文家纯粹就是在坑自己,自己还对他们讲个屁的战友情谊。那剩下的就只有利益了。 宇文家客厅。 一套繁琐的仪式以后,两人分宾主入座。宇文述首先开口,态度平和的提问:“不知道大将军今天光临寒舍,是有什么指教吗?” 其实,杨素和宇文述私交还不错,由于宇文述年纪稍长,平时两人交谈,都是杨兄弟、宇文老哥的互相称呼。 但今天杨素是摆起全套大将军的仪仗来的,那宇文述就只有先用公事公办的口吻称呼杨素为大将军。 杨素也不含糊,表情肃然,声音冷漠的发问:“尚书大人是不是家里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大将军何出此言?”宇文述是真的一头雾水,这尼玛杨素是不是吃多了,跑到自己家里来拱野火,找骂? “既然贵府没有过不去的坎,那为什么去找死?”杨素凶狠的说着。 看宇文述一服真不清楚发生什么事情的样子。杨素长叹一声,语调一变,称呼也变了,接着说:“哎,宇文老哥啊,你家孙儿可是连累我了啊。” 看杨素有和自己好好交流的趋势,宇文述一脸疑惑的说: “杨兄弟,你可千万别吓唬我,我可胆小。说说吧,是不是宇文成都闯什么祸了?到底是怎么个严重法?要惊动你这个大将军全付仪仗过来讨说法。” “老哥啊,这两天你家也吃到了精盐了吧?” “是啊,老夫一把年纪,还从未见识过如此细腻雪白、口感纯粹的精盐。所以,老夫安排下人多买了一些。怎么这事犯禁?不能多买?”“你个老滑头,少打岔。你知道那精盐是谁的买卖?” “知道啊,那是女帝的买卖,估计是女帝不好出面,才要那个帝夫睿亲王出个名头来做买卖的吧?我就是独孤皇太后介绍去找的那个李睿买的精盐,比外面的市价便宜不少。” “那你觉得,要是有人把帝夫的店子给封了,他的后果会如何?” 听到杨素这么问,宇文述毫不犹豫的说:“那自然是没后果了。” 说完后,突然察觉到了什么,脸色大变、声音颤抖的问杨素:“莫不是,我那孙儿?” “对,就是你家的好孙儿宇文成都把帝夫的店子给封了,关键是他是用的左武侯府的名义。老哥啊,你说这不是坑我吗?这几个月后我就要远征,要是帝夫出什么纰漏,这远征军可不一定能出的去东都啊。” “就算远征军出去了,统帅还不知是谁?就算统帅是我,兵危战凶的,谁能担保一定能打赢?打赢了还好说,如果有个万一,就算兄弟我侥幸能囫囵个回来,这个把柄就会让陛下要我的命啊。” 看着宇文述迅速镇定下来的神情,杨素追问了一句“所以,老哥哥呀,你说说我该怎么办?” 杨素说完后,双方陷入了思考,大厅中也就陷入了尴尬的安静状态。 良久,权衡清楚利弊的宇文述慎重的开口了。根本没有杨素预计的狡辩或挣扎,而是直接认怂: “这是宇文成都的个人行为,宇文家族没有参与。我马上安排宇文化及做代表,去找软饭王负荆请罪,虽然我们不太看得起他,但他毕竟是帝夫,陛下的面子不能不给的。” “恐怕还要有点赔偿,不然怕是那个软饭王不肯罢休。” 想起老管家转述漓儿讨要损失赔偿款的情况,杨素当然要罪魁祸首宇文家来出这笔银子。 他自己可是不想掏一文钱来为宇文家做人情。 “那是自然,我们带十万贯去赔礼道歉。”宇文述毫不犹豫的说,做错了事情就要认罚,宇文家又不是罚不起。 “不过令孙的所作所为对兵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以至于影响到远征军的士气,宇文老哥还是要考虑如何善后才好。” 杨素故作好心的提醒。其实就是在问:我的好处呢?你孙子可是用了军队的人,你们宇文家总有有个交代吧? 宇文述此时心里已经把那个不成器的孙子骂了千万次,但在杨素面前却不能不担当起来,自己的家事回头再说,就先过眼前这关吧。 你没听到杨素这个老不知耻的东西连还没出征的远征军的士气都拿出来做借口了?自己家这次算是栽了。 “大将军放心,一定不让你为难,下面小军卒的封口事宜我们家去办,另外还有十万贯麻烦大将军在女帝面前多转圜一二。” 两人都是混过军伍的,基本信用是有的,一个不怕你不给钱,一个也不怕你拿钱不办事。于是这两个帝国大佬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大将军杨素的仪仗回去的时候,冗长的队伍中多了不起眼的三辆大车。这还是一半银子一半铜钱,不然要是全部是铜钱,十万贯铜钱的重量可是不轻,三架大车是装不完的。 看来杨素是早有预谋,仪仗队的作用,一是对宇文家施压,表示自己的重视态度。更重要的恐怕就是为这拉铜钱的大车做掩护。 谁也想不到,做为国家体面存在的一国大将军的依仗中居然藏了三辆装满银钱的大车。 宇文述看着杨素的车架仪仗离开,回头对伺候在自己身边,刚被自己叫回来的儿子宇文化及说: “看到了,这就是帝国的大将军,不过一个蛀虫而已。” “父亲,我们难道就这么被这老匹夫敲诈,儿子不服。” 宇文化及满脸的愤懑的说着。他可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对突厥和其他异族的战场上鲜有败绩,可是现在被人如此拿捏,却只能忍气吞声,实在是觉得憋屈。 “此事,先就这样了,你回头把成都那孩子叫回来,我问问,怎么就傻傻的去动那个软饭王的生意?怕不是上了谁的当?” “是,父亲。那现在我们如何应对。” “那软饭王其实也有可取之处,起码他有自知之明,知道不配住在皇宫,自觉在郊外的庄子里常住。现在你就去一趟那软饭王的黑山庄,代表宇文家赔礼道歉,态度一定要诚恳,明白?” “孩儿明白,不管他是睿亲王还是软饭王,都是杨家女帝的女婿,咱们家怎么着也要给女帝一个面子。” “对了,就是这个道理,咱们是给杨家面子,所以道歉不丢人。你先带人快马赶过去道歉,说清楚我们宇文家完全不知情,宇文成都是受小人挑唆。运十万贯银钱的大车我来安排,随后过去。” “是,父亲,孩儿这就出发。” “去吧,到时候随机应变,宗旨就是取得对方的谅解。对了,赶紧安排人给那个什么杂货店解封,以后还要将功赎罪,安排人做好这四个店子的护卫。” “孩儿遵命。” 于是在杨素的车队刚离开宇文府一刻钟后,宣威将军宇文化及的马队就已经向着黑山庄出发了。 因为管理精盐的生意,刚刚染上喜欢数钱恶习的漓儿,此时手里把玩着一枚大隋通宝,带着几个仆妇、小厮,在庄主府门房内喝茶。 她被李睿打发出来等着来道歉的人已经有多半个时辰了。 虽然自己少爷信誓旦旦的说一定会有人来道歉,但越等,漓儿心里越没底,精盐生意现在这么火爆,杂货店每多封一天,就是一天的损失啊。 但既然少爷有吩咐,那漓儿也就只有继续等。还好,这种煎熬很快就结束了,因为一刻钟后,黑山庄庄主府门口就出现了宇文化及的马队。 看着一队雄壮的骑兵凶神恶煞的冲撞而来,漓儿真是吓了一跳。难道少爷估计错误,别人不是来道歉,而是来找麻烦的? 此时,漓儿的忠勇无双就体现出来了,她几步跑下庄主府大门前的台阶,站在下马石上,正对着马队毫不示弱的迎面站立。 任由马儿奔跑带动的狂风吹动她的发丝和衣裳,也没有后退哪怕一步。 宇文化及是来道歉的不错。 但其实内心实在是瞧不起那个软饭王,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来而已。所以,他为了展现他们宇文家的武勇,一直策马奔腾到庄主府大门看到有人阻拦,才勒马止步。 等宇文化及看到拦在马前面的居然是一个柔柔弱弱的美貌女子的时候,心下不由的“咯噔”一声,暗叫不妙,他听自己父亲说过,那到大将军府交涉“封店”事宜的可也是一个女子。 21.与记忆中不一样的宇文化及 据说那女子是李睿的侍女,可算是一个有胆有谋的奇女子,几句话就把久经风霜的大将军府老管家给说蒙了。在没有验证对方说话真实性的情况下,就向大将军杨素禀报了封店的情况。 此时,看着站在马队前面那个瘦弱的身躯,宇文化及感慨,就这么一个小女人,就敢冲出来拦自己的马队,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胆量? 再往深处想一想,有如此奇女子帮衬的那个李睿,难道真的就是一个只会吃软饭的王爷吗?要是李睿没有点真本领,怎会调教出来如此胆色的侍女? 一念及此,再想到自己这次来的目的。宇文化及赶紧滚鞍下马,郑重的对拦在马前的漓儿抱拳施礼。 “在下宣威将军宇文化及,代表宇文家族,特来向睿亲王道歉。” 当面拦奔马,多少大好男儿都不一定能做到。但漓儿此时做到了,她心里已经紧张的要命,只是外表强行绷着,让人不好察觉。其实她这时候她那被长裙遮掩的两条大长腿都在微微发抖。 她也怕啊,只是一股不能给少爷丢脸的信念支持着她绝不后退。是啊,作为从未上过战场的弱女子,此时没吓尿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等听到宇文化及的说法后,漓儿暗自松了一口气,少爷果然说对了,这是来道歉的。既然不是来找麻烦,而是来道歉的,那漓儿就心里有底了。 漓儿向对方行了一个标准的仕女半蹲礼,镇定自若的回复宇文化及: “宣威将军有礼了。我家王爷特地让奴婢到门口迎接将军。” “睿亲王知道我要过来?” 宇文化及微微一惊,这睿亲王能做这种女子的主子,只怕也是一个深藏不露的狠角色,自己今天这道歉的事情,还是要小心才好。 由于漓儿的优秀表现,无意中,宇文化及成了第一个慎重对待李睿的人。在此以前,其他人要么是鄙视李睿入赘吃软饭,要么是知道他在李家之时也是个不出挑的人。 反正无论哪种情况,对李睿都是轻视不已。 “王爷吩咐,请将军随我到花厅喝茶、休息,稍后王爷有时间了就会相见。”漓儿没有回答宇文化及的提问,而是自顾自的转达了李睿的意思。 “不知睿亲王何时有时间?”宇文化及追问了一句。 “奴婢不知,请将军稍安勿躁,耐心等待。奴婢告退。” 漓儿谨守本分,客客气气的说着,把宇文化及带到花厅后,留下人伺候后,就自行离开了。 既然道歉的来了,那就说明优品杂货铺可以再开张了,那可是每天上万贯的生意。为此,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可没时间陪着这宣威将军在这耗着。 一个时辰以后,宇文化及茶杯里面的茶已经泡的再无一点滋味的时候,他们宇文家族运银钱的大车终于到了。 说来也巧,就在这些大车进入黑山庄的范围不到一刻钟,宇文化及终于见到了这传说中的软饭王李睿。 李睿初时见到这个远远见到自己,就抢步过来行君臣大礼,然后不等自己有反应就献上礼单的壮实中年人也是有点懵。 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眼前一脸谦卑,口里叫着“臣宣威将军宇文化及有罪”,腰身一直都没有直起来过的恭敬中年人和记忆中在江都发动兵变,把隋炀帝杨广挂在大殿上的猛人宇文化及联系起来。 宇文化及在自己面前如此做小伏低?是他的本性变了吗?一定不是,那就是现在形势比人强,强大的杨隋帝国逼得他不得不收敛桀骜的本性,对杨氏女帝服软。 李睿很清楚,这是皇权的作用,和自己的能力毫无关系。 十几年后,一旦三征高句丽失败,皇家掌握的九边精锐尽丧,皇权不稳之时,这些现在表现的犹如舔狗一样的人物,就会乘势而起,杀掉大隋的皇帝,夺取杨氏的江山。 熟知这些人本性的李睿自然不会被眼前这些恭敬所迷惑。演技上身的李睿用非常诧异的神气,说出让宇文化及要吐血的话: “哎呀,这不是宣威将军么?今天怎么有时间来看望我这个闲人啊?你说什么有罪啊?我完全听不懂。来了,就来了,还带什么礼物啊?快、快,进屋喝点茶。” 老子已经喝了一个时辰的茶好不好?现在满肚子都是水,你还要我喝茶?宇文化及一听还要喝茶,头都是大的,不由两腿夹了夹,他有点想小便了。 谁都不是铁人,喝了一个时辰的水,怎么会没有尿意? 但这会不能去茅房啊。 在人有三急中占了一个尿急的宇文化及,此时也顾不得绕弯子,赶紧开始了他的表演。 “臣子年幼无知,受小人怂恿,对“优品杂货店”做出了无礼的举动。臣得知后惶恐不已,对犬子进行了责罚,由于责罚太重,犬子两腿伤重,不良于行。故由臣代表宇文家族向殿下致以万分的歉意。” 说完后,宇文化及又是一个跪拜大礼,俯下头就不抬起来了。 其实在俯下头跪拜的宇文化及眼中闪烁着的不是歉意,而是满目凶光和极度的不服气。 当然这是李睿视线看不到的,但就算李睿眼睛看不到,心里也知道这种以后要造反称帝的人物怎么可能真的如此谦恭? 而且,刚才李睿就是一个装傻的暗示,那就是你来看看我,并带点礼物来,这是一个蛮好的礼尚往来。但宇文化及没有接李睿的话茬,而是直接挑明自己是因为封了你的店子来道歉的。 这就是说,我宇文家惹不起你,我认错、认罚。但我们不是朋友,也不愿与你结交。所以才会如此丁是丁卯是卯的掰扯清楚。 李睿可是不想担着这个做生意的名义,毕竟现在商人的社会地位太低。他一个帝夫,可以做,但确实不好去说自己在做生意,那样可是会丢人的,而且是丢了女帝的人。 “优品杂货店?”李睿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会,然后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亲热的说: “想起来了,宣威将军说的是本王几个侍女搞的小买卖吧?是不是有什么不合法经营的地方?如果有,将军告诉我,或者直接出手惩罚也是可以的。不用太在意,我早就要她们不要搞这些了。” 宇文化及实在是接不上话了,他一直活在宇文述的羽翼之下,这勾心斗角的经验还不丰富。 这一碰到李睿的耍赖,还真没有太多的办法。只好认输,顺着李睿的思路走了,反正道歉的目的也达到了就好。 “臣没有其他意思,这杂货店的事情只是顺带一提,今天臣也是代表臣父亲来向殿下请安的。小小礼物不成敬意,万望殿下不要拒绝才好。” “老尚书太客气了,但既然是长者赐,本王自然是不敢辞的。但本王也有回礼,请将军带回去转交宇文老尚书,算是我们晚辈的一点心意吧。” 既然要做戏,那就做全套,礼尚往来才是正礼。 李睿反身给跟在身后的赵子说了一句,不一会赵子就取来一个锦盒交给了宇文化及。 一直到离开,宇文化及也没有打开盒子来看看里面是什么,他知道这只是李睿的一种态度,既保全皇家不做生意的面子,也没有让宇文家太难看。 反正他是对礼物没什么期待的,锦盒里面哪怕里面是一坨屎,也是睿亲王的回礼。 回到宇文家,把所有的事情和宇文述禀告了以后,宇文述呆怔了半晌。然后对宇文化及说: “你去打开锦盒看看吧,如果我没有猜错,你们的东西应该价值不菲。”宇文述疲倦的挥挥手打发走了宇文化及。 看着离去儿子的背影,宇文述心头愤懑,这个儿子武勇无双,是个猛将的材料,但在朝堂之上,在掌握人性上确实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原来杨素那里只是一个幌子,现在这是女帝在明显的拉拢宇文家啊。难道女帝不满意杨大将军了?要重用我宇文家? 果然,刚离去不久的宇文化及走了回来。 此时的宇文化及走路都是小心翼翼的,他手里捧着那个锦盒,不过此时锦盒是打开的,里面用黄缎子做底,承托着一颗婴儿拳头大小、晶莹剔透、圆润无比的彩色琉璃珠。 没错,李睿给宇文家送了一颗琉璃珠,那是李睿在众多失败试验品中随意拿的一颗。因为李睿是在想办法做纯净透明的玻璃,这种杂色琉璃就是失败品。 可就是这种失败品,在现在的世道上那也是无价之宝。 因为不能天生,只有偶尔雷击或意外条件下能产生一点点琉璃,而且还不一定有圆润的外形,大家就自然的以为是自然界中的琉璃矿稀缺,所以产出就少。 也不怪不懂玻璃制作工艺的大隋人把琉璃当做了宝贝。因为实在是太稀罕少见了。 而现在居然出现了一个这么大的琉璃珠,还如珍珠一般圆润光滑。 宇文述、宇文化及父子两个大眼瞪小眼的看着那颗琉璃珠足足有半个时辰。 22.被欺负的帝夫有军队了 宇文述开口了:“化及啊,你去把成都那孩子打一顿吧,打狠点,不要命就行。打完后,到洛阳有名气的医馆找人医治,最好做到人尽皆知。” “父亲,这是何意?我和那个软饭王的说词,只是一个幌子啊!” 指着眼前的琉璃珠,宇文述对着自己的儿子,慢慢的开导着: “以前确是一个幌子,但看到这个宝贝后,你说的就不能是一个幌子了。要是没有一点表示,就说明我们宇文家不识抬举。要是见到琉璃珠我们没表示,那么接下来,怕就是军队来剿灭我宇文家了。” “孩儿明白了,这是女帝给的面子,我们家必须要兜着,不然就是不给女帝面子。她就要借机发飙了。” 其实李睿回礼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宇文家送来了十万贯,回礼一个在他看来并不值钱的杂色玻璃球,怎么都不吃亏。 不是李睿不知道琉璃球在外面是值大钱的,只是他手上一时没有更合适的东西了。总不好要宇文化及拖两车精盐回去吧? 至于后期宇文家的反应,李睿的预期其实很简单,毕竟那个琉璃球虽然不能吃不能喝的,但在这个时代却是实实在在的宝贝。 你宇文家能安心接受我的宝贝,那自然就要站在我这边,以后就不好再找我生意的麻烦了吧? 在宇文化及离开黑山庄的时候,漓儿就已经赶到了西城第一商业区的“优品杂货铺”。 此时,这里的封条已经撕下来了,店铺也已经开张了,门口排起了购买精盐的长队。 至于士兵,还是有几个,不过却不是凶神恶煞的堵着门,而是在干维持购盐者秩序的工作。那服务态度之好,完全看不出来一点点上午封门时候的凶残暴虐。 漓儿发现不管是店内的伙计还是外面购买者的队伍,一切已经恢复正常,她只继续保证精盐的供货就好。看了一圈之后,漓儿也就放心的回去黑山庄,向李睿复命去了。 此时的漓儿对李睿的佩服又不知加深了多少层。 开业以前,李睿就拟定了好几个紧急事态的危机处理预案。有应对小流氓上门来找麻烦的,有应对洛阳府衙来找麻烦的,有应对六部有司来找麻烦的等等不一而足。 总之,但凡只要是能对店铺经营产生阻滞的因素,以及危机解除后的重新开业流程。李睿都有相应的处置预案,并安排所有参与经营的人员进行了学习贯彻。 当时,他身边的四婢和侍卫们都不理解。他们是堂堂帝夫睿亲王的独门生意,怎么还会有人找麻烦?而且还是那么多不同的人来找麻烦? 现在,漓儿是知道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预案。各个店铺的伙计才能在遇到有人找麻烦的时候,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各种麻烦。 也才能在危机解除后,不等不靠,第一时间重新开门营业。 李睿的店铺经在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历了封店和再次开店的过程。这对李睿没什么太大的触动,因为他以前经历的太多了这样不择手段的商业竞争。 但这件事情的后遗症就已经开始慢慢发作了。 首先作出反应的就是在洛阳驻扎的兵部内、外军。在大将军杨素的暗示下,在敢于先动手试探的宇文成都被自己老爹打的半死的示范作用下,军方各部都知道这店铺动不得,谁动谁死。 然后作出反应的是洛阳府衙的各级差役等地头蛇。他们是最机灵的,虽然明知道这些卖精盐的店铺油水足,但因为不了解其后的背景,就是忍着不动手。他们是要等别人先出头试探虚实。 现在试探结果出来了,动手的宇文成都被自己家族狠狠惩罚了。而且据说还是大将军杨素亲自上门讨要的说法。 那谁还敢动?就算有实力敢动的人,也会觉得为了一个这么小店铺的利益去得罪大将军,也实在是划不来。 于是,洛阳府衙各级差役给四个“优品杂货铺”送了开业花篮,这是洛阳商业上的惯例。只要是府衙差役送了花篮,就是对这四个店铺表示认可和保护。足以震慑地方上的小混混不来找麻烦。 最后,也是李睿最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左武侯府封门事件传到女帝耳中以后,女帝的反应是激烈而迅速的。 当天女帝得到消息时,本来是要出手的,但她犹豫了一下,女帝想考验一下李睿自己处理这些事情的能力。 结果还不到两个时辰,被封的店铺又再次开业,再次开业后的店内伙计工作繁忙而有序,完全不受封门之变的影响。而上午才干完封门差事的士兵转眼就帮忙维持购买秩序。 这一事态的快速发展让女帝诧异了,自己这便宜丈夫能力居然如此之强? 女帝不单单是看到李睿对皇家权势的使用,而是更深层次的看到李睿对普通人的管理和使用。 他能把那些前一天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户,训练成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危机的店伙计,这就是女帝更看重的统御治理能力。 还好自己这便宜丈夫只把这能力放在了商业上,不会威胁到杨家帝国的千秋万代。不过,到底是自己的丈夫,怎么能允许有人如此作践? 所以,李睿在晚上的时候就收到了一封圣旨,这次随着圣旨来的居然还有一个调兵兵符。 此时,李睿才知道,自己黑山庄外围驻扎着翊卫第二营。女帝为保障李睿的安全,直接发圣旨和军令,把这支两千人的翊卫成建制的划归李睿名下,作为皇庄的保安队使用。 女帝只有一个要求,皇庄保安队一次性进入东都人数不得超过两百人。杨婵儿认为,她的这一决定就完全杜绝了李睿佣兵造反的可能性。 这也算是李睿通过女帝考验后,女帝对李睿的一点补偿吧! 隋大业二年七月, 李睿名正言顺的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支成建制的武装部队。而且这支部队转化成了李睿的私人武装,并不隶属于大隋帝国。 李睿此时真是不知说什么好。不知这女帝媳妇是小看自己还是高看自己? 养一支两千人的骑兵部队要多少钱?自己这生意刚刚开始,还没还清女帝的借款。这就要替女帝养兵了? 说是自己的皇庄保安部队,其实还不是女帝的私兵,难道自己在女帝有困难的时候会不出手帮忙吗? 看来女帝媳妇对自己的赚钱能力是有了一定的信心了。直接就把这两千人马交给自己来养了。 虽然李睿觉得自己抓钱的能力肯定不差,不会让女帝失望。但要养这些骑兵,要还自己媳妇的几十万债务,这赚钱的压力陡然增加不止一倍啊。 而在部队战斗力的方面,女帝又太小看李睿了,别说不准超过两百人进东都的禁令。 只要给李睿两三年时间来训练,再结合一些手段。别说两百人了,就是一百人,也足以到皇宫里面搞点事情。 当然,总体来说,李睿还是为合法的拥有一只自己的武装部队而开心,这可就是自己在这将要到来隋朝乱世的保命本钱啊,豁出本钱去也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所以,接到翊卫第二营整体划归自己名下的圣旨以后,兴奋的李睿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带着赵子、钱丑等五个已经对自己死心塌地的卫队长和一部分经过忠心考验的侍卫赶到了翊卫第二营的驻地下钱村。 由于有圣旨和调兵兵符,李睿很顺利的就打发走了原来的翊卫二营的统领、副统领和所有的高级军官,接管了翊卫第二营。 此时,在接管后的全营官兵大会上,站在校阅台上拿着大喇叭的李睿是这么对着下面两千人说的: “不管你们之中有认识或不认识我的,我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睿,以后你们可以叫我东家,也可以叫我李先生。我是女帝的丈夫,帝国的睿亲王,也就是东都有名的软饭王。” 下面的大头兵传来一阵阵的哄笑。李睿两手一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接着说: “我打发走了原来的统领、副统领和大部分军官,那是因为他们是皇室子弟,是来翊卫镀金的,而我需要的是能打、能杀、有战斗力、敢拼命的汉子。你们告诉我,你们是吗?” 下面有人说:“我们是。”也有人嘀嘀咕咕,反正声音参差不齐。 “刚才你们中有人说是汉子,也有人犹豫,反正是没人说自己不是。那么你们大声告诉我,你们是汉子吗?” “我们是。” “声音这么小,都是娘们吧?你们是汉子吗?” 这次下面传来的声音整齐而且高亢:“我们是,我们是,我们是。” 看到情绪被调动起来,逐渐开始躁动的人群,李睿开始下猛药: “好,我听到了,那么,从今天开始,你们就不再是光荣的卫戍皇帝的翊卫了。从今天开始,你们只是一名保安,但你们有一个未来注定会响彻宇内的名字,黑山卫。” 23.小站练兵,黑山卫成形 李睿继续鼓动:“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是我李睿的兄弟。你们以赤诚待我,我必以兄弟报之。” 或许这以前,还没有哪一个贵族会和大头兵来论兄弟,所以现场突然一片安静。 “那么,最后一次机会,现在有没有人要离开的?现在离开,我发路费,你可以回乡也可以参军。当然,翊卫是回不去了。一旦留下,我就会好好训练你们,让你们成为兵中的王者。” 台下还是一片安静,李睿不由得在思考,是不是自己的动员说辞有问题?怎么那些大头兵都没反应? “我留下。”一个声音响起。李睿听出来了,这是赵子的声音。“不错不错,这小子有前途,回头一定要给这小子加工资。”李睿心里表扬自己的侍卫长。 “我也留下。”另一个声音响起。嗯,钱丑也是蛮机灵的。 逐渐,从来没有经历过一个贵族要和大头兵成兄弟的士兵们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个的声音汇聚成一片,化为一声: “我们留下,追随东家。” 看到目的达成,李睿让部队继续驻守下钱村,留下五个卫队长中的三个,让他们带着忠心可靠的侍卫充做军官,来慢慢适应这支军队。 他自己则返回黑山庄。李睿决定连夜写出一份特种兵训练纲要出来,他要用特种战法来训练自己手上这第一只部队。 作为特种兵部队,需要投入重金打造,每一个人,每一匹马都是吞金兽。而这两千人,这人数有点多,李睿负担起来感觉有点吃力。于是李睿开始考虑对部队进行拆分。 其实这翊卫二营说是两千人,除去几个统领和高级将领吃的空额,实际也就不到一千八百人。现在李睿又再把那些贵族军官赶走,留下来的也就一千六百人左右。 李睿打算在皇庄,主要是黑山庄范围内再招兵四百,凑足两千。 这从皇庄范围内招的四百人,就是李睿对这支部队掺入的沙子,因为皇庄出来的人相当于就是他的家奴。身家性命都在他身上,和李睿的基本利益完全一致,故而忠诚度相对较高。 从这两千人里面只选出来八百人做为特种部队培养,另外一千二百人作为常备军训练,这些常备军可作为特种部队的预备役,名义上就是在黑山庄做保安,保卫后方就好。 当然训练计划中第一步就是塑造部队对自己的忠心,这个李睿很有办法。因为他记得一句至理名言,“有恒产者有恒心”。 在这个士兵普遍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的时代,要士兵纯粹为理想去奋斗、去拼搏,那只能是美好的愿望。 只能让每个士兵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斗,他们才会真正的在战场上拼命。而这个时代,人们最大的诉求就是土地。也不说只是这个大隋,就是再过一千年,黄土文化沁入骨髓的人们也只在乎土地。 哪怕是自己在战场上牺牲了,只要自己家里能分得一些土地,自己的子孙后代也会为保护这些土地再次奔向战场。 深刻知道人们土地情节的李睿,在皇庄中,划出了一个黑山卫村。专门供给黑山卫的士兵家人居住,并给每一个自己的黑山卫士兵,按人头直接赏赐了二十亩土地。 别看只是二十亩,但这就是一条永远不会断的根。 更为关键的是,李睿规划了军功获取土地的路径,杀敌有功的士兵,可以升官、可以获取奖金、也可以凭借军功获取土地。 李睿这一招就把黑山卫士兵的根紧紧束缚在自己的土地上,那么这些人的忠心就毋庸置疑。 另外,李睿安排了黑山卫队员和黑山庄庄户的交流,让他们知道跟着自己不但会被当做平等的人来尊重,连他们的子孙后代都有书读,有饭吃。 最后,李睿在部队中塑造出效忠自己就是效忠女帝的氛围。从而赢得道德的制高点。 李睿在下钱村军营的讲话,当天就摆放到女帝的书案上。女帝看了以后,只是微微一笑,心中对李睿的能力认可的同时,好奇心又加重了几分。 嘴里轻声嘀咕:“看你还有什么惊喜给我?” 杨婵儿对李睿掌握两千人的部队毫不在意。 东都洛阳城内,不算左右武候府、左右武卫府、左右领军府和东宫所领的其他骠骑府这些外军,光左右卫所领的亲卫、勋卫、翊卫这“三卫”都有十万,这两千人任他李睿去训练,怎么都翻不了天。 到隋大业二年八月中旬的时候,经过一个月的改造和重新整编,黑山卫终于成军。 原来黑山卫的驻地“下钱村”的村民全部被李睿用置换土地的方式进行了转移安置。 对有过城中村拆迁经历的李睿来说,这些村民的小心思就没有能瞒过他双眼的。在权和钱双重强力攻势下,下钱村的村民们毫不犹豫的让出了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房屋和耕地。 现在这里已经被李睿改名为“小站村”。意思是这里是他一个起点,一个崛起过程中的小小站点。同时也是为了增加保密性,从未出现在人前的小站村,地址是让人无从查起的。 此时的小站已经被李睿完全打造成一个特种军事训练基地,方圆两里内,包括村头、村尾各种明暗岗哨林立。村中心空地上各种沙坑、水塘、陷阱、障碍、爬杆、负重等训练场景一应俱全。 由于怕过于扎眼,触碰到一些人的利益,李睿完全遵守两千人编制的红线要求。把黑山卫分两个营,其中一营八百人就是被李睿称为特种作战部队;二营被李睿称为是正规部队。 由于是李睿自己编制的特种作战训练方案,所以,这一个月都是李睿自己带着这些黑山卫在进行训练。 当然李睿的训练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优中选优的过程,对特种兵部队来说,李睿的原则是宁缺毋滥,哪怕不足八百人,他也绝不降低入选要求。 所以,这些自诩经过严格训练的原翎卫二营的老兵们终于见识到了什么是现代练兵方法。 每天早晚各一个五公里越野,夜间时不时的响起的紧急集合的号声,要求一个队的人作出整齐划一的动作,连步伐都不能有丝毫错乱,等等、等等训练措施层出不穷。 黑山卫们从对新作训安排的新奇感到对训练带领伤害的痛苦,从跟不上训练节奏的痛苦到对各种要求的麻木服从,从对身体痛苦的麻木到发现自己战斗力是以前几倍几十倍提高的惊喜。 不得不说人的适应能力真是超强。 当然,这里面李睿真是花费了无数心血,别的不说,在强大的精神力支持下,李睿居然坚持下来,一直都是和黑山卫同吃、同睡、同等训练量。 这种示范效应,让所有的黑山卫对他们效忠主子说的“兄弟”这两个字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从内心认可,这睿亲王是能和自己一起吃苦受罪的兄弟。 这一切转变,都发生在一个月以内。就那么一个月,基本上训练成绩前九百名的黑山卫都达到入选特种兵的条件。 这种成绩,让李睿很开心,这说明,他的特种部队实际可以达到九百人的规模。但由于一个特种兵的成本太高,所以,还保留商人思维的李睿还是只选择了八百人进入一营。 当然训练成绩排名八百到九百名的人,就成为正规部队中的各级基层军官了。 然后,接着这次军队整编的机会,李睿在黑山庄等皇庄范围内建立民兵制度,并成立各地的民兵游击部队。民兵游击部队每年集中整训两次,平时都利用农闲时由黑山卫安排教官进行基础训练。 当然,参加民兵的人员招选要求很严格,因此,全部民兵的数量也不超过五万。李睿计划中的民兵就是正规部队的兵力来源。 人员总数不多且分散在天下各个皇庄中,有的皇庄甚至就只有十来个人,只要不知道人员总数,这种程度的练兵,不论是谁来看都是毫不起眼。 不会刺激杨氏皇族的敏感神经。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女帝收到李睿在皇庄范围内搞民兵的事情的时候,也是一惊。 但仔细分析得到的情报后,也就不太关注了,这些平时种田,农闲时训练一下的农民,吓唬一下土匪是可以的。但要是拿出去和久经训练的职业士兵作战,就不够看了。 因此,李睿在军事上迈出的一小步在各方势力的不屑或忽略中,稳稳的落地了。 只有李睿一个人知道,这一小步代表什么?如果远征高句丽依然如历史上一样的连续失败,那就是隋末乱世的开启。而在隋末乱世中,这些兵就是他进可攻退可守的本钱啊。 在李睿投入大量精力打造自己保命本钱“黑山卫”的时候,檀儿已经按照李睿的指示,把全国七大盐商的家族主事人都聚集到洛阳城,准备开一个她内心并不是太赞同的会。 24.两个方向,大家斟酌一下 虽然檀儿按照李睿的交代,对盐商进行了邀请。盐商们也给面子,各家主事者都来了,但如何进行下一步,檀儿这小妮子心里没底。 其实檀儿在耍小心眼,她就是不开心把精盐销售给这些盐商。让这些本来就富甲天下的盐商来分享李睿的利润。 在她看来,自己少爷炼出来的精盐凭什么要便宜这些盐商?应该我们少爷自己一个人赚钱才对。所以,檀儿归根结底还是在为李睿打算。 李睿总不能因为檀儿的忠心和目光短浅而去怪罪檀儿吧? 至于会不会便宜这些盐商?檀儿也太小看他这个少爷了。相信和盐商会议以后,檀儿也就会开心的继续工作了。 于是,不得不把黑山卫的训练任务暂时交给赵子他们去继续执行,反正有作训手册,赵子他们也跑不偏。而他本人则是回到黑山庄,准备参加精盐代理商大会。 这次会议是用檀儿的名义召集的,所以,李睿只好在夜里用黑山庄庄主的名义宴请这些盐商,从而变相低调的参加。不然帝夫经商被传出去,会损坏女帝威严的。 李睿自然也是知道,其实,这就是个掩耳盗铃的事情。 要不是隐约的猜测到这精盐生意是女帝借用帝夫的名义在经营。 哪怕是出现了精盐这稀罕物,七大盐商也不会给一个从未听说过的什么“优品杂货铺”女掌柜的面子,从天南地北汇聚东都,来开什么劳什子会议。 “各位都是盐行里的前辈,我也不说什么废话,今天请大家来就是和大家商量怎么一起发财的。” 李睿自然而然是酒宴的主人和主持人,菜过三巡酒过五味后。李睿的话锋就从虚伪客套转入了今晚的主题,只一句话,就提起了这些盐商们的兴趣。 盐商他们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极低,所以这些能做大的盐商都找到了各自的后台。说白了就是向各自的后台交钱买平安。 但这天下间还有谁的后台大的过眼前这一脸微笑,从容说话的小伙子的吗? 没有,一个都没有。 至少,在这大隋帝国没有。 那么,摆在这些大盐商面前的路其实只有两条。 一是乖乖听这个软饭王的安排,只是希望对方不要太狠,给自己留点汤喝。 另一条路,就是自认为靠山够硬的盐商现在与这个软饭王虚与委蛇,回去后的实际操作上依然自行其是,最后看李睿和自己背后势力碰撞的结果,再决定。 因为李睿今天是以黑山庄庄主的身份来宴请盐商,所以这些盐商也就揣着明白装糊涂,都不揭穿李睿帝夫的身份,而是以李庄主相称。 “李庄主客气了,您能在有炼制精盐这一独门秘术以后想到我们,带着我们一起发财,我们都感激不尽啊。” “是啊、是啊,我们都感激不尽。” 七大盐商中实力最强的钟氏家族的族长率先说话。但说出来的话却很滑头,没有一点实在玩意。 其他人看钟家族长先发话,也都纷纷附和。 当然,这都在李睿的意料之中,自己没有拿出具体的合作方式,这些老滑头自然也不会有真的东西拿出来。 “想来大家也都看到精盐的销售情况了,在洛阳城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相信在江南富庶之地,在其他地方都是有很好的销售前景的。我就直接问了,各位有没有合作的意向?” 李睿根本懒得绕弯子,直接就开始制造压力。 “李庄主放心,我们都是有合作意向的,不然我们也不会大老远跑过来打扰庄主的清净了。”排名第二的史家家主赶紧抢着答话。 刚才第一句回话就被钟家抢去回答了,这第二句话,史家家主是怎么也要抢着说的,不然在李睿面前没面子了就不好了。 “那就好,相信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吧?” 李睿温柔的扫视了一圈众人,见大家都点头不迭,也就继续按自己的思路说下去了: “我有两个方向,大家斟酌一下,可以做一个选择。” “请李庄主赐教。”七大盐商同时开口。 李睿微微一笑。 “一个方向,我这里用平价把成品精盐卖给各位,各位自行销售。另一个方向就是各位把粗盐给我换精盐,我不收各位的加工费,但各位的销售渠道要帮我销售其他东西。” “可否请李庄主详细说说?” 七家盐商中实力排名最后的白家家主白志生站起来给李睿行礼后才说话,这就是白家表示出来对李睿的恭敬了。 行礼的意思很明白:我虽然称呼你为李庄主,但我还是像对待亲王一样尊敬你。 “其实这两个方向只有一个不同。”李睿对白家家主点点头,挥手示意他坐下,这才继续耐心的解释。 “那就是你们取得精盐的成本不同,第一个你们用比市场价格略低的价格在我这里拿货,你们赚个差价。” “而第二个方向,你们开始付出的成本很低,但你们要贡献出你们的销售渠道为我所用,当然,我也会支付相应的渠道使用成本。” “不管是哪一种方式,你们都不会有获取暴利的机会。因为我会规定全国统一零售价。超过这个价格,我就不会再供货。” “当然,如果你们硬要是钻空子的话,还是有机会。那就是第二种方式里面,你们获取粗盐的成本越低,你们的利润也就越高。” 听到这里,七大盐商们知道李睿已经把这件事情算尽了,于是都陷入了沉默思考中了。 来的盐商都是当家做主的明白人,稍稍过过脑子就明白了,不管是那种方式,都是裹着蜂蜜的毒药。 只要接受李睿的精盐生意,没有精盐生产能力的七大盐商最后都只会沦为李睿的销售渠道。 李睿这是要统一全国的盐业啊,其志不小啊。 盐商们知道,要论谁能统一全国盐业,也就只有李睿能做了。其他人做就是谋反,李睿这个帝夫来做就是做生意,这性质完全不一样。 而他们其实要考虑的就是加入李睿还是被李睿打击后退出这个行业? 在盐商都低头不语的时候,白家家主白志生咬了咬后槽牙,再次站起来抱拳行礼。然后斩钉截铁的说: “扬州白家愿意与李庄主合作,至于那种方式,请李庄主示下,我白家无有不允。” 来开会之前,白志生就想的很明白,他们白家和其他六家不同。因为内部兄弟分家和外部其他盐商的趁火打劫,白氏家族已然元气大伤。 如果不出意外,不出十年白家就会在七大盐商中除名,掉落到二流家族。现在既然有销售精盐这个机会,不如行险一搏,完全投靠李睿这个帝夫。 如果白家紧紧抱住了李睿这个大粗腿,凭借李睿的权势,说不定白家还有重新崛起的机会。 既然已经打定主意投靠李睿,那就应该在这种大家都不说话的时候,第一个表明支持的态度,而不是首鼠两端的观望。 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李睿面前表现出白家的价值,才能让李睿把白家记在心里。未来生意成功后,李睿论功行赏,白家也能在李睿的盐业体系中争取到更好的地位。 这一把,白志生告诉自己,必须赌了。 白志生的格局还是小了,他今天这个表态,不但让李睿记住了他们白家,更是赢得了李睿的感激,由此白家顺利的成为李睿商业帝国版图的一块拼图。 未来白家,更是在李睿的带领下,冲出盐业的小圈子,成为一个横跨多行业的庞大商业家族。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在会议现场,白志生表态后,另外六家的家主都有点坐不住了。他们不想丧失自己家族未来的前提,又不想失去精盐的生意,更不愿意得罪李睿这个帝夫。 现在他们是恨白家恨的牙根痒痒的,可是也没什么办法。他们六家不像白家那样,在来以前就做好投靠李睿的决定。 他们对自己各自家族在行业内的地位并没有危机感,今天只是抱着试探李睿的心态来赴宴,根本没有权衡好厉害关系。 这种重大的决策,是需要家族会议决定的。 虽然今天来参加宴会的都是各自家族的主事人,但如果未经过家族会议同意,现场就拍板表态,不管是选择加入还是选择不加入李睿的精盐销售体系,这个拍板人都要个人承担相应的后果。 这种后果,这对现场拍板的人来说,风险太大。 都是家族的事情,凭什么要自己家主这一脉来独自承担责任?而一旦拍板正确,好处确实整个家族来享受。正是因为如此,现场的家族族长或家主都对重大决策非常谨慎。 要是大家都不明确表态,李睿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至少短期内他不可能建立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那结果就是精盐卖不出洛阳城。 盐商们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你软饭王有炼制精盐的独门秘术又怎样?想要全国销售,就要建立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而建立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这可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情。 他们七家盐商,哪家不是花费几代人的努力才拥有今天的局面?这就是盐商们和李睿讨价还价的本钱。 25.给脸不要的五大盐商 在李睿以黑山庄庄主名义举办的,宴请全国七大盐商的宴会上,在大家都对李睿的发言沉默以对的时候,白家这么一表态度,七家联盟的态势瞬间被打破。 以后整合全国盐业的主动权就完全在李睿那边了。 因为,白家虽然衰落了,可是庞大的销售渠道和网点依然存在。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经历几代人建立起来的庞大销售体系,白家才能在不断衰败中依然位居七大盐商之一。 现在有了李睿这个强大的靠山以后,白家只要稍加整顿,必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重整旗鼓,再创曾经天下第一盐商的辉煌。 有了白家带着销售渠道网络的加入,其他几家盐商的价值就被打了折扣,就算再加入进来也绝不会有第一个支持李睿的白家的分量重。 等白家家主白志生说完话,其他六家盐商互相之间狂暴的眼神交流终于慢慢平静下来的时候,李睿才开口: “扬州白家的确是曾经的天下第一盐商,这胆魄气度确实令人佩服。热烈欢迎白家成为优品杂货铺的渠道商,相信我们以后会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有了白家这杯酒垫底,李睿根本就不担心其他盐商是不是进入自己的体系了。他们不进入自己的销售体系,就是自动退出盐业这个行业。 也就是说,今天就算没有其他任何收获,李睿的目的其实也已经达到了,拥有了销售渠道网点以及实际经营盐业经验丰富的白家的李睿已经向整合全国盐业的小目标,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能为李庄主效劳,是白家上下数千口子的荣幸。” 白志生已经毫无顾忌的对李睿表忠心了。是啊,既然已经加入,就要认清谁是主,谁是从?白志生在这一点上拎得很清。这从他每次和李睿说话都要行礼就可以体现出来他的恭敬。 “好,既然如此,以后白家进货参照皇宫的价格,只用支付十倍比例的粗盐即可。”李睿直接就给了白家一个好的价格。 没办法,李睿最低也只能给这个价格,因为他向皇宫里面供货就是这个价格。他要是给的再低,那就会显得李睿不地道,自己媳妇的钱还要赚。 所以,虽然精盐炼制成本只是粗盐的两到三倍,但十倍价格就是李睿对外的成本价了。 “多谢李庄主,我这就安排人手,统计发往全国所需的最低日消耗量。然后按比例向庄主支付粗盐。” 白志生闻言大喜,他知道自己赌对了,有了这个进货价,白家再次兴盛指日可待。 要知道,现在市面上精盐的售价是粗盐的三十倍,而自己在李睿这里拿货价格只是粗盐的十倍,按三十倍的销售价格计算,这利润率也是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两百啊。 “不知诸位今天可还有要成为优品杂货铺渠道商的没有?”李睿对其他六个在旁边看着,眼中流露出对白家羡慕妒忌到死眼神的家族家主问道。 六个家主互相看看,还是钟家族长出来说:“钟家目前还没有最后的决策,这需要家族会议通过后,我才能答复李庄主。相信其他几家也是如此。” 其他几家家主也都点头附和:“我等皆是如此情形,请李庄主再多给我们几天时间,我们家族内部还要商量一下,统一认识。” “好的,随便大家回去商量,我尊重你们的选择权。那么由现在开始,以后来拿货的价格,由粗盐价格十一倍起步。每天上涨一倍。直到三十天结束,涨到现在的市场售价。” 李睿根本不惯这些人的臭毛病,以后再说是否加入也可以,但价格肯定会上涨。不然怎么体现出,第一个相信自己、跟随自己的人独具慧眼? “啊,李庄主,您可不能这样啊。要不就给我们三天时间?三天后再涨价,可以不?”现场的盐商不干了,但又没办法翻脸,毕竟只有这里有精盐,而且谁敢真翻脸?不要命了么? 人家不用权势欺压你,而是和你玩商业,那是人家心情好,有素质。要是自己不懂进退分寸,你当这帝王之家是只靠讲道理上位的么? 都是生意人,一听成本价要涨,哪有不着急的。这就算是飞鸽传书,也要三天,那这成本就涨到粗盐价格的十四倍,这比白家拿货价多了百分之四十。 这么大的成本差,大家在市场上和白家就根本没法竞争了呀。 “大家既然有要求,我也是以德服人,那么就等大家三天,三天内精盐价格就是粗盐的十二倍,可以吗?” 李睿笑着,一副从善如流的口气和大家商量着,但扫视众盐商的眼中却毫无一丝笑意和商量的余地。 “李庄主,我淮南江家愿意用粗盐换您的精盐,并贡献出销售渠道。”说着,江家家主江诚站起来对着李睿行了一个大礼。果然,在李睿的压力下,盐商中排名第五的江家也妥协了。 家主江诚也是位拿得起放得下的狠人,既然决定加入李睿的商业帝国,也就马上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为李睿下属的位置,行礼如仪。 “好,江诚家主也是有魄力之人,你获取精盐的价格只比白家高一点点,就是粗盐价格的十一倍。” 李睿抚掌而笑,马上就接纳了江家的投靠,并当众宣布江家购买精盐的价格水平。 “多谢李庄主。” 江诚又是一个大礼参拜而来。对面可是一个亲王,就算平日见到,他们这些商人都是要磕头的,所以江诚行大礼毫无心理障碍。那头是磕的叫一个利索。 面对两家盐商对李睿的当面效忠,盐商中排名第一的钟家和排名第二的史家都没有丝毫要和李睿合作的想法。 相反,由于李睿的相对让步,反而让他们看不起李睿,觉得毕竟是个吃软饭的软饭王,堂堂一个亲王,对自己这些商人居然还会让步。这就是底气或信心不足的表现嘛。 他们想的也很清楚,自己后面也是有后台的。他们以前和自己后台聊到这软饭王时,都听说了女帝和他的关系其实并不是在众人面前表现的那么好,随无凭据,但两人一直都是分居状态却是事实。 帝夫李睿就长住这黑山庄。 这钟家和史家两个主事人私下会面时曾大胆的猜测过,这长期分居的两口子,他们到底有无夫妻之实,其实也难说得很。 谁知道这个软饭王做生意能做多久?万一哪天女帝觉得做生意不体面,要帝夫收了摊子。自己这些跟着帝夫混的人岂不是就要自生灭? 关键是,要是自己加入就相当于投靠了李睿,背叛了身后的后台。 江家和白家是后台已经不行了,撑不住他们了,可钟家和史家的后台还是如日中天,他们两家没有背叛的道理。 如果以后生意撑不住了,被迫加入那就是正当的商业竞争了。至于成本问题,大不了要自己后台出面和李睿协商好了,总不至于高的离谱,让自己这两家活不下去的。 有了这种底气,钟家和史家这两家的家主,自然就没有理由去押上全部身家赌李睿的盐业生意会做大、做长。 而其他三家的后台虽没有钟家和史家强但也不差多少,收到的消息自然也差不多。这也是正常,要不是有强硬的后台,他们也做不到全国前七。 既然钟、史两家都没表态,看起来李睿也没有仗势欺人的打算,那他们三家也就都准备观望一下,回去和家族耆老商量商量再定。 反正还有三天,大不了成本高点而已,反正这盐业的利润高,抗的住。 于是,全国七大盐商,只有两家明确的站在了李睿这边,其他五家都开始各自喝酒、聊天,对李睿指出的两条路都不做明确表态。 其实不明确表态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我们不鸟你李睿的态度。 这种态度就把刚刚宣布和李睿合作,其实也就是加入李睿阵营的白家和江家给当做小人架起来了,让这两家家主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红白的难受。 看到这种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的诡异气氛,李睿笑了一下说道:“今天还邀请了两位贵客,看时辰,估计也快到了。你们五家不妨等一下再做决策也不晚。” 果然,不一会前门充任知客的檀儿那好听的声音响起,檀儿在高声唱名:大将军杨素杨大人到。紧接着,檀儿唱名声音又起:宣威将军宇文化及宇文大人到。 看来这两人是同时到的,只不过杨素官大,檀儿自然要先唱他的名字。 不一会,两人互相谦让着,一前一后进入宴会大厅,站定后对着李睿抱拳长揖,恭敬行礼,都是口称:“见过李庄主。” “两位可都是忙人,今天刚好有几个好朋友一起吃饭,要是不嫌弃就一起坐吧!”李睿嘴里说的是“不嫌弃”,但仆人已经搭好了座位。让两人根本无法拒绝。 好在这时都是分餐制,每个人一个案几,也无所谓和谁同席吃饭,反正都是和帝夫睿亲王一起吃饭,不会掉价。 “李庄主说哪里话,这是我们的荣幸。”两个人也是给面子,毫无架子的坐了下来。 26.峰回路转,李睿有后手 坐下来后两人才去认真打量厅内其他客人,这一看不要紧,心里不由打了一个突。因为他们看到了各自扶持的盐商都在座。 两人不由警惕心大起,看来软饭王没存好心,这是要打自己钱袋子的主意啊,今天这是宴无好宴啊。 为什么两人刚好出现在这里呢? 李睿三世历练可不是白给的,早就要人打听清楚了,这七大盐商中排第一的钟家的后台就是杨素,而排名第三的文家那就是宇文家的旁系子弟直接改名而成的。 所以李睿才请这两家的后台大老板一起来现场。 他今天的计划可是至少拿下四家盐商从而占据全国盐业的大半江山。拿下四家后,如果另外三家不识抬举,也就可以动用手段让他们退出这个行业了。 李睿的终极目的是,以后全国只有他自己这一家盐商,加四个代理分销商而已。 说起来也都是和盐的缘分。 杨素大将军是一直想急着给李睿解释一下,宇文成都封卖精盐的“优品杂货铺”,那是宇文家自己的事,不是兵部的主张,他这个大将军事先毫不不知情。 他可不愿意女帝误会后,撤了他这个远征军元帅的职务。 现在盯着这个职务的人可是多的很,由不得他不着急见李睿。 而且,杨素潜意识里还有点向女帝表功的意思。他可是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去宇文家,帮李睿协调摆平这事,多少还是有点功劳的吧?当然,宇文家贡献给他的那十万贯就被他选择性的遗忘了。 宇文化及更是急着要找李睿交流,一是再次解释宇文成都是受小人蒙蔽,并不是真心要和李睿、和女帝作对;二是对李睿的重礼表示感谢,那琉璃球可以说是稀世奇珍也不为过,他们宇文家不能没有表示的。 关键是,宇文成都是这次“封门事件”的直接操作者。宇文家可是听说女帝赐给了李睿一队翎卫,直接改为了黑山庄的保安队。这说明什么? 说明女帝对这件事很在意,说明女帝很宠李睿。那宇文家还不赶紧上赶着解释误会?虽说上次宇文家赔礼了十万贯给李睿,可是李睿的回礼可是无价之宝啊。 这是不是李睿不接受道歉? 连宇文述这个老狐狸的心里也没底。 所以,这次宇文化及过来可是把那个琉璃珠带着的,视情况变化,看是不是还给李睿?这东西拿着烫手啊。 他们两家这一个月以来,多次下帖子求见睿亲王,都被李睿用这样或那样的借口给拖延下来了。 正在两家彷徨无计的时候,今天李睿却主动派人,以黑山庄庄主的身份,邀请他们今天到黑山庄做客,杨素和宇文化及两人自然是跑都跑不赢的。 这不,两人进来后,看李睿一身居家常服坐在主位,未穿亲王礼服,旁边的人都是一身富贵气。 两人就知道这只是一个私人聚会,于是他们也就按李睿邀请他们过来赴宴驾贴上的“黑山庄庄主”这一身份,称呼李睿“李庄主”。 果然这称呼没毛病,李睿开始说话了: “两位大人来的巧,我这里的事情刚处理完。听说这个月两位大人多次要求见我一面,不知有何见教啊?” 杨素和宇文化及互相谦让了一下,杨素看到自己不说,比自己官位低,严格来说是自己下属的宇文化及是一定不会先说话的。 于是杨素斟酌了一下用词后,先开口: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上次兵部宇文成都误信小人,给庄主的精盐生意带来了损失,我这兵部主事人实在是过意不去。特地来看望一下庄主,这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请庄主笑纳。” 宇文化及就在旁边,杨素也不能说:都是宇文家的错,于我无关。要是这么说了,宇文化及怕是面子上下不来,就要当场翻脸。所以只能这么措辞,顺便也帮宇文家解释一下,他们是误信小人了。 而且今天自己送李睿的“小意思”也有五万贯,这也算是对得起宇文家了,毕竟这一“小意思”后,自己也就只得到五万贯银钱了。 “哦,杨大人客气了,这是小事情,远征才是大事,你这远征大元帅就不必为此小事操心了,李某人绝不会计较的。” 李睿大度的说着,其实只要杨素今天能来,那收服盐商的事就八成能圆满,所以,不管以后如何,现在的李睿倒是真心和杨素在客套。 可是这普通的客套话听到杨素的耳中,就不只是字面意思这么简单了。 心里有所顾忌的杨素自己一脑补,就知道坏了。 这软饭王心眼小,是真记仇了,这话说的好听,实际上是拿远征大元帅的位置来威胁自己?看来这“小意思”实在不足以打动他。 杨素一边大骂李睿是个贪婪的软饭王,一边在想如何保住自己远征军元帅的位置。没办法,谁要女帝这么宠李睿呢?自己只有讨好他这一条路了。 要知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不然大头兵们怎么那么愿意拼命?自己作为统军元帅,地位权势不说,那银钱好处可是数不胜数的。 这世上就没有什么生意能比打仗更能发财的,而且这次发起的可是灭国之战,一旦功成,那政治上的好处更是无法估量。 杨素正着急的时候,一下看到了坐在不远处的钟家家主,心中一动,开口问李睿: “不知庄主,这些朋友是什么人?今天如何有幸能进黑山庄和庄主共饮?”杨素一定是要装不知道的,毕竟扶持商人,让人知道以后,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这倒是要杨大人见笑了,我的贴身女婢在外面做些小生意赚生活费。这几位是盐业的几个东家,他们过来和我那女婢谈生意,我想着女人做生意不容易,就替她们招待一下,算是尽下做主人的责任吧。” 李睿轻描淡写的说着,喝了一口茶以后,接着说: “我刚提了两个共赢的合作方向,可惜只有两家能接受,其他的还要回去和宗族耆老们商量。他们已经吃好了,一会就打发他们先走,我们继续聊。” 杨素眼睛一转,马上想到如何拍李睿马屁了。 虽然盐商上贡给他的银钱,对他来说是一块不小的收益。 但杨素很清楚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只要他这个远征军元帅的位置坐稳了,远征过程和胜利回来以后才会有更多的捞钱机会。 如果没有争取到这次的远征元帅位置,让其他人替代了。替代他的人打输了还好说,如果要是打赢了,回朝后必然威信大增。那他现在的大将军位置都不一定保得住。 当然,杨素和所有大隋朝臣一样,从未想过远征会失败。他认为,只是付出多少代价的问题,拥有精兵强将的大隋赢总是会赢的。 瞬间搞清楚利害关系的杨素,大声对盐商说: “你们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有李庄主为你们指一条明路,你们还不走,难道还想造反吗?” 李睿听到杨素的话不由得暗暗摇头。 杨素急于表达自己的态度他是理解的,但也太为口不择言,意思表达的很清楚,但表达内容的方式,毫无商业的艺术感。 张口就是带兵将领们惯用的那一套扣帽子的说辞,是的,他们带兵出战,代表的就是大隋天子,谁拦路那可不就是造反吗? 但不管李睿怎么腹诽,钟家族长可是看明白了,自己倚为依靠的后台这是在拍李睿的马屁。根本就不问具体事情,直接就要牺牲自己这些商人的利益来讨好李睿。 宇文化及看到杨素如此上道的帮李睿对付盐商,他自忖,宇文家也不能落后了呀。这“优品杂货铺”封门事件本来就是宇文家不占理,这正好补偿一下。 于是宇文化及也随口帮腔:“杨大人说的是,商人就是唯利是图,居然对李庄主的指点还不识好歹的拒绝。看来是要整顿一下了。” 这就是毫不掩饰的威胁了,他一个宣威将军,又不管民事,能整顿什么盐务?他所谓的整顿其实无非也就是要抓人、杀人了。 文家家主满嘴的苦涩,他们文家是大盐商不假,但如果失去了宇文本家的支持,怕是连白家都不如,恐怕撑不到半年,家族生意就会崩盘。那文家也就完了。 钟家族长和文家家主相视一笑,那是如释重负般解脱的笑容。亏他们还在这里尽力为家族,为自己的后台争取最大利益。结果家族的后台,根本就不在意这一块的利益。 在这些大门阀贵族眼里,他们这些生意人就是一个擦屁股纸,还是用完就扔掉的那种。现在,有更大的利益后,盐商就是一个弃子而已。钟家、文家两位主事人其实也很清楚这个时代商人的无奈,要想做生意,特别是要想做大生意或生意做大了以后,都要找个门阀世家做靠山。 其实就算你不去找,这些门阀世家也会按照传统的势力范围的划分,来找你,你一个生意人哪里能有力量抗衡这些贵族,只有卖身投靠。 而在门阀世家贵族的心里,只要朝堂上的核心利益得到保障,他们这些愿意投靠的商人还真是一抓一大把,没什么稀罕的。 至于后世哪些有钱人能左右朝堂局面的事情,在大隋是不可能发生的。哪怕是一个小贵族灭亡一个大的生意人家族也是轻而易举,而且事后并不会受到过重的惩罚。 没办法,谁让商人身份地位低呢? 好了,扯远了。回到李睿的酒宴现场。 在宇文化及帮腔后,钟、文两家的主事人赶紧站起来,走到宴会厅中间对着李睿长揖到地,嘴里也没闲着:“钟家(文家),愿听从李庄主安排。” 27.盐业大一统,白家有船队 这两人是拿定了主意,自己的后台老板这算是当众抛弃了自己,既如此,那就加入李睿的阵营好了。反正是原来的靠山先不仁的,那也别怪自己不义,完全投靠李睿了。 所以,钟、文两家的主事人根本就没有说是选择哪种合作方式,直接就是听从李睿安排。那就表示钟、文两家是以下属自居,完全投靠李睿,听凭吩咐的意思了。 另外三家一看大势已去,自己这三家也没什么坚持的必要了,连忙起身走到钟、文两家主事人旁边,也是有样学样的对李睿长揖到地,口诵:“我史家(薛家、王家),愿听从李庄主安排。” “好,既然大家都深明大义,那我们以后就精诚团结,共同为大隋百姓提供最好、最优质的精盐。来大家共饮一杯,纪念今天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李睿对这个结果很满意,这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本来他还准备花几年时间来一统全国盐业市场的,没想到有了两个神助攻后,一切如此顺利。 这种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当然值得浮一大白了。 这杨素和宇文化及倒是两个明白人,这次一过来,三言两语中就赠送给了自己盐业的半壁江山。虽然自己可以快速的占领这些不肯合作盐商的市场,但毕竟要花时间和精力不是? 能这么“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最好的结果。 当下,心情激荡的李睿吩咐一声,“檀儿,送几位盐业的好朋友离开,我和杨大人、宇文大人好好的痛饮几杯。” 看着李睿似乎是领了自己的人情,杨素和宇文化及都长出了一口气,紧张的心态终于放松下来了。虽然觉得有点被李睿算计的感觉,但总算是把这件“封门”事件圆了过去,这就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虽然几乎是送出了整个盐业的控制权,代价是大了一点。但两家都是门阀世家,这点损失并不伤筋动骨,还都承受的起。是以两人都不是太在意。 反正讨好李睿的目的都达到了,所以在后面的酒宴上,两人和李睿就展开了娴熟的商业吹捧,最后圆满的吃完了这顿酒宴,宾主尽欢而散。 自然,这里面的滋味也只有参加的人,才能自行去体会了。 繁华和虚荣总会散去,酒宴以后,在白家和江家两位家主正欲登车离去时,被李睿的侍卫长李辰安排的人礼貌的留了下来。 大约一个时辰以后,两人被请到了李睿的书房。进书房时,李睿已经坐在书桌后面看书了。 两人偷眼打量此时的李睿,见到的是一个两眼炯炯有神,神态自若,自信满满的睿亲王,哪里有一点点软饭王的样子?更是没有一点喝了大半夜酒的样子。 其实,关于酒水,李睿也是很无奈,他早就想醉一场,可是这大隋的酒水,喝起来的感觉真的是喝水。李睿估计最多也就十来度,没办法醉倒他这喝扳倒井、闷倒驴、霸王醉的酒虫。 李睿早就想酿酒了,只是手里的粮食不充裕,要是他拿出粮食来酿酒,估计女帝连吃了他的心都有。理由?很简单啊,大隋还有那么多人都在饿肚子,你却在浪费大量的粮食酿酒? 李睿估计,等这次秋收过后,就应该有一点点余粮让他酿酒了。毕竟要远征,皇庄的大部分余粮是要供应远征部队的。能有那么一点让自己折腾一下,就很不错了。 看到两个家主进来,李睿并没有站起身去迎接,甚至都没有开口,只是抬起看书的头,淡淡的扫了他们两人一眼。 就这一个淡淡的扫视,两个家主犹如在大冬天被浇了一盆凉水。浑身激灵灵发冷。膝盖一软,顺势就跪下来了。大声说:“草民白志生(江诚),拜见睿亲王。” 在宴会上大家互相敬酒、闹酒,自然装作不知道李睿的真实身份。但现在自己两人可是已经在李睿的书房里,当面锣对面鼓了。哪里还敢再装模作样的不知道李睿是谁? 所以在李睿的眼神扫视下,两位家主秒怂。甚至自己报名字的时候,连自己是家主身份的话语都不敢提。万一李睿不爽了,觉得你是家主,不得了吗?那换一个好了。那自己岂不是没事找事? “两位家主无需紧张,这么晚还叫两位过来,一是感谢一下两位的支持,二是探讨一下未来的发展。”李睿和蔼可亲的说着,顺手指了一下旁边的凳子,示意他们坐下说话。 这盐商在普通人眼里那是富可敌国,确实他们是有钱,也慢慢的开始膨胀。可今天他们见到李睿后,突然明白,在这帝国真正的顶尖权势面前,他们那点自以为是的财富算什么? 这是李睿讲规矩,否则只要李睿愿意,七大盐商都不一定能见到明天的太阳,他们自持的那点财富和后台在帝夫面前什么都不算,连命都保不住。 所以,两人一脸受宠若惊的斜着身子坐下,屁股也就将将挨着一点凳子。说实话,这动作比站着还累,但既然李睿要他们坐,他们也就不敢再站着。 好在李睿也大致明白他们的心态没有多做假客气,他倒是想客气,可这两个人不一定有福气消受啊。 “你们是最先认清形式的,这很好,我想以后盐业这一块就由白家负责销售,江家从旁辅佐,你们看如何?” “小人尊王爷令。”既然已经被李睿派遣了差事,那就是有主从关系,自然不方便自称草民,所以两人改了自称。 “说说看,你们的粗盐都是怎么来的?”李睿终于暴露了叫他们来的终极目的,他要一杆子插到底,绝不会放过原料来源这个龙头。 白家既然被李睿指定为盐业销售负责人,自然李睿的提问由白家家主白志生来回答: “启禀王爷,全国粗盐大半来自川中的盐井,其他只文家有一部分来自陕西湖盐,薛家有一部分来自山西土中的岩盐,我们白家有一部分是海盐。” “哦,具体说说。” “是,岩盐多有毒,不敢卖给人食用,但由于价格低,还是有人少量倒卖,其实用水化开,多晒几遍,吃了也死不了人。其他的盐都可以吃,只是湖盐最好。当然,这都比不上王爷的精盐来的好。” 白志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还不忘顺便拍一下李睿的马屁。 “你家做海盐,有没有船队?”李睿两眼放光的紧紧盯着白志生看。 白志生心里在大骂,家里这是谁泄密了?回去一定要严查。 自己好不容易偷偷的打造了十几搜大海船,准备到海外去发财。结果消息居然就被远在东都洛阳的帝夫给知道了。 他哪里知道李睿这是一句灵魂拷问,因为李睿做梦都想拥有一只无敌舰队。听到白家沾了一个海字,就忍不住问了一句。其实,他压根就不知道白家有可以远洋的舰队。 “禀王爷,小人倒是打造了几艘海船,年后刚下水,现在还没什么头绪。”商人的本性,就算是觉得消息泄露,也要挣扎一下,希望把损失减小到最低,所以,白志生说只有几只船。 “茫茫大海,你的几艘海船怕是不够啊。”李睿顺嘴就说出来了。 “扑通”一声,白志生跪下了,连连磕头: “小人该死,不敢欺瞒王爷,实际是打造了十七艘千料海船,现在都已经下水,今年已经从琉球收获了一茬特产。” 李睿心中想,自己这次穿越后真是气运旺盛,就这么随口诈几句,就获得了一个船队。他可是知道,现在的海战还是在两船贴舷,全靠士兵跳帮作战。也就是船靠近后,船上的士兵冲过去杀人。 谁的船大,谁的士兵训练的好,谁就是胜利的一方。 “能收获一茬,看来你白家的私兵训练的不错啊。”李睿又跟了一句。 白志生肠子都悔青了,自己怎么什么话都说? 而且这个高高在上的帝夫不是出于弘农李氏那种传统农耕家族吗?怎么对海上的营生这么熟悉?感觉就像海盗。对,李睿给他的感觉就像一个积年的老海盗。 “说说你白家的船队吧,别打埋伏。” 李睿此时更是笑眯眯的看着白志生。李睿这表情让白志生完全没底了,心一横,反正已经这样了,干脆实话实说。 “等等。”在白志生就要全盘托出的时候,被李睿叫停了。 “江诚家主,你先去找漓儿谈一谈销售渠道的细节,这里的这一摊子你不参与比较好。” 江诚知道,这是李睿为他好。 他在旁边听的早就浑身不自在了,又不能主动告辞,汗都急下来了。这两人谈的事情涉及私蓄军队,稍稍一外露,要死的人就不是一个两个那么简单了。 现在听到李睿要他出去,长舒了一口气,赶紧给李睿磕了一个头,说声:“小人告退。”就仿佛后面有狗在撵他一样,飞快的退出了李睿的书房。 28.世界地图与远征会败 谁也不知道当天晚上白志生和李睿两人在书房谈了一些什么。只知道白志生离开的时候笑的像个白痴,那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激动,抑制不住在脸上蔓延的结果。 第二天,李睿破天荒的主动回到皇宫,求见女帝杨婵儿。说是求见,但李睿还是要婉儿去传话,把两人见面的地点定在了洗梧宫自己的书房。也就是李睿回宫,要女帝来见他。 当天下午,女帝和李睿见面的时候,外围站岗的是御林军,而内围站岗的全部是皇家内卫和黑山卫一营五十人。 “李睿,你这是做什么?有什么私密的事情要和朕说?还要朕动用内卫站岗?” 屏退左右以后,身边只留一个婉儿伺候的女帝,终于放下了端着许久的帝王架子,和李睿平等交流着。 现在也只有在从不拿她当帝王的李睿这里,她才能真正放松一下自己。女帝也不知道为什么,李睿就从来没有拿她真正当过皇帝看待。 虽然李睿嘴里称呼女帝为陛下,但女帝感觉的到,李睿称呼“陛下”的那感觉和称呼自己“媳妇”没什么两样。都是那么亲热,那么随意。而女帝反而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虽然杨婵儿还没有爱上李睿,但也对李睿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也知道李睿有本事,且绝对不会害她。现在看李睿搞这个架势,她也想知道李睿是不是又搞出什么好东西? 万一再来一个堪比“曲辕犁”的发明,那对大隋帝国的帮助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这也是女帝虽然不满意李睿的装神弄鬼,但还是按照他的要求布置了保密程度最高的守卫等级。 甚至为满足李睿要求的绝对不泄密的要求,还出动了只听命于她一人的皇室内卫来站岗护卫。 “你猜。”李睿一边从随身的行囊中取出一些物件来布置,一边随口调侃了一句。 “你可别说是精盐的事情,昨天朕已经收到报告,知道你基本统合了全国的盐业。这是大事、好事,但也没必要搞这么神秘吧?” 女帝此时都有上前一把把李睿挠个满脸花的冲动,自己多少大事要忙?怎么就鬼迷心窍的听他的话,搞了一个最高等级的安保,难道就是来和他调情? 要是一会他拿不出匹配的秘密,朕就要治他的罪。 嗯,那治什么罪呢?一个月不许进宫?他本来就不稀罕进宫。罚他俸禄?他卖精盐一天就收获巨万,现在更是整合全国盐业,不缺钱。 那罚什么呢?就在女帝纠结罚李睿点什么的时候。 李睿已经在案几上摊开了他连夜画的世界地图,对女帝招招手,示意她走到近前来。 “来来,我的陛下,你来看看,看看这是什么,我们再谈。” 女帝自然是好奇的,走上前来只看一眼,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也顾不上介意李睿那句有点暧昧的“我的陛下”的说辞中的不恭敬。 而听到“我的陛下”这种称呼,婉儿还狠狠的用眼光挖了李睿一下,这意思是女帝虽然不追究,但我替陛下记住了,以后再算账。 吸引女帝的是平放在案几上的一张巨大的羊皮纸,纸上画的是地图,这个女帝是看得出来的。只是这个地图怪模怪样的,好像是两个球并在一起的模样。 观察了足足一刻钟,女帝指着其中一个地方,犹犹豫豫的说:“这是朕的大隋帝国?” “陛下睿智。”李睿由衷的夸奖了一句。 在一个从来不知道自己所在地面实际是一个球形的人眼里,在一个第一次看世界地图的人眼里,在地图上完全没有地名标志的情况下,还能准确找到大隋的位置。 不得不说女帝之所以能成为女帝确实是有她的过人之处的。 已经被锻炼的泰山崩于前都能面不改色的女帝,被李睿一句夸奖给激动的满脸潮红,开心的露出甜美的微笑。 这灿然一笑,让李睿呆了一下,他又在杨婵儿的笑容里迷失了一小会。 看到李睿的迷失,女帝很高兴。感觉上,哪怕朝政处理的顺手,也不如让李睿迷失这一会来的成就感大。 这两人在搞什么鬼?一个满脸羞红,一个目露迷离。刚刚还是在讨论事情,怎么一会就成了这种情况? 于是,旁边站立伺候的婉儿不识时务的咳嗽了一声。 “咳咳。”的声音把两人又唤回了现实。 “咳咳。” 李睿也掩饰性的咳嗽了两声,从短暂的迷失中回过了神。 然后从地图下面拿出一张和案几上地图同样大小的薄娟覆盖在羊皮纸做的地图上,唯一不同的是薄娟上写满了字。 这时,整个地图哪里是大隋?哪里是突厥?哪里是高句丽?哪里是吐谷浑?一目了然,清晰无比。 “萨珊王朝(伊朗高原)、东罗马希拉克略王朝(东地中海)、戒日王朝(北印度)、突厥汗国(欧亚草原)、阿瓦尔汗国(中东欧)、法兰克墨洛温王朝(西欧)、阿克苏姆帝国(东非)。” 女帝在旁边轻轻的念着,一边在地图上勾画这些国家的边界。良久,她抬起头,对李睿说:“就算没有其他消息,就今天这幅地图,朕就不怪罪你整蛊作怪的要求最高保密等级的安防要求。” 婉儿在旁边也看呆了,以前一直以为大隋是世界的中心,自以为泱泱大国,万邦来朝。 结果今天一看,大隋只是在一块大陆的边缘占了一块地盘而已,而那块大陆还有那么大的地方,都是其他国家的地盘。原来大隋也不是那么大啊。 女帝是多么聪明的人啊,看到这个地图她就明白了,世界如此之大,国家如此众多,在她的认知之外还有如此多的国家,有的甚至比大隋帝国的疆土要大许多。 至于这个地图的真实性,女帝没有丝毫怀疑,也没有追问李睿这地图的来历。她选择了无条件相信李睿,相信这个和自己有着共同利益的丈夫。 杨婵儿想得很通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不是吗?只要李睿对大隋忠心,对自己忠心,有点小秘密也无妨。 “这只是刚刚开始,后面要讲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最好是我们夫妻两个单独聊。不是信不过婉儿,只是法不传六耳。不可以轻易让人知晓这世界的秘密。” 李睿故作神秘的说着。 但女帝听懂了,这接下来怕是有军国重事要谈,婉儿不参加为好。 “婉儿你先去传膳,今天晚膳朕就在这洗梧宫和睿亲王一同用膳。” 为照顾婉儿的情绪,女帝给婉儿安排了一个活计,支走了她。 婉儿也知道,自己刚才的咳嗽打扰了两人的暧昧,这是李睿在公报私仇的打击自己。可她明白皇命不可违,只有狠狠的瞪了李睿一眼。 “奴婢遵旨。”给女帝行礼后,退出了李睿在洗梧宫的书房。 “好了,婉儿退下了,有什么说吧?你以后也给婉儿留点面子,她毕竟从小就跟着我,和别人不一样的。” 只有他们两人的时候,女帝也不自称“朕”了,她感觉这样交流起来,整个人都舒服很多。 “没办法,要是婉儿在,怕你要面子,有些事不好谈。” “说吧,我洗耳恭听。”女帝难得放松了一次,心情也好很多,也就从善如流了。 “好,我直说了。打仗的事情我不懂,但农时我懂啊。”李睿还是谦虚了一把,把自己从打仗中摘出来,不然女帝要自己带兵,万一按历史记载,这次隋军全军覆没,自己这还活不活了? “我们秋收后从洛阳发兵,到达高句丽就要行军数月。到时候就是隆冬季节,那个地方可是滴水成冰的地界,我们的防寒措施如何安排” “当然,这还是其次,我现在说的是关键,远征高句丽,我们要有两手准备。胜利或败退都要有预案。” “你说会打败仗?这不可能,我大隋九边战士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是,九边精锐是厉害。但毕竟是人,是血肉之躯,要是碰到天灾呢?” “你敢诅咒朕的忠勇士兵?” 李睿不耐烦的挥挥手: “就咱们两个,少拿架子,我绝不会在第三个面前提出失败的可能,那是在动摇军心,这我懂。所以,我才要婉儿离开。有些事,只能咱们夫妻两人说。我是在为你着想。你好了,我才会好。” 女帝沉默了,李睿知道,这种直白的对话可能也就只有自己一个人敢说、能说。其实,要是李睿还是原来弘农李氏的嫡幼子,恐怕也是不会说的。 毕竟这个时代,皇权至高无上。虽说是自己的妻子,可那也是皇帝,是君。你虽是丈夫,可是你也是臣,要是较真起来,你是要对你妻子磕头的。 既然说开了,李睿就把自己的思路说明白了: “打仗我不在行,也管不了,但关于战争有两个补救措施,你要不要听听?” “嗯,你说。”杨婵儿现在脑子乱糟糟的,所有的人都认为大隋天军一到,小小高句丽必然毫无悬念的覆灭。从来没有人说:注意,咱们也会有失败的可能。 29.霸道李睿,女帝的道歉 “进攻高句丽必然是水陆并进,一举覆灭之。但风险也在这里,那水路可是大海,最是喜怒无常,谁能担保风平浪静的让我大隋勇士渡过长达半个月的航程?” 女帝突然反应过来,问:“你怎么知道是水陆并进,你怎么知道水路要走半个月?” 这可是朝堂上的核心机密,是今天她才和兵部的人拟定的进攻方略。特别是海路航线的时间,这没有出过海的人如何计算出来的?难道李睿在朝堂上有密探? 到底是帝王心术,马上就想的很远。 “收起你的猜忌。”李睿也有点烦了,站起来吼了一句。 他这一硬刚,相反,女帝反而清醒了过来。是啊,自己真想多了,要是李睿有异心,也不会当面和自己说这些了。 “抱歉,我习惯了什么事情都向皇权方向去思考,算是敏感了吧!你继续说。” 这可是女帝,第一次向李睿服软道歉,李睿认为这是夫妻交流的一个好的开端。当下也不计较什么,而是拿出早就想好的理由来解释: “高句丽有漫长的海岸线,而陆地上却不好找突破口,所以必然是水陆并进的进攻路数。至于航行时间,我整合全国盐业的时候,刚好收服了一个拥有海船的家族,就是扬州白家。昨天向他们请教的啦。” “好了,好了,是我不对啦,快接着说。” 女帝居然开始不自觉的撒娇。是啊,剥掉那层女帝的硬壳,其实杨婵儿也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在这种两人独处的过程中,面对一个不把她当皇帝的丈夫,精神放松之下,也本性流露了。 “这半个月的航线上有大小岛屿二十七座,我现在就安排白家船队开始进攻这些小岛,沿途占领,作为水军的前进基地。一旦有不测风云,水军也有就近的避风港,不至于全军覆没。” “好办法,那就相当于水军每次只有一天的航路,老船工是可以有一天预判天气的能力的。这点提议不错,本帝有赏。” 习惯帝王思维的杨婵儿忍不住来了一句“本帝有赏”。再想起现在的情形,杨婵儿不由脸一红,口气一变: “赏赐先记下,你接着说。” 李睿看这么可爱的女帝,也是莞尔。 怕她害羞,当下也不再逗她,而是接着说:“至于陆地进攻,我庄子里有个医生,最近研制出一种行军散,对军中瘟疫等病症有奇效,可以采购一些。” “都是好办法,有这些保障,加上你的曲辕犁造成的粮食增产,你真是我的福星啊。” 女帝被李睿说的信心满满了,但这不是李睿的最终目的,所以李睿继续在对女帝进行极限假设。 “别高兴的太早,这都是我的未雨绸缪,天道无常,不可大意。比如水路,万一在正常航线上突遭不测,如何应对?陆地上变数更多,突厥可是一直都虎视眈眈,如果趁火打劫,如何应对?” “就你事多,关于突厥我早已经有应对办法,这你放心。只是水路变故我无法可想。”女帝也不是白给的,马上就接住了下文。 李睿没有废话,只是抛出了在某个时空,已经发生的事情作为远征事态讨论的结束语: “你要考虑万一,我是说万一之时,朝堂内外反对你称帝势力的反扑。而且,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九边精锐丧尽,天下必然反王遍地,如何弹压反?今天我是把问题抛给你了,如何解决,这就是你的责任。切切,不可大意。” “这些确实是问题,但既然我有了准备,我就可以确保此远征就算失败,对朝政也没有大碍。” 女帝很有信心能对这次远征失败作出兜底安排。然后,话锋一转,流露出一种小女儿的娇蛮,问: “多谢你为我着想,你怎么对我这么好?有什么企图?” “我可不想你被叛臣贼子赶下台,那我就没法舒服过日子了。” “滚。” 刚刚被感动的女帝,听到李睿如此回答,大吼一声,借势而起,抬腿就向外走。在李睿没有看到的地方,杨婵儿挥手擦掉了眼角那一滴尚未滴落的眼泪。 她是被李睿感动了,一个人能为另外一个人想到这么多,而且还是不避嫌疑的冒死直言。这是需要多大的胆量,这是对自己有多关心啊。 虽然,最后李睿的回答破坏了整个谈话气氛,但杨婵儿知道这厮就是故意的。故意让自己觉得他纯粹是为帝夫的日子好过,而不是对自己的关心。 不得不说女人自行脑补的功能真是强大,李睿其实完全没有撩女帝的意思。女帝这是自己被自己撩了。 女帝刚刚走到门口,就要出去的时候,突然停住了脚步。回头说了一句让李睿目瞪口呆的话:“要是水军战败,就让残部加入你的盐商船队,让他们替朕在海外打出一片新天地如何?” 看着李睿今天第一次在自己面前露出目瞪口呆的样子,杨婵儿抿嘴一笑:“你不就是看上了朕的水军,想去海外贸易吗?朕送给你就是了。看你那小家子气的样子,哈、哈。” “婉儿,陪朕回勤政殿用膳,今天还有活干。” 看着女帝雄赳赳气昂昂的离开,表面上好像是女帝在和帝夫的讨论中占了上风。但婉儿细心的发现,女帝似乎有一种落荒而逃的感觉。 女帝大笑着离开,李睿有一种心思被揭穿的窘迫,摸摸鼻子自嘲一笑,看来自己还是小瞧这杨婵儿了。 不愧是一代女帝,心思细腻敏锐,自己应该是哪里露出了马脚,让她看出了自己想要一支海军到海外捞钱的企图。 本来李睿计划的很好,先用世界地图忽悠女帝,让她心神失守。只要她不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天子,后面的很多事情都好交流。 在女帝心神不属的时候,李睿再来个远征失败的假设,更加动摇其心志,最后李睿再顺理成章的提出让自己建设大隋海军的想法,必然会获得支持。 整个交流过程基本都在李睿的掌握中,只是李睿似乎算漏了女人的心思这一条。这也好理解,毕竟是三世直男,还真没有和女人交流感情的经验。 这一套路对待哪个帝王都没问题,李睿算漏的是杨婵儿早就认命的把他当做了自己的夫婿。虽然不经常见面,但却内心还是为李睿保留了一份念想。 毕竟,杨婵儿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自己嫁人而不是男人嫁给自己。十几年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镌刻到杨婵儿的潜意识中了,不是能轻易抹杀的。 所以,午夜梦回时,女帝还是对自己的丈夫有所期待的。 而李睿从搬出皇宫、发明曲辕犁、发明精盐到智斗宇文家直至小站练兵、统一全国盐业。这一件件、一桩桩事情都在向女帝显示李睿的不凡。 不管自己承不承认,作为妻子的女帝其实是一直为李睿高兴和与有荣焉的。 所以,今天女帝能很快的从世界地图给她带领的冲击中清醒,也能很轻易接受远征军有失败的可能。 这都归功于是李睿来和她说这件事情,要是换成第二个人,女帝可能毫不犹豫的先把来说这事情的人斩了,再去找他人进行小心的求证。绝不会允许有人有机会乱自己的心志。 女帝的潜意识中虽然还没有对李睿产生夫妻间的相互依存心态,更没有对李睿有任何依赖的心理。但已经切切实实的把李睿当做亲近之人。 对李睿的说辞本就没有信任成本的问题,所以,很轻易的就接受了李睿的说辞和观点,也就有更多的心力来分析李睿的真实目的。 所以女帝就慢慢分析出李睿的目的,一方面是给自己扫盲,开拓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是提醒自己做好远征失败的预案。 但女帝从李睿的分析中听出来了李睿对大海的渴望,再仔细一琢磨就明白了李睿的终极目的,那就是想海外贸易。 海外贸易,说的好听,其实就是一群海盗、土匪。对打的赢的当地土著要么是直接抢,要么是象征性的给点物资交换。只有碰到武力征服不了的名族或势力,才会去公平贸易。 这种利润历来为崇尚儒家思想的大隋帝国所不齿,所以女帝自己是不会去碰这个生意的。 既然李睿有拓展海外生意的雄心壮志,作为妻子的自己何不顺水推舟的成全他?让他去试试看呢? 反正这又不会危及本土自己的大隋帝国,女帝认为,只要江河湖泊中的大隋舰队能打就行,那点子可以出海的水军要不要都没有太大关系。大隋帝国的核心利益都在本土。 女帝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承了李睿的人情,确实开拓了眼界并有了远征失败预案的腹稿。有些害羞的女帝只好落荒而逃,只是逃走的时候,点了李睿一下,告诉他别在自己面前耍小心眼。 回到勤政殿的女帝,根本没有平静下来批阅各地的奏章,她一会发怒,一会微笑,一会发愁,一会发呆。 如此丰富多变的表情,让在旁边伺候的婉儿都看的目不暇接了。这还是那个睿智果敢的女帝吗?活脱脱一恋爱中的小女生啊。 30.结婚纪念日,不想工作 “婉儿,你说他要是直接找朕要外海水军,朕会不给吗?用得着绕这么一个大弯子吗?”女帝发了一会呆,还是忍不住对身边的小闺蜜吐露了自己的怨气。 “启禀陛下,我不太懂您的意思,您是说有人找您索要军权吗?那万万不可给啊。陛下您曾亲口说过,军权大过天,不可旁落。” 婉儿估计是小两口在玩花腔,李睿一个做生意的软饭王,你要军权做什么?而且陛下不是才给你两千翎卫转职当保安吗?保卫黑山庄的安全,怎么也够了呀? “嗯,你说的对,朕对部队比较紧张,还真有可能不给。”女帝发现,李睿在某些方面比自己还了解自己。 坐在勤政殿的女帝,看着墙上的万里江山图,想着杨氏先辈取得江山的不易,半个时辰后,被李睿几个散手搞乱的头脑逐渐清醒。 虽不至于对李睿反悔,但毕竟恢复了帝王心态,对给李睿水军这件事情,也转为持谨慎态度了。 反正自己答应的是水军兵败后才给他。朕的水军就一定会败么? 那可不一定。 女帝思忖,李睿今天不是说,有那么二十七座小岛当水军的落脚点、避风港吗?那水军提督只要不是笨蛋,这仗最多是打不赢,怎么都不会败吧? 要是不败,呵呵,朕的水军就还是朕的,不算朕食言。 和女帝交流完的李睿,没有留在洗梧宫过夜,而是连夜出城回到黑山庄。马上就要秋收,秋收后远征军就要出征,对这次几乎是必败的远征,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自己已经提醒了女帝,李睿觉得这最关键的一步算是走出去了。 其实,自己这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不然真不想担着被女帝怀疑的风险,暴露自己这么多想法。 形势比人强,在大隋帝国,自己要是不取得女帝的支持,自己那真是寸步难行。而要女帝支持、至少不反对自己的行动,就必须对女帝如实交心、交底。 要不然,那无处不在的女帝内卫、暗卫的什么特务组织,把自己的行动报上去后,分分钟女帝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一旦怀疑变成猜忌,猜忌变成提防,那自己就离死不远了。 现在看起来,自己这主动交流的办法效果还不错。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李睿其实深知自己现在根本没有力量去左右朝局或是战争的走向。他今天和女帝交心的最底线目的其实就是告诉女帝,我是和你一条心的。 顺便报备一下,我现在整合了全国的盐业,并且有一个盐商家里有支海外船队。这船队可不是我建的,我只是捡了个现成的便宜而已。 有了这个基本认知,女帝就不会在以后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怀疑李睿拥兵自重,意图不轨了。 李睿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黑山医学院赶紧多配行军散,要白家赶紧出海占领大隋水军攻击高句丽航线上的沿路二十七座海岛。有了海岛,难道还怕没有海盐吗? 而且以后直接把精盐的粗加工基地建在海岛上,就可以很方便的向高句丽、琉球甚至倭国倾销精盐。当然,这价格一定是大隋帝国百姓享用价格的十倍以上才好。 至于自己的黑山卫,现在才刚刚投入基础训练一个月,完全起不到什么作用。自己还没有让黑山卫完全归心以前,是绝对不会把他们派出去执行任务的。 而要黑山卫归心,就要打造一只有军魂的部队,这就要建立在不断胜利,不断锤炼的基础上。这可不是朝夕可达的事情。 李睿很清楚这一点,现在先对黑山卫进行训练和忠诚化教育。当然待遇也必须跟上,只要黑山卫的人个个没有后顾之忧,打仗才就能拼命向前。 而这个时代,胜负的因素恐怕有很大一部分体现在武器、盔甲等装备的质量上。 我盔甲好,你砍我一刀,我不会丧失战斗力;而我的刀比你的盔甲来的犀利,我砍你一刀,你的盔甲就防不住,你就会受伤。而此时的战争,在战场上受伤,就意味着死亡。 因此,在安排黑山卫进行基础训练的时候,李睿又把铁匠老秦和黑山医学院院长巢元方找过来,和他们讨论炼钢的事情了。 老秦和巢元方现在已经不是原来的光杆司令了,每个人手底下都有一帮学徒或学生。特别是巢元方,李睿放开了他招生的限制,他就按照医学、化学、甚至抢了李春的材料学等学科进行分门别类的招生。 于是炼特种钢的担子就落在巢元方的身上了。 李睿只能是起到个指方向,提思路的作用。他虽然满脑子技术,但与大隋的科技水平完全不匹配,就是个空中楼阁,无法落地。 比如,李睿想造枪造炮,可是在他的知识体系中造枪炮要有机床。而要有机床就要有工业母机,那工业母机怎么来?大隋,别说是大隋,就是现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生产不出来。 这就是历史发展进程的问题,工业化那是那么好达到的? 鉴于此,李睿就干脆让大隋人自己来摸索发展。相信有了自己的指导,经验积累起来少走一些弯路,发展速度也就快起来了。 当然,一些取巧的东西,李睿也不会放过,但他绝不把答案直接说出来,他只是引导和判断方向。 这样外界就无法得知某项发明到底是如何出现?他李睿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也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但就算是这样,黑山书院的所有学问人,逐渐都视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李睿为精神支柱。因为他们知道,判断方向是最难的,而李睿的判断从不出错,那说明什么? 说明大家研究的东西,在李睿院长的心中早已想通透、想明白了。所以才会毫不出错的给大家指出发展方向。只是为了锻炼大家,李院长才从不亲自出手而已。 隋大业二年,八月十五。 这天上午,李睿美美的睡了一个自然醒,醒来后也不急着起床,而是在床帐内发了一会呆。想着前几天天和女帝的交流,他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可以休息一下了。 盐业方面,由于涉及多重秘密,所以李睿把盐业各个环节人为的分成了几个板块,和各大盐商打交道的销售渠道檀儿在管理,制造交给了杏儿,店铺都交给了漓儿。 其他的研究,玻璃制作研究交给了耿询,武器盔甲材料的研制交给了巢元方,攻城器械等武器开发交给了李春。 而涉及自己武力底牌的小站练兵交给了赵子;皇庄和黑山庄的秋收及日常管理交给了玉儿。 这样一来,李睿就完全成了丢手掌柜。 想到自己这具身体的主人,在去年八月十五这天正是春风得意小登科的时候,却无端被人推下水,死于非命。虽然自己随后跨界穿越而来延续这李睿的生活,但这已经不是他的命运了。 想必,这个李家嫡幼子羸弱过甚,就算当天躲过一劫,怕是后面仍是难逃毒手吧。 想着这些,突然意识到,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同时也是自己和女帝成亲一周年的纪念日。 难怪今天早上懒散的不想工作,看来原主的意识还没有被自己完全同化,还有丝丝残留来影响自己,让自己在今天想要休息。 既如此,我就好好休息一天。李睿并不在意原主意识的残留,既然已经接收原主的一切,那也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李睿对此毫无芥蒂。 伸伸手,咳嗽一声。旁边等着伺候的玉儿就带着一大群丫鬟婆子,来给李睿洗漱,更衣了。 贴身四婢虽然各有管事,但任然轮值伺候李睿。就算李睿要她们去休息,她们也不同意,因为在她们的认知中,伺候李睿才是大如天的事情,是她们的根本。 她们四个虽然是奴婢,但先是身处世家大族,后又陪嫁到皇家,这些年也都是锦衣玉食的供着,论眼界比之一般人家的大小姐怕也是不差多少。 或许以后她们会成为各自商业领域的女王,但是现在,要不是李睿的安排,她们自己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兴趣去管理所谓的生意。 看着忙前忙后伺候自己洗漱的玉儿,你怎么也不会想象得到她管理皇庄偌大家业时是如何赏罚分明、沉稳果断。 “玉儿,今天我不工作了,有什么地方好玩的咱们去凑凑热闹。”李睿身边的人,已经对他嘴里偶尔蹦出来的新鲜词汇见惯不怪了。反正他们也是希望自己的少爷能休息一下。这一年时间少爷像陀螺一样,一刻不停的忙碌着,到叫她们这些做婢女的看着都心痛。 “奴婢倒是知道今天晚间,聚贤楼办中秋诗会,听说是邀请了城中的四大才子和四大花魁。倒是一个盛会,王爷有心情可以去看看的。” 玉儿不愧为当家的管家婆,这消息倒是灵通的很。李睿一问,她就马上能回复出来。 31.中秋诗会与电报局 “中秋诗会么?估计也没什么意思。”一肚子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的李睿对大隋时期的诗文确实没什么期待感。 “往年是没什么佳作,倒是听说今年的主持人是长孙晟大人的公子长孙无忌,他动用关系邀请了四大才子和四大花魁,想必为博佳人一笑,今年的中秋诗会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且聚贤楼是东都第一酒楼,那饭菜酒水不比咱们王府差多少,有些菜甚至还要好吃一点的。特别是他们家的美酒,叫作聚贤醉,在东都那是一绝的。” 玉儿是希望自己少爷出去散散心的,也就有针对性的介绍起来。既不介绍是哪些四大家,也不介绍是哪些四大花魁。 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少爷,别的还好,对美女、诗词都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唯独对美食、美酒情有独钟,听到自己这么说,肯定会有兴趣去凑凑热闹的。 不得不说,还是身边的人了解李睿,玉儿这么一介绍,李睿果然就动了心思。想着自己庄子里的自酿酒还要等秋收有了余粮后,才好动手去做。 现在,倒是不妨先去凑个热闹。 李睿天天喝那个快把嘴巴淡出茑的低度酒都喝烦了。听说还有美酒,一下就勾起自己的馋虫了,虽然不敢对此时的所谓美酒有太高的期望,但怎么也要尝尝吧? “好,叫钱丑安排护卫,你们四个一起去,少爷我也去散散心。” 李睿最后一锤定音的拍板了这次出行。 他以前因为担心被女帝猜忌从不主动离开黑山庄,但自从前几天和女帝沟通完后,李睿就知道,现在他和女帝之间一种简单但牢固的互信已经形成。他以后倒是不必要过于谨慎了。 权势,什么是权势? 虽不好解释,但李睿现在享受的就是帝国顶级的权势带领的好处。 也就是在吃晚饭的时间,他的人已经坐在聚贤楼三楼那顶层最豪华的包厢中了,随身四婢在旁边围着伺候。钱丑安排的护卫里三层外三层的把这包厢、第三层,甚至酒楼都护卫了起来。 毋庸置疑,这聚贤楼第三层就只有李睿这一间包房有人,其他的都是李睿的护卫,也就是说,李睿包场这第三层,而且还不用花一个大钱。 李睿自得其乐的喝酒吃菜,隔着窗帘看着楼中的喧嚣。这聚贤楼是一个回字形的格局,李睿包房窗子就是正对回字形底端的大舞台,间隔最多不超过十五米。 他能很清楚的看清外面人的脸,而由于有珠帘和纱幔阻隔,外面的人完全看不清包房里面的情况。 今天所有的诗词诵读、舞姬、花魁的表演都在这舞台上演出,这包房的位置,简直就是贵宾席中的头等舱。 李睿对玉儿的安排很满意。完全不介意玉儿动用帝夫的名头找长孙无忌来定位置。 他才不怕招摇,对他来说招摇点没什么不好的。 反正他软饭王的名头也没什么光彩的,面子不重要,要是他真的处处低调,那女帝反倒会以为他别有居心。不然你沽名钓誉装低调,想干什么? 长孙无忌现在也很纠结,本来今天他是主事人,有他长孙家的底蕴在,在这聚贤楼他就是老大,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结果中午前后,突然接到自己老爹的通知,帝夫李睿要来参加今年的中秋诗会。聚贤楼要提供最好的招待,而为了安全,却不能对外宣布是帝夫参加。 这不是征求意见,而是命令,只有执行的份。 没办法,自己老爹是太上皇安排给那个软饭王的对接人。 于是,自己家族无形中就被划到软饭王的阵营,为此自己在学子中还遭受到了许多白眼。以至于自己的妹妹长孙无垢一听到李睿这个名字,心里就烦。 所以,长孙无忌安排李睿的包厢后,对所有参加诗会的人只能说是有贵人参加,至于有多贵?你们自己猜,反正我是不能说。这期间,他也拒绝了妹妹长孙无垢的多次打听。 以至于现在长孙无垢还在对他这个哥哥置气,一直都不理他。 可是长孙无忌不能不去理自己的妹妹啊,这东都四大花魁,也就是民间称呼的四大行首,可都是冲着自己妹妹的才情才应邀而来的,没长孙无垢的协调,自己可玩不转这些心高气傲的行首们。 这不,现在长孙无忌只好放下自己做大哥的面子,屁颠屁颠的跑去自己妹妹所在的包房打躬作揖,这才请动长孙无垢出门做事。 此时的四大行首在二楼不同的包厢,或在化妆,或在校对琴弦,或默默静坐调息。由于要表演,她们最多用点点心垫垫饥饿,为保障演出效果,都是不敢吃晚饭的。 她们今天也是憋着一口气,要发挥自己的才艺,和其他三个行首别别苗头,看看到底谁是这东都第一行首。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说的就是文人之间是互相不服气的。在今天这现场就表现的尤其明显。 四大才子都坐在舞台下的散台上,这并不是长孙无忌不安排包房给四大才子,只是四大才子都颇为自负,为了在东都四大行首面前显摆自己的才情,拒绝进入包厢罢了。 每个才子的周围都围满了自己的拥趸,也就形成了四个比较显眼的大坨团体。这些拥趸们今天好不容易接近了自己的偶像,顿时口中涌起如潮马屁,把那四大才子吹捧得红光满面。 当然,也有许多不愿意参与四大才子团体其间,自认为比较有性格的才子,和友人另外寻找座位,坐在一旁开始商业吹捧。这就形成许多小的团体。 等李睿吃完晚饭,尝试了那最多只有三十度的所谓绝世佳酿“聚贤醉”后,正在舒舒服服的喝茶的时候,长孙无忌敲门进来了。 “启禀王爷,这时辰也差不多了,是否可以开始了,请王爷示下。” 长孙无忌进来行礼后恭敬的请示着。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李睿要是悄悄的化名来参加诗会也就算了,但现在李睿是摆明身份的过来参加这中秋诗会。 毕竟李睿身份高贵,自己不来请示一下也不合适。通过老爹长孙晟的介绍,这软饭王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性格也随和,想必也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长孙公子无需在意本王,就当本王不存在,你这中秋诗会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用来问我这个外行的。” 果然如长孙无忌所料,李睿没有任何刁难,反而是直接表明自己完全不介入,只是看热闹的态度。 就这一下,李睿就赢得了长孙无忌的好感。要知道,有多少权贵为了显摆自己,硬是不懂装懂的事情比比皆是。 抛开李睿这软饭王的身份,就这份自知之明的淡定,长孙无忌就觉得这李睿不像是外界传闻的那般无用和窝囊。 “遵王爷令,臣下这就去安排。”此时,长孙无忌才自称臣下,刚才请示的时候,他可是故意忽略了对自己的自称的。 李睿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他只是来看热闹,而且,他对这个大隋帝国也有一点那么看热闹的心态。 挥挥手,打发走了长孙无忌以后,刚想起什么的李睿掉头对檀儿说:“白家行动了没有?” “回王爷话,白家的船队本来就在琉球一带活动,消息已经通过飞鹰传过去了,估计有个十天半月左右就有回音了。” “哎,这该死的通讯。”暗暗腹诽一句,李睿不由怀念以前的手机和无线电了,哪像现在动不动一个消息的传递就是按月来计算时间。 “你调查一下那些盐商的商业联络方式,最好是整合一下,形成我们自己的消息传递渠道,以后我们传递消息不能这么慢。”李睿随口就给檀儿布置了一个作业。 “是,奴婢遵命。”檀儿眼中闪过一道李睿没有觉察到的精光,自己少爷这是要建立自己的情报系统吗?想到这里,为印证自己的想法,檀儿第一次主动提问: “那王爷,我们自己的消息传递渠道要不要起个名字?” 看着外面长孙无忌已经开始致开场白,长孙无忌身后已经有几个身穿舞裙,外披薄纱的女子正在候场,这就是古时候的女团舞蹈吗? 李睿看着有点分神,就心不在焉的回复檀儿: “就叫电报局吧。” “是,奴婢遵命。” 檀儿轻声回答,这就实锤了,少爷居然连自己情报机构的名字都想好了,虽然不知道这电报是个什么意思,但毫不影响自己努力操办此事。 而此时的李睿已经掉头专心看外面已经开始的表演了。 玉儿此时在李睿的耳畔轻声禀报: “这是天涯明月楼的行首,卫附子,据说受到过武术大家公孙三娘的指点,她身体柔韧性好,可以作出很多旁人做不出的动作。可以说是东都舞蹈第一人。” 看着在台上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的美女,李睿不由的说了一声: “不错,这舞蹈很难得,该赏。” 32.天涯明月楼,卫附子 李睿暗暗咂舌,没想到古代也有堪比现代杂技演员身体柔韧性的女人。关键是这女人一旦进入舞蹈状态,给人的感觉那就是毫无杂念的全身心投入。 比那个以跳孔雀舞而著名的女人给人的感觉还要投入。 玉儿赶紧拦住了就要出去发赏钱的漓儿,对李睿说: “王爷,咱先不急着赏,先看看外面的人是怎么个章程,如何?至少要知道赏多少合适不是?咱不能做冤大头吧?” 漓儿看着李睿也没有动,李睿点点头说:“有道理,先等等再说。” 卫附子今天舞蹈的格外卖力气,一场舞蹈跳的是淋漓尽致,可说是近几年来的巅峰之作。这不单是因为今天要夺这第一行首的名头,更重要的是她知道了今天聚贤楼第三楼来了贵人。 虽然不知道三楼来人,身份贵重到什么程度?但能让长孙无忌打死都不敢对自己妹妹说出身份的贵人,那人的贵重程度就不是自己可以揣度的了。 人都是有私心的,卫附子知道自己长的也只是算得上中上之姿,这四大行首中也就自己容貌最不出众。 除了舞蹈也没有别的本事,但如果今天这一舞能入的了那个贵人的法眼,自己后半辈子也就有依靠了。 卫附子跳完舞蹈,鞠躬离场,回到自己的包厢后,刚松下了憋着的一口气,整个人都不由自主的瘫软到身边的矮塌上了。 “咚。”的一声,随着卫附子的瘫倒,把矮榻砸的一响。这把随身服侍她的婢女小桃给吓了一跳。 小桃跟随卫附子有四、五年了,大小的场合见了许多,只见过一次自己小姐脱力的情况。可那是和人拼命啊?从来没有见过自己小姐如此卖力的舞蹈过。 不由嘴巴一瘪,带着哭腔说: “小姐,你也太实在了,就这个中秋诗会,每年都会搞一场,虽然是给了我们一个大红包,但也不至于值得您如此不惜伤害身体的去耗费气力表演。这下,您又要歇息个把月才能缓过来了。” 刚刚缓过来一口气的卫附子,气息微弱但语气坚定的说:“你懂什么?今天是一个机会。以后你就明白了。” 说完也不理小桃,自顾自盘膝坐下开始调息。原来这卫附子是位武术高手,她的舞蹈就是她修炼的柔术。可柔可刚,真要动起手来,那也是一把好手。 此时,看过卫附子舞蹈的才子们,开始献上自己的诗词和玫瑰花。 诗词是没有针对性的,是才子们表现自己才学的手段。而玫瑰花可就是有讲究了。 进入聚贤楼就要掏出一两银子买一朵玫瑰花,当然你要是有钱多买也行。 现场有四个大大的桌案,每一个桌案上都写着一个行首的名字,玫瑰花就是选票,每一个行首表演完后,都接受一次现场才子们的投票。才子们青睐于哪个行首,就把玫瑰花放在写有那个行首名字的桌案上。玫瑰花放下了就不能再拿走。 四个人都表演完后,还有一轮追加投票。 其实关键就在于最后一轮投票,这就是显示谁的后台势力大,谁的后台财力足的时候。 当然,每一位行首表演完后,如果自己桌子上的玫瑰数量太少,哪也没面子不是?所以,较量从第一轮表演结束就已经暗暗开始了。 最后当众清点玫瑰花的数量,哪个行首桌案上得到的玫瑰花数量多,她就是东都第一行首,就是今年东都第一花魁。 这在拼才艺的同时,也是在拼捧场人的实力。是啊,没钱的人,怎么能捧行首?那可就是消金窟。 由于每次投票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最后也是当众清点各个行首桌案上的玫瑰花,在清点完毕的那一刻,结果也就清楚明白。 所以,整个中秋诗会上,主持人只会在不同阶段宣布各个桌案上的玫瑰花数量,最后都不会宣布谁谁谁是东都第一花魁的。 毕竟,这可是朝堂认可的中秋诗会,最后宣布的只是哪些人的哪些诗词可以进入中秋诗会名录,以期流传千古。而绝不会是那贻笑大方的花魁评选。 才子佳人是永远的话题,所以中秋诗会才有花魁评选这一凑趣之举。这只是给中秋诗会带来调剂,给青年才子们以蓬勃的动力,历次的主持人绝不会让选花魁成为诗会的重点。 因此,卫附子表演完后,长孙无忌就开始要准备好诗词的才子上台来诵读他们的诗句了。 而李睿则对此时的诗词完全不感兴趣,要不是看周围人都看的起劲,他真想起身去散散步,这对他来说就是垃圾时间啊。 就在李睿喝了三杯茶,吃了一次点心,上了一次茅房,无聊的不知做什么,开始要打盹的时候。终于听到舞台上长孙无忌高声宣布: “第一轮诗词选拔有华安、王胄、孙万寿等二十位才子脱颖而出,得到评委们的好评,请大家继续努力拿出更好的佳作。下面有请烟波致爽阁南宫娉婷姑娘给大家弹唱一曲,请大家欢迎。” 李睿顿时就来了精神,这是换表演形式了,弹唱好啊,自己穿过来了一年了,天天为活着而努力,就没好好听到过一曲歌。李睿现在不管是慷慨激扬还是缠满悱恻,只要有歌曲听总是好的。 不过现实马上就给李睿头上浇了一盆凉水。 这南宫娉婷人长得还是不错,蛮能看一眼的,可这咿咿呀呀的唱的什么玩意?感觉就像后世的倭国那些神曲,那些人还听得那么起劲?瞬间就让李睿失望了。 李睿琢磨了一下,大概倭国的这项娱乐就是从隋朝传过去的,只是随着朝代的变更,倭国完整保留了下来吧。虽然这确实是艺术,但李睿不感兴趣啊。 实在无法再欣赏下去的李睿起身离开座位,走出他的超级贵宾包厢,在三楼的走廊里散步起来。 他要顺便参观一下这聚贤楼的布置和陈设,在他的计划中,下一步要把酒楼开到大隋的每一个城镇。为什么开酒楼? 因为开酒楼好处多啊,民以食为天,只要不是自己作死,酒楼最不济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甚至有点盈余支持其他产业。 关键是,只要酒楼开到一个城镇,就相当于自己的触角延伸到哪个城镇。也不管是传递消息还是收集情报,这酒楼就是一个基地。甚至对监控各地的精盐或以后的糖酒销售都是必要的。 一边看,李睿一边叹气,自己手里的人,可用、可信的人还是太少了。自己还是稳住,慢慢发展吧。 在李睿散步检讨自己发展计划中的疏漏的时候,钱丑快步过来,躬身快速说到: “禀王爷,卑职看到了内卫和婉儿,极大可能陛下过来了。” “多久以前看到的?” “一盏茶前看到的,卑职的属下不认知内卫,因此耽误了一会,他们才向卑职禀报婉儿姑娘到了的消息。” “婵儿来了,看来她也是童心未泯,搞个微服出巡。不打扰的前提下,去找到陛下。” “是。”钱丑答应一声,掉头快步离去。 哎,自己真是命苦,刚出来喝点小酒,看个美女,自己的媳妇就追过来了。不过这不像女帝的风格啊,女帝是一向不怎么在意自己的动态的啊,今天怎么追得这么紧?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李睿自己脑补的时候,神秘委席所在的包厢已经有人进去了。是的,今天长孙无忌搞了五个评委,其中四个都公开坐在人前的舞台边,让大家都能看见自己,以现实公平。 只有一个神秘评委是在一个单独包厢中不露脸的。 按照赛制规定,如果前四位评委对作品的意见一致,或是三比一的情况,神秘评委可以不发表意见。但若是前面四位评委的票数或意见发生歧义,形成僵局,那就都由最后这位神秘评委一言而决。 关键是神秘评委有一个特权,就是可以指定某一首诗词直接进入中秋诗词榜,而无需面对其他评委的评判。 长孙无忌对外宣布的是这位神秘评委,如果比赛结束后这位神秘评委本人同意,是可以和大家见面。到时候大家就知道神秘评委是谁,但事先绝不透露评委信息。 其实,长孙无忌此时有种一头撞死在这舞台下的冲动,自己主持一次中秋诗会容易吗?这可是轮流了十几年才轮到长孙家的荣誉和收罗人才的机会。 结果自己这一次准备如此充分的诗会还没开始,就要被人玩坏了。 而玩坏这次诗会的人让他还无从反抗。女帝那两口子,一个霸占了聚贤楼的三楼,导致今天的收入最少下降一成;一个霸占神秘评委的位置,直接断了他们长孙家笼络人才的念头。 大半个时辰以后,钱丑来报:“启禀王爷,据各方情报分析判断,有八成把握,陛下就是神秘评委。” “去,叫长孙无忌安排一下,我过去神秘评委的房间,不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事。” 33.人间仙子,岳母张丽华 李睿在各方掩护以及皇室内卫故意视而不见的情况下,进入了神秘评委的包厢,可是眼前的景象却不是他想象的样子。 进入以前李睿以为里面只有女帝一人,最多有个婉儿陪着。 可是进去以后,看到的却是空无一人的房间,却原来,这是一个套间。里间仿佛还听到女帝隐约的说话声。李睿想,放正里面是自己的媳妇,没什么好顾忌的。就大胆推开里间的门,大步踏入。 抬眼望去,却是女帝一身女装,两手亲热的挽着一个大约二十多岁的美丽女人正在说话,根本看不到婉儿的身影。 李睿有点懵,这女人是什么人? 这看着只有二十多岁的美女,李睿心头小鹿乱撞。这女人美的太恐怖了,举手投足之间,没有半点人间人间烟火之气,完全不像凡人。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单独看美丽的不像话的女帝和这女人一比,简直就是一个村姑和仙女的差距。两人看上去虽也有七八分的神似,但气质差太远了。 看年纪应该是女帝的姐姐,但看女帝的神情又仿佛是对长辈一般的依恋。 李睿敏感的感受到,女帝看见自己进来后,脸上的表情倒不像是吃惊,而是有点娇羞的感觉。 不过也是,既然内卫能默许自己进入这个房间,那么一定是女帝事先交代过的。自己今天来参加诗会也是大张旗鼓过来的,并不存在保密的问题,女帝肯定是知情的。 但是这房间里面是个什么情况? 此时女帝和那个美貌女子看着李睿闯入都没有说话,两人都只用那秋水一样的双眸看着李睿,那个美貌仙子更是一脸含笑的盯着李睿。 到底是经历现代电影工业洗礼,见惯各种美女明星的人,李睿很快就从对方那不带烟火气的绝世容颜带来的震撼中清醒过来。 “见过陛下,见过这位姐姐。” 被两女淡定的注视搞到有点尴尬的李睿只有率先开口,毕竟是自己闯进来的,不先开口也不合适。 不过李睿确实不知道怎么称呼那个漂亮女人,只好拱拱手,老实的给女帝见礼。毕竟在有外人的时候,李睿还是不得不谨守他自己帝夫的身份。 至于那个美女?李睿也就是称呼一声姐姐了事。 “咯、咯、咯”。 女帝还没有开口,那个美貌女子已经用手帕捂着嘴,笑的花枝乱颤了。不过这女人漂亮,连笑的样子也是娇媚动人。 “你个呆子,这是我母亲,快见礼。”女帝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自己难道就那么老了吗? “小婿拜见岳母,岳母金安。” 李睿见到两人今天都是便装,而且女帝的介绍并不是“母后”而是“母亲”,他就明白,在今天这个诗会的场合女帝只想叙亲情,而不是谈君臣。 所以,李睿很知情识趣的一个长揖到地,口称“岳母”了。 脑子一转,李睿终于反应过来,这位应该是就是女帝的生母张丽华,而不是那位太上皇杨勇的正妻,当今的皇太后独孤氏。 在李睿原本的认知中,这张丽华是应该和那个孔贵妃一起,在建康被唐国公李渊给斩杀,为此李渊还得罪了杨广。 这个时空,不知道是历史发展的许多分支中的哪一个?由于隋炀帝不是杨广,历史已经偏移了李睿原有认知中那个大隋帝国的发展轨迹。 在这里,张丽华依然也是世上难得的美人,不过乱世之中,美人总是命运多舛。 此女先被陈后主看重,抢入宫中封为贵妃,还专门为她造了“桂宫”,一时荣宠无双。可惜好景不长,入宫不久,大隋晋王杨广随后就兴兵灭陈。 当年张丽华被杨广俘获后,杨广为夺取太子之位,强忍色心,把此女转献文帝杨坚,以博取好感。 但文帝晚年已经倦怠,当时内宫已是乏力,加之文帝惧内,不敢收纳美人。为笼络人心,安定太子的情绪,文帝杨坚又将她赐予当年的太子杨勇。 张丽华辗转几次,终被太子杨勇收为侧妃。 杨勇登基后,因为她只生了一个女儿,没有生出儿子。从而丧失了参与夺嫡的资格,加之为人低调,又不失皇帝恩宠,倒是还平安的过了十几年好日子。 不过,虽然命运不济,但此女一生却是锦衣玉食,从未操劳俗物,加之是天生丽质,万事不萦绕于心。所以至今保持明眸皓齿、容貌不老,以至于如今三、四十岁的人了,长得还是如双十佳人一般。 也难怪李睿会误会岳母是姐姐。 “起来吧,听婵儿讲,你也是个有真本事的,只是以前一直藏拙,想来也不算是高攀。我说今天是怎么回事?婵儿听说有此诗会,硬要带我一起来看看,原来是你们小两口耍花枪。” 张丽华看李睿能迅速从自己的容貌带来的冲击中清醒过来,不由也是暗暗点头。多少年了,能这么快对自己容貌免疫的男人,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看来今天是女儿让自己来考验这上门女婿来了。她是多么聪慧的人,瞬间就想明白了今天女儿拉自己过来的目的了。 看来女儿很自信,知道这小子一定能够过自己容貌这一关。另外一层意思,想必是杨婵儿知道今天有四大行首表演,动了醋意,但又不好意思自己来管教夫君。 不然让李睿知道杨婵儿为他吃醋,那堂堂女帝会感觉没面子。 张丽华那可是脂粉堆里的魁首,一旦知道了女儿的心思,就明白自己这已经是皇帝的女儿,怕是对眼前的男子动了情。已经不单纯的只是应付家族利益联姻的态度了。 但这种小儿女心思最怕双方误会,要是李睿误会女帝是来监视或其他目的,那就引起李睿的反感。 要是李睿是个纯粹的赘婿、软蛋的话,也没什么。误会就误会了,还敢有什么怨言不成? 但听自己女儿介绍,这李睿是个有本事的,能给女儿帮上帮的。 有本事的人都有脾气,这要是李睿误会后,再说点什么不好听的话,而自己这女儿又要强,两人要是呛呛起来,误会一加深,以后再想解除误会可就难了。 甚至这两人从此貌合神离,痛苦一生都有可能。 所以,张丽华上来就挑明了,今天过来就是杨婵儿不放心李睿,是吃醋了。以此来给两人营造一种暧昧的氛围。 不得不说这姜还是老的辣,张丽华这么一说,杨婵儿脸一红,头一低,这李睿的征服欲瞬间爆棚。 哦,原来女帝私下还是说了自己那么多好话,看来自己这一年的水磨功夫没有白费啊。当然,自己这女帝媳妇要面子,这话还必须自己圆回来才行。 “岳母过誉了,小婿只是做了一些分内之事,今天过来实在只是想在这些才子的佳作中找找感觉,看能不能激发一些灵感,送给婵儿一首中秋诗词做礼物。毕竟今天是我们结婚一周年的纪念日。” 李睿其实就是在向女帝解释今天过来参加诗会的原因。 他总不能说自己是想偷懒休息休息,随意摸过来散心,顺便找点好酒喝的吧?而这正常人来中秋诗会、要么是看美人,要么是看才子。 这有正在吃醋的女帝在旁边虎视眈眈,自己可不只有说是来看才子的诗文才合情合理吗?而且,我这来看诗文,还是为了给你杨婵儿献上结婚一周年纪念日的礼物,这理由够了吧? 至于这些才子的诗词是不是能激发自己的灵感,那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到时候说激发不了灵感,或干脆文抄一首脑中其他诗人的存货,这都不是大事。 果然听李睿如此一通忽悠,本来对他能对自己母亲绝世容貌免疫,没有出乖露丑很满意的女帝还真信了。 “那你是留在这里还是回你的三楼?”到底是拥有极好心理素质的女帝,就这一会就已经从害羞的状态中恢复过来,并对李睿开始提问。 这可是送命题,李睿自然是求生欲极强的回复道: “要不婵儿和岳母一起随我到三楼?三楼的窗口正对舞台,而且是自上往下看,比这个房间观赏诗会的视线好很多。” “我就在这里很好,你们小两口去三楼吧。”张丽华无时不在想着给他们小两口制造相处的机会。她可是看得出来,这都成亲一年了,自己这傻女儿可还是处子之身。 女帝不说话了,但脚步毫无挪动的意思。李睿就明白了,赶紧说:“其实在哪里都一样,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就好。要是不嫌弃,我就留在这里陪婵儿和岳母一起看诗会就好。” “腿脚长在你身上,你爱留不留。”杨婵儿此时放下了帝王的架子,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完全就是一个恋爱中小女孩的模样。 李睿自忖,看来这女帝是至孝之人啊,这都登基快两年了,哪里还会是原来那个母亲身边的单纯少女? 今天女帝这种做派,也许?应该?可能?只是女帝为了讨自己母亲一个放心和开心,故意如此表演罢了。自己还是先不要多想,好好配合女帝这番孝心才好。 于是越发没皮没脸,一副宠爱自己媳妇的口气说:“是,是,是我想留下,就是为了在这里,对神秘评委的评判先睹为快。” 张丽华笑呵呵的看着那小两口在那里斗心眼,被李睿拙劣的演技逗的很是开心。这能和当皇帝的女儿如此说话就,说明两人的关系已经很融洽了,只是还缺一点契机,就能发生质变。 此时室内一个铃铛“叮铃、叮铃”响起,这却是表明,有四位评委无法决断意见的诗稿出现,外间准备送诗稿进入房间前,先拉响铃铛,以作为房内人的提醒。 果然外面套间一会就有人开门走进来的身影,李睿看得明白,就是长孙无忌自己捧着几份诗稿进来。放在案几上后对着里间作揖后离去。 34.有个毛病,无酒不成诗词 “夫君去把诗稿取过来,给母亲过目。” 这是女帝第一次称呼李睿为夫君,而不是睿亲王。李睿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直到女帝第二次催促说:“夫君还不快去?”的时候才猛然醒悟,这是女帝在称呼自己。 不管是不是在她母亲面前装恩爱,李睿都觉得,能让女帝称呼“夫君”,自己这是走了多大的运气啊。 满心欢喜的李睿顿时觉得,今天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日子是个好日子,诗会是个好诗会,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眼。 快速的到外间取过诗稿,李睿根本就没有多看一眼就转手交给女帝媳妇,而女帝却是也没有过目,直接就交由张丽华去评审。 原来这张丽华才是今天的神秘评审。 今天是女帝发现张丽华在宫中呆着无聊,加之李睿来参加诗会,就极力邀请张丽华过来参会。而张丽华也是静极思动,但并不满足只做个参观的看客,想要参与其中。 所以,女帝才吩咐下去,要长孙无忌安排张丽华作为今天诗会的神秘评审。 虽然给长孙家带来了一些困扰,但这长孙家的困扰关女帝什么事情?女帝只觉得让自己母亲开心是最重要的,其他?都不在考虑范围内。这就是作为帝王的自信和霸道。 张丽华看了一眼两人,笑呵呵的说了一句:“你们自便哈,我有事要干了。” 李睿和女帝两口子没有出去,也没有说话,就那么看着张丽华评审诗词。只是两人的眼神时不时互相碰一下,虽然女帝快速的移开了视线,但李睿感觉的到,这女帝也很享受这种无言的暧昧。 也不过是一盏茶的时间,张丽华就看完了稿子,拉动绳子,包间外面另外的铃铛随即响起,等候在包间外面的长孙无忌就马上走入包间,站在无人的外间等候消息。 “这些诗词写的都是些什么玩意,个个都是些无病呻吟,强做感触的句子,这还拿进来干什么?” 张丽华本身就具有深厚的诗词底蕴,又曾经跟随陈后主一段时间。那陈后主可是诗词中的魁首,看惯了好东西的张丽华对今天这些所谓才子的诗词自是完全看不上。 加之今天是匿名而来,说话就毫无顾忌。 长孙无忌被说的满脸通红,他自是见过女帝、也听过女帝声音的,现在发现这声音完全不是女帝的,估计这神秘评委也不是女帝本人。胆子也大了起来。 “这位姑娘,这可都是这东都四大才子的诗词,怎么就入不了您的法眼?要是您有其他的更好的诗词,倒不妨拿出来给大家瞻仰学习一二。” 倒不是长孙无忌故意无理,实在是今天许多事情累积到一起,搞得他心浮气躁。自己这费尽心思搞的中秋诗会写出来的诗词,被这套间内的女人说的一钱不值。 饶是长孙无忌一向性情沉稳,此时也忍不住呛上一句。那意思就是,你有真本事就拿出诗句,别凭女帝的关系搞个神秘评委的位置就当自己真是诗词大家了。 多少年了?都没有人如此无理的小看张丽华了。这让张丽华突然都不知道该如何发火了,只是腾的一下,把那个俏脸涨得通红,却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了。 “放肆,滚出去。”女帝在旁边看得这个场面,忍不住就开口训斥了长孙无忌一句。 一听是女帝的声音,长孙无忌就知道坏了,哪知道女帝居然也在房间内?自己这一时孟浪,怕是给长孙家种下了祸根了? “啪”的一声,长孙无忌马上就趴跪在地上,开始“咚咚咚咚”的磕头,嘴里不断的说:“小人该死,请陛下恕罪,小人该死,请陛下恕罪,小人该死,请陛下恕罪。” “滚出去,继续主持诗会。”女帝的声音再次传出来。长孙无忌听到这句话,只有无言的先退出了包房。 本来女帝是要当场发飙,处置了长孙无忌。但被迅速平静下来的张丽华给拦住了。 “婵儿,不着急,其实这长孙无忌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自古文人相轻。我也是落了俗套,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现在的年轻人,自然都是入不了眼,或许若干年后,他们之间也有大家出现也不一定。” 毕竟是多吃了几十年的咸盐,张丽华还是考虑的更加多一些。她不会因为这种闲气,让女帝和长孙家结仇,给女帝的统治惹麻烦。 当然,长孙无忌那句要她拿出更好的诗词的话,她也是听进了心里。是啊,诗会、诗会,自己要是没有诗词拿得出手,怎么做这个拥有一票否决资格的神秘评审? 长孙无忌说的也有他自己的道理。 可是,自己哪有拿得出手的中秋诗词啊?张丽华的眼神不由得向自己的女儿、女婿看了过去。那意思就是在求助。 女帝本就不擅长诗词,见到自己母亲的这种神态,也拉了李睿一下,小声问:“如何?” “岳母不用太过在意,这诗词一道,本就是小道,既不能安邦治国也不能抵御外辱,我一向不喜。” “哎,其实也不能怪你,你在诗词一道上和我也是半斤八两而已。现在我要调动一些人过来,反而落了下乘。还是看母亲您自己的了,实在不行也就罢了,看谁敢多嘴?” 女帝倒是出言帮李睿圆了一句,然后霸气十足的来了一句。 倒是张丽华回过头来安慰自己的女儿: “睿儿说的也对,诗词总是小道,不然陈后主如此精通诗词,也不过落了个国破家亡的下场。算了,我也不做意气之争了。只是今天有点扫兴罢了。” 看着两母女眼神逐渐黯淡下去,李睿暗暗一咬牙,对天祈祷,这真不是我要文抄,实在是形式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请苏轼他老人家多多担待。 “不过,既然岳母和婵儿都认为有这个必要,小婿也就不怕献丑了。”李睿话锋一转,又拉了回来。 “只是小婿写诗词有个臭毛病,叫做无酒不成诗词。刚才在三楼倒是喝了不少,可是看到两位后这精神一震,这酒却是醒了。要是婵儿给夫君来几壶好酒,说不定我也能有点好诗词。” 从李睿最近一年的行为来看,女帝知道他是一个谨慎之人,既然如此说,那就是有一定的把握,说不定都已经打好腹稿了。这找自己要酒喝,估计就是他惯常使用的掩人耳目的手法。 要是写出好诗句,他可以推说是喝醉后的作品,酒醒后不认账,借此掩饰他过人的才华。想必他以前也常用此招,不然怎从未听说李睿有诗词流传而出? 女帝心里在琢磨,你要藏拙,我定然不能让你如意。这一年你躲在黑山庄逍遥快活,让我一个人担负嫁给了一个软饭王的名头。要是真的一个废物,我杨家养起来也没什么。 可是从黑山庄不断传来的情报分析,女帝就知道,除了暴露出来的曲辕犁和精盐以外,还有好多宝贝都被李睿藏着掖着。 别的不说,就是那个小站练兵的训练纲要,被自己的父皇看后都惊为天人,一直都在自己面前夸赞李睿,说着小子,天生就应该是上阵杀敌的将军。 所以,综合各种因素,女帝认定,任凭这李睿在生活中如何百般自污,毫不在意顶着一个软饭王的名头,实际上却是不世出的大才。 现在,只要这李睿今天写的诗句勉强能看得过去,女帝就会安排人给李睿扬名天下。 她要争口气,免得自己老是被两个哥哥、嫂子等宗亲贵族们,冷嘲热讽的说自己的丈夫是个废物。 且不说,女帝复杂的心思,只听女帝很爽快的说: “好,只要你能出手,好酒管够。” 说罢,女帝对着周围的虚空说了声: “吩咐下去,取最好的酒来。” 李睿和张丽华两人看着女帝对着虚空说话,都没有表现出意外,在女帝身边要是没有随时护驾的高手,那才是意外。 女帝那意思是把李睿放在了一个很高很高的位置上,似乎李睿只要出手,就一定能把外面那些所谓的才子压服。 李睿没有在意女帝的语气,他在三楼却是也已经喝了不少,虽然那聚贤醉只有三十度,但架不住李睿喝的多啊。这啤酒都有喝醉人的,何况还是三十度的白酒。 所以李睿此时已经有点醉意了,不然,他也没胆子在女帝面前放得这么开,一会叫岳母,一会叫婵儿的。 李睿没在意,可张丽华却是玲珑心肝,一听自己女儿这话,她就明白,原来这上门女婿一直在藏拙。 “不光是好酒管够,你要是能有一首诗词镇场,就是帮我解围,算是我这当岳母的欠你一个人情,如何?” “多谢岳母,小婿定不负做托。”李睿也不假意推辞,一口就应承下来了。 不一会外间铃铛响起,一个内侍捧着两坛子聚贤醉进入,无声的放下酒坛子行礼后恭敬退出。 此时,李睿也懒得多装了,快步把酒坛搬到内室,然后分装到两个酒壶,在女帝和张丽华面前各自放了一壶。自己捧起酒坛,在窗边看着外面的喧闹,开始喝酒。 35.酒后献两词,女帝倾心 此时,外面舞台上已经是另外一个行首在表演技艺了。由于没有人来给李睿扫盲,他也不知道是哪家的花魁。看过去也确实是美人如玉。 这次的表演,倒还蛮对李睿的胃口,那是用古筝弹唱的诗词,虽然诗词是那种四六对仗的骈体,让他听不懂。但人美、声音甜,也能让李睿看得入眼,下得去酒。 看了一会,李睿对女帝说:“婵儿,我们还是让这诗会最后一轮才子写诗完成后,再打他们的脸吧?不然我要是诗词一出,这满场才子再无一人敢下笔,这诗会岂不是就成了一个笑话?” “成,不过后面的行首表演就取消了吧?”女帝看他倚窗喝酒,看着外面行首的表演频频点头,气就不打一处来,自然要有所行动。 “呃”李睿差点就被一口酒呛着了。 他其实就想看看那第四位上场的花魁,这一下被女帝把心中的小念头给堵死了,那还等什么才子写诗? “我又想了一下,现在就写吧,给岳母出口气。那长孙无忌实在是无礼,这诗会成了笑话,也算是给他一个教训。” 看着李睿被自己女儿欺负成这个样子,张丽华实在是感到有趣。她可是一直都靠讨好男人活着,今天倒是让她耳目一新,看到了讨好女人的男人,关键这个男人还是一个可能很优秀的男人。 “好,睿儿说的好。就让他们成一个笑话,案几上有纸笔。来,岳母来给你磨墨。” “那有劳岳母大人了。” 李睿对着张丽华就是一个躬身长揖,也不推辞,走到案几边,猛的灌了几口酒,把一个酒后诗仙的派头演的十足。 这酒后的做派还真把张丽华给唬住了,她一生都在宫廷中,哪里见过如此狂放之人。而女帝杨婵儿却是根本不为李睿的作为所影响,她先入为主的认为,李睿就是在为自己写下好诗句后藏拙做铺垫。 此时,张丽华看的是李睿的醉酒的做派,女帝看得是李睿那亮若星辰的双眸。所以,两女对李睿的评价就是截然不同。张丽华眼中的李睿就是狂士,女帝眼中的李睿就是智者。 此时的李睿觉得演的也差不多了,再演就过了。于是轻声对站在旁边对女帝说:“这首词算是我送你的结婚周年的礼物。” 拿起笔,在铺好的白娟上开始涮涮的写起来。 到底是历经三世的老江湖,李睿没有用大隋流行的篆字去写,而是用了瘦金体,这从未出现在大隋的字体。 只见李睿在绢帛上缓缓落笔: 大业二年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赠婵儿,新婚周年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随着李睿一笔一笔的落下,母女两人的思绪也被拉进了诗词本身。等李睿写完全词后,母女两人都已经呆若木鸡。 张丽华到底是自持岳母的身份不好有太大的表示,而女帝杨婵儿此时已经不由自主的用手挽住了李睿的左手胳膊,把头歪靠着李睿的肩膀,嘴里还轻声的念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看着一副小鸟依人模样靠着自己的女帝,李睿有点后悔。 要是早知道诗词能给女帝造成如此巨大的冲击,威力大到能让女帝这百炼精钢化为绕指柔,自己早就天天一首诗的去献媚了。 那用走那么大一个弯路,那么辛苦的搞什么曲辕犁?做什么生意?买什么精盐?练什么兵?失策啊、失算啊。 嗯,不过兵还是要练的,那是保命的本钱,不能丢的。至于其他的,呵呵,那种天天在工坊里挥汗如雨的日子,还真不是李睿想要的。 “夫君大才,这礼物我非常喜欢。但是这是送我的礼物,不能给外面的人看着,你要再做一首诗辞,才能给母亲长脸。” 女帝反应过来以后,轻轻挣脱刚才李睿乘机搭在她腰肢上的咸猪手,白了一言李睿,对李睿很温柔的说,而且是再次用上了“夫君”这个称呼。 李睿还没有什么反应,旁边的张丽华就不干了,这首词一看就是千古流传的好词,要是李睿再做一首,十有八九是达不到这个程度的,那自己在这诗会现场怎么去镇住那些“才子”? 关键是张丽华也是诗人,她知道诗人能写出一首这种千古流传程度的诗词是多么的难。保不准这词是李睿早就想好了的,只是借今天这场合写出来而已。自己女儿也是贪心,居然还要第二首? “婵儿,别为难睿儿,这种诗词,那是须臾间可得的?更何况还要第二首?” “母亲大人不必担忧,夫君大才,必有的。”女帝此时就是一个撒娇卖萌的女生,根本不让步。 “你说是不是啊?夫君大人。再说,你说是送给我的,就是送给我的,哪能再拿出去给别人看?你别想一首诗就讨我们母女两人的好。快,再写一首。” 李睿被逼无奈,对女帝说:“你容我缓缓,我看看外面的歌舞表演,最后再写如何?” “好,我们等你。” 这次因为有一首好词打底,杨婵儿根本就没有纠结李睿看行首们表演的问题。你爱看就看呗,反正也不会有什么下文,明天我就下旨把这四大行首给打发了。看你以后看什么? 此时,在这个不足二十平米的房间内三个人,因为李睿的一首词,都沉默了下来。 两女在不断推敲这首词,越琢磨对李睿的这首词越喜欢,特别是杨婵儿,更是内心雀跃,有一种不小心捡到宝贝的心态。 李睿则是专心去看第四家行首的歌舞表演。 到底是压轴表演,这第四家行首的表演,完全就是现代女团的古代翻版。借助编排的西域风格舞蹈,用劲歌劲舞,把掩盖在薄纱之下女人的各种妖娆表现的淋漓尽致。 只把李睿看得口干舌燥,忍不住大口大口的灌酒,借以压下自己的内心躁动。是啊,让自己这没碰过女人的三世老处男看到这些妖娆,其中辛苦也只有过来人才明白。 再妖娆的舞蹈也有结束的时候,而且,也是在舞蹈的高潮阶段,音乐戛然而止。第四家行首的表演也随之结束。 大约盏茶时间后,整个诗会现场响起了震天掌声和欢呼声。看来广大才子和李睿的审美高度相通,只是他们没有自己媳妇在现场坐着,所以能够大声喝彩,大力的鼓掌。 杨婵儿在此时也是今天第二次主动走近了李睿,很平和的对李睿说:“夫君,这表演也看完了,母亲的诗可是想好了吗?再过一会可就到最后的评选阶段了,总要让母亲这神秘评审实至名归才好。” “正在琢磨,马上好,马上好。” 李睿确实是在动脑,但他不是动脑想如何遣词造句,而是在想文抄哪一首?要知道女帝有这么一出,开始就不该把苏轼那首中秋词的巅峰拿出来,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不过,婵儿啊,诗词只是小道,咱们就不用这么沉迷其中好不好?这可是今天最后一首了吧?你再要我写,现场可是没氛围了啊。” “好,好,知道你不喜诗文,这就是今天的最后一首。”女帝也是见好就收,看李睿今天已经是醉态可掬了,也就不再要求过多了。 确实,李睿的酒劲也上来了,靠在窗台上,站都站不起来,懒洋洋的就只想睡觉。 看李睿如此模样,女帝牙根恨的痒痒的,就知道这家伙要借酒醉掩饰自己的才华。女帝此时更加温柔的靠近李睿,一下扶住了李睿,搀着就往案几旁边靠。 “算了,他都醉成这样子了,还怎么写字?你看看,要是他还醒着,要他诵读出来,我来誊写吧。”看着李睿拼命把自己灌醉,张丽华也不由莞尔,这上门女婿是多怕自己的女儿啊。 “夫君,还能诵读吗?” “男子汉大丈夫,焉能有说不能的时候?”最后了李睿豪气干云。 “今天就送婵儿第二首词,但说好,这可是要借给岳母装门面的,你可不能再吞没了。” “好,依你,算是你送我的第二首词。” “今天过后就是我们结婚第二年的第一天,其实这是我去年就想送你的,可惜你新婚夜不在,我也落水。真是天意弄人。” 李睿借题发挥一下以后,也不演了,用浓重的磁性嗓音念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6.夜宿女帝寝宫,什么都没做 想到去年自己的任性,杨婵儿不由得有点唏嘘,听到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眼泪不争气的滴落下来。 是啊,她苦苦寻找的武能上马定乾坤,文能提笔安天下的人,却原来就一直在身边啊。 “夫君,此词的词名是什么?” “青玉案,中秋。”李睿此时是真的是有八分醉了,说完词牌名称后,趁着酒壮怂人胆,头一歪就在女帝的怀中睡了过去。 毕竟他今晚喝了太多酒,是个酒桶也受不了,李睿醉的正当名分。 看着李睿确实是醉了过去,被李睿两首词彻底征服的张丽华悄悄对杨婵儿耳语道:“此子大才,婵儿切不可委屈了他。” “女儿明白。夫君已经醉了,容女儿先告退。”老是这么抱着一个醉汉肯定也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女帝要先告退了。 “一路小心,不要颠簸了睿儿。”张丽华叮嘱道。 “我们两个到底谁是你亲生的?这才第一次见面就如此心疼你女婿,以后我还有没有地位了?算了,走了,你自己慢慢和那些才子论诗词吧。” 女帝假意抱怨着,实际心里很开心,能让命运多舛的母亲看到自己所嫁得人,也算是自己孝心得偿。怎能不让女帝开心不已? 从后门走出神秘评审的包厢,直到上了回宫的马车后,女帝才反应过来。看着一直被自己抱在怀中,枕着自己的高耸,睡的香甜的男人,女帝满脸羞红的轻声说: “算了,今天你立一大功,就便宜你了。” 李睿的随身四婢和护卫们,都随着女帝的离开而同时离开。在这大隋帝国还有什么是比在女帝身边更安全的么? 开始李睿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装醉的嫌疑,但后来枕着女帝,闻着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幽香,不知不觉的就真的睡了过去。 这是李睿穿越来后睡的最香甜的一觉,睡梦中感觉自己做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做。 第二天,日上三竿之时,李睿才从这黑甜一觉中缓缓醒转。睁眼看着头上陌生的幔帐,李睿第一反应是:劳资是不是又穿越了? “殿下醒了,那奴婢就安排人为殿下洗漱。”旁边的一个熟悉声音把李睿拉回了现实。 “婉儿?你怎么在这里?”李睿认出来了,这是自己女帝媳妇的贴身侍婢婉儿。其实在李睿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他那几乎断片的思维已经接续上了。 想来自己现在应该是在女帝的寝宫,没想到文抄两首诗,还有这种福利?至于昨晚是不是和女帝一起睡?或者发生过什么?李睿一概不去深究,毫无意义的事情,追究何益? “陛下吩咐,今天我伺候殿下,直到殿下离开陛下寝宫。” 婉儿也是莫可奈何,昨天就那么一会功夫自己被女帝打发离开,就让这软饭王钻了空子。不知用了什么手段迷惑了陛下,让陛下晚上宠幸了这个家伙。 虽然,这软饭王喝醉了,不能有不轨的行为,但昨晚陛下确实是和他一起同床共枕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陛下对这李睿动了真心了。以至于,今天陛下上朝,破天荒的没有带自己去,而是把自己留下来照顾这宿醉的男人。 “你伺候我?那辛苦婉儿了,不过,我可不习惯你的伺候方式,你去把我的人叫进来吧,他们一定都在门口等着。” “奴婢遵命。” 果然,也不怪李睿的自信,他是用治军的理念治理奴婢,他这个主帅在这里,其他人焉敢擅离? 果然,婉儿走出寝宫,就发现睿亲王的整套人马就在女帝寝宫外等候。问了门卫一句,婉儿得知这套人马已经在门口等了一夜了,婉儿就知道自己这一向看不起的软饭王恐怕还是很有一套的。哪怕自己喝醉了,自己的奴婢宁可在门口等一夜,也不会自行离开。 婉儿找到李睿的大丫头檀儿,传达李睿的意思以后。檀儿一招呼,呼啦啦一下子,随身四大女婢和其他一些从人女官就都涌进了女帝寝宫。 三下两下就伺候好李睿的洗漱更衣。 在李睿吩咐一声“回山庄”后,大队人马就快速离开了女帝寝宫。整个过程不超过一盏茶的时间,如此效率,把婉儿在旁边看着呆怔怔的,半晌回不过神。 直到李睿的大队人马离开皇宫后,婉儿才想起,自己该和女帝禀告一声。这男人吃干抹净就这么走了? 不管女帝是不是帝王,这男女之间吃亏的总是女人啊。 杨婵儿昨天第一次和一个男人睡在一张床上,虽然没有实质性发生什么。但确实一夜无眠,只是天空快亮时才迷糊的睡去,本想今日早朝就免了的。 但今天是八月十六,正是半月一次的大朝会,讨论的事务又是军国大事,由不得拖延。女帝不得不放下自己的那点儿女私情,强打精神上朝理政。 强打精神的结果就造成了,听大臣奏报的时候几次走神。 贴身女官上官德容借给女帝端茶倒水的时机,暗示了女帝几次,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就干脆直接对女帝小声说: “陛下,臣观陛下精神疲累,今天早朝尽量少做决断,毕竟当一个人精神不集中时,处理事务难免会有疏漏。” 看到女帝点头,上官德容才告退,站立一旁伺候。内心却是在琢磨,下朝后一定要找婉儿打听清楚,女帝为什么会如此困倦?以致影响朝政。必须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李睿不知道,他马上就会成为被上官德容针对的对象了。 杨婵儿心想,这都说红颜祸水,没想到这蓝颜也是祸水,自己这还没和李睿怎么样,就多琢磨几遍他写的诗词,天就亮了,看来以后还是要早睡早起才好。 “启禀陛下,臣大将军杨素有本要奏。”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把女帝从自己的检讨中唤回了神。 “杨爱卿,但说无妨。” “自陛下四月下旨筹备远征以来,历经四个月,兵士、军械、粮草均已准备充分,臣请陛下下旨,不日开始发兵。” “哦,都准备好了?丞相高熲、兵部尚书韩擒虎你二位有何看法?” 群臣中马上走出高熲和韩擒虎,行礼后,高熲当先开口: “启禀陛下,秋收马上开镰,据各地奏报预测,今年确是一个丰收年无疑。那那么官仓存粮即可调出支应远征大军使用。目前可调动存粮足可满足五十万大军一年所需,大军出征,粮草当是无虞。” 紧跟着韩擒虎开口道: “启禀陛下,九变精锐、黄龙水军两支部队按时训练,未曾中断一日,士气高昂,随时可以出兵。军械物资均已完备,臣附议大将军所奏。” “很好,既然都准备好了,那就。”女帝突然脑海中响起李睿对远征万一失败的言语。话锋一转: “那就再等一等。” “臣等不明,请陛下解惑。”杨素也是三朝老臣,有了问题自然要问的。不然,你虽然是皇帝,但这种出兵放马的军国大事,可也不是皇帝就能耍着玩的。 “大将军既如此问,朕还有几处担忧,请朝中诸公为朕解惑。” “请陛下明示。” “今日八月十六,如我等发兵,大军几时可到战场?”女帝开始了发问。 “快则四个月,最慢不超过半年。”杨素毕竟是大将军,这简单的常识他还是知道的。 “那么问题来了,到了高句丽的战场后,要么是滴水成兵的隆冬季节,要么是瘟疫易发的冬春之交。诸位是否已经准备好御寒衣物和防止瘟疫的药物?” 女帝也不是吃素的,那天听了李睿的分析后,马上就找人了解情况。因此今天杨素面对的是做了相应的功课的女帝。因此女帝提出来的问题,并不含糊,而是一针见血的问到事务的本质。 “这个可以在行军途中,着令沿途州府补充冬衣和药物。”杨素毕竟是老狐狸,而且打了一辈子的仗,很快就想出来了对策。 “大将军可知,等你数月后大军抵达战场,黄龙水军出海要面对的海中的风向是否合适?” “这个,微臣不知。” 这些打了一辈子仗的将军,打的都是陆地上的仗,还真不知道这水军的一些常识。女帝这一问,问到了杨素的知识盲点上了。 还好,杨素知道这女帝是不能糊弄的,她由此一问,必然就知道答案,自己不知道就不知道,切不可不懂装懂,否则后果很严重。 “你们谁知道?”女帝扬声问朝堂诸公。 但回应女帝的却是一片尴尬的沉默。 “诸公,从东莱郡出海攻高句丽的平壤,要西北风起才好出兵。而西北风起之时却正好就是每年九、十两月,要想水陆并进,大军就要在两个月内赶到,才有可能实现此战略意图。” “那么,如若现在大军出发,各位可有两个月内让大军到达战场的方法?” 看到大臣们的尴尬沉默,女帝自己倒是侃侃而谈。 37.朝堂的争论和李渊的无知 女帝一边和大臣们谈,一边暗暗生李睿的气,明知几个月后,不利于水军出海作战,还不明说,只是想打黄龙水军的主意,收编成他的私人部队。 女帝气李睿的就在这里,这大隋就是自己家里的,还这么小气的分你的我的? 这倒不是大隋没有大臣知道这些基本的季风常识,只是知道这些事情的人,级别太低,没有参与朝会的资格。不然,女帝又是如何打听出来的呢? 听到女帝的介绍,杨素第一次没有话说了。自己不知道也不要紧,关键的是自己不知道,女帝却知道,这就要命了。皇帝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安排计划好了,你这个做大将军的价值在哪里? 可他杨素哪里有让部队两个月走几千里路的办法呀?不但他没有,这朝中诸臣就没有一个有这本事的。 “臣等惶恐,臣等无能。” 以前,老是有人蹦出来给她出谋划策,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指手画脚。有时明知道对方胡说八道,她还必须忍着。 而此时,看着御前跪下一片黑乎乎的人头,女帝内心舒畅,现在她才真正体会到这做帝王的感觉。 这可是她登基以来,第一次在朝会上把这些宿儒名将给说的哑口无言,五体投地。不过想起这有李睿的功劳,不由得又有点分神去想那家伙是不是宿醉已醒? “没有办法那也没事,单凭陆路这一支,全胜的把握有多大?” 暗自爽了一把的女帝赶紧收束心神,这些大臣将军,她还是要用的,敲打敲打就行了,没必要搞过分了。于是又给了他们一个台阶,让他们下来。 “若有五十万九变精锐,臣可保全胜。” 杨素也是拼了,今天已经算是丢脸了,要是还不能取得出兵的圣旨,他这个大将军也就别干了。于是就狮子大开口,一下就想要走一半的国之精锐。 “嗤。” 女帝再也忍不住嗤笑出声,还好接着喝一口茶给遮掩下来了。这杨素想什么呢?怕不是头被门夹了,给你五十万九边精锐,你胜利了,回军的时候,来个“清君侧”怎么办? “大将军要五十万,还有其他的将军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吗?” “启奏陛下,臣礼部尚书长孙晟有本奏。” “长孙爱卿,但说无妨,国事讨论,朕并不会因言获罪。” “从各国的动态来分析,臣认为,大将军最多只能调动二十五万兵马,九变精锐要护卫东都,要防守东西两部突厥,还要对党项和吐谷浑形成威慑,这二十五万兵马已经是极限。” “臣礼部天官宇文述附议。” “你们文臣误国,这劳师远征,兵马不足,如何取胜?”杨素大怒,忍不住在朝堂上就公然斥责。 “九变镇守不可懈怠,周边各国俱都不稳,要是此时来犯,当如何应对?”长孙晟也是在军队干过了的,自然不怂,立即顶了回去。 看着下面起来争执,女帝内心开心的不得了。 要是大臣们都和谐一家,她这个皇帝就要发愁了。这就是她的平衡稳定之策,就算是战事有了意外,自然也有人制衡这些权臣。不然,你以为今天中秋诗会的主持为什么会轮到长孙家? 但表明上还是要维持一下秩序的,于是女帝轻轻咳嗽了一声,马上侍从在女帝身侧的女官上官德容马上开口斥责:“肃静,朝堂之上,其容你等喧哗咆哮。” “臣等知罪,臣等君前失仪,请陛下责罚。”呼啦啦几个争论的宿将都跪下请罪。 “都是心忧国事,倒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咆哮朝堂也不能不罚。就罚尔等一个月的俸禄吧。” “臣等叩谢皇恩。” “出征之事,诸卿家都言之有理。限时三天,着大将军杨素再拟方案上报内阁,由丞相高熲统揽各地军报后,形成最后的作战部署再报朕知晓吧。” 女帝其实是有点恼杨素的无能的,你是大将军,对远征没有一个好办法,只会嗓子大多要人有个屁用? 于是,虽然未剥夺杨素的大将军之职能,但这统揽之权就被女帝给了丞相高熲。这就是敲打杨素,你要是再敷衍,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皇帝就是金口玉言,既然女帝已经做了安排。其他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磕头服从了。 “臣等领旨。” 看处理的差不多了,女帝抬手,就准备挥手散朝。而正当此时,两班文武中突然转出一人,高声道:“臣唐国公李渊,有本奏。” “讲。”因为女帝急于回去看看李睿,就有点恼怒李渊的不识时务,非要这个时候蹦出来奏报。 “臣闻东都有精盐出售,其白如雪、其细如粉,且无毒、无苦味。臣请陛下将此盐推广天下,以解百姓吃盐之苦。” “如何推广?”一听是设计李睿的事情,女帝也打起精神来了。 “臣请陛下,将盐业设为朝廷专卖,分配份额,发放盐引,专门在工部以下设立盐务衙门,作为全面管理。民间但有贩卖者,均为私盐,朝廷即可捉拿。” 听到李渊的奏报后,女帝看着李渊足足有一盏茶的时间,既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 其实此时,女帝心中就已经炸了毛,好你个李渊,你是眼红我夫君赚这两个钱了是吧?我昨天好不容易和夫君有了点深入交流,你今天就要我去夺他的生意? 收归朝廷,说的好听,还不是便宜你们这些所谓的衙门口的人?最后这层层加码的管理成本还不是要摊到买盐的老百姓头上? 关键这是要把自己两口子口袋里的钱拿出来给大臣们分啊! 哪有你李渊这么劫富济贫的?不对,你这是劫我皇家,济尔等贪官。 杨素、宇文述等知道这精盐后面其实就是女帝的这些臣子,个个都像看傻瓜一样看着李渊。他们不信李渊查不到这盐铺后面的主子是谁?那李渊为什么要捅这个马蜂窝?这就是问题。 显然,女帝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李渊的目的是什么?绝不是单纯的为了一个盐业。所以,女帝久久的盯着李渊,并不决断。她在想,要是李睿知道了,不知道会如何分析此事? “盐业专卖之事以后再议,唐国公久镇突厥,先着力想好在我朝远征之时,如何稳住突厥各部,不叫他来进攻。” “臣遵旨。” 女帝对上官德容使了一个眼色,上官德容马上高喊:“又是启奏,无事退朝。” 等了一会后,女帝站起身,袖子一挥,走了。 上官德容赶紧对司礼内监一挥手,司礼内监的独特嗓音马上响起:“退朝。” 臣子们马上对着女帝的背影跪下行礼,口诵: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朝的路上,杨素本来今天触了霉头心情不好,但他看到李渊居然要去抢帝夫李睿的生意,那好奇心是怎么都按捺不住。而且他平素和李渊也没什么利害冲突,还是能说的上话的。 于是杨素慢走几步,等李渊走近后,和他走了一个并排。他们地位相当,杨素是越国公,李渊是唐国公,都是国公爷。 只是国公是个虚衔,朝中官职杨素比李渊要高那么一级,所以下朝时杨素是走在前面离开的。 “唐公,今天这盐务的提议是如何考虑的?” “哦,大将军,我没什么考虑,只是觉得这涉及百姓民生的必需品,且动辄获利巨万,税收必然可观。还是要掌握在朝廷手里才好。” “那唐公可知这东都的精盐是哪家的买卖?” “我问了一下,说是直接购买的店铺,那必是商贾之人,我也懒得去多打听。反正这么大的利益,陛下不会不动心。我这么一提议,多少都会有些功劳。” “那是、那是,陛下一定会念及唐公的功劳的。”杨素把“功劳”两字咬的极重。 然后对李渊拱拱手,迈步就走。 不走不行啊,这不管唐国公说的是真是假,后面一定没好果子吃的。自己正倒霉,可不能再沾上晦气。 看着杨素像躲瘟神一样快步离开自己,李渊也有点心里没底。 这次李渊还真不是有什么政治目的。 他刚从太原回到东都,收到有人贩卖精盐的情报后,只是单纯的想给女帝提提建议,在女帝面前闹闹表现,从而在远征或对外作战的时候,能用得上他们太原李家。 无他,只因为他那几个儿子,除了大儿子李建成被太上皇杨勇恩荫为都尉,其他几个现在都还只是白身。他是急于找机会建功立业,为儿子们挣个功名前途。 到底是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官油子,一看杨素的表现,李渊就觉得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是被自己疏忽掉了。而且还是要命的重要事情。 这下朝后的一段路,除了越国公杨素来和自己讲了两句话,居然就没有人再搭理自己。这很不正常啊,自己的人缘没这么差的。难得今天提出的治理盐务的上奏出了问题? 可这问题出在哪里呢?李渊一头雾水。 38.李睿,洛阳第一才子 “那个没良心的臭小子,就这么走了?”回到自己寝宫的女帝,听婉儿汇报后,有点哭笑不得的自嘲了一句。 自己这夫君真是畏妻如虎啊,自己有那么可怕吗?你不是跑回了黑山庄吗?那我就追过去,看你再怎么躲? 就在女帝吩咐婉儿轻装简从准备溜出皇宫去找李睿的时候,宫人来报太上皇杨勇和皇贵妃张丽华联袂而来。于是女帝只有暂时压下了刚刚兴起的追夫之心,好好接待自己的父皇母妃了。 “儿臣拜见父皇、母妃。”女帝行礼。 “平身、平身。婵儿啊,昨天听丽华讲了你参加诗会的事情,还念了你得的那首词给我听。没想到啊,睿儿那孩子还有如此大才啊?” 走了一个礼仪的过场后,杨勇马上就开始对昨天诗会的事情展开了评价。 张丽华接口说: “昨天你们两个是提前走的,后面你们就没看到,我把睿儿写的第二首诗往外一亮,果然就如睿儿预料的一般无二,再没有一个所谓的才子再提笔写诗,诗会就那么突兀的结束了。” 女帝其实早上就已经接到了内卫关于昨晚他们走后情况的汇报。但既然自己母亲现在专门这么一说,那她肯定是装作刚刚才知道的样子:“啊,他的诗有那么厉害吗?我不觉得啊。” “少矫情。” 张丽华笑骂道。 “快把睿儿叫出来,我还要他给我写诗。有这么一个大诗人藏在身边,居然现在才知道。真不知道错过了多少好诗词。” 女帝尴尬的一挠头,坦白的说: “昨夜他喝醉了,倒是在我这休息的,只是早上我去上朝,回来就听婉儿说,他一醒过来就匆匆忙忙的赶回黑山庄去了。” “你这还是当皇帝的,怎么连自己男人都留不住?”听说李睿“跑”了,失望之极的张丽华忍不住就抱怨自己的女儿没用。 “我这不在上朝吗?其他人,谁敢拼命去拦他?”女帝委屈的解释了一句。 “还犟嘴,真是姑娘大了,管不了了。”说着张丽华就开始抹眼泪了。 女帝就怕自己母亲这套,赶紧认怂。 “是,是,是我没用,我这不正准备去黑山庄吗,要不是你们过来,现在我都要出发了。” “那还不错,赶紧去把我女婿追回来。”张丽华到底是演员,这眼泪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用手帕一擦,满脸的淡妆居然毫无损伤。 “是,是,我这就走,不过他愿意住在黑山庄,我也没办法啊!” 眼看张丽华又要红眼圈,站在旁边的杨勇赶紧上前给自己的女儿解围。 “听说你早朝的时候表现很好啊。把那个老杨素搞的没脾气了。” 杨勇一开口,张丽华就马上退后一步,闭嘴不言语了。她是聪明人,这些涉及朝政的东西,不是她一个贵妃有资格插嘴的。 “那老家伙有点落伍了,要他统筹远征,四个月了都没搞清楚水军的出海时间。确实有些让儿臣失望。”女帝也不隐瞒自己的感受。 “那要赶紧想办法,若只是打输了,那还能丢锅给领兵将领。要是远征半途而废,出不了洛阳城,可就是你的笑话了。”杨勇提点到。 “儿臣明白。” “好了,今天是你母亲吵着要过来看看睿儿,没有别的事情,我们就先回去了。哦,对了,李渊是昨天才从太原回来,估计是情报不全吧?他这人我还是知道的,性子急了点但没什么坏心。” “嗯,儿臣恭送父皇、母妃。” “好了,我们走了,你要抓紧李睿,你不知道昨天李睿的那首词引起的轰动,估计也就几天功夫,那词就会传遍士林的。”张丽华走前还叮嘱了自己的女儿一句。 女帝恭送他们离开,远远的还听杨勇训斥张丽华:“你怎么说话的?婵儿是皇帝,你要一个皇帝去追男人?你怎么想的?” “切,少拿皇帝的身份说事,皇帝也是人,只要婵儿幸福,她这皇帝才当的有滋味。不然她好好一个女孩,还不孤苦终生?” 随着杨勇做太上皇的时间越长,他们两人的交流就越少虚伪客套,更多的贴近本真自我。 女帝听着这随着两人越走越远,声音也越来越小的对话,也不由的痴了,要是既能当一个好皇帝,又能有自己的家庭幸福那该是多好。 虽然知道这只是她自己的奢望,但李睿对自己的态度,让她看到了这种生活的希望。 从多次见面来观察,特别是上次李睿给自己看世界地图,忽悠自己的时候,女帝发现李睿对自己的帝王威严完全没有压力,确确实实是没有把自己当成皇帝来敬畏。 那种感觉,女帝说不清楚,或许那天李睿只是把女帝当成了管家的媳妇,他从媳妇哪里忽悠一点零花钱吧?反正女帝就是觉得那天的李睿特别可爱。 而自己反而喜欢李睿这种把自己当媳妇的感觉,处理一天繁杂的朝政之后,能和自己的夫君一起聊聊天,顺便撒撒娇,那是一种多么惬意的感受啊。 这也正是女帝开始越来越愿意接近李睿的原因。要是自己的夫君把自己供起来敬而远之,那就真不能成其为一个家了。最多是个名义上的夫妻而已。 不过刚才父皇走以前为唐国公说了好话,说明唐国公在父皇眼里还是忠心的,可是忠于太上皇就一定忠于自己吗?这恐怕不一定。或许父皇还活一天,他就忠心一天,可要是父皇不在了呢? 自己的亲信还是太少,朝中大臣多数都是父皇的人。不然自己这前脚刚散朝,父皇就急急忙忙赶过来为李渊说情? 所以,对这唐国公李渊还是要谨慎。嗯,有机会和李睿讨论一下看看,或许李睿能有一点不一样的看法呢? “婉儿,朕今天不去了,你去传旨,明天叫他来吃晚饭。” “奴婢斗胆,请陛下明示,他是哪个?” “睿亲王呀。” 女帝说完,眼神余光看到婉儿嘴角那一抹还没来得及收回去的诡笑。马上反应过来,自己被这丫头取笑了。不由得大囧,然后对着婉儿就扑了过去。 “你这小蹄子,是胆子大了啊?” 面对扑过来女帝的体罚,婉儿是痛苦并快乐的。有肉体上的痛,但也有替女帝心灵有归宿感到开心的快乐。 李睿早上匆匆忙忙离开女帝的寝宫时,是有些逃难一般的心态。毕竟,那虽然是自己媳妇,可更是一国之君,晚上两人就那么在一起了?李睿觉得这也太不真实了。 虽然自己知道酒醉,没办法胡来,但不排除女帝非礼自己的可能啊。光是想想,就让李睿幸福、兴奋中掺杂着丝丝骇然。自己居然就这么上了女帝的床? 随着回到黑山庄的距离越来越近,坐在马车上的李睿,思绪也就慢慢的放开了,女帝早上去上朝,还留下贴身侍女婉儿来照顾自己,这是一个非比寻常的信号。 这就说明,自己这一年做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必然是打动了女帝。 李睿突然打了自己一耳光,自己就是猪,就是禽兽不如,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就睡了过去,啥也没做呢? 要不是说,喝酒误事呢?这耽误了自己和女帝多少大事啊?以后还是少喝酒为好。可酒是色媒人,要是少喝了,那就更进不了女帝寝宫了,这真是矛盾啊。 随侍在李睿身侧,一起坐在马车里面的檀儿,看到李睿突然满脸懊恼的打了自己一耳光。赶紧过来用自己的丝帕沾点茶水给李睿敷脸,满脸担心的叫了一句。 “少爷。” 没有外人的时候,她们随身四婢还是习惯称呼李睿为少爷。 “没事,只是想起一些事情了。” 看着近在咫尺的俏脸,李睿赶紧安慰了一句,要是不安慰一下,马上就会看到女人的眼泪。虽然有人关系的感觉很好,但哭哭啼啼还是让人心里很烦。 檀儿要知道此时李睿居然很烦她们,怕是要一头撞死。 看李睿不想说话,檀儿作为女婢,也不好主动开口,车厢里就此陷入了沉默。 昨天李睿是喝醉了,乘机揩油女帝,两人回去睡觉了。 可中秋诗会却没有结束,直到那神秘评委拿出一副词以后,大家才各自回家,各找各妈。没办法,大家都对那首词服气,有那首词在,大家就不用再写什么了。 因为,写什么都是献丑,既然明知肯定献丑,那就不如藏拙。所以,诗会就那么突兀的结束了。而那首词也永远的载入了诗会历史。 最关键的是,神秘评委直接就说这词是软饭王李睿的作品。 这就让大家在接受不了的同时,让李睿凭借此词搏得了个洛阳第一才子的名头,毕竟诗会当日,此词一出,现场所有才子都自叹不如,纷纷搁笔。那诗会第一的名头自然就是这首词作者的。 这些李睿暂时还都不知道,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在乎。毕竟他一向认为诗词只是小道。 但这只是开始,随着这首词的流传,短时间内李睿的才名迅速向全城、全大隋传播。 当然,大多数人是不相信这词居然是软饭王李睿写的,毕竟诗会现场谁也没有看到李睿亲自写。 况且,如此有文采的人怎会去入赘?哪怕是入赘的是大隋帝国天字第一号人家,但那也还是入赘。大丈夫所不屑为之。 39.集体农庄与稚童启蒙 “圣上口谕,着李睿明天进宫和朕共进晚餐。” “臣接旨。” 午间,也就是李睿刚刚吃完午餐,还没搁下筷子,女帝的口谕就到了黑山庄。 随着婉儿宣布女帝口谕,李睿接旨后,两人神态都放松下来。李睿一把拦住掉头要走的婉儿,问道: “陛下是有什么事情要我去皇宫吗?” “回禀殿下,奴婢不知。” 婉儿现在完全是闭口菩萨。不是她不想和李睿聊天,而是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 而李睿把她拦住,她也不敢走,只能就那么尴尬的站在哪里。 婉儿一直跟在女帝身边,她敏锐的发觉这一年来,女帝对李睿个人和这段婚姻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 由刚开始,为了继承帝位而无可奈何接受太上皇的婚姻安排,内心却是逃避和对李睿封闭的态度,转变到现在对婚姻事实的接受和对李睿各种关心的享受;甚至对他们未来婚姻幸福的憧憬。 所以,婉儿不敢乱说话,更不敢给李睿脸色看。虽然她也一直都谨守自己奴仆的本分,没有给过李睿脸色看过。 但刚开始的时候,也确实随同女帝一起,看不起过李睿。自忖难免会有一些失态和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怠慢过李睿。 现在,眼见这两个挂名夫妻就要做成了真夫妻,这以前自己真是枉做了小人。看来这夫妻之间的事情确实是不能参与,不然总是自己这“外人”里外不是人。 因此,不管李睿怎么打听,婉儿就是不敢多说一个字。她现在是真怕。 看着婉儿急的要哭的样子,一副好像是被自己欺负的样子。李睿也是无语,自己不过是打听打听情况,至于这样吗? 顿时觉得无趣的李睿挥挥手,打发走了婉儿。 猜想着女帝的心思,想着明天的“约会”,这可是李睿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和女人约会。 作为三世直男,李睿此时根本就无法静心工作。干脆就信步出门,带着今天轮值伺候他的玉儿,沿着庄中的湖泊散步,一边厘清一下思绪,同事也正好消消食。 庄中田地中到处都是农人们忙碌的身影,其中还有一些半大小子、闺女在帮忙。李睿陡然惊觉,原来秋收已经开始了。 回头对玉儿问道:“庄子里秋收是个什么章程?” “禀王爷,”这是在大庭广众秩序,侍女们都很有分寸,绝不会称呼“少爷”。 “按照上次春耕的例,庄子里出钱,集中妇孺做饭、送饭,青壮都在田地里忙碌。由于曲辕犁的使用,今年耕地多了许多,所以按您的预案安排,集中劳力采用流水线方式进行秋收,预计十几天内可以搞完。” 李睿听了,点点头。 不论是搞商业还是发展军工,都需要工业化来作为基础保障,而各种作坊就是他搞工业化的起点。 作坊里是需要工人的,西方工业革命是搞了个“羊吃人”运动。李睿可没有那么狠心,也用不着那么决绝。毕竟,李睿有更多的办法和更丰富的知识储备,来找到更好的办法。 他预计到了这一点,所以搞了个集体农庄的雏形先试试看。要是成功,就可以解放一部分劳力出来,充实到自己的作坊里去。 靠说教是没用的,此时的人们宁可旷工,也要把自己家田地里的农活忙完,把粮食收进粮仓。 你要农人此时抛开田地去做工,给再多钱也没用,因为都是挨过饿的苦命人,都知道有了粮食才能活命。家里要是没收到粮食,就算手里有钱,心里都没底。 只有解决了庄户们吃饱肚子的后顾之忧,充作工人的庄户才能安心在作坊里面从事生产。才能克服农闲时产量高,农忙时没人做工就基本没产量的窘境。 不然作坊的产量不稳定,给李睿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不论是精盐或其他作坊停工一天,所带来的损失绝对比少打那么几亩地的粮食来的大。 虽然可以事先多屯一点货物来缓解供应不足的问题,但秋收期动辄长达一二十天。就目前全国市场精盐供不应求的状况,你屯再多货也不够啊。 这种集体农庄的实验就是李睿探索的方式之一。 那就是打破各家各户的小农经济圈,虽然田地还是张三或李四的田地。但秋收却是集合庄子上所有青壮劳力的力量共同使用,目前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这效果从一个简单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来,今年黑山庄要秋收的田地数量至少比往年多了三倍不止,而秋收的时间反而还缩短了几天。 这就是人力物力集中使用的效果,当然这里面少不了李睿提出的流水线工作方法的功劳。 远远看着满脸都是笑容,干劲十足,热火朝天忙碌的农人,李睿也不去打扰他们,只沿着湖边慢慢走远。 顿饭功夫,李睿、玉儿和几个侍卫这群人就散步到了湖边建的最好的一个院子门前。 这是黑山庄内除了庄主府,最大、最幽静、最豪华的院子,看着院门上李睿自己书写的“黑山书院”牌匾,李睿自然而然的跨步而入。 院子自然是有门房,门房内自然是有门卫的。只是这黑山庄内难道还有不认识李睿的人?难道还有敢拦李睿的人? 何况李睿还是这黑山书院的院长,就算是按照李睿自己定下的闲人不得骚扰书院的规定,他也算不得闲人的。拎得清的门卫自然是鞠躬放行的。 此时,李睿重金聘请,当然也是女帝动用皇权指定的几个国子监教授正在老师办公室喝茶。这倒也不是他们偷懒,而是大多数学生,包括三大学院的所有学生都去给秋收帮忙了。 他们这些饱读圣贤书却不识五谷的老学究,既不愿意放下身段去帮忙秋收,又没有学生教授,还不敢私自放假回家,也只有一起喝喝茶、讲讲古了。 李睿在窗外扫了他们一眼,根本就没有进去。因为他在这幽静的环境中,还是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虽然声音稚嫩,但却让李睿心胸为之一开。 循声而去,之间一个学堂内,有那么三十几个大约五、七岁大的稚童正在摇头晃脑的背诵《增广贤文》。 李睿微笑着看着、听着,就这么站在廊下静静的感受这童真是求学之心,只是就这么一会,李睿就觉得自己的心灵仿佛是受到了什么东西的洗涤一样,整个人越发的通透。 就连脑中那穿越而来之后,再无任何长进的精神力都开始活泼泼的蠢蠢欲动,有了再次成长的迹象。 享受了半晌,等这种让他浑身通泰的感觉慢慢退去后,李睿才清醒过来。看着已经下课,正在学堂外疯跑的孩童,李睿走进了学堂。随手拿起孩童们刚才读的书翻看着。 “院长好,院长今天怎么有空来巡查书院了?最近秋收农忙,书院就这个稚童启蒙班还在维持,其他班的学生放假回家农忙了。” 刚才给稚童们上课的教授看到李睿后,赶紧过来郑重行礼,请安问好。并且,不等李睿发问,就先说明了现在书院没有其他学生的原因。 看着眼前这二十多岁,英气勃发的老师孟郊,李睿作为院长自然也是认识的,这是国子监的一个监生。 学问是有的,但由于心里素质不好,情商低,但凡考试就紧张,于是就造成屡试不第的结局。关键是脾气、性格不好,受到同僚排挤,没办法在国子监继续混下去了。 正好听说黑山书院要招老师,搞清楚这黑山书院的后台是女帝后,想着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有机会简在帝心,就主动请缨过来了。 这是为数不多主动过来当老师的几个人之一,所以李睿对他记忆深刻。 “孟夫子无需多礼,我只是顺路过来看看,孩子们这是学的第几本书?” “这是孩子们学的第一本书,现在学堂多数就是用此《增广贤文》或《幼学琼林》给稚童开蒙,我选的是《增广贤文》,有不妥之处,请院长明示。” “第一本启蒙书籍?孩子们能明白其中深意吗?” “稚童对文中之意,实在是茫然无知。但唯有此两本书,合辙押韵,便于背诵,想来等孩子们大了后,自然了解。” “这连囫囵吞枣都谈不上,恐怕是有问题,嗯。” 此时李睿想起了自己儿时那一段痛苦的时光。当时也不知自己那不负责任的父母是那根筋搭错了,为了追求所谓的教育从娃娃抓起,不输在起跑线上,硬是给刚刚上小学的自己报了一个国学班。 而班上那对国学也是一知半解,明显是刚大学毕业的年轻老师,每天就逼着自己背书。不会背书就美其名曰用古礼教学,也就是拿着竹子做的戒尺打手心。 就这么到小学三年级,直到国家给小学生减负,让那个国学班办不下去关门倒闭的时候,自己别的东西没学到多少。 唯有毛笔书法和满脑子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唐诗宋词》等等国学经典。 40.三字经与牵女帝的手 这些国学经典一直陪着自己,不管穿越到哪个时空,这段记忆却历久弥新,从未磨灭。现在更是因为穿越到大隋帝国,自己的书法和唐诗宋词更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想到自己当年背诵不出来时被先生打的板子,现在手都会有点痛。李睿的恶趣味突然发作,也想看看这些孩子在背不出来书的时候,被先生打手板的模样。 于是对玉儿说:“你准备一下文房四宝。” 然后对孟郊说:“你让孩子们多玩一会,半个时辰,最多一个时辰,我给一本新的启蒙书给你,你不管用什么办法,哪怕是打手心、饿饭,也要孩子们在两个月内都背诵下来。” “至于书中其中的意思,我想你只要看到,就能理解和教授给孩子们,毕竟是用来启蒙的。” “遵院长令。” 孟郊毫不犹豫的答应着。他当然知道李睿是谁,那是黑山书院真正的天,更重要的是,他是帝夫。虽然待自己客气,那不代表自己可以不识抬举。 “玉儿,跟我来。” 李睿带着玉儿来的书院的院长办公室,李睿自然是要为自己在书院留一间办公室的,这很自然吧? “关上门,我口述,你记录。” 交代玉儿一句后,李睿也懒得多说废话,就那么微微合眼坐着。其实是在脑中默默回想自己记忆中的那几本启蒙书籍,等玉儿铺好纸,磨好墨以后,李睿低沉而有磁性的嗓音就在院长办公室内响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随着玉儿的笔不断挥洒,育儿名著《三字经》在这个世界上第一次出现在了世人眼前,当然里面不合时宜的地方李睿也做了一些修改。 玉儿开始听的还只是觉得简单,但慢慢的,随着李睿不断的口述,玉儿的心神也逐渐沉入其中,直到李睿口述结束约莫盏茶时间之后,玉儿才从三字经表述出的广博知识海洋中挣脱而出。 此时,她对李睿的崇拜,已经不能用任何语言来形容了。 此时,回响在玉儿心中的只有一句话:“少爷之博学、之睿智、之至公无私,怎么能用文字来形容?这哪里是稚童启蒙之物,这就是圣人之音啊。” “好了,赶紧誊写一遍,给孟夫子送过去。原稿拿回去,你安排人印刷也好,抄写也好,多准备一些。等秋收这阵子忙完,要书院安排一些人组织庄子上所有不识字的人一起来学。” “是,少爷。奴婢一定办好,绝不辜负您的这份心血。” 虽然前后只不过花了不到半个时辰,这被李睿命名为《三字经》的巨著就出笼了。但玉儿坚信这是少爷长期冥思苦想所得,绝不会是少爷表现出来那样是临时起意而为。 李睿看时间也差不多磨蹭了半个时辰,主要是要修改三字经中不合乎现在大隋帝国发展现状的东西,耽误了时间。不然区区一个三字经,他小学时就倒背如流,怎么也要不了一刻钟就能背完了。 其实李睿背着背着,想看孩子们打手板的心态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他觉得既然自己搬运一场《三字经》,不如给黑山庄甚至是整个皇庄来个扫盲运动。 确切的说,应该是办一些扫盲补习班,让那些庄户们都摆脱睁眼瞎的命运。 反正以后各类作坊要大力发展,培养工人的第一步也是要扫盲的。不识字的文盲是看不懂操作规程的,光靠师傅带徒弟么? 要是师傅们都像古人说的那样,因为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个个师傅都留一手,那自己作坊还怎么发展扩张? 只要都识字,那所有人看到的操作规程都是一样的,差别只是熟练度和遇事的灵活掌握。这都是可培养的,相对优秀工人的出现率就能多一些。 哎,在一个老百姓百分之九十都是文盲的国度发展工业,实在是太难了。 因为是临时起意的行为,所以李睿交代完玉儿后,也没把这写《三字经》事情放在心上。 刚刚那一阵子入神的听孩子们背书,让他想通了一件事情,自己无需太过在意女帝的感觉,更不用去猜女孩的心思,那都不是自己这老处男的强项。 自己只要做好自己,一切顺其自然发展就好。 下午未时末,没有心理负担的李睿,一身轻松的回到庄主府。他例行到自己的发展根基,几个作坊巡视了一圈,指手画脚一番以后,就午休去了。 天大地大,没有吃饭睡觉大。 第二天下午,皇宫女帝寝宫。一个精致的圆形餐桌上简单的摆放着四菜一汤,两套餐具,一壶酒。 赶走了所有伺候的侍女、太监以后,就女帝和李睿两人对坐在餐桌前。此时女帝有点紧张,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和一个男人这么单独吃饭,还是一个她有好感的,有着她夫君名义的男人,女帝一时都不知道这话该怎么说了? 而李睿也是浑身紧绷,他也紧张啊,倒不是对女帝的身份什么的紧张,而是三世处男对和女人约会这件事情紧张。 上次诗会,李睿开始在三楼就喝多了,酒壮怂人胆。所以,他在面对女帝和张丽华的时候才能放得那么开。一口一个婵儿、一个岳母的称呼。 现在,一旦当面锣对面鼓的和女帝坐在一起,还是真的有点不知道该把手放在哪里的感觉。 这对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却又有着夫妻名分的男女,现在就在这里大眼瞪小眼。 李睿觉得自己到底是个男人,总不能让一个女人先说话吧?女帝觉得自己是皇帝,总不好要一个上门女婿先说话吧? 于是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开口:“夫君(婵儿)。”然后,两人同时一愣,不由得相视一笑,气氛马上就缓和了下来。 因为两人的互相称呼都是夫妻间比较私密的称呼,刻意避开了什么“陛下、亲王”这类的官面上的称呼,这就让两人的约会基调定了下来。这是私人感情的交流,不用顾忌太多。 李睿放松下来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说了一句: “女士优先,婵儿先说吧!” 女帝白了他一眼,虽然没有听过什么女士优先这类说辞,但不妨碍正确的理解李睿说话的意思。 知道李睿这是在讲礼貌,要自己先说话。当下,女帝为了缓缓内心的紧张,就从前天的诗会开始聊天: “多谢你给我的结婚周年礼物,我很喜欢。母亲也说,此词可流传千古。真不知你那脑袋怎么长的?如此好词,居然顷刻而成。” “你喜欢就好,我平日也不喜诗词,毕竟写诗词和你治国比起来确属小道,上不得台面的。” “也不能这么说,教化百姓,造福万民也是圣人所训,你做的很好。”女帝这么突然一句表扬,不由的李睿微微一呆。特别是那句“教化百姓”这已经明显超出了一首诗词的威力范围。 看着李睿眼中微微茫然的神色,女帝有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成就感,也不瞒着李睿: “昨天,你不是写了一个《三字经》吗?我的人从书院拿回来给朝中宿儒看了。居然让这些平日眼高于顶的老夫子们个个感动的热泪盈眶,个个高呼:此书具有教化百姓,造福万民之能,实乃圣人之举。” “你的人应该也向你禀报过,这书也就是我兴之所至,随手而为的结果。只是想给稚童启蒙有一个好的教材。倒是没有想过其他。” 李睿对他身边有女帝布置的人,一点都不意外。相反,这样反而省去了自己动不动就要对自己媳妇解释点什么的烦恼。你让人自己去查就好了嘛! “你这就是心思纯正,就因为没有什么功名利禄之心,才能有这般晶莹剔透的思想,也才能写出如此巨著。” 想起昨天下午,那几个老夫子,见到这本三字经时表露出的失态和对作者的崇拜,女帝现在依然觉得自己与有荣焉。 “我还要什么功名利禄?这大隋朝就是咱们家的,什么权势有咱们家大?要银子,我随便那拿点东西出来就可以有金山银山搬回来。”一本三字经而已,李睿真没当多大的事情。 不过,如果因此得到女帝的好感和崇拜,那真是物超所值。想到这里李睿突然灵机一动,一把抓住女帝的手,深情的接着说:“我只是希望你不要那么累而已。” 这突如其来的表白和示爱,一下就把女帝给撩到了。一直让李睿把手握了盏茶时间,才反应过来,使劲挣了挣,看没有挣脱,也就随李睿去了。 李睿看着放弃反抗的女帝,心下不由大喜,这算是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可是在双方都滴酒未沾的情况下,握到了女帝的手啊。看来自己脑中突然浮现出的《沟女秘籍》中的桥段还是很好用。 41.献计船运兵,远征军出发 镇定下来的女帝,忍着一只手被李睿握着的羞意,红着脸说:“现在就有事情,你要是不想让我太累,就帮我出出主意。” 反正也被这厮占了便宜,当下女帝也不客气,三字经带来的文道昌盛固然重要,但现在摆在面前的武备之事更急。于是直接就把在心中憋了两天的问题提了出来。 “我问了有经验的船工,黄龙水军从东莱郡出发进攻平壤需要东北风才能下海,而东北风就十月、十一月份有,要想水陆并进,就要大军在十一月底最晚十二月中旬赶到战场。夫君,明白了吗?” 女帝只把问题说了一半,她相信对水军如此觊觎的李睿,一定能听的懂。果然李睿直接就问出来下一个问题: “是朝中没有人能把大军在四个月内送抵战场?” “是啊,各部大军,最快四个半月,甚至六个月大军才能抵达战场,所以,现在大军无法出发。或者只能大军出发,水军派不上用场了。” “其实,婵儿啊,只有大军也够了,水军留着可以干其他的事情啊。” “你少打水军的主意,有什么办法快说?”女帝完全放下了皇帝的架子,居然小手拍起了桌子,那就是有点耍无赖了。 “哎,哎,这口风不对呀,婵儿啊,你说把水军送我的,咱这可不兴说了不算啊。你可是皇帝,金口玉言的。” “我说的是水军败了就送给你,现在还没败呢。少打岔,快说。” “你这可不像是求人的态度。”李睿也不急着去争论水军的归属问题,而是卖起了关子,对女帝的态度提出了疑问。其实就是在逗自己的媳妇玩。 女帝可是帝王,但此时也是小媳妇,于是亲自端起一杯酒,柔声说:“夫君,妾身真心请教,请夫君赐教。” 李睿一听,赶紧站起来,恭敬一作揖,态度无比端正,但嘴里却是不那么正经:“婵儿,有这个态度就好,那可否容夫君琢磨琢磨?” “少鬼扯,我就不信你没考虑到,快说。”女帝一直双手端着酒杯,不依不饶的逼问着。 李睿看实在是不好再推脱了,就双手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对女帝说:“办法倒是有,不过有什么奖励吗?” “只要你能做到,条件随你开。”女帝话锋一转,“但是,不许要水军,现在水军要打高句丽,不能给你。打完以后再说,可以吧?” 听女帝这么说,李睿心里也很开心,毕竟这海军有眉目了。李睿接口:“哪天你把水军给我,我担保,不出两年,我一定在海外给你找一座银山。怎么样,婵儿?” 女帝眼前一亮:“说话算数?” 李睿可是一下戳中了女帝的需求点了,那个当皇帝的都会觉得银子少啊。因为他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多到有多少银子都不够满足他们的治国理念施行所需。 “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砸个坑。绝对算数。” “被你绕晕了,快说怎么让大军及时赶到战场。以后要什么都随你,不许卖关子了。” “婵儿,其实换个思路这问题好解决。来,我给你说说,别急,我有个长辈说过,逢大事必有静气才成,咱们边吃边谈。” 说着李睿拿起酒壶自己倒上,对放在桌子上女帝的酒杯一碰。那意思就是,来,干一杯,咱慢慢说。 女帝也稳住心思,开始和李睿喝酒吃菜。放松了一会以后,李睿担心女帝真发急,也就不墨迹了。 “婵儿,你看啊,大军出发的线路是不是出洛阳经长平、上党、太原,沿着长谷进渔阳经燕郡到辽东。这一路上,山川、河流、湖泊纵横交错。大军每天能走三十里就是指挥得当,半年能到就已经很好。” “嗯,路线对的,时间估计也没错。” “到了也是人困马乏,兼之天气寒冷,人马不适应气候,此时高句丽偷袭或是有瘟疫发生,大军就没了。” “有道理,但是呢?” “你看看啊,如果换个思路。现在距离立冬还远的很,黄河并不会结冰断航,那是不是可以用内河水军运兵到东莱郡,再让黄龙水军运兵到燕郡。一路行军快捷不说,到了地方,部队战斗力还保存大半。” 女帝啪的一声,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好。” “别急,还有一个隐患。那就是这些大军的将士的晕船问题。这些将士都是北方人,骑马打仗没问题,但大部分战士坐船怕是先会难受一阵子。但估计是死不了人的。” “只是死不了人,那战斗力能保存下来吗?” “战斗力应该能保存的下来,开始是在黄河里坐船,颠簸会比较小。等到大海里后,人马会比较适应,战斗力就会基本保留。就算是有损失,损失也不大。” “那需要多久?” “黄河是顺流而下,碰到险滩,大军下船绕绕路,一个月足以到达东莱郡。至于出海到燕郡,半个月够了。加上其他准备,两个月足够了。不过,唉。”李睿叹了口气。 “少卖关子,快说。” “难题是,你有没有那么多船?而且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但这次天意不在大隋,还是要做好失败的打算。”李睿不得不实话实说。 “最多是个劳师远征,无功而回罢了。”女帝笃定的说。 “那要是全军覆没怎么办?要知道,我只能计划,但变化更多,此时远征高句丽时机并不成熟,最好等几年再打。” “为什么等?等什么?” “等我练好水军,练好黑山卫,我保证给你打下高句丽。如何?”李睿只说了结果,并没有说需要的时间。没办法,一支合格的海军可不是三两年能练出来的。 “婵儿今日又得以窥见夫君大才之一斑,已经很是满足。但此次远征势在必行,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女帝想了一下,继续说。 “你在黑山庄赚钱,在小站练兵,水军我帮你练,这次就算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三年后咱们再打。咱们大隋打得起。” 女帝此时站在帝王的角度思考问题,大胜固然是好,其实如果失败也并不重要,但此仗此时不得不打。 “非要打?”李睿抱着万一的希望追问了一句。 “肯定要打。”女帝的回答斩钉截铁。 “那九边精锐少派出一些,为大隋保留点元气吧,上次我都已经说过的事情,我就不再多说了。现在还早,估计你一会还有得忙,具体事务我也帮不上忙,我就先走了,你自己小心。” “好啊,我不留你,刚你说了那么多,我确实要有一些安排,你就乖乖回黑山庄,为我们多赚点银子吧。” 女帝此时也放开了一些,居然开了一句玩笑。 “另外,不许给别的女人写诗。” “尊娘子令。你就把这酒壶给我,当是我给你出主意的酬劳了吧。”李睿也是开心一笑,随手拿起没喝完的酒壶,掉头就走。这酒壶,李睿怎么看,怎么喜欢,也就不客气了。 看着李睿那潇洒不羁的背影,女帝呆了半晌,才回过神。 “这个坏东西,走就走了吧,还顺走了朕的汝窑酒壶。那可是和这桌上的碗碟是一套的。这可是朕最喜欢的一套瓷具,难道以后要不成套了?罢了,罢了,心都要给他了,还在乎一套瓷器?” “婉儿,叫兵部、工部的主事人过来,另外,把这套瓷器给睿亲王送过去。”叫来了婉儿,女帝吩咐道。 “陛下,这可是你最喜欢的一套瓷器呀,要不把茶具留下,餐具送过去?”婉儿在旁出出主意道。 女帝犹豫了一瞬后,坚定的说:“算了,都给他,这是他应得的奖励。咱们这里什么没有?大不了再采购就是。去吧,别小家子气。” 隋大业二年,九月二十。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准备,女帝拜大将军杨素为帅,率领九边精锐十五万,从东都洛阳上船,开启了隋帝国一征高句丽的战争序幕。 同时快马通报原冀州、青州、兖州三地各郡,出动各地屯垦军三十万与远征军会合,共计四十五万大军,由大将军杨素统一指挥。 将军已经派出,部队已经出发,作为女帝,此时能为这场战争做的,除了后勤保障和不发布乱令以外,已经不多了。 那女帝是不是就什么都没做呢? 怎么可能,在李睿的反复提醒下,女帝在未雨绸缪。 此时,天下九州中,也就只动了三州的兵马,其他六州不受波及。 特别是豫州、荆州、扬州、梁州这号称天下粮仓和兵源地的四州,女帝更是命令加紧训练士卒,限期三个月内征兵三十万,充实九边精锐,以备不测。 这一来,百万九边精锐不但没有被削弱,实力还稍稍增强了一点。 为什么增加了十五万人,实力才稍稍增强一点呢? 由于是地方部队充实进来的新人,需要时间磨合和经过战火的洗礼后才能真正成为精锐。 42.老方酿酒,诗会天涯明月楼 虽然女帝相信在七十万精锐中加入三十万地方部队来的士兵后,老兵带新兵,会很快磨合好。 当然,大隋从来不缺培养精锐战士的战场,不论是突厥还是吐谷浑边境,小股战争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哪里都是练兵的战场。 所以女帝很自信,半年后,这批战士都会是合格的精锐。哪怕半年后远征失败,自己的皇帝位也稳如泰山。 李睿这一个月以来就没有再参与任何意见,该讲不该讲的,他都讲给女帝听了,后面的事情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他给朝廷提供了一批行军散、晕船药以后,就埋头做自己的生意,再不冒头。 要说李睿这一个月倒是也没有做什么大生意。不是他不想去拓展市场,只是他这一个月除了初一、十五和女帝见面吃饭培养感情以外,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酿酒上了。 当然,正好女帝也是一个工作狂,也就是所谓的事业型女人吧。只要知道李睿心里有她,又不去沾花惹草,也就不太在乎“朝朝暮暮”。这就让李睿有了充分的自由空间去按照自己的思路发展。 没错,李睿就是一个酒虫,喝了这么久这大隋的寡淡酒水,早就想自己酿点高度酒了,但条件一直都不允许。现在好容易秋收完成,自己手上有了余粮,于是李睿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自己的酿酒大计。 在精通所有酿酒流程和方法的李睿手把手的指导下,历经一个月,老方终于酿出了第一桶高度白酒的酒头。 没错,自从搞了集体农庄的雏形后,和李睿一起搞出曲辕犁的老方就对家里的农田完全撒手了,一心只想跟着李睿做点大事情。 李睿本就缺人手,缺的厉害,而老方的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胜在心态沉稳,思维灵活,更关键的是老方在黑山庄拥有比较高的威信。 如此人才,李睿怎么会错失? 所以在老方做出来这种表示后,李睿当即就举双手欢迎,并当场任命老方为酒坊总管,虽然当时秋收还没结束,酒坊还没开张。 隋大业二年,九月二十八。 在老方那简陋的房舍的堂屋里面,一张八仙桌只坐着七个人,李睿一个人单独坐一方,另外六人占据其他三个方位,他们分别是老方、老秦、老袁和李春、巢元方、耿询。 “庄主,老汉再敬你一碗,没想到这么好的酒居然是我带人酿造出来的,这简直是在做梦。感谢庄主给老汉这个机会,先干为敬。” 老方端起面前的酒碗,仰头就一口干了。 自从他主持酒坊以后,李睿就特意交代他以后在自己面前不要自称贱名,直接平等称呼。但老方一直都放不开,有时自称老奴,有时自称奴仆。今天这酒喝多了,终于自称老汉了。 “好,干了。”李睿也是豪爽的一饮而尽。 他们酿出来了酒精度高达八十度的酒头。然后按照不同的度数,勾兑出了三十八度、四十二度、五十六度、六十二度四种白酒。 至于酒头,李睿也安排留下一些,那是可以直接当做酒精使用的好东西,以后在战场上是可以救命的宝贝。 只是这古法酿酒实在是太耗费粮食,这次各种度数的白酒也就各自勾兑了几千斤,就把黑山庄的余粮耗的七七八八了。 看着玉儿为了保证黑山庄的粮食红线,死活也不肯再拨粮食给酒坊的样子,李睿在感动异常的同时,也深深为此时生产力的低下而悲哀。 他李睿可是一直生活在食物极度充裕的年代,对这大隋缺粮都缺到这种程度完全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本想着秋收后,就可以大展拳脚,搞点好酒,不但可以自己喝喝,还可以对外销售赚点钱。 哪里想到他堂堂一个皇帝的丈夫家里,也都没有多少余粮酿点酒。 当然,李睿也绝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他马上安排檀儿联系白家,不惜代价安排水军去一趟美洲或非洲。一定要在海外找哪些土豆、番薯种子。 李睿脑子里只有自己的酒,只想到那土豆、番薯产量高,不挑土地,用来酿酒那是最合适不过的。至于这些种子找回来后是不是能顺便解决大隋的粮食问题,他完全没有考虑过。 “哎、哎,老方啊,咱们一共有多少酒?要是开酒楼够不够?”李睿和老方干了一碗以后,就直接问。 “庄主,咱们这几千、上万斤酒,敞开供应肯定不够,但打响牌子,闹出动静肯定是够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老方虽然自己没开过酒楼,但毕竟见识在那里,基本判断是没问题的。 “嗯,那就好。你们几个手头的事情进展如何?”李睿话题一转就开始问其他人问题。 “院长您说的炸药,现在有点眉目了。咱们在原来烟花爆竹火药的基础上做了改进,虽然没有您说的那么大的威力,但也和您说的那个什么手榴弹的威力差不多。” “什么?哈哈,老巢,你了不起,当给你记一个大功。来来,敬你一碗。”这是给了李睿一个大大的惊喜,有了这个利器,他心里可就有底多了。 “呵呵,院长,别急,这特种钢也有眉目了,咱们的材料铸成的剑斩断百炼钢就和切豆腐一样。”老秦和巢元方在一起时间长了,也和巢元方一样称呼李睿为院长。 “院长,咱们也有好消息,这玻璃的纯度也到了九成。几乎就是透明的了。” 李春、耿询也在旁边凑热闹,报喜。这一段时间,他们是真的没日没夜的研究,这有点成果,当然要让自己的院长开心一下。 “好好,你们都有功,来,来,一起喝了这碗。这以后咱们都有好日子过了。”李睿已经开心的都有点找不到北了。 当天,李睿大醉而归。 第二天上午,日上三竿,李睿依然拥被而眠。 不是李睿在偷懒睡懒觉,他在伤脑筋。 现在自己手里掌握了手榴弹、特种钢、玻璃、白酒这几大利器,未来必然是充满了信心。当然,自己不会停滞不前,必须继续琢磨其他的赚钱路子。 而眼前的当务之急是借着自己这高度白酒的面世,把自己的酒楼开遍大隋。但是问题来了,李睿在纠结,这开酒楼就要找个掌柜,自己可不是这块料,关键是自己也没法亲自上阵啊。 本来李睿自己物色了那么一个人选,就是洛阳四大行首中天涯明月楼的卫附子,能在秦楼楚馆之中游刃有余,混成行首的人,那个不是八面玲珑的角色? 让她们去开个酒楼还不是小菜一碟?可是让李睿伤脑筋的就是,那天女帝表现出来的醋劲太大,这事就不好办了。 就在李睿无可抉择,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时候,玉儿进来禀报: “少爷,那长孙无忌公子前来拜望,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四次来了。您见不见?” “见,怎么不见?看看这长孙家的宝贝疙瘩来找我要干什么?嗯,容我先起床,要他等着。” “是,少爷。” 半个时辰后,长孙无忌在庄主府的餐厅里面见到了李睿,此时李睿一身常服,一边喝粥、一边啃馒头夹咸菜,完全没有一点点皇室成员的架子,随和的都没边了。 “臣下长孙无忌叩见王爷千岁。”长孙无忌见面就是大礼参拜。 “无忌公子来了啊,快起来,别客气。吃了早餐没?要不再来点?”李睿头都没抬,一边溜溜的吸着稀粥,一边和长孙无忌打招呼。 “吃过了,吃过了。王爷的心意臣下领了。谢谢王爷抬爱。”长孙无忌一边客气,一边腹诽,这软饭王确实是烂里扶不上墙,这完全就是没有一点点架子,哪里像个王爷。 “无忌公子,今天来有什么事吗?”李睿仿佛知道这些京城子弟是看不起自己的,也懒得和他拐弯抹角,直接就这么问。 “王爷大才,上次中秋诗会那是一鸣惊人呐。咱这东都学子都想再次见见王爷,聆听王爷的教诲。” 长孙无忌也是没办法,上次李睿一首词震动整个洛阳士林。大家找不到李睿,就上门找长孙无忌,毕竟上次诗会,长孙无忌可是主持人。大家都认为两人是有联系的,或许私交还不错。 所以,长孙无忌这是被大伙逼着来的。虽然心里看不起李睿,但人家诗词的成绩在那里摆着,自己还是不得不上门请李睿给面子参加他们的诗会。 “是不是有什么诗会?”李睿闲着也是无聊,静极思动。 “大家都等王爷发话,王爷定时间地点,我们都没问题。”长孙无忌诚恳的说。 李睿眼珠子一转,问:“你们平时诗会都是在哪里办?” “多数是在四大行首那里。毕竟才子佳人才有故事,所以,大家都愿意选有佳人的地方,这样才好激发大家创作的灵感。” “那这次轮到哪一个行首了?” “天涯明月楼。” “好,你去安排,就今天晚上,我和大家见见面,聊聊天。但先说好哈,我可真不一定做诗词。” 今天加更,祝老婆生日快乐。 43.女帝的眼线的正确使用方法 李睿立即拍板。他心里很明白自己想干什么,他根本不在意什么诗会,他在意的是哪个卫附子是不是能为自己所用。 不过自己今晚要去天涯明月楼,这还是要和自己媳妇报备一下,引起误会就不好了。 “玉儿,送一下长孙公子。另外安排一下,咱们晚上去天涯明月楼见识一下这四大行首之一的风采。” 看着长孙无忌离开的身影,李睿转身对身边唯一留着的一个侍女说:“报告陛下一声,我今天要去参加一个诗会,地点在天涯明月楼。” 看着那个小侍女张口结舌的模样,李睿呵呵一笑: “别惊讶,我不怪你,你忠于陛下,那就是忠于我们家。正因为这样,我才要你做我的贴身侍女,明白吗?这是好的,你以后也要继续这样。明白?” “扑通。” 一声,那个叫做喜鹊的小侍女一下就跪了下来。正要说话就被李睿一下子拦了下来。 “嘘。” 李睿用一个手指封住了喜鹊的嘴巴。 “什么都别说,说了你就待不住了。你只要按你们正常的程序上报就好,别的什么都不要说。特别是被我发现了的事情,更不能说。反正以后你依然如实上报就好。” “奴婢谢谢王爷。” “去吧,安排好,我们晚上一起过去。” 其实身边有哪几个是女帝内卫的探子,在那比常人强大上百倍的精神力的渗透下,学过微表情管理的李睿,稍稍一观察,心里就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只是自己又不造反,没必要拆穿这些,反而引起女帝误会而已。 看着喜鹊离开的背影,李睿俯身在刚刚送了长孙无忌回来的玉儿耳边悄声说:“安排人给天涯明月楼带个话,晚上我去的时候,他们行首卫附子必须在场,否则我就封了他天涯明月楼。” “是,王爷。” 晚间,天涯明月楼,大门口。 今天,让洛阳才子们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堂堂四大行首之一的卫附子的贴身丫鬟小桃,在天刚刚擦黑的时候,就在天涯明月楼的大门口站着,似乎是在等人。 才子们进去的时候,都会态度或高傲或亲切的向小桃打个招呼。他们都明白,小桃在这里就是等人。打个招呼就是表示自己到了,小桃要是等自己就赶紧上前来搭话呀。 这些才子们嘴里不说,其实内心都奢望这小桃是在等自己。要知道小桃等自己就是卫行首等自己啊。 但让这些才子失望的是,小桃对他们的打招呼都恭恭敬敬的还礼,但却没有他们最希望听到的那句“我家小姐有请公子。” 这洛阳城的才子们,哪个不想和卫行首聊聊天、喝喝酒? 但四大才子为首的洛阳才子们,包括长孙无忌都已经进楼里去了,而小桃还是在门口站着,很明显,今天她等的人不是这些才子。 天色渐晚,浓黑的夜幕已经完全笼罩了整个天地。 此时,已经是普通老百姓熄灯上床睡觉的时辰了。大隋的百姓都穷,晚间没有几个舍得熬油费蜡的挑灯做事,大家遵循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建康生活规律。 一架可以乘坐十数人的豪华的马车在数百精锐士卒的护卫下缓缓来到了天涯明月楼大门前。早已望眼欲穿的小桃看到了护卫在马车旁的那个在聚贤楼见过一面的护卫后,就估计是那话来了。 也不等马车停稳,连忙三步并做两步的跑下大门前的台阶,全然不顾地上被人马踩的稀松的黄土,赶紧双膝跪地,一个头磕在地上,嘴里高声喊道: “小人恭迎王爷大驾,小人是天涯明月楼卫附子的贴身侍女小桃,我家小姐特命小人在此等候王爷,恭请王爷吩咐。” 正听玉儿说着已经到了,开始被檀儿整理因为在马车上睡了一个回笼觉而被弄乱衣衫的李睿听到了小桃的大声禀告,有点还没睡醒的问玉儿:“这怎么回事?” 玉儿小声对李睿说:“王爷不是吩咐奴婢去给她们家打了一个招呼吗?这就是效果。” “哦,要她好好表演,我就不和她单独见面了,影响不好。你去找她聊聊,诗会完了以后,看他愿不愿意进黑山商行做个酒楼的掌柜?若是愿意,此事也无需大张旗鼓。要是不愿也就罢了,不用勉强。” 在来的路上,李睿也想清楚了,这个时代自己要用人,特别是底层的人,就去表明态度,直接安排就好。别搞得好像那个皇庄工匠大会一样,完全就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做法。 所以,他也懒得特别的去见一下那个卫行首,要是因此让自己女帝媳妇生气,搞得家庭不和睦了,那才划不来。 其实,哪怕李睿不承认,这恐怕就是李睿内心深处的,不愿意去见卫附子的原因。 “奴婢遵命。”玉儿回复一声,在钱丑布置好了各级防卫措施后,玉儿就第一个跳下马车,拉起跪在地上的小桃,和小桃耳语几句就和小桃一起离开了。 就在李睿在檀儿和杏儿的服侍下慢慢走下马车的时候,早就已经抵达天涯明月楼,坐在大厅里吃喝半晌的长孙无忌也收到李睿到了的消息,正带着几个才子中的领头人赶紧过来迎接李睿了。 “下臣(学生),恭迎睿亲王大驾。” 看着眼前一片跪下磕头人的后脑勺,李睿其实也觉得好玩,毕竟以前这种场合经历的少。但他也是明事理之人,不好太过托大。赶紧走上一步,虚扶了一下所有人,嘴里说: “诸位平身吧。看到各位的大礼,我有个提议,各位都是有大才的人,都是我大隋的文脉,今天我们这诗会现场就暂时放下各自的身份,不行俗礼,只论文章诗词。你们看好不好啊?” 其实谁都不喜欢给别人磕头,心有傲气的文人士子更是如此。 只是,李睿的身份太贵重,不论到大隋的哪里去说,见到李睿就没有不对他行礼的道理。 祝各位老铁,除夕快乐! 44.读书人的脸皮厚度不一般 但如今李睿自己说,今天不论俗礼,只谈文章诗词,那这些才子们还哪有不愿意的?于是都纷纷爬起来,赶紧附和李睿的说辞: “吾等听王爷吩咐。” 只有混在人群中的长孙无垢暗暗叹了一句: “这软饭王爷真不简单,一句话不但于自己的地位和权威毫无损伤,赢得礼贤下士之名,而且取得了众位士子们的好感。如此厉害的一个人,这真的还是李家那个懦弱的嫡幼子吗?” 原来长孙无垢虽然是个女儿身,但才华、相貌皆是不凡,而长孙晟以前常年在外征战,根本没办法管她。长孙无忌更是事事要依赖自己这个妹妹,这一来二去,在这士林之中长孙无垢也闯出了偌大名头。 而长孙无垢以前是见过李睿这个弘农李氏家族的嫡幼子的。当时,这个李睿性格腼腆,言语不多,在一些世家子弟中属于极为不出众的角色。怎么这才几年不见,就如此厉害? 难道这小子以前在藏拙? 于是长孙无垢打消了自己上前去和对方攀交情的打算。此时此刻,自己又何必冒头,万一李睿来一句“我不记得见过你,请小姐自重”,那还不是自取其辱? 毕竟李睿以前可是只有丢脸的事,而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成绩。要是上前攀谈,让李睿觉得是被你揭了短处,从而记恨上伺机报复,那才是划不来。 其实都是贵族圈子里面的人,很多人以前都见过李睿。可能这也是以前认识李睿的人的一个共同的认识,所以大家也就没有人主动去和李睿攀谈以前的事情。 从而也无形中化解了现在这个西贝李睿的暴露危机。不然说起以前的什么事情都记不清、答不出,甚至人都不认识,次数一多,那就会引起女帝的怀疑的。 在众位学子的簇拥下,大家都纷纷入内。 此时人们聚会或聚餐就坐,都是一个人坐一桌。李睿自然被安置在上首主桌就坐。他的左手第一桌,坐着这次诗会的召集人长孙无忌,而右手第一桌的位置是空的。 本来李睿右手第一桌的位置是准备给卫附子坐的。 毕竟是这里的地主,还是名满东都的四大行首之一,自然是有资格作为美女来陪英雄的。 但李睿在门口交代了一句之后,卫附子哪里还敢坐过来?在众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李睿右手第一桌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等大家就坐后,长孙无忌看这座位空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就自作主张的让自己的妹妹长孙无垢坐了过来。心想,凭借自己妹妹的出身、才情和美貌,也是有资格坐过来的。 可他根本没有去想,放一个千娇百媚的女人坐李睿右手边,女帝会不会醋劲发作? 李睿到没有怎么在意是谁坐在自己的身边。男人也好,女儿也好,反正自己也不准备写诗。今天来,李睿本来就是为了招揽卫附子做酒楼的掌柜,至于这些所谓的诗词,到真没什么兴趣。 坐下后,众人自然就是开始各种商业吹捧。 自长孙无忌开始,大家轮流把李睿那首自张丽华手中流传出来的《青玉案中秋》给夸得没边了。李睿当然就是谦逊不已,连称侥幸。 虽然这诗词确实是千古流传的档次,但这吹捧多了,自然也有人听着不舒服了。这长孙无垢就是这些不舒服的人其中的一个。 “王爷,您那首词真是绝了,这足以流芳千古的诗词,不知道今天是不是有幸能让我等再有幸见识一下?” 在其他人都还在想着如何和帝夫拉拉关系的时候,这长孙家的独女就开始了发难。 “我来以前就和你家兄长说过,今天只是来和大家见见面聊聊天,不一定要作诗词。你兄长没有和你说么?再说哪有那么容易就能留芳千古?上次只是运气好,凑巧了。” 李睿婉转但直接的拒绝了眼前这个女人不怀好意的提议。他可是真不想再出什么风头了。 长孙无垢闻言也不气恼,只是撒娇卖萌的敬李睿酒,其实长孙无垢心里怎么会没脾气?她可不是能轻易接受被人拒绝的感受。 慢慢的,这长孙无垢简直就成了酒桌上的酒司令。在长孙无垢的鼓动和带领下,士子们都开始走下座位,轮流给李睿敬酒。 读书人是要脸面但也是最能放下脸面的一群人。 在听到长孙无垢说的那句“睿亲王是酒醉后才写出那首千古名词”之后,那帮学子马上就反应过来,今天要是不把李睿喝好、喝到,估计是听不到、看不到那流传千古级别的大作。 李睿的酒量是好,可是也架不住这么多人热情的劝酒。 这个学子做一首诗,请李睿斧正。不管李睿说什么,这个学子都要敬李睿一杯酒。 那个才子想起以前的一首词,也过来请李睿指教,李睿吸取教训,什么都不说只是摇头。结果那个才子还是要敬李睿一杯酒,说是能让写出青玉案的睿亲王无语摇头的词,他也是受教了。 然后,各种理由,各种雅致的说法,李睿是真没想到,这古人的酒桌上还有那么多讲究。一旦他要拒绝,就有人拿他刚进门说的那句“放下各自的身份,不行俗礼,只论文章诗词。”来说事。 看这个架势,李睿知道了,今天是一定要自己露一手,才能把这帮已经把脸面都撕下来当裤衩穿的才子们压下去。否则,看他们这个死皮赖脸的劲头,自己今天怕是要醉死在这了。 而且,檀儿、杏儿她们几个侍女完全帮不上李睿这个忙,只能在后面看着李睿被灌酒干着急。 安静的站在杏儿后面伺候的喜鹊,觉得这已经涉及到李睿的安全了,脑筋一转,赶紧给后面侍卫中的某一人做了一个手势。这是应急手势,那就是要紧急向女帝汇报的意思。 果然,不到半盏茶的时间,一只信鸽冲天而起,向着皇宫的方西而去。 李睿不知道这些,他还在那死撑。能不喝就不喝,能耍赖就耍赖,直到躲不过去才勉强喝一杯。此刻,他已经把这三辈子练出来的躲酒功夫都使出了。 这还幸亏他身份地位高,还真没人敢硬灌他酒,这才一路坚持了下来,直到喜鹊消息传出多半个时辰以后,他还能带着三分清醒和那些才子聊天打屁。但就是不提写诗填词的事情。 不得不说长孙无垢的控场能力超强,现场由于她这个美女的闹场,每个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再加上天涯明月楼那些歌女和陪酒女的助兴,硬是把一个诗会搞成了一个热热闹闹的酒会。 特别是卫附子上台表演的时候,整个“酒会”达到了高潮。在快节奏的胡乐伴奏下,卫附子在台上蹦跳,几个她带出来的舞女在台下带着那些才子一起舞蹈,这就是现代迪厅的领舞和带舞者啊。 也就是一个时辰内吧,整个天涯明月楼内完全是一片歌舞的海洋。 这个气氛之下,李睿也慢慢放松下来,看到眼前的一切,逐渐的起了收服长孙无垢的心思。要是有了这妮子的才华再加上卫附子的歌舞配合,自己这酒楼以后必然日进斗金。 可是,这妮子是长孙晟的心头肉,要想收为己用还是要费很大的麻烦,不过既然已经起了这个心思,那就不妨给她一个面子,做出一首好诗。最少可以在文采上征服这种有小资情调的无知女生。 正当李睿要有所动作的时候,远处慢慢走过来了一个俊俏的小郎君,也不打招呼,直接一屁股坐在李睿旁边,拿起李睿的酒杯就和刚跳完舞过来敬酒的长孙无垢干了一杯。 李睿此时已经是有七分醉意了,两眼有点朦胧,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认出这个俊俏的小哥是谁。 但李睿酒醉心明啊,他身后的四大侍女和贴身护卫都是两眼雪亮的人物,但大家都没有一个人出言阻止。于是李睿自然就知道了,至少这小哥一定不会害自己。 在这热闹不已的场合,大家开心就好,既然确定此人不会害自己也就够了。所以,李睿在还搞不清楚此人是谁的情况下,也不去阻止,只是微笑因对,任由此人开心玩乐。 长孙无垢也没有认出此人是谁,只是看着有点眼熟,反正此时大家都有七八分酒醉,早就没上没下了,也就无法去深思这人是谁? 看对方拿起李睿的酒杯和自己干杯,估计对方和李睿关系也不一般。不然也不会为李睿带酒了,当下自己也就毫不含糊的举杯一碰,仰头干了。 酒下了肚子以后,酒意就上了头,于是长孙无垢指着李睿的鼻子说: “王爷,中秋诗会你一鸣惊人,但却无人看你亲自出手,坊间颇多谣言。说王爷是找抢手代做。而王爷以前并无如此诗才显世,因此信者甚多。王爷何不今夜借机正名?” “随他们去说,诗词小道耳,就是成就诗仙又如何?”李睿颇为不在意的摇头笑道,他并不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 “好,准备文房四宝,王爷一会就写。” 45.大军压境,小两口耍花枪 但他李睿不在意,并不代表别人不在意。看,李睿刚表达完不想写诗词的意思,旁边那俊俏小哥却代替李睿答应了。 “你可代王爷答应?”长孙无垢奇怪的问,这世间真能替李睿拿主意的人,一掌可数,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那个小哥在其中啊。 “我替王爷应下了,你先下去等着,一会王爷就写。”俊俏小哥很拽,很有底气的替李睿做主了。 “诶,诶,你怎么替我做主了,我来以前就说了,今天不一定要作诗词的,你不用理他们胡闹的。”李睿根本就不想文抄诗词,没劲。 虽然因为那人一直背对自己和长孙无垢喝酒,而且由于酒劲上头,双眼朦胧,李睿并没有看清这个给自己做主的人是谁。 由于身边的人都没有出言反对,他虽然一时反应不过来此人是谁,但也知道此人一定是自己亲近的人,所以说话的语气并没有丝毫的责怪和不满,相反却有那么一丝宠溺。 这倒不是李睿是烂好人,而是李睿正好想写诗词震慑长孙无垢的内心,方便以后好收服她为己用。而此时,这俊俏小哥正好给了自己一个台阶,所以李睿这就是半推半就的意思了。 “少说废话,他们要,咱们就写给他,要大气磅礴的,免得别人说你小气。”俊俏小哥一手挽起李睿的胳膊,大气的说着。 说完后,此俊俏小哥又悄悄的凑近李睿的耳边说了一句让李睿一听就浑身酒化作冷汗而出,一下子酒就醒了一半。 “夫君,再来一首绝世传唱的,震慑这些废物。” 在这世上能称呼李睿夫君的,就只有那一个人了。此时,酒意全无的李睿已经把自己本来就很大的眼睛睁得更大了。他的确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帝媳妇怎么还变装过来和自己一起喝酒了? 强大的精神力让李睿迅速冷静下来,甚至外围的所有人,甚至女帝都没有察觉到李睿是在她说话的时候才认出她来。 女帝还以为自己一来,就被李睿认出来了,不然李睿怎么会容忍自己用他的杯子喝酒? 李睿没有马上回答女帝,只是对她点点头。然后豪迈的对身后的侍女大叫:“来,上酒,拿咱们自己的好酒。”李睿也懒得搭理别人,直接要人上自己带的酒。 然后借着二两酒遮脸,一拉女帝的手,毫不客气的拉着她坐在自己的腿上。随手接过身边侍女递过来的好酒,另外拿过一个酒杯,就给女帝满上了一杯自己黑山庄的五十六度白酒。 “来,娘子,尝尝真正的好酒,这是为夫刚酿造出来的,叫黑山醉。慢点喝,这酒劲大,要醉人的。” 女帝那也是见过、吃过、玩过的主。平时喝酒,就算是皇宫里最烈的御酒,没有一坛子怎么会醉倒? 有了不服气想法的女帝,哪会被区区一句话给唬住,今天反正是连李睿的腿都坐了,她也放开了。于是很干脆的端起酒杯和李睿轻轻一碰,仰脖就灌了下去。 所以李睿就赶紧拦了她一句,要她慢点喝。 此时的酒杯可不像后世那种什么伍钱、一两的小杯,最小容量的都是三两往上的酒器。 女帝这不知深浅的一口闷,顿时就觉得一道火线由口中直烧到胃部,火辣辣的烧灼感让喝惯低度酒的女帝马上就开始了咳嗽。 李睿一见女帝被自己的五十六度酒给激着了,也不管女帝是穿的男装,赶紧一把搂过女帝。 一边拍着女帝的背部,帮她舒缓一下烈酒带来的刺激,一边从案几上的菜肴中撕下一只鸡腿,赶紧塞入女帝的口中。 嘴里关心的说:“快吃两口,别伤了胃。跟你说了是好酒,要你慢点慢点,你这是逞个什么能?” “我哪知道这酒这么烈?我酒量一只不错的。”刚吃了两口鸡腿终于缓过来一口气的女帝,不服气的给自己找了个台阶。 “杏儿,换三十八的。”李睿也不好看着自己媳妇出丑,就吩咐身边的侍女给女帝换低度酒。低头对女帝说:“给你换个没那么烈的酒,你喝的就舒服了。” 哪知道女帝的那不服输的性格却猛然爆发,她不干了: “就这酒喝的才够味,不换。刚才是喝猛了,又没防备这酒这么烈,才会呛到。现在有了准备,就不会有问题了。今天咱们就喝这酒了。” 说完,还从李睿手里抢过酒壶,又给自己满满的斟上了一杯酒。开始自顾自的品尝起来。 女帝怎么来了呢? 女帝是接到紧急报告后,匆匆换装赶过来的。 在这东都,天子脚下,又是重重保护之中,女帝也相信李睿不会遇到什么生命危险。但收到的信号却是说危及生命,女帝关己则乱,毫不犹豫的就亲自赶了过来。 现在这天涯明月楼里面的才子都在酒精和美女的刺激下,或兴奋的吟诗作对,或激动的随着音乐舞蹈,或直接找人拼酒。 要是他们有谁向窗外看一眼,就可以看到,窗外已经有数万翎卫把这天涯明月楼重重包围。全身甲胄的士兵们个个都已经是刀枪出鞘、弓上弦。就等一声令下就要进攻。 包括屋顶上都由皇家内卫安排高手进行布防。不然,你以为女帝会亲生涉险? 不过女帝没有在意这些,她在意的是自己来的正是时候,正有那不知检点的狐狸精在勾引自己的夫君。 女帝从头到尾都没有正眼看过一次长孙无垢。因为在女帝的印象中,今天在这里出现的女子都是天涯明月楼的人,那自然是没有正经人家的女儿。 而女帝接下长孙无垢给李睿敬酒时,是用眼角的余光瞟了她一眼的。但此时的长孙无垢为了鼓动众位才子联合围攻李睿而到处走动,自然也是钗环松动,衣衫不整。 女帝看了一眼就没有多看,仿佛多看一眼,她都嫌脏。只感觉这敬酒的妮子倒也算是个美人,样子还挺不错,但也是仅此而已。 李睿哪怕是纳妾、找通房丫头,女帝也绝不会允许有烟花柳巷身份的女子进她的家门。 但就是因为看不起这些失足妇女,女帝对她们说李睿的诗词是抄袭,是找人代写的说辞就格外气愤。 要是一个文豪或大儒这么说,女帝可能还懒得多说什么,反正以后有机会自然会证明。可这些在女帝眼中就是下等人,是奴婢的女子居然还敢看不起自己的丈夫? 这一贯要强的女帝怎么受得了?其实,这也是伤害到了女帝的面子,不然她不会这么认真的帮李睿答应下来。 其实女帝答应下来后,心里就有点小忐忑,自己是不是强势惯了,这不知不觉就在自己夫君面前表现出来了?记得自己母亲还专门叮嘱自己,在外面可以强势,但回家后,在自己夫君面前千万要温柔。 虽然男人有时候是欣赏你的独立和强势,但那是在外面,对外人。要是你一个女人,在家里还独立、还强势,那你就等着家庭破裂吧。 所以,女帝高声的说完坚持喝五十六度的白酒后,就小声的对李睿说:“夫君不怪我自作主张帮你应下作诗词的事情吧?” 看着女帝如此小心翼翼的说话,李睿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小声对着女帝的耳朵说: “你我夫妻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应下了,就是我应下了。你家夫君只是认为诗词不能强邦兴国,绝不是写不出来啊。只要你说你想要,夫君岂会吝啬一首诗词乎。” 这一下把女帝那是撩的够呛,女帝直觉耳朵上不断的热气袭来,一股麻痒只传入心中,却又没抓没挠,心里难受的要命,身体却又享受的要命。 女帝心中哀叹一声:“完了,败给这冤家了。”嘴里自然说出来:“我当然想要,不然你还不被这些无脑女子轻视了吗?” 恶趣味充分满足了的李睿,抬起头,对看着他抱着一个帅小子卿卿我我而发呆的长孙无垢邪意一笑: “你从头到尾都想灌醉我,要我出手写诗词,可是你知道吗?我若不想醉,你这里哪有可醉倒我的酒?我若想醉,有此刻怀中人足可醉倒,你信吗?” 说完不顾惊世骇俗,直接捞过已经有点酒意上头,浑身发软的女帝,在女帝的嘴上深深的吻了下去。 半晌后,李睿把女帝横抱起来,用一个公主抱的动作,把她抱起向外走去。在女帝耳边说了一句: “婵儿,上次我酒醉,你抱我一次,这次我要还回来,乖,你想要夫君的诗词,乖乖别动,夫君这就吟诵给你听。” 然后,李睿大踏步向外走去,一边走,一边高声说: “现在远征军已经出发,未来会有多少忠勇的士兵会埋骨他乡?难道我们还要整天埋首于这诗词歌赋中吗?来,来,来,我今天送诸君一首《侠客行》,愿诸君有朝一日保家卫国,仗剑走天涯。” 说完后继续高声诵读: 46.侠客行,拐了个女掌柜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最后一句念完,刚刚好一脚踏出这天涯明月楼。一眼看到不知什么时候就跟在后面的玉儿。两人目光接触之时,玉儿微不可查的点了一下头,然后用眼神示意李睿向侧后方看一眼。 顺着玉儿眼神的方向看过去,看到卫附子在远远的地方冲着自己这个方向磕头。李睿顿时就明白了,玉儿是完成了自己交给她的收服这卫附子的任务。 在抱着女帝登上马车的时候,李睿发布了两条命令:“送我们回洗梧宫,另外,封了这天涯明月楼。玉儿监督执行。” “是,卑职(奴婢)遵王爷令。”女帝的随行翎卫统领裴度在看到了女帝做出服从命令的手势后和玉儿同时应声。 今天,虽然他们夫妻的感情又有升温,甚至有了更多的身体接触。但女帝逛青楼确实好说不好听,所以这天涯明月楼注定是要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时间一长,自然也就慢慢的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这就是长孙无忌邀请李睿的后遗症,他作为帝夫逛青楼,就算是参加诗会,这青楼不倒闭或不被女帝封,那才有鬼了? 现在,李睿自己提出来封掉这天涯明月楼,女帝自然是开心的乐见其成的。李睿自己封的,还避免了女帝担负一个善妒的名声。 要知道,这在大隋,女人可以被休妻的理由中就有一条善妒的罪名。 也就是说,一旦一个女人被夫家认定为善妒而休妻,官府、女人娘家、婆家的宗族耆老、街坊邻居都会接受夫家休妻的事实。并不指责夫家半句有错,只会把舆论的枪口对着那个所谓的“妒妇”。 这就是传统,这就是大隋女子的实际情况,这就是教化天下而禁锢天下女人心灵和行为的枷锁。这个枷锁并不因为女帝杨婵儿是一个皇帝而有所改变。顶多,在遇到皇权的时候,世俗让让步。 但各种流言蜚语却是无法杜绝了,真要那样,女帝的名声算是臭了大街了。要是一个皇帝的名声臭了,那他离下台也就不远了。 所以,李睿自己下令封店,等于是帮了女帝一个大忙。一下就把女帝从想封又怕担骂名。不封吧?心里又觉得膈应的窘境拉了出来。所以,女帝被李睿的细心周到硬是再次感动了。 一行人回到洗梧宫后,女帝并没有离去,而是堂而皇之的住进了李睿的卧室。酒醉后的女帝说的好啊:“上次你睡了朕的寝宫,这次肯定是朕要睡你的卧室。” 这次李睿没有喝醉到不省人事,女帝又是酒意上头。这两人也就顺理成章的做了夫妻间洞房时就该做的而他们却足足拖了一年多的事情。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李睿伸了一个懒腰,把放在自己胸前画圈圈的小手握住,嘴里忍不住调侃了一句。 “还说,还不都怪你,耽误了朕的早朝。” 女帝翻了一个白眼,虽然嘴里说的是都怪李睿,但却是一脸娇羞满足。手脚如同八爪鱼一般,缠着李睿。 昨天虽说两人都是第一次,但一个是历经各种岛国经典洗礼的三世处男,一个是新婚前就被皇家嬷嬷们悉心教导过的女帝。这配合起来,真是琴瑟和谐,没有一点新司机的生涩和胆怯。 所以,这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直到天色微明,才算是在双方同归于尽后落下帷幕。 现在,一夜贪欢的结果就显现出来了。 没错,虽然婉儿事后进来服侍女帝梳洗时给女帝上过一些药。但由于女帝不知死活的硬刚李睿,所以,女帝依然没有办法上早朝。 这是女帝继位以来第一次缺勤早朝,所以心中多少还是对李睿有些怨念的。 虽然安排婉儿通知上官德荣,今日免朝,有什么奏折交上官德容收集,转交自己批阅。但一听到李睿的那四句调侃之诗,心里难免有点不服气。 都是眼前的男人使坏造成的结果,他还在说风凉话? 不过这四句诗还真是好听,以后还是要他多念点诗词给自己听。这说明这个男人其实藏得很深,明明才学惊天,却对所有人的诽谤甘之如饴。这是什么情况? 既然已经是真正的夫妻,女帝也就毫不犹豫的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夫君为何一直隐忍?” “习惯了,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李睿其实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原主以前到底是个什么生存情况他也不是太清楚。但这一年李睿也没闲着,而是零零星星的打听出了原主的一些家事,现在正好编故事。 “我虽然算是嫡出,但却只是记名在夫人名下,本身我的生母虽然是正经人家的女儿,但在李家的身份却也只是一个买来的侍妾。生了我以后,依然每天小心翼翼的讨老爷、夫人的欢心。” 听到李睿讲自己的身世,本来也是妃子所生的女帝有着切肤之痛,不由的紧紧的抱着李睿的腰肢,想要给他点力量支持。 李睿感受到身边人儿的情绪波动,也转头吻了女帝一下,然后轻声的继续说自己的故事: “但哪怕母亲再小心翼翼,一个有了男丁的侍妾总归是当家主母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在我母亲再次怀孕的时候,被夫人用种种方法折磨而死。” 说到母亲的去世,女帝感受到了李睿的平静,更感受到了李睿平静的近乎麻木的语言背后,那如同火山一般积累的愤怒。 “本来没有母亲照拂的我是养不大的,得亏祖母怜惜,把我安排在外读书,避开了家族内部的纷争。而我从小又是性格木讷,不善言辞,一看就是没出息的样子,这才逃得了一条性命。” 李睿默默的搂搂女帝光滑的肩膀,对女帝说:“所以,我不是藏拙,而是惜命。” 女帝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轻轻吻了过来,从李睿的脸上开始,直至全身。嘴里还轻声安慰李睿: “都过去了,我们夫妻一体,现在有我。” 李睿说完这个故事以后,突然觉得浑身一阵轻松,念头通达,脑中再无原主的半点怨念残留。此时,李睿的精神才算是完完全全的和这具身体融合。 李睿明白了,自己这说的不是故事,而是原主的人生,自己既然已经了解并继承了原主的一切,那么责任和义务都必须承担。想必原主的那一点点残念也是知道自己的意愿后,才满意的离开了吧? 看来,这弘农李家未来还有一些家事要自己去解决啊。 在李睿感觉良好的时候,女帝已经吻到他的要害了,李睿不由的苦笑一声,这女帝真是不知死活啊。一念及此,李睿再无杂念,翻身而起,欺身而上。 被翻红浪之事,就不必细表了。 三天后,女帝一脸幸福的恢复早朝。李睿也返回黑山庄做他庄主该做的事情。 在李睿回到黑山庄的当天夜里,玉儿就带着卫附子和李睿见了一面,三人秘密的长谈了有一个多时辰。李睿把自己关于酒楼、旅店、情报中心的设想和两女做了一个交底。 有了主心骨和发展方向,剩下的执行就是她们自己的事情了。 半个月后,在玉儿的安排下,大隋境内凡是有盐商聚集的大中小城市、集镇,一个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名为春风细雨俱乐部的连锁酒店开始快速选点、装修、招人、开业。 来回奔波在大隋各地的卫附子,哦,对了,现在应该叫卫三娘,就是这新开张的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大掌柜。 虽然李睿要玉儿挂了一个大当家的名头,但玉儿只负责监督、拨款以及协调当地官府关系这三件事。其他诸如选址、装修、选人、办货等等几乎所有经营方面的事情都是这卫三娘在操持。 这半个月以来,大大小小无数的事情,把原来这娇滴滴的行首,硬是逼成了一个泼辣、强悍的女强人。而这卫三娘却比以往任何时候活的都开心,都明白。 此时卫三娘正坐在去建康的马车上,看着沿途的风景,虽然连续奔波导致人非常疲惫,但精神却无比的兴奋。想着那个神奇的男人,一时忘记了所有。 这段时间,一有空闲时间,卫三娘都会想起那个出口就是《侠客行》的睿亲王,那个在东都担负了一年多软饭王名头的男人。 那个男人在那天晚上,一番长谈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本来以为那个男人是仗着自己的无边权势要把自己金屋藏娇,最多是让自己做点小生意,甚至都不能给自己一个名分的苟且。但就算只这样,就凭一首《侠客行》自己也同意跟这个男人走了。 47.太上皇出马,必须给面子 而且关键的关键,还不是这个男人自己来说的,只是派了一个侍女来传话,自己就不得不上了他的贼船。 哪知道,这个男人根本就不是贪图自己的身子,而是真正欣赏自己的能力和才华,甚至那天长谈时那个男人还主动说明,以后自己有权力选择后半生的人生。 自己要是一个男人,恐怕就会用“士为知己者死”来回报他吧? 虽然,其实自己除了依靠他一辈子以外根本就没得其他的选项,但有着滔天权势的男人能如此体贴的替自己的将来打算,这何尝不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只是这个男人也是一个吸血鬼,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了无情的压榨。那天夜里他要求玉儿和自己:必须在短短的三个月内要让春风细雨俱乐部覆盖整个大隋的要害城镇。 自己当时虽也是答应了下来,却心里一直没底,但通过这半个月的东奔西跑。更深入的了解那个男人所说的俱乐部的内核后,反而有了底气。 什么是俱乐部,卫三娘以前不知道,但她通过这半个月的小规模实验亲眼看到的一切让她有了感悟。 每一个春风细雨俱乐部会员资格,都是一种对他人炫耀的资本。有了这个会员,你在春风细雨俱乐部可以喝最好的酒,吃最美味的佳肴,见最有情调的姑娘。 甚至在大隋境内,你只要拥有春风细雨俱乐部会员资格就可以见官不拜。当然,所有的学子本身就是见官不拜的。 仅仅凭借这两点,卫三娘就有信心: 这个吃喝玩乐俱全的春风细雨俱乐部,在那个男人巨大政治势力的掩护下,在几乎无限制财力的支撑下,必将会在三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犹如雨后春笋一般覆盖整个大隋的要害城镇。 甚至按照那个男人的第二步计划,春风细雨俱乐部会以一种类似瘟疫的速度向着周边各国渗透、蔓延。 大隋境外,卫三娘会按照那个男人的吩咐,降低一些道德底线。把春风细雨俱乐部建成人间的乐土,只要你想得到的,这里都有。 甚至在那个男人的授意下,自己已经寻找到麻沸散的主要成分药材并开始在某些国家大量种植。 虽然自己也觉得这样是不是不好,但那个男人的一句话就堵死了自己想要说的全部话语: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要装清高,一旦异族入侵,你我皆无幸免之理。你的好心只能对你的同胞,而不是给异族。” 看着窗外摇曳着的枯枝,看着管道上洒满的落叶,一时行首情怀泛滥,不由有点伤春悲秋。卫三娘摇摇头,赶走了这些纷乱的小儿女情怀。 算了,不想那个该死的吸血鬼了,只会扰乱自己的情怀。 前面就快到建康了,还是好好盘算一下,自己要怎么利用王爷旗下盐商的资源来拓展自己的事业?这真够自己去头痛的。 想着这些,卫三娘不由的拂过自己额前的一缕秀发,收起了满脸的小女人状态,沉下脸,对车窗外叫了一声:“小桃,进来。” 暂且不提卫三娘为了李睿四处劳碌奔波。 李睿这种刚刚有点钱了以后,就急忙建立玉儿控制的春风细雨俱乐部和檀儿控制的电报局这两套情报、通讯系统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对大隋人的降维打击。 以后李睿所获得的情报,就可以互为补充并相互印证了。 此时的人们哪里会知道信息战的厉害,而深知其中威力的李睿就占了这种认知上的便宜。 而情报系统建立初期,也是为了方便李睿控制各地的商业活动。 因为不涉及到军队的具体调动和支配权,就算涉及一些军事情报,也还是最能让杨氏皇族放心的势力发展方向之一。 所以,这一系列动作,李睿都没有瞒着女帝。 只是女帝此时正在情浓之时,甚至,要不是杨勇还活着,女帝都有禅让帝位给李睿,她好好相夫教子的想法。根本就不在乎李睿的这些动作会给帝位带来什么冲击。 女帝是太上皇杨勇硬推上位的,说她自己对这皇位有多看重,其实也是未必。可能女帝此时更多的是肩负了对杨家江山的一种责任,而非对权力欲望的追求。 另外,女帝也很放心李睿的原因之一就是,李睿在大事、涉及政治的敏感问题上,什么都不瞒着她。甚至李睿建立覆盖整个大隋的情报系统和通讯系统的时候,还找她调用人才。 这就是在向女帝表示,你尽管派人来监督、监视好了,我不在乎。 李睿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旦你安排的人进入了我的系统,就由不得他们自己了。 自己可是有过被最厉害的传销洗脑经历的,想当年传销最盛行的时候,被洗脑的人,可以回去骗自己的妻儿、父母。 李睿虽然不至于做到这一步,但要女帝排出的这些人的忠心却是一点都不难。而且,李睿不到生死悠关的当口,他也不会做出对不起女帝江山的事情。 既然李睿已经做到了这一步,当然女帝也不会辜负了李睿的好心,她是一定会安排耳目进入这两套情报系统的,为的就是安心。 只有女帝安心了,李睿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大展拳脚的发展自己的势力。 隋大业二年十一月初八,上午。 李睿在黑山庄平稳的咸鱼了个把月,期间也就是回洗梧宫和女帝有过几次互动,然后就是足不出户的当自己的咸鱼。 当然这咸鱼是李睿自己的自嘲,其实他的各项事业都在稳步推进,只是李睿善于偷懒做甩手掌柜罢了。 此时的人们纯朴善良,太容易被他忽悠。 也就造成李睿身边所有的人都忙得要死,唯独他李睿整天忙不了一个时辰,然后就是李睿自称的所谓“思考时间”,其实就是发发呆,睡睡觉。 今天上午,李睿的思考时间被人强行打断了,因为太上皇杨勇亲临了黑山庄。李睿还在想是什么事情惊动太上皇他老人家了呢? 一打听,李睿才知道,不是为别的,起因就是自己在秋收时,一时兴起,手贱写的那本《三字经》带来的麻烦。 “太常寺卿王通前几日到朕的寝宫那是一把鼻涕把眼泪的哭诉,一定要贤婿你去国子监任教。说什么能写出三字经如此巨著的大家,绝不能做荒野遗珠,一定要为国家培养人才出力。” 杨勇来了后,对着李睿就直接讲清楚了自己的来意,他就是来给国子监拉教授的。 “麻烦太上皇回那个什么王通一句,就说小婿志不在此,只想做点生意抓点钱。逍遥度日即可。”李睿当然是拒绝。他都没有多想,凡是要出名的事情,他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恐怕不行,朕已经答应他了。而且朕和婵儿也商量过了,婵儿不但没提反对意见,而且还很支持,说你一定能胜任的。” 当过皇帝的人哪有那么容易打发的,他们都是谋定而后动的老狐狸。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开这个口的,一旦开口,就容不得你找理由拒绝。 “那小婿教授什么呢?这三字经再好,那也只是稚童启蒙之物,总不好去给国子监的学子们讲吧?”听说女帝同意,李睿秒怂。 先有女帝替自己做主,要自己给才子们写诗词;后又有杨勇替自己做主,要自己去国子监当教授。这父女两人怎么都那么爱替别人做主?难道这就是帝王的职业病? “教什么,我不管,你和王通去商量。来人,叫王通进来。” 原来这王通都跟着一起来了,这不得不说这太上皇准备的很充分。绝不给李睿一点点打马虎眼的机会。不然,你李睿选个教授的命题耽误个一年半载的,那我这太上皇岂不是没面子? “臣太常寺卿王通拜见太上皇,睿亲王。”不一会一个三十左右,面如冠玉的美男子走了进来,对着两人行礼。 “免礼,平身。” 杨勇在场,当然是轮不到李睿说话的。 待王通行礼完毕后,杨勇指着李睿说: “这就是我那不成器的女婿,王通啊,他可是在我的劝说下同意去国子监任教授了啊。具体事务你们自己聊聊吧,我这老头子就不掺和了。” “谢太上皇,太上皇能说服睿亲王出山做国子监的教授,是为大隋文脉昌盛居功至伟。” 王通由衷的感谢杨勇。他前段时间听说了三字经,找来一读后,顿时惊为天人。他是著名的教育家,当然知道稚童启蒙的意义,也就是说给予这本三字经怎么高的评价那都不过分。 关键是王通从这本启蒙读物中看到了作者的大才。没有学贯古今,精通文史的才学,哪里写得出来如此巨著?那这个作者自己就必须拉到国子监来为大隋文脉做出贡献。 可这个人身份特殊,王通找到女帝,女帝正和李睿好的蜜里调油,哪里会再擅自替李睿做主?只好答复王通说不好替帝夫做主,有时间的时候会帮王通问问李睿自己的意愿。 48.国子监约课,李渊上门 但是,王通自己和李睿没交情,又不想去等女帝那不靠谱的承诺。只好去求太上皇。好在,几顶为国为民,青史留名的大帽子送出去以后,太上皇开心的答应了下来。 太上皇不但答应了下来,还主动出面说服了女帝同意此事,并且今天亲自带自己来和这睿亲王交涉。 谢过杨勇后的王通正准备用忽悠杨勇的那一套来继续忽悠李睿的时候,李睿先开口了: “王大人不必多言,我既然已经答应太上皇,就一定去国子监做教授,只有两个条件。” “睿亲王,请吩咐。” “第一,一个月我只开讲两次;第二,讲什么内容,我自己定,你们不得干涉。同意了,下个月我就去,不同意,我就没办法了。” “没问题,我太常寺是国子监的主管有司衙门,我代表他们同意了。不过今天才月头,能不能请亲王大人抽出时间,这个月也讲授一次课程。” 看来一眼在旁边运气,就要发飙的杨勇,李睿很光棍的答应了下来:“也不是不行,我准备一下,那就本月十五讲一堂课。以后就初一、十五各一堂课吧。” “多谢睿亲王,微臣这就回去通知大家,做好准备。另外,如果亲王大人能再稍稍讲授一些诗词之道那就更是感激不尽了。” 那天李睿现场所做一首《侠客行》,打脸了无数怀疑他的人。虽然不清楚他怀抱着的俊俏小哥是谁,但那是别人的家事,关键是涉及到皇室内帷,现场看到的人谁敢多说半个字? 但不管如何,他那东都第一才子的名头从此算是实锤了。 其实,今天王通过来也有李睿流传到外面那两首诗词的威力。如此才子,太常寺、国子监这天下学子的聚集圣地怎么能不拉上一点关系呢? 所以李睿很不幸的被拉了壮丁。但这是李睿的幸与不幸倒也还是难说的很。 客客气气的送走了太上皇和王通后,李睿中午没有吃饭,让侍女清空所有人,自己一个人在院子中的凉亭里安静的坐了一下午。 李睿首先琢磨的是到国子监去讲什么? 本来他只是想应付一下就算了的,后来仔细琢磨的半晌,觉得此事其实也是一个机会。 立功、立言、立德,这是古人追求的几件大事,既然自己有机会,何不好好让自己在这不一样的大隋真正“立起来”? 那自己就要好好想想要给这帮学子讲点什么东西,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讲孔孟?讲兵法?讲人伦?似乎都不是最理想的。毕竟前人都讲透了,讲多了,那自己要如何入手呢? 其实也不怪李睿在这里伤脑筋找机会,这段难得的咸鱼时间让李睿好好的总结了自己这一年来的行为,以及未来如何去发展的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这大隋的牵绊也越来越多。本来只是想自己生存下来而已,现在看来是要带着这大隋一起飞才行。 要想带着大隋一起飞,就要巩固女帝的地位,加深她的皇权统治。于此同时还要女帝和自己一条心,不能对自己有所猜忌,否则,夫妻离心,那什么都干不了,什么事都成不了。 而要女帝和自己一条心,就必须要女帝能看得起自己,甚至是仰望自己,男强女弱,那才能和女帝做长久夫妻。 要是一直女强男弱,在这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恐怕自己夫妻感情发展也是会有很多隐患。 而此次给国子监做教授,正好就是一个显示自己某方面比女帝强的机会。往小处说是为了和谐夫妻关系,往大处说,这样才能长久的保住自己的性命。 否则,一个废物,不,就算是一个天才,如果不能不断的给女帝带来惊喜,作为帝王的媳妇怕也会审美疲劳的。一旦被女帝媳妇审美疲劳,那就是麻烦的开始,最后一定是自己悲剧。 为了自己的前途和性命,李睿决定拿出自己记忆中的大杀器,相信把这个拿出来教授那些学子,自己就能做到真正的立言,这就是必胜技啊。 想透彻了的李睿,此时发觉日头已经偏西,不由得微微叹息,自己肚子饿了。“玉儿,玉儿。”李睿仰头高声叫了一嗓子。 “来了,来了。”一直就在旁边等候,担心菜凉了,不断热着菜的玉儿,终于听到了自己少爷的呼唤,就赶紧把手里的饭菜端了上来。 玉儿知道自己少爷现在是碰到了问题,所以才暂时忽略了肚子。可是对美食的追求是不会变的,一旦少爷想通了问题,就一定会吵着要吃饭的。 那时要是自己上饭菜耽误了一会,那就会被少爷骂的。就算少爷不骂,自己也不忍心让少爷挨饿不是 看着面前迅速摆上的热气腾腾的四菜一汤,李睿不由得感动的对玉儿说了句:“还是我家的玉儿好,这以后我身边可不能没有你呀。” “谢王爷,奴婢以后也不会离开王爷的。” 玉儿听到这句自己期盼很久的话语,也不管是不是李睿的玩笑之语?马上就跪下磕头谢恩。 李睿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一边吃东西,一边随意的说: “起来,起来,自己家里别动不动就跪,家里就是要你管呀,你难道已经想走了?是有自己的意中人了吗?” “请王爷放心,奴婢没有意中人,只要王爷不赶奴婢走,奴婢是不会离开的。”这就是在表忠心了。 “知道你的忠心了,你个小蹄子少在这里借题发挥。”檀儿不知什么时候过来,一把抓住玉儿的耳朵扯到了一旁。 “别耽误王爷吃饭,我们四个难道还能嫁出去不成?少废话,出去做事。” 檀儿一直是李睿四个贴身女婢中的老大,素有威严。 其他三个也都挺服气她的。所以玉儿嘀咕一声“知道了,知道了。”也不敢回嘴,直接出去干活了,她要做的事情也是挺多的,这伺候李睿吃饭,只是她其中一项工作罢了。 “王爷不要和她一般见识,这小丫头就是想讨王爷一句准话,也没什么别的心思。” 李睿此时也完全明白这几个小丫头的心思了,他们是自己的“陪嫁丫头”,这辈子也就和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而且自己有那么多机密在她们的手中,她们也不可能再有其他的选择了。 自己要是不要她们,她们也只有出家做姑子这一条路了。 先这么着吧,有机会和女帝商量一下,毕竟是自己的家事,还是要正房大娘子做主的。 当然,檀儿也不是专门过来制止玉儿这另类的表白的,她也是有正事的。当下对着李睿微微一礼,轻声的说: “王爷,那唐国公李渊来了,递上了名帖也不走,就在门口等着。听说上次他在朝堂上给王爷您下绊子,我本想打发他走,但又拿不准主意,怕坏了王爷的名声,就特地来禀告王爷。” “那个蠢货,从太原一来就弹劾精盐的售卖,根本就没有搞清楚这买卖是谁的。听婵儿说,太上皇也来跟他说情,说这唐国公倒也不是故意和我为难。” 李睿给自己的心腹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怒气也平息了一些:“请唐公到花厅坐坐,上茶。我吃完饭就过去。” 不能不见啊,人家可是唐太祖。对这种天热的敌人,必须不能马虎。 不搞清楚他们的想法,李睿睡觉都不安神。 “好嘞,奴婢这就去办。” 看着檀儿开心离去,哪有一点对李渊的怒气的样子,李睿明白了,这丫头就是想让自己见一见李渊化解一下矛盾。故意装作生气的模样,这样自己才不会再去生气。 李睿笑笑,这些小丫头对自己的脾气还是了解的很,也能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毕竟和唐国公搞好关系,利大于弊。 哎,自己这四个贴身侍女,就是四个宝贝,自己怎么会让她们落到别人的手中呢?哼,哼,只能是自己的。 李睿一边狠狠的下定决心,一边慢条斯理的吃饭。 一是吃饭快了对身体不好,二是,虽说自己不计较李渊的上眼药,但绝不是没有脾气的人。 自己是上门女婿,必须要做出一副小心眼的模样,这么凉一下李渊,说不定李渊自己还好想一点。 要是自己做出一副毫无芥蒂的大度模样去接待李渊,那李渊估计离开后,还要提心吊胆的担心自己事后的报复了。 呵呵,李睿已经把自己这次和李渊见面的形象做出了定位:一个小心眼的赘婿,被人得罪了,那一定是生气,要对方赔偿的。 于是,整整一个时辰以后,李渊的耐心被消磨的差不多的时候,李睿终于在檀儿的陪伴下走进了花厅。 进入花厅的李睿并没有做出什么热情好客的举动,而是很沉默的走到了自己的主位,坐下后也只淡淡的说了句: “唐国公所来何事啊?” 李渊也是憋屈,自己堂堂一个国公,那是跟随文帝杨坚南征北战,真刀真枪杀出来的功劳。这只靠着入赘就成为亲王的小子不但不过来巴结自己,居然对自己如此无礼? 但回头一想,也就释然了。 49.太原李氏,实乃心腹大患 李渊知道,要是一个雄才大略,懂得收买人心的雄主,怎么会入赘?就算他想,为了杨家的江山考虑,杨勇也不会给自己的女儿选一个有野心、有能力的夫婿。 不然,多少年后,这江山是姓杨还是姓李那还真不好说了。 所以不得不佩服杨勇这太上皇还是有眼光,选了这么一个心胸狭窄的小人做女帝的夫婿。这种睚眦必报的性格不知会得罪多少人,那他李睿一辈子就只能依附杨家而生存,对杨氏江山就毫无威胁。 当然,也正是这种侥幸获得高位的小人,自己才好对付啊。当下唐国公对李睿就满怀轻视和不屑了。 不过到底是能开创大唐的雄主,心底极为不屑的时候,面上却是热情至极的开口了。 “给王爷请安,前阵子由于受到小人唆使,渊在朝堂上有些不稳重的言论。现在,渊已经了解了情况,也知道行事唐突。今天刚从太原过来,有一些从突厥那边的缴获,特地来献给王爷。” 李渊其实已经有了对女帝的不臣之心,但由于准备不充分,加之杨勇依然健在,他们太原李家现在还没有实力起兵反隋。那就要夹着尾巴做人,讨好李睿也就是必须做的功课了。 尤其自己还无意中得罪了李睿,这正好借道歉的机会,近距离观察一下这帝夫的为人。能拉拢一下就更好了。 李睿故意表现出一种贪财的表情,态度马上变化。“哎呀,唐国公太客气了,这不太合适吧。” “献给王爷,就是献给陛下,这太合适不过了。尤其,这里面有西突厥可汗的一顶王冠,这要是不献给王爷,天下就没有更合适的人了。” 李渊自然是不会被这假意的推脱迷惑的,自然是坚持要送礼的。这送的礼物再贵重,李渊都不会舍不得。只要是对自己称帝有那么一丝丝的帮助,再贵重的礼品,李渊送的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来人,上好茶。”李睿很开心,就要求下人们给李渊换点好茶叶。 “唐公身边这位公子是令郎吧?”叫了换茶叶以后,李睿开始拉起了家常。 “这是犬子世民,今年十七,在家行二。王爷的弘农李家和我太原李家在五百年前可算是一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王爷要是不嫌弃,可称呼犬子李二或二郎都可以。” 李渊为拉进和李睿的关系,也是不要脸了,直接把李睿当做了李世民的长辈来定位两家的关系。不过这也是没办法,李睿是女帝的丈夫,你有多大胆子?敢当女帝的长辈? 听说眼前这有点小猥琐的年轻人居然是一代大帝李世民,李睿一下子兴趣就来了,既然你老子都要我称呼你为二郎了,那我就不客气了。 “二郎在家,常看什么书啊?”李睿一副长辈的口气问了一句。 “回王爷话,小人喜武不喜文,书读得倒是不多。”李世民也是无奈,这可是女帝的丈夫,不能不回答,但自己那高傲的内心又实在不想去和李睿交流,就应付了一句。 那意思就是,我不读书,只习武,你这个半吊子读书人就别和我扯什么读书了吧?到底是年轻人,知道李睿洛阳第一才子的名头,自然不敢和李睿在读书上多纠结。 “不读书不好,这样吧,这个月十五,我在国子监有个课程讲学,二郎有时间过来听听,或许对你以后领兵习武也有帮助也说不定?” 看李世民在犹豫,李渊赶紧给李世民使眼色,最后李渊看李世民实在是不想去和李睿沾边,就只有自己出来拒绝了。 “谢王爷厚爱,臣下觐见陛下以后,就要赶回太原。最近大军远征高句丽,臣下需要镇守边关,防备突厥异动。犬子虽年幼,却也是难得一员虎将,倒是须臾离不得我左右。这次只怕无缘聆听王爷教诲了。” 那意思是我们很快就要离开洛阳回太原,这次没时间听你那所谓的讲学了。 被拒绝的李睿脸色不好的客气了一句:“有公事在身,那真是不能勉强的,现在大军远征是第一要务,唐国公公忠体国,辛苦了。” “王爷谬赞了,这臣下的本分,不敢言辛苦。” 李睿的脸色不好,并不是因为自己抛过去的橄榄枝被这李渊父子婉拒。而是心中明白,这李渊父子为什么拒绝自己。 这历史的惯性还是巨大的,只怕这李渊父子对大隋也并不是那么忠心。自己这么随意试探一下,他们就原形毕露了。 要知道,如果李世民听了自己的课,不管是不是在思想上有所触动,名义上就是自己的学生。 在这个礼教森严的年代,就算是要造反,也是要找个为民请命的理由的。而你要是敢于造自己老师的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算你造反成功,在历史上都会留下千古骂名。 不为别的,因为历史书都是文化人写的,而尊师重道就是文化人的几条底线之一。你造老师的反,什么理由都不行。 所以,李渊父子宁可冒着得罪自己的风险,也不愿意和自己有牵扯上一个师徒的名分。那就是避免以后起兵造反,多落一个欺师灭祖的罪名。 当下李睿故做不悦的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这就是端茶送客的意思了。 “臣下父子还有其他军务,这就告退了。”李渊一看这架势,知道李睿有点不开心了,就识趣的主动提出告辞离开。 “既然有军务在身,孤就不留国公了,贤父子就请回吧。檀儿代我送送国公。” 李睿既然明白了这太原李家只能是敌人,也就懒得多和他们纠缠了。反正今天自己已经成功塑造了一个草包小人的形象,够了。 看来回头要抓紧时间和女帝说说,这太原李家是养不熟的狼崽子,是心腹大患,要小心了。 “呸。” 离开黑山庄大约两里路以后,坐在马车上的李渊对着庄主府的方向一口唾沫远远的吐在地上。 转头对自己的二儿子说: “看,这就是大隋的帝夫,贪财好名。现在我严重怀疑,那两首诗词是别人做好,他背下来的。为的就是搏一个洛阳第一才子的名头。” “父亲息怒,这样不好吗?如此草包岂不是更有利于我家的大事?” “有道理,就怕他不贪不占。只要他有需要,我们就满足他,不信搞不定这个赘婿。让他在女帝面前多说我们的好话,可以高度麻痹杨氏。”李渊很自信的说。 “你马上再多准备一些金银财货,即刻给他送过来,咱们要就不动手,要动手一次就把他喂饱。” “孩儿遵命,回去就安排。” 李世民虽然觉得今天李睿表现的过于明显的特点似乎有些愚蠢,而如此愚蠢的人女帝怎么会看的上?但一直盲从父亲判断的他,选择相信大事从不犯错的父亲的判断。 因为事关重大,李睿当天夜里亥时,不顾已经秋深露重,寒气袭人,还是急忙赶回洗梧宫和女帝团聚。当然,黑山卫是沿路护卫,自是不提。 在两人小别胜新婚的欢愉一次以后,李睿就对赖在他怀里的女帝,提起了今天和唐国公的交道以及自己的判断。 “九边精锐在太原有二十万,的确是要对李渊有所防范,只是这李家久镇太原,势力已经根深蒂固,一时恐怕不好找人替换。要是动静明显了,那就是逼他们造反,得不偿失。” 女帝其实已经得到了当天李睿见李渊的会谈详细报告,当然相信李睿的判断。只是要想快速处理李渊,却是代价太大,不划算。 “我也想过了,另外一个办法你斟酌,调李世民入洛阳,授予一个虚衔官职,实则为质子。我再故意和他们拉进关系,或者让他觉得皇室暗弱,再对李渊徐徐图之,如何?” “还是夫君想的通透,就依夫君所谋。不过,夫君,你什么时候能常住皇宫?避免这来回奔波之苦。” 女帝不认为这太原李家是一件大事,现在大隋如日中天,谁敢造反?既然夫君提出来了,做点防范也不是坏事。 她马上就转移了话题,她刚刚成为女人不久,天天这脑子里都是李睿的身影。可李睿总是三天两头才回宫一次,这相思之苦煞是熬人。 “我在黑山庄养养精神不好吗?咱们这小别胜新婚的,不好吗?婵儿乖,夫君这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啊。你看,今天从这唐国公身上可不就赚了二十万贯吗?” 李睿根本就不提回宫住的话题,现在还不是时候,什么时候把大隋的那些隐患扫平了,他才敢回皇宫,踏踏实实的睡觉。 听到李睿如此怪异的言论,女帝也是无语了,自己堂堂一代帝王,要夫君去养家糊口?不过,这每个月数十上百万两银子的入账,确实是帮了自己的大忙啊。 于是女帝也不提要李睿搬回来住的事情了,只是说: “那你要多回来住。” 50.夫妻谈心,李世民进东都 “那是肯定的,有贤妻在,我巴不得天天回,只是时机还不成熟。要再等等。”看来钱能通神果然是不错,这女帝媳妇一听有银子收,这也不要求自己搬回皇宫住了。 “什么是成熟的时机?” 女帝也是很有点不服,凭什么你这赘婿这么牛?居然敢名正言顺的在外住宿。但也没办法,这是经过太上皇允许,已经形成的一个现状,而且不住在一起这些大臣们才好送李睿银子啊。 还是不随意改变的好。 关键,李睿住在黑山庄也方便他做点生意,自己可以装作不知道。不然皇帝做生意,那就太尴尬了。 李睿想了许久,慢慢的说了一句:“或许快了,或许还要一段时间。” “算了,不纠结这一问题。现在,夫君,再抱我一次。” 女帝现在也是小妇人一枚,想通了以后,自然也懒得想那么多杂事了。 李睿自然是有求必应。 隋大业二年十一月十二。 太原唐国公府,刚刚回府不久的李渊父子就接到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唐国公二子李世民英华天表,武艺有成,颇有父风。特招为殿前司校尉,旨到三日内即刻上任。钦此。” 传旨太监传旨后,就准备离开。李渊哪里会让这太监就这么离开,赶紧一把拉住,随手就塞了一个包袱过去。 “这位内官,怎么陛下就这么下了一道圣旨呢?” 颠了颠手里包袱的重量,传旨的太监大声说:“恭喜唐公,二公子这就有了官身,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然后小声说: “具体我也不清楚,只听说头天睿亲王进宫了,第二天陛下的旨意就下来了。我这是跑死了两匹马,这才及时赶过来太原的。” “多谢内官,请里面奉茶。”李渊顺手就把传旨太监请进了内宅,好好招待一番自不必多提。 深夜,太原唐国公府内院之中,李渊、李世民父子相对而坐,他们这是在分析这封圣旨的吉凶。 “哎,父亲,我们这么坐着分析了一夜也没一个头绪。要我看,就是我们送那李睿的二十万贯财货起到了作用。那内官不是说,头天那软饭王进宫,第二日,这圣旨就下来了吗?” “我也知道,这是李睿进言的效果。只是这调你一人孤身进洛阳,为父真是放心不下。是不是杨家对我们起了疑心?”李渊到底是跟随杨坚争夺江山的老人,思虑还是多了一些担忧。 毕竟隋帝杨氏家族的厉害,在当年的血战四方中,他是深有体会的。他最大的忌讳就是担心,这是太上皇杨勇为女帝扫清障碍,特意设下圈套,引他太原李家犯错,从而一网打尽。 所以,杨勇不死,他李渊就算是有什么不臣的想法,也是不敢有所异动的。毕竟,杨勇可不是那种深宫温室里养大的太子,而是跟随杨坚打天下的马上英雄。 当年也是战功赫赫的,那杀伐果断,是在军中有极高威望的。 不然,他怎么能一力促成女帝登基这种母鸡司晨的大逆不道行为?就是因为他有绝对的时局掌控能力。可以说,有他杨勇在,大隋就有定海神针,乱不了。 所以,李氏父子商量了一夜也没有商量出来一个说法。只有相信是自己送给李睿的贿赂起到了作用。毕竟自家二郎好歹是谋了一个校尉当当,这总是一个大喜事。 所以,李渊嘱咐李世民到了洛阳后,千万先去黑山庄拜谢李睿的提拔推荐之恩。顺便探听一下,这次封官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隋大业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清晨,虽然是个大晴天,但洛阳的天气已经很冷了。 今天是李睿答应太上皇到国子监讲学的日子,所以,李睿起了一个大早,温习了一遍自己的讲义,然后点起全幅仪仗浩浩荡荡的出门。 李睿故意大张旗鼓的动作,就是做给太上皇杨勇看的。 他要这老岳父看到自己讲学的决心,自己可是非常重视这次讲学,绝不会给皇室丢人。 大队仪仗在庄主府内的院子里完全摆开,前锋侍卫刚刚出了庄主府大门。远远就看到一队人,快马直冲庄主府过来。 李睿的侍卫们顿时行动起来,个个刀枪出鞘弓上弦,如临大敌。但却不是那么紧张,这冲马而来的大约也只有二十骑左右,根本不够这百十个侍卫一顿揍的。 李睿的侍卫现在都是黑山卫一营轮流充当,这是李睿培养他们对自己忠诚度的一个方法。士兵长期跟随领袖,自然对领袖有亲近之心,归属感也就格外强烈。 “何方人马,胆敢在黑山庄范围内纵马?不要命了吗?” 侍卫们的底气来自于他们的武器、他们的盔甲、他们的秘密武器。他们有这个时代最锋利的刀剑,有这个时代最坚固的甲胄,在班排长的口袋里还有那叫做手榴弹的秘密武器。 所以,哪怕是侍卫的前锋只是十来个步兵,他们也是毫不畏惧的斥责着这些奔马而来的骑兵。 奔驰而来的骑兵在距离这些侍卫前锋一百步的地方纷纷勒马减速。然后就有一个洪亮声音远远的传来: “新任殿前司校尉李世民拜见睿亲王。” “所有人下马,牵马过来,但有骑马擅闯仪仗者,格杀勿论。” 侍卫们根本不搭话,而是直接宣布了自己的纪律。不管是谁来了,谁来了也不能闯自己家王爷的仪仗。当然,女帝来了例外。 来的二十多人在为首的人带领下,飞快的下马,过来交涉。 由于圣旨规定三天内这李世民就要到岗,所以刚从洛阳返回太原的李世民,再次从太原匆匆忙忙赶到了洛阳。 因为他们父子商量事情耽误了一夜,李世民带着这二十人马,拼着累死四十匹快马,这才在今天清晨堪堪赶到洛阳。 李世民到岗的时间比较紧张,他们父子一夜间也没有商量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任命。 李渊认为从贪财好名的李睿那里应该比较容易探听消息。因此李渊就要求李世民去李睿那里探听消息后再去报到,所以李世民今天清晨到了洛阳后没有去殿前司报到,而是先来郊外的黑山庄拜见李睿。 正好迎面碰上,将将要出门的全套李睿仪仗。 “哦,” 待得知侍卫们通报,是李世民带着从人赶在赴任前来自己这里答谢举荐之恩的时候。坐在仪仗齐全的马车上的李睿会心的微微一笑,对身边的孙寅说: “去告知李二,他的第一个差事就是护卫我完成这次的讲学。然后再去殿前司报到,现在就算是他到任了。” 这都是李睿和女帝事先商量好了的,要是李世民先到李睿这里,李睿就表现的跋扈一些,一副可以替女帝做主的模样,以此来麻痹太原李家。 让太原李家认为杨氏女帝暗弱无能,被赘婿控制。从而小看女帝,膨胀他们李家的野心。一旦野心膨胀,必然会有疯狂的举动,那么露出马脚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这就是李睿和女帝商量的骄兵之计。 吩咐完了李世民的事情以后,李睿就不去管这个事情了。这只是他和女帝商量出来的一步闲棋冷子,现在的作用并不大。属于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事情。 眼前重要而紧急的事情就是把这次的讲学工作做好,给自己赢一个身前身后名。 “恭迎睿亲王殿下。” 太常寺卿王通带领着国子监大祭酒、教授、学生大约三百多人在国子监门口恭敬的迎接李睿。 也无怪王通搞得这么隆重,现在李睿的洛阳第一才子名头的号召力可是非常大的。今天听说此人要到国子监讲学,学子们那是打破头都要争一张入场券的。 到了这里,李睿当然知道该怎么装。 “哎呀呀,晚辈这一后学晚辈,哪里当得起各位大儒宿老的迎接,真是折煞晚辈了。” 李睿根本不接王通的话,直接对国子监大祭酒孔颖达和他后面的老教授们深深一作揖,他们才是大隋文坛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要想有所收获,这些人得罪不得。 他们虽然官位不高,但在士林中名声极其响亮,个个都是桃李满天下的宿儒大佬。 王通也不尴尬,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今天只要李睿来了就行,他只是一个教育家,对儒学等学科本身是没有特别深的造诣。见李睿如此尊重国子监的老师们,王通只会开心,又岂会生气。 看着几位宿儒对李睿的行礼只是微微点头,就算是答礼的王通赶紧圆了一句场: “王爷里面请,由于要听王爷授课的人太多,所以我们临时在广场上搭了一个讲台,条件简陋,请王爷海涵。” “多谢王大人,王大人辛苦,请,一起请。”李睿自然是要领王通这个情。不然自己的热脸贴了一个冷屁股,总是不爽的。 果然,约莫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广场上已经座无虚席,一个高高的草棚立在上风口,草棚四周有无数类似喇叭状的圆筒物件对着人群,想必这就是原始的扩音装置了。 51.李睿讲学,心本体论面世 果然,王通先沿着搭好的台阶走上草棚后,他的声音就从那无数喇叭状的圆筒物件中传遍整个广场。 李睿觉得,这扩音效果还真不错,回头自己家也要有。应该是每个角落的人都能清楚的听清楚草棚里面人的说话。 “各位学子,你们很幸运。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今天请到了《青玉案》和《侠客行》的作者来给各位讲学。虽然我不知道讲学的内容,但我相信洛阳第一才子随便讲点什么心得,就够大家学习揣摩了。” 这也是王通的心里话,也是他敢于不过问李睿讲学内容的底气。是啊,有这两首诗词打底,谁会不服李睿?那么,李睿随便讲点东西,今天的讲学活动就能办的圆满。 至于下个月初一、十五李睿讲什么?呵呵,那要看今天讲的内容学子们是不是买账才能再定。 你以为王通傻的?他只是要把李睿和国子监、太常寺拉上关系,其他的问题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诗词,小道耳。既不能安邦定国,也不能产出粮食。”李睿第一句话就出乎了王通的意料之外。 王通很诧异,自己前面铺垫了许多气氛,只要李睿顺着这个思路讲下去,哪怕是胡说八道一番,那也能圆场。谁让你有吓死人的两首诗词呢? 可这李睿不按套路来啊。自己这就是白铺垫了,李睿明显就是想讲点别的。 李睿真是个傻缺,王通腹诽着,我这国子监内藏龙卧虎,论诗词可能不如你李睿,可是其他的学科知识,你怎么敢在国子监讲授? 这是谁给你胆子啊?真是无知者无畏啊。这国子监的老师可是云集了大隋无数的精英,个个都是饱学鸿儒,你李睿还能玩出什么花来?岂不是自取其辱? “多年战乱,儒学被人为的分割为南学和北学。经过孔大祭酒的研究编制的《五经正义》用南学统一了北学,这才让我们思想不在迷茫。” 听李睿侃侃而言,期间还似乎拍了自己一句马屁,孔颖达很是装模作样的捋了捋胡须,觉得李睿似乎也不是那么纨绔了。 “我先不谈我的学说的名称,若是你们之中有人能坚持下去听完我至少五次的课程,他就会知道,我传授给你们知识的名字。” 李睿抓起放在讲桌上,自己带来的茶杯喝了一口。感受了会那茶香以后,才继续说: “我们来讨论一下是什么构成了我们的全部世界?” 台下的学生们听了都一愣,不谈诗词,而是和自己这些人讨论哲学? “我给这个理论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心本体论,也就是说,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以外,对你来说,不存在另外一个什么世界。” 此时李睿已经毫不犹豫,毫无廉耻的开始文抄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地球世界中的那个“圣人”王阳明的“心学”了。 “或者是说,另外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意义。” 李睿话音刚落,前排就有一个学子不服气的站起来,毫不客气的大声提问: “在百花盛开的春天,我曾和友人一起游南郊。只见一路上一丛丛艳丽的花树在山间时隐时现,飘来阵阵的芳香。请问: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可是这些花树在深山中总是自开自落,和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讲学不比老师上课,开讲期间那是允许有人随时提问的,要是讲学者答不上来,那就是讲学自动失败。相当于是开武馆的被人踢馆了,只有灰溜溜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在这个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李睿只是思考了一瞬间,回忆起看的书籍中,就有记载王阳明曾经也回答过类似的问题,自己照搬就是了。 于是李睿回答道: “当你没有着到此般花树时,花树与你的心一样处于沉寂之中,无所谓花,也无所谓心;现在你来看此花,此花的颜色才在你心中一时明白起来,可见,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你是不是明白?李睿追问提出问题的学子。 “有点明白但又有点糊涂。”提问替的学生头有点懵。 李睿也没办法,毕竟这是这个世界第一次出现心学,自己只能慢慢引导来进行教学了。 “这其中的意思是,你没看见花之前,花的存在与否,你既不能肯定,对你来说也不存在任何意义。你现在看到花了,花在鲜艳在你心中留下了印象,让你感到很开心,这时花对你来说,才是存在的,才是有意义的”。 李睿耐心的解释着。 随着李睿的学说一点一点的展开,或许那些普通的学子还没发觉什么,就是感觉李睿讲的很有道理。但站在广场边缘的大祭司孔颖达的神色却从开始的漫不经心变得越来越严肃。 他是识货的人,虽然今天李睿只讲了那么一点点“心学”的皮毛,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却让他震撼。 李睿今天讲的这个“心本体论”的理论要是就这么一点点体悟也就罢了,要是成了系统,那就会是一个学说,一个流派的基础理论。 而且,就凭借今天的讲学内容,这个李睿只怕早就搞清楚了整个体系。就算偶尔有些不完善,也是迟早的事情。 一旦真的完善了这套学说,那这个李睿就是一个学说的开山鼻祖,其学术地位将直追先圣孔孟。不,恐怕李睿将追过孔圣,力压亚圣,成为古往今来的第二位文“圣人”。 那自己这个孔圣后裔在此人面前确实也没什么值得自傲的。 除了孔颖达以外,还有一个人也是听的大吃一惊。这人就是现在正在充任李睿护卫的李世民。 李世民天资聪颖,从小就博学多闻,可以说是太原李家读书最多的一个嫡系后裔。 今天听闻李睿讲授的“心本体论”,就犹如在黑暗房屋中独自摸索前进的人,前面突然被人打开了一扇窗子,房屋外的阳光照进了屋内,让这个苦苦摸索前路的人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在李世民听得心花怒放,如饥似渴的时候。突然反应过来,自己这还是承了李睿的教导之恩。虽然没有师徒、弟子的名分,但自己的内心是骗不了自己的,至少这半师之谊是跑不掉的了。 李世民在纠结,一方面想继续听李睿讲学,一方面又担心承了李睿太多的情,会牵绊自己对付大隋的决心。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在李世民纠结不已的时候,李睿结束了今天的讲学。 “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会把这套学说的其他四个部分讲给你们听,今天先预告一下,这四个部分分别是良知、本然与明觉、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着五个部分讲完后,我会告诉你们这套学说的名字。” 做完预告后,李睿就迈步离开了讲台。 虽然棚子里面有一些炭火,但为了教学效果,棚子对着士子的那一面是敞开的。毕竟这冷的天,一个人在高处吹了两个小时的西北风,那滋味可不好受。 王通已经在棚子旁的台阶处等着李睿了,看到李睿下来,赶紧一溜小跑迎接了上来: “王爷辛苦,如此寒冷的天气,王爷不避风雪,传授绝学,王某佩服之余,也代替众多学子感谢王爷。” 李睿明显的感觉到王通比自己来的时候对自己要恭敬许多。而且开始那个不搭理自己的大祭司孔颖达也和王通站在一起,明显也是在等自己。 “我答应的事情自然是要做好,王大人不必如此。” “老朽冒昧请求,王爷这后面四个部分能否先透露一二,这实在是被王爷的学说挠到痒处。王爷不解惑,这恐怕以后都茶饭不香了。” 站在王通旁边的孔颖达毫不拐弯抹角的提出了自己的诉求,他是一个实实在在做学问的人,实在是太想一窥这学说的全貌了。 “大祭司有令,小子自是不敢推辞的,要不明日请大祭司过我庄子上一游,顺便小子我也向大祭司讨教一下这门学问中的难点?” “好啊,那我们就一言为定,明天我带着国子监的一部分教授和学生亲自登门向王爷请教这门新学问。” 说着这孔颖达还举起了自己的右手,那意思是等着李睿击掌为定了。 李睿自然是要同意了,马上举起右手,一掌就轻轻的击了上去。 不过,李睿心里也拿定了主意,自己绝不会做折本的生意。你想听,可以,到我庄子上来。至于来了怎么折腾你,那就是我的事情了。 要知道,在西游记中都有记载,佛祖曾对孙悟空说过:真经不可轻传,不可轻取的。 要是买的太贱了,那不是对不起自己,而是对不起王阳明老爷子了。 其实李睿也没有什么别的企图,自己的黑山书院还缺一些宿儒名宿,不用一下这些老爷子们,岂不是对不起自己? 王通在旁边看这一老一小,儿戏一般的击掌约定,自己也想参与。但回头一想,唉,还是算了,自己可没有孔家做背景,这睿亲王哪里会看得上自己啊。 52.收费讲学,我要的是人才 李睿击掌后,就向孔颖达长揖后,转身拉住王通就走。边走边对王通说: “王大人,你看我今天开讲效果还不错吧,那这以后的授课费用怎么结算?我这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实在也是没有余粮啊。” 声音远远的传入孔颖达的耳中,老祭酒不由莞尔。这小子是在向自己要学费吗?看来明天自己这群人去讨教学问还是要做好交学费的思想准备才好。 “王爷,王爷,您不是答应太上皇来授课的吗?”王通有点急,关键是他不知道该怎么给李睿开工资啊,对了当时叫做束脩。就是给老师的报酬。 “我是答应岳父给国子监上课,可是我一没说上几次课,二没说是免费上课啊。你看,我这一出门就要百十来号人马,人吃马嚼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偶尔一次也就算了,以后要是再来,可要算算费用了。” “王爷容我回去商量一下,看看定个什么标准如何?” 其实请人来国子监上课是可以付报酬的,这也是有制可循的。只是今天李睿讲得东西太吓人了,搞得不好就是一代文圣亲临。这报酬怎么给?心里实在是没谱啊。 而且,今天李睿只开了一个头,听他那意思最少还要四次开讲,才能基本阐述清楚那学说的基本框架。而今天听了第一讲的人,不管是教授还是普通士子,怎么会不想听下面的? 那就是必须还要请李睿至少再开讲四次,这该付多少束脩?王通觉得这真是愁死人了。比说动太上皇要李睿来国子监上课还让人发愁。关键是没有先例,两眼一抹黑啊。 “好啊,那我就先回去了,等王大人的好消息。” 看着从未经商的王通一副纠结,不知如何算账的模样,李睿终于图穷匕见,说出了自己的最终目的: “王大人,其实,我有一个建议,可以用人抵钱货嘛。国子监派出一些教授到我黑山书院来任教,这些教授的待遇继续由国子监承担,这不就好了吗?” “哦,王爷高见呢,我觉着可行,您看需要安排多少教授过去?” 王通一听,就觉得可行。他国子监别的没有,这教授那是多得很。如果李睿实在是狮子大开口,他就马上聘请一堆士子为国子监教授,派过去就是了。 谁说文化人不会算账的? 其实昨天李睿就要他那三大院长进行了计算,所以他一口就说出来了:“也不用很多,儒学有那么四五个大儒就好,杂项教授派出百十来个就好。” 李睿最需要的就是杂项教授。那可是大隋帝国在物理、化学、工程学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放在国子监教书太可惜了。 而且,这些杂家教授在国子监地位极低,除了一个国子监教授的名头,实际收入比黑山庄的工匠都有不如。 果然,王通一听李睿主要是想要一些杂家的教授,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没问题,杂家教授国子监一共有两百多人,我一起都给你,以后国子监如果有人要学习杂家,就直接到你黑山庄去。那里就算我国子监杂家分院好了。” “也行,那他们在国子监的待遇不能变呀。” 国子监的教授是有大隋帝国官方身份的,这点必须要帮这些教授们保留下来,不然他们是不会安心在黑山庄效力的。 “当然,既然是我们的分院,国子监给出来的待遇自然不变,教授们只是换个地方上课而已。” 王通非常开心,国子监数千士子,就没几个报名学习杂家的,大家都一条心去攻读儒家经典了。 没办法,大隋帝国的科举制度就只考儒家经典。有这个终极指挥棒在,一心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的士子们,自然不待见杂家。 王通自己最近也一直在头痛这个问题,现在国子监的杂家教授比学习杂家的士子人数还多。 现在这睿亲王一下就帮自己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以后,国子监就可以成为纯正的儒学经典的学习圣地,再无其他干扰。 真是好人啊。 两人都在内心称赞对方。 李睿则是高兴一下有了这么多人才,他的各项研究自然有更高的突破几率。不但可以多赚好多钱,甚至可以有更多的新型武器被研发出来。对以后自己和女帝的性命都是一种保障。 李睿觉得今天自己来一趟国子监讲课,真是收获满满。 明天再忽悠几个名宿给自己的黑山书院做做代言,明年黑山学院招生范围自然也就跳出了皇庄这个范畴,可以吸引全大隋人才来报考。让黑山书院迅速成为大隋真正的高等学府。 那么除了大隋原有的强盛武功以外,他就又给女帝披上了一层文治的外衣,因为女帝就是这黑山书院的院长。 为什么李睿对文治武功的紧迫感这么强?就是他知道随时有可能爆发要危及自己夫妻性命的危机。 通过这南北朝期间数百年的王朝更迭,人心丧乱,皇权成了一个个门阀世家的统治工具。但凡对天才形式有一点点了解的士子,在内心深处都没有那种对君权神授的敬畏。 而大隋本就是有窃国而立朝的嫌疑。所以虽然大隋一统天下多年,但这大隋帝国的皇权统治还是极为不稳定,说不定那天就被其他门阀的代言人给取而代之了。 这个时代只敬强权而不敬皇权。 所以,李睿劝谏女帝掌握好九边精锐的话,一下子就被女帝记在了心中。女帝深知,要是没有强大的武力做保障,她那所谓的大隋杨家皇室就是一个笑话。 要不然原来的隋炀帝杨广怎么会那么轻易就被臣子们给吊到房梁上去了? 李睿现在只有拼命给自己夫妻两人多加保障,才能在未来的乱世抢占一线生机。 隋大业二年,十一月十六日。 今天是孔颖达率领国子监教授和部分士子,到黑山庄听李睿讲学的日子。 同时,这一天被后世很多学者称为心学的诞辰日。因为在这一天,李睿详细的阐明了什么是心学,并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心学”的概念和践行的方式。 由于昨天的讲学过于精彩,以至于今天报名参加听讲的人数比昨天还多。 经过王通的多重努力,并承诺以后还是一定会请李睿到国子监继续讲学,这才筛选了大约不到一百人过来黑山庄。不然整个国子监估计都要来空了。 在黑山庄庄主府门前广场上,昨天连夜搭起来一个超级大棚,让过来求学的国子监教授和士子们大开眼界。 虽然已经是冬季,但在这大棚里居然有一种春天般的温暖。那些大儒们只是感慨睿亲王的神奇,而今天随着一起过来的那些杂家教授心里想到的东西可就多了。 别的不说,就说农家的孙教授就差点不淡定的要找李睿拜师。不为别的,因为他知道,有这种人造环境的实力,以后吃什么蔬菜就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这是多么大的事情啊,孙教授非常不理解的是,李睿居然就这么毫不藏私的展示了出来,仅仅只是为了让大家在听他讲学时不至于冻着。 李睿确实没把这个当回事,现在这个大棚,他没有用玻璃造,而是用刚刚研制出来的塑料薄膜进行的覆盖。你就算是看到了又如何? 你没有玻璃,你没有塑料薄膜,你还想造出大棚,怕是想多了吧?所以,李睿一点都不带担心这技术被人偷走。 上午李睿讲了良知、本然与明觉,下午讲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中午李睿是邀请大家在庄主府用的餐。先不说黑山庄厨司局的菜做的好不好吃,单单是在这十一月的天气里能吃到春夏的蔬菜这一点,厨司局就征服了所有人的胃,也征服了杂家教授们的心。 下午,李睿讲最后一个“知行合一”的概念的时候,得到风声的女帝,已经悄悄的变装站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专心的听李睿讲学。 李睿在自己搭建的讲坛上讲的唾沫横飞: “致良知”的过程一定要有“行”,不“行”能不谓之真知。“行”就证明你真正认同了“良知”。“行”的结果又可以从知识上、心理上完善你的“良知”。“行”和“知”是不能分开的,它们是浑然一体的。 第一,知行合一可以避免陈过高之论,也可以检验“知”的真实性和可行性。锻炼身体对健康的好处,每个人都能说出来。但是,能说出来并不意味着能做得到。有多少人把锻炼身体看得跟“吃饭”、“睡觉”一样重要,每天持之以恒的? 很多教授、老师在学生面前,理论一套套地讲,可是学生不以为然。因为教授、老师的行为在证明着相反的理论。 比如很多教授、老师不断在学生面前讲立德的重要性,可是自己却在勾栏妓院流连忘返、乐此不疲,还自诩风流、得意忘形,学生们会怎么看你? 53.女帝行礼,心学文圣之姿 李睿微微的踹了一口气,毫无滞涩的接着大声说: 我们的社会不乏空头理论家,缺的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者。 第二,知行合一,通过“行”来加深对知的认知和肯定。 一次战争的失败,弱者看到的是恐惧,强者看到的是机遇。因为弱者没有经历过如此恐怖的场面,而强者却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场面,并从这样的恐怖事件中活了下来,后来甚至有若干次反败为胜的经历了。同样的事情,在弱者的心中,是一个恐怖的世界,在强者的心中,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在战场上,新兵学习了军事理论,经历了若干次战斗并活了下来的老兵,学习了同样的理论。但是,两者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新兵,理论跟实战技能是油水相隔,能否在战斗中活下来,就看他的造化了。在老兵,这些知识都是他在战斗中亲身省悟出来的,已经成为他的本能了,理论和行动,已经合二为一,成为一种技能或智慧了。 第三,因为“心”就是你的世界。因此,在博弈中,可以通过对“心”的干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兵法中,有一种战略就是“激将法”,使你的情绪失常、心态失稳,从而影响你正常的思维能力。 其实有时候你去剿匪,无需复杂的战术,可以通过伪造证据,制造假相,传假信息,使敌人上当,按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最后,心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心外无物”,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或者说一个通过不断“致良知”、知行合一而达到“内心强大”的人,他对世界的掌控是无以伦比的。 一口气把“知行合一”的大致思路阐述清楚以后,李睿对着台下一鞠躬,说着: “今天我要说的话就都说完了,有不懂的或有兴趣了解心学的,欢迎随时来切磋交流。” 现场听讲学的人此时已经不下六百多人了,不但有国子监上午来的人,还有闻讯后下午赶过来的两百杂家教授、弟子,黑山书院以及黑山卫班长以上干部都被李睿安排过来听自己讲学了。 现场大棚里面已经是人挤人,再无空隙了。 这也是李睿故意造成的局面,自己好不容易有一次传道受业解惑的心情,自然是要更多的人来听才好。 一天的授课,就在达到高峰的时候戛然而止。这让已经听出味道的众人都感觉到一点点怅然。有许多人都自动散去,特别是黑山学院和黑山卫的人更是非常有纪律的离场。 然而,有那么一小撮人,大约三十多人却怎么也不肯走,经过国子监孔大祭酒的甄别,确定是国子监的监生后,他们三十六人得以近距离靠近了李睿。 “请王爷收我等为徒,传授心学。我等誓死跟随王爷,侍奉左右绝无二心。”那些人仿佛商量好了一般,异口同声的说着。 李睿明白了,这是拜师来了。在这个时代哪有免费的知识?就算是到最基本的作坊要想学点真本事,也要从学徒做起。三年打杂,三年学徒,三年出师。没有近乎十年苦工,你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 何况这如此高深的心学?要想真正学到手,只听这两次自己的讲学,当然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是这三十六人拜师的目的和意义,无他,想学真本领而已。 第一次让心学面世,就能吸引到这三十六个热血粉丝,不得不让李睿佩服王阳明老爷子的心学的伟大。 有人拜师,李睿当然不会拒绝,但因为在这个时代徒弟和师傅有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为了避嫌,不然被人说他有野心,他却不好亲自收徒弟。 但这难不倒一心壮大自己实力的李睿,他会安排这些拜师的人,进驻黑山学院,成立心学研习班。名义上是黑山学院的弟子,是女帝的学生,他只是教学而已。 “尔等这些人向学之心甚好,今日且先回去,明日一早进入黑山书院,自然有人带你们去‘心学’研习班学习。” “我等多谢院长。”这些士子自然知道这黑山书院是李睿在担任院长,于是纷纷改变了对李睿的称呼。 待这最后一批士子离开后,李睿叫过玉儿,悄声交代:“快去给孟夫子打个招呼,拿出一个院子出来,门口做‘心学研习班’的牌子,明天就有人来报名学习了。让他暂时代理这个研习班的班主任。” 玉儿一副有听没有懂,略带懵懂的模样,对李睿说: “就是说现在还没有这个班,王爷,您也太会忽悠了。这一下就拉来了三十多个死忠的士子。不过,王爷,班主任是什么?” 玉儿算是知道了,感情李睿是现场临时安排的所谓的“心学研习班”,亏他刚才还和那些士子们说的有板有眼,好像成立了很久的一个学习机构一样。 李睿不由的笑着拍了一下玉儿的头,解释道: “班主任,就是这个班的管理者,大家长。另外,我刚才并没有说这个‘研习班’是早就有了的呀?不算是忽悠的。好了,具体事情你去安排,我就负责给他们一个月上一节课而已。” 飞快而轻松的处理完这些杂事,打发走随时伺候在身后的玉儿以后,李睿终于有时间和精力,去在渐渐稀疏的人群中找寻自己想看到的那个身影。 果然没有辜负李睿的期望,他一眼扫过去酒看到了自己的女帝媳妇,不管是人少还是人多,往那里一站,永远都是显眼的明灯,在有心人眼中,一下就能找着。 此时,女帝就俏生生的穿着一身白色湖绸暗花男式士子装,在几个护卫的暗中保护下,站在大棚的一个角落,满眼都是宠溺笑容的看着李睿。 李睿满意了,自己讲学这么大的事情,自己媳妇总是要来关心一下的,不然自己被人欺负了,也让她不放心不是? “怎么样?婵儿,为夫今天表现不错吧?”施施然走近女帝的李睿在女帝面前颇有点嘚瑟的说着。 “岂止是不错,你的心学自成一系,足以开宗立派。恭喜李大宗师了。”女帝对李睿能猜到她的到来一点都不吃惊,她现在对李睿的智慧都有点迷信了。说着女帝还真的对着李睿一揖。 李睿察觉到,女帝这是真心恭喜他,也不矫情。笑着虚付了女帝一下,说: “你听了我的课,我受你这一礼却也当得。” “夫君有文圣之姿,自然受的起我这一礼。” 女帝也是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现在她是越来越喜爱自己这个便宜夫君,没想到还是一个宝藏男孩,不断的给自己惊喜,而这次甚至都开始创立自己的学说流派了。 女帝知道,可以说李睿这次的讲学比任何一次给自己带来的惊喜都更加有分量。 试想,若李睿成为一代“文圣”,史书流芳。那自己这便宜夫婿“软饭王”的帽子也就不攻自破,自己也不会被历史所嘲笑。 而且,现在有了这“心学”打底,黑山书院的学子未来要不是能臣干吏那才有鬼了? 想着未来自己在朝堂之上的轻松恰意,女帝心情大好。 心情大好的女帝,自然就没有力气在皇宫和黑山庄之间来回奔波,于是当天夜里,女帝以请教心学的名义,第二次留宿了黑山庄。 李睿有时也搞不懂自己这小媳妇的心态是什么样子的,明明想自己想的要死,却硬是要找一个研究学问的理由,才好留下来。 自己两人是合法夫妻,在一起还要有个理由,真是信了这个封建时代的邪了。 不管李睿心里又多少的怨气和不甘,也只能认。 因为前段时间,他悄悄打听了一下大隋朝那些贵人们的现状。发觉现实就是如此,不说那些赘婿,就是那些娶了公主的驸马爷,都是无旨不得入内的呀。 有强势媳妇的男人,哪个不是这么熬过来的? 李睿以前还想着,自己媳妇是女帝,是这大隋帝国的主人,自然可以不用管这些繁文缛节。可没想到,自两人关系发生实质性的突破后,这女帝越发在意各种礼法的规矩,丝毫不肯逾矩。 绝不给任何敌对势力抓住小辫子的机会。 其实,李睿理解女帝的苦心,知道女帝这是为自己好。因为那些人抓这些小辫子,找到机会大做文章的发作以后,吃苦头的肯定是自己。 要知道,在大隋,皇权至少在表明上是至高无上的。虽然门阀世家们不把皇权放在眼里,但普通老百姓确实很在意皇权传承的正统和有序性的。 所以,一旦有任何问题,那一定就是自己这蓝颜祸水在误国,绝不会是女帝的责任,自然就只能惩罚我了。 这就好比安史之乱马嵬坡兵变,愤怒的士兵永远是只指责杨玉环魅惑君王而误国,绝不会去指责是唐玄宗无能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美女误国的深层次根源,就是封建帝制统治下的老百姓的文化传统是一种期待救世主来拯救自己的弱势文化。 54.文圣初啼与炸药出世 在这种期待救世主的文化背景下,老百姓是不能没有一个皇帝来崇拜和追随的,哪怕其实这个皇帝是个无能的废物,那也是周围人的责任,这个皇帝是没有责任的。 就算是有了那么一丁点责任,放在普通老百姓身上是要杀头的责任,放在皇帝或类似的当权者那里,是可以灵机一动,用“割发代首”来代替杀头,从而轻轻放过自己的错误。 所以,从这点可以看出李睿在女帝心中的地位真是越来越高。这就让女帝行事顾忌越来越多,胆子越来越小了。 当然,以后要是李睿有了足够的自保能力以后,女帝就不用活的这么战战兢兢了。 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女帝的帝位并不稳定,而李睿更是一个谁都瞧不起的赘婿。两人没有改变现状的实力,或实力还不够。 一夜无话,都是夫妻间的乐趣。 隋大业二年,十一月十七日,辰时三刻。 女帝已经回自己的皇宫去上班了,黑山书院“心学”研修班正式开课。 上课以前,李睿在院子里举行了一次小小的升旗仪式。李睿面对站在院子中,仰望大隋龙旗的三十六人做出了一次必将载入史册的演讲。 也正是这次演讲,造就了未来的“心学三十六贤者。” 李睿想到了很多,但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说起,于是他用最直白的语句,用类似散文诗歌的题材。在大隋龙旗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开始了这次被后世文人称为“文圣初啼”的即兴演讲。 “士子们,你们看看天空,太阳再次冉冉升起,将她的每一抹光辉播撒向大地的每个角落。驱走了漫漫长夜的黑暗,院中青翠的枝叶将再次焕发勃勃生机,让我们面向东方。” “望着一片碧蓝无垠里,是广袤的苍穹。一抹亮丽的大隋龙旗迎风而扬,牵动着我们所有人的目光。” 小院东方,此时在一根简陋的木杆上一面大隋龙旗正在孙寅的卖力拉动下冉冉升起。 这是李睿交代玉儿找作坊里面的高手连夜做出来的升旗杆。虽然简陋,但旗杆依然笔直,而且旗帜、绳子和滑轮组一个都不缺。 就是现代常见的升旗设备。 “在这泱泱大地上有许多美好的地方,但是那里有黄山么?有黄河么?有长江么?有长城么?既然这些都没有,那么大隋就是一个不可被替代的地方。她是一首唱不完的恋歌,一篇写不尽的美文。” “在面对外敌时,我希望你们有大隋人‘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铮铮铁骨!在面对内部的陈旧腐败势力时你们要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为了可爱的大隋视死如归的雄心壮志。” “下个月,就会收到帝国远征高句丽的战报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有对大隋评定天下这一伟大事业的坚强乐观精神,竖立‘九边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情。” “三十年前,伟大的文帝在各种纷乱时局中,艰难创立了大隋帝国,并带领大隋勇士打下了这万里江山,让这大隋龙旗高高飘扬。经过三十年,三代帝王的不懈努力,现在大隋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现在我们黑山庄在大隋皇帝的带领下,研制出了曲辕犁、开发出来了精盐的制作工艺。而且,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在你们不知道的地方,我们研制出了更多、更好的东西。”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拥有国之利器。可以确保大隋战无不胜。当然,国之利器不可轻示与人,以后你们会有机会在战争中听到它的威名。” “大隋龙旗从未停下他的步伐,坚定的信念使他不断向上。未来的大隋,将是一条无人能阻挡的巨龙,一定能横扫六合,混一八方。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点。” “看着大隋龙旗悬挂在最高点,被风鼓荡的神采飞扬的模样、浸润阳光的每一丝暖意。我的胸腔内溢满自豪:‘此生无悔入大隋,来世还做大隋人。’” “现在大隋龙旗虽然已经升到了他的最高点,但大隋还没有。她只是刚刚开始自己的万里征途,还有一片开阔的天际等着大隋帝国去征服。” “在这个征服的路途中,各位能在里面扮演什么角色,就靠诸公自己了。” 李睿说完后,微微躬了一下身体,然后转身离开了黑山书院,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今天只能在这些士子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让他们有“国”的概念。至于以后,谁能说得准呢? 在李睿演讲完,转身的那一瞬,三十六人中有一人豁然抬起了头,双眼发光的盯着李睿的背景,嘴里轻声反复的嘀咕: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九边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此生无悔入大隋,来世还做大隋人。’,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是魔还是佛?” 要是长孙无忌在这里,当可一下就认出来,这就是自己那个不安分于家事的小妹长孙无垢。 原来上次李睿到国子监讲学,闹出的动静太大,吸引了这长孙无垢女扮男装过去国子监听讲。结果这一听,长孙无垢就成了李睿心学的忠实拥趸。 知道李睿昨天再次开讲,于是她又一次混入人群来听讲,这一次听完后,她就已经确定李睿一定是有了完整而成型的学说,于是就毫不犹豫的和怀有共同意愿的三十五人一定要拜李睿为师。 而今天听了李睿在这所谓升旗仪式上的讲话,长孙无垢确信自己无论多么高看李睿,其实还是低估了这个软饭王爷的思想魅力。就那么几句话,就让自己恨不能立刻就为了大隋而去死。 如此大的蛊惑性,如此强的正能量,难道不是表现出李睿的不简单吗?这是一个普通人、能人、诗人能做到的吗? 虽然李睿已经离开了,但长孙无垢现在心里仍是激荡不已的,一个简短的即兴演讲,居然有如此多的振聋发聩的金句。 她相信,不但是她,而是现场包括她在内的三十六人个个都会如痴如醉的琢磨李睿说的每一个字。以后他们的信仰也只能是李睿。 此时的长孙无垢已经被李睿激起无穷的好奇心,不知不觉中已经下意识的忘记这个男人是女帝的丈夫。而是下定决心和李睿死磕到底,一定要研究透彻这个睿亲王的所有学说和性格。 要是李睿知道,他无意中已经破坏了李世民的大好姻缘,估计做梦都会笑醒。谁让他是李二的长辈呢?李二自然不能和长辈去争女人。 当然,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在女帝离开的时候,顺便就带进宫去报到了。倒是便宜这小子,有了女帝和李睿这层关系,就不用作为新人加入,而受那帮洛阳勋贵子弟的气了。 李睿搞完升旗仪式,发表完伟大的言论后就离开,到真不是矫情。他的本意是要和这些他未来的心学传入好好拉近一下关系,也方便以后好交流。 可他不得不在演讲完后就快速离开,因为,在他演讲的时候,为他管理作坊的杏儿突然满脸激动的出现在书院的小院门口。 杏儿最开始只是管理一下制盐作坊,后来李睿发现了杏儿在车间管理上的天赋,就干脆把自己的所有工坊全部交给了杏儿管理。 至于杏儿是用什么办法让那些有点技术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老师傅对她俯首帖耳、言听计从。她自己不说,李睿也懒得去问。毕竟这是她自己有这个本事。没什么不好的。 现在,杏儿突然出现在李睿的面前,那工坊一定是某个环节出现了重大突破,不然杏儿也不会这么急切的过来“表功”。 在李睿刚刚跨步走出书院大门的时候,杏儿就开心的贴过来,用只有李睿能听到的声音说:“少爷,你说的炸药成了。” “确定?威力如何?”李睿一听,真是幸福来得太突然。 “比原来用来做爆仗的黑色火药的威力大十倍不止,要是所有的手榴弹都填充此物。那就是大隋一统天下的利器。”杏儿安静的说着。 “走,看看去。”李睿也很兴奋的说着。 这种事情,当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李睿只带了杏儿和护卫就赶紧的离开了黑山书院。 这些听课的三十六士子只是今天才加入的,李睿知道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其他势力故意布下的探子,绝对不能在他们面前暴露出一点端倪。不然这种动摇国本的研究和发明,各国帝王是绝不会容忍的。 远离所有外人后,杏儿说:“知道你要求高,我特意要他们多试验了几次。” “倒不好太勉强。” “不勉强,都是越做越开心。一开心,什么毛病都没有了。可以说,我们作坊里面做工的人的待遇是满大隋最高的。要谁,谁都开心。” 55.初见魏征,可控性爆炸威力实验 这炸药可不是在哪个工坊里面制造的,而是在巢元方医学院旗下的化学分院完成试验的。距离书院本就不远,但此时李睿却觉得这段平时很快就能到达的路程,如此漫长。 炸药啊,这可是在隋朝!我居然就鼓捣出炸药了。李睿已经在怀疑人生了。有了这玩意,以后自己遇到任何敌人那都是平趟啊。难道这就是穿越男的春天来了? 怀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各种小心思,李睿终于看到了巢元方他们研究出来的炸药。 “院长,按您说的研究方向,我们终于找到了配方,昨天经过了试验,威力比以前的黑色火药大了十倍不止。” 在医学院的秘密试验室内,巢元方拿着一小包黄色炸药在骄傲的向李睿汇报着。 “老巢,干的不错。现在有成品武器可以给我看看吗?” “当然,院长请。” 巢元方请李睿到了医学院的院子里,然后拿出来了连夜赶工做出的两个手榴弹。其实就是把原来的手榴弹中的黑色火药倒出来,换成黄火药而已。 但就是这,已经是划时代的发明了。 “为了比较试验效果,我们做了两个范围不同的试验用土围子。一个是直径三丈,一个是直径三十丈。经过测量,黄色炸药手榴弹破片杀伤力三十丈内和黑色火药三丈内是一样的。” “为了向院长只管展示效果,今天上午,我们专门做了一圈新的稻草人放在土围子里面,一会您可以看看效果。” 说着,化学院的几个核心骨干就和李睿巢元方一起躲在了掩体后面,看试验人员向着两个高高的土围子里面扔了两个手榴弹。 “轰”、“轰”两声炸响以后,巢元方就请李睿一起过去检查试验效果。 李睿其实心里也没有数,当初交代医学院他们研究黄色火药的时候,就知道黄色火药的威力比黑色火药威力大,但具体大到什么程度,还真心里没底。 等他们一群人从两个土围子出来后,李睿就被古人的智慧彻底的震惊了,这两个土围子里面靠着墙,呈圆圈状,密密麻麻排放了三圈稻草人。 两个手榴弹的爆仗效果,从三圈稻草人的破坏程度就可以清楚的观察出来。内圈基本都被折断,外圈只是弹片穿透。关键这两个土围子内的情况都基本一致。 “你们是怎么把握到三丈和三十丈的威力范围的?”李睿忍不住询问了一句。要知道,可控试验是在地球二十世纪晚期才出现的,这可是领先了一千四百年啊。 “是这小子从配比和前期小试验中推断而出,我们按照他说的去试验了几次,发现还真是有效的。后面也就都相信他的判断了。” 巢元方用手一指旁边一个三十左右的道士打扮的人。继续说: “这是原来我在道门的一个弟子,叫魏征。后来院长说可以自主招生,我就把他叫过来做这化学院的教授了。这次炸药的出现,他功不可没的。” “学生魏征参见院长。”魏征也是个聪明人,一看有机会让自己的名字被帝夫所知晓,马上顺着巢元方的介绍上前一步给李睿行礼。 靠,魏征是我的化学院教授。李睿虽然对此时的一些人才名字心里都大致有数。但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现?就已经完全没有办法把握了。 毕竟,这个大隋出来了一个女帝,和自己知晓的那个历史中的大隋完全不一致。 “哦,你叫魏征,好,我记住你了。你这次立功了,我会奏请陛下给你奖励的,以后好好干啊。” 李睿深知分寸的重要,所以,这种收买人心的奖励从来都是用女帝的名义去发放。其实大家都明白,这就是李睿给的奖励,只不过要冠以女帝的名头而已。 因为有了这个名头,就是朝廷的奖励,就是名正言顺。满足古人对所谓大义的追求和理解。这样的奖励他们拿着安心,自己发着也没后遗症。 “还不谢谢院长抬举。”巢元方赶紧给魏征打眼色,那意思就是要魏征谢恩。 “多谢院长。”魏征打了一个道家的稽首。虽然他过来帮忙,但也只是冲着巢元方的面子,对李睿并没有什么感情和诉求,也并不稀罕李睿所谓的奖励。 所以也就是应付的和李睿道一下谢。 要是其他人,李睿肯定会计较一下,但这是魏征啊。李睿当然不会介意他的态度,只要这个家伙在自己的口袋里,不被其他反王挖走就是一大成功。 “魏征啊,你有没有想法到庄主府来帮我做事啊?不用着急答复,先观察一段时间,随时可以来。庄主府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看着李睿如此礼贤下士的态度,魏征又不是傻子,自然也有点感动。好歹这李睿可是大隋帝国排名第二的尊贵人物。能这么对自己发出橄榄枝,自己就算不去,也不能再有抵触的心态了。 为此,魏征第一次对李睿长揖到底,而且也不以道士自居,对李睿称呼也按正式的官方称呼起来: “谢睿亲王抬举,在下一定仔细考虑和观察。” “好,好。” 有这个答复,李睿也就满足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自己以后用水磨功夫来收服他魏征就好了。反正据自己脑中的记忆,这魏征也不是什么忠臣不事二主的人物,遇到所谓的明主也会投降的。 “老巢,这威力我也看到了,我估计马上就要用到这炸药装配的手榴弹了,你赶紧和老袁、老秦他们商量,赶制一批手榴弹出来,至少要个五千枚。” 李睿用手虚扶了一下魏征后,就转头对巢元方交代了一句。 “是要打仗了吗?这大隋哪里还有如此重大的战事?”巢元方还没有回话,魏征就好奇的抢了一句。 “想提前知道,你就只有先进庄主府才行。好了,不着急,我只是猜测,但是,老巢,必须要抓紧完成。” 李睿一句话同事和魏征和巢元方两个人说话,一点也不乱。 “是,这炸药的配比困难,但一旦知道配比后,就不难了,而且各种成分都是现成了,我保证在十天内完成五千枚手榴弹的任务。” 巢元方也不含糊,既然上了李睿的船,当然就要听李睿这个船长的命令了。 李睿其实也是未雨绸缪,毕竟在他的印象中,第一次征伐高句丽,大隋是全军覆没的结果,自己不能不有所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平淡的日复一日,最多是快到年底,要准备一些年货迎接新年的到来了。 但对李睿而言确是很充实,他要做的事情很多,虽然不用他自己亲力亲为,但都需要他想到并安排到。 比如:全国的盐业销售网络的完善和检查,他就不得不安排漓儿在一个连的黑山卫二营的士兵保护下开始进行巡盐。 自古盐茶就是两个极有油水的买卖,虽然每一两的价格并不算高,但这是生活必需品,每个人、每个家庭每天都要用到的,总价值极高,哪怕是从每斤盐茶中克扣那么一点点,日子一长,也是一个极为可怕的数字。 因此,李睿还特地给漓儿请了一道圣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调动地方驻军协助她肃清不法。 至于为什么没有调动黑山卫第一营保护漓儿,倒不是李睿不重视漓儿的性命。而是第一营作为特种部队,现在正在加强训练,熟悉新型武器,练习水仗,以备高句丽战败后的不时之需。 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发展超出了李睿预计的好。 也就这么短短几个月,借助自己的一些资源和好酒,那个原来洛阳城中的行首,现在的卫三娘已经把这个春风细雨俱乐部开遍了大隋的全部郡县。甚至突厥、吐蕃、吐谷浑等地的国都都有了分号。 鉴于卫三娘的优异表现,李睿给与她了一个特别的奖励,那就是把春风细雨俱乐部全权交给她去经营、打理。黑山庄不再安排一人对她进行掣肘和制衡。 当然,玉儿的角色就从东家变成了监事,不参与俱乐部的所有经营,只做该有的监督工作。 李睿也明确对卫三娘讲清楚了这一点,我是相信你的经营天赋和忠诚,但人性是经不起考验和善变的,有了监督对大家都好。 记得那天李睿对卫三娘交底奖励的时候,卫三娘激动的马上就暗示要自荐枕席,还好李睿想着其他的事情,没有反应过来。 不然当夜两人就要成其好事,当然,如果两人成事了,那卫三娘还能不能见到第二天的太阳那就不好说了。 女帝能容忍李睿收通房丫头,甚至也能容忍李睿纳妾,但绝对不会容忍一个秦楼楚馆出身的女人爬上李睿的床头,就算是没有名分也不行,这是原则。老杨家的女人绝不会和娼妓共事一夫。 但不管李睿是不是和卫三娘有没有发生点什么。他这种用人不疑的行为还是征服了卫三娘那颗高傲的心。这对春风细雨俱乐部的经营就如同经营自己家生意一样,更加尽心尽力了。 56.估计还有救,只是被困住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着,直到这天。 隋大业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今天是传统的小年,在大隋有小年大于年三十的说法。因此,李睿也离开了黑山庄,回去皇宫陪女帝、太上皇吃了一顿年夜饭。 饭后,打发走了太上皇,在洗梧宫内,女帝和李睿他们两口子正在你侬我侬耍花腔的时候,檀儿面色极差的走了过来,在女帝和李睿身后用只有他们能听到的声音说了一句: “陛下、王爷,电报局急报辽东战报。” 还不等李睿有所反应,玉儿也走了过来,对女帝和李睿一福,然后说:“陛下、王爷,春风细雨有急报。” 看到檀儿、玉儿的脸色,李睿就知道,只怕是那话来了。 九月出征,这才三个多月,大军也才刚赶到战场不久就出事了。这杨素真是草包,自己已经帮他那么多,还是一个失败的答案。 现在就看看是能不能少损失点了,看来这天道大势还是暂时逆不了。 李睿一抬手,制止了要汇报的两女,对有点蒙圈的女帝说: “婵儿,有高句丽的战报过来,你叫所有的人都退下,怕不一定是好消息。” “嗯,你们都退下。”女帝答应了一声,挥手就屏退了自己的随从,而这间房内本身就没有李睿的随从。于是房间内就剩下了四个人,女帝、李睿、玉儿、檀儿。 出于对李睿的绝对信任,女帝让所有的人都退下,但脸色并不好看,心里也是发堵。不为别的,自己堂堂帝王,都没有收到兵部或派驻到部队里面进行监督内卫的战报。 而这只是自己丈夫用来收集经济情报,用来做生意传递消息的两个机构却已经几乎是同时传来了消息,这不能不说是对大隋官僚机构的一种讽刺。 “刚好陛下也在,就不用我再去转述了,你们慢慢说,檀儿先来的檀儿先来说。” 看周围的人都退下了,李睿就开始安排丫头们汇报了。 玉儿看着檀儿挥挥手,她是个不服输的个性,这次春风细雨俱乐部慢了那么一拍,她也不得不认。 “哼哼,下次一定要比电报局快。”玉儿心下发狠,想着回头就要给卫三娘压担子,加强培训。虽然她知道,输给李睿安排檀儿全力打造的这个谍报系统电报局并不算丢人。 毕竟,电报局里面都是专业的特工。而自己的春风细雨俱乐部多数是那些被解救的苦命女人,可以听到许多私密的消息,虽然短时间内无法判断消息真假。但是消息的私密性是绝对有保障的。 但这么一来,在战争状态下,收集对方信息,做谍报工作就不是电报局那么专业了。 “启禀陛下、王爷,” 檀儿躬身行礼,然后说着: “根据电报局的消息,黄龙水军由于统帅尉迟炯贪功,没有理会白家沿路提供的岛屿支持,趁着季风埋头冒进,损失了一半的船队后与十一月底在仁川登陆。” “损失了一半的船队?”女帝大怒,“腾”的一下站起来,就要发脾气。被李睿一把拉住了,只听李睿接着问:“就算损失了一半船队,也还有巨大的战斗力,然后呢?” 被李睿拉住的女帝冷静了一下,顺势坐下,心想:是啊,先了解完全部情况再决断不迟,而且现在对谁发脾气?在眼前的几个人,可都不是她耍帝王威风的对象。 “损失的船队多数是装载物资的,所以黄龙水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而在仁川登陆距离平壤还很远,他们无力进攻,目前夺取了汉城,正在死守。”檀儿一口气说完。 李睿明白了,檀儿是给女帝留了面子,这黄龙水军哪是什么死守汉城啊,就是被高句丽的军队给围在了汉城,出不来了。 “水军,不在大海里作战,跑去守卫城市,这尉迟炯的脑袋被门夹了吗?”经过李睿的潜移默化,女帝也对水军有了足够的了解。 “启禀陛下,黄龙水军的战船损坏严重,有一部分稍微好点的,也正在沿着高句丽的海岸线巡航,不然汉城的登陆部队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说说杨素这边吧,他也出问题了?”女帝想着:水路算是完了,杨素好歹还是三朝老将,当不至于惨败吧? “是,陛下。”檀儿看了一眼李睿,看李睿点头,这才继续说: “大将军杨素,一路势如破竹跨过鸭绿江,连克龟城、安州等高句丽大城。但由于进攻速度过快,中了高句丽的诱敌深入之计谋,被全军包围于顺川、殷山一带,前锋已经抵达安城,但再也无力东进。” 李睿听了,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转头对玉儿说:“说话你那边的消息。” “是,王爷。” 玉儿不像檀儿那么礼数周到,只是对女帝微微躬身,就继续开口: “从高句丽传回的消息,和檀儿姐姐的情况一样,只是得知这高句丽是早有准备的,在我朝四月定下远征的目标后,高句丽就在大王高罗云的安排下开始布防了。” “而且,听他们的皇商在说,目前大隋的军队怕是已经伤亡了十数万人了。”停了一会以后,玉儿补充了一句。 李睿感慨的对女帝说: “这高句丽有能人啊,情况其实已经很糟糕了,天寒地冻之下,大军被困于一隅。高句丽那鬼地方山高林密,没什么好田地,相信高句丽也不会给大军留下粮草。” “大军既然无法前进,那么撤回来就是了。”女帝心怀侥幸的说着。 “这个高句丽的大王高罗云不简单啊,既然诱敌深入了,哪里会容你平安撤退?这次怕是要为夫自己走一遭了。” 李睿琢磨了半天,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带着黑山卫走一趟。 “不行,兵危战凶的,你不能去,有什么方略,你尽管拿出来,我安排将军过去。”女帝不经大脑,凭借直觉就开始反对李睿的出征。 是啊,谁家的妻子都不愿意自己的丈夫出征,就算是贵为女帝也是一样。这年头,出征后能回来也要一年半载的,那还不相思入骨? “只有我去,解救回大军的可能性最大,其他人去又是添油战术,毫无把握。况且,我计划带黑山卫一营过去,除了我们夫妻,谁能指挥的动他们?放心,我过去一趟,快则三个月,慢则半年也就回了。” “你有把握?”女帝不太坚持了。 “九成九。”有了特种钢、手榴弹和特种部队的李睿信心十足。是啊,他可是对这个时代具有降维打击的优势,要是他还不能完成任务,其他人就更不可能了。 知道李睿能耐的女帝也不说反对了,但还是要追问:“现在黄河结冰,出海又不是顺风,你怎么快速过去战场?” 毕竟,女帝前期是了解过战争的,提问自然是一针见血。 “为夫自然有办法,我就这八百人,万事好办,具体办法暂时保密。高句丽能有如此充分的准备,相信东都之内,他们的探子也不少,我们远征的计划恐怕他们早就探知了。” 李睿好不夸张的对女帝称述一个事实。 “要不是我们快速运兵抵达,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恐怕杨素连高句丽的大门都打不进去。为保密起见,你对外宣称我要休假一段时间,到全国去游山玩水,一营自然是护卫。一切等我归来再说。” 女帝也是做了两年皇帝的人,秒懂自己丈夫的意思,也不顾现场还有两个侍女,一下抓住李睿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喃喃的说: “那就辛苦夫君跑一趟了,几十万大隋儿郎,我不能弃之不顾。家里你放心,我一定稳定朝政,绝不出乱子。” “好,趁现在杨素还没有完全兵败,国内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我即刻点兵准备物资,一周内出兵。你把相应的调兵虎符给我一个,沿路兵马要协调我的动作。” “那是自然,我回去就给你兵符、令箭、圣旨。但凡你所到之处,各级兵马均由你节制。” 看着女帝如此信任自己,李睿给她开了一个玩笑: “全国兵马都给我,你就这么信我?” “夫君都能相信一个卫三娘,我怎么就不能相信夫君呢?” 李睿顿时无语,这女帝真是女人中的女人,醋意真是无时不在,在讨论如此军国大事的时候,还能吃醋? 就连旁边的檀儿和玉儿都相互莞尔,看来以后就算成了少爷的通房丫头,有了侍妾的名分,还是要安分守己一些,不然,一旦引起这女帝吃醋,发作起来,怕是自己这几个要小命不保。 “知道了,我明天去小站点兵,七天后发兵。”李睿赶紧转移话题,这话题不能聊,这是送命题。 虽然出兵放马,这是大事,但却是急也急不来的。所以,李睿当夜只是交代自己的侍卫长赵子回小站调兵、筹备物资。 而自己还是留在了洗梧宫和女帝过着正常的夫妻生活,毕竟这一去没有三四个月是回不来的,这小两口还是要告别一下的。 57.李睿赐姓,最好的战争动员 隋大业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东都洛阳郊外,小站。 李睿来到后,并没有搞什么盛大的阅兵或几百人一起来个站前动员。经过这么几个月的练兵,他这支黑山卫一营已经完全不需要这种形式上的东西了。 整个黑山卫就是他李睿的私人部队,他说怎么打就怎么打。不需要谁去鼓舞士气,士兵们兜里有银子,家里有了田地,孩子们有了学堂,死后还有巨额的安家费。 所有黑山卫士兵都知道,自己的命是李睿买下来的。 这里不会有逃兵,因为你逃了,也没地方去。所有的家属都按部队的编制住在家属村,你往哪里逃? 这里不会有打仗不拼命的,你拼命了,哪怕是阵亡了,家里都无需担心。要是你不拼命,给军法官记录下来,背个处分什么的,这贪生怕死、忘恩背主的名声传出来,家人一辈子抬不起头做人。 所以,李睿到了小站,只召集了十六个人过来开会。 这支部队编制很简单,全营八个连,一个连一百人,每个连就是一个单独的作战单元,进攻、防守、后勤、伙房应有尽有。 李睿原来的五个侍卫长,以及原来翎卫中提拔出来的三个忠勇之人,就作为这八个连的作战主官,也就是连长。 而另外八个人就是李睿从黑山书院选拔的对自己忠心不二的“心学”信徒,作为连队的政治主官,也就是指导员。 而这一营的营长和政委就是李睿自己。 当然,现在这连队指导员的任务除了教导士兵对李睿的忠诚以外,还包括教授士兵们识字等任务。 “昨天赵子连长已经转达了任务,说说各自连队的准备情况。六天内出发有没有问题?” 在自己的部队面前,李睿说话毫不拖泥带水。他就是绝对的权威。 “报告营长,这次需要咱们全营出动吗?只是打通一条路,让杨素他们撤回来,从战斗力上看,有咱们两个连队就足够,您也不用亲自出马呀。” 赵子毕竟是亲信,知道只要不触动李睿的逆鳞,这王爷在平时其实是没什么脾气的人,有话也就说了。 “这次非得我亲自去不可,我这是静极思动了。八个连队都拉出去打一打,只有打出来的部队,哪里有在家练出来的精兵?这个就不讨论了。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 “营长,我们三个倒不是有什么问题,只是有个不情之请。”原来翎卫提拔起来的三个连长一脸坚毅的看着李睿。 “说,只要是我能为弟兄们做到的,一定不推辞。” 李睿看他们那么坚决的样子,想着他们怕是遇到难处了。自己作为这支部队实际上的主人,当然是义不容辞,也就先答应下来了。 “营长一定能做到,赵连长他们五个都是营长赐予的姓名,我们三个也想沾营长的光,请营长赐名。”说完三人跪下给李睿行了一个大礼,也就是磕了一个头。 这意思很清楚了,我们想做你李睿的真正的亲信,而不仅仅是一个带兵的将领。 看着这一头磕在地上就不抬起来的三个连长,李睿也是对他们的要求始料不及。在他的观念中,父母赐名天经地义,而用自己的赐名,只能说明和自己是主仆关系啊。 李睿真不理解现在的人这是什么逻辑?这好好的自由人不当,要上赶着给自己当仆人。 不过转念一想也能理解,这支私人部队中,这三个人的日子怕是不好过,没有一个自己家仆的身份,却掌握着兵权,他们是担心收到自己的猜忌。 特别是在指导员深入工作的情形下,这黑山卫都对自己忠心耿耿,他们没有一个更贴近自己的身份,也不好指挥手底下的士兵。 想通这些的李睿,自然也不会拒绝这三人的投效: “好,起来吧。以后你们三人就按照连队顺序,起名为吴巳、郑午、王未。你们的下属如果愿意,也可以用吴一、郑二来称呼。” “谢营长赐名。也代表下面的兄弟谢营长。” 三个人连磕了三个头才站起来。站起来后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格外奋发,与刚才对比,简直就如同脱胎换骨般的完全不同了,这是一种精神上有了皈依的认同。 至此,对李睿忠诚不二的黑山八大功勋世家完全诞生。 李睿看到了他们三个精神上的这种显著变化情况,眼光一闪,继续说: “以后营里的连队也别叫什么一连、二连了,直接以连长的姓氏命名,比如你们三个的连队,就可以叫做吴字连、郑字连、王字连。” 李睿干脆把荣誉给他八个拉满,既然你们在意这姓氏,那么用你们姓氏命名的连队,你们总不能打败仗吧?这还怕你们打仗不拼命? “是,遵营长令。”八个连长激动不已。不但刚跪下的三个没起来,原来站着的五个也跪下了。 李睿只是心血来潮,想起前世电影里面的某些情节,也就这么安排了。但李睿糊涂,这些带兵的连长可都是地道的大隋人,一点都不糊涂。他们明白,这是营长给了他们一个进步的阶梯啊。 能用自己的姓氏来命名自己的部队,这是只有将军才有的荣耀。他们这几个只管着一百人,连校尉都不一定能排得上号的家伙,居然能有如此机遇。 李睿可是帝夫,虽说不上是帝王的金口玉言,但就李睿在女帝面前的牌面,女帝怎么也不会驳斥李睿的意见。 这也不得不说是造化弄人,李睿这无心插柳之下,这八人从此就是大隋军衔最低、带兵最少的将军。从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黑山卫一营的不凡,这高配也太离谱了。 看着激动不已而跪拜自己的八个人,李睿是觉得是不是有点什么不对?但他也没去多想,现在重要的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不是计较一些小得失。 细心观察下,李睿敏锐的捕捉到了那五个忠心不二侍卫长在激动中隐含一点怅然若失的神态,李睿自然不会寒了他们的心,继续说: “赵子、钱丑、孙寅、李卯、周辰,你们五个,我这里还有五个字,送给你们,不过要等你们这次胜利回来后才能用。” 五个家伙眼睛一亮,原来王爷还没有忘记自己这几个,连忙站直身子,一副立正的军姿,大声吼叫说:“请营长示下。” “龙、彪、虎、豹、熊。至于你们能挣到那个字,就看你们的战功配不配的上了?”李睿也不废话,直接抛出了早就想好的诱饵。 古人有二桃杀三士的套路,他李睿不会要他们去死,但激励激励他们的战斗热情还是可以的。至于新赐名的三个连队是不是要争一争这个字,那就不是他可以操心的,没有竞争哪有进步? 至于八个连队的指导员倒是没有这些烦心事情,他们从派到连队中的第一天起,额头上就打上了李睿的印记,就算所有的人都反了,这些指导员也不会有任何异动。 而且就算是你指导员有异动,别人也会认为你是李睿派来试探大家的。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这些指导员个个都是姓李,并且都来自黑山庄。 李睿的对头或敌人们怎么也不会完全去相信一个来自黑山庄的李姓之人。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绝户”计策,就把所有的指导员找后路的心思全部掐断了,让他们不得不死心塌地的为李睿卖命。 当然李睿给这些指导员的待遇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换句话说,就是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虽然方式有些简单粗暴,但胜在有效。 “吾等誓死争先。”五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如此表态了。 看大家的积极性和热情基本都被调动起来了,李睿就进入正题,开始安排工作了。当然安排工作以前,是要先听的:“说说,现在各自连队的准备情况?” “报告营长,赵字连全员集结完毕,整个连队齐装满员,士气高昂。”按照原有顺序,依然是老大哥,一连的赵子先做汇报。 “赵字连,共计一百人,从连长到伙夫个个都是能拉出来拼命的。现在盔甲、武器均已装备完成,随时可以出战。” “你们几个呢?都是如此吧?”李睿也不听他们一一汇报,直接询问。 “是、是、是。”一连响起七声“是”。 “好,我安排一下,每人保证正常的五天食物供给,手榴弹、火油等物资全部带上。两天时间,我只给你们两天时间,大后天的这个时辰,必须制作完成可供我们一营800人出行的冰爬犁。” “营长,做那玩意干什么?” 钱丑本来就脑子转的慢,也不和李睿见外,不懂,自然也就问了一句。 有疑问不怕,就怕当面不提,背后瞎猜,因此,李睿此时也耐心的解释: “黄河封冻,船只难行,但用冰爬犁,其速度却是大大超过行舟,我们自己难道不想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吗?” 58.路途艰辛,黑山卫不损一人 “可营长,这冰爬犁,我们东北老家倒是听说过,可我离开很久了,不会做啊。”孙寅有点苦脸了。 “无妨,我要巢院长做了几台了,下午他就安排人过来,手把手的教会大家怎么做,放心。就咱们这八百人,很快做好的。” “营长远见,我等佩服。” “少拍马屁,说正事。我计划是这样。”李睿此时才打开随身带着的地图,指着地图上的山山水水说着。 隋大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再过一天就是大年三十,过了年三十李睿就要出征了,这兵危战凶的,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虽然李睿还没有出征,可女帝这几天都已经开始在思念自己的丈夫了。 今天实在熬不住了相思苦,就要婉儿去黑山庄叫人回家吃饭,结果就 是这个回报。 “启禀陛下,睿亲王亲帅黑山卫一营已经于昨日夜间出发了。他的贴身侍女檀儿交给奴婢一封信,说是睿亲王出发前交她转呈陛下的。” “哟,他还给朕留信了?”女帝一边说着一边示意了一下。 身后的女官赶紧从婉儿手中接过来一封信,检查了半晌,确定信件本身安全后,才交给女帝。 “媳妇,不想经历告别的那种不自在,就先出发了,别怪我。早点去,就可以早点回。放心,有你在,我一定活着回来,乖,安心在家等我。” 一封完全大白话的信。 李睿这封没有客气,没有生疏,只有满满的宠溺。就如普通家庭新婚不久的男人出远门办事一样自然的语言,却深深的打动了女帝那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女帝看那种文采飞扬的文字实在太多了,乍一看这平实的文字还真没反应过来。聊聊数十字,硬是看来七八遍,才反应过来李睿真的先出发了。 看完后,女帝默默坐了顿饭时间,体会到了李睿的温情以后,嘴角慢慢开始微微上翘,不由自主嘀咕了一句:“不怪你。” 暂且不说女帝这边。 隋大业三年,二月十日。辽东怀远城。 经过整整四十天的跋涉,黑山卫一营创造了无一人掉队、无一人伤亡的奇迹,全军,包括辎重装备全部抵达目的地。昨天修整一天,今天李睿亲自带队全军开始出击。 这一路的艰辛就被这种奇迹所遮掩,只有黑山卫一营的士兵们知道,他们是经历了多少艰辛才做到的这一点。 黄河可不是一般的小溪,冰冻也不是全河流冰冻。不管是遇到,陡峭险滩还是没有封冻的河面,冰爬犁走一段路,就要上岸换大车。如此多次往返,大军才抵达入海口。 然后,又快马疾驰,出关到辽东。这一路行来,外面是这已经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而士兵们的贴身衣物却是经常汗透重衣。要不是李睿那黑山醉高度酒的存在,恐怕真要冻死几个人的。 按照李睿原先的计划,最好的、最理想的情况是隐蔽进入高句丽,避免暴露目标,减少战斗。迂回穿插和水军汇合后再向大隋境内突击撤退。 可是和辽东郡守将高怀德交流后,李睿不得不对原来的计划进行修正。 无他,因为杨素远征军进攻高句丽的原因,现在的高句丽万分警惕,全民皆兵,整个境内基本上就没有可供部队穿插的空隙。 想要在不惊动高句丽境内百姓和军队的情况下穿插到位,不啻于创造另一个奇迹。 不过李睿没有完全放弃穿插,毕竟,晚一天打起来,自己就多一分战争的主动。他把自己一营的人马,分成五部分,呈现雁翎之势向汉城进军而去。 李睿的思路很简单,先找到黄龙水军,带着他们一起去找杨素的陆军,然后一起杀出一条血路。但天不遂人愿,在部队沿着龙川、盐州到宣川的时候,就被高句丽发觉。 高罗云得知有一支数百人的部队进入高句丽国境后,也没有太在意,按照大隋时期的常规思路,这不到一千的军队更有可能是一支斥候队伍。 要说有人能靠这点人就能解救数十万大军,别说高罗云,要不是李睿经常给女帝一些惊喜,就是大隋女帝也不信。 所以,高罗云没有当一回事,只是下令继续围困杨素和尉迟炯的部队,尽量把这支小部队赶到这两支部队的包围圈里面去,一起干掉就是了。 所以,李睿发现自己部队的前方并没有什么强力的阻击,只要自己不去攻击城市,甚至是没有阻击。自己的黑山卫被发现后,高句丽军队只在自己的屁股后面穷追猛打。 跑着跑着,李睿就明白了,这就是撵兔子的战术,看来这高句丽王是在成全自己,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就是希望自己和大隋的远征军汇合。 于是李睿也不绕路了,就一头直接冲着杨素那被包围的大坨子扎了下去。 隋大业三年,三月十日,高句丽平城。 平城城主府,杨素大将军正在这里坐困愁城,借酒消愁。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那么突然被高句丽的无数军队给包围了? 按道理来说,一个高句丽是没有那么多军队能包围他的几十万大军的,可是他突围了几次,每次都损兵折将,撞的头破血流。只好先防守起来等待时机,反正粮草还有,军心也还没有散。 杨素大将军现在发愁的不是部队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而是自己劳师远征无功而返会被朝廷怎么怪罪的问题。 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打不进去,总是能撤回去的。事情并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局面。 这就是高罗云用兵高明的地方,他只用少量精兵拦住杨素的先锋,让杨素无法前进,再用大量的杂兵很轻易的就对杨素大军造成了围困的态势。 因为,高罗云知道,杨素必须前进,要是后退,回去大隋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只要拦住,杨素就坐蜡了。 果然,杨素几十万大军就被区区十万不到的高句丽精兵给拖住、给拦住、给包围了。可笑杨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在盲目的想着如何进攻。 当然,现在有了李睿,一切都不一样了。 这不,刚刚拿起酒杯的杨素就突然听到卫兵来报:有一支奇怪的大隋军队已经突破高句丽大军的封锁,抵达平城城外,正在喊话,要求远征军开城门。 听到禀报的杨大将军也不怠慢,赶紧亲自爬上城门楼子,他要看一看这支部队是如何奇怪? 在走上城墙的时候,旁边负责城防的副将对杨素说: “禀报大将军,外面来的部队喊话的人口气很大,要大将军亲自迎接。末将虽然校验过兵符印信,但以前并未见过如此装备的部队,担心有诈,不敢擅自开门。” “既然有兵符印信,想必是陛下排出的特使,只是这几百人护卫就敢于万里奔波,这特使胆量也是让人佩服。”杨素到底是大将军,一下就猜了个七七八八。 其实,他心里也在打鼓,就担心女帝临阵换将,毕竟他久攻无果,朝廷里面要是有什么政敌说服了女帝,他就危险了。不过这种前线换将的事情是兵家大忌,女帝不会如此昏头吧? 心中念头不断的杨素爬上城墙后向外一看,一口凉气就吸进了肺里,久久吐不出来。 他看到的是什么? 一片排列整整齐齐、沉默无声的黑色怪物。 仔细看去,才看明白,原来是带着怪物面具的人骑在装饰着怪物头饰,披着重甲的马上面,而且据经验老到的杨素观察,这支部队最少是一人三马。 部队人数不多,可这马匹的数量可着实不少。 心中想着,这是哪一只部队如此奢侈?莫不是陛下把自己的内卫派了出来?那也不至于呀,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别说自己就一个大将军,就算是太上皇被围困,陛下也未必会派出内卫。 倒不是说太上皇不重要,只是内卫有死规定,只负责保护帝王安全。就在杨素还在疑神疑鬼的时候,李睿在城下用高倍望远镜已经看到杨素出现在城头上,于是要和杨素见过面的赵子上前喊话。 杨素在城头上就看到一个浑身包裹在钢铁里面,穿着将军服饰的大汉骑着一匹着重甲的黑马缓缓走到自己所在的这节城墙下,掀开面罩,露出一副自己似曾相识的面容开始喊话: “杨大将军,我是黑山卫赵子,咱们在黑山庄见过面,我家主人就在军阵中,快开城门。” 看到这副面孔,再听到赵子的喊话,杨素吓得一个机灵,这软饭王怎么来了?难怪这护卫如此精良?出来喊话的都是一个将军,女帝怕是在软饭王的这安全护卫上面下了血本了吧? 也无怪杨素误会,毕竟他已经出征很久了,对李睿刚刚闯出来的名头不是很了解。不过,在大隋除了女帝,也没人了解李睿的势力和能力了。反正李睿自己是不会去解释,这是我的部队,不是女帝的。 59.改变初衷,把高句丽打稀碎 因为从根子上讲,这黑山卫的前身翎卫,也确实是女帝的。 容不得杨素多想,赵子又喊了一句差点吓死杨素的话: “大将军还不开门,莫非有其他想法?” 这杨素再不开城门,下面人的身份一宣称,别看杨素是大将军,陷帝夫于危机之中,一个谋反的罪名,他跑都跑不掉啊。 “赵将军慎言、慎言啊,我这就安排人开门。” 不管赵子是不是家奴的身份,现在杨素看到的赵子可是穿着将军的服饰,所以他才会称呼赵子为将军。 看到城门轰然开启,李睿也没有说话,只是挥了挥手,整支沉默的大军就开始鱼贯的入城。除了马蹄踏地和盔甲的碰撞的声音以外,再无一丝杂音。 杨素此时已经小跑着赶到了队伍的前方,他要来迎接这李睿。虽然只是一个软饭王,但也是王爷,也是帝夫的尊贵身份,他大将军的职级在李睿面前什么都不算。 看到杨素在前面迎接,李睿这点情商还是有的,也不故意托大,给杨素难堪。在经过杨素,距离他还有十米的时候,就滚鞍下马热情的和他打招呼。 行了一个军礼后,李睿说:“劳烦杨大将军亲自迎接,孤打扰了。” 杨素赶紧避开身子,表示不敢接受李睿的行礼,然后上前一把挽住李睿的胳膊,故作豪爽的说: “啊呀呀,王爷怎么来了?这兵危战凶之地,王爷如此贵重之人,怎么就过来了呢?” 这也是杨素的谨慎所在。你现在是大将军,受了帝夫的礼,没人说什么。但是,以后回朝后,要是御史们找起麻烦来,自己一个跋扈的罪名是跑不掉的。 不过杨素这疑问也是真的,自己这远征打的好好的,嗯,打的也不算太好吧。可那也不至于你一个帝夫亲自跑一趟吧?这和女帝御驾亲征差别也不是特别大好不好? 而且,你们两口子真是胆子大,就放心让这软饭王带着这几百人就敢来高句丽?反正杨素是没话说了。 “咱们先进去,让我和这些兄弟休息一下,咱们一个月没好好睡一觉了,具体的事情,咱们睡醒后再谈。” 虽然训练好,装备好,加上高句丽王高罗云的配合,李睿的黑山卫没有战争减员一人的抵达了平城。但这一个月的行军,还要装作战斗力低下而被高句丽军队撵着跑。 整个黑山卫确实是没有睡一个好觉。 现在好歹有几十万大军在周围,至少可以保证黑山卫短期内大部分人能睡个好觉吧?为什么是大部分人呢?废话,不管在哪里,警惕性不能丢,还是要有人轮流执勤和安保。 “是,是,王爷辛苦,我这就安排黑山卫兄弟们的吃住。” “好,麻烦大将军了,另外这些马也要喂养好,我们有专人,你提供一些草料和黄豆就好。” 其实,黑山卫的辎重中就有上好的精饲料,但李睿的小心眼发作了,想着能省点自己的东西也好。 毕竟,黑山卫的一切可都是自己辛苦赚来的银子打造的,而这大军的粮草可是朝廷的银子换来的,自己这是为朝廷来打仗,用点朝廷的粮草又怎么了?难道不应该吗? 至少大将军杨素也是这么认为的: “下官马上安排,马上安排,王爷请到中军休息,一切等王爷休息过来再说。请,王爷请跟下官来。” 看李睿不是来找自己麻烦的,杨素的态度格外的真诚。能安排帝夫过来,相信女帝还是信任自己的,不然自己要是稍有异心,在几十万人马中,帝夫的这几百卫队顶什么用? 在黑山卫没有露出獠牙前,天下所有的人,都小看了黑山卫,这也是李睿希望看到的结果。毕竟只有这样,自己黑山卫爆发的时候,付出的代价才会最小。 战争总是要死人,能让自己的兄弟少牺牲一个也是好的。 隋大业三年,三月十二日,高句丽平城。 完全从疲乏中恢复的李睿和大将军杨素在城主府会客厅内进行第一次正式交流。 “虎符印信大将军想必已经验过了吧?那我就直接说我的想法,本来我打算千里穿插,到汉城去帮水军解围后,再带领水军突围回来和大将军汇合。” “王爷武勇,视高句丽军队为无物,下官佩服。”杨素话中有话的奉承着。 “你也不用这么想,现在我观大将军治军严整,军队虽然多有伤损,但士气不失、军心不丧,远征军战力犹存。所以我有一个新的想法,这需要大将军配合。一旦成功,大将军亦可以建立不世奇功。” 这也是李睿的真实想法,开始还以为杨素会因为被困,导致军心不可用。没想到,这大隋九边精锐确实不一般,都已经被围三、四个月了,居然还没有成为一盘散沙。 这一方面是军士的基本素质高,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说是杨素的战争动员工作做到了极致,让士兵归属感极重。在这异国他乡,只有报团取暖才有可能回到故里。 否则,死了也是一个异乡的冤死鬼。 “下官愿闻其详。”杨素一听有机会拜托现在的窘境,还可以继续建功立业,立即来了兴趣。 “其实也简单,我帮将军攻占高句丽王城平壤,把整个高句丽打一个稀碎,我再由南浦入海,乘船到仁川登陆,再去解救被困汉城之黄龙水军。或许那时,汉城之围自动就解除了也说不定。” 听到李睿这么说,刚刚兴奋起来的杨素又开始了沮丧。要是能打的出去,我早就打出去了,难道我几十万人还不如你这八百人?就算你的人个个都是天兵天将,也只有八百人啊,还不够对方一个冲锋的。 看到杨素眼中希望的火苗再次熄灭的时候,李睿针对杨素懈怠和畏战的心理,来了一句狠话: “攻坚和扫平出路,交给我的人来做,但出口打开后,大将军的人要及时跟进。否则,我就自己离开了,大将军也不用想回大隋了。” 意思很明确,你的部队必须配合好,不然,我部队少战力高,一旦突围而去,你杨素就在这高句丽死战吧。如果不能有灭国的功劳,也不用想着班师回朝了。 “末将遵王爷令。” 杨素马上行了一个军礼,一旦李睿下定了决心要搞事,杨素是拦不下来的。何况李睿有兵符印信,是名正言顺的接管军权,杨素很快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以下属自称起来。 “那好,即刻点兵,我们向平壤方向攻击前进。请大将军配合,在外面仍然是你来指挥远征军,我们只是一支朝廷派遣来的奇兵。而我只是这支奇兵的营长。不可暴露我的身份。” 李睿最后一锤定音的敲定了这次交流的结果。 “末将遵令。” 如果这一次,能打断高句丽的脊梁那就最理想,他可不想以后再来几次东征,劳民伤财不说,还因为大量的精锐士兵的损失,动摇大隋的统治根本。 听说李睿并不会剥夺自己的指挥权,只是来打高句丽人,以后的功劳还是自己的,杨素又一次斗志昂扬了。 等杨素走出城主府会客厅,开始召集众将,布置突围方案的时候,依然是那个威风八面的远征军元帅。 “先锋官宇文化及听令,你率领三万先锋,待西南侧敌人包围圈露出缺口后,务必全军压上,为后续大部队开辟道路。并全力跟随黑山卫的脚步,前进。” “虎威将军鱼俱罗听令,待前锋突破后,率领左军进击,保护中军左翼安全。” “末将得令。” “镇西将军邱瑞听令,率领右军出击,保护中军右翼。” “末将得令。” “行军总管韩擒虎听令,待本帅中军移动后,率领后军以及辎重各部紧紧跟上,并保证中军后路安全。” “末将得令。” “众将立刻回去布置,明日三更造饭,五更出发。待围困我们的高句丽兵士退却后,努力向前,有迟滞、畏敌者,立斩。” 众将轰然抱拳鞠躬,口中都是一个中气十足的回复: “诺。” 此时,中军大帐中可谓是将星云集,以至于在杨素身后化妆成侍卫的李睿都听的目瞪口呆。难怪这大隋远征军虽败却不乱,有这些千古名将在,士兵怎么会丧失信心? 一支有信心的部队,怎么都垮不了的。 看到杨素的布置,李睿悄悄的退下,后面就是自己黑山卫的表演时间了。 经过一天的侦查,横在远征军西南面的部队和驻防情况就被黑山卫给摸清楚了。 “报告营长,各连队侦查班回报情况汇总后情况如下。”充任行军参谋的钱丑向李睿汇报。 “西南方向是高句丽王高罗云的亲卫队在督战,作战部队指挥官是高罗云的侄子,高句丽的亲王高渐离。此人是一员猛将,也为了在其叔父面前表现,因此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极强,士兵都能拼命。” “拼命并不能代表什么。”李睿轻轻说了一声。 “布防情况如何?” 60.轻松解决,只是一副绳梯的事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布防,就是三个用木头做的联营,木头外面浇水,天冷一冻就坚如磐石,形成冰寨。冰寨外围都是坚冰,所以防火、防攀爬。三个联营之间互为支持,山路狭窄,远征军人数优势发挥不出来,所以杨大将军束手无策。” “进攻方案如何?”李睿问。他是要看看这些黑山卫对目前情况的因对,不然什么都靠自己,那可不行。 “我们计划出动两个连,每个连十个人为一组,趁天黑渗透到对方营寨的后面。待到五更时用手榴弹炸开对方营寨的薄弱处,进去就先捣毁对方的中军和粮食、辎重。” “把握有多少?”李睿根本不问具体如何作战,只问成功率。 “计划是赵字连和我的钱字连,应该没有问题。只是看伤亡如何了。”钱丑很有信心的回复李睿的问话。 通过钱丑的汇报,李睿已经可以想象高句丽的阵地被自己的黑山卫冲击的七零八落的景象了,琢磨了一下后,李睿说: “我补充一下,要孙字连作为预备队,要郑字连和王字连混在远征军中对各地缴获物资进行清点。只清点不要缴获,我们不能被辎重拖累。补充完必备的粮草后,其他连队立即开始交替进攻,赵字、钱字两连马上整顿,做预备队跟上。” “明白了,就是战争一旦开始,我们的攻击就会一浪高过一浪,敌人不被打垮,我们的进攻就永不停歇。” 钱丑到底是被李睿选中的参谋长人选,一下就反应过来李睿的战法了。 “是这个意思,但还是要考虑远征军是不是能跟得上我们的脚步,毕竟我们人少,很多地方需要他们协同,我会让远征军先动一动。其他没什么了,那你们就去执行吧。” “是,保证完成任务。”钱丑行了一个黑山卫的新式军礼后就下去安排了。本来按照他们的计划,今天这场战争出动两个连就够了,其他的连队正因为捞不到立功的机会而懊恼。 没想到营长搞了一个持续进攻的套路,这样一来大家都可以上战场。钱丑就可以很开心的向大家宣布李睿的这个战法,至于各连能立下多少功劳,就看谁的运气好了。 那个“龙”字,八个连长可都暗自牟足劲要去争一争的。 隋大业三年,三月十三日,高句丽平城西南高地。 时间已经到了四更五点,远征军的战士们已经饱餐战饭,开始准备等信号出现就进攻了。 而黑山卫赵字连和钱字连的人都已经穿插到位,两个连都摸到了高句丽军西南防御阵地的后面,就等进攻信号了。 为了减少黑山卫的伤亡,李睿临时对杨素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远征军先在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发起进攻。这就是要给高句丽军队造成判断上的困扰。 让他们不知道这被围困三个月的大隋军队是要孤注一掷的进攻还是准备突围撤退。 因为现在打仗多数都是正面冲击,什么迂回包抄的战术并不流行。其实在现在的冷兵器时代,各种战术都有了,只是在这高句丽的大山中实施起来很困难。 但这难不倒黑山卫,黑山卫本身就是按照特种兵的训练手册进行训练的,骑兵只是其中的一个训练科目。真正的本行就是奇兵突袭。 所以,此时的黑山卫为了隐蔽,并没有骑马,并且在令人恐惧的黑色甲胄和面具之上披上了白色的斗篷。趴伏在白雪皑皑的山峰、谷地,在对方没有望远镜、探照灯的情况下,黑夜之中谁能发现? 所以,黑山卫的穿插行动非常顺利,他们都已经按战斗队形展开埋伏了,对面不足十米,冰寨墙上值守的高句丽士兵硬是没有发现。 “轰、轰、轰。”正面战场上大隋远征军的投石机开始了怒吼。 “刷、刷、刷。”大隋远征军继承先秦战法,进攻前例行的漫天抛射的箭雨开始升空。 在李睿强行要求下,杨素的先锋兵团开始了进攻。 此时的先锋官宇文化及嘴里没说什么,肚子里却在嘀咕: “说好是我们沿着黑山卫开辟出来的道路冲击对方阵地的,怎么临时又变成我们率先攻击?要是我们能攻击的下来,还不早就打出去了?用在这里困这么久?” 但军令不可违,大将军要进攻,那就进攻。只是看到自己那在攻灭陈国中屡立战功的投石机配合箭雨的战法,在这高句丽的群山中完全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宇文化及的内心也是越发焦躁起来。 “这些高句丽士兵就像是些个耗子,总在耗子洞里,咱们这么打,效果不大,还是要改变点战术。要不,我带敢死队再冲一次?” 旁边站着的宇文成都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看着进攻的场面很壮观,但投出去的石头最多砸垮一些营寨,伤不了几个人。箭雨更是没什么效果,还给对方送去了箭矢,太不划算了。 “稍安勿躁,大将军军令如此,这只是摆个样子罢了,真到需要我们进攻的时候,对方营寨中会有不断的巨响传出,那就是我们的进攻信号。” 杨素也不是傻瓜,当然也不会浪费自己的士兵。现在他就是在用巨大的器械消耗来完成李睿交代的进攻动作。 至于要士兵进攻高句丽的冰寨,想都别想。 前几次进攻的损兵折将,让远征军对高句丽士兵搭建的冰寨有了恐惧感,那冰寨外围都是厚厚的坚冰,滑不留手,想冲进去都没有一个抓手,只有白白的在冰寨下被对方的箭雨当成活靶子。 因此,士兵们都不愿意冲锋,将领们也不愿意在没有新战法,解决冰寨的问题以前白白牺牲自己的士兵。 杨素急切之间也没有什么办法,他军中火油和桐油都不多,在进攻到平城的时候基本都耗尽了。 他就是期盼天气转暖,让对方的冰寨不攻自破。但这高句丽的鬼天气太冷,这都阳春三月了,还是滴水成冰,等冰寨自己融化,恐怕还要一个月才行。 但大军被困以后的粮草也就只有三个月的,现在远征军是真等不起了。要是李睿不来,远征军面临的境遇就是要么死在进攻的路上,要么一起饿死。 当然,现在李睿来了,情况自然就不一样了。 投石机和箭雨对钻在洞里高句丽士兵的杀伤力不行,何况现在天还没亮,完全就是盲打,但却能够达到把高句丽士兵全部赶回自己耗子洞里面去的效果。 对黑山卫来说,有这一点效果就够了。 等三轮投石、两轮箭雨过后。一直和杨素一起站在大军阵前的李睿看到基本达到效果后,就对杨素说:“够了,可以停了。” 杨素答应了一声后,赶紧让身边的传令兵打旗语,让投石机和箭雨停下。 李睿看杨素的命令传达过去,箭雨停下后,才转头对跟在身边充当护卫的李卯说:“发信号,要他们进攻。” 他可不相信高句丽士兵的反应有自己的黑山卫快,所以他不急着发起进攻信号。 万一自己早发信号,这远征军再来一轮箭雨,自己的黑山卫虽然铠甲坚固,性命无虞,但在箭雨覆盖之下受伤总是会有的。伤在敌人手上,那是学艺不精,而这种被自己人误伤那就太划不来了。 “是。”李卯转身拿出一个信号烟花,举手就开始了燃放。 “吱啪。”一个红色的信号弹冲天而起,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天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信号弹飞到顶端以后炸开,所有的烟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图案。 这就是李睿的小趣味了,他安排制造的信号弹都是烟花,这种命令进攻的信号弹炸开后的图案就是一个拳头的形状。 见到天上的那只红色拳头,赵子和钱丑马上发出行动的手势。这是黑山卫进攻的传统,在敌人没有发现自己以前,绝对不首先暴露自己。于是在高句丽冰寨外围突然出现了二十道钩锁,钩锁之下并不是普通的绳索,而是黑山卫特制的绳梯,攀爬这种绳梯的士兵根本不会受到坚冰的影响。 在黑暗中,黑山卫通过二十道绳梯迅速的翻过了对远征军犹如天堑一般的冰寨高墙。进入到冰寨内开始对高句丽士兵进行屠杀。 是的,就是屠杀。 你高句丽士兵一刀砍过去,只要不是砍向要害,黑山卫士兵根本就不防守,而是凶狠的挥刀对砍。 结果就是,高句丽士兵的兵刃根本就破不了黑山卫士兵的防,而黑山卫士兵的一刀却可以连高句丽士兵的兵器、甲胄、肢体都劈成两截。 简单来说,就是黑山卫士兵仗着甲胄坚固,兵器犀利在欺负拿着普通铁制刀枪,身上最多披挂铁甲的高句丽士兵。 关键是高句丽士兵还不是人人都能披挂铁甲,只有军官和高句丽王室卫队的士兵才有铁甲。普通士兵都是皮甲或木甲,这哪里经得起黑山卫士兵特种钢制作的一刀之力啊。 什么是快刀切豆腐? 看黑山卫砍高句丽士兵就知道了,那真是一刀两断,两面光啊。。 所以,黑山卫根本就没有动用手榴弹等秘密武器的情况下,就顺利的完成了进攻步骤。 61.名将之花,凋谢在手榴弹面前 在越过冰寨高墙后,已经没有隐蔽行动的必要了,黑山卫两个连队就开始大开大合的行动起来,一个在冰寨内大杀四方,从突破口向左右两个联营冲杀。另一个连队则是向冰寨大门冲杀。 还没钻出耗子洞的高句丽士兵完全没有抵抗的能力。往往是一冒头,上面等候已久的钢刀就马上落下。 也就是李卯进攻信号发出去不到半个时辰,高句丽冰寨内就发出了一道绿色的烟花。烟花冲到天空后炸开,形成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李睿看到这个笑脸后,对杨素说:“大将军可以命令前锋大军进入冰寨了。我的人已经得手了。” “这么快?是,马上进入。”杨素惊叹了一句后,马上反应过来,现在可不是发感叹的时候。于是挥手下令,前锋部队进攻。 天上的信号,在夜空中是如此显眼,宇文化及当然也是看到了,但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也就不会有什么动作。 “父亲,大将军令,前锋进攻。”宇文成都赶紧向自己的老子传达刚收到的命令。 “黑山卫这就得手了?不可想象,这战斗力怎么这么强悍?” “父亲,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快下令吧。” “嗯,你说的对。”宇文化及点了点头,对身边的传令亲兵说:“命令,前锋出击。” 看着自己的前锋部队犹如小脚婆娘一样,小心翼翼的向前摸索前进,杨素的一张老脸都红的发紫了。那是羞愧的结果。 这黑山卫都已经突破对方冰寨了,自己的远征军还这么磨蹭,真是不当人子。 “传令前锋宇文化及,要他快速前进。再拖延不绝,按贻误军机论罪,斩。”已经发狠的杨素下了一条杀气腾腾的命令。 “营长,果然不出我们所料,这冰寨后面每间隔三里地,还有两座高句丽的冰寨联营,在这狭长的山谷地形中,他们一共构筑了三道防线。防线外就是平原地形。” “这是不是意味着,要是我们冲破这三道屏障后,他的王城平壤就再也无险可守?”李睿问了一句。 “是的,要不然当时我也不会全军陷入困境了,因为胜利就在眼前,反而没有看清楚这中间潜伏的危机。” 回答他的不是李卯而是杨素,此时的杨素被李睿黑山卫的战斗力所震慑,也开始和他一向看不起的软饭王交流军事了。 “看来这高罗云也是艺高人胆大,敢这么算计我大隋的大将军,今天就要他付出代价。”李睿声音很轻,但这声音传到杨素耳中却让杨素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杨素知道,今天算是见到了这个软饭王影藏起来的另一面性格了。也不知道自己这是不是算知道的太多了?万一李睿要灭口,自己该怎么办? 一时间,大将军杨素的心思不由得千回百转,完全无法专注于战场上了。 “传令下去,待远征军前锋进入冰寨后,赵字、钱字两连保护侧翼,郑字、王字连立即进攻下第二个冰寨,周字、吴字连进攻第三个冰寨,预备队穿插到第三个冰寨之后,截断高句丽的退路。” 李睿沉思了一瞬间补充了一句: “要兄弟们放开手从正面进攻,把家伙事都拿出来,叫高句丽军队知道什么是天罚。” “是。” 李卯的回答干脆简洁,转身就去安排传令兵了。 他有点小郁闷,但却不敢发作。几个兄弟连队都在建功立业,只有自己这个连队在做李睿的侍卫。没办法,谁叫今天轮到自己这个连队了呢? 那几个家伙,平时称兄道弟的,战争开始前,自己要和她们换换,结果谁都不干。还美其名曰遵守规矩,不能破坏对营长的轮流保护的制度。见鬼,以后自己也绝不答应和任何一个连队换班。 不说李卯的小心思,李睿安排完以后,对杨素说:“黑山卫只打通道路,每个冰寨内的肃清残敌,就是大将军的事情了。如何?” “王爷尽管放心,要是您这都拔寨攻城了,我还跟不上,这远征军元帅我也不好意思干了。” 杨素当然是对李睿的帮助感激不尽,对李睿用商量口气发布的命令认真执行。 于是远征军犹如打了鸡血一般的疯狂起来,不愧为九边精锐,一旦认真打顺风仗,那对残敌的肃清和对黑山卫的跟进服务同样都做到了最好。 也就是在五更结束,天光微亮的时候,西南方向高句丽军队的第一道冰寨已经完全掌握在远征军手上,第二、第三道冰寨也同时受到了黑山卫的攻击。 高渐离也不是吃素的,此时已经完全反应过来了,第二、第三两个冰寨中高句丽王的亲卫和所有部队都已经完全动员起来,纷纷走上寨墙,拿起武器守卫冰寨了。 但,黑山卫的攻击方式是高句丽士兵所没有见过的。别说高句丽士兵了,连跟着提供服务的宇文成都这些大隋精锐都没有见过黑山卫的战斗方式。 既然没有隐蔽攻击的可能,而且李睿又明确表示可以动用秘密武器。黑山卫就在第二、第三冰寨的寨墙攻坚上,同时上演了一场热武器攻城的戏码。 郑字连主攻,王字连穿插到后方攻击第二冰寨。周字连主攻,吴字连穿插到后方攻击第三冰寨。 也就是说,高句丽的每个冰寨都同时遭到两个方向的攻击。 黑山卫的攻击方式颇有点现代战争的雏形了,高句丽士兵则有幸成为了这个时代第一个尝试被热武器攻击而载入史册的部队,当然,如果有选择,相信高句丽士兵是不会想要这份殊荣的。 冰寨寨墙上的高句丽士兵只看到那准备攻城的聊聊百来人根本就不靠近寨墙,而是在距离寨墙二百步,也就是弓箭射程以外开始鼓捣一些小型的器械。 “将军,这隋狗在干什么?会不会有阴谋?”一个参将问高渐离。 从来都是亲自到一线部队督战的高渐离认真的看了一会黑山卫的动作后回答: “看情形应该是在组装一种小型投石机,但这么小,能有什么用?但这支部队不简单,你看他们从走上战场以后没有一丝杂音传来就可见一斑。传令下去,严加戒备,不可大意。” 到底是高句丽大王的侄子,高渐离算是见多识广了,从黑山卫的器械组装上就能猜出来个大概。 只是历史的局限性也只能让他做到这一步了。 高渐离猜对了,黑山卫就是准备在高句丽弓弩的射程以外,用黑山书院研制出来的小型抛射机,把一种加强引信后,延迟爆炸的手榴弹抛向敌方重兵防守的寨墙。 虽然高渐离有命令要士兵不可大意,但聚集在寨墙上的高句丽士兵看着黑山卫的攻击准备其实没太当回事。 以前大隋远征军的攻击哪次不是成千上万人的冲锋? 成千上万人呐喊着,带着工程器械都攻不破自己的冰寨。要说就靠这区区百来人就能攻城拔寨,别说士兵们,其实高渐离自己都不太相信。只是一种面临危险的直觉,让他下达了小心戒备的命令。 虽然一阵阵的危机感让高渐离心悸,但到底是要戒备什么?连他也道不清、说不明。难道要戒备还在两百步以外鼓捣器械的大隋军队?这真是荒谬绝伦。 这次,大隋居然很搞笑的派来区区百人的士兵就要攻城?虽然这百来人的盔甲看上去就很酷,但是也就百来人啊。攻击上万人都攻不下的堡垒,那就是找死啊。 真不知道大隋将领哪来的勇气?或者是有秘密武器? 此时很多高句丽的将领都已经在腹诽负责第一道冰寨防守的那个守将是个草包了。居然会被大隋的士兵钻了空子而偷袭成功。 是的,毕竟第一道冰寨还是有一些高句丽残兵跑回了后面的冰寨。他们带回的消息都是自己被偷袭才会失败的言论。 虽然他们说的都是事实,但这仅仅是李睿要他们看到的事实,真相是什么?他们很快会知道,哪怕是面对面的正面硬刚,黑山卫都会给他们带来惊喜。 所以,直到黑山卫小型抛射机发射的特种手榴弹都已经在冰寨寨墙上乱滚的时候,高句丽士兵们还在看着这个小小的铁头木头柄的玩意发呆。 觉得这大隋人真是有病,百来人鼓捣了半天,就发射了一些这么小小的铁疙瘩,连寨墙都砸不出一个坑,真不知有什么用? 甚至有胆大的士兵还附身捡起来,拿在手里反复研究这东西是什么?有什么用? 高渐离是比较清醒,也是最有危机感的,当他看到那些铁头木头柄玩意后面似乎有东西在燃烧的时候,就突然意识到,这肯定就是大隋的秘密武器。 就在他醒悟过来,要大声喊叫组织人清理这些到处乱滚的奇怪玩意的时候。 已经晚了。 “轰”的一声霹雳巨响,一颗滚到高渐离身边的手榴弹轰然起爆。 高渐离最后的感觉就是自己仿佛被一头巨龙撞到了身上,在享受了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起来的滋味后,被炸的腾空而起的他,瞬间就丧失了所有的意识。 62.威风和水平,手榴弹饱和攻击 这位深得高句丽王宠信,有着“名将之花”绰号,未来前途无量的年轻高句丽将军,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凋谢在了平城西南的一个小小冰寨的寨墙上。 高渐离的死亡仅仅只是开始。 黑山卫一顿手榴弹雨打在寨墙上各处,随着延时引信的顺利起爆。寨墙上到处响起了隆隆不绝的晴天霹雳。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站在黑山卫身后的宇文成都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传来,就看到前方寨墙上的高句丽士兵像被割倒的麦子,瞬间就倒下了一片。 然后“轰、轰”之声不绝于耳,宇文成都就看到冰寨墙之上很快就没有再站立的高句丽士兵了。而能看见的只有鲜血混着被爆炸融化的冰水顺着寨墙上被炸出的破洞,仿佛不要钱一样的汩汩流出。 此时寨墙上的高句丽士兵虽然被手榴弹炸死了不少,但其实幸存下来的更多。可是幸存下来的高句丽士兵已经毫无士气,只知道抱着头趴在地上发抖。 看着一个个并不大的铁疙瘩突然发出巨响,把身边的刚刚还在一起嘲笑大隋只派百来人送死的战友炸的死无全尸。 听着巨响、看着战友的凄惨死法,还活着的他们已经被吓破了胆 这些幸存的高句丽士兵此时只会麻木的念叨:“神罚,这是神罚。” 甚至连动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稍微动一下,说不定就会碰到自己战友被炸出来的肠子或一截断肢,此时寨墙上的士兵其实已经毫无战斗力,只比死人多口气罢了。 别说是从未被热武器攻击过的高句丽士兵,就算是现代战争中,那些目睹战友死亡的大兵们也是需要很久的心理治疗才能和常人一样继续生活的。 就连黑山卫的士兵也被自己搞出来的恐怖战果给惊呆了那么一会。毕竟这手榴弹搞出来后,大家虽然都亲手扔过几个,听过它的声响,知道会有大动静,但毕竟没有在实战中看到过它的威力。 所以,这第一轮攻击,为保证攻击效果,黑山卫的士兵是按照教学手册中的饱和攻击来发射手榴弹的,这发射的密度自然是有点大。 结果,就造成了现在寨墙上爆炸后到处都是残肢断臂的地狱景象。 同时,由于是用小型抛射机抛射手榴弹,准头自然不是太好。饱和攻击之下,就有一些手榴弹落到了寨墙后面的房舍、兵营中。 这一爆炸起来,完全没有热武器作战经验,被吓破了胆,到处乱跑的高句丽士兵就完全成了活靶子,这就让这次的轰炸效果出奇的好。 很快,整个冰寨就被这轮手榴弹的爆破摧残的犹如是人间炼狱一般。 谁都没想到这地狱景象的威慑力比实际炸死人的威慑力大的多,直接就让高句丽士兵丧失了斗志。 除了依照求生本能逃掉的几个人,其他大部分士兵要么浑身发抖、双目无神的到处游荡,要么跪在地上向自己的神明祈祷。 反正再没有一个高句丽士兵拿起武器反抗了,都成了任人宰割的鹌鹑。 当然,逃出冰寨的高句丽士兵最后也是被穿插到后面埋伏的孙字连全部截获。不过依照李睿的特种作战手册的训导,在敌人境内作战,按惯例不留俘虏。 所以,孙字连也就稍稍活动了一下手脚,这三个冰寨的数万高句丽士兵就没有一个能回去给高句丽王高罗云报信的了。 最后,第二、第三两个冰寨在经历了一轮手榴弹的饱和攻击后,黑山卫根本就没有再遇到有组织的抵抗或是反击。等黑山卫首先从轰炸后的恐怖景象中反应过来,用绳梯翻过寨墙打开冰寨寨门后,此次战役也就大局已定。 此战之中,远征军方面为了以后回到大隋能够给女帝来个长街献俘的仪式,还是在肃清冰寨的时候抓了一些俘虏。 后来,审问那些胆子大一点,还能勉强说个囫囵话的俘虏时候才知道,总是身先士卒,战斗在一线的高句丽名将高渐离在这轮手榴弹轰炸中是第一批被炸死的将领。 丧失了统一的指挥,也是高句丽这次兵败的直接原因。 在远征军前锋进入冰寨后,很多大隋士兵看到那个被轰炸完后惨烈的场面都受不了。虽然他们也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但冷兵器作战怎么也不会产生那种血肉横飞的场面。 于是这些所谓的百战精兵中,心理素质较差的,特别是从地方上刚补充进远征军的一些士兵,因为呕吐恶心而几天吃不下饭。 而经历这次战斗后,大部分远征军的士兵们个个都很自觉的和黑山卫保持了距离,就算是有公事不得不交流,也是长话短说,快速脱离接触。那感觉,仿佛黑山卫就是来自地狱的恶鬼一般可怕。 而恰恰黑山卫个个都是一身黑色盔甲,甚至还配备了黑铁面具。于是黑山卫在短短的一场战斗后就拥有了“地狱使者军团”的绰号。大隋军队人人都敬而远之。 而黑山卫就是需要这样的距离,从而保守自己手榴弹的秘密。 虽然打出了威风,打出了自己的水平,但李睿此时却召集了十六个连级主官,跳起脚来,把他们骂的狗血喷头: “你们是崽卖爷田,不知道心痛啊?这小小的两个冰寨,用的着这么多的手榴弹吗?一场战斗下来,就用掉了储备物资的三分之一。这才是第一仗,以后的战斗还打不打?难道都要用人命去堆吗?” 一方面是这次手榴弹消耗太多,这里远离洛阳,后勤根本补给不过来,只能靠自己的哪点携带能力,要是手榴弹消耗光了,不利于后面的作战。 另一方面,李睿是心痛银子。现在一颗手榴弹就是二十两银子的制造成本,这两个冰寨一下就消耗了两千个手榴弹,花了他四万两银子。这哪里是打仗,就是砸银子啊。 要是有这么多银子砸下去,或许高句丽士兵们也就投降了。 “你们打仗带点脑子行不行?虽然这次战果还不错,打出了黑山卫的威风,也取得了零伤亡的战绩。但你们是热武器部队,难道要把热武器打光,后面去和敌人拼刀枪吗?” 在李睿骂的舒坦的时候,十六个人里面有人小声的嘀咕了一句:“拼刀枪,咱们也不怂。” “混账东西,能远距离干掉敌人,为什么还要去近距离身体接触?整个黑山卫,我都看做是我的兄弟,我不希望有一个兄弟半道弃我而去。你们这些带兵的主官要把士兵的命看的比自己的还要重,明白吗?” “是,营长。我们错了,保证没有下次。”十六个人齐声大吼。 李睿的气消了一点以后也就缓和了一下语气: “后面还有大大小小至少七八次战斗,你们都节约一点使用手榴弹。赵子,你派人回去,要二营安排人送一批物资到辽东,随时准备补充我们的消耗。” “后面的战斗,我们能不出手,就不出手。你们几个都把尾巴夹起来,好好研究一下这次战斗的得失。下次要还这么漫天花雨的撒手榴弹,我就扣你们的俸禄。” 看他们这些滚刀肉对扣俸禄无感的模样,李睿接着来了一句:“浪费大的连队减少手榴弹的补给,并且作为预备队使用。” 这句话可是戳中这些好战分子的痛处了,马上十六个洪亮的嗓音响起,汇成一句话:“是,我们回去研究最精简的战法,保证既打好仗,又不浪费手榴弹。” “你们这些皮猴子,滚吧。记得去多要点缴获,补充给养,我可不想你们饿肚子。”虽然李睿比他们年级都小,但地位高啊。这样骂他们几句反而显得出李睿把他们当做了自己人。 所以,十六个连级主官,没有一个有怨气的,有的只有亲近和服从。他们听出来了,虽然李睿在骂他们,但也是在表扬他们呀。 不然怎么会有“零伤亡”、“打出了黑山卫的威风”、“兄弟”等字眼?最后还关心的要他们去搞给养,更是体现了李睿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 所以,这种骂声,他们都听得舒坦,听的提神。特别是后来得到赐姓的三个连长,更是被李睿骂的满面红光,就和打了胜仗后喝了庆功酒一样嗨的感觉。 搞得李睿也没有骂他们的心情了,这帮家伙,越骂越来劲,自己还是省点力气应付这高句丽未来的战斗吧! 确实,李睿的思考重点已经不在这次小小的攻打冰寨上了。他已经在考虑到底需不需要攻破平壤城,抓住高句丽王的事情了。 现在,黑山卫已经把远征军带出了困境,而且有这么一支战力强悍的部队在身边,远征军的士气莫名的高涨。这就是典型的秃子跟着月亮走的心态。 是啊,每个远征军的士兵都心里有了底,自己这些不知道为什么就被派到高句丽来打仗的士兵,再不是一个人走夜路了。有黑山卫在,就是有了最后的靠山。 甚至,后来,就有一些胆大的九边精锐,克服了对地狱使者的恐惧,悄悄凑近黑山卫的士兵身边,觍着脸拉交情,目的就是看能不能有机会加入这支神秘的军队。 63.近在咫尺,大军就不打平壤 大多数远征军的士兵觉得,就算加入不了黑山卫,最不济也能和对方混个脸熟。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自己舔的对方开心,那样,或许在自己遇到危险时,能有个救命的念想。 对李睿来说,这就是军心可用啊。 但携大胜余威的李睿,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李睿决定不去攻击高句丽的王城平壤,而是向汉城攻击前进。这个决定当然也不是凭空做出来的,是李睿在派出大量探子,并收集远征军俘虏的供词后做出的。 由于需要远征军能很好的执行命令,完成战略意图。李睿不厌其烦的向远征军的高级将领们进行了解释。 “大将军,以及各位将军,”李睿对以大将军议事名义召集起来的远征军高层将领们说着。 “综合各种情报来看,高句丽国王在朝野均有巨大的威信。如果我们一定要进攻王城平壤,必然会给高罗云团结全国力量进行抗争的机会。而我们却会陷入对方全民战争的泥潭,得不偿失。” 李睿一边说着一边挥挥手,一直跟在他身后,充做护卫的钱丑就把手里写着高罗云在高句丽民间素有威望的资料分发给各位高级将领。 “所以,我们这次如果不能第一时间就干掉高罗云,是做不到一战而灭高句丽的。既然无法一棍子打死,那最佳的办法就是消耗高句丽的所有资源,让他无法快速复原。” 杨素首先附和:“有道理,如果打狗不死,而只是赶狗入穷巷或是逼着他们狗急跳墙,那都不是一个好选择。” “是的,大将军高见,一语中的。相信在大量持续的失血情况下,高句丽也坚持不了多少年的。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消耗掉高句丽的核心资源,人口。我给这次作战代号起名为“蝗虫”。” 李睿终于在对外战争中露出了他的獠牙。 杨素明白了,这软饭王哪里是人们认识中的懦弱无能,简直就是一只吃人不吐骨头的财狼。高句丽的老百姓遇到他算是倒了大霉了。 其实李睿进攻汉城还有一个战略目的就是解救黄龙水军,反正李睿感觉到现在还无法灭亡高句丽,还不如给自己的海军打点基础。那黄龙水军就非常重要了。 众所周知,一只海军的建设可不是三年五年的事情,其中最缺乏的就是人才。黄龙水军这么好的海军人才,让人在陆地上给围剿了,那实在是太让人痛心了。 杨素都表态了,其他远征军将领不管是真理解还是装作理解,也就纷纷表示同意李睿的判断。 “那好,下一步,我们就先向南浦攻击前进,最后的目标是汉城。这一路打过去,就把高句丽最繁华、最核心的农业、商业区给打了个稀碎。强调一句,我们是在国境之外作战,象征性的抓几个俘虏就行了。大军没有余粮啊。” 李睿也就顺势说出了自己的战略部署。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定了,前锋宇文化及继续开道,其他左右后三军跟进,把距离拉开,中间就不给高句丽留资源了。” 杨素趁热打铁就把军令给下达了,但他是军中的老油子,肯定不会在正式命令中说不留俘虏这种话,正式命令那是要被记录存档的,战后要是被翻出来,那是会被道学先生们臭骂而遗臭万年的。 所以,杨素只说“不给高句丽留资源。”至于怎么不留资源,那就是前线各个将领自己的事情了。要是有问题,他这个远征军元帅就有回旋的余地了。 隋大业三年,三月十六日。 攻破冰寨后,经过三天休整的大隋远征军部队,在冲出了平城西南的狭长地形后,没有按照以前的进攻趋势前进。 而是画了一个弧度,绕过近在咫尺的平壤直扑东南方向的延山、遂安而去。并在三月十八日占领延山,三月二十日占领遂安。 之所以远征军能这么顺利的占领这两座高句丽重镇,就是因为这两座重镇除了几个当地的民团维持治安以外,居然没有任何大军设防。 这一战略举动,把已经在平壤外围集结数十万军队,准备和大隋远征军一较高下的高罗云给搞懵了。 合着自己这次大征兵、大集结是白忙活了?人家大隋远征军就根本没看上自己这个高句丽王,远征军都打到距离我的王城不足五十里的地方,却绕道而去,这是什么意思? 高句丽总共也就那么几百万人,自己集结这二十万军队他容易吗?你们说不来就不来了?你们大隋远征军有点骨气行不行?快来灭亡高句丽呀! 高罗云此时,就像蓄满力气准备和对方拼命的一个人,突然发现对方根本就不理他,而是去对付另外的人去了。那种难受,那种被小看、被蔑视的羞辱感,一下就充满了高罗云的内心。 以至于,年纪才四十多,不到五十的高句丽王高罗云在对着大隋洛阳的方向大喊一声: “杨则天,你欺人太甚。” 之后,生生被气的吐了一口血的高罗云双目紧闭,仰天便倒,就昏迷过去了。也是,这高罗云自从大隋远征军进入高句丽以来还真没睡过几个好觉。 毕竟国力相差悬殊,只有靠脑力来弥补了。 所以,别看战场上是远征军被围困,其实这高句丽王高罗云的日子也不好过。 天天殚精竭虑的,让本就被酒色掏空的身体更加虚弱不堪,又得知远征军用雷霆手段破除了冰寨,杀向平壤,更是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结果,远征军这一改道,灭国的压力一去,陡然放松的心情加上自认为被一个女人小看的羞辱,高罗云的身体再也坚持不住了。 在高句丽王室御医的调理下,高罗云依旧昏迷了一天一夜才慢慢的清醒过来。人虽然清醒过来了,可整个人仿佛突然老了二十岁,犹如风烛残年的老翁一般,做为一国之君的精气神完全没有了。 “马上派使者去大隋求和,同时派人到远征军那里去求和。避免国家更多的损失。” 高罗云清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向一直伺候在身边的太子交代求和。 “父王,其实我们不一定会输的。前几天我们还围困住了他们的远征军不是?”太子年青气盛,自然是想着不受委屈、抬头做人的。 “儿啊,你不懂。上次围住了大隋远征军,一方面是我们层层抗击,到平城,我们所有部队和士兵都知道退无可退,这才爆发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加之对方主帅求胜心切,贸然推进,我们才有机会。” “那我们就再引导对方主帅继续犯错呀?” “没机会了,通过这次他们突然改变进攻方向来判断,远征军的主帅肯定是发生了变动,虽然我们的内线还没有准确的情报送过来,但我想,至少大隋的战略目的发生了变化。” 高罗云的声音虽然疲倦、微弱,但意志已经恢复,他还是那个把高句丽带向辉煌的雄主。 “父王,孩儿真是不甘心啊。本来可以有机会让杨素至少留下四十万条人命的。”太子高建武颇不服气的说。 “糊涂,你就算留下四十万条人命又如何?这次我们也好歹留下了他们十万战士,但那又有什么用?大隋地大人多,十万战士的损失对整个大隋几百万士兵而言,又算的了什么?” “那也是打痛了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高句丽不是好欺负的。” “哎,你怎么还不明白?就算这次我们赢了,全歼杨素几十万远征军。可这些损失对大隋来说虽然很痛,但绝不至于伤筋动骨。有个三、五年大隋也就缓过来了。那缓过来以后呢?” 高建武陷入了沉思,半晌后才苦涩的回答道: “以后?缓过来以后?如果是我拥有几乎无尽的兵源,庞大的帝国。我会抓住这次战败凝聚全国的人心,一致对外。后面会有第二次远征,若是不胜,再打第三次。直到打胜为止。” “那打胜以后呢?”高罗云继续追问了一句。 此时的高建武已经满头冷汗了,他如实按自己心中的想法回答: “要是几次以后才能获胜,大隋必然是损失了大量士兵。为了转移老百姓的痛苦,国内也必然是丑化对手。而一旦大隋获胜,我高句丽必然是被亡国灭种的下场。” 高罗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知道就好,所以我们对大隋不能不抗争,也不能抗争到你死我活的仇敌份上。要把握一个度,以待时机。” 高建武到底是被高罗云精心培养的太子,马上就反应过来自己父王对大隋的应对方略了。 “父王,孩儿明白了。要打痛大隋,让他们知道我们不好欺负。但还要去认怂,给他面子。那样就可以维持现状,不至于成为大隋的头号敌人。以后,要是有别的大国崛起,我们就可以左右逢源。” “对,咱们在夹缝中生存,要有智慧。像中原这些王朝,说不定多少年就有改朝换代的机会。到时中原一乱,我们蚕食土地,扩大国土的机会就来了。” 64.蝗虫策略,杀人放火金腰带 “是的父王。我记住了,中原只要大一统,我们就老实的称臣纳贡。一旦有变,我们就,嘿嘿。” 听完高罗云的战争策略,高建武一边说着一边做了一个拥抱的姿势。自然就是捞取好处,拥抱土地的意思。 “好,今天也是和你讲透了。我这身体也是不行了,以后就靠你来把握咱们高句丽发展的方向了。现在,先去求和吧。我们可就那么多人口,经不起战争的消耗的。” “孩儿现在就去安排,既然大隋远征军不打我们王城平壤,想必也是给我们传递一个也不想继续战争的信号。我们就给他们送去一个体面的台阶,他们势必也就撤军了。” 高建武信心满满的分析着目前的局势。 “希望如你所说,而不是有人要对高句丽下黑手吧。” 高罗云有点担心的想着,但没有说出来。虽然凭这次冰寨兵败后居然没有一个士兵撤回来的事实,他直觉的认为大隋那边一定发生了什么大的变故,求和的事情怕是不会这么简单。 但高罗云可不想凭猜测就去打击自己孩子的自信,万一高建武的判断是对的呢? 可是接下来两天,不断传回的消息让高罗云知道,自己的太子还是太年轻。对事物的判断太傻太天真。 果然出现了最坏的情况。 大隋远征军的进攻速度可以用龟速来形容都算是快的,一天向南推进不到十里地,但这不表明大隋军队没干事情。恰恰相反,大隋军队的士兵个个都忙的不可开交。 此时,整个大隋远征军就好比一个巨大的蝗虫群,所过之处简直是寸草不留。 树林被焚烧,村庄被摧毁,身高超过车轮的男人一概处死。 老幼妇孺被搜光粮食、金银、棉衣后,只允许穿个单衣驱赶出村庄,任其在冰天雪地中自生自灭。 本来李睿还以为自己要给部队做思想工作,部队才能做到如此狠辣。结果,经历过南北朝的乱世和突厥把汉人当“两脚羊”的大隋远征军从骨子里就对异族有深刻的仇恨。 一旦有机会对异族进行报复的时候,这些大头兵那是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的。因此,远征军上下执行起李睿建议的蝗虫策略时,比李睿想象的更加彻底,更加坚决。 三月二十七日。 经过七天的蝗虫战略,远征军的进攻速度有了改善,倒不是蝗虫战略有变化,而是执行蝗虫战略的远征军士兵们都已经完全熟悉了整个套路。杀人、放火、驱逐妇孺那做的叫一个熟练。 这些杀神的熟练,把李睿看的都只皱眉。 虽然他知道自己这个蝗虫战略肯定是对的,但这批具体执行行动的士兵估计是废掉了,至少不能把他们放回国内了,不然这批杀人杀习惯的大兵一定会是一个不稳因素。 毕竟,杀人、放火、搂钱的士兵是不能被一直号称军纪严明的大隋所接受的。 不过,现在,这些人都是李睿手上的快刀,还是要好好利用的。大不了以后让他们再到其他国家去祸害罢了。 三月三十日,大隋远征军又绕回平壤南部,攻占沙里院。 四月十日,大隋远征军攻占南浦。 这时在王城平壤强撑病体,已经重新执掌大权的高罗云终于看清了目前的态势。 大隋远征军的行军路线,就是以平壤为圆心,半径不到两百里外,沿着平城、延山、遂安、沙里院、南浦画了一个圆形。 远征军并没有进攻平壤,却是围绕平壤转圈,那感觉就是一只饿狼围绕猎物在转圈,一旦猎物稍有疏忽,饿狼就会扑上来撕断猎物的脖子。因此,平壤城的军事压力只有增加从来没有减少。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高句丽军队紧绷的神经已经快到了崩溃的边缘。 而外围的探子不断把大隋远征军的情报送回王城。高罗云从开始激动的骂人已经到了现在看了情报后的麻木。他的心态已经是被远征军彻底打败了。 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沿着大隋远征军行军、进攻的路线已经形成了大约一百里宽的无人区。把高句丽传统的、富裕的王城周边经济圈用蝗虫战略狠狠的过了一遍筛子。 虽然不敢说是鸡犬不留,但至少是再无地图上可以找到的村庄,再无可以耕种的农田,再无可以隐藏的山林。 经济和人口的损失已经让人头痛,更为让高罗云担心的是,自己身边高句丽战士军心的动摇。这些聚集到平壤的士兵家人有很多都是居住在这个经济圈内的。 现在,在不经意间被走漏出去的消息,已经让很多来自王城周边的士兵不安心在平壤进行守卫了。 这些士兵,听说自己的村庄,自己的家人在遭受敌人的肆虐、屠杀,而自己却只能拿着刀枪在一边远远的等待和观望。这谁受得了? 于是不断有士兵到高级军官那里请愿,要求放弃防守,主动寻找大隋远征军决一死战。哪怕是战死,也比窝囊的在这平壤城看着父老乡亲受难要强。 这种请愿虽然是让高罗云觉得军心可用,但现在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冰寨失败的具体原因的时候,高罗云可不敢轻易出兵。 这就是高罗云心中的一个疙瘩,自己用尽心机,已经把大隋远征军困在了平城。而且杨素被困了两、三个月,期间大大小小的各种突围战斗不下几十场,从未成功。 是什么力量让远征军一夜之间连破自己的三道防线?最恐怖的是,自己冰寨内防守的几万士兵,怎么居然就连一个逃出来给自己报信的都没有? 不搞清这里面的原因,高罗云实在是不能安心出兵。自己最精锐的一万亲卫军和三万郡兵已经丢在了冰寨,自己手上最精锐、最忠诚的亲卫军也就剩下两万人了。 虽然郡兵有十几万,但这些郡兵都是只能打顺风仗的。关键是一旦自己手中的精锐丧失殆尽以后,自己的王位和高氏家族怕是就有人会惦记了。高句丽国内也从来不缺野心家和投机者。 这就是小国寡民的悲哀,他们经不起失败,也就是说高罗云已经没有更多的资本可以浪费了,要是再失败,不用远征军出手,自然会有人用他的人头去献媚大隋皇帝。 哪怕大隋皇帝是个女人,也丝毫不能改变这些隐藏在高罗云身边暗处敌人的野心。 无可奈何的高罗云于是只能命令各级将领,强行把这种士兵的请愿给压了下来。 虽然凭借高罗云巨大的威望,士兵们没有过激的行动,但这段时间,守卫平壤的高句丽士兵中却有许多作战勇敢的人都开了小差。 开了小差的士兵都是不畏惧大隋远征军的勇士,他们是要回家乡去给亲人们报仇。 可是他们要报仇也要先找到大隋远征军才行啊。 攻占南浦以后,大隋远征军没有休整,士兵们忠诚的执行蝗虫战略的同时,李睿却从南浦港得到了他前期安排白家船队带来的弹药补给。这就是李睿一定要攻下南浦的真实目的。 他早在出发前就交代檀儿协调一批军械作坊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手榴弹用海运到南浦,等待交接。不然,李睿面对自己黑山卫那么浪费手榴弹的进攻怎么会只是骂几句就了事? 他是心中有数,也就不到一个月就能进行手榴弹的补充,要不然,没有手榴弹的黑山卫,那就是没有牙齿的老虎。 没有手榴弹的李睿早就打道回府了,虽然李睿是三世为人,但可就这一世有了媳妇,媳妇还是个女帝,李睿可舍不得牺牲自己的小幸福去试验能不能再次穿越。 在黑山卫完成补给后,有了胆气的远征军犹如突然苏醒的猎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放弃打下来的所有地盘,集合全部力量直插开城。 李睿同时命令一半的黑山卫搭乘白家的武装商船也从海路进攻仁川,在守住仁川用以接应目前被困在汉城,将要被解救的黄龙水军的同时。李睿要求至少要有两个连的黑山卫从仁川方向向汉城攻击前进。 这就是提前打通远征军从海上撤退的路线了。 当然,也有三艘白家武装商船船悄无声息的返回了白家设在东莱郡的秘密基地,船上满载的都是李睿为女帝准备的惊喜。 其实,就是黑山卫在高句丽搜集的真金白银和一些奇珍异宝,这次可以说是拉了一座金山、银山回去了。李睿相信,女帝在看到这些东西后,会非常开心的。 其实,李睿也没有想到这次作战的收获如此丰厚,比自己预期的收获多了两倍还有多的。 望着装满金银宝贝,逐渐扬帆远去的白家武装商船队,再听到黑山卫几个连长的邀功,李睿轻易的就明白了这次收获如此丰厚的原因。 其一是,此时的高句丽国力强盛,富有银矿的倭国此时是高句丽的属国,每年都有大量的金银从倭国流入高句丽。 其二是,自己和远征军实行蝗虫策略的区域正好是高句丽最富饶的环王城经济圈。是高句丽王高罗云和其父亲花费四十几年时间打造出来的钱袋子和粮仓。 65.汉城战役,远征军第一次亮剑 其三是,黑山卫每次抢东西都是最厉害的,其他部队都不敢和黑山卫争战利品。要不是李睿严令黑山卫只准取一半的战利品,估计黑山卫能至少独吞八成缴获。 也就是说黑山卫八百人和远征军近四十万人对半分缴获。 不过最关键的一点是第四个原因,经大将军杨素提议,所有远征军将领同意后,远征军立下了一条分配缴获的原则,那就是: 远征军上下所有人的缴获都上交一半给黑山卫。 做出这个决定,一方面是为了报答黑山卫的救命之恩,要不是有黑山卫横空出世,远征军怕是就一起凉凉了。 另一方面,把缴获的一半献给黑山卫就是进献给李睿,就是借李睿的手向女帝表示感谢,感谢女帝派遣了如此精锐的黑山卫来给远征军解围。 所以黑山卫在前期抢夺所有物资缴获的时候已经拿了一半的也就是百分之五十,而后期远征军又送来了他们缴获的一半。这就相当于黑山卫独占了所有缴获的七成半。 怎能不是金山银山的收获? 哎,只是大隋太大了,简直就是个无底洞。李睿估计,把整个高句丽战争打完,不管胜负如何,自己最多能给媳妇挣个修运河的钱财。再多就不可能了。 有了银子,相信修运河就不会激起民变了吧?至少值得一试。 隋大业三年五月七日,远征军占领开城。前锋进到距离汉城不足二十里被已经疯狂的高句丽士兵拦了下来。 此时,寒冷如高句丽,也已经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大自然更是一片草长莺飞、欣欣向荣的景象。 只不过,今年的高句丽由于大隋远征军的到来,人们再无往日的闲暇和心情去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而此时的汉城城内也是一片凄惨的模样。黄龙水军带的给养再多,经过近五个月的围困,也基本消耗殆尽。城内又被高句丽提前坚壁清野过,还好此时已经春季,野草树皮让黄龙水军撑了下来。 要不是李睿安排人时不时给黄龙水军带来远征军胜利的消息,以及高句丽部队的作战重心都被吸引到了平壤附近。 被困在汉城城内,丧失信心、感觉被抛弃的黄龙水军的心态早就崩溃了。结果很显然,不是投降高句丽就是贸然突围被高句丽部队消灭在野外。 尉迟炯是一个海战高手,陆战指挥水平是真的差。但是他自己却没有这个自觉,整整五万黄龙水军,有三万离开了自己的战船,被尉迟炯带领着要到高句丽来捞一票。 你说你捞一票就走,也就算了。可尉迟炯却是猪油蒙了心,率领水军要去攻打大城市。关键是还生怕高句丽不知道他是水军,大张旗鼓的打出黄龙水军的旗号,你这不是作死吗? 于是在高罗云殚精竭虑之下,用一座空城就把黄龙水军给死死按住在了汉城。让这支强大的海上机动部队,不但发挥不出应有的威慑力,还成为一个需要拖累其他部队来解救的鸡肋。 可以说,在李睿带领黑山卫到高句丽参战以前,大隋远征军其实已经败了。是一块高罗云含在嘴里,随时都能吃下去的肉。 要不是顾忌全歼这五十几万人,会和大隋结下死仇,招致大隋无休止的报复。高罗云早就把这块肉给吃下去了,那里还能轮得到李睿来翻盘。 但现在不一样了,李睿来了。 先是再平壤附近一通骚操作,把高罗云直接给气得吐血。再是改变以前所谓仁义之师的人设,对高句丽展开毫无底线的掠夺。让高句丽人对远征军恨之入骨却又畏之如虎。 其实,站在高句丽人的角度而言,大隋远征军就是侵略者,你就算用仁义道德包装的再好,也改变不了这个高句丽人心中的事实。 经历过多次民族大融合的李睿,自然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树立一个征服者的形象。 让这些高句丽人又怕你,却又对你无可奈何,只能乖乖听话。那么再经过几代汉化教育以后,这个高句丽民族也就名存实亡了。 高句丽人从来都是崇拜和敬畏强者的,可以说奴性很重,你强大,他自然就服从你。相反,你一来就和他们去讲仁义道德,他们反而认为你好欺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就算要讲仁义道德、孔孟之道,那也是要先打断他们的脊梁,他们才能听得进去。 所以,深知这个名族劣根性的李睿,从一开始就是打算用铁、血来和高句丽讲道理。绝不惯着他们的臭毛病。 从开城过来的远征军在汉城城外二十里遭到了高句丽军队顽强的阻击。此时指挥汉城战役的高句丽主帅是高罗云的堂弟,亲王高旭。 这个高旭也是一个不输与高渐离的名将,是高罗云统一高句丽的得力助手。当他得知大隋远征军攻占开城后,就判断出,远征军的下一个攻击城市就是汉城。 为此,高旭在加强对开城方面的阻击力量的同时,亲自帅军猛攻汉城。意图在远征军打破自己的阻击以前,就消灭掉黄龙水军。 如果成建制的消灭大隋军队,就足以找回一些高句丽军队的面子,恢复部队面对大隋军队时的信心。 这段时间,李睿可是带着远征军在高句丽境内纵横来去,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完全不把把高句丽军队放在眼里。其实这是因为,高句丽军队大量聚集在王城平壤,其他地方基本就是不设防状态。 可是高句丽的广大老百姓不知道,士兵也不知道这一情况。他们看到的就是高句丽完全拦不住大隋远征军,让远征军在高句丽犹如在自家后院一样来去自如。 这对军心士气、民心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所以高罗云不得不命令高旭找机会歼灭汉城的大隋黄龙水军。因此,哪怕是死战一场,高旭也不得不卖命了。 可是这世道是不公平的,你想死战也要有和对方死战的本钱。 现在李睿就在阵地前沿,看着和远征军对峙的高句丽部队摆出来的拼命姿态,暗暗好笑。 看来这平城之战,真没有漏网之鱼。导致这高句丽部队目前还是没有搞清楚自己在平城失败的真正原因。现在居然摆出如此密集的阵型,意图和远征军野战,真是找死。 其实,这也是因为,平城之后的一路的战斗,黑山卫都没有再动用手榴弹,一是被李睿骂了以后知道节约弹药了,二是黑山卫各连都想试试自己的近战能力。 不然一通手榴弹雨过去,敌人都草鸡了,这仗打的也没滋没味不是? 尤其是有李睿那五个字的诱惑,要都是靠手榴弹干掉的敌人,谁都不大好意思去争夺那个“龙”字啊。 这也就造成,黑山卫经常是靠甲胄和特种钢制作的武器参战。 这一不小心就误导了高句丽的探子们,虽然免不了让他们探知远征军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小部队,但只限于盔甲坚固,武器犀利的情报。 于是高旭对这个小部队的针对性策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用人命堆死他。 你的盔甲再坚固,你的武器再犀利,只要你还是人,你就会疲倦,会累。那么,你就会被打败,被杀死。 不得不说,用人命填,这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对付小股精锐的办法,虽然笨了一点,但不会有缺失。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黑山卫的这些盔甲和冷武器只是掩护热武器的幌子,那么高句丽注定是要再付出血的代价。 李睿此时考虑的并不是如何打赢,有热武器在手,对高句丽可以说是降维打击,赢是一定的。李睿考虑的是,如何围歼眼前部队,不放过一人。 按道理来说,远征军虽然损失了近十万,但还是有近四十万众。而挡在前面的高句丽部队充其量也就十万人,就算按兵法而言,也是有全歼的机会的。 只是高句丽亲王高旭集合了数十万老百姓充当士兵,这才让远征军的高级将领们产生误判,认为对方人多势众,不好战胜。 可这些套路哪里瞒得过李睿,因为李睿是知道此时的高句丽总共能有多少常备军士兵的。平壤至少有三十万,边境有十万,这汉城最多也不会超过十五万,甚至只有十万也说不定。 所以,远征军占领开城后,并没有一口气打开汉城的包围圈,而是和围困汉城的高句丽守军进行了一天的对峙。 高句丽太小了,这一天时间就足以让黑山卫摸清所有的敌情。 并通知到汉城内的黄龙水军,要他们哪怕是砸锅卖铁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再坚持三天。李睿的命令,口气很强硬,要是这三天内把汉城丢了,立斩尉迟炯。 所以,尉迟炯这两天也是拼命了,把压箱底的那一点粮食全部拿出来分给士兵,就是希望能再守三天。 “大帅,咱这日子还过不过了?这点存货拿出来以后,万一三天后那远征军没有打过来,我们就只有上吊了。” 66.包围与反包围,神佛保佑黑山卫 其实,在尉迟炯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在黄龙水军中那些跟他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中还是有反对的声音的。只是尉迟炯凭借自己的威望硬把这些杂音压下去而已。 而且,尉迟炯也不是没有想过后果,据他自己亲信战后谈起此时尉迟炯的心态时,说尉迟炯自己讲的: “老子就坚持三天,三天后远征军不把老子救出去,老子就投降高句丽。总不能大家一起饿死吧?” 隋大业三年五月九日,汉城战役开启。 此次战役是由远征军率先发起攻击而拉开的帷幕。 在李睿的安排下,黑山卫给远征军左右两军各派遣一个连队做为尖刀连,带领远征军左右两军主动出击,分别穿插到高旭大军的左右两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钳型包围。 由于有黑山卫的加入,钳形包围的完成非常顺利。任何挡在远征军前面的高句丽部队都是纸老虎,不堪一击。 因为高旭的部队还在包围汉城,所以在汉城地区就形成了一个大大的三明治。 最里面的汉城驻扎的是大隋黄龙水军,最外面形成钳形包围的是大隋远征军,而被夹在中间的是高句丽亲王高旭率领的十万高句丽常备军和三十多万民兵。 五月九日当天晚上,配属虎威将军鱼俱罗左军的黑山卫赵字连,就从汉城与富川之间插了进去。 直至五月十日凌晨,就已经打散了围困汉城西门的高句丽部队,顺利的把包围汉城的高句丽阵型撕开了一个口子。 从而打通了远征军和汉城之间的联系通道。让远征军和汉城城内的黄龙水军就在汉城的西城门胜利会师。 这时情况已经很明朗了,黄龙水军要是想撤退,顺着赵字连打通的通道就可以顺利的撤出汉城。 但尉迟炯也算是福至心灵,拒绝了杨素要他撤退的建议,而是坚决要求继续守城,要给高句丽部队来个中心开花。 用尉迟炯的对部下的原话说就是: “老子好不容易熬了九九八十一难,难道这最后一拜会怂?那个杨素就是个没安好心蔫坏的种,他就是想抢老子们的功劳。老子们就扎在这汉城了,但是要他送点粮草是真的。” 既然已经会师,那么左军虎威将军鱼俱罗卖尉迟炯一个人情,给黄龙水军支援一点粮草也是题中应有之意。都是大隋的部队,都是在国境外作战,杨素也就默认鱼俱罗的支援动作了。 此时,就算是个瞎子,杨素和尉迟炯也已经看到巨大的功绩在向自己招手。虽然在李睿的安排之下,改变了战略。不能对高句丽取得灭国之功。 但一仗打下来,如果能歼灭高句丽四十万部队,依然是一桩泼天的功劳。如果尉迟炯此时撤退了,以前所有吃的苦都白费了,只能落个败军之将,受人搭救的臭名。 而一旦他坚守汉城,完成了全歼高句丽四十万大军的战役部署之后,他就是一个有功之臣,这种小账,混惯军旅的尉迟炯哪有算不清楚的? 而这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功劳最大的功臣李睿表现出来的姿态,以及和杨素、尉迟炯等高级将领交流时都明确说: “我是帝夫,我不稀罕这功劳,这次战争结束后,这份泼天的富贵就是你们这些远征军和黄龙水军大帅、统领、将军的。报功劳的时候就不用提黑山卫和我的名字了。” 其实是李睿因为自认根基不稳,不希望自己太过引人注目。而且他也不愿意过早的暴露自己的实力。反正他所做一切的苦心让女帝了解也就够了,并不需要其他人的褒奖。 话说回来,李睿深知,这江山就是自己家的,自己还有什么封赏需要去求的吗?有,也只有自己家去封赏别人的份。 黑山卫就不说了,这八百人回去后,个个都会升官三级。 也就是说,以后这黑山卫一营里面就不会再有大头兵,最差的都是一个排长的待遇。其实这也是李睿为了以后扩军做准备,自己这黑山卫培养的可都是军官,也就是后世的教导团或军官团的模样。 一旦有机会扩军,自己这黑山卫一个营就能迅速整编成一个师,如果再疯狂一点,整编成一个军都毫无困难。 而这远征军、黄龙水军中的一些勇士,确实是捞到了封妻荫子的实在战功。李睿当然也不会故意去打压。 相反,因为有李睿和他的黑山卫的存在,军队中那种抢功劳、骗功劳的歪风邪气还得到了遏制。 你想抢功劳的时候,你要想想,旁边可就有帝夫带着黑山卫存在,要是一旦暴露,被他们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在这战场上那可是不讲道理的地方。 一旦说执行军法,那就是真的砍头,连审问都不用,就凭上官的一句话而已。这里李睿的身份最尊贵,谁敢造次? 反正这次远征李睿锻炼了队伍,打出了黑山卫的威风,在一堆骄兵悍将中树立了绝对的权威。其他人不敢说,就这远征军四十万人,回去后谁还敢造他女帝媳妇的反? 除非李睿死了,黑山卫废了。 否则,这些被手榴弹这一神罚武器吓破胆的远征军以及各级将领,对女帝的大隋江山是不敢有任何异心的。这也算是这次李睿远征的一个副作用了,居然巩固了女帝的统治! 虽然战斗还没有结束,但有李睿的黑山卫在,远征军和黄龙水军的人个个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不说别的,就黑山卫入高句丽战场这快四个月了,大大小小打了无数次的仗,硬是不死一人的战绩,就惊呆了所有大隋士兵,也被所有的大隋士兵传为了神话。 甚至有和黑山卫配合作战的远征军士兵都主动站出来说,这些黑山卫是如何如何不死的。 “那么凶狠的一刀砍下来了,我们队长就是被他砍死的,结果砍在黑山卫的一个士兵身上,不但黑山卫的人没事,还顺手一刀反砍过去。结果那个杀了我们三个队长的高句丽高手就被削掉了脑袋。” “是的,是的,我亲眼看到的,那么多弓箭都射不死黑山卫,他们还顶着箭雨冲锋。” “肯定不是盔甲的事情,我们打了一辈子的仗,哪有那么坚固的盔甲?你见过几个拿着刀砍都砍不破的盔甲?” “那一定是神明保佑,不然他们怎么连一个被流矢射伤的人都没有?” 各种谣言满天飞,当然没有一个敢指向李睿的。 士兵们纷纷谣传,说是帝夫是上天眷顾之人,所以他的部队被神佛保佑,上了战场都是不死之身。其实这谣言也有一定的道理,要在战场上杀死一个全副甲胄保护起来的黑山卫还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你一刀肯定砍不破黑山卫的盔甲,而你绝对不会有出第二刀的机会,要么对面的黑山卫自己反击,要么旁边的战友就掩护上来了。 所以,黑山卫有崴脚的,有磕碰的,有晕血的,还就没有一个伤在敌人刀枪之下的。 所以谣言就越传越玄乎。 但只有黑山卫士兵自己知道,这不是什么神明保佑,而是自己的营长、庄主、主人李睿大方的在每人身上平均花了不小一千两银子打造甲胄、武器的结果。 所以,对李睿的忠心更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李睿以前种种赚钱的办法也都理解了。要高质量武装自己等八百人,没有巨大的财力是不可想象的。 要是其他人被人说成是神明眷顾,那就是有谋反的嫌疑,皇帝不找个由头干掉你就是好的,以后肯定是不会重用了的。 但这帝夫李睿被神明眷顾,那就是女帝的光荣,是人家皇帝自己的家室,所以,李睿也懒得去计较。反正自己人生目标是偷懒咸鱼的那点心思,女帝都知道,用不着去多解释。 解释多了反而成了掩饰,倒还显得夫妻之间生分了。何况这黑山卫的底子还是女帝给自己的翎卫,李睿就不相信这里面没有女帝内卫的间谍,自己有没有异心,自己的媳妇肯定第一个知道。 所以,这其他人都要忌讳的方面,却是李睿最不需要操心的。 当然,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所有参战官兵都知道,一切封赏、好处都是以打赢为前提的。要是失败,不说封赏,能有一条命活着回去就算是祖宗保佑了。 而战争中,各种变数层出不穷,现在只能说大隋的部队有了胜势。要把这种势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胜利,还需要每个人拼命。 只是,有这种必胜的信心支持,部队的士气、战斗力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是啊,必胜之仗,谁都愿意打。 有了黑山卫那就是必胜之仗。这是所有大隋士兵的共同认知,这就是李睿在短短四个月内在高句丽战争中打出来的威风,打出来的气势,打出来的自信。 由于斥候的相互渗透,大隋远征军这种必胜的信心被高句丽亲王高旭侦查得知了,高旭不由得对此嗤之以鼻。 战争还没打,你凭什么认为自己必胜? 67.汉城大捷,黑山海军整编完成 不说平壤的三十万常备军,三万高句丽大王高罗云战斗力超强的亲兵,以及不计其数的民兵。就我这汉城战场的四十万人你大隋远征军就一定打的赢? 要是你大隋远征军真那么牛,为什么被我王高罗云困在平城一两个月?要是你大隋黄龙水军真那么牛,为什么被我困在汉城五个多月?打仗打仗,仗是打出来的,不是吹牛吹出来的。 不服气的高旭根本没有意识到对面的大隋远征军自从平城突围以来,作战风格早已不同的原因就是实际上的主帅发生了变动。 虽然远征军名义上还是杨素为帅,但远征军的高级将领知道,从平城突围那天起,远征军的实际领导者就是黑山卫一营的营长李睿。 而李睿的身份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都很有默契的守口如瓶。一是被一个赘婿带兵给救了,面子上过不去。二是,李睿本人不愿张扬的决定。 反正李睿不张扬就不会分大家的军功,所有远征军将士也就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所以高旭的探子当然是探听不到李睿的存在证据的。 这就造成高旭现在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对手到底是谁的现状。当然,更不知道自己包围汉城的部队已经被大隋军队反包了饺子,还在做攻下汉城,重创大隋军队的美梦。 隋大业三年五月十日,未时,远征军在正面战场发起全面攻击的时候,高旭才猛然发现四周都是大隋军队,原来自己认为万无一失的退路已经在一天内就被对方军队给切断了。 断了退路并不恐怖,高旭也是百战出身,自信一定可以打通一条血路冲出去。让高旭恐怖的关键是,被大隋军队切断退路后,居然没有人向他报告? 这是高旭最不能想象的,一个主帅不能及时掌握战场的动态,这仗还怎么打?根本就不用打了嘛!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虽然高旭嘴里是不承认,但他的内心其实已经动摇了。因为这种情况发生只有两种可能,既然绝对不会是自己的士兵忘记报告,因为关键位置上安排的都是高旭亲兵出身的百战老兵做监军。 那么唯一导致高旭没有收到相关据点被拔除情报的理由就只能是,人都死光了,所以才没有人能及时来向自己汇报战争的发展情况。 一念及此,高旭终于开始相信流传在军中那个关于地狱使者的传说了。 话说高句丽军队在不知什么时候就开始悄悄的有流言,传说大隋远征军受到上天的眷顾,被赐予了一种神秘的地狱力量,能确保他们战无不胜。 高旭以前对这种流言是嗤之以鼻,绝不相信的。但这次被大隋军队合围却毫无征兆和报告,让他也信心大失。于是也开始动摇自己必胜的信心了。 在看着从四面八方呐喊着进攻过来的大隋远征军士兵,一惯善于打顺风仗的高旭慢慢崩溃了。完全崩溃的高旭下达了一个让高句丽部队加速灭亡的命令: “各部自行组织分散突围,到王城平壤再整军集合。” 这命令是没错,高旭想的是能保留一点力量就保留一点,能突围出去多少部队算多少。可是,实际操作中,在广大高句丽士兵眼中看起来却不是这个意思。 士兵们看到的是,仗打不赢了,当官的老爷们要逃跑,要利用他们这些大头兵做炮灰,吸引大隋军队的注意力。 不然,平时视军权如命的那些将军们怎么会主动放弃指挥权,让大家自行突围? 高句丽士兵都是贱骨头,都是农奴转化而来。平时在有贵族老爷管理时,个个都在争自由,一旦贵族军官的真撒手不管了,被人管习惯或者说已经被奴化的士兵们却感觉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李睿敏感的观察到了这一点,他没有想到,才发起全面进攻不到两个时辰,高句丽军队就崩溃了。他都替对方的指挥官脸红,你好歹有四十万大军啊,象征性的抵抗一下,也要打几天吧? 其实这是李睿没有想到的,这古代高句丽军队打仗讲究的就是可攻可守,一旦自己的退路被切断,军心就会丧失。更何况是被包围,那自然是只想着如何突围逃跑了。 在发现对面的高句丽军队的士兵好像一个炸了把的烟花,开始三三两两的毫无组织、漫无目的的四散而逃的时候,李睿就知道自己这汉城战役不用再费神了,赢定了。 部队的战斗力就在于是有组织的暴力机器,一旦丧失了组织性,哪怕你拿着刀枪,甚至个人武力很强,是个武林高手,在有组织的大隋军队面前和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就是一样的。 只要你敢跳出来,军队分分钟教会你做人。 确定对方军队阵型已经散开,再无翻盘可能以后。李睿果断改变斩尽杀绝的策略,要求会高句丽话的士兵喊出了: “放下武器,投降不死。”的口号。 李睿想的很简单,就是四十万头猪,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杀的完的,不如先乱其军心,俘虏过来再说。到时是留是杀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 这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听说投降可以不用死的高句丽士兵,开始还有点犹豫。但对天朝的盲目信任,还是促使了一部学习过汉语的人投降。 投降的人一多,就逐渐形成了投降的风潮,这四十万高句丽士兵就完全抛弃了尊严,犹如看到了指路明灯,纷纷抛下武器,开始成建制的投降。 风潮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了,此时这些投降的高句丽士兵为了活命,非常乖巧听话,甚至都不用大隋士兵多说什么,稍稍指示一下,他们就自己组织好了俘虏营。 看着这漫山遍野自己组织起来走向大隋俘虏营的高句丽士兵,李睿不由得奇怪的问跟在身边的钱丑: “这高句丽士兵是蠢的么?咱们这打的可是国战,哪有优待俘虏这一说?我说不杀,他们还真信了啊?” “啊,营长。您是骗高句丽士兵的?其实连我都信了啊。要知道我们中原号称礼仪之邦,讲究的就是说话算话和以德报怨。他们这些了解中原文化的高句丽人怎么可能不信?” 钱丑的回答让李睿苦笑不得。这两国之间你死我活的开战,你还指望你的对手以德报怨?这以前的中原王朝那是吃过多少亏,才能让高句丽人产生这种想法?并对此坚信不疑。 要知道这可不是国家内部的统一战争,流的都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血,消耗的都是自己民族的元气。 对高句丽来说,大隋就是侵略者,指望侵略者发善心,这高句丽人真是有够天真。至少李睿是这么认为的。 “海路是不可能运送这么多人回去的。而走陆路回去大隋,要经过平壤,到时候外头有高罗云的军队,里面有这四十万随时会哗变的俘虏,有这些不安全因素,我们还怎么打仗?” 李睿问了钱丑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那营长的意思?”钱丑其实已经猜到了李睿的想法,只是有些不确定的再询问了一次。 “先缓几天,看看再说,到时候要杨素去办就是了。”李睿语焉不详的回答了一句。 隋大业三年五月十五日,汉城战役结束。 大隋远征军军部进入汉城,而汉城城外星落棋布了三十多座俘虏营。里面几乎关押了全部围困汉城的高句丽士兵。为什么是几乎全部呢?自然是有大约那么一、两万高句丽士兵壮烈殉国了。 李睿的黑山卫没有进城,倒不是李睿矫情,故作姿态。而是李睿顾不上享受和休整,其实是黑山卫除了有些疲劳以外,倒也不用特意的休整。 李睿只是要抓紧时间整编黄龙水军,所以就把尉迟炯的黄龙水军转移到城外,开始甄别和挑选。按十中选一的比例,李睿从黄龙水军中挑选了三千精锐,命名为黑山海军后就地整训。 由于属相中的辰就是龙,李睿出于迷信的思维就直接任命黑山卫周字连连长周辰为黑山海军统领。 为方便周辰控制和指挥部队,这三千海军的大部分主要军官自然是从周字连抽调。由于还要保留周字连的战斗力,不能把周字连所有军官全部都调去黑山海军,所以,海军中军官的缺口,就从黑山卫一营其他连队中抽调补充。 但就算是这样,周字连也被抽调走了八十人,除了几根苗子,算是基本被抽调一空了。 如此安排之下,也就是短短七天时间,黑山海军就已经完全成型。 然后,这批三千黑山海军就“借”了黄龙水军的十艘战舰及其相应战略物资和前来接应的白家武装商船汇合后,押解着李睿后来搜刮的几船金银财宝先期返回东莱郡。 倒不是这些海军临阵脱逃,而是在大陆上这海军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李睿干脆就交代他们回去,关键是在回去的路上顺便打打海盗,那意思就是在实战中练兵并磨合各舰队之间的配合。 周辰离开以前,李睿悄悄的把他和指导员叫到自己的营帐,给了他们一张海图。交代他们,顺便去这个地方练练兵,最好发展出一个基地,如有抵抗,不要把当地的土人当人看就对了。 68.海军练兵,俘虏问题得以解决 在高句丽战场上经历了“蝗虫”策略的洗礼后,黑山卫上下,不论官还是兵都对李睿的这种要求已经很是习惯了,他们知道营长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一道路上的坚持和作风。 周辰自然是很愉快的接受了这个命令。 除了因为他是黑山卫第一个派出去独当一面的将领,更是因为在他和指导员离开的时候,李睿在他们耳边悄声说了一句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的话: “这地方有银矿,给我占住了,打下来以后,我从大隋调兵过去。” 不说别的,就说派自己去占领银矿,这份信任就值得周辰去卖命。所以,离开时周辰什么也没说,只是不顾黑山卫早就不行跪拜礼的规定。直接跪下给李睿磕了三个头,然后爬起来,拉起指导员就走。 海军的指导员是黑山庄出来的家生子,后来改名字叫做李忠,以表示终于李睿的意思。哦,现在不应该叫做指导员了,应该叫做黑山海军政委了。 对政委的信任那是天生的,因为这就是李睿的家奴,自己一家的身家性命都和李睿息息相关,觉不存在背叛的可能。当然,如果李睿要是背叛女帝,那就不一定了,因为黑山庄的根子也是皇家农庄。 其实这也就是女帝放心李睿的原因,看起来对李睿忠心耿耿、牢不可破的人脉基础,只有在李睿终于女帝的基础上发挥作用。一旦李睿背叛女帝,那就都不一定会靠的住。 好在,李睿也从来没有起过这种念头,所以大家也就相安无事。 在海军走后,李睿直接在远征军里面挑选了身家清白,作战勇敢,聪明机灵,拥有加入黑山卫强烈愿望的二百八十人,充实进了黑山卫。 当然,李睿没有傻到把这二百八十人直接编制到一起,而是打散后编入各连,再从各连抽调人员恢复周字连以及被抽调走的各连空出来的建制。 因此,在整个大军在汉城狂欢的半个月里,黑山卫完成了海军的组建和自身抽调干部的再次岗位充实。而且,经过这次人员充实,黑山卫的人员组成又更加复杂了一些。 由原来的翎卫和黑山庄的庄户组成的黑山卫此时又吸纳进了九边精锐和地方常备军的成员。当然管理难度也会更大一些。 不过,李睿相信凭借自己拴住黑山卫成员的几个手段,再加上指导员们长期的宣称洗脑,还是能保证黑山卫对自己和女帝的绝对忠心的。 隋大业三年六月一日,汉城。 大隋远征军已经休整了半个月了。 这半个月里所有人都没有察觉到的是,汉城城外那四十万俘虏已经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半,而这消失的一半都是精壮。 由于高句丽用来包围汉城黄龙水军的部队只有十万是常备军,其他三十万是用来凑数的民兵。所以,这俘虏的年纪从十四到五十多都有,而这么无声无息消失掉的全部是十八到三十岁之间的精壮。 大家不要误会,这些消失的俘虏并不是被李睿给屠杀了,而是李睿通过已经恢复航海能力的黄龙水军给运送回了大隋。 这倒不是李睿突然发了善心,收敛了对异族的杀心。而是李睿的财迷心态突然发作,想着这可是壮劳力,而且还是不用给工资的壮劳力。如果就这么杀了,就太可惜了。 大隋的基建工作那是百废待兴,哪怕就算是投入到自己以后在海外的矿山,那这些战俘也是非常廉价的劳动力啊。 于是,在远征军休整的时候,李睿用十万两银子雇佣了黄龙水军帮他来回往返的运输人口。没想到这次运输非常顺利,也就是半个月左右,俘虏中的优质劳力就被李睿搜罗一空。 当然,相应的一些将领的打发李睿是很大方的。虽然就算李睿一个铜板都不给,凭借黑山卫在历次战役中打出来的威名,也不会有人说一句闲话。 但李睿还是秉承商人那种,你好我好才能赚钱的理念,花了大把银子去打点远征军和黄龙水军的各个层级的人员。 这也就造成,只要是黑山卫办事,远征军和黄龙水军的上上下下都从不开口问一句废话,只管配合办事就好。而且,不管是办什么事情,所有人事后都会守口如瓶。 这就是战俘能无声无息消失一半的原因。 每个和这个战俘消失事件有关的人员的心态都是: 那是黑山卫要走了,我怎么知道去哪里了?而且只要眼前的事情过去以后,你再问我那些战俘哪里去了,我只会回答,哪些战俘?本来就只有眼前这些战俘啊。 内心最深处甚至有些将领会有自己是在救这些战俘的自豪感,因为按照李睿的一惯作风,那是不会留俘虏的。这次居然还让一半战俘有了活命机会,而自己能参与其中,也算是行善积德了。 毕竟要是黑山卫要杀这些战俘,就不会劳师动众的去转移战俘,直接在战场上埋了也就是了。从春秋到战国,各国相争,坑杀俘虏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 想那杀神白起一次坑杀四十万俘虏,说干也就干了。 其实李睿这几天在筛选完以后的免费劳力以后,也就起了这种坑杀俘虏的心思了,虽然从高句丽缴获的粮草养活这些俘虏还有剩余,但李睿对高句丽人可没有什么好感。 充其量比对倭寇的感官好点,但好的也有限,至少不会好到愿意为这些毫无用处的高句丽俘虏浪费宝贵的粮食的地步。 今天,李睿就把杨素和尉迟迥叫到了自己的营帐,一方面是讨论一下以后的行军方向,另一方面就是想处理掉这些没用的俘虏了。 也就在杨素和尉迟迥都被李睿说服要去执行坑杀俘虏计划的时候,大帐外匆匆走进了钱丑,向大帐内议事的众人行李后,附身在李睿耳边,悄声说: “报告营长,刚接到电报局传来的消息,朝廷已经接受高句丽的求和,并在半个月前派出特使来高句丽洽谈和谈相关事宜。估计再过十几天,特使就能到平壤了。” 李睿眨了眨眼睛,对杨素和尉迟迥拱手说: “那件事情就拜托两位尽快完成,最好在七天内完成并收拾好各种蛛丝马迹,迟则有变。” 李睿是不打算让这些俘虏再回去了。不然以后二征、三征高句丽的时候,这些经历过大战的俘虏都会是自己士兵最凶残的敌人。 他们见过血,不惧怕战争,而且他们有过被俘的经历,心中知道就算是打不过只要投降也不会丧命,由此就对大隋没有敬畏。就更能对大隋士兵下狠手。 这种狼崽子一样的俘虏怎么能放回去? 为了自己士兵未来在战场上的安全,还是自己狠狠心,做了这个恶人好了。 “请营长放心,我们保证七天内把这事情处理的妥妥帖帖的。” 杨素和尉迟迥相互对望了一眼,心中的想法出奇的一致,你不就是不想担负一个骂名吗?看在你不参与分配汉城战役功劳的份上,这骂名咱们两人替你担了又如何? 反正这种坑杀俘虏的事情,以前在灭陈国的时候也没少干,也都是熟手了。至于骂名什么的,那个将军身后没有骂名?朝廷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肯定不会深究的。 “那好,麻烦两位了,我这里还有事情,就不送两位了,晚上咱们一起小酌一番。听说杨大将军最近找了几个高句丽舞女,颇有看头。” 经过半年多的出兵放马,李睿身上的书生气已经被磨砺的基本看不到了,现在只要他愿意,那一身兵油子的痞气是说来就来得的。 这不,一句调侃就拉近了李睿和两位杀人不眨眼的大将军的心灵的距离,两位不但不会因为李睿不起身送他们而有所芥蒂,反而还是一副好兄弟互相了解的模样,开心的离开。 离开的时候,杨素还笑着对李睿打趣说: “你真该去改行当密探的头子,我这昨天才收罗到的美姬,你今天就知道了,我远征军帐下的保密工作实在是对你无效啊。” “好了,大将军也不要多想,这汉城才多大一点?是你帐下的虞候在办事的时候刚巧碰到我黑山卫了。不是我的人多事啊。” 听到李睿的解释,杨素也释然了,在这种事情上李睿没有必要去骗他。这点判断杨素还是有的。 “好了,我就是开个玩笑,李营长千万不要往心里去。那咱们晚上见了?我在行在恭候大驾了。”杨素赶紧就坡下驴,哈哈一笑,了解此事。他是聪明人,朝廷怎么可能在他们身边没有眼线? 或许李睿今天就是敲打他一下,要他好好办事而已。如果自己有什么多的想法,怕是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啊。 “好,咱们晚上见,两位好走。”李睿嘴里客气了一句,并未起身相送。 李睿不起身相送,杨素和尉迟迥也没有丝毫被怠慢的想法。 69.高句丽求和成功,李睿受命 虽然他们嘴里是称呼李睿为营长,那是因为此时正在黑山卫的大营里面,用这个官方称呼是最好。 但他们两个怎会不知道,坐在主位上的可是当今皇帝陛下的丈夫,堂堂的睿亲王。 说句俗一点的话,这大隋天下就是他们家的,自己两人只是他们家打工的长工而已。 而且,就凭爵位来说,自己两个中最大的爵位不过是杨素的一个侯爵,尉迟迥只是一个伯爵,人家真要起身相送,自己两人还真不一定担得起。万一被其他人给到女帝那里参上一本,自己两人还要吃挂落。 想的通透的两人也不和李睿多客气,拱拱手也就离开了。 有那客气的功夫,不如回去做好睿亲王交代的事情。反正经历过此次高句丽之行,两人算是看出来了,这东都有名的软饭王,其实是个狠角色,自己两人还是乖乖听话比较好。 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李睿对钱丑说:“是不是还有事情?” “主子明见,”在没有外人的时候,黑山卫的人都称呼李睿为主子,李睿开始也是要他们不要称呼“主子”,要其他人听到了不好。 可是黑山卫的人,特别是几个连长和指导员,要么就是李睿赐名,要么就是黑山庄的家生子,从根子上来说,确实也是李睿的奴才。 李睿纠正的时候,他们各有各的理由,被赐名的连长们说:“自己的姓名都是主子起的,也用不着避嫌。” 指导员说:“要是不这么称呼,回黑山庄以后是要被自己老子行家法的。” 李睿也是没办法,纠正了几次以后,也就懒得去管他们的称呼了。只要求他们在有外人的时候不要这么叫。 看着李睿坚持,黑山卫的人也就勉强答应了。 “陛下通过电报局传来一封信,请主子过目。”说着钱丑递过来一个密封的蜡丸。 “好,我知道了,你下去吧。”这是李睿和女帝的通信方式,李睿出征这半年就靠这个和女帝保持联系了交流感情了。 “夫君,因为你上次来信提到现在高句丽的高罗云具有很高的威望,现在不是灭亡高句丽的最好时机,所以我已经答应高句丽的求和,前提条件就是高罗云推位。他们也同意了。我派遣了使者过来谈判,到时候,你是谈判正使,有临机专断之权。保重身体。” 由于信笺比较小,不能写太多的话,女帝也就简单的交代了要李睿主持和谈的事情。 放下信笺后,李睿想想这也在情理之中,都是自己家的事情,自己还是要出点力气。而且,只是和谈,倒是像一个软饭王可以做的差事。 嗯,不错。 自己媳妇这招高明啊,可以把自己包装成,刚到高句丽的一个为了抢夺功劳而来不学无术的软饭王,从而麻痹高罗云。同时,既不用暴露自己的实力,又能最好的解决谈判特使对情况不了解的麻烦。 还有十几天使团就到平壤,那自己现在就要迎过去和使团汇合,给高句丽人营造出一种自己是从大隋刚刚到达高句丽的假象。 军国大事不可耽误,李睿一念及此,马上对身边充作侍卫的钱字连士兵说:“擂鼓聚将。” 当天夜里,在杨素还在纠结,待会要是李睿看着舞蹈开心了,自己是不是要送一两个舞姬给李睿的时候。随自己多次出征忠心耿耿的老管家走了进来,交给了自己一封信。 并说:“老爷,这是黑山卫一个连长送过来的。” 杨素并没有急着看信,而是问:“送信的人呢?” “我打发了两吊钱,已经走了。” “你啊,真是老糊涂了。哎,这也怪我,没有和你们说清楚。你知不知道,这黑山卫的连长都是将军级别,这次回去后最少都会有个爵位傍身的?”杨素有点自责也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说着。 “这么厉害?老奴倒只是听说,那黑山卫的连长也就管着百来号人,想着最多也就是个哨长级别。我还是看着他是黑山卫的面子上才给的两吊钱,要是其他的人送信,平时也就是半吊钱的赏钱而已。” “算了,以后注意吧,见了黑山卫要恭敬,这可是不比天子亲兵差的部队,不能得罪的。” “是,老奴知道了,以后一定像对亲爹一样对黑山卫。” 挥手打发了老管家后,杨素才打开信件,果然不出他所料,能让黑山卫连长跑一趟来送信的,也只有李睿一人了。 “大将军勋见,睿有紧急军情需要临机处置,不得不爽约,不能得见优美的舞蹈,甚为遗憾。望见谅。另劳烦大将军通知下去,我本人及其黑山卫从未出现在高句丽战场。切切。知名不具。” 杨素看了以后轻“咦”了一声。 自言自语道:“看来这李睿是又要算计谁了,在这高句丽战场上,他还能去算计谁?等下,莫非是朝廷要和高句丽和谈,李睿去算计那高罗云了?” 到底是老狐狸,这脑子就是转的快,很快就找到了事情的正确发展方向。既然有了个大概的猜测方向,那说明李睿的要求就是代表朝堂、代表女帝的意志。 所以杨素对李睿安排的相关保密工作,自然是不敢有丝毫耽误。就算不是给女帝面子,那能坑一下把自己困在平城,差点让自己饮恨高句丽的那个高罗云。杨素也是要极力配合的。 马上执行,毫不耽误。 于是在远征军军部的安排下,当天夜里,凡是属于黑山卫出现过的痕迹全部被抹掉,甚至连手榴弹爆炸后熏黑的石头都被砸碎掩埋。所有接触过黑山卫的官兵全部被下达封口令。 也就是一夜之间,在数万人的努力下,黑山卫出现在高句丽的痕迹被清理的干干净净。 而此时的李睿带着黑山卫八百人已经趁着夜色向平壤快速行军而去。 隋大业三年六月二十日,辰时。 高句丽王城平壤西城门外二十里。高句丽王高罗云率领文武百官在此已经等待了一个时辰,就是准备迎接天朝上国,大隋的谈判使节团。 今天高罗云可是拖着病体起了一个大早,焚香沐浴,向祖宗、宗庙祈祷完后,卯时不到就已经率百官在这里等着了。 此时,高罗云心中也是极不平静的,虽然自己的王城还没有陷落,但一旦继续打下去,自己真就成了小国寡民,老百姓都死光光了,哪里还会有高句丽这个国家? 所以,这次是他高句丽战败求和,按照一般的道理,应该是自己或者太子去大隋皇城东都洛阳讨论停战事宜。在自己的皇宫接待战败者,这是胜利者的特权。 可是这次,自己太子安排去求和的官员,虽然经历了许多波折,花费了许多钱财找了无数的人脉,才见到了大隋女帝。 但求和被大隋女帝允许后,这谈判地点却选在自己的王城平壤,这太违反惯例了。 搞得大隋好像战败国一样,要到战胜国的国都去谈判,事出反常必有妖。所以,高罗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对待这个谈判使团。生怕这是大隋女帝的什么阴谋。 他哪里知道,这只是女帝想让自己的夫君能够就近操作谈判,免得李睿来回奔波太辛苦而已。至于到哪里谈判,作为胜利者的大隋女帝,根本不在意。 因为她相信不管在哪里谈判,自己那个神奇的夫君都不会轻易放过这次削弱高句丽的机会。 就在不断的期盼中,时间缓缓但坚定的流逝着。 辰时三刻,高罗云终于远远看到了招展的旌旗,慢慢的,隆隆的战马马蹄声也远远传来。 当先过来的是高句丽太子高建武以及他率领的三千王之亲卫。这是高句丽派去大隋求和的人马。在回程的时候,就被当成了大隋使团的前锋和护卫来使用了。 高建武见到高罗云亲自迎接,就赶紧在百步以外滚鞍下马,步行过来参见自己的父王。父子两人见礼后,两人都知道现在不是父子叙话的时候。因为后面就是大隋使团。 “禀告父王,这大隋使团沿途都很正常,只在进入我朝的边境后有一点变故。那就是在某一天突然多了几百护卫。也不知道是哪里来得?但我判断应该是杨素为讨好贵人,安排的远征军过来保护贵人的。” “你确定贵人在使团中?”高罗云有点紧张的询问。 “他们保护的很好,我的人根本就靠近不了,只在前两日过平城的时候,贵人要参观一下远征军突围的战场的时候。有那么一次机会,让随队回来我朝以前安排在洛阳学习、曾经见过贵人的学子有机会确认过,贵人真在使团中。” “那就好,至少说明这大隋女帝是真心接受我们的求和了。” 高罗云抚掌哈哈大笑: “不然也不会把自己的那个软饭王夫君安排过来捞功劳了?” 王之亲卫缓缓前行,高罗云和脱离队伍的高建武父子两人就那么恭敬的站在路边,等着大隋使团大部队的到来。 70.装模作样,李睿戏弄高罗云 也就是大约半个时辰以后。地面开始微微的震颤起来,有经验的士兵都知道,这是大量的骑兵部队过来了。 这是五千的装备精良的大隋御林军出现造成的动静。在等候的高句丽人的视线中,这五千人正把一个豪华的车队保护在中间。 当先的是一副华丽的车驾缓缓的行驶过来,车驾前后旌旗招展,无数大隋龙旗随风飘扬。车驾前后八百雄壮的卫士骑着马在往来奔走,呈现一种战阵模式对车驾内的人进行保护。 在五千御林军的护卫中,还由八百骑兵组成保护战阵。高罗云看了以后都不由得对李睿有点佩服和羡慕了。 佩服这软饭王把软饭吃到这种程度,羡慕李睿能让女帝如此精心呵护他的安全。 到底是大隋软饭第一人,其中的功力不是一般人能学到的,看了一会以后高罗云总结出来了这么一句话。 华丽的车驾后是一个长长的车队,其中的车驾比之那华丽的车驾自是不如,但放在高句丽却也是一等一的豪华马车了。 高罗云知道,肯定是那软饭王李睿到了。 “高句丽藩王高罗云帅世子高建武以及文武百官恭迎大隋天朝特使。”高罗云那是典型的老狐狸,在豪华车驾经过,自己开口报名字的时候就把自己自动降级为大隋的藩王。 这意思很简单,我都自认为藩王了,你作为宗主国也不能太过分的对我们下手吧?看,我的太子都不叫太子,而称呼为世子了。我们的诚意够了吧? “大隋藩王高句丽,我怎么不知道大隋有这么一个藩国?既然也是王爷,那和本王也算是平级。这还是要见一见的。” 一个清朗的声音在车驾中传来,随之车驾停下。在一众侍女的扶持下,一个看起来就手无缚鸡之力,脸色苍白、书生模样,穿着大隋亲王服饰的人走了下来。 这下来的人自然就是李睿。 他的手无缚鸡之力倒也不是假装的。离开汉城,经过十几天的强行军,黑山卫终于在平城和前来谈判的大隋使团汇合。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李睿和黑山卫终于顺利混入使团队伍。 此时,李睿才知道,自己媳妇早就任命自己为此次谈判的全权特使,而丞相高熲才是这次的谈判副使。 经过和丞相高熲的会谈后,李睿才知道,表面上自己只是代表谈判的规格够高,平时只需要露露面,表现出一些纨绔的特性来麻痹对方就好。 因为谈判自然会涉及一些耍无赖的事情,有自己这个没什么好名声的软饭王去做,自然是不损害大隋国体的。当然。具体的操作事宜自然有副使去办。 而在丞相高熲离开帝都洛阳的时候,女帝曾经单独在御书房见过他一次,那一次女帝只表达出来了一个意思,那就是: 李睿会在合适的时候来与使团汇合,一旦谈判中使团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去请教李睿;如果李睿不发表意见也就算了,一旦李睿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那你高熲就必须遵照执行。 高熲记得当时自己听到女帝这么说后的内心是崩溃的。自己堂堂一个大隋丞相,要去听一个赘婿的指挥,真是丢人。 不过说到底,这江山是他杨家的,他老杨家的姑娘要去倒贴姑爷,自己作为一个臣子也只能服从。 也就是说高熲是迫于帝王权势不得不服从这个安排,但自己内心是十分抵触这个安排的。 由于是到高句丽去谈判,高熲在一路上不断收集高句丽战争的各种战报来分析时局。 并强行从随行的高建武手中索要从高句丽传过来的战报,高熲就是要分析,明明这高句丽还有一战之力,怎么却求和了呢? 历经一个多月的跋涉使团终于进入了高句丽的国境后,这种战报就来得更加及时了。 丞相高熲可也是带兵打仗出身,并且对大隋朝野的那些将军的习惯秉性都了若指掌。从各种战报来分析,高熲断定,远征军自平城突围以后的战斗都不是杨素在指挥。 因为杨素打仗讲究的是步步为营,用实力去横推对手,绝不会打的这么机动灵活。可是朝中的大将要么还在家享福,要么都不是这种指挥风格。 这种指挥风格一定是对自身部队的实力及其自信,有所依仗才能使用的出来的。从后面高句丽被逼求和来看,就是这位未知的统帅采取的战略实实在在的打到了高句丽人的七寸上,真切的打痛了高句丽人。 否则,以高句丽人赌徒的心态,在没有把自己的所有部队打光以前是不会主动认输的。赌徒们的心态就是都盼望着最后一刻出现奇迹,能一下子就把本钱赢回来。 而这位未知统帅就把高句丽人给打醒了,要是战争再打个一年半载,高句丽就根本不用再存在了,因为根本就没有老百姓了。 一旦成为一个没有百姓、没有人口的国王,那只是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所谓国王那就是一个笑话。 高罗云正是被李睿用铁和血教育的看到了这一点,才坚决要向大隋求和,以期早日结束战争。这该死的战争早结束一日,高句丽的百姓就少死无数,就能为高句丽保留了一分元气。 丞相高熲这个无名未知统帅的心结在使团队伍到达平城,也就是距离平壤还不到一百里的时候终于被解开了。 丞相高熲记得当时自己在平城第一次面对李睿的时候,就被李睿那浑身散发出来的铁血杀气所震慑。只能凭借多年养成的镇定功夫,机械的把女帝的命令照本宣科。 在看到李睿带来的士兵后,护卫使团的御林军个个都脸色惨白。 不为别的,就为这帮人身上甲胄上那些纵横交错的刀伤,就可以判断这帮为数不多,满打满算也就八百人的队伍,曾经遭受过多么惨烈的战争。 随着李睿和黑山卫的到来,使团中的人都知道了汉城大捷的事实。也都知道了这些黑山卫是在战阵上经历过生死的人。浑身充满杀气难道不应该吗? 丞相高熲猜想,正是这种种迹象表明,睿亲王其实是跑到高句丽来支援或者说是解救远征军了。这还是自己情报中的那个懦弱的李氏幼子吗?看来不简单的不是弘农李氏,而是以前这毫不出众的软饭王啊。 从汉城到平壤这十几天的强行军可是把李睿累的够呛,要不是李睿的精神力够强大,能强行支持把戏演完,骗过高句丽的探子,达到让高句丽人认为李睿是从洛阳过来的目的。估计李睿早就累趴下了。 所以,现在李睿在演戏后,在女帝特意安排过来的几个侍女的服侍之下正在豪华车驾内补眠。 睡着睡着,就被侍女通报已经到了平壤叫外卖,有高句丽的大王前来迎接,刚刚睡醒的李睿,自然就表现出一副手无缚鸡之力的状态了。 看到车上下来的年轻的不像话而又一副慵懒表情的人,高罗云回头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见到高建武微微点头后,才再次大声喊出: “高句丽藩王高罗云帅世子高建武以及文武百官恭迎大隋天朝特使。” “哟,你就是差点把杨素给打趴下的高罗云?我可是久仰你的大名了。”李睿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开口就对自己的远征军主帅损了一句。这一下就拉近了李睿和高罗云的心灵距离。 杨素可是大隋名将,一直素有战功,威名赫赫。高罗云能在平城把杨素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差点陨落在高句丽,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杰作之一。 “下臣不敢冒犯杨大将军虎威,那是杨大将军自己战略如此。” 当然,最后杨素跑掉了的事实,正在聊天的两人都选择性的遗忘了。 “高王爷也不用太谦虚,照理是你已经赢了杨素将军的。只是天意不在高句丽而已。”李睿直接开启了玄学模式。 “谢天使。下臣不敢,下臣已经在寒舍备下薄酒为天使接风洗尘,请天使务必赏脸。我也好继续向天使请教请教这天意的问题。” “今天那自然是要叨扰高王爷的,那明天,我就设宴回请高王爷。毕竟接下来的日子本王也要和高王爷多多交流的。” 李睿也是顺势而为,其实高罗云本来是只准备请李睿吃个中饭也就算了的。但李睿这么一说明天要回请,按一般民间的规矩,那高罗云今天自然是一天的满请了。 满请,不但是中餐,就连今天的晚餐、宵夜、明天的早餐,那都要高罗云安排的。自然,相互对应的是,明天中午、晚上、后天早上的餐食那都是李睿安排。 但你高罗云是彻头彻尾的地主啊,好意思要一个客人满请吗?所以,今天高罗云满请后,明天李睿最多是请个晚饭就算是回礼到位了。 高罗云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了。虽然自己被李睿无意中挤兑的要满请。但高罗云财大气粗哪里在乎这点钱财,他在乎的是李睿的态度。 71.国王求和,被挑唆的百姓却热血 这大隋的帝夫虽然是敌对国家的人,但这说话也太好听了。讲的话一下就戳到了自己的心里面。是啊,要不是一些不知名的原因,这次战争应该是我要赢的,难道真是天意不在我高句丽? 本来就一直找不到平城失败原因的高罗云马上就和李睿有了共同话题。当然,现在不是深聊的时机,不过没关系,以后有的是交流的机会。 所以,这高罗云是心甘情愿的被李睿宰了一刀。 大隋使团可不止李睿一人啊,光护驾的御林军就有五千,黑山卫虽然人不多,也有八百。再加上其他谈判副使、随从、女婢等等,这是一个不下八千人的庞大使团队伍。 你以为李睿去赴宴,不会带上全部行头吗?那么自然是这八千人的一日三餐都由高罗云负责了。 虽然大隋使团的食宿本来就是高句丽负责提供,但高句丽皇宫宴席岂是一般标准的食宿可以比拟的? 最关键的是,大家都刚到平壤,人困马乏,加之人生地不熟,能有个一天的安全时间作为缓冲,就可以更好的完善宿营地的各种护卫和人员筛查工作,也能让以后的谈判有更充分的准备时间。 这才是李睿厚着脸皮要带着所有人去高句丽皇宫白吃一天的真正原因。 列位看官,要是你问什么是安全时间,那你就问对了。在高句丽皇宫里面当贵宾就是安全时间,此时还没哟启动谈判,双方还没有那么直白的开战,气氛不会很紧张。 更因为,在高句丽皇宫内,要是使团有一个人,哪怕是地位最低的侍女出了岔子,不但大隋女帝无法再接受高句丽的求和,就算是高罗云也会很没面子。 所以,大隋使团在李睿带领下,在高句丽皇宫里面混吃混喝的这一天,就是使团所有人在高句丽最安全的一天。 看李睿几句话就和敌国首脑拉近了距离,还耍赖似的取得了一天的缓冲时间。甚至有被高罗云引为知己的趋势,丞相高熲再次刷新了对李睿做人下限的认知。 明明就是你带着黑山卫屠杀了高句丽部队把杨素救走,把高罗云的封锁打了个稀碎的。 现在,为了提起对方的兴趣,给使团争取一天缓冲时间,居然当着对方正主的面,谈什么是天意不在高句丽的玄学。我就要问一句,睿亲王你这样真的好吗? 这高罗云怕也是个傻子吧?怎么就几句话的工夫,就被李睿给忽悠成了玄学爱好者? 其实高熲也是误会了李睿,李睿说的天意是指自己被穿越到了大隋女帝的丈夫身上这件事情,要是李睿被穿越到这高句丽大王高罗云身上,相信大隋也就没什么时间蹦跶了。 这难道不是天意? 但这层意思,恐怕也只有李睿自己知道,而且还不能跟任何人去说。且不说有没有人相信李睿这种穿越的说辞,就这种具有一定未卜先知能力的事情暴露出来,相信李睿也活不过一时三刻。 估计第一个要他命的,就是把他从弘农李氏要过来做赘婿的杨勇。 李睿和高罗云这两个王爷虽然谈的投机,但此时在大路旁,实在不是一个聊天的好地方。于是两人自然而然的拱手而散。 由高罗云在前面带领,中间还是高建武率队护卫,后面就是李睿的八千人使团。一行数万人浩浩荡荡的向平壤而来。 连接平壤城西门知道高句丽皇宫的是朱雀大街。 此时的朱雀大街上已经是人头攒动,由于都是王城的百姓,王之亲卫也不好在今天这个大隋使团入城的日子对他们进行恐吓,只能手拉手用身体建立起人墙,勉强维持好街道上的秩序。 高罗云在高句丽享有无上的威信,被誉为高句丽的英雄,这次的兵败求和是他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污点之一。 但正因为高罗云的威信高,又从未有失败的记录,所以这次高罗云的失败、高句丽的求和触动了许多高句丽人骄傲的内心。打碎了许多高句丽人脆弱的自信和自尊。 或许是想看看自己英雄迟暮的样子,也或许只是想过来看看把高罗云打的主动求和的大隋人的风采。 慢慢拥挤到朱雀大街西门前来看热闹的老百姓的人数越来越多,摩肩接踵的,把维持秩序的王之亲卫建立起来的人墙都冲的东倒西歪。 高罗云是骑着高头大马过来的,他经过的地方,不论军民个个眼中含泪,全部跪下行礼。 因为这些老百姓知道,一旦高句丽承认大隋的宗主国地位,那自己的皇帝高罗云就会退位成为一个藩王。 只要一天不摆脱大隋的控制,以后的高句丽再无皇帝,而只有王爷。 这些对还没有发生事情的预测言论,都是高罗云故意安排自己的王之亲卫散布到民间去的。 意思就是力图激起高句丽人的名族自豪感,让大家知道他高罗云、高家,为了保护高句丽人不被大隋人杀光,而主动放弃皇帝位置而甘心做一个藩王。 高罗云要的就是把自己树立成一个为了人民而敢于牺牲的形象,为的收尽全部高句丽人的人心。 一旦人人心向高句丽,想着他高家的好处,以后这高句丽王世世代代就都是他高家的。而且只要时机成熟,中原情况有变,有老百姓支持的高家子弟再恢复皇帝位,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人群在高罗云过去后也就自己站了起来,在高建武过去的时候,并没有人下跪行礼。老百姓对高建武只是行的鞠躬礼。这就看出老子和儿子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差距了。 老百姓对这个太子的态度是略有点不恭敬的,不为别的,只是因为这大隋使团是太子高建武亲自去大隋的东都洛阳求来的。 而且,自己国家的太子还去给使团做侍卫保镖,这实在是太丢高句丽人的脸了。自然,老百姓对太子的态度就不好起来。 自然,这去大隋求和的行程安排,以及做为大隋使团保镖的事实,也是高罗云为稳定自己的权利而对外放出的消息。 虽然高罗云身体不是太好了,或许都活不了多久了,但仍然不惜余力的对自己亲儿子、高句丽王朝未来接班人的威信进行打击。 这就是王朝皇帝的通病,哪怕皇帝老了或病的要死了,但只要皇帝一天没有咽气,这江山社稷的权柄就一定要掌握在皇帝自己的手中。 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只要这皇帝老子自己不放弃权利,去做个太上皇。那你做儿子的,就不能伸手要,更不能过来抢。一旦你伸手要或过来抢,那就是谋反之罪。 在帝王之家是没有“虎毒不食子”这种说法的,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太子因为“谋反”,被自己的老子赐死或贬为庶人流放或永久圈禁的。 自禹皇打破禅让制,建立家天下以来,古往今来数千年,有几个皇帝是自己自愿做太上皇的?至高无上的权柄是如此的诱惑人,多数皇帝不到自己断气,是绝不会交出皇帝的大权的。 高罗云自然也不例外,太子高建武聪明、英武,在自己死了以后是即位的最好人选。但是,只要自己一天没死,你高建武一天就只是太子。要安守太子的本分,不然,呵呵,难道我高罗云只有一个儿子么? 大隋使团过来的时候,一开始还好,老百姓都很理智,最多也就是喝声倒采什么的。但当黑山卫护着李睿豪奢的座驾过来的时候,高句丽百姓的心态失衡了。 人群中突兀的飞出来一个鸡蛋,“啪”的一声砸在外围的御林军身上的铠甲上。 御林军自然不会在意这种根本就破不了他们防程度的攻击,连躲都懒得躲,就那么继续缓步前进。 可大家没有料到的是,这一个鸡蛋爆裂的声音,仿佛是一个信号弹一般。一时间,漫天飞舞的烂菜叶、鸡蛋、石头等等就如雨点一般落在李睿的豪奢座驾的车顶和四周,只把这个豪奢的马车给霍霍废了。 “真是作孽,高建武必然会出手,这些向我们车驾砸东西的人怕是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李睿有点同情这些老百姓了,一个鸡蛋、几片烂菜叶子。这根本就伤害不到着重甲的这些御林军士兵,当然更无法伤害甲胄厚重到刀都砍不透的黑山卫了。 而老百姓自己却因为这一扔就有机会被自己所忠于的对象高句丽高家,给斩尽杀绝。 李睿要求御林军把谈判官员好好保护起来,而此时的御林军因为被旁边看热闹的人群给多次扔鸡蛋、菜叶。 烦躁不安的内心让御林军的行动毫无章法起来,虽然不至于现场大开杀戒,但行进中的步伐却都开始乱了起来。 “叫兄弟们给我稳住,赵子,你去通知高罗云和高建武,限他们三十分钟带兵到现场,制止现场老百姓的骚乱。并通报一声,现在我们也不忍了。但凡有人袭击使团,我们将以通敌、谋反罪,立即现场击毙。” 72.李睿遇刺,讲个笑话娱乐一下 李睿在自己的豪奢座驾里面很随意的发布着命令。 “是,王爷,卑职遵命。” 赵子右手抬起到帽檐,给李睿行了一个现代军事中的一个抬手礼。自然这些简化的礼仪都是李睿手把手交给指导员,再由指导员教授给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大头兵。 李睿很自然的回复了一个现代军礼。 “隋狗,拿命来。” 突然,随着一声大喝,从四周已经有点群情激愤的人群中冲出了十几个蒙面大汉,直接朝李睿的座驾冲了过来。 “运气,我没烧香拜佛啊,怎么就赶上行刺这摊子好运的事情?” 李睿的感慨是发自内心的,在强大的识海之力的支持下,他的思维逻辑是远远快于常人的。 在有黑山卫保护,不担心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李睿指的好运不是指别的,而是指可以利用这件行刺自己的事情,从谈判桌上向高句丽榨取更多的好处。可说闹事的这帮人其实是在帮大隋。 当然,前提是李睿不被这些杀手把脑袋给砍了。 虽然这帮人看起来马上就要过来砍自己,但李睿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杀人欲望。而是对赵子做了一个特种兵才能懂的,活捉敌人的手势。 刺客一共十七人,在李睿做出活捉的手势的同时,一个照面之下,黑山卫就通过以伤换伤的拼命打法干掉了十五个。 当然,仗着甲胄的坚固,这些杀手给黑山卫留下的伤害,也只是在盔甲上多了一条白印子,仅此而已。而杀手们付出的代价却是生命。 这就是黑山卫在高句丽战场上总结出来的蛮不讲理的战法之一,反正你破不了我的防,你砍我一刀,我就还你一刀,看看谁先死? 大量只身穿皮甲或布甲的高句丽士兵就是这样被黑山卫一招放到,死不瞑目。 他们不是输在个人意志和武勇上,只是输在“穷”和“科技落后”上了,当然归根到底是上位者思想意识不到位,没有把士兵的命当一回事。 穷的要死的高句丽是无法给每个战士都配备优良的盔甲的。科技落后的高句丽是研发不出优质的钢铁的。廉价的士兵的生命,是不可能被上位者重视的。 所以,就算勉强配备了铁甲的少量“装备精良”的高句丽王之亲卫,那铁甲的质量也挡不住黑山卫特种钢制造出来的大刀劈砍,还是被秒杀。 像黑山卫那样没人花费上千两白银去配备一身极品装备的事情,高句丽王室是绝对干不出来的。上千两白银啊,在高句丽都可以买回上百个奴隶了,灾荒之年还能买的更多。 如此廉价的人力,上位者怎么会去重视他们的性命,怎么会花重金去保护他们的性命? 那么,在战场上,被黑山卫秒杀,也就是这些廉价高句丽士兵的宿命了。所以,黑山卫在高句丽战场的无敌并不是那传言中的“天命护佑”,而是简单到极致的“李睿舍得”造成的结果。 只有李睿把黑山卫士兵的命当成最珍贵的宝贝进行呵护,只有李睿才会为这些社会地位卑贱的大头兵们投入重金研制武器、打造盔甲。 所以,李睿碰到任何危险,哪怕只是危险的苗头,黑山卫士兵那是真的会不要命的保护。 经过和黑山卫的一轮碰撞后,突出出现的十几个杀手中,只有两个疑似首领的人,个人武艺太高,在感受到黑山卫以命换命的打法不一般的时候,及时收剑后撤,从而保住了一条性命。 这是他们杀手生涯中从未遇到的危机,被刺杀对象的护卫比他们这些杀手还像杀手,打架完全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出手就是要同归于尽。 眼看自己一起来的兄弟一个照面之下就被对方用熟练的战法杀的透透的,连一个重伤的都没有,直接被伤及要害,马上阵亡。 而杀死自己兄弟的那些黑色盔甲士兵们的眼神居然毫无波动,只犹如杀了一只鸡或是宰了一只鸭一般的随意。 杀手中剩下的两人知道,今天是踢到铁板了,这黑色盔甲的士兵那是不知道杀了多少人才练出来的战法,也不知道是杀了多少人才能如此漠视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在自己眼前凋谢。 两个幸存的杀手知道今天是完不成任务了,互相看了一眼,也不再恋战,掉头就走。 此时,他们只希望能逃掉。能回去告诉自己的同行,这大隋的帝夫有一群杀神保护,哪怕是调动大军围剿,恐怕都不一定能有机会干掉这大隋帝夫的。 周围都是看热闹的高句丽老百姓,对大隋本来就是充满敌意,看到有人干了他们不敢干的事情,都希望杀手能成功。 结果见到杀手刚接触大隋的士兵,就一下子几乎全军覆没,而大隋使团却连一个受伤的都没有,心下也是气馁。 现在杀手在撤退,周围的百姓不敢明目张胆的阻挡大隋御林军和黑山卫的追捕脚步,但“无意”中阻碍一下追捕士兵的视线还是非常容易的。毕竟,周围到处都是高句丽杀手的同情者。 当然,也肯定有杀手的同党在进行撤退掩护。 “算了,不用管了,各自归建吧。穷寇莫追。” 李睿叫停了追捕工作,只是吩咐: “带上这些刺客的尸体,我们去吃饭的时候顺便找高罗云理论一番,看看能否有些意外之喜。” 看来李睿补眠睡醒后确实是肚子饿了,不知不觉中就流露出干饭人的本质属性。 “是。” 在令行禁止这方面,黑山卫已经做到了这个时代的极致。对李睿命令的执行,绝不会有任何延迟。 当然,没有留下活口,那是李睿发布命令晚了一点。毕竟那时已经拼上命了,怎么可能留手去留活口?这也是李睿平时练兵时强调的,保护自己生命为第一要务带来的后遗症。 要怪,李睿只能自责。但李睿是会为了这个而自责的人吗?李睿明显不是。所以,没有留活口这事,李睿就自然而然的遗忘了。反正这高句丽有的是人要自己的命,查不查也就是那么回事。 最后总是要栽到高罗云头上的。 经历刺杀事件以后,看热闹的老百姓也就大多散去,所以李睿一行后面很顺利的抵达了高句丽皇宫。 车辇中的李睿,看着散去的人群,心中已经有七八分的笃定:这刺客就是高罗云那个老狗派来的。这些所谓看热闹的百姓,估计有一半都是他的部队乔装打扮的。 看来这高罗云还是不安心失败,还是在想办法找回场子啊。要是今天黑山卫没有如此干脆利落的处置刺客,自己和使团怕是会被这汹涌的人群给淹没了。 既然你高罗云没有杀死自己,那接下来你高句丽不放一点血,怕是不行了。 午时正刻,高句丽皇宫。 欢迎大隋天使的接风洗尘宴席正式开始,虽然对大多数大隋人来说,高句丽是个蛮荒之地。 但好歹也是一个国家,皇室宫廷酒宴的规矩还是有的。甚至多数都是照搬中华汉朝的礼仪规矩,然后稍稍改动一点,就成了自己所谓的皇室传统。 听着耳边高熲在嘀咕什么“抄袭”、“剽窃”的字眼,李睿撒然一笑,看来这什么都是有传统的。这高句丽民族随意拿来别人东西就用,还说成是自己发明的习惯,在此时就已经根深蒂固了。 “高丞相不必介意,我听有人说过一个笑话,不妨拿来和丞相同乐。” “殿下请。” 高熲可是一直谨守儒家本分,养气功夫那是一绝。对李睿,不管是以前瞧不起还是现在看不穿的时候,都是客客气气,绝不显示出自己的真实心态。 看了看一直皮里阳秋的这个大隋丞相,李睿也懒得和他计较,反正历史上来看,这个高熲对大隋还是比较忠心的,有点小性格那也随他去吧。 所以,李睿就讲了一个被他改动过的段子: “有一次一个儒家大师和一个道家大师在一起讨论这高句丽人的一些特性。儒家大师就说‘高句丽人天天说这礼仪是他发明的,那书籍是他们撰写的,你说气人不气人?’,你猜道家大师怎么答?” “下官不知,请殿下解惑。” “那个道家大师说,‘礼仪是他高句丽人发明的,书籍也是他高句丽人撰写的,我们大隋人只是发明了高句丽人而已’。” 这个在上一世很平常的段子,经过李睿改造以后,已经基本丧失了原有的精彩,但放在这大隋,在这从来没有人如此调侃段子的年代。很容易就破了高熲那几十年的养气功夫。 “噗嗤。” 高熲把刚刚喝到嘴里还没有咽下去的一口酒给喷出来了好远,而且不偏不倚的喷了坐在旁边殷勤陪同的高建武一脸。 “对不住,对不住,酒有点辣。” 高熲很敷衍的给高建武道歉了一句。 高建武自然不会多说什么,连一个不好看的脸色都不敢有。只能说:“是下臣等招待不周,马上为天使换一套酒菜。下臣这就去安排。” 然后高建武就站起身,以安排酒菜的名义快速离开了。 73.再戏高罗云,逼问求和底线 被喷了一口酒是小事,但这老家伙有口臭,这一口酒差点没有让高建武当场呕吐出来。 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借口离开,高建武赶紧跑回皇宫中自己的寝宫去沐浴更衣、呕吐去了。 看着高建武犹如被踩到尾巴的兔子一般,快速的离开,而且一去不回。李睿不由的对高熲的腹黑有了一点点深入的了解。 这高建武在历史上好歹也曾是高句丽的一带雄主,那隐忍的功夫自然是登峰造极。就算是现在高建武还年轻,隐忍功夫还没练到家,那也不至于因为一口酒就逃席而去。 这里面一定还有自己不了解的东西。看来高熲这家伙能混到大隋丞相,也绝对不是一般人啊。 既然逼走了高建武,没有一个精明强干的年轻人在旁边搅局,那就是自己和高熲两人来对付高罗云一人。 李睿不由的暗暗挑起了大拇指,如此一来,自己这方面的优势就突然被放大了许多。这高熲真有一套啊。 “高王爷,你这高句丽准备怎么来求和啊?现在不在谈判桌子上,你私下给我说说呗!” 借着三分酒意遮脸,李睿用最漫不经心的口气,突然就向高罗云提出了这个最尖锐、最严肃的问题。 “天使啊,我这高句丽国小、民贫,实在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让天朝看的上眼的呀。要不您说说,有什么您能看的上,我去安排。” 不愧是一国之主,都是千年的狐狸,马上就连消带打,把问题又抛了回来。那意思是,不是我不想给,你倒是告诉我你想要什么呀?不然我怎么按你的要求准备呢? “高王爷爽快。”李睿仿佛没有听懂一样,接着说:“那就先三千童男,三千童女送去海外,给我朝圣上寻找长生之地吧。” 这是秦朝时候的一个典故,说的是方士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到海外,以为秦始皇找长生不老丹方为名,然后再也没有返回的故事。 高罗云自然也是知道这个典故的,尴尬的一笑:“天使说笑了,这人生自古谁能长生?这海外丹方实在是无稽之谈,不能当真的。” “我问你如何准备求和?你他马的说要我提要求,现在我提了要求,你又说是无稽之谈。高罗云陛下,你是在戏耍本王吗?” 李睿挥手就拍在了酒桌上,把装酒的铜制器皿都震翻在地。然后突然翻脸对高罗云就是一阵暴喝。 李睿此时已经酒足饭饱,根本也就无所谓翻脸,反正这半年多自己长期泡军营,吃一顿管一天已经是一种常态,也不在乎晚饭在哪里着落了。相信高句丽也不敢让这使节团饿肚子吧? 这突然的变脸,让高罗云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原来这号称软饭王的李睿是如此一个喜怒无常之人。一点点的不如意,就能当场发飙。这完全就是一个纨绔的性子,哪里像一个全权负责两国谈判的正使。 而且,这软饭王一旦被激怒,完全就是口不择言的胡说八道。特别是李睿称呼他为“陛下”,而自称本王。这要是传出去,传到大隋其他人耳中,自己这求和策略肯定就是黄了呗。 高罗云知道,其实就算是求和黄了,也不影响自己继续当皇帝,自己在高句丽的绝对权威足以支持自己继续统治这片土地。 可是求和黄了的直接后果很不妙,其中最糟糕的情况就是,现在驻扎在汉城的四十万大隋远征军会继续在高句丽国土上肆虐。 最让高罗云感到可恨的是,这远征军根本就不来攻打这重兵布防的王城平壤,不给自己一个公平决战的机会,而是在国内肆意纵横,屠杀、驱赶普通的老百姓。 丧失战略主动权后的高罗云,又只能聚集重兵死守平壤,却不敢提兵对远征军进行追击和围剿。就怕自己这囤积起来的兵马一动,远征军就绕弯子就直接攻打平壤了。 高家多少代人的积累可全部放在了这王城,要是王城丢了,失去了财富支撑的高家皇朝也就完了。 可只守护王城平壤,不顾高句丽国内其他地方的损失的策略,短期执行还好,老百姓还能认可和支持。 但,如果长期这么耗下去的结果,国内的老百姓别说是被屠杀一空,就是减少三分之一,自己这平壤周边聚集起来的部队也会军心尽失,自行散去,那么自己这高句丽国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所以,不管李睿是个什么态度,既然试过,无法杀掉这个家伙。那为了整个高氏家族能长期统治高句丽,高罗云还真是不敢得罪面前这个胡说八道的软饭王。 哪怕李睿只是入赘杨家,哪怕李睿身上二世祖的痞气再重,高罗云也只能顺着他的意思去安抚,而不是针锋相对的去打击、争论。甚至连称呼也改了: “哎呀,殿下息怒,息怒啊!殿下这说是从何说起?下臣只是一个藩王,当今陛下可是您的夫人,伟大的女帝陛下。可不敢称呼下臣为陛下,这是要折下臣的阳寿的啊。” “下臣没别的意思,要是殿下真是这么要求,一个月时间,三千童男、三千童女,下臣保证准备好。到时候殿下说送到哪里,下臣就安排送到哪里?您看是否可以?” 高罗云秒怂。 李睿看顺风旗扯的也差不多了,可以见好就收了,也就对高罗云笑嘻嘻的说: “刚才是有点酒意上头,说话嘴里也没有个把门的,还好过几天的谈判是我们高丞相和你谈,我就不过问了。不过既然高王爷如此盛情,本王也就盛情难却了,一个月后我安排人来接就好。” “好的,好的,下臣一定安排好,绝对让殿下满意。”不就是选美和娈童吗?我就给你又如何?高罗云也在暗自发狠。 马的,我又不是妖精,要那些童男童女回来,干什么用?李睿刚才也只是为了刺激一下高罗云,并没有深思。但既然高罗云答应了,本着有便宜不占就是王八蛋的原则,李睿还是决定收了这六千童子。 管他以后训练成什么,反正是白来的人口。 相信只要演几场戏,用点水磨功夫,让这些童子相信他们是被高句丽迫害的大汉移民的后代,或者是有什么其他受高氏摧残的背景。在自己的洗脑教育下,绝大多数童子会转而效忠于自己。 高罗云听说正式谈判的时候不用面对李睿这个喜怒无常,有点神经质的大隋帝夫,内心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 虽然高罗云贵为高句丽之主,但不知怎么的?在面对李睿的时候,总有一种被对方强烈气场压迫的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这种感觉高罗云只在年轻的时候,随着自己的父亲觐见隋文帝杨坚时,在杨坚的身上感受过,这是极强的自信给其他人造成的压迫感,也就是所谓的气场。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高罗云只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软饭王李睿似乎比大隋开国皇帝杨坚的气场还要足。 察觉到自己内心波动的高罗云突然反应过来,心下不由骇然。 今天自己才是第一和这李睿打交道,居然就产生了不能匹敌的逃避心理。自己还是一国之君的身份,真不敢想象,那其他人面对李睿时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如此厉害的家伙,怎么会去做一个连祖宗宗庙都进不去的赘婿? 看着高罗云慢慢的两眼发直,李睿就觉得今天的火候其实也查不多了。要是太急切而露出破绽,反而不美。 于是给高熲使了一个眼色,高熲那是多么机灵的家伙,马上就反应过来,当即开口: “高王爷,殿下确实不胜酒力,今天这酒宴就到这了吧?感谢高王爷的款待。” “殿下和各位天使请便,小儿高建武已经在平壤城南安排了一个区域,供各位天使使用。这个区域内的所有高句丽人,天使们尽管差遣办事,绝不会有人敢拒绝或办事不尽心。” “多谢高王爷,就麻烦您安排人带领我们过去吧。相信,还是有一些入住交接手续要办理的。”高熲可是大隋丞相,这里面的一些弯弯绕,哪里瞒得过他的双眼。 指定居住区域,这其实就是变相的把大隋使团监视居住了起来嘛。而且。区域内的服务和勤杂人员还是高句丽人,这就是贴近监视了。 看着高罗云把见不得人的阴谋都说的那么冠冕堂皇,李睿差点就给他鼓掌叫好了。这人真是天生的戏子,也就这短短几个时辰,高罗云的心态就已经变了好几次。 “下臣这就叫人找小儿过来,去协助各位天使办理相关手续。” 李睿此时已经酒意上头,装作不胜酒力的他被身边的美婢扶着向外走去。在经过高罗云的时候,李睿睁开醉意朦胧的双眼,很费劲的和高罗云告别。 “高王爷,你最后还是没有跟我说想怎么求和?我很不开心。我一不开心,那些刺杀我的刺客临死前招供的主事人,我就会记不清是谁。” 74.李睿三戏高罗云,高句丽军区成立 考,你这是喝醉了吗?简直比清醒时还会把握机会。你他马的少讹诈我,我的人早就回来禀报了,杀手当场就被杀,死的透透的,两位漏网之鱼也早就回到了基地。 不过李睿倒是提醒了高罗云,这两个漏网之鱼是不能留的,不然万一有点什么风声走漏,自己还是要倒霉。 呵呵,原来这刺客还真是高罗云派出来的。 原本高罗云是想拿下李睿,造成使团的混乱,然后趁机攻击汉城的远征军,说不定就可以让整个高句丽战场翻盘。 其实高罗云也是想多了,杨素虽然打仗没有李睿那么灵活机动,攻击力不是那么强。但好歹也是大隋的大将军,军事上也是很厉害的好不好? 不然怎么能率领远征军,孤军深入高句丽,就算是被包围在平城,也能做到军心不乱?要他这个大将军守守城,那还真是大材小用了。 换句话说,高句丽连尉迟迥守护的汉城都攻不下来,何况现在由杨素亲自守城? 当然,李睿走到半路的时候也派传令兵回去向杨素交代了许多守城要点。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一精髓。李睿要杨素绝不放弃进攻,继续用蝗虫战略,把汉城周边打造成一个大大的无人区,相信如此操作,高句丽部队就不太敢于进攻汉城了。 你要是不打汉城,远征军也就只祸害汉城这一个地方。要是你高句丽部队一打汉城,只要不围歼远征军,让远征军冲出包围,那下一个要祸害的地方就不知道是哪里了? 反正远征军不会到平壤来和大坨的高句丽部队死磕,而是选择消耗高句丽战争潜力,杀光高句丽人的战略方法去执行。 而且现在的远征军粮草充足,士气如虹。就算黑山卫不在,也不是高句丽士兵能围歼得了的。 这点,李睿还是对杨素有把握的。不然,他哪里会随意离开远征军? 要是李睿一走,远征军就被高句丽部队给干掉了,那他这半年多以来风餐露宿的苦岂不是白吃了? 那这个和谈对大隋就毫无意义,真成了高句丽的缓兵之计了。 今天这刺杀也就是一个试探,要是能发现李睿的安保工作有一丝漏洞,下一波刺客随时会出手。 但没想到这李睿的护卫如此凶残,十几个精锐杀手硬是没有任何冲破外围保护圈的希望。这就打消了高罗云用刺杀李睿造成混乱,意图翻盘高句丽战场局势的这最后一点奢望。 为最后一丝翻盘希望的努力也失败了。虽然李睿现在提问的很无礼,但谁要你是胜利者呢?无可奈何的高罗云情绪很低落的回答着。 “割地赔款,自古战败者的下场皆是如此。恐怕高句丽也无法幸免吧?” 高罗云也不想认怂,但不认不行啊。现在盘踞汉城的大隋远征军并没有停止军事行动,而是以汉城为圆心,开始不断出兵扫荡周边城镇、村镇。 这和谈要是不赶紧开始,赶紧达成停战协议,那汉城周边几百里就会像远征军从平城打到汉城那样,出现一路下来的千里无人烟的景象。 “好了,老高,想开点,就算损失点土地和银钱,至少你还是高句丽之王,你还可以有机会挣回来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李睿完全带入了高罗云朋友的角色,抬手拍了拍高罗云的肩膀,一副安慰和同情的口吻劝慰着。 尼玛,你就做个人好吗? 今天,高罗云是一直强行装出笑脸来应付李睿的,现在被李睿这么一安慰,本来就低落的心境一下就被李睿给打乱了。我这是给你们家割地赔款啊,你倒过来安慰我?你李睿是哪头的? 作为战胜国的纨绔无用之人,你一个赘婿不应该趾高气扬的过来胡闹一场吗?对我们挖苦、讽刺、打击的吗?怎么还来安慰上我了? 我堂堂一国之君,需要你一个赘婿的安慰? 所以,李睿这一好心的安慰就仿佛是一记重锤,击打到了高罗云目前正脆弱的自尊心上。 “噗” 在坚持等到李睿、高熲等大隋将士和使团离开皇宫大殿后,高罗云再也没有强撑着身体的动力,一口鲜血喷出,人也迅速的委顿了下去。 “哎,到底还是老了。”高罗云悲哀的想着,然后鼓起浑身气血,对身边的秉笔太监交代了一句。 “传旨,着太子高建武全权处理与大隋的谈判事宜。” 隋大业三年七月十八日,辰时,大隋使团驻地。 “协议没问题,但我补充一点,我们除了要鸭绿江以西的全部土地以外,远征军占领的城镇也要高句丽用钱赎回,而不是我们主动撤军。比如汉城,他们该出多少钱?要不出钱,远征军就不撤退。丞相啊,这军费总要赚回来吧?” 李睿对着高熲慢慢的说出自己的意见。顺手就放下了手中看了三遍,经过几乎一个月时间,由高熲和高句丽大臣们不断扯皮而形成的和谈待签协议。 其实这协议很简单,主要就是约定高句丽以后就是大隋的藩国,高句丽的国王由大隋皇帝册封。两国的边境自鸭绿江而分割,另外,高句丽赔偿大隋一千万两白银作为补偿。 本来李睿是要求在高句丽的平壤和汉城两个城市要有大隋的驻军的,但高建武抵死不愿意。 李睿也就退而求其次,暴露出自己的真实目的:提出在仁川建立自由贸易港,由大隋永久驻军管理。并要求高句丽割让济州岛。 高建武见到李睿让步,不再提要在平壤、汉城驻军的事情以后,认为自己取得了外交上的巨大胜利。 这可是在战争失败的情况下保住了高句丽的独立国格呀。 不然有其他国家在你的王城驻军,随时可以威胁到你国王的安全,那你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吗?你这个国王也就是一个傀儡而已啊。 在取得如此重大胜利的喜悦心情的冲击下,高建武也就欣然同意了李睿退而求其次的要求。 大手一挥,完全同意大隋把仁川那个很不起眼的小渔村建成自由贸易港口并永久驻军,而且大方的把济州岛作为私人礼物送给大隋帝夫李睿。 高建武想着:反正仁川也是被你们远征军占领着,你要就拿去呗,我正好不用掏钱赎回来。 至于鸟不拉屎的济州岛,那是个什么玩意?因为距离百济和新罗比较近,也只是高句丽名义上的地盘而已,本来就管不了。你想要,拿去就是。 而且我是以赠送的名义送给大隋帝夫李睿的,并不是战败后的割地求和,这高句丽的面子算是保住了。 而李睿也是心满意足,本来在战争期间,他就运输了好几船“战略物资”回了大隋。现在又取得了仁川和济州岛这两个落脚点,以后要是再打高句丽那就简单的多了。 至于这杀人盈野的远征军,也不太适合放回大隋国内。 李睿和女帝讲清楚自己未来的打算,并取得女帝的同意和支持后,就大胆的接收了远征军的指挥权。 反正这段时间一直都是李睿在实际领导远征军征战,所以凭借李睿打出来的威望和实际的地位,接手远征军的时候毫无阻力。就连杨素也毫无怨言,积极主动的配合交接权利。 这杨素本来是对李睿在洛阳敲诈自己和宇文家一笔心怀怨念的,但杨素还算是有一个职业军人的基本素养。 在李睿指挥部队从平城突围以后,救了他和四十万远征军以后,杨素就对李睿的救命之恩念念不忘。 而在李睿改变打平壤的战略,灵活机动的指挥远征军在高句丽版图上纵横捭阖的时候,杨素就对李睿的军事才能佩服不已,更是死心塌地的服从李睿的指挥,再无二心。 在取得远征军的实际指挥权以后,李睿把自己的黑山卫再次进行扩编和整编,八百黑山卫只留下两百做为种子,延续黑山卫的精神和训练强度。 其他六百人全部放到远征军准备留在高句丽的部队中,担任校尉以上的官职。 这倒也不能怪李睿任人唯亲,在这特殊的时期,也只有用这种方法才能基本保证部队对李睿的绝对服从和忠心。 要知道,这些部队可是要留在高句丽的,没有忠心的保证,时间一长,还不知道要出多少草头王? 完成人员的安插后,李睿就地打散远征军的建制,改变远征军的使命。把远征军改为大隋高句丽军区,由李睿自任军区司令,一军军长赵子,率领十万人,驻扎仁川;二军军长钱丑,率领二十五万人,驻扎济州岛。 只有一小部分,不到五万被李睿认为潜力不大,不好按特种部队的方式训练而淘汰下来的士兵,被李睿交还给大隋兵部。 由大将军杨素和他的那些诸如宇文化及一类的高级将领们率领着回国,名义上就是远征军班师回朝。 和女帝商量好了,在这五万人回到洛阳享受一下胜利的荣耀后,再让兵部把他们调往突厥前线。哪怕是李睿淘汰下来的部队,也是见过血、杀过人,真正上过战场的老兵。 75.古代的网恋高手,李睿要回国 这些老兵的作战能力可不是那些见血就晕的新兵可以比拟的。 在李睿的多少次洗脑下,女帝也接受了李睿的理念,那就是治理朝政其实也是过日子,过日子那自然是要精打细算,不能浪费资源的。 反正李睿和女帝说的很清楚,这批虎狼之师都是被自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理念给带歪了的娃,绝对不能用于国内城镇的驻守。 如果作为地方守军,不但浪费了这些人身上李睿好不容易调教出来的狼性,同时因为长期见不到血,心态失衡后,也起不到驻守的作用,反而会成为当地城镇的一大祸害。 甚至,李睿为了不让远征军把黑山卫的秘密武器给暴露在大隋人面前,计划把一部分和黑山卫接触最紧密、看到过黑山卫手榴弹威力的部队调往倭国。 当然,现在还不是时候,总要等黑山海军在倭国打下一个据点以后才好调动陆军过去。 这批预备调动到倭国的部队,就先被李睿放在了济州岛。所以,相对而言,济州岛的大隋高句丽军区二军,是原来远征军中建制保留最完整,战斗力最强的那一部分。 为了收拢远征军整编后的高句丽军区部队的人心,让这些职业军人能安心驻扎下来,李睿对改制后的高句丽军区部队采取了几个措施: 一是放开了驻军和当地女人通婚的限制,当然要事先报告军部批准才能结婚。让这些糙汉子有个婆娘,自然也就安心一些。 二是允许高句丽军区的部队分批回家探亲,把自己在部队上挣得的银子带回去孝敬自己的爹娘,这是每个为人子的美好心愿。 三是发给高句丽军区部队的士兵驻军补贴,这补贴可比远征军原来的军饷标准要高十倍。 而且,这笔驻军补贴是由高句丽王出银子,不花李睿一个大钱。名目李睿都想好了,大隋向高句丽提供军事保护,难道你高句丽不该支付一点报酬? 放开手脚的李睿在高句丽折腾的热火朝天,甚至完全改变了高句丽历史的走向。 但在大隋,远征军的消息却是没有在朝野引起什么太大的动静。 一是因为大隋太大了,支撑这点战争的人力物力的付出,人们完全无感,照样是每天该干嘛就干嘛。 二是李睿刻意淡化自己在这场战争中发挥出的作用的结果。深知李睿藏拙心态的女帝稍稍一发挥,就连这场国战都被大隋刻意给淡化了。为的就是满足李睿低调发展的要求。 这就是李睿了,女帝现在正是宠他宠的厉害的时候,反正你怎么说怎么好。 虽然两人分开了七、八月之久,但由于书信不断,凭借李睿网聊的功底,两人的感情反而更加牢靠,而女帝对李睿也更加依恋了。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天天见面的夫妻两人,对方打鼾、放屁、磨牙都一清二楚。媳妇就算长得像仙女,时间一长,你也会发现这仙女流汗也是臭汗,早上起床也会嘴臭。 而且夫妻两人文化背景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各自的职业不同。一旦受荷尔蒙支配的新鲜感没有了,对方的生活习惯就会成为自己不习惯的缺点和不完美。 慢慢的开始吵架、互相嫌弃,甚至冷战。要不怎么会有三年之痛、七年止痒这种说法呢? 而长期分开两地的夫妻,可能刚开始还是想着自己能轻松一点,随着分开的时间一长,对对方的思念就开始在心中的成形,心中想着的都是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对方的好处。 特别是再加上书信的沟通,看着对方的文字书信,这人的脑补是最厉害的春药。于是,对方个人生活习惯上的那些自己看不惯的地方,都会成为细枝末节而被自己不自觉的忽略掉。 反正这个年代,一旦出兵打仗用个几年时间是很正常的,女帝也是看着自己父辈这么长大的。她还有偌大的大隋要去治理,要是天天陷进操心这李睿和远征军事情的旋涡,还要不要干其他的正事了? 现在谈判还没有最后落下帷幕,朝中的臣子们也就只是知道,已经打胜了,并取得了大片土地和赔款。至于细节,管他的,只要可以对陛下歌功颂德也就够了。 反正不论胜败,并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和触动。 换个角度来看,这就是高句丽的悲哀。高句丽一个国家都快被打的稀碎,自己的国王都不得不陪着笑脸来应付侵略者,而对于大隋来说只是一个话题,只是臣子给皇帝歌功颂德的一个理由而已。 隋大业三年八月八日,平壤,高句丽皇宫。 在所有的部队调动完成,已经调动到李睿麾下,由远征军改为占领军的三十五万人实际控制仁川和济州岛以后。 高句丽与大隋和平友好条约暨高句丽成为大隋藩国协议签字仪式,今天正式在原高句丽皇宫,现在的王宫举行。 大隋这边的条约的签字人是高熲,高句丽对应的派出原太子、现在的藩王世子高建武在条约上签字。而李睿和高罗云两人就作为见证人也在条约上签字。 于是这个历时十一个月的大隋远征高句丽的事件,就以大隋的不完全胜利而结束。 为什么是不完全的胜利呢?本来以隋帝国的脾性,以前高句丽如此的挑衅自己的尊严,那是一定要灭掉这高句丽的。结果也只把高句丽打成了一个藩国。 这对大隋而言,其实是失败了。 而李睿却为此庆幸不已,要不是自己提前搞出来了手榴弹这一大杀器,就算是自己提前知道隋朝会战败,就算是自己去了高句丽战场,那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五十万大隋男儿埋骨他乡,死后亦不能还乡。 当然,如果没有这手榴弹,没有这八百已经训练一年,勉强可用的特种部队壮胆,自己也肯定不会跑去高句丽战场。最多就是在洛阳多赚点钱,搞搞抚恤工作,让百姓、让朝纲不乱罢了。 签字仪式后,大隋的使团并没有马上回国,而是继续在高句丽滞留。为什么呢?因为谈判使团摇身一变,就地转成祝贺使团。留下来参加并祝贺高句丽新王登基。 这是没有写上条约但却是大隋同意高句丽求和的先决条件,那就是高罗云退位,至于是谁即位为王,女帝并不在乎。 女帝在乎的是,因为高罗云对大隋的不恭敬才导致的这场战争,所以这个罪魁祸首必须拿下。 随着高句丽军区的建立,黑山卫的战斗力虽然在外人眼中依然强悍,但李睿知道这黑山卫算是再次回到了解放前,至少还要再训练一年,才能追上以前黑山卫的水平。 所以,李睿在反复交代高句丽军区的两个军必须往死里去练兵以后,就放弃了直接由海路转水路全程搭乘战船返回洛阳的计划。 而是率领重新整编后的黑山卫,搭乘海船到青州东莱郡登陆,再由陆路返回。 要不是担心此次大战高句丽丧失了几乎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后会耍阴招,在自己返程的时候下狠手对付自己。李睿本来想全部走陆路,顺便领略一下这个时代,大隋那未受污染的大好江山。 或许顺便就到契丹和室韦去逛一圈,找找存在感也不错。但是,这刚刚完成整编的黑山卫以及简单单一的手榴弹这一种热武器并不能给李睿带来充足的信心。 李睿怕死啊。自己带着这只是聚在一起,根本就还没有磨合的八百人去深入敌境,那就是找死。所以,李睿挑选最安全的海路回大隋。 至于到东莱郡后,为什么不乘船回洛阳?不为别的,就为了练兵。 这支新整编的黑山卫补充的人员都是在四十五万大军中挑选出来的兵王,个人武勇都是不在话下。但要达到李睿的用人标准,这团队之间的配合和对自己的忠心却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培养完成的。 至于李睿选东莱郡登陆的原因,那就更简单了。自己要练兵,而自古山东出响马。为了黑山卫不至于有无谓的减员,自己去剿几个难度较低的绿林响马,练练兵马间的磨合总是好的。 所以李睿的选择是,一边打仗一边返程洛阳。就算没什么大的仗要打,八百人带着手榴弹去剿灭山东绿林还是可以做到的吧? 除了在军事上找机会磨合黑山卫,李睿还在琢磨如何让这次升级版的黑山卫更有战斗力? 得要跟着自己的人都有盼头,这队伍才好带啊。 由于赵子、钱丑、周辰这三个连长都被抽调出去各领一军,成为事实上的大将军。 他们人虽然走了,但黑山卫并没有就此取消这三个连队的番号,而是由他们的下属提拔起来的赵一、钱一、周一担任连长。 黑山卫的连长可都是高配,都是将军级别,所以为了给自己下属留面子。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安排出去的家奴一点信心,李睿又祭起了赐名大法。 76.东莱郡登陆,李睿再赐名 此次李睿给离开黑山卫独自领军的三位大将,分别赐予了开战前自己就承诺拿出来的那五个字中的三个。 论功行赏之下,李睿分别给自己的爱将赐名:周辰龙、赵子彪、钱丑虎。而黑山卫的新晋三位连长则是继承沿用了原来的赵子、钱丑、周辰这三个名字。 李睿的这种激励是这个时代非常有效的办法,能得到大隋帝国身份贵重仅次于皇帝之人的赐名,是这些大头兵的无上荣光。 而对于黑山卫来说,只要能当上连长,不但意味着金钱、美女、田地这一切都有李睿帮你安排妥帖。更为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会因为继承了李睿的亲自赐名而光宗耀祖。 这也就形成了李睿军中的一个传统,黑山卫一营连长们的性命永远都只有两个字,而且是不论谁做连长都只是那两个字。 只有被调出黑山卫一营的时候,如果是立功受奖,升迁而离开,李睿就会再赠送一个字放进他的名字中,成为一个有三个字的名字。 有一点,大家都没明说,但大家都能感受到,如果你是被黑山卫淘汰或是其他不光彩的原因离开,那你就等于丧失了继续使用李睿赐予姓名的资格。 因为这个姓名是给黑山卫一营各连长使用的专有名字,你离开了就不能再使用了,而李睿又没有给你赐予新的名字,那你只有恢复以前的姓名,从而丧失掉这份贵人赐名的荣耀了。 现在看起来这赐名犹如儿戏,但逐渐深入下去,李睿就发现当年的无心偷懒之举,居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凝聚力。 而这种凝聚力的威力已经慢慢在显现,以自己未曾想到的方式,逐渐聚集起一股不弱的势力。 黑山卫八大姓氏的人自然就有一种家人般的团结。哪怕是走出黑山卫,同为李睿赐姓的黑山卫出身的将军们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自然会抱团取暖。 就比如现在的高句丽军区,一军和二军之间也是相互支持,互为依靠。以至于李睿离开后,哪怕高建武用尽心机想要收买、招降、离间这两支部队中的高级将领,都毫无作用。 这些将领的这种坚贞让高建武一直都疑惑不解,他实在是搞不清楚李睿是用什么办法让那么多人都死心塌地的为他李睿卖命。 隋大业三年九月十八日,青州东莱郡。 在应付完高建武的各种试探,并告别自己在高句丽留下的赵子彪、钱丑虎以后,李睿带着黑山卫搭乘周辰龙的海军战船,经过近乎一个多月的航行以后,顺利在青州东莱郡登陆。 终于再次踏上了大隋的土地,不说身边那些露出激动表情的黑山卫士兵,就连李睿这个“外来户”也不由的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 按说,那些被训练的心如磐石的黑山卫是不会轻易流出出表情的,不过列位可别忘了,这黑山卫是掺了水分的呀。 经过黑山海军的组建和高句丽军区一、二军的人员整编,跟随李睿出征的黑山卫老人也剩不下多少,李睿曾经估算了一下,最多也就还有百来人是自己带出去的老人吧。 再分散在八个连,每个连也就剩下十几个关键位置上的人,是经过自己小站练兵出来的真正黑山卫。 其他的多数只是得到了黑山卫的一个名,黑山卫内核深处的战术、战魂,却还没有融入到新人的血液中。这也就是这些黑山卫会轻易就流露出情绪,被其他人可以观察而了解内心的原因。 看着李睿因为黑山卫流露出表情而轻轻蹙起的眉头,孙寅等一些老连长就知道,自己的营长是对这支部队的训练不满了。 可能这些新加入黑山卫的士兵还没有想到,就因为他们流露出归乡的激动,以后的训练量就被一倍、两倍的加量。 各连长可是都憋着一口气,大家都是黑山卫一营出身,凭什么你赵子、钱丑、周辰能出去各自领军,率领千军万马,而我们却还要继续做这个连长,只带领百来人折腾? 虽然知道这是李睿的安排,也不敢对李睿的安排存有质疑,但内心的骄傲还是驱使这些留下来的连长们加倍努力训练自己连队补充进来的新兵,就是希望在以后的战斗中能有漂亮的表现,而被李睿提拔。 这些在其他部队可以说是兵王的家伙们到了黑山卫才知道,自己以前所谓的训练是多么小儿科。 也是,一个是老实的冷兵器训练,一个是现代特种兵训练,这其中的巨大反差,让这一个多月从平壤到东莱郡的路上无时无刻不充满战士训练的汗水和泪水。 李睿没有去阻止这些连长们近乎疯狂的训练自己的士兵的举动。平时多留汗,哪怕是流泪,总比上了战场流血要好的多。 黑山海军靠岸的时候,接先一步上岸的黑山海军前锋通知的东莱郡郡守徐元朗就已经在岸上恭候李睿多时了。 看到一个年轻的俊俏公子在一众虎贲之士的护卫下,从容的下船,徐元朗内心对比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帝夫的形容外貌,就知道自己等到了正主。 由于处于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黑山卫的保护圈张开的很广,闲杂人等是靠近不了李睿身前一百米的。而此时的码头上的黑山海军正在搬运黑山卫的辎重给养,现场人声鼎沸,一团繁忙景象。 在李睿保护圈外急得跳脚的徐元朗情急之下,只有大声报名,借此希望李睿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并接见自己。 “臣,东莱郡郡守徐元朗恭迎睿亲王殿下,恭祝亲王殿下旗开得胜,凯旋还朝。” 一连叫了三遍,差点就把嗓子给叫破了,李睿才从嘈杂的环境中听到这个并不算好听的声音。 一听是东莱郡郡守过来了,李睿赶紧叫黑山卫放人进来。 “臣,东莱郡郡守徐元朗恭迎睿亲王殿下,恭祝亲王殿下旗开得胜,凯旋还朝。” 徐元朗见到李睿以后,也不顾码头地上的泥水肮脏,直接就是跪下,再次进行了报名。 “徐大人,快快请起,本王也只是还朝路上途径此处,没有想到大人还亲自过来了,这军旅之中,实在是怠慢徐大人了。” 李睿很客气,也很温文尔雅的接待着这东莱郡守。 这可算是封疆大吏了,手握一郡的军政大权,平时也是起居八座的角色。能说几句好话,李睿也犯不着端着架子训斥不是? “臣不敢,臣惶恐,殿下但有所吩咐,臣无不尽心竭力去完成。”徐元朗被李睿安慰了一句,心里舒服多了。想着李睿到底是帝国数一数二的贵人,这气度还是非常不错的。 “暂时也没什么要吩咐徐大人的地方,倒是我这部队上岸给地方上添麻烦了。”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自古当官的都是花花轿子抬人,大家你好我好就行。 “感谢殿下体恤我东莱郡。” 一听李睿没有什么摊派和徭役,徐元朗是真心松了一口气。 以往大军国境,那次不是敲诈许多钱粮,自己还不能不给。如果不给甚至稍有怠慢,等待自己的,那可就是军法从事,至少要被脱了裤子打上几板子。 身体的创伤还好说,可自己好歹是一郡的最高长官,被扒下裤子,当众打板子,那可是怪丢人现眼的。 77.秦琼和李靖,一日连得两帅才 现在听到李睿说,并无需要自己效劳的地方,徐元朗那真是开心至极。觉得这越是大人物,越能体恤下情,越不会乱搞摊派。 就在徐元朗内心盛赞李睿的时候,听到李睿突然来了一句:“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需要贵郡帮助的地方。”一下又把徐元朗从天堂打到了地狱。 “就说不会这么轻松的放过自己这东莱郡的吧?自己还是高兴的太早了。”徐元朗内心吐槽,嘴里确实说:“请殿下吩咐。” 没办法,这李睿可是帝夫,就算要东莱郡砸锅卖铁,自己也得支应着,牙缝里哪里敢说半个“不”字。 李睿根本就没有在意这东莱郡守的小心态,而是按自己的思路去说:“劳烦郡守列一个名单,标明东莱郡境内有哪些草寇?有哪些所谓的绿林好汉的居住点。当然,如果徐大人能把周边三郡的情况都列明就最好了。” 徐元朗的心情又从地狱跃升到了天堂。 原来这帝夫非但不是敲诈地方,聚敛财富,反而是想着帮地方剿匪,打压绿林。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想那些聚啸山林的草寇,每每出来祸害百姓,可偏偏自己又无能为力之时的痛苦。 徐元朗重重的一点头,朗声说: “卑职一定尽快完成名单,并且卑职向殿下推荐一人,此人对山东一带的强人响马、绿林势力了若指掌。有此人带路,相信对殿下能有所帮助。” 李睿本着不泄露黑山卫火器秘密的想法,正准备拒绝徐元朗的好意,话到了嘴边,突然想起这山东自古多好汉,自己何不听听他推荐的人是谁,再做道理? “本不想麻烦贵郡,但徐大人之盛情也是不好推辞,但不知徐大人推荐的是哪位啊?” “此人原是本郡齐州知州,姓刘,名芳声,处做一个缉盗都头,后来在一次押解人犯的途中无意中救了唐公李渊一命,唐公特来信推荐到郡守府中做了个副将。此人在山东六府有赛专诸之名,最是嫉恶如仇、打抱不平。” 李睿听着听着就感觉熟悉,想了想,突然心头大震,莫不是那话来了?当下,凝神细听,果然听徐元朗接着说: “此人姓秦,名琼,字叔宝,山东历城人。也是将门虎子,其祖是北齐领军大将秦旭,战死在晋阳;其父是北齐武威大将军秦彝,当时周兵破齐州时殉了城,现在也就是留此唯一血脉在此,侍母至孝。” 果然是秦琼,李睿长长的吸了一口气,任这口气在胸腔里转了十七、八圈才缓缓的吐出来。 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的李睿开口问:“此人现在在么?” “在的,就在我的护军中,殿下稍等,我这就去唤他过来。” 看着李睿一脸高冷的点点头以后,摸不清李睿真实想法的徐元朗赶紧行礼退下,去找秦琼去了。 不多时,只见徐元朗领着一人远远行来,李睿展眼看过去,只见此人: 轩轩云霞气色,凛凛霜雪威凌。 熊腰虎背势嶙嶒,燕颔虎头雄俊。 声动三春雷震,髯飘五绺风生。 双眸朗朗炯疏星,一似白描关圣。 走到近前后,这次徐元朗并没有跪下,毕竟在自己下属面前,他还想保留一点面子,而且刚才已经行过大礼了。按规矩,此时也是可以从简的。 “启禀殿下,此人就是我推荐给殿下的秦琼,秦叔宝。” “卑职东莱郡副将秦琼参见睿亲王,请恕卑职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由于身穿甲胄,秦琼自然是行了一个半跪的军礼。要不然,就秦琼现在这个级别,见了李睿,特别是第一次觐见,那是要行五体投地的大礼的。 “无妨,秦将军起来吧,以后就是一个锅里搅勺子的伙计了,不用拘礼。你现在就回去收拾一下,办理一下交接,今天就带着徐大人开具的名单,到我黑山卫来报到。” “卑职遵令。” 徐元朗找秦琼过来的时候,就对秦琼大致说了事情的经过。当然,徐元朗更多的是在秦琼面前表功,意思就是,以后秦琼跟着帝夫飞黄腾达了,可别忘了今日自己的举荐之功。 此时李睿的面无表情完全都是硬撑着装出来的。他可没想到在这东莱郡居然见到了活生生的秦琼,而且还毫不费力的收到了自己的军中。 根据李睿对秦琼的了解,这人其实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战将,而是一个世家出身,极会用江湖义气来包装自己的文武全才。相信有了此人的加盟,自己的黑山卫就会多一个统兵的帅才。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都是具体做事的将才,没有一个独挡一面的将将之人。秦琼的加入,这可能是黑山卫产生质变的一个契机。 不过,这秦琼刚加入,给他一个什么职位才好呢? 哎,李睿在头痛。好在,给秦琼安排位置,也不见得是现在就要办的急事。等此次回到东都以后,看秦琼这一路上的表现再说也不迟。 李睿悚然而惊,其实自己也不是一个帅才,也只适合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咸鱼啊。 而现在自己在女帝的支持或者说是放纵下,已经有了目前的这个局面。如果,自己放弃了,退一步就会被人撕成碎片,渣都不剩。只能激流勇进,而要在这世道上活下去,自己还是缺少人才啊。 现在这大隋朝被这杨勇搞的和自己知道的历史似是而非,自己虽然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但也只能按部就班的来发展。 万一步伐迈的太大,引起杨氏皇室误会自己要夺取他们的江山,大家闹起来,搞得夫妻反目,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就在李睿被秦琼来投,搞得兴奋不已,一边暗自琢磨要去如何继续寻找人才,一边准备离开码头登车而去的时候,不远处又有一人高呼:“请睿王留步。” 此时码头已经趋于安静,因此李睿很轻易的就听到了对方的叫喊。见对方一口就叫破了自己的行藏,李睿也起了好奇心。自己回国虽然没有刻意保密,但能知道的也绝对不是普通人。 因此李睿循声而眺,见远远走来两个人,前面一个身长八尺,蜂腰窄臀,眉清目秀,琼鼻剑眉,年纪不大,是个少年英雄。后面跟着的是一个四十多的壮汉,一身行李,看上去是个随从的模样。 走到李睿近前,少年郎长揖而不跪,只是口中报名: “草民三原李靖叩见睿王,恭贺睿王得胜还朝。” 我道是谁原来是李靖,靠,居然是李靖? 李睿本来因为在思考问题而半眯着的双眼,一下睁开。忍不住内心狂暴粗口: “他母亲、他母亲的,这是李靖,大唐军神。看这架势也是来投奔我的?看来我真是要起飞了,不过怎么才这么大点年纪?这才不到十八岁吧?” 此时,经历过铁血战阵的李睿早已完全恢复上一世的冷静和睿智,浑然已经忘记,他自己也不过是个二十刚刚出头的毛头青年,要是放到现代,李睿此时的年纪,大学都没有毕业。 听到李靖那简短的自我介绍后,李睿听出来了,到底是少年英锐、胆粗气豪。很明显,那个叫出“请睿王留步”的就是眼前这少年李靖了。抑制住内心的种种激动,李睿故作平静的问: “三原李靖。很有名吗?我最近不在大隋国内,实在是没有听过你的名头。你有什么事情吗?” 李睿并不以权势地位来压对方,像对方这种人才,那可是求之不得的。而且,作为一代人杰,其内心肯定是极为骄傲的。李睿可不想因为自己的那一点点不尊重,而让这小子跑其他人那里去了。 “睿王不知道我也是应该的,草民本就没有什么出名的事迹。此次而来是听舅父韩擒虎多次说到睿王英明果敢,是做大事之人,草民特来投效。” 李靖也知道,在李睿这种人面前根本不需要拐弯抹角。因为地位的极度不对等,自己实话实说,比用什么心思都要强。 关键是自己的舅舅韩擒虎回国后把这李睿给夸到了天上去了。 李靖这次投奔李睿,其实心中何尝没有一点考教的心思。如果李睿在一段时间内,无法令李靖心悦诚服,那就呵呵了。 世界很大,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有资格拥有李靖这种下属的。 “好,我就喜欢你这种有事直说的性格,你留下吧。不过我这里可不是需要保镖的地方,你的随从可以回去了。” 看李靖如此坦诚,李睿也懒得装,反正你只要进入我的黑山卫,体会到远超这个时代的战术、战法后,估计自己就是赶他,他也不会走的。 李睿叫过身边跟随的黑山卫吩咐: “给这小子在伙头兵找一个位置,参与大家的训练。嗯,第一周的训练量先按常规的一半来吧。” “不,睿王,我就按正常的训练量来就好,不用特殊的照顾。”李靖插口道。 看着眼前这个满脸倔强的小子一脸认真的模样。李睿牙一咬,说:“好,交到孙字连,与新兵一样待遇。” “是。” 黑山卫从不废话,答应了一声就用眼神示意李靖跟自己走。 “你先回去,告诉家里,就说我参加了睿王的部队。”李靖也是果决之人,给仆人吩咐了一句以后,也就跟随黑山卫离开了。 78.练兵目标,山东绿林魁首单雄信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居然连收两员将帅之才,这真是双喜临门?哦,不对,是三喜,老子平安的回来了,这可是最值得庆祝的啊。” 李睿给自己找到了开心的理由,然后转身对侍卫说: “今夜宿营,除了值班的兄弟只能喝一杯以外,其他兄弟们,酒肉管够。庆祝我们回家了。” 秦琼当天晚上就带着徐元朗开好的名单,找到了黑山卫的宿营地报到。然后,在当天值班的李字连指导员的带领下,在一堆篝火旁找到的李睿。 “报告营长,这是徐郡守让卑职带回来的名单,请营长过目。” 秦琼向李睿行了一个并不标准的黑山卫军礼,看李睿还礼后,就双手递上了徐元朗要他带过来的一个信封。 秦琼虽然没有私下拆看信件内容,但他也知道,这就是李睿要的名单。 在进入营区时,就被指导员教导过礼仪的秦琼,很快就融入了黑山卫成员的角色之中。在整个大隋,能称呼李睿为营长的只有黑山卫或黑山卫出身的官兵,秦琼知道,这是一种荣耀。 并且让秦琼更为开心的是,在黑山卫是没有跪拜这一说的,都是行的举手礼。这是最符合秦琼心中那种“好男儿只跪苍天和娘亲”的理念。这也是秦琼迅速找到归属感的一部分原因。 今天就是他加入黑山卫的第一天,通过短暂的接触,他就能从旁边所有人身上,感受到黑山卫士兵那种和其他地方部队完全不同的荣耀感。这种荣耀感是每一个官兵发自内心,由内而外体现出来的。 虽然,刚刚接触黑山卫的秦琼不知道,黑山卫官兵的这种荣耀感是怎么来的?但秦琼可是时代将门,他知道这就是这支部队军魂的外在表现之一。体现了这支部队高度的凝聚力。 由于算是凯旋而回,今天李睿是有点放松自己了。但当他看到秦琼的时候,此时已经喝得微醺的李睿,马上就注意力集中起来。 李睿接过信封,打开,取出信来一目十行的看完以后,什么也没说。只是把信仔细折好放入怀中,然后对着秦琼“呵呵”一笑,说道: “叔宝来的正好,几天是我们黑山卫回国的第一天,也是我们新征程的开启之日。来,我介绍一个少年豪杰给你认识一下。” 说着,李睿挥手,对着正在篝火边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少年喊道:“药师,过来,介绍一个英雄给你认识。” 看到那个少年应声跑过来,对着李睿行了一个军礼后,转身看着自己,秦琼无意识的也对那个少年行了一个军礼。这一下,搞得那个少年有点不好意思,赶紧还礼说: “这位兄台,我是今天刚进黑山卫,还没有军衔,只是一个大头兵。你这先敬礼,怕是有点吃亏。” 李靖听指导员介绍军中礼仪的时候,记住了应该是下级先敬礼这一规矩。他也是豪爽之人,自是不肯占这个便宜。 秦琼听到对方这么说,也是一愣神,然后爽朗的说: “兄弟倒是直爽,我是刚刚才正式加入黑山卫,也没有军衔。论资历,你至少比我早时辰啊。所以,我不吃亏。” 李睿在旁边看着、听着,也是服了这两人。 两人连对方是谁都搞不清楚,就能聊到一起去,难道这就是人格的魅力?李睿结束了自己的胡思乱想,举起手,对着两人一划拉,说: “秦琼,字叔宝。李靖,字药师。好了,也算是认识了,你们自己去聊天、喝酒,今天可以不醉无归。” 对李睿如此简单粗暴的介绍,两人毫无怨言,本来军中就是看实力,凭军功说话的地方,这黑山卫更是如此。 所以李睿介绍他们的名字也就够了,至于一个是累世将门出身,一个是大隋兵部尚书、高句丽远征军行军总管韩擒虎的外甥,这种背景,在黑山卫根本就被忽略了。 黑山卫可能是大隋唯一一支不讲究背景和出身的部队。你背景再强,能强的过当今皇帝的丈夫这一背景?所以,玩命的训练和战斗吧,黑山卫的军功才是士兵们最靠的住的背景。 秦琼和李靖虽然才来黑山卫不过几个时辰,就已经搞清楚了这个现实。他们原来自以为傲的背景在黑山卫狗屁不算,他们原来自以为无人能敌的武艺,碰到了黑山卫的盔甲和利刃的组合,也坚持不过两个回合。 负责打击他们无谓的自尊和自傲的指导员,只是随意的挑选了一个黑山卫士兵,就把他们打的找不到北。 因为舍不得浪费手榴弹,指导员这还没有演示手榴弹的雷罚之威,想必等以后战斗或训练中,这两人看到、体会到了热武器的威力之后,就更能对黑山卫有归属感了。 隋大业三年九月二十日。 登陆后稍稍休整了两天以后黑山卫开始了行动。 这两天黑山卫普通士兵在休整,可李睿拉着秦琼和李靖却是整整忙了两天。 这两天,他们三人马不停蹄的在整理归纳从电报局、春风细雨俱乐部,以及大隋帝国官方邸报这三个不同渠道,传来的所有消息。 毕竟李睿已经离开大隋快一年了,现在的时局和山东盗匪和所谓绿林英雄们的现状完全是两眼一抹黑,自然是需要点时间来熟悉了解。 真的只是需要一点时间,也就不过两天时间,在秦琼和李靖的帮助下,通过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三人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绿林和盗匪其实就是一家,很多有正当身份职业的所谓绿林好汉,或许天黑后干的就是盗匪的勾当。 而,那些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盗匪,大多数都是哪些绿林英雄的朋友,甚至是结拜兄弟。一旦官军围剿盗匪的时候,这些绿林英雄们就是哪些通风报信,窝赃藏贼的毒瘤。 有了这个认知后,李靖就提出要李睿直接从绿林入手,只要能掌控或是镇压山东绿林,山东境内的盗匪起码消失三分之二,而那些大一点的草头王就有可能不攻自破。 李靖在提出从绿林入手以后,甚至提出了具体的行动建议: “营长,我在考虑这么一件事,这绿林之间靠的都是所谓的义气和名声来维持自己的江湖地位。要是我们抓了一两个有江湖影响力的好汉,说是要公开斩首,您说是不是会有很多他的兄弟们来救他?” 李睿的脑海中马上就想起了那段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闹江州劫法场,救宋江的那个桥段。那伙梁山好汉可是把江州闹了一个底朝天啊,还宰了一个卸任的通判黄文炳。 想着这些风险,李睿嘴里就不由自主的说着: “药师此计甚秒,但目前还要斟酌山东绿林的实力如何?江湖义气为先,我们要是拿了一个平时颇有人望的家伙,怕是东莱郡会乱。时局不稳,我们就得不偿失,记住我们是在练兵,不是在给朝廷找麻烦。” 李靖马上认识到了自己的眼光有些片面了,只顾一网成擒那些所谓的江湖好汉。忽略了朝廷以安稳为主的时局大势。 “谢营长教导,李靖知错了。” “你能有如此见地,已属非凡,以后想到什么就说,无需忌讳或认错。”李睿存了培养李靖的心思,自然也是不会苛责什么。甚至还鼓励李靖不用为此背上思想包袱,以后继续做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靖,受教,谢营长。”不知是触动了什么感触,李靖站起来恭敬的行了一个弟子礼。 “行了,不来虚礼,想想下一步该如何进行?从哪里切入?” 李睿赶紧把话题拉回到主要问题上。 这古人就是麻烦,因为思想的匮乏和敝帚自珍的臭毛病,只要别人能教授自己一点东西,就要感激个没完。要是自己再说点什么干货,被李靖认为是被教导了,搞不好,李靖就要当场拜师也说不定? 李睿觉得,要是自己不主动把话题拉回来,就算这李靖不当场拜师,只怕也是要没完没了的谢谢自己的教导了。 万事都要有一个切入点,要么从细枝末节切入,以润物细无声的手法逐渐侵蚀这山东绿林。等这些绿林好汉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山东绿林已经是李睿的天下了。 但李睿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这水磨功夫,他还有多少大事要做啊。 当然,这是其他人这么认为的,李睿其实只是觉得用浸润的方式一点点的去干这事情太麻烦,所以选择了一条最为简单的捷径,那就是以雷霆万钧之势扫平一切挡在他前进道路上的阻碍。 至于李睿的前进道路是向哪个方向? 他自己心里也没个定数,趁着自己现在兵强马壮,后台硬板,反正是练兵,打谁不是打? 有了这个心理建设的李睿,就开始按自己心中对那些所谓江湖好汉的好恶任性而为了。 被他第一个挑中的目标就是这个山东绿林的带头大哥,单雄信。 79.李睿带兵,这才是充分授权 三人在李睿提出问题后都沉默了。 盏茶时间以后,已经想的通透的李睿对两人说: “按照距离来算,我们这里距离山东绿林魁首单雄信的二贤庄也不过快马一天的路程,明天开始,我们昼伏夜行,用两天时间赶到,我希望在第三天清晨完成对二贤庄的包围和外围据点的清理。” 说完后,李睿用一种很独特的眼光看着面前的二人。 李睿这眼光中包含的意思太丰富了。他希望李靖、秦琼能在这一战中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从而在黑山卫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但李睿明白,这李靖还年轻,对黑山卫的战斗力还不清楚,对二贤庄也是两眼一抹黑,既不知己、更不知彼。暂时是派不上大用处的。 而这秦琼,李睿在等他表态。 这秦琼在山东绿林中也是颇有威名,那赛专诸可不仅仅是自己村子里面的顽童叫的,在山东六府的绿林中也是一号人物。不可能和单雄信没有打过交代,现在李睿就在等秦琼的选择。 看着李睿那灼灼的目光,秦琼知道,自己怕是要说点什么了,这睿亲王可是才从高句丽战场上下来,一身的血腥味道都没有散去。 眼前,自己要是应对不好,轻则,今天就是自己仕途生涯的最后一天,重则,明年的今天就是自己的忌日了。 一念及此,秦琼赶紧肃容站起,对着李睿长揖到底。用自认为最诚恳的态度,最清切的声音说道: “营长明鉴,卑职虽然在绿林中小有名气,也博得了一个赛专诸的匪号。但卑职乃是世代将门出身,家教甚严,从小讲究的就是忠君爱国,绝不敢做欺君罔上之人。” 秦琼看到李睿的眼神稍稍柔和了一些,但依然锐利,知道今天自己不拿出点诚意是过不了关的。 心里一边想,这睿亲王年纪不大,看着比自己还小好几岁,一旦板起脸,我这心里怎么就开始发虚?嘴里一边说: “那单雄信在几年前确实和卑职有过一次接触,但那是一个不愉快的记忆。当时卑职穷途末路,身无分文,被迫把自己的黄膘宝马卖掉换一些盘缠回乡。正好遇到这单雄信,被他三十两银子买了我的宝马。” 李睿心想,这段怎么听着这么耳熟,难道现在的秦琼已经卖过马了?这老天到底是怎么安排的呀?动不动就错乱。 只听秦琼接着说: “我那黄膘宝马当年买的时候就是八十两银子,被单雄信如此便宜就贱买而去,我心中自是感觉委屈。但却是无法对人述说此段经历,确实太丢人。” 秦琼说着摸了摸头上渗出来的汉水:“今天见营长提及此人,也就顺嘴说说卑职以前的经历,供营长参详其人的性格罢了。” “穷途末路,加上贱买宝马,心里一定是委屈至极。想必后来叔宝是生了一场大病吧?”李睿想起秦琼卖马后的际遇,顺便壮壮神棍。 由于李睿的精神力已经完全恢复,在几十上百倍高于常人的精神力压迫下,只要李睿愿意,不论对方有多么强大的武力,在李睿面前都会感受到巨大的压迫感。 “营长真是学究天人,这都能算到?卑职佩服。”秦琼听李睿的猜测后,马上拱手作揖,对着李睿行了一个礼,开口就是惊叹。 秦琼是真的震惊了,自己当时确实得了一场差点要了自己性命的大病。自己不过说了说当时的处境,这睿亲王就能判断出自己未来的状况。这真是太神了。 “渴时一滴如甘露,他单雄信虽然趁你危难低价买了你的马,但在实际上,他的三十两银子也确实解决了你一场。算了,我也不为己甚。黑山卫完成对二贤庄的战略、战术准备动作后,你去劝降一次吧。” “卑职遵命。但我和那单雄信没有什么深的交情,怕是不一定能劝的下来他单雄信投降啊。” 有点惊喜,也有点不自信。秦琼他是和单雄信真没什么来往,仅仅只是发生过一次不愉快交易的双方当事人而已。 “无妨,他单雄信能降,我们的部队就少一点麻烦,他二贤庄就少流一点血。要是他不降,我们就地解决掉他,也不会有多麻烦。你不用有心理压力。” 李睿轻松且自信的说着。 秦琼此时才是真的吃惊,搞了半天,自己的营长是准备屠了二贤庄,而不是仅仅抓单雄信这一人。秦琼此时有点明白了,这黑山卫怎么会杀性这么重?究其根源就是因为有李睿这么一个杀神做领袖。 领袖的风格就形成了黑山卫的部队文化。这种文化反应在平时生活中的时候,那黑山卫众人的为人处世自然都是个个带上了点痞性。 可一旦面临战斗,李靖和秦琼两人就发现,黑山卫自李睿以下,个个杀气腾腾,满脸严肃。 “是,卑职尽力而为,不勉强。” 秦琼还能说什么?以前秦琼到哪里都是主角,所以就想当然的以为黑山卫要靠他去劝降单雄信,减少自己的伤亡。 结果自己的劝降只是可有可无的一个过场,也就是李睿为了让自己还单雄信一个不是人情的人情。听李睿说话的意思,只是让二贤庄少流血,至于黑山卫只是少点麻烦而已。 难道这黑山卫打仗是不是人的么?不但是秦琼,连站在旁边的李靖也听出来李睿的话外之音。那就是黑山卫可以零伤亡拿下黑山庄。 在两人质疑和略有点茫然的目光注视下,李睿没有多解释什么,此时所有的解释都是苍白的,只有用黑山卫的战斗结果来验证。其实本来也无需验证,高句丽战场就已经用事实检验过了。 只是李睿对这两人起了彻底收为己用的心思,那自然是要亮一亮自己值得别人追随的东西了。这算是互相选择中的作秀吧,李睿对自己此时的心态是如此定义的。 隋大业三年九月二十三日,凌晨三点,二贤庄外围,黑山卫临时指挥部。 虽然还没有正式进攻二贤庄,但李靖和秦琼两人已经是对李睿、对黑山卫真心服气了。 别的部队别说是经过两天的中等强度行军,就是被大车拖着到目的地都要进行休整、整训,才能再投入战斗。 可黑山卫却不一样,长途行军似乎对他们的战斗力没有丝毫影响。 黑山卫采取的战术并不是等八百人到地方先集结后,再展开进攻。而是直接行军到进攻展开地点,就地开始进攻。 完全没有一点行军和进攻之间的转换时间,仿佛这长途行军就是进攻行动的一部分。 就这一点,就是对黑山卫战士意志和体力的极大考验。更是对黑山卫情报、侦查系统的极大考验。 是想要是没有搞清楚二贤庄的布防情况,提前制定出一个周密的攻击计划和执行方案,黑山卫怎么可能做到行军和攻击的自由转换? 最让李靖和秦琼佩服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是一直和李睿待在一起的。从李睿确定攻击目标,到部队行军到达并对二贤庄外围展开清扫也就两天多一点时间。 这期间,根本就没有人来向李睿请示作战计划,更谈不上有人来请示进攻方向了。 也就是说,就在这攻击命令发出后的这段时间内,黑山卫的斥候完成了敌情侦查,虞候完成了作战方案的制定,各级指挥官根本就不再请示上级,就直接开始执行。 这种作战方式在其他部队是不可想象的,如此大的放权,要是不建立在绝对的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那就是要出大事故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要是黑山卫八个连队中的某一个突然要造李睿的反,在出征途中突然折返攻击李睿,那李睿岂不是就要玩完了?这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事情啊。 所以,其他地方、其他人带领的军队,哪怕牺牲一些效率,哪怕是仗打不赢,也绝对不会允许作战部队有哪怕一点点多余的动作。 不管你基层部队有任何作战意图,哪怕是绝对正确的判断,如果事先上级没有授予临机专断之权,而你又不先报告在行动,那等待这部队指挥官的一定是军事法庭的严惩。 当然,在古代没有军事法庭这一说,那等待这不经请示就敢于临机处置的将领一定是悲惨的下场。 如果战争失败,哪怕你当时临机处置是对的,你也必死。就算战争打赢了,你最多落个功过相抵,不奖不罚。 事后,一定会找机会被上官穿小鞋。而且,在部队上,有过这种不报告就行动前科的人,哪怕你才华横溢,功劳滔天,任何一个上官都不会再用你,等待你的只有孤独寂寞的慢慢老去。 李靖和秦琼最服气李睿的就在这一点上。 李睿确定了战争目标,制定了大的时间节点和一些限制条件以后,就不干涉具体的作战细节,只看结果。 对各级官兵给予的是绝对的信任,不但信任他们的作战能力,更是信任整个黑山卫都是亲密无间的兄弟,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反叛或各连队之间相互掣肘的地方。 这就是李靖和秦琼梦寐以求的把后背交个战友的那种感觉。 80.二贤庄外围作战,美玉儿千里驰援 当然,秦琼和李靖眼前看到的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李睿故意如此安排的,并且事先都和秦、李两人讲过,当然李睿说的是: “行军和战斗的无缝衔接,这此的二贤庄之战,就算是黑山卫回国后进行的第一个实战训练科目了。” “有这么打仗的,真把战斗当训练了?” 部队出发前,当时两人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怀疑和不确定。 经过两天的随军行动,虽然还没有正式开打,那是要等明天秦琼去先还人情后再开始攻击。但这其中过程中的行军、自主攻击、外围清扫都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想必,结果也不会和李睿的预计有什么太大的出入。两人心中冒出一个怪异的念头:“这种程度的战斗或许对黑山卫来说连训练也算不上是高难度吧?” “报告营长,截止寅时初刻,二贤庄外围清扫作战全部完成。此庄完全是一个军事堡垒,外围有三十六处明哨,三十六处暗哨,三十六处流动哨,共计一千零八十人,已经全部被我部扫除,我部无伤亡。” 临时充作作战参谋的吴字连连长吴巳报告道。 “知道了,现在是农忙季节,天亮的也早,要兄弟们轮流休息一两个时辰。估计天亮后,庄内就应该知道外围出事了。交代下去,要严守周边关隘,锁死每一个进出的通道。” 李睿对这个统计数字还是有点吃惊,他吃惊的是二贤庄居然有那么多的外围战备值班的人员。看来这个绿林魁首单雄信确实就是山东境内最大的祸害。 要是没有做亏心事,他为什么布置如此多的岗哨?还明哨、暗哨、流动哨样样俱全?这就是在做战争的准备呀。 “是,我这就传达命令。”吴巳马上就对李睿的命令进行传达。 现在各连对因为轮流执行护卫李睿任务,而不能参加战斗的怨念早就没有了。 反正一个连做李睿一个月的护卫,轮流来。谁也不要去想会有人替代自己去做护卫,至于能不能轮到上阵杀敌,那就全凭运气了。 而且,跟在李睿身边是真能学到东西。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做人、御下,李睿相当于是在手把手的教这原本只是大头兵出身的八个连长。当然,这八个连长是会有人出也有人进的。 现在这经历过李睿贴身教诲的连长就有十一个了,以后这人数肯定会更多。 虽然李睿的年纪比他们还小点,但李睿的精神力强大啊,这就造成经历过李睿耳提面命的十一人,个个都视李睿如兄、如师、如父。对李睿的忠诚度那都是满级,而且不掉级的那种。 也就是个个都是可以为了李睿的安危随时挡子弹的那种死忠。 吴巳对现在参战已经没什么盼头了。 他相信,就凭自己黑山卫那几个兄弟连队的那个凶悍的战法,二贤庄是不会有机会翻盘的,更谈不上接近李睿,对李睿的生命造成威胁了。自然而然,自己这个亲卫连也就不会有什么摸刀宰人的机会了。 但吴巳的内心却是稳稳的,反正还有几天这个月就满了,自己还是可以赶上这波山东“睿王剿绿林”的活的。 后面悲催的就是郑字连了,估计等一个月,他们充任护卫的时间满了以后,这山东的战事怕是也就结束了。再往后,就是回洛阳,估计很难再有什么战事了吧? 要是李睿能听见吴巳的心声,会在心里大声嘲笑这个傻缺。真当我软饭王是傻的?为了一个高句丽战争就如此武装你们?就急吼吼的去研发火器、盔甲、特种钢?那都不要钱的啊? 你们怕是在想屁吃。 隋唐乱世啊,怎么会缺少战争?你们是不知道,可李睿自己知道啊,后面的战争只有越来越多的,当然黑山卫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是会层出不穷的。 “叔宝,天亮后,你就进一次二贤庄,直接告诉单雄信他现在的处境。还是那句话,我们欢迎他投降,但绝不拖延,给他一天的时间考虑。过时后果自负。” 李睿并没有让李靖离开,而是对秦琼说了上面这段话。 “卑职遵令,不知可有赦免他们的可能?那就更好劝降了。”秦琼自然融入到这个劝降角色的各种先决条件中去了。 “不用惯着他们,这些名义上是英雄好汉,其实骨子里是强盗的这些人对社会没贡献,死不足惜。你去告诉他们投降就可以活命,否则,大军过后,整个庄子的人都很难活了。” 李睿也是实话实说,经历了高句丽战场的黑山卫士兵,一旦出手,那是没有轻重的,人不杀完是不会封刀的呀。 “是,卑职明白。”秦琼抱拳行礼,躬身退下了,他要休息一会,保存一些体力。万一劝降不成,还是要厮杀一场才能逃命的。” “对,叔宝赶紧休息一下,也别再折腾换地方了。我和药师现在就出去散步,顺便然药师给我说说他是如何看待这次二贤庄之战的?” “卑职遵命。”李靖也是爽快的答应下来。 反正李睿是有言在先的,他李靖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言论,甚至是写出来。 就在李睿和李靖凌晨之时,在二贤庄外散步,而秦琼正在养精蓄锐的时候,有一只车队正在飞速的接近二贤庄。 不多时,车队就和李睿营地外围,黑山卫一营吴字连的岗哨进行了接触。吴字连的人发现来的人对黑山卫的整个流程非常清晰,如果不是黑山卫的人都在这里,吴字连的人还以为是自己的部队来了。 当然,碰到这种情况,吴字连的士兵可不敢有任何不尊敬这车队的地方,但也不敢放行,只有层层上报。 听说到如此怪异情况的吴字连连长吴巳赶紧跑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这吴连长刚走到车队面前,车队中间被众人保护的最好的一辆车上突然传来了一个女声:“小吴连长,快让他们放行。”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吴巳浑身打了个激灵,赶紧一溜小跑到那个大车的车窗前,对着车窗就是一个军礼。 “报告,黑山卫一营吴字连连长吴巳报到,请玉姑娘指示。” 没错,吴巳的听力很棒,而且有过耳不忘的能力。他已经听出来了,这车里面的说话的女人是谁了。 虽然这女人在黑山卫没有什么职位,但却是春风细雨俱乐部的检察长,负责监察整个春风细雨俱乐部的运作。虽然不具体参与业务和经营,但在整个春风细雨俱乐部中的话语权比掌柜卫三娘要大的多。 不是她的能力有多强,而是这人是李睿的四大贴身侍女之一,有李睿的绝对信任,就是拥有在李睿系统内的绝对权威。 这两个身份,任意一个都值得吴巳敬礼。 没错,来的人就是四大贴身侍女的玉儿。 “我给王爷带来一些东西,你带路,顺便提前去禀告王爷一声。” “是,卑职这就安排人去禀报王爷,请玉姑娘跟我来。” 这个巴结玉姑娘的机会,吴巳是不会放过的,他是知道这李睿的几个侍女说是侍女的身份,但都可以当李睿的半个家,甚至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面,那就是说一不二的主。 为了以后在玉姑娘面前留个好印象,当然要自己亲自带路。至于提前通报李睿的事情,安排指导员去就是正好。 所以,当李睿和李靖在谈论明天的进攻手段的时候,就看到了吴字连的指导员,李根生气踹嘘嘘的跑过来。李睿还以为敌情有变,正在心里纳闷,这山东绿林道上难道有什么智者看穿了自己的行藏? 再算了算时间,又觉得或许是玉儿来了,但这也太快了一点吧? “报告营长,玉姑娘来了,还带来约莫十辆大车,有两百号人马随身保护。” 听李根生说完,李睿呆了一呆,果然是玉儿赶到了。 通过不断的书信往来,他是知道玉儿要过来的,但按照正常的行程,应该还要晚几天才会到,没想到在这个时间点赶到了。到底是自己的玉儿,想必是想死自己了,这是在日夜兼程赶路啊。 “走,看看去。”李睿也不隐藏自己的激动心情,哪里还管什么李靖,直接一把抓住李根生,拔腿就走。 “哎呦,哎哟,营长,您轻点,轻点。走这边,这边。” 李根生一边揉着被李睿抓的生疼的胳膊在叫痛,一边还要指路。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向以文弱形象示人的营长,手上的劲道这么大,让他这个已经跨进武道高手门槛的暗劲大成者都吃不住劲,忍不住呼叫出声。 “哦,哦,带路。” 李睿这有接近一年时间,没有见过自己的几个小侍女,对她们也是思念的紧。一时忘形,也就没有控制好手上的力道,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一点点实力。 听到吴巳呼痛后,他赶紧收敛劲道,放开抓住吴巳胳膊的手,催促不已。 “少磨蹭,快走。你再装熊,老子真揍你了。” 81.新式火枪,持之足以横行天下 经过这么快一年的朝夕相处,李睿对这些没皮没脸,越骂越精神的家伙们是不会有好脸色的。 本来看到一个作战连的主官之一的吴巳呼痛,李靖还以为李睿有极强的武力。但李睿这么一催,李靖反而误会是吴巳在磨蹭时间,故意逗李睿,让他急一急。 李靖也不由莞尔一笑,这黑山卫的官兵之间的氛围真是好,在非作战状态完全没有上下级之分,谁都敢和李睿开玩笑。可一旦作战起来,个个又都能玩命,且对李睿的命令执行起来毫无折扣。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部队啊? 李靖在这短短几天就被这支部队所征服。 “王爷,奴婢想死你了。” 玉儿见到李睿,根本就来不及说正事,不顾自己一直坚守的主仆名分,也忘记了旁边还要其他人看着。如同八爪章鱼一般,扑进李睿的怀中,就开始嘤嘤哭泣。 李睿自然不能让她这个样子被太多人看到,虽说都是自己兄弟,对自己忠心耿耿。但李睿担心的不是这些大老爷们嚼舌头,而是一会这情不自禁的劲头过去以后,玉儿自己不好意思见人。 于是李睿一边抱着玉儿走向一边不远处的营帐,一边小幅度的挥动手掌,要那些电灯泡都站远点。 至于说为什么不是挥动手臂而是手掌,那是因为手臂此时被玉儿抱得死死的,就算李睿可以动弹,但还要用力抱住玉儿,所以也只有挥挥手掌了。 好在旁边都是贴心兄弟,看李睿的手势,就知道自己再待着不走就是多余了,反正现在距离天色大亮还有个把时辰,应该相对安全,于是很快。李睿周围一百米就连一个鬼影子都看不到了。 一向精明强干的玉儿本来是想见到李睿先说公事再叙思念的。可一见到李睿就什么都忘记了,只知道抱着自己的少爷哭了。 这一哭,足足哭了有两刻钟。听见玉儿哭声小了,看着她也渐渐平静下来了,李睿才维持着抱着她的姿势,开口: “我的乖玉儿怎么了?谁欺负你了,少爷回来替你做主。” “嗯。就少爷欺负玉儿了,这一去就把我们都抛下不管了。” 慢慢恢复理智的玉儿,看自己这么抱着李睿,姿势着实不雅,就挣扎了一下,想从李睿身上下来。李睿此刻哪里会放手,强行用力搂了一下,玉儿身上也就不再使劲了,但嘴里还是要羞涩一下的。 其实玉儿也特别享受李睿这种怀抱她的感觉。以前朝夕相处,大家都谨守本分,哪里有机会被少爷抱一下?现在李睿稍一坚持,玉儿自然是顺水推舟的赖着李睿怀中了。 如果顺着玉儿的话题讨论下去,那就是一个送命题。李睿自是不会这么愚蠢,当即转换话题: “少爷也想你们,这不还没上岸就告诉你们自己的行程了吗?而且还允许你们过来呀。对了,按行程算,你不应该这么早就到了的,是有什么问题吗?” 已经完全恢复的玉儿,一边享受李睿的怀抱,一边说: “是檀儿姐姐要求我们日夜兼程赶路过来,她说少爷要在山东练兵,咱们这批人越早到,少爷的底气越足。” 李睿有点奇怪:“你们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我是要你们来看望我,不是要你们来给我壮胆,也不需要你们几个女人来给我壮胆。” “爷,您别气,一会您就知道了。” 这一生软言轻语的“爷”,把李睿的一点点不快叫的无隐无踪。 李睿一直就知道,这四个侍女中,也就是这玉儿最会哄李睿开心,看来自己虽然离开了一段时间,玉儿这老本行还没丢。就这么一句话就抚平了自己那不知名而来的怒气。 “爷,您听我说,在您出征后不久,大约也就是一两个月的时间以后,巢院长就带着人搞出了你说的火枪。” 玉儿只开了一个头,李睿就一下激动起来,抱着玉儿的双臂忍不住紧了一下,马上就发出了灵魂三连问: “老巢搞出来了火枪现在到什么程度?你们怎么不和我说,这要是走了弯路就太耽误时间了。” “确实搞出来了,现在都已经是研究到第四代了,几乎就是一个月一升级。巢院长要我们不告诉你的,说是,现在都是按照你当初和巢院长讨论过的方向和路线在前进,没有偏差,也就不用你来纠错了。” “再说这么重大的事情,在书信里说实在太不保险了,万一泄密了就麻烦了。所以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以后,还是觉得等你回来再当面说给你听,演示给你看比较稳妥。” “嗯,你们做的不错,书信往来确实会泄密。有样品吗?拿来我看看。”李睿对他们的谨慎表示赞同,这可是和手榴弹一样,甚至更为犀利的国之利器。当然不能有泄密的风险。 虽然以后大家也会慢慢仿制出来各种枪械,但最先进的火药技术、造枪技术都在我黑山庄,我脑子里还有更先进的技术,试问天下间谁能仿制? “不但有样品,还给少爷带来了一个惊喜。檀儿姐姐用平时您教授的知识,建立了一只火枪兵。已经用三段式射击规范训练完成。今天给您带来了,这就是我们说给您的底气。” 玉儿有些自豪,也有些忐忑的看着李睿,生怕李睿批评他们僭越身份擅自做主。 这事是可大可小的,往小处说,就是几个奴婢记挂主子的安危,给主子训练出了一只卫队。但要是被有心人抓住把柄后,往大了说,那就是欺君罔上,擅自组建私人武装,意图不轨。 “婵儿知不知道?” “陛下知道,还是陛下给出的主意,从黑山卫二营中抽调二百人出来组建火枪队。说这样就能不为外界所知,自己悄悄的壮大实力,还说这种故意装怂不出名的做事风格,就是少爷的习惯。” “婵儿知道就行了,后面的话,我就当是赞扬来听了。” 玉儿不由掩嘴轻笑,听到自己少爷这样说话,玉儿一颗提着快一年的心,终于踏实的放回了肚子里了。自己的少爷依然还是那么无耻的有事先问媳妇的态度,果然还是原汁原味的软饭王的味道。 “也就是说,你带来两百训练有素的火枪兵?” 李睿突然反应了过来,激动的差点就把玉儿从怀里给扔出去了。现在自己还不知道这火枪的威力,但能让檀儿拿出献宝的架势,能让女帝亲自参与挑选部队人员,那成军后,威力一定是不小的。 李睿相信,要是早有这种部队,哪怕只有三千人。自己就可以横推整个半岛。什么高句丽、百济、新罗,统统都去见鬼去吧。直接就可以建立大隋朝州了。 “叫他们演练一下,如果可用,那你们来的也太及时了,我这马上就要攻这二贤庄了。” “好的,我马上安排。”玉儿也是知道轻重缓急的人,赶紧从李睿色怀中挣出自己的身子,一溜小跑的离开了。 李睿看着自己有了反应的小李睿也是摇头苦笑,这些丫头们是真的长大了,肯定是感觉到了自己身体的变化,连玉儿居然都知道在自己面前害羞了。 这也不能怪自己呀,李睿心想,这可是你自己扑进自己怀里的。一个刚新婚一年多的正常男人,又快一年没接触女人,有点小反应,这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啊。 抛开这些小心思,李睿随意从迅速集结好的火枪手手中拿过一把火枪,上下仔细打量起来。 “这就是巢院长所说的第四代火枪。其实,巢院长说这已经是相当于王爷和他描述的步枪了。” 李睿一边查看枪支,玉儿在旁边一边解释。看的出来,为了能给李睿讲清楚这火枪,玉儿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然,一个只会伺候人的侍女哪里会懂这么多枪械知识? “这枪已经不是哪种先填火药再装铅弹的原始火枪了,它有专门的弹仓和预先做好的子弹。弹仓里面一次性可以放五颗子弹。只是子弹还是只能做到您说的那种纸弹壳。” 李睿看着手中基本上就已经是现代步枪模样的火枪,不由对古人的创造力佩服不已。自己只不过和巢元方仔细描述了一下步枪的发展,结果不到一年,他就给了个这么大的惊喜给自己。 “现在产量如何?”李睿问了一句核心问题。 “巢院长就估计您会关心这个问题,所以没好意思自己过来。他说由于关键的枪管实在是太难生产,以现在黑山庄的生产能力,四个月也就生产出来您看到的这两百只。子弹倒是没什么难度,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玉儿正面、直接的回答了李睿的问题。 “一个月生产五十支,这算是不错了。” 李睿听到这个数字不由得哈哈大笑,这生产速度,就算自己回来后不做调整提高,有两年的时间,步枪加手榴弹,就能武装一支纯热武器部队,足够自己横行天下了。 82.整编火枪队,这是两百神枪手啊 不过,李睿突然想起来,刚才玉儿说这些火枪手是按三段式射击规范训练的。既然是能发射预装子弹的现代步枪,那按老式火枪的三段式射击规范训练,就显得太落伍了。 老式火枪由于设计精度不够,只能靠人员站位的高密度来弥补这一缺陷。 而新式步枪对敌人的杀伤,那就是一枪一个,根本用不着排密集的队型来保障准确度。 不过,由于是热武器降维打击冷兵器,所以现在用用三段式火枪阵来对付这二贤庄是足够了。 至于这步兵的操典,自己回去黑山庄以后在编写好了,倒是不急于一时,现在就临时安排一些东西就好。 “玉儿,这火枪的射程如何?” “第一代、第二代火枪大约只有二十到五十步,再远了就射不透两层牛皮了,所以巢院长根本没有量产,只在实验室做了几只。第三代倒是不错,一百五十步内,可以射穿三层牛皮,但枪管容易炸。所以,也没有量产。” “到了这第四代,在老秦和其他院长的帮助下,改进了钢材的配方,又用一只铁棒整体来掏出枪管,就基本解决了炸膛的问题。射击距离也大了一点,可以保证二百步内,射穿铁甲。” 李睿默默计算了一下,二百步的距离,大概相当于现代人们常用的两百六十米。能在这个距离上有效杀伤,那这第四代火枪就相当于这个时代的狙击神器了。 想到这里,李睿对火枪队的临时队长也是黑山卫二营的营长李福海说:“训练的怎么样?两百步内能弹无虚发的有几个?” 李睿是知道这神射手的难得,也是抱着万一的希望询问了一句,要是火枪队出了几个神枪手,作为狙击手使用,那天亮后进攻二贤庄的作战简直就是一场玩笑了。 “报告王爷,火枪队所有人都可以做到一百步内弹无虚发,有一百人可以在一百五十步内、五十人在两百步内保证指哪里打哪里。” 李福海大声的给了李睿一个他绝对没有想到的数据。 神枪手的比例居然如此之高?确实是李睿没有想到的,这是为什么?李睿有点走神了,难道是老天眷顾,挑选进火枪队的都是有射击天赋的狠人? 看着李睿有点走神,李福海觉得是李睿太小看他们这些被女帝精心挑选出来的火枪队士兵了。 且不说参加火枪队的门槛,最少都要是明劲入门的武者,更是为了保证射击天赋的优势,选拔的时候,都要求火枪队队员们是曾经精通一门或多门暗器的高手。 经过一系列的类似李睿对黑山卫一营的操作,火枪队虽然没有跟着李睿出生入死的上战场,但这对李睿、对女帝的忠诚度都绝不逊色黑山卫一营的官兵。 甚至就连火枪队的编制都参照一营的编制执行,两百火枪队分成了两个连,每个连都是有连长和指导员的双领导配备。他李福海这个火枪队队长就兼任一连连长。 “好,不愧是我黑山卫的兵。现在你安排那五十个两百步能弹无虚发的兄弟跟我走,我另有用处。剩下的一百五十人,你把士兵分为两个部分,等待命令,配合一营战士,分别从二贤庄的前后大门攻击。” 李睿当然不会和自己的黑山卫客气,在欣喜之余,直接下达了作战命令: “记住,我勇敢的兄弟们,今天作战没有,也不需要列阵迎敌,而是需要你们发挥神射手的作用,以三人为一个战斗小组,分散出击,为攻击部队的兄弟们保驾护航。快速解决负隅顽抗之敌。” “兄弟们,你们负责强攻二贤庄的前后门,在攻击当中,如果有任何危及自身生命安全的隐患,一定要放弃任务,先排除隐患,保住性命要紧。” “是。”李福海大声的回答后,转身对着火枪队开始发布命令。 “第一战斗小组留下,听候王爷吩咐;第二第三战斗小组分别归建,一连进攻前大门,二连负责进攻后大门。” 在部队很快的散开又聚集以后,就形成了三个方阵,小一点的五十人神枪手方阵静静的矗立在李睿身后,默默的等待李睿的命令。 另外两个差不多的方阵一个向二贤庄正门,一个向二贤庄后门快速运动而去。 “刚才我对火枪队其他人说的话你们也听到了,今次这场战争,你们要转变思路,就是要做到二百步外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才对。” 李睿挥手招过因为避嫌而站着远远的李靖,对李靖说: “你带几个人,负责协调一营和火枪队在进攻过程中的行动统一性。只能看和做,不许说。明白?” “卑职明白,营长这是要提拔我,故意找机会培养我。”李靖是真心的说出了这句听着都肉麻的奉承之语。 李睿根本就没有继续搭理李靖,因为他的事情太多了,或者说是想实践的东西太多了。此时他已经在和被他挑选出来的神枪手们聊上了。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黑山卫的特战一连,我会给你们每个人安排两个助手,和你形成个小小的三人团队。这两个助手,一个负责你们团队三人的饮食起居,一个负责保护你们团队的安全。今晚,请开始你们的自由猎杀行动吧!” 简单说就是黑山卫火枪队正式亮相在这山东战场,李睿给火枪队的命令是,只要进攻开始,在二贤庄范围内见着没有穿黑山卫制服的人都可以就地射杀。 “报告营长,刚电报局的檀儿姑娘传来紧急报告,说二贤庄这两天刚举办完北七省绿林大会,这会应该有大量的草莽绿林之人在山庄内,提醒我们小心行动。” 充当护卫和参谋的吴字连连长吴巳快步走过来,对着李睿就是一阵耳语。 本来李睿就不大看得起那一盘散沙的所谓绿林好汉,现在又有火枪队加入。李睿就更不在乎了,不过好歹也是一个变故,还是要通报全军知道一下的。 “传令全军了解这个消息,告诉大家我们是大胃王,不管对方上来多少菜,我们都吃的下去。” “另外,限时一小时内,要孙字连全连,马上和我这身后的五十个神枪手进行整编,建立五十只狙击小队,以狙击手为队长,原孙字连士兵为保障人员。立即对二贤庄外围再次进行扫荡和攻击。” 时间是公平的,并不会因为李睿的开心或单雄信的没有准备而去变快或变慢。就算是李睿认为自己准备的也并不充分,不然怎么会要到开打的时候,才知道这二贤庄内有可能有大量的绿林亡命。 李睿也不顾熬夜的疲劳,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关注周边的实时信息通报。从而可以细致入微的对战场进行指导。 “啪啪啪。”五更过去不久,天刚刚亮透,秦琼就用力的砸着这二贤庄的大门。 “谁在门下喧哗,不知这里是什么地方吗?活腻了?” 不一会,二贤庄庄务一级总管单忠来到了庄子的寨墙上往下看,他看到了一个雄壮男人的男人,手牵着一匹黄骠马,在那里砰砰的砸门,也就放声大喝道。 他虽然只是二贤庄的一个一级总管,但背靠大树好乘凉,宰相门房七品官。 有二贤庄这个大树,单忠的底气也是足的很。虽然正在砰砰砸门的男人看上去雄壮非常,孔武有力,但这可是山东绿林带头大哥的庄子,自己又怕个什么? 再说,这刚开完北七省绿林大会,庄内还有许多没有离开的英雄好汉,要是自己忍气吞声岂不是弱了自家庄主的名头? 哎,这就是眼界害死人啊。要是单忠稍微有点文化,就会知道,越是真正有实力的大社团,规矩越严,对人也越礼貌。 秦琼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自己这可是来搭救这二贤庄阖府满门老幼的。可这二贤庄居然如此倨傲,自己砸了半晌的门,居然都没人搭理自己? 难怪昨夜黑山卫横扫了二贤庄外围全部据点,这二贤庄居然没有一点反应?这是根本就不知道啊。 这大名鼎鼎的单雄信,单二哥就是这么带兵、治理庄园的? 真是不败都没有天理。 试想,要是现在站在这里不是自己在砸门,而是黑山卫一营展开进攻,那二贤庄还能有一点反抗的力量吗?就算有反抗的力量,仓促之下,也无法组织起来。 李睿这是对自己、对黑山卫该多有信心啊?好好的偷袭不打,却要自己先来劝降,劝降不成再正大光明的进攻。 秦琼终于明白,李睿的练兵是什么意思了。要是对方连一点反抗的力量都没有,也就不是练兵而是单方面的屠杀了。 看到二贤庄内终于有人搭理自己,秦琼没好气的说: “大隋黑山卫秦琼来拜见单雄信、单庄主,请开门。” 人的名树的影,这秦琼在山东还是颇有名声的,果然秦琼通报姓名后,那二贤庄的单忠也不请示,直接示意庄丁开门。 83.招降失败,黑山卫的攻城套路 “哟,是秦爷,您看我这有眼无珠的样子。我这就开门,您先进来奉茶,我马上去通报庄主。您快进来。” 秦琼自然不会和这种人一般见识,也不多说,退后几步,翻身上马,安静的等着了。 宾主在忠义堂落座,略寒暄一阵后,单雄信先开口询问秦琼的来意。 单雄信心下揣测,这秦琼可是有官身的人,前两天绿林大聚会,自己碍于他的官方身份,没方便邀请他,他是不是今日来找麻烦的? “叔宝你可是忙人,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找某?” “好叫单二哥得知,某如今在黑山卫当差,现在黑山卫要扫平山东绿林。营长得知某和单二哥曾经有过一段交情,特给个机会,让某来劝二哥降了黑山卫。” 秦琼本来和这单雄信就没有多深的交情,也就实话实说,不去拐弯抹角了。 听说要自己投降,单雄信心中就是一怒,不过他也很快平静了下来。这么多年的绿林也不是白混的,单雄信能做到绿林魁首的位置靠的就是比哪些动不动热血上头的莽夫沉稳仔细的优势。 敢发这个话,还能要秦叔宝来做说客的,怕也不是一般人,先打听打听再说。 “黑山卫,某家倒还是真没听说过,要某家投降,总要有点真本事吧?”这就是绿林上的“盘道”了,你有什么本事就说出来。那意思,你要是降服的了我,我降了也没什么。 “单二哥没听过黑山卫也是正常,这黑山卫在大隋是真的声名不显,但却是在刚刚结束的高句丽战争中获得了‘地狱使者’的外号,就可以想见其战斗力之强悍了。” “哦,打过高句丽的棒子啊。那不算什么,我这里随便出去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打的赢两三个高句丽的棒子。这战绩不足为凭。”单雄信对黑山卫的战绩不屑一顾。 “单二哥,黑山卫第一仗,是七百人打两万人。后面一直都是带着四十万远征军,横扫整个高句丽战场。这是否可以体现他的战斗力?关键是打完高句丽战争后,黑山卫不死一人。” 秦琼虽然刚到黑山卫不久,但他确实是声名远扬的山东好汉,有一些黑山卫中的山东籍士兵是知道这个“赛专诸”的。 再加上他也算是加入了黑山卫,是自己人,所以,很多黑山卫的士兵都没有对他保密。而是秦琼问什么,他们就回答什么。 这不,也就几天的功夫,黑山卫在高句丽作战的一些细节都被秦琼打听的清清楚楚了。而这些战绩,正好在劝降单雄信的时候用得上。 “嘶”单雄信倒吸一口冷气,七百对两万,这肯定是吹牛,不足为信。可是那不死一人的战绩就不是能吹出来的,在如今绿林中打个群架都要填上好几条人命的年代,上一次战场能不死一人? 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奇迹。而且,整个高句丽战场打了一年多,肯定不止打一仗,那这黑山卫就厉害了。 看单雄信眼中闪烁的目光,秦琼知道这单二哥怕是也怂了。 也是,混绿林的,哪有不怕死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莽夫,在绿林中,怕是早就不知被埋在哪里了?于是秦琼称热打铁继续说: “而且,黑山卫后台硬板,足以堪比天子亲兵。他们” 秦琼不说这句话还好,一说这句话,也不知怎么就触动了单雄信的某个神经。还没有说完,就被单雄信给打断了。 “你说这太上皇是不是老糊涂了,好好的有两个儿子,不把皇位传给儿子,却传给自己的女儿。不说牝鸡司晨必然会天下大乱,就是这女帝还娶回来了一个叫李睿软饭王。这下一代的天下还是不是姓杨都难说的很。” 说到这里,单雄信仿佛被自己的话给说服了,对秦琼说: “要不叔宝你就弃了那身官衣,到我二贤庄来得了,别受那个女人的气。在我这里,大家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岂不快活?” 秦琼一听,得,我前面都白说了。 原来这单雄信根子上是对女帝不满。 不管是真的因为女人当家,自己没面子,还是被觊觎皇位的其他人所利用。有了这个心思,那这单雄信、二贤庄就没救了。 谈到这里秦琼就已经不想再谈了,马上站起来对着单雄信一拱手,做出了最后的努力,说: “我也只是因为和二哥有过一段机缘,而被黑山卫的营长选为一个传话人,我最后劝二哥一句话,还是降了吧。二贤庄是经不住黑山卫的攻击的,到时候人灭庄毁可不是我愿意看到的。” “多谢叔宝的好意了,我这二贤庄可战之人近万,还真是不惧任何人。谁要想要咬我一口,就让他来试试,那就看他牙口好不好了,看是崩碎他一口牙,还是我二贤庄完蛋。” 在听说黑山卫是女帝的势力后,单雄信很明确的拒绝了秦琼的招揽,而且决心很大的要和黑山卫对着干。 秦琼心下暗想,也不知是谁给这个傻子的信心,他凭什么去崩碎黑山卫的牙啊。看对方坚决的表情和决绝的语气,秦琼也懒得跟一个将死之人废话了。 “那秦某就告辞了,请二哥再三思一下把。一旦拒绝,后果严重啊。” “叔宝不用说了,某送你出庄。” “哦,单雄信就这么把你赶出来了?”李睿对着有点灰头土脸被单雄信强行送出来的秦琼调侃了一句。 跟在身边的李靖此时到没有附和李睿的调侃,而是思索了一会以后,对李睿说: “营长,你这次黑山卫大练兵,或许还真歪打正着,帮陛下解决了一些隐患也说不定。” “怎么说?”李睿问。 “通过叔宝刚才的说法,那单雄信是在确认咱们是女帝的势力后才翻脸的。前面还是有投降意图的。那就很明显,这山东绿林实际上已经被反对陛下的势力所控制,不管这背后控制山东绿林的人是谁,剿灭二贤庄一定错不了。” 李睿懒得再分析了,毕竟想把女帝从皇帝的位置上拉下马的人太多了。不说各路手握重兵的诸侯藩镇,就连女帝那两个蠢货哥哥都会希望女帝下台,他们有机会登基为皇帝。 那两个蠢货也不想想,要是女帝被那些野心家给推翻了,杨氏一门估计也就灭门了。哪里还会轮到他们登上帝位。 不过也不能排出他们两个的嫌疑,因为他们够蠢,够容易被人利用。要是有人煽动一下,估计这两个家伙就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自己的亲妹子。 太复杂了,想不清楚了,于是李睿就不想了,直接开干,这就是李睿的特点。要不是这个特点,估计李睿早成了被自己经历给逼疯的神经病了。 “命令,除了我的警卫吴字连以外,其他七个连队开始各自按照预先计划的攻击方向进攻。火枪队打散,分别配属七个攻击方向,由一营各个攻击连长指挥。” “另外,特战一连留三个小队在外围保护营指挥部,其他小组自由作战,以最大程度毙杀敌人为目的。都是大隋人,开战后半个时辰,如果看到放下武器投降的,可以先俘虏以后再审问。” “但是,开战前半个时辰必须要最大程度杀死庄内敌人,以震慑敌胆。这对后面敦促他们投降有帮助,好了,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看了一圈营帐内,看这些连队的连长、指导员都没有要说话的欲望后,李睿宣布: “去准备吧,三刻钟后开始进攻。提醒各位一下,尽量使用热武器,也就是手榴弹和火枪营,少让兄弟们去拼个人武勇。别让兄弟们在这小河沟里翻了船。祝各位好运气。” “是。” 这就是黑山卫,平时吊儿郎当的,一旦进入战争模式,整个全营就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体现李睿意志的声音。 短短的三刻钟以后,激烈的战斗从七个方向同时开始。 由于李睿实在是瞧不起这黑山庄的战斗力,所以根本就没有用什么主攻和佯攻,七个连全部拉上去,各自找个方向就那么开打。 结果这一打还真把单雄信给打蒙了。 自古以来就没有这么打仗的。打仗攻城,历来都是从城门方向开始进攻。就是为了方便破城。 可这黑山卫也太不按照套路出牌了吧? 哪有这么不管前面是城墙还是城门就那么胡乱找进攻方向的? 单雄信不知道黑山卫的武力值,自然也就不知道黑山卫的进攻方式。 在黑山卫眼里,进攻那里都一样。 反正都是火枪队压制的庄子的寨墙上的防守士兵抬不起头,然后一通远程抛射手榴弹,最后就是绳梯攻城。 一般来说,等到绳梯攻城的时候,寨墙上基本就没有活人进行抵抗了。不是被火枪和手榴弹炸死,就是被手榴弹爆炸发出的声音吓懵。 战斗没有序幕,从黑山卫放第一枪的时候就进入了白热化。倒不是二贤庄守卫敢拼命,而是黑山卫的士兵赶时间。 84.狙击手初面世,风采依然犀利 营长一共就给了半个时辰,超过时辰就要抓俘虏。 要知道现在黑山卫里面可是有太多原来远征军的士兵。这些在高句丽战场杀得血流成河的杀才们,可都是打仗不抓俘虏的主。 这下二贤庄的庄丁们可就惨了。 本来单雄信综合各个被进攻的点的报告,看到每个进攻点的敌方也只有百来人,他就完全没把这次所谓的官兵围剿二贤庄放在心上了。 凭借二贤庄内,那近乎万人,且有众多明劲和暗劲高手绿林好手的守卫,单雄信自信这二贤庄虽然不是龙潭虎穴,但就官兵那点战斗力,没有个十万人是攻不下来的。 就这眼前攻庄子的百十来人简直就是来搞笑的。亏自己还那么重视秦叔宝的消息,给整个二贤庄加强了防卫力量。 这点人根本连给庄丁们塞牙缝都不够。 放下担心的单雄信还有闲暇泡上一壶茶,要不是军中不方便带女人,他肯定要带几个戏子在寨门楼子上唱大戏,给兄弟们助威。 所以,就在庄丁们刀出鞘、弓上弦,全神贯注的防备对方的进攻的时候,单雄信却在二贤庄正门的寨门楼子上,带着几个师爷、智囊一类的帮闲,悠闲镇定的看着战事的发展。 但事情往往都是出人意料的。 在攻城部队距离寨墙一百步,所有的弓箭手都开始准备,也就是传统的攻城部队马上要面临攻城第一道重大伤亡关口时候。攻城部队却诡异的停了下来,不但不进攻,反而在用铁盾搭建掩体。 黑山卫这一下骤停,把正在寨墙楼子上观战的单雄信给整懵了。返身问身边的智囊:“刘先生,官兵这一招是什么意思?他们不是进攻的吗?怎么还先搭上掩体了?” 这个刘先生是山东有名的谋士,自比刘伯温在世,但也还自认不如先辈,于是给自己取名刘仲温。此乃闲话略过不提。 被单雄信尊称先生多时的刘仲温,自然不能说自己不知道攻城部队为什么会如此?于是刘仲温眼珠一转,对单雄信解释道: “对方人数很少,用的就是精兵战术,自然不能和普通部队一样用人命来填满这一进攻路线。而对方因为人少又不能形成抛射箭雨,这样的举动就应该是防备我方神箭手的突袭。” 可别说,这刘仲温还是有点才能,这一下猜测虽不中亦不远。这个掩体是各攻击连队给火枪手配备的,就是防范对方那些臂力奇大或武功极高的神箭手对火枪手的突袭的。 “先生高见,单某受教了。”单雄信自己读书少,因此,对读书人是很尊敬的。 “庄主客气了,仲温理应为庄主解惑。”刘仲温手中摸着山羊胡子,微笑颔首。他嘴里说的客气,但周围的一众帮闲都看出来了,这刘仲温看单雄信就是一副孺子可教的眼神。 就在两人惺惺相惜,很有默契的表演君贤臣智的时候,远远的传来了一声爆竹爆炸的声音。 于此同时,“嘭”的一身响起,刚才正在和单雄信交流的刘仲温的头颅突然爆裂开来,白的红的喷洒了周围人满头满脸。 接着,单雄信身边被这突然意外给整的呆愣的众帮闲中,距离单雄信最近的那一个,头颅又突然爆裂。 此时,远处像爆竹的声音犹如炒黄豆一般密集响起。 单雄信明白,黑山卫开始进攻了。 随着这爆竹的声音,寨墙上的人纷纷倒地,单雄信到底是生吃过人肉的草莽英雄,很快就从震惊中反应过来。他紧紧的趴在地上,双股发抖,此时什么武功都忘记了。 单雄信此时,满脑子都是刘仲温死的时候,那脑浆崩裂的画面。那刘先生和后来死去的吴先生,可是都和自己近在咫尺,别人却不杀自己,那是什么意思? 琢磨不透对方故意留自己一条性命的单雄信,悄悄的露出一只眼睛来查看战场的情况。 这一看不要紧,单雄信的信心瞬间崩溃。 此时,攻城部队开始进攻不到一刻钟,单雄信就知道这二贤庄完了。这真不是他悲观,而是他看不到一点点胜利的希望。 庄子的寨墙上,到处都是头部爆裂或是要害处在向外汩汩冒血,只剩下一口气吊着的庄丁。 而大多数庄丁却是被吓的不知道该干什么,手里拿着刀剑却不知道敌人在哪里,双眼流露出对死亡的麻木和无奈。 随着远处不断响起的爆竹爆炸声,不断有被吓傻了木然站着不动的庄丁头部爆裂或要害冒血的倒下。 单雄信早就被吓得腿软,只有趴在地上,而恰恰是这一举动,在此时救了他的性命。单雄信此时也看清楚了,是对方攻城部队中的一些人拿着一些奇怪的棍状物在对着自己这边发射暗器。 随着一声声爆炸声,自己庄子上的精锐兄弟就一个个的倒下。 这看着已经恢复过来的单雄信目眦欲裂,这些狗官兵也太欺负人了,躲在一百步外放暗器,自己庄内又没有军队中的强弓,庄丁手中的软弓和一些自制的猎弓,根本就够不到杀伤距离。 这就是单方面的屠杀啊。 不过,单雄信既然看明白了,他也就知道该如何应对了。我趴着让你打不着不就行了吗?于是他赶紧趴着大喊:“都趴下,都趴下,趴下他们就打不着了。” 黑山卫毕竟人少,火枪手就更少,也就点杀了几百人后,庄子的寨墙上就看不到庄丁的人影了。 李睿知道,这不是被打跑了,而是都躲起来了,至少是躲出了火枪的视野。看来这单雄信在打仗应变上还是有一套的,只死了几百人就能如此快速的反应过来?不简单。 但黑山卫的攻击仅仅只是这样吗? 前文介绍了,黑山卫的既定战术就是,一旦枪支射击清空了寨墙上的人,那么手榴弹投掷即刻开始。 此时,趴在地上已经不知道移动的单雄信眼内所见就是漫天的黑点落在寨墙和寨内,然后黑点轰然爆炸。被巨大爆炸声浪震的不知道东南西北的庄丁哪里还会想到去做防守? 然后,那百来人的进攻部队,就畅通无阻的奔袭到庄子的围墙下,开始向上扔小黑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一颗远距离投掷的手榴弹刚好滚到了单雄信的身前。 号称听觉山东第一的单雄信,此时已经被爆炸给蒙蔽了五感,根本就没有听到或看到这个缓缓滚过来的手榴弹。 于是,开战不过半盏茶的功夫,这个雄心勃勃的,看不起女帝的山东绿林魁首,就这么不明不白,稀里糊涂的去了。 其实黑山卫的战术无比简单,火枪点名以后,先是用投掷器进行远程投掷手榴弹,然后就是进攻部队贴近到寨墙下,用手近距离投掷手榴弹。就这两招结束,其实二贤庄的抵抗力量就基本被清空了。 等黑山卫战士,利用绳梯翻过庄墙的时候,也就是剩下追歼一群毫无斗志溃兵的战斗了。就算碰到几个还有余力反抗的绿林高手,那被李睿安排出来的五十组神枪手可不是假的。 任你武功再厉害,远距离的五发子弹过去,那练了几十年的武功就是一个笑话。 秦琼和李靖全程在观摩这场战斗,看到了热武器的威力,也明白李睿那无比自信的来源是什么了。 秦琼就亲眼看到,有一个号称打遍山东无敌手的宗师级高手,用自己的个人武勇为自己带来的一小队人马断后,结果刚拉开架势,还没接上手,就被火枪手远距离几枪给干掉了。 虽然,这宗师级高手能在自己那超人的灵觉指导下,躲开要害。但非要害的地方多挨几枪之后,还是会流血不止,动作变形,最终要害之处还是挨上一枪就玩完。 所以这武道高手在黑山卫这火枪面前和普通人的差别并不大。 看到这些,秦琼知道一个新的战争时代开启了,而此时自己就站在这个时代的颠覆俯视众生。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那个此时距离自己仅仅三十步,正专心观战的年轻人带来的。 李睿,你到底是一个怎样神奇的人啊?秦琼在心底感叹。 整个二贤庄其实很大,占地足足有五百多亩。可硬是在半个时辰内,被黑山卫七个连,对了还要加上火枪队两百人,给杀了一个对穿。 等一个时辰以后,李睿带着秦琼、李靖,在吴字连的护卫下进入二贤庄,抬眼看到的就是战场都快打扫完毕的一副景象。 至于俘虏,那是不存在的,一是黑山卫本来就没有抓俘虏的习惯,二是这次是火枪手第一次参战,很多二贤庄的庄丁,都是被立功心切的火枪手远距离给干掉的,哪里会有俘虏。 其实,这黑山卫的老队员们心里都憋着一口气,好好的攻城战,火枪手参战后被搞成了跑步比赛。 往往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敌人,黑山卫的士兵还没过去,或者刚刚跑到附近,这敌人就被火枪手远远的一枪给撂倒了。 李睿在远处观战,看到这种景象不由莞尔,看来,不用自己做什么思想工作了。有这么几次仗打下来,黑山卫的家伙们肯定哭着喊着要换装火枪了。 不然,以后但凡有火枪队参战,就凭借黑山卫原来的冷兵器为主的装备,也只配打打下手,抓抓俘虏,运送一下子弹的差事了。 这是,已经被铁血的战争培养出军魂的黑山卫一营所不能接受的。 85.百密一疏,二贤庄终有漏网鱼 其实,这次战斗,只要派出二百火枪手,再搭配上手榴弹投掷器,也就肯定拿下了。只是李睿打仗历来务求全歼,所以才七个连一起压上。为的就是不留一条漏网之鱼。 战斗的结果,李睿还是满意的,于是下了一条军令: “所有缴获全部上交,统计后,其中的两成作为奖励发给部队官兵作为犒赏。发现有私藏缴获不报告的,军法从事。” 那二百火枪手被李睿打乱编制后,开始还有抵触情绪,但一上战场,发现自己简直就是战场之王后,心里就只剩下激动和佩服了。 激动是因为第一次上战场,而且能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佩服,是佩服李睿的用兵之道,这李睿今天也只是第一次见到火枪兵,居然就你能立即用最优配置来进行使用。 也只有这样把自己这二百人打散使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火枪的作用。 不然,这二贤庄的人可不是正规军,绝不会和你战阵对冲,要是像以前训练中那样列阵对敌,自己这些火枪手在战争中就会沦为看客。 看着黑山卫在里面大杀四方,自己这二百人傻傻的在庄子外面列队等敌人上门。 而这些江湖豪客、绿林英雄们怎么会自己往枪口上撞?就那黑山卫看到敌人就红眼的杀敌劲头,他们火枪队连口汤都喝不上。 退出黑山庄的李睿,对因为不忍心看战斗后的惨状而留在营地的玉儿说: “你联系一下白家的船队,拿出一部分资金出来,就按五十万两银子计算吧,带回黑山庄。加大气力发展火枪。告诉老巢,研制方向,向连续发射和单手持枪两个方向发展,我昨夜画了两个示意图,你带回去,给老巢他们参考。” 说着李睿就递给了玉儿一卷用羊皮筒子封装好的手稿。 玉儿当然知道这卷手稿的珍贵,赶紧接过来,随身藏好,这才娉婷行礼。 “那奴婢就先回去了。” 虽然满眼的依依不舍,但聪明的女人知道现在不是谈风月人性的时候,听话就好。 “对了。” 玉儿仿佛想到了什么一般,对李睿欺身过去,要在李睿的耳边说话。 由于李睿比玉儿几乎高一个半头,所以李睿也很自然的俯身下来,两人现在的姿势犹如情侣一般的亲密,但两人谁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我们过来的时候,恰巧和一队官兵同路了一段,李福海过去和他们的头搭讪探底,几吊大钱,半坛子黑山醉打发过去,很快就搞清楚了,原来他们押解的是几个因为贩私盐而被充军的汉子。” “贩卖私盐要充军?”李睿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法令。他当时造精盐,可从没想过自己是不是在贩卖私盐?自然也没去任何盐务相关的管理衙门报备或是取得制售精盐的许可。 就连他开的那“优品杂货铺”也从未办理过相关售卖精盐的手续。 李睿在检讨,看来当初还是自己这身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然,就算你有制盐技术,要么是被人当做苦力使用,要么就被人干掉了。 “哎呀,王爷,我说的重点不是这个。” “哦,走神了,你接着说。” 看着近在咫尺的美女,听着她的佯怒娇嗔,李睿是真有点走神。他倒不是对玉儿有什么想法,而是我们的软饭王殿下想媳妇了。 “中途又发生了几次山贼以为我们在走镖运送金银,从而冲击我们车队的事故。刚好有一次就和这些官兵以及他们押解的犯人被山贼一起围了。” “你们路上还碰到这么多麻烦?见鬼,你赶紧说是哪几个地方,回头要剿了他们给我的玉儿出气,压惊。” 李睿赶紧展现自己的高情商,去哄女人开心也是好的。 “王爷,您别打断,听完好不?” 玉儿也是有点急了,哪有这样的? 总是打断别人的说话,这要不是李睿,玉儿早就翻脸了。 翻脸后,要么就是一走了之,不说了。要么就会找人打这老是插嘴的人的脸,太没礼貌了。 李睿赶紧用手捂住嘴,用实际行动向玉儿表明自己不再说话。 看到李睿如此做作,玉儿哪里会不知道,这是李睿在逗自己开心?自己姐妹几个可是李睿的奴仆,在自己主子面前,哪有什么礼貌或面子好去争的。一切要看主子的心情啊。 莞尔一笑的玉儿接着说: “那群官军中也没什么好手,但想必山贼也不会打官兵,所以我们只做好了自己的防卫,也懒得插手帮他们。结果山贼就找上这群押解的官军,一顿乱削以后,官军受不了了,您猜怎么着?” “还能怎么着?既然官军中没什么人才,你们又明摆着不想插手,那官军自然是要找他们押解的囚犯帮忙了。” “王爷一语中的,那伙官军真的去在囚犯中挑选了一个人,由他去接触山贼,并负责击退山贼。结果这人一出马露面,山贼先跑了一半。然后山贼的头头非常诚恳的说了句‘今天就给知节兄一个面子’,然后这伙山贼就全部撤退。” “后来我们去一打听这人,原来叫程咬金,字知节,家住斑鸠店,在绿林中算是一条好汉。只是家中尚有老母在堂,所以还不曾落草为寇。走贩私盐这条路也是无奈。所以,我们就动用了一点点身份,把这个程咬金给从押送官军中给要了过来。” 李睿惊了一下,说:“你是说,这程咬金在我帐下当兵?” “是的殿下,就在这批给你的火枪手当中,只是现在,这程咬金还只是一个小兵兵,刚达到基本射击标准罢了。王爷要是觉得这家伙有用,就自己去征服他吧!” 玉儿为自己能帮上李睿的忙而开心的笑着。 “好,我知道了,你安心回去,这人的情况我了解,是个人才。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李睿安慰了一句,这也不算假话,可能这世上就没有比李睿更了解程咬金的了。毕竟在史书中的介绍,这程咬金是个血肉丰满的人物,非常值得研究。 李睿讲完了这段话后,拉着玉儿向营帐内走去,边走边对身后跟着的自己早就准备好护送玉儿的连长说: “王字连,护送玉儿回去。” “是,王字连随时可以出发。” 王字连连长王未大声回答,护送玉儿虽然是个担惊受怕的苦差事,但有机会能和玉姑娘拉拉关系却是一件美事。 李睿当然不会让玉儿单身上路。 肯定是要安排护卫的。凭借黑山卫的战斗力,有这一个连的护卫,就算是千军万马也是能护着玉儿,安全的杀出一条血路。 “谢王爷。” 玉儿当然知道李睿是心痛自己的,也不矫情,坦然接受安排,这就是聪明女人的好处,懂事,不做作,不矫情。 “报告营长,据秦琼结合几方汇总的人员情报清点,这二贤庄庄主之下共九千七百余人,还有五人漏网。”吴巳不得已硬着头皮来汇报战场打扫的结果。 没办法,谁让他是轮值警卫和参谋负责人呢? 明知此时李睿由于和玉儿分开,心情肯定不好,但也没办法,这军情哪里敢怠慢?其他几个连长,包括秦琼自己都不愿意此时过来,也只有自己来做恶人了。 “混账,怎么会有漏网之鱼?查原因。” 心情不好的李睿果然暴怒而起。 自己就是不想过早的暴露黑山卫的实力,这才先花水磨功夫去扫平二贤庄的外围,再去进攻,结果还是有漏网的。这不是浪费自己的精力吗?还不如直接打进去来得爽利。 不说李睿的战后小别离和部队自查,就说这二贤庄此次遭受无妄之灾,确实还是有几条漏网之鱼。 单雄信那可是山东绿林魁首,他经营几十年的二贤庄内怎么会没有一点后手的准备?所以,在秦琼劝降后,单雄信马上就命令自己的五个贴身警卫护着他唯一的骨血单斌从地道中离开。 虽然单雄信不信自己的二贤庄会被攻破,但这秦琼名气太大,连秦琼都甘心追随的主子,想来也是差不到哪里去的。为了做到有备无患,单雄信还是秘密安排了这次逃脱。 之所以秘密安排,就是担心庄内其他人知道自己把儿子送走,而动摇了军心。大不了,如果二贤庄没事,再把自己的儿子悄悄接回来也就是了,那谁都不知道,自己还安排了后手。 神不知鬼不觉的,追随自己的绿林好汉们也就不会有异心了。 由于李睿的死命令,黑山卫在二贤庄挖地三尺终于找到这条密道的时候,三天时间已经过去了。此时单斌早就远遁无踪了。 而由于自身的谨慎,单雄信也终于让老单家留下了一条根。 经过三天的冷静,李睿已经能很清晰的看待有人漏网这件事情了。 这也不怪黑山卫的包围网织的不严,实在是这地道的出口已经是在二贤庄二十里外了。而这黑山卫也就七百人,此时人手不足的缺点也就暴露无遗,人少,包围圈自然也是难免有疏漏。 86.黑山卫镇压东莱郡,睿王回京 李睿检讨以后,总结出来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需要大量的士兵对周边范围进行戒严。而黑山卫的高配置和未来热武器的定位,就注定人员数量不会很多,那么就需要很多的普通军队进行配合。 哎,李睿感叹,这就到要地方部队配合的程度了?仗就越打越大了不说,自己部队的实力还是容易暴露啊。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先不找地方官府,自己先苟起来发展一波再说。 三天时间,黑山卫在打扫战场,而李睿和李靖、秦琼又开始了对下一个锁定目标的研究。 是的,就算有漏网之鱼,对大局影响也不大,尤其现在黑山卫多了火枪兵这一新杀器。这些冷兵器时代的部队,就算是强如匈奴骑兵,都已经不被李睿放在眼里了。 要是有朝一日研制出机枪和迫击炮,突厥骑兵就是一个摆设。但,目前,李睿自己手底下还不够硬朗,所以还是要谨慎小心的发展,先拿那些并不算是部队的绿林草寇练练兵吧。 但李睿是个咸鱼性格,这么几年的劳心劳力已经让他感到有点疲倦了。现在好不容易手上有了两个可以做帮手的人才,李睿怎么会放过? 所以,他把李靖和秦琼拉在一起,就是交给他们两个参谋的职责。 这三天以来,李睿就定了一件事,那就是确定下一个攻击目标,至于其他的排兵布阵和如何协调地方官兵?甚至如何行军等等细节那就是李靖和秦琼这二人的事情了。 打了绿林魁首,李睿觉得这陆地上的战斗也就那么回事,对黑山卫的帮助并不是多么大。所以,他这次给黑山卫选了一个水上的目标。相信通过这么几场练兵,黑山卫的水陆两个战场就都能应付了。 想那山东八百里水泊梁山,也不是只有宋代才有绿林山寨,而是历来都有强人占据。一旦遇到乱世,官府力量稍有不及,这地界就是强盗的窝子,水匪的家。 因此,这次李睿定的目标就是剿灭梁山水寇,不是只剿灭那一股最大的水匪,而是彻底荡平八百里全部的水寇。 这就是对黑山卫最大的一个考验了,那火药武器可是怕水。见了水,火药武器就完全没用了,这就是对火药的防潮和热武器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想明白这些事情以后,李睿也就没有再次亲自带兵打仗的想头了。一是没有这个必要,黑山卫的战斗方式基本已经成型;二是被玉儿这么一撩拨,李睿想媳妇了。 所以,李睿就不想再理会黑山卫练兵这些“小事”了。 他把黑山卫一应事务交由李靖和秦琼处理,任命李靖为黑山卫一营副营长,任命秦琼为黑山卫一营参谋长,并把寻找和调理程咬金的担子扔给了秦琼。 因为,据李睿所知,这程咬金和秦琼小时候可是邻居,两人关系还好的很。只是后来程家搬家回老家了,两人才被分开,不然这次秦琼过来投奔了黑山卫,早就应该把程咬金一起带来。 至于李睿自己,却只带特战一连作为警卫,转回东都洛阳。 虽然特战一连是加入了火枪兵五十人,但总数也就是只有一百五十人,人少但战斗力却极其强悍,能够充分保证李睿的安全。 而且人少,动静小,穿州过府非常迅捷。 加之,李睿无心在地方耀武扬威,只是想回到东都见媳妇。所以,不过一个多月,李睿这一票人就顺利返回了黑山庄。 隋大业三年十一月二日。 李睿回了黑山庄自然是有一番热闹,对那随身四侍女自然也是一番安慰。 由于是临时决定,快马赶回,所以女帝在接到李睿派人过去通知后,才知道今天抵达东都。快一年没见到夫君的女帝,自然是喜出望外。但李睿送去的信上也提出了一些需要他们两口子注意的问题。 按照惯例,在外带兵打仗的将帅没有皇帝的圣旨、诏命是不能擅自回京的。不过李睿是私自带兵增援高句丽战场,不在此例。 而李睿那个高句丽谈判代表的身份座驾是随着大隋谈判使团一起回来的。这个谈判使团是从陆路回朝,一路上都要宣扬大隋的远征胜利,行进速度自然是慢的离谱。 现在,整个使团还在距离洛阳两百里外。 就算极少数有心人知道李睿的行踪,但李睿和女帝这两口子做戏还是要做全套,不能让人轻易抓到把柄。 所以,现在李睿就算回了洛阳城,也不方便明目张胆的进入皇宫。 于是,当夜,大隋女帝为检验皇庄秋收后粮食的存贮问题,亲自驾临黑山庄。而且,由于黑山庄距离皇宫较远,来回不便,第二天早朝就取消了。 至于到了黑山庄是如何检查皇庄粮食的储备和存贮的,那就是女帝自己的事情了,朝中众臣只会对女帝的勤勉和务实歌功颂德,绝不会想到,这是人家夫妻久别后的重逢。 久旱逢甘霖,当夜夫妻两人那是好好的畅谈了一下人生。以至于根本就没机会说国家大事。 直到第二天,天光大亮,女帝在龙床上就给一直在外间伺候的婉儿颁布了今天第一道旨意: “八百里加急,限期三日,叫丞相和去高句丽使团的人回京。老这么慢慢走,朝廷里面的事情他不管了吗?” 只有使团回来以后,李睿才好公开露面,才好进宫团聚。女帝作为一国之君,可不能老住在黑山庄啊。两人久别重逢,都舍不得分开。所以,女帝有点急切的下达圣旨要求使团快速返京。 紧接着女帝的第二道圣旨又出来了:“着东莱郡守进京述职。” 昨天夜里,在夫妻两畅谈人生的时候,女帝就问李睿怎么没在剿匪上多花时间,这么快就回来了?这和他们事先越好的在山东练兵的计划不一致。 李睿自然是表达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带来的煎熬,顺便有多少甜言蜜语就说多少甜言蜜语,只把女帝灌得不知东南西北, 而其时,李睿无意中说的一句:“这东莱郡到处都是匪怕不是有心人养匪自重。”被女帝听进了内心深处。 所以,女帝早起后,颁布的第二道圣旨就是召回东莱郡守。 女帝是计划把那徐元朗明升暗降,用一个虚职把他闲置在京师洛阳。然后趁着李睿把山东的匪患给打了一遍的机会,重新安排人去治理山东,那样一来,就可以杜绝山东出现尾大不掉的隐患。 当晚,李睿听到女帝的这个安排也表示同意,于是他对女帝吹枕头风: “我在高句丽战场可是缴获了不少物资,基本都屯在东莱郡以及周边的外海岛屿上。这东莱郡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比较放心。” “有道理,那安排谁去?” “我手里真没这么高端的人才,最近刚收了两个倒是不错,但都是战场带兵的好手,治理地方还是缺点意思。” 李睿默默的想了一会,接着说: “倒是有一个人肯定可以胜任,也应该对咱们够忠心,只是要你出面才行。这家伙一旦收服后,可是只认皇帝一人的。” “有这种人才,可是我从未听你提过啊。” “其实,这家伙在我们的黑山书院,可是我武器研究的关键性人才。要把他推荐到地方当官,我倒是不太愿意。但出于大局考虑,也是出于他自己的前途考虑,我才决定忍痛割爱。” “好,我会好好待他的,别舍不得了,说说吧?” “此人在巢元方那里,姓魏,名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从小就胸有大志,对书、术俱都通晓畅通,是个辅政的大才,用在东莱郡守的位置上有点可惜了。” “先从东莱郡守的位置上开始历练吧。如真有你说的那么好,我自然是要提拔的。”女帝一锤定音,然后结束了这段插曲,两口子继续探讨人生大事去了。 午后,女帝和李睿洗漱后,终于开始吃今天的早餐。 这让李睿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上一世自己熬夜工作后埋头补觉的日子。当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都是晚上熬通宵,然后第二天上午补眠。下午继续工作。 “夫君,你说要修运河是什么情况?说细点。”两人不顾形象的狼吞虎咽吃掉早餐之后,喝茶聊天的时候,女帝想起了这件大事。 “本来是件大事,难事,但这高句丽一打,这事就不算什么了。” “少卖关子,快说。” 女帝的手已经有要放在李睿腰间的趋势了。 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李睿赶紧投降,连连说:“别动手、别动手,君子动口不动手。” “朕是女人,是皇帝,就不是君子。快说。” “先说运河的好处,可以使运河沿线的城镇迅速繁华起来;有力地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贯通南北水路,解决了南粮北运和盐运要道的交通。” 女帝看他说的那么好听,忍不住就怼了一句:“说实话了吧?就是让你的盐好卖不是?你呀,就是一个大盐贩子。” 87.文治武功,闲谈中敲定开运河 说完,女帝还白了李睿一眼,那意思是你在关乎国运的大事上还是改不了贪小便宜的毛病。 李睿看着自己媳妇的眼神,口中大呼: “冤枉,婵儿,为夫冤枉啊。我这可是一片赤胆忠心为大隋啊。” 女帝杨婵儿俏皮的翻了一个白眼,她知道自己那文武双全的夫君又开始调皮了,但这也许就是这个男人可爱的地方。明明强悍无敌,却总是装出一副被大灰狼抓住的小白兔的样子。 这难道是扮猪吃虎的最高境界? 女帝也不多想,反正她知道李睿不会害她就够了。 “那你说说,开运河有什么好?让你如此费心筹备?”女帝考问了一句,其实她也知道,李睿就算没想过也能瞎掰出一些理由,但她此时看着心爱的男人,就是想逗他说话。 “这其实最重要的好处是促使两晋之后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转移。解决了南粮北运,就解决了王朝安危,政局稳定的大难题;这可是加强政治统治,巩固国家统一的好事、大事。” 李睿这段话一出口,女帝就知道,这运河自己是非修不可了。这说明李睿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这么提出来的建议。 而且,自己的夫君还安排了人力和财力,有好处而又不用自己劳心的运河,怎么能不修? “夫君说的有道理,其实太上皇早就有以洛阳中中心,开凿运河,贯通南北之意,只是这需要太大的人力和财力,搞不好,我大隋江山会动荡不已。这不是小事。” 女帝也给李睿交了实底,不是我不想干这事情,我老爹那时就想干了。只是这大隋没钱,没劳动力,不能这么干。如果头脑一热去干了这大运河,大隋江山堪忧啊。 “所以,这次高句丽是帮了大忙啊。” 李睿缓缓的抓着自己女帝媳妇的手,一字一句的说: “婵儿,我在高句丽至少搬回来了价值数亿两白银的财货,而且还拐带了二十万战俘做免费劳力。媳妇啊,这虽然远远不够把运河从头修到尾,但这财力和人力,也可以先开始修那么几段了啊。” 李睿讲的开心,再想着倭国那整座整座的银山,只顾按自己的思路讲了下去: “反正修运河也是分段修建,不是一天或者一年就能够修好的,我这正在开辟另外一个财源。也就一两年就定能有成效,以后这修运河的钱财支出,我包了。” “你说你在高句丽带回了多少财货?” 女帝吃惊的慢慢张开小嘴。 她的注意力根本没有放在李睿后面说的那句“开辟另外一个财源”话上,而是还停留在李睿第一句“数亿两白银”带来的冲击里。 这倒不是女帝没见过银子,实在是被李睿给颠覆了三观。她从没想到过打仗还能这么赚钱。在她的印象中,哪次打仗他们杨家或者说是朝廷,不是钱粮像水一样泼出去,从没听过打仗能赚钱的。 李睿这是开拓了她的眼界,女帝自然是对自己的知识盲区比较感兴趣了。 “至少这个数。”李睿没有正面回答女帝,而是简单地伸出来了两个手指头。然后对着女帝不断的眨巴自己那水灵灵的大眼睛。 “天啊,夫君,你太棒了,现在我又想和你探讨一下人生了。” 兴奋的女帝一把拉起李睿,就从餐厅又跑回了卧室。 李睿是一脸幽怨啊,这真是应了那句古语: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昨天和今天上午,自己可是已经鞠躬尽瘁了,现在自己犹如娇花一朵,可经不起再次碾压了。 不过媳妇有要求,自己作为一个大男人不能认怂啊。 于是李睿也只有扶着还在酸痛的腰眼,再次鼓起余勇,暂时放下这大运河的伟大设想,和女帝探讨人生大事去了。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也不知多久。只到花灯初上,女帝才对婉儿传出了今天的第三道圣旨: “黑山庄粮食收储做的好,当为天下皇庄典范,予以推广。朕决定实地体会农耕辛苦,留宿黑山庄,明日众大臣继续免朝。” 这是要再留一夜了。其实不留也不行,女帝虽不是初经人事,但毕竟久旷。这一晌贪欢的结果就是,需要休息两天才能下床了。 要知道,李睿可是有杀手锏的,今天女帝兴头来了,李睿也不得不使用了自己的杀手锏。一旦他运用起他那庞大的精神力来强化自身,别说是女帝这个普通人了,就算是宗师级高手也顶不住。 当然,这些都是一些夫妻间情趣的小事了。 至于国中的大事,还真没有,因为就算有,也一时半会传不进黑山庄。 黑山庄此时,可以说是整个大隋,不,整个世界戒备最森严,最完善的地方了。 五十组狙击手,分成三班,日夜不停的在黑山庄庄主府的制高点战备值班。五万御林军在黑山庄外围两里形成了严密的包围圈,别说是人了,就是一只鸟飞进来,也会被人抓住先看看是公的还是母的。 三天以后,大业三年十一月六日。 五万高句丽远征军护卫着大隋使团顺利的回到了洛阳。 在洛阳得胜门前,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满城百姓俱来围观,这可是大隋多年未见的盛大场面啊。这可是长面子的对外战争的胜利啊。哪个大隋人不以此为荣? 于是整个洛阳城万人空巷,只为迎接远征回来的将士。当然,也是顺便看看高句丽人的怂样。 开战前,那些在国子监学习的高句丽人就骄傲、无耻的很,天天说什么孔子是他们高句丽人,大隋的老百姓早就看不惯了。看今天他们被打趴下了,真是解气提神。 仪式上,女帝接受了远征军元帅杨素的献俘和使团荣誉团长帝夫李睿献上的,代表高句丽臣服的,高句丽山河舆图。 女帝龙颜大悦,当场册封杨素为镇东将军,清河郡公,食邑三千。 至于李睿,已经是亲王,而且是女帝的丈夫,也就不再加封,而是按夫妻两人事先商量好的,当众把黑山庄等洛阳周边十三处皇庄全部赐予了李睿。 这也是把以前杨勇对李睿的私下给予,变成了公开的奖赏。算是为李睿的黑山庄正了名。同时,也是为黑山卫的士兵吃了一个定心丸。 因为,从今天起,黑山庄不但是皇庄,而且是公告天下的李睿私人物品。那么,黑山卫被李睿安置在黑山庄的家眷以及他们分到的土地,就有了根本性的保障。 从此后,李睿的武力部队黑山卫算是有了根了。 其实,等着李睿的好消息并不止这一个,还有好消息在欢迎远征军以及使团归来的献俘仪式上被女帝宣布。 一是,鉴于心学在大隋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国子监自今日起正式将心学纳入大隋教育培养体系。 当然,基于现状,国子监不会单独设立心学相关院校。只是把黑山书院的心学培训班,扩大为黑山书院心学院。算是为心学正名。 二是,经过国子监的数位大儒尽心研究后确定,由于李睿写的《三字经》对稚童启蒙有巨大的帮助作用,这些大儒联合上奏,特请女帝下旨,由今日起作为天下稚童开蒙教材。 女帝开心也是有道理的,什么事文治武功?这就是文治武功。在自己丈夫的帮助下,女帝在朝野、在儒林的威望一时无两。 借着这次大胜的威望,朝野中暂时没有人敢跳出来和女帝唱反调。女帝顺手就把李睿在文化方面的地位给确定和稳固了下来。 一旦心学和稚童启蒙这两件事情被大众和朝廷认可,李睿在儒林、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将拔高到一个神圣的程度。 这也是女帝谋划已久的。女帝就是等着李睿胜利归来,而心学和稚童启蒙这两件大事又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发酵,此时用来奠定李睿的文圣威名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毕竟在大隋,武人的地位那是远远比不上文人的,所以女帝如此用心,就是为了自己的丈夫还是要有一些文人光辉才好。 当然,要真的让老百姓能接受这李睿有文圣之资,还是要有很多年的水磨工夫要下的。但今天就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想着以后自己的夫君真是允文允武,女帝就是满心温柔。当女帝用欣赏和略有些感激的目光看向李睿的时候,却气不打一处来。 原来李睿这个惫懒的家伙,已经在大典上哈欠连连,似乎马上就要睡过去一般。女帝心里发狠,这家伙怎么会那么没心没肺? 自己和他一样的操劳,自己还要在这里精神奕奕的主持仪式,接受朝贺。只要他在那里站一会,就显得疲累? 女帝回过头一想,又笑了。 哎,算了,这几天没日没夜的操劳,也是辛苦自己这个夫君了。可能正是因为他对权势没什么追求,才能得到自己的信任吧? 女帝在想,要是李睿不是为了帮自己稳定朝政,估计,不,肯定是懒得自己带兵去祸害高句丽的。 88.低调发展,匆匆两年弹指而过 看他出去打个仗好像就有多不想去一样。明明自己出马就能轻易搞定的事情,自己非不去。后来肯定是看准了出兵能有巨大的财货收入,自己这神奇的夫君才勉为其难的带兵出征的吧? 反正他也只对赚钱感兴趣,就随他去吧。女帝最后自我安慰了一下。 繁花总有落尽时。 再大的仪式也有结束的时候。 仪式结束后,自然是各归各家,各找各妈。杨素回自己的大将军府,李睿回皇宫中自己的住处洗梧宫,然后立即赶会黑山庄,那里才是他的根。 老百姓的日子是平淡的,李睿的日子也是。 自从高句丽回来后,李睿仿佛是真的累了,一连两个月,就一直就窝在黑山庄,除了时不时跑去和媳妇见面探讨人生,以及初一、十五去给黑山书院心学的学生们上课以外,基本就是足不出户。 李睿每天早起读书、跑步,有点时间就去各个作坊和巢元方兵器研究所泡着,对外界那些迎来送往并不瞎掺和。除了皇家的太上皇那些必须要去的应酬,不管是诗会、茶局,李睿一律不理。 这两个月,又刚好是垮农历新年,各种应酬纷乱袭扰之下,以至于一些有心人也就慢慢的淡忘了,当初那个在高句丽带领黑山卫纵横无敌的领袖。 至于老百姓和那些级别不够的官员,他们只知道睿亲王出使高句丽成功而已。高句丽战争,那不是杨素大将军打赢的么?那个软饭王只是出了一趟门,捡了个便宜罢了。 不过,随着李睿在军事上的成就被逐渐湮灭而来的,却是李睿在儒学,在士林中的地位日益增加,颇有新一代文人领袖的趋势。就连李睿以前文抄的几首诗也被人翻出来,作为李睿文采的佐证。 世间之事,真是奇奇怪怪。李睿越是不掺和文人那些诗会,他在文坛的地位却越来越稳固。逐渐,也有人称呼李睿当代文圣。 平淡的日子过着总是飞快,在朝臣不断的争吵,在李睿不断的扩大生意版图的时候,时间已经不知不觉的过去了两年半,来到大业六年四月。 “这都快三个月了吧?怎么还没什么动静?”在皇宫女帝寝宫的大床上,李睿摸着自己媳妇的肚子,满脸好奇的嘀咕着。 “御医说快要看的出来了,到四个多月就很明显了。”女帝自己也轻轻抚摸着肚子轻声说着,满眼都是温柔。 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李睿终于可以开枝散叶了。 这也打消了李睿一直藏在心中的隐忧,李睿可是一直都担心自己是穿越而来,怕和那个寻秦记中的主角项少龙一样丧失有子女的机会。 所幸,李睿暗暗放心了,也感谢漫天神佛的保佑,终于让自己也能有后代。既然能有一个,以后那就会有一大堆。所以,李睿对这个孩子非常上心。 自从年后,知道女帝怀了这孩子以后,李睿也不管什么礼法,晚上就赖在了女帝寝宫常住,没有任何脾气和架子的,为女帝按摩,为胎儿唱歌、读文章。 为的就是能天天陪着这尚未出世的孩子,给他一个好的启蒙和胎教。 只是在白天女帝上朝或召见大臣、处理朝政的时候,李睿才回自己的洗梧宫休息或回黑山庄照顾和监督一下自己的作坊生意,关心一下科技发展进度以及心学的普及进度。 李睿如此发自内心的两头跑,其中的辛苦自然不比细说。当然,在现代社会,这可谓是一个准爸爸的基本操作,早就为人所司空见惯。也被一些骄纵的妻子当成是理所应当。 但在此时此地的大隋朝,李睿的这些基本操作却讨得了自家媳妇的绝对欢心。 一个丈夫能做到如此程度,关键是自己这个丈夫是真的上马定乾坤、下笔安天下的大丈夫、真英雄。 纵然是贵为女帝,在此人生最脆弱之时有李睿如此的百般呵护,杨婵儿也是感怀在心,铭记于怀。 于是在上月初三,也就是三月初三这天,女帝杨婵儿怀孕后两个月,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再和李睿亲热无间的时候。 虽然李睿并没有什么想法,但女帝请教了自己的母亲后张丽华以后,一口气就给李睿纳了五名小妾。 其实女帝也就是把李睿的四大丫头和女帝自己的丫头婉儿,这五个对他们夫妻忠心耿耿的女孩,通通的嫁给了李睿。 女帝一方面是感念李睿的温情和担当,担心他孤枕难眠。另一方面是李睿的那四个丫头,个个都掌握着李睿的一部分生意,要是李睿不娶她们,她们除了孤独终老以外就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当然,死路不算路啊。 孤独终老,这对这些女孩子是很不公平的,而这四个大丫头经过了李睿的熏陶,对其他男人又怎么看到上眼? 至于婉儿,女帝也是使的一个小心眼,自己虽然是绝对的老大,但怕是架不住李睿的丫鬟人多啊,自己要是不拉一个房内的帮手,这以后有什么宫斗起来,岂不是势单力簿? 在加上婉儿年纪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且对李睿也有那么点意思,所以,女帝也就成人之美了。 所以,这一个月以来,李睿可以说是几辈子最乐不思蜀的一段时间了。有时李睿都恍惚,难道是老天奖励或补偿我两世处男,这辈子一下就给了自己这么多善解人意的媳妇? 在李睿这里,可没有什么大妇、小妾的观念,对这几个媳妇都是一视同仁的疼爱。并不会因为女帝怀孕不能房事而疏远,反而大多数夜晚是陪伴女帝而过的。 李睿如此情义,反而搞得女帝觉得有点对不起那些被她安排的女人了,今天也是如此。 “夫君啊,你什么时候去陪陪婉儿呀?这都成亲一个月了,你就收了檀儿一个,其他的丫头们可都有意见了呢!” 这大妇让夫君去宠幸小妾,在大隋可是不常见。 “哎,婵儿,你就别笑话我了,那天是喝多了才把檀儿。哎,反正白天都见过面说事。晚上就陪陪你们母子吧。” 李睿是真的在乎媳妇肚子里面的孩儿,担心有什么意外发生,他就想守在媳妇身边。 因为,在一年多前,李睿的精神力不知原因的恢复了,他已经可以像上一世那样精神力外放了。万一媳妇或孩子有点不对,李睿是可以用精神力实质化帮上忙的。 至于娶那几个丫头,李睿并不假道学,而是很感激自己女帝媳妇的大度,并也直白的和女帝表达过感谢。 正因为对媳妇的感谢,所以就更不能在女帝最脆弱、最需要自己陪伴的时候,自己反而不在身边。 “我和她们说过了,晚上我是要来陪你们母子的。” 看女帝还要说什么,李睿抢先开口。 “至于那几个丫头,来日方长不用着急,反正名分已定。好了,你就安心养胎,不要操心这些琐事太多。” “好了,这事情以后再说吧,你自己可以随时把握哦。” 女帝调皮的一笑,其实也只是表明一种态度,其实哪个女人愿意把自己老公往别的女人床上送呢? 看到李睿点头,女帝欲言又止了半天,才咬咬牙说:“夫君,有件事和你商量一下。” “这么严肃,你可别吓唬我,我可胆子小。”李睿说着顺势就轻轻拢住女帝,一脸温柔。 “讨厌。”女帝轻轻捶了李睿一下然后继续说:“契丹国主耶律楚才派来使者,愿意对我大隋称臣成为藩国。” “哪有那么好的事情,说说条件吧!” “我就知道瞒不过你,你怎么就不愿意出来做官,为大隋出力呢?” “一样的,我为我们家婵儿分忧,也就是为大隋出力了,咱们家不需要那个虚名。好了,别绕,说说契丹什么要求?” 女帝那点小心思哪里瞒得过如今精神力恢复的李睿。于是李睿就好不客气的戳穿了这个烟幕,要女帝说重点。 “这其实也和我们收拾了高句丽有点关系,原来契丹和高句丽结盟,联合对抗我们大隋、室韦、突厥等国。现在高句丽缩回鸭绿江以西去了,契丹和高句丽的结盟就形同虚设。” 李睿听到这里,微微点头:“看来契丹是慌了,这是有亡国之忧啊,难怪会病急乱投医,找大隋当靠山。” “他找大隋不对吗?难道去找突厥和室韦这两匹豺狼?看他们分分钟不吃了契丹还不吐骨头。”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了李睿几年,李睿的一些类似“分分钟”这样的口头禅女帝可是学了个十足十。 “哎,那是契丹皇室短视了。如果投靠突厥或室韦,眼见看起来是凶险一些,但更能激发名族的血性和生存能力。而投靠大隋,可以说不出一百年,经过大汉文明的洗礼,契丹这个名族将彻底归化。” 女帝仔细的琢磨了一会,也自信的说: “确实,如果契丹的皇族能看到我们中原的花花世界,那么他们那些苦寒之地就不会再有吸引力,经过几代的学习,估计确会如你所说。” 89.夫妻纵论,闲谈中决定靺鞨命运 “不是估计,是必然。温水煮青蛙的威力是巨大的,往往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一切生存的本能。” 李睿心里想,这可是经过历史验证过的,不然你到后世去看看,哪里还有契丹?可李睿不敢说,说了就有露馅自己是穿越者的嫌疑。 “你还没说契丹的要求?”也不想让一个孕妇多耗费精神,李睿赶紧把话题拉回来。 “契丹请求我们帮他抵御外敌,现在室韦对他们虎视眈眈。估计只要室韦给足突厥好处,让突厥不插手,他们很快就会兴兵攻击契丹。室韦一旦进攻,凭契丹现在的实力根本就挡不住,必然被灭国。” “那我们是要帮助他们防守还是我们去灭了室韦?”李睿追问。 “我们取得了高句丽鸭绿江以东的土地后,并没有和室韦接壤,而是和靺鞨成了邻居。所以我有点纠结,帮契丹并无实质的好处,不帮吧,别人求到头上来了,又有点抹不开天朝大国的脸面。” 墨迹了半天,女帝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思。那就是契丹的求助在她这里纯属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李睿在女帝媳妇的翘臀上轻轻拍了一下,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说: “国家之间利益至上,哪有那么多面子好讲?你要是讲了面子,到时候出兵帮助契丹打室韦,成功了也是空耗钱粮,笨女人。” “不许打朕,也不许说朕笨,朕是皇帝。” 女帝的撒娇都与众不同。这一娇嗔,更是激起李睿的征服欲,只是碍于现在佳人有孕,李睿只能徒呼奈何了。 “那你聪明,你想个办法。” 这些年,经过多次的实践证明以后,女帝在李睿面前就基本不用带脑子。反正李睿的想法肯定是比她全面,比她能给大隋带来更多好处。所以,女帝直接做了甩手掌柜。 “简单啊,两个办法,一是我们直接出兵吞并契丹,只要我们采取的方式温柔一点,契丹皇族在面临室韦亡国灭种的压力下是有可能同意的。” 李睿刚说完第一个方法,女帝觉得自己也想到过这个方法,就很开心的打断他,但却有点犹豫的说: “我也想干脆直接吞并了契丹来着,只是我一出兵就不可能是温柔的方法,和室韦没什么两样。好不容易消停两年,修修运河,真不想打仗啊。” 毕竟是见识和格局所限,现在这个时代的种族战争都是刀枪到肉的暴力。根本没有见识过后世那些文化的侵蚀以及和平的演变等方式。 “简单啊,你把契丹皇室接到洛阳来养起来,再设立一个特别州,还是叫契丹州。保留当地的一切风俗习惯和官员官吏,只要他们的防卫、巡捕和对外签约的权利就好。” 李睿说完,女帝马上就反应过来: “这样一来,我用上水磨功夫,从文字教育入手,有个二、三十年,也就只会有一个契丹州的名字了,其他应该和我们中原一样。这也就实质性的完成吞并。” “这就是温柔的吞并,贤妻还是很聪明的嘛。” 李睿求生欲爆棚,赶紧给予表扬。 “几十年后,契丹州的老百姓个个说汉语、写汉子、穿汉服,以自己是汉人为荣。就算是契丹皇室到时候反应过来,还有心想做点什么,也不会有百姓愿意追随。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方法,虽慢,但效果好。” “我会考虑,那第二个方法是什么?”很显然,女帝认为这方法有点慢,不符合她建立王朝霸业的预期。 “第二个方法用的时间比较短,但要出兵放马,恐怕会打断国内的经济建设。有点得不偿失啊。” “你只管说方法,我来负责权衡利弊。” 女帝挥舞着小拳头,霸气侧漏的说着,那种奶凶奶凶的样子,把李睿萌的一愣一愣的。 “你出兵打靺鞨不就好了?你打靺鞨,直接就威胁到室韦的安全,室韦哪里还敢出兵契丹?反正我们和靺鞨接壤,打下来靺鞨的地盘,我们直接拿过来用就是了。” “打室韦还要防备突厥偷袭,而我们打靺鞨,室韦敢偷袭我们吗?借他一个胆子,怕是也不敢吧?甚至,如果我们实在不想因为出兵而影响国内经济建设,自己都不用出兵,要高句丽的高建武去打就好。” 女帝听到这里一拍李睿的大腿,激动的说: “这是个好办法,要高句丽去打就是了,我们国内的兵监视突厥、党项、高昌、吐谷浑都忙不过来。不过,圣旨过去高建武出兵是没问题,但会不会卖命就不好说了。” 说着,说着,女帝的激动就退去了,是啊,高建武阳奉阴违怎么办? “这是小事,我安排高句丽军区派一两个特种团过去,这事就解决了。有我们的人压阵,他高建武敢不卖命,我就执行军法。” 此时偶尔露出一点杀伐之气的李睿,把女帝迷的不要不要的。是个女人就真受不了这文武全才,既能温柔如水在家陪妻子,又能杀伐果断,提兵纵横疆场的英雄气概。 “你说哪个方法好?”女帝有点神思不属的问着。 看着女帝的那个迷糊的状态,李睿赶紧收敛自己这该死的魅力。其实是赶紧收敛,刚才一不小心就外放的精神力,生怕伤害到了女帝和她腹中的宝贝。 在李睿全力收束自己的精神力以后,女帝的眼神也逐渐恢复清明。但看李睿还是越看越喜欢,丝毫不因为已经是老夫老妻而有所厌倦和审美疲劳。 女帝有时也在幸福的自嘲,古人说女色误国。自己这夫君要是真想误国,自己肯定是不会拦着的,这算是男色误国了吧? “要是我选,就选第二个,因为打下靺鞨后我们并没有增加和突厥接壤的国土,我们和突厥之间依然有室韦和契丹作为战略缓冲,而室韦就算投靠突厥,看到靺鞨的下场后,也根本不敢动我们。边境相对安全,不用屯重兵。” 李睿看着女帝那一副我怎么就不相信你说的理由的眼神,心里一乐。嘿,到底是几年的夫妻,还是蛮了解自己的,知道自己肯定是还有其他的目的。 所以,李睿也不藏着掖着,继续坦白心声: “好吧,关键的是打靺鞨我的黑山海军可以动一下,自从去年打下倭国大田的石见银矿后,这有一年多没打仗了。海军靠单纯的训练,是练不出来的,就是要多打仗、打大仗。” “是朝廷用远征军出击,还是要高建武出击,而你的海、陆军跟进督军呢?” 女帝开始谈论出兵的细节问题了。这就说明女帝已经同意李睿的想法,决定用第二个方法,进攻靺鞨,让室韦不敢轻举妄动。从而达到保护契丹的目的。 “其实,要黑山海军出击,然后让黑山卫二师出击,就足够拿下靺鞨了。只是这么一来就暴露了我们的真实实力,也会让敌人研究出针对我们的战法,不利于以后的战争。” 其实,李睿清楚,这只是借口,现今世界有哪只部队,哪个国家能和自己装配了步枪、机枪、迫击炮、手榴弹的黑山卫抗衡?毫不客气的讲,一个都没有。 这两年多,李睿是没有在众人面前出头做事,但却没少做事。 在生意上,除了扩大自己的精盐生意,还开拓出了玻璃或者说是琉璃制品的市场。而黑山醉已经成了大隋以及周边各国最高档酒的代名词。 春风细雨俱乐部,这颗李睿当初不经意间埋下的一颗种子,现在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春风细雨俱乐部,已经跟着黑山醉悄无声息渗透到大隋以及周边各国的每一个城镇。 但凡有黑山醉的地方,周边五十里以内,必然有一家春风细雨俱乐部。只要你付的起钱,在这春风细雨俱乐部就能享受人间所有的极乐。 关键是不管你在哪里犯了事,也不管是被仇家追杀或是官府缉拿,只要你进了春风细雨俱乐部,你的安全有保障,这在绿林,在江湖上已经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常识。 当然,春风细雨俱乐部的会员费用也是很高的,你要是没钱了,就会被赶出去或是取消会员资格。那时候,别人再找你麻烦,春风细雨俱乐部就没有保障你安全的责任了。 通过三年多的努力,风华绝代的卫三娘已经俨然成为一代娱乐巨头。不论在大隋还是在其他国家,卫三娘都是当地官府和巨富的座上宾。而且没有一个男人敢对卫三娘动歪心思。 当然,一个魅力十足的女性一个人抛头露面的在外做生意,也不是没有胆子大的人想财色兼收的,甚至有自认为背景强悍的,有要动粗的,但卫三娘是什么人? 那是在当今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东都洛阳都能混成行首的女人。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既能用强硬态度应对那些抱着姑且一试的男人,打消他们的痴心妄想。也能用缓兵之计从哪些想要强行纳娶她为妾的实力派手中脱险,然后回头再组织人马反击。 90.春风细雨,黑山卫军械大换装 时间一长,只要卫三娘发现接近自己的男人,有一点点这种龌龊意图,她就会毫不留情的主动出击。因此,很多和卫三娘见过面的含有龌龊想法的男人,从来都没有见过第二天的太阳。 当然,这其中肯定是有因为仰慕而被卫三娘错杀的,但对这些人深恶痛绝的卫三娘报着的态度就是“宁杀错,不放过。”。 因为,万一放过了一个该死之人,那就是她卫三娘的死期了。 很简单,如果她被其他人霸占或坏了身子,李睿是肯定不会再要她了。而她做的事情涉及黑山系统的绝对机密,又不能放出去自由婚配,也只有死路一条了。 久而久之,卫三娘就有了一个让所有男人都闻之色变的江湖匪号“阎王娘子”。那意思是,只有阎王才能配得上她,娶的起她。 当然,外界的人,是不知道卫三娘和黑山庄的关系的。 只是知道这个女人的能量巨大,手眼通天,不能招惹。哪怕是当朝王爷或是绿林魁首的人,只要敢在春风细雨俱乐部内闹事,轻则打断双腿扔出去,重则直接干掉。 这是有先例的,两年前有一个当朝王爷,也就是女帝堂兄的子侄,也是姓杨的一个恶少。在春风细雨俱乐部吃霸王餐,还纵奴行凶,打伤了伺候他们的小二,抢走了当时台上表演的舞姬。 结果呢? 第二天上午,被抢走的舞姬好端端的回到春风细雨俱乐部,继续唱歌跳舞,被打伤的伙计被给予千两白银的奖励,回家休养一个月。 受伤的伙计被好好的安置了,而昨天动手打人和抢人恶奴的人头,却堂而皇之的,被挂在春风细雨俱乐部门口的旗杆上。 令整个江湖恐怖的是,这些被挂在旗杆上的人中居然多是暗劲高手起步,甚至还有一两个宗师高手。想想也是,能做杨姓王爷子侄的护卫的恶奴,身手也必然是好的。要不然王爷也看不上不是? 但就这样强大,放在一些地方都可以建立一个小宗门的武功实力,就在一夜间被春风细雨俱乐部无声无息的干掉了,并且公开悬挂人头在自己家门口的旗杆上,示威。 而这些人头挂上去后,王府和地方官府连个屁都没放,吭都不吭一声,就当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一般。 这就让所有江湖人和有能力闹事的人细思极恐。 其实,这几个所谓的暗劲、宗师高手,对春风细雨俱乐部来说还是真不值一提。 被杨姓恶少闹事抢人的俱乐部,一封飞鸽传书到最近的拥有武力的上级俱乐部。上级俱乐部派出了驻守在这里的,在黑山卫学习、军训过的一个排安保部队,当天傍晚就快马从五十里以外赶过来。 春风细雨俱乐部就是吃情报这碗饭的,那些恶奴此时在哪里,干什么早就有人跟着做实时报告。 于是安保部队的队长,一个因想就近照顾老父母而从黑山卫退下来的赵字连的特种兵赵十三,熟练的操练了一番特种战中的解救人质案例。 三个神枪手合力,用步枪,非常简单的远距离击毙了这些人们眼中的高手。 至于那个王爷的子侄、姓杨的,被王爷下令终身圈禁,永远不得迈出王府一步。 民间都在传言,这是王爷在救这个子侄一条命。其实,春风细雨俱乐部给了王爷一个面子,那姓杨的恶少在王府也就算了。一旦离开王府,就会被就地格杀。 这种事情发生的还不止一次,也不止在一个区域发生。时间一长,大家对春风细雨俱乐部的神秘背景就越传越神了。 当年,完成人质解救和人头悬挂的工作以后,赵十三连夜赶回家。 他是用有朋友请客吃饭的理由在自己的老父母面前请的假,做完这一事情,前后也不过花费两三个时辰,也就是一场酒宴的时间。 等他回家,正好服侍老人梳洗睡觉,完全不耽误他伺候老人的时间。 想着李睿营长当时知道自己父母不愿意放弃在当地的田产搬到黑山庄去,而自己又牵挂双亲的痛苦的时候,二话不说的就给自己安排了这么好的一个差事,赵十三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报到李睿。 自己就是一个大头兵,居然得到了皇帝丈夫的亲自接见,并亲自为自己解决这后顾之忧。现在,这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安保队长一个月就比以前自己在翎卫十年挣得银子还要多。 自己的父母也终于看到自己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刚回家当春风细雨楼安保队长那年,赵十三自己还在想,要是父母走后,自己就还回黑山卫去,继续给李睿卖命。因为李睿值得自己卖命。 后来赵十三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有一天,在执行一个例行的安保任务的时候,他看到了以前黑山卫的老兄弟。双方并没有交谈,那老兄弟只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自己。 赵十三赶紧顺着对方眼神示意的方向看过去,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平时一年也难得见一次的春风细雨楼大老板卫三娘在向一个女人行礼,而且行的是主仆大礼,而那个女人只是微微点头就算是答礼了。 然后,一向眼高于顶的卫三娘犹如一个乖巧的小媳妇伺候丈夫一样,在那女人身前身后的伺候并嘴巴里不停是说着什么,一副向主子邀功的做派。 赵十三被震撼了,不是别的,而是这个让卫三娘百般讨好的女人他认识,那是老营长随身四侍女之一的玉儿小姐。 在联想到玉儿小姐身边护卫着的黑山卫老兄弟,赵十三马上就明白过来了。这春风细雨俱乐部就是老营长自己的生意,这个什么卫三娘只是一个老营长放在台面的障眼法。 从此以后,赵十三就踏踏实实的为春风细雨俱乐部训练安保队员,并动用自己老兄弟的关系,让这些安保队员到黑山卫去实习一段时间,涨涨见识。 他知道,自己再也不用纠结回不回黑山卫的问题了。因为,为这春风细雨俱乐部卖命,就是为老营长李睿卖命。那么回不回黑山卫又有什么关系? 赵十三只是众多黑山系统内部人员的一个缩影,李睿的想法是,我不能照顾到天下所有的人,但自己系统内部的兄弟还是要尽自己所能的去照顾。 对自己只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对别人可能就是山高水深的恩情。何乐而不为? 所以在李睿的强力约束下,春风细雨俱乐部虽然拥有强横的武力和通天的背景,但这么多年以来绝对不仗势欺人,也从不主动找任何人或官府的麻烦。 甚至还经常主动捐款修桥补路,因此在老百姓的口碑里春风细雨俱乐部是一个好人、好地方。 别看春风细雨俱乐部发展的这么好,但负责他的玉儿和卫三娘却一点都不敢疏忽和偷懒,更不敢懈怠和骄傲。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不管他们发展的多好,收集情报的能力增长的多快。每次送到李睿面前的时候,总是比电报局晚了那么一点。 开始玉儿还不服气,可是这么几年,就没有赢过电报局一次,她也不得不对檀儿这个大姐服气了。 由此可见,檀儿领导下的电报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多么恐怖的程度。关键是,电报局是隐藏在水面之下,各条线都是单线联系,谁都不知道除了自己的上线以外的人是谁。 让檀儿最得意的是,这个情报系统绝缘层够多,够厚。就算是情报员暴露了,被抓获了。因为部分高层,全部的具体执行任务的中基层情报人员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在为谁服务? 那敌人,就更加无从向上追查源头了。 檀儿犹如一只坐在网络中中间的大蜘蛛,在不知不觉中就织了一张覆盖天下各国的情报网。 其实黑山庄的特种钢也是领先这个世界的,不过这是战略物资,李睿禁止对外散布任何特种钢的只言片语。于是这一伟大的成就,就不能为大众所熟知了。 军械方面,在他的亲自指导和无尽的资金投入下,火枪定型为黑山五型步枪。研发出水冷式马克沁机枪,被李睿以巢元方的名字命名为巢式机枪。改进了手榴弹发射器,生产出迫击炮。 并且在海军舰艇上装配了迫击炮,这就是无与伦比的大杀器。自充一年半以前黑山海军装配这迫击炮以后,海军周辰龙司令犹如打了鸡血一般的生猛。 黑山海军不但在海上是无敌雄师,而且周司令充分调动黑山海军、白家武装商船等船只的运力,让高句丽军区二军接连攻克倭国大部分领土。 完全占领石见方圆五百里。为李睿在倭国获取源源不断的白银资源,立下汗马功劳。 军队方面,从高句丽军区一、二军中精选出九千人,连同原来的黑山卫一营八百人、火枪兵两百人,共一万人,组成黑山卫第一军。 91.深海潜龙,黑山系统构建完成 李睿自任黑山卫第一军军长,李靖任副军长,秦琼任参谋长。李睿不在的时候,李靖负责部队的常规训练和战斗。 黑山卫第一军下属三个师和一个军直属混成团共一万人,分别为黑山卫第一、第二、第三师,师长分别由孙寅、李卯、吴巳担任。 王未担任军直属混成团团长。 虽然王未只是担任一个团长,但军衔和其他黑山卫老一辈的连长是一样的,都是少将。而且这个军直属混成团的番号是第一军第一团,跳过了师级战斗序列。由军长直接指挥。 这个第一军第一团,既有炮兵,也有机枪兵,还有特战兵,是黑山卫第一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每个师下属三个团,共三千人;每个团三个营和一个炮连,共一千人;每个营三个连,共三百人;每个连三个排和一个机枪班,共一百人;每个排三个班,共三十人;每班十人。 原来的黑山卫二营直接改为保障旅,旅长由郑午担任,下辖两个保障团,每个团也是三个营和一个炮连,共一千人。配置和黑山负责辎重武器的运输和黑山庄的安全保卫。 李睿按三三制把军队如此整编后,基本就形成了现代的指挥构架。原来的黑山卫一营,一下子就由八百人膨胀到了一万人。鉴于武器弹药的供给问题,这个人数是近三年李睿能扩军并能保障的极限了。 如果超过这个数字,部队的战斗力就要打折扣了。 黑山海军已经由原来从黄龙水军那里“借”来的十艘战舰三千海军战士,扩大到二十艘主力战舰六千海军战士,另外还有三千海军陆战队队员随战舰一起作战。 由黑山海军周司令统一指挥的,还有大小四十多艘保障舰艇,各种服务杂役一万多人。 由此,黑山海军已经具备真正的现代海军雏形。 至于重中只重的李睿安全防护工作,已经由檀儿完全接管。 檀儿接管后,为了李睿的绝对安全,马上废除了以前李睿搞的各连队轮流护卫制度。 一是军队整编改革后规模扩大,再像以前那样一个月轮换一个连队执勤护卫任务。按现在一万人的黑山卫第一军的规模来看,轮换一圈要一百个月。 这明显已经失去了当初李睿为加深自己对部队了解、和基层官兵打成一片获取忠心,而实行轮换执勤安保的初衷。 因此,檀儿从黑山卫各部精挑细选出来三百忠心耿耿,上过战场、见过死人、立功受奖过的兵王,组成日后令无数国家和仇人闻风丧胆的号称“龙卫”的李睿卫队。 檀儿不计成本的装备这三百人。龙卫中不但有全黑山卫最好的顶尖狙击手,还有指那里就能把炮弹达到哪里的神炮手。 为了作战方便,檀儿给这龙卫成员每人配置两把巢元方刚研究出来的最新式武器:驳壳枪。 为了让他们全心全意的成为李睿的职业卫队,檀儿尽力解决掉了这些兵王的所有后顾之忧。 这三百人从被挑选出来加入“龙卫”的那一天起,所有的身份信息全部被抹杀,名字也不复存在。称呼他们的只有一个龙卫的代号,从一到三百。 龙卫是终身制,没有退役这一说,最多是年纪大了另外安排文职或被荣养。所以,一旦进入龙卫服役,除非你死了,你是无法获得到外界的认可和支持的。 整编完成后,李睿总共也只拥有一万陆军、九千海军、三百龙卫。这在冷兵器时代,部队只有这么点人,是很容易被敌人打的全军覆没的。 当然,被敌人打的全军覆没的前提是:黑山卫的部队被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包围,且黑山卫战士临敌对阵的时候,放弃热武器的使用,只使用传统的冷兵器。 大隋时期的战争,尤其是国战,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人对阵。就黑山卫如此一点人数,在外人看来,一旦走上战场很快就会被敌人打残。 正因为如此,除了极少数知情者,比如见识过手榴弹威力的杨素,其他所有的大小官吏都会认为,黑山卫连自保的能力都欠缺。 这就是降为打击的特殊优势。 因为那些信息比较封闭的大小官吏的认知出现了知识盲点,根本不知道两万手里握着现代热武器的部队意味着什么? 只会按现有战争逻辑去预计和猜测黑山卫上战场后的情景。他们哪里会知道这股武装力量强大到足以惊骇全世界。 当然,这不把高句丽军区的两个军计算在内的。 正是基于传统的认知,大多数诸侯、藩镇、郡守都不会把李睿那只有区区一万九千三百人的武装力量放在眼里。 至于黑山卫在高句丽的恐怖战力,在有心人的掩饰下,当年就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更不用说这远征高句丽过去都快三年了,谁还会记得当初的黑山卫? 其实,至今黑山卫的战力也没有完全曝光。这也和李睿交代杨素在高句丽战后的痕迹处理工作相关。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大隋有这么一支恐怖的热武器部队。 那二贤庄勉强脱险的单斌是在开战前被他父亲单雄信塞下地道溜走的。 因此,单斌只知道秦琼灭了二贤庄,却并没有看亲眼到手榴弹铺天盖地,犹如雨点一般落在城头、城墙上。随之而来的连续、剧烈爆炸后就什么都没有了的凄惨景象。 因此,李睿黑山卫的真实战斗力如何,战斗方式是什么样子的,除了黑山卫自己的战士们,其他人是不知道的。也就是女帝看了几次黑山卫的实战演习,否则也不会有直观的印象。 因此,女帝对李睿那暴露黑山卫真实战斗力的顾虑身以为然。但却并不想要高建武领兵出征。因为,一旦攻伐下靺鞨以后,相当于是立下了开疆拓土之功,带兵大将军总是要大肆升赏一番的。 你看那杨素,在高句丽都快被高罗云给灭了,但在李睿帮助下,胜利回朝后,却也不得不给他加官进爵。因为李睿的低调,所有的人都只知道,最后是远征军打赢了高句丽之战呀。 如果,由黑山海军出其不意在靺鞨沿海登陆,再搭配一个团或师的黑山卫,这场战争是必胜的。可为了黑山卫的低调,这场战争的胜利是需要有一个常规部队来认领的。 女帝毕竟是帝王心术,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李睿是不一样的。 女帝觉得,把这种荣誉给一个高句丽的藩王是不合适的。不说在老百姓心中的好恶,就是高建武获取巨大名声这一点,也是对大隋不利的。至少不利于为以后灭亡高句丽之战找理由。 因此,女帝最后决定,还是自己派出部队比较好。如果时机合适,回国途中顺便灭了契丹和室韦也不是不可能的。 上次和高句丽停战,双方都心里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 高句丽无时无刻不想着夺回失去的领土,为此也是厉兵秣马。只是有李睿的高句丽军区存在,高建武在没有十足把握打败高句丽军区的一、二军的情况下,不敢有所动作罢了。 当然,大隋也随时想灭亡这个拥有狼子野心的藩国,只是高建武很恭顺,没有给大隋抓到把柄。而女帝又忙着开运河,一时腾不出手来而已。 至于李睿是根本不在意,反正要是高句丽真的有什么痴心妄想,他再出手彻底打残他也就是了。 经历过现代科技大爆发的他,深深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 李睿现在就是苟字当头,做他的深海潜龙,埋头发展自己的经济和科技。 黑山卫全部以实战代替训练,时不时出动去各地剿匪当做训练,在锻炼部队,试验一下新武器效果的同时,也造福地方老百姓。 绝不在任何其他公开场所表现出自己黑山卫的实际作战能力。 因此,造成在黑山卫眼中根本就没有演戏或训练这一概念,上了战场就是要见血的。不是敌人的就是自己的。 女帝最后决定还是效仿高句丽之战,由朝廷派出远征大军。只是额外要求契丹也派出一只仆从军队随军行动,堂而皇之的正面进攻靺鞨。 出兵的理由很好找,随手就找了一个:为保卫自己的藩国契丹不受欺负。 自从李睿从攻打高句丽战争中赚了一个盆满钵满以后,女帝对发起战争已经毫无心里压力了。反正有李睿黑山卫这个底牌,只要自己愿意,战争肯定不会输。打仗还有赚的,为什么不打? 不得不说,女帝已经被李睿给带偏了,考虑问题也会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了。再不是以前那个只要大义,不要实惠的封建君主。也让大隋更多的像欧美那些没有利益就不出手的资本帝国了。 大隋,大业六年五月十六日。 女帝杨泽天发布诏书,鉴于藩国契丹的求助,作为宗主国有义务救援自己的藩国。因此大隋将在最近再次派出二十万远征军,征伐靺鞨。以确保契丹的安全。 时隔三年半,大隋再次露出锋利的獠牙,开启了对外征战的序幕。 女帝诏书上只写了派出二十万部队,并没有写谁是主帅。而且,大军出征也不是一天、一个月能准备好的。上次远征高句丽硬是筹措准备了半年有余才能真正出征的。 92.帅位空悬,女帝看清人心的机会 朝中大臣们那可都是人精,稍稍愚钝一点的要么被斗争到外地去任职,要么被政敌给掐死。反正肯定不会留在朝堂之中了。 这些人精们,对女帝发布的诏书稍微那么一分析,就明白了,女帝是决定要打靺鞨,但这主帅人选还没有确定。 这段筹措准备大军出征物资的时间,就是女帝给大家留出来八仙过海各显本事争取机会的时间了。 因此,在女帝故意抛出来的这个大馅饼的刺激下,大隋的那些武将勋爵人家个个都仿佛是嗅到肉味的狼一样,开始活动。 自认有资格挂帅的老将们,就频繁的去找太上皇杨勇请安问好,活动活动关系。 有心在远征中搏个封妻荫子的中青年将领们也是一改往日不愿意上班出勤的散漫毛病,整天蹲在兵部,一有风吹草动就赶紧上前打听,自己是不是可以随军出征。 这都是上次远征高句丽胜利的太容易给闹出来的毛病。 虽然上次远征高句丽的前期是损兵折将,牺牲了差不多十万大隋儿郎。但,在战争的中后期,不知为何突然雄起的远征军把高句丽打的一地稀碎,多少军士都因此既发了财,战后又升了官。 打仗都是有风险的,特别是那些青年好战分子,要是牺牲在战场上那是自己没那个运气。 大隋女帝对军功的奖励是极为大方的,一旦大胜,关键是大胜的几率很高,自己就可以飞黄腾达啊。 武将勋贵人家中其实也不是所有人都犹如无头苍蝇一样乱串。有几家人在女帝诏书下来以后,仿佛心有灵犀一样,没有去找太上皇杨勇,而是当天就前后脚的赶到了洗梧宫,求见帝夫睿亲王。 当李睿被外面服侍的宫女把自己叫醒,说有多位朝廷重臣来拜访的时候,心情是很不好的。 昨天晚上,李睿接受女帝的建议,刚刚和婉儿完成小登科,现在婉儿这丫头因为昨夜的疲累,现在就蜷曲在李睿的怀中呼呼大睡。 李睿知道,这是婉儿难得能够睡个懒觉的机会。 平时,婉儿虽然已经有了自己侍妾的名分,但婉儿还是习惯伺候女帝,并且坚守小妾是应该伺候主母的礼节,没日没夜的在女帝身边为国事、家事而操劳。 婉儿的这些功劳当然被女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要论功行赏。 昨天是女帝借口腹中孩儿已经安稳,无需李睿担心陪护。加之御医给开了安胎药,吃了药的自己需要单独的安静休息。才把李睿从皇宫女帝的寝宫赶回了洗梧宫李睿自己的卧室,并安排婉儿侍寝。 李睿也不是矫情之人,反正和婉儿也是相处了这么多年,早就有感情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让婉儿成为继檀儿以后第二个收房的侍妾。 这才刚刚小登科,早上就不让人睡懒觉,操劳了半夜的李睿自然心情不爽。 磨磨蹭蹭的梳洗、早膳完毕后,已经过去快一个时辰。等李睿问身边的宫女:“那些人走了吗?”的时候,李睿是以为所谓的朝廷众臣会等不了,认为自己受到了怠慢而离开。 可是侍候他的宫女,却用手掩着嘴,笑着说: “回禀殿下,一个都没走不说,还如同小孩斗气一样,互相不说话。只是都一个劲的喝茶。那茶都续成白水了。” “都是哪几个人来了?唉,算了,你不用说了,我自己去看看吧,也难得他们等着了。” 看也凉着差不多了,李睿也就见好就收,准备去看看是谁?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的轮廓。怕不是自己媳妇今天公布了远征靺鞨的事情,有人来跑关系来了? 能看的起自己,并知道自己黑山卫强悍到无敌状态的战斗力的人,也就那么几个。李睿不过脑子都能猜到是哪几个勋贵了。 果然不出李睿所料,李睿走进会客大厅的那一刻,脸色就已经荡漾出发自内心的真诚笑容,主动开始寒暄: “哎呀,这杨大将军、宇文大人、韩大人、尉迟大人,你们怎么一起来了?罪过,罪过,本王让诸位朝廷重臣久等实在是罪过,本王在这里赔罪了。” 说完,李睿还有模有样的双手抱拳,给四人作了一个长揖,当做是赔罪了。 李睿这一作揖行礼不要紧,可把这四个给为难坏了。 杨素、宇文化及、尉迟炯可都是和李睿一起在高句丽远征军打过仗的战友,不说对李睿有多了解。但基本的判断还是有的。 而韩擒虎却是从李靖那里更为详尽的打听到了李睿的脾气和行事风格。 这李睿虽然因为创立心学一脉,被士林推崇为一代文圣,但在座的几人可都是亲眼看到李睿如何东征高句丽的。 知道这温文尔雅的睿亲王一旦放下文圣的外衣,骨子里面却是典型的民粹者。对外战争时,屠杀起异族那叫杀的一个痛快。 当然,很多具体动手的事情是他们在干,比如杨素就亲自安排了二十万高句丽将士的后路。只是因为李睿的身份,没有人会提起这件事情。仿佛这坑杀二十万俘虏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般。 这种人给自己作揖道歉,你敢信? 但既然李睿给了面子,那自己等人还不赶紧兜着? 于是四人互相对望了一眼,如同排练好了一样,同时站起来,整齐的对李睿回礼。并同时高呼: “是我等打扰到王爷休息。请王爷见谅” “客气了,诸位快请坐,几位大人今天的来意我大概能猜出一点,但还是请诸位能当面讲出来自己的诉求,不然搞误会了就不好了。要不,请杨大将军先带个头说吧?” 李睿简单的一句要求,其中蕴含的气势却不是杨素这样的普通人能受得了的。 在高句丽打仗时就被李睿指挥习惯的杨素,很自然的点了点头,毫无违拗的先开口,而且一说话就直接说出事情本质,并不拐弯抹角,这也是在高句丽战争中和李睿打交道时留下的交流习惯。 和李睿交流,不用绕圈子,有事说事就好。你要是和李睿绕圈子,李睿可以用一天的时间,一句正经话不说,绕晕你为止。 高句丽远征军中的将领都被李睿如此调教过,因此他们和李睿说话,从来都是上来就说自己的想法,当然这想法是真是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实,我倒不是一定要求挂帅出征,只是还想像高句丽一样,在王爷指挥下再打一次痛快仗。” 是的,跟着李睿打仗才是真痛快。随时都有临机决断权不说,还不用担心战后被其他人抢功劳。做为一名职业军人,这就是毕生追求,想要追随的理想指挥官呀。 当然,这也是因为李睿并不图虚名,如果参照高句丽模式,最后的荣耀还是他杨素的。可以说杨素的算盘打的还是蛮精明的,打仗你黑山卫上,荣誉我来拿。 看杨素一副把自己当傻子的模样,李睿不由好笑。 高句丽战场上自己不图虚名,只重实际利益。因为那是自己半路出手,而且黑山卫当时攻击手段单一,只有手榴弹这一个大杀器,容易被敌人反制,因此需要保密。 可是现在黑山卫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代化军队,各种攻击和自保能力大大的增强了。相反,保密的重要性却降低不少。 再加上黑山卫经常拉出去剿匪练兵,实际上也有一些人知道了黑山卫的战斗方式,只是他们多是基层人员,更多的是把热武器的爆炸声当成是神罚罢了。 时隔两三年,这杨素还用老眼光来看待问题,如此无能短视的一个老军汉,也无怪当年被一个区区高罗云就困在平城等死。实在是没什么能力,要是他领兵出征,搞不好,还要自己万里驰援。 “杨大将军客气了,本王何德何能,能指挥大将军?以前本王只是一个朝廷派出使团的团长而已。胜利可是大将军一刀一枪自己拼杀出来的。” 李睿这看起来是在述说杨素的功劳,其实就是警告对方,嘴里要有把门的,我可从来没有去过高句丽作战,我只是去谈判而已。 “是,是。臣下明白,这是臣下内心的一点小希望,肯定是臣下没有读过多少书,所以表达的有些词不达意。” 看李睿否认,杨素马上反应过来,现在还没有解密李睿东征高句丽的事情。自己还是莽撞了,于是赶紧往回找补。 “算了,你们其他人的想法呢?”李睿挥挥手也懒得去计较杨素的失言,而是转身对其他人问话。 “我等和大将军其实想法一致,都是来躬亲亲卫殿下出面挂帅。” “好吧,我知道你们的想法,我明确一点,这次我不去。陛下有身孕了,我可不想错过我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刻。你们谁能挂帅,自己去凭本事争去吧。” 李睿一眼就看穿了他们来试探自己的本意。他们是聪明人,如果自己要挂帅出征,肯定就没他们什么事情了。最多是参与一下,拿个军功。不可能有成为元帅而名垂青史的机会。 要知道,史书的记载最多就一句话,比如:隋大业六年,女帝派出李睿帅军兼并靺鞨。 93.抽丝剥茧,太上皇原来不简单 现在,自己很明确的告诉他们,自己不参与。也就是说自己不当他们的众矢之的。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己的内部竞争,那就各凭本事了。 听李睿如此直白的表态自己无意这远征军主帅的位置,现场四人就都松了一口气。因为只要李睿想,凭他的黑山卫和犹如军神一般的指挥艺术,自己这些人根本就没得争。 现在李睿主动退出,四人都觉得自己机会来了,于是迫不及待的要和李睿告辞,抓紧时间去活动、去串联。 “那我等就不再打扰王爷殿下,我等告退。” “各位大人慢走,雪儿替本王送一下各位大人们。”李睿身后一个俏丽的小丫头应声而出,婷婷袅袅的走过来对四人行了一个淑女礼,就当先引路,带四人出去了。 李睿的四大侍女都成了小妾,自然是要有一定的牌面,不好轻易随侍身边。 于是四大侍女就安排了一些新人过来伺候李睿,之中这个雪儿是檀儿的亲妹妹,李睿自然是信得过的,也就经常带在身边了。 看着这些人的表演,李睿心中不由的冷哼了一声。 这些人的上蹿下跳倒是给李睿提了一个醒,自己是帝夫,不方便亲自出手,但现在黑山卫也是兵强马壮,颇有人才,可不是当年自己一人带着八百勇士闯高句丽的时候了。 自己谋划的事情,而且关系到自己媳妇的心情以及肚子里面的孩儿,此战必须胜利。 要保证必胜,那就要黑山卫出手保驾护航,而要掩护黑山卫的战斗力,那就一定要自己人来做这次出兵的统帅。 李睿心中的第一人选是李靖,这个号称军神的家伙。最不济也要安排秦琼过去,他才能放心。 至于黑山卫以前的几个侍卫长出身的师团长,执行命令那是坚决果断的,但由于眼界和出身,临机应变就差了点意思。 给他们一个既定的攻击任务是可以圆满完成的,但统帅多兵种、协调多部队作战,还不能让人完全放心。 相信经历过多场战役后,这些自己夫妻真正的心腹大将们能快速成长起来。 “陛下在哪里?”李睿仿佛自言自语的说着。 马上李睿身边出现一个小个子宫女,这个宫女很奇怪,李睿不问的时候,她就仿佛不存在一样。一旦李睿提问,她就神奇的从不知道什么地方出现。 “回禀殿下,按陛下的行程单,她这个时辰应该在御书房和丞相议事。如果您要找陛下,现在过去他们应该正好结束议事。” 嗯,李睿点点头,对自己为掌握女帝行踪,灵机一动而搞出来的行程单很满意。这个行程单还是蛮有效的,开始女帝还有点抵触,担心行踪泄露会带来安全隐患。 但后来,女帝自己也慢慢喜欢上了这种一切有计划,有规划的工作风格。也就形成了惯例。 当然,掌握这个行程的人不超过三个,知道大致行程的不超过五个,都是女帝绝对的心腹。李睿从不要求全部掌握行程,他只是需要自己要找媳妇的时候,知道去哪里找就够了。 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女帝不介意自己的行踪被李睿了解,甚至希望李睿随时来打扰她。以至于女帝专门安排了一个擅长隐匿的皇家内卫高手,对李睿随时通报他所询问的行程,顺便保护李睿安全。 这个内卫高手就是刚才突兀出现在李睿身后的那个宫女了。 习惯了这个高手突然出现的情况,李睿也没什么惊讶的表情,其实在李睿精神力恢复后,他周边一百米内就没有人能真正隐匿自己。开玩笑,比常人强悍数百倍可以实质化外放的精神力,那是什么概念? 但李睿是绝对不会暴露出自己的这个“小”秘密的,不然很多事情都说不清楚了。 “和陛下说一下,我一会过去找她一起吃午饭。”李睿对身边的人发话道。 对其他人来说,这远征靺鞨的元帅或许是大事,但对他们两口子来说不过是一个沟通的话题罢了。不用那么急吼吼的跑到御书房去,吃饭的时候一起聊就好。 女帝听到内卫的传话,还有点小小的失落。 这李睿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出来做官的想法。不但不出来做官,就连参与朝政的兴趣都没有。一天到晚就沉溺于他的生意和黑山卫的训练中,对朝政根本不理。 女人总是有些纠结的,女人中的女人就更是如此了。 李睿不理会朝堂上的勾心斗角,被女帝看成不理朝政,不关心自己的一种表现。可是这正是因为李睿没有插手这些朝政,才会在女帝心中形成这个印象。 可是,如果李睿真插手朝政,那女帝秉性多疑的帝王心态就会爆发,很可能就会提防李睿是不是有其他企图?是不是要夺取他们杨家的江山? 所以,这就是人心的不足。当然,这也是李睿和杨婵儿两口子感情到了,女帝才会如此的有小怨气。否则,谁敢觊觎皇权,只有一个死字在那里等着。 李睿这点分寸把握的很好,他费劲巴拉的赚钱,但却没什么私房钱,所有的庄务和账务都是对女帝公开的。 他没日没夜的练兵、督促制造新式武器,黑山卫效忠的实际对象虽然是他,但日常训练中还是喊着效忠女帝的口号的。 他虽然靠心学、《三字经》以及几首足以传颂千古的名词博得了文圣之名,可黑山书院的名义院长确实女帝。也就是说,最大的荣誉归功于女帝。 李睿的操作如此谨慎小心,处处把自己的女帝媳妇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如此以来,女帝怎么会对李睿不放心? 所以,晚餐时女帝半当真半赌气的对李睿说: “现在将军们去太上皇那里请安,比上朝好积极。这都是远征靺鞨给闹的。再这么下去,我这个皇帝岂不是成了摆设?我不管,你帮我解决。” 心里有气的女帝连父皇也不叫了,直接称呼杨勇官方称呼,太上皇。 看着自己这个在朝堂上说一不二的女帝媳妇,在自己面前耍赖式的撒娇,李睿也是甘之如饴。 “简单啊,你直接敲定此次远征靺鞨的主帅也就是了。将军们去找你父皇,无非是认为他能影响主帅人选的决策而已。你看太上皇也没去和你开口推荐人选啊。所以,没关系,太上皇心里有数的。” “嗯,这倒也是,父皇虽然都接见了那些去跑关系的将军,到也没有和我谈及此事。看来是他老人家有点寂寞,只是需要人去陪陪他而已,看来是我误会了。” 转过弯来的女帝,心情一好,也就开始称呼起父皇来了。这一微小的细节让李睿对皇家的感情凉薄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自己这女帝媳妇,可是她父皇一手捧上去的,前两年不管人前人后,都还一口一个父皇叫的好听。 自从去年看了几场黑山卫的实战演习以后,知道能掌握一支这个时代的无敌劲旅后,自己这个媳妇啊,底气就足了,就难免有点膨胀了。 心里气不顺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无意中把对杨勇在军队中威信高的不满表现出来了。 媳妇你这就是不谨慎啊,谁知道这周围的宫女、内官中有没有杨勇的眼线? 能违背人们千年认知习惯,而捧起女性为帝的杨勇,岂是等闲之人?所以,李睿不得不再提醒女帝一次。 “父皇把你许配给我,那是对我有再生之恩,咱们以后要多去陪陪他老人家,免得他老人家晚年寂寞。” 说着,李睿不留痕迹的轻轻踩了一下女帝的脚。 很显然,女帝收到了李睿的暗示,也听懂了李睿的话外之音。很配合的点头称是,然后说: “你说的对,这种大事,本就要父皇拿个主意的,我一会就过去给父皇请安。” “李睿那小子真是这么劝婵儿的?”果然,女帝在皇宫中的一举一动其实都瞒不过太上皇杨勇的耳目。 当今天他们夫妻两人的交谈传到杨勇耳中的时候,站在御花园正在赏花的杨勇忍不住夸奖了李睿一句: “当初不枉朕选他一场,比杨婵儿那个白眼狼有良心多了。想必也不会对我杨家江山有觊觎吧?” 旁边恭顺站立的一个手里拿着花钵,一边伺候花,一边回答杨勇问题的年老内官接口: “回太上皇话,睿亲王从来不参与朝政,哪怕陛下要求,也是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不仅仅如此,不论大小事务,除非惹到他头上了,否则一概不理。只是初一、十五给心学的学生上上课。” 按道理内官见皇帝是要跪着回话的,但这个内官不但没跪下,还手里一边干活一边回答太上皇的问题,这可是大不敬,要杀头的。 可看杨勇一副本该如此的样子,周围的护卫也就觉得,就是应该如此。绝对不会有一个愣头青跳出来,指摘这老内官无理的。 这一切就因为这内官就是大隋第一高手,杨家内卫的总管,一生只忠于大隋杨氏的独孤青云。 94.世事险恶,帝王本来江山重 这独孤青云本是大隋开国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的堂弟,一生痴迷武学,以至于走火入魔丧失了男人的能力。 后来杨坚遍寻天下名医和武林高手,也只治好了他的走火入魔,却无法恢复他的男人本能。 经过这一劫的独孤青云反而放下了所有的世俗烦恼,从而武功突飞猛进,已经突破宗师的门槛,达到了大宗师境界。 独孤皇后为了保护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就费尽心机,安排这个本就无心于江湖纷争的堂弟进入宫内。挂了一个大内副总管的闲职,实际是为大隋杨家训练内卫。 “他倒是位置站的蛮准。”杨勇满意的点头。 “睿亲王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黑山庄的那些生意以及帮陛下练的一支新军上头。原来那些新军只有三千,近两年扩大到了一万。但也就止步于这个数字了,再没有增加。” “哎,婵儿到底还是我老杨家的血脉,知道没有军队这江山坐不稳的道理。只是这编练一万新军够什么用?怕也只是一个心里安慰罢了。这支新军有什么不同吗?” 杨勇虽然不在乎女帝的这个小动作,但也警惕了起来。几千人他可以不在乎,但人数上万了,就要留意一下了。 “奴才们开始还能渗透进去一些,知道这支新军的盔甲和刀剑都是用黑山庄的特种钢打仗的,防护和攻击性都很好。后来这支新军搞了个什么指导员的章程出来,我的人就再也渗透不进去了。” “这指导员是个什么章程,这么厉害?连你也渗透不了?”杨勇来了兴趣。 “奴才无能,确实不知,就连预先安排进去的几个内应都反水了。我也就没敢深入,担心惊动了陛下,影响了您这父女感情就不好了。” “你做的对,不过一万人,无伤大雅。现在对御林军、禁军以及京城六卫的掌控情况如何?” 杨勇到底是多年的帝王,大局观极强。 “回禀太上皇,基本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这几年陛下先是忙于让农人吃饱了饭,后来又是远征高句丽和大运河开挖这些大事。对兵部您原来安排的人员倒是没有任何调动,只是中基层军官进行了正常轮换。” “中基层军官轮换是朕给她出的主意。看来这丫头虽然对朕有点意见,但还是懂的尊重我这个父皇的。好了,你继续照顾好他们吧。舅舅” “老奴遵旨。” 老内官身子微微一颤,但也快速冷静了下来。只是恭敬的回答着。到他这种武学层次的人还因为别人一句话而造成心境的波动。可想而知,他是多么重视这句话。 那一声舅舅,就是牵绊这个老人一生的枷锁。 但他毫无怨言,看着自己堂姐的儿子,仿佛就如同看到了自己的后代一样的亲近。自己做点事情自然也是应该的。 何况自己掌握的可是整个大隋最精锐、最神秘,最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皇室内卫。这种高高在上的巨大成就感足以让自己卖命了。 当夜,女帝寝宫的大床上。 李睿依然是给女帝按摩了一番已经略有点肿胀的小腿以后。趴在女帝的肚子上给自己未来的儿子讲西游记。刚讲到孙悟空大闹天宫以后被如来佛压在了五行山下的时候。 女帝在旁边悠悠的开口: “你的顾虑是对的,估计,不我敢肯定,父皇是对我不止留了一手。以他手上掌握的力量怕是随时可以把我替换掉。” 这一开口就打断了李睿继续讲故事的状态,于是李睿索性也就没有继续给儿子讲故事,对女帝说: “这是必然的,你当那么多年南征北战,搞定那个雄心勃勃的兄弟杨广登上皇位,只是靠运气、学识还是先皇的赏识?各种手段他是绝对不会少的。” “可这样也太让人寒心了。我多方查证过了,他只是为了应对那个仙师的话,才把我推上皇位挡灾劫。现在估计是觉得仙师说的灾劫已经过去,又想自己再次出来当皇帝。你说我怎么办?” “你还想当这个皇帝吗?” 李睿追问了一句,心想这仙师算命真准。 要不是自己媳妇当大隋皇帝,自己怎么回去高句丽救回那四十万远征军?这大隋一败、再败、三败之后,国内精兵也就消耗的差不多了,各地有点实力的诸侯自然要起兵造反。 你杨家建立大隋还不是谋朝篡位而来?大家只是实力不如你,才让你杨家当皇帝罢了。等你杨家削弱的差不多了,自然别家就有机会上位了。 杨婵儿想了好久,最后肯定的回答道: “我想当,我认为我当皇帝比太上皇,甚至比先皇祖要好。至少我当皇帝,我会关心老百姓有没有饭吃。而不是像他们单纯的只是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利。” “而且,只有我当皇帝,你才会帮助大隋、大隋老百姓,不是吗?” 李睿一直以为自己的秘密藏得很好,但看起来,这聪明的女帝媳妇早就对自己领先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有所觉察。 只是聪明的她从来不问就是了。 这个问题李睿自然是不会回答,甚至是不会讨论的,李睿赶紧说: “你这个皇帝位置目前倒是稳定的,目前还不用太着急上火。这几年你把大隋治理的还算是四平八稳,加之远征高句丽的大胜光环。他老人家暂时没理由换掉你罢了。” 看到女帝点头,李睿接着分析: “现在你开通大运河方便了南北交通,又没有让国库空虚,百姓受苦。如果这次对靺鞨用兵再次大胜,你的皇帝位置在法理和人心中就稳如泰山。只要预防有心人发动兵变就好。” 这最后一句话,硬是说到了女帝的心中去了。 “现在我就是担心这个,以前我没有意识到这些,想着自己的父亲总不会害自己,就没有太在意兵部的一些事情。现在我就是两手空空啊。” 看着自己媳妇犹如要被股东大会罢免的那不控股的董事长一样焦急、无助的样子,李睿不由轻轻的一笑,安慰了一句后转换了话题。 “乖婵儿,不急,不急,好好养胎。这不还有我吗?你今天去和太上皇谈了出兵靺鞨的元帅人选没有?” “谈论到了,开始说要李靖去挂帅,太上皇还有点犹豫。后来听说李靖是韩擒虎的侄儿,太上皇也就爽快的同意了。想必他是认为最后还是他心腹的子弟,方便操控吧?” “好,婵儿变聪明了。”李睿夸奖了一句。 “有了李靖,我再安排一个团随大部队出征,可保证此时远征必然胜利。在此胜利消息传回大隋之前,你去黑山庄避暑数月。一旦胜利消息传回,后面给你一个连做护卫,安全就不会有问题。” 李睿说着,摊摊手,做了一个鬼脸。说: “看,就这么简单,别费神了,小心伤着咱们的儿子。” 女帝却是知道,现在说的是简单,但这却是自己这神奇的夫君用了六年时间打下的基础,才让这件事情能如此简单。 “多谢夫君。”女帝感动的说着。 “你我夫妻一体,共荣共辱,无需言说谢字。以后朝政上,多个心眼给自己培养一些心腹吧,我的聪明媳妇。这怕是要进入你和太上皇长期的相持对峙阶段了。” 自己这个女帝媳妇,看着蛮精明,怎么直到今天才想通这个问题? 自古以来哪有人甘心当太上皇的?只要品尝过帝王那绝对权利的滋味,谁会愿意把帝位拱手让人?就算是让,估计也是权宜之计。 所以,李睿自从知道自己媳妇是女帝开始,就已经在怀疑杨勇的动机了。明明有两个儿子,却传位给自己的女儿,这实在是不符合封建帝王家天下的观念。 就算儿子不成器,那也会找个好皇孙进行培养教导。哪有传位给一个传统观念中的,以后肯定是要嫁给外姓人的女儿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现在李睿明白了,相信杨婵儿也明白了,杨勇只是想要自己的女儿过渡一下,度过灾劫后再拿回帝位。要是传给儿子,恐怕杨勇是不好拿回帝位来的。 传给女儿,这夺回皇位就要顺利方便的多。 凭借杨勇的威信,随便一句不可牝鸡司晨的理由,就能召集大多数朝臣来反对女帝。如果,不是李睿穿越而来,估计直到被自己亲爹利用完了以后,这女帝还会被蒙在鼓里。 李睿有点苦笑的摇摇头。 自己只是想安安稳稳的当个咸鱼,平静的过完这一生。可这咸鱼一生的前提就是要让自己媳妇的帝位不被人推翻。不然,自己很可能被遭受池鱼之殃,不是被杀头就是被充军。 相信自己被杀头的可能性会无限大。 被推翻的皇帝往往都只有死路一条。相信女帝也很清楚这一点,这才觉得心凉,才觉得自己父皇杨勇的残酷无情。 “这样,我把魏征从东莱郡调回来,这两年,他在那边干的不错,也招揽了一些人才。我们在东莱郡附近基地应该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95.女帝避暑,李靖挂帅征靺鞨 女帝想来想去,还是只有自己夫君给自己推荐的魏征比较靠谱。既有能力,也对自己忠心,可堪一用。 “不错,这是个可以用的人才。”李睿表示赞同。若是魏征都不能用了,那就真没人可以用了。 “你自己的夹带中就没有可以用的人了吗?”李睿对女帝有点好奇的问。 女帝脸一红,喃喃的说: “可以用的人还是有一些的,但多少都有点冲着感情来的,不纯粹。而且,我吃不准他们到底是忠于我还是忠于杨家?现在杨家家主还是那人,风险太大。” 随着心态的转变,女帝私下已经不愿意叫杨勇为父皇了。这天下哪有利用女儿,利用完了还要女儿性命的父亲?所以,女帝只是以“那人”来做杨勇的代称。 “好吧,除了魏征的调动以外,先以不变应万变吧。” 看自己媳妇那个有点为难的小样子。李睿也只有先妥协了,他知道这傻媳妇没长心眼,只知道为老百姓做事,却不知道帝王术那一套。 算了,反正有自己给她报价护航,问题总是不大的。 “那么,我尊敬的陛下,马上就调用部队准备远征吧。反正有去年白家船队从美洲带回来的红薯和土豆的种子,咱们大隋,今年肯定是不会有饥荒的。直接拿出官仓里的存粮,调动九边精锐的大部队即刻出发。到辽东郡的沈阳集结。然后先攻长春,再攻靺鞨王城哈尔滨。” “那黑山海军还行动吗?”女帝听李睿没有提到黑山卫的安排,忍不住问了一嘴。 “当然要动,我马上命令东莱郡的第一军第二师上船,和黑山海军一起进攻海参崴。” “他们不随远征军一起走?”女帝有点疑问。 “远征军是个幌子,是要吸引对方注意力的。我相信,你这边刚一有动作,靺鞨那边马上就有了情报。他们就会调集大军到前线,以逸待劳的等着远征军去决战。” 李睿缓缓的喝了一口茶,继续说: “而我们的海军和第二师,进攻海参崴的时间差不多也是两个月以后,此时靺鞨的大部队应该都集结在边境了。余下的一点地方保安队,对黑山海军来说,基本也就等于是不设防状态了。” “嗯,时间应该是预计的差不多。”女帝表示赞同。 “关键,嘿嘿。”李睿得意的一笑,和女帝敞开了说: “黑山卫打仗可都是自己出粮饷弹药的,你也知道我这一颗子弹,一个手榴弹有多贵。咱们总不能做亏本生意吧?这赚钱的任务就着落在这第二师和黑山海军的陆战队身上了。” “你啊,就是个奸商,打仗都不忘记赚钱。” 女帝娇嗔了一句,但语气中却一丝责怪的意思都没有,仿佛这李睿打仗赚钱是天经地义一般。要是李睿打仗亏本了,那才是奇谈。 “嘿、嘿,到时候第二师从边境内侧,海军陆战队从兴凯湖方向,两路向哈尔滨进行包抄进攻。那靺鞨本来就是地广人稀,他们再来一个蝗虫行动,媳妇啊,你要准备对哪里进行移民了啊。” 女帝根本就不搭理李睿最后一句调侃的话语,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她可是被李睿普及过世界地图的知识的人,自然知道李睿是在说什么。半晌以后,女帝咬咬牙说:“好,就这么办。功劳给李靖,实惠咱们自己拿。” “放心,只要一天是黑山卫,那心里就永远都有黑山卫,李靖就算得势,也永远会忠于咱们陛下的。见识过黑山卫的强悍,他是没有勇气叛离黑山卫的,除非他不要命了。” 这一点李睿倒是很有把握,黑山卫战士在各级指导员的长期教导下,被洗脑的永远只会忠于自己一人,任何带兵的将领也只能是执行自己的命令的时候才能调动部队。 只要自己吩咐一句,这不是自己的意思,任何人都别想指挥黑山卫一兵一卒。哪怕是所谓的副军长李靖也是如此。 这一点相信李靖也了解的很清楚。 他只要忠于自己,就是一支无敌劲旅的统帅。胆敢有异心,也就是一颗狙击子弹的事情罢了。 打消了女帝最后一丝困惑以后,两人就放下了心思,相拥而卧了。 其实,女帝不知道的是,李睿身边可能是这个世界最安全的地方,没有之一。因为,自从黑山卫火枪手形成战斗力以后,李睿的身边永远都有那五十组狙击手轮流值班。 别说是兵变了,就是大宗师独孤青云亲自动手来刺杀,怕是也无法靠近李睿卧室二十米,更不用谈全身而退了。 所以,李睿才睡的那么踏实。不然以他怕死、咸鱼的性格,要是安全没有保障,他绝对会躲在黑山庄的地下室足不出户的。 大隋,大业六年六月初一。 大隋女帝杨泽天祭天拜帅,下诏书曰: 任命年仅二十一岁的李靖为三军统帅,宇文成都为前锋大将,唐公二子李世民为行军总管。带领驻扎京城东郊大营的二十万九边精锐,即刻出征靺鞨。务求一战灭国。 这个任命诏书一经过公布,朝野震惊。 所有的臣子们都震惊于女帝的决心,不像第一次远征高句丽的时候,要秋收后粮食有了保障再出兵,从而避免国内缺粮而闹饥荒。以女帝一贯爱民如子的风格来看,怕已经是料定今年粮食一定丰收。 而更多的朝臣却看到了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此次出征,全部启用的是青年将领,原有的老将军一个都没用。根本就没有搞什么老中青传帮带的搭配。 朝政不乏智者,都在猜想,虽然这些青年将领都是有后台,有靠山的传统勋爵之后。但这是不是预示着女帝开始着眼军权的争夺? 也是,女帝登基已经六年,行政根基已经扎实。加之两年前大胜高句丽,有意控制或插手军武之事,也是一个帝王应有之意。 但,这就会和太上皇为代表的老一辈勋贵的利益产生矛盾,因此所有人对女帝的诏书都不去议论,不去评论,只是静静观望。 直到诏书公布一天以后,太上皇杨勇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以后,众大臣才松了一口气,原来女帝是和太上皇商量好了的,冤枉自己操那份闲心了。这才纷纷按照诏书任命开始按部就班的忙碌起来。 这一切都被女帝和太上皇看在眼里,女帝心里是失落和不甘心,太上皇杨勇心里却是满满的得意。自己虽然已经退位六年,但这大隋还是自己的。 只要自己这个老板不发话,杨婵儿这个皇帝也就是个打工妹而已。 这些都不是李睿所关心的,李睿现在全心做的事情是在黑山庄给自己媳妇打造出一个舒适的房间。 已经六月,天气是一日热过一日,马上就是酷暑了,怀孕的人是双身子,更是怕热。李睿要女帝到黑山庄来避暑可是认真的,所以李睿要做一个空调房,让自己媳妇享受享受。 因此,李睿以前毫不在意的硝石制冰之法,就被他使用出来了。当然,首先是大量的囤积硝石和铁制水管。 还好黑山庄本来就是一个大的生产基地,制造火药的硝石、制造冷链的铁制水管都有的是。 因此李睿毫不费劲的就完成了一个水冷式空调房的装修。 大隋,大业六年六月六日。 女帝特意挑选这个好日,开启黑山庄的避暑之旅。这次她可是把黑山庄当成行宫来安排,那就绝对不是只住一天两天的事情。少说也要住个把两个月才行。 为打消杨勇的怀疑,女帝特地邀请杨勇和自己母亲张丽华一起过来体会李睿空调房的凉爽。结果,杨勇那个为老不尊的家伙也赖在了黑山庄不走了。 这下,黑山庄庄主府就成了帝王们的避暑山庄了,一旦遇到大朝会的时候,众多臣子为保证不迟到,必须提前一天赶到黑山庄,这就把李睿以前在庄主府门前搞得小旅馆给挤得水泄不通。 虽然这些朝臣的住宿,让李睿又狠狠的赚了一笔,也让黑山庄的庄户们更佩服李睿的未卜先知。 但喜欢清静或故意维持不结交大臣人设的李睿,有时却被顺便来拜访的朝臣们烦的不行,反而经常主动会回去皇宫的洗梧宫休息。 还好大朝会一个月也就两次,李睿忍忍也就过去了。相反他这一躲、一忍,倒是让杨勇更加喜欢,也更加小瞧了他这个没有政治野心的上门赘婿。 这就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无需对他费心劳神。这是杨勇对李睿最新的评价。 一个多月以后,也就是大隋,大业六年六月十五日。 昨天晚上李睿躲回了洗梧宫休息了一夜,但天亮后又赶回黑山庄,没办法,今天又是李睿给心学班上课的日子。 但同时今天又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今天是春风细雨俱乐部老板卫三娘回来做述职汇报的日子。 对已经扩大到数百人的心学班,李睿还是很尽心的。 所以今天李睿很忙,早上从洛阳皇宫赶回来给心学学子上完课后,下午小睡一会,晚上又要赶回洛阳参加一个诗会。这个诗会其实是个幌子,李睿就是来听卫三娘的述职的。 96.食色性也,樊楼花魁拜李睿 虽然对于某些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但随着卫三娘的地位的提高,李睿和卫三娘的关系还是要进行保密处理。 因此不能让卫三娘回黑山庄进行汇报。反正卫三娘出身于洛阳四大行首,所以这次聚会地点就选在了樊楼。 为此还特地用四大行首之一,樊楼柳琼花的名义,发起了一个诗会。 这柳琼花,李睿并没有见过,据卫三娘信中介绍,说是诗词歌赋无一不精,而且人长得是一种脱俗的美,仿佛坠落凡尘的仙子。 卫三娘的原话是:“我要是男人,砸锅卖铁也一定娶她回家。” 本来李睿还不屑一顾,后来卫三娘反复说,这次的樊楼行首已经不是那年中秋诗会李睿曾经见过的那个的四大行首之一的樊楼行首了,是这两年新晋的东都花魁。 以前洛阳是四大行首争奇斗艳,而这两年就因为有了柳琼花,虽说这些烟花之地的老板们为了争夺顾客,还是把排名前四位的,称为洛阳四大行首,但其他三个明显沦为了陪衬。 因此,这柳琼花被外界称为,东都花魁,洛阳最美的女人。 只是洛阳才子们都不知道,在李睿几乎无限财力的支持下,在卫三娘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下,这洛阳四大行首,以及他们身后的青楼,都在一年前被春风细雨俱乐部兼并。 也就是说,今天,李睿是抱着老板到自己的地盘视察的心态来樊楼的。当然,除了卫三娘以外,其他人是不知道李睿和樊楼这层关系的。 “姐姐,那刚进门的李睿就是你说的大隋第一才子,当今文圣?我怎么听人说他只是个吃软饭的赘婿,那些文章、诗词什么的都是女帝找人捧他的。” 躲在一个房间内观察外面情况的柳琼花对卫三娘问道。 “哎,我的傻妹子,姐姐还能骗你,这小子最会扮猪吃老虎,其实那是满腹才华,一身本领。我也不好和你细说,反正你信我就对了。” 卫三娘对柳琼花可算是仁至义尽,基本就把李睿的底给透了。 但这个世界和所有的已知世界有一样的规则,那就是“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所以,最后柳琼花是否能把握的住李睿,那就要靠他自己的悟性了。 事实证明,这柳琼花是个有悟性,也是个有福缘的。 李睿今天到这樊楼当然也是和自己媳妇打过招呼的,不然女帝再来一个兵围樊楼,那就是一个笑话了。 所以,李睿在这里的心态是放松和没什么企图的。 家里还有三个大美女等着和自己圆房,这李睿还真没什么在外面泡女人的心思。当然,这也是女帝很放心他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是女帝很了解,李睿确实是在男女之事方面很克制,不是说李睿没有男人正常的欲望和企图,只是他意志力很强,有红线意识,能对各种诱惑,克制的住自己的内心。 有这两个原因,所以女帝还是比较放心李睿单独到樊楼的,毕竟,这么五六年以来,李睿就从无不良记录。 可是今天,女帝失算了。李睿进入樊楼,眼光四处梭巡。一下就看到了在樊楼的二楼有间房间挂着自己和卫三娘约定的见面暗号。 暗号是,在见面的房间大门门框上,有两条紫色的丝带进行装饰,而紫色丝带的底端各有一个黑色流苏。 见到了这个接头暗号,李睿也没有多想什么,就抬腿向二楼的这个房间走去。 现在,诗会还没有开始,整个樊楼乱哄哄的,大家各自找熟悉的相好。数个老鸨也正在卖力的推销自己旗下的头牌。所以,也没人特别的去关注一个二十来岁,打扮的人模狗样的公子哥。 因为,这种打扮的公子哥,在这樊楼里面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太大众化了。 在李睿到了门口准备直接推门而入的时候,那房门突然打开,一张倾国倾城却又清纯的不含一点杂质的脸就那么突然的闯入了李睿的视线。 或许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李睿从一楼上到二楼,这一路尽是看到一些庸脂俗粉,其相貌、身材比自己府内的二等丫头都不如。 这就好比,在他习惯了恶臭,且毫无准备的时候,突然出现一股浓郁到令人窒息的花香一样。这香味,可以让人记住一辈子。 于是李睿就怔在那里了,也不进去,也不退出,双眼贪婪的欣赏着眼前突然出现的“与众不同”。 眼前的女子,拥有一张可堪比女帝绝色的面容。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眉如翠羽,肌肤胜雪,直似吹弹可破。 身穿一袭石青弹磨藤纹云锦大袖衣,水红刻丝福纹素软缎石榴裙,外披水蓝色轻纱,开门后外面的穿堂风吹过,轻纱飞舞,整个人散发出淡淡的空灵之气。 三千青丝由一只金累丝衔珠蝶形簪,轻轻挽起一个简单的碧落髻。耳垂上戴着一对祁连山白玉团蝠倒挂珠缀,一荡一荡的,在开门的过程中微微飘动,衬的脖颈愈发的修长而优雅。 纯净的无一丝杂质的琥珀项链在樊楼的璀璨灯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皓腕上的一对独山透水的帝王绿翡翠镯子,使得一身的妆容更加完美。 李睿可是三世为人,虽然前两世没有亲自经历婚姻,但由于资信的发达,那也是吃过看过的主。 所以在当初面对女帝的绝色,李睿也能镇定自若的面对。直到一年多以后,在和女帝有了感情以后才圆房。 当然,这也和环境有关系,当年,李睿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随时都有性命之忧,思想高度紧张,也就没有风花雪月的心思。 而今天,李睿有黑山卫的武力保证,有文圣之名的心理建设。心态自然也是不同。因此,以李睿如此强大的精神力,此时面对此女也不免有那么一阵失神。 开门的女子,对自己的魅力是很清楚的,也对如此状态的男人似乎是司空见惯,因此也没有多少差异和感到不被尊重的气愤。只是眼中略有些无奈的侧开身子,弯腰行礼。 “奴婢柳琼花见过睿王殿下。” 语气恭敬,只是没什么感情,略显干巴。 李睿一拍脑门,恍然的说: “哦,你就是三娘说的柳琼花,真是名不虚传,自有一番风流体态。刚才我是有点失礼了,你别介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是俗人一个。自然不能免俗了。” 看着眼中已经恢复清明,只有欣赏之意的李睿,柳琼花倒是微微有点意外。虽然卫三娘把这睿王夸上了天,但刚刚一见之下,也和其他男人没什么区别。都是色中鬼罢了。 可是看着这睿王在自己开口后马上就恢复了过来,并且直接承认自己是个俗人,不免被美色所惑的失态。 这就让柳琼花对李睿高看了一眼,以前她碰到的那些王孙公子,虽然也有很快恢复脑子清明的。 但却都会为自己刚见到自己那一刻的失态找理由和借口,甚至绝口不提的回避自己的失态。都是在自己面前装清高,装雅士。 只有这睿王,不但不回避自己的失礼,而且是当面承认自己的好色。这不得不说让柳琼花感到了新奇和与众不同,这睿王至少是个真小人,起码值得交为朋友。 “奴婢不敢,睿王殿下请进来,卫东家等候许久了。” 等柳琼花关上房门进入房内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她惊诧莫名。只见大名鼎鼎的娱乐之王,在大隋和周边各国都是跺跺脚官府都要颤三颤的卫三娘恭恭敬敬的对李睿行主仆跪拜大礼。 说的话,居然和刚才柳琼花说的基本一样: “婢子卫附子见过主人。” 在李睿面前,卫附子哪里敢自称卫三娘,所以报出的还是李睿认识自己时的花名。 本来李睿是只是想拉卫附子进自己的商业体系做个打工者,算是双方合作关系。结果当时操作的时候,玉儿下手太狠,直接威逼利诱卫附子自己卖身王府,成为家奴。 其实,卫附子后来慢慢经营起庞大的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商业帝国以后,不但不怪玉儿,反而对玉儿感激莫名。 要不是有李睿家奴的身份,怎么轮得到她来打理这偌大一摊商业王国? 而且,这春风细雨俱乐部表面上是酒舍、青楼等消费产业,主营业务却是情报刺探、收集和传递。要没有李睿家奴的身份,而又涉及到了李睿的核心机密,恐怕卫附子此时早就尸骨无存了。 “行了,免礼,起来吧。好歹也是一方魁首了,还是个小姑娘心态。什么事情不能在信里说?还非要搞得神神秘秘的见面说?” “奴婢哪里能是什么魁首了,只是帮睿王您看着那摊生意罢了。” “这你倒是不用妄自菲薄,你的能力和勤快我岂有不知之理?你说说,下一步你是如何打算的”李睿说着,眼神看向了刚刚进来看到卫三娘跪拜李睿的柳琼花。 97.趋利避害,罗成无奈降黑山 就那一眼,柳琼花犹如突然坠入了冰窖,浑身上下一丝一毫都无法移动。漫天的恐惧,犹如海潮一般向她涌了过来,就在这恐惧之潮快要淹没她整个身体的时候,还在跪着的卫三娘说话了: “主人息怒,请原谅奴婢的擅做主张,柳琼花是自己人,您可以绝对放心,咱们的讨论如果漏出去只言片语,我亲自了结了她。” 听到卫三娘如此说,又本来对柳琼花报有莫名好感的李睿也就顺势收回自己的精神力。刚才要是卫三娘不做解释或者解释的让李睿不满意,哪怕是大隋第一美女,李睿都会要她领盒饭。 李睿看着此时,早已香汗淋漓的跪在卫三娘旁边的柳琼花,看来确实是被自己一不小心动用的精神力给吓坏了。 柳琼花根本不复刚才的风韵神采,不过此女却自有风流体态,跪在旁边瑟瑟发抖都是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 “你们都起来。”李睿也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选择相信卫三娘,也就不在意她愿意担保的柳琼花会不会泄密了。 “说吧,我在等你们的解释,为什么选择见面,还在这里见面?别给我说敷衍的理由。” 在李睿的超级精神力面前,只要他愿意,他就是一台精准的测谎仪。研究过微表情的李睿,通过对人的呼吸、心跳、血液流速,甚至毛孔的闭合程度等就可以准确的判断此人讲话的真假。 卫三娘自然是见识过李睿的本事的,所以,她在李睿面前非常坦诚。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她是聪明人,虽然不知道李睿为什么会知道和他交流的人是否说谎? 但卫三娘不愿意冒风险,哪怕是被李睿有一点点误会的风险都不愿意冒。所以,卫三娘老实的说: “其实请主人过来有两个意思,一是把书香世家出身的柳琼花介绍给主人认识。” 看李睿眼中精光一闪,卫三娘赶紧接着说:“我检查过,她虽然被迫流连青楼数年,但仗着自己的聪明和美貌,在这虎狼窝里却还保留了完璧之身。绝不至于辱没主人。” “不得不说你胆子蛮大,这进献美人的事情要是被我媳妇知道了,你怕是没有好结果。好这先放下不说,有一就有二,第二个理由是什么?” 李睿也是要吓唬这卫三娘一下,不然这要是传出去,是个人都帮自己找美人,自己这名声还要不要了? “奴婢知罪,第二个理由是真正请主人来的原因。奴婢得到准确消息,幽州总管,燕郡王罗艺密谋造反。现在已经秘密囤积大量粮食和兵器,只待实机而已。” “罗艺要造反?他凭什么?为什么?我们既没有对涿郡有什么亏待,又不曾要直管幽州?” “罗艺手下有一支部队,人数不多,只有十八人马,但个个武艺高强,都是宗师境界。而且刀厉甲坚,作战勇猛。对上突厥和室韦等马背上的战士,都能有胜算。可谓都是可以以一敌百的英雄。” “哦,那定是燕云十八骑了。他们倒是有这个底气和实力,可惜遇到了我,可惜啊。”李睿感叹了一句。 “主人睿智,这就是燕云十八骑了。”卫三娘赶紧拍马屁。 “罗艺谋反,有什么证据吗?” “各种粮草、军械的购买清单、账册、以及人员调动的记录,奴婢都有备份。这些资料无不显示罗艺会有万人以上人员异动。” 卫三娘回答道。 “我想那罗艺能混到燕郡王的位置上,一定不是笨蛋,相反一定会很精明。那么你的这些情报是怎么来的?一般我是绝对相信你们的情报收集能力的,但这涉及一位郡王谋反,我还是要多问几句的。” 李睿一边沉思对策,一边对卫三娘的情报来源提出了疑问。 刚卫三娘说的哪些数据,可以说是罗艺的最高机密之一了。连这都被自己的探子给探查到了,李睿不知是该表扬自己的谍报部队厉害,还是该嘲笑罗艺的志大才疏、保密意识差? “回禀主子,这罗艺确实是个人才,这些事情他都是小批量,多批次的去做,所以做的滴水不漏。但罗艺有个致命的麻烦,那就是他把自己的儿子教导的太优秀了。优秀到不同意自己父亲要造反的想法。” “你是说罗成举报他老子谋反?他为什么不同意?罗艺可是真英雄。” “主子真是无所不知。” 卫三娘在心里暗暗骇然: “自己可是暴露了一个好不容易在罗艺郡王府内发展起来的暗探,才大致搞清楚罗艺家里的人员组成,也才准备在罗艺儿子身上,多下点功夫。而这李睿,一口就道破其中玄机。” “好了,去请罗成过来。” 讨论这个敏感话题之后,李睿估计这罗成应该是跟卫三娘一起过来对自己有所求才对,就大着胆子猜了一句,果然李睿一猜就猜中了。 可这一举动却把卫三娘和柳琼花给惊着了,莫非这睿王可通鬼神?不然怎么知道这罗成就在隔壁房间,等着卫三娘创造机会拜见李睿? “罪臣燕郡王罗艺之子罗成,拜见睿亲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千岁。” 这罗成见了李睿,二话不说直接口称罪臣,趴下就磕头。 果然是史书中有名的白面郎君,李睿仔细看了看趴在地上给自己磕头的罗成,内心不由得赞叹这家伙真是有一副好皮囊,难怪可以阵前招亲。 “罗少将军快快请起,你深明大义,能主动揭发燕郡王的谋反之举,令大隋少一次内乱,也避免了老百姓遭殃,实在是大隋的功臣啊。” “罪臣惶恐,请睿亲王治罪。只是恳请睿王能留家父一条性命。于愿足矣。” “这个我们一会再说。我很好奇的是,燕郡王麾下兵强马壮,而且罗少将军也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为什么罗少将军不随着燕郡王一起打天下?以后,万一成功,那可就是即日的太子,未来的皇帝。嗯?” 本来罗成还想用什么深受皇恩或世受儒家学说教诲,让自己坚守为人臣子的本分。可当李睿用包含精神力的声波哼出一声“嗯”以后,罗成的大脑就是一片迷糊,自己怎么想的,也就怎么说了。 而且说完后,他自己都没有太多记忆自己到底说了什么,只模糊的有个概念,自己怕是把自己的表兄给卖了。 “启禀睿王,罪臣确实是有原因,才来举报臣父的。因为罪臣知道,谋反就是找死,根本毫无胜望,最多只能成为睿王殿下黑山卫的一次实战练兵。” “你知道黑山卫?你见过黑山卫练兵?”李睿一直微笑的脸严肃了起来,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涉及的人和事情要是处理不好,对自己可是要命的事情。 于是李睿对罗成很认真的说:“好好说说。有什么隐情?但凡有一句不实,后果你自己掂量。” “启禀睿王,其实没有什么隐情。两年多以前我和家里人闹别扭,年少气盛的我负气出走,就想到山东找我表哥他玩耍。在路上却正好看到了我表哥率领队伍攻击尤通。” “那个尤通?”李睿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兖州东阿县武南庄的尤通,字俊达的。” “哦,那么说你表哥就是那秦琼秦叔宝了?” 李睿终于反应过来了,也怪他自己,这黑山卫打击绿林的练兵方式,练出甜头来了。打击绿林、强盗,既维护的地方的安宁,取得民心,也能缴获颇丰,为黑山卫带来巨大的财富。 因此,从高句丽回来,黑山卫在东莱郡打了几个绿林强盗后,李睿并没有叫停这种练兵。只到两年后的今天,黑山卫已经形成轮流出去扫荡强盗而练兵的传统。 “是,秦琼秦叔宝是我的表哥,请睿王不要责罚与他。是我无意中闯入了黑山卫的战场,又刚巧在战场上碰到了表哥。这才让我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罗成说。 李睿想想,这都是两年前的老黄历了,现在的武器都不知道更新换代了多少代了。估计当年见到了黑山卫热武器的威力,罗成怕是会有几天睡不好觉了。 “你就是当时那个秦叔宝的小表弟?要是那次乱入战场的事情,就算了。后来叔宝倒是来信承认了自己的泄密错误,我当时也打了他二十军棍,这事情就算是翻篇了。” “谢谢睿王殿下的大度和仁慈。” “罪臣就是那次看到过黑山卫的远距离攻击性武器,就是那种随意可以取走士兵和武者性命叫做火枪的武器。对比了一下,就算是罪臣父亲手下最精锐的燕云十八骑,也只能饮恨在这火枪的枪口之下。” “你倒是坦白了心中所想,那你是怎么打算?” “启禀王爷,我随时都准备着,就等候您的招唤。记得当时看到黑山卫枪手远距离杀伤敌人的瞬间,我就准备加入黑山卫,成为一个优秀的狙击手。” “你想加入黑山卫?”李睿有点差异,这罗成可是罗艺的嫡长子,以后燕郡王诺大家业的继承人。 98.受降罗阀,无垢诗会动春心 “愿意永世忠于王爷,绝不背叛。” 罗成也是急了,开始赌咒发誓:“如有违背,叫我乱箭穿心,不得好死。” 本来李睿还是有点心动,这个罗成加入黑山卫,不但平添一员猛将不说,以后黑山卫有个什么“新闻发布”的事情,这罗成就是现成的颜值担当。 可是,一听他的这个赌咒发誓,李睿就怂了。他似乎记得的,这罗成就是在战场上被乱箭射死的。迷信一点的说法,那就是这家伙肯定是背叛了自己了。 李睿当然是相信这因果循环的,他不信也不行啊,连穿越这种事情都出现在他身上两次了,不由的他不信。 “罗少将军这个心愿怕是难以实现了。或许以前还好,但这两年黑山卫整编以后,怕是你再进来做狙击手也就不太合适了。” “是罪臣唐突了,请睿王殿下恕罪。” 罗成听到以后,马上就开始告罪。 他其实也不是太失望。毕竟他来以前都是有心理准备的,凭什么他罗成一说,别人睿亲王就要答应?不过罗成也没有死心就是了,大不了以后多求几次,那不还有个表兄秦琼在吗? 多少有点帮助的。 特别是,这次是来化解罗家的危机的,自己加不加入黑山卫?并不重要,罗成自以为是的想着。 他哪里知道,现在李睿在想的是,把秦琼调离黑山卫,到那个地方去锻炼锻炼。这泄密的事情惩罚还是太轻了。 本来自己是要借着罗艺造反去幽、燕两州扫荡一番,顺便清理一下当地的地方官吏。给黑山卫建立一些基地,顺便让女帝的势力占领一些实际的地盘。 结果,由于秦琼的泄密,搞得罗家直接就投降了。这事情还怎么操作?要是没有罗艺谋反的借口就大肆裁撤、替换地方官吏,那太上皇那老东西还不马上就警觉起来? 真是麻烦。 李睿其实已经看透了,这罗成绝对是和罗艺商量好了,才来干这个举报的事情的。这个年代,父子宗族的观念是第一位的,哪有砍了老子的头,反而去重用儿子的道理 这里,只有抄家灭族。所以,李睿判断这是罗艺发现了黑山卫的厉害以后的投降之举。 罗艺一定是准备造反很多年了,此时由于知道谋反绝不会成功,就想放弃。但如果贸然放弃,不但对以前一批支持造反的铁杆部下没有交代,以前做的准备被揭发出来,也是死罪一条。 所以,他罗家才破釜沉舟的出此下策,要罗成来举报。关键的是,罗成并不是对女帝或朝廷任何一位大员提出举报,而是找了表明是软饭王,实际确实女帝主心骨的李睿来举报。 这就是存了投靠李睿的心思,毕竟李睿虽然在女帝那里影响力巨大,但势力还是单薄,应该既能说服女帝放他罗家一马,也能容的下自己的麾下多一个他们罗家。 其实罗成有一件事情没搞清楚,那就是李睿是非常护短的一个人。要是罗成加入了黑山卫,哪怕罗艺真的造反,李睿在快速扑灭以后。肯定是会留他们父子的性命的。 可现在李睿看罗成的态度并不坚决,也就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对的。这罗成就是代表罗家来试探自己的态度,给罗家寻求一条生路的。 “罗少将军不必自称罪臣,你父亲那不是还没有扯旗造反吗?虽然有些不当的举动,但我想只要把准备的那些逾矩的东西作为贺礼献给当今陛下,想必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得不佩服这罗家,虽然李睿是知道他们的用心,但还是不得不接受他们的投靠。不然,这罗家肯定会另外找后台,要是找到了太上皇那里,再给女帝造成一些麻烦,那就不好了。 所以,李睿不得不给他们罗家一个台阶,找个办法解他们的灭族之危。 “多谢睿王指点明路,下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罗成也是聪明人,虽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家族的意图已经被李睿看穿了,但这次的目的已经达到,他回去把李睿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讲给父亲听,自然会理解其中深意。现在磕头谢恩就好。 “罗少将军,你先下去吧,我还有事和她们谈。” 人有时太通透了也不好,了解其中的谋略和权衡以后,李睿对罗成的投靠没有一点点的欣喜和激动。只有对这些古代豪门为生存而不择手段的悲哀。 看着李睿似乎是接受了罗家的投靠,但似乎又不是那么热情,柳琼花开始有点摸不着头脑,后来慢慢又似乎找到了一点感觉。但还是模模糊糊的找不到头绪。 而卫三娘则不一样,她虽然也在这烟花之地混成了行首,但到底是书香门第出身。更为关键的是她现在统帅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大掌柜,对用人做事自有一番体会。 于是她细细咀嚼李睿和罗成对话的每一个字,越是琢磨,内心越是对李睿佩服。 而卫三娘佩服之中又暗暗生出了恐惧,这睿亲王如今连燕郡王的投靠都觉得可有可无,那自己这完全被睿亲王扶持起来产业的大掌柜,是不是就更不被主子放在眼里了? 如果自己稍微有点不周到什么的,主子换个人也就是了。并且这春风细雨俱乐部还有玉儿时刻监督,自己就算是孙猴子,怕也确实也翻不出睿王这如来佛的手掌心。 想着想着,卫三娘那一点蠢蠢欲动的小心思也就慢慢熄灭了。 “好,闲人走了,卫掌柜,你来说说今年俱乐部的情况吧。”李睿看着罗成走了,也就转头对卫三娘说话。 “是,请主子这边座,奴婢这就把今年的账册一一禀报。”卫三娘此刻也是收起了那份妖娆,老老实实的开始说事。 见卫三娘此时一本正经的状态,柳琼花自然也是媚态尽收,乖乖的在一边服侍茶水。 李睿在房中查账的时候,外面的诗会也就按计划开始了。 只是这行首柳琼花在李睿面前服侍,于是这外面就只有柳琼花的侍女在那里应付那些所谓的才子们了。 当然,这些才子们要在美女们面前保持风度,意图被花魁看上而成就一段风流佳话。因此,有柳琼花的侍女出面,外面的秩序也还是井然有序,由此也看的出来这柳琼花的魅力之大,确实冠盖东都。 有诗会自然是要作诗写词,可自从当年李睿的诗词面世以后,这洛阳才子却再无可以与之比肩的诗词之作拿得出来了。 如此以来,这近几年的诗词之会的质量也是越来越走下坡路了。 而这樊楼行首柳琼花召集的诗会,却也是这两年东都剩下为数不多的高质量诗会之一了。 所以,这长孙家的兄妹两人今天也早早的过来凑热闹了。 长孙无忌在这樊楼里面窜了一圈,没有找到柳琼花这个心中的女神,也就沮丧的坐在楼下大堂中吃酒。而长孙无垢,却依然是男士打扮,坐在酒桌上和自己兄长对酌,眼睛却四处梭罗。 他们兄妹来得早,诗会还没开始,长孙无垢就无聊的四处乱看。突然,她看到了二楼有个熟悉的背影闪入了一间门口挂有黑色流苏的房间。她当时也没在意,毕竟她经常在外面厮混,熟悉的背影多了。 可是,在诗会开始以后,当听到他的兄长长孙无忌提到了那句:“李睿以后再无好词”的时候,突然醒悟过来刚才自己看到的背影是谁了? 那不就是有两三年都没有在诗会上露过面的李睿吗? 当初,那李睿可是让自己牵肠挂肚好久的男人啊。今天,居然碰到了。 毕竟是公共场合,长孙无垢无奈的强行忍耐自己的好奇心,不去想李睿为什么进那个房间? 可是长孙无垢是个女人啊,一旦起了这八卦之心,那是再也难以克制。一会想是不是李睿来办事?可是在这青楼楚馆能办什么事情?一会想难道是女帝和李睿闹矛盾了? 不是说,他们两口子恩爱得很吗?可恩爱的两口子,男方怎么会流连烟花场所?而且,作为一代文圣,有诗会不参加,却一下钻到这樊楼的房间内。 这难道还能有什么好事? 半个时辰后,在诗会渐入高潮,长孙无忌没有功夫搭理她的时候。实在被八卦之火燃烧着,忍不住好奇心的长孙无垢找了一个理由就离开了酒桌,独自一人悄悄的靠近了那间有黑色流苏的房间。 在距离那个装有黑色流苏的房门还有三丈的时候,长孙无垢的身后突然出现了两个壮汉,手伸入怀中也不说话只是那么看着她。 一股莫名的危机感就瞬间涌上了长孙无垢的心头,仿佛自己只要再接近那房门一步就会丧命的恐怖念头,就那么突兀的出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长孙无垢知道这是自己的第六感在提醒自己,再向那个有黑色流苏的房门靠近就会有生命危险。 因为有很多次她的第六感都帮助了她,甚至多次救过她自己的性命,所以,她是非常相信自己的这个第六感的。 必须回头离开。 99.阴差阳错,无垢决心嫁睿王 长孙无垢的理智告诉她,此时她最应该做出的选择,就是毫不犹豫的选择放弃自己的好奇心,毕竟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要是讲理智,那就不是长孙无垢这个女人中的女人了。 “睿亲王,老友在此,何不开门一叙?”于是这从不按常理出牌的女人,开始对着三丈外的门叫了一嗓子。 当然,这一嗓子的音量并不大,掺杂在男人吟诗、女人尖叫的樊楼诗会那热闹喧嚣的现场声音中,并不特别引人注意。 而且,这两年在洛阳不论是什么人、什么地方举办的诗会,凡是有点点诗词才华的人,都会动不动就把睿亲王的诗词大作挂在嘴边进行比较或互相攀谈的话题。 因此,在诗会的现场偶尔从某个人嘴里蹦出“李睿”、“睿亲王”,甚至“软饭王”等字眼都毫不稀奇。 所以长孙无垢这声叫喊,虽然声音不算小,但确实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因为,大家都知道,文圣李睿这三年,是从不参加所谓的“诗会”的。 当然,其他人不至于被惊动,但这房间内的李睿却是听到了这声音。马上,李睿就听出来这是谁的声音了。 李睿也是有那么两年没有见过这妮子了,倒是想见见,看看这马上就要出嫁的长孙无垢是什么样子。 “让她进来。”李睿也顺势对着身边基本上汇报完毕的卫三娘说:“你从侧门先离开,让她看到并不合适。” “奴婢告退。”卫三娘马上收起手中的账册,微微躬身行礼,然后快步从侧门离开。 柳琼花此时就不方便离开了,不然这房间内就只剩下李睿一个人,显得莫名的奇怪。 男人,贪花好色并不是什么大错,在文人雅士中,这倒是一桩风流韵事。但结交春风细雨俱乐部的掌权女人,这要是传出去,李睿的麻烦事情就不会少。 长孙无垢被身后两个壮汉面无表情“请”进来房间后,就发现进来的这个房间虽然不大,但设计雅致。 最出彩的地方是,有一个正对着餐桌的小舞池。一道珠帘把餐桌和小舞池进行了区隔,让吃饭和舞蹈的人都不会互相觉得尴尬。 此时长孙无垢看到的就是李睿在餐桌前饮酒吃菜,一个绝美的女人在餐桌对面的舞池里翩翩起舞。 看了一眼吃喝正香的李睿,又看了一眼在舞池里卖力气跳舞的女人,长孙无垢真是有一种哔了狗的感觉。 楼下,包含了自己兄长的那群发了情的男人、才子们,殚精竭虑、挖空心思写诗词想要讨好的对象,甚至是千金散尽只是为了博取一笑的美人。却在这并不是太大的房间内,只为一人翩翩起舞。 长孙无垢当然认识柳琼花,因为她有一个喜爱美色甚于诗词的兄长。所以,这樊楼她跑来的次数还真不少。 甚至因为她是女儿身,柳琼花对她的防备心理没那么重,一来二去两人还成了好朋友、好姐妹。 “无垢拜见睿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内心虽然为自己的兄长觉得不值,但礼仪不可废,所以长孙无垢还是老老实实的按规矩给李睿行礼。 “哦,真是无垢?我这静极思动,刚出来走走,就碰到了熟人,真好。来,来,无垢一起坐下喝酒,咱们一边看这柳大家给我们表演,一边给我说说这几年你到处乱晃听来的故事。” “你这几年干什么去了?怎么诗会从来不参加?” 长孙无垢听到李睿的邀请后,也毫不客气的在李睿的身边坐下,自顾自的倒了一杯酒,一边喝一边向李睿提问。 不过长孙无垢一边问,一边在想,这李睿还是关心自己的呀。不然他怎么知道这两年我在到处参加各种诗会?那他会不会知道,我参加诗会就是为了找他呢? 仗着自己的年轻美貌,以及长孙家的威势,说话、做事从来都是肆无忌惮。这不?李睿刚说完要她当个导游,就被她一个软钉子给顶回来了。 看长孙无垢根本就不想搭理自己问题,而是有点小小兴师问罪的模样。李睿不由莞尔,这小丫头毕竟被保护的太好,不知这世间险恶,这随便一个男人的酒也是能喝的吗?她就没听说过坏人吗? 其实,李睿这是冤枉了长孙无垢了。 长孙无垢常年混迹于井市勾栏,见了、听了多少龌龊之事,哪里会不知道人人心的险恶? 只是在几年前,这小丫头就对李睿颇有好感,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再次见面交流,心中对李睿颇为思念。而且,她也相信能做出那种缠绵悱恻的诗词的人,一定不是坏人。 其实长孙无垢的小心思,那就是巴不得李睿是坏人,趁她酒后行点什么不轨之事,那她就好赖上李睿了。 其实,长孙无垢的这点小心思也就是典型的少女怀春了。 至于对李睿的了解,除了那几首诗词以外,也就知道这软饭王和女帝的夫妻感情非常好,就算是纳妾也是女帝帮忙张罗的。 而李睿的其他方面,诸如人品、学识、才能等等,长孙无垢也只是知道一个皮毛,反正在她这个怀春少女眼里那李睿是哪哪都好,这就是典型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看着长孙无垢眼里冒出的小星星,李睿心里一咯噔,暗道一声: “坏了,这小丫头莫不是喜欢上我了吧?别说家里媳妇还怀着孕,自己不能对不起媳妇。就是这长孙无垢可是李世民命中注定的媳妇,要是被自己娶了,这老天爷是不是会发飙?还是退避三舍比较好。” 嘴里也就对长孙无垢的问题敷衍道: “人穷事多,我这时间是真的不够用,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年多了。你也出落的更加标致了。说了婆家没有?” 李睿赶紧转变了身份,用一种长辈的口吻关心的询问起对方的隐私。可是李睿忽略了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他这么问其实很不礼貌也很不尊重对方。 但长孙无垢是陷入情网的女生,这李睿的话听到耳中,那意思就变成了:你好美,许配人家了吗?要是没有许配,我可以追求你吗? 所以,长孙无垢小脸一红,选择性的遗忘了前几天关陇世家的唐公李渊来给自己和他的二儿子议亲。用比蚊子哼哼大不了多少的声音回复李睿: “还不曾有婆家。” 那意思就是,我同意你的追求了。 不然此时的女生怎么会亲自谈论自己的婚嫁大事。这可都是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哪里会轮到女孩自己做主? “嗯,你也不小了,回头我和女帝说说,你要是看上哪一家,我要她给你赐婚。” 李睿这话听在长孙无垢耳中又被她理解成了,要长孙家去向女帝沟通。他李睿虽然贵为帝夫,但身份毕竟是赘婿,有些事情是需要女方主动去做的。 长孙无垢完全懂了,自己这是浪费了好几年时间傻等啊。就好比李睿前段时间纳妾,也是女帝主动帮李睿完成的。看来这李睿不是对自己没想法,这不就主动告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吗? “好啊,过两天我就去求陛下赐婚。”长孙无垢欢快的答应了。 得知李睿心意的长孙无垢彻底放下了心中的负担,暗暗下定决心,回去就一哭二闹三上吊,一定要自己的父兄帮自己得到李睿。 心有所属的长孙无垢,非常善解人意的不去谈什么情啊爱的让李睿无能为力的问题。开始放开心情和李睿一边喝酒一边说着她亲眼看到,或从别人哪里听到的一些奇闻轶事。 李睿当然也乐意有一朵解语花在陪自己喝酒聊天,反正对方也已经有了意中人了。不然为什么去求女帝赐婚? 放下心中担忧的李睿自然是妙语连珠,各种典故信手拈来,更显的文采风流。只让长孙无垢心驰而神往。 他们两个在这里相谈甚欢,可苦了柳琼花,这个被两人遗忘的花魁不得不在舞池里一直表演,脸上还要带着笑容。 直到半个时辰后,柳琼花的一个侍女在外面敲门的时候,柳琼花才借口要应付外面诗会的才子们,给李睿行礼后离开。 刚出李睿的房门,柳琼花就不由的腿一软,差点摔倒,幸好被身边的侍女眼疾手快的扶住了,否则真要当场出丑。 她这腿一软自然是因为连续跳了半个多时辰舞蹈有点抽筋了。可在外围保护李睿的众多“龙卫”们,可是误会了。个个眼里都闪烁着奇怪的精光,心里都在想: “主子这是有多厉害,连这行首花魁都受不了主子的强壮。特别是,那后来进去的长孙家的姑娘现在还没有出来,有机会一定要向主子讨教一下其中的秘诀。” 现代人人平等的理念已经深入李睿的灵魂,平时对自己的贴身护卫都非常好。 因为李睿知道,关键时候,这些人是要为自己流血拼命的。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谁会愿意给一个平时对自己不好的主子卖命。如果自己虐待侍卫,一旦有问题发生,那些侍卫怕是比谁都想要自己的命。 所以李睿就用自己的真心去换所有龙卫的真心,和这些龙卫相处的犹如家人一般。这些龙卫个个对李睿并不是惧怕,而是犹如对家长,对父亲一般的真心爱戴。 100.解围琼花,云想衣裳花想容 所以,才会出现龙卫要想李睿讨教如何变强秘诀的情况。不然,要是换个暴虐的主子,那个侍卫敢捋虎须? 还好,看见柳琼花腿软的人并不多,不然这樊楼非炸了把不可。大家在这里诗会,你一花魁不来参加你自己召集的诗会也就罢了,还去服侍别人,服侍到腿软。才子们脆弱的内心可是接受不来的。 可是,在这不多的目击者中间就恰恰有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倒不是故意去看那个房间的,而是自己的亲妹子这一去半个多时辰没有回还,他有点担心,所以就用眼光满世界乱找。 这里可是樊楼,自己妹子一个姑娘家,要是被什么不开眼的人误会成这里的姑娘,那自己的妹子可是会吃亏的。虽说有长孙家的护卫暗中保护出不了大事,可是他还是不由得担心不已。 这看着看着,找着找着,就突然看到二楼有一扇门打开,柳琼花在侍女的搀扶下走了出来,而且出来后还腿软了一下,差点摔倒。他长孙无忌可是厮混花丛的老手,自然知道这是为什么? 在心痛自己的女神已经不属于自己的时候,也格外好奇,到底是哪方神圣能得到洛阳第一美女的青睐。放着一屋子的才子不去搭理,而去单独伺候这一个人? 不得不说这长孙家的人好奇心都重。 长孙无忌就那么看了一眼,马上就决定去探探那门内的究竟。当然,他可不是一个莽夫,知道能压服花魁的男人一定不是一般人,也就开始动脑筋了。 怎么才能搞清楚房间里面是谁,而又不用暴露自己呢? 到底是未来大唐的第一权相。不过片刻,长孙无忌也就有了一个自认完美的行动方案。 长孙无忌交代聚集在他身边的一些粉丝们,去串联众多参加诗会的“才子”们说:柳琼花长期不露面的原因,是和某位诗词大家讨论学问去了。 现在就要大家联合起来逼这位诗词大家露面。 这就是一个很简单利用人心从众的心态,来逼迫樊楼给一个解释。然后利用男人的好胜心,想必那房间里面的人也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女人被人为难,必然出头。 那自己也就知道,那道门后面是谁了。 果然,柳琼花没有想到,自己刚出来一会,就会面对诗会才子们如此汹涌的舆论压力。她又不敢说出来是陪了李睿一会,那可是大老板,要命的那种。也就只有左挡右杀的遮掩了。 可她越是说的含糊,参加诗会的才子们越不干。 “要是一个真有才华的,让柳大家耽误这么长时间才过来,我们也认了。但要是一个欺世盗名之辈,我们可不答应。” 于是有的愣头青们开始出离愤怒了,现场的秩序也就开始了纷乱。这樊楼说到底也就只是一座酒楼兼营青楼罢了,哪里有那么强大的安保力量对付这么多人? 关键,这些人可都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一个两个闹事,自然是安保拿下带走。可这诗会才子有一个多时辰都没有见到心中期盼的正主,又被长孙无忌煽动了一下,就有那么上百人开始闹腾。 这下,柳琼花可傻眼了,既不敢惊动李睿出来解释,又不敢真的要安保动手打人、赶人,一下形成了樊楼开业以来最大的危机,处理不好,今天樊楼说不定就要交官府查封。 她柳琼花的才女名头就算是彻底砸了,以后最多也就是个青楼卖笑的行首,再也不能抛头露面的组织诗会,引领文化人的潮流了。 “主子,这柳琼花好像遇到麻烦了?”“龙卫”那可是檀儿精心打造的护卫队,自然知道什么事情是要禀报李睿的。 所以,他们今天的队长,“龙七”一个女生,现身出来,也懒得敲门,直接就推门进入了李睿和长孙无垢聊天喝酒的房间。 现在长孙无垢已经是有五六分醉意了,李睿此行也算是功德圆满,正有离开的打算了。 他这次樊楼之行,被柳琼花惊艳到暂且不论,既吃的酒足饭饱,又完成了和卫三娘的对账,顺便还收了燕郡王这一附庸家族。 此时,龙七一打扰。长孙无垢也反应过来,自己的哥哥还在下面,自己这么长时间离开,他该担心了。 于是长孙无垢赶紧站起来,对李睿行了一个仕女礼,说了句:“请睿王等我消息,我必不负君。” 然后不等李睿有所表示,就快步离开了。 李睿听到这句话就知道这麻烦是甩不掉了,虽然这丫头确实出落的婷亭如玉,惹人喜爱。可自己可什么都没做,又没有承诺什么,怎么就来了一个两不相负? 这是什么鬼?大隋现在的女人都这么霸道的吗? 看着长孙无垢离开,李睿的注意力也回到龙七身上,自己整了一杯酒问:“柳琼花怎么了?这不刚出去,就有麻烦了?” “禀主子,我们观察是有人故意捣蛋,要柳琼花交代这段诗会的时间不去陪大家,而是藏起来不露面的原因。” “惹起了众怒?” “是的,柳姑娘一直不敢说出是陪谁在说话,于是惹起了众怒。” “琼花还是不错,也不好太让她为难,可是我又不方便抛投露面。这样吧,小七,笔墨伺候。”李睿沉思了片刻,想到了一个替柳琼花解除今天危机的办法。 待到小七准备好笔墨以后,李睿一挥而就,然后对小七说: “拿去给柳琼花,让他展示给大家看,就说她一直在陪这首诗的主人,李白。要是谁的诗词能比这好,李白就会会那人。” 说完后,李睿坐下来开始喝茶。是啊,酒足饭饱后自然不适合运动,当然要喝喝茶才好回去。 柳琼花此时既不敢说是陪自己的主子李睿去了,也不敢让才子们真的闹起来坏了自己的名声。自己的名声要是坏了,对主子就没有利用价值了,要她天天卖笑青楼,那心高气傲的她还不如就去死了? 两边这么一堵,确实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就在她着急的两眼泪汪汪的时候,她就看到主子的一个侍女打扮的人走了过来。递给了自己侍女一张纸,并在和自己眼神对碰的时候,伸手指了指天上。 柳琼花就知道,这是主子李睿派来传达指示的。 果然,自己侍女马上递过来那张纸,自己耳中就传来了主子要那个女侍卫转达的话:“要是谁的诗词能比这好,我李白就会会那人。” 柳琼花可是知道,自己这主子在几年前就号称洛阳第一才子。这几年主子都没有写诗,但就凭借当年那几首现在都无人能超越的诗词,名声却有隐隐成为大隋第一才子的趋势。 有他出手必然不同凡响。于是柳琼花带着对李睿的极度崇拜,根本就没有看那张纸,就大声对现场的才子们说: “我刚才确实是在和一位大诗人、大才子聊天,此人看大家都有意相见,也不推脱。不过此人确实是脾气怪异倨傲,他做了一首诗,现场哪位才子要是能拿出与之并肩的作品,他才相见。” 长孙无忌刚看到自己的妹妹从那房间里面歪歪扭扭的出来,他不知道自己的妹妹是喝多了,还以为自己的妹妹也步了柳琼花的后尘。也不等长孙无垢回到身边,他三步并做两步的抢到柳琼花面前,激怒攻心之下也不讲什么礼仪,直接一把抓住那张纸。然后说:“什么人如此小看天下英雄,我长孙无忌今天就要会一会他。” 眼光转到纸上,也就寥寥二十几个字,他一眼就看完了。可这一眼以后他长孙无忌就呆呆的站着,手里拿着那张纸,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最后把手中的纸张恭敬的递回柳琼花,说: “无忌唐突了,这位仁兄有狂妄的资本,无忌自愧不如。” 说完后,拱拱手,赶紧快步走过去迎上正走过来的长孙无垢。兄妹两人交谈了几句后,也没什么动作,就那么心平气和的在桌子上又坐下了。 废话,他一靠近长孙无垢,就闻到了自己妹妹身上的酒气,也就知道自己误会了。再追问了一句,得到了心中的答案,知道自己妹子只是陪朋友吃酒,没吃亏。他还生什么气? 而且,自己妹子来房间里面,那么柳琼花在房间里面肯定也不是做开始自己想象的事情。这么一来,长孙无忌也就心平气和了。 再想起自己刚刚看的诗词,想想,此人如此有才,做个妹夫其实也不错。只要不来和自己抢这柳琼花就好。 那张被长孙无忌递还的纸,在柳琼花手上被小心的展开,然后,柳琼花那好听的声音想起: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大隋李白 不说现场一片安静,就是念诗的柳琼花本人也被如此诗句给迷醉了。关键这是那人写给自己的诗啊。虽然是为了帮自己解围,但这诗句中的描写,哪一句不是在赞美自己? 101.夫妻夜话,美人名将笑谈中 睿王还要和自己“月下再相逢”吗? 看到诗中自己在李睿心中的美好,想到李睿那风流倜傥的身姿,柳琼花突然感觉眼前这些平时看得还比较顺眼的才子们,是那么的面目可憎,令人作呕。 想起刚刚,他们差点就毁掉了自己的一生。还是今天第一次见面的李睿出头替自己解了围。柳琼花就再也不提不起一点点兴趣继续和这些所谓的才子们去应酬了。 想到就去做,是柳琼花的一贯风格,于是她变相的给现场众多的才子们下了逐客令: “想必大家从诗词中也听出来了,作者叫做李白。按李公子交代,他是用诗词会友的,但却不见庸才。要是谁的诗词自问能达到如此水准,或者能比这好,谁就可以和他相见。” 柳琼花停顿了一下,环视了一下周围那些缩头缩脑的,犹如鹌鹑一样的才子,继续说: “刚刚长孙公子已经都自认不如,小女子建议,今天的诗会也就以此诗为压轴之作,相信大家也没有异议吧?” 大家当然都没有意见,关键是在场的才子们,确实没有人可以拿出一首诗能与之比较。 大家自然也就拱手拜服。 所有的诗会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那就是一旦选出当天诗词的最强者,那这次诗会也就结束了。 这次诗会有两个亮点在事后广为流传,一是差点酿成柳琼花的名声扫地的众人围攻事件,二就是李白凭借一首赞美柳琼花的诗而名扬东都。 甚至有好事者,把李白拿来和李睿想比较,觉得两人在诗词上的造诣与不相仲伯。那天,要是李睿在场,一定可以揭开李白这个人的神秘面纱,不至于让大家连李白的真人都见不着。 洛阳士林儒家学子们,真心庆幸大隋这是又出了一个不世之诗才的同时,又纷纷撺掇李睿出面和李白进行诗会约战。要是他们两个姓李的约战一场诗词,那将会有多少好诗词流传出来啊。 当然没有人会认为李白会超过李睿,因为李睿可不仅仅是诗词双绝的洛阳第一才子,更是心学鼻祖,一代文圣。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认同李睿的才华,自然也就认同,李睿自己当初说的那样,诗词也仅仅是李睿的消遣小道耳。 只是,这李白行踪神秘,一时半刻谁也找不到这李白在哪里居住、落脚。所以,这两李的诗词约战,也仅仅是很多人心中的野望而已了。 “小女子拜见大诗人李白,听说你今天让樊楼的柳行首腿软了?” 果然如李睿所料,刚刚从洛阳回到黑山庄,在李睿特意为女帝打造的那空调房间的大床上,杨婵儿那醋意十足的问题就到了。 “还不止,估计我还不知不觉招惹到了长孙无垢这丫头。这丫头今天陪我喝了大半个时辰的酒,走的时候都站不住了,还要说一定不负我。但,婵儿啊,我这可没有主观故意啊。” 李睿也不隐瞒,反正龙卫肯定会和女帝汇报,自己也没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无需隐瞒自己的媳妇。更何况,那长孙无垢的事情还是要女帝先有个思想准备,自己夫妻商量一下对策才好。 “哎,” 女帝也是叹了一口气,她也只是发泄一些不满情绪而已,毕竟孕妇的情绪是多变且不稳定的。 “我知道,这不怪你,但先有一个卫附子,后有一个柳琼花,现在又来一个长孙无垢。你这该死的魅力还是要收敛一点,不然还不知道后面会有多少要扑火的飞蛾。” 听到女帝这么说,李睿有点意外的看着女帝,这话头不对啊。这话里话外怎么感觉女帝不但不反对这些女人跟自己,而且还有帮自己促成这些事情的意思。 其实,这种心态是女帝从知道自己只是父皇杨勇可以随时抛弃的一个棋子以后,就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李睿就是她唯一且坚强的靠山,所以,对李睿有多少女人,甚至那些女人是什么出身,女帝也都不太介意了。反正这个男人是自己的丈夫也就够了。 如此优秀和神奇的男人,自己一个人也是无福消受的。 女帝杨婵儿自己也慢慢的明白了,李睿并不是没有能力来当这个皇帝或谋朝篡位,只是李睿不稀罕这个大隋皇位而已。 女帝观察了许久,终于理解了,在李睿的意识中,夫妻本就是一体的,换句话说,只要自己是大隋皇帝,在李睿的心中那和他自己做皇帝没什么区别。 至于那些妾室,李睿从不投入太多的感情,更多的感觉是给了对方一个稳定的职位而已。 “不过,卫附子和柳琼花还好说,没什么背景,好拿捏。只是出身不好,怕是以后日子不好过。特别是那个长孙无垢,那可是长孙家的掌上明珠,怕是以后会有骄横的隐患。” 女帝接着说出了自己顾虑,是啊,以前给李睿安排的妾室都是侍女,没什么根基,身家性命都捏在自己夫妻手中,自然是忠心不二。 可这次这个长孙无垢却是传统意义上的“贵妾”,有出身,有背景,虽然对女帝是构不成威胁,但对其他妾室来说却不是一个好消息。 至于那两个青楼出身的女人,女帝能同意,就是她们烧了高香,是翻不起什么大浪的。 “无妨,”李睿沉思了片刻,手中还是在给女帝按摩那日益肿胀的小腿。 “除了长孙无垢以外,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摊子事情,有了精神寄托,就不会把精力放在这内帷之中。至于长孙无垢,来了以后相信看到大家都有事情做,她也会给自己找一些事情干的。” “以她要强的性格,确实会如此。”杨婵儿表示赞同李睿的判断。 “除了你我夫妻一体以外,其他人都是搭伙过日子罢了,婵儿,不必太认真。” 李睿终于给自己媳妇透了一个底,毕竟一夫一妻的观念深入了李睿的灵魂。虽然这对其他跟了他的女人不公平,但这也是事实。至少,李睿目前是这么想的。 “我知道,所以,我才不会去计较你现在或是未来有多少女人。”杨婵儿也明白李睿的心情,知道李睿虽然好色,但不淫,不然她给李睿纳的那几个妾室,到现在,李睿也还有两个都没有沾过边。 “好了,这都是小事,我现在考虑的是,让李靖挂帅这事算是成了,但后面如何操作才能让我们的利益最大化?难道这就够了吗?”讨论完这些琐事,李睿话头一转,回到了远征靺鞨的大事上。 “你什么意思?”杨婵儿微微一怔,他根本没想过这些事情。自然就没反应过来李睿话中的意思。 “只是打赢这场战争就够稳定你的位置了吗?恐怕还是要再加点什么,让那人腾不出手来折腾你才行。”李睿说出了自己的考虑。 “快说,别卖关子。”杨婵儿用腿踢了李睿一脚,示意他快说。 “你说,要是李世民和宇文成都两人中有一个死在了靺鞨战场上,这唐公李渊、宇文述,甚至韩擒虎三家门阀会不会相互掐起来?那人会不会去居中调停?是不是就可以让我们再取得一定的发展时间?” 被李睿大胆的想法给吓了一跳的杨婵儿呆愣愣的说: “那怕是会天下大乱吧?” “暂时应该乱不起来,有太上皇在那里坐镇,各地诸侯不敢乱。因为他们不知道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其实,要是真乱了,那就乱,不乱不治。咱们有粮、有枪、有正统的名义,天下大势在我。不怕的。” 李睿给自己媳妇分析了一下大势,说的虽然含蓄,但也把杨勇的为君治理臣下的道理一语道尽。这杨勇就是要每个臣子之间都互不信任,那就只能依靠他杨勇了。 “确实。”女帝杨婵儿想了一会说: “太上皇对每个臣子都有加恩,但却有时故意把臣子之间互相弹劾的奏章给对方看。以前我是以为太上皇这样是为了警示那些大臣别犯错,现在看来,我当时还是太年轻。” “帝王心术,你还有进步的空间。咱们家,就你去学习这个好了,我就不学了。也好让我轻松自在,逍遥快活。” “你就知道逍遥快活,把我往这火炕里送。” “没办法,谁叫我来的时候就是这么一个现状,你干这皇帝名正言顺。你不干谁干?好歹咱们家算是大隋第一家庭了吧?要是别人想干,还要问问我答不答应呢。” 李睿这话其实也是半真半假的点了一下自己的来历,他说的是我来的时候,而不是我们成亲的时候。也就是说,他李睿是半路而来。 女帝其实早就有所怀疑,毕竟现在的李睿和她以前调查的相差太远。人的性格可以掩藏,本领也可以掩藏,但内心的那种睿智在眼神中的体现是掩藏不住的。这是瞒不过作为枕边人的女帝的。 但女帝为什么不去追究呢? 一是毫无根据无法追究,二是自己已经是这个李睿的妻子,从身到心都是,追究出任何结果都是没有意义的。 关键的是:现在的李睿,确实是最好的李睿。 102.有容乃大,黑山卫二师出征 杨婵儿自问:难道自己真的希望,自己的丈夫是那个迂腐而又无能的弘农李氏嫡幼子吗? 现在听李睿这么一说,杨婵儿也就明白了,这个李睿其实真是另有来历,忍不住问了一句:“你会陪我多久?” 李睿刹那间就知道,这个聪明的女人已经洞穿了自己最大的秘密,只是这女人已经不去介意这些小事。换句话说,这女人是真的爱上了现在的李睿。 心有感动的李睿,轻轻在女帝那已经隆起的肚子上亲了一口,然后转变身体姿势,温柔的从后面抱着自己的媳妇。在媳妇的耳边说: “只要你不嫌弃,今生今世我都陪着你,或许老天眷顾,我们生生世世都可以长相厮守。” 这种体贴的动作,这深情的话语,已经超越了杨婵儿能想象的极限。被李睿从背后拥抱的杨婵儿喃喃的问: “真有生生世世吗?” “有的。” 李睿毫不犹豫的回答。谁都有可能怀疑是否有来世今生,但唯独李睿不会怀疑这点,因为他是亲历者,已经历经了三世。 听到李睿坚定的回答,杨婵儿回复了三个字,这三个字就能让李睿爱她生生世世。 “我信你。” 女帝突然又想到什么,对李睿说:“以后不要给别的女人写诗了好不好?” 看着李睿一时有点尴尬的表情,女帝杨婵儿又有点心软,给自己下了一个台阶: “要是你给别的女人写诗,那么在外面写一首,回来就要给我写两首。” 女帝适时展现出了做为正妻的风度和气量。 “好了,算我欠你两首好了,不过你今天累了,快休息吧,我就这么抱着你就好。” 李睿看着强装出有容乃大模样的杨婵儿,忍不住就去吻了一下自己媳妇的秀发,温柔的说着。 “嗯,夫君。太医说三个月危险期过了以后是可以的。”杨婵儿轻声说了一句。 “什么可以?”李睿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反问了一句。但当杨婵儿羞涩的表情落入李睿的眼中的时候,李睿秒懂。 这都老夫老妻了,还这么害羞? 或许这就是古代女人的特点吧,老是放不开。当然,李睿喜欢。 马上就情郎变色狼,李睿瞬间完成了狼人的变身,接下来他就抛开了所有的政治问题和将要面对的烦恼,好好的为媳妇写了几首诗。爱到深处自然是一室皆春,不必细表。 自古女人多了是非就多,李睿这么夜夜留宿杨婵儿的卧室,虽然其他的妾室因为地位差太多,不好说什么。 但这黑山庄自从做了女帝夏日行宫以来,可不像以前李睿一个人住的时候清静。宫女、女官、内官等等一大堆人,慢慢的这就有女帝善妒,怀孕了还不让其他妾室沾李睿的边的谣言开始流出。 这谣言出现的第二天,女帝和李睿就知道了,当时女帝就颇为恼怒,要把李睿赶到其他妾室的房间里去睡觉。 不过在李睿说了一通道理以后,女帝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李睿是这么说的: “几个丫头绝对不会有这种造谣的心思和胆量,那么这谣言从哪里来的也就一目了然。无非就是要我们夫妻不和、妻妾不和,总之是家宅不宁就是。” “家和才能万事兴,人一旦受到家事拖累必然会在公事上受影响,要么就会遇到事情缺乏耐心,考虑不周就做决策。要么就是心浮气躁,忽略了敌人的攻击。” “所以,婵儿啊,你去大力气整治宫内的谣言就好,其他的所有行为,咱们都一切照旧。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明白吗?” 李睿讲这么透彻了,杨婵儿要是再理解不了,她那就是不是怀孕,而是变傻了。 当然,黑山庄是没有谣言生存的土壤的,李睿一声令下。也不过半天功夫,顺藤摸瓜之下,檀儿直接杖毙了几个造谣生事的太上皇宫里的采买内官。 当然,这一举动就在向所有人传递一个信号,女帝陛下不可以冒犯。哪怕你的后台是太上皇也不行。 杨勇的脸色自然是不好看,但檀儿做得有理有据,谁都挑不出毛病。而且,现在檀儿可是李睿的小妾。前面刚说李睿独宠女帝,冷落妾室。结果,这妾室就跑出来处理说这些话的内官。 那么,谁还会傻傻的认为,李睿内宅中妻妾会不和? 谣言自然就不攻自破。 终于让自己内宅安定下来的李睿,今天就在静心考虑这靺鞨战场,自己到底是在李世民和宇文成都之间留下哪个好? 其实,这并不难选。要想以后不面对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不想杨家的江山被太原李氏取代,就要把李世民扼杀在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 只是李睿担心万一改变历史进程后,世界意志会另外选择人来开创大唐。那时自己更是丧失了先知先觉的特点,只剩下两眼一抹黑,从而影响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存活啊。 这才是让李睿纠结不已的原因。 但也不过盏茶时间,李睿就做出了决定:就李世民了。 不为其他的,就算是只为了不辜负那长孙无垢。李世民就必须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之上。 随手拉过在身边伺候的檀儿,把她放在腿上坐着,一副就要耍流氓的做派。哎,要不是檀儿已经是他的侍妾了,这已经就是耍流氓了。 不过随着李睿亲吻到檀儿耳边的嘴里,却说出了极为冷静无情的话语: “通知李靖,执行第一套预案。” “是,马上安排。”檀儿毫不犹豫的回复,仿佛刚才被李睿挑逗的动情的女人不是自己一样。 现在不比往日,在黑山庄皇家密探多如牛毛。所以,李睿不得不谨慎的发布命令。反正他这个软饭王在前不久又因为一下纳娶了五房小妾,而被冠以好色的名头。 所以,他这大白天和自己的侍妾亲热,被人看到或传出去,最多是个不思进取,沉迷女色。但所有人都不知道,李睿这个侍妾,这个原来四大婢女中的老大,手里掌握着一股多么恐怖的力量。 当然,也就更不知道,李睿在嬉闹之中已经下达了决定李世民命运的绝杀令。 大隋,大业六年八月一日。 远征靺鞨的大军经过两个月的行军,已经抵达了辽东郡。大军行军可比黑山卫小股轻骑行动来得迟缓的多,而且人员虽然都是九边精锐,但毕竟已经驻扎京师多年,早已不复当年驻扎九边时的精锐。 两个月的行军,二十万人中因为生病、掉队、开小差当逃兵等等原因,就减员了三千人。 更不谈,一字长蛇阵模样的二十万大军行军,前锋已经抵达沈阳,后续辎重保障营还在几百里外的燕郡。 看着这号称精锐的部队,在想想自己的黑山卫第一军,李靖不由得对李睿的练兵之法更加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不提当年李睿从东莱郡赶回洛阳只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是去年,黑山卫第一军组织各师进行拉练的成绩,就吊打这些九边精锐了。 第一师,从驻地洛阳到武威郡,耗时三十天;第二师,从驻地东莱郡到九江郡,耗时三十三天;第三师,从驻地西安到五原郡,耗时三十五天。 要知道,黑山卫的宗旨是绝不抛弃一个战友、一件武器,绝不放弃每一个进攻机会。在这紧张的拉练过程中,各师要在保证不死一人、不少一人的前提下,“顺便”剿灭沿途的土匪强盗。 也就是说,黑山卫这三个师是在攻击前进。虽然第一师用时最短,第三师用时最长,但由于第三师比第一师多剿灭了六股土匪,最后此次拉练第一名被第三师夺走了。 第二师虽然不服气,但没办法,他们走的线路是内陆繁华地段,沿途就没那么多土匪强盗。所以,很不幸的成绩垫底。 所以,这次李睿调兵攻靺鞨就用的二师,用李睿传达到二师的命令中的原话就是:二师经受的战火考验还不够,需要加强锻炼,因此这次锻炼的机会就给二师了。 这下可把另外两个师给羡慕坏了,没想到这训练成绩最差的还能捞上一个上前线打仗的机会。而这前两名却只能干看着。 当然,这是几个师长开玩笑时候说的笑话。大家都知道,这二师驻扎东莱郡,出击靺鞨是最方便的。那惯于节约战争成本的李睿军长,自然是要二师出动了。 想着自己的黑山卫战士,再看看这只是行军就差点把部队拖垮的朝廷军队,李靖也只有叹气的份。 没错,他也只能叹气,因为朝廷养不起黑山卫,也没有工匠能研发出黑山卫那种热武器。 他可是知道黑山卫的养兵和平时训练的成本有多高,那一粒子弹就差不多要一两银子,一颗手榴弹也最少要十五两银子。 就算是睿王那种富甲天下,银子如流水一般进账的主子,也就只能养的起、训练的出这一万黑山卫,要是再扩编,怕就超出了睿王的经济承受能力了。 当然,这只是李睿要他知道的情况。 103.军中利刃,李靖调S级狙击 实际上,如果黑山卫要扩编,十万大军的规模,发现并攻占了石见银矿,有了钱的李睿还是能支持的了的。 只是李睿觉得没有这个必要,黑山卫第一军已经是对这个时代的部队在降维打击了。要是还去拼人数不但毫无意义,也是部队战斗力的极大浪费。 叹了一口气的李靖知道,要是再这么快速行军下去,这支部队还没到边境就垮了。于是,李靖不得不在辽东郡的沈阳城,进行部队整编、集结、休整。今天刚刚把大军休整事宜安排完毕的李靖,回到帅帐中,在自己熟悉的座椅上坐下,正要随手拿起昨天还没有看完的兵书。 突然感觉不对,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书案上昨天看了一半的兵书旁边,放着一封样式很普通的信封。 这个信封普通到,要不是这个正好放在他平时看书的地方,说不定就被他就忽略掉了。 李靖悚然而惊,心中发凉。 这是谁有这么大本事,随意进出他帅帐不说,居然还对他平时的习惯了若指掌。这要是想干掉自己,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强行收摄心神,李靖故作沉稳的打开面前这个看起来普通,却来历不凡的信封。打开信封以后,里面是一张画有黑色流苏的卡片。 看到这个有黑色流苏的卡片后,李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原来是黑山卫系统的电报局传来的消息。这就不奇怪了,电报局的暗探无孔不入,自己这身边怕就不止一个。 但李靖此时已经不担心了,反而以自己所在组织的强大为荣幸。因为通过多年的训练和潜移默化,李靖此时已经完全融入了黑山卫,对黑山卫的归属感早就深入骨髓。 谁会因为自己所在的组织强大而担心和悲哀?要是有,那一定是叛徒或预感到强大后就是覆灭的先知。但这世上先知何其之少,那么是叛徒的可能性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了。 材质特殊的画有黑色流苏卡片上,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执行第一套预案。” 李靖看到后,拿出火折子轻轻炙烤了一下卡片上画有黑色流苏的地方。只见黑色流苏慢慢散去,显现出来两个字: “天令。” 看到这两个字,身为第一军副军长的李靖就知道了,这是李睿亲自下达的命令。那这个任务,就是没有任何协商或讨价还价的余地,就是要自己排除万难,也一定要完成。 在出征之前,李睿曾经和他讨论过此时对靺鞨作战要达到的几个战略目的。锻炼黑山卫的作战能力是一方面,在政治上也有几个需要达到的目的。 这牺牲李世民或者宇文成都其中之一,以促使朝廷内部各势力之间的彼此倾轧就是其中最关键的目的之一。 当然还有其他占领目的,比如,占领靺鞨,改编自己带出来的二十万大军中的可用之人,参照高句丽模式,成立靺鞨军区。让这个将要成为大隋一个新州郡的靺鞨,成为黑山卫实际的控制区域。 如此等等,李睿总结出来了近乎十套预案,而且每套预案都有不同变化发生之后的因对方法。 自从这次李睿向李靖单独交代各种预案的会晤之后,李靖心中原有保留下来的一丝骄傲就被李睿彻底打散了。 这次会晤让李靖彻底知道了什么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李靖相信,只要有李睿存在一天,他就永远不会背叛黑山卫。 那李睿给他的心里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用智近于妖已经不足以形容李睿了。或许用先知和半仙这种被李靖一直唾弃的称呼来形容李睿,更为恰当。 试想,谁会、谁愿意和一个你还没有开始落子,对方就已经算到了几十步以外的对手下棋? 虽然,李靖不知道为什么要让朝廷的各种势力彼此倾轧,但李睿已经是他的信念了。但凡李睿的命令,他就会毫不犹豫的百分百执行,绝不怀疑或的打折扣。 至于怎么用尽手头的各种资源去完成李睿交代下来的任务,这就是李靖需要去考虑的问题了。自然,李靖也不是吃素的。自从和李睿会晤完后,他就在脑海中无数次推演各种预案的执行细节。 这第一预案的执行,自是推演次数最多,最成熟的一个了。 “今天通讯排是谁值班?” 李靖对大帐外面叫了一嗓子。 由于喜欢安静,李靖的警卫员都是在大帐外面待命的。 而“通讯排”就比较特殊了,他们的成员不是普通的警卫员,而是这黑山卫中负责联系各部的一个关键岗位。有点类似于现代战争中的通讯参谋的角色。 作为黑山卫第一军的副军长,李靖的警卫部队自然都是黑山卫现役的战士,绝对不会有忠诚的问题需要顾虑。 “报告,通讯排韩三甲报到,请将军吩咐。”一个小个子男人进来高声报告。 听到是韩甲这个名字,李靖就知道,这是自己通讯排的排长。也许是受到李睿给几个大佬赐姓的影响,军中很多特殊的编制都向李睿申请,要求李睿给他们也赐予姓名。 军中呼声高了,传到李睿耳中后,李睿自然也是从善如流。这所有通讯部门的主官,都是被赐姓韩。当然目前以黑山卫一个军的配置,也就只有一个通讯营。 营长是韩一甲、连长是韩二甲、排长是韩三甲,至于一个营里面没有争取到韩二甲名字的其他连长,只能叫韩甲二、韩甲三了。 虽然一开始李靖觉得这赐名如同儿戏,但事实却给他上了一课,让他对李睿掌控部队的手段叹服不已。 此时的黑山卫官兵都以李睿的赐姓为荣,于是一个简单的名字就激起了各连、排之间,大家互不服输,相互比拼的热情。这部队的战斗力和效率那是大大的提高了。 “你亲自连夜出发,命令二师调一队s级狙击手,从今天算起,一个月内赶到长春待命。” “是。” 小个子韩三甲行了一个军礼后,就退了出去。 对这些通讯排的战士来说,临时有命令,需要几天不眠不休的去传递,那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何况,他韩三甲的排长位置那可是拼命搏回来的,自然业务素质极强。绝不会耽误事的。 自己这远征军在沈阳怎么也要休整、整编半个月,在行军到长春,差不多也要半个月。要二师的人一个月到位也就够了。 李靖对自己的通讯排长吩咐了一句,一队狙击手有三个射击小组,应该是足够了。 现在黑山卫的狙击手比之两年前的火枪手,那可是真的算是niao枪换炮了。随着李睿琉璃工坊的技术日益完善,按照李睿的提示,琉璃工坊顺利的生产出了狙击枪专用瞄准镜。 而现在黑山卫使用的半自动步枪也被专门研发出来了一种适合狙击的距离刻度标尺。 这刻度标尺和狙击枪专用瞄准镜结合起来,在配上现在那近乎一千五百米的步枪有效射程,这几乎就算是达到了李睿上个世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狙击枪水平了。 再加上刚刚研制出来替代纸弹壳的铜弹壳,替代铁弹头的铅弹头。狙击手在战场上“幽灵杀手”的名义那是担定了。 至于狙击手的级别,李睿也是直接照搬某些游戏中的排名方法,按s级、a级、b级、c级、d级这几个级别进行排名。 每个级别中又有三个小级别,比如s级中最高是sss级别,其次下来就是ss级、然后就是s级。同理a级中最高的也是aaa级,以此类推,d级就是狙击手的入门级别了。 目前黑山卫有一半的士兵都达到了d级的门槛,三分之一到达了c级资格,但越往上越难,目前一万黑山卫战士中,到s级的可就只有两百人,真正达到sss级的狙击手也就十来人。 而这其中的大多数还是第一批女帝选出来有暗器高手资历的那批火枪手。这就充分的说明,虽说黑山卫的士兵,大家对枪械的爱好近乎于狂热,但优秀的狙击手还是要有天赋的加持。 这两百人的s级狙击手,李睿的龙卫就要走了八十个,这其中就包括最顶尖的那十来个sss级的。另外的一百二十个,三个师来了一个平均分配,一个师分了四十个。 四十个s级狙击手在每个师,那可都是宝贝疙瘩。因此,这四十个人在加上比他们多两倍的保障人员,差不多有一百二十人,被集中整编为一个狙击连。 这个连队比较特殊,它有四个排,每个排十个狙击手,十个观察员,十个保障员共三十人。排之下就不分班了,而是每三个人以狙击手为中心组成狙击小组。 有命令执行任务时,再按任务需要,自由组合派遣相应个数的狙击小组出击。 当然,一般战场需求,最少派出数量都是三个狙击小组,常规说法就是三个狙击小组为一队。 所以,李靖命令要二师调一队狙击手过来,就是调三个狙击小组过来执行任务。 看到韩三甲出去后,李靖把手中的天令放在了书案上的笔洗里面,然后向笔洗里面注入了半杯自己正在喝的热茶,加注到正好淹没天令。 104.杨佑出世,李世民贪功身陨 也就是大约一两分钟之后,黑色的天令缓缓的开始向中间收缩、融化,在融化到还有拇指大小的时候,突然爆出一团白色火花,在水中快速燃烧。 最后笔洗中,除了李靖刚倒进去的半杯茶水,什么都没有留下。 记得当初李靖第一次看到能在水中燃烧的白色火焰,也是惊奇不已。 后来趁着黑山卫各级指挥官到黑山书院轮训进修三个月心学的时机,专门去拜访了武器研究院的巢元方院长,才大致知道那只是一种遇到水能燃烧的金属而已,并不神奇。 神奇的是,巢元方看在李靖是黑山卫第一军副军长的面子上还是对他透露了心中的秘密,李靖还记得巢元方的原话: “神奇的是,这种金属不是天然产生,而是李院长通过各种方式提炼出来的。而提炼的物质,却是李院长专门去找回来的,仿佛李院长就知道这些物质里面有这奇怪的金属。” 李靖当然听懂了巢元方的话外之音,那就是: “小伙子,跟着李睿好好干,别瞎打听。李睿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 这次冒昧的对巢元方的拜访以后,李靖在三个月的学习期间,就再不去黑山庄的任何地方串门打听。专心学习心学,别说还真被他琢磨出心学的滋味了。 以至于他在行军打仗中也多次学以致用,制造各种假象,来欺骗敌方首领耳目,让敌方首领的心乱,从而失去冷静的判断,从而取胜。 几次成功以后,李靖就是心学的忠实拥趸了。 大业六年十月初九。 在李睿的精心呵护下,女帝杨婵儿和腹中的胎儿都非常健康,眼看临盆在即。 太原唐公李渊和大隋朝廷、太上皇几乎是同时收到了一条战报。 那就是在一个月前,也就是大业六年九月初三,大隋远征军从长春进攻靺鞨粟末部的时候,殿前司参将,本次远征军行军总管,唐公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战死沙场。 李渊是从跟随李世民一起出征的残存下来亲兵传回的消息,太上皇是从大隋兵部的快报得到的消息。 开始接到消息的时候,大家都不能相信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因为这李世民算是远征军的第二把手了,怎么会轮到他阵亡?那除非是二十万远征军至少死了一半以上,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从各方汇总的情况来看,这消息又确实是真的。甚至连如果阵亡的过程,兵部都调查的清楚明白后,才如实上报的。 大隋远征军队在沈阳集结、休整了半个月,在九月初一抵达长春。并于第二天早晨就对靺鞨境内的粟末部族展开了进攻。 由于战争发起的突然性,以至于粟末部的准备并不充分。大隋远征军的前锋,几个冲锋就把粟末部三万精锐组成的战阵给打散了。 本来按部就班的分割包围,逐点歼灭就可以了。但行军总管李世民看到宇文成都的前锋部队立下如此大功后,多次找到远征军元帅李靖,强行请命出战。 远征军元帅见敌军确实已经被打散,到了大家捡功劳的时候,自然也不会去做恶人而阻止李世民立战功。 结果在李世民追击靺鞨残部的时候,被对方领兵大将来了一个反包围的冲锋,一下就把急急忙忙追上去的李世民的五千部属给冲散了。 武艺高强、绝不服输的李世民斩杀无数靺鞨士卒,正在试图重新聚集战士的时候。对阵的靺鞨大将军呼延瓒,突然对李世民进行了疯狂的攻击。 战阵厮杀之中,李世民那本来就性如烈火的坐骑,突然马失前蹄。结果正在厮杀的李世民毫无防备的被摔下战马。这就犹如关羽大战黄忠的时候,黄忠马失前蹄一般。 可李世民却没有黄忠的运气,对方大将军呼延瓒也不是关羽。 此时双方打的是国战,敌对双方就是你死我活的死敌状态,哪里有什么各个诸侯中原逐鹿,统一江山时大家要讲究的忠义、仁恕之心? 于是毫无意外的,丧失战马的李世民被对方大将军呼延瓒阵斩于马前,并枭首而去。 后来的半月内,李靖组织远征军为李世民报仇,不惜代价的高频次、高强度的攻击。虽然已经荡平了粟末部,但依旧没有追回被粟末部酋长送到靺鞨皇城邀功的那李世民的首级。 当然,女帝表面上也是刚刚从兵部得到的消息,但,其实,而早在半个月前女帝已经从李睿那里听到了这个确切的消息。 并且知道,这是李靖提前安排的s级狙击手,在战争中用高超的狙击技术击中李世民的战马前腿的关节。战马的前腿断了,自然跑不动,很自然的就马失前蹄,把李世民摔下来了。 而战马失蹄之后,有很多战马会折断自己的前腿关节。因此,战场上李世民的亲兵检查战马的时候,也只是以为战马意外失蹄而折断前腿,只是为李世民的倒霉而扼腕叹息。 从未想过这是人为的设计。 这也不怪李世民的亲兵,毕竟谁又何尝见过,有人、有武器可以在战场上,战马快速跑的过程中,准确的击中快速移动战马的前腿关节。 其实,狙击手们也有预案,要是狙击马腿这一招失败,他们就不顾掩饰,直接狙击李世民本人了。至于狙击李世民后,怎么去解释他身上的弹孔,那就是李靖操心的事情了。 不过,李靖计划发展的很顺利。 狙击手在一千米外顺利的击中马腿,李世民顺利的摔下马,顺利的被敌方大将斩杀,并取下首级。 由于收到眼界和认知的局限,当李世民的亲兵事后向李渊汇报当时战场情况的时候,也就自认为是如实的汇报,那是战阵之中马失前蹄导致李世民落马,而被靺鞨主将斩杀。 女帝知道这些前因后果以后,只是秘而不宣的把这秘密藏在心里,只自己做好李渊得知此消息后的应变对策罢了。 杨勇这段时间也没有对杨婵儿有什么逼宫的举措。 一方面是因为杨婵儿她怀孕的月份足了,马上就要生产,朝政几乎都交给了丞相高熲在管理,自己窝在黑山庄安心待产。 由于女帝没有子嗣,自然也没有什么太子监国这一说。 所以但逢有大事高熲自然是唯太上皇马首是瞻,这杨勇的虚荣心和权利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其权威依然犹如仍然在帝位之时,天下大事由他一言而决。 既然杨婵儿这么知情识趣,那杨勇自然就没有必要冒着被天下人耻笑的风险,去逼迫自己的女儿让位给他了。 关键是现在正在进行大隋对靺鞨的国战,此时要是威逼自己的女儿让位,并不是最好的时机。容易造成边境动荡。杨勇要的是一个强盛的大隋,而不是一个被打的稀碎的中原。 由此种种,正好符合李睿前段时间的预计。 反正有自己的夫君在运筹帷幄,杨婵儿现在就是一种专心待产的状态。 大业六年十月十九。 在李世民战死沙场的消息传回东都以后的十天,女帝杨婵儿顺利产下一个男孩。由于李睿是属于入赘的性质,这个男孩如无意外,长大后将是大隋的储君。 所以,这个男孩姓杨而不姓李。 当天,女帝颁布了早就准备好的诏书: 杨佑,乃天赐大隋麒麟儿,册封秦王,赐居东宫。 虽然没有马上册立杨佑为太子,但赐居东宫就说明了杨婵儿对这个孩子的期望和态度。当然,现在母子两人都在黑山庄。杨蝉儿要做月子,李睿自然要亲自照顾。 倒不是他要表现什么,而是大隋的产后护理实在是太落后了。李睿可不想自己媳妇落下什么妇科病的病根。 他还指望杨婵儿多给他开花结果,传宗接代,可不能让自己媳妇被这些女人产后的“老规矩”给害了。 看到李睿居然毫不嫌弃的帮自己打理产后的种种事宜,女帝的一颗心就像要化了一般。这大隋男子,就算是再喜欢哪个女人,也不会伺候女人的月子啊。自己这是什么气运啊?女帝自问。 成为千古第一女帝暂且不论,这得夫如此,夫复何求? 杨婵儿在这里为李睿的所作所为感动不已的时候,太原唐公李渊的府上可是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 据李家散布出来的消息称: 老李家最优秀的就是这个老二李世民,老大李建成、老三李元吉都是心胸狭隘之人,虽然继承家业,守成没有问题,但很难招募到人才,从而把太原李家发扬光大。 而老四李元霸只是一个武夫、怪胎,每天除了习武和打熬力气,百事不操心。当然,这李老四也百事不会也就是了。 至于李渊的闺女李秀宁虽然是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的主,可这老李家的家主李渊可不像杨勇那么有魄力,敢把家主之位传给女儿。 所以失去希望的李渊,这段时间仿佛老了几十岁一般。连一贯挺得笔直的腰杆都有点佝偻了。 105.上架加更。李氏荣耀,一门双公。 因为李渊知道,他们太原老李家这三代之内是走不出太原了。 反正也没什么机会了,心灰意冷之下,李渊干脆把手头的事情交给李建成去打理,自己开始每天纵情酒色,懒政而不思进取了。 李渊的状态,或者说是人们传说中李渊的状态,不久就传到了李睿的耳中。 没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睿还不觉得什么。一旦听到人们都在议论李渊的颓废的时候,这反倒是让李睿警惕不已。 后世堂堂唐高祖怎么会如此颓废?必然是有其他的准备或后手, 李渊如此表演,一定有诈。 但李睿现在抽不出时间去谋划对付李渊,因为他要陪他的第一个孩子。这可是李睿三辈子以来的第一个后代,自然是对这被女帝起名为杨佑的孩子紧张的不得了。 于是李睿不但没有减少对太原李渊的戒备之心,反而命令电报局和春风细雨俱乐部把太原李家给盯死。 李睿相信,时间一长,李渊一定会露出马脚的。 大业六年十一月九日。 隋唐国公李渊上奏朝廷,请封长子李建成为唐公世子。并请朝廷追封次子李世民为国公,并由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继承公爵爵位。 李世民虽然没有完婚,但儿子却有好几个了。 这种现象在世家大族里面是很平常的一种现象。但凡有点权势或金钱的家族,成年男子身边都有侍女服侍。而这种服侍的侍女往往就会分成几等,其中地位最高的就是所谓的通房丫头。 这种丫头的定位类似于,不是类似,而是就是等同于红楼梦中贾宝玉身边袭人的身份。以后肯定是要给被自己服侍的男子做妾的。 只是,一般情况下,家教严的世家望族,为了保证家族嫡系这一脉不会出现被旁支超越的可能。都不会允许男子在没有娶正妻以前纳妾,更不允许还没有妾室名分的通房丫头有孩子。 当然这太原李家也是这个规矩。 不过李世民是个特例,此人精力旺盛,每夜无女不欢,但却又眼高于顶,对自己未来正妻的要求极高。 自从来到洛阳看到了长孙无垢以后,就被长孙无垢的家族地位和个人美貌所打动,立志非此女不娶。 但长孙无垢的心里早就有了李睿的影子,在还没有对李睿完全死心以前,自然对李世民的追求不冷不热的应付着。 而李世民由于被李睿选中到女帝的殿前司任职,可以经常面君汇报,因此在家族内的地位提高很快。 以至于李家所有人,不顾嫡、庶的礼法要求,对李世民的通房丫头们生下小孩保持了缄默。这就是为什么李世民明明没结婚,却有好几个儿子的原因。 此时,女帝还没有出月子,也就还没有真正的去管理朝政。 其实,就算是女帝亲政了,她看到这个要求也会当没看到。因此,这唐公李渊的要求就被高熲摆到了太上皇杨勇的案头。 杨勇那可是千年的老狐狸,一看李渊的奏章就知道坏了,这李渊怕是对大隋心存怨怼,有反意了。 这封请封讨赏的奏章,虽然是苦情开头,说是要追封李世民。可是落脚点确是实实在在的在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身上,一旦朝廷认可,那太原李氏就是一门双公,风光无二。 李世民是战死沙场,这追封也说的过去。但要其子袭爵,那就是大隋朝廷所不能接受的了。那么多战死沙场的将士,难道都要追封?难道都要子孙后代袭爵?这明显是唐公李渊在为难朝廷。 杨勇在考虑的是,这李渊兵不过十五万,地不过太原一城,他凭什么有胆量提出这份要求?那么李渊唯一能有所依仗的,不过是大隋要依仗他抵御突厥的进攻并弹压地方反叛势力而已。 为此,杨勇非常头痛。 给李渊这个一门双公,那么下一步李渊必然会得寸进尺的提其他要求,裂土封王都有可能。 不答应李渊这个要求吧,李渊不说造反,只要镇压当地的反叛势力消极一点,或者干脆引突厥入关,那大隋就危险了。 左右为难之际,突然反应过来,这其实是一个废除女帝的好机会啊。 把这个问题抛给杨婵儿处理,不管是突厥入关还是李渊坐大而尾大不掉哪种情况发生。女帝稍有不当,自己就能抓到她的把柄,然后祭告天地和祖宗,用危害社稷的名义废掉她。 所以,大业六年十一月十日。 尚在月子中的女帝杨婵儿就收到了太上皇杨勇派人转来的这封李渊的奏章。看到这封奏章的时候,杨婵儿就彻底对自己的父皇死了心。心中那一点点父女之情也就随风而逝了。 要知道,这女帝好歹也是做了快七年的皇帝了。这里面杨勇藏的什么弯弯绕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其实李渊的这个反应,早就在女帝和李睿的预计之中,只不过女帝没想到李渊发动的时间比自己夫妻两人预计的还要晚十几天。 应对效率的降低,这说明了什么? 只能说明李渊的麾下能人的确不多了。看来这李世民的离去不仅仅是让李渊损失一个儿子那么简单,而是损失了一批只愿意跟随李世民的人才和势力啊。 比如,李世民去世后,洛阳长孙家就中断了和唐国公府的来往。这倒不是长孙家嗅到了女帝剪除唐国公的意图,而是在长孙家看来,这太原李氏也只有李世民可堪造就。 一旦丧失了李世民这个未来的潜力人才,长孙家是不看好李家的未来前途的,自然也就疏远了和李家的关系。 诚然,这长孙家疏远李家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原本两家准备联姻的事情告吹了。 也不知道长孙无垢回府后是如何操作的。大业六年十月底,长孙家现任家主长孙晟亲自到黑山庄,求见女帝。两人在女帝的书房中谈了仅仅盏茶时间,就敲定了长孙无垢和李睿的婚事。 因为女帝这一正妻的身份无可动摇,而长孙家确实也是宁可倒贴进整个家族的忠诚也要嫁女儿给李睿,这么一来,获得长孙家效忠的女帝也不好意思太亏待长孙无垢。 于是,李睿除了正妻女帝杨婵儿以外,又多了一个平妻长孙无垢。 并且女帝和长孙晟就代表了双方的家长商量决定,在十一月中下旬,女帝出了月子以后,就办李睿和长孙无垢的婚礼。 至于那卫三娘和柳琼花,女帝肯让李睿接纳她们就是天恩了,自然不会办什么婚礼。到时候,选个好日子,一乘小轿抬到黑山庄的庄主府里也就完事。你一个妾室还想明媒正娶?没那个规矩。 至于,进了府以后,李睿愿意在她们自己屋子里搞个什么拜天地的仪式什么的,那都无所谓了。反正纳妾是无需广邀来宾,惊动外人的。 在杨勇对李渊使出这招求讨封赏的计策束手无策的时候,早就有所预案的女帝和李睿确实觉得,这是李世民战死后李渊所能做出最乐观的反应和举措。 和杨勇分析的不一样,李睿引导女帝做出的分析是,李渊因为对自己手头的现有实力和战争潜力的评估不足,才会做出如此妥协的要求。 其实李世民的战死,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证据来证明是意外还是故意,因为这都毫无意义,毕竟人已经不在了。 远征军各路进攻靺鞨的大军基本就没碰到过什么大的损失。连士卒牺牲的人数都不多,可唯独在战争初期,这行军总管却战死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蹊跷的事情。 事出反常必有妖,根本无需多说、多想,这就一定是当今朝廷在搞鬼。这幸亏是李渊沉得住气,先还要来个讨赏的奏章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要是李睿碰到这种事情,肯定是直接、马上就反了朝廷。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李睿回头看看,他认识的很多人中,最后选择平淡一辈子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人只有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才能有机会谈其他问题。所以这平静淡薄的生活,才是李睿向往的理想状态。 不过向往归向往,眼前的麻烦总是要先解决才好的。 大业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大隋女帝做完月子后第一天亲政,就下诏书嘉奖太原李氏。追封李世民为赵国公,其子李承乾袭爵位为赵县候。 也就是说,该给李世民的身后荣光,女帝一点都没吝啬,大方的给了太原李氏一门双公的恩赐。但却又不受李渊的要挟,给李世民的儿子一个县侯的爵位。 这封县候可是有讲究,这县候可不是世袭的,下一代爵位就自动下降一档为县伯,要是没有为大隋建功立业,几代下来,这爵位就没有了。 这种处置既给了太原李氏面子,又不失皇家体面。 女帝这一下,让准备发飙的李渊和杨勇都蔫了。杨婵儿实在是处理的让他们无话可说。 看着偃旗息鼓,老老实实为大隋守边的太原李氏,杨勇不由得怅然若失,自己的女儿已经在政治上越来越成熟。 106.女帝凤卫,娶无垢两族来归 而且女帝已经有了继承人,这要是再拖下去,就算逼着女帝退位,这皇位也只会给女帝的儿子,怎么也轮不到自己了。 为今之计,难道要自己铤而走险的发动兵变不成? 那自己造自己女儿的反,而且这女帝还是自己推上皇位的,又没有失德的把柄可抓。不管造反逼宫成不成功,那在历史上自己的名声可就真遗臭万年了。 杨勇这真是发愁啊,愁的头发都一抓掉一把。 自己这布局这么多年,而且各个要害部门都是自己的心腹之人,而且,自己的女儿明显就没有怀疑过自己推她上位的意图,自己一旦发难,那是肯定是能成功的啊。 难道就这么放弃? 别说杨勇不甘心,就是他那两个不成才的儿子要是知道这事情,也是不会甘心的。 这可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位置啊。 在纠结了两天以后,对权利的贪欲还是压倒了杨勇心中的那一点点良知。 杨勇下定了决心,这皇帝位置一定要夺回来,至于历史怎么说,呵呵,历史不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吗? 想通此节的杨勇,表面上很大方的还政给了女帝,并不再直接参与任何朝政。隐居后宫,安安稳稳的做他的太上皇。 其实,此时的杨勇只是在等一个契机,对女帝一击必杀的契机。 杨勇很有自信,大隋的第一高手独孤青云已经随时待命,以独孤青云的武功,刺杀一个毫无防备的女帝,那简直不要太轻松。 一旦刺杀完成,大隋必然乱套。 自己再被事先准备好的几个重臣推举出来收拾烂摊子,自然就名正言顺的恢复了皇帝位。 本来,杨勇还想要抓住杨婵儿一些失德之处,集合众大臣逼宫,要请出自己来重新主持大局,进而就要杨婵儿禅让帝位给自己。 那么至少父女表面上的和气还能维持。 自己在是书上的名声也好听一些。 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自己这个女儿的执政手段已经从稚嫩变得越来越成熟。 现在看起来自己是没有这个和平禅让机会了。那杨勇自然就采取了最激烈也是最最下策的方法,那就是刺杀自己的女儿。 虎毒还不食子,但此时被权利、欲望遮住双眼的杨勇比虎更毒。 虽然女帝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已经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但李睿可不会放松对自己媳妇的保护。 生拖硬拽的硬是把女帝在黑山庄一直留到了大业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用李睿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老家规定,生第一个孩子的女人要坐双月子,才好恢复身体。杨婵儿体会到自己夫君的苦心,既然在黑山庄也不耽误处理国事,也就一切随李睿去安排了。 这一个月中,已经击退了数波对黑山庄的暗中试探攻击以后,李睿已经嗅到太上皇杨勇那蠢蠢欲动的野心了。 为了保护自己女帝媳妇的安全,在黑山卫系统、高句丽军区、东莱郡、甚至倭国石见地区等,但凡黑山卫势力所及之处,优中选优的强行整编了一队三十人的女兵。 在女帝媳妇回洛阳皇宫的时候,三十人已经到位,并悄无声息的融入了女帝的侍女之中。 这些女战士分成三班,每班十人,随身携带黑山武器研究院刚刚研制出来的自动手枪和手雷,贴身伺候、保护女帝安全。 而且,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李睿派出了龙卫中的三个sss级狙击小组,组成一个狙击保护小队。也是一天三班,全天在皇宫的制高点钟鼓楼上蹲守执勤。 这三十个经过训练的女兵和三个狙击小组,都是只忠于黑山卫,忠于李睿的死士,绝对不会受到外界的引诱而变质投敌。 为了便于指挥,李睿把这支女帝的护卫队起名为凤卫,也就是和自己的龙卫相呼应的意思。 在黑山卫系统内,有了自己的名称,就相当于有了自己的编制和独立作战指挥系统。因此,凤卫人虽少,但却是实实在在的黑山卫一级编制,地位等同于龙卫。 用一个月时间,把这些安全措施都安排好了以后,李睿才安心的放自己的媳妇回洛阳皇宫。当然,李睿是要黑山庄和皇宫两头跑的,没办法,李睿的基业可都在黑山庄。 也只有待在黑山庄,李睿才有充分的安全感。不然,他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迫使自己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 就连在十一月二十六举办的和长孙无垢的婚礼,李睿都是在黑山庄举办。而且并没有请很多宾客来观礼,这倒不是李睿和女帝不给长孙家面子,而是娶平妻本来就不应该张扬。 加之,这段时间总有莫名奇妙的人在偷袭黑山庄,虽然都被狙击手击毙后拖去后山喂了狼,但总有苍蝇嗡嗡叫,毕竟影响了李睿的心情。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对这些结婚的虚礼,李睿、女帝和长孙无垢商量后,也不管长孙家的要求,就决定婚礼一切从简。 虽然有点委屈了长孙无垢,但长孙无垢是个聪明而善解人意的女孩,既然嫁给李睿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其他的细节问题,她自然是不会在意的。 当然,长孙无垢还是在洞房花烛的时候,半真半假的枕着李睿的手臂痛快的哭了一场。 这哭声中,既有得偿所愿嫁给李睿的开心,也有没能成为正妻的不甘,更多的是要向李睿表明自己堂堂长孙家的嫡女,嫁给他做平妻,那是自己委屈求全的结果。 自然,也有初为人妇,对自己、对长孙家族未来命运的担忧。 长孙家能风光这么久,长孙晟自然也是杨勇预先布下的棋子之一。但长孙晟自从被杨勇安排成了李睿的接洽人以后,就一直在暗中观察李睿。自然对自己的这个文治武功都非常了得的女婿非常满意。 要知道,李睿的五大侍卫长可都是长孙晟给安排的。虽然李睿收服了这五个家伙,并给了他们美好的前途,取得了他们的忠心。 但长孙晟毕竟是他们的旧主子,而且并不反对他们效忠李睿。那么,他们之间互相聊天也就自然不自然的,让长孙晟了解很多有关李睿和黑山卫的消息。 所以长孙家还是比其他人更多的了解这名为软饭王,实际却是不世之才的李睿。 现在长孙家更是为了这长孙无垢的终身大事,倒戈到女帝这一阵营,这可是冒着被太上皇斩杀的巨大风险。 长孙晟可是知道独孤青云的存在,对杨勇是怕多过于敬。虽然杨勇还没有发动什么,但天性谨慎的长孙晟已经是整日提心吊胆。 长孙晟在一年前的某一个无意的情况下,从推荐给李睿的赵、钱、孙、李、周五大侍卫长的嘴中得知李睿有绝对保护自己安全的办法。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长孙晟就想投靠女帝了,只是苦无机会,无法取信于李睿和女帝这两口子。 这次刚好长孙无垢来了一个哭闹绝食,非李睿不嫁的表演。 长孙晟一直都是有女儿奴的名声。正好以此为契机,当着太上皇杨勇的面投靠到李睿、女帝阵营中来,而杨勇却毫无办法。 虽然,杨勇有绝对的武力独孤青云在手,但总不能杀光所有和自己阵营不对的人吧?那样,大臣们人人生活在恐怖之中,那杨勇这辈子就别想再折腾复位的事情了。 所以,在李睿和长孙无垢的成婚当夜,所有人回家后,杨勇就在自己的寝宫整整骂了一个时辰的“忘恩负义,数典忘祖”等词汇。 又因为一点小错而责打了几个宫人,心中的怨气才慢慢的消磨掉,开始琢磨如何挽救了。 这才短短的个把月时间,杨勇就流失了两个家族,一个是李渊领导的太原李氏,一个就是这洛阳长孙晟领导的长孙家族了。这对杨勇的触动是巨大的。 杨勇对太原李氏本来就没有报什么希望,但也还是作为可以争取的对象在培养。可是这次因为李世民的问题,李氏和皇室杨家算是彻底翻脸了。 杨勇在太原有密探,李睿在太原有电报局和春风细雨俱乐部,那枭雄如李渊者,在洛阳又怎么会没有密探? 自然,杨勇推诿不决,最后是女帝拿出的追封李世民办法的事情是瞒不过李渊的。那李渊还怎么会对杨勇有好感?至少已经是看不起这个没有担当的太上皇了,改为一心效忠女帝了。 一旦被人看不起了,自然也就丧失了让人追随的资本。所以,对太原李氏而言,杨勇其实已经是社死的人了。 而对长孙晟的倒戈,杨勇确实是非常非常的失望和伤心。一个他用的得心应手的臣子就这么表明了和自己离心离德的状态。 就算长孙晟没有亲自上门来对杨勇挑明,就算长孙晟见了杨勇依然还是毕恭毕敬,就算长孙晟依然不折不扣的在完成杨勇布置的任务。 但杨勇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去信任这把自己嫡女嫁给李睿的长孙家族的任何一个人了。 107.搬运靺鞨,泽天族长新上任 虽然,有了这两个家族的支持以后,李睿可以快速提高自己实力崛起的效率。女帝也可以更有效的抵挡太上皇势力的侵袭。 但这两个家族虽说是已经表明了效忠李睿和女帝的态度,但都没有主动向他们夫妻两人提到太上皇的布局和图谋的计划。 这就说明,这两个家族其实就是在左右摇摆、观望大势。既想投靠女帝,又不想彻底得罪太上皇。其实,如果再给这两个家族一个机会,他们是不会掺和进皇室杨家的内部争斗中的。 大多数朝臣是无所谓太上皇复位或女帝继续当皇帝的。 虽然,作为臣子效忠自己的皇帝,那是天经地义毫无疑问的。 但让大隋朝臣为难的是,一个是曾经效忠的太上皇,一个是现在自己必须去效忠的现任皇帝,虽然现任皇帝是个女的,但也是他们皇室自己的事情。 本来大家在朝堂混口饭吃,做官掌权。利用手中的权利,鱼肉鱼肉百姓,贪点拿点朝廷的税收,日子过的多么自在。哪里愿意搅合进去帝位争夺的破事? 关键,这其实是皇室杨家的家务事,不管谁当皇帝,都是姓杨。 哪怕皇帝是女帝,通过这么多年的观察,大家都明白女帝的赘婿李睿,是一个毫无政治野心的人,而且女帝和李睿生的儿子还是姓杨。 就算以后这杨佑即位,这皇位还是这杨家的,又没有流失到其他外姓人手中。所以,朝臣不管效忠谁,都是效忠皇室杨家,那就也无所谓忠诚与否了。 朝中大部分的大臣都是有这种想法的,你们杨家人自己去斗好了,要是真的把大隋搞乱了,嘿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你大隋的开国皇帝杨坚也是从北周的手里夺取的帝位,难道其他人就不能从你大隋杨家的手里再夺走? 就是看穿了,想透了这一点,所以,李睿训练的黑山卫贵在精而不在于量。他又不是去扯旗造反,从零开始奋斗。只要占据了大义和道义,小小的一只特种部队,控制住中枢要害,就足以左右整个朝局。 在杨勇和杨婵儿陷入奇怪的平衡和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的时候,大业七年的春节到了。 这个春节,女帝在太上皇的带领下依然完成了每年必须完成的祭天、祭祖等规定动作。父女相见那是一片祥和,每个人都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当面那都是和煦如春风拂面。 但李睿的眼里是不容沙子的,他庞大的精神力中显示出的,是太上皇和女帝都做好了充分的安防护卫,不让对方找到任何攻击的破绽。 现在这两人的做法是典型的表面一套,背地一套。 这次初一祭祖,女帝用来告慰列祖列宗的是开疆拓土的大功,也就是昨天刚刚收到的靺鞨战报。 经过半年的远征,在李靖的带领下,大隋远征军以极小的损失灭亡了靺鞨王庭,活捉了靺鞨王。并且在“无意”中族灭了整个靺鞨王族的男丁。 现在李靖带领远征军就在靺鞨王庭所在地哈尔滨驻扎,只用快马向洛阳报捷并请旨,是班师回朝,还是参照高句丽的方式,建立靺鞨军区,安排部队驻守? 远征军是真的损失不大,除了刚开始几次战斗,让李世民和他的太原李氏私军损失殆尽以后。 大家似乎就得到了天神的帮助,只要远征军要去攻打的城市或重要的关隘,对方的守军要么投降,要么弃城而逃。李靖带着远征军,就用了几个月在靺鞨境内兜了一圈的风,这靺鞨就被平定了。 于是远征军中传说李靖是军神的谣言也是尘嚣日上,不然无法解释远征军基本不作战就能顺利灭靺鞨的事实啊。 当然,李靖自己是知道原因的。 他带着远征军从边境长春打进来,其实也就是一个障眼法。真正在靺鞨作战的是黑山卫第一军第二师和海军陆战队一团这两支部队。 三个月,也就三个月不到,黑山卫第一军第二师和海军陆战队一团就把靺鞨给打穿了。关键这三个月并不是全是打仗所花费的时间,其实确切的说,用于战斗的时间还不到五十分之一。 大量的时间都用来赶路和搬运财富了。 这次黑山卫系统的军队出动,李睿是做了精心布置的。在黑山卫第一军第二师后面跟着从高句丽军区紧急调派过来的数万辎重搬运大军。 每当一个城市或一个据点被黑山卫轻松攻克后,黑山卫就会匆匆赶往下一个作战地点。剩下打扫战场的事情就交给了这些从高句丽军区抽调来的辎重搬运战士了。 往往是黑山卫用个把时辰就攻下城池,但打扫战场最少要三天。连续攻下几个城市或集镇之后,黑山卫就不得不开始休整。没办法,辎重搬运大队的人用光了。 后来慢慢形成了滚动机制,也就好一点了。基本上就是一天一个据点或市镇的频率在进行清理。黑山卫在清理武装部队,辎重搬运大队在清理财富和俘虏。 这次李睿特意交代要留俘虏,一方面是这些靺鞨人长得牛高马大的,算是很好的劳动力,杀了就太浪费了。 另一方面,李睿潜意识里面还是把靺鞨这个地方的人算作了未来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虽然,这还需要李睿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同化和教化这些还处在半原始半奴隶制时期的靺鞨人。 那肯定是不能如同对待异族那样的斩尽杀绝才好。 因为高句丽军区过来的部队,那是执行过李睿“蝗虫战略”的老兵。自然就在靺鞨进行了蝗虫过境般的清理。不但清理靺鞨人的财富,更是清理黑山卫作战后留下来的痕迹。 那些子弹壳可都是铜做的呀。 在这个以铜板为基本货币的年代,这铜做的子弹壳那就是钱。李睿虽然现在拥有了石见的银山,财富足以应对各种战争,但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依然是不会允许这样的财富浪费的。 由于任务繁重,时间又紧迫,所以,高峰时期,在靺鞨执行清理任务的高句丽军区人员达到了十多万。几乎把驻扎在仁川的高句丽军区一军给抽空了。 至于为什么不抽调在济州岛的高句丽军区二军呢?那是因为二军在济州岛的驻军也只剩下不到十万了,其他十五万大军已经移防石见银矿了。 要不是担心继续抽调高句丽军区的驻军到靺鞨参战,那高句丽会有异动,李睿肯定把高句丽的部队全部调往靺鞨搞后勤。以便快速搬运完成靺鞨的战利品。 但这高句丽的现任国主高建武是只狼崽子,还是养不熟的那种。要是大隋对他的制约稍稍松一点,那高建武还不知道会搞出什么事情? 相对女帝的祭天所表述的功绩,现在还霸占着杨氏族长位置的杨勇就没什么功绩好对祖宗说的了。 本来现任皇帝自然就应该是杨氏族长,但杨勇不让位置,女帝以前也不是很看重这个,以至于族长的位置还在杨勇手里。 这次祭祖、祭天仪式完成后,趁所有相关人都在,女帝突然发难。 她对参加仪式的宗族耆老说: “朕自即位以来,文治武功均可告慰杨氏祖宗,现在又有继人诞生,可保杨氏江山万万年。今日朕自然继任杨氏族长之位,各位宗族耆老可有什么意见?” 刚刚以族长身份主持完祭祖、祭天仪式的杨勇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一时真不知道如何反驳。 以前可以扯出的理由,现在已经不适用了。 以前最大的理由是说女帝是女人,怕不好承继杨氏宗祠。可是现在女帝生的孩子是男孩不说,关键,这男孩姓杨啊。这难道不是继承了杨氏宗祠? 这最大的理由不成立了,自然也就没有理由阻拦女帝继任为杨氏族长了。 杨勇知道自己失算了,没想到,杨婵儿在这个地方,用这个理由突然发难。自己不但不能恋栈不去,作为把杨婵儿推上帝位的父亲,自己还必须帮助她取得这个族长的位置。 不然,自己父女两人的矛盾就公开化了,以后刺杀女帝后,大家就都会怀疑是自己杀了自己的女儿。自己这脸就没法要了。 “确实。”杨勇赶紧接口。 “陛下已经为杨氏家族诞下继承人,是有资格做这杨氏族长的。” 那些宗族耆老本来也就是受杨勇唆摆才迟迟不推荐女帝成为族长的。现在听杨勇也这么说,自然也就不反对了。 “陛下和太上皇言之有理,吾等没有异议。” 几个耆老简单的交换了一下眼神,互相点了点头。在无法知道杨勇真实态度的情况下,既然杨勇愿意让,他们也没道理夹在他们父女两人中间做恶人。 这大隋毕竟是他们父女两在轮流当家做主,谁做族长都一样。 “吾等,参见泽天族长。” 在几个耆老的带领下,有资格参加祭祖、祭天仪式的杨氏族人,一起长揖参拜新任族长杨泽天。 108.杨氏免税,女帝怒起欲弑父 “有劳诸位了,今天我第一天继任族长之位,也没什么好犒劳咱们杨氏子弟的,就免了大家一年的钱粮税负吧!” 刚上任的族长的女帝马上就开始收买人心。 虽然这一年的钱粮税负对每一个杨氏子弟来说并不多,但这杨氏族人经过几十年的生发,这总人数多啊。 这一免税负,对国库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谢陛下厚恩。” 既然得了好处,大家自然是要给女帝面子的。这下女帝的族长之位算是坐实在了。 但杨勇还是开始动了其他的心思。 可女帝接下来的一段话,彻底打消了杨勇想要作妖的心思。没理由了啊,人家自己出钱给家族子弟们去交税负,这让虽然富有但还不足以豪横的杨勇还拿什么去争? “诸位放心,大家应缴纳的钱粮税负由朕内帑拨付。咱们杨家是杨家,大隋是大隋。朕不占这小便宜。” “陛下英明睿智,为天下楷模。” 大家自然是阿谀如潮,奉承不断。 其实心里都在泛酸,你从内帑交到国库只不过是左手交到右手,区别大吗? 而且,李睿做精盐生意是放在台面上来干的。 因此这些杨氏族人谁都知道女帝家那个帝夫李睿,完全垄断了全国的精盐买卖,这世上谁敢和你们家那位盐商比豪阔? 就这一项,你杨婵儿的内帑之丰厚恐怕就比得上几个国库了。至于李睿的哪些琉璃生意、石见银矿什么的其他收入,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祭祖仪式完成,时间也到了中午时分。 女帝当然要给这杨氏族人赐宴,太上皇杨勇借口身体困乏,推辞了女帝的赐宴,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回寝宫后的杨勇几乎把手能碰到的东西全砸了。本来大年初一开心祭祖、祭天的,结果就那么莫名其妙的把族长的位置给丢了。 而且,还是自己主动让位,这打落门牙和血吞的一口怨气堵在胸口,实在是让杨勇欲生欲死。 在暂时无法对女帝杨婵儿采取什么措施的情况下,杨勇很不男人的把张丽华叫过了寝宫来。从午时一直到酉时,接近三个时辰后,心理已经完全扭曲的杨勇才放张丽华离开。 而张丽华一瘸一拐的在自己的贴身侍女的扶持下离开太上皇寝宫的样子,又好死不死的被女帝安插在太上皇寝宫的眼线看到。 后面的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女帝当天夜里,就直闯张丽华的偏殿,在赶走所有服侍跟随的宫女后,女帝非常无理的扒开自己母亲的衣服,看到张丽华那保养得体的娇嫩肌肤上的青紫和条条鞭打后留下的血痕。 女帝双眼冒火,双拳紧握,有着马上提着刀去宰了那个施暴男人的冲动。 就在女帝腾的一下跳起,情绪几乎失控的时候,张丽华一下拉住了自己的女儿。也没说不让自己的女儿做什么,只是对女帝说: “婵儿,你也是当母亲的人,不可冲动,你想做什么,为娘不拦着你。但是,还是,你想想你那嗷嗷待哺的儿子,回去和自己的夫君商量一下如何?” 女帝其实也是一时心痛母亲而情绪上头,当被母亲第一时间制止以后,女帝也很快恢复了理智。 当下女帝也不冲动了,只是和母亲两个抱头痛哭一场。 杨婵儿没有久留,毕竟这里算是杨勇的地盘,她留在这里不合适也不安全。哭过、发泄过后的女帝,已经能冷静而理智的思考,如何面对自己曾经的慈父,现在的恶魔了。 只是在离开的时候对张丽华耳语道: “我保证,他没有下一次的机会。” 经过一路的思索和纠结,等她赶到黑山庄的时候,已经快半夜子时了。女帝一问之下,才知道,此时的李睿并没有如同往常一样上床休息,而是在书房里写写画画。 看着面色难看,眼有泪痕的女帝,大半夜的出现在自己面前,李睿硬是吓了一跳。不由的问: “那人发动宫变了?” 李睿看女帝的神情,还以为杨勇直接发动了兵变,女帝是无奈之下逃到这黑山庄的。 “其实也差不多。今天他又去为难母亲了。加上这次,已经是这半年来第七次了。我看母亲也坚持不了多久了,她今天已经崩溃了。” 女帝的回答让李睿松了一口气,他不觉得这杨勇打张丽华能影响什么。唯一能起到的作用,就只会增加女帝对自己父亲杨勇的反感和厌恶。 这种作用和效果难道杨勇会不知道吗?杨勇难道只是单纯的为了虐待而虐待吗?那杨勇虐待张丽华的目的可就耐人寻味了。 李睿此时第一反应就是以前在《教父》里面看到的一个桥段,那些黑帮收买老教父的女婿。让这女婿经常毒打自己的老婆,从而引起老教父大儿子的愤怒。 在老教父的大儿子丧失理智要去找这女婿算账,独自开车的情况下,就轻易被其他黑帮在半路给截杀了。 “你不错,当时没有冲过去找他算账?看你这样子,你是有什么决定了吗?” 听到李睿表扬自己没有冲动,立即反应过来,难道杨勇这还有诈? “是的,我等不及了,不想隐忍了,你就安排几个你说的那种sss级别的狙击手,快速的战斗一次。结束我母亲的苦难日子吧。” 杨婵儿思考了一瞬间,就继续对李睿说出心中的实话: “我也瞧不起这种为了激怒我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也不想再给他机会来刺激我了。今天,要不是母亲拦了一下,我就算明知这是他的阴谋,可能还是会掉进他设好的陷阱。” 女帝也是下定了决心,为了大隋万万年,一定要排除自己心中的软弱,主动除掉这个毒瘤。否则,自己和夫君这几年的努力就付诸东流,这大隋的百姓也会再一次沦落到饿殍遍地、易子而食的地步。 这女帝可能也是受到了李睿的影响,本来是对这涉及皇位的事情不怎么上心的。可杨勇这虐待自己的女人,来激怒自己的女儿的手段实在是让杨婵儿受不了。 “不错,我的女帝陛下真是睿智,我敢肯定,当时一定有大批高手在那人的寝宫布置了陷阱,就等你一头冲进去。到时候你肯定可以在几个凤卫的护持下冲出来,但突然发动之下,凤卫的死伤恐怕是在所难免了。” “真有陷阱?”女帝还是对杨勇报有那么一丝幻想。 “八九不离十,等下就知道了。”李睿点点头,肯定的说。 果然,不过一刻钟,玉儿就亲自过到书房,看到女帝也在就向女帝行礼问安:“见过陛下。” 因为是在家里,身份又都是李睿的女人,而且又没有外人在场,所以也没有那么多的虚礼讲究。玉儿这行礼无非也就是,两人碰面,妾室给大妇正妻打个招呼的意思。 李睿也不急,等女帝要玉儿平身、赐座后,才开口问: “是不是宫里有消息传过来?” 玉儿听李睿这么问,赶紧起身,亲手递过来了一个小纸条。 李睿展开后一看,小纸条上面写着: “杨勇今日召独孤青云等十八位宗师及宗师以上高手,齐聚勇寝宫,似乎是在埋伏什么人。但最后,应该是诡计被识破,被埋伏的人没有出现,十八宗师无功而返。” “看,我就说是八九不离十吧,十八宗师啊,他真看得起你啊。”李睿随手把这封已经掐去抬头和末尾署名的情报递给了女帝,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 这也是李睿的命令,但凡电报局过来的消息,一律掐头去尾。从而排除在给自己看的这个环节,暴露出情报人员身份的可能。 要知道,这情报人员的身份一旦暴露,下场就只有一个死字啊。为保护情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是为了方便保密,李睿才采取如此严格的保密措施。 “连内卫教官,大隋第一高手独孤青云都出场了。看来为了对付自己的女儿,那人真是急了眼了呀!”女帝杨婵儿语带讽刺。 李睿没有接女帝的话,而是对玉儿说: “你先下去吧,通知这情报员,盯紧这杨勇。一有风吹草动,马上报告。” 李睿也没有和玉儿多说什么,因为再说就是机密了。 虽然李睿不会故意去瞒着玉儿,但有玉儿在,这女帝一定是抹不开面子的。怕是难以在有第三人在场的情况下,敞开聊这算是自己家丑的事情。 “是,妾身告退。” 玉儿还是非常懂得,自己在这两口子心中的份量,虽然不是很小,但也绝对不大。所以玉儿也无所谓自己是不是先出去。 当然,玉儿这心里还是对李睿要自己离开是有点小不爽的,这明明就要说正事了,却把自己赶走。 其实,女帝他们说的每件事,到时候都会有人来告诉自己。 少爷这么要自己离开恐怕就是做给女帝看的,所以,不爽的玉儿也懒得多说话,对两人行礼后就马上离开了。 109.光明正大,国子监再讲心学 “夫君,其实没必要,让玉儿知道也没事,都是一家人。” 看着玉儿有点负气离开的样子,女帝对李睿说着知心话。 “没事,咱们聊的军国之事,参与的人越少越好。”李睿倒是很替女帝的面子着想,没有叫回玉儿一起谈的意思。 其实,李睿是准备反驳一下女帝,担心有其他人在,这媳妇要强抹不开面子,搞拧巴了就不好了。 “婵儿,你静下心来,我建议你好好考虑一下,我们主动击杀那人好不好?” “你什么意思?那就要我母亲继续受罪?那可是针对我来的,我不忍心母亲再被那个变态折磨啊。” “你是帝王,不是恐怖份子。不能动辄随意取人性命,帝王行事应当光明正大,阴谋诡计、刺杀、暗杀不应该是你首先考虑的方式。你再想想,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 李睿非常严肃的对自己媳妇说着自己对帝王的理解。他希望自己能通过引导自己媳妇的执政理念,慢慢让大隋走上一条不一样的帝王之路。 本来只是一个过客思想的李睿,在杨佑出世后,思想迅速改变。李睿此时想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的子孙们的帝王之位能长久。 他有两个方向在思考,一是后世日本天皇家族千年不断血脉,二是近代英国等君主立宪制度。虽然现在走那一条路都还没有把握。 但这首要一条就是要让皇帝或帝王改变对其他人生命漠视的态度。虽然,这很难,但李睿想尽力试一试。 一旦皇族漠视自己子民的生命,那你怎么可能指望子民们爱戴自己的君主?甚至是信仰自己的君主? 他可不想在王朝轮替的宿命中,自己的子孙后代随着大隋的改朝换代而被灭族。 女帝在讷讷自语:“帝王行事,光明正大。” 这几个字犹如醍醐灌顶,是啊。哪怕是要臣子去死,帝王也是明旨天下,没有动用私人武装不教而诛的做法。自己这还是把事情想得有点想简单了。 否则,就算顺利狙杀杨勇,自己的名声也就完了,担了一个弑父的名声,以后谁会真心为自己的大隋效力? 一个对老百姓、大臣、将士等没有归属感、凝聚力的大隋,估计也存活不了多久了。 相反,那要是朕和历代帝王都做到了光明正大呢?岂不是大隋万万年? 想到这些,女帝杨婵儿不由得激灵灵打了个冷战。 站起来对李睿长揖到地,诚恳的说: “多谢夫君指点。这一揖不是以妻子的身份,而是以帝王的身份替天下黎民百姓谢谢你的开悟。相信大隋自此以后必将更加璀璨。” 女帝继续说:“那我就不管了,夫君你帮我想办法,我答应了母亲不让她再受这个罪,你又要我光明正大。就交给你了,我不管了。” 原来这女帝开始耍赖了,这倒是李睿没有想到的。以前在李睿面前女帝可是要强的,没想到这突然来了个撒娇式的耍赖。这幸福来得猝不及防,李睿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 一直到半盏茶的时间以后,李睿才反应过来,哈哈大笑。 一下从书桌后面走出来,一边说着:“好,夫君都想办法,都交给我了,包括你也交给我吧!”一边用公主抱,抱起一脸奶凶的女帝向卧室走去。 享受了一夜美人恩的李睿,自然必须承受女帝给的任务。 大业七年,正月十五。 应国子监大祭酒孔颖达的邀请,太常寺卿王通的批准,大隋心学创始人,文圣李睿今日在国子监大校场开讲心学。 这可是李睿自上次国子监讲课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开讲心学。以前都是小规模的讲授,就相当于一个班一个班的上课。而今天就相当于在广场开万人演唱会的规模。 一时间,东都洛阳万人空巷,所有学子、士子、心学爱好者都挤破了国子监的门槛。 李睿是今天上午巳时整开讲,在这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天气,无数人都是凌晨子时就开始在大校场入口处排队,只为了能在大校场中有一个能站立的地方。丑寅卯午 辰时三刻,国子监大祭酒孔颖达、太常寺卿王通已经在靠近讲台的前排就坐。 辰时四刻,大隋朝廷文武百官几乎到了一半,他们都是这几年凭借心学上位的新势力代表。换句话说,他们就是李睿和女帝的脑残粉。 辰时五刻,太上皇杨勇到达现场。抛开皇位争斗的因素,杨勇本人一直都在公开场合都力挺心学,显得对心学非常推崇。 今天李睿愿意当众开讲,他自认是求之不得的机会。理所应当是要过来当面聆听这大隋文圣的教化。 辰时七刻,压着最后一刻时间来的李睿,就匆匆带上那一些道具,登上了为他讲学临时搭的讲台。 其实就是在大校场上的阅兵高台上搭了一个装配了许多扩音器的棚子而已。 看着眼前的扩音装备,李睿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第一次到国子监进行公开课的情景。一时不由得感慨无数。 看着李睿在讲台上为回忆而发呆,台下所有人自然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台下人群中的聪明人,马上就自以为是的开始解释起来: “文圣王爷是在排除杂念,为即将开始的公开课而凝神冥想。” 李睿被时辰已到而响起的一声锣鼓声惊醒,赶忙从回忆中爬了出来。 李睿右手一挥,嘴中唱出了一首简短的歌曲,由此开始了自己今天的公开课: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说完这个佛门揭语不像佛门揭语,诗词不像诗词的“定场诗”以后,李睿开始了精彩的公开课演讲: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 110.知行合一,国子监门前遇刺 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好多人认为心学是空谈,实在是被歪曲的太厉害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好比孝顺父母,心中有这个意念还不能算作孝,必须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并且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奉养得宜,让父母舒适满意,这就是实践。 表面上看这个实践好像是在对客观的父母进行作用,其实是对自己的本心进行作用,万物皆在本心。 这个孝顺父母的天理并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没有教我们要我们孝顺他,这是纯粹发乎没有私心物欲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后,我们的孝顺之心也不因此消失。 李睿的一通天理人心、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理论讲出来,虽未曾引来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但也确实的给这几年心学的求学者解了惑。犹如黑暗中的一盏天灯,指引着心学的发展方向。 这场公开课,只是在午时七刻休息了两刻钟,一直持续到下午的酉时,天已经完全黑透,周围已经开始燃起火把照明的时候,李睿才宣布结束。 倒不是,李睿讲完了,也不是大家不愿意听了。而是,寒冷的天气,长时间静止不动的听课,让现场陆续有人出现被冻坏了的迹象。看大家都坚持不了,李睿也就顺势结束了这次公开课。 他上课是教化人的,可不是来害人的。现场这挤得满满当当的几千人,这都是心学的门徒,以后可都是他和女帝施展政治抱负的基础。自然不能有所损失才好。 就在李睿收拾好自己的讲义,拖着演讲了一天疲倦的身子进入来接他的马车的时候,突然从离开大校场的人群中冲出了五条人影。 冲出来的这五个人,都是黑巾蒙面,加之天色已经黑透,光线不好,所以根本看不清这五个人的相貌。别说相貌了,连是男是女都分不清楚。 这五个人分工明确,一个体型魁梧的影子,作为冲锋的肉盾,根本不顾周围的任何攻击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埋头向李睿方向猛冲。 另一个体型稍小一点的影子,紧随其后,也不对第一个施加援手,只是推着冲锋的肉盾快速前进。 其他三个影子就快速围绕他们两个冲锋的影子进行保护,并抵挡后面冲上来的李睿的侍卫们。 这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由于是讲课结束之后,李睿和离开的人群的距离只有大约不到二十米。而这些影子明显都是武功高手,速度奇快。 因此,当钢刀距离李睿不足两米的时候,李睿都能看到刺客蒙面黑巾上的花纹的时候,龙卫们才反应过来,自己的主子正在遭遇刺杀。 虽然反应不是最快,但一旦反应过来的龙卫就不是武功高手可以匹敌的了。 “啪、啪、啪。”所有人都只听到仿佛放鞭炮一样的一连串的声音响起,五名刺客就纷纷倒地,最近的哪个刺客的手几乎就能碰到李睿的衣角。但还是满眼不甘心的倒了下去。 这是李睿身边的三名贴身龙卫,双手分别使用两把自动手枪,把手枪中的弹夹打空所造成的战果。 李睿没有故作优雅的上去检查这些刺客是谁?而是非常理智的转头上车离去。没有在现场多逗留哪怕是一刹那。 洛阳有自己的府衙,朝廷还有自己的慎刑司,这都是破案的机构。而这些被黑山卫击杀的人尸体自然有黑山卫的人来收拾,并小心的捡回掉在地上的弹壳,挖出尸体中的弹头。 这种善后和破案的事情根本就无需李睿自己操心。反而,早点离开这是非之地才是对自己、对整个黑山卫系统、对妻儿最负责的做法。 李睿面对刺杀一直都非常冷静,这天下要他死的人多了去了。那些被抢了生意的盐商、高句丽人、靺鞨人、杨勇,甚至是那些被他剿灭的土匪中的漏网之鱼,这都是想要他去死的人。 但他一眼就判断出,在这些要他命的人当中,能使用如此直接方法,而又不知道他龙卫战斗力的却就只有杨勇了。而以杨勇的果决刚毅,绝对不会只有这一波刺客。 所以,李睿只对龙卫交代了一声:“换弹夹,呼叫支援,做好战斗准备。”后,掉头就走,绝不停留。 事实证明,李睿的做法是明智的。 在李睿离开后,从国子监的围墙阴影处独孤青云缓步走了出来。对紧跟身后的心腹下属下达了一句命令后也上车离去。 “下令,所有行动取消,我们对这小子的情报严重不足。” “是,属下遵令。” 跟在独孤青云身后的一个下属赶紧跑掉去传令了。他跑的很快,因为他知道,要是跑慢了,自己那些执行后续任务的兄弟怕就都和那几个昨天还在喝酒吹牛,今天就躺在冰冷地上的五个一样了。 虽然是大冬天,可独孤青云的后背却是一片冰凉,那是被汗水所湿透了。 今天这五名刺客可是内卫中精锐的精锐,特别是冲向李睿的两人,都是他精心培养多年死士中的老大和老二,要不是杨勇的强令,要不是他独孤青云想一击必杀,他是舍不得动用的。 这两人的武功已经突破了宗师巅峰,进入了半步大宗师的境界,距离大宗师也就半步之遥。也就是说距离自己的水平也就一线之隔,在整个大隋都是少有敌手。 原以为,以这样的身手,刺杀一个吃软饭的小白脸,那就是杀鸡用了牛刀,肯定没问题的。 行动以前,根据多次推演的结果,独孤青云认为就算是自己在这种百密一疏的情况下,碰到刺杀,恐怕也很难全身而退。 要知道,这五个杀手可是有联合搏击的阵法,一旦阵起,击杀一个大宗师初期的高手还是没问题的。 也就是在刚才,刺杀行动刚发起的时候,独孤青云看到李睿那松懈的护卫。还在想,自己这是狮子搏兔亦尽全力。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可是现实却是那么残酷,就算自己动手都要尽全力才能击杀的老大、老二带领的五行八卦阵,连李睿的衣角都没碰到,就被李睿的护卫用一种特殊的暗器给击杀了。 哪怕老大是横练铁布衫大成,身体坚硬如同钢铁,几乎就是刀枪不入的状态,还是扛不住对方几次发射暗器。可想而知,这暗器的威力有多么可怕。 本来的安排是,这一次突袭,最理想的是当场击杀李睿。实在碰到了李睿的护卫以死相拼或有大宗师级高手保护,那这五个人就联手缠住对方的高手。 李睿收到如此惊吓,必然惊慌失措,落荒而逃。而独孤青云的第二和第三拨刺客高手,就在李睿回黑山庄的必经之路上埋伏。既然动手了,就要一击必杀。决不能让李睿活着回黑山庄。 可看到自己培养的死士就那么被击杀,独孤青云心中的胜念动摇了。有这么多威力这么大的暗器,自己这第二、第三拨埋伏,就算是发动了,也肯定难以成功。 于是,独孤青云下令取消所有后续行动。 所以,当李睿乘坐的马车狂奔一个时辰,回到黑山庄的这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麻烦。这反而让刚刚跨进黑山庄大门的李睿对刺客来历的判断产生了动摇。 这实在不像杨勇的风格啊。一击不中远扬千里,这是江湖人士的做派。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帝王风格实在不符合啊。 黑山庄,李睿书房。 龙卫首领跪在李睿面前请罪的时候,李睿想通了,此事必然是杨勇所为。 估计是具体指挥行动的人,看到了国子监门口自己龙卫的自动手枪的威力,觉得毫无刺杀成功的可能。为避免更大的损失而擅自更改了袭击计划,打了退堂鼓。 “起来吧,今天是敌人和我们都疏忽了。敌人是没有用远程武器攻击,要是他们远远的来一波弓弩,我们就完了。幸好今天的几个护卫还是反应过来了,没有损失一人。你下去好好检讨一下这次战斗的得失。” 李睿对龙卫首领龙一简单的吩咐了一句,就打发他下去了。看来自己对帝王手段的认识实在是浅薄。 自己口口声声希望自己的媳妇要光明正大,可要是对方不和你玩光明正大又怎么办? 决不能被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李睿如此下定了决心。 因此,当杨婵儿得知李睿遭遇刺杀,无比紧张的过来书房探望的时候,李睿就对自己的媳妇说了刺杀主使人是杨勇,这一自己分析出来的结果。 111.横扫东都,四千黑山卫足矣 李睿非常诚恳的对自己媳妇认错,说: “婵儿,这次遇到刺杀让我清醒认知到我的错误。开始是我想简单了,我们要正大光明,但却可以剪除那人的羽翼。我建议我们先从皇室内卫下手,打蛇打七寸,至少不让他手中有武装力量。” “皇室内卫大统领,也是他们的教头是独孤青云,按辈分算是我爷爷辈的。武功深不可测,号称大隋武功第一人,怕是不好对付。” “你也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这内卫你掌握了多少?” “一半左右吧?这还是乐观的估计,真正的几个关键位置,我安插了几个心腹进去,不然我也不放心内卫的。那可是我的安全屏障啊。” “好有这个意识就好。今天我就也耍一次阴谋了,这刺杀事件不管是谁指使的,也不管这出手之人到底是谁,明天必须要安到内卫的独孤青云头上。可以做到吗” “这有何难?只是这清洗内卫风险极大,我掌握的内卫未必可靠。我们自身的安全问题要拜托夫君了。” “没问题,现在我们好歹有了黑山卫,这可是你当年赐给我的翎卫的老底子,对我们的忠诚应该没什么问题。今夜就开始让第一师调防。” “夫君,干脆我们今夜就开始行动,明天在对外公布独孤青云叛国好了。” 不得不说这帝王之心是最会审时度势、抓住机会的。又加上是一个女性帝王,一旦选择了敌人和自己人,那女人的感性再加上帝王理性,对敌人就是毫不留情的打击。 李睿此时很庆幸,自己和媳妇是一条心,不用担心这最毒夫人心。只享受这温柔乡就好。 “好,说办就办,不用等到明天。”李睿也是一个果决的性格,女帝一提醒,自然也就答应了。 当天下半夜,洛阳城突然安静了下来。 要知道今天可是元宵,是有元宵灯会的,虽然白天很多人被李睿的讲学吸引到了国子监。 但到了夜里,几条主要街道上的依然热闹非凡。老百姓个个都出来赏花灯,大姑娘小媳妇也是穿着花枝招展的,极力渲染这大隋盛世。 女帝也不扫老百姓的兴致,到了下半夜丑时才命令城防和府衙开始净街。这和往年也没什么不一样,只是提前了一个时辰而已。 但在有心人眼里,自己的夫君遭遇刺杀,女帝还能如此照顾老百姓的情绪,没有当时就发作而大规模的封城和大搜捕,就算是一种隐忍和退缩了。 但杨婵儿接下来的举动却让很多人都开始懂的什么是帝王一怒。当天丑时净街完成,寅时初刻,黑山卫第一师就进城了。 第一师一团快速占领六部、内阁,二团两个营占领皇宫,三团和二团的一个营接管洛阳城防。然后,黑山卫第一军直属的第一团,就开始满城抓捕内卫成员了。 说抓捕是好听的,但凡有一点不配合的样子,立即击毙。 而内卫都是直接为帝王服务的,个个都眼高于顶,哪里会配合这来历不明的部队。结果自然是除了极少数听说过黑山卫存在的内卫及时投降,其他的大部分内卫均被击毙。 不但洛阳城内的内卫被清扫一空,在为女帝效忠的几个内卫的指点和带领下,内卫在洛阳内外的五个训练基地,全部被黑山卫第一军第一团摧毁。 也就一个师加一个团,李睿就很轻松的控制住了整个洛阳。此时要是李睿对这大隋江山有那么一丝野心,马上就可以直接称帝了。 关键是,女帝杨婵儿此时正对杨家失望,要是李睿要称帝,十成的把握杨婵儿会举双手赞成。 但李睿没这么干。 一方面这江山是自己媳妇的,以后也是自己儿子的,自己当不当这皇帝,其实没太多区别;另一方面,李睿确实是懒得操这个心。 自己当女帝的男人挺好的,逍遥自在的很,实在没必要自己去当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皇帝。 所以,李睿安排好了一切,组织人发动了这次清理行动以后,为向女帝媳妇表明自己坚决不想理政的态度,他就窝在黑山庄不露面了。 所以,在黑山卫几乎血洗了一遍洛阳各部驻军和内卫以后的第二天,大隋大业七年正月十六,上午,依然是女帝杨泽天风风光光的上朝。 杨泽天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朝臣的表情和神态,感觉就和以前是不一样的。她从朝臣的眼中看到了恭敬和敬畏,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考较和应付的神态。 不管什么事情,只要她表态,那就是决定。再没有人提出,是不是请太上皇帮忙斟酌一下。 直到今天,杨泽天才真正体会到了帝王权势的快乐。 同时也对自己那神奇的夫君格外的感激。 夫君练兵一万,在洛阳仅仅留驻了四千。自己以前还总说他留这么点点人够干什么的?洛阳六卫,随便一个都是上万人。 结果,一旦要派上用场的时候,夫君那四千人的部队,就足以控制整个东都。 当然,这么顺利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有自己调兵圣旨占了大义和正统名分的原因。 但也并不是没有人反抗,而且反抗的部队还占大多数。 有些太上皇的死忠或某些势力培植的部队,比如洛阳六卫中的四卫的统领都不服从自己的圣旨,而是要请示太上皇或直属上官。 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无情的清洗和镇压,别看黑山卫有时只出动一个连百十号人马,可是洛阳六卫中的任意一卫,都是无法抵抗。 也不是没有聚众占据公事而坚守的部队,但黑山卫几发迫击炮弹过去,立即天下太平。 所以,女帝自己知道,能如此顺利的原因只有一个,并不是自己圣旨的威力,因为太多部队都不听自己的圣旨。 真正的原因只来自实力,是自己夫君在小站练出来的这支战斗力恐怖无敌的黑山卫。 此时,她终于理解为什么夫君只练了一万部队,却还要分开三个地方驻军。女帝一直都没有想到,自己夫君练出来的兵这么厉害? 这要是一万人集合在一起足以横行天下了吧? 可,这么厉害的夫君,早上自己离开黑山庄要到皇宫上朝,临走的时候,还不肯起床,非要多睡一会懒觉。 说什么睡眠是女人最好的美容药。 他又不是女人,要那么美丽的容貌干什么? 想到自己夫君的顽皮和惫懒,女帝真是哭笑不得,有这么恐怖能力的人,就是不求上进。恨不得天天窝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交代自己的几个侍妾去办,自己整个就是一个甩手大掌柜。 女帝有时也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自己也是这个大掌柜的一个棋子,因为李睿的懒惰和不在乎,所以只有自己出面来帮李睿在打理这大隋天下。 不过,可能就是这不求上进的心态,才能让自己如此喜欢和信任他吧?要不然,一个野心勃勃的帝夫,怕是早就消失的无隐无踪了。 杨婵儿记得生下杨佑以后,曾经趁着李睿在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故意和李睿聊天,有意无意的提起这大儿子姓杨继承了大隋这万里江山,以后的子女怎么办的问题? 因为,只要自己能继续生育,肯定会有自己嫡出的儿子姓李这一个问题。总不好让姓李的儿子造姓杨的儿子的反吧? 哪知道随口就打消了杨婵儿的顾虑: “婵儿啊,你真是想多了。当年给你看的世界地图还记得不?这天下之大,大隋的地盘真算不上什么。” 说着,李睿来了精神,一下从床上翻身坐起,大手一圈,豪迈的说: “以后,我李氏嫡子到美洲,到澳洲,到欧洲,建立他们自己的帝国,这大隋就留给杨氏这一脉好了。” “你把孩子们的前程都算计好了,那你自己呢?”杨婵儿试探着问。 “我。” 李睿一指自己的鼻尖,然后把杨婵儿一把抱起: “我就专门生儿子就好了啊。” “讨厌,快说说,你自己怎么计划的?” 杨婵儿用手抵住李睿将要压过来的身体,不依不饶的继续追问。 “我啊?再过几年一切稳定下来,我就带着几个从人,闲云野鹤,周游世界,踏遍这万里河山,吃遍这天下美食。哪里适宜居住?哪里美食无双?就在哪里住一段时间,此乃,人间极乐也。” 看自己的媳妇这么在意这个问题,李睿也是无可无不可的回答了一句。这是李睿第一次说自己未来要干什么而说的如此具体。 听到自己的夫君这么说,女帝算是对李睿不会谋夺大隋江山彻底放了心,但同时又被他描述的如此美妙生活所吸引。 不由的向往的说:“等佑儿长大了,我让他即位,我陪你一起去满世界看看。好吗?” “你舍得这无双权势?” “有什么舍不得的,只要天下太平,我早就不想干了。” 被李睿看穿了自己的野心和权利欲望后,女帝嘴硬的反驳了一句,只是她也知道自己的这句反驳多么苍白无力。 什么是天下太平? 这是可大可小的一个事情,极端一点,就算是统一全球,也一定还有反对势力,怎么可能天下太平?这是没准的事情,一听就是推脱、搪塞之词。 112.朝堂议政,靺鞨与洛阳平叛 好在李睿也懒得去拆穿她,毕竟夫妻一场,没必要搞得那么尴尬是不是?所以,李睿很自然的再次抱起女帝,滚在了床上。 这次女帝没有阻挡李睿的兴致,要想自己的儿子到处占地盘,那就要先有儿子啊。这个忙杨婵儿是乐于帮的,要不然,李睿就去找其他女人帮忙了。 要是其他女人为李睿生了儿子,虽说都是李睿的儿子,但毕竟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就算自己占了一个嫡母的名分,以后怕是也不会尽心孝顺自己。 所以,儿子还是自己生来得比较好。 此时,女帝杨泽天第一次尝试真正帝王的滋味,脑中不由得千奇百怪想的尽是有关李睿的事情。 而大殿中的臣子由于知道了这个女帝的心狠手辣,对女帝在朝堂上的失神,个个都装作看不到。老老实实的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如同老僧入定一般,一个个耐心不知道有多好。 后来,还是女帝的贴身女官上官德容实在看不下去了,轻轻的咳嗽了一声,这才把女帝的思维从无限的遐想当中拉了回来。 给自己的心腹一个感谢的眼神后,女帝对上官德容挥了挥手。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看到这个手势,上官德容赶紧站出来,对着御座下的大臣来了这么一嗓子。 “启禀陛下,臣兵部尚书韩擒虎有本奏。” 女帝做了一个手势,旁边伺候的小太监就赶紧从韩擒虎手中接过奏本,然后递给上官德容。 经过上官德容仔细检查后,奏本才递到女帝的手中。 看自己递上去的奏本已经在女帝手中以后,韩擒虎开口: “现靺鞨全境已经全部被我大隋占领,远征军也在靺鞨各地清理了反抗力量。目前靺鞨局势已经平稳,此次又是我朝开疆裂土之功,臣请陛下,召回远征军,重赏有功将士。” “韩尚书言之有理。”女帝答应了一声,但并没有马上就下旨,而是继续对御座下的人提问: “高丞相,你对靺鞨以后的治理有什么建议?” “启禀陛下,靺鞨地处边境,民风彪悍,而且是新附天朝,必然是乱民遍地。臣以为可以效仿高句丽,设立靺鞨军区,由军区代管五年。待各地平稳后,在由朝廷派遣文官作为州牧前往,以代陛下牧民。” “长孙晟,你认为这靺鞨军区谁人做统领为好?” 女帝跳过了兵部尚书韩擒虎,而去询问长孙晟。自然是给这个刚刚效忠自己的家族一个说话的机会。 “回陛下话,臣以为此次远征军元帅李靖就足以胜任。正好就地任命,也不用远征军急着回来。” “你们呀,也不用顾忌朕不懂军事。有话就明说,是不是看这李靖打下了靺鞨很辛苦,要给他弄点好处,就提议他去做五年这靺鞨的土皇帝?” 女帝可不是以前的小姑娘了,自然懂这里面的弯弯绕。 看来这几个家伙是事先商量过了,就是要任命李靖为靺鞨军区司令。看来自己的夫君也是算到了这一点,不然也不会早在多少天以前就嘱咐自己碰到类似问题,直接就同意。他们这些为李靖争取官职的老一辈行伍之人,最多就知道李靖在李睿的队伍里面当差。 可他们哪里会知道,这李靖就是李睿的死忠。别说朝廷是李睿媳妇家的,多大的官也是李睿媳妇的下属。就算是真封个王爷,李靖也还是会以李睿马首是瞻。 不为别的,就因为李靖知道,黑山卫是李睿的死忠。不管有什么事情发生,哪怕是有人谋朝篡位,只要李睿手里的黑山卫出动。那,立即就是天下太平。 而整个黑山卫被李睿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别说他李靖了,就是女帝也拿不走。要知道,黑山卫的作战全依赖后勤枪弹的支持,而生产枪弹的作坊全部在李睿手里。 好,就算你强行征收了黑山卫,也强行征收了黑山庄的武器作坊。但只要李睿存在,他可以花五年时间打造一直黑山卫,难道就不能再花五年时间打造另外一直白山卫? 甚至,李睿手上到底有多少高级武器和研发方法谁都不知道,那个敢得罪李睿?万一李睿有点什么新式武器,岂不是死定了? 所以,要打败李睿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杨勇用的那个方法,直接对李睿实行斩首。斩了李睿也就一了百了。 可是杨勇安排行刺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两个半步大宗师的人物,连李睿的身都近不了,就被乱枪打死。这还怎么去刺杀?要知道,这天下间武学的最巅峰也就是那寥寥无几的几个大宗师。 女帝沉默了一会对众大臣说: “那你们拟一个章程,看这靺鞨军区如何设立,官职怎么任命?明天报上来吧。” 这其实就是变相的答应了众大臣的要求。 在众大臣心中舒了一口气,觉得这女帝还是原来的女帝,还是能听进去大家的建议的,并没有因为完全控制了洛阳而狂妄自大的时候。 女帝心中也暗暗开心,这靺鞨军区给了李靖,就等于是给了李睿。 而靺鞨有很长的海岸线和天然良港海参崴,这都是黑山海军所需要的。 自己夫君的吩咐,自己肯定是要满足的,而且还可以给这几个朝政的实权派们一点点想头,何乐而不为? “启禀陛下,臣洛阳令魏征有本奏。”在搞定靺鞨的事情以后,黑山系统的人开始冒头了。 “呈上来。”女帝杨泽天说了一句。 魏征一边递上奏本,一边大声说: “昨日,大隋文圣睿亲王在国子监门口遇刺。虽然靠历代先贤护佑,刺客当场伏法,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行刺大隋文脉领袖,此事性质之恶劣令人发指。臣请陛下降旨彻查。” 杨婵儿在想,还彻查个鬼?估计昨天一晚上都被黑山卫给宰干净了。但表明文章还是要做的。 “此事,朕自然是知道的。” 那不废话吗?你丈夫遇刺,你会不知道? “那几名刺客的身份查清楚了没有?”女帝自然会按剧本来表演。 “启禀陛下,刺客虽然身上没有带证明身份的物件,但带头的两人确实是大大有名的武林高手。关键他们的身份很特殊,臣不知当不当讲?” “王子犯法于庶民同罪,讲。”女帝的气场也起来了。 “臣遵旨。据洛阳府衙的多名捕头指认,这两名刺客,均是内卫西山大营的教头。是内卫统领、总教头独孤青云的亲传弟子。” 没办法,这次行刺李睿,杨勇和独孤青云两人,谁都没有想到会失败的那么干脆利落。连尸体都不敢去抢回来。 虽然行动的时候都是黑巾蒙面、浑身夜行服,让人无法分辨身份。但一旦身死,尸体落在洛阳府衙手里,就这两人半步大宗师的名气,哪里还会不被认出来? “简直是无法无天。” 虽然是有演戏的成分,虽然已经收到消息独孤青云已经被擒获,但女帝听到这个话还是不由自主的暴怒起来,咬着牙齿说道: “马上去传独孤青云,他要是胆敢抗旨拒捕,格杀无论。” “臣遵旨。不过臣的府衙确实没有实力抓捕如独孤青云那样的高手。而且独孤青云爪牙众多,因此,臣请旨,调动驻扎在小站的黑山卫进城平叛。” 虽然昨天黑山卫已经实际控制了整个东都洛阳,但却是女帝私下未曾经过内阁等部门发的圣旨,这属于内旨。 现在魏征这一请旨,女帝再一同意,这就是在朝堂上明发的圣旨,那就相当于是昭告天下的正式公文了。 “丞相、兵部尚书以及众臣工可有不同意见?” 女帝还是装模作样的询问了一下众大臣的意见。因为是调兵,所以重点问的丞相和兵部尚书。 而且,女帝问的很有学问,她问的是谁有不同意见。那言下之意就是说,我已经同意了,你们谁不同意? 丞相高熲和兵部尚书韩擒虎刚刚在靺鞨军区统领人选的问题上得到了女帝的支持。此时,怎么会对女帝已经默许的提议有意见呢? 这就是所谓的朝臣的利益交换原则。 “臣等附议。” 果然,女帝的问题一问完。以丞相高熲和兵部尚书韩擒虎为首的众老一辈大臣均表示同意魏征的建议。 “臣等也附议。” 看到老一辈的大臣没意见,新晋的那些心学拥趸们自然也是欣然投票同意了。 “好,既然大家都没什么意见,就这么定了。德容,马上明旨天下,调黑山卫进洛阳平叛。” 女帝这最后的一句,把朝臣们吓了一跳。 不是调黑山卫进来抓捕独孤青云吗?怎么成了掉兵平叛?谁叛了?陛下这又是要平谁的叛? 虽然昨夜黑山卫做了很多事情,又是迫击炮又是机枪的,闹得动静颇大,但并没有涉及到所有朝臣的家宅。 所以,只有一些三品以上的大臣才略略知道昨天应该是女帝夺权了,但具体是哪支部队帮助女帝夺权,就不甚明了了。 113.帝王末路,血诏传位乱朝纲 而大多数品级不高的朝臣连昨天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都并不清楚? 不过,今天大家都知道了,昨天是女帝那软饭王的帝夫训练的黑山卫在帮助女帝夺权亲政。 不然,今天女帝也没必要来表演这么一出了。 就在女帝和众大臣们为靺鞨军区和刺客相互试探和利益交换,大家都表演的其乐融融的时候,太上皇杨勇却是躲在自己的寝宫内瑟瑟发抖。 自从突围被挡回来以后,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失去重新登上地位的机会,失去内卫帮助、保护的杨勇就彻底丧失了精气神。 他现在之所以还活着,就是想看看自己托独孤青云传出去的血诏能让女帝难受到什么程度。 他是被吓着了。他没想到,自己一个刺杀李睿的昏招使出,女帝两口子的反击如此迅速、如此犀利、如此势不可挡。 要早知道女帝手上这支黑山卫的战斗力如此之强,自己或者可以用其他方法除掉那两口子,不会这么正面硬刚啊。 换其他温柔的方法,一旦失败,最不济,也不会暴露自己的企图和手上的王牌啊。帝王就跑暴露自己的所有底牌,一旦都暴露出来了,帝王之路也就走到头了。 此时杨勇后悔了,早知道这样,自己就不瞎折腾了?安心当太上皇不好吗? 从昨天独孤青云安排人刺杀李睿失败开始,他就一直笼罩在恐慌之中。倒不是他怕了女帝,而是有一种莫名的恐慌让他觉得生命受到了严重威胁。 本来他是准备利用女帝的软弱心态,用女帝母亲张丽华来钓女帝到自己的寝宫来,然后,自己埋伏的人就可以直接制服女帝,硬软兼施之下让对帝位并不太在意的杨婵儿禅位。 可是一直都母女情深的两人,却没有上这个当。听探子传回来的消息,女帝虽然气的发狂,却没有过来找自己算账的意思。 一次两次也就算了,整整三次,女帝都不过来。 搞得杨勇不知道是自己的威严太甚让女帝不敢过来理论,还是她们母女的感情是假的? 情急之下,杨勇只有安排独孤青云出手,刺杀李睿。 你母亲被虐待,你杨婵儿能忍得住,但要是你丈夫死了,不知道你能不能忍的住不来找自己理论? 就算君王薄情,不为自己的丈夫报仇,可这好歹都有了儿子,总是要为儿子的父亲报仇吧? 可是,杨勇听独孤青云回来汇报的时候都快吓傻了。那可是仅次于独孤青云的两个半步大宗师啊,就那么像狗一样被打死了? 有这么厉害的武力,怎么从来没有听人说起过?也从来没有表露过?这李睿有这么深的心?还是自己的女儿杨婵儿有这么深的心? 今天凌晨。 胡思乱想了几个时辰的杨勇,在一个小宫女身上发泄了多余的恐慌,刚刚进入了梦香。就被几声巨响给惊醒了,醒来后,杨勇听到,不但有巨响传来,还有很多清脆的“啪、啪”声响起。 就在他还在愣神的时候,独孤青云已经闯了进来,也不下跪行礼,只对杨勇一拱手,急急的喊道: “陛下快走,李睿的黑山卫杀进来了。微臣的属下根本就敌不过,只能用命拖延一会了。” 杨勇一咕噜爬起来,也不顾天寒地冻,随手抓起床边的袍子,胡乱的裹在身上。光脚穿上鞋,就随着独孤青云往外面跑。 可是,杨勇哪里知道,黑山卫一旦发动攻势,能跑不能跑,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了。 独孤青云带着杨勇,后面跟着十几个内卫,在寝宫内左冲右突,极力寻找一条活路冲出去。 可他们面对的都是拿着自动手枪的黑山卫,哪有过招的机会留给内卫?黑山卫的士兵只要发现不对或是有敌人冒头,兜头就是一枪。 这是李睿要求的,对付内卫之时就不要让对方近身。这些内卫都是武功好手,单打独斗或是没有武器的黑山卫士兵是敌不过内卫的。 李睿又不傻,怎么会放弃自己的长处去和对方拼自己的短处呢? 所以,就造成了进攻杨勇寝宫的黑山卫的打法和其他地方的打法完全不一样。其他地方是先宣读圣旨,然后接管防务,原有守将胆敢拒不交接的,黑山卫就以抗旨罪当场格杀。 就算他们组织了一些部队进行抵抗,黑山卫也迅速给予了镇压。 而这太上皇杨勇的寝宫,因为知道对方是绝对不会交出防务的,黑山卫也就根本就没有弄那么繁琐的宣读圣旨那一套,而是直接进攻。 先是包围,然后迫击炮炸开寝宫大门,狙击手清理周围弓箭手。也就是一个冲锋吧,杨勇寝宫的防务瞬间就瓦解了。 仅仅有独孤青云带着十几个高手,保护着杨勇到处乱窜。借助宫墙和熟悉地形的优势硬是让黑山卫半个时辰都没有找到人。 但,实力的差距是巨大的,躲避永远赢不了战争。 不久,独孤青云的行踪就暴露了。 本来独孤青云观察了一阵,觉得如果仅仅是这么个强度的射击频率,他还是有希望保护太上皇冲出重围的。一旦突出重围后,拥有巨大威望的杨勇登高一呼,必然会从者如云。 可是在他们向着一个似乎是包围的薄弱点突围的时候,才发现,这里是黑山卫故意留下的陷阱,这哪里是什么包围的薄弱点? 在这里有两挺水冷式仿造马克沁机枪原理改造的巢式机枪在等着他们这些武林高手。 你武功高,面对手枪或许还能做到预判什么的。但面对一分钟几十上百发的子弹射速,你武功再高又能如何?只要不是那修仙小说里面的神仙,照样完蛋。 看着突围的亲信在突围的过程中不断倒地,有的甚至被枪弹打的身体都四分五裂,独孤青云气愤、悔恨、仇恨的火焰把两眼烧的血红,但却又对此无能为力。 就算是他,面对巢式机枪也只有饮恨的命。 看着那些宗师、半步宗师被眼前的武器打的血肉横飞,却完全接近不了对方的士兵。这是突围无望啊,自认英雄一生的杨勇,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也恢复了理智。 挥手撕下自己雪白的真丝内袍的下摆,咬破手指,直接用血写了几行字,递给了独孤青云。 “舅舅,你带着朕肯定出不去,这是我的信物,你拿着他去找我大孙子杨延昭,自今日起朕传位于他。你就辅佐他召集群臣、旧部夺回皇位。” “陛下。” 独孤青云老泪长流,他也知道,以他的身手,自己突围没问题,但要带上一个不会武功的杨勇,那两人确实是谁都走不了。权衡一番以后,独孤青云也不是优柔寡断之人,直接就下定了决心。 “老奴誓死完成使命,请陛下保重。” “你去吧,想必他们也不至于就要了我的命,他们只是嫌我碍事罢了。只要你的任务完成,杨泽天就永无宁日。呵呵,朕又立一个皇帝,看他们以后怎么玩?” “奴婢告退。”独孤青云也不再磨蹭,安排身后还剩下的唯一心腹送杨勇回自己的寝宫后,他就回头闪身不见了。 独孤青云不傻,如此密集的火力方向肯定是出不去,所以,他准备找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哪怕是面对手枪,凭自己的武功也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突围。最多是会受点伤,但绝不至于要命的。 可是,独孤青云想的太天真了,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狙击手这一战场神器啊。 黑山卫可是完成包围后才开始进攻杨勇寝宫的,如此重要的地方,怎么会没有狙击手的表演舞台。 现在黑山卫的狙击手那可是精锐中的精锐。别说是夜间狙击,就是盲狙,都有不少高手能胜任。 而这寝宫周围就有原来为保护女帝而调过来常驻皇宫的三组sss级狙击手,而且第一师的也派了整整两队,六组狙击手在外围支持。 要不是一师要快速解决战斗,就这九组狙击手,就可以慢慢磨死杨勇的全部内卫。 所以,很不幸的,独孤青云刚刚潜伏到寝宫的后门,就被突如其来的一枪打中了肩膀。这还是他灵觉强大,在狙击子弹射过来的瞬间,强行挪动了一下身体,否则,就这一枪就会让他的胸膛开花。 至于为什么不打头部呢?问这个问题的人估计都是平时玩游戏或看警匪片留下的后遗症。 真正在战场上的狙击手都是以打躯干为主。 一是人体躯干的目标大,容易击中;二是打中躯干,如果对象中弹而未曾当场殒命,那就至少还需要两个人来照顾和搬运这个中弹的伤员。这就直接减少了对方的战斗人员数量。 只有在警察部队中,为了及时制止歹徒的暴行,狙击手多以爆头为主。就是为了一枪毙命,从而避免歹徒受伤后暴起伤人。 所以,经过李睿训练的黑山卫中狙击手都是打躯干的。 因此,独孤青云很幸运的没有被一枪干掉,但这也是他不幸的开始。 114.扫清内患,富贵磨灭英雄气 黑山卫狙击手所使用的狙击枪子弹,那可都是黑山武器研究所特制的高爆弹,一旦命中,不管是人体还是其他血肉之躯,一炸就是一大片的血肉被炸飞。 伤口不是一个子弹孔,而是一个大洞。 幸好独孤青云是武学大宗师境界,身体气血旺盛,已经能控制身体的每一块肌肉和血管,让伤害降到了最低。 但即便是如此,从来没有经历过高爆弹头伤害的独孤青云,中了一枪后也是气血两亏。 此时,他根本就出不了杨勇寝宫的院子。 不管他怎么躲藏或用轻功急速移动,在寝宫内都没事,一旦接近寝宫的围墙或前后门,就会有一颗子弹飞过来。 你别说,有了准备的大宗师确实很牛,拖着这挨了一枪的身体,独孤青云还硬是躲过了几颗狙击枪子弹。几次试探和突击,独孤青云只又挨了一枪,这一枪直接报废了他一条左胳膊。 独孤青云虽然躲过去了几个狙击枪子弹,但人却被狙击枪子弹逼着,再也出不了杨勇的寝宫了。 中了第一枪以后,独孤青云还能控制的住不让血管大出血,稍稍包扎一下,问题还不是太大。但中了第二枪后,牵扯到第一枪的伤口,体内的经脉都错乱、损伤,再也无法完美的控制血液和血管。 虽然独孤青云及时采取点穴和控制血液流速的方法让两处伤口向外流血的速度减缓到极致。 但那是指静止不动的状态,现在他还要急速的移动和不停的变换藏身之地,一旦运动起来这血根本就止不住。 几次三番以后,独孤青云明白了,自己肯定是冲不出去了,在过一会,就算没有累死,他也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 独孤青云年轻的时候是不怕死的,哪怕是刀山火海他都敢闯一闯。不然他也不会在没有名师指点的情况下,强行修炼神功,以至于走火入魔。 就算后面痊愈后,但也丧失了男人的本能,这才进宫为自己姐夫效力。刚进宫时,独孤青云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反正自己无儿无女的,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加之有姐夫撑腰,那是什么强敌都敢硬怼而上。 可是这么些年养尊处优下来,随着享受越来越多,家产田地、义子、美人越来越多,牵挂也是越来越多。虽然功力是越来越高,但胆子却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惜命了。 你要说这都丧失了男性本能的阉人怎么家里还有美人?那你一定是没有好好研究过历史。自古以来,在这冰冷的皇宫大内之中,为了寻求精神或身体上的慰藉,宫女太监们“对食”的事情还少吗? 功成名就,武功再无突破希望的独孤青云,近十年以来,全部的享受那就是醇酒美人了。 甚至以前这皇宫内的宫女,几个顶尖的绝色,都被他想办法在杨勇还没见到以前就忽悠到自己统领府去了。 这几年,女帝登基,大隋的选秀女的工作已经是半瘫痪了。但为了充实皇宫内干活的人,还是会三年一选。 这选上来的宫女都要经过内卫的审核,姿色出众、年轻貌美的自然是逃不出他内卫大统领的手心。现在他的大统领府,虽然不敢说是三千佳丽,但数百姬妾还是有的。 你说他独孤青云怎么舍得为了杨勇这个完全没有希望复位的家伙而去搏命? 不然,以他年轻时的风格,当时行刺李睿的时候,他就不会安排自己的徒弟上场,而是自己亲自上了。 这一下被黑山卫的狙击手逼到绝境后,独孤青云没有想到怎么冲出去而是想到了以前从未想过的事情,他要投降。 其实,正因为他丧失了锐气,所以才无法冲出杨勇的寝宫。否则,以他的功力造诣,最多中两枪也就有可能突出重围了。 一旦投降的念头升起以后,就再也没有动力拼命的去突围了。 没多久,在黑山卫一师搜索太上皇寝宫的战士就遇到了今晚第一个向他们主动投降的人。 看此人毫无骨气的投降,黑山卫战士虽然受降了,但骨子里却是非常看不起这种降兵。大家各为其主,败了,战死以报上恩也就是了。 当然,受伤被俘那是另外一回事。 可这家伙虽然有伤在身,却依然生龙活虎的样子却来主动投降,这是和此时战士们的普遍价值观相违背的。 让黑山卫战士更不敢相信的是,经过核实,这个主动投降的半大老头居然就是今天晚上名义上要抓捕的目标,大隋第一高手、内卫统领、总教官独孤青云。 而且,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独孤青云主动向黑山卫士兵出示并献上了太上皇杨勇的血诏,由此获得了黑山卫给他疗伤的待遇。 这下把黑山卫战士又都搞不懂了,心说:你独孤青云怕死,主动投降也就算了,最多就是个立场和性命之间的选择罢了。可你独孤青云主动献上太上皇的血诏,这算怎么一回事? 你好歹也是太上皇的心腹大臣吧?就这么毫无底线的把太上皇给出卖了?这是杨勇老眼昏花,不能知人、识人?还是这独孤青云人品恶劣,见风使舵? 反正,不管什么理由,被杨勇寄予厚望的大隋第一高手独孤青云就成为了黑山卫的阶下囚。 此时,这份血诏就在正在上朝的女帝衣袋内。 女帝过几天会去慰问一下她因为独孤青云谋反而收到惊吓的老父亲。甚至还会刻意提出自己的侄儿杨延昭似乎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以此来激励杨勇活下去的欲望。 此时的女帝并不准备把这血诏在自己手上的消息告诉杨勇,毕竟杨勇在军队和地方上还有巨大的威望,现在女帝还需要时间来巩固今天黑山卫完全控制东都洛阳带给她的惊喜。 暂时还需要借助杨勇的名义来控制军队,整合地方。因此,现在还不是断绝杨勇所有希望,逼他自尽的时候。 杨婵儿自己都觉得,自己现在是变坏了,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女生变成了一个精于算计的女帝王了。 相对而言,杨婵儿还是喜欢在自己夫君李睿面前的那种舒服的感觉。两人都互相对对方绝对信任,哪怕也都有点小秘密、小算盘,但毕竟也算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少了很多心累。 隋,大业七年二月初一。 女帝杨泽天下旨: 皇孙杨延昭勾结内卫统领独孤青云,密谋刺杀帝夫,罪在不赦。但念其为皇室子孙,赐自尽。其父教养不严,贬为庶人,全家即日离京,流配岭南,永世不得还京。遇赦不赦。 女帝还是手软了,没有把自己兄长一家全部赐死,只是赐死杨延昭,流放了大兄一家,让杨勇断了念想罢了。 反正女帝大兄又不是只有杨延昭这一个儿子,也不至于断了香火传承。因为杨勇血诏的事情终究会流传出去,所以,为了防范于蔚然,女帝对这个未来必定会造反的侄儿杨延昭还是下了狠手。 反正自己现在有了儿子,女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自己二兄一家也牵扯了进去刺杀事件。 反正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独孤青云多招认一点什么就是了。 于是在隋大业七年二月初二,女帝下旨贬自己二兄襄阳王为东平候,赐封地为东莱郡临沂九里城,三天内必须就藩。 呵呵,其实九里城就是临沂的九里村。 只是堂堂东平侯的封地就一个村,说出去不好听,所以,女帝给这个九里村赐名为九里城。实际上这号称九里城的城市,只有一个大一点的农家四合院住着女帝二兄一家。 整个九里城的地盘,包括农田,方圆不过几里地,人口不过百十来户,妥妥的一个典型的农家小村庄。 放在东莱郡,就是为了监管方便,因为东莱郡是黑山卫的地盘,周围都是有专人监视的。 而临沂的山区是最贫困的地方,当地民风彪悍,没有什么活路的老百姓白天在地里种地,有可能晚上就拿起刀枪干上了山贼土匪。 这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别说造反,就是生存下去恐怕都需要智慧。女帝很放心,如此一安排,量自己二哥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要是当地的土匪抢劫了这个所谓的东平侯,那就是意外。这土匪抢劫带杀人,那就是天意了。 所以,女帝这也算是煞费苦心的肃清了自己的内忧,让杨勇再也没有办法去扯自己的后腿了。 至于这些消息,被完全隔绝在自己寝宫的杨勇是不知道的。 自从元宵节那天,黑山卫攻破杨勇寝宫以后,杨勇寝宫里面的所有人,包括倒马桶的小太监都被换了一遍。 女帝也不虐待杨勇,他最喜欢的几个姬妾都给他留着,一日三餐两点也与以前一样,各种供应绝不怠慢。只是,女帝只是采取了一个手段,那就是隔绝消息。 任何外界的消息自元宵节后就再也传不到杨勇寝宫内了。 不管是杨勇还是留下来侍候他的姬妾,都无法收到外界的任何消息。连给他们送饭的小太监都是不识字的哑巴。 115.推陈出新,黑山系统再整编 因此,女帝在外界整治杨家的家务,流放杨勇的两个儿子,杀了他杨勇最喜欢的孙子。杨勇都是毫不知情的,他还在做独孤青云带出血诏,杨延昭奉诏造反的美梦。 “攘外必先安内。” 这是李睿在和女帝造人的时候,在自己媳妇耳边吹的枕头风。 现在,女帝接着黑山卫荡平所有洛阳的反对势力的机会,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天的功夫,就快速的肃清了大隋皇室内部的反对势力。 虽然还不彻底,但也把有可能威胁到她皇位的不稳定因素排挤出了权利统治中心。至于以后的事情,李睿随便安排一队狙击手过去,也就天下无贼了。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洛阳的那些所谓的京官们。朝廷经历如此大的清洗,所有势力从上到下势必要有一个重新划分权利和势力范围的过程。谁都不想错过这次重新划分权利蛋糕的机会。 原有势力绝对不想失去已经占有的蛋糕,而新晋的那些以心学为本,号称文圣传人或弟子的官员,当然要在原来势力范围内抢夺更多的好处。 此时的东都,此时的大隋,看起来平静无比。可在这平静的水面下,各种湍急的暗流在不断的碰撞、冲击、融合。新旧势力的权利交替在随时的发生。 不断有老势力的大臣因为贪污或草菅人命被揭发或曝光,也不断有老势力发动反击,让新势力的那些官员铩羽而归。 死人太常见了,不是谁谁谁被刺杀,就是谁谁谁被朝廷明正典刑。 这个乱劲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一直到三月中旬,京城洛阳的各种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才算是告一段落。 至于由此影响到的各州、各郡的官员任免和钱粮缴纳,那就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厘清的。 治大国如烹小鲜,女帝对此一点都不着急。她相信,只要中枢取得了安定,对一个统一的大隋来说,地方上的势力翻不起什么大浪。 当然,这次变故里面最大的赢家就是女帝杨泽天。她借着这次的大乱,充分展示了帝王的权威,那真是顺我者生、逆我者忘,顺势安插了无数自己的心腹,彻底的清洗并把控了朝堂。 至于李睿,他完全没有参与进来,他只是老老实实的待在黑山庄,老老实实的继续做他的生意,最多就是加强了黑山卫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部队的训练。 但这些都是李睿平时都在做的事情,他并没有做出任何于平时不一样的举动。 可是,即便如此。 借着这次新旧势力交替的间隙,李睿还是收获了一份最让他满意的成果。这成果并不是黑山卫占领了多少地盘,也不是黑山卫战斗力提高了多少。 这些都是黑山卫或者说是黑山卫系统内势力应该做的事情,并不能引起李睿的特别满意。 李睿满意的是,这次新旧势力交替的过程中,他的电报局这一特务系统已经完全深入到了大隋的各个角落。不管是民间商社、帮派还是朝廷六部三寺十八司,电报局已经做到了无孔不入。 也就是说,李睿坐在黑山庄就可以知道天下大事小情,根本无需自己到处去乱窜收集情报。 而春风细雨俱乐部也在蓬勃发展,大隋国内几乎已经饱和,就连新设立的高句丽军区和靺鞨军区内,到处都可以看到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影子。 现在李睿给卫三娘定的发展的目标是:保持大隋内部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重点在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发展。 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东西两个突厥部落,当年李睿交代卫三娘埋下的那颗毒药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 那颗毒药就是:罂粟。 根据卫三娘那里的回报,现在在突厥两部,上层的贵族和各部族的富裕人群都以吸食罂粟为时尚。 倒不是卫三娘不想毒害所有的突厥人,而是当年李睿有交代,要让给这毒药包上一层糖衣,要宣称这是贵族和有钱人的享受,要吸食这毒药成为突厥的一种贵族标志。 突厥的底层人民本来受教育程度就差,一旦他们的上层贵族全部沦陷,可以说这突厥也就完了。 你没看到突厥这几年根本就没有怎么来侵犯大隋吗? 要是以前的突厥王的性格,大隋去攻打高句丽也就算了,可大隋攻打靺鞨的时候,他突厥怎么也要出兵的。不是打大隋就是打靺鞨,总是要沾点便宜的。 可你看看,现在。大隋想打谁就打谁,突厥完全没有趁机占便宜的想法。因为,他们的高层贵族都耽于享乐,被罂粟腐蚀的毫无斗志和上进心了。 李睿相信,再过几年,更本不用自己去攻打,那突厥两部就要自己亡国灭种。当然,李睿特地交代女帝,边境一定要守好,国内一旦发现罂粟,不管是吸食还是贩卖、运输一律杀头。 也就是说,在女帝还在清理国内的势力的时候,李睿已经开始着眼国际了。 当然,通过这次黑山卫控制洛阳来看,李睿也已经意识到自己黑山卫的一个致命的短板,那就是人数的劣势。 虽然自己在黑山卫实行的是精兵战略,但是如果是人少到一定的程度,敌人哪怕是拿烧火棍,用人数也能堆死你的。 而且,要是着眼国际,这黑山卫一万人的编制就太少了。 这点人,打仗是能打赢,但却不够称霸全球的。因为你没办法驻军啊。所以,李睿根本就没有在大隋这次势力交替中有任何动静,不是他没动静,而是他根本看不上这点小场面。实力,才是最有发言权的。要不是自己的黑山卫实际占领了东都洛阳,女帝哪里能这么如意潇洒? 所以,这一个多月,李睿又对整个黑山系统进行了一次大梳理,不但在民政上进行了梳理,军事上也进行了军制整编。 成立黑山情报总署。 檀儿为总署长。负责电报局以及龙卫的管理,整个情报系统的协调和李睿的安全都是檀儿的责任。李睿算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给檀儿手上了。 同时也算是给檀儿明确了侍妾中老大的身份了。 成立黑山娱乐集团。 玉儿为董事长,卫三娘为总经理。负责以春风细雨俱乐部为载体,发展娱乐以及配合其他黑山系统的商业发展。 并以娱乐的名义行使情报刺探和传递的功能,同时做一些官方不方便做的事情。 成立黑山后勤保障集团。 下辖黑山书院以及各研究所、各作坊。原来的武器研究所、炼铁坊、制盐坊、制糖、琉璃坊等全部并入黑山保障集团。 后勤集团采用总裁领导行政,总工程师负责业务的双重领导制度。 集团总裁由一直为李睿管理这些工坊的杏儿担任,任命巢元方为集团总工程师,李春、耿询为副总工程师。 虽然杏儿年纪小,但做事扎实牢靠,只有在她的监督下,李睿才能如此快速的武装自己的黑山卫部队。她虽然不争宠,但李睿却不会忘记这个默默为自己付出的好姑娘。 成立黑山经济协调中心。 中心主任由一直负责李睿各项生意的漓儿担任,副主任由白家家主白志生、江家家主江诚担任。负责盐、铁、琉璃、糖、酒等黑山系统所有出产的商品销售和回款。 成立黑山卫总司令部,李睿自任总司令。 总司令部下设两个军种司令部,一个参谋部。 一个是黑山陆军司令部,下辖独立师、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 一个是黑山海军司令部,下辖东海舰队、南海舰队、远洋舰队。 参谋部暂时空缺,因为李睿本来是想要李靖担任参谋长的,可是这家伙非要想着领军在前线打仗,李睿也不好勉强,就随他的志向去了。于是这参谋部就暂时有编制但无人员。 暂时就由总司令部代行参谋部的职责了。 独立师由黑山卫第一团扩编而成,师长王未,人数一万。归司令部直接调动。驻地东都洛阳小站。 第一军由现任黑山卫第一军扩军组成,李睿代军长,副军长秦琼,满员编制三万人。驻地伊吾郡,威慑东西两部的突厥部族。 第二军,军长钱丑虎,由高句丽军区二军调动驻守济州岛和石见银矿的部队负责组建,用小站练兵的方法训练出一支三万人的部队。驻地是定襄郡呼和浩特。威慑整个北方各部族国家。 第三军,军长赵子彪,由驻扎仁川的高句丽军区一军负责组建,同样用小站练兵的方法训练出一支三万人的部队。驻地是蜀郡成都,威慑西南诸国。 第四军,军长李靖,由驻扎哈尔滨的靺鞨军区的远征军负责组建,编制三万。由于李靖为靺鞨军区统领,驻地暂时为靺鞨军区哈尔滨。配合第二军威慑北方各部族国家。 整个军制进行调整,在师长和团长之间增加了一个旅级作战单位,原来是三千人组成一个师,现在是三千人组成一个旅,三个旅组成一个师。这就把一个师的编制由原来三千人变成了一万人。 116.匆匆三年,黑山物流通各国 李睿这也就是给了钱丑虎、赵子彪、李靖每人三个师的编制。至于是中饱私囊的喝兵血,还是满员满编,都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成绩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反正有第一军的样板,大家都能理解各级指导员和政治思想工作一定是不能拉下的。 由于部队大扩编,热武器一时是肯定不能全部及时的换装的。在没有充足的热武器以前,先使用特种钢制造的冷兵器,并且拿第一军淘汰的热武器作为训练使用,然后逐渐换装热武器。 黑山海军司令部由周辰龙任司令。 东海舰队司令由赵一担任,由在倭国石见区域缴获的水军和部分靺鞨军区水军组成。战船四十艘,海军一万五千人,海军陆战队五千人。后勤补给船无数。 母港海参崴,副母港北海道岛。 南海舰队司令由钱一担任,由高句丽军区水军和部分整编后的白家船队组成。战船四十艘,武装商船四十艘,海军一万五千人,海军陆战队五千人。后勤补给船无数。 母港东莱郡青岛港,副母港济州岛。 远洋舰队司令由孙一担任,大部分由大隋的黄龙水军和极少数的白家船队组成。战船四十艘,武装商船四十艘,海军一万五千人,海军陆战队五千人。后勤补给船无数。 母港建安郡福州港,副母港留求岛。 李睿就是通过在海岛上设立副母港的方式,告知这些和大海搏命的勇士,海军的前途在遥远的星辰大海,眼界要放宽、放远,而不能局限于大隋这一片大陆。 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李睿完成了黑山系统的整合。在整合的时候,李睿交代各级指导员或政治委员告知每一个战士,不要怕变革,随着黑山卫力量的增强,以后在黑山系统内“变”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民政方面好说,各部门分工整合就好。只是这黑山卫的军政方面,暂时只能搭起来一个架子,部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招兵、训练才能具有战斗力。 反正后勤保障集团库存的武器弹药一时也不够这十几万大军换装的。只有加速生产,慢慢换装。 所以,几个军区都是在不紧不慢的优中选优,一定要选出军事素质过硬,政治靠谱的战士,才能算是有成为一个合格的黑山卫士兵的基础。 反正李睿给各个军的要求是两年内形成战斗力,所以大家对兵源的态度都是宁缺毋滥。 随着整个黑山系统部队人数的激增,对政工干部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扩大。这一点,李睿没有打算偷懒。他以命令的形式,要求各级政工官长都必须在黑山书院开设的军事学院中进修。 军、师级别的政治委员,前三年,每年学习时长必须达到半年以上;旅、团级别的政治委员,前三年,每年学习的时长必须达到三个月以上。 营、连、排级别的政治委员或指导员,由于一线作战任务比较重,前三年,每年学习时长必须达到一个月以上。 每一级军事主官上岗前,也要先到黑山书院的军事学院进修三个月。 黑山书院军事学院会针对来进修军官的级别,有系统、有针对性的让他学习心学和热武器有关的战争操作手册,取得黑山书院军事学院的结业证后,进修军官才能到部队上履职。 你要是一年内被提拔两次,那么你就要来针对性的学习六个月,合格后才能履职。 因为李睿是黑山书院的院长。那些进入黑山书院军事学院学习的政工军官也好、军事主官也好,但凡是你进入了黑山书院,那你就是李睿的学生。 这在黑山书院最短的学习时间都有一个月,经过李睿强大的精神力加持的教学,怎么都能让参训军官接受一些李睿的观点。至少是能认同李睿的说法。那么李睿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忠诚度是建立在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中的,在有了基本的认同以后,只要李睿带着黑山系统的文臣武将们不断取得胜利,那他们对李睿的忠诚就是可以保证的。 在黑山系统每个人的努力下,大整编完成的很顺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一晃神,时间就到了隋大业十年的五月初五。 今天是五月端午节,李睿一家坐在黑山庄庄主府内一起吃晚饭。现在李睿这一家子人可是不少了啊。 除了在突厥检查生意的卫三娘没有到,这莺莺燕燕再加上十二个孩子,足足把李睿特意打造,可以坐二十二个人的大桌子给挤满了。 这三年多以来,大隋努力消化着靺鞨军区和从高句丽取得的辽东诸郡,再没有挑起新的战争。 而突厥贵族们由于李睿的罂粟战略侵蚀,丧失了进取的意志。所以,这几年可以说是天下太平。 刻意在人前淡化印象的李睿,自然就窝在家里生孩子了。此时的李睿已经二十八九快三十岁了,更加的沉静稳重,谦虚谨慎。 老虎没有露出獠牙以前,世人或许会当它是大猫。李睿现在就有点这大猫的意思了。 时间是一剂最好的药,健忘的世人也就慢慢淡忘了那一夜之间就能横扫东都洛阳各部的黑山卫。 由于保密机制的到位,整个世界,包括大隋的部队依然按部就班的在使用冷兵器,发展冷兵器。 而,从大隋七年二月黑山系统改制以来,这头恐怖的巨兽就再也没有露出他的凶狠,就连剿匪的消息都没有流传出来过。仿佛就如放下屠刀的屠夫立地成佛一般,开始慈眉善目起来。 那是他们黑山卫真的吃素了吗?肯定不是,而是他们的战场多转移到大隋以外的地方,周边各国那是被黑山卫给欺负惨了。打又打不赢,投降别人又不留俘虏,跑吧?又故土难离。 所幸,黑山卫各军都是以练兵为目的,找的理由也是为自己家的主子打通商路,只求发财赚钱,并不力求推翻当地的统治者。 因此,被打了无数次以后,各国被打痛的皇帝或可汗都给了黑山卫最高的礼遇。 于是在最近两年,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不管各国之间是友好还是敌对,也不管官方的军队或商队是否能通行。但凡悬挂黑山卫旗帜的车队、商帮,通行周边各国就如同行走在大隋境内一般,再无任何人或势力敢于为难。 有时候,哪怕是敌对的两个国家正在开战,黑山卫旗帜所到之处,那两个开战的国家都要暂时休战,等黑山卫或悬挂黑山卫旗帜的队伍过去后,在去开战厮杀。 没办法,周边各国都被黑山卫打怕了。而且,所有国家的君主都知道,只要你不去招惹黑山卫,黑山卫是不会找你麻烦的,他们只是在保护自己家的商路和生意的安全。 对不赚钱的事情,黑山卫是不感兴趣的。 这就造成了,黑山卫所属在大隋国境以外拥有崇高的威信,但在大隋内部,除了黑山经济协调中心和黑山娱乐集团偶尔会被老百姓提到一下,其他黑山系统所有的部门都是在埋头做事,从不张扬。 这也正符合李睿的个性,闷声发大财,求财不求气。 所以,这几年李睿的财富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以至于黑山卫的军费开支也是节节增高,自然相应的,各种武器研究投入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大量投入的结果,武器自然也是快速的更新换代,自然科学研究等基础部门也门类齐全的建立起来。 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度,李睿相信,不久之后,他就会看到内燃机的出现。到时候,他黑山系统就算是正是开启工业时代了。 由于只有黑山卫能畅通所有周边国家的商路,这漓儿把所谓的投机倒把和商品的互通有无几乎做到了极致。 突厥的牛羊肉和皮毛,大隋的瓷器、丝绸和茶叶,黑山庄产出的精盐、琉璃和烈酒,交趾的水果,附国的冬虫夏草,高句丽的人参,室韦的木材,等等。 反正只要是当地盛产而其他地方没有的货物,都是漓儿经营的产品。 漓儿经营的结果就是,就算李睿在军事、科研上这么不遗余力的巨大投入,他的银子也多的花不完。 于是,另外一个战场被李睿开辟了出来,黑山慈善基金会应运而生。 黑山慈善基金会的会长挂的是李睿的名字,但具体运作是被任命为秘书长的长孙无垢在主持。 没办法,李睿的女人个个都有事情做,这要强的长孙无垢自然也是闲不住的。 和李睿撒了几次娇,说了自己想做事的想法后,正好李睿也觉得按照现在黑山系统的发展速度,也是到了开辟另外一个战场的时候了。 于是,就替他这个平妻量身打造了这个黑山慈善基金会。 大隋在多年前,推广了李睿要白家从美洲带回来的土豆、番薯以后,就再没有饿死过人。 吃饱肚子以后,人们自然就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 于是黑山慈善基金会从教育开始做起,从援建乡村私塾,为所有人扫盲开始,到援建县学、郡学,一步步为大隋百姓开启民智。 117.儿女成群,黑山系垄断市场 教育开启民智的结果很明显,以至于顺理成章的在大业九年四月,长孙无垢自任总编辑,在东都洛阳已经出版了第一期的大隋月报。 由于各种条件的不成熟,以及这落后的交通,导致阅读的延迟性等原因。李睿认为这第一份报纸只能一个月发行一次,所以办成月报足矣。 但即便是月报,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因为大隋月报是欢迎所有人投稿的,这一下子让大家私下传播谣言的路径被彻底断绝。 你想说什么,要是光明正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你就可以去报纸上说给大家看。 当然,你只是需要付出一点点印刷成本(广告费)而已。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登广告的人以后,后面这大隋月报的收入也就逐渐起来了。关键,这办报纸也是李睿的独家生意,不说他掌握的油印技术,就说这女帝特许的办报许可证,其他人是万万拿不下来的。 没办法,体会过上一世舆论战厉害的李睿,在发放办报许可证这一点上那是把握的死死的,毫不动摇。他要保证,在整个大隋,只能有他一个舆论导向。 这是在李睿授意之下,长孙无垢才能有如此觉悟。不然这大隋月报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收支平衡。 开始长孙无垢还不觉得这报纸有什么用,还抱怨李睿在赔本赚吆喝。但慢慢的,她发觉了这报纸不一般的威力所在。也就体会到李睿要他办报时说的那句话的深意。 “这个世界,谁掌握了舆论,谁就是赢家。” 大业六年十月十九出世的杨佑已经三岁七个月了,不但健康活泼,而且更是聪明睿智。小小年纪已经能和女帝有板有眼的进行朝政中的民生问题讨论了。 虽然多数言论都是幼稚不堪,但能想到这些民间疾苦,那眼光、那胸襟就是普通孩子完全没有办法比拟的。 这三年,女帝又给李睿生了两个儿子。 按照李睿和杨婵儿的约定,大儿子姓杨,其他的孩子都要姓李。李睿就给自己这两个儿子分别起名为:李复(家中排行老二)、李兴(家中排行老十二)。 由于女帝又两次怀孕,也就没有办法让李睿专宠自己。所以,李睿的后宫就犹如放开限制的流水线,他的每个女人都为他生下了一儿半女,再无一人落空。 檀儿给李睿生了一儿一女,李睿给儿子起名:李澳(家中排行老三),给女儿起名为:李下玉,封襄城公主(家中排行老十一)。 长孙无垢给李睿生了一个女儿,李睿起名为:李令月,封平阳公主(家中排行老四)。 漓儿给李睿生了一个儿子,李睿起名为:李非(家中排行老八)。 杏儿生了一个女儿,起名李丽质,封长平公主(家中排行老六)。 漓儿和玉儿各自给李睿生了一个儿子,李睿为漓儿所生的儿子起名为李昌(家中排行老五),为玉儿所生的儿子起名为李晟(家中排行老十)。 卫三娘和柳琼花都为李睿生了一个女儿,李睿为卫三娘所生的女儿起名李奴奴,封金城公主(家中排行老九),为柳琼花所生女儿起名李芷兰,封安乐公主(家中排行老七)。 所以,这三年多,不算杨佑,李睿就有了十一个李姓子女,其中有六个儿子,五个女儿。可算是没有浪费一点点时间。 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李睿和女帝商量后决定,但凡是生了女儿,马上就给公主的封号,哪怕只是在襁褓之中。而儿子就不一样了,李睿主张是一个都不封。 就像以前和女帝说过的那样,李睿并不稀罕这大隋的皇位。他要自己的子女靠自己的力量去组建自己的帝国。那样以后各个兄弟之间才好互相帮衬,各自建立起来的国家才能长盛不衰。 而一旦被敕封成了大隋的王爷,那怎么还好意思自己拓展自己个人的新领地。毕竟这以后的大隋是自己兄长的财产。吃自己父母的白食算是天经地义,但吃自己兄长的白食就不是那么好意思了。 所以,为避免以后李氏子弟在海外拓展的土地和大隋帝国出现法理混乱的局面。 李睿要求,李氏男丁不得担任大隋的官职或向大隋称臣。 杨婵儿觉得反正自己也有继承人了,也就没有坚持一定要给男孩子们一个封赏。反正孩子们还小,也还没到争抢的年纪,先让他们快乐几年再说吧! 或许是闻到端午晚宴上食物的味道以后,李睿的思维也是运作的异常活跃。看着妻妾们在愉快的交流,李睿也是暗自开心。 没办法,有许多孩子在,他这个当爹的总要端着点架子,拿出来点当爹的权威。就算开心,也不能放浪形骸的高声大笑。 他这三年可是没有白白的浪费。除了生了一打孩子以外,他还经营出来了天下第一家钱庄,当然目前也是大隋唯一的一家钱庄。 钱庄的名字就叫:睿丰德 说起钱庄来,也是历经波折。 毕竟这是个新鲜事物,大隋上下,从高官到草根贫民,有一个算一个,又哪里见过或者听说过钱庄这回事?这和报纸是一样的,大隋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算是李睿专营。 其实,要其他人来做,也做不了。 首先,在大隋境内,李睿是帝夫,拥有天然的至高无上的信誉。 随着远征高句丽、远征靺鞨的成功,老百姓们是不知道这里面的大功劳实际是李睿黑山卫立下的,自然认为这是自己皇帝的能力。于是女帝的威望在大隋国内那是一时无两,如日中天。 加上女帝的民心工程,大运河的陆续开凿完成,投入使用,南北交通大动脉被打通,百姓开始因为人员货物的有序流动,从经营中赚到大钱。此时,淳朴的百姓自然是要感恩女帝的德政。 其次,在大隋周边各国,也只有李睿的生意可以不受国家关系的影响。凭借黑山卫强大的武力后盾,睿丰德钱庄的生意哪个敢找麻烦?也是只有黑山系统的钱庄能做到这一点。 最后,不论在大隋或是周边各国,春风细雨俱乐部已经完全深入到基层。甚至一个边远地方的小镇,一座普通的两层小楼,就有可能是春风细雨俱乐部的一个分店。 如此遍布天下的网店,稍稍改造出一个铺面,那马上就是睿丰德钱庄的一个分号。 有以上三个主要的条件,睿丰德就做到了做钱庄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汇通天下”。 至于钱?那就不是任何人应该操心的事情。 这两年,随着李睿的暴力机器黑山卫被人遗忘的同时,李睿的另一个外号却被天下人越叫越响,“人间财神”那可不是白叫的。 你可以怀疑突厥王庭会破产,甚至认为大隋国库会没钱。但你要是怀疑“人间财神”李睿没钱,那所有的人都会怀疑你是不是智商有问题,你是不是傻? 你难道没看到,那“优品超市”已经深入的最偏远的山村?你难道没有看到,你家用的精盐或粗盐都是“黑山牌”?你难道没有亲朋好友的子弟在黑山慈善基金会资助的学堂读书? 你难道没有吃过“黑山”糖块?喝过“黑山”茶? 现在的黑山庄已经发展成为一座规模巨大的工业城,人口已经超十万了。各种作坊已经改造成了大大的工厂。黑山庄的农户,早就不去种田了,因为也没田可种了。 除了庄主府周围那几百亩地保持了原状,其他的土地都规划为工业区、家属区、书院城、医疗基地等等。 田地都拿去盖了房子了啊。 当然,黑山庄农户的青壮作为李睿的亲信家奴,大多数都在黑山卫当政治委员、指导员。 老人全部都可以靠土地占压的补偿过活,每年都能从后勤保障集团领取退休金。可以说,此时的黑山庄早已走上幸福生活了。 而在工厂干活的人,黑山庄本地人早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而是其他地方皇庄抽调上来的人占了绝对多数了。 可以说,李睿的实业涉及的产业,已经遍布老百姓生活的每个环节,只要你是一个大隋甚至是周边各国的活人,那么你就离不开黑山系统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产品。 如此大的产业规模,你能怀疑李睿没钱? 所以,睿丰德开张不过一年,就开始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 商贾之间再不是用现银进行交易,那现银又沉、携带又不方便。现在商贾之间都是用睿丰德发行的银票做交易。那就是一张纸,上面标注了你在睿丰德存了多少银子,既轻便又方便携带。 而且,有睿丰德的信誉背书,也是商业实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最先使用睿丰德钱庄银票的就是这些做生意的商贾。 然后才是各国的老百姓慢慢开始使用一两银子、五钱银子、一钱银子等小额银票。 这就是李睿的一个家族自保手段。 118.不见硝烟,金融与市场战争 皇帝轮流做,谁又敢保证杨氏或李氏子孙都开明贤良,要是若干年后,李睿的子孙被推翻了帝位,至少还有这睿丰德在。当然,按照历史发展,这一千四百多年内外界是没有热武器的。 这样安排以后,自己只要再立一个遗嘱要求子孙任何情况下不得泄露这热武器的秘密。想必,只要自己武力后盾强横,李杨江山,一千多年的传承还是可以做到的。 到这千多年后,哪怕是各种种族、各种意识形态有不同,世界上有不同的国家。但只要自己家族的经济优势不丧失,自己的金融帝国发行的股票、债券、货币成了世界各国公认的硬通货。 那么,李氏或杨氏子孙就亡不了,甚至会一直过着人上人的生活。区别只是在于,是不是出世统治某一个国家而已。 其实就某种程度而言,扶持自己势力的代理人,比自己家族的人亲自出面统治某个国家要好的多。当然,这也是要作为李氏家训世代相传的。 也就是说,不管谁当皇帝,也不管是哪个国家,你或许会发行自己的钱币、钞票,但在世界上通行的,大家都认可的,能作为一国财富储备的,都只能用我睿丰德的银票。 当然,在李睿的计划中,银票只是过渡,那只是你存在睿丰德的存款的证明。再发展下去,李睿就要用睿丰德收割全世界的财富了,因为后面睿丰德就要代表大隋发行国债和钞票了。 本来,李睿是想跳出国家的限制,发行世界的通用货币,可这就有些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很难取得所有国家的信任。 所以,李睿借鉴m帝国使用过的方式,发行大隋元。 只要所有国家都相信大隋元的信誉,那么大隋元就是世界货币,就是硬通货。实在是不需要在这个纷乱的世界去发行什么统一的世界币。 金融战争,这就是黑山卫系统第二个关键性的武器。 甚至比直接战争更能达到让一个国家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大隋的附庸,成为廉价的劳动力基地或大隋商品的倾销市场。 虽然成立金融帝国的脚步刚刚迈出,还很蹒跚,但不管如何,建立金融帝国的第一步算是跨出去了。 而且效果不错。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大隋境内就不说了,现在就连周边各国之间的贸易结算都要用睿丰德的银票。 通过血的事实验证,也只有这睿丰德可以保证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你手里有银票,睿丰德就见票即付。 哪怕你是大隋的敌人,即使刚刚你还在和大隋战斗,你在你自己国家的睿丰德都能兑换你从大隋赚到或者是抢到的银子。 举例说:某突厥将军率领一个千人对,进入大隋境内抢劫,抢了很多金银财宝没办法运回突厥。他就可以折算成银子,就近存到睿丰德的分号中,然后拿着瑞丰德开具的银票回突厥王庭。 以后这个突厥将军是在突厥王庭的睿丰德把银子兑换出来,还是留着银票给子孙,那就是这个突厥将军自己的事情了。 反正只要他去突厥王庭的睿丰德兑换,那么他就能足额兑付银票上数额的银子,当然睿丰德会收取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汇兑手续费。这就是睿丰德的“汇通天下”。 至于这个率队抢劫大隋百姓的突厥将军,你兑换了银子以后,有没有命去花,那就不是睿丰德的事情了。 反正睿丰德是按照商业规则,足额兑付银票了。 当然,这就是一个例子,这两年,突厥部族的贵族都不怎么喜欢动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多数都是用贸易来积累财富,用牛、羊、马匹换取他们需要的粮食、盐巴以及奢侈品。 其实,突厥的人口并不多,粮食的需求量也不大。在大隋土豆、番薯丰收的年景,买给突厥一些高价的粮食,大隋也不会有什么粮食上的负担。 人其实都一样,能通过交换和平方式就填饱肚子,谁都不会去,操刀子拼命。所以,突厥大量的牛羊肉以及奶制品,进入了大隋百姓的食谱,全面提高了大隋百姓的身体素质。 而突厥也由于不用战争就能填饱肚子,慢慢这骨子里的一股生存压力导致的狠劲也就松懈了。 反正突厥人只要放牧好牛羊就肯定不会饿着,而且随着大隋百姓餐桌上对牛羊肉的需求越来越多,突厥放牧人的收入也越来越高。日子也自然是越过越好。 大家都形成了经济互补,那还打什么仗啊,你有牛羊肉吃,有牛羊奶喝,我有粮食、有茶叶、精盐、白糖吃,咱们好好过日子不好吗? 这种条件下,突厥自然就慢慢向着大隋畜牧基地进行着转化。 为什么不是大隋向着突厥的粮食基地转化呢? 因为主动权在大隋,大隋不吃突厥出产的牛羊肉照样有自己的产出,只是贵一点、量少一点。并不会因为缺乏肉食而导致百姓营养不良或是经济崩溃。 但突厥要是没有大隋的粮食,那他们第二年就一定崩溃。因为,在李睿的刻意引导下,突厥已经没有多少人去种粮食了。 因为气候原因,突厥人自己种的粮食难吃不说,产量还少、价格还高,自然竞争不过黑山系统贩运过来的大隋精粮。 那么突厥的老百姓自然就不会多花冤枉钱去买自己出产的又难吃,又贵的粮食。从而导致突厥粮食种植户的粮食根本就卖不出去,只有烂在地里的份。 而牛羊肉虽然卖的比较便宜,但大隋人的消费量大啊,这量一大,自然利润总额就起来了啊。 看着养牛羊的牧民发财,而自己种地的农民却因为粮食卖不出去而债台高筑的时候。黑山系统的商人就及时出现了,他们会帮种粮户还掉大部分债务,从而减轻种粮户的负担。 但这种帮助不是无偿的,这些商人不是吃饱了做慈善跑来无偿帮助突厥人的,他们提供的资金是收购牛羊肉的定金。 也就是说,要这些粮食种植户不再种粮,把粮田改为牧场,养羊、放牛,用以后产出的牛羊肉销售的利润来抵消这些商人帮种粮户还上的债务。 而突厥贵族不但没有对这种劝退种植户的行为产生警觉而干涉,反而因为黑山系统的商人帮他们收回了借给种植户的债务,而开心的与这些商人成为好朋友。 因为,贵族领地里面的牧民和种植户都是要向贵族交税的。现在很明显从种植户那里是收不到税的。你要是逼急了种植户,种植户把地里要烂掉的粮食来抵税,贵族也是会欲哭无泪的。 现在经过黑山系统的商人的这么一插手,所有的人都成为牧民,个个都能为贵族产生税收收入。 你说,突厥的贵族能不欢迎给他们带来财富的黑山系统的商人吗? 更何况,本来就不敢得罪这些动不动就拿枪杆子说话,一看就是军人出身,背景扎实的黑山系统商人。 大隋的强盛,随着这些有黑山卫军人背景的商人传播到突厥的每个角落。 于是很多流落在突厥的大隋人,都在找门路托黑山系统的商人打听,能不能回大隋?甚至有一些突厥人,包括突厥老百姓和贵族,都想用自己的财富换一个成为大隋人的机会。 其实,李睿是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举例说,就好比民国时期,一块大洋可以买一大口袋m国又白又细的高精面粉,而本土产的面粉由于工艺原因又黑又粗,价格还比从m国进口来的面粉还贵那么一毛钱。 老百姓自然就不会去买自己的国货。 这和是否爱国毫无关系,老百姓过日子自然是谁的货又好又便宜,就买谁的货。 要是说卖国,那就是同意引进m国货的国民政府的事情了。 明知自己的本土产品的质量竞争不过别人先进机器生产出来的高级货,不但不给自己本土产品生产补贴,还对本土货抽重税,导致本土产品的价格比别人漂洋过海来的,加上运费的产品价格还偏高。 结果,自然就是本土生产企业纷纷倒闭或被m国企业兼并重组,这就导致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昙花一现的结果。 而本土企业消失以后,垄断市场的m国产品会怎么样呢?自然是翻着跟头的涨价,此时,市场上已经没有本土企业生存的空间,老百姓自然被这些m国大财阀敲骨吸髓。 而做出这引进m国产品的官僚们,既因为,在这场竞争中做了m帝的代理人而发财,又可以把自己的子女移民到m帝国,从而解决家族几辈子人的生存问题。 要说卖国,这些权贵、官僚做的事情,才是典型的既有卖国行动,又造成国家、人民巨大损失的卖国行为。 至于,普通老百姓,他连生存都不一定能苦苦挣扎的出来。就是想卖国,又哪有机会让他去卖?谁又会去买? 这种例子在民国初期,那个当权者毫无经济组织能力的特殊时期真是不胜枚举。 119.百密一疏,生无可恋杨勇薨 当时,民国那数以亿万老百姓形成的极其庞大的消费市场,就是一个不设防的饕餮盛宴,任人予取予求。 这有m国以白面为代表的粮食、食用油产业,还有r本以坯步为代表的纺织业等等产业的侵蚀,对民国市场的洗劫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 特别是r本的坯布,那是从民国收购的棉花,运回r本纺织成棉纱,再织成棉布,最后再搭上运费运回民国市场。 不但每百米布还比民国自己本土企业织成的棉布还要便宜二十多块大洋,而且纺织精度和密度都远远强于民国本土企业纺织成的棉布。那老百姓自然是选择便宜而又质量好的产品了。 你说,这纺织业的本土企业还活的下去吗? 当然,突厥的贵族没有李睿那三世生存的经历,也不知道经济战争的恐怖与可怕。在罂粟的腐蚀下,个个都是抱着得过且过的观念,依然沉浸在突厥骑兵天下无敌的神话中而不可自拔。 偶尔有那么一两个清醒或睿智的人看出一些不好的苗头,也迅速被李睿安排就近监视的春风细雨俱乐部和电报局的特工把他掐灭在萌芽状态。 经过几年的努力,这场经济战大局已定,李睿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就在李睿洋洋得意的看着妻妾儿女,想着自己的心事,盘算下一步怎么打算的时候。突然有个侍女走到女帝身边耳语了几句,女帝脸色马上就变了。 “夫君,刚刚黑山卫负责监控太上皇杨勇寝宫的战士来报,杨勇薨逝了。” 女帝眼圈红红的对李睿说,并扶在李睿的肩膀上开始哭泣。 杨婵儿是真伤心。 虽说为了帝王之位,两人斗的你死我活,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具有思维的复杂性。一旦抛开了帝位的争斗,毕竟父女一场,杨婵儿还是很伤心自己父亲的去世。 “好了,别伤心了,不过怎么发生的这么突然?” 李睿可是理智的多,马上就觉得有点问题。虽然这几年杨勇颓废了,可身体也不至于这么糟糕。每个月都有御医做检查保养,怎么会没有先兆的就这么薨逝? 而且,现在自己的几个计划都进展的很顺利,这杨勇的薨逝必然会带来一些不可测的后果。李睿讨厌这种不受控制,超出计划突然发生的事情。 这必然会牵扯自己大量的经历在其中的。 “对啊,马上安排人彻查。” 女帝也反应过来,这事情有蹊跷。但她没有安排自己的情报系统去调查,因为女帝知道,自己的情报系统由于内卫的清洗,这三年多还只是恢复到了清洗内卫以前八成的实力。 根本比不上李睿那发展了快八年的情报部门。 “檀儿,你去办吧,尽快出结果。关键是要搞清楚,为什么没有一点点征兆预警。这让我们很被动。” 看女帝没有出手的意思,李睿也不矫情,对正在照顾自己女儿李下玉吃饭的黑山情报总署长檀儿交代了命令。 “好,马上安排。” 当下檀儿也不喂李下玉饭了,立刻起身走了出去。 看着李睿的眼神瞟过来,玉儿有点怂的自曝其短: “王爷别看我,这大隋皇宫大内,我们真没什么好办法。就算是控制了几个太监内官,但这说话却都不一定能靠的住的。” “嗯,知道了。抓紧,努力。”李睿淡淡的回复了一句,在给玉儿鼓劲的同时又不委屈自己。 除了女帝的众位女子,虽然现在都已经是侍妾的身份,比奴婢要体面很多。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只是李睿念及大家多年的感情,给她们的一个交代,让她们不会晚景凄凉。 包括婉儿、卫三娘、柳琼花在内,个个侍妾都知道在李睿面前摆正自己的位置。 平时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夫妻或妻妾间笑笑闹闹也就算是一种情调,李睿也喜欢大家不那么时刻严肃的相处,要是真对李睿相敬如宾,那被冷落就是必然的结果。 因为李睿最怕的就是夫妻两口子在私下相处的时候还尽讲究什么规矩的做法。 就连最重规矩的杨婵儿,这几年都被李睿影响至深,在家里,在面对李睿和这些侍妾的时候,杨婵儿都已经不摆帝王的臭架子了。 可一旦碰到了事情,李睿用某种口气安排事情的时候,所有侍妾都会立即恢复奴婢的工作状态,马上开始干活。 绝不会因为地位身份有变化或是有了儿女傍身,而骄傲或懈怠。 相反她们为了给自己的儿女争一个好的前途,个个做起事情来,更加拼命和努力。这也是李睿没有料到,却是最乐意看到的一种结果。 这几年随着李睿事业的加速开展、启动,经历世事后的李睿自然而然的权威日重。 虽然他刻意的保持咸鱼的心态,对任何人都礼貌交流。但能和李睿平等交流的也就只有女帝一人了,连号称平妻的长孙无垢在看到李睿脸色不好的时候,都会心里发慌,手发抖,讲话语无伦次。 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大家也都没有心思搞什么端午聚餐了,女帝就让让侍女、嬷嬷把已经吃饱的孩子们都带回各自房间。 李睿也打发走了所有侍妾,自己也懒得去书房等结果,只和女帝在餐厅相对而坐,一边喝茶,一边等檀儿的消息。 他们都没有马上发布任何相关的命令。都是上位者,在没有明确的事态分析报告以前,他们不会轻易的做出任何决策。 这也是近几年李睿教会女帝的工作方法。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女帝易怒、冲动的毛病。在朝堂上李睿懒得关心,反正在李睿面前,女帝是越来越沉稳了。 为此,女帝还得到了李睿的表扬和奖励。当然表扬是口头上了,奖励也很简单,就是远洋舰队带回来的,用东南亚红珊瑚打造的一套包括耳环、项链、手镯、发卡等部件的珠宝首饰。 由于珊瑚的红色红的很正,这套首饰一下就被杨婵儿给看中了。 一改平时对首饰束之高阁的无感态度,隔三差五的就要全部带上,盛装出席朝会的时候,在众大臣面前炫耀一番。 其实李睿不知道,这不是杨婵儿稳重了。 而是,杨婵儿对自己这个神奇的夫君彻底服气了。反正有自己的夫君在,自己就不用动脑筋思考问题了。不思考,那自然就没有急迫感了,人做事起来也就从容和淡定了许多。 不得不说檀儿的情报工作就是做的细致,也就一个时辰不到吧,檀儿就已经回到了餐厅。 “回禀陛下,王爷。” 虽说都是一家人,但涉及到正事的时候,檀儿还是刻意使用了官方称呼。显得是那么的正式。 “搞清楚了?” 其实李睿对这种失控的状态是有些不满意的,事先连个消息都没打听到,这就是自己的情报部门工作失职了啊。这可是在皇宫,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这暴露出来的问题就太大了。 李睿自然也就没给檀儿好脸色。 檀儿自然是知道李睿的想法,要论对李睿性格的了解,这世界上就没人比檀儿了解的更通透。 所以,檀儿自然知道李睿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那怎么回答也就一目了然了。 “查清楚了,太上皇寝宫有个小宫女受过杨延昭的恩惠,今天早上祭祀屈原的时候,这小宫女悄悄给杨延昭上了一柱香。在祈祷杨延昭早日投胎的时候被刚好经过的太上皇听到了。” “不是有人刻意安排?”女帝追问了一句。 “檀儿继续说,婵儿别打岔。” 李睿拦了女帝一句。因为也没有外人在场,女帝自然也是不在乎李睿下她面子,拦她说话。只是做了一个手势,示意檀儿继续说。 “然后,心中起了疑的太上皇就把这个小宫女带进了寝宫。直到下午申时,这小宫女才被人从太上皇的寝宫抬出来。抬出来的时候,人已经奄奄一息了,不多时就断气了。” “这杨勇真是作孽。” 女帝到底还是女人,实在是见不得这虐待女人的人渣,也就感叹着啐了杨勇一口。 “哎,据后来去抬人的小内官交代,那小宫女基本上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形了。在这种情况下,想必杨延昭几年前就身亡的消息是瞒不住的。” “后面就可以理解了。太上皇这最后的一丝念想也没有了,自然生无可恋,身体早就垮掉的他在折磨那小宫女的同时,自己也油尽灯枯了。” 李睿已经不打算多听了,只是转身交代: “檀儿,你去彻查一下,那个小宫女是什么人推荐?什么人安排?走的什么渠道进的太上皇寝宫?这里面必然有问题。这个人洞悉人性,布局高明,他只是轻轻的推动了一下,后面就是人性的自然选择。” “除了王爷,世上还有这么厉害的人?” 檀儿那是真心佩服自己的少爷。在弘农李家的时候毫不显山露水,就算是被家族因为利益和杨氏达成了联姻,事实上是嫁给了女帝,成了赘婿,也没有丝毫的脾气或激烈的手段。 只是见缝插针的找太上皇杨勇要了那么一个皇家的产业,黑山庄来避世。 120.天下皆反,十九草寇乱大隋 可就这么一个连农户都吃不饱饭的黑山庄,在李睿那么润物细无声式的经营之下,你再看看今天的规模。 也不过就十年的时间,黑山庄就已经是一个工业城了。从冶炼、铸造、淬火到添加不同的添加剂成为不同作用的工业钢材,这里有目前全世界最完备的工业体系。 而黑山系统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地下,就那么悄无声息的发展成了现在这个不惧怕任何国家的庞然大物。 你说李睿没有布局?你说李睿没有洞悉人心、人性的慧眼,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檀儿是不信的。 李睿懒得搭理自己迷妹式的提问,而是接着按照自己的思路说着: “婵儿,岳父的后事,按正常流程来操持就好。这点,礼部那些官僚比你要熟悉,你就交给他们去办,出不了大篓子。” 废话了一句后,李睿提到了正题: “我估计太上皇这一去,国内必然政局动荡。各个实权在握的郡守、州牧们,可能就会有按耐不住自己野心的家伙跳出来。当然这你不用着急,就算是有人捣蛋,也要等太上皇下葬后才会发生。” “为什么?”女帝追问了一句。 “他们必然要有一个能忽悠老百姓的口号或是行为。这太上皇薨逝,就是最好的理由。” “但如果这些野心家一得到杨勇薨逝的消息,不问青红皂白,就马上起兵造反,那反而是在对大家表明自己的野心很大,只是拿太上皇当个笑话来看罢了。也是对逝者最大的不尊重,号召力也不大。” 李睿解释的很详细,哪怕女帝是头猪也是会听懂的了。 “那我接下来要怎么应对?” 女帝在李睿面前就是不带脑子的那种女人,于是有点着急的问道。 “以不变应万变。黑山庄这里有兵、有粮、有饷银,你那里还有正统的名分,谁敢起兵都是造反?就算有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跳出来造反,黑山卫分分钟就会教他做人。” “关键的是,在你苦心治理之下,大隋的老百姓没有再饿肚子,这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就算是有人挑起战争,老百姓也不会跟随。一些野心家的游戏,成不了气候。” 李睿在好好的分析了一下以后,就开始安慰女帝。 但李睿说的也是实情,自从土豆和番薯大规模种植以后,大隋的百姓真还没有饿死的。这种情况下,那些野心家要是造反,有一口吃的就能满足的淳朴百姓怎么会跟随? “这又是何苦,不管什么人的野心,只要是发生战争,那都是老百姓受苦啊。” 此时,知道就算有什么变故也对自己的帝位没有影响的女帝。也有心思去悲天悯人了。 “好了,天色不早了,大家休息吧。檀儿别走。” 李睿叫住了就要趁自己和女帝聊天的空档,退出去的檀儿,看着她说: “接下来一段时间,你们情报署的任务就特别重,千万不要再出现没有预警的突发事件。晚上留下来,我们好好开个会,我和婵儿好好给你讲讲注意事项。” 虽然李睿说的是一本正经,但檀儿和女帝的脸都红了,她们都知道这晚上留下来开会讨论是怎么一回事。 她们一直都想不明白,一直都是温润如玉的李睿怎么在房中之事如此强悍?而且又有那么多的花样?不但经常要侍妾和女帝一起两人陪他分组讨论,偶尔也会扩大参加讨论的人数。 当然,她们也乐得如此,因为她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已经完全不能单独承受李睿的欢爱了。那不是爱,而是折磨了。 这是有教训的,也就是一个多月前,卫三娘不怕死的单独面对了一次李睿的欢爱。 卫三娘自认有功夫在身,而且自身修为,这几年在不断的灵药堆积下,也已经到达宗师水准。就算不能攻城拔寨取得胜利,自保还是没有问题的。就要李睿放开手脚,大胆施为。 结果,哎! 李睿想想都觉得扫兴,要不是自己后来收敛了力道,而且有柳琼花救场,这卫三娘怕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所以,这夸下海口,却丢了面子的卫三娘不好意思面对众姐妹,在家里呆不住,就借口检查各地的春风细雨俱乐部的经营情况,跑出去避风头去了。 这不,一跑就是一个多月,连端午家宴都没能赶上回来参加。 后来,李睿的众妻妾也就不强撑了,默认了这种欢好方式。也亏李睿够无耻,才能把这让人害羞的事情,用开会讨论的方式说的如此冠冕堂皇。 这满屋的孩子,就是李睿能力的最好诠释啊。 其实,李睿自己也是宝宝心里苦。 自从前段时间,那因为穿越而受损的精神力莫名奇妙的完全恢复以后,那精神力就开始自动的缓慢增长。好在李睿的意识海之大,可谓是无穷无尽,他倒是不担心被自己的精神力撑爆自己。 这精神力强大后,李睿是更加的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但也有一个后遗症。由于受到强大精神力的滋养,他的肉身也越来越强悍。 以至于,到了现在,自己这些身为普通人的妻妾,一个人根本就承受不了他的欢好。所以,他不得不厚颜无耻的要求自己的妻妾们组队来研讨人生。 有时,李睿暗自有些庆幸,幸好自己已经有了众多儿女,不然就自己身体强度这么个成长法,恐怕以后自己很难有后代了。 在安排了晚上的会议以后,李睿也就不去想那些还没有发生,但却注定会发生的事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爱谁谁吧! 隋,大业十年,五月初六。 大隋女帝下明诏,沉痛的对对海内外宣布: 大隋太上皇杨勇久病不愈,薨逝,大隋进入一百天的国丧期,天下居丧,国丧期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当然,还有很多国丧的规矩要遵守,只是没有在女帝的诏书中去啰嗦,仅仅命令各地的有司衙门督促执行: 皇帝和文武百官需要服丧27天,在这27天里,皇帝批阅奏折,不能用朱笔批示,一律改用蓝笔,各部院衙门行文也要改用蓝印。 服丧期内,各寺院、道观须鸣钟三万次。诵经和吊唁活动每天都有。 自皇帝驾崩之日起,文武官员及所有百姓一百天之内不准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全国人民一个月内禁止嫁娶。 女帝已经精简了许多国丧期间的禁忌了。没办法啊,谁要自己的夫君就是这大隋,甚至是这全天下最大的买卖人。要是禁绝一切买卖交流,那受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家的生意。 女帝才没有那么想不开,自己本来就和杨勇是对头,完全没必要为一个死杨勇而让自己家的生意收到损失,还让对国丧种种限制本就不太舒服的李睿不开心。那自己才是有病。 随着明诏下发各地州、郡、军区的,还有一份暗旨,那就是两句话:天下各州牧、郡守、军区司令一个月内,可带百人卫队,回洛阳奔丧。各地军队无旨意不得离开驻地,随意调动部队者,斩。 女帝就是要看看,哪些人会明着抗旨?哪些人会拖延不决? 或许是李睿的一语成谶。 在百日后杨勇的丧礼完成后,这大隋天下就真的乱了。 被杨坚、杨勇父子两人压服了二十多年的世家和一些有着枭雄之志的人纷纷冒头,用包括为太上皇复仇等各种各样的口号做着造反的事实。 看着这大好河山一下就沦为了乱世,各种野心家,甚至地痞流氓都想着来捞点好处,也都自称反王。杨勇葬礼后,总共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大隋境内大大小小的居然有数百反王出现。 那些占山为王的草头王不算,这些造反的势力中,势力最大,裹挟的士兵最多,有名有姓的有一十九路反王,一时间这女帝的大隋天下仿佛就要被终结了一般。 这一十九路反王中间就有女帝的两个兄长,当然,他们两个只是被人操纵的傀儡,都是被人用给杨勇复仇的口号煽动起来的可怜人。实际他们身后的部队都是掌握在其他人的手中。 这有名有姓的十九路反王为: 大凉王李轨、小梁王萧铣、济宁王王薄、江南王沈法兴、冀州王高士达、江淮吴王杜伏威、南阳王朱灿、凤鸣王李子通、金提王张金称、西秦霸王薛举、曹州宋义王孟海公、相州白御王高谈圣、兖州鲁王徐圆朗、定阳王刘武周、夏明王窦建德、西魏王李密、甘肃王薛仁杲、襄阳王雷大鹏、荆州王林士弘等等。 其实,本来洛阳还有个王世充曾经想要造反的,但很不幸,也可能是幸运吧。这王世充曾经见识过黑山卫攻击洛阳六卫的场面。 当时他就是洛阳六卫中的一个中级军官,亲眼看到平时自诩武功无敌、战阵无敌的主将,被黑山卫一个普通士兵轻易的一枪了结了性命。 而他所在的卫所,那些强悍的士卒也被迅速解除了武装。他就知道这黑山卫不可力敌。 121.乱中大治,坐看天下风云涌 后来这心有大志的王世充不断打听、钻营,终于搞清楚了这黑山卫其实是女帝的部队。从此,王世充就打消了造反的念头,把人生目标从成为皇帝改为成为一个贤臣。 没办法,他王世充就是这么识时务的一个人。 所以,这次他成为洛阳六卫重建后,其中一卫的新长官后一直兢兢业业的为女帝效力。 这次,在他的部下鼓动他造反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斩杀了来鼓动他造反的人,并马上到皇宫向女帝报告这一消息。 他是聪明人,知道大势在哪里。 女帝有黑山卫,那就是无敌的,去造她的反,那就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所以,这王世充不但没有选择造反称王,还成了女帝的忠实拥趸。 看着这风起云涌的隋朝乱世,李睿本想着立即出手平乱。但他和女帝媳妇商量了一阵子后,却做出了,黑山卫暂时不出手的决定。 他们夫妻两口子,就是想看看,这大隋天下,到底会有多少路反王冒出来。不破不立,只有忍痛挖掉这些毒疮,自己夫妻两人的大隋才能更加健康的向前发展。 现在,女帝也已经完全改变了观念,以前是认为这天下是杨家的,李睿只是一个赘婿,价值只在于传宗接代。 但经历自己父亲的暗算和李睿的维护以后,现在,在女帝的观念中,这大隋天下是她们家自己的,是她和李睿两人的,和那杨家其他人没任何关系。 以后,要一个姓杨的儿子即位,就算是还了杨家的人情了。 其实,关键是这些反王根本就没有触碰到一丝李睿的核心利益。 没有触碰李睿的核心利益,就是没有触碰到杨婵儿的核心利益,其他的虚名,暂时都是可以牺牲的。 你说奇怪不奇怪,不管这些反王怎么闹腾,怎么互相攻打。就没有一家反王敢动一下黑山系统的任何一处生意。 相反,这些反王们还对黑山系统的生意提供力所能及的保护。 以至于,李睿的核心利益所在,春风细雨俱乐部和睿丰德钱庄不但生意没有被战争摧毁,而且营业额、汇兑数字比以前还提高了三成。 在这乱世,其他任何一家的生意都不能得到所有反王的认可,也只有睿丰德的银票是硬通货,也只有大隋官银是所有势力都通用的货币。 试想你要造反,结果你的财政却掌握在你要造反的对象手里。一旦你的造反队伍不可控了,对手直接断了你的财路,封了你的账号,冻结了你的资金,你还造什么反? 没有钱买粮饷,难道要士兵去喝西北风?没有钱去购置武器,难道要大家用木棒去做武器? 这种情况下,这大大小小数百处反王,十九路有名有姓的反王的造反,就显得有些儿戏了。 控制住了这些反王的经济命脉的李睿自然是乐得坐山观虎斗了。 反正有黑山卫在边关附近镇守,四邻边境各国都稳定的很。再加上黑山系统的生意一点都没收到影响,外界还真的一时半会搞不清楚这大隋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让这大隋自己内部先乱一阵子吧。 不过,可能也正是李睿的这种绥靖政策,也更加助长了各地反王的气势。看着传说中的恐怖黑山卫并没有出面镇压各地的造反者,而黑山系统的钱庄还在为他们提供服务,反王们就更加有信心了。 甚至,有聪明的反王在猜测,是不是黑山卫也反了女帝了? 其实,各家反王心里都清楚,想把女帝赶下台唯一的可能就是黑山卫不再效忠女帝。如果没有黑山卫的支持,女帝就是没有牙的老虎,很容易被大家取而代之。 这么多年以来,由于李睿的表面工作做的好,所有人都只知道他是文圣,文采出众,诗词无双。 可是却没几人知道李睿才是黑山卫的唯一效忠对象。 但凡知道这一点的大臣,现在都在朝堂上兢兢业业的给女帝打工。 比如杨素,不但自己没有造反的想法,还千方百计的劝自己的亲朋好友,千万不要造反。 他是看着杨婵儿长大的,知道造杨婵儿的反,其实也没什么,就算成功不了,大不了服个软、认个错,命还是能保住的。 可是你要是造李睿媳妇的反,那是没前途、没活路的啊。这个在高句丽能干出“蝗虫战略”的软饭王,那要是发起狠来,这些老一辈的战将加在一起也不够他一个人杀的呀。 正是这些见识过黑山卫恐怖战力的大臣们老老实实的干活,所以,大隋朝堂并没有崩溃,对各地的影响力依然巨大。 甚至在一些反王宣布造反的区域,大隋皇帝杨泽天的圣旨依然威力巨大。 各地反王打出来的旗号都不尽相同: 有反王宣称,说太上皇是被女帝害死的,打的旗号是为太上皇报仇。 有反王宣称,说女帝宠信帝夫搜刮民财,放纵李睿做生意的,要清君侧。 有反王宣称,说女帝上台是牝鸡司晨,天下才会大乱的,要女帝退位,要杨家重新选个男丁,哪怕是选女帝的儿子杨佑当皇帝都好。 有反王宣称,说大隋穷兵黩武,给周围邻国造成人道主义灾难的。 反正站在不同的立场,说什么的人都有。但就是没有说女帝无德,搞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的。 李睿看着这些反王的旗号和要求,觉得他们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种政治诉求。虽然有当皇帝的野心,但其实心里都很明白,其实他们动摇不了大隋的根基。 有的地方甚至更是搞笑,就是几个村子,村长们坐在一起喝酒,酒喝好了,也喝高了。看外面到处是反王,大家一商量也扯旗造反。但过了两天觉得没什么意思,当了反王也不比做大隋的子民好,又主动向当地大隋官府投降,说是接受招安。然后,回去该种田种田,该养猪的养猪,照样过日子。 这就是典型的肚子吃饱了,没事干了,折腾点事情来搞搞气氛。 当然,在女帝的命令下,官府对这种“反王”是相当宽容的,只要你没有血债,打你几十板子也就算了。 但你要是做下了杀官造反的事情,那么,官府和你就是不死不休了。 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下,各地的反王都很克制。 最多就是剥夺当地官吏的管理权,连人生自由都不敢去限制。而且,对普通老百姓更是不敢随意加害,更不要说是做屠村、屠城这种事情了。不然,哪怕是穷追千里,也一定会被黑山卫给剿灭。 当然,这种氛围也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而是黑山卫独立师,在洛阳周边,残酷镇压了几个穷凶极恶的由江湖帮派组成的反王组织后,为大隋朝廷官员和百姓打出来的活路。 这就是大隋的现状,非常奇怪的一种状态。 你说大隋乱吧? 但是大隋中央政府的命令依然能畅行无阻,各地反王还乖乖的给中央政府交税,黑山系统的生意照样风生水起。 反王们还不敢随意屠戮百姓。 你说大隋不乱吧? 可到处都是自己称王的割据势力。 老百姓也无所谓给谁交皇粮,反正大隋女帝陛下下了圣旨,老百姓只交一次皇粮,剩下的粮食也能保障一家人饿不死。你要是敢收第二次皇粮,一旦让朝廷知道了,肯定派军队来给老百姓撑腰。 所以,在保障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和强力武装手段的基础上,女帝她还是按部就班的治理天下,就当那些反王不存在一样。也懒得去管现在的乱世要持续多久了,反正有自己那神奇而咸鱼的夫君去费神。 说不定正好借势改变一下自己夫君那惫懒的性格。 这是一种有序的乱,是乱中有治,甚至是大治。是一种包括女帝在内,所有人都没有见过、听过的乱与治的混杂。 这么多人里面,只有李睿的心态是最稳的。 只要老百姓不大规模起义,只要黑山卫不乱,黑山系统的利益不受到侵害,这天下又能乱到哪里去? 有饭吃的老百姓就不会大规模起义,李睿安排人找了许多老百姓调研,对老百姓的心态了若指掌。 老百姓看那些反王造反,就是抱着看戏的心态在瞧热闹。看看他们能折腾成什么样子?反正自己的利益有大隋女帝保障。你们该造反就造反,反正我们老百姓也搞不清楚谁反谁。 但是,女帝是真心为老百姓做事的,要女帝下台就是不行。 所以,很多反王都是打着扶持杨佑上位或铲除某个奸臣的旗号造反。老百姓一看,反正也不是要女帝下台,你们就闹呗。女帝和他儿子谁当皇帝不是一样的吗?没所谓的。 李睿相信,只要女帝登高一呼,这大隋的老百姓就能把这些反王给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所以,李睿和女帝这两口子的心态稳的很。也是一种坐看风起云涌的心态,看到底那个反王的手段更厉害。 这些可都是历史上有字号的反王,李睿觉得既然有幸能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如果白白错过和他们的交集,实在是太遗憾了。 122.龙游天下,显实力妻妾放行 李睿甚至想着改名换姓,混入造反的反王队伍里面去体验一下造反的感觉。不过这次李睿没有搂住,或者说没有把这当成一件大事,在晚上开会研讨的时候,一开心,就和自己的妻妾们说了这个想法。 李睿是没把这混反王当成一件大事,可他的女人们可不这么认为。现在是因为有黑山卫的重重保护,大家才能生活的这么稳定祥和。 要是李睿孤身一人深入反王之中,好吧,就算是带上几十上百的保镖,可那依然是深入虎穴啊。自己家又不缺那点人头,实在是没必要让自己的夫君去冒这个险。 万一,万一出点问题,这大隋、这黑山系统,这偌大的家业谁能守的住?就凭借她们这些孤儿寡母的,哪里能降服那些虎狼之师,那黑山卫首先会崩溃。热武器就会流传到满世界都是。 到时候不但大隋、李睿自己家的子女,很快会烟消云散。很可能会殃及全世界的老百姓都因为野心家掌握了热武器而被涂炭。 这可是大事。 于是,妻妾们一商量,也不好硬拦李睿,不让他出去体验生活。 众妻妾都知道,要是硬拦李睿,他就会想出很多办法来摆脱自己姐妹们设置的障碍。于是,就根据李睿特别喜欢小孩的特点,拿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也就是李睿上一世流行的“孙子兵法”的变种,“儿女兵法”。 现在,随时都有一个小家伙缠着李睿,不是要玩玩具就是要撒尿。搞得李睿一天到晚都是幸福的烦恼,总在动脑筋想给这个儿子做个什么玩具,给那个女儿做个什么摇篮。 哪里还有时间去琢磨混进反王队伍,体验造反感受的事情。 看着这招起到了效果,众女都松了一口气。现在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李睿的安全问题了,只要李睿平安,不但是李睿自己家,整个黑山系统涉及的方方面面,甚至是整个大隋也就有了主心骨。 其实,妻妾们的那点小心思哪里能瞒得过如今精神力充盈的李睿。只是大家一片苦心,李睿又没毛病,自然不会辜负大家的好心而自己去找虐。 可是李睿会就这么算了吗? 那是你想多了,李睿的性格虽然很咸鱼,不触碰到他的根本利益,他是不会有什么激烈反应的。但他性格的另一面却是有些执拗的。 虽然他现在富有天下,可说是世界首富。 但,其实赚钱对李睿而言只是简单到顺手而为的事情。 可能是因为多次的穿越的原因,李睿对不能随身带走的权势和财富并不是太在乎。他更在乎的是每一世的生活体验,只有这些不同的记忆,才是他最为宝贵的财富。 为了让自己的安全得到有保障。李睿一方面加强龙卫的训练,并针对性的做了如何同叛军、反王部队打交道的相关培训。 这让已经在上次的国子监刺杀行动以后,业务水平得到了长足提高的龙卫更加能全方位保护他的安全。 另一方面,李睿虽然感觉的到,自己那不断被精神力自动滋养的身体,其硬度和强度就已经到达了非人类的变态程度。但为了做到对自己的身体强度到底变态到什么程度心里有数。 李睿多次借助在视察黑山武器研究中心的时机,就分成几次悄悄的做了一系列的试验。 他先是用普通的刀剑,再是用黑山炼钢厂出产的特种钢制造的刀剑,去划自己的手臂。 结果,李睿不管用多大的力气去伤害自己,那些黑山庄生产的,在这个时代堪称神兵利器的刀剑,都没有划开自己的皮肤,甚至连自己的一根汗毛都没有划断。 李睿反复试验了几次,不管是刀、剑、峨眉刺等轻武器,还是斧头、狼牙棒等重武器。在李睿全力出手的情况下,都无法在自己那柔韧且白皙的皮肤上,哪怕是留下一道白色的划痕。 于是,对自己身体强度大致有谱,知道这世界上的冷兵器对自己无效的李睿,开始一心找寻自己身体承受的极限。 考虑不到一分钟,李睿干脆就狠狠心,拔出自己用来防身的最新式的自动手枪,对着自己的胳膊打了一枪。 结果,结果还是让李睿很满意的。 虽然胳膊被近距离击发子弹的动能冲击的生疼,但子弹还是没能破开自己的皮肤,就更不用说进入皮肉了。 不过这枪械的破坏力到底是比冷兵器的破坏力是大了许多,李睿身体上被子弹击中的地方,出现了一个白色的小点,而且白色小点旁边有一圈红印子。 用手一按那一圈红印子,李睿就感受到了那久违的疼痛感。 自己这最新款的手枪,那可是巢元方特制送给自己的,其击发出来子弹的威力不小于狙击枪子弹的威力。所差的只是用手枪击发,射程相对狙击枪来说要短许多。 可如此近距离开枪,那威力可不是假的,绝不会比狙击枪子弹的威力减少多少的。 此时,李睿终于明白了自己身体的大致极限在哪里了 那就是,所有的冷兵器,热武器中的手枪子弹和普通的步枪子弹,是击不破自己的皮肤,也就是破不了自己的防。 狙击枪子弹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伤害,但除非几颗狙击枪子弹射在同一个点上,否则只会对自己皮肤造成伤害,根本就威胁不到李睿的性命。 有了这个试验的结果,李睿去结交那些反王的念头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反正只要李睿自己谨慎一些,别被人困住给饿死了,他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而凭借龙卫的战斗力,别说这些反王,就算是黑山卫的小站基地,怕都困不住李睿一个时辰。 当然,家里那些女人的情绪也必须要照顾到,为了能很好的体验生活,李睿觉得有必要向女帝有选择的透露一下自己目前的身体情况。 如此一来,那就可以让自己这些女人们都放心,也就可以更好的实现自己体验生活的目的。 之所以,李睿没有选择隐瞒,那是因为,自己这身体的变态,是不可能长期瞒得住自己的枕边人的。与其以后闹得不愉快,还不如自己先拿出来说,还显得自己心胸敞亮。 所以,晚上李睿就召集了一个全体会议,会议主题就是要他的妻妾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老公的安防能力,同意自己出去开始游历的生活。 其实,李睿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目标和最求,他本就是想咸鱼一生的人。要不是连续被女帝那一帮妻妾、以及后来的一大帮孩子给拖累。李睿早就背起行囊,仗剑走天涯了。 现在孩子还小,不用急于给他们打一片地盘做封地。而且,李睿的想法是,他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用充足的武器和人才去支持自己的孩子,以后那个孩子打下的地盘就是哪个的封地。 最近,除了反王给了李睿一些新鲜感,大隋境内却是再也没什么新的东西激励李睿做点什么事情了。 在内燃机或蒸汽机的研发方面,李睿也不好太插手。毕竟科技的进步是需要遵循他自己的规律的。若是,李睿拔苗助长,会导致科技树的不完整,对大隋长期的科研发展不利。 那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做水磨功夫,李睿只能给巢元方、立春、耿询他们指导一个方向。每一个细小的进步还是需要他们结合目前大隋的工艺水平,自己去探索而取得。 所以,现在这段时间正好就是李睿的事业空窗期。 虽然此时大隋各地硝烟四起,但由于李睿前期布局得当,所以对黑山卫的主人李睿来说,这一切都在自己可控范围内。 而各种生意和研究所的工作,李睿都安排了具体的负责人,于是实在是闲极无聊的李睿静极思动,一定要去见识一下这火热的时代。 隋,大业十一年九月。 通过两天两夜的会议讨论,用自己实力彻底睡服了众位妻妾的李睿,终于得到了女帝的批准。在口头上签订一系列保证自己安全的条款后,走出了黑山庄,以一个富商的身份开始游历天下。 其实李睿也知道自己的妻妾是在为自己的安全提供保障,所以,虽然是做出一副被迫接受各种安保措施的苦相,但内心还是为有这多人真心关心自己而感动。 看着黑山庄前不断出现的龙卫,李睿也不由的微微苦笑。 任凭自己如何展示自己的实力,女人们还是给自己安排了完善的安保。别的不说,就三百龙卫的倾巢而出,随意扫平哪个反王都是轻而易举,现在,龙卫他们只是自己游历期间近身的一层保护。 而最贴身的保护,女帝安排了两位武学修为达到大宗师水准的夫妻领队,十几个宗师水平的男女随行伺候。 为方便路上行动,两位大宗师,男的作为李睿的大管家,为李睿沿途打点各种衣食住行。女的作为内府管家,管着跟随李睿的一起出来的丫鬟婆子。 123.三重防护,权势熏天软饭王 这两位大宗师夫妻均来自南海剑派,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男的叫做林育南,女的叫做任婉莹,两人虽然年纪不是很大,但辈分还挺高,是南海剑派当今掌门的小师弟、师妹。 为什么南海剑派会派大宗师给女帝呢? 那是因为女帝吸取了独孤青云刺杀李睿的教训,虽然独孤青云没有刺杀成功,但这也是给女帝敲响了一次警钟。 由此,女帝开始弥补自己手上没有高端武力的短板。除了大力培养自己的内卫、黑山卫等绝对嫡系以外,征辟江湖门派中现成的高手,也是女帝采取的一个弥补措施。 经过多方调查,资料汇总整理,女帝发现了江湖上著名的南海剑派有一个致命的短板。 那就是南海剑派之中,虽然门人弟子武功好、高手多,但都是一些一言不合拔剑杀人的莽夫,极度缺乏经营性人才。 南海剑派,他们几辈子都飘在南海的几个小岛上,随着门人的数量增多,武功变强,他们吃住穿行,甚至练习武功的场地、练功后恢复身体的药材等等所需要消耗的资源量也越来越大。 但被开发了几十上百年,本来就贫瘠的小岛上的资源已经负担不起他们的消耗。 而他们又自诩名门正派,不屑于去做打家劫舍的事情。甚至有些想造反的反王去联系收买他们,他们都因为对方不是朝廷正朔而不为所动。 一方面要坚持祖师制定的各种正派的原则,一方面门人弟子又面临饿肚子的局面。就在南海剑派掌门人南宫羽愁白了头的时候,女帝派去的人找到了他。 双方一接触,马上就一拍即合。 由女帝把海南琼州府琼州县一半的土地,赐给南海剑派作为私产,以保证南海剑派的持续发展。女帝就这一手,就让南海剑派有了稳定的佃租收入。 有钱好办事啊,现在都快活不下去的南海剑派马上就被救活了。 江湖人自然是懂的感恩的,你敬我一尺我回敬你一丈。作为回报,南海剑派响应女帝征辟武学高手进宫为官的圣旨,并拿出最高武力值的大宗师到大隋朝廷做供奉。 这其实是一件生意。但做生意的双方都把这件生意谈成了感情。 女帝圣旨上是说,朝廷感念南海剑派的忠义报国,特赐予封地。而南海剑派既然承担了忠义之命,那怎么能不做忠义的事情?当然也就是要为大隋死心塌地的卖命了。 至于那十几个宗师级别的高手,那就来源复杂了。 有内卫出来的四个,一方面是保护李睿,另一方面是做好女帝的耳目,随时向女帝通报李睿的行踪。 还有其他江湖门派的宗师四个,都是向女帝表示忠诚的门派,虽然这些门派实力有限,仅仅只能派出宗师级别高手,但这也是他们门派的最高战力了。 女帝自然也是要使用的,要不然岂不是冷了这些门派为大隋效力的一颗滚烫的忠心? 而宗师队伍中人数最多的十位半步大宗师,就是黑山卫自己培养起来的高手。这是李睿的嫡系部队,经过这么多年政治委员的宣传教导,黑山卫战士已经形成了对他们的领袖李睿个人的盲目崇拜。 个个对李睿是忠心耿耿,只要李睿下令,刀山火海他们都毫不含糊的往前冲,让他们献出自己的生命都是不带犹豫的。 虽然黑山卫是以热武器为主进行战斗,但身处于这个冷兵器的时代,战士们都习惯性的去修炼打熬自己的身体,极限开发自己的潜能。 再加之,在武学上一旦突破到宗师的境界,那热武器的使用也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宗师级别的战士,跳的更高、跑的更快,使用枪械的时候瞄准的时间更短,瞄得也更准。 相信,当时如果是六组宗师级别的狙击手对付独孤青云,那独孤青云必然会被击毙。 只是因为当时战士的水平还不够,对大宗师移动轨迹的把握还不能做到精准,这才让独孤青云有机会投降。 李睿又不差钱,但凡有习武修炼天赋的黑山卫战士,李睿都不遗余力的大力培养。龙卫甚至于在现在的独立师、第一军这些组建较长时间的黑山卫部队中高手如云。 可谓是明劲不如狗,暗劲满地走,宗师算高手,半步大宗师才是顶尖的存在。 当然,由于时间的关系,暂时还没有大宗师级别的高手出现,但这也仅仅是个时间问题。有如此庞大的宗师基数,再加上无限资源的供应,相信很快黑山卫就会堆积出一批制式大宗师。 这些大宗师可和这些江湖上的野生的不同,他们更有组织纪律性,更能不折不扣的执行命令,合作、配合度也更高。 到那个时候,相信只要李睿想当什么武林盟主,黑山卫统一整个大隋绿林也就和好玩一样。 由于黑山卫这十位半步大宗师,并没与突破宗师的桎梏,所以表现出来的还是宗师的气血。 但一旦碰到什么紧急情况,他们每三个人结成三才军阵,就能拖住一名大宗师。每五个人结成五行军阵就能匹敌一名大宗师,要是有一个做出牺牲,五个人就可以拼掉一个大宗师。 这就是有组织,有纪律的部队战士高手的可怕。他们没有什么太多的私心,一旦命令下达下来,要拼掉一名大宗师,他们就会不计生死的全力以赴。 黑山卫不是不能调派更多的半步宗师来保卫他们的领袖。只是李睿觉得十个已经足够了,对外已经够保障自己的安全。对内也足以制衡那两个南海剑派的大宗师。根本无需多派人过来。 当然,龙卫里面的宗师数量几乎占了百分之八十的事实被李睿华丽的忽视了。 有了这最内圈的两位大宗师和十八位宗师的贴身保护,女帝自然是对李睿的安全放心无虞。 有了龙卫和大宗师、宗师的贴身保护就够了吗? 当然不是,那你就太小看李睿在众妻妾心中的地位了。或许是你太小看李睿在大隋的威势了。 在李睿游历之时,在他的最外围,在不超过五十里的范围内。李睿按自己女帝媳妇的要求,还调动有黑山卫独立师的包括一个炮团的加强旅四千人进行警卫。 这个加强旅其实就是李睿的警卫旅,他们并不参与任何地方的战争,只随着李睿的游历线路而随时跟着移动。 最终,就形成了这样的三层保护圈,有一般的纠纷,甚至于江湖刺杀等等小事情,最内层贴身保护李睿的宗师或大宗师足以对付。 而如果李睿身份暴露,有反王要铤而走险,用大军把李睿给围困了也不怕。 两个大宗师和十几个宗师,足以在大军中支持半个时辰,而有了半个时辰的缓冲,那距离李睿不足十里距离进行警戒的龙卫也就肯定能赶到现场增援。 三百龙卫一旦赶到,不管是展开进攻或防守,单单凭借那百分之八十的宗师,用冷兵器都能在敌人大军进攻之下,支持到独立师加强旅的士兵增援赶到,或者直接带着李睿突围而去。 一旦加强旅赶到,就算李睿被十万甚至二十万大军围困,李睿还是能在加强旅的保护下突围而出的。要是敌人的信心稍微有点动摇,就加强旅这四千人,只要用上热武器,就足以打对方一个歼灭战了。 关键,妻妾们一致决定,由擅长情报获取和整理的檀儿和监管娱乐部门的玉儿两个人轮流值班,每个人一个月,贴身伺候李睿的起居。这就保障了李睿永远不会脱离他们的视线了。 而且李睿承诺,在他游历期间,妻妾中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去探望自己。 “大隋,你这可爱又该死的乱世,我来了。” 李睿在自己的心底使劲呐喊了一句,然后依依不舍的回头看来一眼黑山庄,毕竟那里有自己的妻妾和子女,是一份大大的牵挂。 然后,扬鞭策马,带着一群人向着东方奔去。 想着自己得到的十九处反王的情报中并没有瓦岗寨这一路反王,李睿就觉得这历史已经不完美了。虽说程咬金已经被自己招揽过来,在黑山卫第一军成了秦琼手下的一个师长。 但,这瓦岗寨怎么就没举起造反的大旗呢?而这十九路反王中却是有李密的字号。这李密就是靠瓦岗寨才起的家啊,早年这李密已经被朝廷打压的只能改名换姓在私塾教书糊口。 凭什么就这么快的窜起呢? 所以,李睿出门前和众妻妾说的就是,准备沿着黄河一直搭船到封丘,然后再从封丘转为陆路北上,到安阳滑县去看看。 至于是去看什么?李睿没说,众妻妾也知道自己这夫君有时很神秘,他自己不说的事情,自然等人也不好去多问。 其实李睿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去看一眼,这瓦岗寨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但,这一出黑山庄,李睿就放飞了自我。 虽然在庄内的生活无比幸福,但对一个享受过网络和物联网的穿越者来说,天天去琢磨怎么哄孩子,那也实在是憋屈的狠了。 124.策马奔腾,计划赶不上变化 此时,虽然依然是兴师动众,但李睿的身边肉眼可见的也就是那么十几、二十多人,这已经比一些有权势的商人出门还要简朴很多了。 这二十多人的状态是这样的: 檀儿和她的贴身侍女坐一辆马车,马车由另外一个健壮的小侍女赶着,要是李睿走累了或者骑马累了,也会有个地方歇歇脚。 檀儿的马车后面又跟随着五辆敞篷马车,其上都装着一些南北杂货。分别由一位男性宗师赶车。 最后又有一辆马车,是供大宗师林育南和任婉莹乘坐、歇脚的。 然后其他宗师分别骑着马在马车队伍周围跟着走,形成一个保护货物的状况。 这就是典型的,商家进了货以后,运送货物的一个做派。 这种乔装,让已经被重重警卫包围习惯的李睿一下子进入了普通人的角色,找到了那种龙归大海,虎入山林的感觉。 加上又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天气不冷也不热,正是马儿好撒欢的时令。所以李睿也不管什么目的地了,也不坐马车了。 用学习后基本没有使用过的骑术,先纵马奔腾跑一阵子,放松一下自己僵硬的身体再说。 一直向东疯跑了一个时辰,眼看已经时近午时,李睿才意犹未尽的拉住了马缰,放缓了速度,让自己这胯下的汗血宝马慢慢的走着。 一方面是让马儿缓一缓体力,虽然是以擅于奔跑闻名遐迩的汗血宝马,但还是要体恤马力的,累坏了就太可惜了。 另一方面,也要等一等自己队伍中没有跟上来的人。 李睿这一通发疯的狂奔,加上他的马又好,一个多时辰跑了下来,他也不知道跑了多少里,但想来百十来里路程总是有的。 整个队伍中也只有林育南大宗师、五个黑山卫的半步大宗师、两个女帝安排的内卫宗师,出于贴身保护李睿的职责所在,用不断给自己胯下骏马注入内力的方法才勉强跟的上李睿的速度。 其他的诸如檀儿和服侍檀儿的小丫头流苏,以及不得不留下来保护檀儿的大宗师任婉莹和一些宗师级别高手,都被甩的远远的。更不说那些装满货物的车队了。 “主子,咱们这已经错过了洛河渡口有三十多里了,是掉头回去还是干脆直接再向前走一段?” 看李睿已经放缓了马速,任胯下宝马信马由缰的慢慢走的时候。黑山卫派遣过来的那十个半步宗师的统领赵十二,赶紧驱马,快跑几步小心翼翼的向李睿请示着下一步的行止。 “啊,错过洛河渡口了,你怎么不早说?” 李睿其实也懒得关注渡口在哪里,反正跑的爽了,也算是放飞了自我一把。但现在停了下来,自然也就要稍稍推卸一下责任。 这倒不是李睿没有担当,自己犯下的错,要下属承担。而是李睿需要有一个台阶下来。 不然,昨天夜里刚刚和众妻妾商量好的走水路去瓦岗寨看看,结果今天一出来,自己就打乱了计划,这总要有个借口向众妻妾交代一下吧?于是这赵十二很不幸被抓了包。 “是奴才的错,请主子责罚。” 听到李睿这么说,赵十二马上滚鞍下马,跑到李睿的马前,行了一个军队中的单膝跪地的军礼。 李睿确实是忘记了,他在黑山卫将士中那神一样的个人崇拜的力量。黑山卫将士对上李睿说的话,根本不会去要李睿解释清楚或者是自己去和李睿解释。 李睿说什么就是什么,李睿说是自己的错,那一定就是自己的错。不错也是错,反正领袖总是不会错的。 其实,赵十二心里也有一点点委屈,您的马儿跑那么快,我就是追上了也没有机会说话啊。不过,能看到自己的领袖能如此放松和开心的策马狂奔来放松自己一回,哪怕受点委屈也是值得的。 而且,自己的领袖会委屈自己吗? 如果会,那就不是自己忠心信仰的领袖了。 果然,看着自己忠实的士兵如此没有幽默细胞,李睿也收起了玩笑之心,将心比心,这是李睿的一贯作风。 别人拿你当领袖,当精神信仰,你自己就不能作践自己。不然,不但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黑山系那几十万人啊。 “好了,起来吧。这不怪你,我这胯下的宝马速度太快,你们几个能跟上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机会追上我,给我提建议。既然错过渡口,那就是天意安排我们错过。前面到什么地方了?” 赵十二就知道主子不会舍得惩罚他们这些忠心耿耿的黑山庄家奴出身的黑山卫将士,他们才是李睿真正的心腹。 所以,赵十二没有急着起来,而是继续跪着回李睿的话: “启禀主子,如果奴才没记错,前面大约二十来里是巩义镇。咱们快马赶一程,午时肯定可以在巩义吃上饭。” 赵十二这黑山卫派来的宗师统领可真不是混假的,这厮功课是做的足足的。对沿途的地形、地貌,沿路城镇那是烂熟于心。 黑山卫将士对李睿的称呼颇为杂乱,但都是李睿的好部下,所以李睿也不会去禁止或统一他们对自己的称呼,反正他也不是太在乎别人对他称呼什么。只要大家真心爱戴他就好。 最早跟随李睿的一营将士,都叫李睿为“营长”。 再亲近一些的,就是当时李睿安插在一些关键岗位上的黑山庄庄户家的青壮。 由于黑山庄是皇庄,是没有所谓的“佃户”或“自由民”的,所有的庄户从根子上来讲都是李睿的家奴,所以称呼李睿为“主子”。 这赵十二就是这么一个黑山庄的“家生子”,自打他爷爷那辈起,他们家就是黑山庄的庄户,也就是黑山庄的家奴。 他们的生死荣衰都寄托于李睿一身,自然也是李睿最忠实的追随者。同时,李睿也是对他们最有感情。 不说别的,就黑山庄这些家奴,前前后后大约抽调了上千到黑山卫,在强大精神力的帮助下,李睿几乎可以叫出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 这也算是李睿对自己嫡系班底的一种变相心理圈禁吧? 看着赵十二还没有起身,李睿也懒得理这些比自己脸皮还厚的惫懒货,但是他想到了一个问题,也就继续说: “十二啊,咱们这次可是扮的生意人。你这半跪的军礼要是叫人瞧了去,咱们也就不用再扮了。你通知下去,这次所有的礼仪从简。有个生意场上的拱手礼就好了。” “奴才得令,这就去安排。” 此时赵十二一骨碌就从地上爬起来,给其他几个黑山卫的半步大宗师打出了几个军用手势。然后,他出于自己贴身保护李睿的职责所在,就自己牵着马,慢慢的跟着李睿的马的脚步溜达着。 能跟着李睿跑来的这几个至少都是宗师,耳聪目明那是必须的。 所以,李睿和赵十二的对话他们其实都听的见。看到了自己统领的手势,马上就有一个黑山卫的半步宗师骑马跑开,回去给后面檀儿她们的队伍传李睿一切礼仪从简的命令去了。 看着他们在那里乱比划,李睿也懒得去过问。 虽然李睿已经是钢筋铁骨,皮肤也是刀枪不入。但就这体格强度,到底并不是那没有感觉的钢铁,刚才快马奔腾那一阵,人的心情虽然是爽了,但还是因为骑术不佳,两个大腿硬是被马鞍给磨得生疼。 所以,李睿也懒得说话,就那么默默的骑着马走着。 其实,老早就跟着李睿打拼的将士们都知道,李睿是个老饕,对吃那是很有讲究和追求的。所以,赵十二犹豫了一会,还是主动说: “主子,这前面的巩义镇虽然不大,但却是一个有名的地方。” “是有什么特点吗?别卖关子,快说,小心我揍你。”李睿是深谙和这些没读过书的粗人打交道的精髓。 对他们就不能总是客气,时不时要骂上几声,最好是踹上几脚。 那样,他们反而会把你当成自己人。 你要是老是文绉绉的和他们说话,他们就会看不起你,认为你和他们不是同道中人,自然对你的命令阳奉阴违,自然部队整体的战斗力就没有保障了。 所以,黑山卫的老兵们都是知道,李睿说揍人,那是真揍。别看李睿长得文质彬彬,但揍人可是真痛。一些老兵痞子,自认为自己皮糙而厚,很能抗揍。 可是,这些兵油子能抗的住其他人的揍,可抗不住李睿的拳头。开始大家觉得李睿是长官、是帝夫、是大家的主子,被揍了也不敢还手或躲避,就任由李睿打。 后来,大家才知道,不还手或不躲避,任由李睿凑一顿,那是对自己最轻的伤害,最明智的选择。 有一次一个自以为很机灵、自己武学很高的小伙子,觉得被李睿当众揍实在是没面子,就在被李睿揍的时候躲了一下。 结果,这个已经修炼到宗师大圆满,差一步就要进入半步大宗师的小伙子就给大家上演了一幕什么叫做“无处可逃”。 125.漕盐初现,巩义美食迎饕餮 也就是说,不管这小伙子用什么身法,都逃不过李睿的一拳。 哪怕是这擅长轻功的小伙子使出了全力奔跑,其结果仍然是被李睿一拳一拳揍成了猪头。 甚至后来,这宗师大圆满擅长轻功的小伙子,放弃了奔逃,准备只运用自身元气硬抗李睿的拳头。 结果,一点廖用都没有,还是被李睿拳拳到肉,打的那小伙子身上那叫一个是五颜六色,红的血,白的唾沫,在地上打滚粘上的黄土、绿草,浑身上下像开了染坊一样热闹。 最后,这此直接到医院躺着喝了半年药汤才完全康复。而且,就算是康复,这辈子也就是一普通人了,他的武学天赋被李睿给打散了。再无学武或修炼的可能了。 因此,外界所有的人都知道,软饭王李睿是那种懒得能躺着绝对不坐着,能坐着绝对不站着的性格。谁也不会想到,如此懒惰的人也有随意吊打宗师巅峰级别高手一天的实力。 为了解答大家对李睿战斗力的疑问,很多朝廷中人请武林高手来试探试探他的武力值。 但这种试探没有任何结果,不管多么厉害的人,只要进入黑山庄,就必须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否则就有宗师操作的狙击枪教会这些来试探李睿的高手们做人。 要是再不知悔改。就再也没机会看见明天的太阳。 这些试探的人,历经艰辛。唯一的福利就是在偶尔一次的篮球训练场或足球场上,看到过李睿脱下长衫的场景。 大家都为那一身具有爆发力的肌肉感到震撼。当然,看到李睿这身腱子肉的人自然是留在黑山庄干活,终身不允许出庄。 这李睿到底是文臣还是武将啊? “启禀主子,这巩义镇虽然只是一个小镇,但她的地方特色很浓重,特别是讲究吃。” “具体一点。” 听到了吃,肚子就感觉有点饿的李睿,自然是精神倍增。 “西一兴卤肉,夹津口橡子凉粉,金银花,虎家烩面,虎豹肉盒,老君烧鸡,邵鲜饺子,南河渡石榴,旱岭红薯,南山核桃,仓西萝卜,伊洛鲤鱼,小关柿饼。” 听赵十二像说相声的演员一样,一口气就快把自己给憋死了,也要一口气把巩义家的美食说完。仿佛不一口气说完,这美食就没了一样。 哎,李睿也能明白赵十二的感受,赶上这乱世,老百姓虽然不至于饿死,但抵御风险的能力却是奇差。万一这制作美食的手艺人有点什么意外,或许这手艺也就失传了。 自然,下次真没什么机会可以再品尝到哪些美食了。 看来这世间,唯有美食与美女不可辜负啊。 “这么多美食?十二啊,马上安排一个人到前面去打前站,找当地最好、最有特色的酒楼,我们慢慢溜达过去。最晚,午时我们是肯定能到,到时候,大家敞开来体验体验这巩义的当地特色美食。” “好嘞,奴才这就安排。不过,主子,这其实也不用怎么安排,稍稍大一点的市镇,当地最好、最有特色的酒楼可能就是咱们的春风细雨俱乐部。您看?” 到底是跟着李睿一起打过仗、一起扛过枪的老铁。这种只有贴心人才会说的话,赵十二说起来事那么的自然。 大家都是男人,所以都心里有默契。 李睿这好不容易才离开家,怎么会又跑到自己的场子里面去找乐子? 到了自己的场子里面,李睿作为顶头大老板,那还不是要端着啊?既不方便找花魁听曲,也不好撒酒疯打架,那还怎么找乐子? “嗯,我们本就不愿意惊动太多人,还是不要去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好。你找个业内排名比春风细雨俱乐部靠后一点的其他东家开的酒楼,当然一定是要有特色的,咱们也体会一下别人的酒菜和服务嘛。” 果然,李睿的选择和赵十二预计的一样。两个人发出一阵只要是男人都懂的笑声后,赵十二赶紧屁颠屁颠的跑去安排人打前站了。 李睿并不要求当地最大、最豪华的酒楼,而是要求有特色,所以没法用哪个手势来交代,只有给去打前站的宗师当面讲清楚了。 至于檀儿和其他宗师、大宗师押运的车队,由于车队的行进速度实在太慢。估计她们今天晚上天黑前,能不能赶到巩义和李睿汇合,都是个疑问。 所以,大半个时辰后,雄赳赳骑着高头大马的李睿带着几个装扮普通的宗师、大宗师高手们,就悄无声息的进了这巩义镇。 虽然大隋天下乱糟糟的,但这里距离洛阳可是近的很,所以相对还是太平。进出城镇也没什么严格的盘查,而且他们也就六七个人,不怎么惹人注意。 刚进镇子,赵十二就看到提前派出来打前站的黑山卫半步大宗师王三就在路边等候多时了。 “王三,情况怎么样?定好了酒楼位置没有?”赶紧催马快行上前,赵十二向自己的战友询问着。 “搞清楚了,但情况有点复杂。” 王三在马上对着赵十二一抱拳,然后尊敬的回答着。 虽然他是以前王字连的三号。但由于王字连是后来赐名,而且他的武力值也没有赵十二厉害,出于尊重前辈和强者的心态。王三对赵十二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等一会,跟我来,你直接给主子汇报,免得又重复说一遍。” 赵十二也是心胸开阔之人,绝不贪功,都是自己的战友兄弟,谁向李睿汇报都一样。于是,他打断了王三对自己的汇报。他不做这中间的传声筒,而是要王三自己去汇报。 不一会,赵十二带着王三到了李睿面前,对李睿说: “主子,三儿搞清楚了一些事情,说比较复杂,奴才就没有耽误时间,直接要他过来向您直接汇报了。” “比较复杂?三儿,你说说看,让我们看看是怎么个复杂法?” 王三赶紧在马上把腰杆挺的笔直,恭声回话: “启禀主子,这巩义镇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略大一点的集镇,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里是漕盐两帮的总部所在。” 李睿一听,兴趣就来了,这江湖也好,绿林也好,他可一直都是向而往之的。上两世都听说过这漕盐两帮的名头,没想到今天被自己碰到了。这不体验一下,岂不是遗憾? “说说看,他们很厉害吗?” “那倒不至于,听说他们的帮主也就是宗师境界初期,对主子也没有什么危险,只是巩义镇被他们闹得有点乱,情况不是那么单纯而已。” 李睿没有接话,只是做了一个让王三继续说的手势: “这里最大的酒楼或者说娱乐场所,当然是我们的春风细雨俱乐部。这第二位的排名,就是漕帮和盐帮在争夺了。” “而且,他们各有一帮人马,经常械斗,双方都死了不少人,说是盐帮的老帮主就是被漕帮给干掉了的。估计陛下懒得理会他们,也是因为他们没有伤及平民。” “大胆,妄议陛下。掌嘴。” 李睿呵斥了一句,自己的媳妇,自己还是要维护的。 不过从这也可以看出了,黑山卫的领袖到底是女帝还是李睿了。 女帝在黑山卫战士的心中充其量也就是领袖的女人而已,还只是众多女人中的一个而已。 战士们也只是看在李睿的面子上对他的女人表示敬意,至于内心,这些被李睿花费十年时间洗脑、打造出来的骄兵悍将,到还真不怎么在意那什么大隋女帝。 “是,奴才遵令。” 说完,自知失言的王三不轻不重的给了自己几个耳光。 “好了,少装模作样,你一个半步大宗师就这么应付?以后注意,要注意措辞。现在,接着说,还有什么复杂的?” 看王三在哪里带有表演性质的自扇耳光,李睿也是哭笑不得,这些惫懒的家伙,那是真的没脸没皮的很。 “好的,主子。” 王三马上收起了自扇耳光的动作,开始嬉皮笑脸的接着说: “现在刚好秋收已过,马上就是粮食的转运高峰,在忙碌以前,这漕帮就要给自己打打气,就搞了一个巩义美食大赛。 这本来就与漕帮有仇的盐帮自然不会让他们顺利进行,就在他们美食大赛的酒楼外面给乞丐、流浪汉、穷人免费派发吃喝。 漕帮当然不答应,这两天两帮已经打了几场了,只是势均力敌,谁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现在处于僵持状态,所以这巩义镇现在真是乱起八糟。” “好的很,我们先去漕帮搞的美食大赛看看,盐帮要是有免费的吃喝,我们也不用放过。伙计们,走着。” 李睿听到这个情况,不但没有任何担心,反而因为有热闹可以看而兴高采烈起来。 此时,一直跟在身后不说话的大宗师林育南看到李睿的做派也不禁莞尔。当时自己夫妻刚到洛阳任职宫廷供奉的时候,可是侧面打听过,这帝夫可是文韬武略、文武全才。 126.漕帮地盘,燕来楼睿王开饭 而且帝夫在女帝面前那是一千九鼎,威望甚高啊,如今看来,这怕是传言有点不真?看这帝夫是有多么的寂寞无聊啊? 这种江湖争斗的事情也值得如此开心? 大宗师林育南此时就存了疑心,怕这李睿就是传说中的软饭王吧?那些什么文韬武略的传说都是女帝要面子,故意让人散布的传言吧? 这自从 也是,李睿的生活最近确实是没有什么刺激,不然也不会被这种小小的江湖帮派的争斗而吸引了注意。 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这一凑热闹的行为已经引起了身边这个大高手猜忌的李睿现在正催促的王三带路。其实李睿对这些虚名都已经不是太在意了。 所以,就算他知道这林育南在腹诽自己,李睿也只会一笑而过。 巩义镇虽然是个重要的交通要津,不然这漕盐二帮也不会把总部设立在这里,但其实镇子的面积也不大。就是那种老县城的感觉,嗯,怎么说呢?你要是去过凤凰古镇就可以想象,就那么个感觉。 只是这里是中原腹地,建筑风格更偏向于厚重的黄土地的风格,但又有洛水和黄河,所以建筑风格上又有一些大江大河的厚重。和江南那种灵秀、温婉的风格完全不一样。 这不? 根本就不用打听,顺着汹涌的人流走着,自然而然就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李睿此时就带着他的这帮护卫站在漕帮举行美食节的酒楼门口。 看着这三层楼高,顶层楼檐子上挂着一块“燕来楼”的黑底烫金大字的招牌,明显有秦皇宫殿建筑风格的恢弘建筑。 李睿也不由得感慨漕帮的财大气粗和博大气势。这种建筑风格可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了的。 看来这漕帮有能人啊。 李睿他们虽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但个个都是锦衣华服,气势不凡,而且人人骑着一匹看上去就很神骏的高头大马。。 想想也是,虽然在李睿眼里,这宗师的武力值什么都不算,但在一般老百姓眼里,宗师那就是足以开宗立派的大高手了,不然怎么称呼这个武学境界为宗师呢? 那就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所以,跟着李睿的几个半步大宗师、一个真正的大宗师,他们不但不缺吃穿用度,而且都还是最好的。 要不是赵十二这几个半步大宗师是黑山卫的现役战士,那他们身边也会有很多人去心甘情愿的伺候他们的。 作为帝夫的李睿就自然更不用多说了,这十来年下来,经历了多次大战,动辄决定数十万人的性命,自是养出了偌大威严。 这居移气养移体,果然是最有道理的。他们这几个人往这里一站,别的不说,就气质这一块,那是拿捏的准准的。 这卖相在哪里都算是好的,漕帮的人那可都是有眼力的。一看这几人穿着打扮和神采飞扬的气势,就知道这是来了贵人了。 “几位,里面请,刚好咱们今天有美食节活动,所有酒水菜品都打五折,诸位真是赶巧了。” 门口店小二,那可是八面玲珑的玩意,一开口也就抛出了最吸引人的活动内容,今天“所有酒水菜品都打五折”。 不管你是有钱还是没钱,一旦听到这个噱头,自然就会认为自己占了大便宜,自然也就开心的踏入这燕来楼。 此时,李睿等都已经下了马。 赵十二抢上几步对店小二吩咐道: “来一个安静的雅间,把爷们的马都洗刷一遍,喂上好的精饲料,加黄豆,加酒糟。” 说完,随手向店小二抛出一个小小的,约莫有二两重的小银稞子。 “好好办,爷赏你的。” 轻轻一掂手上银稞子的分量,店小二的腰都快弯成了虾米,嘴巴也笑的快迾到耳朵了。 也不怪店小二没出息,要知道,这二两银子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大隋可是物价低廉的时代,加之银贵铜贱,这二两银子最少可是能换两贯半大钱。 此时,一升大米才五个大钱,换算到现在也就是五个大钱能买125斤大米。这二两银子能换两千五百个大钱,可以买625斤大米,再配点杂粮土豆、番薯什么的,够一家三口人吃一年的。 “有,有。楼上有雅间,几位贵客请跟我来。至于这马匹,请各位贵客放心,就算我不吃饭,我也把他们伺候好了。” 这店小二一边招呼李睿等人,一边对酒楼内部大声叫了一嗓子: “石头,快过来,把马牵到后槽去,好好用精饲料喂着,多加黄豆,酒糟。干什么呢?还不快滚过来?” 古人说的真是一点都不错,这车船店脚衙,无罪也该杀。 就这么一点喂马的事情,他硬是一边安排了,一边还拍了李睿等人的马屁,这八面玲珑的精明劲头做个跑趟的店小二实在是太屈才了。 随着店小二的叫喊,店里头出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小子,长得虎头虎脑的。但却是满脸菜色,一副怏怏不乐的模样。看来,他不太情愿为这店小二所差遣,但又不得不来,所以很勉强。 李睿是多么的人精啊,一眼就看出这店小二平时肯定没少欺负这个叫做石头的男孩。心里一动之下,李睿走过去,也不嫌弃这石头身上的灰土,一把抓起石头的手。 一边悄悄在他掌心塞了一小块大约七八分的银子,一边说: “小兄弟,今年多大了?这马娇贵,能照顾的好吗?” 那个叫石头的小孩没有说话,只是憨厚的点点头,但手心却是把那一小块散碎银子攥的紧紧的。 “贵客放心,这小子,您别看他年纪不大,个子不高,但他伺候骡马那可是一把好手。您放心,包管错不了。” 石头不说话,可是旁边的店小二却插话了。要是在黑山卫的营地,李睿说话之时,要是有人敢插话,从而打断李睿的话,那人一定是嫌命长了。 但现在,李睿扮演的可是一个商人,自然就收敛了许多自己的霸气。 “去吧,照顾好我的马儿,有机会来找我。”后面半句是李睿悄声对这叫做石头的孩子说的。 看着石头牵着马离去,李睿才对店小二说: “前头带路,找个能看风景的雅间。” 其实,这酒楼里面的人也不多,一是这美食节也到了尾声,二是有盐帮在外面捣乱。 所以,别看这酒楼硬件条件好,菜色也多,食材也新鲜,但就是客人不多。没办法,普通老百姓可是宁可在家里自己炒白菜吃,也不会过来吃饭。 不来这燕来楼吃饭,就什么事情都没有。如果来了,要么得罪盐帮,要么得罪漕帮。这普通老百姓哪个都得罪不起啊。 而一般像李睿这种过路的客商,或当地富商一定要宴请宾客的时候,就都跑去了春风细雨俱乐部。 至少,去了春风细雨俱乐部不但吃饭的时候不会因为有人捣乱而扫兴,而且漕盐两帮都不得罪。 这也是漕盐两帮事先没有料到的结果。他们争的你死我活的,却便宜了第三方。只是,他们虽然心里有数,也只能打落门牙和血吞,把这轮美食节的悲喜剧表演完。 因为他们两帮的帮主和帮众心里都清楚,哪怕是两个帮派加起来,自己这些江湖人也惹不起春风细雨俱乐部。 “十二,点菜。” 李睿吩咐了一声以后,就不理会这点菜的事情了。自己就惬意的坐在窗边的座位上,喝着自己带出来刚刚由王三泡好的茶,开始欣赏着这巩义镇的山川景色去了。 他们被店小二带着到了这燕来楼的三楼,这里总共也就只有四五间包厢。每一个都装潢精致,家具陈设典雅。看的出来,这酒楼的主人在这上面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在这三楼,几乎可以把整个巩义镇尽收眼底。 黑山卫的几个半步大宗师上来以后,看到了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就是这里是狙击手埋伏的最好的制高点。控制了这里,就相当于控制了大半个巩义镇。 要不是狙击枪的射程不够,那就相当于控制了整个巩义镇。 李睿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对身边的两个人说: “周五,郑七,你们两个出去转一下,看看有什么好的狙击点位。今天我们要等檀儿他们的车队过来汇合,晚上估计是要住这巩义镇了。关防一定要仔细。” “是,主子,这就去。”说着,两人就走出房间,找了一个无人的角落,一下就窜上的这燕来楼的屋顶,并快速的进行查验。一是完成李睿的交代,找合适的狙击点位,二是做例行安全检查。 毕竟李睿在哪里过夜,哪里的安全问题,那就是最大的事情。 “西一兴卤肉,夹津口橡子凉粉,金银花,虎家烩面,虎豹肉盒,老君烧鸡,邵鲜饺子,南河渡石榴,旱岭红薯,南山核桃,仓西萝卜,伊洛鲤鱼,小关柿饼。再随意来点你这里的凉热招牌菜。” 赵十二一口气说完,最后加了一句:“来十斤你这里最好的酒。” 127.虚惊一场,黑山门墙栅栏严 “不要酒,我们自己带的有。” 李睿拦了赵十二一句,他可不像赵十二那样想尝试一下各地的特色。因为李睿是知道的,这天下间就没有比自己的黑山醉还好、还醇厚的酒,自己就不用花钱找罪受了。 “哎呀,贵客,我们这里可有着驰名中外的黑山醉,您是贵人肯定听说过,这黑山醉可不是一般人能搞得到手的啊。” 店小二马上就不干了,这饭菜的利润哪有酒水的利润高啊?要是对方这明显是有钱的人吃饭不点酒水,那不是把财神往外送吗?他当然就要争取争取了。 “那确实是一般人搞不到的酒,那你们这酒楼怎么就搞到了呢?” 李睿也就顺着店小二的话问了下去,算是做了一回捧哏的吧。他也是好奇,自己早就定下的规矩,这黑山醉只能自己的春风细雨俱乐部专卖。 对其他要照顾的关系户,春风细雨俱乐部适当的给点,让关系户们自己喝就可以了,但怎么能有人用黑山醉来盈利、做生意? 这才离开洛阳百十里路吧?自己的命令就走了样了?看来自己这次出门微服私访算是搞对了,自己这黑山系内部也有问题。 人心本贪,这政治思想工作的力度还是不够,必须搞一些加强的临时性的检查机制。马上成立一个督察办公室是有必要的。 自己的黑山系统居然就有这种让别人钻的空子。想到深处,李睿的冷汗“刷”的一声就下来了。这黑山卫成立也不过区区数年,自己还陶醉在自己热武器碾压这个时代冷兵器的荣光中。 而自己的黑山系统居然出现这么大的漏洞?这一定要改变。李睿暗暗对自己又说了一遍。 李睿在想问题,或思考的时候,不由自主的会偶尔露出那笑呵呵的表情。结果这种表情被赵十二、王三这些黑山卫老兵看到了。 这帮和李睿一起扛过枪的老铁都知道,这是主子动了心思要干点什么狠事了。哎,这黑山醉怎么能出现在这燕来楼呢?看来这黑山娱乐集团怕是有麻烦了。至少是个管理不利的帽子压下来。 一旦被证实这燕来楼的黑山醉是出自洛阳黑山庄,那购买黑山醉的居民们都要补税不说,那谁卖出来的黑山卫,谁就会倒大霉。 这店小二可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还在卖力的推销酒水: “那是我们东家本事大,这才搞了那么一点,给咱们酒楼撑面子,要不您要喝这酒,全国就只有那春风细雨俱乐部有卖的。” 好么,把自己的酒推销给自己,这店小二真有创意。 “我本来是不要了,但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感兴趣了,你说说你们东家是怎么搞的酒?只要说的有道理,让我觉得不是假酒,我就先来几壶尝尝也未尝不可。” 李睿开始给店小二下套,目的就是为了搞清楚这酒的来历。 果然,一听李睿愿意买酒,店小二也不管什么利害关系,只要有银子赚,平时自己老板交代的,不可以向其他任何人透露这酒来历的规定,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当然,心中自有一番小算盘的店小二还是跟进了一句: “贵人,先说好,这黑山醉价格可是不低,要五十两银子一壶,一壶也就是两斤,您确定要几壶?” “你只要讲得是有道理,我们先点三壶黑山醉。喏,这是两百两银子,你先存在柜上。免得担心我们不买单。” 李睿直接加了一把火,掏出了一张两百两的睿丰德的银票,轻轻的放在自己喝茶桌子的桌面上。 赵十二点的那些菜加在一起也不过十两银子,这还有多出来的四十两银子,这店小二至少可以有四两银子的提成。而且,这是店里的规矩,店小二拿着这银子就是心安理得,毫无心里负担。 不过,为了拿到这个名正言顺的提成,这店小二还是决定透露一点自己老板搞来黑山醉的渠道。 “那我悄悄的告知贵客,贵客切不可到外面去说啊。” “放心,我不会告诉别人,我自己处理就好。” 李睿正经的承诺。 而店小二却以为李睿是答应了不外传,只是自己知道就好。却不知道,李睿的意思是不用假手别人,自己在黑山卫系统内部处理。于是压低声音说着: “贵人,鄙店东家可是漕帮主事的人。这每年通过运河运输的黑山醉可是有成千上万坛。这上船下船免不了会有破损,我们送那黑山醉的时候,都会多报上一成的损失,这么一来,咱们可不就有货买了吗?” 听到这里,李睿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还好,原来不是自己的黑山系内部出了问题。虽然这运输监管不严是有弊端,或许还有具体经办人上下其手,伙同这漕帮一起搞鬼。 但只要不是黑山系本身的问题,就还不算大问题。李睿是知道的,自己奉行的精兵策略,以至于人手不足。导致一些非保密环节是外包给一些商家操作,这运输就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以后看来是要加强每一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了。不然,这一成的破损率要是降不下来,自己的收入又会损失多少? 旁边赵十二听着这店小二的话,也为自己黑山系统没有人出错感到安心。但立即又对漕帮挖自己黑山系的墙角感到愤怒。 “那你这是无本买卖啊。你们这还买五十两银子一坛酒?”心情好一些的李睿,语气自然的对店小二打趣了起来。 “贵客,可不能这么说。听说就这克扣下来的一成运输损失,都要担着好大的风险。要是让黑山醉的东家春风细雨俱乐部知道了,那叫卫三娘的女人可是真敢杀人的。” “你们漕帮人多势众,还怕一个开娱乐场的女人?”李睿用上了激将法。 “怕,怕呀。也不怕在您几位贵客面前丢人,咱漕帮就是在这运河上讨口饭吃,这运河也没开完几年,还真没多少底蕴。可那春风细雨俱乐部可是遍布大隋,听说还开到了番邦。这实力漕帮哪里比得过。” 李睿没想到自己的激将法没有起到作用,这店小二真代表漕帮认了怂。他一个跑堂的店小二懂什么?这一定就是漕帮内部统一对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对策认知,那就是: 我们漕帮惹不起,我们躲着。 但却不妨碍漕帮去挖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利益墙角。 看来这漕帮帮主是一个在大势上把握准的情况下,在小利上也绝不吃亏的主。 “说的有道理,这黑山醉我们买三壶,你去拿来吧!另外,赶紧上菜” 看聊得差不多,自己也基本知道了漕帮窃取黑山醉的套路,李睿自然也就懒得再去敷衍这店小二,直接交代他去拿酒上菜。别在站在这里碍眼了。 “得了,您稍等。酒菜马上就来。” 已经有了二两银子的小费,马上又能有四两银子的提成进账,店小二服务的劲头马上就起来了,那真是脚底带风,一路小跑。 不一会,出去勘察地形的周五,郑七也就回来了。 “回来的正好,大家都坐吧,吃饭。”李睿也招呼了一句。 “谢主子。”除了那南海剑派的大宗师林育南以外,大家都恭敬的回答了一句。 大家和李睿都是从属关系,除了林育南身份稍稍特殊一点,其他人都是李睿的兵。虽然可以不拘束,但却没什么好聊天的。 林育南是懒得讲话,也没什么话好讲,他现在的身份就是一个高级打手或保镖,也没什么光彩的。特别是他觉得自己是在保护一个软饭王以后,更是懒得多和李睿有一句废话。 反正我保护你生命安全就好,谁也没有规定我一定就要讨好你不是? 李睿是遵循食不言寝不语教条的,所以,他吃饭的时候不但不说话,就连咀嚼的声音都传不出来。 于是,他们这顿饭吃得就略显沉闷。 就在这只有筷子偶尔碰下碗碟和咀嚼食物的声音快要把大家的食欲搞得没有的时候,包厢的门却突然被人推开了。 随着门的突然打开,一个无比嚣张的声音传来进来: “后廊有六匹好马,听店小二说是你们的,卖吗?” 随着声音的响起,横着走进来了四五个保镖模样的人,简单清理了一下室内,然后一起躬身行礼。 随着他们的行礼,后面走进来了一个面如冠玉、唇红齿白的小相公。那声问李睿他们卖不卖马的提问,就是这个正主所说。 “出门在外没有脚力不方便,我们没打算卖马,倒叫这位少爷失望了哈,对不住啊。” 赵十二看看根本不理场,犹自吃喝的李睿,只好自己出来圆个场。希望打个哈哈,应付几句,打发走这些明显不怀好意的不速之客了事。 “好,打算卖就好,十两银子够了吧?” 哪知道对方根本就不在乎这赵十二说什么?完全按着自己的剧本开始表演。而此子的自问自答,无意中让李睿发现了这事情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敢情,那个长得俊美的小相公,根本就没打算和他们这些马主人商量,而是准备直接走个过场后,硬抢。 128.自寻死路,小丑跳梁打断腿 “报个字号吧!让我看看,你有没有资格,用十两银子买我这些马?” 看对方要动粗,硬抢自己的马,赵十二自然也就不在委屈求全。 他只是不想惹事,担心会给主子造成麻烦。但他可也不是怕事的人啊,再说主子就在身边,自己也不能怕事啊。于是也垮下脸硬邦邦的怼了回去。 “哟,还知道盘道?” 那个俊俏小相公揶揄了赵十二一句,接着说: “我报了字号,你们也不一定听过。但要是我报了字号,你们怕是会人财两失。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过,才能长命百岁。” “来吧,我等着。”赵十二也是混过一段时间绿林的,知道这时不能怂的道理。 “那你站稳听好了,小爷我就是这巩义镇镇长的嫡亲小舅子。你可要知道,这漕盐两帮的总部可都在这巩义镇,他们的帮主可都要给我姐夫面子。” “就这?江湖黑道吓不着咱们爷们。” 赵十二毫不客气的对怼了回去。对这个少年的自恋和嚣张给予了他这个年纪最愤怒的羞辱,那就是,你最引以为自豪的东西,在我眼里一钱不值。 “你别急,你知道咱们爷们姓什么吗?”那少年看用绿林好汉吓唬不了,马上改变了策略。 “未请教?”赵十二看到李睿一直在那里抱着看热闹的态度默默吃喝,如果自己不出手制止这少年,李睿肯定也是懒得管的。 “我家姓宇文,这下你明白了吗?你确定你能惹得起我们宇文家族吗?况且,我族叔宇文成都,经常路过这里,你胆敢对我家族不利,你的家族必定完蛋。” 李睿听到这里,不由的好笑。 这少年人虽然长的俊俏,但,却是个没脑子的蠢货。在对对方的根底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底牌都抛了出来。 不过,也不能完全怪他,这也是惯性思维导致的结果。就好像李睿上两世中哪些坑爹货一样,动不动就高呼“我爸爸是某某”。 只是他们在以往碰到这种有人不买帐的情况,他们只要报一报自己家的字号,对方也就会认怂了。无他,习惯了而已。 “哦,那就是宇文少爷了。”赵十二不无揶揄的说了一句。 赵十二心里毫无压力,不说黑山卫根本就不把宇文家放在眼里。看这架势,就算这货真是宇文家的人,也仅仅只是一个不受重视的旁支而已。 不然,不会被宇文家给扔到这小镇子上,而且还是靠自己姐姐才能过上好日子。这要是打出宇文财阀的招牌,宇文家怕是都嫌丢人。 “正是本少爷,怎么样?怕了吧?” 那个自称宇文家族的俊俏少年洋洋得意地回复了一句,他已经在yy自己一会以后骑上那宝马的英姿了。 “啰嗦什么?十二、王三,把这几个闯进来的,包括这宇文家的,每个人打断一条腿,扔出去。看着心烦。” 李睿对这近乎于白痴的少年完全没有兴趣了。开始还以为是有什么大背景,李睿还乐呵呵的准备看个热闹。结果发现是这么个垃圾玩意,和他计较都丢人,但是不计较吧?又恶心人。 所以,李睿搞清楚这少年的背景以后,就直接暴躁了。 “是,主子。” 随着王三和赵十二的答复声音,他们两人就已经果断出手了。 也就是一个呼吸以后。 王三和赵十二那可是半步大宗师,这是武学修为已经快到这俗世武学天花板的大高手。对付这几个只有一个达到了明劲巅峰,其他都是仗着力气大而已的打手,真的只花了一个呼吸的时间。 不但折断了他们的左腿,还都把他们扔出了房去。 是的,王三和赵十二就是简简单单的冲了过去,拎起这些打手把他们向房间外面扔。只是在扔的过程中,他们两个就是顺手犹如折断一根牙签一样随意的,徒手折断了这帮人的左腿。 直到差不多半盏茶的功夫以后,跟着这宇文家少爷进房间来的五六个人,包括这宇文少爷,才在被扔出的房间外面,因为全部被折断了左腿大腿,而痛的发出了杀猪般的嚎叫。 “吃个饭都不安生,把他们所有人的两条腿都打断,让他们都滚出这燕来楼。” 李睿难得动气,但越是难得动气的人,一旦生气,那就是火大的很了。 这不,在这宇文少爷这几个人被打断腿扔出去以后,这帮人并不服输,而是在一边嚎叫一边问候王三和赵十二的女性亲属。 这些人的口吐芬芳,让李睿很不爽。自然,李睿也不会让这些没有素质的人好过了。 这次,用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因为好歹这宇文少爷带来了大约二十来人,而且有站在酒楼大门的,有站在一楼守住楼梯口的,有在后廊马厩看着那几匹骏马的。 但也仅仅只是花费时间长了一点点而已,因为这次除了李睿和大宗师林育南以外,其他的人都参与了。五六个半步大宗师,扫荡起来确实也没用多长时间。 这时,断了两条腿的宇文少爷也不敢多说一个字了,甚至连一句“你等着”这类要面子,下台阶的话都没说。只是花钱请了几个漕帮的人把他们用大车运了回去。 这件事情,对李睿来说,是件小事,所以他根本没放在心上。在酒楼吃吃喝喝了一个多时辰后,就在当地找了除了春风细雨俱乐部以外,巩义镇最大的一家客栈“悦来客栈”住下。 他要等自己的车队和檀儿过来,汇合后再继续前进。 但是,对李睿是小事的事情,在这巩义镇可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混账东西,哪里来得不懂事的家伙,我的小舅子都敢动手?”这是巩义镇镇长知道消息后的第一反应。 “是什么背景?在我们酒楼吃饭怎么就搞得如此大的动静?”这是漕帮大管事向漕帮帮主汇报后,漕帮帮主第一反应。 “这是什么人?在这巩义镇闯了这么大的祸,不但不逃走,还堂而皇之的住进了我们的悦来客栈?”这是悦来客栈老板向自己的老大,盐帮帮主汇报后,盐帮帮主的第一反应。 “你是说你看到了赵十二?那肯定是主子来了,大家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为主子警戒,但不许去打扰主子的清静。”这是当地春风细雨俱乐部收到消息后,当地的大管事的第一反应。 一时之间,整个巩义镇在李睿这漫不经心的一个举动后,整个的沸腾了起来。但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平静的湖面之下的暗流。 在没有搞清楚李睿这一行人的底细之前,不管是巩义镇镇长还是漕、盐两帮,通通都保持了沉默。 巩义镇长是被下了面子的那一方,所以他是最不能忍的。 他看着李睿这边,也就六七个人。 就已经安排百十来人,并且带好了朝廷配发用来防御盗匪的强弓硬弩,计划在半夜子时,突击悦来客栈。 巩义镇长的算盘打的很好,哪怕你武功再好,我就是是用人数堆,也要堆死李睿。 可是,在时近戌时,派去监视李睿的人回报说,又有一个车队和原来的六七人汇合,这次人数有几十人之多,而且有女眷。 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这镇长派去带队监视李睿的人是跟随自己走南闯北多年的心腹。这心腹回来悄悄对镇长说了一句差点把他吓死的话: “大人,我似乎看到了流苏特使了,她似乎是在伺候一个妇人下车,至于客栈内部,我们的人进不去。” 能让自己心腹称呼为“流苏特使”的,这世道上只有一个人,而这个人就是无孔不入的黑山情报署的巡查特使。 镇长知道这些,是因为他本人也是电报局的一个外围成员。自然知道这以前的电报局,现在的情报署的可怕。 早些年檀儿管理电报局的时候,是带着流苏到处视察过的。 近几年檀儿权威日重,加之在生儿育女,不会轻易出门,于是委托流苏作为巡查特使,经常到处走动。 所以,镇长和他的心腹他们这些级别不高但资历很老的人,倒是远远的见过几次流苏的样子。 要是流苏丫头出现在这里,而且据心腹说,是在当伺候人的丫头,那么,那个被流苏伺候的妇人是谁,就不言而知了。 那一定、必定、肯定是情报署的老大檀儿奶奶了。 檀儿奶奶,这是整个情报署对檀儿的称呼。檀儿虽然年轻,但地位、辈分高,又心如菩提,宽以待人。所以,大家都称呼她为奶奶。 那前面的几个人是谁?镇长就有了一个大致的猜想,虽然很模糊,但一定不是自己能惹的起的。 收到这个消息的巩义镇长立即终止了突击行动。 行动是终止了,但镇长的心却是提起来了。这黑山情报署是个什么组织?他虽然只知道一点皮毛,但就这一点皮毛也让他一夜不能合眼。不为别的,一旦情报署知道,自己居然准备带人对付情报署的人,那自己肯定是没救了。 129.给人下套,俏流苏心狠手辣 虽然檀儿奶奶仁慈,但一旦涉及这些忠心和背叛的问题,再仁慈的人也过不了黑山卫情报署规矩这道坎啊。 黑山卫情报署规矩中就有这么一条,一旦发现敌人,经确定后,必须先发制人,斩草除根。 而这镇长纠结的是,自己这媳妇娘家可真是宇文财阀,自己小舅子两腿被废,自己哪能不出手报仇?可是,这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自己一个小小镇长,两边都得罪不起啊。 关键是,自己还不能给媳妇解释,说出情报署的事情。因为,一旦暴露情报署的秘密,肯定会有人拿自己的人头去向流苏特使邀功。 就在这巩义镇镇长愁白了头的时候,漕、盐两帮也都收到了,有一个车队和白天闹事那伙人汇合的消息。 只是,漕盐两帮更多的江湖消息,所以,他们比巩义镇长知道的更多一点。那就是,在悦来客栈周围出现了春风细雨俱乐部的执法队的身影。 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威慑,春风细雨俱乐部执法队,那可是近乎于无敌的存在。 别说在江湖、绿林道,就算是拉上战场,也能不惧任何对手的。 可漕盐两帮的探子发现,这春风细雨俱乐部的执法队,只在悦来客栈的外围进行警戒,并不进入客栈内。这种做派,十足十是在为客栈里面的人站岗,而且还是不让里面的人知道的那种暗中站岗。 就是只出力,不用对方领情的那种。 这一下,漕盐两帮也不敢有什么想法了,只能静观其变了。 于是,各方势力平衡之下,直到李睿安顿了檀儿的车队,搂着檀儿休息后,各方势力都没能有一点点的动静,还是天下太平。 檀儿那可是情报头子,自然有自己的情报收集的办法,所以,当檀儿和流苏共同伺候李睿休息后,流苏就离开李睿的卧室到外间安排情报署的日常工作了。 所以,当李睿和檀儿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檀儿已经清楚的知道昨天的事情,并和李睿交换过意见。 檀儿最后给李睿的建议是: “少爷放心,这巩义镇的镇长算是黑山卫情报署的外围人员,这事情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少爷是要留一天,还是继续赶路都可以的。” 因为,昨天那个宇文少爷的卖相和内涵实在是相去太远,完美的反向诠释了人不可相貌这句话。 李睿实在是没有想到,长相如此俊美的少年,居然是一个饭桶一般的蠢货,搞得李睿想结交青年豪杰的心实在是有点失落,所以,李睿也没什么心情继续在这巩义镇逗留。 “那就继续走吧。既然是你的人,你自己处理,我懒得过问了。” 李睿说了一声,就去吃早餐了,昨天虽然碰到那些无聊的人有点郁闷。但离开居住多年的洛阳,有种解开桎梏的感觉,还是蛮开心的。 一不小心就有点放纵自己,喝了几杯酒后,在檀儿的纵容下把流苏也收了房。檀儿也是没办法,一个人应付不来啊,只有找个帮手。 虽然李睿已经是有好几个女人了,但这没有太多交流的还是第一次,所以,李睿有点面子上下不来。就想赶紧走,别在这巩义待着和那什么镇长的小舅子计较,怪丢人的。 “我这就安排,流苏出去办点事,我们等她一会。一个时辰后出发可以吗?” 看着李睿点头,檀儿才展颜一笑: “少爷先去吃点早餐吧!” 檀儿还是了解李睿的,所以,一早就把流苏打发去对情报署在巩义镇的机构进行巡查。 是的,情报署或者说以前的电报局能做到无孔不入,就是因为,他的根已经扎到了大隋的每一个角落。 这洛阳周边更是重点的重点,由于有漕盐二帮的总部在巩义,这巩义又是重点的重点之中的重点,自然是遍布密探盯防的地方。 因此,这巩义镇长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就是他昨天集结队伍,然后又解散队伍的事情还是被其他情报署是人上报给了代表檀儿来巡视的流苏这里。 汇报的人不知道他的汇报意味着什么,他只是作为监督人,按照规定汇报巩义镇长的各种动向。 但流苏可是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虽然这巩义镇长,最后撤销了突击行动,但从时间上看,是自己和檀儿已经抵达以后的时间了。那么就是意味着,自己和檀儿要是不来,这镇长就会突击李睿居住的悦来客栈。 虽然,以这些乌合之众是无法对李睿的安全造成任何威胁,但这种意图谋害李睿的事件,确是性质明确的很。 你做一个小小的镇长就这么不守规矩,毫无原则的包庇自己的妻弟,结交江湖绿林势力。一旦你借助宇文家的势力再上一个或几个台阶,那么受苦的也就只会是你治理下的老百姓。 这在黑山系统,这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你得罪了李睿,李睿不会对你怎么样,但你要是得罪了老百姓。呵呵,女帝和李睿都不会饶过你。 因为李睿明白,这大隋的百姓才是自己黑山卫的根基所在,只要有了这老百姓的支持,黑山卫就是不败的无敌之师。所以,才立下的规矩,黑山卫不可得罪大隋的老百姓。 至于其他国家的老百姓,那就呵呵了。李睿还没有那么圣母,难道要李睿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去接济或养活突厥的老百姓,然后再让突厥来进攻自己的大隋? 于是,知道李睿心思,懂得黑山卫规矩的流苏,也不请示李睿或是檀儿了。 当机立断,调动春风细雨俱乐部的执法队拿着朝廷的令牌,穿着朝廷内卫的制服,直接突击了镇长的居所,当场把镇长以及其妻子宇文氏、妻弟宇文恭就地正法。 流苏的行动那叫一个果断迅速。 没办法,春风细雨俱乐部虽然实力强横,但他也就只是一个民间的娱乐机构,怎么能进攻代表大隋一级官方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呢? 但作为帝王内卫就不一样了,大隋内廷有祖训,作为天下耳目,内卫一旦查实贪官的证据,具有先斩后奏的特权。 所以,为了要清理这鱼肉百姓的毒瘤,流苏在伺候完李睿后,可是一夜都没睡好,就在反复推敲各种变数。 可没想到,突击镇长府邸的任务就如此顺利的完成了,这镇长肯定是知道黑山卫的厉害,根本就没有反抗,而是自己承认了多年来的贪赃枉法行为,引颈就戮。 在流苏回来以后,李睿就和车队一起出发了,整个游历的队伍还是没有坐船的打算。 而是,在李睿的要求下,陆路先到郑州,在决定行止。 因为,昨天夜里李睿和檀儿商量了一下,其实也就是李睿做出决定,然后檀儿补充了一些细节。毕竟,经过这么多年情报工作的锤炼,檀儿也成熟了。 两人商量完后的决定就是,去瓦岗寨的事情先放一放,毕竟没有反王是好事,不必为了自己心中那一点执念,而耽误了更重要的事情。眼前的急事是先要解决盐帮和漕帮的问题。 一个巩义镇长的小舅子,就可以如此肆无忌惮,而且是爆出了有漕盐二帮给他撑腰的事实。那么,在其他地方,这两个帮派是不是也腐蚀拉拢了很多基层官员呢? 这可不是小事。 别搞得自己辛苦一生,给自己媳妇和子女打下来的万里江山,最后都被这些帮派和基层的蛀虫给掏空了。而且还让这些蛀虫败坏了黑山卫的名声,让自己为老百姓谋取福祉的意图完全落空。 而自己等人还在东都洛阳,沉浸在自己的热武器无敌世界,未来一定可以期待的美好憧憬之中。 那就太可笑了。 其实,李睿的决定就是顺着运河走一趟历史上隋炀帝杨广下江南的路线了。 那样,不但可以厘清漕盐二帮的事情,而且可以让那些反王或者有反心而暂时没有动手的野心家,因为自己不在洛阳而暴露。 这么多年下来,朝廷中的重臣中,大多数都知道有黑山卫镇压四方,大隋乱不了。但都不清楚,这黑山卫其实是李睿一个人一手建立起来的,还以为是女帝自己建立的。 这李睿外出游历,而宠信李睿到无敌、无我程度的女帝,就把洛阳附近的黑山卫抽调一空,来保护自己这个软饭王夫婿。 这洛阳就会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那么,这个黑山卫不在洛阳的时机可是千载难逢的,这些野心家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必然会对女帝群起而攻之,也就是会造反。 至于他们忌惮的黑山卫回来了怎么办? 这些朝廷的“智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带兵经验得出的判断结果是,黑山卫只是一把刀,如果大家干掉了女帝,让这把刀失去了主人。那这把刀其实也就不可怕了。 你黑山卫再厉害也还不是由人组成的,一旦失去了效忠的对象,黑山卫必然崩溃。在黑山卫崩溃的时候,这些“智者”到时候用高官厚爵,补给粮饷,很容易就能收编这黑山卫。 他们这些“智者”哪里知道,这黑山卫是有指导员和政治委员这种官职配备的。 130.调兵遣将,观澜别院现江都 也就是说,经过李睿多年苦心孤诣的打造,黑山卫已经成为一支,在李睿的绝对领导下,把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有信仰,有灵魂的部队,这种部队是打不垮、拖不烂的。 绝不是他们以前见过的任何一支只知道吃粮当兵,谁给粮饷就给谁卖命的老式军队。 而且,所有人甚至女帝本人都不知道,这整个黑山系统效忠的对象只有李睿一人。和女帝没有半个铜板的关系,当然女帝就算知道也不会在意,毕竟这么十来年下来,女帝已经非常了解、相信李睿。 知道李睿绝对不会贪图她这个皇帝的位置,因为李睿看不上,也懒得当啊。 李睿身边所有女人都知道,他的目标是让所有人都大权在握,最好所有人都当皇帝。而李睿本人就只是皇帝的丈夫或老爸,这样他李睿才能逍遥咸鱼,而不会被世俗政物所拖累。 而且每个李睿身边的女人都看到过世界地图,甚至她们都开始为自己的子女在地图上找合适的地盘了。当然,是子女,哪怕是只有一个女儿的母亲都会去想想这事情。 毕竟,女帝的例子就在眼前,谁说女人不能当皇帝的? 杨佑只是刚好是老大,倒不是因为他是个男孩就获封东宫。不过即使是这样,杨婵儿也一直没有明确封婵杨佑为太子。 另外,整个黑山卫的军费等等所有的支出,从成立那天开始都是李睿私人掏腰包出的,从未从国库里面拿过一个铜板的军费。 再加上李睿出于本能的严格保密措施,这也就导致,除了李睿和女帝几个女人外,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黑山卫到底有多少人? 甚至黑山卫自己的军长们才大致有个谱,其他人员,包括师级干部都不清楚这黑山卫到底有多大规模。 所以,朝廷中的所有人只认为驻扎在洛阳小站的那一万人就是黑山卫的全部精锐了。当然,他们也知道其他地方也有一些的黑山卫士兵在练兵。 但都因为信息不全而觉得只是零星小股部队而忽略掉了。他们哪里知道,在洛阳以外驻扎的黑山卫才是真正的主力部队。 简单来说,李睿就是设了一个套,就是我不在洛阳,女帝也让黑山卫保护我离开了洛阳,你们要造反就赶紧,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的意思。 当然,还需要采取一些动作,才好引蛇出洞。 “檀儿,传令黑山卫每个军各抽调一个师,秘密运动到洛阳附近驻扎,保护好黑山庄和皇宫等我们的根基,随时听候女帝的命令。然后,把整个独立师调出来,造成洛阳兵力空虚的假象。” “独立师调到哪里?”檀儿在问。 李睿思考了一下,斩钉截铁的命令:“要他们到江都等我们,限期一个月。要是我们到了,而他们还没到,就要王未提头来见。” “是,少爷。” “传讯给婵儿,告知她我的动作,以及我们讨论出来的引蛇出洞的想法。要她做好应变的准备,特别要关注宇文和太原李家。李渊那老小子上次就差点要反,这次更要小心了。” “唐国公在太原驻兵,对洛阳没什么威胁。”檀儿应对了一句。 “你怎知他在洛阳附近没有埋伏下兵马?” “这点请少爷放心,就我情报署的效率,这洛阳周边一百里内,绝对没有任何诸侯的士兵隐藏。”檀儿自信的说。 “哎,你还是大意了,必然这巩义镇,用镇兵的名义,很轻易就可以隐藏下来一直千人的部队。要是周围几个镇都是如此呢?” 虽然很不情愿,但李睿还是泼了檀儿一瓢冷水。 “呃,是奴婢大意了。”认起错来,檀儿马上就换上了一副楚楚可怜的侍女模样。 檀儿绝不倔强,马上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错了没关系,有错就改呗。反正既是自己的少爷,又是自己的夫君,没什么好丢面子的。 而且,这是少爷自己说的“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好了,少装了。快去安排,我们简化人员,你带上流苏,我带上十二和三,我们五人先出发,其他人做第二波跟随。至于那些掩人耳目的马车,货物,就不要了,让人处理掉。” 李睿也发了狠,反正自己在巩义镇这么一折腾,行踪肯定是瞒不住的,那就只有暗度陈仓。大部队慢慢走,自己先走一步了。 这次就是因为自己骑马骑的开心,错过了渡口。这才能看到这巩义镇长小舅子的丑恶嘴脸,也才能顺手拿下那表里不一的镇长夫妇。 不然,要是按照自己的原计划,那自己沿路看到的都是大家准备好了给自己表演的内容,那还有什么意思? 李睿虽然感到有点悲哀,但,这就是人的天性,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现代社会算是文明发展比较好的了,那官长们视察小学的时候,小学还要动员起来搞个突击大扫除呢? 所以,虽然有点悲哀,但李睿也能理解这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是自己已经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有些悲哀和遗憾罢了。 隋,大业十一年十月初七。 在高句丽已经是大雪漫天的时候,李睿带着檀儿和后来追上来的玉儿来到了江都,也就是后世的扬州。 此时的江都正是一年之中的收获季节,到处都是草长莺飞,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特别是李睿在洛阳这个中原城市生活了十年,都已经快忘记了吴侬软语的温柔。 这突然一下扎进这江南秋色之中,满眼满心都是赏心悦目,也就顺势把玉儿和檀儿都留下了,陪他好好看看、体会一下这十丈红尘。 李睿前两世都到过扬州,并不止一次的在这扬州旅游、住宿。但那都是科技发展到工业时代以后的事情了。环境再好,也没有现在这纯天然无污染的环境好。 而且,现在李睿的权势熏天,不管吃、喝、住、行,享受的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待遇。这在后世,那是花钱都没地方去买的。 后世那些打着纯天然招牌的景点、食物,真的能有几个是真的?恐怕就连销售或建立的人自己心里都没底。就算你没有用化学肥料,但你作为人,你自己就在呼吸被污染的空气。 那这些被人类养殖或种植的这些动、植物难道能够幸免污染? 那你就未免天真了。 所以,李睿就在江都城的郊外,用高价在一个大地主手中购买了一个巨大的农庄。其规模不小于黑山庄的占地规模,就在这江都隐居了下来。 李睿给这个山庄命名为观澜别院。 按照李睿的计划,他要在这里基本完整的复刻一套黑山庄的生产工厂。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品种却不一样,李睿要在这里生产丝绸。 而且自从李睿在九月,用一种俯视的心态重新踏进这片天地以后,他的想法就是在为自己以后的咸鱼生活做准备了。 以前的世界,房子太贵,他虽然当时也是富有天下,但露富容易遭人眼红,只有低调。可是这一世不同了啊,他李睿根本无需低调,作为帝夫也无法低调。 既然如此,李睿就借着在江都隐居的一段时间,好好的思考和布局一下各地的产业和自己的私人山庄。 李睿设立私人山庄的标准就是,山庄不能坐吃山空的等自己的救济,每一个山庄都必须能养活自己,哪怕是不给自己赚钱,也至少要自己自足。 按李睿的思路,这扬州、广州、三亚、厦门、成都、西宁、北海、昆明、大连、济州岛、海参崴、东京等等,都要有自己的度假山庄。 然后,天下名山之中都要有自己的产业,方便自己随时去住一段时间。比如庐山避暑、黄山看景、普陀峨眉求佛、武当问道。当时,他为什么要春风细雨俱乐部开遍每一个城镇乡村呢? 就是存了这个心思。 但人怕出名猪怕壮,现在随着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名声越来越大,买卖越做越好。李睿已经不方便再去入住了。此时李睿要是再去住春风细雨俱乐部,怕是前脚入住,后脚就被人给认出来了。 那就成个换个地方办公而已,完全起不到李睿所追求的那种隐居养性的作用了。 因此,李睿还要针对不同的地方,给不同的山庄配上不同的产业来进行支撑。否则,他是不会在当地开设山庄的。 于是,在大隋国内,各地反王和忠于女帝的九边精锐以及地方保安部队战斗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李睿开始按照自己心中的规划,开启了他的全国度假山庄的铺设行动。 一时之间,江都黑山卫快马侦骑四出,搞的不明所以的各地反王还以为黑山卫要有什么大动作,纷纷在黑山卫经过之时,偃旗息鼓的装孙子。 以至于,各地的反王混战都打的断断续续的,没办法,这黑山卫,哪路都得罪不起啊。 要是他们这些反王知道,这些黑山卫只是去调研一些宜居城市和名山大川的基本情况的时候,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131.宿命因果,李渊起兵反大隋 不管这些一时英雄的反王作何感想,此时,李睿真是一语成谶。在东都洛阳宇文成都已经拿着自己表弟、表妹的死来游说自己的父亲和爷爷造反了。 这巩义镇的宇文恭姐弟的爷爷和宇文成都的爷爷可是亲兄弟,他们幼时也是一起玩闹的伙伴。如今被李睿在巩义镇给咔嚓了,宇文成都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虽然知道黑山卫的厉害,但现在李睿只身出游,随行的不过寥寥数人。得到确切情报的宇文成都就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他们宇文家和杨家本来都是前朝的望族,历来都是互相看不上眼的。只不过这杨坚胆子大,先拔了头筹,建立了大隋帝国而已。 大势所趋之下,宇文家族选择了对杨坚臣服,从而蛰伏起来发展,以待时机取杨家而代之。 而宇文成都因为是宇文家的嫡孙,对此是心知肚明的。加之他又年轻气盛,自然不会做到和自己父亲、爷爷一样的老谋深算。 而宇文化及和宇文述也对宇文成都的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由着他去折腾,就希望用年轻人的冲劲来弥补一下自己的所谓谋略中血性的不足。 反正,宇文家底蕴深厚,就算宇文成都的事情没有做圆满,他们也能有机会做好善后,出不了大问题。 因此,宇文成都就发现,自己居然可以调动以前完全调动不了的家族资源。甚至对家族死士和私兵都有了一定的调配权利。 有了家族支持的宇文成都更加的胆大,对如何起事的计划也是反复修改斟酌。最后宇文成都决定,在宇文家族势力相对雄厚的江都,找机会干掉李睿。 用李睿的人头祭旗,然后顺着运河打回洛阳,赶女帝下台。 当然,计划制定并得到家族的同意后,调兵遣将也是需要时间的。就算宇文家在江都的势力底蕴比在洛阳强很多,但要避开李睿和女帝的耳目,还是要用一些水磨功夫慢慢让兵马到位的。 在宇文家族紧锣密鼓的安排江都起事的时候,本来应该远在太原的李渊,也悄悄的潜伏进了洛阳。 其目的也是不问可知,他也是要择机谋反。 其实,那十九路有勇无谋的反王,还真是翻不起什么大浪,历史证明,他们都只是搅乱天下的炮灰。 真正对大隋王朝有威胁的,就是哪些门阀世家。他们有知识、有谋略、有底蕴、有关系,一旦谋定后动之时,往往就能给大隋王朝带来巨大的伤害。 李渊的反心也是由来已久,以前只是在犹豫,而自从李世民在靺鞨就那么诡异的阵亡以后,李渊就认定李世民的死亡和杨家有关系。 下定决心,一定要为李世民报仇的李渊,也就只有造反一条路可以走了。只是以前有李世民做一些联络各方势力琐事,还轮不到他唐国公亲自出面。 这次没办法,没有李世民的李渊,在这种涉及家族存亡的这类造反大事上,只有自己亲自出马来刺探消息。联络各种友好势力,意图找到机会,对大隋女帝一击必中。 他的想法是在洛阳攻击女帝。 结果李渊在洛阳待了一天,就从朋友哪里得到信息,黑山卫在小站的基地只剩下了一些留守人员,整个黑山卫的作战部队都转移了。 据李渊的朋友猜测,应该是女帝安排他们紧急出动到某个地方剿灭哪一路反王去了。 这对李渊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他唯一忌惮的就是那黑山卫,现在不知道什么原因,黑山卫不在洛阳了,这就是机会啊。等拿下女帝以后,这黑山卫再回来也是没有意义了。 于是,李渊开始联络早就在洛阳周边留下的伏兵。 这些伏兵,有的是京师六卫中的某个卫,有的是洛阳周边的某个镇的民兵,有的是太原商人的保镖和护卫。 总之,这么多年,太原李氏通过各种途径,在洛阳周围埋下了三万精锐部队。这次李渊孤注一掷的全部动员了起来。 李渊是个明白人,这造反的事情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买卖。要么成功上位成为帝王,要么失败后被帝王抄家灭族,没有第三条路好走。 所以,一旦决定造反,就要用尽全力。不然首鼠两端犹豫不决,最后受伤的就只有自己家族了。 隋,大业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 隋东都洛阳突发兵变,包括殿前司一半人马、京师六卫中的神策卫、洛阳郊外大营中的一半人马、山西全部富商等多个部门,内外勾连,同时发难。 女帝措手不及之下,一时间,洛阳城九个城门失守了三个,整个洛阳被搅的鸡犬不宁,犹如外界的乱世一般。 李渊在后面指挥了一阵子,一直等了三个时辰,直到他的部队开始进攻皇宫的时候,都没有发现黑山卫进入战场。 此时的李渊终于确定以及笃定黑山卫不在洛阳。 否则,黑山卫怎么会、怎么敢不来增援女帝? 前面是李渊留下的最后一步的退路,自己并不亲自出马指挥部队。就是怕黑山卫在玩什么圈套,坑自己。但现在已经确定黑山卫不会出现的情况下,那自己就必须要亲自露脸来收拾人心了。 不然让别人知道自己这胆小如鼠的特点,那以后还怎么服众? 于是,李渊在自己的四儿子李元霸的保护下,开始正式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了。 看到自己效忠的主公亲自出战,李渊埋伏在洛阳的这三万精锐更是犹如打了鸡血一样,对洛阳各个据点的进攻也更卖力了。 打着、打着,李渊发现了一点不对劲的地方。 那就是,所有的要害部门、粮仓、国库、兵器库等,他打了几个时辰,居然一个都没有拿下,而且,皇宫更是连外门都没有攻破。 可是,据以前跟着李世民的亲兵说,这和自己精锐作战的应该不是黑山卫啊?那黑山卫作战都是枪打、炮轰的,这对面的部队都是用的冷兵器啊,而且一开始进攻,就干掉了对方百来人。 这种战斗力就不可能是黑山卫啊,当年黑山卫拿着冷兵器那也是所向无敌的。可是如果不是黑山卫,自己的精锐怎么就攻不进去呢? 大隋难道还有这么厉害的部队?那女帝真是太可怕了。 李渊在犯愁的时候,皇宫内的女帝却在极力压制黑山卫的请战。 这次李睿可算是用了心了,调入洛阳的四个师的总指挥是有勇有谋的第一军的副军长秦琼担任。 此时秦琼就半跪在女帝面前,请求女帝允许黑山卫全火力出战。 其实,这四个师黑山卫,大部分都在洛阳城内,只要一声令下,瞬息之间就能平定李渊的叛乱。但女帝就是压着不让黑山卫动用火器,只让黑山卫用冷兵器迎敌。 虽然黑山卫有特种钢的优势,对这些叛军有极大的胜面。但毕竟是近身肉搏,战士们虽在盔甲的保护下不会死亡,但受伤是免不了的。 这就让秦琼非常心痛。 特别是第一军抽调来的部队,刚一接战,更是受伤了将近百人。要不是秦琼看势头不对,赶紧调整部署,那受伤的战士还要多。 其他三个军组建较晚,获取热武器的时间也较短,原有的冷兵器格斗本领还保留的比较多。 而第一军那基本上已经是全热武器部队了,现在去干冷兵器对战的活,那完全是糟蹋了啊。 可是女帝由于有自己的考量,就是不同意黑山卫使用热武器,所以,这才导致洛阳的大乱。 好在李睿离开的时候早有准备,给黑山系统的准备都很充分。而李渊在没有攻下皇宫之前也不打算去碰黑山卫的基地或者是家属。 在李渊看来,现在黑山卫是中立的,对他和女帝是两不相帮,要是他做事做过了火,影响到了黑山系统的利益。万一黑山卫放弃中立立场,出手帮女帝怎么办? 所以,黑山庄或者现在应该说是黑山产业城一直是安全的,没有遭到任何攻击。 这让驻守在这黑山庄的第四军第二师第三团的全体官兵都郁闷无比。没想到,对黑山卫来说这么要害,可以说是死穴的地方,居然没有反王来攻打? 这些人造反是不是假的啊?只有拿下黑山庄,断绝了黑山卫所有的热武器弹药的供应,你造反才有可能成功啊。 当然,这些道理是没有任何一个反王知道吗?其实不是,大家都知道只要攻下这黑山庄,黑山卫就是无根之水,很快就会完蛋。 但是,没有哪一个反王敢动这个心思。 因为他们不确定,黑山卫是不是真的只有这一个生产基地。要是有其他的生产基地,就算生产能力没有黑山庄这么成熟,但支持黑山卫干掉某一路反王却是毫无难度。 更何况,这黑山庄是那么好打的吗?所以,这风口浪尖上的黑山庄反而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直到洛阳兵乱发生了三个多时辰以后,也就是李渊带着李元霸,这父子两个公然以叛军首领的姿态露面以后,女帝才给秦琼下令,迅速平叛。 132.洛阳兵乱,唐朝就这么没了 不说皇宫以外街道上的混乱,眼前不断调派资源的女帝又一次被李睿的智慧所征服。 这一切的应对,女帝都是遵照,李睿在离开巩义镇的时候,用快马传给女帝的几个预案中的描述进行布置的。 李睿在给女帝的预案中,已经预见到了这次洛阳兵乱,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首先,李睿要女帝安排黑山卫三万大军悄然入城,接替关键部门、京畿要害各处的防务。 其次,在兵乱开始后,李睿要女帝不要急忙忙的派出黑山卫平叛。 那样只会损失老百姓的利益,却不能抓出幕后黑手,起到巩固政权的作用。黑手要是幸存下来,保不齐以后还会再生事端。 所以长痛不如短痛,不如花点黑山卫伤亡的代价一劳永逸的解决这次兵乱幕后的黑手。 于是,李睿要女帝命令黑山卫暂时禁止使用热武器,用冷兵器和叛军进行周旋,一直到幕后的主事人露面,黑山卫才能出击。并以此信为凭据,可以展示给各级来讨说法的黑山卫官兵们去看。 一旦黑山卫出击,必须做到快速平叛。绝不给叛军可以撤退的机会。 并且,此时的李睿预计了有造反可能的那几个人,以及女帝需要采取的反制措施。 这些有造反可能的几个人里面,唐国公李渊就赫赫在目。 其他人造反预案先不谈,针对李渊的预案就是: 城中迅速平叛后,女帝要用黑山情报署来传令驻扎在定襄郡的第二军。要求第二军派出他们的第一师第一旅大约三千人,在指定的时间内到指定位置集合。 等这第二军第一师第一旅集结完毕后,就马上出发,目标太原城。李睿要用第二军这四千人,完全拔出李家盘踞在太原的所有势力。 也就是说,李渊过来起兵造反,每一步都被李睿给算死了。 最后,李睿给了自己女帝媳妇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徽章。这徽章虽然没有其他首饰富丽堂皇。但有了这徽章,就能指挥黑山卫旅级部队的调动。 但秦琼不知道女帝和李睿之间的联系啊,他此时也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帝王心术。 为了揪出这幕后的主使者,女帝宁愿黑山卫冒着巨大的牺牲,用冷兵器参战。再多的士兵伤亡,都是要服从这个大局。 想到这里,秦琼不由得更加加深了对李睿的忠心。他在想,自己幸亏是效忠于李睿,而不是这女帝。不然怕是自己被女帝卖了,还要乐呵呵的帮女帝数钱。 李渊也好,宇文成都也好,他们哪里会知道,李睿早已张开大网,就等这些自以为老谋深算的造反者自投罗网了。 小站的兵是空了,这不假。因为独立师一万人,全部调往江都,听候李睿的指挥了。但在洛阳龙门村的军营里面,却有黑山卫四个军凑齐来的四个师,共四万大军在驻扎啊。 而且这段时间,在黑山情报署向女帝汇报洛阳部队有异动的前提下,这黑山卫调派到龙门村的驻军,四万人中的三万人,在没有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化整为零的进入了洛阳各个要害部门防守。 所以,就算黑山卫士兵是用冷兵器,李渊的部队还是怎么都攻不下来。 可是,李渊却不知道啊。 都不用去想,等着李渊的将是什么结果。 李渊一旦决定公开露面,那就自然不会有什么腼腆好说了。 于是李渊就带着自己的卫队和李元霸这个超级保镖,父子两个骑着高头大马在洛阳城内四处给叛军激励士气,其实就是借机宣示自己才是这次“义军”的领袖。 此时,他们父子正经过朱雀大街,骑着马踩在只有皇帝仪仗才能走的朱雀大街正中间的石板路上,各自幻想着自己未来的皇帝和皇子美梦。 也就在他们爷俩陶醉在自己的臆想中,装13装的正过瘾的时候。 异变突起。 骑在马上的李元霸的脑袋,突然“砰”的一声爆裂开来。 号称大隋第一条好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李元霸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摔落在马下,被后面经过马队中,听到这声巨响而受惊的战马踩成了肉泥。 随着李元霸的脑袋这一爆裂,红的、白的一下就溅了紧紧跟着李元霸的李渊满头满脸。 由于是在造反这种高度紧张的氛围之中,李渊的精神高度集中,于是,瞬间就反应过来,自己儿子是被人用一种高级暗器突袭了。 而这种所谓的高级暗器,李渊可是从朋友那里打听过,因此也就知道,那就是黑山卫的狙击枪造成的结果。 感受到死亡威胁的李渊,很快缓过神来。 根本顾不上查看一下自己四儿子的死活,用不符合自己身份的敏捷,赶紧使出了一个蹬里藏身,整个人都猫进了自己骑着的大马的肚子下面躲了起来。 李渊人是躲了起来,可是心却沉到了谷地,一阵阵恐惧不断侵袭着他,让他感到阵阵寒冷。 在战马激烈奔跑的时候,他的心却变得极其冷静。儿子死了,也就死了,他儿子女儿多得很,这无所谓。 李渊恐惧的是,他想到了一种最不愿意发生的可能,那就是黑山卫其实并没有离开洛阳,这一切只是女帝设下的一个圈套而已。 李渊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会送命,而是被极大的耻辱感给笼罩了。 如果是这样,自己也就成了一个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挑梁小丑一般的人物。这是自诩老谋深算的李渊所不能接受的羞辱。 这声狙击枪的射击仿佛是一个信号,在李元霸落地的同时,密集的枪声响起。 也就是一会的功夫,最多一盏茶的时间,李渊的整个卫队,除了紧跟着他的三五个亲兵因为冲在最前面,躲过了黑山卫第一波攻击以外,其他的士兵全部倒在了黑山卫伏击的枪口之下。 本来就具有热武器打击冷兵器的降维打击优势。 而在如此巨大的优势下,为了追求零伤亡和全歼敌人,黑山卫又谨慎的进行了战术埋伏,所以,在黑山卫狮子搏兔亦尽全力的情况下,这李渊输的也不算冤枉。 毫无意外,跑出不到五十米,因为黑山卫追求最大杀敌范围,而躲过第一波攻击的李渊和那三五个亲兵,在黑山卫第二波攻击下摔落马下。 清理战场的黑山卫小兵看着已经被重机枪打成一堆烂肉,却犹自瞪着不甘心的双眼看着前方的李渊,也是吓了一跳。 死人他见多了,所以,他不是被李渊的死样子吓到。 他是被李渊身上穿的服装所吓到了。 “报告排长,这个家伙好像是个大家伙,看这衣服上居然敢绣有金色的龙。” 他们只是若干个清理叛军的小队之一,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无意中结果了这次叛军的首领。 “这不是龙,是蟒,考,这人最少是个公爵。快上报师部,咱们这次可是立大功了。” 被称呼为排长的角色好歹是在黑山书院进修过三个月,对朝廷各等级的服饰还是很清楚的。仔细看了以后,马上就做出了最正确的处理决定。 于是,在李渊公开露面不过一个时辰,女帝下令发动清理叛军的命令不到半个时辰,这次洛阳兵变的首领,唐国公李渊就被击毙于朱雀大街。 同时被击毙的还有唐国公第四子李元霸,以及卫队若干士兵。 隋,大业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 也就是李渊被击毙整整一个月后,对太原李家的清算也完成了。 按照李睿留下的预案。 女帝也是下了狠手,她命令黑山卫二军一旅彻底抹去了太原李家,除了极个别的漏网之鱼,包括那什么李建成、李元吉等李氏全族男丁,不分老幼皆被以谋反的罪名就地斩首于太原唐国公府门前。 所有女眷,成年的皆斩,未成年的押送靺鞨,给被征服的靺鞨人为奴。 本来靺鞨人在大隋就是被征服的下等人,李氏这些幼女给这些下等人为奴,其结果可想而知。自是没有活路的。 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女帝报仇就是早早晚晚的。她这么对待太原李家,就是要报复当年,李渊利用她和太上皇的矛盾,逼迫她给李世民的儿子封公爵的屈辱。 当时,迫于形势,大隋可是给了太原李氏一门双公的荣耀。当年李氏有多荣耀,现在李氏就有多悲催。 隋,大业十二年正月二十八。 远在江都的李睿就收到了洛阳平乱以及太原李氏被满门抄斩的消息。 看到手里的战报,李睿不由的仰天长叹。自己已经干掉了李世民,现在这李渊又因为自己作死被自己的媳妇给无意中干掉了,而且整个太原李家都被从历史的长河中抹除了。 在其他时空,给以后历史留下赫赫武功,甚至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大唐的开国之主,在这个时空就这么被自己的媳妇给搞的没有了? 这到底是自己这只穿越的蝴蝶扇了一下翅膀造成的结果,还是有什么其他必然的因果? 133.江都兵变,宇文成都攻观澜 李睿在担心,这自己熟悉的历史已经不知什么原因被搞得乱七八糟,这个世界的意志不知道会不会惩罚自己这个穿越者啊? 不由的李睿不信这个,他这么无缘无故的被穿越两次,垮了三个世界,那一定是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操纵这些世界,凌驾于这些世界的上层的,那么自己是不是一个棋子呢? 毫无疑问,自己就是一个棋子。但棋子也有棋子的觉悟,李睿就是要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让现在的世界意志不来找自己的麻烦。 好在,通过一系列手段,李睿觉得自己应该是能躲过这个世界老天爷的监控的。 不为别的,这个世界的女帝,可不是自己造成的。而自己嫁给女帝也是自己穿越而来以前就造成的事实,自己只是在后来发展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热武器。 希望这一点点改变不会引起世界意志太多的注意吧? 但世界肯定是乱了,这点李睿是肯定了。 因为,他在收到女帝镇压洛阳兵乱的消息的时候,同时收到了本应该发生在宋朝的方腊在浙江郡青溪县起义的消息。 方腊起义的消息一下子就把李睿给整的不会了。方腊啊,这可是大宋的反贼之王啊,后期还称帝了的。怎么就跨越几百年,现在就冒了出来? 现在,这隋末乱世的反王没有少一点点,怎么这世界意志又把宋末的大反王给放出来了。看来这世界意志对大隋还是不友好的,千方百计要断送大隋的江山。 同时,李睿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要实现册封世界的愿望确实是很难。 好在,这世界意志不能直接出手,只能借助其他人的身份出手来阻止自己。那么自己只要应对得法,还是没有大问题的。 反正,现在自己的黑山卫就是无敌的,谁来也不行。 而且,自己还是隐藏在幕后。大家只会认为,是女帝宠信自己这个赘婿,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已经反客为主,隐隐成为整个大隋真正的主人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在李渊发动兵变的第二天,也就是隋大业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仿佛约定好了,又或者是心有灵犀的一般。 宇文成都率领自己的亲兵和江都地方武装共八千人,个个黑巾蒙面,身穿杂色盔甲,化妆成强盗,直接进攻了李睿在江都的观澜别院。 当时,李睿的观澜别院中只有贴身护卫二十多人以及龙卫三百人。外圈保护的独立师加强旅还距离观澜别院十里的东北方向驻扎,后期调来的整个独立师也呈犄角姿态驻扎在观澜别院正东十里。 由于观澜别院太大了,所以,一旦宇文成都开始进攻,为避免防守的盲区,李睿就主动收缩兵力于别院正院,也就是自己的庄主府进行防卫。观澜别院其他的地方就暂时放弃。 对于放弃地盘这一点,李睿毫无心里压力。因为他深知,人地皆存的代价太大,还不如丢地存人。反正这土地,敌人也带不走,只要人都保住了,土地总会拿回来的,根本不用在意。 由于龙卫是梯次撤退,沿途都有节节抵抗,用以迟滞敌人的进攻速度。这就给宇文成都造成了一种李睿卫队的战斗力不过如此的错觉。 因为虽然损失了大几百人,但他带领的部队却从观澜别院的门口一直打到了庄主府。 一边打,宇文成都就发现,对面的李睿卫队虽然抵抗激烈,却也因为人数太少而丧失了战斗意志,和自己的部队对上后,总是一触即溃,根本不经打。 这和传说中,也和自己在高句丽战场上亲眼看到的黑山卫那种死战不退,以一敌百的战斗精神大相径庭。 难道是黑山卫堕落了?还是因为女帝对黑山卫的扩军,导致黑山卫战斗力的下降? 反正不管什么原因,这对面李睿卫队的撤退,让宇文成都因为碰到黑山卫而升起的恐惧神奇的消失了。 虽然没有发现对方的尸体,但宇文成都觉得,自己都损失了大几百精锐,就算是三个换一个,这李睿卫队最少也要损失两百人以上。 而根据侦查,对方人数肯定不超过四百人,那只要自己再加加油,李睿的卫队也就消耗的差不多了,他李睿自己也就是瓮中之鳖了。 所以,宇文成都才敢率领部队继续进攻。不然在黑山卫那标志性的火枪响起的时候,宇文成都就要掉头就跑了。 无数事实证明,战场上碰到成建制的黑山卫,那就是死路一条。没有第二种选择。因为黑山卫在每一场对外战争中都是以不留俘虏而臭名昭著的。 在率领剩下的七千多兵马把观澜别院庄主府团团围住的时候,宇文成都的自信已经到达了顶点。 那种只要再加一把劲就可以抓住李睿,从而胁迫女帝就范的希望,距离他是如此之近,仿佛触手可及。 得意忘形的宇文成都,已经忍不住心中的激动了。他策马来到距离庄主府大门一箭距离以外,高声对庄主府里面的龙卫官兵进行劝降。 “黑山卫的兄弟们,你们已经看到了,我这外面有上万人包围了你们。你们逃是逃不掉的了,只要你们交出那个软饭王,我就要部队让开一条路,放你们离开,如何?” “不要执迷不悟,你们的家人还在等着你们回家,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性命送在这毫无意义的战斗上。当年你们在高句丽杀棒子的时候,那是多么英雄,何必沦为做一个赘婿、软饭王保镖的地步。” “我给大家一刻钟时间考虑,不然到时候大家玉石俱焚,就太可惜了。请各位黑山卫的兄弟好好考虑啊,只有一刻钟啊。” “也不愧是宇文财阀的家族第一顺位继承人,口才就是好,知道的东西就是多。他这么一番劝降,真是暴露出了黑山卫的一些家底。” 听到宇文成都的劝降,在庄主府院墙上巡视的李睿也是会心一笑,内心狠狠表扬了宇文成都一番。 虽然宇文成都黑巾蒙面,但在强大的精神力加持之下,但凡李睿见过的人都瞒不过他的感知。 当然,李睿表面还是要装不知道对方是谁的。 其实,宇文成都也不单单是劝降,他更多的是在给自己的部队打气。现在虽然是自己的部队还有七千多人,而且已经把对方的几百人给包围了。 但自己部队的士气却不怎么高。 八千人从大门打到庄主府,敌人的尸体一个都没看到,而自己的部队却损失了小一千人,这真是一个对士气要命的打击。 所以才出现了,庄主府门前宇文成都劝降黑山龙卫的戏码。 “主子,这喊话的小子盔甲精美,估计是个首领一类的,要不要我们直接击毙了这嚣张的小子。” 龙十三,一个达到半步大宗师程度的龙卫sss级别狙击手请示李睿,是不是开枪? “在射程之内?有把握吗?” “回主子话,肯定在射程之内,只不过为保证射击精度换个铅弹头的开花子弹就好。现在风不大,完全没问题。” 军中无戏言,既然龙十三这么说,那就是相当于是立下了军令状。 宇文成都喊话的距离有两里地远,也就是一千米。身前还有大盾保护,就算是高句丽时期的黑山卫都不一定能威胁到他的生命。如此布置,按道理来说是非常安全。 可是宇文成都不知道科技的发展那是日新月异,都不能用昨天的眼光来看今天的黑山卫。他居然用多少年前征伐高句丽的枪械水平来评估今天黑山卫的能力,那真是不知道死是怎么写了。 看着天边远远传来的三道狼烟,李睿狠狠的说: “有把握,那就干掉他。” 李睿转头对身边的檀儿说: “下令,等十三击毙对方首领后,如果对方进攻,进入射程后,龙卫进行一轮自由射击,但所有龙卫不许出庄主府。而且如果对方不进攻,也不许主动出击。” 檀儿根本不问为什么,点了一下头,立即就去传令。 由于檀儿是情报署的总头子,具有丰富的管理经营,而且是李睿贴身四个侍女中的老大姐,有足够的威望。所以,李睿就把檀儿拉了壮丁,做他的参谋长和传令兵。 看着檀儿远去的背影,李睿自己嘀咕了一句:“剿灭大部队的敌人,是独立师的事情,咱么龙卫就不掺和了。” 虽然是自己嘀咕,但李睿可是知道,自己这一句嘀咕一定会被身边保护自己安全的龙卫中的若干个半步大宗师、宗师听到。 算是,李睿对不许他们出庄作战的一个解释吧。 由于对方所有人都是蒙着面,李睿也不具体确定对方是个什么来头。 黑山情报署只是探听到宇文家要对李睿下手,但具体是派谁来领军,实在是探听不到。 但不管是谁领军,既然来了就不要想着能囫囵着回去了。李睿在心中默默决定了眼前这七千多人的结局。 那远处的三道狼烟燃起,就说明了独立师已经完成了对外围这些强盗的反包围。 不然,你以为龙卫节节抵抗争取来的时间用到哪里去了? 134.魔法圆圈,用生命书写美丽 要是只是完成这观澜别院庄主府的守卫,根本就无需龙卫进行节节抵抗。收到敌人进攻的消息后,所有龙卫,直接撤回庄主府就能完成布防。何须争取时间? “好咧,您瞧好吧。” 龙十三嘚瑟了一句,人影一晃就消失在李睿的身侧。这家伙为争取作战时间,把自己的轻功功法都用上了。 宇文成都此时已经把自己脑子里面能想到的劝降语言都说完了,但对方仍然没有一点点回应。既不说考虑考虑,也不说开门出来对攻,就那么沉默着。 在等了一盏茶时间以后,宇文成都已经丧失了耐心。也为自己用劝降这一昏招而懊悔。要是自己不去搞个什么劝降,直接进攻,就算多死点人,只要拿下李睿就划算啊。 现在自己说了要给对方时间进行考虑,如果马上进攻,自己说话的就是放屁。可要是再等下去,一会以后对方要是不投降,自己再进攻那有充分时间准备城防的庄主府,要付出的代价就大得多。 就在宇文成都准备打马回去自己的战阵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胸口一痛。不由得低下头看看自己胸前。 这一看之后,伴随着刚刚传输到大脑的无边剧痛,宇文成都不愧是这大隋第二条好汉,大叫一声: “我死了。”然后所有的惨叫戛然而止。 “噗通”一声,宇文成都摔落马下。 宇文成都看到了什么?被吓成了这个样子? 他看到了自己的心口位置,突兀的出现了一个大洞。原来应该在这个大洞里面的心脏和其他藏器,现在都不见了。代替这些消失内脏的是一个前后通透的大洞。 于是,宇文成都死了,死的透透的。 而随着宇文成都的倒下,他带来的部队却不是像普通强盗们那样,首领死了以后就做了鸟兽散。而是在另外的替补首领的带领下,打着为首领报仇的旗号,迅速对庄主府展开进攻。 由此就可以看出宇文家对这些部队下的功夫足够深,可以说宇文家的管理已经深入的这支部队的每一个角落了。 宇文成都就算是阵亡了,马上就有宇文家族的另外人员接替了指挥权,来完成宇文成都没有完成的任务。 这就是家族统治下的官兵和强盗的区别,本来官兵就是有组织有纪律的部队,队长死了有副队长顶上,副队长死了有小队长顶上,一级一级的轮流,所以战斗力强悍,部队不容易崩溃。 而家族统治下的官军,在正常的官长制度以外又有一层家族血脉的牵扯,就更有战斗力了。 但不论多强的战斗力,宇文家族部队对观澜别院庄主府的进攻,在实力悬殊之下,都像是拍在礁石上的浪花。哪怕是浪花再大,也不能撼动礁石一分一毫。 而随着宇文家族部队进攻的展开,龙卫们终于能够放开手脚痛痛快快的挥洒自己手中的弹药了。 于是一个时辰以后,在战场上出现了一个残忍而又美丽的圆环。 说这个圆环残忍,是因为这个圆环是用宇文家族部队七千多人马的性命铺就。 说这个圆环美丽,那是对龙卫强大火力输出和精准枪法的赞扬。 这个圆圈是以庄主府围墙为圆心,直径从宇文成都被击毙的地方开始,一直延伸到距离庄主府围墙一百米,这个圆环内全部铺满了宇文世家部队人、马的尸体。 而仿佛是有某种魔法一般,距离庄主府围墙一百米以内,却是没有任何一具人或马的尸体。 也就是说,宇文家族的部队拼尽了最后一滴血,也没有攻击到观澜别院庄主府围墙的一百米范围内。 此时,接替宇文成都指挥部队的宇文谦已经处于半痴呆的状态了。他是宇文成都的堂弟,宇文家族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只有主脉嫡传才起四个字的名字,其他旁系名字都是三个字。 宇文谦是第一次看到黑山卫的战斗方式。 开始宇文成都被击毙的时候,他并不在意。以外这种远距离杀伤性武器也就是极个别的特例。自己这边如此多的人,用人命填,也能填死对方那区区几百人。 所以,他毫无顾忌的下令,全线进攻。意图就是用人海战术来取得胜利。 可是,他哪里知道,这差距到了一定的程度,人海战术毫无作用。 眼看着自己朝夕相处的兄弟,成批成批的,在还没有看见敌人的时候就毫无意义的死去,宇文谦的战斗意志崩溃了。 虽然从小就接受家族的魔鬼训练,但宇文谦毕竟还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且,虽然上过战场,但那也是双方互相厮杀,都是有伤亡的。 可是今天他看到的是自己的袍泽被单方面的屠杀,关键是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之后,居然连对面庄主府的围墙都无法接近。这仗还怎么打?自己回去如何向族长交代? 要知道,族长的儿子可是已经死在这战场上了,要是这仗自己打赢了,回去必然是有活路的。要是这仗打输了或者说是赢的不够漂亮,恐怕自己回去也是死路一条。 于是,这个被自己部队伤亡激的两眼血红的年轻将领,不顾战场上自己部队残余的战士还在冲锋,自己亲自率领一队亲兵落荒而逃。 是的,没有错,宇文谦落荒而逃了。他抛下他应该坚守的指挥岗位逃了,虽然已经没几个活人要他指挥了。而且,他还不敢逃回家族,所以他不是撤退,而是准备逃跑后,隐姓埋名的过日子。 但,现实允许他逃脱吗? 过来进攻李睿的庄主府,还想逃脱?他真是想多了。 跑出去不到五百米,宇文恭就发现前方有部队隐隐约约的压了上来。由于他是放弃部队自己逃跑的,所以,不管来得是李睿的部队还是宇文家族的接应部队,他都不能与之见面。 于是,宇文谦连忙转换方向跑。 在经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奔跑,均被对面隐隐约约的部队吓唬回来以后,在座下的乌骓马已经累的开始口吐白沫的时候,宇文谦终于知道,自己逃不掉了。 是的,在龙卫战斗力爆发之后,外围的独立师也加快速度推进。由于要保持包围的队形,避免漏网之鱼,所以独立师的推进速度有点慢。 这不,在龙卫基本全歼宇文家族部队以后,独立师的包围圈才整体压进到距离宇文家族部队六百米的地方。 “传令下去,我观澜别院没有粮食养俘虏。” 看着一队人马在独立师的包围圈内来来去去的折腾,站在庄主府围墙箭楼上的李睿对身后跟着的赵十二吩咐了一句。 “奴才明白,这就去传令,今天的战役不留俘虏。”赵十二马上理解了李睿命令的意思,并一路小跑着离开。 “檀儿,一会打扫战场的时候,去搞清楚今天来得是哪一个方面的人马?然后,把这个势力的详细势力分布给我说说,当然要是你自己能安排好,就不用和我说了。” 李睿是性格好,但绝对不是怂人。都被别人打到自己家门口了,要是再不出手,这反而会引起别人对李睿拥兵后果的猜忌。 一旦有了猜忌,就会有疑心。万一这种疑心传到女帝那里,李睿回去有脸色看那是一定的了。这多么影响夫妻关系啊? 所以,李睿今天采取的是包围后的歼灭战,今天就是要把这来攻观澜别院的所有人都留下。起到的就是震慑敌胆的作用。想必,后面那些野心家,要对李睿动消灭或掳掠心思以前,要考虑后果。 随着李睿命令的下达,战场上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在外围渐次推进的独立师,在接到李睿的命令后马上就加快了进攻的节奏。 要是再不快点,那连口汤,他们独立师都喝不到一口热的。搞不好,就是独立师一枪未放,这次就取得了胜利,而独立师只能庆祝胜利。完全没有放一枪一弹。 而龙卫今天更是大开杀戒,不让一个敌人靠近庄主府的围墙。从战力和战斗意志上龙卫都几乎做到完美,靠区区三百多人的防守,就让宇文家族七千多人马不得寸进。 后面围上来的独立师在快速推进后,也终于把宇文家族这次进攻部队的最后一点人马,大约两百多人全部歼灭。 由于有李睿不留俘虏的命令,大家攻击起来也就没有那么束手束脚,反正看着对方不是自己部队的人就是远远的一枪。 战士们其实最喜欢这种作战方式,这样作战,既干脆利落,又不冒任何近身后被敌人反杀的风险。而且,不用近距离格斗,人就不会产生那种弑杀的风险,对战士的心理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因此,李睿的命令得到了忠实的贯彻和不折不扣的执行。 换句话说,这次宇文家族进攻观澜别院的八千战士全军覆没。而这些部队被消灭以后,宇文家族在江都附近的所有兵力就全部被清扫一空。 135.方腊造反,原因百思不得解 “少爷,是宇文家族,这大约就是宇文家族在江都所有的底蕴了,第一个被击毙的那个喊话的家伙就是宇文成都。” 大战结束不过半个时辰,檀儿就把这次进攻观澜别院强盗的底细给摸清楚了。 “终究还是免不了这一遭,宇文家始终也是跟随我远征过高句丽的,怎么一点眼力劲都没有?硬往死路上闯?” 李睿还是有点奇怪这宇文家族的昏聩。 “妾身也说不好为什么,但这次过来捣乱的宇文家族应该就是以宇文成都为首领的。可能因为我们第一时间就击毙了这家伙,才胜利的如此容易吧?” 自从和李睿有了孩子以后,可能是为自己孩子的自尊心考虑,檀儿和其他的贴身侍女出身的三个侍妾就不再自称“奴婢”,而是自称为“妾身”了。 当然,李睿是乐得看到这一点,在他看来,这是人权意识觉醒的苗头,值得鼓励。所以,他从来都是鼓励她们这么自称的。 李睿自嘲的一笑,自己和檀儿讨论这个还为时尚早,毕竟情报系统还没有反馈回信息,谁都说不太好。 “加紧对各个军阀的监视,这次宇文家族来犯,你们情报署就做的不错,至少提前了一天就把对方的意图给报了上来。这次胜利的功劳里面,情报署有一半的功劳。” 李睿也不是吝啬的人,是别人的功劳,自然要算在别人头上。 “这次预警,长孙家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少爷是不是回头好好奖励奖励无垢夫人?” 檀儿自然也不贪功,把功劳多向外推一推,多拉拢几个姐妹的人心,比什么不好?而且,就算是把功劳向长孙家推了一点,也不影响自己情报署在李睿心中的分量。 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 “看来这长孙家族的脚跟还是站的比较稳,没有首鼠两端。回头,你和你们大姐去说说,给长孙无忌这小子一点实惠。婵儿应该知道该怎么处理。” “那是自然,无垢夫人都给你有孩子了,长孙家族怎么也撇不清和咱们的关系。就算是他们想首鼠两端,估计也没有人相信他们了。” 其实檀儿是在给长孙无垢卖人情。 这长孙家族刚开始因为长孙无垢执意要嫁给李睿,所以不得不上了李睿的贼船。但一直都在女帝和太上皇杨勇之间徘徊不决。 直到李睿引导长孙无垢创办了大隋月报以后,这长孙家族看到了舆论武器的厉害。而这么厉害的武器,李睿就毫不犹豫的交给了长孙无垢来主持。 一方面感念李睿的胸怀,另一方面恐惧于李睿随手就能拿出这么厉害的手段,这才开始真正死心塌地的追随李睿。 “好了,不说这个,关注一下洛阳那边。我这里都有这冒充强盗的宇文家族,洛阳恐怕也不得太平。” 李睿当然是知道这一切的,自然也不会和檀儿在长孙家族这件事情上多废话。 “是,妾身这就安排。” 此时,洛阳李渊兵变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江都李睿的耳中,但对时局高度的敏感,让李睿开始想着自己的根基所在了。 “洛阳防守严密,出不了大事。” 对李睿调动兵力部署一清二楚的檀儿自信的说着: “就那抽调过来的四个师,就足够保障婵儿大姐的安全了。” “话是这么说,但不可大意,你安排飞鸽传递消息,务必提醒婵儿注意。特别是李渊那个老小子。要婵儿尽量按照我给她的预案来执行,那就基本没问题。” 那毕竟是自己的老巢,李睿还是有些担心的。这观澜别院算是狡兔三窟中的第二窟,但现在才刚刚开始建设,距离实际产出还远的很。 别的不说,就那炼钢厂就不是一天能建成的。万一自己部队的弹药和枪支配件断了挡,那这黑山卫的战斗力下降就是必然的。 所以,黑山庄的老巢不可不小心应对。而且宇文家族既然敢进攻自己,那就要做好承受自己怒火的准备。 因此李睿马上补充了一句: “命令秦琼,不管洛阳再怎么乱,必须留一个师保护黑山庄。另外,命令到达之日,只要没有平叛的战斗,立即剿灭洛阳宇文家族的余部,鸡犬不留。哎,现在命令传过去,只怕也抓不到什么大鱼了。” 檀儿知道,一旦李睿用上命令的字眼,那就是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你只按照执行就好,不用废话。 “是。” 面对李睿的命令,檀儿瞬间进入了情报署署长的角色。 和檀儿交流完工作以后,李睿转身对赶过来伺候,并等候命令的独立师师长王未开始了命令: “王师长,独立师的兄弟们,大家辛苦了,但暂时还不能放松,独立师加强旅继续深挖江都宇文家族的势力,务必全歼。其他兄弟,退回十里之外驻扎,不可逗留城市。” “奴才遵令。” 王未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赶紧传令去了。 看着李睿这穷究不舍的架势,王未也知道,自己这主子这次是真生气了。以前这主子是不会搞什么株连的,估计是这宇文家族的人进攻这观澜别院的时候,踩坏了庄稼,这才让主子生气了吧? 王未一下就想到了,被宇文家族进攻部队踏坏的那些庄稼,家奴农人出身的他,一直都在肚子里痛骂这宇文家族的部队。 三国的时候,曹操打仗都知道不可马踏庄稼。没想到这宇文家族的士兵如此不懂人事。那自己一定要把这些不干人事的宇文家族给灭了。不然对不起那些被踏坏的庄稼。 安排完独立师的战斗任务后,李睿对侍立身边,却一直没有吭声的玉儿说了一句,毕竟玉儿管理娱乐集团,在这些事情上相对比较熟悉。 “剩下的人,玉儿你来安排,除了战备值班的,其他人开始准备采购过年物资,让咱们好好的在这个江都过个年吧。” “好咧,你们放心,我一定办好。” 玉儿的性格比较娇憨、跳脱,不太讲究什么虚礼。特别是在李睿面前,更是从不掩饰自己的真性情。 除非特别重大的场合或女帝在的时候,否则对李睿说话的时候,从来就是你啊、我啊的乱称呼。 而李睿反而就是喜欢这样平等对话的感觉,让他仿佛回到了上一世的民主时代。所以,作为一个念想,玉儿的这一个性格特点被李睿很好的呵护了起来。 “好,知道你能干。” 虽然玉儿也是孩子他妈了,但也只有二十来岁的年纪,时不时还是要表扬一下,来提高她的工作热情。所以,李睿免不了要对她多表扬一些了。 由此,可以看出李睿对玉儿的溺爱之深。 可是,直到了大业十二年正月二十八。李睿收到太原李氏家族被灭的消息之时,宇文世家的漏网之鱼依然很多。 因为,随着宇文成都去江都主持大局,这洛阳的宇文家族,到底是有过带兵打仗的经验。未料胜先料败,为了应对宇文成都失败后给家族带来的不测,他们也采取了各种手段。 在宇文化及的安排下,宇文家族的嫡系一脉的所有子弟,都借着过年祭祖的名义,都已经四散而去了。 而且,宇文化及做的最绝的是,这些离开子弟的去向连他都不知道。从而就避免自己被俘虏后,有可能出卖他们的机会。 至于成功后,那还用联系? 成功了就是改朝换代,四散的族人自然会收到消息回归家族。 这就是大家族的做派,不然你以为大家族的底蕴是从何而来的?就是这么一代一代用嫡系子弟的性命换回来的。 因此,在宇文家族,黑山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不但重要人物一个没捞着,就是财货收入也远远不及在太原唐国公府查抄出来的油水多。 有此可见,太原李氏的家族底蕴远远不及宇文家族底蕴来的深厚。 当然,李睿现在的注意力已经完全不在这些已经被他击败,注定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人或家族上面。 李睿的注意力已经完全放在了方腊的上面。 按李睿的理解,自己带回来了土豆和番薯,让大隋再也没有饥荒之患。老百姓不说对推广这两种作物的大隋朝廷感恩戴德吧。但也不至于揭竿而起呀? 现在,大隋境内的那些反王多数都是乌合之众,少数门阀世家出来凑个热闹,但整体上都是一些贵族基于自己私利而调动自己培养多年的私兵。 李睿从不把这些极少数的野心家放在眼里。 但是,方腊不一样。确切的说,方腊就是被穷苦老百姓推选出来的代表。他领导的义军九成九是老百姓。 李睿不担心方腊成气候,方腊再厉害,武器、战斗力能牛得过黑山卫?他就是要搞清楚这不饿饭的老百姓为什么还愿意跟随方腊,哪怕方腊干上了造反这种杀头的营生,老百姓也紧紧跟随。 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以后怕是还会有人造反。 136.鱼龙白服,略知丝绸施手段 “檀儿,你安排一下,叫上流苏、赵十二、王三,我们去青溪一趟,看看有什么买卖可以做?” 李睿在观澜别院的书房中对在身边伺候的檀儿说。 “少爷,我知道你就有这个心思,人我早就安排好了。至于护卫的龙卫和独立师,也都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出发。” 檀儿不知道李睿是要了解老百姓跟随方腊造反的原因,但她了解李睿的性格。猜到了自家少爷对如此有趣、有挑战性的事情会如何反应? 李睿必然会自己亲身走一遭的。 听到檀儿已经安排好了的回话,李睿也不顾旁边有流苏伺候,直接一把捞过来檀儿,在她脸上“吧唧”亲了一口,大笑道: “乖檀儿,还是你知心识趣。收拾行装,咱们明天出发。” 大业十二年二月二十。 浙江郡青溪城,北城门。 此时李睿带着檀儿、流苏、赵十二、王三正在排队,等待入城。 李睿和檀儿自然是老爷夫妻两人,流苏是夫人的丫鬟,赵十二和王三就是两个长随。 由于方腊造反,整个青溪城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 虽然前期由地方军户组成的朝廷大军被方腊击败而撤退,但包括方腊在内的所有造反的头领都知道,很明显,朝廷是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派更多、更强的军队过来围剿。 只是,通过这么多年的观察,方腊也知道,凭这朝廷的效率,新的围剿自己的部队最快也是大半年以后才能派过来的。 这段时间就是方腊休养生息的时间。 所以,青溪城现在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大家都还要赚钱吃饭,方腊也要收取税收来武装自己的部队。 因此青溪以及周边区域,并没有封城戒严,只是在城门或关键的路口的盘查比较严格。各种势力的探子要是不做点准备是不好混进来的。 当然,对檀儿来说,这都不是事,一个睿丰德钱庄的身份牌,也就成了这乱世之中通行所有势力的通行证。 毕竟所有的势力,不管你是大隋朝廷还是各地反王,你都要吃饭、做生意,那你就要使用银子、汇兑银子。而众所周知的是,这睿丰德不管你是什么背景,只要你是他的客户,他就保障你银子的安全。 相互对应的,大家都怕睿丰德倒台,要是真的倒了,所有人存在里面的银子也就打了水漂。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一旦你流露出要对付睿丰德的意思,不等睿丰德动手,其他在睿丰德存了银子的人,为了自己银子的安全,就要干掉你。 所以,睿丰德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你有睿丰德的身份识别牌,所有的势力都会待你如上宾。因为,谁都得罪不起睿丰德,谁都怕别人知道自己对睿丰德不满。 因此,亮出睿丰德身份牌的李睿五人很顺利的就进入了青溪城,并落脚在青溪睿丰德名下的一个园林式建筑卓正园里面。 这卓正园就是李睿为自己置办的无数度假产业之一。 只是,这青溪县城太小,为了给睿丰德充实资金储备,当时购买这卓正园的时候,是用睿丰德而不是用李睿个人的名义购买的。 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 园子里比照着观澜别院的标准,管家、奴仆、家私一应俱全,光是伺候李睿和檀儿的内院侍女就有五十多人。 所以,李睿他们入住后也非常适应。 当然,龙卫的三百人,在两天内,也会陆陆续续的分散入住。毕竟一个占地九十多亩的园林,安全防护还是非常重要的。 稍稍停留了一天,休息了一下。李睿和檀儿就兵分两路,李睿带着赵十二,檀儿带着王三和流苏两个跟班开始了探访。 其实,也就是逛街。 江浙此时已经是大隋主要的赋税来源地之一。 而青溪更是江浙的重要赋税支持点。其支柱产业就是丝绸,从种桑树、养蚕、缫丝、纺织等生产销售一条龙,各个相关门类都很齐全。 大量的丝绸作坊、桑园等丝绸纺织行业的工厂和庄园遍布青溪各地。真正务农的人到还真不多,就算是农民,家里婆娘也会养蚕、缫丝,这算是全民皆商了吧。 逛了不到一个时辰,李睿就把自己和赵十二两人里外衣服全部换成了这青溪县自己出产的丝绸制品。 长衫上的富贵牡丹图,远远看去,让两人就像两个大骚包、土财主。 但这种打扮却很好的让李睿融入了青溪的商贾之中。 这不,李睿就在和购买衣裳的绸缎庄成衣店的伙计聊天。 “小哥啊,这长衫面料是真好,手摸着就如同流水绕指,感觉正是好。” 深通人性的李睿,当然就是赞美开路。 果然,人都是爱听好话,这小伙计听着客户对自己家产品的夸奖,就犹如是自己得到了夸奖一般。 这年头,多数人,都是到裁缝店去量体裁衣。特别是有钱人,因为女眷不方便出门,更是会把裁缝请到家里去给自己家里人量尺寸。 相对而言,这成衣店的生意并不是太好,而这丝绸衣物本来就价格昂贵,因此买成衣的人就更少了。 加上这眼前的豪客已经花了数百两银子买成衣,这小伙计自然也是要把这贵客伺候好的。 “贵客,您真是行家,这可是我们青溪最好的丝绸作坊织出来的,而且您看的这件成衣的做工都是那里手艺最好的绣娘做出来的。” “我如果有批量的购买需要,如何操作?” 看着自己身上的丝绸长衫,李睿开始给这小伙计下套。 这叫做杨五斤的小伙计可是个实诚人,听自己接待的这个不但已经消费了数百两银子,而且还有继续消费,甚至是批发意图的贵客的说辞后,马上就信以为真。 此时的杨五斤,那自然是要赶紧拉近双方关系,极力促成这桩大生意成交的。 别的不说,促成了生意以后,自己在掌柜和东家面前就你能好好的表现一番,或许明年就能干个二掌柜也说不定。 “贵客,您算是问对人了,咱们这个成衣店可是如意坊开的,这如意坊可是这青溪最大的丝绸作坊。质量一定是有保障的。” “当然,您要是量大,我是做不了主的,我给您引荐我们掌柜,让他和您谈,您意下如何?” 李睿此时已经决定和这个丝绸作坊如意坊做做生意了。要搞清楚这青溪的内幕,难道还有比自己亲自参与进去更好的方法? “好啊,那就麻烦小哥请你们掌柜出来谈谈吧。” 李睿说着,深谙皇帝不差饿兵原则的他,随手抛了一块大约五钱的碎银子给杨五斤。 然后装作漫不经心的问:“只是现在方腊造反,咱们这生意还能做吗?这几件衣服我穿了就走,那没事。可是量一大,这沿途战乱,我怎么运输啊?” “贵客放心,方帅从不对商业伸手。咱们现在比以前的生意还好做,因为方帅不收税,咱们这价格已经比以前降了一成了。早就把其他地方丝绸作坊的生意抢光了。” 李睿一下就抓住了重点,这方腊不收商税?真是个狠人。 听到小伙计这句话,李睿已经对这青溪县老百姓愿意跟着方腊造反的原因,有了一个大致的认知。 目前看起来,这很简单,就是方腊笼络住了这青溪商业。 这青溪由于一直都是商业城市,老百姓本来就是以经商或打工为主,兜里都有两个钱。也就是说着青溪老百姓比较富有,不涉及饿肚子的问题。 不饿肚子,又不自己种粮食,那自然是对女帝推广的土豆和番薯没有什么兴趣。自然就谈不上对女帝的感激。 相反,由于商业的税收比较重,这青溪老百姓更是深受其苦,自然对女帝也没什么好话说。 此时,方腊却免除了这些几乎占了青溪八成人于丝绸相应的税收。那老百姓哪有不对方腊感激涕零的? 当然,想到这些的李睿,并没有放弃通过购买丝绸制品而混进青溪商业圈的意图。 “产品价格低当然好,可是我运的出去吗?” 就在李睿提出这个问题以后,还不等小伙计杨五斤回话,从成衣店的后面转出来一个小老头。接口就回答了李睿的问题: “放心,贵客,方帅绝对是保护我们生意人的。要不您说的个地方,我们帮您运过去,到地方了您再付尾款。” 李睿微微一点头,嘴里还是很客气的问: “未请教,这位老先生是?” “小老儿也姓杨,是这小伙计的家乡长辈,虽然已经五十岁,但也只混到了这间成衣坊的掌柜,贵客叫我杨掌柜就好。您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给我说,小老儿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如今这个年代,活到五十就已经算是长寿,而活到五十,还能在一间店子做掌柜,这就说明这个杨掌柜一定有过人之处。 否则早就被东家打发回去养老了,天下乌鸦一般黑,作为资本家的东家是绝不会掏钱养闲人的。 137.调理众生,人心向背无价宝 “杨掌柜,您老好。” 李睿很尊敬的给老人家问了一句好,再开始说事。 “我们从北边来,也不瞒着您老,本来是来这青溪躲灾祸的。但看到您这店子里面丝绸的质量和价格后,就想顺便赚点银子。这身上有钱,到哪里都有底气不是吗?” 李睿这话,没有一句真话,但连在一起却又是此时他真实意志的体现。所以,表达的那是发自内心的诚恳和实在。 也正因为如此,饱经忧患的老掌柜也没有看出李睿言辞中有什么假话和陷阱。但杨掌柜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所以,也没急着说话,而是挥了一下手,示意李睿接着说。 李睿自然不怵,于是继续忽悠: “但是呢,我们在北方的基业也丢的差不多了,暂时是没有办法和人手来保护大规模的交易车队。而贵宝号又在这青溪县城里面,这万一那天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我又担心这货物根本出不了青溪城。” “看来贵客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就像我刚进屋时说的那样,我们负责把货物送到大隋境内您指定的任何地方。货到之前,您付个定金就好,货到您的地头上,您再结账全款就是。” 看着李睿因为思考而纠结的模样,旁边的杨五斤再也受不了这种优柔寡断了,直接推开店铺的侧门,从杨掌柜出来的地方拐进后堂了。 没办法,杨五斤非常想这贵客能在自己店铺下单,但他又受不了这种讨价还价的精神压力。 好在他很清醒,知道自己比较笨,不敢留在这里坏了掌柜的套路,只有先离开。 走入后堂的杨五斤平复一下心情后,又实在是放心不下这单他引进的生意。要是他不在场,掌柜的不算他的业绩了,岂不是可惜。 纠结了一刻钟以后,杨五斤灵机一动,倒了三杯水。他借着端茶倒水的由头,又转到前面的店面里来了。 可杨五斤转出来的时候,前面店子里就只有掌柜的一个人了。这短短一刻钟,不可能就成交什么大生意。但心中的期望还是让他用颤抖的声音问出来了: “掌柜的,客人走了啊,有成交吗?” “老头子做了一辈子生意,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人。五斤啊,你小子运气来了。这单要是谈成了,我找东家,给你要个最少十亩地的奖励。说不定东家一开心,赏你更多好处。” “谢谢掌柜的美言,要是有奖励,我一定孝敬您老一半。” 杨五斤到底是在商场混的,耳濡目染之下,这点基本的人情世故还是懂的,不然,岂不是显得自己太不懂事了。 “臭小子,老爷子什么时候要过你的孝敬?做好份内事就是孝敬我老人家了。东家的赏赐你自己留着吧。” “谢掌柜的。不过就这么倒杯水的功夫,那贵客能下多大的单?” 杨五斤很明智的岔开了话题,他这个族中长辈,他还是知道的,虽然什么都好,但就是有点爱贪小便宜。 今天他虽然说了不需要自己分一半东家的赏赐,但那只是为了不落人口实。不给别人有机会说他贪财没边,还分自己晚辈的东西。 但要是自己真以外这是长辈的风格而不送礼,那就是自己真蠢了。只是这礼物的时机要讲究一点,要避开东家赏赐的那几天,还要找个什么合适的理由。 比如,过年过节的时候去看望长辈,而顺带送份厚礼,他还是会满意的。以后在干活的时候也就会多多照顾自己。 杨五斤为什么这么笃定呢? 因为在这店子里干了几年,各种情况都试过。要是一年到头完全不理会这个长辈,那第二年自己就会做最累最脏的活,还没工钱。 要是每年端午和春节都去给杨掌柜送礼,特别是礼物的贵重程度达到自己收入的一半的时候,那第二年自己的收入就会翻倍增加,而且干的还是轻松的活。 不然,怎么李睿他们来消费成衣的接待就偏偏是他杨五斤接了呢?要知道就李睿消费的那几百两银子,他的提成都有好几两碎银可拿。 当然,这里面肯定会有这杨掌柜的一半,要是杨五斤忘记了这个“规矩”,他很快就会失去这个有油水的岗位。说不定还会回到后面继续去扫厕所、刷粪坑。 “所以说我老头子今天开眼界了啊,你看。” 说着杨掌柜从身上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在杨五斤面前展开。 由于几年杨五斤“表现良好”,杨掌柜就没把他当外人,直接就把手里一直攥着的几张纸递给了杨五斤看。 “嘶,银票,这么多。这是真的银票吗?” 杨五斤看到上面的数字后倒吸一口凉气。 尼玛,这是找到金矿的大财主吗?怎么如此大方。 “没错,就是这么多。废话,谁敢仿造睿丰德的银票?那是嫌命长了吗?这生意我已经做不了主了,现在我就会如意坊去找东家,你好好看着店。” “好嘞,您老放心,我就在这里看店,哪里都不去。” 看着杨掌柜急冲冲离开的背影,杨五斤脸上是憨厚也渐渐消失,随之升起是是一种贪婪和欲望扭曲的表情。 “妈的,随手一个生意出手就是两百万两银子,那小子难道不明白财不露白的道理?看来,这是该着我五斤大爷发财。” 暗自琢磨一番以后,杨五斤也不看店子了,快步来到店铺的侧门。 轻轻推开侧门,看看左右无人注意自己,连忙跑到街对面的“屠氏”猪肉店,找到了店老板,耳语了几句后,顺手拿了大约半斤五花肉以后,又马上返回了自己的成衣店,继续履行他店员的职责。 这一切,杨五斤自认为做的天衣无缝,而且还拿回了猪肉,就算有人怀疑什么,那自己最多是溜号脱岗去买了一次猪肉而已。没什么不能见人的。 可李睿是做事没有后手的人吗? 杨五斤的一举一动都被龙卫的人给看的清清楚楚。一个半步大宗师来监控这一个普通人,要是还被杨五斤发现了,那这半步大宗师的龙卫就可以找块豆腐一头撞死得了。 不但杨五斤有人监控,就连急急忙忙赶回如意坊总部的杨掌柜后面也是有高手监控的。 李睿虽然有钱,但越有钱越是小心谨慎。关键是李睿现在不但财雄而且势大,有的是高手来做这些情报工作。 “哎,这青溪是真乱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店铺小伙计,就通着土匪强盗。这方腊一造反,虽然占领的地盘不是很多,但更多的是造成了人心丧乱,这要不尽快镇压,怕是流毒无穷。” 一个时辰以后,在卓正园听赵十二汇报自己抛下鱼饵后,汇总而来的各方消息,李睿不由的叹息不已。 “主子,其实主流还是好的,那杨掌柜就老老实实的回去和他们东家汇报去了,还是蛮守规矩的呀。” “他那是聪明,不像那小伙计那么蠢。他知道,一个随手拿出两百万两银子,还不在意他是不是签合同的人,背后的势力不是他们小小的如意坊能够得罪的起的。” “是啊,这小伙计还真是,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 “那小伙计是大智若愚,只是这次金额太大,让他利令智昏罢了。恐怕现在他反应过来,想后悔也晚了。那帮真正的强盗是不会收手的。更不会因为他而收手。” “主子是说,这小伙计怕是有麻烦了?” 赵十二很机灵,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福祸无门,唯人自招。我们救不了这该死的鬼,随他去吧。”李睿摇摇头,马上转移了话题。 “如意坊那边有什么动静?” “那个杨掌柜汇报以后,如意坊已经发出去了七张邀约请帖,他们东家要宴请这青溪城内的其他七家丝绸作坊。这和主子您的分析完全一样,他们是准备联合起来接下这一单。” “我倒要看看,这号称不参与商业的方腊是不是能忍得住不来分一杯羹?”李睿轻声说:“加强监视,把这七张请帖的对象的底都给我查出来。” “是,奴才这就去办。” 赵十二赶紧跑出去办事,一边跑,一边想: 自己这个主子才是真正的蔫坏,人家方腊就是用不涉及商业,不收商税来团结这青溪城的大小商人,让大家支持他造反。自己主子这计策要是成功了,用巨大的利润吸引方腊下场和商人抢钱。 那方腊的人设就坍塌了,离开了商人的支持,这方腊一手打造的青溪造反势力怕是就没几天好蹦跶了。 不过,主子这次下的本也够大,前期定金就是两百万两银子。后面还有上千万两银子的尾款。这要是换做其他任何一个地方势力,怕都忍不住要插手吧? 赵十二最后狠狠一甩头,甩掉所有的思考。反正他是认准了,千万别背叛李睿,不然李睿随便出个什么招数,就把他玩完了。 不然,你看着这方腊,那么厉害的兵马,那么多英雄好汉帮助,可要是经济垮了,他还能坚持几天? 138.方家如意,信手拈来皆桃花 可是众商家那里犹如饿狗抢骨头一样去争夺的上千万两银子的生意,在李睿这厮眼中,简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赵十二由于去年开始,做了李睿的贴身护卫,他有一次在内宅巡逻过程中无意中听到了一句卫三娘和李睿聊天时候说的话。 “今年收成不是很好,整个一季度,突厥那边的药材只增加了两亿两白银的收入。” 赵十二记得自己当时就被这句话给整懵逼了。 收成不好?只增加了?两亿两白银? 你看看这是人话吗? 那收成好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只增加了两亿两白银,那是在什么样恐怖的一个数字上增加的呢? 这些猜想,让赵十二老子嗡嗡的。 而李睿的回复,更让赵十二终身难忘: “还行吧,够研究院用一阵子了。扩大一点市场吧,两个突厥部落都覆盖过去,另外向欧洲那边扩散一些。下个季度变相的提高点价格就是。” 然后这李睿就和卫三娘谈其他的事情去了,赵十二也不敢再听,深怕再听下去就要让自己成了神经病,赶紧换了一个反向去巡逻,远远的跑出去了。 现在,李睿只不过抛出一个千万两银子的订单,就可以预见的要把青溪给搅动的天翻地覆。而且,这千万两银子还只是李睿自己睿丰德开出的银票。 可以说,李睿基本上是没有出一分银子,就起到了搞风搞雨的目的。 有时候,李睿身边的人都会产生一种情绪,那就是那些和李睿作对的人实在是不了解李睿。要是他们能真正了解李睿,哪怕是了解李睿十分之一的实力,他们都能绝望的去上吊。 哪里还会有和李睿作对的信心? 果然,第二天日上三竿以后,李睿和檀儿、流苏刚起床吃完早饭。卓正园的管家就来通报: “主子,如意坊的东家和掌柜的都来了,在外面请见。” “要他们去花厅喝茶,我一会过来。”李睿顺口回答。 “檀儿不必一起去,一会流苏过来倒茶、加水,认一下人,以后说不定有用。”李睿想了一下后对两女说。 “王爷偏心,干嘛不让妾室过去?”檀儿不干了,开始半真半假的撒娇。但凡有除却她们四大侍女的外人在场,她们对李睿都不会称呼少爷。 “你怎么能轻易露面?你要记住你是情报署的头子,要保持神秘感。记住。”结果檀儿的撒娇碰上了李睿这个直男。还被李睿教育了一顿。 “妾身记住了。”檀儿柔柔的回答。此时,她哪里还有一点点黑山情报署那让人闻风丧胆的檀儿奶奶的风范。 被李睿教训了,檀儿不但不生气还乐滋滋的马上认错。这就是他们两人的相处之道,有什么说什么,不往心里去。 看李睿始终如一的对待自己,檀儿当然开心了。 哎,其实就如同某位哲人说的: 有些贱,是镌刻在女人骨子里的东西,只要是遇到对的人,逃都逃不掉。 檀儿就有点这么个意思,李睿要是有那么几天不教育她一下,她就仿佛没有主心骨了一般,连做事都提不起精神。 相反,李睿教育她几句,她就开心不已。 李睿当然也知道檀儿这毛病,但他也乐在其中。谁都愿意说话不从心头过,那才是自在。他也只有在檀儿面前,不用字斟句酌的说话,不用担心那句话不对让她产生什么别的想法。 反正,两人说话,就是字面的意思。交流简单直接,还温柔。你说李睿怎么会对这种女人放手? 当年,要是女帝不张罗李睿娶她们,估计,不,李睿肯定也是不会放过她们四个的。 李睿在走进花厅的时候,抬头远远看到对面等候自己的人的时候,不由的呆了一下。对面两个人,一个是见过面的老杨掌柜,一个就应该是如意坊的东家了。 要是这东家长得千奇百怪或半男不女李睿都不会发呆,可这对面一个妙龄美少女在默默坐着喝茶,这是什么鬼? 回头看了一样跟着来得赵十二,小声的说:“如意坊的东家怎么是个小丫头?” “主子不知道?我们都以为主子早就知道这如意坊东家是这江浙第一美女呢?不然主子干嘛要照顾他们生意?难道不是看上这如意姑娘了吗?” “我现在知道为什么檀儿刚才给我来这么一下了,她就是在提醒我,别有了新人忘记旧人。你说你们呀,我至于这样吗?我只是随意的挑选了一家看起来比较顺眼的成衣店而已啊。” 李睿为自己解释了一句,但他也知道,这时候解释已经没什么意义了。自己的护卫,自己的小妾都认为自己是看上了这如意坊的东家了。真是百口莫辩。 嗯,不过,这如意坊的东家倒是长的真不错,虽然不及女帝有成熟女人的韵味,但也正是如此,更胜在青春无敌。 而且,听说此女的一番做派颇有长孙无垢年轻时的风范,看来也是一个不安分的主。 也是,要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女孩,就会在闺房读书、绣花,才不会跑出来做生意。要知道这做生意总是免不了抛头露面的,对一个妙龄少女来讲,这压力确实是大了一点。 要不你看那如烟如雾的双眸中,怎么就含着一点点疲倦,一点点焦虑。 李睿虽然为自己辩解,但他的身体却很诚实。两眼以及强大的精神力都已经开始扫描对方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李睿精神力恢复后,对女色的把控力反而降低了。恐怕就是实力带给他的后遗症。 自然界的通用法则,强者是有优先留下后代的权利的。也是有占有更多配偶的权利的。 虽然李睿不赞成,但他也不反对这一观点,于是现在的李睿就在自己的人眼中是个好色不淫,但确实是喜欢美女这么一个形象。 看到李睿进来,杨掌柜和那女子都站了起来。 杨掌柜首先开口: “李庄主,这是鄙如意坊东家方姑娘。” 看来他们也是打听过了,知道称呼李睿为“李庄主”了。 “两位上门是客,快请坐,咱们坐下来再说话。” 看着对面的女孩呆愣愣的看着自己却不打招呼,李睿作为一个男士,当然要主动热情又不失礼貌的先招呼着。 “李庄主好,小女子有礼了。”方如意此时也红着脸,赶紧给李睿见礼。 方如意也是被进来的李睿给震惊了一下,她没想到能随手扔出两百万两银票的大富豪是如此年轻。 这也不怪方如意的失态,李睿此时的形态那岂是一个风流倜傥、丰神俊朗所能形容的。 自从精神力恢复以后,李睿就如同冻龄了一般,再也没有衰老一丝一毫。因此,李睿此时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四、五岁,正是一个成熟的男孩的黄金年龄。 在李睿和女帝媳妇取得相互之间的绝对信任后,到现在,近乎七、八年的绝对权势在握,这也让李睿浑身散发出无穷的自信和威势。加之无意中散发出来的精神力加持,现在的李睿就是人间的极品。 方如意哪里见过如此举世无双的男人。 不由得痴痴呆呆的想着少女的心事: 难道此人也是收到家族庇护的吗?这么年轻也就算了,怎么还这么帅?这么有气质? 此人虽然一双贼眼不停在自己身上梭巡,一副好色之徒的样子。 但双眸清亮,毫无淫秽之意。方如意对上李睿的双眸,也就看了一眼,仿佛就进入了无尽星空,让人不知不觉沉迷其中。而一旦错开眼神,却反而让人更想去亲近、了解。 方如意就是这么沉迷了,直到杨掌柜先出声,才把她的神思唤回现实。可是已经有点晚了,于是在李睿招呼她们坐下后,她才想起来还没有行礼。 如此失态,在方如意十六年的生命中还是第一次。 但好歹是这青溪第一丝绸作坊的东家,这些年也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虽然说都有自己家族做后盾,但自己的能力还是提高很快。 这不,方如意坐下以后,心态就马上被她自己强行收摄清醒了。 “李庄主,您再我的成衣店的话有些不尽不实啊,这是在欺人么?” 清醒后的方如意张口就给李睿扣了一个做生意不诚信的大帽子,这个时代那可真是无信不立。要是被人坐实了不诚信的口碑,那在生意场上就算是完了。 所以,李睿也不得不重视,虽然他可以不重视,但现在他的身份可是商人,自然要表现的无比重视。 “方姑娘言重了,李某可承受不起,但也愿闻其详。” 那意思,就是说,我哪里不诚信了,你说说看。 “李庄主在鄙坊成衣店,提出来的担心是无法进行运输,而我的掌柜承诺包运输、送货,李庄主才考虑和我们做生意。 但是,现在看起来,这就是李庄主在巧言令色了。李庄主住在这睿丰德名下的卓正园,和睿丰德钱庄的关系必然很深。” “是有点关系,方姑娘如何理解呢?”李睿追问。 139.所谓生意,流苏如意自来熟 “呵呵,这大隋,甚至这大隋和周边无数国家,您打听打听,有了睿丰德的招牌,什么货物不能运输?何必要我如意坊包送货,您这就是欺我如意坊。” 方如意很有点气鼓鼓的说着。 “方姑娘言之有理,我那么说确实是有点不妥,那你准备如何处置呢?” 李睿不但不推诿、不搪塞、不狡辩,反而一口认下。然后,转脸就问你方如意准备如何做? 这一下,把方如意给整的不会了。 以前在生意场上学的这先声夺人、先发制人的招数,在这李庄主面前怎么就不灵了呢? 你难道不应该多方狡辩,然后我们再激烈争论一番,最后各退一步达成谅解。这就是双方的互相交流,为的就是在以后的生意上涉及价格的讨价还价也就好互相争论了吗? 这就是培养惯性思维的方法啊。 怎么这李庄主不按套路出牌啊? 哪有这猛一下跳过双方的争论环节,而直接认下自己的不是,然后问自己的意见的? “既然李庄主同意我的说法,那么货物运输就不应该是一个问题,那么这就不应该是我们送货了。如果您一定要我们送货,那总价格要上涨一成才合适。” 反正也不会了,方如意干脆就抛出自己的早就核算好的运输成本,并把这个成本转嫁给李睿。 她就是要看看这个李庄主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装模作样的装大方来吸引自己的注意还是真有实力,不在乎这些银子。 反正她是不会认为自己值这一成的银子。 那可是最少有一百多万两啊?说句不该她说的话,这百多万两银子可以养十来万军队两个多月了,不但吃喝够了,连军饷都够了。 就在方如意期待看李睿如何推脱的时候,李睿说话了: “也好,加一成就加一成吧。要是我自己运就价格不变,要是要你们运送,总价就加一成吧。” “李庄主,你难道不需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这一成可是有百来万两银子啊。” “我家庄主就是家主,说了就算。” 此时,刚进来倒茶的流苏,看这个小女人小看李睿,忍不住插了一句嘴,为李睿抱不平。 方如意看着眼前这美貌不在她之下,而且身上又有少妇的成熟妩媚,又有上位者凌厉气质,主要是身材好到爆的绝色美人。看了看自己的脚尖,不由有点自卑的缩了缩肩膀。 但马上反应过来,自己是和这庄主谈话,怎么轮到一个倒茶的下人说话,于是也不理流苏,直接对李睿说: “李庄主,这位姐姐是?” “哦,那是贱内。”李睿才不管什么妻子、小妾的区别,只要是他的女人,他都平等以待。所以,他的观念中都是自己的妻子。介绍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的说出这种让流苏感动的要死的话。 “奴婢不敢,奴婢只是庄主的一个通房丫头。刚才忍不住插嘴,是不守规矩了,奴婢愿意领罚。” 李睿不在乎,可流苏不敢不在乎啊。她只是檀儿的一个通房丫头而已,她还是非常清醒的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的。 “嗯,确实有插嘴的嫌疑,这样吧,就惩罚你负责和这位方姑娘接洽这笔生意吧。”李睿是毫不在意这些乱七八糟的规矩的,所以给出的惩罚也是变相的奖励。 “主子,可是奴婢还不知道是什么生意呢?”流苏一头雾水的问。 而在李睿准备向流苏讲一下,自己和方如意到底谈什么生意的时候。方如意不干了,因为她有了一种受到轻视的羞辱感。 到底是一个常年被人捧着,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日子过着,导致了方如意过于膨胀的心态,受了委屈绝不忍。 “李庄主,这就是您的生意之道?我是如意坊的东家,我来和你谈生意,你用一个侍妾和我谈,怕不是待客之道吧?” “我说过,那就再说一遍,这是贱内。在我家,她们都是相当于镇守一方的诸侯。实话实说,这千儿八百万两银子的生意,要流苏出面已经是很重视你了。” “李庄主,你这话越说越不着调了,你们家还有诸侯?我看我们还是好好的聊聊您的那订单的细节吧。这外面风大,别闪了舌头。” 方如意自从这叫做流苏的女人进来后,心情就莫名的烦躁不安。对李睿在他眼中也是由欣赏、一点点少女怀春的完美对象,慢慢转变为了一个让人看不顺眼的小子了。 这大隋的规矩,不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特别是在贵族家里,这规矩就更严。那就是成年男子,不娶妻是不能纳妾的。也就是说,一个男人要是有妾室,那家中肯定是还有妻子的。 这李庄主连通房丫头都有了,那一定是有了妻子,自己又绝对不可能给人做妾。这完全是斩断了自己对李睿的所有念想,方如意自然就烦躁不堪了。 听到这方姑娘出言不逊,李睿腰杆一下挺直,脸色一沉,说: “方姑娘,你要是好好的谈生意,我欢迎,你要是过来挑事的,我可就不欢迎了。我相信这江浙九郡八十一州总有能接我订单的商家作坊的。” 李睿脾气很好,但那是指别人对自己态度不好时,李睿是可以忍耐的,甚至是不往心里去的。可一旦别人对李睿的女人不好或看不起的时候,李睿就会爆发。 原因很简单,李睿的概念是: 那是自己的女人,那是把终身都托付给自己的女人,那是为自己生儿育女的女人,自己不护着,要谁护着? 李睿这脸色一沉,周身精神力就有点失控,庞大无边的精神力就有那么一丝精神力外溢出来。 这一丝外溢的精神力并没有老实的待在意识海。而是透体而出,对着对面的方如意环绕而去。 此时,李睿整个人的气势瞬间高涨。 在方如意的眼中,李睿此时就犹如一只远古魔神降临世间,强大的气势和压力,把她这个十六岁的女孩给死死摁在了椅子上。 这椅子是李睿花厅里面的摆设,质量真是没的说。 这么大的压力之下,很多人的思维都停止,心中只有一个愿望,找个暖和的地方躲避寒冷。 但方如意到底是有底蕴的家族出来的人物,在这么大的压力下,不但心态没有垮下,而是更加笃信,这李睿的身份、背景不简单了。 此时,更是不能怂,要是怂了,以后两家不合作也就罢了,要是合作成功,那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李睿手中了。 “李庄主慎言,我何时有挑事的言语?这煌煌大隋,只有皇家才有诸侯的分封权利,我这么说有错?还是你李庄主就是当今天子?可是当今天子可是女儿身,您怕是不能够做了。” 听着这方如意犀利的语言,李睿倒是冷静了下来。是啊,对方又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用一个商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话也没错。自己一个大老爷们,何必和她一般见识。 “行了,不谈那么多了,我事情很多,没什么太多时间关注此事,流苏负责具体的事情操作,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来找我交流。” 李睿相当于是不再和方如意较劲了,确实不值当的,赢是自己肯定能赢,但就算是赢了又有能有什么意义吗?毫无意义的事情,自己干嘛要去做? “好,那以后我们这边的联系人就是杨掌柜,以后具体的事情他们两个接触就好。” 方如意根本不理会李睿忙的说辞。你安排一个小妾来对接,我就安排一个掌柜来对接。大家的级别基本对等,半斤八两,也就是了。 李睿懒得再理会这方如意,这丫头长的美丽是不假,但这脾气却是太不招人喜欢了。李睿也是被人捧习惯了的主,哪里会惯着她的坏脾气。干脆就和流苏讲起了自己到底要做什么生意。 “流苏啊,你和如意坊沟通,从她们那里购买足够的丝绸供应各地所需,要知道这丝绸的韧性是最好的,所以,我们采购的这丝绸最好是纯色的。” 因为有方如意和杨掌柜这两个外人在,李睿没有把话说透。 但流苏立即就领会了李睿话中的意思:因为丝绸的韧性好,可以起到保护士兵身体的作用,所以就要采购纯色丝绸,给黑山卫战士换装内衣。 “好的主子,我明白了,其实我们丝绸这一块的缺口并不大,交代一下卫三娘哪里,很快就能筹集齐的。”流苏相当于是情报署的二把手,对自己部队的需求还是很清楚的。 “我知道,所以,我没有定多少,先定了大约一千多万两银子的货,做个补充也好。关键是这青溪的丝绸价格实惠呀。” 方如意也不知道李睿和流苏是在演戏打击自己的自信还是根本就不在意他们的存在,就让他们这两个“外人”听到这些近乎机密的内容。 他们是在开玩笑吗? 缺口不大,可是却需要有千万两白银的货物,还是只能做缺口的补充? 你们两个不吹牛会死啊? 140.男颜祸水,俏如意错判形势 总之,方如意是认定他们两口子是在吹牛,意图镇呼自己,让自己在他们两口子面前露怯。 这要是“缺口”大,那是得需要多少银子来填这个缺口?那这李庄主的生意该是做的有多大? 反正,方如意是不能想象,既然自己不能想象,那么他们就是忽悠自己。在方如意简单的逻辑中就是这样,自己已经是食物链顶端的人,要是自己都不清楚、无法想象的事情,那就是假的。 “方姑娘,刚才我们庄主也和我说了这件事情了,我明天就把采购的样品送过去,你们就按照这样品的质量来制作。” “没问题,只要不是难度太大的御用织物,我们如意坊都没问题。其实就算是大隋皇帝御用的织物,我们也能纺织出来。只是风险太大,如果你真的要,那就要加钱。”方如意在商言商的说着。 “质量明天你一看就清楚了。至于颜色,用蚕丝的本色就好。也就是说蚕丝本来是什么颜色,就给我什么颜色,无需印染。但,是不是需要绣上特殊标记,这明天见面后再定,如何?” 流苏根本就不接方如意要加钱的话,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给对方介绍自己想要的产品。并且,也给对方留了充足的准备时间。 是啊,流苏是明天去,今天下午、晚上,你如意坊就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产品样本。 当然啊,流苏提供的样品就是方如意生产成品的标准。所以方如意很重视自己作坊的产品能不能对得上对面这个女人拿出的样品。 就连方如意自己都不知道,对方订购这千万级别的素色丝绸干什么用?这不是一笔小钱啊?这素色丝绸也就是做做内衣或睡衣,并不好卖。 方如意眼睛骨碌骨碌一转,想到了另外的一种可能性。 总不会是看天下大乱,又冒出一路反王正在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准备杀官造反吧?不然怎么会要素色的丝绸? 而且,这上千万两银子就花在我这如意坊,这是为什么?方如意并不觉得自己的美貌可以魅惑到李睿。自己面前的这个通房丫头都比自己要美上三分。 那这个李庄主把这个钱给如意坊,那就是冲着如意坊身后的势力来的。难道就是想用这千万两白银铺路,与自己家族结盟?虽然诚意不是很够,但这礼物的分量却是足足的。 开始还不觉得,但一旦有了这个心思以后,方如意再看这卓正园的下人,感觉他们都有那么一点军事素养。 “那好,小妹就在如意坊恭候流苏姐姐到来。” 想着这么多,但方如意对流苏的问题并没有一丝犹豫,还是迅速的作答。但有了这个李庄主意图交好自己身后势力的基本判断以后,方如意的态度马上就有了转变。 也不纠结到底是谁来和自己谈生意这种是不是对等的关系了。而是热情而诚恳的对流苏表示了欢迎,并且姐姐妹妹的什么都叫上了。 方如意想的很通透,既然对方是用做生意来试探或拉拢或结盟自己身后的势力,那做生意其实也就是个幌子。 自己在这个幌子上去纠结和计较那就显得格局太小,要是影响了对方对自己身后势力强弱的判断,那就不太好了。 毕竟,自己身后的势力也是需要有李庄主这样的大财主或大势力的支持。为此,方如意更是主动提出: “李庄主,流苏姑娘,刚才要是有什么得罪的,我先道歉。下午我在这青溪最大的酒楼春风细雨俱乐部摆酒,宴请两位,就当赔罪了。” 感情,这方如意开始的言语激烈都是为了这请客做铺垫的。 是啊,试想,要是一直和你针锋相对的人,被你打败,并且心悦诚服的认输、道歉,并请你吃饭。你是不是有很强的成就感?那你是不是很容易就答应对方请客吃饭的要求? 虽然这大隋帝国还没有心理学这门课,但老祖宗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这种所谓的心理学,在大隋或更早,老祖宗们就研究出来了。不过,他们不叫做心理学,而都是以类似《素书》、《长短经》一类的书籍流传下来的。 很显然,这方如意年纪虽然小,但却是一只有文化、有手段的不折不扣的小狐狸。 遗憾的是,她碰到了李睿。 李睿虽然不知道,这丫头为什么前倨后恭? 但李睿知道,人若反常必有妖。 那么,这短短时间内如此反复无常的方如意,其身份、背景恐怕不单纯就是一个生意人这么简单了。 要是方如意知道,就是自己的故作聪明的妄自揣测,让李睿对她提高了警惕性。估计她和李睿之间也能少了很多周折。 “感谢方姑娘的邀请,家中还有内眷要照顾,不太方便出去吃饭。姑娘的心意我们领了,饭局就不必了。当然,明天流苏还是会去贵如意坊确认材质的,这不受饭局影响。” 李睿语气诚恳、语调低沉的解释着。 而方如意却看着李睿张张合合的嘴巴,听到那磁性的嗓音,又沉迷到了李睿的迷人风采之中去了。 流苏此时已经发现了方如意的状态不对,但她也很理解方如意。觉得方如意能如此保持镇静,还能和自己家的王爷谈生意,这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自己这王爷天天在黑山庄和皇宫两头跑,见人、做事是忙的不可开交。稍稍有点闲暇时间,就自己在院子中躺平晒太阳,是绝对不知道自己现在的魅力有多大。 最先发现这个问题的是女帝杨婵儿。 杨婵儿发现,在近两年,不说黑山庄或别的地方,就说在皇宫。 如此礼教森严的地方,杨婵儿发现自己的侍女也好,其他宫女、女官也好,只要看到了李睿就有走不动路,迈不开腿的趋势。 而且,所有的这些女人,说话也不经过大脑,李睿问什么就说什么,一副花痴的模样。 在杨婵儿的提醒下,李睿的所有妾室们都留意到了这种现象。现在李睿的男性魅力已经转变为一种男性的魅惑。 现在近身伺候的李睿的活都是他的妾室自己在完成,大家对李睿的说辞是为了保证李睿的安全。而且,李睿的四大侍女都是伺候李睿习惯了的,所以李睿自己没有什么察觉。 心智稍有不坚定的女子,就很难过他这道美男关。 而哪些近身伺候他的侍女或宫女,本来心中或多或少的就报有攀高枝的念头。那就更经不起李睿无意中散发出来的魅惑了。 于是女帝和李睿的众多妾室,多次对身边的这些侍女、宫女进行惩罚和轮换。但,这种现象依然没有缓解。 倒是檀儿通过这次的游历找到了另外一种方法。 这个办法还是那天把流苏拉着一起伺候李睿后发现的。 那就是顺其自然,既然女人对李睿有念想,而李睿现在的欲求也不容易被自己满足,那就顺其自然就好。 反正李睿已经有这么多女人了,多一个、少一个,没什么太大区别。李睿富有四海,又不是养不起几个女人? 古之帝王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之说,现在这李睿其实就是事实上的大隋之主,有几个妻妾难道不是很正常吗? 而且,只要女人和李睿有了肌肤之亲以后,就能对李睿那该死的男性魅惑有了一定的抵抗力。 至少可以正常面对李睿,不耽误说话、做事了。不然,岂不是要累死她们姐妹几个? 关键,李睿其实并不滥情,也并不是色中恶魔。有他自己的自制力和自控力,不是那种见一个、爱一个,收一个的种马。 目前,李睿的妻妾就没有一个是随意到大街上拉来的,个个都是渊源不浅,能给李睿帮上忙的。要是从这个角度来看,李睿还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凤凰男、软饭王。 当然檀儿并不觉得李睿是软饭王,在她心中,自己的少爷那真是英明天纵,当世人杰。 所以,面对如此杰出的男人,其实并不用自己这些妻妾在男女之事这方面操心太多,如果过于压抑李睿的天性,造成物极必反,那最后受罪的还是她们这些妻妾啊。 当然,要是李睿有什么想法,凭借李睿现在的实力,又岂是她们这些妻妾能压抑得住的? 檀儿把这个发现已经用八百里加急发给了女帝杨婵儿和平妻长孙无垢,以及李睿的众多妾室。 这倒不是檀儿在妻妾之中做烂好人,而是为了解决掉她们姐妹心中最大的一个心病,算是收买人心吧。当然,檀儿的目的还是为了李睿的生活更好。 毕竟,檀儿这辈子就是为李睿而活,在檀儿的心中,李睿就是她的全部,李睿一个人的分量比她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加在一起的分量都重的多。 看到方如意脸上慢慢泛起的潮红,流苏叹了一口气,这又是一个对自己王爷有妄念的女人,自己这王爷真是害人不浅。 141.两女争风,大顺沈寿会庄主 流苏知道,按照李睿的甩手掌柜的习惯,这丝绸生意以后都会是由自己来打理,那这方姑娘再想和王爷见上一面那可就难了。 女帝就真不该放王爷出来,这一路还不知道要让多少女人为了王爷害相思病,真是一见李睿误终身啊。 想起自己前段时间,那种相思入骨的痛楚,流苏不由得对眼前还茫然一片,懵懂不知自己心思的方如意产生了同情。 也不顾刚刚李睿提出了拒绝赴宴的说法,一把挽住了方如意的胳膊,大大方方的说:“我们庄主事情多,抽不开身,你要是不嫌弃,我们两个先找地方聚一聚,如何?” 流苏倒也不是一个鲁莽之人,她是知道李睿平时对自己妻妾的宽容程度的。可以说,李睿平时在自己妻妾面前是基本没脾气的,甚至妻妾们还可以无伤大雅的欺负一下李睿。 李睿一般都不会在意。 另外,自己马上要负责这边的丝绸生意,和对方的东家吃吃饭、喝喝茶,加深一些交流,彼此留下一个好的影响,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果然,李睿马上支持: “也好,流苏去也好,把王三带上,给你当个拎包的吧。” 跟李睿时间长了,大家也就都习惯从李睿嘴里时不时会有一个创新的词汇蹦出来。现在李睿的女人们大家都知道这“拎包”的意思,就是当个随从。 “那好,我们走。”流苏见李睿同意了,就对方如意说着,然后挽着方如意就朝花厅外走去。 快要出门的时候才回头对李睿挥挥手:“庄主,回见了。” “路上小心。”李睿追了一句。 其实,李睿也知道,这明里暗里对流苏的保护一定不会少,但就是忍不住要多叮嘱一下。或许是“父爱”发作了吧?李睿自我反省着。 “嗯,这个,李夫人,咱们去哪里吃呀?还没告别就这么走了,不好吧?” 方如意一时没反应过来,就被流苏拉出了花厅,感觉还没和李庄主道别,是不是不太礼貌。但具体那潜意识里面是不是舍不得和李睿分开,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别叫我李夫人,李夫人自然是有的,但这个称呼我承受不起,你不用多想,要是不介意你就直接叫我流苏吧。” “那好,流苏姑娘,你肯定比我大,那以后我就叫你流苏姐姐了。你就叫我如意吧。” 流苏很洒脱也很清晰自己在李睿身边的定位,于是就在和方如意交换称呼时,要对方直接叫自己的名字就好。 流苏可是知道轻重的人,这正派的李夫人可只有一个,那就是当今女帝陛下杨泽天。当然,这世上还有、也只有一个人叫她为婵儿。 就算是平妻也是长孙无垢,勉强能称得上如夫人的也是四大贴身侍女和卫三娘,柳琼花那几个。 所以,流苏哪里敢让方如意称呼自己为“李夫人”? 那要是传进任何一个李睿的其他女人耳中,都不用她们亲自出手,只要她们其中一个略有不满,她们的下属分分钟就要了自己的命。 要知道,李睿的这些妻妾可都不是放在那里摆着看的花瓶,个个都是有自己的一摊事业,手握重权的女人。 这些女人也就是在李睿面前温柔、恭敬、娴淑,一旦到了各自的领域或岗位那可都是女王。个个都有自己的私人势力,那威风和决断力毫不逊色于那女帝杨泽天。 而流苏自己只是檀儿的一个使唤丫头,机缘巧合之下被李睿收了房。论势力、人脉,论和李睿的亲近力,她可以说是排在李睿所有女人的最后一位。 哪里敢有一丝逾矩? “那好,我就叫你如意妹妹了,现在我们就去这青溪的春风细雨俱乐部吧。那里应该是有这青溪最好的厨子才对,咱们今天就吃他了。” “行啊,我本来就在春风细雨俱乐部的餐厅定了位置,正好省了再到处找位置的时间。对了,流苏姐姐,李庄主的夫人很多吗?我怎么感觉你不是太尊重李庄主啊?” “你是说,我们离开的时候,我只是挥挥手就走这回事吗?” “是的,这显得很失礼。”方如意没有意识到,她现在正在替李睿抱打不平。这可能就是潜意识的想护着李睿的心态作祟吧? “没有关系,庄主这人很随和,平时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其实没有那么多的礼仪讲究。要是礼仪过于繁琐,庄主反而是要骂人的。” “基本礼貌还是要有的,不然下次不好见面。” “算了,以后再说吧。” 流苏想着,你方如意这辈子不知道还有没有再次见到李睿的缘分?真是想的够多、够远的。 有时真不得不说这女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流苏和方如意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天,等两人走到卓正园门口的时候,关系就已经好的像亲姐妹了。 也就是在此时,流苏才终于搞清楚这趟买卖的实质。 这如意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存货可以交给李睿。这就需要如意坊来牵头,发动青溪所有的丝绸作坊,才能在李睿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货物的生产和移交。 这就牵扯了多家丝绸作坊之间的订单分配、关系协调和生产调派等等一系列问题。 逐渐牵扯到缫丝等下游产业的整合,甚至直接可以下沉到养蚕女的工作强度。 可以说,李睿的这一个千万两白银的订单,把这以丝绸为命脉的青溪城给完全动员起来了。 青溪城在平时沉静的时候看不出来的问题,一旦整个城市高速运转起来,就会暴露无遗。而这些在整体运转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才是李睿想看和关心的问题。 “报告。” 在两女离开后一个多时辰,李睿还在花厅坐着想事情的时候,花厅门口传来一声有力的报告声。 听这声音,李睿就知道是龙卫的士兵来了。 现在各个系统有各个系统的进门规矩,一听就知道: 要是皇宫内卫系统,那是在门口大声唱名,说:某某某,什么职位,求见王爷。 要是黑山卫系统,就在门外先喊报告。 要是家里人或侍女,那就直接就进来了,根本就不通报。 “进来。” 李睿话音落下,门口进来一个精壮的小伙子,对着李睿就是一个敬礼。在李睿还礼后,开始报告: “报告司令,青溪方腊派来一个特使,求见司令。” “人呢?” “在门口被我们拦下来了,请您定夺。” “嗯,请进来,客气点,现在我的身份是个商人,你们注意点。”正好自己还在花厅,都不用换地方了。 “是。”来得小伙子敬礼后离开。 哎,李睿叹口气,自己把这些龙卫训练的太狠了,个个都像钢铁战士。就算是刻意掩饰,怕是痕迹也很明显。让有心人一看,就知道这些人是部队出身。 “大顺圣公座下,沈寿,拜见李庄主。” 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模样的人,略带倨傲的对着李睿微微拱手,就算是见礼了。 虽然已经对外宣布建国大顺,但方腊毕竟是草根出身,其手下的文臣武将还是带有草莽习气,这一自我介绍不像一个朝廷的大员。倒是像一个强盗头子的部下。 “李某人,一介商人,哪里能劳动圣公座下七大谋士之一的沈参政亲自到访,快请坐。” 沈寿听到李睿的话以后心中就是一惊。 他们花费了老大的力气都只能查到这李庄主是睿丰德的贵宾。是一个带着人到这江南来游历的大富商,其他的就查不到什么了。 而对方只听到自己的名字就马上把自己的老底给掀出来了,这还怎么谈?完全就做不到知己知彼啊。 难道,这是睿丰德和这个李庄主共享了情报么?摸不清眼前的人底细的挫败感涌上心头。顿时,沈寿的气焰就被李睿给打下去了。当下沈寿就客气的说: “李庄主言重了,就凭您能成为睿丰德的贵宾,住在这卓正园。您就有资格接受沈某的求见。” 李睿不想和他多客气,而是直接问:“沈参政此次过来卓正园有何贵干呢?千万不好说只是来拜访一下李某啊。李某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哈哈。”沈寿打了一个哈哈,掩饰一下自己的尴尬。 “圣公听闻李庄主在这青溪下了千万两白银的订单,特命我来对李庄主表示感谢。” “正常的生意往来,圣公太客气了,这感谢我可不敢当。这是圣公治理地方得法,这里的丝绸比其他地方的价格要低不少。生意人,自然是要来做生意的。” “话可不能这么说。自从大顺建国后,受到隋朝廷的打压,敢于来和我们做生意的人也是越来越少。这次李庄主这种雪中送炭的及时帮助,对我大顺朝廷来说就是莫大的功劳。圣公自然是要有所表示的。” 看着李睿仿佛不太感兴趣的模样,沈寿也知道,如此有财力,有背景的大商人,自己在这里空口白牙的讲,对方是没有什么感觉的。 142.令牌银票,商人的最高待遇 想到自己来以前准备的东西。于是沈寿自信的从怀中掏出一个有两个巴掌大小的盒子,对李睿说: “圣公的心意在此,请李庄主切勿推辞吧。” 如此形式,李睿也不好推辞,也就一挥手,身边的龙卫马上走过去接过来,仔细查看后才递给李睿身边的侍女。 侍女再次查看后,才双手捧给李睿。 看到李睿如此做派,再想起自己进门时阻拦自己的那些龙精虎猛、训练有素的护卫。沈寿就是自视再高,此时也明白了,对方的身份一定是贵不可言。 言谈举止也就更小心翼翼了。 要知道,这现在可是在大顺的地盘上,本来沈寿是要用圣公圣旨的名义来赏赐这些东西的。但从进门开始就觉得这里的气派丝毫不下于圣公的皇宫,甚至有些底蕴的沉淀还有过之。 加之,那李庄主一口就道破自己的出身来历。让自己措手不及之下,方寸大失。 所以沈寿才改为说是圣公为感谢李睿来做生意而赠送的礼物,不好说是圣公圣旨给予的赏赐。甚至,他判断就算是拿出圣旨对方都不一定买账,所以干脆连方腊的圣旨都没拿出来。 李睿随手接过身边侍女打开着捧过来的盒子,看了一眼,信手拿起盒子里面的一个令牌状的物件,仔细看过去,上面刻着四个字: “大顺皇商”。 翻过牌子来,背面还刻着几个小字:“免税、免赋,与朝同休。” “沈参政,圣公这是何意?”李睿大致明白了,但这礼物好像有点太重了吧?所以,还是要问清楚。 “这是对我大顺有杰出贡献的商人才能获得的殊荣。就像这令牌上写的一样,只要有这令牌,贵庄的所有生意都可以免税,贵庄主所有的下人都可以免赋。而且,这待遇是世袭的,是可以荫及子孙的。” 吞咽了一口唾沫,沈寿接着说了一句:“这是历朝以来商人的最高待遇。” 听到沈寿这么说,李睿并没有表现出沈寿预期中的惊喜或感激涕零的神态。 李睿只是点点头,又拿起令牌下面压着的一张纸。看到这张纸以后,李睿的脸色终于有了一点变化。 倒不是这张纸有什么特殊,这张纸就是一张银票。李睿脸色变化的原因是这张银票正是自己送给方如意的如意坊作为定金的那张。 别人或许还确认不来,但这李睿是什么人啊?那是睿丰德的幕后大东家啊,怎么会看不出银票上的秘字就是自己送出去的那一张。 “圣公和如意坊是什么关系?”李睿好奇的问了一句。 “这正是沈某此次来的第二件事情,也不怕和李庄主名言,这如意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是圣公的产业,如意坊的东家方如意就是圣公独女金芝公主。” “哦,当真?” 李睿并没有如沈寿预期的那样,流露出各种惊奇、惊慌、惊喜等表情,只是淡淡的反问了一句。 要是说李睿自己心里没有一点波澜,那也是假的。但李睿心中的波澜却不是因为这方如意是方腊的女儿而掀起。 本来听说这如意坊的东家姓方,又是小小年纪的女生,李睿就在怀疑这方如意是不是和方腊有什么联系?这沈寿的到来,正好给李睿解了疑惑。所以这点上,李睿没什么好惊喜的。 李睿心中思潮汹涌的是,自己的运气和这无所不在的巧合。 别人不知道,但他自己是知道的,他只是随机选了一个看到顺眼的成衣铺子而已,就选中了江南第一大丝绸作坊如意坊。 而自己在探查方腊造反的事情,这如意坊的东家就是方腊的小女儿金芝公主。 这要是巧合,那就太巧了吧? 李睿担心,这是世界意志在暗地里操纵这一切。 不过让李睿疑惑的是,自己本来以为这世界意志是要抹杀自己这个外来户。就算是不抹杀,也必然会设置许多障碍。 可是看自己的青溪之行,这世界意志却仿佛是在帮助自己一样,处处给自己方便,这就奇了怪了? 李睿一直在琢磨这事,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两个,一个是世界意志认怂,已经认定自己是他的代言人,给了自己主角光环,让自己处处心想事成。 另个一个可能,李睿认为最接近真相,那就是这方腊的存在比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危害更大。世界意志认为必须要铲除这个毒瘤,甚至不惜借自己的手来做这些事情。 这种种巧合造成的方便,就是世界意志给自己的奖励或者说是帮助。 在李睿胡思乱想,脸色不断变化的时候,沈寿却以为是自己暴露金芝公主的身份,让对方感到了恐惧。 连忙趁热打铁,继续施加压力。 “千真万确,金芝公主从小就聪明伶俐,而且不喜欢女工刺绣,偏爱这生意买卖。圣公也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娇宠的厉害。也就随她兴趣去玩了。” “圣公英明。” 这倒不是李睿马屁,而是他确实是挺欣赏方腊这种开明的教育方法,也就毫不吝啬的给方腊这种不压抑女儿天性的作法点了一个赞。 “圣公确实英明,谁也没想到,这金芝公主十一岁创办如意坊,到现在这如意坊基本统合了青溪所有的丝绸纺织作坊,以及半数以上的丝绸销售店面。把如意坊做成了这整个江南地区最大的丝绸作坊。” “金芝公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英明。”李睿也为方如意的经商天赋点了一个赞。 是啊,虽然有如此强大的背景,但一定还是自己的勤奋才是方如意成功的秘诀。 特别是,这如意坊最多也就是借着方腊这几个月扯旗造反,称帝称王能多点垄断的机会。在以前还不是在大隋的统治之下,和其他作坊一样的挣扎求活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这方如意能做到江南最大的丝绸作坊,其经商天赋确实不容小觑。 “是啊,公主殿下是智慧与美貌并存。” 沈寿也由衷的附和了李睿一句。 “所以呢,那你沈参政今天来,到底是来做什么呢?金芝公主刚来谈完生意,当时她可没有暴露身份,现在你沈参政过来揭了公主的老底。沈参政,你这怕是给自己在招祸啊?” 李睿干脆就吓唬了沈寿一句。 沈寿听到后,心里咯噔一下。 是啊,自己这次来是来拍金芝公主马屁的,本来是想用金芝公主的身份来压一下这李庄主,让金芝公主的生意做的更加顺风顺水。 可是,沈寿忘记了这金芝公主的骄傲和自信。 要是金芝公主知道了自己这个作法,怕是不但不会感谢自己,反而会去圣公那里告自己的状。而圣公方腊最痛爱这个独女,那自己不说前途了,怕是性命都堪忧。 想着想着,沈寿不由的头上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李睿看到这种情况,内心哈哈大笑,对这大顺君臣的关系感到有趣。而表面上却是对沈寿露出了同情的神色。并加了一把火: “也不瞒沈参政,我既然是这睿丰德的贵宾,也自然是知道一点这钱庄生意的秘密的。你刚给我的那张银票,我可以肯定就是我给如意坊做定金的那张银票。沈参政,这事情可就大了。” 李睿用悲天悯人的神态对沈寿说着。 这一下,沈寿更是满头雾水,这有什么事?大不了就是暴露了如意坊和大顺朝廷的关系?而且这还是自己特地要求大顺户部的主官特意而为的。不然怎么能引起刚刚李庄主的发问? 李庄主不发问,自己又怎么好引出这金芝公主的话题? 这是自己的一大得意之作,怎么听对方的口气,这事还是个大麻烦呢? 但此时沈寿心神已经失守,不能很好的思考问题,怎么也想不通其中关节窍门。只有再次对李睿拱手躬身作揖: “请李庄主赐教一二,在下感激不尽。” 此时的沈寿,哪里还有刚见面时候的倨傲,完全就是一副小学生求老实解惑的态度。 这种种事情发生也不过是在两人见面的几句三言两语的对话中。 (本章完) 143.定计招安,三言两语降沈寿 沈寿的这种前倨后恭的变化,这把侍立在旁边的龙卫和侍女们都看得目瞪口呆,却又觉得那么理所当然。 自己庄主是什么人?那是当世文圣啊,搓揉一个小小的伪朝廷的臣子还不是想他圆他就要圆,想他方,他就会方。两人实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完全没有可比性。 这不,还不到几句话,李睿也就出了一招,这沈寿就怂了。 “哎,大顺的朝政我就不予以评论了,不然显得对圣公不尊重。其实商人交税天经地义,难道要朝廷免费保护这些商人?难道要所有人都去经商?只有商人合理按章程交税,这个国家才能走入良性循环。” 看沈寿在两眼呆滞的出神,李睿知道,自己和他讲这些,那就是对牛弹琴。而这老牛还偏偏听不进去。 于是李睿只有回头讲和沈寿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 “沈参政,你把我送出去的银票还给我,在你看来是给了我一个提醒,提醒这如意坊的背景不一般。 可是你想过没有?这银票流通了一圈,最后又回到我手里。你猜测一下,那些负责银票流通的官员会到圣公那里怎么说?” 果然,一涉及自己的利益,沈寿就开始思考。 “他们会说我给金芝公主挣面子去了。”说到这里,沈寿突然反应过来了,大声叫到:“不,他们不会这么说。他们只会说我把这银票拿走,不会和圣公汇报我做什么去了。” 是啊,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其他官员怎么会让沈寿在圣公方腊面前显示出对金芝公主的帮助?那岂不是会让沈寿因为帮助了方腊最喜欢的小女儿,而讨得方腊的欢心? 其他官员绝对不会这么好心。 “对,这是文化属性,是人性。大家不会帮你说明这钱的去向。这是其一。关键的是,你这钱给我了,你想必会猜到其他人会怎么说?” “请李庄主不吝赐教,沈寿这厢有礼了。”沈寿连忙又给李睿作揖、鞠躬。 “哎,你怎么就不开窍呢?大家都会说,你这种做法势必让大家认为大顺朝廷没钱、没实力啊。 你想想,你花出去的钱是刚收进来的钱,是不是说明朝廷没钱了?如果落在你政敌嘴中,你这是不是大罪?” “啊!” 沈寿突然仰天大叫了一声。他明白了,这是极为有可能的,不,这就是一定会发生的。那几个和自己不对付的家伙,一定会借机要自己的命的。 自己真是摊上大事了。 “请先生救我,寿以后必为先生马首是瞻。” 说完,沈寿就对李睿跪下了,这沈寿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狠角色。发现大顺朝廷会要自己的命,马上就转变了阵营。 而且他知道,眼前这李庄主是个高人。就凭自己简单的几句话,就推测出自己即将面临的灾祸。与其自己在这里惶惶不可终日,还不如直接请教这李庄主,如何能救自己的小命。 “呀,何至于此,沈参政快起来。”李睿虽然这么说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但自己并没有站起来走过去,亲自扶他起来。 而是一个眼神过去,让身边的龙卫去扶的沈寿。 自己的命可是金贵,没必要冒一点点的险。毕竟这沈寿是今天才见面,还是保持一点距离,小心谨慎为好。 看着沈寿被龙卫扶起,然后在花厅的座位上坐好后,李睿才开口: “我先问一句,今天你过来,想必也是自己的私人意思吧?” 看到沈寿在点头,李睿也就继续按自己的思路说下去了: “那么,事情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以前想必你也做过很多次这种事情,只是金额应该没有这么大,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对吧?” 沈寿没有别的动作,只剩下点头了。他平时老是自诩为聪明人,大家也都认为他沈寿能言善辩。没想到在这李庄主面前,弱智的不如三岁小儿。他的过往和现在的一举一动都被李庄主推测的清清楚楚。 “好办,你以前的举动方腊肯定是知道的,只是这次你事情没有做圆满而已。现在,你马上出去,到春风细雨俱乐部,我估计方如意还在用餐,然后,把银票给她,就说是圣公的意思。” “可是圣公没有这个交代,假传圣旨也是死罪啊!” “笨死你得了。你就说是给方如意完成这单生意的本钱啊!” 李睿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说。 “她要完成这上千万两白银的生意,资金的缺口是非常大的。我估计你大顺朝廷确实是缺钱了,不然那方如意怎么会想着要其他作坊垫资。而把我给的定金上交大顺朝廷呢?” “最近用兵的地方多,军饷和奖励发的有点多。朝廷确实不富裕了。” “看,这就是你的罪了。要是朝廷不缺钱,你做这事也还没什么。可是现在大顺朝廷真没钱了,你这就是漏了大顺朝廷的底,方腊第一个就是要你的命。” “那现在,不要紧了吧?”沈寿紧张的问。 “现在应该不要紧了,你把银票给了方如意,你最多就是一个讨好公主,挪用公帑的罪名。但由于方腊最宠爱这小女儿,所以,你不但不会有事,就算是暂时会被斥责或降级,但以后会有更好的仕途。” “谢谢李庄主指教,但凡我能过这一关,以后我必以李庄主马首是瞻,绝不反悔。如有虚言,教我沈寿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说完后,沈寿趴下给李睿磕了三个头,这就是认主的意思了。 “好了,无需虚礼,快去吧。”李睿生生受了他这三拜,这才打发这沈寿离开。 “寿告退。” 这是涉及自己性命的大事,沈寿自然是心急如焚。于是,给李睿磕完头后,就赶紧离开卓正园,去春风细雨俱乐部找方如意去了。 “呵呵,没想到,做笔生意,无意中还结交了一个什么公主,并且发展了一个方腊身边的钉子。怎么都是赚了。” 李睿自言自语了一句,赶紧朝后堂走,见了两拨人,发了一个时辰的呆,他的肚子早饿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自然要去找饭吃。 看着李睿到后堂狼吞虎咽的吃饭的样子,刚刚走过来和李睿汇合的檀儿不由的捂着嘴吃吃的笑着。 “少笑话人,你现在过来肯定有事,说吧。不影响我吃饭的胃口就好。” 李睿是了解檀儿的,不是有什么急、难、险、重的事情,檀儿是不会来打扰自己吃饭的。 “听燕儿说,刚才来的那如意坊的东家是方腊的金芝公主,后来又来了个什么方腊朝廷的官,被少爷你三两下就收服了,檀儿佩服。” 燕儿,就是服侍在李睿身边的那个侍女,是檀儿的人,自然是要向檀儿通风报信的。 反正李睿也不介意这种程度的通风报信,檀儿自然是有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这是夹在一大堆对李睿的表扬和赞美中说出来的,李睿自然就更不会在意那燕儿的通风报信了。 对李睿的赞美,犹如不要钱一样,檀儿那是张嘴就来。 李睿被檀儿夸着飘了一会,就清醒过来了。 “好了,燕儿是你的人,想你汇报是没错的,别替她找补了。是不是这方腊又有什么动静了?” 李睿自然是猜对了,能让檀儿打扰他用餐,那一定是急事。而现在、当下涉及自己的急事,最大可能就是方腊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少爷料事如神,方腊主动出击了。” 檀儿还是先拍马屁再说事。 “他麾下的两位大将,方杰、杜微各领一万人马,一路攻会稽郡,一路攻宣城郡。现在这两个郡兵马都不多,郡守在向大姐求援。大姐觉得我们就在附近,看是不是要独立师派两个营出去帮帮忙?” 在李睿家里,女帝是当之无愧的大姐,所有人只要说大姐,那就是指女帝了。 “当地驻军呢?我们并没有裁撤或调动当地驻军,这万把人的反贼,当地驻军搞不定?” “还真不怪当地驻军无能,这方腊的部队和一般的农民军不一样,他们训练有素,器械精良。而且有完整而独立的作战意志,这一万人杀过去,当地那点驻屯兵确实不是对手。” “看来这大隋朝的兵制要改一改了。驻屯兵不行,那就改为募兵制好了。”李睿没有认为这是多么大的一件事情,思路跑去思考更大的兵制的问题了。 檀儿不干了,悄悄的伸出小手,在李睿的腰间掐了一把。微微的痛觉让李睿回过了神。看着檀儿的大眼睛,李睿猛然响起,眼前谈论的是出兵的问题,而不是大隋兵制问题。 “要我灭了方腊也是顺手的事情,现在看来这方腊采取的是团结商人剥削农民的方法。这在商业发达的江浙一带还是蛮能得人心的。既然搞清楚了,那方腊就可留可不留了。” “那少爷的意思是,直接斩草除根,除了方腊这一路反王?” “除有很多种方法,不一定是要杀绝,我们可以招安啊。既然他们的士兵有这么强的战斗力,杀了多可惜。可以让方腊的部队去帮婵儿打仗嘛。那么多反王,够方腊去打仗的。” (本章完) 144.大将降隋,圣公急眼再兴兵 “嗯,少爷这计策不错,免得总是要咱们家的黑山卫出手。咱们可是没有拿朝廷一个铜板的军费啊。” “小气,朝廷还不是我们家的。只是未来是留给杨佑那小子玩的。你们放心,大家的孩子我都有安排的。不用着急,孩子还小。以后他们自己的江山,让他们自己去打就是了。” 这是李睿第一次在檀儿面前透露自己对孩子们的未来的打算。算是给大家打一个预防针吧,别惦记这杨氏大隋的江山。 “不过招安归招安,还是要先把这方腊打痛了,才好招安。不然,他那圣公脾气一上来,还以为我们去求他,那就是找死了。你去叫王未进来。” 两万还算厉害的冷兵器部队,根本不能提起李睿亲自作战的兴趣。他叫独立师的师长过来无非就是安排一下,怎么能全歼这两万人,并且最好是逼降这两万人。 这不是对外战争,不管造反的队伍还是自己的队伍,大家都是大隋的男儿,能少死一个人就是为大隋保留一份元气。 因此,李睿特意把王未叫过来仔细研究作战计划,争取做到少死人。当然,也不能因为为了少死人而束缚住了独立师的手脚,毕竟战争总是要死人的。要是招安了方腊,也能少死不少人。 一直和王未、檀儿商量了足足有两个时辰,才把大致的作战方案确定。当然,这个作战方案可不止是对付那两万人,而是针对整个方腊集团招安的作战方案。 怎么打?怎么谈? 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谈? 底线和原则是什么? 一直到华灯初上,李睿才长吁了一口气,挥手对王未说: “你先去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逼降那两万人。后续计划我们边走边看,你先去吧。” 等王未敬礼离开后,李睿对檀儿说:“八百里加急,给你们大姐送过去,听听她的想法。毕竟这是她的帝国,别老是偷懒做内政,打仗的事情完全不操心怎么行?” “也不怪大姐,这打仗的事情有你操心就够了呗。这要是操心的人多了,反而要坏事的。”檀儿为女帝辩解了一句。 “嗯,有道理,你去吧。顺便看看流苏这丫头回来了没有,问下她的丝绸生意谈的怎么样?” 李睿想想也是有道理,要是女帝真的也插手军事,战略眼光层级不一样的两人闹矛盾的机会肯定会增加,时间一长肯定影响夫妻感情。 看来自己这女帝媳妇是拥有不争而争的大智慧啊。 “少爷是要问流苏谈的丝绸生意,还是要问那如意坊的女东家呢?” 檀儿难得的打趣了李睿一句。毕竟,哪里有不吃醋的女人啊。 “都可以问一下,不知道那沈寿后来如何了?都要问问。至于那方如意,要是方腊被招安,我们还是有机会继续做生意。要是方腊不识时务,那么这如意坊怕是要换东家了也说不定。” 有了这几个女人后的李睿,对装傻充楞那是颇有心得。他绝不回避、逃避问题,而是直接分析问题。把各种感性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用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就让这些女人再也没有理由吃醋。 简单来讲,李睿的逻辑就是,我是为了大局,我是做出了牺牲,所以我不是好色,只是历史发展的需要而已。 可别说,这招数百试百灵,从不落空。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李睿并不沉迷女色,只是众多妻妾需要一个台阶下来而已。李睿这么一分析,大家都有了面子,就有了台阶下,自然就一团和气了。 这么多年下来,再多的情情爱爱也都淡然了,更多的是大家搭伙过日子,慢慢的亲情也就多于爱情了。再说,在这大隋时代,爱情,实在是一种奢侈品。 大业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大顺皇宫。 “怎么回事?方杰、杜微怎么会投降?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说他们战死了朕还更相信一些。” 方腊的手把紫檀木的桌案拍的啪啪直响。 嘴里更是歇斯底里的在咆哮。 是啊,大顺朝堂内外谁都不会相信,自圣公起事就一直跟随在侧的两大军中柱石怎么会投降?如果连他们两个都会投降,那就说明这大顺朝廷是真的到头了。 方杰、杜微的投降给大顺朝廷带来的不是别的,而是信心上的毁灭性打击。连方腊圣公的绝对亲信都对大顺朝廷无望而投降,那一般的小官僚还有什么指望吗? 肯定是没有了嘛。那大家自然就要各自为自己的退路打算了。一旦一个朝廷的众多臣子都开始找退路,那这个朝廷就真的完了。 你想啊, 一个找退路的将领会不会在战场上和敌人拼命? 一个找退路的文臣,一旦遇到敌人送来的劝降书,会不会劝自己的皇帝投降? 一个朝廷的心散了,大家都是在敷衍差事。这个朝廷会不会完 不得不说李睿的这套方案用心之毒辣确实是罕见。不过唯有如此,才能少死人,少死大隋自己的人。 左丞相娄敏中看着自己的皇帝怒气稍稍小了一点以后,马上出列上奏: “启禀圣公,两员大将降敌,却是我大顺之耻辱。微臣建议,马上锁拿这两个人的家眷,逼其回来或自尽以谢天下。” “朕,准了,你去办。” 气头上的方腊也没有多想,自古以来擒拿反叛之人的家眷,那是通例,也没什么稀奇。也就顺口安排提出这个建议的左丞相去办了。 “臣遵旨。” 获得批准的娄敏中急忙跪下磕头。 此时方腊才想起来,自己这些下属臣子可不是铁板一块,有的还有私仇。这娄敏中就和方杰、杜微因为家中争夺生意而结下了私仇。 这次一听说两人坏事了,娄敏中立即跳出来,说是锁拿家眷,其实就是要干抄家灭族的事情。 本来还想维护一下两人的家眷,毕竟平时都有来往,两家的幼子还都叫过自己圣公伯伯。但,方腊回头一想,既然你们两个叛了,那就别怪老哥哥我辣手无情了。 可是方腊就不是一个魄力大的人,一时间也有点 (本章未完,请翻页) 犹豫不决,加之本来就是生性多疑,这次两员大将的投敌,更是让方腊对任何人都更加疑神疑鬼,于是方腊发话: “右丞相,祖士远。” “臣在。”祖士远赶紧出列,躬身而立。 “你协助左丞相。” “臣遵旨。” “左右丞相,你们现在就去办,迟则有变。”方腊到底是打仗打老的统帅,知道事急从权的道理。并不要求两个丞相一定要散朝后再去锁拿两位叛将的家眷。要知道,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要是等散朝,说不定两家的家眷都得到消息后跑了。 那自己岂不是枉做恶人?既没有抓到人来威胁两个叛将,又落下一个诛杀降将家眷的残暴名声? 看到左右丞相遵旨离开,方腊想起这次远征的失败,内心涌起强烈的不甘心。因为据他的侦查部队回报,这两个郡的驻屯兵根本就不是自己部队的对手。 这次一定是因为两人投降,所以才导致全军覆没。如果再派遣部队试试呢?想到就做,此时方腊也果断了。 “邓元觉、石宝何在?” “末将在。”从武将队伍里走出来两员战将。那都是虎背熊腰,胳膊上能跑马的好汉子。 “你二人各将一万兵马,继续征伐会稽郡和宣城郡,一定要打通我大顺和其他反王之间的通路。不能让隋朝把我们一个一个的分割吃掉。” “末将遵旨。”两将领大声回答,显得很有信心。但内心怎么想的,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这就是每个反王心中的痛。 虽然现在整个大隋到处是反王,但每个反王都是各自为战。就没有两个反王的地盘是相互连接的。也就造成了每个反王都是孤军奋战,绝对不要想有什么相互支援的好事。 其实这就是李睿的布局。你们要是把原有的农民和土地的附属关系给砸个稀烂,李睿还要感谢这些反王。完成了他想完成,又担心变革太过激烈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 现在好了,各地都纷纷闹反王,自然是要砸掉原来的贵族体系建立新的贵族体系。而等到自己带领黑山卫横扫过去,消灭了新的贵族体系,那大量的无主土地也就出来了。 自己再把土地分给无田地的农民,自然天下太平。 再用上好的良种,让农民不至于挨饿而卖地或抛荒。 那这土地兼并的速度就可以放的很慢,如果自己的工业革新能及时发动,就会打破那困扰各个王朝上千年的土地兼并导致流民造反,最后改朝换代的怪圈。 自己的子孙自然就可以万万年了。 看,李睿为自己子女计划的多么深远。因此,这大隋的满地烽火,李睿只是把他看成是新世界将要诞生前的阵痛。李睿只会去引导,绝不会去阻止。 一个时辰的时间悄悄滑过。 在方腊觉得各种事情处理的差不多,要宣布散朝的这个当口,左丞相娄敏中气喘吁吁的跑上大殿,对着方腊就跪下磕头。嘴里大喊: “启禀圣公,大事不好了。” (本章完) 145.人去楼空,父女谈心论婚嫁 “左丞相,何事如此惊慌?两个叛将的家眷锁拿的如何了?”方腊也是奇怪,这青溪城内自己可是有十多万精锐驻防,哪有什么不好,能让自己的左丞相如此失态? “微臣赶到两个叛将家中的时候,两家早已人去楼空。这是臣在叛将方杰、杜微家中大堂上搜出来的信件,应该就是留给圣公的,请圣公过目。” 说完后,左丞相娄敏中把手上的信件交给宫女,自己灰头土脸的爬起来,默默的走入文臣的队伍中去了。 “人,我们都带走了,不用追,也不用送行,咱们后会有期。” “啪”的一声,方腊把这写有简单几行字的书信拍在了自己的龙案之上。 大声的咆哮起来: “杨泽天,你欺人太甚。” 话锋一转,又对着自己的群臣开始了数落: “混账东西,混账东西,青溪令何在?我这里才刚收到这两个忘恩负义家伙投敌的消息,这两人的家眷却早都已经被人接走了,到底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在我们眼皮子地下,两家如此多的人就能这么没了?” 青溪令级别太低没有资格上朝,但方腊这一骂,基本上是把青溪所有的防卫部队都骂进去了。 是啊,两家可都是三品将军的级别,家里虽然直系亲属人不多,但婆子丫鬟、家人奴仆加到一起,两家也有上千人。在青溪,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就这么消失了,方腊怎么能不暴怒? 要是,敌人悄悄的运送个几千部队进来,在关键的时候发动攻击,那是可以轻易的干掉方腊这个圣公的。 正是有了这种认知,方腊才会由此想到、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 这太可怕了,青溪在操作这件事情的人的眼里那就如同不设防城市了。所以,方腊才既暴怒,又心虚惶恐。 “父皇,这么多人,又有老幼妇孺一定走不快,要不咱们派人去追赶一程试试?”大太子方天定在旁边劝了一句。 此时,满大顺朝堂也就只有这个大太子方天定敢说两句了。其他人,要是说话,说到点子上还好,要是说的不对方腊的心思。在如此暴怒之下的方腊那可是会不问青红皂白就杀人的。 方腊觉得自己的大儿子说的对,万一找到或抓到一两个人,至少可以挖出这青溪城里面的一个巨大的隐患。避免这个漏洞被敌对势力所利用,以后来进攻自己可就麻烦了。 “有道理,谭高何在?” 方腊此时其实也还冷静,并没有因为没有抓到人而真的生气。毕竟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兄弟,没有抓到家眷,让方腊内心莫名的轻松了许多。 他那生气的状态也不知道有几分是真实?有几分是演戏?帝王御下之术,确实难说的很。 “末将谭高在。”殿前走出方腊的三军元帅。 “提调你本部人马三千,赶紧去追,以三天为限,追不到就撤回来,不必穷追不舍。” 一谈到用兵,方腊马上恢复了原有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睿智。他给谭高规定了追击的时间,表明上是为了替谭高着想。其实,就是避免谭高追击无果,又不敢擅自回兵。 那样搞不好就让自己又逼反了自己的三军元帅。 “臣遵旨。” 谭高得令后,也不墨迹,马上按剑而出。 至于向那个方向去追,那就是谭高自己的事情了。方腊才懒得管,他只负责决策是追还是不追就好了。要是具体的事情还要方腊去操心,那这大顺朝廷不要也罢。 其实,这方杰、杜微家眷是被李睿给就地隐蔽了起来。不然两个将军府杂七杂八的上千人,要是一起撤离,不可能不引起大顺朝廷的关注。 这大顺朝廷可是造反的草寇,随时都要提防大隋朝廷的围剿,警惕性可是高的很。 以至于连李睿也没有办法在无声无息之中让这上千人顺利撤离。 不过李睿有智慧,他就在这青溪城内使了一个障眼法,硬是让这上千人消失在的人们的眼前。 其实戏法人人会变,说穿了一文不值。但没有揭开谜底以前,至少大顺朝廷是没有能力去找到这些人的。 在李睿安排独立师二团去围剿、逼降方杰、杜微两个人的部队之初,他就在布局如何撤离两位将军的家属。 于是,在收到用黑山卫特有的传讯方式传来的方杰、杜微两人,在部队伤亡接近一半以上,被迫投降的消息后,李睿就马上启动两人家属的撤离工作预案。 在拿到方杰、杜微两人的亲笔信说服了两家人配合自己的行动以后,李睿就把两家的核心家属通通搬回了自己的卓正园。 这卓正园可是占地九十多亩,其地下更是被挖空了近十米深,建成了一座地下城,各种仓库、兵营、甚至野战食堂,应有尽有。 除了通房采光不那么好以外,居住起来,其他的体验感也都没什么不好。 现在这卓正园的地下城的空间可是被占用了大约三分之一,其中挤的满满当当,却是井然有序,没有人到处乱跑。 黑山卫也不允许有人到处乱跑,因为,地下城的另外三分之一,还驻扎着独立师的一个团,大约也是千多人的部队。不然,在这方腊造反的核心地段,女帝怎么会放心只给李睿安排三百人的龙卫进行护卫。 因此,在地下城,被从两个将军府转移出来的人,就是闲逛也是有区域限制的,不同的区域是不能自由流窜的。 当然,如此严格的管理,也是李睿不想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敌对国家窃取的原因。 而两个将军的家眷和“忠臣”的心中,基本就慢慢的扎下了对黑山卫的崇敬的种子,黑山卫那种不可匹敌的姿态就会影响到这千多人以后的人生道路的选择。 在三天后,谭高自然是空手而回。这些人都没有离开青溪,他又哪里说的上追击的方向。 其实在四面八方派出探马侦查了一天以后,谭高就知道自己是没有办法追击到这些人了。因为无论谭高怎么仔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这青溪周围数百里,就找不到这群人离开的一点点蛛丝马迹。 谭高后来的带兵追击,只是相当于一场野战拉练的训练了。反正,不管是对那个方面来说,他都是尽力表演了。最后追不上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谁也怪不到谭高的头上。 于是,在谭高追击部队返回后的第五天,李睿开始安排两个投降的将军家族分批离开青溪。 离开的方法也无比简单,拿着李睿那大顺皇商牌子拓印件,分批押运着方如意交割的大量丝绸,堂而皇之的离开青溪。 等到方杰、杜微两位将军降隋十天后,他们的家眷就已经完全、平安的离开了青溪,进入了新安郡。 组织此次大撤离的就是流苏。 在所有人的眼中,她就是一边和方如意谈生意,一边就把这些降将家眷的问题给解决了。可以说是无比轻松惬意。当然,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其实这是李睿的精心布局的结果。 但李睿就这么轻易的,把如此泼天的功劳就这么让给了流苏。让流苏在整个女帝系统和黑山系统内迅速扬名。 这就是李睿宠女人的方式,他会让他的每一个女人都无比的骄傲和充满自信,哪怕是在他的帮助下完成的业绩,李睿会给每一个身边的女性以极大的尊重。 让她们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这其实就是李睿受到现代思想教育的结果,他绝不会让自己的女人认为自己是李睿的附属品。而是一个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二十天后的中午,青溪大顺朝皇宫,方腊的寝宫。 “如意,今天特招你来和为父一起用膳,就是想问问你,你这生意做的如何了?” “回父皇,一切都好,上次接的千万两银子的大单,已经执行的七七八八了。咱们可是没有在产品成色上动任何的手脚。您就放心吧。” 方如意当然知道方腊主要是想问的是什么? “那就好,咱们方家时代行商,讲究的就是诚信二字,你切不可坏了祖宗的名声啊。” “我知道了。”方如意由于一直收到父亲的宠爱,所以,对皇权那种独一无二并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对方腊说话也是比较的随意放松。 要是换第二个人敢这么和方腊说话。起码是一顿打板子跑不了,若是方腊当天心情不好,丢掉性命那也是有可能的。 可是方腊对自己这个宠爱的小女儿却一定脾气都没有。 “你别嫌弃父皇啰嗦,你这段时间有没有看上什么好男儿?要不要父皇给你赐婚?”可怜天下父母心,贵为大顺皇帝的方腊也免不了为自己这个小女儿的未来夫婿操心不已。 听到父亲这么问,方如意眼中不由的黯淡了一下。那是她想起了李睿,目前来说,这多少年,也就那么一个人能让她看的入眼,想的入心。可是李睿已经有了妻子,她没有了机会。 方如意此时,心中满是可惜不能相逢未嫁时的遗憾。自然眼神就有点黯淡。 (本章完) 146.闻风丧胆,黑山卫出场平叛 就这一点点黯淡的微表情。就被极度关心自己女儿的方腊给捕获到了。看自己这丫头的神态,好像是有了意中人,可是又有求之不得的遗憾。方腊就着急了: “是有谁家的男儿了吗?我的如意儿,赶紧告诉父皇,父皇为你做主。” “没用,对方家中已经有了妻子,可惜不能相逢未婚时。都是命。” 看到自己女儿如此的凄苦,方腊那魔王的脾气一下爆发了出来: “狗屁的命,要是都认命,你老子还是一个老老实实的粮商,那里会有这三郡的天下,大顺朝廷的风光?哪怕只是昙花一现,我方腊也没有白到这世间活一回。丫头,不能认命的。” “可他家中已经娶妻,难道要我去做妾?” “男子汉大丈夫,三妻四妾平常事,而且如果有一天,你看上的人遇风化龙,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哪里会有所谓娶妻的禁忌?” “您什么意思?” “方法多啊,一是要他停妻另娶你。二是娶你做个平妻。咱们方家的女儿自然是不能做妾的,但也不必因为如此忌讳而放走美好的姻缘呀。不过,说来说去,你到底看上谁了?” “也是一个商人,不过实力特别雄厚,我感觉至少不会弱于我大顺朝廷。” 方如意听父亲这么开导自己,加之她一直都在经商,忌讳少,脸皮厚,此时干脆也放开了心胸,和自己父亲真正探讨起来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何以见得有如此雄厚的实力?”方腊来了兴趣。 “第一,他拿出千万两白银和女儿做生意,但女儿可以看出来,他根本就没有对这生意上心。大致和女儿谈论了一个框架,就不露面了。后续所有的工作,他都交给了他一个通房丫头操作。” “能放权、能信人,这小伙子不错。” 方腊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和方如意不一样。他没有盯着那一千万两去看,而是看李睿处世的哲学。 “这就满意了?还有更离谱的在后面。” 方如意调侃了他老父亲一句以后,继续说: “记得,我当时带着老杨去他住的地方拜访,距离他的庄主府门口数百步远就被人拦了下来。 拦我们的人说话很有礼貌。但态度很坚决,有一股子倔劲。后来老杨说这些拦路的小伙子都是军队出来的,身上的兵味很重。” 哪知道这方如意最看重的这一点,在方腊眼里却是最稀疏平常的: “现在这个乱世,要是没有一点自保的能力,他怎么敢走南闯北的到处去做生意?有一批当过兵的安保队伍,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父皇,您老可听清楚了,老杨说的是身上的兵味很重。您也是知道老杨的,他虽然爱贪点小便宜,但那可是有一双火眼金睛的人。他能这么说,就说明这些人不是当过兵,而是正在当兵。” “嗯,那问题就有点严重了。”方腊反应了过来。 现在这些正在当兵的可都不是自己的朋友啊。要是其他的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王,可能还好一点,可是,万一要是大隋的士兵,那这个李庄主,怕就是来围剿自己的官兵了。 自己女儿这满腔心事怕是就错付了啊。 “那你看他是哪一边的呢?”方腊知道自己这个女儿的聪慧,干脆就直接问了。 “看不出来,确定不了。但一定不会是大隋朝廷那边的。您想想,他这一出手就是一千万两银子的见面礼,朝廷方面巴不得我们早点去死。怎么会给我们这么大一边生意,让我们赚钱练兵呢?” 方如意自以为是的分析着李睿的来历。 “但到底是哪路反王,真无法确定。但一定是有势力的大反王,不然睿丰德可不会给他面子,让他住进卓正园。简单类比一下,起码也是想父皇您这种身份吧?不然,睿丰德未必给面子。” “嗯,有道理。” 方腊一边应和女儿的分析,一边自己暗暗自嘲: 还我这种身份?我月前去找睿丰德要求给予一点特殊待遇,人家都爱理不理的拒绝了。我这兵微将寡的小反王,人家睿丰德根本就看不上眼。 当然,这种丢面子的事情,哪怕是在自己的女儿面前,也不能说出来。这圣公的面子还是要维持的。 “就是啊,可是现在差不都一个多月了,我就没机会再次见到这李庄主。所以,这也是女儿自己的一点小心思罢了。” “哎,女儿啊,不瞒你说,今天叫你来,就是想让你赶紧找个婆家,最好是远嫁离开青溪。以后和我方腊再无瓜葛才好。” “为什么?父皇不要我了,出什么事情了吗?” 方如意是多么聪明的女孩,第一反应过后,马上就意识到不是自己的父亲不要自己,而是自己父亲创立的大顺朝廷,应该是碰到了天大的麻烦,过不去这坎了。 不然,一向痛爱自己的父亲,怎么会说出要把自己远嫁的话来。 “麻烦很大,这次大顺国不一点能撑的过去。刚好那李庄主是外地来的,你要是满意,我就直接颁布圣旨逼婚。然后,你就随着那李庄主回他的老家,避开将要发生的事情。” “您可别吓唬我,到底怎么了?您快说呀。” “哎。”方腊叹息一声。 “你邓元觉叔叔阵亡,石宝叔叔被对方生擒活捉。估计也抗不了多久就会投降。到时候我这大顺民心、军心就会面临大崩溃的风险。一旦发生,大顺就完了。我要么就接受招安,要么就直接殉国。” 听方腊说的凄惨,方如意不由的红了眼圈,说: “父皇,我们不会有事情的,这大隋朝廷前前后后都派了多少人来围剿我们?最后还不是个个铩羽而归。而且,您还有邓彪、冯喜、历天润这些大将在,您放心,没事的。” “不一样,这次大隋带兵的将领不一样。你看看,我们前后派出去了四万军马,可有一个跑回来了的?我们收到的消息都是事先给主将准备的紧急联络使用的信鸽带回来的。” “啊,一个回来的都没有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个都没有,而且,我可以肯定,这带回消息的信鸽也是对方故意放回来的。不然,我们大军出征,都是带四只信鸽,而每次只有一只带回了消息,其他三只不知所踪。” “这么神?那也就是说,到现在为之,我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 “那倒不至于一无所知,这次石宝叔叔的专用信鸽传回的消息就是说,他们面对的部队叫做黑山卫独立师二团。” “黑山卫来了?那可是天子亲兵,据说战斗力极强。女帝怎么舍得黑山卫离开东都洛阳?” 方如意一下跳了起来。大声叫喊了一句,然后又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但仍然全身发冷。她是被黑山卫的出手吓到了。 此时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老父亲着急要把自己远嫁的原因了。 这个大隋那么多反王,大家面对的都是大隋的驻屯兵,运气最差的会碰到一些九边精锐。 但传说中具有恐怖战斗力的黑山卫却一直没有出过手。 以至于大家都认为,女帝对黑山卫已经失去了掌控。黑山卫在这遍地反王的时代,选择了中立。并不参与任何一场战争。 这世界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随着时间的流逝,黑山卫在高句丽和靺鞨的战绩也作为传说在广泛流传。因此,所有的反王都知道,要是自己运气不好碰到了黑山卫,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因为,黑山卫在对高句丽和靺鞨的作战风格实在是太残酷了。基本是大军横推过去,所过之处那是金银抢光、人畜杀完、鸡犬不留的。 好在黑山卫一直都没有出现。大家也就慢慢的把他当做了一个传说,也都在猜测,这黑山卫是不是不屑于参加国内的战争,只参加对外战争。 可这次方腊地盘的西边出现了黑山卫,并让方腊不知不觉中就损失了四万人马。开始损失两万人的时候,方腊还有信心。但这次损失两万人后,却在情报中知道了是黑山卫出手。 于是方腊秒怂。 他方腊不是没有雄才大略的人,也不是胆小的人,但对于让自己就算是尽全力也无法力敌的对手,他也是识时务的想到了撤退,总要给自己家族找条后路吧? 这次黑山卫对方腊的出手,就打消了人们对黑山卫不参与女帝平叛的猜测。原来,这黑山卫并不是不出手,而是没到出手的时候或者没遇到需要出手的对象。 现在这黑山卫出手的消息还没有传出去,一旦传出去,那全国一半以上的反王估计就要马上投降。 甚至,为了讨好黑山卫,方腊周边的反王不但不会对他伸出援手,相反都会主动过来围殴他,直到灭亡青溪的所有方家势力。 所以,他找来自己的女儿,商量一下,要把女儿赶紧嫁出去。毕竟这个时代是出嫁从夫的习俗,自己女儿嫁出去以后,就不会受到自己造反的影响。至少不会要自己女儿的性命吧? 昨天他还悄悄安排心腹送走了自己那个新纳小妾和他们刚刚满月的小儿子,也算是为老方家留一条血脉吧。 (本章完) 147.降将宿命,方氏如意倒提亲 “明天我让你叔叔方后土去那什么山庄走一趟,去给你提亲,如何?”在黑山卫大军军临城下的时候,方腊也没有时间多和自己的女儿绕弯子了。于是就直接的下了决定。 “听凭父皇安排。” 方如意也是极为聪明、懂事的女孩,已经完全了解了现在的情况,虽然黑山卫还没有真正的出现在青溪城外,但这大顺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了。 一旦黑山卫的部队出现在城外,只要打出旗号,这青溪城说不定都不用进攻,就会被急于保住性命的乱兵夺取后献给黑山卫。 那自己方家人的后果真是不问可知。 确实不如趁着这最后的时刻还没有到来以前,给自己找一个好的归宿。 虽然不知道李庄主是个什么样的人,但从和他的通房丫头流苏聊天中听到的只言片语,自己也可以断定,李庄主是一个知道疼惜女人的好男人。 与其以后国破家亡之后,不知道流落到哪里,还不如便宜这个李庄主,好歹还是自己见过、聊过的人。多少还有三分香火情分。 所以,方如意也就同意了自己父亲对自己婚事的仓促安排。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李睿此时在干什么呢? 在方腊父女准备后路的时候,他在宴请四个降将,方杰、杜微、邓元觉、石宝四人都赫然在座。 “卑职敬王爷一杯,我估计,按照王爷意思写的情报,用我的专用飞鸽传书回去以后,怕是方腊就没办法在睡着觉了。” 石宝在拍李睿的马屁。 也是,这些人都是草莽出身,一旦连最后的荣誉感都丧失以后,对李睿的吹捧就毫无下限了。 但也确实不怪他们,实在是他们被李睿的黑山卫独立师给揍怕了。 想想,一支部队可是一万人啊。这可不是普通的一万人,而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啊,民间都有谚语“人上一万,无边无岸”,说的就是一万人展现出来的无边气势。 可是,这全副武装的一万部队,被不到一千人给包围、歼灭了。到现在这四个人坐在这里,都会有一点那么不真实的感觉。自己的人马怎么那么不抗揍呢? 倒也不是不抗揍,自己的大顺精兵,对上普通的大顺驻屯军那就是完胜的姿态。甚至对上大隋的九边精锐,也能不落下风。 可是对上那黑山卫,才刚刚开始打,不到一刻钟啊,兄弟们就发现,除了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条。 大顺的军队也算是彪悍,但你再彪悍也只是普通的人啊,按士兵们的说法,黑山卫就不能算人了。那都是魔鬼、是神仙,不然怎么能召唤神雷?怎么会在双方还距离上百步远,就能要人的命? 大顺的士兵可不是有精神追求的黑山卫,是最讲求实效的,我吃粮当兵,可不是来送命的。现在,一点点胜利的希望都没有,那还打什么?大家赶紧跑吧。 在大顺的士兵发现,他们不管向那个方向跑都跑不掉,随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都会有莫名的武器射过来,在自己是身上开一个血洞,要了自己的命。 只有按对面那大喇叭喊的那样,跪在地上、高举双手,才能活命。 投降是可以传染的,逃生无望的大顺士兵们发现只要跪下、高举双手真的能活命的时候,一万士兵中能跪着的就基本上都跪着了。至于不能跪着的,那就是被击毙了。 就算大顺军队的各级指挥官或督战队,想要强行镇压这投降的风潮都没有用。 你当黑山卫的狙击手是吃素的? 往往想镇压投降风潮的军官,刚刚举起大刀来的时候,就会被时刻监控战场的黑山卫狙击手在他头上开一个血洞。 丧失军官和督战队管理的士兵,那就是一盘散沙,完全没有战斗力不说,更是在从众心理的指挥下,造成部队更大的恐慌。 在这种情况下,甚至有为了保住性命的士兵直接杀掉自己的长官,跪在地上等黑山卫士兵来收降的现象出现。 所以,就算是一万只猪黑山卫两个时辰都不一定杀的完,而这四支大顺军队,每一支都没有用到两个时辰,就被黑山卫全部歼灭。 这还是黑山卫用了大半的时间去整理、押送俘虏耽误了时间。要是在对外战争中,估计黑山卫半个时辰都不用就能结束战争。 方杰、杜微、邓元觉、石宝都是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得到黑山卫保证他们以及家人安全的承诺后,被动投降的。 当然,这也是李睿交代的战略的执行结果。 不然,要按照黑山卫的作战风格,一旦开战,他们这些领军大将是在第一批被击杀的名单上的。哪里还有机会容的你去考虑投降还是战争。 虽然,他们四个大顺的将领,在作战中都算是悍不畏死之辈。 但,大势已去的他们只要在战场上跪下投降了一次,他们的脊梁骨在黑山卫面前就永远不能再挺直了。 以此,这四个铁骨铮铮的好汉子,一旦抛却了自尊以后,所作所为就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在得知李睿就是黑山卫的老大的时候,那种极度的卑躬屈膝恐怕比很多佞臣更加佞臣。 因此,在李睿招待他们的宴席上,李睿就收获到了各种花式马屁。那真是让历经三世人生的李睿都大开了眼界,感觉这一世没白来。 “我有一封写给方腊的信,不知你们四人中的哪位有胆量,可以帮我送一送此信啊?” 李睿突然抛出了一个让他们目瞪口呆的问题。 一时间,整个宴会厅都鸦雀无声,开始,所有人都认为李睿在开玩笑。但看到了李睿严肃的表情后,他们个个都噤若寒蝉,谁都不敢说话了。 “按王爷的安排,我是已经阵亡的人,去了恐怕不是太合适。这个机会我就不参与了。” 看了看周围几人以后,邓元觉首先说话,他要把自己先摘出来。 很简单,他们几个第一反应是自己都投降了黑山卫,再回去劝降方腊,那就是再找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死。方腊还不把他们这些叛徒给剁碎了喂狗? “我去一趟吧,反正我的家人也已经被王爷送到安全的地方了,我也没什么后顾之忧。就算是没了,也算是为黑山卫长了面子。” 到底还是有聪明人,杜微就是。 但此时也只有杜微一个人想到了其中的关键点: 他们的士兵现在已经是黑山卫的俘虏,正在等待接收和改编。而他们四个,已经就是不折不扣的黑山卫的人。 就算是借给方腊一个胆子,他方腊敢害过来谈判的黑山卫代表?那简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杜微将军那是大智大勇呀,估计两三个时辰之后,你就可以过去了,你酒宴后就先做下准备吧?” 李睿交代了一句,就不再谈这个问题了。但内心却是给杜微加了一分,这人是个聪明人,而且胆子够大,也敢赌。以后倒是可以考虑给这个杜微多加一点担子。 “是,我已经吃好了,就向王爷告罪,先下去了。” “嗯,杜将军去吧。好好准备一下,稍后我就把信件给你送过来。” 李睿也颇为客气的对杜微说着,并且称呼杜微为“杜将军”。 此时,看到杜微的表现和李睿的态度,剩下的三人也转过弯来了。 自己现在的身份可不是大顺的将军了呀,自己干嘛还要怕方腊?难道黑山卫这个虎皮还不够自己招摇的吗? 只要方腊不丧失理智,自己去送信就一定是安全的啊。 但机会稍纵即逝,现在杜微已经接到了这个任务,而且看李睿对杜微的称呼和态度,他们三个知道,杜微的未来已经和自己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 看到杜微离开,李睿拿起酒杯,对剩下的三人一举杯,说道: “杜将军去准备完成他的使命了。我这里也有其他的事情拜托各位,请三位先满饮此杯,我再说事情。来,请。” 看到三人干了杯中酒,李睿才继续说: “杜微将军过去劝降或许会有一些波折,但最后方腊肯定还是要被朝廷收服的。到时候,就拜托三位,重新回到方腊军中,作为督军。如何?” 一听是这个差事,方杰、邓元觉、石宝三人那是又兴奋又忐忑。 兴奋的是自己又可以回到那个熟悉的环境,甚至还可以在旧时的同僚面前耀武扬威一番。 但同时他们又觉得忐忑的是,自己三人到底是有过投降经历的人,在部队这种环境中,有过这种投降污点的人是会受到歧视,被大家瞧不起的。何况是回到原来的部队? 但李睿的话既然说出来了,虽然是很给面子的是说请他们三个帮忙,但他们三个都知道,这只是李睿客气一下而已。这其实就是命令,容不得自己三个去考虑或讨价还价。 他们三个要是真的不识抬举的拒绝或摆谱的认为真是李睿在和他们商量,李睿或许不一定会要他们的命,但以后在黑山卫系统内的前途是肯定没有了。 (本章完) 148.公主逼婚,机缘巧合名李白 这是李睿的命令,同时何尝不是他们最后的一个机会。 清醒过来的三人,赶紧离开座位,同时在旁边的空地上跪下来,对李睿拜道: “卑职等定不负王爷所托,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嗯,都还不笨。李睿在心里微微吐槽。 当然,表面上还是如春风拂面一般对待三人。 “哎呀,快起来,快起来。咱们这里不兴这种跪拜大礼。大家从加入黑山卫那天起,就是我李睿的家人、兄弟。以后不用这么见外了。” 说着,李睿走过去,一一亲手扶起了这三个还没有蠢到家的降将。 后面的酒宴,在李睿到达目的后的开心中,大家自然是宾主尽欢。 大业十二年五月十五日,青溪卓正园。 一大早,卓正园就迎来了大顺朝廷的亲王,圣公方腊的亲弟弟放后土。刚好昨天晚上李睿宴请完四大降将后就回到了卓正园休息,这下可是被堵了一个正着。 通名报姓以后,本来李睿是懒得见方腊家的任何人的,但或许是心中也对这大顺名义上的三号人物到访有了一些好奇,也就同意见面了。 其实在见面以前,李睿有过多种猜测,甚至猜测是方腊知道自己的身份后,派遣自己的弟弟来谈判投降的。 要是真是这样,李睿倒是会非常佩服方腊,一是放着自己这么一个重要的筹码,能忍住不用大军围剿。二是敢于在处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主动谈判。 要知道,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是得不到的。 所以,如果真是这样,李睿确实要佩服方腊的壮士断腕的决心了。 可是任李睿如何神机妙算,可他都没有猜到这方后土的来意,居然是给自己的侄女提亲的。 在摆足架子,依足规矩宾主双方落座以后,方后土提出这件事情的时候,李睿真是哭笑不得。 因为,方后土没有完全理解方腊的意图,还抱着我是大顺皇族的身份,自己的公主怎么会嫁给一个商人的理念? 所以,方后土是来谈,方如意如何迎娶李睿过门的事情。 李睿自忖: 难道我这辈子就是吃软饭的命? 在大隋是被女帝迎娶了,现在自己到这青溪看看方腊的情况,结果又要被方腊的女儿迎娶?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但李睿这微微呆滞的神态,在方后土的眼里,就是这个商人欢喜的疯了。 是啊,在一般人眼里,能被大顺的公主看上,那未来必然不可限量。要知道,这大顺朝廷虽然刚成立不久,但这方腊领导的方氏家族,从方腊太爷爷那辈开始,在青溪可是盘踞了上百年。 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可是青溪最大的商业领袖。 能被他的女儿迎娶,别的不说,在财货上,至少可以少奋斗一辈子。 至于,会不会被朝廷围剿的问题,所有的人都一致认为,大隋朝廷已经只是一个空壳子了。不然怎么会到处出反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一定是大隋兵力枯竭、财政困难,无力剿灭这么多反王啊。 那么,大隋朝廷就是迟早要玩完的,那大家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所以,李睿只能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模式来回答: “多谢圣公厚爱,李某人怎么会不识抬举?只是这婚姻大事,还需要禀告家中高堂,需要他们定夺。我这就马上修书一封,即刻差人回返故乡禀告高堂,想来家中父母也是会很欣慰的。” 是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可是规矩。你大顺圣公总不好急吼吼的嫁女儿,不守这千百年来的老规矩吧? “这倒是应该的,不知李庄主这请家中父母定夺后,需要多少时间才能答复我们呢?” “家乡远且偏僻,我安排快马来回,大约需要一个月即可回复圣公,不知时间上可否?” 看着方后土的脸色不好,李睿马上找补了一句,说: “其实我现在就可以回复您,我是肯定求之不得的,但没有父母之命私定终身,这算大不孝。以后要被大家戳脊梁骨的。” 方后土一听李睿说的要禀告父母才能决定婚事,也觉得这事情是应该这么办。但自己兄长的要求是尽快完婚,这两头一顶,一下子就让这本来智商不高的方亲王为难不已了。 哼哼哈嘿半天,方后土终于折腾出一句话: “李庄主孝心可嘉,但圣公做事一向雷厉风行,说到就要马上做到,恐怕不会容你一个月以后再答复这种事情出现。” “那请亲卫殿下赐教,李某应该如何?” 李睿干脆耍起了无赖,我就是这样,你说方腊不会同意,那么你给我出个主意好了。 方后土虽然不知道自己那聪明美丽的侄女为什么看上这个李庄主?但既然是被自己大哥也认可的女婿,那自己就不一定能得罪的起。所以李睿一句本就是耍无赖的话,他还真认真思考了起来。 半晌以后,方后土再次说: “要不这样,三天内你先和我那侄女成婚,然后,我那侄女和你一起回老家向你父母告罪。这样都好啊。如何?” 李睿现在真是对方腊佩服的五体投地,按时间掐算,杜微现在应该才刚刚进大顺的皇宫,准备向方腊递交劝降书了。 而方腊却犹如未卜先知一般,提前派出人,在杜微递交劝降书的前几分钟,让自己了解了整个方家的诚意。那就是方家把自己的掌上明珠,方如意送给自己做媳妇了。 这下真把李睿给整不会了,本想用拖字诀,先缓缓。结果这方家铁了心要送女儿,这自己怎么办? 拒绝,马上会暴露自己的立场,导致方腊大军围剿不说,那方如意以后也别想抬起头做人。那自己岂不是害了这丫头一生? 万一,方腊情绪激动一点,自己的招降机会怕是也要玩完。 可要是接受,自己的身份以后总是要穿帮的。 自己一方面用极端严苛的条件招降方如意的老爹,一方面又收了方如意做媳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话好说不好听啊,太巧了。 万一以后碰到一些无良文人,随便一演绎,来个招降方腊的条件还要对方献上女儿这一条件。 那自己在历史上还真成了好色无度之人。 可是这已经骑在老虎背上了,在方后土的步步紧逼之下,饶是李睿精神力如渊如海,也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认命,不得不继续下去了。 “亲王殿下如此着急,怕是不妥吧?岂不是陷李某于不孝之地?” 李睿还是要垂死挣扎一下,哪怕拖几天,这形势就完全不一样,说不定这婚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李庄主啊,我其实是个最笨拙之人,我方家的钟灵之气都给了我大哥那一脉。所以,我不太会说漂亮话。但此事,既然我已经奉命前来提亲,那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何意?”李睿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要么我们今天立下婚书,三日内完婚。要么我离开后,圣公马上倾尽青溪之兵,进攻你的卓正园,哪怕玉石俱焚,也要以洗刷我方家被拒婚的羞辱。” 得,李睿知道,这事麻烦了,没什么机会调和了。 其实他是不担心方腊部队的进攻的,就他那三百龙卫和地下室里面那一千多独立师的藏兵。方腊就算是来个十万人都攻不破这卓正园。 只是这么一来,就搞成了青溪大屠杀了,和自己意图招安方腊,保留名族元气的初衷完全相悖。 “哎呀,亲王殿下何必如此,这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怎么会拒绝?只是有所顾虑而已。若是圣公大人坚持,我无有不允。” 李睿还是让步了,反正方如意人比花娇,又会做生意,自己也是蛮喜欢,娶了就娶了吧。 只不过李睿在签署婚约的时候,没有签署李睿的名字,而是写的“李白”。李睿这个名字在大隋虽不敢说是家喻户晓,但自从“三字经”成为蒙童启蒙教材,以及“心学”普及后,知名度也是非常高。 哎,李睿叹了一口气,方如意啊,不是我存心要欺骗你啊。只是现在,可不是自己暴露真实身份的时候。 要是晚一天来提亲,只要方腊同意了黑山卫的招降,自己和方如意之间也不至于这么麻烦? 最后,方后土是完成了自己大哥交代的任务,又拿着从李睿那里,用孝敬叔叔的名义敲诈来的一万两的银票,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卓正园。 对他来说,这差事办的很圆满啊。回去和自己的兄长也可以表功,估计自己兄长也会有奖励的。简直就是两头拿好处。 “恭喜少爷,又收了一房美娇娘。” 方后土刚离开,檀儿带着流苏就转出前厅,两人有点促狭的,异口同声的向李睿道了一声恭喜。 “情况你们也知道了,我就不多说了,檀儿回头和婵儿、无垢她们说一声。告诉她们,她们又多了一个小妹。呵呵,虽然是伪公主,但也算是当过公主的人。” “是,少爷。”檀儿很乖巧的答应着。 (本章完) 149.接受招安,识时务者为俊杰 檀儿根本不在意李睿找多少女人,甚至她有机会还会帮自己少爷找女人。反正不管找多少女人,都无法替代她们随身四侍女在李睿心中的地位。 她们四个侍女只为李睿而活,没有那么多小心思,又各自管着一摊子事情。所以,她们是最不担心自己的地位会有所动摇的。 而就在方后土完成任务,得意的离开卓正园的时候,方腊此时在自己的“金銮殿”上正心情复杂的一遍又一遍的在看杜微递交的黑山卫的劝降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黑山卫给了他两个选项,一是被全部歼灭,二是接受招安,给方腊一个青溪侯的爵位,他的大顺朝廷兵马改编为青溪军。还是受他的指挥,但必须全部调动起来,外出去剿灭其他反王。 而且,黑山卫很霸道的只给了方腊一天时间考虑和协调、统一内部意见。如果一天后,杜微没有带回让黑山卫满意的答复,黑山卫就视同方腊拒绝招安,选择了第一个选项。 这么点内容,方腊其实一下就看完了,他之所以反复看,就是在权衡自己应该做出什么选择才好。 以至于,前来送信的杜微是自己这边投降过去黑山卫这一事实也早就被他忽略了。现在就算杀了杜微也于事无补,反而得罪黑山卫。 关键是,方腊他现在哪里还有心思去想杜微的问题。 他在想的是,自己是不是要投降了?有那么一瞬间,方腊真的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自从收到了石宝传回来是黑山卫攻击自己的消息后,方腊就没睡过一个好觉。现在黑山卫把问题摆在明面上,反而不用让他再去七想八猜的浪费脑力。 方腊自然是舒了一口气,至少自己可以选择投降而保住家族众人的性命。 突然,方腊想起自己那蠢弟弟方后土今天上午要去卓正园给方如意提亲。这要是自己接受招安了,那自己的女儿就没有性命之忧,这是不是还要嫁给一个来历不明的商人,就值得再考虑考虑了。 但,方腊也知道,方后土是一大早过去的卓正园,现在自己再反悔只怕是晚了。他们速度快一点,此时恐怕连婚书都签署完了都说不定。 看着眼前的信纸,方腊想了很多。 这黑山卫说的好听,给了自己一个侯爵的爵位,算是招安。其实方腊心里明白的很,就是要自己带着兄弟们给大隋女帝当打手,去对付其他的造反势力。 “请杜将军先下去休息。” 要人带领杜微离开后,方腊才把这封信转交大殿上的所有群臣浏览。 “大家都说说吧,看我们是个什么章程?”方腊对自己的“文武百官”说着。 大臣们个个面面相觑,黑山卫,这从未参与大隋境内战争的庞然大物突然对自己的大顺朝廷露出了獠牙。让这些大顺朝的“文武百官”顿时蒙了圈。 足足半个时辰,在大家基本都传阅了那短短的劝降信以后,左丞相娄敏中作为大顺朝廷文臣第一人,还是先发话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启禀圣公,微臣实在不明白,这天下反王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这从未参与国内战争的黑山卫为什么会针对我们大顺朝动手?我们要讨论应对之策之前,是不是先搞清楚这个原因?” 殿前太尉郑彪和娄敏中是儿女亲家,看自己的亲家这么说,也赶紧捧了个场。只见他缓步走出臣子排的整整齐齐的队列,对着方腊就是一躬身,然后说: “臣附议,这是个蹊跷的事情,那些反王多数都不比我们地盘小,有的甚至占领的地盘比我们还大。我们还是先搞清楚原因才好。” 右丞相祖士远一直就和左丞相娄敏中不对眼,此时连忙跳出来唱反调: “启禀圣公,微臣觉得此时追究任何原因,已经没有必要了。这黑山卫来信上已经给了一个时间限制,咱们还是讨论重点,是否接受招安为好。” 祖士远说完,朝臣中的大多数人都躬身向方腊参拜,嘴里同时说: “臣等附议。” 方腊看着这个架势,就明白自己那个原本在群臣中拥有巨大威望的左丞相恐怕因为上次要锁拿杜微和方杰家眷的原因,已经丧失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倒不是左丞相娄敏中这种斩尽杀绝的做法有问题,而是现在黑山卫已经明确的给出了一条活路让大顺朝廷的臣子们走。 大家自然是不愿意和要锁拿现在已经是黑山卫一份子的方杰、杜微家眷的人走的太近。不然要是以后被这两个先投降的人找麻烦,那就得不偿失了。 大家虽然都还没有表态,但这种微妙的变化已经让方腊知道了大家的选择是什么。 是啊,就连自己知道覆灭自己四万大军的部队是黑山卫以后,都开始送走幼子,嫁出女儿的安排后路,何况这些只要投降就能继续过人上人日子的朝臣们呢? 看着方腊变幻不定的脸色,早就收到李睿书信交代的沈寿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出班上奏: “启禀圣公,臣沈寿有本奏,请圣公先恕臣无罪,臣才敢继续讲。” “嗯,沈参政有话,但讲无妨。列位臣工,今日大殿之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朕都赦尔等无罪。” 方腊不但赦免沈寿无罪,为了形成讨论的氛围,他赦免今天所有替意见的人无罪。就是要让大家放胆说话。 “多谢圣公。臣想先问一句,我大顺前期派出的四万远征军是不是已经被黑山卫消灭?”沈寿开始了他的表演。 这个时候再隐瞒这个战报已经没有意义了,于是方腊很光棍的点了点头,说:“确实,据最后石宝将军传回来的信息,就是黑山卫动的手。” “那请问圣公,四万大军是否有人逃回青溪,报信。” “目前还没有,这消息是石宝将军飞鸽传书回来的。” “那微臣斗胆请问圣公以及各位将军,如用我大顺现在余下的十多万兵马对付我们出征的那四万部队,能否必胜?能否完胜到不漏网一人?” 包括镇国大将军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天闰、护国大将军司行方在内的武将们,顿时哑口无言。十几万人对四万人,大家训练程度都差不多,胜利是必然的。但是要想不漏网一人,那是不可能的。 四万人啊,随便一个机灵点的士兵,往一个犄角旮旯一蹲,那就必然会漏网。 只是方腊和众将军要面子,不好意思承认这个差距罢了。 “那么,我们其实没有路可以选了。最后是战事和,就凭圣公一言而决。臣等绝无异议。” 沈寿大声说完后,先是摊摊手,表示没话再说了,然后对着方腊躬身一礼,才缓缓地退回到自己的文臣队伍中去了。反正他已经完成了李睿的交代,还了李睿救他一命的人情,再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了。 大殿中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看着这种情况,方腊内心凄苦,自己方家数代人的经营,自己几十年的打拼。这都已经造反称帝了,结果就凭着黑山卫的一封书信,自己这大顺朝廷就马上分崩离析。 实在是悲哀。 事实就是如此残酷,只能自我安慰,好歹自己方家族人的身家性命和富贵是保住了。 一瞬间方腊好像老了十岁,他没精打采的挥挥手,艰难的对自己大儿子方天定说: “天定啊,你随着杜微将军过去一趟黑山卫吧。就说我大顺朝廷愿意接受朝廷的招安,好好谈谈后面的细节问题。” “儿臣遵旨。”方天定躬身行礼回复道。 其实方天定也很矛盾,他当然不想被招安,自己的父亲已经过了一把当皇帝的瘾。 可自己只是一个太子,这要是接受了招安,他这一辈子除非再次造反,否则就不可能再有机会穿龙袍,坐龙椅了。 但如果唆使父亲不接受招安,那说不定连一个侯爵的世子都没有办法继续当下去。很快就会被黑山卫给搞死。 快速权衡了一番以后,方天定很愉快的接受了自己父亲的这个命令。 既然做出了决定,方腊也不是一个拿不起放不下之辈。 “娄敏中、祖士远,你二人负责整理文臣,以及各种被招安的礼仪和地方志,为受招安仪式做好准备。” “臣等遵旨。” “郑彪、包道乙,你二人负责整备武将和军营中的士兵,士兵不得出任何乱子。违令着斩。” “末将等遵旨。” 方腊刚刚交代完,方后土就屁颠屁颠的回到了朝廷之上,对着方腊就大声的表功: “启禀圣公,那小子叫李白,开始还用父母不在身边搪塞于我,被我几下撒手就摁服气了。这是婚书,就这两天就可以定亲。” 方腊强忍着自己家的白菜被猪给拱了的伤心和失落,对着自己的弟弟方后土说: “后土辛苦了,自己去库房拿两瓶黑山醉,作为奖励吧。” 方腊知道自己这个傻弟弟有时候脑子会缺根弦,也不好细问他是怎么办成这事情的。反正,蠢人有蠢办法,办成了就行。 (本章完) 150.如意交心,许下一国为聘礼 暂时不说方后土去库房领黑山醉。 李睿现在正坐在花厅的主人座位上和对面客座上的方如意,尴尬的大眼对小眼的互相看着。 没错,就是方如意。在方后土离开不到半个时辰,方如意就来了。来了以后也不说话,就那么瞪着眼看着李睿。 到底是自己没过门的媳妇,李睿又不好走开,那样就太冷落对方,会给以后家庭和睦造成隐患。 而在一起又暂时找不到话题,所以李睿只好就这么陪着人家姑娘干坐着。 两人对坐了半个时辰以后,到底是方如意坚持不住了,开口问: “李庄主真名果然是叫做李白吗?” “有什么问题吗?”李睿没有回答,而是习惯性的反问了一句。 “我调查了李庄主在来青溪之前的行踪,但是,最多只能查到李庄主是从江都过来,其他再也查不到了。我刚才就是在看,你这李白是哪里的妖怪成精?” 方如意到底也是个只有十六岁的小丫头,一旦认定面前此人是自己未来的夫婿,也就放开心胸,开始调皮的很了。或许,这才是她的天性吧? “你想知道什么?直接问,我无有不答的。”李睿也就洒然一笑,对小丫头也上心了一些。 “好,既然你真大方,那我就不客气了。李庄主,你哪里人氏?家中妻妾几人?准备如何安置与我?” 有自己这大顺圣公的父亲撑腰,虽然方腊对她说自己这大顺朝不保夕,但方如意毕竟没有切肤之感。现在还是公主的脾气,确实胆大无比。对自己夫君也是丝毫不带怂的。 而李睿却是喜欢这样的丫头,能直接交流,比那种拐弯抹角,要自己去猜对方心思的女人好打交道的多了。 当下也不隐瞒,直言道: “我祖籍弘农,成婚已经十余载,家中正妻一人,平妻一人,有名有姓的侍妾八人。至于怎么安置你,这倒是可以商量。” “弘农李氏吗?” 方如意心中略有忐忑、矛盾,也不知道李睿回到是好还是不是好。要知道这弘农李氏可是帝夫一族,又是累世望族,倒是不辱没她这大顺公主。相反,她这反王的女儿怕是倒有些高攀这李氏门阀了。 “确是弘农李氏。”李睿也不隐瞒,直言相告。在他的身份里面,这个身份怕是最不起眼的。难道说自己是帝夫?是黑山卫效忠的精神领袖? “难怪我叔叔提亲时,你要那么坚持要禀告父母。那你们家会让我这出身的人进门吗?不,你们家会让你嫁给我吗?” 方如意也不害羞,直接问出了自己心中的顾虑。问完后,才反应过来,不由的羞了一个大红脸。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执着的盯着李睿,眼神毫不回避。 看来这小丫头是特别在意这个问题。 “我早已成婚,家里也不怎么管我了。” “你自立门户了?” “算是吧,而且我当年成亲也算是入赘。所以,你这边还真不好算。最多以后有一个孩子跟你姓,如何?” (本章未完,请翻页) “啊,你是赘婿?” 方如意有点失落,在大隋,赘婿是很没有地位的。就算是入朝做官都不行。她没想到,有如此牌面的一个家伙,居然是个赘婿,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怎么,后悔了?要是后悔,这婚书还是热乎乎的,你马上可以拿回去。我绝不为难你。”李睿看到她的表情后,马上就给她一个反悔的机会。 “不,我不后悔。我虽然不了解你,但通过和你的接触,我觉得你值得我托付。只是你要是赘婿,以后就不能入朝为官,甚至会影响我们将来的孩子的前程啊。” 方如意也是一个烈性的女子,这认准的事情,哪有回头的道理?想反,她想得更加长远。 “哈、哈、哈。” 李睿仰天大笑,用手指了一下方如意。 “好丫头,想得挺远。我的子女,不管他们姓什么,绝不会入朝为官,他们一定是人中龙凤,是那些官员参拜的对象。” “你莫不是要造反?” 方如意第一反应就是李睿和他父亲一样是一路反王。 李睿这番话正好切中了方如意前期对李睿来历的猜想。有如此宏图大志的人,只有反王了。 不对,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本就是一朝之主。 “我为什么要造反?什么是造反?”李睿没有回答这方如意的疑问,只是连续两个反问提出。 这一下反问,把方如意给问懵了。 是啊,我们为什么要造反?什么是造反? 我方家已经是青溪第一商贾望族,衣食住行、吃穿用度堪比王侯,可为什么自己的父亲要去造反称帝?只是因为有官府压迫方家吗? 不一定,或许只是人心贪婪的原罪。 而什么是造反?本来方如意很明白的,那就是反抗当今的皇帝就是造反啊。可是李睿这么当头一问,她又觉得好像不仅仅是这样。 有皇帝的地方,造反就是反皇帝。可那没有皇帝的地方呢?如自己占了地盘那就是不是造反了吧? “李庄主的意思是自己在海外开疆拓土,称王称帝?” “有意思,有意思,你这丫头当真有意思。”李睿看方如意快速的反应过来自己说话的字面意思。 “好,你刚才不是在问我如何安置你吗?本来我是准备给你两个选择,一是在青溪继续做丝绸生意,以后统一这大隋的丝绸产业或许统一这天下的丝绸生意。” 方如意听得眼睛大亮,这也是她以前的毕生愿望,希望自己能在生意上出人头地。 “还有一个选择呢?”但方如意强行忍住了自己要点头的愿望,而是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第二个选择就是随我回家,好好的相夫教子,远离江湖上的是是非非。毕竟你父亲方腊是一路反王,还是要避避嫌的。”李睿说出了第二个比较传统的选项。 “李庄主希望我选哪一个?” 李睿还是含笑摇头,然后对方如意说出了让方如意震撼不已的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刚刚我和你聊天,突然想起了第三个选择,这第三个选择就是,让你统帅千军万马打下一片自己的天地。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你如此大胆?敢用我为将?”方如意心头那遗传自方腊的血性陡然被李睿激活了。 “不是为将,是为帅。你打下来的地盘就是你的,未来就是属于我们的子女,而且,可以有一个儿子可以姓方。只有一个前提,不许在大隋疆土内开战,如何?” 李睿早就有为自己儿女打出一片疆土的意思。现在,刚好有这个造反血统的方如意在,不如现在就试试看,让子女的妈妈去给自己的孩子打一个基础也好。 “此话当真?我真可以为我自己打下一片天地?” 也不知为什么,方如意根本就没有怀疑李睿是不是能做到给她千军万马。而是直接问李睿是不是真的有这个选项? “当真,君子一言,决不食言。” “那我想要琉球可否?” 李睿没有想到,这丫头还真有这个心,而且还早就有目标地盘。不由微微愣了一下。 方如意看到李睿的呆愣,反应过来。 “是我孟浪了,想必李庄主也是随口一说罢了。此事是断无可能的。” “嗯,你选择此地的原因是什么?” “我主持做丝绸生意的时候,听许多商人提到此地。这是一片海岛,有自己的特产,而且距离大隋不远,我若为此地之主,可以依靠大隋把生意做遍三江四海。” “嗯,志向很大,但眼界不够。这样吧,有个地方盛产香料,也是大小岛屿组成,风景绝佳。给你如何?” “是好地方啊,不过你说给就能给?你能做主?”方如意追问。 “只有一个要求,可能比较残忍,但为了子孙后代的存亡你必须做到。那就是必须对岛上的野人斩草除根。你要是能做到,这地盘就给你了。如何?” “这是为何?” “当地野人忘恩负义,不可教化。为避免祸及子孙,就必须要我们这一代把这祸根给除了。” “没问题,我应了。” 方如意虽然一直是在做丝绸生意,但毕竟是方腊的独女,平时看着方腊杀人也看习惯了。端的是杀伐果断之人。 “好,你回去告诉方圣公,这地方就算是我的聘礼了。”李睿也是决定了,就把后世盛产香料的某度利西亚给自己这小娇妻了。 “那我的千军万马在哪里?”方如意追问。 她是在打这些兵马的主意,要是有了这许多兵马,自己或许能帮自己的父亲。父亲就不用天天担心黑山卫的威胁了。 “你要这千军万马何用?这么急迫?”李睿好奇的问。 “我父亲现在被人逼的走投无路,我要帮帮他。” “方圣公一方雄主,谁能让他走投无路?” “黑山卫,我父亲已经损失了四万兵马,可是连个人影都没见到,现在天天担心的要死。要不然也不会把我便宜你这么一个赘婿了。” (本章完) 151.女帝纵容,父女交流谈迎亲 方如意一激动,把方腊现在的处境给暴露出来了。 这也说明,通过这一段时间的长聊,方如意就没把李睿当外人,防范心理已经很松懈了。 “本庄主掐指一算,你现在回去,估计你父亲的难题已经解决了。” “怎么可能?我们青溪所有的军队加在一起都不是黑山卫的对手。这难题无解的。” “好了,你现在回去问问看,要是现在方圣公的难题解决了,他还是不是承认我两个的婚约。” “要是父亲反悔呢?” “要是没有和你长谈以前,我就随他反悔去了。但刚刚和你聊了这么多,我可被你的灵动和野心吸引了,我可不允许方圣公悔婚。” “要是我父亲坚决不肯呢?” “呵呵,那就要看你了。我充分尊重你的意愿。你要是愿意嫁,我把整个青溪翻过来也一定娶了你。要是你不愿意嫁,我当然放你自由。不过,只能这一次,错过这一次,你就不能再反悔了。” “好,我这就回去,要是父亲反悔,我就用刀加在脖子上逼他。” 方如意刚刚放开心胸和李睿谈了许久,早就被李睿对女性的尊重所打动,从而把李睿当成了未来的夫婿,自然是愿意嫁的。 “不用,你回去问问你父亲,他要是不反悔,一切好谈。他要是反悔,你也不用如此极端的用刀架在脖子上。只有你决心坚定,想办法保重好自己,剩下的一切交给我就好。” 李睿哪里需要一个女孩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来成全婚事。别的不说,方腊要是接受招安,后面还不是任由自己搓圆捏扁。要是方腊不接受招安,呵呵,那就简单了,直接灭了他就好。 不过,李睿判断,方腊大概率会接受招安。所以他才如此笃定,方如意回去后,方腊的难题就已经解决了。 那可不,既然已经接受招安,那黑山卫自然也就不会消灭他方腊了呀。那青溪方氏一门的性命自然是无忧了。 当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也不排除,方腊会有什么其他的小心思。所以,李睿才要把方如意远远的调离中原,送一个海岛上去啊。 只要牢牢控制住,不让方家拥有热武器。 那样,就算方腊以后借助女儿的势力再有点什么小动作,黑山海军分分钟就给他灭了。 不然呢?两个刚见面不过两次,根本没什么感情基础的男女,李睿凭什么给方如意一个岛国? 就凭方如意漂亮?想什么呢?大隋第一美人,可是杨婵儿。方如意最多算一个稚嫩的小女孩罢了。 所以,当李睿的这些安排通过檀儿报给女帝的时候,女帝也只是微笑的说了一句:“我这夫君又在使坏了。” 就不再关注这方腊、方如意的事情了。 因为女帝对李睿的信任那是无条件和全方位的,她绝对相信李睿能处理好这方腊的所有事情,所以,李睿去了青溪以后,女帝就知道这方腊蹦跶不了几天了。 可是女帝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没想到的是,李睿居然还骗回来一个小媳妇,算是意外之喜了吧。当然,自己的夫君纳小妾,她当这正头大娘子的,总是有点不舒服,但好在女帝也知道,这次真还不能完全怪李睿。 所以也就忍了,这就是女帝作为女人,作为妻子的高明之处。 哪怕她是大隋皇帝,这事也不好处理,难不成还棒打鸳鸯,杀了方如意?那样,本来李睿还对那方如意没什么感情的,若是女帝这么一闹,说不定,让李睿对方如意产生了愧疚之情。 对方如意产生愧疚还没什么,但若是因此搞得夫妻离心离德,那就是女帝所不愿意看到的麻烦了。 “你说,你那还没过门的女婿说我要是反悔,他就把青溪给翻个个?他一个商人,他凭什么?” 方如意当然和自己的老父亲比较亲近,就把和李睿交流的东西,除了一些涉及私人的儿女情长的话,都照搬给了方腊听。 方腊对李睿赶如此说话感到非常气愤,但气愤过后却又开始仔细琢磨,这李白什么来头?敢如此狂言? 现在是晚上大约七、八点钟的样子,他们父女两人在方腊的“御书房”里面单独交流,倒是不担心会有其他人偷听。 “唉。” 发完牢骚的方腊长长叹了一口,对方如意说: “你那个李白说的都对,现在确实没麻烦了。 就在你去卓正园的时候,黑山卫派遣杜微给为父带来了一封劝降信。我和群臣商量后,已经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并派遣你哥哥随着杜微去黑山卫谈具体细节了。” “啊。” 方如意吃了一惊,这李白也太神了吧?居然料定黑山卫会代表朝廷来招降自己父亲。而且还是今天过来? 在方如意的吃惊没有平复下去的时候,方腊又来了一句让她更吃惊的: “而且,我也是正准备反悔你的这门亲事。当初是我们方家面临灭顶之灾,我想在此之前借成亲让你逃出生天。 但现在我们方家虽然不是大顺的皇帝,但也是实打实的大隋侯爷,他一个生意人,还是配不上咱。” 听自己父亲如此直言不讳的和自己说及悔婚的事情,方如意问道: “那,父皇现在还是想着悔婚了吗?” “父亲想听你的意见,你愿意嫁这么一个家中有妻、有妾的生意人吗?据你刚才所说,他还是一个赘婿,一辈子无缘仕途。你愿意吗?” 方腊妻妾无数,儿女也自然是众多。 但或许是因为这方如意是自己逝去的原配生的最小一个女儿,也或许是其他不知名的原因,他就是独宠这一个女儿,看不得她受一点委屈,只愿意成为这个女儿的女儿奴。 “开始女儿也只是觉得这李白比其他人值得托付,因为他的小妾谈起他来时,两眼冒出的都是喜悦和崇拜。想着,这是一个痛女人的人,应该在大顺有困难时候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帮您一把。 后来接触一番后,女儿发现,他其实是一个极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温柔的人,但是在他的温柔后面却隐藏着滔天的权势和无比的霸道。而这,正是女儿找夫婿的标准,所以,女儿答应了他,不反悔。” 方如意,也如实对自己父亲袒露了自己的心声。 “真是女大不中留。好既然你不反悔,我也不反悔。”方腊说。 方如意听方腊说不反悔后,心里很开心,知道自己父亲其实是最疼爱自己的。抱起方腊的胳膊就开始撒娇:“父皇最好了。” “但是。”方腊来了一个转折,一下又把方如意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怎么了?”方如意问。 “但是,不能就那么便宜了那个臭小子。” 自己家的白菜被人拱了,当老父亲的总是有点不好说的心理。方腊这个老父亲也不例外,况且自己这宝贝女儿才十六。虽然说是到了该出嫁的年纪,但总是不甘心。 “开始是我大顺不争气,没有能成为你的靠山,反而让你受委屈,主动上赶着去嫁那李白。但,现在你可是堂堂大隋青溪侯的女儿,哪有那么好娶回去的?” 身份变化后的方腊此时也是颇有底气。 “就算他李白是一个商人,文治武功,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玩意。就算我不反悔,接亲那天,他也别想进我房价的们,更不说能不能把你娶回家了?” 方腊其实确实有些后悔,对女儿的婚事处理的太过儿戏。当时只是想保住女儿的性命,没有想太多,现在麻烦过去,自然不能便宜那小子了。 况且,要是不设置一些难度,那小子以为很容易就把自己女儿娶回去了,那以后的日子里会因为来的太容易,认为自己方家女儿的娘家没人撑腰而看不起自己的女儿的。 方腊这么一说,方如意就没办法再说什么了。 青溪婚礼习俗就是这样,双方就算是有婚约,但你要是太怂、太草鸡,也真不一定能把新娘子从娘家接的出来。 当然,很多婚礼也就是做做样子就算了。毕竟是办喜事,谁也不会当真去为难新郎官,让婚礼办不下去。 但,要是方腊真设置一些稀奇古怪的考题,把李睿给难住了。 那就算后面李睿把新娘子接走了,他李睿的面子在新娘的娘家那可是要丢光了的。以后,见到了娘家人自然要从心理上低人一头的。 更何况,万一方腊耍点手段,让李睿当天没能进得了方家门,接不走新娘。那这段姻缘自然而然的也就完了。 “父皇,你这可不能太过分,不然您想想,要是这次女儿没嫁出去,以后哪里还有人敢要女儿吗?您这是要耽误女儿终身的。” 方如意没办法,这是习俗,她不能说不让在接亲的时候拦门。 但这女大不中留确实是规律,她这就开始威胁起自己的老父亲起来了。 “为父自然心里有数,绝不至于让你孤独终老的。” 方腊自然不会把事情做绝,但借婚礼之时,称量一下这个口出狂言的李白那是肯定的了。 (本章完) 152.方腊嫁女,强悍的伴郎队伍 大隋朝廷招安方腊的工作进展的很顺利。 有黑山卫的强大武力在后面顶着,代表朝廷出来谈判的黑山卫独立师的师长王未和代表大顺的太子方天定,也就谈了一天,就原则上达成了协议。 其实,大家都知道没什么好谈的,也就是做做样子,让代表大隋朝廷的黑山卫和代表大顺的方天定坐下聊聊天,大家都有个台阶下就是了。 因为,朝廷的要求并不过分,基本上就是黑山卫劝降信上的那几条。 而且,招安本就是一个胜利者对失败者的体面的处理方式,作为失败一方的大顺本就没有什么议价空间,点头签字就是了,不然呢? 黑山卫在高句丽和靺鞨的凶名那可不是吹牛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杀人杀出来的。你当黑山卫回大隋国内后,就改吃素了? 你想什么好事呢? 大顺朝廷那四万部队,可不就是黑山卫给大顺朝打的一个样吗? 这就是李睿的高明之处,我本就是想要招安你,但前提就是要先把你打怕、打服。 只有把你打怕了,你才会老老实实的接受招安。这样,就完全断绝了了方腊为了权宜之计,降了又叛的小心思。 接受招安,你就保住自己的性命和财产;不接受招安,你就失去一切。 大隋的招安条件很简单,也是胜利者的常态: 取消伪大顺朝廷,方腊成为大隋青溪侯,原来大顺的朝臣、十多万部队即刻进行整编。 多数曾经作为大顺朝臣的人才,被大隋调往其他地区另有任用,当然也不至于委屈了这些人才。 而一小部分方腊的亲信则留下来作为青溪侯府的属官,这就是保留了方腊的最基本的班底。 方腊不知道这是李睿在给方如意留以后在海外孤岛建国的班底,还以为朝廷真是心胸博大,毫不在乎他方腊是不是会再次起事造反。 内心对大隋女帝的敬畏和佩服又加深了许多。一个女人能如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到如此程度,实在是不曾多见的人间之雄主。 大顺的部队人员精干,训练到位,战斗力丝毫不弱于九边精锐。 而本来李睿就是打算要方腊带兵征讨其他反王的,因此,也不强行裁撤。但大顺十万常备军确实太多了,这兵多了自然会起别样的心思。反而不利于方腊的前途。 李睿斟酌一番以后,给方腊留下了三万精兵,便于他在自己和方如意成婚以后,直接就可以出兵征战其他反王。 其他的七万兵马,李睿也没有丝毫客气。根本没有考虑给大隋朝廷留个一兵半卒。 一纸调令,把所有大顺降卒,全部漂洋过海的调往石见银矿进行整备。 李睿的小心思都是放在台面上的,他算计着,这次或许还能选些能排上用场的好男儿,充实一下黑山卫。 毕竟整个黑山卫的军力还是太弱,不是战斗力弱,而是人数太少,全国布置起来,完全不敷使用。 所以,黑山卫要趁着这次大隋全境大乱,到处都是兵源的情况下多招几个军才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大顺的七万人,优中选优一下,成立一个三、五万人的军,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甚至,李睿都给了这些部队一个第五军的番号。 但是,为了避免以后出现不好控制或串联的苗头,李睿练兵和编练部队的原则是,一定是要把原有编制和熟人打散重新混编使用的。 所以,后面这些送往石见的士兵,在练好本领后会和前面四个军重新打散混编。 当然,后面第六军、第七军等等,甚至李睿计划中的更多的新编部队,自然也都是这种原则。 在所有的政治委员的教育下,黑山卫永远都只能有一个效忠对象,那就是李睿自己。 更何况,要是这批送去石见的大顺降卒,经过黑山卫几年的训练和洗脑,到时候再派回去和方如意一起征战天下,那么,哪怕以后,方如意在海外打下再大的地盘,哪怕她还叫做大顺的名号。 那也是自己李家的,而不会成为方家的地盘。 所以,在第二天,李睿和代表方如意来商量婚事的方后土,商量他和方如意婚礼的具体细节的时候,这青溪城已经悄悄的换了颜色。 整个青溪所有的城门、要害部门、粮仓、衙门、军械库等,全部都是穿黑色军装的黑山卫士兵所把持。 方腊所属全部军队已经陆续开出青溪城外,等待接受黑山卫的整编。 整个青溪城开始变得喜气洋洋,因为方腊嫡幺女方如意的亲事已经传了出来。 就在大业十二年五月二十五,青溪侯方腊嫁女。 此时,由于方腊的大顺皇帝的尊号已经去掉,所以,底气不足的方家也没有坚持要李睿入赘,由此满青溪都是知道方如意择日出嫁的消息。 这是方腊的一点小心思。 毕竟去皇帝尊号,接受招安并不是一个很有面子的事情。 所以,方腊就竭尽全力大操大办的为自己女儿的喜事忙碌起来。他就是要借助此次办喜事的机会,来冲淡大顺灭亡后,自己内心的那一点点失落的情绪。 方腊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到,虽然他方腊不是大顺皇帝了,但整个清溪城还是他方家的天下。他还是手握重兵的堂堂青溪侯,谁敢不敬重他方家三分? 而李睿更是为了彰显黑山卫的军威,又急调了距离青溪最近的第三军的两个师火速驰援青溪。 李睿觉得现在是黑山卫该露露面,收拾残局的时候了。 这天下该乱的可以说也乱的差不多了,那些记忆中大隋的反王也都出现了。不能也不用再放任下去了。 李睿担心,再这么放任下去,这世界就真乱了。 现在本该出现在宋朝的反贼方腊都出现了,后面保不准历史上其他朝代的那许多反王就都会陆续冒出来了。 现在,李睿也是借助这次招安方腊,以及自己纳妾的机会,在青溪高调的向所有反王们展示一下黑山卫的实力。 震慑一下那些心怀叵测的家伙们,告诉他们,只要有黑山卫在,大隋亡不了。不但亡不了,大隋皇室的武力还天下无敌。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看看各路反王的态度,李睿再决定是打他们还是招安收编他们。 大业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一大早。 李睿带着接亲的队伍,骑着马从卓正园出发,到原来的大顺皇宫,现在的青溪侯府接自己的新媳妇。 李睿贴身随行的护卫人员不多,大约只有两百多人吧。但李睿好不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 因为两百多人都极不简单,他们全部是从各地黑山卫系统选拔上来参加李睿婚礼的幸运儿。 能参加李睿的婚礼,做李睿婚礼的护卫及其迎亲伴郎,这是整个黑山卫系统所有人都抢破头的荣誉。 在大家抢夺中,李睿也没有一个好办法,最后只有在黑山卫系统内进行了一次全系统大比武,这才选拔出来了这两百多佼佼者,来给李睿当婚礼护卫。 因此,这两百多人中,最差的都是宗师大圆满的强者。 龙卫都没有全部随行。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龙卫担负安保的重任,要沿途勘察地形,要先去青溪侯府做好安保准备,不可能全部随行的。 随行护卫队伍后面抬着聘礼的队伍那可就长了。 古人说女儿出嫁的盛大常常用十里红妆来形容,但此时李睿的聘礼又那里只排满了十里这点点长度。 手捧聘礼队伍的前锋都已经进了青溪城门,后卫才刚刚出卓正园。也就是说,在卓正园到清溪城这沿路二、三十里地,全部被李睿送聘礼的队伍给铺满了。 当然这里面多数是在当地请的伙计。只有最近几天才出现,沿途不断骑着马来回巡视的那些彪悍小伙子,才是黑山卫的精锐,独立师的部队在充当。 此时,方腊和方如意自然是还仍然不知道李睿的真实身份的。特别是方腊,还在准备各种刁难新女婿的招术。 这其实还是要怪李睿自己,谁要他自报姓名为李白呢? 通过艰苦卓绝的调查,方腊到目前为止,只调查出来,有一个同名同姓的李白曾经在洛阳写过一首好诗。 但自那以后,这个李白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世间。大家都纷纷猜测,这个李白是不是一个化名?不然怎么没有人知道这个李白的来历和去向呢? 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以后到哪里去的人,那十有八九是被人杜撰出来的。 况且,李睿不主动挑明自己的身份,谁活腻了,敢多半句嘴? 哪怕,青溪侯府那些来恭贺主子嫁女儿的文臣武将们,也只是为这个婚礼的豪奢和新郎官所展现出来的实力而咋舌。 但他们早就知道,这新郎官是个极度成功的商人,这次光为了接近一下方如意就砸出了千万两白银的生意。 那能在这次迎亲过程中,请动这么多伙计和实力强大的护卫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却没有一个人想到,今天的这新郎官就是黑山卫的效忠对象,大隋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新郎来了,快关门。” 方心大声的喊着,他是方腊府邸上的护卫头子,今天被方腊安排,充当斥候统领的角色。 (本章完) 153.战阵迎亲,实力不允许低调 和一般家里接亲的流程一样,新郎迎亲时大门这一关是最难过的。娘家的大小舅子和各个先成亲的姑爷们都要拦门出题。 你要是没有拦门出题刁难新郎,那反而说明你对自己家的姑娘没感情。是想早点把自己家的姑娘打发出去。 各个娘家人本来都在奋勇争先的为难李睿,再加上方腊事先嘱咐过了自家儿郎多出难题。 因此,这李睿想顺利快速的通过这大门,可就难了。 要知道,这可是以前大顺朝廷的皇宫大门,虽然现在去除了大顺皇帝的尊号,这大门上的铜钉也按照礼制规定,去除了不少。可是这门的厚度和门栓的强度都不是一般四五个小伙子能推得开的。 加之,这宫墙目前还没有按照规制修整,还是那么高、那么厚,一般军队都不一定能强攻的进去的。 李睿的迎亲队伍要想不暴露那非人的武力值,就只能老老实实的破解这些方如意娘家人设置的一个个难题。 方如意的一个哥哥,方天定的弟弟方天玑首先对李睿发难: “妹夫啊,我承认你是我妹夫,可是你今天要想进这个门,还是要先回答我这一个问题。” “好,你放马过来。” 任何人在这个场合肯定是不能认怂,何况还有那么多黑山卫的兄弟在看着自己。那么,李睿这次自然也是要这么硬顶上去的。 李睿身边来自各个黑山卫系统,今天充做伴郎的人,从接亲开始,一路上都是陪伴领袖的幸福加兴奋,以至于这几十里路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就已经走完了。 现在,又听方天玑在准备为难李睿,虽然大家知道,李睿自身文治武功已经达到了非人的高度,但今天李睿可是新郎官。 所以,那些担负护卫和伴郎责任的高手们,自然而然的抢答道:“有什么问题?不用麻烦新郎官,我们就给你答出来。” 然后,各个伴郎们就摩拳擦掌,一脸期盼的等方天玑出题,他们好给李睿这新郎挣面子。 这下可把方天玑给搞的有点懵。 大隋朝,一般人结婚,也就两个伴郎,规格高点的六到八个,就算是顶尖的贵族也不过有那么十几个伴郎充充场面。 可这个李白的生意人是搞的什么鬼? 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嘛。 方天玑这一眼望过去,在这青溪侯府门前,黑压压的一片人头,个个都穿着伴郎的服装,身上还都披着伴郎的彩缎。少说也有一两百人,这难道都是伴郎? “我说,妹夫,这都是你的伴郎?”被吓了一跳的方天玑赶紧一把拉住李睿的袍服,小声的问李睿。 “那我就回答今天的第一个问题。是的,这都是我的兄弟,今天都是我的伴郎。而且,我还有好些兄弟今天不方便来,他们也都是我的伴郎。我今天要请他们好好的喝一杯的。” 李睿一方面偷了一个机,把这询问就当做是女方的第一个问题了。另一方面也无时无刻的不在收买人心。 果然,黑山卫的兄弟们听自己的领袖这么说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己,个个都激动的嗷嗷叫,恨不得现在就冲进去把新娘抢出来就走。 “那新郎给新娘子做首诗吧?” 看方天玑被李睿的人给吓的搞不清状况了,旁边的一个方家的女婿出来给方天玑解围,给李睿又出了一道题目。 本来写诗就不是李睿的强项,他的那些文名都是靠什么来的,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所以,平时李睿能不出手就不出手。 今天被逼到这个份上了,一时也想不起来应景的诗词,情急之下,突然想起上一世有个电视剧里面有一个新郎接亲的情节,刚好有那么一首催妆诗正好用得上。 但是这首诗却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了,于是毫不犹豫的半抄半杜撰了一首诗出来,说以前前还要给自己挣个面子: “写诗没问题,但还是得要你们家姑娘赶紧出门才好啊。” 然后就接着念到: “金车欲上怯东风, 玉盏珍馐醉酒空。 仙姿未吐颊晕红, 直上春风睿意逢。” 这诗虽然平仄不是那么对仗工整,但在这大喜的日子,谁又会真的去计较那么多?大家起起哄,也就是算他做出了这道题了。 “适逢乱世,这不可不知兵,妹夫来说说,如何破除各路反王如何啊?”方如意另一个哥哥方天宇马上就出了第三题。 “这就不劳烦新郎官了,我们就可以来回答。” 刚才要作诗词,所以那些知道李睿是文圣的伴郎们当然不会自己跳出来班门弄斧。但一旦说起这打仗来,他们还是有点心得的。 “但不知道,这位新娘的哥哥是说的哪路反王啊?是十九路反王中的哪一路?还是海外的藩王呢?” 那伴郎可是有两百多人,你一眼,我一语,还没开始就把方天宇给说懵圈了。根本就不清楚该怎么面对某一个答案。 趁此机会,几个机灵的伴郎带头一冲,就把这些拦在侯府大门前的一帮方如意的哥哥、姐夫们的人墙给冲开了一道口子。然后护着李睿就一头冲进了内院,同时,后面跟着的几个伴郎赶紧挥洒红包。 那满世界飘洒的铜钱、小额银票硬是恍惚了众多人的眼睛,甚至还有一些碎银子压制成的银箔片漫天飞舞。 这金钱攻势一出,李睿自然就没有受到阻拦了。 可是李睿还是高兴的太早了,他糊弄过去了大门,冲进内院后,抬头看去,发现在内院中却整整齐齐的站着一支部队。 是的,说是部队一点都不夸张。 你想想曾经的皇宫庭院是不是够宽敞?现在这内院中就整整齐齐的站着一千身披甲胄的士兵。 猛然一看到这支部队,李睿的伴郎团还以为这次结婚是一次陷阱,情急之下,俩百人的伴郎团按照平时训练出来的本能,瞬间就列好了战阵。 想象一下,两百多,最低修为都是宗师圆满境界的武者列成的战阵是什么气势? 一时间,这喜气洋洋的大院内顿时升起了滔天的杀伐之气。 “妹夫、哎、妹夫,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介,别介。” 眼看势头不对,站在院子中的方腊部队的带头军官,赶紧跑了过来,打开头盔,露出方天定那张被这两百人流露出的气势吓的惨白的脸。 “天定兄,什么情况?怎么大喜的日子,有这么多军人在这里?” 李睿虽然不在乎这些大顺的士兵,反正他们也威胁不到李睿的安全。但大喜的日子动刀兵,总是不太吉祥。 “妹夫,别误会,这是老爹要考验你的能力特意设下的一个小军阵。里面没有刀兵,大家拿的都是木头刀剑。而且,都事先交代过了的,安全第一。放心不会见血光的。” 本来方腊是要赖掉这场婚约的,但由于方如意铁了心要嫁,他这个老父亲也没办法,只有捏着鼻子认了这个女婿。 但怎么也不甘心的方腊还是决定给李睿来一个下马威,至少也要李睿受受这皮肉之苦。于是就要自己的大儿子方天定带队,把青溪军的精锐调遣了一千过来,摆了一个军阵,吓唬一下李睿。 想娶方腊的女儿,胆子小了可不成的。 而此时,在闺阁里待嫁的方如意正在咀嚼自己侍女传回来,李睿在前面随口念出来的那首催妆诗。 “金车欲上怯东风,玉盏珍馐醉酒空。仙姿未吐颊晕红,直上春风睿意逢。” “金钏,你说这李白是什么意思?”方如意随口问自己的贴身丫头。 “小姐都不知道,我就更不知道了。”旁边伺候方如意的丫头,一边替她整理钗环,一边应付的回答着。 “前面三句还可以理解,说小姐害羞的脸红,还不肯出门,要吃几口酒壮壮胆。可是最后一句就有点不知道什么意思了。”另一边伺候的大丫头宝钏接口过去了。 方如意没有接话,但她心里也还是有点疑问。她毕竟文学素养比较高,一眼就看出最后一句实际上是再说他们两人的缘分,有点调侃的意思在里面。 方如意感到有点疑问的是,怎么是“睿意逢”而不是“李方逢”或“白意逢”,难道只是为了诗词的押韵?还是这李白还有其他带“睿”字的名字? 但此时,所有的疑问都被方如意忽略了。都到这一步了,哪怕现在自己嫁的就是一个火炕,那自己也就只有跳了。 从双方签订婚书那一刻,其实这方如意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哪怕她仗着父亲的势力可以强行悔婚,但在大家的认知中,她已经是嫁过人的女人了。 至于这中间的各种礼节,他们虽然仓促,但该有的还是一样不少。 想到这里,方如意突然想起,问名这个环节的时候,对方好像是提到过他除了叫做李白以外,好像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李睿。只是,这些礼节,方如意就纯粹当时一个过场,也么有太重视。 当然也是有点害羞,总不好一个女孩子,老是关心自己的婚姻和未来的夫婿吧?就那天,她在李睿和方后土签订婚约后的登门造访,其实已经是大大的违背了礼教中,婚前男女不得见面的习俗了。 那这诗里面的“睿意逢”也就解释的通了。 (本章完) 154.牛刀杀鸡,竖帅旗惊现斥候 “战阵,起。”随着李睿的护卫头领之一,赵十二的一声大吼。 两百伴郎迅速列好了雁翎阵。 阵势一起,这两百人散发出的气势仿佛千军万马一般。还没有接触,那青溪军的一千精锐就已经两股战栗,心下惶恐了。 这也不怪方腊的青溪军精锐,他们也不怂,不管是碰到其他反王的部队还是大隋的驻屯军,甚至是大隋的九边精锐,他们都能放胆一战。 只怪这两百人的伴郎部队实在是太变态了。 你觉得这些在部队中成长起来的,最低都是宗师大圆满境界的黑山卫战士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那一个个战士,那都是在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成就。哪一个人身上没有几十上百,甚至还有过千条人命都不稀奇。 这战阵一起,每个人身上的铁血煞气就自然而然的散发出来。虽然今日迎亲,手里都没有带兵刃。但就算赤手空拳,那许多人的凶煞之气纠结在一起,就对那大顺的一千精锐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这压力可不是那青溪军能顶的住的,这一千人好歹还是青溪军中的精锐,所以目前还能咬着牙站着。 要是其他的部队士兵,说不定当场就扔下刀枪,掉头就跑了。 方天定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个两腿打颤,手中握木刀的手指都捏的发白了。他知道,这仗根本不用打,自己士兵的状态看起来,胜负就早已注定。 现在虽然基本上搞清楚了李睿的实力是恐怖级别的。 可,方天定还不能命令部队撤退,因为这就是方腊的死命令,必须要怼李睿一场。 李睿的这些伴郎才不管青溪军的状态,只要敢拦在自己统帅迎亲道路上的,那就都是自己的敌人。 “目标,新娘子的闺楼,不可见血,不可伤人。全体都有,冲。” 随着赵十二的一声令下,这二百人的小小雁翎阵就开始了主动冲锋。 雁翎阵本就是主攻的杀阵,虽然大家没有用兵刃,但宗师圆满境界战士的一双手,那绝对堪比世上所有的绝世神兵。 还好赵十二知道,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不宜见血,多叮嘱了一句“不可见血,不可伤人”。不然,这些杀才一旦杀出来了兴致,随手一下,都不是这些普通士兵能够抵抗的了的。 就算是这样,方腊青溪军的千人军阵就如碰到了烧红了的利刃的黄油,瞬间就松软融化了开去。 但凡和李睿伴郎接触的青溪士兵,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人就躺地上了。有的是被点中的穴道,有的是被重击打晕,有的干脆就给举起来扔到了院子的角落。 就如同壮汉闯进了三岁娃娃组成的阵型。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重量级上,这简直连考较和对等搏杀都谈不上,实在是太轻松了。 此时的李睿,还是那么一身大红的喜袍,带着象征着新郎身份的大红花。就那么一步一步,不紧不慢的向方如意的闺楼走去。 在李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身边,二十个龙卫的精锐围成了一个小小的圈子。在这个小圈子外面是们二百伴郎在冲阵。 就如同一个移动的圆形清理机器,随着李睿脚步的移动,他周围所有拦路的青溪士兵都会被清理出去。 如果此时从天空看下去,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李睿身边就慢慢形成了一个只有李睿和二十个龙卫存在的环形真空地带。 而方腊此时正是站在高高的箭塔上,远远看到这一个工整的圆形,不由的一口冷气吸到肚子里,久久无法呼出来。他是实实在在的被惊吓到了。 他可是知道,自己这一千青溪精锐的战斗力的。 现在自己这一千精锐身披铠甲,手持刀剑,虽然是木质刀剑,但好歹手里还有武器吧? 可是遇到李睿这两百个赤手空拳的伴郎以后,就如同得了软骨症一般,毫无抵抗能力的倒的倒、晕的晕、被抛开的被抛开。 就连这些精锐的队长,一个半步宗师境界的高手,都没有能走过第二招,就被抛飞到围墙根去晕乎了。 这就太恐怖了,要是真的两军对垒,自己这青溪军将被一边倒的屠杀,而毫无还手能力。 这都是些什么人?怎么有这么恐怖的战斗力?而且这些伴郎个个对力量的把握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把自己的这一千精锐打的屁滚尿流,却让他们不死、不残、不流血。 自己这便宜女婿是从哪里找到这些人的? 就在方腊这么胡思乱想的时候,李睿已经在一众伴郎的护卫下,顺利到达了方如意的闺楼之下。 其实,到这里了,李睿迎亲的流程也就算是大致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和方如意两人拜别女方双亲尊长,就可以带方如意回自己的卓正园拜堂成亲了。 此时,方如意也在闺房中看到了李睿伴郎部队的战斗力。虽然方如意知道自己这夫婿的实力很强,但也没想到自己夫婿下属的实力强大到如此程度。 区区两百人就把自己父亲属下一千精锐打的屁滚尿流。关键还是精准打击,不死人,不流血的。这可是方如意十六年短暂生命中从未见过的奇景。 所以,等李睿到方如意闺房楼下的时候,一抬头就看到了方如意那张画过新娘妆的俏脸,不由得呆了一呆。 倒不是方如意现在有多美丽,而是这大隋时期的新娘妆实在是太雷人了。而且,这方家到底只是商家的底蕴,根本比不上李睿以前娶的世家门阀的长孙无垢家会化妆。 至于女帝的新娘妆,李睿那时还没有穿越过来,自然是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这乍然一看,李睿硬是只看到了小姑娘顶着一张大白脸。 以至于,这新娘妆化妆后让李睿都认不出来这就是那天和自己大大方方谈自己婚事的俏丽娇娘。所以,李睿才会这么呆了一呆。 看着李睿的表现,方如意就知道自己的妆容把他给丑到了。 今天,她也是极力的反对把自己化妆成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个鬼样子,但无数自己家的长辈们都来说,这是传统。 于是她就妥协了,现在看着自己的夫婿都嫌弃自己的态度,方如意不由的一阵气恼。眼泪都在眼眶里开始打转,自己都是为了成亲才化妆成这个样子,结果自己的成亲对象还不领情。 真是气死人了。 旁边伺候的丫鬟们看方如意有要哭的意思,赶紧劝:“小姐,今天可是你的好日子,千万不能落眼泪。快坐过来,要是姑爷上来看到你这个样子,可是要招人笑话的。” 杂七八啦的,好一阵子才把方如意给劝好了。 这时候,李睿也带着人上楼了,后面自然是完成一系列新娘娘家送嫁的流程了。 那些哭嫁的场景就不再描述了。 等好不容易完成这些流程,就在李睿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着坐着方如意的花轿离开青溪侯府的时候。原本兴致高昂的李睿,忽然拉住了缓缓行走的战马,满脸严肃的双眸凝视远方。 李睿停了下来,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所有的人自然都停了下来,都静静的看着李睿目视的方向。 也就是过了大约半刻钟后,那些宗师以上级别高手才看到,远远快马奔来一队人马。 这队人马,人数不多,大约也就七八个人。 想必是连续骑马没有休息,每个人都是一身肉眼可见的疲惫,但身姿却还是标准的骑兵姿态,可以想见平日里的训练有多严苛。 这些骑士,全身都是黑色轻甲,背上背着三竿红色大旗,大旗在快马奔跑的时候,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周围所有的人看到这只马队都纷纷让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马队代表什么?那是传送紧急军情的斥候马队。 李睿的脸色也有点变了,因为他的视力经过精神力的强化后,可堪比老鹰的双眼。 在大家还没有搞清楚的时候,他就已经看出来了,这是黑山卫系统的传令兵,也就是大隋人口中的斥候。而且从服饰上来看,好像还不是同一支部队派出的。 “十二,竖起帅旗,让兄弟们知道我在这里。” 这必然是有大事情发生了,所以李睿毫不犹豫的让赵十二竖起自己的帅旗,这样这些斥候兵就知道把消息送到哪里,不至于跑冤枉路。 半步大宗师的效率是很高的,不一会,赵十二就在李睿的身后撑起一支高高的旗杆。 旗杆上一支黑色大旗迎风飞舞,大旗上一头金丝绣成的九爪金龙栩栩如生。然后由八只小一些的九爪金龙盘旋成了一个大大的隋字。 在赵十二遵命的竖起这面大旗的时候,周围所有将士都知道,今天这婚礼怕是难得圆满了。 这九爪九龙大隋帅旗,满大隋就只有一个部队在用,那就是黑山卫。而稍稍了解黑山卫的人都知道,这帅旗所到之处,代表的就是黑山卫统帅李睿的位置。 果然,帅旗立起来以后,远远奔跑过来的斥候就知道找谁了。 (本章完) 155.敌寇犯边,黑山卫全体动员 一炷香不到的时辰之后。 “报告司令,高句丽军区急报,高建武袭击监视他的高句丽军区警卫部队,帅军进攻仁川,独立的意图很明显。高句丽军区正在防守,请求调派黑山卫增援。” “报告司令,靺鞨军区急报,契丹和靺鞨死灰互相勾结,在靺鞨境内意图复国,军区司令李靖请求动用黑山卫第四军出击。” “报告司令,第一军急报,东部突厥进攻伊犁,大隋九边精锐正在鏖战,第一军请求出兵。” “报告司令,第二军急报,西部突厥进攻大蒙城,大隋军队向我部求援,第二军请求出兵。” 仿佛顷刻之间,大隋周边就乱了。 李睿静静的听着,听完后,只是安排人把这些长途奔波,困顿饥饿的斥候们接下去休息。而他却没有任何指令发出,因为他在等。他在等他的其他情报系统的反馈。 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在斥候下去休息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流苏到了。 “主子,四境皆有敌寇犯边,大姐请主子决断。” 流苏说完,很不好意思的递上了手中的情报,并说了一句: “抱歉,在主子成婚的大喜日子来添麻烦,实在是军情紧急不得不报。” 李睿接过情报,一目十行的看完,终于明白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之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还好,自己沉得住气,没有胡乱下命令。也幸亏自己有多套情报班子,果然是兼听则明啊。 原来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这种紧张的氛围是敌人中间,擅于玩弄人心的高手,人为布置而造成的,就是要给黑山卫的决策者以压力,从而出现误判。 周边各国在几个月前终于探查清楚,大隋内乱中并没有出现黑山卫的身影。黑山卫既没有帮助大隋皇室镇压反王,也没有帮助反王推翻大隋皇室。 黑山卫在这乱世中,拥有绝对的实力,但他们只是保护自己黑山卫系统内部的一些诸如精盐、娱乐、钱庄的生意。其他情况,只要你不惹到他头上,黑山卫一概不出手。 基于黑山卫在大隋内乱中的表现,各国都判断黑山卫是不是被分化瓦解,或者是内部出了什么问题被掣肘了,反正是不能再帮助大隋征战天下了。 于是,各国那些帝王们心中被黑山卫压制许久的野心就暴露了出来。 由高句丽国王高建武牵头,在数月内就联系了突厥的东西两部,集结了靺鞨王族的流亡势力并劝说一直对大隋称臣的契丹加入,一起组成了反隋联盟,约定好时间共同出兵攻打大隋。 李睿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情况看着紧急和吓人,但综合了黑山情报署的消息以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还是因为自己前期不愿意快速平定国内的内乱而造成的后果。 自己为了让大隋境内的这些野心家自己跳出来,从而把脓包挑破,专门下了一道命令,要求黑山卫没有接到自己的命令之前,只能防守,不许主动出击。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现在自己刚刚决定要结束大隋的内乱,这四周的邻居们就赶着来送人头了。现在正好要有所改变,干脆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自己一锅烩了就得了,免得留给子孙去劳心伤神。 “十二,你过来,流苏也过来。” 沉吟了良久,李睿在马上对两人招呼了一声。 “十二传我将令,黑山卫第一军负责消灭突厥东部落;第二军、第四军配合扫荡突厥西部落和整个东北全境。黑山海军南海舰队负责肃清高句丽的高氏王朝,以后我不需要高句丽军区,我只要朝鲜郡。” 稍稍顿了一下,对流苏说: “传令情报署下属,尽力协调各国基层官员和老百姓的人心向背。命令卫三娘发动特别战争。” 李睿对一直乔装成自己的伴郎中的一个人一指,然后说: “王未,马上集结独立师,今天婚礼完毕后回洛阳。现在我黑山卫要对外用兵,自己的老窝可不能丢了。” “奴才们,遵令。” 赵十二、王未甚至是流苏,都是单膝跪地行了一个礼以后,马上跑去安排各项工作去了。 李睿龙旗竖起的时候,方腊就已经带着他的儿子和文臣武将们聚集过来了,只是李睿此时气压太低,压得他们只能静静的站在旁边听李睿调兵遣将,却都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此时,困扰他们多时的许多谜团终于解开了。 为什么自己这女婿有巨量金钱?为什么能有那么多厉害的手下?为什么知道方如意回家,自己的问题就已经解决? 在方腊因为自己的女婿是黑山卫领袖李睿而激动和忐忑的时候,李睿叫了方腊一嗓子,公事公办的说: “青溪侯,你马上传缴天下,告诉所有大隋的反王们,游戏时间已经结束。在他们收到你的檄文后,限期一个月必须和黑山卫取得沟通,向大隋投诚接受改变。否则,后果自负。” “臣,青溪侯方腊遵令。” 看到方腊很识相的接受了命令,并没有任何疑问或不满意。李睿才在说完后,放下满脸严肃,温和的对方腊说: “劳烦岳父大人了,您尽管放胆去谈,但有不遵守檄文,一个月内拒不接受整编的,您可以直接出兵攻打,要是没有把握的,可以呼叫黑山卫支援。” 交代完公事,李睿骑马走到方如意的花轿边,对花轿里面的方如意说: “娘子,这杂七杂八的事情耽误了不少时间,我们赶一程,回卓正园去成亲。可不能耽误了吉时。” 现在已经不是需要李睿自己亲自带兵打江山的时候了,他那些将军们也是久经学习和磨练,现在正好是独当一面的时候。 只是这青溪指挥系统不完善,还是回到洛阳要好一些。既方便自己对整个战局的指挥和调度,也方便对自己的保护。 要是不小心被敌人派来的高手把自己给斩首了,那才是一个笑话。 所以,李睿在卓正园和李如意举行完婚礼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根本就没有大开酒宴。很干脆的放弃了在青溪招摇一番的打算,让从第三军抽调来的两个师立即归建,青溪就留给方腊自己去照看。 反正在青溪军里面还有三个降将做监军,而自己又娶走了方腊的宝贝女儿,从心理上来说,方腊怎么都没有再次造反的理由。 而他自己则是是带着李如意,在独立师的保护下,日夜兼程赶回东都洛阳。 大业十二年六月十五日,辰时六刻,洛阳,洗梧宫。 “民女方如意,叩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有思想准备,但方如意见到刚刚下朝就匆匆赶过来见李睿,还没有换掉那一身皇帝冕服的女帝杨泽天的时候,就被她身上那浓浓的帝王之威给震慑住了。 相比自己那只有三个郡的地盘,就敢自称大顺皇帝的父亲来说,方如意这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帝王龙气。 刚刚他们回洛阳比较早,女帝还没有散早朝。 为满足方如意的好奇心,又不至于打扰到女帝正常的朝会,李睿就领着方如意躲在大殿的帷幔之后,远远的看了一眼杨泽天上朝的样子。 当时方如意只是远远的看着就激动的不能自已,但好歹距离还远,只能感受一下整体气势,对女帝个人的威仪相貌还没有确切的感受。 现在不同了,女帝和方如意这几乎就是面对面的站着。 方如意近距离看到了自己心中的偶像,真是激动的都找不到北了。此时还能行礼如仪,那已经是算方如意有极大的克制力了。 方如意此时对女帝的感受,用一首诗是最好的描写: “第一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披。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 于是,方如意很虔诚的双膝跪地,给女帝杨泽天行了一个三跪九叩的君臣大礼。 “陛下,这是睿王在青溪新纳的那个方如意,就是方腊的女儿。” 见到女帝杨泽天有点愣神,站在她旁边一直伺候着的婉儿赶紧上前一步,提醒了自己的主子一句。 女帝用赞赏的眼光看了一眼婉儿,微微颔首,就当时表扬了。 其实,这婉儿也是李睿的侍妾,从理论上来说,完全可以不用时时刻刻的伺候在女帝身边。但婉儿是个聪明人,她知道,李睿是自己靠不住的。 自己的身家性命和自己儿女的富贵前程,那都在女帝的一念之中。 而且女帝用婉儿也用顺手了,不然,刚才那种情况,谁会、谁又敢去开口提醒女帝,这向你行礼的女人是谁? 万一女帝觉得你是在逞能呢?难道我当当女帝不知道,还要你一个丫头提醒?拉出去砍了。那岂不是死的冤枉? 而对婉儿来说,就没有这种风险,不管女帝是不是记得,但看到女帝有那么一丝犹豫的时候,婉儿的提醒对女帝来说就殊为及时。 这也是没有其他人比婉儿更了解女帝微表情意义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本章完) 156.美人恩重,李睿二征高句丽 所以,婉儿现在依然是在履行一个女帝侍女的职责。 只不过,她现在到底身份地位不同,在女帝众多侍女中是地位最高、职位最大、最得女帝宠爱相信的那一个。 于是,女帝杨泽天压下对李睿的思念和希望得到李睿对时局判断帮助的急迫心情。面容严肃的接受了方如意的朝拜。 等方如意朝拜完毕,就那么五体朝地的趴在地上以后,女帝并没有马上叫方如意起来,更没有亲手去扶她,而是缓缓的开口: “你是大隋子民,我受你君臣大礼也是应当,至少知道你心中还有君臣大义。望你以后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不可学你父亲一般造次。” 女帝说完这以后,看着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的方如意,微微一笑,觉得敲打一下也就够了,要是做过分了,李睿的面子上也不好看。 于是杨泽天走过去,亲自把方如意扶了起来。当然,她只是做做扶的样子就好,难道,你还想女帝弯腰去把趴地上的人捞起来? 那样,女帝身边的侍女、女官、侍卫们就可以集体自杀去了。 一边动手虚扶,女帝一边说: “只是,这是你我初见,行此礼也就罢了。以后见面无需行此君臣大礼,毕竟你也是睿王的女人,以后见面行姐妹之礼就好。” 这一顿硬软兼施,硬是把聪明伶俐的方如意给搓揉的如同傻子,只会高声呼和:“民女遵旨,谢谢陛下隆恩。” 看女帝的威风也耍的差不多了,威信也建立起来了以后。李睿也就适时开口: “好了,如意不用太紧张,以后在私下场合,比如在家里,就叫婵儿大姐好了。后面各人怎么称呼,一会叫流苏告诉你就好,现在你先下去休息,毕竟长途赶路也累的很了。” 看着方如意,檀儿、流苏等这一批随着李睿出去的女人离开以后,女帝再也绷不住了。一下扑进了李睿的怀中,对着李睿的胸膛就是一顿小拳头。 “你还知道回来?要不是这四境的战乱,你是不是就不回来了?你个死人,没良心的家伙。” 看着女帝奶凶奶凶的样子,听着她特有的撒娇语气,虽然已经是十来年的老夫老妻,李睿还是受到了诱惑。 这倒不是李睿的定力不够,而是女帝此时有巨大的诱惑力,对李睿来说是有无法抵御的魅力的。 试想,看着一身帝王冕服,却在自己怀中扭动身体,和自己撒娇的女人。这特殊的制服诱惑,李睿是真受不了。 也不管现在还是大白天,就一把抱起女帝媳妇,向着洗梧宫自己的寝室走去了。 其实,女帝这么多年,也知道了李睿的这点小癖好。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个夫君是抵抗不了自己的帝王冕服的诱惑的。 小别胜新婚之下,女帝自然是上了杀手锏,故意不换掉上朝的冕服来见李睿的,这其中的小心思也就不足为外人道之了。 “婉儿来伺候。” 果然,婉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对女帝的尽心服侍是有回报的,在如此情迷意乱之时,女帝还不忘拉上自己的这个忠心的侍女一起服侍李睿。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二日,女帝自然是没有上早朝的。 本来女帝是要临朝处理一下边疆的战事的,但李睿一句话,就把她又重新拉回了夫妻鱼水之欢之中。 “放心,天下乱不了,我回来以前,已经让黑山卫出手了。你是知道黑山卫的战斗力的,出不了大事的。现在就是看看这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以后,这大隋的天下还有几个反王敢不投降?” 既然,李睿都已经安排好了,她这个独自抗了一年多朝政的女人,自然是要找自己夫君多补偿补偿自己的相思之苦的。 乐不思蜀了整整七天,李睿总算是把自己留在洛阳的女人都好好的安慰了一遍。就连卫三娘、柳琼花都从其他的城市赶回来,组队参与了这次李睿发的福利。 当然,这七天,李睿抽空还是关心了一下各地的战事。 在黑山卫各部的反击下,各国的进攻迅速土崩瓦解。 但既然黑山卫出动了,那就不是打退敌人进攻就完事的了。 现在黑山卫各部就是在秉承李睿的意志,除了对这些敢于撸虎须的跳梁小丑予以迎头痛击之外,还要犁庭扫穴,直捣黄龙。 “还有两天,就是这反王们最后选择的限期,檀儿,命令第三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要能随时都能拉出去打仗。” 刚好现在是檀儿和流苏在一起伺候李睿,想起这件事情,李睿自然而然的对檀儿下了命令。 虽然是在温柔乡内,可李睿有强大的精神力支持,绝不会沉溺美色而忘记该有的大事。 “是,我出去马上传令。”檀儿严肃的回答,然后又妩媚的缠上李睿,温柔的说:“不过,现在,夫君可不能偷懒。” 大业十二年八月十日,高句丽,仁川外海,黑山舰。 “赵子彪、钱丑虎,你们两个笨蛋,老子这高句丽军区几万部队,就这么被你们两个狗日的断送了?你们就是这么带兵的?还要老子派黑山海军南海舰队过来,才能帮你们收拾残局。” 李睿在南海舰队的旗舰黑山舰的会议室里面大发脾气。 按照黑山卫的约定俗成,李睿在哪个舰船上,哪个舰船就叫做黑山舰。 也不怪李睿发脾气,他在洛阳舒舒服的享受美人正舒服的时候,就陆陆续续的接到了各地的详细战报。 当下,李睿就在洛阳待不住了,带着自己的三百龙卫,搭乘黑山海军的舰队就到了高句丽。不是他享不来福,是劳碌命,而是这高句丽军区实在是被高建武打的太惨了。 李睿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本来高句丽军区几十万人,后来组建第二、三军抽调了一批,后来又抽调了一批到石见银矿。陆陆续续的抽调,现在高句丽军区也就只有五六万人了。 要守卫仁川和济州岛两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个地方那是绰绰有余,但要是监视高建武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而这五六万人本来就是被反复筛序后剩下的,军事和政治素质都相对较差。关键的是,这高句丽军区是属于大隋军部管理,并不是直属黑山卫系统的部队。 只有被抽调走的那些人,才能算是加入了黑山卫系统。接受李睿私人的供养。 所以,李睿要管理高句丽军区的这些部队,都要通过大隋军部间接的来指挥。而大隋军部,在这天下大乱以后,就有些运转不灵。 加上,铲除了唐公和宇文氏两大门阀后,各部贵族都有点人人自危。又适逢李睿采取挤脓包的战略,对他们也放任自流,于是这些官僚就对朝廷的命令也多是阳奉阴违。 这就导致高句丽军区的给养不是很充足。 高句丽王高建武看到了这个契机,就主动为高句丽军区的部队提供给养。今天送米面,明天送粮油,甚至还送军饷。 时间长了,吃了别人的嘴短、拿了别人的手短,大隋士兵对高句丽士兵的戒心就降低了。大隋高句丽军区的防务对高句丽士兵来说就形同虚设。 一来二去的,高建武就用友谊开路,使用贿赂加威胁,收买、辖制了一批高句丽军区的大隋基层官兵。 这高句丽军区的防务重点,人员配置,等等,在高建武眼里已经毫无军事秘密,犹如透明的一般。 于是,在高建武建立反隋同盟以后,就首先拿这大隋的高句丽军区开刀。 高建武发动二十万部队,在仁川和济州岛两个地方同时对大隋高句丽军区发动进攻。猝然不防之下,整个高句丽军区迅速沦陷。 五六万士兵,除了跟随赵子彪、钱丑虎两人从海上乘坐黑山海军留在这里的战船逃掉的一万人以外。大约有两万士兵投降,两万士兵战死,不足一万士兵成了俘虏。 这次赵子彪、钱丑虎两人之所以能逃得了性命,还是因为当初组建高句丽军区一军和二军时从黑山卫调过来的一些老兵机警。 这些老兵现在都在中级指挥员的岗位上,并负责拱卫各自的军部。在高建武发动突袭的时候,烙印在灵魂中黑山卫的特种战训练成果,让这些老兵迅速反应了过来。 反应过来的老兵快速集结了身边的部队,运用自己手中仅有的一点黑山卫的装备拼死护着他们两个军长突围。 这才让他们这两个军长逃脱了性命。 这些老兵在保护军长们突围后,还死守码头一天一夜,还好黑山海军南海舰队的副主港在济州岛,这才艰难的撤走了高句丽军区的一万士兵。 否则,高句丽军区将在数倍与自己的敌人攻击下,全军覆没。 当然,代价也不小。 黑山卫留在这里的一点装备全部消耗完毕。但最糟糕的不是这个,而是有一小批放在仓库里面的黑山卫老是手榴弹被高建武缴获。 当李睿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在洛阳再也坐不住了。 (本章完) 157.战前动员,将领误解零伤亡 是的,这批热武器的遗失,才是李睿被迫迅速离开洛阳的最真实原因。 他打造的黑山卫之所以横行天下,就是因为掌握了热武器的秘密。 现在自己的热武器被敌人缴获,不说热武器的秘密会不会泄露,就这些热武器,一旦被敌人使用,那要给自己的黑山卫造成多么大的伤亡? 要是有那么一两个死士带着手榴弹来刺杀自己,哪怕自己不怕,可自己的女人、孩子那是一炸就死的啊。 关键,那真是防不胜防啊。 所以,李睿枪毙了这两个军长的心思都有了。 “把这两个废物送去石见,让他们去开矿。要海军陆战队,马上去搞清楚这批遗失装备的准确数量,现在在什么位置。” 李睿懒得再多说废话,直接下令。 这就是把赵子彪、钱丑虎这两个军长给一撸到底了。 不理会两个军长的苦苦哀求,李睿的注意力以及全部转移到如何打赢这次高句丽战争了? 由于丧失了仁川和济州岛两个登陆的优良港口,又得知高句丽军区遗失了一批手榴弹。为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南海舰队在整个高句丽暂时没有建立据点。 李睿在反思,以前是盘子小,一打仗,都是自己亲自上阵。打了几场零伤亡的战斗。于是,这些视自己为偶像、战神的这帮家伙们就想有样学样的打零伤亡战斗。 可这零伤亡战斗,哪有那么好打的?这不,就在这里耗着了不是? 一个多月了,现在南海舰队的大部队还在海上飘着。 李睿自己都在检讨,自己是不是训练部队时,过于强调了零伤亡的重要性?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为了不死人居然都不敢进攻? 这都是受到自己那追求完美的个性的影响啊。当年自己那可是只有这么几个兵种子啊,能不爱若性命吗? 现在不说兵多将广,至少每次战役也是足够使用的了。自己的指挥官们居然不敢承担伤亡的代价和责任? 这他娘的还是军队吗? 看来以后的部队操典中这些东西要写清楚,不能拿士兵的生命当儿戏,但也不能被零伤亡束缚住了手脚,难道因为为了零伤亡而不打仗了? 必须而关键的战略据点还是要限期攻占的,哪怕是不惜代价。 由此,李睿终于理解了,自己在洛阳享受美人恩的时候,自己这些黑山卫在对那些敌国的战争中,为什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了。 那些部队主官,都怕伤亡太大,甚至出现伤亡,对自己没办法交代。 唉,现代化军队建设真是任重而道远,仅仅完善和提高这时代士兵的兵器是没有用的,还要从精神上把自己的黑山卫武装起来。 这两年,自己在这方面确实松懈了,抓的不紧,看看,这一打仗,各种弊端自然都暴露出来了。 自己又不蠢,可不想做高端军火的运输大队长,难道让别人缴获自己黑山卫的装备后再来打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想通了这些,李睿就预计到了,自己这黑山卫的这个短板这次作战就会完全暴露出来。于是李睿交代随军的玉儿,发布命令,要求黑山卫系统各军,如实汇报战况,做到一日一报告。 他不但要打好这高句丽战役,还要准备转战各战线,为的就是给各个军、师、旅、团的指挥官做出一个表率。让他们摆脱冷兵器作战的窠臼,在实战中去领会什么是真正的现代战争。 好在,现在李睿亲自来的还不晚,事情还足够有挽回的余地。 要是对面的部队也是一个具有现代战争意识的团队,那黑山卫高句丽军区部队和南海舰队,只怕是早就凉凉了。 既然,李睿发布了命令,大家就有了主心骨,于是南海舰队派遣了小股海军陆战队摸进了高句丽的本土,进行侦查和刺杀。 大隋好歹在高句丽经营了小十年,或多或少还是埋下了很多钉子和特务。 加之,高句丽还是有很多仰慕大隋文化的高句丽人,他们对大隋人怀有深深的好感。这批人用高句丽人的称呼来说,他们就是高句丽的内奸。 因此,南海舰队的陆战队还是很容易就潜伏进来,并顺利开始了情报收集工作。 不过半天功夫,李睿就接到了情报。 这批遗失的手榴弹有三箱,约一百五十颗。目前都被运到了高句丽皇宫,已经不在仁川了。 得到这个消息后,看看天色已经完全进入了黑夜,李睿当机立断的命令。 “命令,海军南海舰队的陆战队,不惜一切代价,立刻进攻仁川。一天内,要建立前进据点,保障后续部队登陆。登陆成功以后,原来高句丽军区的部队再给我杀回去。” “黑山海军南海舰队司令钱一,贻误战机,内部记大过一次,暂时降两级留用,一年内不得论功晋级。” 随着进攻命令和处分命令的同时发布,此时隐藏在李睿血脉中的战斗因子也慢慢被激发出来了: “男儿本自重横行,兄弟们,咱们杀回去。” 本来这次仗打的都丢人的高句丽军区士兵和在海上飘了一个月不敢上岸的南海舰队官兵心里都憋了一把火。等各级政治委员、指导员把李睿的命令传达到每一个士兵以后。 “轰”的一声,整个南海舰队的舰船上都响起了低沉的怒吼。 “杀回去、杀回去、杀回去。” 随着一艘艘登陆艇的放下,陆战队的快速登船,枪械火炮物资的装填,大战的气氛瞬间就出来了。 突然,每艘战船、登陆艇上的扩音设备同时响起: “兄弟们,我是李睿。在你们的对面,仁川,那里埋葬了一万多高句丽军区的兄弟,他们都被高句丽人残忍的杀害了。” 在李睿的心中,投降的或叛变的士兵,那都是算作阵亡。这高句丽军区的五万部队打的剩下一万残兵,算是被高句丽的突然袭击给打怂了。所以,李睿不得不做一次战斗前的思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动员。 “现在,我们黑山卫南海舰队陆战队的五千兄弟,要去夺回仁川,然后高句丽军区的部队也要杀回去。我在此承诺,高句丽军区的兄弟们,像个男人一样去勇敢作战,战后,你们将成为黑山卫第九军。” “现在你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为死去的兄弟报仇,为自己的前程拼命。勇敢的去搏杀吧。我有几句诗,是多年前写的,现在改编几句就送给你们以壮行色。” 然后李睿就一字一句的开始念诵: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千秋众壮士,烜赫仁川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念完以后,李睿接着说:“各位要搏一个前程,就要有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气概。” 此时,被降级留用的钱一小跑过来,对李睿说:“报告司令,各个攻击小组已经完成准备,随时可以发起攻击,请指示。” “我命令,仁川战役,开始。”李睿的声音回荡在每一艘战舰和登陆舰上战士的耳边。 大业十二年八月十日,亥时三刻。高句丽,仁川。 今天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厚重的云层把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入夜的仁川格外安静,这个原先的小渔村,在租借给大隋人以后,通过大隋商人的建设、士兵的各种消费,逐渐演变为一个繁华的小镇。 当然,现在这个小镇上没有一个大隋人。 随着高句丽军队把驻扎仁川的大隋部队赶跑,在仁川做生意的大隋商人都跑了。当然,由于事起仓促,除了一些随身的金银以外,其他的货物、家当这些身家物品,也就全部被这些商人放弃了。 商人们都很聪明,也很果断。断然放弃现有身家,虽然损失很大,但只要性命还在,钱财自然是还会赚回来的。何况,在仁川这么些年,早就不知道赚回了多少个身家了。 今天夜里,小镇中的居民仿佛是预感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样,就连整个镇子里面的狗都仿佛是被仙法给禁言了一般,没有一条发出哪怕是一点点声音。 把高句丽军区的部队赶走以后,看到一直在仁川港湾外游弋的大隋海军,高建武也知道,大隋的反击随时都会到来。 在李睿的强力控制下,高建武完全没有机会发展海军,所以对一直滞留不去的南海舰队毫无办法。 但高建武也不是什么准备都没有做。 他在镇子周围也布下了重兵,只是空出了镇子这一个口子,意图引诱大隋部队进入小镇,然后对登陆的大隋军队进行包围,然后歼灭。 虽然高建武也不知道自己的士兵能不能顶的住黑山卫的进攻,但他却知道,自己的士兵两个打一个高句丽军区部队的士兵还是有一拼的。 只希望,在插手大隋国内战争的黑山卫,也不会插手这高句丽战争。如果,大隋只是派一些常规部队来,那样,自己的高句丽还是有希望赢的。 (本章完) 158.收复仁川,高建武坚壁清野 虽然高建武也不知道自己的士兵能不能顶的住黑山卫的进攻,但他却知道,自己的士兵两个打一个高句丽军区部队的士兵还是有一拼的。 开战之前,反隋联盟的首脑们以及高建武本人个个都在心中祈祷,只希望,从不插手大隋国内战争的黑山卫,也不会插手这高句丽战争。 大家都怕黑山卫,谁都不愿意单独面对这个怪兽一般的恐怖势力。 所以都约好一起动手,那样,以后就算黑山卫找起麻烦,那也是大家一起扛。 如果,大隋只是派一些常规部队来,那样,自己的高句丽还是有希望赢的。 当然,在平静了一个多月以后,埋伏在镇子周围的高句丽部队也有了一些松懈。确实,哪有千日防守的? 久守必失的道理,大家都知道的。可是没有海军的高句丽部队也只有用死守,这个比较蠢的办法了。 …… 仁川镇上的街道两侧,突然出现了几个猫着腰前进的大隋士兵。如果此时有无人机在天空用上帝视角观察,就会发现,仁川的许多大街小巷中,都出现了这种三三两两靠着路边行走的大隋士兵。 这是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先头连,大约百来人的规模。 他们乘坐小登陆艇趁着天黑悄悄的摸上岸,然后渗透进仁川镇,开始散开侦查。 跟在先头连后面依次递进的是陆战队的尖刀团。 李睿的要求是一天内建立前进基地,这对陆战队来说时间很充裕,足够按章法进攻。 半个时辰以后,李睿在黑山舰内,接到了部队反馈回来的信息。看着这信息,却让李睿嗅到了某些阴谋的味道。 整个仁川基本上就是一座空镇子。 以前由于有高句丽军区的驻军和大隋商人的经营,那繁华的小镇,现在已经是一个死镇了。 在街道上,到处都是高句丽军区战士的尸体,还有一些来不及逃出来的商人或伙计的尸体掺杂其中。 镇子里面的高句丽居民就在这两天被高建武强行搬迁一空。所以,昨天陆战队的侦查连还能找到人打听消息。到了今天,整个镇子就完全找不到一个活人了。 当时,驻守仁川的高句丽军区部队有二万人,驻守济州岛的部队有三万。而被高建武偷袭后,从仁川只撤出了三千人,除开投降、叛变的,保守估计,也大约有五千到一万人战死沙场。 这些战死的战士现在还在曝尸街头。 收到这个消息的李睿在心中暗暗立下必杀高建武的誓言。 他要用高建武的人头血祭这些不远万里为大隋抛头颅洒热血的大好男儿。 至于,那些叛徒和帮凶,他们比高句丽人还要可恶。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但是,目前这个情况如何解决? 现在是炎热的夏季,这么多遗体在那里,是会引起瘟疫的。难道高建武不知道?那他就是在用这招迟滞黑山卫的进攻。 因为,高建武肯定知道,黑山卫会为这些战士收殓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做好消毒杀菌的工作,让高句丽军区的士兵去收殓他们的战友。遗体就地火化,做好登记工作,一定要带这些战士回返故乡。” 李睿哀悼了一会以后,打起精神,继续命令: “南海舰队陆战队按团为单位,分四个方向,对仁川周围一百里进行攻击扫荡。要小心,周围必定有着埋伏。但我相信,只要谨慎一些,凭借黑山卫的实力,就算是有陷阱也会把陷阱打穿。” 这次高句丽军区的大败,可算是李睿经历的一次重大挫折。 虽然,这不是黑山卫的嫡系部队,但却也是倾注了李睿的心血和希望的部队。李睿无比自责,自己明知道这高建武狼子野心,怎么就疏于防范了呢? 还是过于依赖武器造成的后果。自认为自己武器先进,天下无敌,就忽略了其他的危险因素。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这次既然自己来了,那就彻底解除这个隐患,同样的错误,绝对不能再犯。 “玉儿,通令全国黑山卫所属部队,小心应对来犯之敌,不可大意。并且把高句丽军区遭受惨败总结出经验教训,传谕各军加强学习,不可再密切接触驻军当地人员,保持军队的独立性、保密性。” “是,王爷。”玉儿看李睿心情不好,赶紧下去传令去了。 果然,在第二天天亮以后,也就是当南海舰队的陆战队全部进入仁川,人数达到五千人的时候,高建武的埋伏发动了。 但这十几万高句丽伏兵,又哪里知道这次他们碰到的是用热武器武装到牙齿的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员,和上次用人数优势就能堆死的高句丽军区的部队完全不一样。 以为对方区区五千人算什么,自己这边二十个打一个,怎么也打的赢了。 可是,对方根本就没有用五千人来防守,而是仅仅派遣了一千人进入了仓促构筑的防御工事。 就这一千人,也就是一个团的士兵,十几万高句丽士兵,硬是攻击了一天,在阵地前扔下了上万具尸体,也没有能够前进一步。 相反,在高句丽部队不断进攻的同时,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还是按自己的既定步骤,完成了五个团的集结,并留下一个团保护仁川这个前进基地,其他四个团开始主动的向仁川四个方向进行清剿。 关键是,在海军陆战队的掩护下,原来高句丽军区的驻军部队也上来了。他们一个个含着眼泪,收殓着自己昔日战友的遗骸。 外围枪炮声声,那是海军陆战队在阻击高句丽士兵的攻击,但在原来高句丽军区士兵的耳中,那都是在为这些牺牲在这里的勇士报仇,在为他们送行。 说他们是勇士一点都不夸张。 虽然他们是被多次挑选都未能进入黑山卫的剩余之人,但并不是说他们没有军人的风骨。他们的老底子可还是大隋九边精锐啊。 在面对比自己多两三倍的敌人,在自己身边已经有人叛变,为了掩护自己的军长,为了保留一些高句丽一军的种子,他们一点都没有怂,成批成批的迎着高句丽军队的屠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刀正面冲锋。 虽然他们倒下了,但他们的精神却书写进了大隋军人的历史之中。 也正是看到了这点,一个时辰以后,李睿也被随军的军法官的汇报所打动。 “报告司令。” 军法官自己,以及率领的军法队员们,都是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兵。被李睿派去仁川镇,就是去看看战场的遗迹,从而推断当时战斗的基本情况。 而军法官去了一趟仁川镇,回来后就一定要见李睿,并进行汇报: “这高句丽军区一军是好样的。虽然有被对方渗透和劝降的一部分人,但大部分都牺牲在了战场上。 从遗骸伤口的各种角度来分析,都是拼尽了最后一滴血才倒下的好汉。司令,他们死的冤啊。这是咱们大隋的好男儿啊。咱们一定要为他们报仇啊。” 随军军法官说着说着就嚎啕大哭起来。 是啊,近十几年,大隋哪里出现过一次伤亡上万的战争。这次算是明白的告诫了大隋朝野众臣,世界依然很危险,敌对势力一直是亡我大隋之心不死。战备工作是一定不能马虎的。 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只用少量兵力阻击敌人,而大量兵力在整备,并不顾战争还在继续,就开始收敛烈士遗骸这个风骚的举动,把高建武差点给气懵了。 自己费心费力的在这里派兵布阵,一个千人队,一个千人队的组织进攻。结果不但没有攻破对方仓促建立起来的阵地,对方反而在有条不紊的整军和打扫战场。 这就是在是藐视自己这些高句丽勇士了。 高建武的感觉就是,对面是一只巨大的犀牛在进食,自己就是旁边无数的小蚊虫苍蝇,总徒劳的想去叮咬、吸血,结果犀牛皮厚,小小蚊虫根本叮咬不透。 而且犀牛在被吵闹烦了的时候,不在意的尾巴一扫就能大量杀死自己这些蚊虫苍蝇。 开始高建武还能强做镇定的指挥战斗。 可是当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的四个团完成整备,满镇子的遗骸在一天内收殓完成后。四个团的部队就按四个方向开始进攻的时候,高建武就开始慌了。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啊?高建武总算是见识到了,体会到了,当年自己父亲那种面对黑山卫的种种无力感。 任凭你的防守再严密,人说再多,选的地形再险要。对方一顿炮轰就解决所有问题。要是解决不了,就再来一顿炮轰。实在有点麻烦,靠近一点加一顿手榴弹也就完事了。 自己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当炮灰? 三天后,仅仅是三天,北到江华岛,东到汉城,南到水原城,这个方圆数百里的半圆形区域,就已经被南海舰队陆军特战队完全肃清。这次李睿再次祭出“蝗虫战略”,大军所过之处片草不留。 高建武也是早有准备,在他包围仁川的十几万大军在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分兵进剿第一天就损失过半的情况下,他马上下令所有部队北撤,全力保卫平壤。 并且,在北撤过程中,实行坚决的坚壁清野的战略。 (本章完) 159.死守平壤,突厥靺鞨皆安然 搬迁走所有的老百姓,运走所有的粮食,实在来不及运走,宁可一把火烧掉,也绝不留给黑山卫,绝不资敌。 并且,做的最绝的是,在水井里面扔死了的牲畜,在河流里下毒,用以污染水源。高建武那真是一粒粮食、一滴水都不打算留给黑山卫。 有了高建武的配合,李睿的此次蝗虫战略执行非常到位。 当然,另一个更重要的主观原因就是,看到了仁川镇上,自己那些惨死的大隋袍泽以后,陆战队人人脑中都有了一种复仇的执念。打起仗来,又凶又猛。 再加上各级政治委员和指导员的心灵慰藉,所有的战士都恨不得杀光眼前所能见到的全部高句丽人,为大隋永绝后患。 大业十二年九月十一日,在高句丽战场局势完全被黑山卫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的节奏控制住以后,另外的东海和远洋舰队的陆战队也都接到命令同时赶来。 就在大家厉兵秣马准备兵临平壤城下的时候。 李睿差点被收到的情报署转过来的消息气死。 拥有这跨越时代的热武器,现代特种部先进的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士兵加持,本来以为现在早该打到突厥的王庭了,可是各个战区的战绩都不理想。 虽然,已经消灭了大量的敌人,并把各个来犯之敌的士兵都赶出了大隋边境。但对敌人的反击却并不如人意。 在李睿的概念中,这几个月过去了,不说完全斩杀对方的国王、酋长、可汗吧。至少也要占领敌人全境,打乱有建制、有体系的部队。让对方国家的抵抗成为一盘散沙吧? 那样,再经过个二三十年的文化教育熏陶,自然也就心向大隋,再不会想起原有国家是谁了。 可是,事情偏偏就不是这样。 出现了几个大问题,李睿整理了一下,有这么两条: 一是进攻突厥两部的黑山卫,明明拥有数量众多的火枪、机枪、手榴弹等压制性的武器优势,却不会灵活运用战术,还是人海式的搞战阵冲锋和防守。 而一旦碰到对方化整为零,就缺乏手段进行追剿。把一个灭国之战打成了游击战,虽然自身人员没什么伤亡,但弹药的消耗量和取得的成绩相比较,完全不成比例。 这要是旷日持久的拖延下去,就连李睿这个全球首富都会吃不消的。 二是进攻靺鞨那些死灰复燃的抵抗组织,心存善念的李靖带领的黑山卫却又畏手畏脚,明知道那抵抗组织的人员就混在老百姓之中,但在老百姓的掩护下,就是找不出来。 最后又不敢为难已经算是大隋人的靺鞨归化之后的老百姓,搞得黑山卫只有悻悻然撤退。把占领军的脸都丢光了。 李睿虽然多次写信给前线的指挥官,教导他们如何进行这次战争。如何引导占领城市后的经济战?但能虚心听进去李睿劝告,并付诸实施的没有一个人。 倒不是他们不听从李睿的指导,而是因为这黑山卫的各级指挥官都是打小规模战役出身的,根本没有把思维调整到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种灭国之战的维度上。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没有一个新的作战体系以前,他们是不知道该如何执行李睿的命令。 也就是说,没有行动路线,没有作战指导。头脑中有各种各样桎梏的这帮人不会打仗了。 黑山卫是李睿一手打造的部队,李睿在部队里还是维持了很高的威望,他的命令下达、传递、执行绝不会出现迟滞的现象。 但他不在战斗的前线,无法灵活指挥,对战场身上随时变化的敌情无法随时掌握,也就无法具体指挥战斗。 这就导致经验不足的将领指挥的各地战场都出现了和敌人互相胶着状态。 各个战争发起国都看出了黑山卫的短板,那就是虽然战斗力强悍,但灵活性不足,战斗过于依赖后勤保障,持续作战能力不强。 所以,他们绝对不和黑山卫硬碰硬,一旦黑山卫出动,所有的敌人都远扬千里。你黑山卫要是追击,敌人就采取迟滞、骚扰、疲惫战术,让黑山卫无法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最后,黑山卫各部只能困守城镇,不出来了。 因为出来也找不到决战对象,就是枉费枪弹、钱粮。 从接到报告的气愤中慢慢平复下来的李睿,也不想去追究是谁的责任了。关键是需要找到解决办法。 目前,再集合他们去上军校学习是来不及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自己去各地前线亲自指挥,让这些从来没有指挥过现代战争的将军们看看如何打对异族的战争。 当然,在此之前也可以把这些指挥官都抽调到高句丽来观摩自己的战斗艺术。但各地都是在战争状态,把各地的军事主官都抽调过来学习,明显不合适。 蛇无头不行,没有了这些军事主官,还不知道部队会乱成什么样子?这个办法明显行不通。 所以,李睿下令各战场维持现状,只防守,不许进攻,等待战机。李睿没有在命令中明说,他要亲临各战场进行指挥,那样只会增加各战区指挥官的依赖性。 他的首要工作,是把这高句丽先灭了再去关注其他战场。为了节约时间好去其他战区,这高句丽战事必须快速的结束。 “钱一,现在战区情况如何?” 安排完其他地方的事情以后,李睿终于击中精力关注高句丽的战事了。 “报告司令,我们人手不是太充裕,虽然已经集结了三个舰队的海军陆战队,但对方防守平壤的大军足足有五十万,我们这一万五千人,一时半会也拿不下平壤。” “为什么?打不穿他们吗?”李睿有点好奇,这热武器对冷兵器的战斗,人数并不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啊。 “倒不是完全打不穿,而是对方放弃高句丽南部所有的城市,集结全高句丽的部队,死守平壤。动不动就采取人海战术,我们要是硬攻,会产生伤亡的。”钱一如实的禀报着。 “你们呀,算了,不说了。这高建武是想学他老子当年的布局,集中重兵保卫都城。他哪里知道,我们黑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卫早已不是当年的八百勇士了。还会在乎他的人海战术? 你去把赵一、孙一叫过来,我给你们布置作战计划。” “是,他们就在外面,一直在等候司令的召见。” “嗯,他们倒是蛮聪明。” 十分钟后,黑山舰会议室。 “现在各个战区都遇到了麻烦,所以,我不能在这里久留。这高句丽战役必须尽快结束。本来我是想灭了这个反复无常的国家的,但现在时间不允许,只能退而求其次,先为我们死去的大隋儿郎报仇再说。” “请司令下命令吧,我们坚决完成任务。”三个舰队的司令都很爽快的表态。 “虽然不能一战而灭了高句丽,但这一仗至少要打断他的脊梁,让他至少三十年不敢西往我洛阳。” “刚听钱一说,平壤聚集了高句丽的五十万部队。你们有没有信心拿下平壤?” “报告司令我们有信心拿下平壤。”三个海军司令异口同声的说。 然后赵一补充了一句:“报告司令,要不是顾忌强攻会带来一些伤亡,我们早就可以拿下平壤的。” “你们预计伤亡会有多大?” 李睿小气、抠门的毛病又犯了,一听说有伤亡,本能的就要计算一下得失。 要知道,虽然黑山卫这些年没有什么战死需要李睿出抚恤金的战士。但他可是记得,自己当年定的抚恤金的金额可不是一般的高。 战士牺牲,部队减少战斗力不说,自己还要亏一大笔银子,这生意就划不来的呀。 “卑职等预计,要一百五到三百人之间。”赵一说着。 还好,一个舰队要一百五到三百的伤亡,三个舰队就要四百五到九百人的牺牲,这个数字不算太大,也就是说这需要自己出抚恤金的数额还不是太高。 “这么多吗?”李睿还是故作惊讶地反问了一句。 “报告司令,这是我们根据前线侦查敌方阵地和人员配备后的推测,三个舰队伤亡一百五到三百人,这是正常的进攻速度或许会造成的损失。” “三个舰队。” 李睿不由得嘀咕了一句。亏他还以为是一个舰队的伤亡会到达三百人,搞了半天,是三个舰队一共会损失三百人的预计啊!这个伤亡数字后面对应的抚恤金,对李睿完全没有压力呀。 “那好,给你们每一个舰队一百人的伤亡名额,多长时间可以拿下平壤?” “三天时间,一定可以完成任务。不过,司令,我们要是放开手脚去打,大量高句丽士兵肯定会投降,那我们对俘虏怎么处理?” “你们啊,这是在打国战,明白什么是国战吗?那就是国家之战,这次是时间有点紧,要不然世上哪里还会有高句丽?” “是,司令,我们明白了,这就下去安排。我们从三个方向同时进攻平壤,留下一个缺口,让他们逃跑,我们再在他们逃跑的路上设伏兵,对他们一网打尽。” 三个司令同时起立,立正、敬礼。 (本章完) 160.外围作战,君臣离心各自飞 还没有接触敌人的黑山卫的军纪、军容都是最好的。一旦接触敌人,特别是暂时让黑山卫打不垮的敌人,黑山卫会疯。 部队的战斗文化的特色,都是创建者的性格所决定的。 因为,李睿就是一个性格有缺陷的疯子。平时怎么都好,甚至性格还很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他玩的那一类型。 可是,一旦涉及他发疯的因素,激起他血液中潜藏的血性后,大家就猜不出来,这李睿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三个舰队司令,光想想都会不寒而栗。 “好,我就在这黑山舰上等你们的好消息,记住,高句丽军区曾经遗失了三箱手榴弹。一旦判断出手榴弹所在位置,一定要先发制人,不管是用炮火还是狙击枪,都要先引爆掉。行了,去吧。” 大业十二年九月十三日,平壤外围作战开始。 一旦抛开了零伤亡的思想负担,甩掉了对平民伤亡的心理压力。黑山卫海军陆战队员们终于放开了手脚。 进攻一个山头,不过是一顿炮弹打掉那些远程巨弩的发射阵地和弓箭手的阵型后,再用狙击枪点名零散的弓箭手。也就在战斗发起半小时,就基本能完全清楚对方的远程打击力量。 剩下的就是在李睿强行命令下,士兵们抛弃了原有的密集阵型,端着步枪,成三三制阵型进行攻击前进。 当然,也会有一些高句丽士兵躲在山沟里,躲在小河边,用弓弩埋伏海军陆战队员们。 不得不说,这给部队的进攻造成了许多的麻烦,确实也起到了迟滞海军陆战队进攻速度的作用。 但这种抵抗,都是螳臂当车,每当高句丽埋伏的士兵射出一只箭矢,就会招来密集的枪弹,和一阵手榴弹雨。 射箭的高句丽士兵,以及周围的小队,不管躲藏的多好,要么就是被打成筛子,要么就是被手榴弹炸成破筛子。 而这些射出的箭矢,还不一定能破开黑山卫海军陆战队队员身上的特种防护铠甲。 还有一些没有弩箭,只是凭着一腔血勇,认为海军陆战队的三三制进攻阵型人少,是可以偷袭或强袭的那些高句丽士兵。 在他们举着大刀长矛嗷嗷叫着进行反冲锋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就是金属洪流。其结果可想而知。 当然,由于被偷袭的次数有点多,还是造成了海军陆战队的人员战损。只是这点战损,和高句丽部队巨大的人员伤亡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高句丽皇宫。 “大王,兄弟们顶不住了,这黑山卫的攻击实在是太猛了。摆在城外的十几个联队都伤亡殆尽了。整整十九万人啊,这才一天,就伤亡了十九万人,大王,这仗没法打了啊。” 高建武的护国大将高运在向他哭诉。这高运可是直接指挥这次偷袭仁川和济州岛的总指挥。一直都是以杀伐果断,英勇无敌闻名高句丽。可这次也被黑山卫海军陆战队进攻带来的杀戮给吓住了。 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时,他带着高句丽二十万人偷袭大隋高句丽军区的五万人,在有大量内应和叛徒的情况下,硬是打了三天,才打下来了两个地方。还让大隋高句丽军区的士兵逃掉了一万人。 当时他就觉得大家把大隋士兵吹的那么神,结果还不是会流血,会死人。就算勇敢一点,自己两三个换他一个也拼光他们。 所以,他一直认为自己有五十万部队在手,那从仁川陆续登陆而来的也就不过一万五千人的部队,能把他们怎么样了还不曾? 就在他信心十足守护平壤的时候,今天就迎来了这当头一棒。 平壤外围,他整整安排了十五个联队,二十万人,今天一天战斗下来,十五个联队全部被打残。二十万人能跑回来的不足一万,而且都还是被吓破胆的残兵。 这些残兵除了能动摇军心,宣称对方的强大以外,毫无作用。他们已经被吓破了胆,再也没有勇气去面对大隋的部队了。 但从这些残兵口中,他也知道了这支部队和前段时间自己带入消灭的大隋高句丽军区的部队不一样。 首先大家的盔甲装备都不一样。大隋军队的服装是黑色中有红色点缀其中,看上去就漂亮。但这支部队的盔甲装备是全黑的,没有一点杂色。 用的武器更是不同,这支部队的士兵,除了腰间的一把短剑以外,就是手中的步枪和腰间的短枪。在基本看不清面容的情况下,就能远距离攻击自己高句丽的部队。 也就是说,自己部队的士兵绝大多数都是在还没有接触对方的时候,就被对方手中的各种枪械,远距离击杀的。这就让自己部队士兵手中的武器成了摆设。 是啊,你高句丽士兵根本就没有机会和对方短兵相接,你手中的冷兵器还有什么用呢? 高建武此时也颓废的靠在自己的王座上,嘴里既是回答也是自言自语: “来的不是大隋的九边精锐。而是黑山卫。那个已经蛰伏很多年,大隋内部都乱成一锅粥的时候都不打仗,只做生意的黑山卫。而且,从黑山卫不计伤亡的攻势来判断,孤估计,不,孤肯定,李睿来了。” “大王,这李睿何许人也?怎么有这么厉害?黑山卫不是只做生意吗?怎么有这么强大的武装?” 高运是近几年才被高建武提拔起来的高级将领,没有参加过上一次的大隋远征高句丽的战争。 而且,高建武为了提振自己部队的信心和战斗力,在高句丽内部从不宣传黑山卫的事情。 你想想,要是所有人都知道大隋有这么一支恐怖的部队,谁还会跟着高建武反隋?那高建武到哪里去组织大军? 所以,黑山卫在高句丽朝野就是一个禁忌的话题,谁都不会主动提起这个话头。 就算避不开,也只是提及黑山卫的一些生意,绝对不提黑山卫的武力部队天下第一的事实。 所以,高运这一批的将领,根本就不知道黑山卫的厉害以及黑山卫对待敌人的残酷无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情。 但,高建武知道啊。 通过这么多年的情报收集,他知道当年过来高句丽参战的黑山卫只有不到千人的队伍。就这几百人就把自己父王打的丢盔弃甲。而现在,自己面对的黑山卫整整有一万五千人。 经过今天的战斗,高建武明白了,黑山卫还是那个黑山卫,多年以后再相逢,战斗力不但没有下降,相反,经过这么多年的养精蓄锐,黑山卫不但人数膨胀了不知道多少倍? 就连武器都更新换代了不知道多少次。 当年可是只有手榴弹这一杀器的,现在呢?步枪、手枪、大炮等等等等,众多武器装备,让高建武心惊胆寒。 “你给孤王振作起来,打起精神,依托平壤的坚固城墙,你还有三十万大军,一定可以守住的。” 高建武一扫刚才的初听到消息的颓废,开始给高运加油打气,至于他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大王,那您给我说说黑山卫吧,这对敌人一无所知,臣下打起仗来也是一头雾水的。黑山卫给我们带来损失太大了。” 高运收住泪水,开启统帅模式。他可不是蠢人,看高建武刚才的神态,明显是知道黑山卫的情况的。于是高运就要求高建武分享他所知道的黑山卫的相关情报。 “这是大隋的最强战力,由大隋女帝的丈夫李睿统帅。这个李睿喜怒无常,擅于机变。所以打仗很有一套,你要小心。” 高建武避重就轻的说了一些黑山卫的情况。 但高运听得却是很不满意,这明显是在敷衍自己啊。黑山卫战力情况完全不说。唉,其实也不用说,今天一天就把自己的二十万部队给打残,这战斗力的强悍,岂是一个“擅于机变”可以解释完的。 但作为王上,给自己解释了一句,这已经是给足了自己的面子了,自己怎么也不好再做什么要求了。 “是的,臣下遵命,这就去加固防守,保证不然黑山卫进入王都。” 反正是互相吹捧,高运机灵的很,马上表态要死守王都。 “有你守城,我是放心的,去吧。”高建武开始送客。 “启禀大王,前段时间送来的那个叫做手榴弹的物品还在吧?能否赐予臣下,臣下防守城墙需要此物。” “此物我另有用途,再说数量不大,起不到关键作用。借助外物终究不是正道,还是要将军英勇作战才好啊。” 高建武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高运的请求。 开玩笑,好不容易搞到一点黑山卫的武器,自己不留着当宝贝,在关键的时候派上用场,给你去守城?高运,你不要太天真? 而高运此时内心也在疯狂的咒骂,这么厉害的杀器,不给我去守城用,放在仓库里面发霉。到时候城破了,就这三箱手榴弹能起到什么作用?无非多死几个人罢了。 可要是拿去守城,说不定关键的时候,就能遏制住黑山卫的攻城势头。 (本章完) 161.临阵换将,围三阙一攻王都 “大王,手榴弹此物威力巨大,在防守的时候,可以有奇效,请大王赐予臣防守城池,臣用项上人头担保,王都不失。” 高运清楚的很,高建武就是想留着用来掩护自己逃跑,可是他高运也是在打这个主意。反正现在自己在进行城防,正好用这个理由找高建武索取。 见高运说的这么决绝,高建武觉得自己要是不给点东西,反而显得自己这个大王不配合守城了。罢了,罢了,给他一点吧。 “好,孤就赐给你一箱,你一定要尽心竭力的保护好王都。” “臣下谢大王隆恩,臣下告退。” 看高建武让步,给了自己一箱手榴弹,高运也不再坚持,马上见好就收。 毕竟进了王上口袋的东西,还能再拿出来,这就已经是个奇迹,自己也不能过分了。 不然,高建武一旦翻脸了,自己还在皇宫内,可是跑不掉。 于是高运赶紧到后殿,找内官领取了那箱手榴弹,也不要下属帮忙,自己一人扛起来就向皇宫外走了。 高运回自己的城防指挥部了吗? 没有,高运逃了。 是的,在和高建武见面后,擅于察言观色的高运发现高建武在骗他。骗他守城,做替死鬼。而据高运判断,这高建武八成也是要跑,既然都是要跑,那么自己何不跑到前面? 趁现在对方还没有把城围死,自己还是有一条生路的。不然,二十万大军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 二十万部队啊,只跑回来了不到一万人。高运没有和高建武详细说,这一万人是殿后的一支联队整体后撤保留下来的。 而前面正面抵抗的部队,基本上是全军覆没,一个联队一万多人,能跑回来一两个就算是奇迹。 所以,这仗根本就没法再打下去了,和对方一旦接触上,那是想跑都跑不掉的。何不早跑?反正自己家族在大隋还有一些生意,自己逃过去大隋,混个温饱总不是问题。 至于这高句丽王城,谁爱守,谁来守,反正我高运是不守的。 正是由于黑山卫的海军陆战队在平壤外围的作战中打的凶,打的猛,打的灭绝人性。所以,在海军陆战队兵临平壤城下的时候,整个平壤城已经陷入了恐慌和无序之中。 “混账,高运哪里去了?” “启禀王上,高运将军失踪了。”守城部队监军回禀道。 “算了,人各有志,不去管他了。平南将军鱼新建,孤任命你为新的守城军统领,即刻上任。孤要与王都共存亡。” “臣下鱼新建接旨。” 高建武在他的大殿上大发雷霆之怒。但这已经无济于事,高运早就撂挑子,化妆成生意人离开了平壤。抓是抓不回来了。 好在高建武抓部队还是蛮精心,在各级军官中都配有内官的监军,以及私下的特务机构对军官进行监督。 所以,高运失踪不到半天,高建武就得到了消息,并火速任命了新的城防部队统帅。 高建武是了解鱼新建的,这家伙虽然是脑筋缺根弦的莽夫,但现在却正是需要这种莽夫带着那些无脑的士兵、奴隶、平民去和黑山卫拼命的时候。 更关键的是这鱼新建的父亲是死在大隋第一次远征高句丽的战场上,也就是说这鱼新建和大隋有不共戴天之仇,是不可能投降大隋的。 高建武才会用的放心。 要不是他对部队这么严密的控制措施,有可能,等黑山卫攻到皇宫门口,他才会发觉大势已去。 高建武也想逃,但他一时半会却还是要稳定军心,不然他也逃不远。关键是他还是想和黑山卫过过招,再走。 现在他能逃去投奔的地方,并不多,目前也只有反隋同盟里面的突厥是他最理想的投奔地了。如果,他不战而逃,那么就算是逃出去了,逃到突厥了,也是一个懦夫的形象。 但如果他是战斗后不敌对方而逃,那就是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这个形象虽然虚无缥缈,但这个形象却是能号召和团结高句丽老百姓的最好的精神偶像,对他以后复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所以,高建武必须战斗,战斗到大家都认为他已经尽力了的时候,才是他撤退的时候。 不得不说,帝王的心思是最琢磨不透的。 为了这虚无缥缈的形象,高建武就要牺牲这平壤三十万守军,以及五十万市民。就是为了给未来多积累一点东山再起的资本。 在高建武誓死不退的宣传下,三十万守城部队和五十万平壤市民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在大将鱼新建的带领下,共同保护王都,保护王上,齐心协力的抵抗大隋的侵略军。 所以,外围战打的很顺利的海军陆战队在打平壤的时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硬骨头。 凭借坚固的城防,源源不绝的守城士兵,平壤硬是扛过了黑山卫第二天的攻击。 在鱼新建的带领下,高句丽虽然损失了两万多士兵,但却是实打实的扛住了黑山卫海军陆战队那具有特色的进攻。 与其说海军陆战队是在进攻,不如说是在打心理战。 当然,这也是赵一他们几个舍不得用士兵的性命去攻城的结果。他们海军陆战队士兵的性命可是值钱的很,就算是十个高句丽人都不一定有一个海军陆战队士兵的身价高。 所以,赵一他们三个舰队司令,绝不会用士兵的性命去攻城。 这一天,他们多是在用大炮轰,狙击枪点杀,甚至步枪射击,手榴弹高抛,就是没有用士兵搭云梯攻城。 这就让城内准备的那些堆积如山的滚木礌石、火油、大粪这些守城器械物资通通失去了效果。反而在陆战队的炮火下引爆了不少火油,给城内造成了大火和二次伤亡。 双方第二天居然达成了一种默契,反正城内人多的很,海军陆战队的枪支弹药也充足,大家就慢慢的耗着呗。 第三天上午,李睿亲自到了平壤城外,看着黑山卫啪的一枪干掉一个在平壤城墙上冒头的高句丽士兵,然后,不久另一个地方,又有一个士兵顽强的抬起头,继续执行监视城外大军的行为。 “用人命换子弹,亏这高建武还是高句丽的王,就这么不把子民的性命当一回事?真是奇葩。” “司令有所不知,第一天更加奇葩,那是用人命直接换炮弹。搞得我都觉得我们一发炮弹换他们几十条人命,是我们亏了。” 孙一在旁边也如实汇报了一句,然后接着说: “我们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这几天都没有命令部队强攻。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这要是打个十天半个月,城里的人还没死完,我们也不好强攻。” 李睿沉静的思考了一会后,对身边的人说: “这高建武确实也是没救了,对高句丽老百姓完全没有一点点拳拳子民之心。但我们不能等上十天半月,别的不说,要是城里的人死个几十万,这黑锅可是由我们背了。” 一直跟在李睿后面的玉儿轻轻点点头:“确实不好,咱们不攻击也不行啊。难道放过那高建武?” “我们兵力不够,覆盖不了整个高句丽,只有打击关键节点。而且,我没那么多时间耗在这高句丽,这平壤城必须尽快拿下。” 李睿斩钉截铁的回答。 “命令,南海舰队陆战队维持现有攻击强度,甚至还要加大一点力度,让城内的人疲于奔命,不要让城内的人有机会发觉我们的部队调动。” 略停了一会,李睿开始发布总攻命令: “东海舰队陆战队进入攻击阵地,负责东、南、西三门强攻,北门放开一条路,远洋舰队陆战队在北门外五里地设置埋伏圈。白天完成攻击任务的南海舰队陆战队做预备队。 今天白天完成部署,亥时一刻开始总攻。” “得令。”三大舰队的司令,异口同声的回答。 李睿咬牙切齿的补充了一句: “既然高建武没有把高句丽的军队和老百姓的性命当成一回事,那么,我们也就不要客气。进攻这高句丽王都平壤的时候,无需留情。明白?” “明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外战争无需俘虏。” 赵一、钱一、孙一三人都是黑山卫的老兵,自然知道李睿讲这句话的意思。虽然不知道李睿为什么会对异族有莫名其妙的憎恨,但毫不耽误他们理解和执行李睿的命令。 “嗯,去吧。” 李睿对三个司令挥挥手,然后转头对身边的龙卫说: “兄弟们,搭个帐篷,我就在这里喝点茶,休息一下。看看咱们海军陆战队的兄弟如何表演?” “是,主子。”龙卫答应了一声,然后就去忙开了。 是啊,九月的高句丽,还是有点风景看的。 尤其,今天这风和日丽的日子,在这毫无污染的纯自然风光,李睿还是很享受的。所以,干脆就在这阵地之外,可以远眺平壤城的地方开始野营。 “玉儿,准备一点吃的喝的,最好有点我教过你的那种烧烤,咱们今天好好享受一天。” 162.万炮齐飞,乱世不掩主仆恩 坐在龙卫搭好的帐篷中,李睿一边看着血与火的战争,闻着空气中的硝烟,一方面享受着田园风光。慢慢的,李睿甚至都放松的心情,抛开了多日的烦恼,好好的睡了一个午觉。 “报告司令,各舰队的陆战队已经提前进入阵地,完成攻击前的所有准备部署。请示是否提前发起进攻?” 北方天气进入秋季以后那是昼短夜长,天黑的早,到了酉时三刻天已经完全黑了的时候,东海舰队司令赵一被大家推举出来,代表攻击部队,跑过来请示李睿,是否提前发动总攻? “大家吃了晚饭没有?”李睿答非所问的问了一句。 “都在忙着部署,大家都吃了点干粮。” 赵一不敢隐瞒,如实向李睿汇报。 “皇帝不差饿兵。你不知道?晚上要总攻,肯定会有伤亡,难道要兄弟们饿着肚子去拼命?你们怎么越活越回去了?传我命令,要后勤大块肉,大碗酒的伺候着。一定要让兄弟们吃好,喝好。” “当然,酒不可以多喝,每人最多一碗,看自己的酒量了,不能喝醉了。吃好、喝好后休息半个时辰,然后你再来找我。” 李睿虽然是在骂赵一,可却把赵一骂的心悦诚服,骂的赵一热泪盈眶。他是感动的,这天下间,也可能只有眼前这位,才把自己这些大头兵真正的当兄弟吧? 自己来请战,司令不问部署情况,首要关心的却是,自己是否让士兵们吃好、喝好?这样的主子哪里去找? 看着赵一眼里那一点点水光,李睿还以为自己这番话骂错了,让对方感到了委屈。这打仗之前可不能让带兵将领有情绪啊。于是放缓了语气说: “好了,我也不是对你发火,你也不具体的管后勤伙食。我也知道,你们是为了尽快进入阵地,想尽快展开总攻,拿下平壤。但是啊,赵一,你现在可是是舰队司令啊,要多替自己手下兄弟们想想是不?” “是,是奴才不成器,让主子操心了,谢谢主子教导。” 这一激动,赵一就没搂住,直接就用了以前在李睿身边当侍卫时的称呼。这也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一直都以有这个主人为荣。 这几年,他被擢升为舰队司令,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回去给李睿拜年,见面也只能聊一会。而过年过节的聊天,基本上也都是说的吉祥话和家常话。 而由于赵一他们的地位升高,李睿也懒得多训斥他们,反正也没有什么大错发生。而且,由于黑山卫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有制度去管理他们,也不用李睿自己去多说得罪人的话。 毕竟,被训斥,总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所以,赵一好久都没有听到过李睿的教导了。 今天,这猛然被李睿教导、训斥了一番,赵一心中那种久违的被李睿当做自己人的感觉一下就冒了出来。 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对李睿用上了老称呼“主子”。 听到赵一这么称呼,李睿也想起这些家伙们在自己身边当侍卫时的种种情形,内心也是一暖。 “蠢东西,都是舰队司令了,还这么矫情?滚。” 说着,李睿在赵一的屁股上轻轻的踹了一脚,把赵一赶出了帐篷。 李睿知道,当年这些侍卫,是要自己骂他们几句,踢他们几脚,他们心里才会感到踏实和有归属感。 所以,他也就自然而然的骂了赵一一句,踢了他一脚。 果然,赵一如同吃了人参果一样,浑身三万六千根毛孔都舒张开了。那小小的幸福感,压都压不住。几十岁的,已经是舰队司令的人了,犹如小孩一般,居然是跑着、跳着出了李睿的帐篷。 钱一和孙一看到了赵一笑眯眯的回来,赶紧问:“司令是不是同意提前总攻了?什么时候进攻?” “司令没有同意提前总攻,而是命令我们先给士兵吃好、喝好。”赵一难掩兴奋,还是笑眯眯的说着。 “司令没有同意提前总攻,你开心个什么劲头?”钱一疑惑的问。 “呵呵。呵呵。嘿嘿。”赵一笑而不答。 “什么情况,你快说。再卖关子,小心咱们两个揍你一个。”孙一也跟进一句,而且捏着拳头开始威胁。 其实赵一也忍不住想显摆一下,看自己摆谱的差不多了,再不说就有点得罪人了。于是说: “主子骂了我两句。” “什么?你小子太爽了,早知道就我去向主子汇报,不让你去了。”孙一有点懊悔的说着,这么好的被主子骂的机会就这么错失了。 “嗯嗯,不止。”赵一又来了一句。 “主子还踢了我一脚。” “什么?还踢了你一脚?”这下把孙一和钱一两个人的眼睛都嫉妒的发红了。 “妈的,揍他。” 孙一大叫一声,就开始对赵一动手了。钱一也回过神来了,大叫一声扑了上去。 不说他们三个舰队司令在这里“培养感情”,此时高建武也开始安排自己的退路了。 本来高建武还想多坚持几天的,但这两天坚持下来,他确实没有看到一点点希望。 城外的黑山卫根本就不大规模的攻城,而是在外围用热武器大肆杀伤城内的军民。 第一天黑山卫动用了大炮和手榴弹,一下就让城内的守军损失了两万多人。第二天,城外的黑山卫根本就没有用重武器,就用狙击枪和步枪让城内守军损失了几千。 本来这点人员损失,完全在高建武的承受范围内。但,城内士气,在这两天的打击下,却降到了冰点。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两天的战斗,只有城内的伤亡,城外黑山卫却无一损失。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高句丽的士兵们可是不知道李睿想速战速决的结束战斗,他们只知道,自己在这平壤城内肯定会死,只是看是今天去死还是明天去死的区别而已。 高句丽部队中多多少少也是有血勇之人的,可是经历了这两天的战况后,也心灰意冷了。因为,你武艺再高,胆子再大,可你根本就接触不到敌人,你的胆量、武艺毫无用处。 而对方却可以不断杀死城内的士兵。 比如,平壤城内那些用于监视城外黑山卫部队动向岗位的高句丽部队,就已经换过了几个联队了。 换下去的高句丽联队并不是因为人死光了而换下去,而是士气被打没了,不得不换下去的。 试想,只要你上岗执勤,就一定会被城外的狙击手击毙。作为士兵,你是上岗还是不上岗? 上岗就必死,不上岗就会被执行军法。 开始,高句丽士兵畏惧军法,报着上岗后或许能捡一条命的侥幸心理去上岗执勤。但,却没有任何侥幸发生。 只要高句丽士兵上岗就必死。 其实,牺牲的高句丽士兵的人员绝对数并不多,一个万人联队也就牺牲了不到三百人。但,知道这是一个必死岗位以后,那么,哪个高句丽士兵,还敢上岗? 在督战队对几个拒不上岗的士兵执行了军法,仍然无效以后,整个联队就只有先撤下去,换士兵信心还没有被打掉的联队上来执勤。 换了几个联队以后,高建武就明白了,后面就干脆形成一个轮换机制,在部队的信心崩塌以前,就撤换下去。 那样,每个联队死个几百人,在整个数十万大军中,并不醒目。 因为,大多数高句丽士兵是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于是就造成,大多数高句丽士兵还以为,王都平壤的防守固若金汤。毕竟,轮流守城的部队伤亡很小嘛。 在这种情况下,高建武自然是要准备逃了。 只是,他还有点纠结,感觉自己的王都还能再坚持守几天,看看这黑山卫到底在耍什么花招? 你说那黑山卫攻不破平壤?不管高句丽的士兵信不信这些宣传,反正见识过黑山卫恐怖战力的高建武是不信的。 就在高建武为是否马上撤退还是再坚持几天而犹豫纠结、彻夜难眠的时候,亥时到了。 这次,黑山卫可没有再保守,也没有再顾虑。 短短三刻钟之内,东南西三个方向,数百门火炮,各自向平壤城防的各个要害节点倾泄了上万发炮弹。 随着这人类有史以来最密集的炮火轰炸,平壤的城防随之土崩瓦解。 如今的时代,别说高句丽士兵了,就算是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数万炮弹轰炸的场面。 经过几次战斗后,高句丽士兵已经不会被这巨大的爆炸声所迷惑。因为他们都已经知道这是大隋军队的一种武器,而不是雷鸣,当然,也就更不是高句丽国王受到老天厌弃而降下的惩罚。 但是,炮弹的弹片和气浪对高句丽部队造成的伤害却是实打实的。 也不枉李睿精心挑选的这个总攻时间点,由于前两天的作战,高句丽官兵都认为,黑山卫虽然武器先进,但打不了夜战和阵地战。 于是,在夜晚留下监视城外部队的斥候以后,高句丽军队的官兵,由上到下,大家都呼呼大睡起来。 163.娱乐至死,高建武拼死突围 大隋软饭王163娱乐至死,高建武拼死突围而酉时,正是大家睡下了,睡的不踏实,却又不想起身的时候。当然,李睿并不在意,高句丽的士兵是不是睡着了,他在意的是,你是不是回营房了。只要你回营房了,是不是睡着有什么关系? 在总攻的炮弹轰鸣中,往往,一个联队的营房,几十发炮弹下去,就没有几个活着的人了。 高建武正是被这种雷鸣般的爆炸声惊醒,他好不容易睡了个半梦半醒,所以一下被惊醒的时候,人还略略有点蒙圈。 “王上,王上,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 就在高建武愣神的时候,他的贴身内官,从小看着他长大的老太监金大海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一边跑还一边叫着。 “金大伴,什么情况,不要慌,慢慢说。”由于是老一辈留下的内官,高建武对这个金大海还是非常尊敬的。 “大王,快走,王都受不住了。” “这么快就守不住了?白天不是还好好的吗?鱼新建在哪里?” “外面的黑山卫开始了炮击,鱼将军在第一轮炮击中就被炸死了,尸骨无存。” “那孤的那些忠心的部队呢?” “王上,都打散了。这黑山卫肯定是下了决心了,今天的炮火可不向第一天攻城时候的那样断断续续,而是毫不间歇的至少打了数万发炮弹。整个城防部队都被炸散了,都不成建制了。” “那怎么办?”高建武随口就是一问。 “王上的护卫队还有战斗力,赶紧保护王上从北门突围。现在就只有北门没有被炮火封锁。”金大海到底是见多识广,一下就给高建武指出了方向。 “嗯,集合护卫队的队伍,我们从北门突围。” 高建武本来就有离开的打算,也做好了准备,行李包裹都打包好了,刚才只是被从睡梦中被吵醒,人有点懵。 现在,和自己的亲信内官聊了几句话以后,人也镇静下来了,自然开始调度指挥了起来。 “老奴进来以前,已经下达了集结的命令,现在想必已经集结完毕了,王上,我们赶紧走就好。” 金大海由于深得高建武的信任,早就是这王之护卫的实际领导者了。因此,能够有限度的调动、集结王之护卫。 “好,我们走。” 此时,高建武也在贴身近侍的伺候下,穿好了软甲,佩戴好了武器。 “对了,把仓库里面那两箱手榴弹带上。说不定到时候有用。” 高建武还是很清醒的,要跑路自然是不会忘记带上,那有可能在关键的时候能报命的宝贝。 “王上放心,老奴都带着呢。” 刚出北门的高建武突然停下,对身边的金大海说: “不对,这是大隋传统的战法,兵书上叫做围三厥一。我们出北门以后,绕城而走,不要直接冲过去。” “王上英明,那我等向那个方向走?” “命令王之护卫,向西北方向冲,要是能借道靺鞨冲进突厥境内,那我们就暂时安全了。” 一时间,高建武的王 之护卫三万人,护卫着高句丽王室众人和金银财宝,一路烟尘滚滚的向着西北方向而去。 海军陆战队的人数毕竟太少,虽然把整个平壤给围了起来,但相对而言,包围圈还是太薄弱。 恰恰西北方向的拦截部队只布置了一个团。而正面迎上高建武突围部队的陆战队只有一个连。 王之护卫,是高句丽最精锐的部队,不但装备精良,而且对高氏王室忠心不二,个个都愿意为高家王朝赴汤蹈火。 所以,在王之护卫几乎牺牲了一半大约一万四千人左右以后,硬是冲破了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在西北方向布置的一个连的防守。在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的后续增援部队赶到以前,突围而去。 “跑了?怎么跑了的?” 李睿在帐篷里面收到了南海舰队的报告后,很诧异的问了一句。 在李睿的概念中,高建武跑了这很正常,毕竟高家在高句丽经营了几百年,该有的底蕴应该还是不会少的。 只是李睿要问清楚是怎么跑的? “灭了他们一万多人,我们四团三连的弹药基本打光了,而后续增援部队又被他们用人命抵挡了三刻钟,没能及时上去。加上,他们把上次高句丽军区遗失的手榴弹用上了,于是就在三连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口子,跑了。” “用上了遗失的手榴弹,那三连的伤亡情况如何?”李睿还是最关心自己士兵的生命。 “战损大约一半,主要是没有防备对方也有手榴弹,被这么出其不意的一炸,整个连队就乱了一会。这就让高建武的护卫队找到了机会。要是他们不急于突围跑路,弹药打光了的三连也就全军覆没了。” “算了,跑了就跑了吧。看那个方向,估计高建武是要去投靠突厥,到时候一起灭了也不费事。赶紧去把三连的抚恤工作做好,不能让咱们的战士寒心。明白?” “是,司令。” 看着远去的钱一的背影,李睿慢慢的自言自语:“跑了和尚跑不了庙,高建武你能跑到哪里去?你又能跑多久?” 其实,黑山海军陆战队的所有兵力基本上都在打这平壤战役了,李睿就是想追击那突围而去的高建武也是有心无力。 而第四军现在还陷入靺鞨的人民战争的w洋大海中找不到头绪,所以,这次李睿是无法尽全功而返了。 “十二,传我命令,为大隋高句丽军区死去将士报仇的机会到了,平壤城三天金吾不禁。去吧。” “是,司令。”赵十二心情很沉重的去传命令去了。 李睿这是很文明的说法,其实那意思就是“屠城”。高建武带着他的三万精锐跑了,带着高家王室的人员和宝藏跑了。 但他的根基,高句丽王朝的精华,那些文臣武将却被高建武死守平壤的誓言所迷惑,几乎全部还留在平壤,要想建设一个崭新的c鲜,原有的制度和人员都必须淘汰。 要知道平壤城内那三十万部队,五十万臣民,可也都是高家王朝的根基,如不及时剪除,后患无穷。而这又是敌国,自己大隋 的文化,短时间内是起不到什么同化作用的。 淘汰这些旧人,战争是最好的手段。从身体上消灭他们是最优的选择。 李睿知道,自己这一命令,以后必将是要被史书所诟病的,但为了给以后的新c鲜郡扫清所有的障碍,这个骂名,我就一个人承担了吧。 李睿这一决定,也是想到了某一平行世界中,那辫子军搞的“jd三屠”,“y州十日”硬是活生生把反抗民族的脊梁给打断了。让反抗民族成了辫子军的奴隶,被奴役了三百多年。 那这小小的高句丽,李睿就要他永远成为大隋的c鲜郡。 发布了屠杀令以后,李睿对玉儿说: “高句丽以后更名为c鲜郡,在c鲜郡推行大隋文字和礼仪,选拔一批本地对大隋比较友好的人充任基层官吏。 三年,给你三年时间,把高句丽的政局稳定下来,把c鲜郡的读书人也并入大隋的科举制度之中。” “少爷不要大姐派遣郡守过来?”玉儿好奇的问了一句。 “不必,我要你的娱乐集团来控制c鲜郡,要把c鲜郡打造成我黑山卫系统的一个娱乐大世界。要所有的高句丽人娱乐至死。所以,你来坐镇。吃喝票赌毒,什么都要有。但必须控制在c鲜郡境内。” “奴婢明白了,奴婢这就调集相关人员来安排。保证完成任务。” “最关键的一点,” 李睿补充了一句: “从现在开始,所有高句丽土地上的人必须说大隋的语言,写大隋的文字,穿大隋的衣服,遵从大隋的文化习俗。不服从者,送到石见去开矿,永世不得返回高句丽。” 李睿相信,只要在高句丽推广了番薯以后,这里的老百姓在大隋的统治下能吃饱肚子。几十年后,谁还会记得那个穷兵黩武逼着他们去打仗的高句丽王朝? 玉儿的眼睛一亮,有这么一块地盘来让自己的黑山娱乐集团发挥,以后自己的娱乐集团想必就是几个姐妹中最牛的集团。也一定是能给黑山系统创造最多经济效益的集团。 玉儿完全忽略了后面李睿说的最关键的那一条,在她看来,其实也是多数人,包括高句丽人自己也都觉得,能说大隋话,穿大隋衣服,些大隋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至于那些有头脑有见识的少数贵族,不是随着高建武逃亡突厥,就是在平壤城中以身而殉。剩下的要么屈从于大隋的屠刀之下,要么为了自己的富贵极力为大隋做事。 民间残留的那一点点有识之士已经不成气候,形不成主流了。 而由于高建武推行的愚民政策,高句丽的普通老百姓哪有能力去辨别这些大隋人提出要求背后的文化侵略和同化政策。高句丽的老百姓只会麻木的遵从当官的命令。 本来老百姓识字就不多,一年到头也没一两件新衣服。当官老爷要他们换服装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还很开心的觉得,这大隋皇帝是真不错,还给大家发衣服。 因此,玉儿只是心不在焉的应付道:“妾室知道了,王爷放心就好。” 7017k 164.历史遗迹,大帐会议定国策 大隋软饭王164历史遗迹,大帐会议定国策高句丽一旦没有了为自己发声的读书人和贵族,作为一个半封建半奴隶制国家和一个历史并不长久民族的文化脊梁,就已经被李睿彻底的打断了。 此时,玉儿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这次征伐高句丽李睿谁都不带,一定要把自己带过来。开始自己还以为少爷是对自己的依恋,没想到,少爷还只是对自己能力的看重。 至于少爷和自己的男女之情,那就只有天知道有多少了。 李睿确实是想用最快的速度消化并吸收掉高句丽的地盘,现在虽然是把高建武的高氏王朝给打跑了,也用屠城来给永远留在在这块土地上的大隋军人报了仇。 但是,高句丽这个国家和人民是具有很强的韧性和民族独立性的,并不是那么好消化吸收的。这从那个平行时空的那段高句丽被倭国奴役上百年都没有归化就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李睿采取了比较极端的方式,让高句丽整个民族进入娱乐的世界,让他们成为娱乐的奴隶。从而让他们的科技、文化等文明再也得不到发展,从而不得不依附于大隋文明。 李睿内心深处并不痛恨这高句丽民族,所以,他不会像对待倭国那样把高句丽所有的人斩尽杀绝。他还是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保留这朵虽然奇葩,但很有特色的高句丽小花。 但保留下来的前提是,这高句丽民族不是具有独立性的一个国家存在,而是要成为大隋众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回去琢磨一宿的玉儿终于明白了。自己少爷比历代帝王对高句丽干得事情都要狠的多。少爷不是要高句丽臣服,不是安排一个新的高句丽国王就完事,而是要高句丽永远再无翻身之日。 几十年后,一个没有自己民族文字、服装、语言、风俗习惯的民族,还能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吗?还能称自己为一个民族吗? 唯一的结果,恐怕就是逐渐被大隋同化而消失。 五天后。 在一片修整的很整洁的草地上搭建的牛皮大帐内,一个长长的长条桌就那么孤零零的放在大帐中央,所有的将领都把腰杆挺得笔直的,坐在长条桌的两边。 这是黑山海军三大舰队团级以上的干部大会。 此时坐在长条桌顶端的李睿正在做简单的发言: “现在,高句丽的王城平壤被攻下了,也有两个团追击高建武而去了。我估计他们虽然能大量杀伤高建武的护卫队,但抓到或击毙高建武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这次高句丽战役,我们胜利了。” 两边马上响起了掌声,这是将领们在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领袖的认可而欢呼。 但是接下来李睿的话却是有深深的刺痛了他们骄傲的内心: “可是,高建武跑了,我们没有获得完胜。你们每个舰队的司令、团长们,回去都要好好的反思一下原因。如果我们连这点小仗都打不好,那以后,你们怎么纵横四海,为大隋,为黑山卫开疆拓土?” 草地旁边就是已经变成一片废墟的平壤城,空气中还有丝丝大火过后,物品燃烧后的焦臭。 由于炮弹的威力过于巨大,引燃了城内储存起来做防守使用的火油,当夜平壤就发生了大火。 而高句丽军队已经被打散,个个忙着逃命。加上李睿金吾不禁的命令,海军陆战队员们也正忙着为高句丽军区死去的大隋军人报仇。 根本就没有任何人去救火,各种原因叠加在一起,终于酿成了一场彻底毁灭平壤城的燎原大火。 五天后,大火烧到城墙根,因为再也无物可以燃烧而自动熄灭之时,曾经雄奇美丽的高句丽王都平壤城已经是一片焦土。 除了极少数早就备案在册的亲大隋分子跟随海军陆战队撤出平壤城,整个平壤城基本上就什么都没有了。 大火一起,多为木质结构房屋的整个城市随着满地的死尸也就都化为灰烬,不管高句丽王朝曾经有过多么灿烂辉煌的历史,也随着冲天的火光成为了历史。 看着此时,荡然无存,以后只能算是历史遗迹的平壤城。 李睿知道,在自己的努力下,随着时间的流逝,高句丽作为民族的整体性必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好了,你们在高句丽继续进行纵深的打击,务必建立起自己的管理系统。由今天开始,三大舰队的海军继续执行海上封锁任务,海军陆战队的大部分在高句丽听从黑山娱乐集团的指挥。” 李睿重重的咳嗽了一声,强调: “这次的耻辱你们要牢记,以后高句丽不可以再具备有杀死我四万大隋军人的能力,哪怕是具有杀死我大隋四万驻屯军的能力也不行。所以,这就要看你们在高句丽的表现了。” “有什么问题?”看下属们都不吱声,李睿就知道这些家伙们脑子没有转过弯来。 “报告司令,我们都服从命令。可是,我们都是正儿八经的黑山卫军人,让我们听从娱乐集团的指挥,这点我想不通。” 南海舰队的钱一司令员,到底还是把大家内心的疑惑说了出来。他其实是知道,李睿这样安排肯定是有他的道理,可他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呀?李睿不说,凭他的智慧可是想不出来的。 而且他钱一手下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大头兵,也会找他要一个说法,他无法解释啊。 “你们是不是都有这种疑惑?”李睿双手撑着桌子,问。 随着李睿的问话,强大而无敌的精神压力倾泻而出。所有坐在桌子两侧的将领们顿时感觉李睿好像一头远古凶兽,马上就要扑过来干掉他们一样。 饶是他们都是尸山血海拼出来的血性男儿,此时也不由的脸色煞白,双股战栗。要不是他们此时正坐在椅子上,恐怕个个都会一屁股坐地上去。 倒不是他们胆子小,胆小也干不成这黑山卫的军人。而是李睿本来就是他们的领袖,他们从内心深处是对李睿臣服的。 所以,李睿的精神力一释放出来,仿佛就对他们 有天生血脉的压制,令他们兴不起半点反抗的念头。除了低头听训,再无第二个选择。 “你们是什么人?你们是黑山卫的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是不是以后我每一道命令都要给你们解释原因?不知道原因,就不执行?” 随着李睿的几个问题,舰队司令和团长们都怂的一塌糊涂。看着个个低头不语,脸色煞白的下属,李睿也不客气,直接说: “告诉你们,这次你们无需知道原因,但却必须完美的执行命令。谁胆敢阳奉阴违,军法从事。三个舰队司令留一下,其他人,散会。” 十分钟后,李睿对低着头坐在桌子前,犹如犯了错的小孩等着老师批评一样的三个舰队司令说: “你们是舰队司令,有资格知道更多的机密,我就简单解释几句吧。现在重要时期,也是特殊时期,我在计划把高句丽全部进行改造。具体做法,你们不用了解,了解了你们也不一定能接受和理解。” 李睿话锋一转,严肃的说:“但是,你们必须要做好黑山娱乐集团的保驾护航,完全接受他们的命令。” “当然,” 李睿又转换了一种语气: “你毕竟是作战部队,不能,我也不会让你们长期留在地方上做占领军。毕竟,征战天下才是你们的职责。最多一年吧,你们抓紧训练出地方部队和巡捕以后就可以撤离了。” 这就是给三个司令吃一个定心丸,现在只是临时做做地方镇抚工作。以后你们还是要出去打仗的。 这就还是给各个舰队的海军陆战队保留了一个博取前程的机会。这些地方巡捕和镇守的工作交给原来的高句丽军区部队和当地人就好。 三个还以为会被李睿再骂一顿的司令,突然听到李睿这温和的解释,都诧异的抬起头。 看到李睿那真诚的微笑,他们终于反应过来。眼前的黑山卫领袖还是当年在黑山庄自己保护的那个大男孩。并没有因为大权在握而膨胀,只是不方便对所有人去解释原因。 三个大男人就因为李睿的这句解释而激动的热泪满眶。 看着他们动了情绪,李睿也有点感慨,但时间不等人,他必须马上赶往靺鞨战场,第四军还陷入在靺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每天的弹药消耗量都不小,要是这么下去,自己有几个石见银矿也承受不起这么大的损耗。 于是接着说: “行了,我留你们就是这么交代一句,你们自己部队的思想工作自然有政治委员去做。要是闹到你们这里,你们自己也要心里有个数,去吧。” 看着李睿流露出一丝丝的疲惫,三大舰队司令也知道,其实自己这个领袖承担的压力才是最大的。 “是,奴才们告退。” 随着三大舰队司令的鞠躬离开,李睿也松了一口气。其实他并不是很喜欢和人打交道。自己要在下属面前保持威仪,就要端着架子,对李睿这种洒脱性格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累。 7017k 165.怠慢贵人,第四军检讨大会 “十二,留下五十龙卫贴身保护玉儿,其他的随我向西北方向前进,今天到一百里外宿营。” 随着李睿的吩咐,整个李睿所属的龙卫大营开始沸腾。 李睿的命令很明确,那就是今天必须行军一百里。到不了一百里,就不准宿营。只是李睿的命令相对含蓄而已,但意思是一样。 “还好,” 赵十二心里想: “有两个团向西北方向追击高建武而去,至少这一百里甚至沿途,都是这两个团的部队清理过的地盘。不会有什么高句丽的民间或官方武装对李睿进行袭扰,速度应该能快一些。” 李睿强行压制住心中对子孙后代的遗憾,最后望了一眼,不远处那已经是废墟的历史名城。 默默的说了一声: “抱歉了,这个世界的后代子孙们,以后你们参观的将是大隋的最大娱乐之都,而不是高句丽王城。从现在开始,将彻底抹去高句丽辉煌的一切痕迹。” 然后,李睿毅然转身上马,对身后的侍卫们大声说:“出发。” 大业十二年十月二十日,哈尔滨城第四军军部。 哈尔滨也就是以前的阿勒锦,是李睿的黑山卫占领阿勒锦以后,按照李睿的要求改为哈尔滨的。 此时,第四军全体团以上正职干部,包括作战主官和政治主官统统都聚集在军部大礼堂。 他们得到通知,纷纷把自己的指挥权暂时交给副手,然后赶到军部开会。这会议已经开了两天了,大家互相交流。当然都是粗豪的汉子,这交流方式就是大声争论和争吵。 甚至在会议上吵闹完了,散会后到军部的操场上去打一架来决定是非成败的师团长。而且,为数还不少。 整个会议全程,除了开始发起会议时讲了一些规矩,比如:允许到操场打架,但不许动刀兵,不许出伤残等等规则。其他的时间,李靖都是安静的停大家的讨论和争吵,一言不发。 仗打成这个窝囊样子,李靖一直在自责。 自己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装备,用最好的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士兵,并且士兵都是有思想有军魂进行武装的,并不是那种有奶就是娘的雇佣兵。 可是,这靺鞨这边的战场怎么就陷入了胶着状态呢? 就算自己和第二军互相呼应,互相配合,可是也仅仅是把突厥赶回了原有的国境线以外。这靺鞨的民族起义,犹如星火之燎原,怎么都扑灭不干净。 靺鞨全境一日不安宁,自己的第四军就要在靺鞨这烂泥潭里面挣扎,根本就腾不出手去主动进攻突厥。 虽然第二军也没有取得进展,但第二军好歹是把突厥前期突然发动袭击而占领的大隋的地盘给夺回来了。 不像我第四军,想打又找不到人,那些靺鞨的起义军就像老鼠一样,到处都是老鼠洞,根本就找不到人。 不打,这些武装分子不但经常出来捣乱,破坏李睿制定的同化政 (本章未完,请翻页) 策,杀害大隋的语言、文字教师,威胁对大隋有好感的靺鞨本地人。 一旦自己的第四军冲进草原去打突厥,这靺鞨的起义军瞬间就能把靺鞨给翻个个,让大隋多年的经营毁于一旦。 自己总不能为了追击突厥而丧失了靺鞨的控制权或是放弃李睿制定的同化大计划吧? 不过,李靖也觉得自己快熬出头了。 他是知道,两个月前,李睿到了仁川,撤换了高句丽军区的两个军长。自己直接上手指挥作战。而从这两个月黑山卫内部的战报来看,整个高句丽战役基本就快结束了。 到底是创立黑山卫的军神。 李靖不由的对李睿更加死心塌地的佩服了。只有李睿能把黑山卫的战力发挥到最大。其他任何一个将领都做不到这点,包括他李靖。 也只有李睿能精准把握各地战场的脉搏,准确的找到敌人的破绽,一击而破敌。 不过李靖到底还是有自己厉害的地方,他根据黑山卫内部的战场通报,判断李睿结束高句丽的战事指挥后,就会赶到第四军的军部,对靺鞨作战给予指导,甚至是直接指挥。 而且,李靖预判到,大约也就是这几天李睿就应该到了。所以,他才通知第四军团以上正职军官到军部开会,就是希望到时候李睿如果来了进行指挥,能让部队快速的理解、传达命令。 在黑山卫内部,虽然是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但依然有申诉和投诉机制。这段时间的作战不利,在黑山卫总司令部就不知道收到多少投诉三大军长的投诉信。 为什么不是投诉四大军长呢? 废话,因为,李睿兼任第一军军长。 于是,在黑山卫就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没有任何人投诉和申诉李睿直接下的命令。 但凡是李睿下的命令,就没有任何部队和个人质疑,就算是不理解、心里不服,各级指挥员也会不择不扣的执行。 这不单单是因为李睿是黑山卫的创立者、精神领袖,更因为李睿打仗从未失败过,是典型的常胜统帅。 而且事后往往会证明,当时你不理解但忠实执行后的李睿命令,在关键的时候能起到多么巨大的作用。 而且,这么多年的政治委员政策,也让黑山卫上下思想统一如同铁板一块,再无一丝缝隙。也正因为如此,全黑山卫系统,也只有李睿一人可以让黑山卫士兵心甘情愿的上刀山下火海。 就在这李靖发呆的时候,他的贴身书童,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小厮李忠连滚带爬的跑进会场。跪在李靖身旁,对着李靖的耳朵,轻声但急促的汇报着: “公子,龙卫进城了。” “你没看错。”李靖也是不动声色的反问了一句。 “绝不会错,我认得他们的徽章,前年随主子去洛阳拜见司令的时候我见过他们的徽章。” 李忠拍胸脯保证道。 “就来了二十个人,一人三马,这应该是打前站的先头部队,他们没有掩藏行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和身份,就那么光明正大的进的城。我一直跟着,看着他们进了城内的春风细雨楼俱乐部,我才回来报信。” “进城了怎么不到我们第四军军部?去哪个俱乐部干什么?”李靖有点不解,想着李睿那不可捉摸的心态,不由自主的就问出声了。 “这奴才哪里知道?”李忠有点诧异的回答了一句。 “去查,不然我觉都睡不着。为什么司令不来第四军军部?” 就在李靖有点疑神疑鬼的时候,会场外面突然发生了喧哗,紧接着冲天而起的纷乱吼声传来,逐渐吼声变得有节奏且清晰。李靖侧耳听去,外面的士兵都在呐喊: “参见司令。” 随着一阵阵的呐喊,大片的马蹄声由远而近的朝着军部大礼堂而来。 礼堂里面的各级军官之间的争论也被外面的喊叫声打断,听到外面动静的军官们也都闭上了嘴巴,心中都隐隐的猜到了什么。 但军长还坐在上手没有任何表示,他们也不能一窝蜂的冲出去看看是不是心中猜测的那个人来了啊。 这其实也是因为第四军是由李靖组建起来的,他在这第四军的威信非常之高。要是换成其他部队,大家早就去迎接李睿了,谁还会理会谁是军长。 不过,要是在其他部队,当军长的也早就跑出去迎接李睿了,哪里还会坐在那里不动? “都呆着干什么?快随我一起列队迎接司令。” 李靖也终于从李睿亲自过来,而不是去春风细雨俱乐部的行为中反应过来,狠狠的瞪了李忠一眼:“回去再找你算账。” 赶紧招呼第四军的所有团级正职干部,大家一起冲出去列队迎接李睿。 李靖担心,自己刚刚那一会的思考,导致没有第一时间起身去迎接李睿,其他人眼里会不会认为是自己在犹豫,担心李睿来了夺走了自己的兵权?是对李睿的不忠心的表现? “哎,你跟李忠,你真是害死我了。” 李靖内心疯狂吐槽自己的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 关键是李靖没有一点点要反叛李睿的意思,甚至连质疑的心思都没有。这要是被有心人给扣一个帽子,那自己真是跳到黄河里都洗不清了。 而且是肯定有这种觊觎自己第四军军长位置的小人来冤枉自己的。李靖现在只希望李睿还是一贯的英明睿智,不会被小人蛊惑吧。 “报告司令,欢迎司令莅临第四军军部,第四军团级以上正职干部应到五十四人,实到五十四人,请司令指示。第四军军长李靖。” 在李睿踏进军区大礼堂的时候,第四军团长以上正职干部,已经在大礼堂内全部列队站好。李靖就在这站好的队伍前面,大声的向李睿进行报告。 “没有指示。现在队伍解散,回礼堂,大家继续开会。”李睿挥挥手解散了队伍,然后进入礼堂。 “李靖啊,听说你们检讨了两天了,有什么结果和方案没有?”一边走,李睿一边问李靖。 (本章完) 166.将帅无能,李司令调兵遣将 大隋软饭王166将帅无能,李司令调兵遣将李靖陡然明白了,为什么龙卫到了哈尔滨不到第四军军部来,而是先去了一趟春风细雨俱乐部? 想必,自己在第四军军部的一举一动一定是有情报署的人在进行监督,而这些监督情报一定是在春风细雨俱乐部内进行统筹。 而李睿又过来的很急,根本等不到春风细雨俱乐部送出情报的时间。所以,龙卫才会先去一趟春风细雨俱乐部,主动取走情报。 李睿只有看到了这些所有的情报没有疑点了,他才会主动的踏入第四军的军部。否则,一旦自己有了反心,大家又都是用的热武器,龙卫就算是装备再好,武学造诣再高,也扛不住几万人的热武器进攻。 想到这里,李靖不由得轻轻舒了一口气。李睿能到第四军军部,这就说明,李睿对自己没有疑心,更能说明李睿是对自己是放心的。 摆脱了会被李睿猜忌的心病,李靖也就大大方方的对李睿汇报起来: “总结来总结去,就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嗯其实也不一定是没找到,只是这种方法有伤天和。” “什么意思?详细说说。”李睿回头对李靖问道。 “有几个师长提出来,其实只要杀掉足够多的靺鞨反抗者和有关的老百姓,这个局面就自动解开了。”李靖有点纠结的汇报了一句。 “你的意见呢?” “卑职觉得有伤天和,所以不准备采用,但一直又没有想出其他的好办法。因此一直在纠结和苦恼。” 听到李靖的答复后,李睿没有说话,只是回身拍了拍李靖的肩膀,对着他微笑了一下,就走上了大礼堂的主x台。 等下面所有的人都坐好以后,李睿才开始说话: “是谁提议要杀掉足够多的靺鞨反抗者和有关的老百姓的,站起来,让我看看。” 李睿也没有和谁多客气,直接就奔着主题而来。 “报告,是卑职,第四军二师师长裴元庆提议。”李睿的话音刚落,下面就站起一个铁塔般的汉子,大声的自报履历。 “有谁赞同他的提议?”李睿没有理会裴元庆,就让他在那里站着。而是继续提问。 呼啦啦一下站起来了小二十个军官,大声说: “卑职等赞成裴师长的提议。” 李睿看来一眼支持的军官,内心暗暗点头,看来这裴元庆的人际交往很不错啊。这表示支持的人中,已经包括了二师的全部军官,甚至还有其他师以及第四军军部的个别军官。 “嗯,赞成的人不少。那么谁反对这个提议?”李睿还是不表态,而是继续提问。 “卑职,第四军一师师长雄阔海,反对屠杀靺鞨百姓。此举有伤天和,且与我大隋泱泱大国、万邦来朝的气度不符合。” 雄阔海说完,又有十几个军官站起来,表示对雄阔海的支持。 “那没有站起来的十几个人,是什么态度?”李睿就是要搞清楚每一个人的态度,所以,你坐在那里 不支持任何一方面,只做佛系的将领是没机会囫囵过关的。 听李睿这么问,下面马上站起一个人对李睿行军礼,然后说: “卑职第四军三师师长伍云召,代表自己和这几个兄弟向司令汇报,我们几个都没有自己的想法,司令,军长要我们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 “好我知道了,下面我来布置作战计划,你们根据作战计划自己去按实际情况时时修正。” 李睿根本不耽误时间,既不说自己支持谁?也不说自己发对谁?而是直接开始部署作战任务。 “你们在这里耽误了很长的时间,我觉得只要你们能摸索出一套战法,也不算是亏。但今天看来,你们的思想是很难统一了。那么,我也不用你们军长为难了,我就直接安排作战任务,事后你们李军长负责监督执行。” 说完前面略略有点客套意思的开场白,李睿根本就不在意是不是越俎代庖,也懒得估计李靖的感受,就那么开始发布命令: “命令,第二师、第三师联合行动,由裴元庆师长任行军大总管,伍云召师长从旁协助。” 挥挥手压制住要给自己敬礼并有说话意图的裴元庆,李睿接着说: “给你们三个月,从哈尔滨开始一路向北进行攻击性前进,沿途该采取什么战略战术,我不管,只提一个要求,但凡你们经过后的地方,五十年内不允许有靺鞨的起义军或者是抵抗者出现。能不能做到?” “保证完成任务。” 裴元庆和伍云召立即立正呐喊,表示完全接受任务,并有能力完成任务。 虽然,李睿并没有表态支持哪一种战争方式,但这一排兵布阵就充分说明了李睿的态度,他要血洗靺鞨。 李靖听到了李睿的这个命令以后,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到底是不用自己背这个搞种族灭绝的黑锅了。这可是李睿亲自下的命令,和自己无关,自己可是一个和平爱好者。 但李靖仔细品味了一下后,又为李睿的老谋深算所折服。李睿把自己的想法表露的清清楚楚,但既没有说支持谁反对谁,也没有直接发布大屠杀的命令。 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李睿任用裴元庆做这一路的行军大总管而巧妙的向所有人明确传递出来了。 “至于第一师,一团马上进驻到契丹边境待命,预防契丹骑兵趁机捡便宜。二团、三团调到室韦和靺鞨的边境。既威慑了契丹和室韦,也给第二、三师创造更多的歼敌机会。 毕竟,这么两头一堵,靺鞨境内的那些起义军都别想跑到契丹、室韦甚至突厥去。雄阔海师长,你有没有能力平了契丹和室韦?” “报告司令,卑职有信心能平了这两个小国,只是马上要进入严冬,怕是不适合作战。这里天气太冷了,野外能存活的时间不长,部队无法展开战术行动。” 雄阔海对越来越冷的天气表示出了担心,并及时的向李睿进行了报告。 看着眼前雄壮的汉 子,听他述说困难,李睿就觉得不舒服。这历史上描写的雄阔海可不是这么个娘们唧唧的样子呀?带兵打仗却磨磨唧唧像个啰嗦的大妈,这能带好兵? 我布置任务,你给我讲困难? “一师,你们谁有能力在三个月内平了契丹和室韦?”李睿没有搭理雄阔海的各种理由,直接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李靖一听这个问题,就知道雄阔海完了。组建第四军的时候,李靖也是在几个师长的人选上煞费苦心了一番。 这雄阔海可是他多年的朋友,可是没想到,在李睿公开布置作战任务的情况下,他会跳出来摆困难。一副和李睿打擂台的嘴脸。 你当李睿的部队掌控力是假的? 果然,李睿马上就开始调配人手,把雄阔海放一边去了。 “卑职一师副师长魏文通,愿立下军令状,三个月内扫平契丹和室韦。请司令准许。” 事实也不出李睿的预计,大约沉默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在李睿的眼神注视下,从一师的军官队伍中走出来了一个精瘦的汉子,对李睿抬手敬礼后大声的说。 李睿之所以敢晾着那雄阔海,就是对自己掌握这支部队具有绝对的信心。所有士兵从进入黑山卫第一天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效忠大隋、效忠领袖李睿。 连以上,每一级军官都有指导员或政治委员,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掌控部队的思想动态。要这支军队绝对效忠于自己的理念。而李睿的理念就是这支部队的理念。 所以,在黑山卫任何一个军官都可以有私心,可以内斗,甚至可以立自己的山头,但是,前提是不能碰到李睿。在李睿面前,所有的山头都不存在,所有的山头都是以效忠他为目标立起来的。 要是任何一个军官自以为能绝对掌握部队,从而和李睿发生龃龉,很简单,那这个军官就要随时做好被身边人击毙的准备。 “好,前面的命令稍作调整,二师、三师任务不变,一师由魏文通代理师长,作战任务改为三个月内扫平契丹和室韦。 具体怎么打,我就不插手了,你们和你们的军长去商量,当然要是遇到困难是可以随时向总司令部求援的。” 稍稍等了一下,李睿扫视了一圈下面所有的人。然后继续说: “我就在这哈尔滨过年了,第四军军长李靖的职责就是监督大家完成今天我布置的任务。另外,一师师长雄阔海调回黑山卫陆军司令部,职务另行安排,今天就启程回洛阳,住进陆军司令部家属大院。 现在,谁还有什么意见和想法? 现在提出来算是讨论,错过今天,要是再私下嘀咕,那就是动摇军心,要军法处置的。嗯。” 最后一个“嗯”字,尽显李睿隐藏很深,今天偶尔冒一下头的枭雄本色。 谁都没有反对的意见,早在第四军在靺鞨陷入进退不得的泥潭的时候,军官们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第四军怕是要被司令处置了。 7017k 167.靺鞨大定,不拘一格用人才 大隋软饭王167靺鞨大定,不拘一格用人才所以,大家对李睿来了以后要对军官们发作一番是有思想准备的。 但,第四军所有人都没想到,李睿根本就没有去寒暄,也没有去搞什么讨论,更没有什么文质彬彬的文圣风采。 来了就布置任务,任务还是对靺鞨血淋淋的大清洗。对思想不一致,不能完成任务的将领,哪怕是一师之长,李睿那也是说换就换,毫不犹豫。 今天大家算是看到了自己司令杀伐决断的一面了。 说完自己要说的,李睿对李靖点了点头。李靖知道这时是该自己说话的时候了。 “各师,团,立即执行作战,一边作战一边拟定作战计划,最迟不得晚于明天早上部队就必须进行进攻。至于作战计划,两天内全部报送军部。” 李靖到底在第四军还是有很高的威信,下面的军官没有一个因为李睿实际上已经夺了他的指挥权而敢不听他命令的。 “是。” 看着下面军官整齐、洪亮的回答。 李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第四军好歹还是自己的部队,没让自己毫无面子。 李睿也很满意,毕竟每一场战斗,还要这些军官们去指挥,自己也只制定一个方向而已。 “药师,在你的军部安排好我的作战指挥室,随时提供战报,我先去休息了。明天我再过来,后面有什么扫尾的工作,你注意做好。” 李睿顺手指了一下雄阔海,交代完李靖以后,李睿就抬脚向外走去。 他不会留在第四军军部住宿,虽然在部队的安全性很高,但处置了雄阔海以后,难免会得罪一些人。为预防万一有个别思想极端的人做出不利于李睿的事情,李睿是不会留在第四军军部的。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所以,李睿是回春风细雨俱乐部休息的。 毕竟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建筑物体量较小,更利于现在不到两百五十人的龙卫做好安防。 大业十二年十月三十日,哈尔滨城第四军军部,李睿的作战指挥室。 “司令,您这方法还真有效,虽然第二、第三两个师的进展速度不快,可这十天过去,两个师不但没什么人减员。还收编了一些遭到原有靺鞨贵族欺压的穷苦牧民组成仆从军队。这部队算是越打越大了。” 第四军军长李靖无比佩服的对李睿诉说着内心的钦佩。 李睿对这些靺鞨人的作战意图很明确: “这些对靺鞨原有社会分配机制不赞同,并且因此而造成的贫穷人家子弟,还是可以保留下来一部分,让他们以后做伪军不香吗?” 因此,为减少自身的伤亡,为执行李睿的作战意图,进攻靺鞨起义军的两个师都招收了大量的靺鞨当地人。 当然,他们虽然是黑山卫招的兵,但并不能真正成为黑山卫的战士。李睿不可能把自己黑山卫的核心命脉交到靺鞨人手里,哪怕是黑山卫淘汰下来的老旧兵器也不行。 那是理念的问题,热武器和冷兵器的战斗意识完全不同。 李睿绝对不会为其他人 打开这道窗的。说他自私也好,说他无情也好,哪怕是黑山卫的内部。李睿也宁可自己多跑点路,累一点,也绝不会把热武器时代的战斗意识倾囊相授。 当然,要是他黑山卫所属的人员悟性高,自己能偷师那也另当别论。 至于靺鞨人,能做到一个黑山卫士兵的辅兵就算是很努力向上爬的结果了。 “告诉二师裴元庆,给我使劲的打,又不是在大隋境内,为什么要束手束脚?他们又不是吃靺鞨的粮食长大的。” 李睿对李靖的佩服之语并不是很在意,毕竟在他做帝夫这十几年的时间内,听到的都是这些话,他早都免疫了。当然,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李睿也不例外。 所以李睿也只和李靖交代了自己的想法,并变相对裴元庆提出了表扬。对李靖的相对无能也懒得理会。 自己印象中的那个大唐军神,怎么到自己这里就变得这么怂了呢?难道真的还是时移世易?那自己用历史的目光,而且还重用李靖成为第四军的军长,是不是有点想当然了? 虽然现在李靖已经是军长了。但毕竟不是跟随自己一路打出来的黑山卫兄弟,有点空降兵的意思。或许还是吃不透自己的作战理念,不能和自己一条心。 虽然第一军、第二军也在突厥战场上没什么斩获,但这两个军的军长们可对突厥人从不手软。把自己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理念忠实的贯彻了下去。 只有这个第四军,有这么好的基础,只是做好占领军的工作。却由于李靖的所谓“仁”性,搞得整个靺鞨军区乌七八糟的。 既然自己今天意识到了,那就要琢磨一下有没有什么补救的措施? 要是李靖知道自己无意中的恭维,让李睿下决心拿掉了他这个第四军军长的职位,不知道是不是会悔断了肠子? 大业十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哈尔滨城第四军军部,李睿的作战指挥室。 “报告,第四军第一师战报。”通讯参谋在门外大声喊着。 “进来。”李睿也没什么废话。 “报告司令,第一师战报。”通讯参谋双手递上了战报,并用炙热的目光看着李睿。 虽然,他经常过来送材料,但每一次看到李睿,都免不了如此。毕竟他是李睿狂热的信徒。对,不是粉丝,而是信徒。 尤其,这李睿一到第四军,也就是调整了一个雄阔海,就把第四军整个的活力给激发了出来。 今天,他事先看过这份第一师传回来的战报。 也不过四十多天,室韦已经被扫平了大半,而今天第一师的战报就是向军部报告,契丹已经完全被第一师扫平。契丹王室耶律家族一个没跑掉,全部被魏文通俘虏。 这就让整个第四军的全部官兵对李睿的崇拜又提升了好几个档次。毕竟,部队就是用成绩说话的地方。李睿的调整能让第四军打胜仗,那李睿就是大家心中的不败战神。 李睿接过战报看了一眼,了解了情况以后,就放下了战报。如今战况比较顺利,此时正是调整李靖位 置的时候了。 一个多月过去了,靺鞨这边,两个师的进攻进度,虽然稍稍慢一点,但却做的非常扎实。不说五十年没有起义军揭竿而起,恐怕是一百年也未必能有。 不为别的,就这二师、三师一路推过去以后,这就没几个靺鞨的土著活下来了。而且裴元庆聪明的地方就是,这所有的事情都做的无声无息,并不大肆宣传。 而且,为了弥补人口的失血,裴元庆动用所有的资源,甚至是半强迫的从大隋内地迁移了许多无地的流民和那些造反后失去土地的从贼者进入靺鞨境内。 给这些移民分发农田,还无偿配农具、牲畜,总之,是怎么最快能让这些人安定下来,裴元庆就用什么办法。 所以,他的推进速度虽然不快,但胜在稳妥。一旦他带领大军推过的地方,那就犹如播种机推过,把大隋文化的种子深深埋在靺鞨的土地上。 让这靺鞨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人民的大隋化。甚至比先进入大隋版图的高句丽还要彻底的多。 这就让李睿感慨良多,看来这裴元庆还确实是一个人才。既然是人才,那就要使用,根本不需要去用什么传统的方式再考察、观察。大隋有多少人才都被这么考察、观察给耽误了的。 有用就大胆启用,要是用错了,就大胆纠正。 本来黑山卫就是李睿自己的私人部队,所以,他用不着对什么人解释或是负责。 他自己就是责任人,只对自己负责。他要谁上谁就上,他要谁下,谁就下。 大业十二年十二月三日。 黑山卫司令部发布命令: 裴元庆任第四军军长,兼任第四军二师师长。李靖调回洛阳黑山书院,另有任用,即刻启程。 2、第四军第三师,由靺鞨方向向高句丽攻击性前进。 3、魏文通任第六军军长,以原第四军一师为基础,以契丹、室韦等地为基地,组建第六军。 第四军所缺人员编制,由靺鞨、高句丽为基地进行补充。 这个命令一出来,第四军一片哗然。倒不是对这个命令有质疑,而是对命令第一条的后面半句“即刻启程”所惊诧。 当时雄阔海也是这么被即刻启程打发回去洛阳的。由此,大家都真正的了解了李睿的霸气。 虽然,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但一旦决定,那就是决策。而且,从不顾忌自己是不是会丢面子。要知道,这第四军军长可也是李睿自己任命的。 可一旦发现不合适,马上就调整,毫不在意那毫无用处的面子。 而且,居然大胆的给了一个军的编制给魏文通这个只当过副师长的人。这算是破格提拔了。 所以,在整个黑山卫系统,李睿的威信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身有体会的原来第四军的三个师,那个个都是嗷嗷叫着在战场上拼命。 原来,大家以为这都创立了这么多年,系统也相对稳定,黑山卫系统早就没什么晋升的机会了。哪知道,这李睿提拔人可是完全的不拘一格。 7017k 168.风雪旅人,大隋内乱干戈止 大隋软饭王168风雪旅人,大隋内乱干戈止所以,所以, 黑山卫整个系统的人在了解了这次李睿在第四军的所有行动后,都看到了未来的光明前程,个个都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是啊,说不定那天就成了军长呢? “来,恭贺裴军长,兄弟们,一起敬军长一杯。” “来,大家也一起敬魏军长一杯,魏军长,以后可不能忘记了我们第四军的兄弟啊。” “好啊,来啊,兄弟们,大家一起。” 裴元庆搂着魏文通的肩膀,满脸通红,浑身醉意的和大家一起干杯。 第四军军部的大礼堂,现在是一片喜气洋洋。第四军的兄弟们,在给裴元庆庆祝他荣升军长,同时也是欢送魏文通。 当然,李睿也来参加这次酒宴了,只是他知道,要是自己留在这里,大家谁也放不开。所以,李睿喝了几杯酒以后,就识趣的先离开了。 这不,李睿一离开,这些提着脑袋过日子的家伙们才算是彻底放开了手脚,开始狂欢。众多第四军原来一师和二师的军官们把两个新晋的军长包围起来灌酒。 大约半个时辰以后,终于靠装醉逃离酒宴现场的魏文通和裴元庆这两个刚刚提拔起来的军长,在第四军的军长办公室里面喝茶。 此时的两人,满脸冷静,哪里有一点点刚才在酒宴上酒醉的痕迹? “兄弟,咱们两个可是被整个黑山卫给盯着了啊。这要是干不好,估计连到黑山书院教书的机会都不会有啊。” 裴元庆对魏文通说着自己的心里话。 他们两个那是第四军的骨干,在私下都有很好的交情,经常在一起讨论第一次大隋远征高句丽时李睿使用的各种战术,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同时把李睿的“蝗虫战术”使用的那么淋漓尽致。 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大哥啊,咱们还是小心谨慎吧,司令主要是看能力,关键是看是不是和他一条心。” 魏文通比裴元庆年纪小点,职位也一直比配元气低一级,所以,一直也就称呼裴元庆大哥。现在他也才刚成为第六军军长,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已经和裴元庆平起平坐。 依然如同原来一样称呼裴元庆为大哥。 “嗯,我看也是。李靖的能力确实是比咱俩要强,但就是不能很好的执行司令的作战意图。” “是的,李靖太过于书生气了。还是司令说的对,这打国战哪有对错?都是国运的赌博,不可以有丝毫的侥幸之心。” “明天,你我兄弟就要各奔东西,来,我们以茶代酒,祝我们前程似锦。”裴元庆举起眼前的茶杯。 “啪。”两个精致的茶杯碰到了一起。 由此开启了黑山卫系统内,以后被大隋以外所有民族痛恨的,两个对外战争狂人的杀戮之路。 李睿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参加什么酒宴。他应付了几杯,吃了几筷子菜以后就离开了。他是 真的离开了第四军的军部,而不是仅仅离开那个大礼堂。 本来李睿预计自己是要在第四军过年,才能完全稳定靺鞨的状态。但有时候他也小瞧了自己黑山卫的战斗力。 兵还是那些兵,将领还是那些将领,武器也还是那些武器,只是换了一个战争指导思想,这战场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所以,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古人诚不我欺也。 李睿只是换了几个将领,这第四军的战斗力就完全发挥出来了。在一群用热武器武装到牙齿的特种兵的打击下,这个世界哪里会有真正能够抵挡得住的敌人。 所以,现在整个靺鞨,甚至契丹、室韦的战局,都因为第四军战斗力的焕发而急速发展。甚至在不久之后,新组建的第六军将会把高句丽作为第二个靺鞨战场来进行复制。 也就是说,有了裴元庆和魏文通这两员战将,整个大隋东北部都已经让李睿可以不再操心了。 所以,李睿在参加完这两个军长荣升的酒宴后,立即带领龙卫出城而去。没办法,能节约一天就节约一天,突厥的战场还等着他去做出突破。 当然,离开以前,龙卫还是去了一趟春风细雨俱乐部,虽然对自己提拔的两个军长是绝对信任,但该有的措施也是必须有的。 李睿甚至都没有隐瞒这些军、师级高级军官,告知他们自己在使用政治委员和指导员这个针对全体官兵的洗脑体系以外,还有更严密的体系,用来监控每一个高级军官的行为。 那意思就是,只要你们不违规,你们就是自由的,一旦起了什么不该起的心思,等待你们的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被黑山卫所淘汰。 至于是用那种方式淘汰,那就要看你犯错误的情节轻重而定了。重则军法从事,轻则调离原岗位,给你一个闲置长期监视居住。 至于你想从容退出?那是不可能的,谁要每一个黑山卫成员手里都使用过热武器呢?这可是李睿必须在这个时代保持武器先进性、战斗力无敌的秘密。是绝对不能外传的。 比如,李靖忠心没有问题,但不适应这种灭国之战,他心中的条条框框太多了。于是就调回黑山书院,用以深造,以期未来还有机会重新踏上战场。 而雄阔海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他是当众抗令,这要是在平时,立即就会被送上军事法庭。但,此时是靺鞨战场的关键时期,处置太重会对第四军一师的士气造成打击。 所以,李睿就捏着自己的鼻子认了,对雄阔海,只是调回陆军司令部,住进陆军司令部家属大院,进行监视居住。至于以后还有没有再次带兵打仗的机会,其实就已经很渺茫了。 雄阔海被处分后也充分的冷静下来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他立即就是一身冷汗。雄阔海非常庆幸自己是捡回来了一条命,要知道,当时可是宣布作战命令,自己居然猪油蒙了心去顶撞和质疑李睿。 李睿现场没有采用战时军人条例,就 地枪毙他。就算是雄阔海祖坟冒烟了,雄阔海哪里还敢奢望能再次回到战场担任指挥员。 雄阔海现在无时无刻不活在悔恨之中,自己怎么就被平时的自傲给冲昏了头脑?其他人看自己是个师长也就万事让自己三分,于是就养成了这种目中无人的性格。 可面对李睿,他又哪里有那么一点点自傲的资本?雄阔海自己都觉得,自己真是作死小能手。 当然,李睿告知所有高级军官的目的不是吓唬他们,而是为他们好,帮他们在内心建立一道坚固的防火墙。同时,也是在挽救那些略有瑕疵的干部,只要是及时收手,李睿的政策是既往不咎。 但要是贪得无厌,甚至用损害黑山卫的利益来中饱私囊,那你就是在李睿的荷包里偷钱。李睿自然不能容忍你第二次偷他的钱。 大业十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大隋内部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进入了过年的氛围。 随着各地反王的纷纷投降。就算有不投降的也被第三军各部以及方腊的青溪军迅速、干净、彻底的歼灭后,大隋境内就基本稳定下来了。老百姓也终于可以不再做乱世狗了。 毕竟,不管李睿和女帝两口子如何努力,这大隋内乱,各地反王们你打我,我打你,我和你联合其他去打他。一通乱战下来,虽然可控状态,但受苦最大的还是老百姓。 当然,老百姓也是最容易满足的。女帝在李睿安排的黑山卫第三军和青溪军的全力辅助下扫平了各地反王以后,就强行大规模推广红薯和土豆的栽培。 以前,这两个作物是在大隋皇庄里面栽种的,在大隋内乱初发的时期,慢慢流入民间,结果,经过老百姓自发的宣称,很快,红薯和土豆的种植就在大隋每一个郡县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 扫平了那些叛军、草寇以后,老百姓又有口饱饭吃,根本就不愿意造反。造反是要砍头的,这眼看着,就有点太平盛世快要到来的模样了。 谁吃饱了撑着了,还去造反? 就算是有野心家,一是被李睿这引蛇出洞的招数,让他们在大隋内乱中纷纷冒头,最后给清理的差不多了。 二是,一旦老百姓的人心思定,又不会饿死人。就没有大规模铤而走险去造反的理由,老百姓也不会莫名其妙的去跟着别人去造反。 这就是大势,现在大隋的大势就是内无国贼、外无强敌,一副昌盛繁荣的趋势,以前南北朝时期留下的烂摊子已经被女帝和李睿联手,一个文治、一个武功,给收拾的差不多了。 在千家万户都围炉而坐正守岁的时候。在距离定襄郡一百里以外的一个破败山神庙里面,正有一群人在那里躲避风雪。 看着眼前篝火上的烤肉,李睿有点自责。 本来是想抓紧时间,快点赶到定襄郡,好解决突厥的问题。这才匆匆离开哈尔滨第四军的军部了。 7017k 169.意外冲突,风雪夜无聊擒贼 大隋软饭王169意外冲突,风雪夜无聊擒贼结果,真是欲速则不达。 在一行人走到距离定襄郡也不过百十里路的大山镇时,就被漫天的飞雪给拦住了。 自以为很强大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那都是无比的渺小。 强如宗师、半步大宗师境界的龙卫们,在这大自然的神威之下,也只有认怂。虽然龙卫他们可以强行突破天气的阻挠,顽强前进。 但是,在这种大风大雪的天气下,人的五感被大幅度削弱。此时,要是有敌人派出高手,对李睿进行刺杀或直接组队进攻龙卫的大队。 那防守的一方所需要冒的风险就比较大。 而护卫工作是不能有一次失误的。一次失误就是永远的失败。为保证对李睿的安保工作万无一失,在赵十二的强烈建议下,李睿同意了先驻扎下来,等风雪停了以后再赶路。 他们运气还不错,在这荒山野岭,居然还找了一个破败的山神庙作为李睿的栖身之地。看着李睿进入了山神庙中,龙卫们那一直紧绷着的心才能安定下来。 山神庙很破败,但却还是能够遮风避雨的。看得出来,时不时会有一些进山的猎户们在这里落脚。地面上篝火堆的遗迹和地上的一些被人吃过了的动物的骨头就是很好的证明。 李睿带着二十个龙卫在山神庙中休憩,其他两百多龙卫,呈一个圆形在山神庙的外围建立了三道防线。 雪下的很大,很密,你若是站在房子外面,一会就会被白色所掩埋。所以,不到一个时辰,龙卫三道防线的人都被茫茫大雪给淹没在了其中。 当然,龙卫没受什么影响,都是宗师级的人物了,早就寒暑不侵了。哪会在意这一点点雪水。他们只是关心李睿的安危罢了。 此时的李睿也懒得去关心其他的问题,他只是在琢磨这突厥的战事如何发展。 看着李睿在沉思,赵十二作为护卫首领,也不能乱说话。这次到突厥,李睿身边没有带女人伺候,那赵十二自然就担负起照顾李睿起居的责任。 但是,他们这些大老爷们,哪里会伺候人啊。于是,不管李睿是怎么想的,赵十二还是调了两个女兵过来做点端茶倒水,做伺候李睿的工作。 虽然龙卫里面的女战士也是娇柔美丽而且英姿飒爽,但李睿却不是饥不择食之人,自然不会打自己战士的主意。 但有女人伺候,总是比看着那些大老爷们要养眼,所以,李睿也没有拒绝赵十二的好意。 宿营后,赵十二就默默的指挥大家建立防线,多捡一点木材回来。虽然大家都不怎么畏惧寒冷,但能暖和一点,人的感官还是要舒服很多。 幸运的是,在宿营前,大家在勘察地形的时候,无意间在大山之中发现了一个野猪的窝,大大小小有好几头。这也够他们龙卫的几个首领和李睿改善一下伙食了。 至于其他的成员,熬了一大锅肉汤,大家去去寒气也是好的。于是龙卫们今天的晚餐也就不用光啃干粮、肉干了。 大家为了赶 路,可是连续十几天都没怎么吃过热食了,所以今天大家都很开心,哪怕喝完热汤后,继续在雪地里埋伏的人也没有怨言。 可是漫天风雪带来的除了寒冷以外,还带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在后半夜,风雪交加中,一队二十多人的马队,由远及近的向着山神庙而来。看样子,他们本来是计划在风雪之中赶路的,但随着风雪的加大,估计是走不了了。 于是就想进入这山神庙躲避一下的。 “首领,这山神庙中有火光透出,看来是已经有人在里面了躲避风雪了。”完颜阿古打向身边的一个满脸胡须,一身彪悍气息的男人汇报着。 “阿四,你去交涉一下,看有否可能大家挤一挤?”那个被称呼为首领的男人对身边的一个人吩咐道。 “首领,要不我去把他们赶走或者?”完颜阿骨打对着自己的脖子比划了一个割喉的动作。 “出门在外,尽量不要惹事情,关键,你搞清楚对方的数路了没有?就像动手?要是对方比我们厉害,岂不是白白多了一个敌人?” 看来这首领并不反对完颜阿骨打的建议,只是为人更加谨慎,更加有脑子,知道先探听清楚对方的虚实再决定是否动手。 “是,我知道了。” 听懂首领的吩咐以后,完颜阿骨打就低头不语了。 首领知道,这小子就是个狼崽子,现在就应该是在积蓄能量,方便随时暴起伤人了。其实,首领也就是喜欢他这种匪气,这就是一把好刀,首领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好的主人,能够完全控住这把好刀。 要不然为什么首领时刻都要把他带在身边? “什么人,停下。要是再上前一步,造成误会就不好了。” 突然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在首领这帮人的耳边响起。这是龙卫在外面第三道防线的负责人,一位已经达到大宗师水准的战士在问话。 虽然,现在风雪交加,狂风吹过树梢的声音都形成了虎啸。但这声音却清清楚楚的传进了他们的耳中。 首领一听这声音就知道不好了。这发声之人,最少都会有半步宗师的实力,搞不好就是一个宗师高手。而自己队伍里面武力值最高的也就一个半步宗师。 对方这是在先声夺人吗? 首领抬手示意了一下,身边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马上开始了回话: “这位朋友,都是旅途偶遇之人,就不必追究来历了吧?我们也就是想到对面的山神庙躲避一下风雪,风雪停了,我们马上就离开。” 在首领是示意下,队伍里面那位唯一的半步宗师开口回话。 不是首领不想找别人回话,而是换其他功力不足的人,在这大风大雪的天气中,说出去的话,根本就传不远。 同时也就是展示一下,自己队伍也不是一般人,也是有半步宗师高手存在的,要对方也应该给予尊重。 精神力异常强大的李睿,灵觉也是变得及其敏锐。 自然是听到了这边的动静。随口对赵十二吩咐了一句: “搞清楚外面那波人的来历,敌人就灭掉,自己人就叫进来,无关的人就打发走。” “是,司令。”赵十二回答了一声就走出了这破山神庙。 “来人听着,报出你们的身份。最后警告一次,报出你们的身份。否则后果自负。” 此时赵十二也懒得在风雪中走到第三层防护圈去,直接在破山神庙的门口,就对着哪支还在几百米外的队伍喊了一嗓子。 由于距离比较远,赵十二完全用上了自己大宗师的实力,这一下滚滚声浪一下把漫天风雪声都压了下去。 赵十二的声音传到首领的耳朵里以后,首领不由得连连苦笑。自己这是犯了什么冲,才逃离虎口,这又是自己闯进了狼窝了。 他算是明白了,对方至少有半步大宗师的高手在,而且对方的人数并不比自己少。很简单,两次说话发出声音的并不是同一个人,而且这两个发出声音的人距离并不近。 这说明,对方的防御圈子放的很远,就更说明对方势力庞大,人员数量众多而且纪律严明。没有严明的纪律是无法支持在这么大的风雪中,还有如此惊人而敬业的哨探在执勤。 “柳叔,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方便,我们就不打扰了。阿骨打,我们赶紧走。” 首领瞬间下了决断,并安排执行。他也是高高在上的搞习惯了,可也不习惯被人盘问。既然没办法接受自己这支队伍躲避风雪,那自己就离开好了,没必要起矛盾的。 首领是这么想的,可是李睿却不是这么想的。 这么晚还到处乱跑的人,怎么看都不像一个纯良的老百姓。所以,李睿觉得,先把外面那群人锁拿起来再说。 “十二,安排人出手,先控制住再说。这种藏头不露尾的人,看着就不是什么好路数。长夜漫漫,咱们也找点事情做。” 李睿命令赵十二拿人。 毫无悬念,虽然首领带着的二十人个个都很拼命,都很努力。但是双方的实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赵十二为保证不伤人命,出动了十二个大宗师,八个半步大宗师。几乎是用秒杀的姿态,在不到十息的时间内,就把首领以及二十下属全部无一死亡的一网成擒。 “说说吧,你们是什么人?” 李睿一边喝着茶,一边对绑的像粽子一样的首领问话。 “阁下是什么人?我们无冤无仇的,阁下怎么就仗着势力强大把我们掳掠过来了?”首领不但不回答李睿的问题,反而对李睿开始提问。 “呵呵,”李睿轻声冷笑。 “已经沦为我的阶下囚,居然还能如此镇静,还能想着对我提问题。你很了不起。是笃定我不会杀你吗?我对你的身份更好奇了。你是自己说,还是我动用一些手段以后,我们再交流。” 面对李睿的质问,首领非常强硬的摇了摇头,不再说话了。也就是不搭理李睿了。 7017k 170.长夜漫漫,施小计攻心王子 大隋软饭王170长夜漫漫,施小计攻心王子“好啊,有性格,我喜欢。我发现你完全不会沟通,那么你一定是有一个不一般的身份,我很好奇。希望你能有一些惊喜带给我们。”李睿非常开心的说。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十二,交给你们了,不着急啊,慢慢的煎熬。他们有二十多人,一定会有人熬不住说出来的。明天早上再告诉我答案。” “好勒,主子,您就瞧好吧,三队中有几个家伙,老是自称审讯专家。我这就去找他们,若是他们不是太吹牛,那一定没问题的。” 赵十二略有点保守的对李睿说着。他也学精明了,先把自己摘出来,要是到时候万一没问出什么结果,那就是那几个家伙在吹牛,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看着这个越来越滑头的赵十二,李睿也是哭笑不得。当初那么纯朴的一个小伙子,怎么这几年变得越来越滑头? 难道真的是像长孙无垢说的那样,只要是跟在自己身边的人,个个情商都会变得越来越高? 在李睿准备消遣赵十二几句的时候,被绑成粽子的那个首领反而说话了: “你们就这么当着我的面谈论如何炮制我的人,你们也太肆无忌惮了。你们就为了满足好奇心就把我们抓了过来,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怎么如此无法无天?” 这首领实在是忍不住好奇心,插了一句话。 听到这首领的插话,李睿不由的非常诧异。刚才看他那个宁死不屈的样子,还以为是打死不会开口的。怎么会在自己不理他的时候,主动开口说话呢? 这不像是一个成熟男人或是政治人物应该具备的素质啊? 李睿不由得仔细的看了一下这个满脸胡子的男人,再用精神力扫描了一下以后: “哈哈、哈哈,” 李睿爆发出了一阵大笑: “小子,你不说话的时候还挺能装。看你胡子拉碴的,还以为你有多大年纪。现在仔细看看,你也就是一个小伙子啊。来来,十二,把他的大胡子刮了,看看这小子什么样子。” “看你能给我带来这一阵大笑的份上,我不为难你。十二,你就先审讯他的那些下属吧。这小子就先扔到外边去凉快凉快,他穿着皮裘,一晚上冻不死的。我先去休息了,等你好消息。” 李睿开心的笑着。 “喂喂,你们不能这么对我,我要向你们的官长禀报你们虐待俘虏。而且,我也不是没有靠山的,到时候你们会吃不了兜着走。” 那个首领终于有点急眼了,终于开始威胁起来了。 但不管是威胁还是恳求都没用,李睿现在对他的兴趣已经被激发出来了,自然是不能轻易放过折磨他的机会了。 “扔出去,你爱找谁禀报,就去找谁禀报去。是你自己不说你自己的身份,冻死你都是活该。”李睿挤兑了一句。给这个家伙一个虚假的希望,让他觉得李睿是底气不足。 不然,要是底气足的人,在占有如此巨大的优势面前,根本不会去解 释一句“是你自己不说你自己的身份,冻死你都是活该。” 越解释,就说明对方越心虚。这个首领是这么认为的。 但事实是这样吗? 开玩笑,在大隋你还能找谁去投诉李睿不成?就算是女帝,曾经的百炼精钢,此时,也被李睿化作了绕指柔。拥有了黑山卫,李睿就拥有了无敌的底气,他还会怕谁? “你们不能这么对我,我姐夫不会放过你们的。”那个首领有点歇斯底里了。 李睿也懒得多说废话,只是随意的摆了摆手。 看到李睿的态度坚决,赵十二上去就一把薅住了那首领的脖领子,直接就拎了起来向外走去。 “你真是有力气没地方使,垃圾用拖的办法就好,拎着不会脏手的吗?”李睿坏坏的提醒了一句。 “哦,对哦。” 赵十二闻言,放下薅着首领脖领子的手,改为抓那个首领的脚脖子,拖着就往外面走。 刚拖行了两步,那个首领的就如同遭到了巨大的羞辱一般,满脸胀的红红的对李睿说: “停,停下,我说就是,不要这么侮辱我的人格。” “看,早说不就什么都好了,让咱们费那么个劲干什么?” “我是突厥吐鲁克哈部王子图里,我部发生内乱,我逃到大隋,准备去找我姐夫,要他帮我夺回王位。” “你姐夫是谁?你怎么在这里?”李睿继续问。 既然已经表露了身份,这图里王子仿佛也没有了顾忌,李睿问什么,他就回答什么,非常配合。 “我姐夫是黑山卫的大军长,就在定襄郡的钱丑虎。可是姐夫说现在在对突厥作战,没工夫理会我,要我到洛阳黑山庄去等消息。” 李睿有点理解了,自己这段时间不断的动作,确实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黑山卫各级军官做事,果然靠谱了不少。 在高句丽,自己处理的钱丑和赵子那都是接替钱丑虎和赵子彪的亲信,消息自然是传到他们两人的耳中。而且,自己撸了第四军军长李靖的官职,想必整个黑山卫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有这几个案例在那里摆着,这钱丑虎倒是还蛮识趣,知道不能耽误征讨突厥的大事。 至于,这钱丑虎把自己的小舅子送到洛阳,那就纯粹是给自己表忠心来了。 钱丑虎纳了一个小妾是突厥某部落的公主这事情,李睿是知道的。大年钱丑虎是打了报告得到李睿批准后才纳的这个小妾。 出于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李睿最后批准钱丑虎迎娶这个异族公主,但却在批准以前,发布黑山令,特别强调了黑山卫所属,虽然可以通婚自由,但必须确保军事秘密不能泄露。 而且,异族女子不可为正妻,只能为妾室。 毕竟大隋和突厥是敌对双方,虽然黑山卫经常对外宣称,自己是为了保护自己家的生意而成立的武装,绝对不以战争为自身的存在目的。 但,黑山卫 里面的老兵,就是最早跟随李睿南征北战的那帮老兄弟才不会相信这些鬼话。他们都知道,自己的老营长对异族战争时是多么的疯狂和灭绝人性。 所以,当年,钱丑虎是自己也打了报告,也主动向政治委员交心。这才顺利迎娶了突厥吐鲁克哈部的公主。 现在听到这个其实年纪并不大的小伙子,自称吐鲁克哈部王子图里,李睿也就信了几分。虽然,有可能有冒名顶替或顶着黑山卫大军长名头出来招摇撞骗的嫌疑。 但,李睿其实已经信了。 这个年代,资讯并不发达,对方不可能判定自己的身份。而且自己从哈尔滨第四军的驻地出发后,一路都是快马加鞭的赶路。这也应该不是第四军和第二军联合起来演的戏。 有了基本判读后,李睿对赵十二使了一个颜色,那意思就是,先给这小子松绑了,放开后再谈。 图里王子,看到赵十二给自己松绑,明显是怕了黑山卫,就得意的说:“你们知道黑山卫吗?看来你们是知道的,黑山卫就是无敌的。那里面可都是英雄好汉啊。你们要是好好伺候我,把这山神庙让出来给我住宿,我会给我姐夫说说你们的好话。” 看着这个年期的过分,社会阅历基本为零的突厥王子,李睿轻轻一笑,对他说: “我知道黑山卫的了不起和厉害啊,但那是所有黑山卫的兄弟拼命拼出来的。你姐夫只是其中一部分,甚至是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明白吗?你姐夫,不肯能一手遮天的。你还是老实一点好,别为你姐夫惹祸。” “你知道什么?我姐夫在这呼和浩特以及突厥境内两百里范围内,那就是王,说一不二的。我们的部落就在这范围内,要不然,我姐姐号称突厥第二美女,怎么会嫁给他?我姐夫,他就是厉害。” 李睿拍了拍自己的额头,自己怎么和一个估计是刚刚十八九岁的半大孩子去计较。看来,这几天的连续赶路,身体的疲劳让自己的思维也跟着疲劳了。 “你暂时不用回洛阳,我正是要去呼和浩特做生意,你可以跟着一起来。此去洛阳,恐怕一路上都不太平。等战争结束后,你要是还想去洛阳,到时候我送你。如何?” 李睿在诚恳的和这个图里王子交流。 “可是,姐夫要我即刻去洛阳,我不敢不去的呀。” 图里王子不是白痴,知道眼前这人要绑架自己了。 他那吐鲁克哈部落王子的身份,在大隋那是一文不值。何况还是被赶出部落的王子。在大隋,他也只有自己姐夫这最后的一招了,要是这招没用,他就直接傻眼了。 “没事,你现在是我的俘虏,是我要你去的。以后,你姐夫要是找你的麻烦,你就往我身上推,明白吗?” “我能说不行吗?”图里王子悻悻的说着。 “呵呵,你说呢?” 李睿笑呵呵的说着。 然后也不管这图里王子即将崩溃的情绪,转头对赵十二安排道: 7017k 171.冷面屠夫,惊见宗师满地走 大隋软饭王171冷面屠夫,惊见宗师满地走“封住他们所有人的武功,给他们一顶行军帐篷,就在第二、第三层防线中间给他们找个地方安置。” 李睿是谨慎的,虽然已经大致相信了这小子的说法,但必要的警觉性还是要有的。 把他们放在两层防线中间,既不怕他们跑了,也不怕他们对自己不利。 “是主子,这就去安排。”赵十二马上下去安排了。 一边走,一边心里腹诽,这主子是越来越坏了,看把那个所谓的王子给搓揉成什么样子了?其实,他们哪里有那闲工夫去审讯那些俘虏。 只是主子觉得长夜漫漫,找个打发失眠的乐子罢了。 结果倒好,还真审出来一个异族的王子。赵十二相信,要不是这图里王子后来说出来,自己是钱丑虎小舅子的身份,估计刚才被自己拖走后,就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自己这主子,对异族人,从来都是不会手软的。 大雪之后必有晴天。 也就是在第二天上午,大风雪就已经停止,久违的太阳终于艰难的从重重的云层包围中冲霄而上。 虽然,这冬日的太阳犹如鸡蛋黄一样有气无力。但今天毕竟是大业十三年正月初一。有个大晴天,也算是一个好兆头。 “雪停了,走吧。”李睿吆喝了一声,纵马而行。 随着李睿的喊声,负责断后的龙卫们纷纷从雪地里的个人单兵帐篷中一跃而出。三两下就把自己的单兵帐篷和防潮垫等物资打包、装好。 呼啸一声,招呼来自己的坐骑,就跟在李睿的后面策马而行。 龙卫的先锋、探路的斥候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已经出发了,因此现场除了环绕李睿贴身保护的二十个龙卫的首领以外,就是负责断后的七八十了。 但就这大约一百人的规模,就把图里和他带领的那二十人给惊呆了。 完颜阿骨打是一个有见识的家伙,昨天擒拿他的大宗师一动手,他就赶紧俯首投降。不是他不忠于他的首领,而是他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和对方的差距。 那简直就是云泥之别,他这点武力水准,在别人眼里就和婴儿毫无二致。根本就反抗不来的,所以,他投降的最早,自然也没有受伤。 仔细观察以后,此时图里王子才能看到自己是被怎么样一支队伍所俘虏。 别的不说,就昨天对方首领身边那二十多个护卫,个个精神内敛,毫无锋芒,犹如普通士兵。但偶尔眼神开合之时,却有点点精光透露而出。 “柳叔,他们都是什么修为?”图里王子问队伍里面那个唯一的半步宗师境界的老者。 “首领,我们这是碰到了谁啊?我想不管是大隋皇帝或是突厥可汗身边也都不会有这么多我完全看不透修为的高手。” “你有多少是看不透修为的?” “全部看不透,这一百多人我全部看不透。不对,就有一个人,就是他们护在中间的那个小伙子我能看透,他是个毫无修为的普通人。其他人,呵呵,我都看不透 ,那么至少是宗师起步。” “不会吧?这么多宗师?什么时候宗师这么不值钱了?”图里王子大大的惊讶了一番。嘴巴张大老大老大,自己还不觉得。 “不会错的,特别是贴身保护那个毫无修为年轻人的那二十人,都已经到了返璞归真的阶段,如果没有看错,他们都是大宗师。” “这太可怕了,整个突厥才只有国师一人是大宗师,而这里却有二十个?” “最可怕的不在这里,”柳叔对图里说到: “最可怕的是,这些宗师、大宗师也好,都如同小兵一样遵守纪律,这就是最可怕的。这说明这是一支军队,是一支能把宗师、大宗师当成士兵一样训练的军队。” “是啊,有了宗师以上的实力,又有了部队的纪律。他们是无敌的。我们昨天输给这样一支部队,完全不冤。” 图里王子说完自以为长面子的话以后,咬了咬牙,继续说: “柳叔,我也要有这样一支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代价?” 柳叔用看白痴一样的眼光看着眼前的图里王子,然后轻声说: “什么样的代价?无价。可汗动员全国的资源,历经二十年卧薪尝胆,也就打造出那么一支三千人的狼骑兵。而狼骑兵的最高统领也就达到了宗师级而已,其他大多数都是暗劲阶段,半步宗师都不多。” 柳叔吞咽了一口口水继续说: “如果眼前的这二十多个大宗师不计伤亡的扑杀,三千狼骑兵最多拼掉对方十人,自己就要全军覆没。若是三千狼骑兵碰到这一百人,估计撑不过一个时辰,也就全军覆没了。” “是啊,我突厥的底蕴还是太差了。及不上这大隋人杰地灵。”图里王子有点认怂了。 要是平时,柳叔肯定会激励这个自小看着长大的,自己视为子侄的部落王子,奋发图强、迎头赶上。 但今天,柳叔实在是没有办法去劝说了。事实太打击人了,就连他这个半步宗师的心境都已经失守。更别说这个刚成年的大孩子了。 看着柳叔不说话了,图里也知道自己是逃不掉了。 昨天,明显对方是手下留情了,不然别的不说,就对方派一个大宗师就能干掉自己全部人马了。还是老实一点好,别想着有其他心思了。 “图里王子,走吧。别跟丢了。” 龙卫的一个士兵骑着马过来提醒了一句。他倒不是好心,而是这些俘虏归他们小队看守,不得不尽忠职守罢了。 “好的,好的,兄弟们跟上啊。”到底是贵族王子,在完全无法反抗的时候,那个弯转的叫一个快啊。一边答应着黑山卫士兵的催促,一边催促自己的那二十个人。 怎么看,现在图里都像是黑山卫自己的士兵,在押解俘虏。 看着图里这么知情识趣,过来催促的黑山卫士兵,也就不为己甚,慢慢策马到后面自己断后的岗位上去了。 他们都是有自己的岗位的,押解和看管俘虏只是顺手而为的事情。 是啊,押解和看管一堆修为已经被封印的普通人,有一个小队的宗师强者还不够吗?哪怕是附带的工作,看管的人手也是足够的。 看着对方押解自己的人慢慢离开,图里王子赶紧凑近了自己队伍中那个唯一半步宗师的柳叔。 “柳叔,昨天天黑没有看清,您看这些人身上穿的军装和我姐夫他们部队上的是不是有点像?” “嗯,他们披风下的军装确实和舅老爷部队上的有点像,但他们的军装上有更多的装饰,显得更高级。对了他们的袖口都刺绣着有一条小金龙。” 柳叔的武功虽然被封印住了,但眼光还在,慢慢观察之下,自然比图里这个半大小子要看到更多东西。 “什么?”图里一下从马上跳了起来,差点就摔下马来。 “柳叔,您确认?” “肯定是不错了,那贴身保护那个没有修为的小伙子的人两个袖口都绣有小金龙。其他人有的绣着一只,有的绣着两只。” 图里激动的发抖,他喃喃的自言自语: “这种情况好熟悉,我记得有一次聊天的时候,听我姐夫提过一次。大宗师保护,宗师当普通士兵,袖口有金龙,我知道他们是谁了,我也知道他们保护的人是谁了。 天啊,我昨天居然是和我心中的军神在交流,我幸福死了。” “首领,这是什么情况?您和我们说说吧!” 完颜阿骨打在旁边凑趣,他也被柳叔的发现打击的完全丧失了自信。 “你们不知道啊,那年轻人一定是大隋军神,大隋文圣,大隋的帝夫,黑山卫的精神领袖。那是李睿啊。”图里已经有点语无伦次了。 “啊” “啊” 惊叹声、倒吸冷气的声音,从图里的队伍里不断发出。 此时,这批早就被黑山卫二军的强大所征服的吐鲁克哈部落的勇士们,他们的心态完全变了,从被强迫成为龙卫的战俘变成了主动跟随,觉得能和李睿沾点边都光荣无比的迷弟。 百十里路,在没有风雪的影响下,李睿一行快马加鞭,早上出发,也就是大业十三年正月初一午时正刻左右,大家就到了呼和浩特城的第二军军部。 龙卫大约一百人的先头部队,提前半个时辰就已经到了。龙卫安排一个人去通知第二军的相关人员后,就开始快速而有效的展开各种紧急安防措施。 今天,第二军军部门口的商贩们和无意中路过此地的行人,尤其是各国派遣在第二军门口盯梢的特务们终于看到了让他们毕生难忘的一个场面。 那个号称“冷面屠夫”的第二军军长钱丑虎带着他的亲信、幕僚,在第二军军部的门口,迎着刺骨的寒风硬是站立了半个时辰。不但没有一点怨气,那万年不化的冰山一般的面容上,居然挂着和煦的微笑。 这让所有的人,都觉得今天一定是自己起床的方式不对,不然怎么能看到这千年冷面的黑山卫第二军军长居然在笑。 7017k 172.主仆交心,还是自己奴才好 大隋软饭王172主仆交心,还是自己奴才好等李睿带领龙卫中军和后军赶到的时候,第二军军长钱丑虎已经在第二军军部门口等着迎接李睿,有半个多时辰了。 第二军的人看到了一群骑兵呼啸而至,估计就是李睿来了。不然谁敢在黑山卫第二军军部门前撒野? 不管是大隋的官员还是各部族的酋长,到了这黑山卫第二军的门口,那个不是远远的就下马,步行过来。 现在,那些埋伏在第二军军部周围的所有探子都看到了他们从来没有看过的情形。也是第二军自从成立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情形。 一群高头大马一直迅疾冲到了第二军军部大门口,特别是最前面一个骑高头大马的人,那马头都快挨着那个“冷面屠夫”的脸了,才堪堪停住。 就是一般人被这样吓唬,也会发脾气。 可是贵为第二军军长的“冷面屠夫”钱丑虎不但没有生气发脾气,还一把拉住了马缰绳,让马停得更稳。 然后,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下,一下跪在了马侧,那架势就是给下马的人做个马凳,从而方便马上的人下马。 马上的人,也没有客气,直接就踩着钱丑虎的背下了马。然后一把扶起了钱丑虎,对钱丑虎说: “丑虎啊,我的骑术是不是有进步啊?” “主子这是经常历练啊,这骑术可比当年强的不是一点两点了。” 当年李睿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可是不会骑术。 他的骑术还是在黑山庄做庄主的时候,由这身边当时还是侍卫长的钱丑虎教授的,所以,玩心一起的李睿,就在多年未见的钱丑虎面前就秀了一段自己的骑术。 “哈哈,我这么些年也不是白费的呀。走走,进去喝酒。” 李睿对这些自己侍卫出身的这些人的感情是很深的,当年李睿还是一个毫无根基赘婿的时候,大家在黑山庄一起耕地,一起成长的点点滴滴,那都是深厚感情的沉淀。 所以,李睿和这些侍卫长们都仿佛家人一样,有着深厚的感情。 因此,李睿到这第二军和到第四军完全不一样,到第四军以前李睿还会安排人去就近监视的春风细雨俱乐部摸底,看看是不是对自己忠心。 而到第二军那就不同了,李睿就如同回到了黑山庄一般,毫无压力。更不会事先去监视的部门调用监视记录,不为别的,就因为李睿相信他们。 当然,这平时也少不了观察和监视的报告,李睿也知道这钱丑虎对自己的初心毫无变化。此时,也才能如此放松的开玩笑。 “是,是,主子这边走。这些年没见,主子这是清减不少,一定是累着了,今天您到了这第二军,就先好好歇歇。这军务方面的事情,咱们明天再说如何?” 钱丑虎一把搀着李睿往里面走,眼里含着热泪,一边走,嘴里一边絮絮叨叨着一些家常话。 这就是亲人的感觉,所以,李睿也没有忍心去打断钱丑虎的话。毕竟,多年未见,两人也有一些家常话要唠唠嗑。 “你们自己安置,不用管我。”李睿交代了随后侍从的龙卫,就和钱丑虎一起走入了第二军军部。 龙卫听令散开,在第二军战士的引导下各自安置。自然,李睿的贴身侍卫赵十二还是跟着,龙卫不可能让李睿完全脱离自己的保护。 有赵十二这个新晋的大宗师保护,想来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李睿自然也不会拒绝龙卫的好意。毕竟这也是他们的职责,反正也是保护自己,而且自己身边有个人使唤,自己做事也是方便许多。 钱丑虎也没有把李睿当外人,一下就把李睿引进了自己的后堂,让李睿在后堂堂屋的主座上坐稳。 然后对李睿说: “主子,奴才这几年也讨了媳妇,还有了小崽子,今天,主子来了,就让他们来拜见一下主子,沾点福气。请主子恩典。” 那意思就是让自己的家人也来拜见一下自己的主子。 “好,没问题,我也难得来一次,见见也好。去吧。” “是,他们都在外面等着呢。” 得到李睿的允许后,钱丑虎对外面叫了一嗓子: “都进来吧。” 随着钱丑虎的呼唤,外面呼呼啦啦进来了一群女人孩子。 看着这么一大家子,李睿也是头都大了。他忘记了这是在大隋,稍有点田地的男人都是有妻有妾,更何况是掌握兵权的第二军军长。 那真是用妻妾成群来形容,真是一点不假。 这能进来参见李睿的还都是有点体面的,至少是有名分的女人。那些什么通房丫头,伺候床上活的,位分不够的,那都不可能有机会进来参见李睿的。 接下来,李睿这通赏赐啊、红包啊的乱啊。 虽然乱,倒是也真让李睿连日紧张的心神放松了许多。 屏退这些家属以后,李睿和钱丑虎就两人单独对着几个小菜开始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以后,李睿开口了: “丑虎啊,光看你的奏章,说是娶了几个异域女士为妾,也没留意数量,现在看看,你这怕是有四五个异域姬妾了。” 在这些钱丑虎的女人中,李睿倒也真发现了几个高鼻凹眼的异域女人。他还真不知道哪一个是那个吐鲁克哈部落的公主。 不清楚就问,是李睿的良好传统。 “嘿嘿,不瞒主子说,不止四五个。奴才经常和突厥作战,打来打去的挺烦人,又没什么收益。 我就用您教导的那招,拉拢一些部落,打击一些部落。所以,这么些年,这深入突厥边境两三百里内都可以太平无事。” 钱丑虎叹了口气,继续说: “拉拢别人,为了取信于人,经常就有部落的首领把自己的女儿啊、姐妹啊什么的往我这里送。刚好奴才也就有这么点爱好。就搞成现在这个情况了。后面还有一些小部落送来的女人在做侍女呢。” 李睿听的新奇不已,这钱丑虎是一箭双雕啊。既满足了自己的这点 小爱好,又稳定了边境大局。嗯,不错。 “可是,现在突厥又攻大隋,是怎么一回事。” 李睿当然会问问题的重点。 “这情况我是知道的,边境的突厥部落也是没办法,这次是突厥王庭传下来的命令。 所有的部落都要遵守,所以这次我们大隋就被攻击了。 但毕竟是有亲疏远近的区别,和我有亲戚关系的那些部落也就是阳奉阴违一下。而那些被我们持续打击的部落,也没有什么能力来进攻。所以,直到王庭四大族的尼亚族来攻以前,边境都很稳定。” “说说现在的情况吧!战报总是有点含糊。”李睿说着。 “这点是奴才的无能,虽然把尼亚族赶出了大隋的地盘,但还是没办法把他们都杀绝种。开始他们还能露露面,后来就完全找不着了。这尼亚族的问题不解决,我也不放心全军进入突厥攻王庭。” 钱丑虎满脸遗憾的检讨着。 “你的那些和亲的部落也无法找到尼亚族的踪迹吗?” “各种招都用了,没太好的效果。这尼亚族族长确实擅于用兵,在武器装备不如我们的情况下,能拖住我们前进的步伐。很不简单。” “你收拢的这些部族,有表明立场加入大隋的意图吗?”李睿问了一句关键的问题。 “他们私下对我们大隋文化很崇拜,但由于自身游牧文化的桎梏,暂时也只表现出对我们大隋浓厚的跟随意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部落主动提出加入大隋。” “看来,你还是不够手段。说说你的兵力部署。”李睿开始用心了。 “一师在突厥境内进行清扫,效果不大。但好歹用的是就地给养的策略,负担不算重。由于战斗发生的也不多,所以弹药消耗量也不大。二师在负责边境防守,三师现在在配合对室韦契丹的封锁。” “要消灭突厥王庭,有什么办法?”李睿算是真正做到了不耻下问。 “主子,突厥太大了。虽然现在分裂成了东西两部,但每一部的地盘都太大了。 他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来迂回机动,而且又都是骑兵,移动速度快,我们抓不到,就算抓到了他们的尾巴,也不一定能摁的住啊。” 到底是自己的侍卫长出身,一下就把问题的关键给抓住了。 “解决方案是什么?”李睿继续问。 “增兵或派小股奇兵突袭。”钱丑虎坚定的说。 “奴才也仔细研究过战况,要么像扑鱼一样,用大量兵力进行大范围的合围,让突厥可汗没地方可以逃。要么用小部队突袭突厥王庭,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举打掉他的王庭。” “第一个方案你没有足够的兵,但是你怎么不用第二个方案?”李睿很好奇的问了一句。 “这正是我要和主子你交心的地方,说实话,按主子您当年传下来的训练方法,我挑选个几百人,组成一个突击队,完全能够干掉突厥王庭。可是,干掉以后呢?” 7017k 173.痛陈厉害,对外战略大转折 钱丑虎端起酒杯敬了李睿一杯酒以后,放下酒杯,规规矩矩的对着李睿跪拜了下去,又接着说: “这突厥人本来就是一盘散沙,现在有个实力强大的四个家族建立了王庭来对大家进行约束,才能形成较为统一的局面。 一旦失去了这层约束,那整个大草原就会陷入内乱。大家你打我,我杀你的,我们黑山卫系统的生意就没法做了呀?” “嗯,顾虑的有道理。你站起来,接着说。” 李睿没想到自己当年的那个不怎么出众侍卫长还有这份见识,于是鼓励他继续说。 钱丑虎没有站起来,而是磕了一个头继续说: “而我们大隋人,又都不愿意到草原上去生活,就算我们干掉了这个王庭,或者是杀绝了突厥人。可是,我们撤兵以后,这里就成了没人管的地盘了。 说不定,过若干年以后,还是会有其他的王庭出来。也许会出现其他的,就像主子您说过的,那些欧洲人对土地有着天生的贪婪,要是没人看着,他们肯定是要来占这个地盘的。 那势必会成为我们新的敌人,而我们又不了解他们,这还有一段时间熟悉了解。 所以,我觉得废那冤枉功夫,还不如留一个对我们没什么实际威胁的突厥在那里,可以保护我们不直接和那个欧洲人交战。 等到有一天,我们大隋有能力统治草原,而且对那个什么欧洲人有了充分的准备的时候,我们再来占领这个地盘会比较好。现在不如暂时留一个突厥在这里做缓冲也是好的。” 看着李睿阴晴不定的脸色,钱丑虎也知道能不能圆过去自己说的话,全在李睿的一念之间,要是圆不过去,自己恐怕也会和李靖一样丢官免职。 钱丑虎赶紧又磕了一个头,并且头埋在地上不抬起来,只是嘴里还在说: “奴才这点小见识也没办法在奏章里说,本来是要去洛阳向主子呈情的。可是这战事一紧张后,奴才也不敢擅离职守。” “你们是不是互相通过气了?”李睿问了一句。 虽然李睿问的没头没脑,但钱丑虎还是听懂了。当下也是磕头如捣蒜。 “主子,奴才们对主子的忠心可彰日月,绝无其他的念头。只是这几年小主卫三娘在东西两个突厥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大,免不了要我们两个协助一下部队。 所以我们三个走动的比较多,这次我们也是稍稍默契了一下,绝没有私下沟通。” 也不怪钱丑虎这么紧张,这军中大将之间私下勾连,而且涉及李睿的小妾。 没办法,这卫三娘可是李睿的小妾的身份,那就是他们的小主子。这小主子一旦需要调动部队,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哪里有拒绝的资格? 这事真是可大可小,要是主子不追究,那就是小事。 要是主子追究起来,那就是军官串谋勾结,并且是李睿的小妾勾连外军,小妾私自调动驻军,哪一个都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抄家灭族的重罪。 至于想要对李睿隐瞒不说,那钱丑虎更是想都没往这方面去想。不说那无孔不入的黑山情报署是不是能被自己瞒过,就那卫三娘和第一军的秦琼,就不会瞒着李睿。 现在只是李睿没有问,要是问一句,这两个家伙肯定是知道多少就会说多少,绝不会少说半句。 “赵子彪参与没有?”李睿问了一句。 “没有,绝对没有,虽然,大家都是好兄弟,但因为他没有参与对突厥的作战,没有必要和他做这方向的交流,也就没有和他说这对付突厥的思路。而且,大家这几年也都相互有些避嫌,没事也都不来往了。” 钱丑虎也是实打实的交代着,而且语气中还颇有点对大家疏远避嫌有些遗憾和委屈。当年,那都是多好的生死弟兄啊,就这么疏远了,真是让人唏嘘。 “行了,起来吧。我有那么可怕吗?这几天你把这些思路和其他军的军长交流一下,你们不错。只要没有其他的想法,大家之间,这种健康的交流还是应该支持的。” 听着李睿的话,钱丑虎心下大喜。 只要李睿同意了自己的建议,那么就可以理解自己和第一军对突厥作战老是没有多少战果的现象。 如此一来,自己和秦琼对突厥作战不利的这页是可以揭过去了。不但自己不用吃挂落,而且也可以对自己的几个小妾有交代了。 毕竟自己不用去灭这些小妾的九族了。 到底还是跟了自己女人的家人,要自己去干掉这些岳父、岳母、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们,长期接受传统教育的钱丑虎还是有点心里负担的。 而且,最让钱丑虎开心的是,李睿还是那个李睿,没有因为这十几年,李睿地位的极大提升而变成暴君。 于是,听到李睿要自己起来的话以后,钱丑虎连忙爬起来,毕竟地上凉,老跪着也对身体不好不是。 抖了抖身上因为下跪而沾的泥、灰,钱丑虎对李睿说: “是是,主子。我这几天就去安排。” “你哪个小妾是吐鲁克哈部落的公主?”李睿突然想起了路上那个缺心眼的部落王子,心中一动,就向钱丑虎开始打听起来了。 “倒是有那么一个,倒是蛮会来事的。主子这是?”刚爬起来的钱丑虎憨憨的回答着,只是眼神中有点其他的飘忽。 看着钱丑虎那莫名的眼神,李睿就知道这小子误会了。不由的抬手照着钱丑虎的大脑袋来了一巴掌。 “想什么呢?我来的路上,捡了一个自称吐鲁克哈部落王子的家伙。你刚才说的不错,暂时还不是完全推翻突厥王庭的好时机。但也不能让突厥王庭就那么舒舒服的存在下去。” “主子,您的意思是?”钱丑虎低声问着。 “让突厥内乱起来,让他们四个建立王庭的家族衰弱,让更多的家族或部落成为王庭的支柱家族。 呵呵,人多了思想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复杂了,到时候就没有那么容易统一行动了。要是有那么几个王庭的支柱家族是咱们自己培养出来的话,呵呵,到时候,他们想再进攻大隋,就没那么容易了。” “主子高招。这么一来,我那几个岳父可就开心了。” “不一定是你的这些小妾的家族,也可以有其他新的势力加入,这点到不用太固执。”李睿简单的交代着。 “但一定要选对我大隋或黑山卫比较亲善的部落,不可以养虎为患啊。” “奴才明白,这我也和第一军的秦琼副军长去通个气交流一下,他的鬼点子比较多。” 钱丑虎是真的明白了,李睿就差直接说,要找能被自己黑山卫控制的部落去干控制突厥王庭这事了。自己要是还不明白,那这么多年的军长可就真是白当了。 “另外,主子,奴才在门口等着迎接您的时候,刚刚收到的情报,这小主卫三娘明天也到奴才这里。” “来了也好,也是要问问她,这针对突厥的行动也好几年了,怎么突厥还能发起对大隋的战争” 李睿虽然是只对钱丑虎点点头,但自己内心可是在吐槽。 既然对付突厥王庭的战略有所变化,而突厥入侵部队,早在黑山卫出手的时候,就自己灰溜溜的回到了自己的国境内。 那,李睿眼前就没有急迫的事情了。正好跟进一下卫三娘执行的鸦p战争的情况。 “好了,你明日去给那个什么小王子洗洗脑,我看他对黑山卫倒还是蛮有兴趣的。估计你好好忽悠一下,这个部落以后就是我们忠实的打手了。去吧。” 看正事聊完,李睿也就和钱丑虎放开心胸的喝酒。从哈尔滨匆匆离开,一路紧赶慢赶的赶到这第二军的军部,本来是准备和突厥开战的。 结果和钱丑虎聊了以后,发现对突厥的战争和对高句丽、靺鞨这些战场的情况完全不一样,还不是那么简单的把突厥人杀完就好了的。 突厥毕竟是亚洲和欧洲之间的一个屏障,虽然自己拥有降维打击的能力,用热武器对冷兵器造成碾压的态势。自己是绝对能把过来找地盘的欧洲人打趴下的,但现在却不是和欧洲人开战的最好时机。 按李睿的计划,一定是先把自己内部理顺,再把东南亚和澳洲等地打下来以后,再去考虑对欧洲的战争。 至于已经被黑山海军发现的美洲,现在也只能先安置几个基地,采掘一些金矿。至于向美洲进行大移民,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马上黑山研究院就能造出内燃机了,那些个中东和西伯利亚的油田,澳洲的铁矿,这些资源必须要先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行。 这是基本顺序,不能打乱。所以,李睿就随机应变,马上改变对突厥的策略。把以前军事压力为主,鸦p战争为辅的战略,改为鸦p战争为主,军事威慑为辅的战略。 他要榨干突厥的最后一块铜板以后,再让突厥人去和欧洲人拼命。 (本章完) 174.代人收徒,源于误会的战争 大业十三年正月初二,呼和浩特第二军军部,李睿临时行宫。 “王爷,妾身仔细打听了许久,终于搞明白了这次突厥进攻大隋的原因,其实原因蛮狗血的。” 上午刚到第二军军部的卫三娘就被李睿拉到他的临时行宫去了,经过一番小别胜新婚的浓情蜜意以后,卫三娘主动开口,就在床上就迫不及待的向李睿分享了她刚刚收集到手的情报。 “狗血?来,说说。”这真调动了李睿的好奇心,能称之为狗血的原因,那能是什么呢? “唉,说来也是凑巧,那高建武的一个妹妹,亲的那种。被西突厥可汗收为了妃子,而这个妃子又特别得宠。 前年,这个妃子回高句丽省亲的时候,让高建武看出来她染上了鸦p烟瘾。其实,这东西两个突厥国家的高层都染上那玩意,突厥人自己都没有在意这点烟瘾。 可是,高建武此时正拉同盟,准备建立反隋同盟。正好,高建武身边有些医者知道这鸦p上瘾后的恶果。于是高建武就用这件事情向东西两个突厥国家进行游说,要大家一起反对大隋,并向大隋报仇。” “你是说,这根子在高建武身上?”李睿问道。 “是的,所以,在高句丽王都被王爷攻灭以后,高建武带着自己的亲族和高句丽的宝藏到了西突厥王庭。献上了大量的财宝以后,在那个王妃的斡旋下,被西突厥王庭可汗奉为座上宾。” “突厥王庭的可汗不长脑子的吗?就那么听高建武忽悠?” “我通过内线打听了,突厥王庭由于受到我们发动的鸦p战争的打击,早已丧失了进取的锐气。现在也就是外强中干,出兵打仗也就是做做样子罢了。” “可是,这做样子怎么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李睿是在指突厥士兵已经深入大隋国境内部进行烧杀劫掠的事实。 “就是阴差阳错啊,本来突厥可汗是准备调动边境附近的一些小部落组成联军,对大隋象征性的进攻一下,就撤兵的。因为,现在只要突厥人出银子、出马匹,就可以买到粮食,根本就不会饿死人。也就没有跨境劫掠的必要。” “那岔子出在哪里?” “岔子出在,本来准备做进攻主力的吐鲁克哈部落发生内乱。部落酋长的弟弟发动兵变,杀了老酋长,赶走了老酋长的儿子,夺了酋长的位置。结果,兵变虽然成功了,但部落的青壮却损失大半。” “所以,后面王庭没办法,就派遣了尼亚族过来了?”李睿接口,猜想了一下。 “王爷英明,这尼亚族是整个突厥,为数不多还没有被我们鸦p战争征服的部族,而且还痛恨大隋人。由于他们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还保存完好,所以,他们出面,成功的组织了这次对大隋的入侵。 不过他们也付出了代价,不管是在西突厥这边还是在东部突厥那边的进攻,都被黑山卫给打回了突厥。让他们白忙活了一阵,差不多损失了一半以上的族人,结果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好处都没有捞着。 现在,他们在草原上犹如丧家之犬一般,被我们黑山卫追着打。妾身相信,有了尼亚族这个例子摆在那里,以后突厥再不会有那个部族敢发动对大隋的战争了。 更何况,现在又还能有几个部族能保持战斗力?不是妾身夸口,要是我春风细雨俱乐部断了他们的fs膏,他们大多数部队很快就会垮掉。” 李睿想起上个世界那些一手铁枪一手烟枪的双枪军阀部队,也不由的点了点头。再次对怀里的卫三娘强调了一句: “切不可让鸦p进入大隋,一切苗头都要斩断。如有违抗,立斩不饶。” “知道了,开始我还不清楚这玩意的毒害,可是看到了那些长期吸食上瘾的突厥贵族,一个个瘦骨嶙峋,不论以前是多么英雄气概,一旦染上了那玩意,也就是废人一个了。我就知道这fs膏的厉害了。 王爷放心,妾身知道轻重的。” “好,你辛苦一点,盯紧突厥王庭。起了,该吃中饭了。” 李睿翻身而起,卫三娘顾不得自己身上被李睿折腾的不适感,赶紧起来伺候李睿穿衣。经过这么些年的潜移默化,李睿已经完成退化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剥削阶级了。 但没办法,这样是真舒服。自己站着,两手一伸,那复杂的盘龙扣和各种丝绦就自然有人帮着他穿好。 关键是,李睿自己已经不太会穿衣服了,您可别不信。随着李睿地位的提高,他的穿着和衣服上的配饰以及必须佩戴的挂件,那是越来越讲究。 以至于,必须有专门的人来管理李睿每天的穿衣打扮。 为此,龙卫专门成立了衣帽局,除了衣帽服饰的定制,就是专门安排人伺候这个李睿的穿衣的。 午饭后李睿午休了一个时辰,然后把钱丑虎叫到书房,又密谈了一个多时辰。 和钱丑虎谈完,李睿就去送卫三娘了。 卫三娘此次是和李睿在这第二军军部偶遇的。虽然有卫三娘过来找李睿慰藉相思之苦的因素在里面,但更多的却是卫三娘需要第二军协助她扫平一些因为突厥内部势力更迭而新出现的敌人。 对卫三娘这个小主的要求,钱丑虎自然是有求必应。所以,卫三娘在第二军军部谈正事的时间也就是个把时辰。 谈完后,卫三娘就立即启程向第一军军部赶过去,这两个军之间在鸦p战争中的一些配合问题,还是需要她这个娱乐大亨来协调一二的。 所以,卫三娘不能在呼和浩特久留。上午来,和李睿交流完毕后,下午抽空和钱丑虎安排了一些事情后,就立即上路了。 这不是卫三娘找虐或是不知道惜福,而是各路军情都比较紧急,由不得她拖沓延误。 更关键是,这次卫三娘过来“偶遇”李睿,只有一个随身伺候的小丫鬟,没有带闺中帮手,上午和李睿负距离交流后就已经是筋软神疲,这要是晚上再和李睿交流一番,那肯定就耽误了第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二天的正事。 所以,卫三娘可以说是被李睿这个牲口吓的落荒而逃的。 但,李睿可不管那么多,还是在第二军好吃好喝的供养下,扎扎实实的休息了十天。 这十天,李睿除了看看各地的战报和指挥战斗以外,最多的时间就是教导那个吐鲁克哈部落的王子图里。 这倒不是李睿闲的无聊,而是这个图里确认了李睿的身份后,每天都主动跑过来给李睿请安。 而由于改变了对突厥的作战战略,李睿也需要有一些突厥部落的归顺和服从,也就没有拒绝图里的示好。 前两天,在图里请安后,就顺口点拨他几句治世和用兵之道。 要知道,李睿那可是历经三个世界的人,那知识储备岂是一个基本出于蛮荒状态的游牧民族的小王子能肖想的。 于是,两天后,这被李睿的文治武功给征服的图里王子,就在李睿的院子外面长跪不起,请求拜师了。 本来李睿这文圣、帝夫的名声在突厥、甚至是在周边各国都已经被神话了,现在图里亲自“考察”了两天,更确认那些传闻不但不是虚假的,反而还远远不足以形容李睿能力的万一。 所以,这个头铁的少年就死心眼的要拜李睿为师了。 图里这不吃不喝的一跪,就是一天一夜。直到跪的晕死过去,被他姐姐叫人抬回去,才算是作罢。 看这个少年的坚韧和毅力,李睿也暂时放下了对异族的成见,在第四天,图里从昏迷中醒来以后,就安排了一番,要赵十二收了这个图里为记名弟子。 被一个大宗师收为记名弟子,本身就是图里的一种荣幸了。何况这个大宗师还是李睿的侍卫统领。 他李睿身份特殊,是不可能收一个异族为徒弟的,但又不想辜负眼前少年的一番美意。要是因为拜师不成而和大隋反目成仇就不好了。毕竟,他姐姐是钱丑虎的小妾,又不好真的杀了他。 而以后的突厥还用得上这个图里王子的身份。 所以,李睿就变通了一下,要赵十二收他为记名弟子,但这几天就由李睿亲自来教导这个图里一些东西。 图里自然是千恩万谢的同意了。 在图里简单的思维里,能和黑山卫牵上一点联系那就好了。更何况这拜赵十二为师,还是李睿指定的,他就更没有什么意见了。 “好了,图里。这六天以来,我也带你入了心学的门槛了。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的道路就由你自己去走了。 至于武功,这几天十二也没少传授一些技巧给你,明天我们就要离开了。以后,你自己就好之为之了。” 看着这个犹如璞玉一般的小伙子,李睿并没有应付这个好学的异族王子,而是尽心尽力的把自己唯一成体系的学说交给了这个没有师徒名分,却又有师徒之实的孩子。 如果让心学在突厥能绽放异彩,也算是把这一学说发扬光大了呀。 (本章完) 175.停战协定,突然结束的战争 大业十三年正月初十二,辰时,呼和浩特第二军军部门口。 龙卫的队形已经列好。 老规矩,前卫斥候已经出发一天,前锋也已经出发半天,现在李睿的中军和后卫正在和第二军相关人员告别。 其实,也就是李睿在告别,其他人都懂规矩,绝对不会私下交好地方部队。一是担心泄露李睿的行踪等秘密,二是为了避免以后发生冲突的时候下不了手。 人都是感情动物,要是那个地方部队以后叛乱了,而龙卫负责镇压。如果这叛军队伍里面有负责镇压的龙卫的亲朋好友,别的不说,绝对会影响龙卫拔刀的速度。 所以,龙卫的守则中就有这么一条,禁止龙卫成员与地方部队官兵结交。一旦发现,温和一点的处理方式就是,要么你退出龙卫,要么地方部队那个被结交的人退出地方部队,调入龙卫。 至于激烈的处理方式,那自然是两人之中只能活一人了。 “丑虎啊,这边就交给你了,那个图里你稍稍带一下,然后帮他复位。切记,扶持他的时候,不要让突厥其他部落的人怀疑是我们大隋人插手。相信,你那个公主小妾也没少求你吧?” 李睿拍了拍钱丑虎的肩膀,在开玩笑中就把任务交代下去了。 “要扶持一下吐鲁克哈部落,让他们的实力达到,有机会去争一争王庭支柱部族的程度,但一定要有控制手段。这你可以和他们姐弟明说,要是失控了,恐怕就是他们的灭族之灾。” “奴才明白。要是失控了,奴才亲自带兵,把他们的部族夷为平地。请主子放心。” 钱丑虎哪有不明白自己这个主子对异族的戒心之强,杀心之重的。 “那就好,今年这年过的不好,大家都在打仗,兵荒马乱的。明年过年,你们几个军长、司令的都到洛阳来,大家一起过年,乐呵乐呵。” “好嘞,我就通知陆、海军的几个兄弟,明年到洛阳过年。” 钱丑虎可是李睿侍卫长出身,深深知道李睿那平易近人的性格。也知道李睿那说到哪里就是哪里的习惯。只有自己赶紧通知下去,形成事实,李睿才会真正重视起来。 不然,到了明年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到了洛阳,说不定李睿自己就不知道去哪里了,也说不定。 “你呀,滑头。好吧,就通知下去吧。前提是今年所有的战争都必须结束。” 李睿这是变相的下达了作战时间限制的命令。大业十三年内,必须结束所有的对内、对外的战争。 国家已经乱了这么些年,虽然自己控制的很好,但老百姓还是受罪了。也是要休养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 息一段时间了,不然大隋皇室的号召力和威信都会收到影响。 李睿可是清楚的很,自己立身的根本还是这煌煌大隋。要是大隋乱了,自己也就没有了根本,就没了热武器的生产基地,难道要这十几、二十多万黑山卫战士,再去拿着冷兵器拼命? 那自己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到时候还不知道是谁干掉谁呢? 有一点李睿没有和钱丑虎说,那就是他这次到第一军并不是走大隋的境内。 而是要从突厥的境内借道,而且是要经过东西两个突厥的领土。虽然突厥境内地广人稀,但李睿这么做确实是谈得上胆大包天了。 他一个大隋的实际统治者,就在两百多人的保护下,就敢深入敌国,而且是一路打穿两个敌国,这算是危险至极了。 所以,李睿没有告诉钱丑虎,就是担心被阻止或是被钱丑虎安排大军随行。那就丧失了李睿想体验突厥风情的机会了。 李睿也是突发奇想,本来他是快马加鞭赶到这第二军军部,就是为了整顿军事,直捣东部突厥王庭的。等把东部突厥灭亡后,在去汇合第一军共同灭亡西部突厥的王庭。 可是,经过和钱丑虎一番长谈后,李睿就知道自己还是太心急了一些,这个生产力处于半封建、办奴隶制时期的时代。大隋人的思想和各种效率都很低下,那些农民脑中“故土难离”的思维根深蒂固。 自己就算是获取了大片的领土,老百姓也未必肯心甘情愿的移民到新土地上。 看来,自己的大一统计划是需要花很多水磨功夫,首先从思想上要让大隋的老百姓冲破土地的束缚,解放出自己的思想,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 这些都是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的,一时半会也急不来的。 所以,李睿到第一军去的行程也就不急迫和必须了。 那么,在第二军军部休息好了的李睿就想着,反正自己都已经到了这里了,直接回洛阳或者去第一军军部都没什么意思,自己何不去突厥转一圈,反正有着龙卫保卫,安全不是问题。 想到就去做,于是李睿在从呼和浩特第二军军部出来以后,大部队拐了一个弯,划出了一个弧线,直接向西北而去。 这个时代由于武艺盛行,各种江湖门派多入牛毛。对各种大门派的人来说,各国的国境线基本上就形同虚设。 而突厥境内,本来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除了一些并不大的城池在草原上作为突厥王庭控制草原的节点以外,其实在老百姓心里就没有什么边境线的概念。 所以,李睿的龙卫在离开呼和浩特以后,就集体进行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换装。大家都换上了民间江湖门派的服饰。这样,就算是被突厥的边防军看到,他们也只会以为是民间江湖人士之间的冲突。 不会联想到居然是大隋的实际统治者跑过来实地踏勘来了。 一般小的江湖门派有那么一两个半步宗师,就算是高端战斗力了。只有那些江湖大派才会有那么一两个宗师实力的掌门或是长老。 至于那些大宗师? 多数是名门大派的太上长老或是镇派老祖,整个江湖势力都没有几个。能叫的出字号的,也只有大隋魔教教主东方不败和中原五绝那几个了。 其他国家的江湖门派中,一个大宗师都没有。 能被朝廷调动的大宗师,摆在明面上的大宗师,大隋也只有两个,一个是已经不知所终的独孤青云,一个是杨婵儿现在的内卫首领赵九,一听这赵九的名字,大家也就知道,这是黑山卫培养出来的了。 而突厥两部加起来也就有那么两个,现在都分别担任两部的国师。至于契丹、室韦、高句丽这些小国家,更是一个大宗师都没有。 而在黑山卫,在高强度的训练和博杀中,被李睿强大精神力引导后的那些有修炼天赋的战士晋级可是不要太容易。这就导致,在黑山卫系统内,那真是大宗师满地走,宗师不如狗。 开始李睿还不觉得自己龙卫的实力如何,因为就算是龙卫里面的最强者,也经常会被李睿抓过来盘一顿,也就是练练手。 但了解了这些江湖和国家的高端武力情况后,李睿胆子也就相应的大了起来。 确实,凭借龙卫最低都是宗师实力战士的战斗力,就算是不动用火器,天下哪里不能去? 当然,由于是乔装突进,沿途龙卫们也是秉承着绝不惹事的宗旨,大家一路昼伏夜行,一个月后,李睿终于收到他交代钱丑虎做的事情的结果,那就是答应了突厥的求和。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睿就放慢了前进的速度,并开始正常的白天赶路,晚上休息了。如此,无惊无险的一个月以后,龙卫保护着李睿,到达了距离东部突厥王庭不到一百里距离的哈尔和林。 沿路走,李睿就在沿路打探消息。 原来,这东部突厥的王庭所在地就是一个流动的金帐。他们前段时间,被第二军第一师给撵得到处跑。 李睿离开第二军军部的第一个月,这段时间,由于黑山卫对突厥战略的变更,也为了方便黑山卫系统在两部突厥境内更好的做生意,在突厥的主动求和下,双方也达成了停火协议。 协议条件很简单,黑山卫并没有要突厥割地赔款或者是付出其他什么代价。 (本章完) 176.哈尔和林,和平后新的战场 黑山卫只要求,突厥承诺退出所有占领的大隋领土,退回突厥境内;同时保证黑山卫系统在突厥境内一切生意的安全,并免税。那么黑山卫就收兵,不再攻打和扫荡两部突厥。 突厥王庭的大汉一听还有这种好事,当然是马上答应了。要知道,这黑山卫可是把突厥所有能打的部落都给打残了。 没有一只突厥部落能和黑山卫在战场上相抗衡,不说是和黑山卫抗衡了,突厥各部,哪怕是战斗力最强的部落尼日部落,也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只能是被黑山卫单方面的屠杀。 这就像一群狼冲进了羊群,羊儿只有想着怎么跑的命。 突厥各部就如同那群羊,只要被黑山卫给盯上,也就只能想着怎么跑能跑掉了,怎么跑能多跑出去几个族人,打是一定打不赢的。 这段时间,虽然前期是突厥入侵大隋,可是很快入侵的部队就被黑山卫给赶出来大隋。并且,黑山卫顺势攻入草原,也就几个月的时间,这大草原上被黑山卫给灭亡的部族可是不止一支、两支。 但凡被黑山卫抓住了尾巴,找到了踪迹的部族,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就逃跑。那么下场就只有一个,被灭族。 此时,他们突厥各部才想起了黑山卫的凶名。 黑山卫可不是那软弱的大隋部队,黑山卫的将领也不是由孔孟之道武装起来的腐儒。黑山卫的将领个个都是受到李睿的影响,巴不得把异族斩尽杀绝的心学标兵。 所以,在黑山卫各部的强大压迫下,突厥王庭通过春风细雨俱乐部得知了黑山卫的停战条件后,马上就选择了求和。 并主动把掀起对大隋战争的部族或者是对大隋黑山卫作战勇猛的部族首领的首级献给了黑山卫,比如东部突厥的尼日部族、西部突厥的尼亚部族等部族首领的首级,作为平息黑山卫怒火的礼物。 这样一来,在李睿玩玩打打,一边前进,一边欣赏大漠风光,用了两个多月,逐渐向突厥王庭逼近的时候,两国就已经在一个多月前停战了。 李睿也是想的开,既然现在不是灭亡突厥的时候,那么就赶紧停战,好好做生意。从经济上继续掠夺,并达成一定程度的控制。让突厥逐渐形成和大隋经济的互补和依赖。 说是议和,说是不要突厥割地赔款,但实际上却是变相的让突厥投降。 大隋人可以不吃牛羊肉,可是突厥人不能不吃粮食啊。 通过这次战争,清除了勇于反抗大隋黑山卫蚕食的那些头脑清醒,不吸食fs膏的部族领袖。留下来的都是一些目光短浅,得过且过,还沉浸在祖上荣光里的那些蠢材部族头人。 这个战略,其实前段时间已经执行的颇有成效了,只是突厥王庭的那些当权者或者说是可汗,在高建武的蛊惑下还想做出最后的挣扎,意图摆脱黑山卫的经济控制罢了。 经过这次战争以后,相信突厥的贵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们都认清了事实,他们要是反抗黑山卫,等待他们的就是马上亡国灭种。 比如,反隋同盟里面的高句丽和契丹、室韦等国,以后的历史就不会再有他们国家的痕迹了。 但如果,突厥能老老实实的不去招惹大隋、黑山卫,他们这些贵族还能好好的享受人上人的生活,继续做他们的老爷、大汗。 所以,东西两部突厥王庭都陆续接受了黑山卫的条件,签署了停战协议。就算是突厥还有一些有识之士,要规劝可汗或贵族,也会被其他大多数贪图平安享乐的人所阻止。 而这些苟且的人,都有自己的理论。他们说服那些有识之士,只有现在先向大隋黑山卫妥协,才能保存自己实力。只有保存了有生力量,才能有以后突厥整体崛起和民族重塑辉煌的机会。 表面上看,这套说辞是有道理的,因此也占据了主流市场。但他们这些投降派不知道,一个民族一旦被打断了脊梁,是再也挺不直的。 现在,在他们激烈的反抗下,李睿都能用经济奴役他们。一旦他们放弃了抵抗,和大隋形成了经济共同体,那么等待突厥的就只能是逐渐的被同化和消灭。 只是,亚洲还没有统一,李睿还没有做好直接面对欧洲士兵的准备,加之两部突厥的地盘太大,地理位置也太特殊,所以李睿才采取了这种相对温和的掠夺和同化的方式。 当然,在大势所趋之下,实在被投降派说不通的有识之士,就会被眼前短暂安逸生活迷住双眼的人,无情的杀害或驱逐。 这一切发生的很快,在李睿抵达哈尔和林的时候,通过一个多月的大清洗,整个突厥就基本上大局已定。 在哈尔和林,已经没有守卫来盘查李睿这些江湖打扮人士了。整个城市非常繁荣,西域的皮货、大隋的丝绸茶叶等奢侈品,以及各种地方小吃,在哈尔和林的街头比比皆是。 此时的哈尔和林,也就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就已经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曾经被黑山卫攻略过的城市了。 要知道,在前段战争时期,为攻占东部突厥王庭,黑山卫可是占领过这个距离东部突厥王庭不足一百里的小城。 当时,东部突厥的王庭为了获得转移的时间,采取壮士断腕的决心,硬是在这个简陋的草原小城布置了五万最精锐的王庭护卫骑兵,用来阻止黑山卫的前进。 虽然,黑山卫第二军第一师完美的歼灭了这五万精锐骑兵,但为了把伤亡降低到最小,还是免不了花费了一天多的时间。这就让东部突厥王庭赢得了撤退和逃跑的时间。 这是黑山卫所部,距离东部突厥王庭最近的一次,后来,这东部突厥王庭,就犹如风中的柳絮,到处飘飞,再也没有一次长时间在一个地方驻扎过了。 于是,黑山卫也就没有办法灭亡这东部突厥王庭了。 所以,虽然,黑山卫在战役上歼灭了五万精锐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东部突厥王庭护卫军,算是一场大胜。但是,由此而放跑了东部突厥王庭,却是战略上的失败。 因此,取得这场大胜的第二军第一师,并没有因为歼敌五万骑兵而得到嘉奖,军部看在他们歼敌有功的份上也没有处分他们。最后给他们来了一个功过相抵,不奖不罚就拉倒了。 龙卫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在护持李睿过来东部突厥王庭的时候,就给李睿汇报了这次战役。于是激起了李睿的好奇,大家才专程过来看一看这让东部突厥丧失五万王庭骑兵精锐的小城。 城中偶尔还可以看到一些黑山卫火器使用后留下的痕迹,其他的就什么都看不出来了。 这种在草原和大漠上建立起来的小城,用材简单。 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石料加一些木头,或者是一些干打垒的房屋,也没有什么规划,外面用栅栏一圈,就建成了一个小城。 对拥有热武器的黑山卫来说,这种简陋的小城基本没有什么防守能力,摧毁起来很容易。 当然,相对而言,突厥贵族们重建一座这种小城也很容易。 跟随李睿进城的只有二十多个贴身护卫,他们穿扮成天下赫赫有名的大隋铁胆山庄所属的模样,另外有一百多龙卫是扮成其他江湖门派人员分散进城。 为避免被人一网打尽,也是为做到进退有度,万一发生意外能有所接应,其他一百多龙卫没有进城,而是在城外驻扎,建立起稳固的阵地,随时待命接应。 由于这哈尔和林距离东部突厥王庭距离很近,基本就等同于王庭的卫星城或是一个屏障。因此,黑山卫和东部突厥王庭达成停火协议后,东部突厥的贵族就马上重建了这座小城。 并且投入了巨资在城内,快速恢复了城内的各种商业。 当然,就算是大军在城内鏖战的时候,黑山卫的生意也没有人敢去打主意。特别是睿丰德,双方部队作战时更是同时向睿丰德的铺面和名下产业派出了安保部队,那简直就是稳如泰山。 此时,李睿就坐在睿丰德旗下的酒楼,无聊的喝着黑山醉。 倒不是李睿一定要照顾自己家的生意,而是在这小小的哈尔和林城内,也就只有这睿丰德旗下的酒楼还保存完好,其他的酒楼要么残破不堪,要么还在新建。实在是落不下脚。 此时,李睿他在等,等派出去探听消息的人回来,毕竟他也不是无所不能,还是要有充分的信息才能做出相应的判断。 而他又暂时不愿意暴露身份的去当地的睿丰德拿现成的情报。那样虽然情报来的快,来的准,但却让自己的行踪暴露,万一这睿丰德有一两个突厥的探子,安全问题,自己是不怕的。 只是一旦暴露身份,自己要想再搞风搞雨或者享受一下暗中布局谋划的成功感就亦不可得。所以,李睿就只能靠自己手头上,龙卫的那些人手来进行消息打探和布局。 (本章完) 177.武林大会,到底是谁的图谋? “主子,这酒楼看着破败不堪,可这菜肴做的还是蛮地道,您多吃点。这一路上太辛苦了。” 赵十二在旁边劝李睿多吃点,他也是心痛李睿,一个如此位高权重之人,居然和他们这些粗鲁的军汉一起,辗转万里的长途跋涉,而且还同吃同住,毫无芥蒂。 这在李睿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深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教育多年的这些大隋黑山卫军人眼里,却是难得的好统帅,好司令。 “确实是不错,你们都吃点,这么一大桌,难道要我一个人吃不成?”李睿随口一句话,又让赵十二感动不已。 “谢主子赏。”赵十二马上谢恩。 就在主仆两人吃吃喝喝的时候,门被敲响。门外有声音说: “主子,有回音了。” “进来说。”李睿吩咐了一句。 同时,赵十二马上放下筷子,弹跳起来,快速的站在了李睿身后。 要是只有他们两个,在李睿的要求下,赵十二可以不顾礼节的坐下吃吃喝喝。可是,要是有第三个人在场,那就不单单是赵十二的失礼,而且会有损李睿的威严和声名。 虽然李睿也不愿意如此和自己的心腹之人如此见外,但没办法,这个时代,这就是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还有那么多黑山卫的将士,不能随意了啊。 门被推开,龙卫第二大队队长钱二十一小心翼翼的走进来,然后对着李睿就是一个半跪礼,然后也不等李睿询问,就开口汇报: “主子,这哈尔和林城是这次战后重建的。整个小城基本上都是客栈和店铺,但只有很少一部分原来建筑和商家幸存了下来。现在这里做生意的,基本上都是被突厥可汗新招募来的。” “二十一,先起来,十二,给你兄弟倒杯酒,不着急,慢慢说。” 看到那钱二十一气都没有喘匀就开始汇报的状态,李睿拦了他一下,要赵十二给自己的下属倒杯酒,解解乏。 “好咧。” 赵十二第一句话是回复李睿,第二句话就是对钱二十一说了: “兄弟,还不谢主子赏?” 其实,赵十二心里在嘀咕,主子还是心太善了,这帮杀才可都是大宗师境界的武者,别说是出去打探一点消息,就算是连续厮杀个一天一夜,可能都不带气喘的。 这明显就是到主子跟前来邀功来了,就是对主子表示:看,我多么努力的在办事,你还不快表扬我? 赵十二撇撇嘴,这点小伎俩都是自己玩剩下的。但此时此刻,自己不但不能戳穿自己这个下属的小聪明,还必须好好配合。不然,主子真生气了,自己这些人又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 以前,龙卫中的兄弟们也在怀疑自己突破的宗师或是大宗师是不是假的?要知道,外面要突破到大宗师境界可谓是难如登天。可是,为什么龙卫里面的兄弟突破起来就那么容易呢? 怀着这种疑问,龙卫们就开始仔细找原因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最后发现了一个不是原因的原因,但也只有这个原因最符合事实。那就是,谁只要被李睿揍得狠的、揍的多的,成长起来就快,功力境界突破就像喝凉开水一样简单。 虽然这个结论很让人无语,但经过无数实例说明后,大家不得不接受这么一个事实。 因为,不管你是宗师还是半步大宗师,甚至是大宗师,李睿要抓起你来揍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这点赵十二最有体会,李睿拿他当兄弟,可以同食同睡,但是也正是因为李睿拿他当兄弟,所以,只要赵十二犯错,李睿教训他可也是最多的。 开始赵十二功力低,被李睿打的哇哇叫,自己还不觉得李睿的厉害。可是后来赵十二突破到大宗师境界后,任然被李睿打的哇哇叫。 开始,赵十二是不敢还手,也不敢运起功力进行抵挡。后来又有一次,他偷喝黑山醉被李睿发现后,李睿揍他的时候,他醉意上头,没忍住,一下就运起了大宗师的功力,准备硬抗李睿的打。 结果,他很悲催的发现,不管自己怎么运功,只要李睿手或是手里的木棍打到的地方,他的护身真气就自动散开。让李睿手里的木棍结结实实的打到自己,完全起不到阻挡的作用。 后来酒醒后,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黑山卫其他几个队长、大队长。 以前,大家都和赵十二一样,但凡被李睿责罚,那就是乖乖的领罚,谁都不敢运起功力来抵抗。 不说李睿身边那无坚不摧的各种枪械的威慑。 只是李睿这在大家心中如同神明一般的威信,大家就升不起一点点反抗的心思。 反正李睿也不是无故责罚大家,都是对大家的训练和鞭策。关键是,被李睿责罚后,回去稍稍一闭关,功力、境界必然会上涨。 大家一直都以为,这是李睿给大家教导,突破心境的结果。 所以,大家从来没有去想李睿其实是一个武学高手高手高高手。 现在赵十二发现了这个秘密并和大家分享了以后,各个大队长就回去都找机会犯了一点小错,结果,果然如同赵十二说的那样,其他人打他们,他们的护身真气那是货真价实的大宗师级别。 不管进攻还是防守,那都是毫无疑问的厉害。 可是,只要是李睿揍他们,他们的真气就如同见到猫的老鼠,躲在丹田就是不敢出来。就算是出来了,真气就如同有了灵智一般,李睿怎么打,这真气就怎么躲。根本就不听他们这些主人的调度。 所以,他们这些在外人眼中无比牛的牛人,在看起来毫无功力的李睿面前就成了真正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只能任由李睿责罚。 时间一长,赵十二他们这几十个龙卫的大宗师也就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自己这个王爷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一定有他们不知道的秘密。 而这个秘密实在是太大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猜测的方向,他们只是感受到李睿的强大。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到,可以把他们这些已经站在这个世界武力巅峰的大宗师,当做小孩一般来打屁股。 赵十二一边胡思乱想,一边给钱二十一倒了一杯黑山醉。 接过赵十二倒过来的酒,钱二十一恭恭敬敬的对李睿说: “谢主子赏。” “十二、二十一,这里没外人,都坐下说。”李睿其实哪有看不穿他们这点小心思。 在强大无匹的精神力的加持下,每个人的各种微表情,甚至血液流动的速度、呼吸的频率,这一系列的指标,通通都瞒不过李睿的感知。 只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要不是忠心有问题,李睿也懒得多操心这些人的小心思了。 赵十二和钱二十一小心翼翼的坐了不到巴掌大点的屁股在板凳上。要不是他们都是大宗师,估计这坐姿都摆不出来。普通人要是这么坐,估计很快就会摔地上去。 看着他们不嫌累的这么坐,李睿也是哭笑不得。挥挥手,对已经喝了一杯黑山醉的钱二十一说: “好,二十一,你继续说。” “是,主子。”钱二十一放下酒杯,就恭敬的说: “我们潜进了这城主府,看到了城内的资料,现在,这城内有常住人口两万多人。多数是这个月进入城内的大隋生意人,只有不到五千人是和突厥的皮货商人有关系的。 另一个消息是城西二十里,有突厥王庭精锐卫队两万人常住。哈尔和林城到突厥王庭之间除了这两万人的王庭卫队,还有五万的骑兵精锐驻扎。 所以,我们要是硬闯过去,怕是会和第二军第一师一样,等我们杀透重围过去的时候,他们的王庭又跑了。” “谁说我要杀过去的?都停战了,我是来看看风景的。”李睿对钱二十一的猜测给予了否定。 “是,是奴才妄自揣测,请主子恕罪。”钱二十一赶紧伏地请罪。 “没事,起来。我们出发的时候,双方本就是战争状态,你有这想法,很应该,没错的。只是,现在情况有所变化,你们还是要转变一下思路。” 李睿也不会对这些好战分子真正生气。他开心还来不及呢?部下愿意带着脑子去想事情,这是好事。 比用那些毫无执行力的傻蛋强的多。 看李睿没有生气的样子,钱二十一赶紧爬起来,但也没有继续坐下,而是站在那里继续汇报: “突厥王庭为了恢复被打散的信心,知道不能在军事上和大隋抗衡,留另辟蹊径,在和大隋的停火协议签订后的当天就宣布,在这哈尔和林城内举办武林大会。 并且广发英雄帖,不拘出身门派,但凡在江湖上有点名气的,不管是名门正派还是邪魔外道,他们都邀请来参加这武林大会,刚好再过五天,就是这武林大会的正日子。” “哟,咱们还真来巧了啊!” 赵十二在旁边插诨打科,反正也没有什么战事,主子也说了,他是来看风景的,那还有什么好紧张的? (本章完) 178.万年灵药,千奇百怪的门派 大隋软饭王178万年灵药,千奇百怪的门派“呵呵,好,真是来巧了。” 李睿也说了一句。 其实,哪里有这么巧的巧合,这就是李睿安排钱丑虎在和突厥签订停火协议的时候,收买突厥可汗身边的亲信大臣提出的建议。 被黑山卫撵得满草原到处乱跑的突厥可汗也是有脾气的,虽然军队打不过你拥有火器的黑山卫,但民间的武林豪杰,难道还比不过你大隋黑山卫? 突厥可汗受到身边被钱丑虎收买大臣的蛊惑,认为,黑山卫作战全靠那火器厉害,要是没有火器,那黑山卫就是没有爪子的老虎,没有尾刺的蝎子,根本不足为惧。 而大隋境内的大宗师境界的高手,那个独孤青云早就不知所踪,剩下的那个大宗师就是魔教教主。而魔教的黑木崖其实是在突厥和大隋的边境,还说不好是代表大隋还是代表突厥? 关键是,大隋武林都视魔教如蛇蝎。 只要自己的突厥王庭给予魔教足够的尊重和重视,那吗估计魔教自己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大隋的高手。至少,魔教不一定是突厥的敌人,而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而突厥国师那是稳稳的大宗师,还对突厥王庭忠心耿耿。如果,东、西两部突厥联合起来,两个国师一起出现在武林大会,大隋武林必然会被碾压。 自认为胜券在握的东部突厥大汗立即就拍板定下了武林大会,并快马通知西部突厥大汗,请求西部突厥大汗派遣国师过来帮忙。 东、西两部突厥虽然因为争抢大汗的地位而导致的突厥的分裂。但在对待大隋这一命中宿敌的方面,态度却是出奇的一致。两部可汗的代表经过简单的交流后,就达成了完全的一致。 那就是,两部突厥联合起来,倾尽全力,把战场上丢失的面子,在武林大会上找回来。 突厥境内由于昼夜温差极大,各种天才地宝也是层出不穷。而且突厥地广人稀,有无数人迹未至的地方。所以,各种天才地宝也是保存完好。 这么多年的积攒下来,突厥王庭宝库里面倒是有许多好东西。这次两部突厥王庭大出血,各自拿出了五件宝贝,以及若干珍藏。用以奖励这次武林大会中的佼佼者。 这十件宝贝确实是让人眼红。 灵药就有:万年何首乌、万年人参、万年朱果、万年雪莲、万年回魂草。 当然,号称万年,估计是没有足足的万年年份。 但,虽然不足万年年份,几千年的年份还是有的。 这五件灵药,其中任何一件都有提升百年以上功力的效果,关键是都能活死人肉白骨,要是炼进丹药里面,效果更是不一般的好。 谁不想多一点保命的底牌,要是取得了这些灵药,请人炼制出丹药,哪怕只有一颗,那也相当于多了一条性命啊。 这常年在刀口舔血的武林人士,谁能对能让自己多一条命的宝贝无动于衷? 灵材有:万年雷击桃木、万年梧桐树心、万年阴沉木。 这三件 宝贝要是落到一些道家门派或音攻门派,那就是他们制作法器和瑶琴的绝佳材料。 另外还有天外陨铁打造的宝剑一把,炼气士练出来的大还丹一颗。 整整十件宝贝,另外再加上黄金万两,这就是这次武林大会取得魁首的奖品。 突厥可汗的算盘打的很精明,自己的国师可是有碾压性的优势,反正这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这第一名的奖品是特别的优厚。 至于第二到第十名也有奖励,只不过价值要比第一名低很多。大多数都是千年级别的灵材、灵药。更是没有一件兵器。 虽然比第一名差了很多,但也是这人世间不可多得的宝贝。 俗语说那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真是一点都不错。 自从两部突厥王庭公布了这次武林大会的奖品以后,整个江湖都轰动了。不管是突厥的还是大隋的,但凡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个个都是亡命的向哈尔和林赶过来。 当然,在大隋南部一些区域的江湖门派,由于距离太过遥远,确实赶不上的,也就错失了这次武林大会的机会。既然自己没有参加,那么,他们也不认同这次武林大会的结果。 所以,后世都用“北武林大会”来称呼这次由突厥王庭借突厥江湖人士发起的这次武林大会。只承认是北边武林人士的一次大会,并不能代表全部的武林。 当然,这也是有道理的,别的不说,就女帝收服的南海剑派就有几个大宗师,但由于距离哈尔和林太过遥远。消息传到这些南边的门派就差不多用了一个月,就算是大宗师日夜兼程也是赶不及了。 可能,这也正是突厥王庭的算计。 北边武林的大宗师数量就那么有数的三两个,而且最厉害的还是他们自己的国师。 而就算大隋南边武林有无数高手,那你们也赶不过来。 如此一来,这次武林大会的魁首必然就是由突厥人夺取。这样才能在民族自信上得到补偿,再次挺起被黑山卫打断的脊梁。 可是李睿会让他们如愿吗?很明显的不能嘛。 李睿谋划此次武林大会,就是要借助龙卫在这边的这段时间,彻底把突厥给打趴下。 让突厥的草场,永远老老实实的做大隋、做黑山卫的牧场,给大隋的老百姓提供牛羊肉和牛羊奶。 让突厥的老百姓,老老实实的做好自己的牧民,不要再有任何的民族自信,不要再老想着怎么去攻打大隋这个惹不起的邻居。 “十二,龙卫现在有几个大宗师境界的?” 李睿虽然早用精神力扫描后就已经做到了心里有数。但依然随口问了一嘴,也算是对赵十二掌控部队的考核吧。 “回主子话,现在大宗师境界的有三十四个,但有十四个是初入大宗师境界,处于大宗师中期和后期的有也是十四个,剩下六个都达到了大宗师巅峰,虽然总有进步,但感觉距离突破却又遥遥无期。” “也算是不错了,目前已知 的武学最高境界也就是大宗师巅峰。龙卫也就这三百人,其中已经有六个摸到了这个天花板,确实是不错。” 李睿毫不吝啬自己的赞扬。 “谢谢主子称赞。” “不忙谦虚,你先做事。你现在下去,调动一半的中后期、全部的巅峰期大宗师,去报名参加这次武林大会。” “是,主子。”赵十二答应一声就往外走,他还要去找如何筛选出那一半中后期大宗师的办法。要有一个服众的方法才好,不然大家心里不舒服。 为这点小事,大家心里留疙瘩,是会影响大家未来的修行之路的。 “等等。” 李睿叫住了正要离开的赵十二,一边思考,一边交代: “几个方面,一是要大家用不同门派的名义报名参加;二是前期不要暴露过多的实力,打到什么程度再暴露什么级别的实力;三是可以用暗器,但不到生死关头,不许用枪。” 现在随着黑山卫在高句丽、靺鞨、契丹、室韦、突厥这些地方的连番大战,枪械是黑山卫的独门武器这已经不是一个秘密。所以,在这次武林大会上尽量不要用枪比较好。 “当然,你要安排好狙击手,占领周边的制高点,切实保护好自己参赛兄弟的生命安全。记住,咱们可以输,但不能让兄弟们丧命。要是有那种想趁乱下毒手的家伙,直接击毙就好。” “主子,思虑周全,奴才等感激不尽。”李睿说完,赵十二和钱二十一双双感动的下跪行礼。都认为,有这么一个看重自己这些奴才性命的主子是自己这些做奴才的福气。 他们在李睿面前,根本就没有一个我是大宗师的自觉。因为实在是被李睿给打服气了。大宗师又如何?还不是李睿黑山卫系统的一个战士而已。 本次武林大会是由东部突厥国师,耶律鸿基的师门,西域弘法寺发起的。其实,来参加这次武林大会的好汉们都知道,虽然明面上是弘法寺当主人,其实背后就是两部突厥王庭的支持。 当然,这次武林大会的报名工作也是由弘法寺大大小小的和尚来完成的。至于,弘法寺聘请了多少在哈尔和林城内做生意的买卖家的账房来帮忙记账,那就没有人去关心了。 反正各报名点都是人山人海,而负责记录分组的却也都不是大和尚,弘法寺的大和尚们,只负责监督这些请来的账房以及对他们勤劳工作发放赏钱就好。 这弘法寺也没那么多人,根本应付不过来。 “侠客岛,赵实。” “灵鹫宫,钱耳。” “还有这大理孙家、琅嬛福地李家、无量剑派周家,这个天地会、还有这个洪门,这都是什么门派?什么来历背景?师弟以前可曾听说过?” 饶是耶律鸿基佛法精湛,功力高深,也被这些从未听说过的门派名字给整蒙圈了。 “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些从未听说过名称的门派?” 7017k 179.无可奈何,睿丰德安保裁判 大隋软饭王179无可奈何,睿丰德安保裁判在报名截止日的夜晚,国师耶律鸿基在弘法寺看报名表的时候,用手指着他从未听过的门派名字,问自己的师弟。 现任弘法寺主持,耶律鸿基的师弟古尔丹大师,两眼茫然的摇了摇头: “贫僧不曾听说过这些门派。难道是有人来捣乱?” “谁敢来捣乱?”耶律鸿基霸气的说道: “东、西两部突厥王庭的大汗共同协商出来的大事,谁活得不赖烦了?敢来捣乱?恐怕是我们的消息还不够灵通,才导致我们不清楚这些个门派吧。” “或许是,希望是。要是来捣乱的就要先干掉,免得扰乱了武林大会,让我弘法寺脸上无光。” “就算是来捣蛋的,也来不及了,对方已经堂而皇之的报名了。你不但不能下手除去他,作为弘法寺的主持,你还要保护好他。不然,你弘法寺这次发起的武林大会就是一个笑话了。” “好,师弟我明白了。”沉寂了一会以后,古尔丹恭敬的回答。 “那我们就以不变应万变。”耶律鸿基最后拍板。 毋庸置疑,这些门派都是龙卫过去的人报名的时候填写的。 报名前,赵十二和兄弟们在一起商议的时候,就为用什么门派的名称而犯了难。 现在大隋境内的各门各派都有可能派人来参加,自己这些人如果冒用了别人的门派名称,要是不小心撞了车,如果对方不承认,那龙卫就很尴尬了。 要是经过一些思想工作,这些门派的正主承认了自己这些人的冒充身份,自己这些人就难免会欠对方一个人情。就会和大隋境内的门派产生交集。 要是这些门派因为自己龙卫这些人功力高强,可以作为他们的靠山存在,而利用这个人情纠缠上来。那对龙卫以后执行秘密任务、潜伏任务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因此,龙卫们为避免和大隋境内的其他门派产生交集,都不好冒充大隋境内的其他门派。而西域或突厥境内的门派,龙卫们都不是很熟悉,报名时,对方稍微一盘问,恐怕就会露出破绽而不自知。 在大家左右为难的时候,到底是经常贴身跟随李睿的龙卫首领,赵十二急中生智。把李睿平时和他们讲的一些故事里面的门派名称搬了出来,直接借用。 反正当时他们听故事的时候,就私下打听过,大隋甚至周边国家,就没有出现过李睿故事里面提到的门派名字。那就算他们借过来用用,肯定也不会穿帮。 至于,参加武林大会,一个门派肯定不会只派一个人参加的漏洞,赵十二也想好了,到报名的时候,大不了再安排几个宗师级的兄弟做做跟班就好。 所以,他们认为这些门派名称都是李睿凭空捏造出来的,因此借用的毫无压力。于是,中、后世几百年才出现的帮派在大隋就堂而皇之的出现了。 大业十三年三月十八日,辰时一刻。 今 天是武林大会开始的日子,一大早城主府的卫兵就开始清理大校场了。就是为了给在哈尔和林城主府门前的大校场内举办的武林大会提供一个形象良好的场地。 武林大会开始的时间是辰时三刻,但现在才是辰时一刻,大校场内就已经都密密麻麻的座满了各门各派的参赛选手。搭眼一看,怕不是有数千人之多。 此时,只要进入大校场的人,都可以看到大校场上早已搭建起来了二十个由滚木和黄土制作成的土台。这想必就是一会武林大会上各路英雄比武的擂台了。 其中最中间的一个擂台面积最大,大约长宽各有十米,高却只有两米。其他十九个擂台长宽大约各有五六米,和中间那个擂台比较就显得太寒酸了。 李睿和龙卫也已经悄没生息的坐在场内一个角落,这里既能看清楚擂台上选手的各种表演,又因为旁边就是大校场的角落,因此几十个龙卫把李睿团团围住后,李睿的安保工作还是比较好做的。 辰时三刻,弘法寺主持古尔丹走上了中间最大的那个擂台,运起自己的内劲,开始讲话: “这里有认识贫僧的,也有不认识贫僧的。贫僧先自我介绍一下,贫僧是弘法寺主持古尔丹。 贫僧首先代表弘法寺感谢各位江湖上的英雄才俊,能来到我们这贫瘠的突厥小城哈尔和林。其次,贫僧公布一下擂台赛的规则。” 古尔丹到底还是一个比较实在的佛门弟子,一点都不会耍嘴皮子。 简单说了一句欢迎词以后,用目光好好审视了一圈周围的人,就开始宣布这擂台赛的规则。 倒不是他故意用眼神压制所有人,古尔丹也知道自己没那个资格,也没那个实力来压制众多江湖中人。他只是想看看,那些从未见过、听过的门派的人长得什么样子。 毕竟,报名参赛后,选手的座位都是固定下来的,他扫一眼过去,还是能看到这些神秘门派的人的。 可他看到的就是一些穿着五花八门服饰的人,这些人想必都是穿着各自门派的衣服,因此坐在一起很好区分。但至于谁是那个门派仓促之间古尔丹也分辨不出来。 唯一给古尔丹留下深刻影响的是,这些新出现门派人的腰杆,哪怕是坐着都挺得笔直。完全不像其他江湖中人那么或斜着、或歪着、或靠着、或盘腿,怎么舒服怎么来的坐着。 由于是在台上发言,古尔丹也不能看太久,扫了一眼后,就继续开始他的发言: “各位英雄,贫僧师门奉东西两部突厥王庭大汗的旨意,举办这天下英雄大会,就是为了推选出一个武林魁首,从而让这纷乱的江湖能有一个和谐的环境。 以后诸位英雄要是再有矛盾或是冲突,可以先找武林魁首进行协调,这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纷争,也就可以少死好多人。 鄙寺僧人上体天心,下查民意,为突厥大汗的善举而感动,因此才不辞劳苦的为这次武林 大会奔波。 这次武林大会后,鄙寺会委托天机阁出一份天下英雄排行榜,相信到时候大家也就知道自己能排到第几。说句不中听的话,诸位英雄要是碰到和自己在英雄榜上排名差距太多的人,就不要起冲突了。 你排名在他前面太多,你胜之不武。你排名在他后面太多,你肯定不是他的对手。大家说是不是啊?” 说到这里,台下传来一阵哄笑,没想到这外表看着很严肃,一脸慈悲的老和尚居然也会开玩笑。这剧烈的反差,让这本来就不算好笑的笑话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一下子,就让本就没有组织纪律性的江湖中人都乐不可支。从而拉近了大家心灵的距离,让这严肃的武林大会增加了一丝活泼的氛围。 李睿也暗自点头,内心赞扬,这盛名之下确实无虚士。能做到弘法寺的主持的位置,倒是有点真本事。 看着起到了意料之中的效果以后,古尔丹继续他的开场主持: “既然是武林大会,那就是要以武唯尊。我们突厥人崇尚英雄,所以这次武林大会的规则很简单。 三天内,诸位英雄可以在我旁边十九个擂台上任意挑选一个擂台,走上去等待或攻击对手。 对手由各位英雄自己挑选,掉下擂台的那个或者主动认输的都算输。 连赢三场的就可以自己下擂台去休息,直到自认为能继续挑战或应对挑战就可以再次上台。连输三场的就丧失了挑战的资格,这次武林大会您就只需要好好观摩就好了。 其实能有机会观摩高手的武艺,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是?” 讲到这里,古尔丹一挥手,人群中走出来了十九个和尚,古尔丹对所有参赛选手说: “为了避免各位英雄太过谦虚,鄙寺先安排十九位大师登上擂台,以做为抛砖引玉。三天后,能站在这擂台上的人,就是这武林大会的前十九名,个个都会有奖励。” 古尔丹对自己身下的大擂台一指,说: “至于我现在站立的这个大一些的擂台,就是三天以后能站在下面擂台上十九位英雄争夺武林魁首的竞技场。 请大家放心,为维持秩序,我们特意请到了常住突厥的睿丰德大掌柜李怀恩做这次比赛的裁判。 并且,这次武林大会的安保工作,也是由睿丰德的护卫队担任,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有什么不公平或有人作弊的事件发生。 下面请李怀恩大掌柜宣布武林大会开始。” 随着古尔丹的话音落下,一个三十多岁的壮汉走上了这个大擂台。上台后更是没有任何废话,直接就是一句: “我宣布,举办于大业十三年三月十八日的,哈尔和林武林大会现在开始。” 宣布完了以后,这李怀恩大掌柜根本就没有看仍然在台上准备和他搭讪的古尔丹,就那么施施然走下这个大擂台,进入到裁判席的凉棚中去了。 7017k 180.走向台前,黑山枪械初亮相 大隋软饭王180走向台前,黑山枪械初亮相“什么玩意,想我堂堂黑山卫第二军的作战团长,怎么今天就被钱军长给安排了一个这什么裁判的差事。这不是为难我吗?老子可是只会打仗,又哪里会做裁判了?” 李怀恩心中其实也是腹诽不已,但没办法,军令不可违。他虽然在团里威信高,能一言九鼎。但在军长面前,那就是一孙子。没胆子讨价还价。 军长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呗。 而且,看着军长那神秘的笑容,以及一副老子便宜你了的表情,李怀恩就心里痒痒的。他怀疑,这是军长在奖励他这个屡立战功的作战主力团团长。 可是,军长也不明说,这就让他猜得难受的很了。所以,他虽然是履行了裁判和安保头子的责任,宣布了武林大会的开幕。但他并没有留意自己使用了大隋的年号纪元。 自己现在是在突厥境内,宣布开幕的也是突厥可汗组织的武林大会,结果自己却用大隋纪年。嗯,确实不是太好。 但李怀恩此时,一心就是想着军长给他布置完任务后,那一脸神秘的笑容。在猜测是什么能让军长露出如此模样的笑容? 至于用错纪年来宣布,是他的一个没有在意的失误。当然,要是突厥可汗要找麻烦,李怀恩也是不带怕的。 你突厥牛什么?我就这么说了,你要是不服气,那我们拉起队伍,在战场上,再干一场就是了。反正吃亏的是你突厥,我黑山卫、我大隋是不会有什么损失的。 嗯,不对,部队会损失一些枪支弹药。但这有什么关系? 不说战胜后大隋会向突厥索要战争赔款,就说这黑山卫和突厥多种的独家垄断生意,就能让李睿赚的盆满钵满,绝不会在意这一点点损失的弹药。 所有人都不知道这句宣布武林大会开始的措辞,是李怀恩嘴巴秃噜了给说错了。 大家只能按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其背后的蕴藏的深意。 就凭着这句宣布,睿丰德的立场就很鲜明了。因为,睿丰德的大掌柜没有用突厥的年号纪元,而是用了大隋的年号纪元。 其中深意,自然是不必细说。 于此同时,从裁判席中列队走出来了三十八名身穿睿丰德安保制服的伙计。这些伙计个个虎背熊腰,精神焕发。每人身穿军绿色的作训服,背着一把全自动步枪,腰间还有一把全自动手枪。 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向着十九个擂台走去,每经过一个擂台,就会有两人走向擂台上的裁判席,一圈转完,刚好每个擂台留下两人。 看到这个架势,本来有投机之心的一些门派都纷纷熄灭了自己心中的那一点点侥幸。别人做裁判还好说,这睿丰德的安保部队做裁判和安保,谁都不敢乱来了。 要知道,随着黑山卫军力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整个黑山卫系统的威望那是更上了一层楼。 就凭借几万人的部队,就可以扫平高句丽、灭亡靺鞨、契丹、室韦等国家。如此强悍的军队,对付一 些江湖门派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特别是黑山卫系统所用的武器,更是给所有的人都上了一课。 这种武器不但发射的时候声音巨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而且除了大宗师以外,其他的武学境界,基本上都躲不开。 现在,所有人都不认为黑山卫使用的是暗器,而是堂堂正正的武器。因为,哪怕是正对面,看着对方发射那种武器,大宗师以下就没有机会闪避。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黑山卫手中的武器,特别是龙卫和李睿手中的武器,就连大宗师恐怕也是躲不开的。 这也是,龙卫和黑山卫中各种宗师、大宗师都很遵守纪律的原因之一。不说李睿那随时能吊打他们的神奇,就这些能击毙大宗师的热武器,就不是你的武学境界有多高就能抗衡的。 要知道,黑山卫可是有sss级别狙击手的,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你再牛,总有疏忽的时候,到时候一颗狙击子弹就能让你饮恨当场。 人无所畏惧的时候,往往是自己无知的时候。 所以,整个黑山卫系统的大宗师都很老实的遵守李睿定下的纪律,因为他们见识过更加强大的存在,知道怕。 而这种恐怖的威慑,可能自今天起就要成为参加这次武林大会的所有江湖人的噩梦了。 现在,这些武林好汉们,看睿丰德这些安保队员手里拿着的像烧火棍一样的东西,纷纷猜测,这玩意恐怕就是那种大宗师之下无敌的那种武器。 如此看来,这睿丰德的武力值就直接碾压现场众多门派的武林好汉了。那些江湖独行侠、散修那就更不是有组织有背景的睿丰德的对手了。 更何况,大部分江湖门派的存款都放在了睿丰德去吃利息了。要是真把睿丰德给得罪了,别人是不是灭你门还不好说,但要是来个冻结你的存款和资产,那就麻烦了。 那就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发达前了。 更何况,有些门派的积累可不是几十年的问题,有的门派可是源远流长了数百年啊。谁能承担得起,让门派破产的责任?任何一个掌门都无法承担这个风险的。 很多门派的掌门仔细思考了一会以后,也就平静下来了,都纷纷认为,这睿丰德来做裁判也是好事。 人就是这样,一旦不能改变的事实发生的时候,自己就会给自己找无数的台阶下来。并从内心自我催眠般的接受这种自己实力不及的事实。 想想也对,黑山卫系统中的睿丰德一向就不会插手一些纷争,这次他们也只是提供一个裁判和安保服务,那么他们的立场一定是公允和没有偏向的。 当然,大家都把李怀恩用大隋纪年来宣布武林大会开幕的事情忘记了。不能多想啊,要是多想,那突厥境内的武林门派就自动弃权好了啊,还在这里干什么? 可是要是这些门派弃权了,那东西两部突厥可汗图谋的那提振民族自信的武林大会,就成 了突厥可汗搭台,大隋武林人物唱戏的一个笑话。 那么,在武林大会结束后,一向刚愎自用的东西两部突厥可汗是绝对不会放过今天来参加武林大会的这些突厥境内的门派的。 因此,突厥境内的这些门派都马上老实下来了,个个都在做心理建设。想必,只要我不犯规,那睿丰德的安保想必也是不会为难自己的。 而且,有了这睿丰德安保的加持,这次武林大会必然会更加的公平透明。 那么,虽然总体水平略差的突厥境内的武林门派也有希望夺得一个十九分之一的魁首。 随着睿丰德安保人员的到位,武林大会也就正是的开始了。 现在,所有人眼前出现的情景都是一样的,那十九个小擂台的中间都站着一个和尚,两边都各站着一个手持自动步枪的睿丰德安保人员。 沉静了大约半盏茶的功夫,这短暂的平静就被一声粗豪的吼声打断了:“在下山西五虎断门刀,罗大佑领教高招。” 随着这第一声叫喊,马上场内就连续不断的响起自保家门的声音: “在下天山派,苗如意请教师兄高招。” “在下花间派,馆娃儿请教佛门高招。” 一时间,各种声音层出不穷。不管是正道还是歪魔邪道,都纷纷鼓起勇气向擂台上冲了。 弘法寺的和尚们,除了极少数的那一两个别有安排的以外,其他的也都是做做样子的弱鸡。 所以,第一波冲上去的十九个人,就有十七个把弘法寺的和尚给打下擂台了。 毕竟,敢向擂台上冲的,多少对自己的武学还是有一点信心的,不然谁都不愿意在这么多人面前丢人现眼的。 所以第一轮下来,弘法寺只剩下两个中年和尚还在擂台上,其他的和尚都被打下来擂台。 “这家伙不对劲。”李睿仔细观察了弘法寺幸存下来的那两个人,指着其中一个年纪大一点,面相更加阴沉一点的人说。 “主子发现了什么?”赵十二带队去打擂台去了,留在李睿身边的就是那个汇报过情报的龙卫队长钱二十一。 “那个年纪稍稍大一点的和尚,应该是和你们水平差不多的高手。看来这家伙就是东部突厥的国师,耶律鸿基了。” “主子怎么如此笃定呢?”钱二十一确实是一头雾水,也就犹如好奇宝宝一样,毫不犹豫的提出了问题。 “那家伙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种气派,而且刚才出的那一招,虽然可能只用了他半成都不到的功力,但也暴露出来了他的特点。此人出招,隐隐有天地大势跟随,必然是大宗师无疑了。 而弘法寺出身的大宗师,也就只有在东部突厥王庭充当国师的耶律鸿基一人。正常门派的大宗师,是不会背叛自己的师门,以其他门派身份参加如此重要的大会的。 所以,我断定此人必定是耶律鸿基本尊无疑。” 7017k 181.精心调教,没有道理的武侠 大隋软饭王181精心调教,没有道理的武侠随着李睿掷地有声的判断,他的耳边顿时响起了许多声音: “主子睿智,奴才等佩服。” “奴才对主子的敬佩,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旁边保护李睿的龙卫们纷纷传音给李睿,表示对李睿的佩服之情。 “少拍马屁,既然这弘法寺的强者在第一天占一个擂台,那么,”李睿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坚定的说: “二十一,通知下去,要我们的人后天再出手,也就是这海选的最后一天再出手。我要十九个擂主都是我们龙卫的人,你们自己去计划。” “是,我们这就去安排。” 钱二十一虽然不懂海选是什么意思,但他也大致理解,这应该是李睿在说这第一轮的选拔赛。反正李睿的命令他是听懂了,那就是要赵十二明天先观察敌情,后天再开始打擂。 于是理解李睿命令的他,赶紧在人群中找了个空隙,一下就从观众席钻了出去,向比赛选手就坐的区域靠了过去。 快要接近选手就坐区域的时候,有一个精壮的汉子突然拦住了钱二十一。 “这位兄弟,这里是参赛选手就坐的区域,你要是不参赛,就请不要过来打扰他们。毕竟参赛是需要一个好的环境的。” 钱二十一仔细一打量,原来是一个睿丰德的安保人员。 原来睿丰德的安保已经做到了如此细致了。钱二十一不由的暗暗点头,然后说:“好,我不过去。” 虽然钱二十一没有走过去,但作为一个大宗师,要在这点距离上进行通话还真不用走过去。 之间钱二十一微微退后几步,表示对睿丰德安保人员劝告的尊重。然后,就运起功力,把声音逼成一条线,传到赵十二的耳朵里: “主子命令,后天再出手夺取擂台,今明两天只观战。而且必须夺取全部十九座擂台,不能留有空子给其他门派去钻。” “好,知道了。我们尽快想出办法来。”不一会,钱二十一的耳中就传来了赵十二的答复。 “另外,主子判断现在擂台上那个年纪大一点的和尚是东部突厥国师耶律鸿基,大宗师级别高手。至于预期中的另外一个西部突厥的国师,现在还没有出现。” 钱二十一赶紧给赵十二补充了一句,这是李睿对敌人身份的判断,对赵十二安排如何抢擂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己可不能忘记了转达。 “谢了,兄弟,你先回。我和参赛的兄弟们再合计合计,一定在到达打擂台比武以前,把这两个国师给淘汰掉。” 钱二十一给赵十二传递完毕消息后,就友善的和那个睿丰德的安保点了点头,离开了这片选手就坐区域。 而赵十二在接收到李睿的指令后,就和这次参赛的众多兄弟商量开了。 “我是大宗师巅峰,直接去把这个和尚给干趴下不就好了?”一个大宗师巅峰的龙卫说。 “要不我先去试探试探,就算不一定能拿下那和 尚,至少浪费掉他八成的气力。”一个大宗师后期的龙卫说着。 七嘴八舌的在这里不停的传音入密。 琢磨了很久,拿不定主意的赵十二说: “主子命令,后天我们才能参赛,晚上我们回去合计一下,并向主子请示一下,主子的点子是最多、最好的,不用我们在这里瞎琢磨。” 听赵十二这么一说,大家就都不说话了,是啊,李睿的谋略那是天下第一。至少,在所有黑山卫系统内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赵十二虽然是这么在说,但其实他内心还是在做各种预案。他是跟李睿时间最长的侍卫,对李睿的性格非常了解。 你要是有什么问题请教李睿,李睿的第一句话不是解答你的问题,哪怕这问题对李睿来说很简单,李睿也会先反问一句: “你自己认为呢?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你的意见是什么?” 只有提问题的人拿出了几个方案后,李睿才会逐一的和你就你自己提出来的方案进行探讨。就在探讨的过程中,你不知不觉的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就是李睿培养下属的方法之一。 李睿要的是能动脑子的将帅,而不是单纯的脑子里面只有一根筋的大头兵。所以,黑山卫能经营的那么好,犹如铁通一般,滴水不漏。 就得益于李睿的人才培养计划。 原本是不让人瞧得起的小人物,在李睿的调教下独当一面或是领军拜将。在感受到李睿的大恩以后,又有谁会去背叛自己的恩人呢? 关键是在李睿解答你的问题的时候,又不知不觉的把一个全知全能的形象印刻在了提问题的人脑中。 如此有恩、有威,有赏、有俱,所以直到如今,但凡接触过李睿,由李睿提拔起来的黑山卫战士,就没有一个叛徒出现。 或许,这也是李睿的人格魅力吧? 赵十二想了这么多,其实也就是一瞬间。他也养成了习惯,要向李睿请教问题以前,一定自己做几个预案。 此时,赵十二眼睛在看擂台上的比武,但思绪却已经开始拟定晚上向李睿如何汇报的腹稿了。 “所以,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我们就是两种选择,一是直接打爆这个国师,另一个就是用初、中期境界的大宗师慢慢耗死那个耶律鸿基。” 晚上,在春风细雨俱乐部客栈的一个单独的小院内,赵十二站在李睿的房间内,正主动的向李睿汇报着自己这些人的思路和计划,等李睿的指点。 果然,如赵十二所料,李睿还是问了一句:“要是你,你准备选择那种方案?” “奴才觉得,直接上大宗师巅峰的高手打爆他最好。 一是可以在众多江湖门派的面前立威,从而也是避免了初、中期大宗师的不必要伤亡。二是我们的初、中期的大宗师,还是可以抢占其他的擂台的。损失一个都换不来。” 在赵十二回答完了李睿的问题后,李睿会心的一笑: “看,你 自己既然有了成熟的想法,那就去执行好了。其实两种思路无所谓对错,只是不同的成本付出而已。 目前来看,你判断的不错,我们一旦用雷霆手段拿下了东部突厥的国师,想必就可以震慑住很多人或势力。但同时也要面对更多明里暗里的敌人。所以,我们每一个战士都很重要,不能白白牺牲的。” “多谢主子提点,奴才这就下去安排。” “我观察那耶律鸿基还没有到巅峰大宗师的境界。 时间还有一天,你们后天才出手,一定要用这空出来的一天时间,仔细研究好对手,争取出手的时候,做到一击必杀。 虽然,这弘法寺的主持在开场词中,没有强调攻守双方一定要点到即止,不伤人命。 但这想必是为那耶律鸿基准备好的开脱之词。 一旦你们出手,要是当场就打死了那耶律鸿基,深受耶律鸿基影响的东部突厥王庭大汗必然翻脸,那恐怕你们就只能以江湖门派的身份杀出突厥了。 所以,后天,你们要堂堂正正的打败这耶律鸿基,要他重伤不治,但绝对不能立即毙命,你可明白?” “奴才明白,主子是要突厥大汗吃一个大亏,还没法说出来。” “嗯,不错,领会的很快。你们决定好了谁上场去料理那耶律鸿基了吗?” 李睿还是忍不住询问了一下赵十二的计划。 毕竟,李睿曾经呆过的时空中,每一个男人都有一个武侠梦。现在自己居然在这大隋混入了这武林大会。而且居然是由大隋的敌人,突厥王庭组织的武林大会。 这要是放在另一个时空,那简直就是一种奇遇。 所以,李睿对这由他自己策划而来的武林大会还是充满了好奇和兴趣。那是武功耶? 此时,李睿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本身就具有吊打这世上最强高手巅峰大宗师的实力,而且李睿建立的黑山卫已经具备了,可以轻松击毙大宗师的热武器。 听到李睿询问细节,赵十二立即就被感动了。每次主子都是嘴上说不管自己,但一旦碰到关键节点,还是会关心自己的布置是不是会有缺陷?计划是不是完美? 碰到这种口硬心软的主子,肯定是自己上辈子积德行善无数,才能让自己在这一世获得的福报啊。 李睿哪里知道赵十二如此丰富的内心戏,要是李睿知道了,肯定会说: “大兄弟,你想多了,我只是想满足一下我自己的好奇心,圆一下内心最深处的那一个武侠梦而已。” 当然,李睿不知道赵十二是怎么想的,于是他又追问了一句: “别发呆,快说,难道还没有计划?还是有计划不好跟我说?” 由于语气有点重,赵十二听到以后,忍不住膝盖一软,“噗通”一声,一下子就吓得跪在了地上。赶紧一个头磕在地上,嘴里连忙分辨: “奴才不敢,奴才不敢,刚才奴才只是觉得主子关心我们这些下人,心下感动,所以反应慢了一点,请主子责罚。” 7017k 182.江湖武林,唯有生死了恩怨 “拉倒吧,你都大宗师了,还会走神?少扯那没用的,回答我刚才的问题,有没有计划?” 李睿才不会被赵十二忽悠,直接就一脚对着跪在地上的赵十二踢了过去。敢忽视自己的提问,那就要受到一点点惩罚。 这些李睿身边贴身的龙卫,都是已经被李睿打皮了的人。李睿一脚踹过来,赵十二躲都不躲,就那么硬抗着。 反正挨上李睿一脚,虽然当时有点痛,但下来后,赵十二还是会因为李睿的殴打从而激发出内在的潜力,在武学修炼上获得一些好处,并可以在促进思维逻辑进步的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 包括赵十二、钱二十一,以及李睿的那二、三十个龙卫近侍,就是经常被李睿打骂,反而得了大好处,才能这么快就突破到大宗师境界的。 其实,他们龙卫的高手们也是经历了一个心理历程的,最开始龙卫因为警卫主子的权威,都不敢躲李睿的打骂。 想着:反正主子也是一普通人,打在身上也不会痛,就当陪主子玩闹,自己装模作样的叫喊两声痛,博得主子一笑就完事了。 可是龙卫们后来发现,根本就不需要他们去装模作样。 李睿的拳头也好、巴掌也好、甚至是随手捡起来的柳树枝条也好,打在身上很痛。是真的痛,是那种就算是运功也阻止不了的疼痛。 这种疼痛只有过一段时间,等他自己平复,才会好。期间不管是运功、擦药都毫无效果。所以这段时间,只要龙卫犯错挨打,他们就只会天天鬼哭狼嚎的求饶。 在后来,龙卫们也想躲开李睿的打骂,毕竟最低都是宗师级别的高手。有点傲气是很正常的。 但龙卫们悲哀的发现,只要李睿的拳头或是手中持有的柳条或是皮鞭等物件靠近自己的身体,自己身体内的浑厚内力,就如同冬眠一般。不,或许这些内力是在畏惧什么,每到此时,都呆呆的一动不动,任凭这身体的主人如何催动内力,内力都毫不理睬,保持静止。 开始碰到这种情况,龙卫们还以为自己的修炼出现了岔子,是走火入魔了。但事情最后证明不是龙卫们走火入魔,而是李睿的奇异。 因为,只要李睿打完了,随着李睿离开的脚步,龙卫们体内的内力就马上恢复如初。 最后来,挨打最多的赵十二是最先发现的,随着自己体内真气因为李睿的殴打而停止的时间越长,恢复以后的真气活力就越强。 要知道,这真气活力越强,突破下一个境界的动力就越足,就越容易突破瓶颈啊。 所以,后来,龙卫的兄弟们都希望李睿能时不时敲打一下自己。最好是拳打脚踢,那样才是自己修炼的最佳法门。 这也就是为什么龙卫们喜欢没皮没脸的被李睿揍,越挨揍越开心的主要原因了,只要挨揍就能变强。比起变的更加强大,身体暂时性的一点疼痛算得了什么?个人丢失的那一点点尊严又算的了什么? 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间一长,李睿揍人的这点好处就被逐渐在黑山卫系统内传开了。人人都希望能得到李睿的“揍人”奖励。 当然,黑山卫系统的人喜欢挨李睿的揍,也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其中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李睿对大隋文化一直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包容,一般来说,李睿是不会和人计较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 更不会轻易带着自己的情绪,就无所谓开心或愤怒了。 所以,那个黑山卫系统的士兵也好,其他任何人也好,能被李睿计较而揍一次,就说明李睿没有把你当做外人。 成为了李睿的贴心人、自家人,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黑山卫、龙卫系统内部所有人期待的事情吗? 所以,挨了李睿一脚的赵十二的屁股是真的痛,但内心却又是真的因为被李睿踹了一脚而开心。 士兵、军官个个都是李睿的受虐狂,这也算是黑山卫系统的一件奇葩事了。 “回主子,还真没有具体的计划。虽然,昨天奴才们商议了几个方向,但没有主子的把关,奴才们也不敢执行。 加之,后天奴才们才行动,明天还有时间观察和调整,所以,奴才们的计划暂时只是“随机应变”这四个字而已。” 赵十二赶紧费劲巴拉的解释着。 其实,赵十二是在委婉的对李睿说: “你就做个人吧,我们这里有六个巅峰大宗师,对付对方一个最多是中级略强的大宗师还不是手到擒来?还需要什么计划?” “也行,我就不关注具体细节了,你们自己去把握,反正我要绝对的把握,那即是进入决赛的必须都是我们龙卫的人,明白了吗?” “是,奴才明白,请主子放心,这次的武林魁首一定来自咱们龙卫。” 李睿也懒得多说了,挥手要这个原来憨直,现在越来越精明狡诈的赵十二离开。李睿才不管你为人处世,是不是狡诈? 他只要这赵十二够忠、够勇,就足够了不是吗? 时间转天就到了第二天,武林大会的海选还在继续,但坐在看台上的李睿就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迹象出现。 昨天是海选的第一天,在弘法寺各擂台的抛砖引玉之下,大家的比武还基本上保持了克制,比武双方最多也就是受点小伤。当然也就更不会出现比武现场就把人打死的情况。 可是今天刚开场不过一个时辰,在比武的擂台上就出现了致残或致病,甚至是致死的比武情况。 在第七号擂台上,守擂的是打跑弘法寺和尚的大隋嵩山派长老,号称大嵩阳手的斐宾,攻擂的是大隋魔教长老,号称小魔神的曲不尽。 嵩山派和魔教这两个门派可是宿敌,嵩山派是大隋五岳剑派的盟主,其实力在五岳剑派中是最强的。 因此,每次五岳剑派召集人手讨伐魔教的时候,作为盟主就要作为表率,带头先进攻。那么,作为先锋的嵩山派自然就是死人最多的,当然,在五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剑派中也就是做出贡献和牺牲最大的门派。 也亏了嵩山派掌门的武力值够高,才能压住自己召集过来帮忙的其他门派和嵩山派内部的反噬。每次和魔教起冲突,当然也就导致了,嵩山派和魔教的仇恨越结越深。 魔教和嵩山派杀来杀去几十年,每个人手上都染满了对手的鲜血,这种如海私仇,岂是那么容易就被其他人几句话就化解的? 哪怕这人是武林魁首,其实也没什么用。 这就是武林之中的现状,有多少门派那都是有世仇的。要想化解这种仇恨,最后就只能是以一个门派彻底消失为结果,没有第二条路好走。哪里就凭借一个武林大会选出来的魁首就能缓解的? 那种武林魁首能缓解门派矛盾的言论和思想,那都是突厥可汗用来忽悠那些从未经历江湖险恶的弘法寺大和尚们的。 现实生活中哪里有那么理想的事情。 现在,在这武林大会上魔教和嵩山派,这两派就那么狠狠的对上了。 也就导致了,今天的武林大会刚刚开始,这第七号擂台上就出了事故。 也不知这嵩山派的斐宾长老倒了什么霉,用的什么招数,一下就被魔教的曲不尽长老给抓住了破绽,下了狠手。 随着“啊”的一声惨叫,跟随嵩山斐宾三十多年的左手,就被魔教曲不尽毫不客气的斩落尘埃。斐宾忍着断臂的剧痛,立即捡起自己的断臂,马上就朝擂台下面跃去。 他双手健全的时候,都不是曲不尽的对手。现在他只剩下一只手,而且由于断臂,导致气血两亏,就更不是曲不尽的对手了。 他们两个门派,可是有世仇的,在这擂台上绝不是单纯的比武那么简单,他们动手起来,那就是要人命的。 所以,斐宾也不顾什么面子,当机立断的,立即开始逃窜。废话,不逃那是要死人的。 可是,曲不尽可不会给他逃窜的机会。一招得手后,在斐宾低头捡断手的时候,曲不尽就在酝酿大招。当斐宾起步欲逃的时候,曲不尽就已经蓄力完毕。 而斐宾此时的精神已经完全集中在如何用最快的速度逃走,根本就没有精力去管其他的事情,必如,防守曲不尽的攻击。 结果,在斐宾起步的时候,曲不尽的一招终极剑招“有敌无我”就使用出来了。 而斐宾是在逃跑,整个背部那是空门大露。于是,瞬间,斐宾就毫无意外的结结实实的挨上了这曲不尽压箱底的绝招。 “啊。” 的一声惨叫以后,斐宾就应声软软的趴在擂台上再也没有声息了。 曲不尽此时也是泪流满面,拄着自己的长剑对着西方跪了下来,磕了一个头,嘴里喃喃的小声说着: “小风,哥给你报仇了,一路好走。” 要说这曲不尽可是与斐宾有着私仇的,那曲不尽的弟弟曲风就是中了这嵩山斐宾的大嵩阳手,惨嚎三天三夜才一命呜呼。 (本章完) 7017k 183.假仁假义,谁家菩提不度人 所以,曲不尽是恨极了这斐宾,这次比武他也是打听到了嵩山派是斐宾出场后,就极尽所能找到了一些顶级迷药,在两人比武的过程中悄悄的释放出来,让斐宾的速度和判断力都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 两人的武力程度其实差不多,要是真正的公平比试,没有个三天三夜,把双方的内力耗尽,是分不出胜负的。 但曲不尽可不是来比武的,他是来报仇的,所以才不会管自己用的手段是不是光明正大,哪怕是被别人说下三滥,他也要利用这个武林大会的机会,给自己的亲弟弟报仇。 反正,自己是魔教中人,本来就无需有太多那些虚名的顾忌。 在曲不尽离开擂台以后,作为擂台安保的睿丰德的保安队员走到了依然趴着的斐宾身边。 伸手试探了一下斐宾的鼻息,在检查了一下斐宾的脉搏、心跳等等以后,对远程的裁判棚做了几个手势。 很快,就有两个人抬着一副担架、拿着一块白布快速奔跑了过来。 跑到了斐宾身边,打开白布,就开始给斐宾打包,然后把打好包的斐宾抬到担架上,迅速的抬走了。 周围的观众和参赛者此时也明白了,这是本届武林大会第一个身亡的武林高手。 不一会,作为本次裁判的突厥睿丰德大掌柜李怀恩就站在了中间那个最大的擂台上,说了一句简短的话: “魔教曲不尽和嵩山派斐宾的比武,以魔教曲不尽胜利结束。嵩山派大嵩阳手斐宾已经身亡,嵩山派要收尸,一天内,赶紧到裁判席办理手续。逾期,尸体将由本次武林大会处理。” 说完后,也不管台下那数千双眼睛的注视,施施然的就下台而去。 这感觉,就好像是死了一条狗,他上来问问这狗的主人还要不?要是狗的主人不要了,他们就把这条狗当做野狗处理了。 而且,这段简短的话中透露出了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虽然曲不尽杀了那斐宾,但这就是这次武林大会的规矩。杀人无罪,赢者通吃。死的人不但白死了,而且还输掉了比武。 “李掌柜,你们守擂的安保人员怎么不阻止那魔教曲不尽杀人?” 在李怀恩下台后,弘法寺主持古尔丹就找到他,并语气中带有质问的语气对李怀恩进行发问。 “大师这是何意?贵寺在一开始,并没有要求这次武林大会的比武做到点到即止不伤人命。大师您在多次公开讲话中,以及本次武林大会的规则中,都没有点到即止不伤人命的条款。大师这是在怪我?” 听到李怀恩的反问,古尔丹马上就反应过来,自己和对方其实不是对等的关系。自己的弘法寺其实也惹不起那黑山卫的睿丰德。 一念及此,古尔丹马上缓和了口气,对李怀恩说: “李掌柜可别误会,贫僧并无任何责怪睿丰德安保人员的意思。只是上天有好生之德,能少伤人命总是好的。刚才那魔教曲不尽是先斩断了嵩 (本章未完,请翻页) 山斐宾的手臂后,才再次发招取的斐宾性命。 贵方安保人员是可以有机会制止的。毕竟是一条生命,我佛慈悲,阿弥陀佛。” 说着、说着,古尔丹还念了一句佛号。 看着这古尔丹但貌岸然一副伪君子的样子,李怀恩差点连隔夜饭都要呕吐出来,这太恶心了。要是拿突厥国师打死人,估计这秃驴会说是超度众生,绝对不会提出要睿丰德保安救人的说辞。 “不知大师是准备如何安排呢?如果要修改武林大会的章程,那是贵寺和突厥可汗之间相互交流以后决定的事情。 这次我们睿丰德只是担任裁判和安保任务。 也就是说,我们只按章程办,要是章程修改后,要求不得伤人命,我们睿丰德的安保是无有不遵的。” 李怀恩这段话把古尔丹给噎着了。 他们弘法寺虽然是东部突厥国师的师门,但却是在东部突厥地面上的一个并不太起眼的门派。而且,在佛门众多名山古寺中,他们弘法寺也是佛门里面排不上号的小寺庙。 要不是出了一个耶律鸿基这个佛武双修的天才,他们说不定在二十年前就被佛门其他教派给吞并了。 这佛门内部可也是有不同教派和教义之争的,其激烈和残酷程度丝毫不亚于敌国对战。输了可就是亡国灭种的下场。 所以,古尔丹很清楚,他们弘法寺没有强大到拥有和东部突厥大汗讨价还价的资本。 东部突厥大汗对他们弘法寺是怎么安排,他们就必须怎么执行。 既然东部突厥大汗没有在开始的章程里面说明禁止伤人性命,那么他们也只有遵从的份,哪里敢、又哪里又资格去和大汗讨论修改章程的事情。 没胆子啊。 “李掌柜多虑了,这只是贫僧一点个人的小见识,不足以修改这次武林大会的章程。 想必,要是因为不伤人命的要求,而限制了大家发挥武力的程度,势必会让很多英才因为有所顾忌而失去了正常的水准。 这可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场面。 东部突厥大汗肯定也会因为真正的人才,因为种种的人为限制,得不到晋升的机会而遗憾的。” 没办法,古尔丹赶紧绕回来。不然,要是在以后的擂台比武中,睿丰德的安保人员,一旦发现了威胁到选手生命安全的招数就抢先开枪。那这场武林大会也就不用比了。 因为,大家的招数可以说都是奔着要人命的方向去的。哪怕不是要人命,也必然是要断手断脚致残的效果。这就是所谓武术的真谛,至于后世所说的武术是用来强身健体的言论,那纯粹是蒙外行人。 武术从被创建那一刻起,就是要伤人的。 万一,古尔丹在担心,万一,这李怀恩头脑一激动答应了自己的要求,那这场武林大会可能就没办法继续了。 因为两人在比武的时候是都会出现危险的招式,比的就是你的危险 (本章未完,请翻页) 招式我能不能招架的住?我的招式是不是比你的更加危险? 要是在旁边的睿丰德安保人员,一判断两人中有一人有可能危害另一个人的性命,掏出枪来就“啪啪”几枪。那最后的结果不用比就知道,最后站在台上的必然就是睿丰德的两个安保人员了。 其他人,都会被睿丰德的安保人员,因为使用危害他人生命的招式而击毙。你说这武林大会还有举办的必要了吗? 所以,古尔丹稍稍一琢磨后,立即就怂了,马上和李怀恩说话的语气和内容就都变了。他是真怕啊,要是这次的武林大会,就这么被自己给搅和了,别的不敢说,就自己那厉害的师弟都不会放过自己。 至于那东部突厥可汗会不会放过弘法寺那就更不好说了,古尔达猜测,凭借他对东部突厥可汗的了解,可汗八成是要灭了弘法寺泄泄愤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也不是死的自己弘法寺的僧众,阿弥陀佛。古尔丹在自己心中狂念佛号,但也没有实质性的行为了。只是对着李怀恩行了一个佛家单掌礼,就急急忙忙的离开了李怀恩身边。 太吓人了,一不小心就差点闯了灭寺的大祸。 看着几乎是落荒而逃的古尔丹,李怀恩内心里在琢磨,军长到底安排我们过来做裁判和安保有什么深意? 哎,琢磨不透啊。 自从嵩山派的斐宾被曲不尽打死,那曲不尽不但没有收到大会主办方的责罚,还被判定比武胜利后,这武林大会就犹如被放出了一个魔鬼一般。 激烈程度、残酷程度提升了不止一个台阶。 慢慢的,第二个、第三个、以致更多的战死擂台的人都出现了。 他们有的确实是被暗算了,死的有点冤枉。但更多死去的选手,确实是技不如人,妄图凭借一腔血勇,用气势和不要命的精神去拼一个前程。 当然,也有侥幸拼掉眼前的对手的。但自身伤势过重,很容易就被下一个对手捡便宜。哪怕是休息,真气匮乏是可以通过磕点药就快速恢复的,可是那些拼着自己断手断脚也要把对手弄死的狠人,他们的断手断脚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恢复的。 在这擂台上,受轻伤就意味着淘汰。 受重伤就意味着丧命,毫无悬念。 除非是你受伤后,立即宣布退出这擂台赛,否则,在这杀戮之风渐起的当下,伤者就是死者的代名词。 第二天武林大会擂台赛,举行到下午的时候,整个武林大会所在的大校场,就仿佛是一个大大的露天屠宰场,但这个屠宰场中宰杀的不是牲畜,而是到处充斥着腥臭的人类血液味道。 也是在这第二天下午晚些时候,睿丰德的安保人员第一次出手了。 那是东部突厥境内,号称西域最神秘的门派白驼山和西部突厥境内,号称漠北第一门派的灵鹫宫对上后发生的。 这场比武是白驼山少主欧阳刻对战灵鹫宫大护法秋海棠。 (本章完) 7017k 184.枪林弹雨,家书一封抵万金 这秋海棠虽是一介女流,但已经深得灵鹫宫真传,一手大慈大悲千叶手硬是把白驼山少主给整的毫无脾气。 顾名思义,大慈大悲千叶手是一种带有佛家底蕴的武技,重视防守甚过重视进攻。 而欧阳刻却是没有见过这灵鹫宫的防守绝技,只是一昧的硬冲硬打。结果,一个时辰以后,不但没有打破秋海棠的防守,还把自己搞得真气散乱,力气告竭。 结果在欧阳刻旧力耗尽、新力未生,一口真气没有提起来的时候,被秋海棠一脚踹在胸口,给踹下了擂台。 按道理,既然被对手打下了擂台,那就要认输。反正自己技不如人,打输了也不丢人。 可是,这欧阳刻可不是心胸宽广之辈,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介女流给踹下了擂台。骄横跋扈惯了的欧阳刻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 于是,欧阳刻也不管是在什么场合,也不管是不是有自己家族得罪不起的人物在,两眼一瞪,右手一挥,对着自己家族安排保护自己的一个小队的人马大声嚎叫: “冲上去,冲上擂台去,干掉那个贱婢。我们重新再来。” 听到少主有令,这次跟着欧阳刻来到武林大会现场的,白驼山所属大约十几个精壮汉子就朝着秋海棠所站立的小擂台冲了过去。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突兀的枪声毫无预兆的响起。 全部都是严格按照步兵操守进行射击准备的睿丰德安保人员都纷纷举枪。 全部都是使用最有效的三连发攻击。 而且不仅仅是秋海棠、欧阳刻他们那个擂台的两个士兵在开枪。而是全部十九个擂台的安保人员,三十八杆枪在宣泄怒火。 这一阵乱枪响起足足有半柱香的时间,才渐渐平静下来。 此时,你再看过去,包括少主欧阳刻在内的白驼山所有人,不论是刚才冲出来准备去擂台上揍秋海棠的,还是留在观众席、选手席的白驼山人全部都倒在了血泊之中,无一幸免。 也就是白驼山这次来参加武林大会的人员全部遇难。包括他们的少主。 裁判席所在的凉亭内部迅速的冲出来了几十个大小伙子。就像对待斐宾一样,熟练的把这一地的尸体打包,运走。 然后,李怀恩又一次登上了中间的擂台,大声宣布: “灵鹫宫和白驼山的比武,灵鹫宫胜利。” 宣布完了以后,李怀恩第一次没有掉头就走,而是拿着话筒沉思了一会,然后开始说: “我安排人为大家重新抄写了一些这次武林大会的比赛规则,请大家一定要看清楚。需要的可以到进口处去领,有专人发放。 另外,给大家说一声,白驼山违反了武林大会的规则,比武输了还意图聚众围殴胜利者,虽然违反规则的人已经被当场处决,但白驼山其罪难饶。 后续我睿丰德会继续追究其责任。 希望大家遵守比武规则,不要给自己家族、门派找不自在。” 李怀恩这段话说的那是霸气无比。 (本章未完,请翻页) 意思也很明白,你违反了这武林大会的规矩,不但现场违规的人要被处决。 连违规人后面的家族或是门派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睿丰德口中很轻描淡写的一句,需要承担责任。但大家都明白,这对违规者的家族或是门派绝对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这斩草除根、斩尽杀绝,一直都是黑山卫发动对外战争的必然措施。 白驼山可不在大隋境内,是享受不到李睿对大隋百姓的爱护的。 这次恐怕不付出一点代价,这白驼山就难免会被黑山卫军人出身的突厥睿丰德掌柜李怀恩给斩草除根了。 第二天的武林大会,就在众人的战战兢兢中,在会场的冲天血腥气中缓缓的落幕了。 “主子,我们是不是要和睿丰德通个气?不然到时候自己人打起来了那才是笑话了呀。” 晚上再李睿居住的独院里面,赵十二有点担心的向李睿请示着。 “无妨,不就是按规则来吗?咱们按规则干掉那两个国师不就好了吗?不用去和睿丰德通气,到时候万一有点漏风的地方,反而得不偿失。” 李睿也是有着自己的考虑,并没有同意赵十二的建议。 这突厥的睿丰德到底还是在这敌国的地盘上,谁都不能保证是不是有人被突厥人渗透而收买了,还是把稳一些比较好。 不然,他一个堂堂黑山卫的领袖乔装成武林中人,过来砸对方的武林大会,这有点好说不好听。 李睿还是要点面子的。 “对了,主子,这里有一封情报署转过来的书信,应该是洛阳来的,具体就不知道是什么内容了,只是说需要您亲自查看。” 赵十二赶紧拿出,刚刚收到的那封书信。 能送到这里的书信,绝对是要紧的东西,不然谁会花费偌大的力气去送一封信? “嗯,有信?好给我吧。” 李睿接过信封后,头也没抬,一边拆信,一边挥挥手。 “十二,你们下去好好准备,明天可以随机应变,不用拘泥于什么。完成任务并保证兄弟们的安全为第一要务。去吧。” 李睿当然知道这信是谁写的,他也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应付赵十二这些事情了,他要看家书。 上次收到家书还是在第四军的军部,现在差不多也有好几个月了,看来是婵儿那里遇到了什么麻烦? 打发走了赵十二以后,李睿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书信,当头就是一句: “夫君,妾身思君,妹妹们亦是盼君早归。” 李睿就知道,这是女帝的书信了,能用这口气给自己写信的,除了自己的正房大娘子就没有其他人了。 按耐住对妻子的思念,李睿慢慢的坐在了床头,拿着信继续看了下去。 出于保密的需要,信中并没有太多私房话,也没有署名,女帝只是说,自己的儿子大了,也到了该启蒙读书的年纪。 她现在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给儿子找老师。 至于,大隋的朝政,由于黑山卫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高句丽、靺鞨、契丹、室韦等国取得的巨大胜利。女帝的威信又提升了许多。 而且,由于方腊的投降,并带领青溪军讨伐不臣,各地报有侥幸心理的反王,要么就响应李睿的号召结束造反,投降朝廷。 要么就被青溪军或者黑山卫第三军剿灭。 于是,一时之间,朝野之中再也没有人对女帝有任何的不臣之心。 女帝的各项政令,在大隋全境更是畅通无阻。 短短半年时间,就已经完全、全面的扭转了,前段时间大隋朝廷的政令不出洛阳城的尴尬局面了。 其实最好的是李睿自己教授,但李睿长期不在帝都洛阳,她也不能让儿子荒废了,于是就请黑山书院的教习先给儿子启蒙。 其他的事情,等李睿回来再商量。 当然,前提是李睿能及时回来,要是李睿还要再外面呆几年,她就要请当朝的一些文臣做儿子的老师了。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帝动用如此机密的通信渠道,不远万里的传讯,就是为了和自己的夫君商量儿子的教育问题。 想必除了女帝有这个大手笔,这也是没谁了。 看了这份家书后,李睿也慢慢的陷入了沉思,自己的大儿子,这也快七岁了吧? 古人都早熟,在这个女人十三岁就要嫁人的时代,七岁就已经算是有自己思想的大孩子了吧? 看来,这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要重视起来了。 哎,不能再一味的在外面浪了,这有了子女的牵挂就是不自在啊。 李睿突然反应了过来,自己的女帝媳妇是想自己早点回去了,故意用儿子的教育问题来让自己有所牵绊。 这媳妇太多心眼了,各种套路耍的也是让人防不胜防。 算了,这边的事情结束后就回洛阳吧,不然儿子长大了不认识自己这个父亲,岂不是一个笑话? 至于第一军那边,反正对突厥战略也发生了改变,并不以快速灭亡突厥为目标,那就要秦琼带着高级将领们到洛阳去述职好了。 不对,干脆,召开一个黑山卫全军团以上军官大会,自己在洛阳遥控指挥好了。 想当年,太祖杨坚打江山的时候,也不是亲临前线,而是充分发挥各级军事指挥员的智慧,这才是正道。 相信经过自己这一圈巡视下来,这第四军、第二军以及新建的第六军都无比稳定,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下一步,自己就要加强政治委员制度的建设了。 全国军事、军官大会也要建立成制度化,常态化的体制。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内燃机的原型机已经研制完成。 洛阳黑山工业城已经完成全部升级改造,完全胜任给各部队大量供应各种军火的任务。 而观澜别院的建设也快完工了,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 一旦观澜别院形成了成熟的生产力,李睿完全可以再武装七到八个军,并保证武器弹药的充足供应。 那时,也就是李睿对全世界露出獠牙的时候了。 (本章完) 7017k 185.超级势力,隐忍二天龙卫出 而随着无数的资金源源不断的进入李睿的金库,他的经济实力那已经不能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了。 用勉强一点的话来说,李睿黑山系统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早就已经是大隋帝国的许多倍了。 或许,现在全世界的经济体联合起来,也不一定会有李睿的经济实力的一半多。 经过不断的自我精神革新,黑山卫系统的整体实力和基本素质都已经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在此情况下,李睿根本就不畏惧大隋的任何变化。当然,在以前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李睿也不会畏惧。 当然,看到女帝来信,说整个大隋都被自己的女帝媳妇控制的如臂使指一般随心所欲。 李睿还是感到非常的欣慰。 虽然未来的路还很崎岖,但好歹自己夫妻两个还是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开了一个好头。 想着,念着,规划着,李睿就靠着床头,慢慢的进入了梦香。 因为第二天的武林大会是在一片血腥中结束的,特别是睿丰德的安保人员出手击毙了白驼山少主及以下的所有人员,并扬言还要去找白驼山本家的麻烦。 这种霸道的作法,就把来参赛的各个江湖门派都给镇住了。 也让这些总是以武犯禁,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江湖中人,真正的明白了,大隋帝国的强大。 任你再神秘,再强大的江湖门派,哪怕大家都知道,白驼山是江湖五绝之一的西毒欧阳锋的老巢。 但,在有大隋国家机器支持的黑山卫系统的一个分支部门面前都完全不够看。 是的,睿丰德只是黑山卫这个庞然大物下属的一个钱庄而已,并不是黑山卫真正的战斗部门。 但是,大家都知道,一旦睿丰德对白驼山的战斗没有占到便宜,那么白驼山将要面对的就是真正的黑山卫大军的围剿了。 所以,在今天,这个武林大会海选进行到第三天的时候,这打擂的气氛又变得很和谐融洽了。 有睿丰德这个厉害的安保和裁判在现场,除非是像嵩山的斐宾和魔教的曲不尽那种生死仇敌,否则大家都选择在这擂台上不要太拼命。 因为,这些武林中人其实多数都是粗人,讲究的就是一个快意恩仇,都不太会研究所谓的规则。 在对这武林大会的规则不太吃得透的情况下,大家还都是小心翼翼的比较好。 不然,一不小心变成白驼山那样,不但自己回不去,还要连累家里,就麻烦大了。 就在这一片和谐之中,龙卫的高手们出场了。 没有什么宣告,也没有什么自带的出场特效,就那么无声无息的渗透,到了下午申时,十九个小擂台中,也就只有三个擂台还没有被龙卫拿下。 这并不是龙卫打擂失败,而是龙卫根本还没有去打过这三个擂台。 通过昨天的仔细观察,以及今天一上午的实际操作,龙卫确信这三个擂台上的分别是: 东部突厥国师,出身于弘法寺的耶律鸿基; 西部突厥国师,出身于布拉宫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桑杰大喇嘛; 大隋魔教教主,不知出身于何门何派的东方不败。 而这号称江湖五绝的五大高手更是一个都没来参加这武林大会。 其实,缺席江湖五绝的武林大会本身就已经逊色了不少。 好在,这江湖五绝本就高高在上,不太耐烦参加这种良莠不齐的选秀大会。 所以,东部突厥可汗还是指示国师耶律鸿基,哪怕是硬着头皮也要让这次武林大会完成的圆满。 耶律鸿基在第一天结束后,还是蛮有信心,自己能作为这次武林大会的定海神针级别的存在,可以保障武林大会的顺利进行,并夺取最后的奖励。 但第二天结束后,耶律鸿基的信心就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那白驼山少主欧阳刻虽然是因为有了一个好靠山,从而纵情声色,因此耽误了修行,只是一个半步宗师级别的小高手。 可是,看到睿丰德的安保人员抬手就用手中的枪毫不费力的就击毙了欧阳刻这个半步宗师。 甚至,连这次白驼山队伍里面哪位隐藏得很深的半步大宗师,在稍微挣扎了一番以后,也被睿丰德的长枪给击毙了。 耶律鸿基对自己习武的原始动机都产生了怀疑。 自己习武有什么用呢? 原本自己是想着学好了武艺,可以保护自己在意的人。可以为普通老百姓伸张正义,成为他们的保护神。 可是现在有了睿丰德安保人员手中那么厉害的火器存在,那人们就根本不用苦巴巴的从小就开始打熬身体练功,以期长大后能成为武学高手,从而匡扶正义,报效国家。 耶律鸿基就在自我拷问,自己这一贯的坚持有什么意义? 一旦丧失了内心坚持的一贯,充满自我怀疑的耶律鸿基,武学境界也就开始慢慢地滑落。 他开始无意识的缓缓散功了。 在不知不觉中,耶律鸿基就已经快要跌入半步大宗师的境界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外力介入,就耶律鸿基这种状态,根本就不用人打他,他自己就把自己给搞死了。 而完全相反的是,龙卫为了确保胜利,已经把李睿身边的全部巅峰大宗师都安排上了。 这次是六个巅峰大宗师,对阵耶律鸿基、桑杰、东方不败这三个实力还不到半步巅峰大宗师境界的敌人。 虽不敢说是毫无难度,但凭借龙卫的拼命精神,可以说拿下这三个家伙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当然,擂台赛是公平的,因此不管龙卫有再多的巅峰大宗师,也只能一个一个的上去攻擂。 要是想一起上,要么对方也是一圈人,要么就是双方约定好,另外找地方。 否则就是违反了武林大会的规矩。 而违反了武林大会的规矩,睿丰德的安保人员手中的枪,那可不是吃素的。肯定会直接突突那些不守规矩的人。 睿丰德的安保人员一旦开始了冲突,结果往往就是残酷而现实的。不把挑衅分子斩尽杀绝,他们是不会放弃的。 申时三刻。 (本章未完,请翻页) 龙卫对三个还不在自己掌握中的小擂台,同时发起了攻击。 “侠客岛,赵实。” “沧浪宫,钱耳。” “大理孙家,孙奇。” 随着三声自报家门,龙卫的三大巅峰大宗师赵十二、钱二十一、孙十七分别登上了小擂台。 赵十二挑选的是这次擂台赛的发起者,东部突厥国师耶律鸿基。 据情报显示,耶律鸿基是这三个人中实力最强的,作为龙卫的统领,赵十二当然要挑一个硬骨头去啃了。 钱二十一自然也不甘示弱,赵十二挑选了一个国师,他也要选个国师当对手。 于是,钱二十一立即就挑选了西部突厥国师桑杰大喇嘛作为对手。 孙十七性格比较与世无争,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武痴,反正只要有架打就好,至于是和那个打?他并不介意。 所以,孙十七的对手就是魔教教主东方不败了。 古尔丹看着这同时登上三个擂台上的三个人,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异感。 倒不是因为这三个擂台现在的擂主太强,他替打擂者担心。 古尔丹虽是个和尚,但还是没有那么圣母心的。他巴不得最后是自己的师兄耶律鸿基最后获胜,其他人最好是自己摔跤,把自己摔死。 古尔丹是发现,这三个同时上台挑战的人,虽然报出来的是不同的门派,但却都具有一种类似的气质。 关键是这三个人所报的门派,都是以前从未听过的门派。 既然以前从未听过,那么就说明这个门派并不出名。但一个并不出名的门派弟子,敢于挑战很明显是大宗师的擂主吗? 要知道,耶律鸿基、桑杰、东方不败,这三人,自从昨天展露出自己大宗师的实力后,他们三个人所在的擂台就再也没有人敢于过去挑战了。 江湖生存第一规则就是,遇到强敌就赶紧躲开。 没有那些不长眼的还硬往上凑的。 所以,今天一天,其他擂台都是打的如火如荼的,只有这三个擂台是最冷清的,根本就没人去挑战他们。 现在,其他擂台已经基本都完成了挑战,只有擂主还在擂台上守着,已经没有人再去挑战了。 就在古尔丹认为,这前十九名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却突然跑出来三个家伙挑战三个大宗师。 这种怪异现象,不想引起古尔丹的注视都不可能。 要么这些从未听过的门派是未曾出世的隐世宗门,借这次武林大会的机会立威出世。 要么那就是有另外一个超级势力,借助或干脆是杜撰出这些门派的名称,到这次的武林大会上扬名立万。 反正,不管怎么去想,古尔丹也想不到是哪个超级势力能有如此之多的大宗师? 不怪古尔丹的疑惑,现在站在十九个小擂台上的就全部是大宗师境界的武者了。 虽然,境界有高有低,但都毫无疑问的是大宗师境界。 所以,古尔丹还是宁可相信,这是许多门派联合在一起过第一关的策略。 (本章完) 7017k 186.戏耍国师,李怀恩明了使命 他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哪个势力能有如此之多的大宗师存在。 要是这些大宗师都是属于一个势力。不,不,古尔丹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了,那是不可能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据他所知,也只有那有数的几个超级势力才能有资源可以培养出,那么四、五个大宗师。 而且,这些超级势力培养大宗师,还不是每代都能培养成功,这一个人是否能成为大宗师,除了宗门资源的堆积,也是要看个人的天赋的。 所以,这个世道上的大宗师才那么稀缺。 可是,这里,自己立了十九个擂台,就出现了十九个大宗师。 这说明什么问题? 如果,这些大宗师是从属于一个超级势力,那么这个超级势力一定有超越这十九个大宗师的底蕴啊。 关键是,大宗师就已经是这个世界武力的天花板了,所以每一个大宗师都无比的骄傲和自负。 能调动这十九的大宗师,让他们放弃作为大宗师的傲气,去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打擂。 这背后的指使者又会是有多么恐怖的修为? 这个组织又是有多么恐怖的凝聚力? 如果这个组织是自己的敌人?古尔丹觉得,那自己还是先一头撞死好了,因为那样就不会再收到如此大的惊吓了。 听到有人落在擂台上,并自我报名。 “侠客岛,赵实。” 一直盘膝坐在擂台上的耶律鸿基缓缓的睁开了双眼。 出现在耶律鸿基面前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 男人的相貌不算英俊,最多也只能算是勉强看的过去的那一种,一脸横肉,满嘴黄牙。 这个男人正在看着自己傻笑。 那神态,犹如是一个傻子看到了自己爱吃的美食一样,就差流口水了。 耶律鸿基很不耐烦的站起来,忍住对这个人相貌的鄙视。 也很有修养的抱拳回礼: “弘法寺,耶律鸿基。” 简单互相自我介绍完毕后,两人也就没有什么废话了。 大约互相看了有半盏茶的时间,赵十二开口了,只这一开口就把耶律鸿基给气了个仰倒: “你怎么不出招?难道是要认输离开?” “哪里来得粗鲁汉子? 贫僧是守擂者,施主你是攻擂者,施主可以先出招。” 耶律鸿基非常气愤,但良好的修养还是让他多解释了一句。 但赵十二可真是不把他气死不罢休的节奏: “我昨天看你,你还是是大宗师后期。 怎么今天看你,你就倒退到初、中期的境界了。 你不是我的对手,看你人还不错,你就主动认输下去吧。” 听到此话的耶律鸿基的心头突然一惊,自己一开始就被这个莽汉的相貌所迷惑,并没有仔细感受对方的修为境界。 在这个看脸的世道,没有一个好皮囊,就得不到强者的喜爱,就算是拜师傅,也是没有强者肯收的。 因为强者都要面子,哪里会容 (本章未完,请翻页) 忍自己的徒弟是一个丑男呢? 那要是在一些强者的聚会中、小辈的比武中,其他强者的徒弟要么是俊男、要么是靓女,而自己却派出一个粗鲁的丑男出场,不要面子的吗? 所以,耶律鸿基一开始还真没有注意,这个丑男的修为。 现在仔细一感知,耶律鸿基不由的大吃一惊,自己居然感受不到对方的修为程度。 感受不到对方修为程度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对方完全没有修为,另一个是对方的修为境界超过自己,所以自己才感受不出来对方的境界。 现在看起来,对方虽然粗鲁了一点,但绝对不是傻子。要是一个傻子就不会跑上擂台来和自己说这么多话,更不会看出自己的修为境界在下滑。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对方是一个境界远超自己的超级高手。 耶律鸿基慢慢变得严肃起来,一脸慎重的对赵十二说: “既然前辈来攻擂,我就不客气了,请小心,我出招了。” 其实,耶律鸿基也是想搞偷袭的,但是两人距离还有点远,而且现在两人大眼瞪小眼的,根本就被办法偷袭。 而要通过说话或其他小动作来转移对方注意力的事情,他耶律鸿基还做不出来。 不是他品德高尚做不出来,他前进的路上还不知道阴死过多少敌人,他是不会有心理负担的。 只是现在,他在弘法寺的诸多师弟,以及晚辈面前,实在是没脸做出一些丢人现眼的动作去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后再偷袭的举动。 这脸可以丢,但在自己这师门面前,就不能丢啊。 所以,耶律鸿基就只有硬上了。 好在,已经足够重视对方了,耶律鸿基一进攻就使出了全力,把弘法寺的一套不传绝学大力金刚伏魔杖给用了出来。 没错,既然知道对方的实力比自己只高不低,那耶律鸿基就不会有丝毫托大。 起手就用上了自己最得意的兵刃,使出了自己最厉害的杀招,力求一击必杀。 看着耶律鸿基耍着精妙的招数,举着大大的铁禅杖攻击了过来,赵十二一点都不惊慌,沉稳的取出来自己的武艺,一把匕首。 是的,赵十二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没有什么精妙的招数拿来炫耀。 他们最熟练的就是一套李睿传授的“军体拳”,兵器也是李睿传授的自由搏击中的匕首战法。 赵十二拿出匕首的一瞬间,在擂台两侧值班的睿丰德安保人员的眼睛就是一亮。 其中一个转头就走,他要去通知自己的团长,哦,整个团进入睿丰德以后,现在叫掌柜的。 也不过是赵十二和耶律鸿基过了两招的时间,李怀恩就到了擂台旁边了。 看着擂台上用一把单兵匕首,就把东部突厥国师耶律鸿基像耍猴一样戏耍的赵十二,李怀恩仿佛知道了一点什么。 于是,李怀恩开始四处观察。 他看到了同样用单兵匕首对付西部突厥国师桑杰大喇嘛的钱二十一,看到了用军体拳就逼得魔教教主东方不败几乎无法近身的孙十七。 他看到了站在另外十六 (本章未完,请翻页) 座擂台上,身子如同标枪一样挺直的十六尊大宗师。 李怀恩惊喜了,不由得开始四处大量了起来。 他的目光从选手席扫视到观众席,从观众席的最尊贵的贵宾席扫视到最偏远的免费观战席。 终于,李怀恩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了他想找的人。 一个二十六七岁的青年男人,在一圈三十多岁的男人的保护下,正在怡然自得的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看着擂台上的争夺。 当李怀恩的目光扫到那个青年男人的时候,青年男人仿佛是知道李怀恩在看他,于是青年男人竖起了右手的食指,轻轻的树在了嘴唇上。 这个手语动作,但凡是经过黑山卫系统训练的人都能明白,李怀恩当然也是懂了,这是要自己保密,不要乱说话。 至于,距离这么远,这个青年是不是在给自己做手势。李怀恩毫无怀疑,因为这个青年就是李睿。 在黑山卫系统中,李睿就是精神领袖,就是信仰,就是神。 李怀恩自己都能在人群中找到李睿,李睿又怎么会不知道自己在观察他? 此时的李怀恩,终于知道,自己的军长: 为什么调动自己这个主力作战团到这荒山野岭做睿丰德的掌柜? 为什么睿丰德还答应给这次明显是突厥人提振自己士气的武林大会做安保和裁判。? 自己这哪是给这个武林大会做安保和裁判啊,自己这是给黑山卫的领袖在做安保啊。 在看到李睿给自己做手势,立刻就被荣幸充满胸襟的李怀恩突然就像喝醉了酒一样,满脸兴奋的通红。 大约半柱香的功夫过去了,稍稍冷静下来一点以后,李怀恩对身边那个过来给自己通风报信说看到了黑山卫的人在打擂的士兵说了一句: “马上去集结全团的兄弟们,然后待命。” “是。” 团长的话就是命令,小战士接到命令后,跑的飞快,迅速传达下去。 不管用得上还是用不上,李怀恩都必须做好战斗准备,他相信自己黑山卫的领袖绝不会无聊到仅仅只是为了看武林大会而来。 他必须集结队伍,随时应变。 要是这时候谁出了一点点纰漏,让他自己在李睿面前丢了印象分,他李怀恩可是真能要谁的命的。 耶律鸿基越打越是憋屈,这架是没法再打了,对方明显是在耍着自己玩。 明明有几次,对方的匕首都可以滑过自己的咽喉,可对方就是不下杀手,仿佛是在等待什么命令一般。 就在耶律鸿基郁闷无比的时候,另外两处擂台传来了重物落地的声音。 破罐子破摔的耶律鸿基干脆就跳出和赵十二的战斗圈子,拱手对赵十二喊道: “前辈,且慢。” 然后,也不等赵十二有什么反应,耶律鸿基就自顾自的凝神向另外两座发出身体落地后闷响声音的擂台看过去。 只见西部突厥国师桑杰大喇嘛瘫软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吐血,甚至凭借大宗师的眼力,耶律鸿基都能看到桑杰大喇嘛吐出来的血里面有小碎肉,这是内脏破裂的表现啊。 (本章完) 7017k 187.大势已去,耶律氏临敌突破 要知道桑杰大喇嘛可是大宗师高阶武者啊,距离巅峰大宗师也就半步之遥。结果就这么三下两下就被人打废了。 不过这比较起来,桑杰大喇嘛还算是好的,毕竟还是清醒着的。 看那魔教教主东方不败,现在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那是被打的生死不知了啊。 看着这两人的下场,耶律鸿基突然明白了对方为什么不对自己下狠手了。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实力突然大幅度下降,导致对方丧失了对自己痛下杀手的兴趣了吧? “看够了吧,我再劝你一次,你不是我的对手,你自己认输离去是最好的,不然被打死打残了,受罪的可是自己。” 赵十二“好心”的再一次规劝起来。 其实赵十二也没那么好心,这可是帝国的国师,他巴不得趁机干掉对方。 但是,由于担心现场打死对方后,突厥大汗恼羞成怒,不但不发给奖品,还会有大军围杀自己等人。导致自己等人的行踪受限制。 所以,赵十二两次劝退耶律鸿基。 就是要破了对方的强者之心。 这武者要是没有了强者之心,不但以后修炼境界再无法有寸进。而且,在其他任何场合都于破了他强者之心的那人不可为敌。 这赵十二是打算,不战而屈人之兵。用强大的境界压力直接废了这个突厥弘法寺百年不遇的天才。 “是,晚辈确实不是前辈的对手,但不是对手,并不表示我不敢面对。” 一直被睿丰德火枪给打击的丧失信心的耶律鸿基,在现在这种几乎是绝境的情况下,居然打破了心灵的桎梏,直接破茧成蝶。 其修为也由大宗师前期,迅速恢复到大宗师后期,并在经历这一次磨练后,心境一路飙升到巅峰大宗师境界。 看着眼前这明明已经是待宰羔羊的家伙突然焕发了青春一般的恢复了战斗力。赵十二真是有种自己搬石头砸了自己脚的苦闷。 自己这是作死啊,直接一下把这家伙打个半死,废掉他的武功也就是了。 非要趁他功力慢慢散失的机会用攻心的办法来对付他。 赵十二此时无比后悔,自己又不是主子,哪有那么多好的办法和点子。 这不,自己坑人没坑到。 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死战的境地,真是不划算。 当然,赵十二也是一个战斗狂人,并不畏惧对方的强大,反而找到了一种能放手一搏的乐趣。 于是,在本次武林大会上唯一一场旗鼓相当的大宗师对决就此拉开了序幕。 两人在擂台之上开始了急速的对攻。 虽然两人对力量的控制都已经妙到巅峰,但招式对碰的时候,还是难免会有一些能量散逸出来。 于是,这滚木和黄土搭建的擂台就倒了霉,不过一会,就被两人给折腾散了架。 此时的赵十二和耶律鸿基也是越大越兴奋,根本就不去管擂台的死活。 而是就近腾挪到另一个小擂台上继续战斗。 两人翻翻滚滚一直打了两个时辰,此时的耶律鸿基才感觉有点 (本章未完,请翻页) 气力不支了。 他毕竟还是刚刚突破巅峰大宗师,虽然境界到了,但真气的存储量是远远不如早就踏入这个门槛的赵十二。 而且,耶律鸿基一边打一边在观察周围。 开始他的境界低下,还不怎么觉得。 现在他的境界升起来了,虽然真气的存储量是不足,但眼光和判断是大幅度提升了。 此时,耶律鸿基看着自己身边的那些陌生面孔的大宗师,内心是一阵一阵的向外冒凉气。 别的不说,除了和自己交手的这个巅峰大宗师。 和西部突厥国师桑杰大喇嘛交手的也是巅峰大宗师。 把魔教教主东方不败打的生死不知的也是一位巅峰大宗师。 这就三位了,耶律鸿基甚至在参赛选手席上还感受到了三股不弱于自己眼前对手的气息。 加在一起这就是六位巅峰大宗师了。 更不谈周围站着的那些陌生的中高级大宗师了。 耶律鸿基默默的数了数,居然有不下于二十个大宗师存在。 这仗还怎么打? 耶律鸿基都要哭出声了。 自己虽然侥幸突破到了巅峰大宗师,可是对面有六个。 而且还有三个完全没有出过手,一会就算是自己拼个两败俱伤让眼前这个大宗师丧失进攻能力。 可剩下的五个巅峰大宗师,自己这边可是无人能挡啊。 而要调动军队来对付这批人也来不及了啊。 就算调动外围待命的轻骑兵,来紧急救援,可这是违反武林大会规矩的行为,那睿丰德的安保人员会不会允许自己这么做? 一旦这么做了,这次武林大会岂不是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不但气不打提振突厥民心士气的作用,更会成为突厥人民心中的另一个耻辱。 我太难了。 耶律鸿基仰天长叹。 这是哪里跑出来的这么多大宗师? 就算是大隋,也没有听说过,有这么多大宗师啊。 难道这是天要亡我突厥。 耶律鸿基在复杂的思想斗争,但现场可是没有时间让他犹豫。那赵十二可是还在一招紧迫一招的在进攻。 本来就比赵十二的真气存储量要低很多。又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高强度战斗,耶律鸿基此时确实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哪里还容的下他分心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果然,稍不留神,耶律鸿基就结结实实的挨了赵十二一脚。 好在,最后关头,耶律鸿基凭借巅峰大宗师的意境,避过了心口要害,但肩膀却实在是避不过去了。 于是,耶律鸿基的左臂就毫无悬念的被赵十二一脚踢断了,同时人也被赵十二一脚给踢得腾空飞起。 剧烈的疼痛感袭来,马上就把耶律鸿基的神思给拉回到了现实。 并且,他也没有再有一丝犹豫,就在被赵十二一脚踢的腾空的时候,忍住了剧痛,就在空中,挣扎着就用自己完好的右手朝天扔出了一支旗花火箭。 耶律鸿基也是被疼痛给痛清醒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东部突厥大汗的图谋只是自己身为国师的一份职责,通俗点说,这就是一份工作职责啊。 可是,现在这份工作的完成已经涉及到自己的生命安全问题了。 这其实根本就是不需要考虑的问题,自己要是命都没有了,就算是完成了大汗交付的工作职责,自己也没有机会去享受以后的荣光。 自己又是一个谨守清规戒律的和尚,没有可以蒙荫的子孙后代,就收了几个徒弟。 要是自己人都没有了,争取到了利益还不知道最后是便宜谁家小子了? 在目前毫无胜算,大势已去的情况下,那自己还拼个什么劲? 话说,目前这局面,恐怕就是自己拼杀至死,恐怕大汗那提振突厥民族信心的图谋也注定是要付诸东流了。 因为,刚才的那用一条手臂换来的匆匆一瞥,就让耶律鸿基看到,这擂台比赛的前十九名,就没有一个是自己安排或是突厥境内的门派。 这次的武林大会,东西两部突厥的大汗,很明显就是为某个不知名的超级势力做了嫁衣。 突厥王庭前后筹备,又是出奖品,又是安排弘法寺出面主持,忙活了一场,最后的果子却被那个大势力摘走了。 没办法,这个世界虽然智谋很重要,但说到底,一切还是要以实力为尊。 没有和谋划相对应的实力,所有的计策和谋划,最后都是一场空。 既然已经这样了,自己的坚持就已经毫无意义了。 那自己又何必要赔上自己的性命呢? 在无法取胜的前提下,耶律鸿基在完成任务和保存自己的小命的二选一中,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放弃任务,呼叫骑兵过来支援,从而保住自己的一条性命。 只见,一支火箭带着尖锐的啸叫声直上云霄,并在云层中轰然炸开。 “哟,这是在摇人了啊。” 坐在观众席上,一直以一个吃瓜群众的心态看戏的李睿不由得冷冷说了一句。 其实,赵十二根本就没有对耶律鸿基斩尽杀绝的意思。 他只要夺得这个擂主的身份,那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至于这耶律鸿基,赵十二还真没看在眼里。那就是一个弱鸡,想什么时候对付,就什么时候对付就好。 结果,这耶律鸿基怕死。或许也是一种阴暗的心理作祟。 他耶律鸿基不能得到突厥大汗的奖励,其他人也不可以得到。 为此,他宁可搅乱这武林大会,让突厥骑兵冲击武林大会,所有人,大家都一拍两散。 突厥两万精锐的王庭卫队的骑兵就在这武林大会会场外面五里地驻扎。 而且,这几天以来这两万骑兵都是夜间休息。 白天,在武林大会举办的同时,这两万骑兵都是人不卸甲、马不卸鞍处于随时可以整兵出发的状态。 并随时有斥候在观察武林大会的方向,就是为了能对国师发出的信号及时做出行动。 五里地,说起来远。 但是对骑兵来说,也就是刚刚好把战马的速度跑起来,发挥骑兵最大威力的距离。 (本章完) 7017k 188.闻声而逃,硬刚黑山的后果 所以,耶律鸿基的信号放出去不到盏茶的功夫,大地就传来了阵阵闷雷般的震动。 刚刚露出一些小青芽的野草也在不断的抖动。 朝声音的来源看去,远远的烟尘犹如一道道滚滚的黄龙冲天而起。 在部队上打过仗的人都知道,这是大队骑兵过来了。 这种震动,就是无数战马奔跑起来后,大地的颤抖。 “靠,他们来真的,命令睿丰德所属用安保名义阻拦骑兵,命令龙卫所属向南撤退。留一半龙卫的大宗师协助睿丰德阻击骑兵。” 李睿看到滚滚而来的骑兵不由的有点心惊,不由的连续下了两道命令。 他倒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他担心的是龙卫和睿丰德安保人员的安危。 龙卫现在是处于被打散的状态,虽然个人武力很强,但在骑兵的千军万马冲阵中,却是异常危险。 你个人武力值再高能杀多少人?一百、一千? 要知道人力有时而穷,大宗师之下是抵不过有组织的军队冲击的。 大宗师,也就是能来去自如而已。 至于睿丰德的安保人员,昨天在他们开枪后,李睿就搞清楚了,这哪里是什么安保人员,就是黑山卫正规军的一个作战团。 既然是一个团的编制,那么抵挡或者说打散、歼灭一个两万人的突厥骑兵还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睿丰德是以生意人的形象出现的,不能硬刚突厥王庭骑兵。不然以后这突厥的生意还做不做了? 话说回来,虽然睿丰德安保的士兵不方便硬刚突厥骑兵,造成死敌的氛围。 但是,用武林大会安全保护的名义阻拦一下突厥骑兵,拖拖时间,让参加武林大会的所有人安全撤离,还是可以做到的。 现场进行擂台比武的各位江湖高手那可都是比猴子还精明的江湖人。 看到了耶律鸿基的惨状以及发出的信号,就知道事情要有变数。 等听到大队的骑兵逼近的马蹄声时,这些无所畏惧的英雄好汉,顿时就做了鸟兽散。 这武林大会的魁首的虚名哪有小命来的重要? 西部突厥国师桑杰大喇嘛还以为这骑兵是要找他麻烦的,赶紧鼓起余勇,在自己两个徒弟的搀扶下溜之大吉。 就连被打晕过去,生死不明的魔教教主东方不败都不知是被魔教教众还是魔教的敌人给带走了。 数千人的会场,短短一刻钟内就变得只剩下李睿的龙卫以及弘法寺的一批和尚了。 赵十二也没有趁机继续追杀耶律鸿基,而是谨慎的召集战友,开始坚定而快速的在李睿的外围形成了一个保护圈。 与此同时,早就已经集结完毕队伍,在武林大会场地外待命的李怀恩接到了手持代表李睿本人亲临的黑龙令。 这是一位龙卫的宗师手持黑龙令,传达李睿的命令: “着令睿丰德安保部队,正面逼停突厥骑兵,在保障士兵安全的情况下,为大家的撤离争取一个时辰的时间。” “属下遵令。” 李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恩对着黑龙令恭敬一拜,然后就赶紧去安排部署部队去了。 虽然他的部队早就集结好了,但要应对奔腾而来的骑兵,安排防卫的任务还是比较的重。 毕竟那是骑兵,是已经跑出速度的骑兵。要拦住,还是要费一番功夫的。 哲别是突厥王庭的万夫长。 虽然前段时间被黑山卫撵得像兔子一样满草原乱跑,但其实损失的士兵并不多。 因为他的万人对根本就没有和黑山卫正面的交过手,所以,他部队减员主要原因是,一些跑得慢的士兵没有跟上大部队而走失。 但哲别丝毫不敢小看黑山卫,因为王庭其他五个万人队,曾经和黑山卫对上过。 结果,结果就是他的万人队现在有两万士兵,而那五个万人队的万夫长、千夫长全部死绝。 仅仅余下了几个百夫长带着一些散兵回到了王庭。 大汗见此情形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总不能不管回来的士兵吧? 最后,只有把这些逃回来的散兵游勇统一编入他的万人队。 所以,他反而因为这次战争,部队人数得到了充实,实力得到了提升。 但是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那些和黑山卫战斗过后逃回来的士兵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听不得鞭炮的声音。 平时也还好,和正常人一样,该吃吃,该喝喝,打仗砍人都没问题。但是,只要听到鞭炮的生意,就一个个马上逃得远远的。怎么叫都叫不回来那种。 哲别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问那些士兵,那些士兵满脸恐惧和害怕,就是不愿意说。 这和黑山卫在草原上玩了一年的捉迷藏,这些士兵表现也还好,于是哲别就没有继续追查这一现象。 可是,这一疏忽,今天就遭到了报应。 哲别带领的两万骑兵距离武林大会的距离只有五里路。 骑兵一个冲锋,不要一炷香的功夫,也就到了。 就在他们距离举办武林大会的会场不足一里地,都可以看到弘法寺和尚的光头的时候,意外突然发生。 铺天盖地的炮弹在冲锋的骑兵中炸开,犹如炒豆子一样密集的枪声响起。 其中那好像把布帛撕裂的声音听起来尤其恐怖。 要是李睿在这里,他就会对突厥的骑兵说,大家回去吧,有水冷式重机枪防守的阵地,不是只有冷兵器的骑兵能攻破的。 可是李睿不在这里,哲别也没有和黑山卫打过交到,并没有切身体会过黑山卫战斗力的恐怖。 于是,这支在第二军征伐东部突厥时好不容易保存下来,没有被黑山卫吓破胆的万人队就碰到了他的宿命。 骑在马上正冲锋的带劲的突厥骑兵,一个个犹如被割倒的麦子一般,就那么摔下马来。 许多正冲锋的马匹也被击毙或被爆炸的炮弹击伤,或者被炮弹巨大的爆炸声给惊吓的到处乱窜。 也就是一瞬间,冲在最前面的一个千人队就被打残了。 为了抢功劳,哲别是安排自己最亲信的一个千人队,做这次驰援国师的先锋的。 他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虑,都是一些绿林草莽,他的骑兵部队一冲,肯定就能完胜。 不但能讨好国师,还能杀敌取得功绩。这好的事情,一定是要便宜自己人的呀。 可是,现在看到自己最亲信、最得力,也是这个万人队中最强的一个千人队在一个照面下,就只剩下大猫小猫三两只了。 默默数了一下,自己嫡系亲信的千人队只回来了不到三十人,哲别眼前一黑,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 让哲别惊喜的事情还没完,两炷香以后,等他率领中军赶过来的时候,他的这支两万人的骑兵部队,只剩下了不到九千人。 是的,那些在这一年的捉迷藏时期被遗忘的伤痕,在部队的前锋被睿丰德的安保团消灭的时候。 那些,曾经和黑山卫接触过,被打怕了的士兵的记忆复苏了。 于是这些士兵就逃了。 毫不犹豫的逃走了,哪怕哲别派在军中的监军和督战队连续斩了数百逃兵也没用。 根本就止不住这逃跑的势头。 哲别到了以后,不由得暗暗庆幸。 庆幸自己,为了避免残军散步恐惧敌军的言论,而没有把自己的嫡系部队和那些收编的残军进行混编,不然今天搞不好一个士兵都不会留下来,都会被吓跑。 那还打什么仗? 不管如何,自己手中还有九千骑兵,实力尚存,因此哲别并没有掉头逃跑。而是在琢磨,怎么继续完成驰援国师的任务。 哲别到底还是没有吃过黑山卫的亏,完全不理解他现在是在作死的边缘疯狂的试探。 看着对面似乎不到一千人的部队,哲别也是在疑惑,这里为什么会有使用火器的黑山卫? 两国不是停战了吗? 听王庭的大人们分析,黑山卫近期不是不打算灭亡突厥了吗? 这里怎么会有这么一支黑山卫的部队? 脑中充满疑惑的哲别,命令后续跟进的骑兵减慢马速,停下来列阵。 于是,大约九千突厥铁骑就在距离武林大会会场不到一里地的地方停了下来。 面对不到一千人的睿丰德保安团,开始列阵。 这个距离,马儿是跑不起来速度的,没有速度加持的骑兵,其实就已经自己废掉了一半以上的攻击力了。 “将军,这对面的部队不像是黑山卫的作战风格。黑山卫作战,那里会只防守而不进攻的?” 被大汗派给哲别做副将的摩尔他对哲别说着。 摩尔他是参加过对黑山卫作战而幸存下来为数不多的百夫长之一。 至于和黑山卫战斗过的万夫长和千夫长,很不好意思,在战斗之初黑山卫的狙击手就会对地方的高级将领进行“点名”。 而突厥人的万夫长和千夫长为体现自身的贵族身份,穿戴打扮都于普通的突厥士兵大相径庭,于是也就成了黑山卫狙击手的最好辨认的狙击对象。 因此,一般和黑山卫硬刚过的突厥部队,只会有服饰基本和普通士兵接近的百夫长还会有一些漏网之鱼。 万夫长和千夫长,那就别想有好个好了。 (本章完) 7017k 189.想通因果,突厥最后的面子 摩尔他毕竟和黑山卫正面战斗过,对黑山卫的战斗风格还是有一点了解的。 “怎么说?” 哲别很是谦虚,只不清楚的情况,自然是要问清楚的。 摩尔他用手,摩挲着自己脖子上的一处被弹片擦伤的伤痕,目光幽深的盯着对面的阵地,开口回答哲别的问题。 “黑山卫的战士,那就是一群疯子,他们仗着武器犀利,几乎都是猛打猛冲的作战风格。 除非被几十倍的敌人围住,否知是不会做阵地防御战的。 我看对面几乎就是黑山卫一个团的编制,也就是一个千人队。 有这个编制的战斗力支撑,说句不怕灭咱们自己威风的话,咱们这九千、万把人还真不够对方塞牙缝的。” “你的意思,对面其实不是黑山卫?不是黑山卫怎么会有如此犀利的火器,如此严谨的战法?” 哲别不信的反问。 摩尔他沉默了一会以后,有点犹豫的说着: “会不会有这么一种情况?我听说这次武林大会,可汗请的睿丰德大掌柜做裁判,并请了睿丰德的安保队伍做的武林大会的保安。会不会?” 摩尔他没有说完,但哲别听懂了。 摩尔他的意思是会不会是睿丰德的安保队伍故意为难自己,借机对突厥士兵下毒手? “不会。” 哲别坚定的说。 “睿丰德的大掌柜没有这么蠢,他们是来做生意的。大汗请他们做裁判和保安都是付出了代价的,他们不会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的。” 摩尔他最后说: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其实是国师破坏了这次武林大会的规矩,和睿丰德并没有沟通好,就呼唤我们过来。那些呆板的睿丰德保安自然不会让我们进入会场。” “好了,我们不用猜测了,安排一个人去问问就知道了。” 突厥战士中,多数都是没有文化的粗人,更不知道红尘十丈的可贵。因此,不怕死的人多的是。 哲别很轻易的就找了一个人,脱掉盔甲、卸下武器,高举白旗,向对面的战阵走了过去。 看着自己选的这个敢死队员顺利的进入了对方战阵,在经历一番严厉的搜查以后被带入后面的大帐中。 哲别才松了一口气,他有了基本判断,对面一定不是黑山卫。 虽然哲别没有和黑山卫硬刚过,但不影响他听说过黑山卫的作战风格,黑山卫打仗是不会留活口的。 更不会接受异族人的战场投降。 也就大约一个时辰的时间,哲别派过去的使者安全的回来了。 并带来了让哲别感到开心的消息。 对方真的不是黑山卫,只是谨守合同约定的睿丰德的保安团。 虽然自己的部队损失了一个千人队,吓跑了一个万人队,但能够不用面对那恐怖的黑山卫,这就让哲别开心不已了。 他知道睿丰德也是黑山卫系统的一个部门,但这又怎么样? 睿丰德的金字招牌就是,不管是谁,只要价格合适,他们就可以签合同做生意。 特别是睿丰德钱庄,那更是铁打的信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哪怕是在大隋内乱,黑山卫和周边诸国开战的特殊时期。 只要你有睿丰德开出的存单,不管你是在大隋还是在高句丽,也不管你是在靺鞨还是在东西两部突厥,都能到睿丰德兑换成真金白银。 讲信誉、守合同,这是睿丰德的优点也是睿丰德的硬伤。 至少所有黑山卫系统以外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一旦睿丰德和你签订合同,除非你付出合同违约金,并双方协商一致后解除。 否则,睿丰德就会单方面完美的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责任履行。 这次,哲别碰到的情况就是这样。 突厥大汗和睿丰德签订了合同,并支付了一笔可观的报酬,要求睿丰德提供这次武林大会的裁判并进行保安。 那睿丰德就要保证这次武林大会在规则范围内公平公开的完成。并保证这次武林大会不会受到其他势力的影响而被中断。 而突厥国师耶律鸿基在自己擂台比赛失败后,悍然发动突厥骑兵对武林大会进行攻击,意图中断本次武林大会。 这就是突厥国师不守规矩了。 睿丰德看在突厥国师是自己的合同订立方,还是给留了一点面子,并没有因为扰乱武林大会而当场击毙耶律鸿基,只是把他控制了起来。 这本来就是睿丰德的安保和裁判的工作范围。 试想,如果不是耶律鸿基发动骑兵冲击武林大会,而是桑杰大喇嘛发动骑兵冲击武林大会,睿丰德管不管?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睿丰德必然要管,而且还要管到底。甚至当场击毙桑杰大喇嘛都说不定? 哲别派过去的信使回来这么一说,哲别也没话说了。 而且信使回来还转达了睿丰德大掌柜的意思: 这是突厥国师的错,不是睿丰德违约。 睿丰德直到现在还在浪费弹药,维持这次武林大会的基本尊严。 也就是说,睿丰德没有让突厥骑兵冲进会场,就是维护了这次武林大会的尊严。 不至于让这次武林大会开的如同一个闹剧一般收场。 而且,人家睿丰德大掌柜还问:这武林大会还开不开? 毕竟,现在只角逐出前十九名,并没有诞生出这次武林大会的魁首。 当然,国师耶律鸿基是被淘汰了。 道理都在别人那边,自己这边不占理。 关键是别人占道理,还拳头硬,自己打不过。 这怎么办? 赶紧到王庭,请示大汗吧?不然还能有什么办法? 好在王庭距离这里不算远,快马一个多时辰也就到了。 此时,耶律鸿基的肠子都快悔青了。 自己比武失败也就失败算了,自己为什么头脑一热,要发出攻击武林大会的旗花火箭? 关键是,自己在那一瞬间完全忘记了,这次武林大会聘请了睿丰德做保安了。 自己在没有和睿丰德大掌柜沟通的情况下,就要王庭骑兵冲击武林大会,这会是什么结果? 王庭骑兵要是冲击成功了,那势必会大量杀伤睿丰德的安保人员。 事后,睿丰德报复起来,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汗一定会把自己推出来做替罪羊。 但是,更大的可能是王庭骑兵冲击失败,被睿丰德的保安团给拦在外围,进不来武林大会的会场。 那时候,自己还是要被大汗推出去祭旗,告慰冲击失败而冤枉丧生在睿丰德枪口下的突厥战士的亡灵。 耶律鸿基想通这点以后,眼神一直都是空洞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死定了。 自己死了以后,以这东部突厥大汗的性格,为避免有人为自己复仇,大汗必然会斩草除根,那这弘法寺也必然灭亡。 好好的一个武林大会,怎么就搞成这么一个结果呢? 要是自己不发出攻击武林大会的信号呢? 耶律鸿基想起当时自己发出信号后,自己的对手那个侠客岛的赵实看自己的眼神。 那个眼神就是看傻子的眼神啊! 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冲动?那么怕死呢? 以那个赵实的境界功力,要是想杀自己,怕不是刚一交手就能致自己于死地。 但对方没有,而是象猫戏老鼠一般在戏弄自己。 可能自己的境界突破是出乎了对方的预料,但对方宁可和自己对拼两个时辰,都不下杀手。 耶律鸿基明白了,这都是对方的阴谋,对方是在逼着自己发出信号。 对方到底是什么势力?这么操作是什么目的? 一旦知道自己必死以后,耶律鸿基反而能够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了。 拥有那么多大宗师的势力,绝对不会是无名的势力。 搅乱武林大会会对谁有利? 再追溯一下,大汗怎么会想起来办武林大会? 这一切,就好像有一支无形的大手在操纵着。一环扣一环,生生的把东西两部突厥王庭最后一点尊严都打掉了。 让东西两部突厥王庭在输掉战争后,又在武林、江湖上,也就是在民间输的连最后一丝遮羞布都不给剩下。 谁能有如此胆魄和手段? 耶律鸿基分析来分析去,突然一个人的名字突兀的冒了出来。 大隋睿亲王、大隋帝夫、大隋文圣,大隋软饭王,黑山卫的缔造者,屠杀高句丽、靺鞨、契丹、室韦的幕后主使者。 李睿。 想到这个人,想到他的神奇,耶律鸿基突然间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的大彻大悟。 原来心中所有的疑虑,都说的通了。 但,想通了又能怎么样呢? 耶律鸿基看着房间外面的两个背着枪的睿丰德保安,内心那种因为枪械而产生的失落感又一次开始冒头。 他现在左臂已经完全废掉了。 由于刚刚境界提升到巅峰大宗师,还没有稳固境界就进行了一场大战,并遭遇了身体的损伤。 耶律鸿基的境界就卡在了刚刚突破到巅峰大宗师的程度。 也就是说,耶律鸿基的功力境界虽然突破了巅峰大宗师,但却奇葩的成为了一个最差劲的巅峰大宗师。 也就是说但凡突破到巅峰大宗师的人,都比他强。 要是以前,没有见识到那么多巅峰大宗师的时候,耶律鸿基还会为自己突破到大宗师而沾沾自喜。 (本章完) 7017k 190.自己约的,丢人也要做圆满 毕竟,这可是巅峰大宗师,是东、西两部突厥的武学第一人。 可是现在,在他见识到那神秘势力的多位巅峰大宗师以后。 他就知道,自己这点实力在许多人眼里真是什么也不算。 特别是现在,自己身体伤损,行动不便的时候,耶律鸿基就更不敢肯定,自己能不能躲得过睿丰德安保人员的枪械。 所以,现在睿丰德的大掌柜是很客气的把他请到这间房间居住的时候,耶律鸿基也知道,自己是被软禁了。 但他没有想过要逃走。 他不敢赌,也不愿意赌。现在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自己没有必要亡命天涯。 或许?万一?东部突厥可汗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巅峰大宗师而原谅了他今天的召唤骑兵冲击武林大会的事情呢? 那要此时,他直接逃走了,岂不是畏罪潜逃? 耶律鸿基认为,此等蠢事,智者所不为也。 于是,他就在李怀恩的关照下,踏踏实实的安心被软禁。 一个时辰以后,东部突厥王庭。 “你说什么?国师自己召唤你们冲击武林大会?” 东部突厥可汗在王庭的金帐中大发雷霆。 可汗完全没有关心国师的已经断掉一条手臂的问题,而是直接关心这国师召唤骑兵,意图破坏武林大会的事实。 这次武林大会是他放下老脸主动邀请西部突厥可汗一起联合行动,并主动降低身段,邀请前两个月还在死战的黑山卫系统的睿丰德来做裁判和保安。 为此,他向西部突厥和睿丰德都支付了丰厚的酬劳。 就是为了提振被黑山卫打趴下的民族自信,重建王庭在全体突厥老百姓心中的神圣地位。 这一切,国师耶律鸿基都是知道和亲自参与的。 而这一切又都被国师亲手给毁了。 所以,也由不得大汗不生气。 哲别跪在大汗的脚下,感受着大汗的怒气,一动都不敢动。 虽然大汗老了,但狮子老了也是狮子,那股万兽之王的威风和气势可是历老弥坚。 就凭借气势,就把哲别给压的快踹不过气了。 “自己好歹也是半步宗师的高手,难道大汗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学高手?” 哲别心下在暗自揣测着大汗的实力,是宗师?半步大宗师?不会是大宗师吧? “好了,” 发了一会脾气的大汗,收敛了自己的威势,又犹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样吩咐着: “哲别,你就把队伍带回来吧。 那些逃走的军士,他们愿意回来继续当兵,你就欢迎,要是不远意回来当兵的话,你也不用去查找追究了。 黑山卫的火枪,确非人类血肉之躯所能康航,不怪他们逃走。” “是,我马上把队伍带回。只是,大汗啊,那这地武林大会怎么收场呢?虽然国师受伤,第一名可能与我东部突厥无缘了,可是,总不能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吧?” 哲别斗胆问了一句他职责之外的问题。 “问的好,你考虑的对。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算这次武林大会的第一名不是我突厥国师,也不能闹出无疾而终不了了之的武林大会。 这是我们自己举办的武林大会,丢人也要圆满完成。 大不了,隔几年以后,等我们有夺取魁首的实力后,我们再办一次就是了。 这样吧,你过去武林大会,做我的代表,继续完成这次武林大会最后选拔后再把部队带回来吧。 要你的兵护送国师回王庭养伤吧。毕竟他伤了根本,是需要好好养养了。” 大汗在说国师伤了“根本”的时候,那可是说的咬牙切齿的。 真不知是说国师受了断臂的大创伤,伤了身体的根本。 还是说国师胡乱指挥骑兵冲击武林大会,让老百姓抛弃了对突厥王庭最后一丝信任的事情。 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这是伤了“国家存在理由”的根本。 “是,大汗,我这就去办。” 虽然大汗表扬了哲别,并听取了他的提箱,但哲别还是跪着离开大汗金帐的。 不为别的,就为表达对大汗的尊敬。 在所有突厥人心中,大汗可是长生天的儿子,是神之子。 大汗的所有决定都是必须要尊重的。 又一个时辰以后,时间已经接近凌晨。 哲别终于回到了武林大会会场外围的军营,自己的军队和对方的军队完全不在同一个时代,胜负早注定。 所以,这次哲别离开后,这里的突厥王庭骑兵根本就没有进攻。 而李怀恩带领的睿丰德保安团也只是防守,并没有利用自己的优势火力,主动的进攻突厥骑兵。 进攻方和防守方就似乎都是那么执着,但确实陷入诡异的平静。 突厥王庭骑兵是打不赢,不敢打,现在主将回王庭请示大汗了,部队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而李怀恩收到的命令是拖延对方骑兵一个时辰。 现在,通过一个下马威灭掉了对方一个千人队以后,很明显突厥骑兵是怂了,不敢进攻了。 出于拖延时间的立场考虑,李怀恩才利用睿丰德“讲规矩”的口碑和这来进攻的突厥骑兵代表打口水仗。 反正,多拖延一会时间,领袖撤退的主动性就更多一点。 结果,出乎李怀恩的意料,这一向蛮不讲理的突厥人,居然和自己这个顶着睿丰德大掌柜头衔的黑山卫主力团团长开始了谈判。 哲别回到自己的部队以后,马上把上次和睿丰德谈判的那个敢死队员叫过来,仔细叮嘱了一番后,也不顾现在是深夜,就逼着他赶紧再走一趟。 去对面睿丰德进行交涉。 按大汗的意思,这次调兵冲击武林大会只是国师耶律鸿基个人的行为。而突厥王庭的意思是继续完成这次武林大会。 而要继续完成这次武林大会,还真不能缺少睿丰德裁判和安保。 所以,哲别这次叫人过去对睿丰德的大掌柜说的,其实就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武林大会必须继续举行,请睿丰德继续履行以前达成的协议。 现在已经远远超过李睿要求拖延一个时辰的时间了。 但拖延时间,难道不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越长越好吗? 于是,李怀恩也迅速的融入了这睿丰德大掌柜的角色,开始和哲别就睿丰德的利益展开拉锯战了。 李怀恩的理由很正当。 我睿丰德完美的履行了我们对协议的责任,但你们突厥王庭却是故意安排你们的国师在捣乱武林大会。 这捣乱武林大会的其他人,我睿丰德的保安都毫不犹豫的击毙了对方。 但,这国师却是突厥王庭的重要人物,睿丰德不好击毙。 现在,你们要带国师回王庭,没问题啊。 但要加钱。 难道保护好你们国师不被他的敌人干掉,不用加钱的吗? 再说,这国师可是受伤了,治疗伤势用药,难道不需要用钱的吗? 而且,为了保护武林大会不受到突厥骑兵的冲击,睿丰德花费了大量的军火来进行防守。 现在,你们大汗要继续完成武林大会,那也是我们主动防守后的结果,那么也是要加钱。 难道保护好了武林大会不受冲击不用加钱的吗? 开始的合同里面可是没有说,雇佣睿丰德的主顾可以自己进攻武林大会。这就是对对待合作伙伴的不诚信。 为了弥补突厥王庭对睿丰德所有人员造成的心灵创伤,还是要加钱。 我们睿丰德和突厥王庭就是雇佣关系,既然超出了雇佣合同的约定,那么你突厥王庭就要加钱。 不然,睿丰德可不是好欺负的。 听到自己的谈判代表,带回来的一系列要加钱的理由,哲别懵了。 他只是一个突厥苦孩子出身的带兵将领,大字都识不了几个。 哪里是这个曾经在黑山军事学院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李怀恩的对手。 在听睿丰德的人说他们不是好欺负的时候,哲别都要哭出来了。 大汗要自己完成的任务,这睿丰德不肯配合,那是肯定完成不了的。 算了,你们都是爷,都是不能欺负的,那就只有我哲别是好欺负的行了吧? 被逼的毫无办法的哲别,又委委屈屈的回王庭,找大汗去了。 可是,现在已经是深夜,哲别回到王庭所在后,也不敢去打扰大汗休息。 只能在王庭金帐外面守着,等着大汗睡醒了再说。 等大汗睡醒了,给哲别拨了款。 哲别带着几大车金银回答到了自己的军营,向睿丰德交钱后,带入进入武林大会会场的时候,时间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 没办法,这睿丰德就是开钱庄的,只相信金银,不接受银票。 而几大车金银的运输可不像是快马奔驰那么迅速,这路上一耽搁,时间也就过去了。 这么一来,李怀恩就为李睿的撤离争取到了整整的一天时间。 李怀恩根本就没有想到,突厥这次怎么这么好耍弄? 他只是提了一个简单的要加钱,要现银的要求,就硬是让整个突厥王庭鸡飞狗跳了一整天来为他这个要求筹钱。 看来他们大汗把这次武林大会看的很重,只是这次应邀过来的江湖门派和李睿龙卫的大部分人都撤退了,这武林大会还怎么玩? (本章完) 7017k 191.评选魁首,打工人的打工魂 李怀恩觉得,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突厥王庭确实是没落了。 居然会被自己这一个黑山卫系统内的一个部门的驻外代表给敲诈了。 但既然突厥王庭如此上道的任凭敲诈,那李怀恩还就真没办法在找理由拒绝哲别带兵进入武林大会会场了。 当然,已经是残疾人的突厥国师,也是要还给突厥王庭的。 李怀恩并没有在耶律鸿基身上做什么手脚,一方面耶律鸿基虽然受伤了,但却不是致命伤,人家好歹是巅峰大宗师,还是要给予应有的尊重的。 其次,这耶律鸿基的巅峰大宗师在突厥说起来牛的不得了,可以说是东西两部突厥的第一高手。 但在黑山卫看来,也就是那么回事。 不说龙卫那些经过系统培养,大量量产的巅峰大宗师们,都可以轻易打败耶律鸿基。 就他李怀恩,一个黑山卫主力团的团长,都不是太在意所谓的巅峰大宗师这种个人高端武力。 要想对付这耶律鸿基,对黑山卫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 安排两组狙击手,还不用ss级别的,估计a级的狙击手就够了。 让狙击手,踏踏实实的跟踪蹲守他耶律鸿基几天,就可以轻易的在耶律鸿基最放松的时候,抓住时机一枪毙命。 就算一枪干不掉,第二组再补上一枪就是了。 现在黑山军工联合体里面有那种特种子弹,体积不大,和平常狙击枪子弹差不多,但威力却是一般狙击子弹的几十倍都不止。 耶律鸿基只要挨上一枪,哪怕不是击中要害,也会马上丧失战斗能力。 所以,在拥有跨越这个时代的热武器的黑山卫面前,哪些所谓的江湖高手是多么的不值钱。 最后一点,其实李怀恩有强烈的好奇心。 他就想知道,这一向以残暴和小心眼著称的东部突厥大汗会怎么对待这个搅乱他计划的国师。 是煎炒烹炸,看突厥可汗怎么选? 反正,不管他怎么选,都是在对自己国师下手,以后他手下对这个大汗的忠心之后,是不是就要考虑一些退路了呢? 只要人心散了,突厥这个本来就不稳固的队伍,就自然距离分崩离析不远了。 “李大掌柜,这武林大会的人都散的差不多了,后面该如何进行?你是裁判,应该有点什么想法吧?” 在哲别抓破脑袋也没有想出办法的时候,他灵机一动,就跑来请教闲的没事的本次武林大会的裁判李怀恩李裁判来了。 “嗯,那要看大汗的意思了。” 李怀恩试探了一句。 哲别是个老实孩子,搞不懂那些弯弯绕,也就实话实说了: “大汗到不介意是谁取得这武林大会魁首的位置,只是要这武林大会有始有终,不折损我大突厥的面子就好。” 听到这老实孩子的话,李怀恩面现难色,郑重的说: “大汗英明啊,前面虽然被国师破坏了,但进入决赛阶段的十九人已经都选出来了。其实就可以在这些人里面角逐一个魁首就完事了。” “李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掌柜睿智。 不过,这前十九名的人现在在哪里呀?我要怎么去安排呢?” 看着眼前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突厥万夫长,李怀恩直接就说: “这些人都离开的差不多了,但前六名都还在会场。让他们自己商量着排个序,我们直接从第一顺着往后选人就是了。” 由于,李睿交代巅峰大宗师留下来协助李怀恩镇压不服从的人。 所以,这次比赛的前六名还都在睿丰德的招待中。 而李怀恩相信,这些人对如何排序那是很好商量的。 毕竟,通过自己的观察,从那标准的军姿和雷厉风行的作风,这些一点一滴的小细节中,李怀恩能确定,这前十九名都是和自己一样出身于黑山卫的铁血军人。 这是一群有组织有纪律的士兵,而不是那些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只能靠拳头硬来决定排名的武林中人。 所以,这在其他人看来很复杂的江湖排名,对他们来讲,反而是最简单的事情。 难道你得到了武林魁首,你就可以不给李睿倒茶? 难道你成为了武林英雄榜前十,你就可以不值班站岗? 根本不可能的嘛。 毕竟,对龙卫们来说,参加这次武林大会,只是执行了一次任务而已。 获得好的名次,只能说这次任务执行的比较完美,完成了任务目标。 至于那些武林榜排名,对龙卫而言并无实际意义,所以他们也并不看重这些连李怀恩都瞧不上的江湖虚名。 况且,参赛人员还都是用的假名,报的子虚乌有的假门派。 以后,你江湖中人,就算要去找这些排名前十九的大佬拜师学习,都不知道这门派的山门在什么地方。 这样,大排起名来,就更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那些离开的人怎么办呢?奖品怎么送呢?”哲别在发愁。 “简单,我们睿丰德是裁判,排序是裁判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们睿丰德来排序就好了。” “至于奖品怎么送到得奖人中,那就更简单了。他们在上台争夺魁首的时候,都是登过记的。我们睿丰德生意遍天下,保准一定能让奖品送到得奖人手中。” 哲别闻言,大喜,对李怀恩又是作揖又是打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只要完成大汗交办的任务,顺利完成这次武林大会就好,至于谁是魁首? 与他一个小小的万夫长何干? 没见到,大汗都对突厥子民能得到魁首这件事,不抱侥幸心理了。 反正有睿丰德的大掌柜给兜底,有大汗给背书,哲别也就马上点头如捣蒜的同意了李怀恩的建议。 此时的哲别完全就是一副打工人的心态,根本就没有主动去想那些打擂取胜的人之间有什么联系? 那些一哄而散的人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存在? 国师又不是一个蠢蛋,能把国师逼着放信号,不顾武林大会,不顾突厥王庭体面,硬是要大军冲击武林大会的原因是什么? 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看,这应该是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股东或最起码是一个董事应该考虑的问题,作为一个打工仔的哲别当然不会去考虑。 所以,李睿离开后,布置的诸多反包围,反围剿的措施都没用上。 因为,就没有人去追击他。 唯一有点思想,有点担当,已经想通了大致情况的东部突厥国师耶律鸿基还在软禁他的地方唱“铁窗泪”。 就算是耶律鸿基想找人说说,他这几天也不会开口。 耶律鸿基又不是笨蛋,他当然知道这睿丰德是黑山卫的一个部门。 他怎么会蠢到去向睿丰德的大掌柜说: 这一切都是黑山卫搞得鬼,和我没关系啊。 耶律鸿基后来也想通了,黑山卫诸人,不顺手宰了他的原因。 正是因为想通了这点,耶律鸿基更是为黑山卫领袖那近乎妖孽的智慧而恐惧。 这样的敌人,真是东西两部突厥能与之为敌的吗? 很简单,黑山卫这次做的滴水不漏,就连比武也是光明正大的用碾压的手段,安排境界、武力比对手高的人来参战。 而且是提前用许多子虚乌有的门派名称,堂而皇之的报名。 一切行动就那么大大方方的都摆在明面上,完全没有一点点遮遮掩掩的小动作。 完全按照武林大会的规矩来,没有任何作弊。 靠的就是硬实力。 话说回来了,就算以后的某一天,大家都知道这次黑山卫参加了这次武林大会。 那谁也说不出一个不来,你武林大会不就是要选拔天下英雄吗? 那么我们黑山卫派人来了,又有什么不对? 这些人都是宗师、大宗师,自己创建一个门派参赛又有什么错? 我们黑山卫又没有群殴,又没有用投毒、偷袭等下三滥的手段。凭什么不能得到这武林魁首? 你耶律鸿基别说是向睿丰德大掌柜投诉了,就算是向东部突厥可汗哭诉都没用。 谁让你技不如人,让人在擂台上堂堂正正的打败了呢? 突厥人一向是崇拜英雄,信仰丛林法则。 谁的拳头大,谁说的话就有道理。 你耶律鸿基一个败军之将,说破了大天,也是在为自己失败找借口而已。 这些借口,对突厥王庭的任何人,都没有任何说服力。 难道,释放信号要起兵冲击武林大会的,不是你耶律鸿基本尊? 一句话就把耶律鸿基给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让他百口莫辩。 对一个出于这种境地的国师,黑山卫当然就不会去要他的性命。要是真的在擂台上取了耶律鸿基的性命,反而成全了他的名声。 要是,在现在,擂台下取了他耶律鸿基的性命,那样反而会让突厥大汗怀疑这次武林大会是有人动了手脚的。 睿丰德或者说是黑山卫,就让他耶律鸿基全须全尾的回去突厥王庭丢人现眼,对于这次武林大会来说才是一个完美的收官。 于是乎,在自从有武林大会历史以来,第一次,由评议而不是由擂台比试的十强就这么诡异的诞生了。 (本章完) 7017k 192.完美落幕,基于实力的对话 大隋软饭王192完美落幕,基于实力的对话三天后,武林大会宣布落幕,同时英雄榜也对外公布。 第一名:侠客岛,赵实。 第二名:沧浪宫,钱耳。 第三名:大理孙家,孙奇。 第四名:琅嬛福地李家,李戚武 第五名:无量剑派周家,周玖。 第六名:天地会,吴陆一。 第七名:东部突厥国师,耶律鸿基。 第八名:洪门,郑8师。 第九名:西部突厥国师,桑杰。 第十名:魔教教主,东方不败。 第十一名 李怀恩完全按照这些人在擂台上的表现,公正无私的进行了排序。 耶律洪基虽然是最差的巅峰大宗师,但毕竟也是一尊巅峰大宗师。 出于尊重实力的考量,李怀恩没有计较耶律鸿基扰乱武林大会的事情,还是把他排在了大宗师后期境界的洪门郑8师后面。 哲别看不懂这些化名的意思,可是李怀恩一眼就能看出这些人名字中的猫腻。 黑山卫从组建起,各级别大佬的名字都很简单。 而且越是级别高的大佬,名字就简单到一个姓氏加一个数字的程度。 这些化名,李怀恩一看就明白,这可都是真正的领袖身边的人。 你看那名字,不是赵十、就是钱二、孙七,要不就是李七十五、周九、吴六十一。 说不定,就是领袖身边那些警卫部队的人,奉了领袖的命令,出打打擂台,找点乐子。 因为,到了核心层,基本上就都是领袖李睿的家奴。 像自己这样有名有姓的自由兵,除了几个极少数的个案,最多的也就只能混到驻外部队的师长级别。 根本就不可能成为领袖身边的那只贴身警卫部队的战士。 所以,黑山卫这点小秘密,外人都不知道。 在黑山卫系统,你要是名字是一个姓氏加一个数字,那么毋庸置疑,你就是黑山卫内领袖的绝对心腹。 因为,自黑山卫成立至现在,从未有姓氏加数字组成名字的战士有投敌、作战不利等等不良记录。 在黑山卫里面,这批人是最值得你托付后背的那批人,没有之一。 这就是李睿的家奴们用铁血和生命争取回来的荣誉。 部队最认资历,而从资历来说。别的不敢说,就那名字按些个位数排序、哪怕是两位数排序的人。 到了现在,那也都是黑山卫元老级别的战士啊。 所以,一眼就能看出里面道道的李怀恩没有任何妒忌。 他是这次武林大会的裁判,也是全程见证这些前辈们是如何碾压本场武林大会? 说句不能当着哲别说的话: 这还是这些前辈给武林大会留了面子,不然第一天就能把东、西两部突厥的国师和那什么魔教教主给打下擂台。 根本就轮不到他们还能在这英雄榜前十占据一个席位。 这次的英雄大会取得的成绩,就是这些前辈们实力的体现,是他们应该得到的奖赏和荣 耀。 虽然龙卫和睿丰德都属于黑山卫系统,但李怀恩知道,这次武林大会的排名,完全不存在任何舞弊和人情,实至名归。 不说李怀恩和哲别虚与委蛇了几天后,带着大批的金银珠宝回睿丰德向自己的顶头上司汇报这次和李睿的“不期而遇”。 再说李睿。 整个龙卫,包括李睿,最紧张的是刚刚从武林大会撤离后的第一个时辰。 这一个时辰,李睿带着整个龙卫向南硬生生的冲出了一百里地。 并在路途上转折了七、八次方向,沿途布置了许多陷阱和疑兵。 在一个半时辰以后,天,此时已经黑的透透的了,李睿带着龙卫也到了距离武林大会举办地点哈尔和林城西南一百里地的白塔城。 在白塔城外一里地,李睿拉住了奔跑的宝马。 已经连续跑了一个多、接近两个时辰,再好的马也要歇口气,总不能一次就把这么好的宝马累死吧? 再说,现在也没到那种要仓皇逃命的地步。 李睿并没有仓促进城,多年的行军打仗的经历告诉他,谨慎一辈子都不是错,一次大意就有可能要了自己的命。 所以,李睿他在等。 等前锋斥候对面前小城的侦查结果回报,他才好做出安排。 果然,就在他胯下宝马刚刚喘匀了气,至多也不过盏茶时间。 提前在前面开路和侦查的斥候回报来了。 “启禀司令,对面的小城叫做白塔城。大约有两万人口,以生意交换为城内主业。白塔城无驻军,只有城主有大约三百人的卫队,负责维持城内的治安。城主就是由城内最有钱的人担任。” 听到这个侦查结果,李睿也不由的咋舌,现在这个时代怎么会出现类似欧洲城邦的城市构架? 看着城内的金吾不禁的景象,李睿心中虽然有那么一点疑惑,但却丝毫没有犹豫,直接手一挥,低沉的嗓音响起: “进城,休整一夜。第一大队联络当地情报署,并负责警戒和收集沿途情报,没有追兵就不要叫醒大家,晚上大家好好的吃饭、休息。” “谢主子体恤。” 虽然沿途都安排了人,现在李睿的身边依然留下的上百号龙卫,都高声回应着李睿的命令。 作为李睿的亲兵侍卫,他们怎么可能让李睿的话掉到地上呢? 自然是赶紧回答。 老规矩,李睿带三十人进城,其他人在城外留一半,另外一半装作和李睿不是同路也进入城中。 这就是龙卫琢磨出来的三层护卫制度。 第一层保护圈,就是李睿身边的那三十人,最强是巅峰大宗师,最弱是大宗师初级。负责贴身保护李睿,但凡有什么问题,用自己身体去扛。 第二层保护圈,就是跟着李睿进城的那一半龙卫,这些人,会在李睿所居住客栈周边附近,成一个圆形保护圈来找客栈居住。 为的就是有突发情况下,就近驰援。 而第三层保护圈,就是留在城外的那一波龙卫,他们的任务是双向的,也是难度最高的。 他们要在特殊情 况下,比如,城内李睿冲不出来的时候负责接应李睿出城。 或者,某些危机来临的时候,这些城外的士兵就要负责阻击城外敌人士兵,避免他们进城加强加害李睿的力量。 或许是白塔城内的突厥人见惯的大队的骑兵。 或许是突厥刚和黑山卫签订了停火协议,白塔城的人认为很安全。 也或许是现在龙卫没有穿自己的制服,而是为了方便行事,穿的都是突厥的衣服或是各种武林门派的服装。 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大队骑兵深夜进如白塔城,就没有受到任何人或势力的盘查。 由此可以想见,白塔城的防卫该有多么的松懈。 当然,不管是什么原因,没有人盘查,至少是省了龙卫的很多麻烦。 一路不停,李睿很快带着三十个护卫到了白塔城内的春风细雨俱乐部。 不用怀疑,在李睿不计成本的投入之下,在卫三娘的精心布局和筹划之下。 东西两部突厥境内,但凡有点城墙的城镇村寨,都定然会有春风细雨俱乐部的一席地。 同理,也必然会有睿丰德钱庄的一个甚至是多个铺面。 在突厥发动对大隋的战争时期,睿丰德钱庄虽然没有收到影响,但春风细雨俱乐部的生意却是受到了影响的。 毕竟,这春风细雨俱乐部不像睿丰德钱庄那样必不可少。 她只是一个让人花钱的销金窟,所以突厥人觉得有没有这春风细雨俱乐部对大家的生活没什么影响都。 所以,虽然看在黑山卫武力无敌的面子上没有没收春风细雨俱乐部的资产,也没有为难其中的各类掌柜和伙计。 但是,也逼迫很大一部分春风细雨俱乐部关了张。 两个月前,突厥和黑山卫的停火协议刚刚签订,东西两部突厥王庭就在无数贵族的撺掇下,颁布了命令,要境内的春风细雨俱乐部赶紧重新开张。 事实就是这么残酷。东西两部突厥的可汗、贵族们认为春风细雨俱乐部存在的价值不高,是可以随时关闭或掠夺的对象。 但是,多数中小城镇、村庄的春风细雨俱乐部关张以后,大量的贵族失去了夜间休闲娱乐的场所。 这一天两天可以,一个月两个月也还撑的住。 但这黑山卫和东西两部突厥的战争从反隋联攻大隋开始,这都过去了一两年了。 这么长的时间,缺少娱乐的贵族们就受不了了。 这些城镇乡村的大小贵族们,那可是真的快被关在家里憋死了。 以前没有见识过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好处也就算了。 反正也不知道什么是好,那就不觉得现在是坏,对吧? 特别特别的是,春风细雨俱乐部独家销售的fs膏,随着关张而没有地方供货了。 这些冲劲上头的瘾君子们,就是这次突厥境内推动和大隋和谈的那帮人。 都打什么打? 都是文明人,不如大家坐下来喝喝茶,一起商量解决。 打仗多废钱粮啊?不如存起来给自己多买点fs膏,那就是瘾君子们心中最美的事情。 7017k 193.春风细雨,菜里乾坤念君行 大隋软饭王193春风细雨,菜里乾坤念君行所以,停战后,其他的生活、教育、娱乐等设施都可以慢慢的建设。 但每个地方的春风细雨俱乐部在各级大小贵族的鼎力支持,甚至是赞助之下,却是最先恢复开业的。 突厥怂了,其实也就距离灭亡不远了。只是出于战略的考虑,李睿还必须要这突厥继续存在一段时间。 而其他小国,诸如高句丽、契丹、室韦和靺鞨这些国家,确实是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于是李睿在数个月前就下了命令,第四军,第六军全部,第二军的一部分以后的作战重点就是整体灭亡这些国家。 作战任务的完成指标有两个: 一个是原有土著人员必须减少到原来的五分之一,而且必须按大隋所有的文字、语言、风俗文化来过日子。 另一个指标就是,必须让这些地方的人口中的大隋移民占到五分之四的比例。 不完成这两个指标,不许收兵。 现在整个大隋以北,包括突厥,以及原有的一些小国在内,这些国家的境内,只要是有城墙、寨墙的地方,就会有春风细雨俱乐部。 这也就便宜了李睿,不管到哪里,选择自己居所的首选就是自己的产业,毕竟这才住的安心,安保工作也才能做的放心。 当然,都是打开们做生意,春风细雨俱乐部那是只要你有银子,自然是不会把生意往外推的。 因此,是不是暴露身份,那就要看李睿的心情了。 现在自己是有点落荒而逃的模样,所以,李睿并没有暴露自己是这黑山卫系统主人的身份,而是直接花了大价钱,包了两个相连的院子,安顿下来再说。 反正这花出去的银子也是左手转右手,李睿自然毫不心痛。 就在龙卫安顿完毕,李睿刚刚坐在大堂里吃饭的时候,春风细雨俱乐部又迎来了一波客人。 开俱乐部的,客来客往的很正常,本来是没有引起李睿兴趣的。 可是今天代替赵十二执勤的另一位巅峰大宗师吴六十一悄没生息的走到李睿的身边,附身下来在李睿耳边说了一句话。 就这一句话,就让引起了李睿对这波客人的兴趣。 吴六十一是这么说的: “主子,这批客人中似乎有魔教教主东方不败。” 在武林大会上,李睿是带着龙卫坐在观众席上。 魔教教众当时都在聚精会神的观众参赛选手席,因此魔教众人对李睿以及李睿身边这波人都没有深刻的影响。 由于黑山卫的凶威赫赫,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势力敢在春风细雨俱乐部内闹事。 因此,哪怕是住宿费比其他客栈贵很多,外出的旅人们为了图个安全、放心,也往往会把春风细雨俱乐部作为客栈暂居的首选。 自然,从不差钱的魔教,也选择了春风细雨俱乐部作为落脚点。 要说,魔教当时也是闻风而逃的。 而李睿他们要考虑追兵和堵截,沿路都是七弯八绕,还要布疑阵,来回折腾,怎么李睿他们还比魔教众人先到呢? 不要忘记了,李睿他 们都是一人数马,加之龙卫中,最低修为都是宗师境界,可以纵马奔驰,机动灵活性极强。 而魔教众人修为参差不齐,最低的甚至都只是暗劲期。 还要照顾受伤的教主东方不败,沿途不能太过于颠簸,那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看着魔教慢慢走进来的人数,大约也是有二十多人。 为首的自然是教主东方不败,身后跟着的是他的左右护法,逍遥二使,以及江湖上号称十三太保和五行旗主等魔教好手。 这些明显是魔教首领的二十多人后面还跟着一群人,这群人大约有上百人,也是魔教教众的打扮,但武学境界就差了好多。 看来是魔教的低级教众,估计主要是负责教中好手的饮食起居等杂物安排的人。 李睿观察那东方不败,越看越觉得有点怪异,但一下又不知怪异在哪里。 仔细看了一眼,就发现了怪异之处,这人走路的姿势很怪异。 只见东方不败,走路时双手下垂,两肩不动,却又昂首挺胸,呼吸均匀。加之东方不败长相英俊,更显的气度不凡。 但却在这不凡的气度中,又蕴含有了一丝女相。 李睿在想,难道这东方不败真是女人? 现在这里有这么多高手,难道是男是女还分辨不出来? 要不是看到东方不败脸上那一丝丝不正常的灰败之色,任谁都不会知道,其实此时的东方不败已经是气血两亏、五脏移位。 功力之剩下平时的一成都不到。 而且,此时东方不败还不敢轻易使用功力。 深怕一不留神,把用了好几颗魔教疗伤圣药“血参玉蟾丹”,才好不容易压制住的内伤又给弄复发了。 这要是近期内,被压制的内伤再复发,那可真是神仙难救了。 东方不败进入春风细雨俱乐部后,一言不发,在帮众的伺候下直接在大堂坐下,旁边自然有人去点菜、点酒。 而又魔教教众赶紧去找了春风细雨俱乐部的掌柜,要求订房。 要定最好的客房住宿,要定最好的雅间吃饭。 一时间,搅和的这春风细雨俱乐部大堂中人仰马翻,鸡飞狗跳的。 李睿就面带微笑,饶有兴致的看着这,虽然十分的喧嚣热闹,但也颇为接地气的一幕。 春风细雨俱乐部的掌柜,可不会惯着魔教的臭脾气。 你要最好的客房住宿,当然可以。但是只是现存下来最好的。 我不会为了巴结、或恐惧你魔教就把先入住的客人赶走。 你要最好的雅间吃饭,没问题,楼上就空了好几间,你随便挑。 当然,做生意的人八面玲珑,这春风细雨俱乐部的掌柜虽然是这么一个意思,但说出来的话却是让魔教人听的舒服。 “爷们要最好的客房,有啊。 客观可以包下整个西跨院,里面房间数量住下哥几个完全没问题。 这可是我这现在最好的客房了,关键是独门独院,您哥几个自己把握进出时间,不和别人打搅,落个清静自在。您老看可好? ” “那吃饭的雅间,就在楼上二楼,您一抬脚就到,那可是风景最好的几间,特别是这大漠夜景,真是大漠孤烟直啊。” 听这掌柜满嘴的胡说八道,还真逗得李睿心里一乐。 在李睿观察魔教一帮人的时候,吴六十一又说了一句。 “主子,孙十七这小子手下留情了,我刚才探查了一下,这东方不败还有生命气息,心脉未断,短时间内还死不了。” “好好,知道了,我们吃饭。” 李睿正观察的兴致勃勃,对东方不败到底是男是女也有了困惑,自然就懒得多说话。 他要好好观察。 李睿带领和龙卫一起三十多人,占了六张桌子,李睿一人占了一张桌子,旁边就是吴六十一在伺候。 其他的龙卫围着另外五张桌子坐,挤得满当当的。 很快,李睿他们点的菜肴已经陆陆续续的上来了。 看到还是自己喜欢的样式,李睿不由得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回锅牛肉放在嘴里。 嗯,不错。 看来这卫三娘是用心了,一定是花了大气力培训这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厨子了。 不说别的,就李睿喜欢吃的这几个菜,不管到那个春风细雨俱乐部,厨子烧出来都是一个味道。 李睿喜欢的川湘味道。 当然,点这个菜并不会暴露李睿的身份,因为,这春风细雨俱乐部的这几个菜烧出来就是这个味道。 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是这几个菜从不迎合当地人的口味。保持全世界的口味一致罢了。 当然,卫三娘给所有厨子的解释很简单,坚持这些菜的味道,就是我们春风细雨俱乐部的特色。 要是到一个地方就变一个味道,那还能叫特色吗? 整个娱乐集团的人,大家慢慢的也就接受了老板的这种说法。 只有卫三娘自己知道,这些菜的味道都是为李睿保留的。 而且,卫三娘有个小心思。 她自己一年到头在外面跑,而李睿这几年也在外头跑。甚至说李睿是个闲不住的,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外面跑一圈。 卫三娘有时候泛起相思来,又不好意去追着李睿跑。 于是这些菜就起到了另外一个作用: 如果有人偶尔点那么一两个菜,她根本不会在意。 但是,如果有人一次把她给李睿保留下来的菜点了七八个,那就很有可能是李睿本尊到了。 这样,虽然不用总是去打听,但从卫三娘要求各地春风细雨俱乐部必须当天及时汇报点了四个菜以上人的模样。 如果有人点了七个菜以上,当地的春风细雨俱乐部就必须及时飞鸽传书报告卫三娘。 如此以来,卫三娘大致就可以知道李睿的行踪以及行动的方向。 那么,卫三娘“邂逅”李睿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不然,你以为就那么巧合? 李睿在第二军的时候,就能刚好碰到卫三娘去找钱丑虎谈事情? 世上哪有什么巧合,都是人在用心思罢了。 7017k 194.收个小弟,既然相逢就是缘 大隋软饭王194收个小弟,既然相逢就是缘所以,今天李睿在这白塔城的春风细雨俱乐部点了这八、九个自己爱吃的菜以后,他的行踪很快就会反馈到卫三娘的手里。 当然,站在李睿的角度,卫三娘这点小心思,根本无伤大雅,所以李睿并不介意。 相反,李睿还很享受。 这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吃到合乎自己胃口的菜。这天下恐怕也就只有李睿这独一份了。 “小二,那桌上的菜,照样子上一份。我就在这里吃饭了。” 也许是被李睿桌上的饭菜香味所打动, 也许是感受到了李睿在观察自己。 东方不败指着李睿桌上的饭菜对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小二嘱咐了一句。 “好勒,客官您稍等,很快菜就做得。” 跑堂的是个机灵鬼,从魔教众人进来的架势,就判断出说话点菜的是这里能做主的。 也不敢墨迹,立即就大声的回应着东方不败的点菜。 “教主,我们还是到雅间用饭吧,这里闲杂人等很多。”魔教光明左使向问天低声上前提醒了自己的老大一句。 然后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左肋。 东方不败的左肋被孙十七打了一掌,现在是个伤员。 向问天的意思是,教主,你还有伤在身,咱们能不能低调点,去雅间吃饭? “不用,这春风细雨俱乐部内,谁敢乱来?”东方不败倒是马上就找了一个好理由反驳了回去。 向问天内心吐槽,教主,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力反驳。 “是。” 春风细雨俱乐部的美名传扬很广,这就是是一个销金窟,吃的、喝的、玩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有人家没有的。 同时伴随着春风细雨俱乐部美名流传的赫赫凶名那也不是白给的。 但凡在春风细雨俱乐部闹事的人,上至王爷下到庶民,就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 至于是什么结果,就看你闹事的严重程度了。 甚至传说有王爷世子在春风细雨俱乐部抢人,结果这王爷世子就没见到第二天的太阳,而且这王爷也很快被贬为庶民。 可是说是被自己的儿子完美的坑爹了。 如此传说不胜枚举,所以,再没人敢在春风细雨俱乐部捣乱。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空穴不会来风。没必要自己去做这个反面教材给别人去做警醒。 “东方教主,既然相逢就是缘,你又想品尝一下我桌子上的菜肴,不如一起喝一杯,如何?” 李睿越观察,越觉得这东方不败有意思,也就忍不住想逗一逗他。 “好啊,相逢就是有缘,来,那就叨扰了,咱们俩一起喝一杯。” 东方不败根本就不问李睿为什么知道自己是东方不败。 站起来就朝李睿坐的这桌子走过来,毫不客气的一屁股就对着李睿做了下来。 要知道,东方不败这么一群形象鲜明的人进来,都穿着魔教的制服。 加之后面的左右二使者,十三太保,五行旗,稍稍有点江湖阅历的人都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 所以,东方不败也懒得问,免得侮辱自己的 智商。 反正,自己虽然是功力大损,但也不会被一顿饭给毒死。 再说,凭借自己大宗师的境界和眼光,对面邀请自己的那个英俊的年轻人,身上更是半点修为也无。 倒是在一边伺候的那个丑陋汉子的修为隐隐约约看不清楚,应该是比自己修为高。 或许,那英俊的年轻人就是觉得有后面那人的保护,才会无所顾忌的招惹自己这个魔教教主吧? “好,年轻人,有胆识,有气魄。” 李睿对东方不败挑起了大拇指,表扬了一句,然后也没有转头,就吩咐了一句: “六一,要小二添一副碗筷,再把我们自己的好酒拿两坛出来,今天我和这东方教主好好喝一场。” “是,主子。”吴六十一听懂了,主子这是要自己退远一点。别打扰他们喝酒。 自己这是被嫌弃了吗? 赵十二哥哥啊,你是怎么伺候主子的啊? 怎么就这么一会,我就被嫌弃了呢? 赵十二表示很无语,主子要和人喝酒谈心,你还没眼色的杵在旁边。主子不嫌弃你嫌弃谁? 你是不知道主子的真实实力吗? 你是巅峰大宗师,你打的过主子吗? 一点眼色都没有的东西,主子需要你保护吗? 吴六十一表示,我明白了,我这就消失。 于是,吴六十一和龙卫其他人挤到一起吃吃喝喝去了。 这桌完全就是东方不败和李睿两个人在喝酒吃菜了。 “东方教主,今年多大年纪啊?” 李睿上来就是一句家常的聊天。 东方不败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愿意,对刚才这个英俊的年轻人称呼自己为年轻人没有一丁点的抵触。 而是老老实实的说了第一句大实话。 “本教主,今年二十二岁了。” 东方不败根本就没有和人这么聊过天,感觉很新奇,也很轻松。回答的时候还很自傲。 因为,据他所知,在他这个年纪就到达半步巅峰大宗师境界的人可谓是绝无仅有。他有自傲的本钱。 “哦,这么年轻,修为就已经是半步大宗师的境界,想必修炼过程中受了不少苦吧?” 李睿也是没话找话,他纯粹就是想和这个东方不败聊聊天。 于是就用上了前世在传销课堂上学到的聊天秘籍,勾起对方的同理心,让对方想起奋斗中的艰辛,从而打开话匣子。 东方不败也是被李睿一句话就勾起了同理心。 是啊,其他人知道他是大宗师,要么就是佩服,然后跪舔。 要么就是怕他是魔教教主,对他犹如敬神鬼而远之。 只有眼前这个英俊的家伙,既不怕自己,也不跪舔自己,只关心自己在取得这个大宗师成就时,吃过多少苦? 这就是知己啊。这样的人在一起才能平等的和自己聊天喝酒。 这感觉是真的好。 “不苦哪里来得修为啊?” 东方不败平时话就不多,这句诉苦已经算是他难得的吐槽了。 其实连他自己都没有觉察到,这是 他第一在外人面前开始诉苦。 以前哪怕是再苦,他都会一声不吭,咬牙坚持,绝不会把苦说出口。 “我今年三十多了,比你大,以后就叫你一声东方小兄弟了。来小兄弟,干一杯。” 李睿也是自来熟,直接就对着东方不败叫上了小兄弟。 是的,在李睿的理解中,这泱泱大隋,这偌大的帝国,有谁能和自己称兄道弟? 但他也不嫌弃这东方不败是草莽之人,因为东方不败在自己的领域也算是一方强者。 强者,就应该收到尊重。 看李睿那么自然的叫自己小兄弟,东方不败的内心居然没有一点抵触。 他只是觉得这对面的人真是保养有术,三十多岁的人了,看起来还是如二十许人的面貌。 东方不败哪里知道,这李睿自前几年精神力恢复以后,经过了这么些年,容颜就再也没有一丝的老去。 东方不败自认,自己也是一代枭雄,历来是胸怀大志,平时只有做别人大哥的份,什么时候做过别人的小兄弟? 但眼前这个和自己喝酒的英俊男人称呼自己小兄弟,自己居然没有一点反感,自己这是怎么了? 东方不败真是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 但,想不通就暂时不去想了,先享受眼前的放松和美酒就好。 “好,小兄弟就小兄弟,来这位兄台,干杯。” 一口下去,东方不败只觉得一条火线从嘴巴到喉咙,然后沿着食道一直烧到胃部。 整个身体一下就犹如被火点燃了一样,马上燃烧了起来。 东方不败忍不住稍稍运转了一下自己的功力,马上就消化了这股火焰。同时,东方不败发现,自己的伤势居然好了那么一丝丝。 “好酒,不知这位大哥贵姓尊称?” 能有这好酒的人,能有比自己功力还好的仆人,这眼前之人一定是不简单。 所以东方不败的语气越发的客气,一声大哥自然而然的顺嘴而出。 “哈哈哈,这酒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福气享受的。你喜欢,那就多喝一点,对你的伤势也有点好处。 相逢就是有缘,你就叫我睿大哥吧,你称呼我一声大哥,也不辱没你。” 李睿看着东方不败,因为一口闷下去了一杯酒,脸色虽然没变,但耳根都红了,还大声喊好酒,越发觉得这小子有点意思了。 “好,睿大哥,我就借着你的酒,敬你一杯。冲着大哥那句“不辱没”,我东方不败这辈子就第一次叫人大哥了。来,睿大哥,干了。” 第一句睿大哥,东方不败叫的还有点生涩。 但接下来的睿大哥,大哥的称呼就熟极而流,毫无心理障碍了。 “好好,东方小兄弟,你这个小兄弟我认下了。干杯。” 再喝了一杯后,李睿对东方不败洒脱的表现非常满意,不由得开心的拍了两下东方不败的肩膀。 既然东方不败如此洒脱,李睿也就不吝啬了。 第一下肩膀拍下,东方不败就觉得一股沛然莫敌的滚滚热流,从这刚认的睿大哥的手中直接透过自己的肩膀向着全身流下。 7017k 195.随手治伤,原来教主女娇娥 大隋软饭王195随手治伤,原来教主女娇娥这股滚滚的热流,瞬间就穿透了东方不败全身的奇经八脉。 东方不败只觉得,自己身体的九窍、一百零八穴位同时发出鼓荡。 就在东方不败不知所以的时候,李睿第二下也拍到了东方不败的肩膀上了。 此时,那股从睿大哥手中流出来的,莫名的沛然之力,又迅速顺着睿大哥的手收回了。 在东方不败微微呆滞的那一下时间中,李睿对他的两下拍肩膀的动作就已经完成了。 东方不败开始还在想,这睿大哥怎么回事,怎么突然用功力攻击自己?他不是看过去没有功力的吗? 难道,自己还是信错了人了? 但马上他就发现了自己身体和刚才以前不一样的地方。 自己本来伤重垂死的状态,就那一瞬间热流涌过之后,所有的伤势,不管是破裂的内脏和断裂的肋骨,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虽然,不至于马上恢复成未受伤以前的状态,但却是不会再影响自己出手了。 就那么一下治疗,自己就已经恢复了八成的功力。 这也就是说,自己现在才是有了自保能力。 不像刚才那个样子,纯粹一个花架子,一个暗劲弟子就可以轻易击败自己。 拍两下肩膀之间的间隔时间,那是何其短暂? 说是一眨眼的功夫,也毫不为过。 可就这一眨眼的功夫,自己那极度沉重的内伤,居然就这么一下子就好了七七八八。 至于刚才李睿发功给东方不败治疗伤势的时候,东方不败自己的所有真气和修为全部被压制的不能动的情况,东方不败根本就没有发觉。 一是东方不败的伤势很重,本来的真气十不存一,量很小,没什么存在感。 二是,李睿这个治疗的时间很短暂,东方不败体内又是一团糟糕。他自己的真气根本就没有来的及反应,李睿的治疗就已经结束了。 亏自己开始还觉得这睿大哥是个毫无修为的普通人,结果还真是自己看走眼了。 一旦确定了李睿是高人,东方不败此时才悚然而惊。 虽然,自己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来的是豪爽、洒脱和平易近人的性格。但是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其实是多么多疑、擅猜忌的一个性格。 可就这么多疑的自己,居然在这个睿大哥面前恍如一个初入江湖,涉世不深的毛头小伙子一样,对初次见面的人居然完全不设防? 难道,这也是一种功法? 当然,东方不败猜对了也错了。 这不是功法,但这确实是李睿的精神力外放导致的结果。 因为,李睿对东方不败完全没有恶意,所以,李睿释放出去的精神磁场笼罩下的所有人,都会不知不觉的把李睿当成老朋友。 相应的,所有人对李睿的警惕心就会降到最低。 要不然,那魔教左右二护法,逍遥二使可都是八面玲珑的心肝,怎么会让自己重伤在身的教主单独和一个陌生人去喝酒? 这些人都是收到了李睿精神磁场的影响,下意识就认为 李睿不会对他们教主不利,才会对此视而不见的。 在加上李睿说话温和,不知不觉中带有超越了这个世界顶端武力的精神蛊惑。 以至于,现场的整个魔教教众,自东方不败以下,都认为李睿是自己的好兄弟。 现在,东方不败的心情也很复杂。 自己就是这个世界顶端的修为了,虽然还没有到达巅峰大宗师的境界,但差的其实也不算太多。 至少在修炼的时候,偶尔还是会窥探到巅峰大宗师的门径的。 可是,即使是这样,自己在这个刚刚认下的睿大哥面前,就恍如三岁稚童一般。 不但功力修为被全面碾压,就连智慧似乎也被压制了。 不过,感受到自己体内源源不断出现的生机,东方不败还是赶紧站了起来,对着李睿就是一个长躬。 “多谢睿大哥医治之恩,小弟拜谢。” 说着,连续给李睿鞠了三个躬。 “停,停,停,我这是看你身上有伤,这喝酒也喝的不尽兴,我才帮你调治一下,别鞠躬了。来,坐下,好好陪我喝酒就好。” 于此同时,远处的,开始看到李睿居然敢拍他们教主肩膀,本来站起来已经绷紧身体,随时准备出手的左右二护法和逍遥二使。 再看到东方不败起身给李睿鞠躬,才同时出了一口长气,再次卸去了浑身劲道,放松了下来。 四人互相看了一眼,都默默的坐下,不再看李睿和东方不败这一桌了。 他们已经感受到东方不败的伤势就那么突兀的好了许多,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个睿大哥。 但这是一个好的转变,管他什么原因呢? 反正教主落下了实惠,伤被治好了大半了呀。 其实李睿也真的是因为看到这东方不败有气无力的,喝酒也喝不尽兴,甚是无趣。 才随意出手,用自己的体内那由庞大精神力引导转化而来,自己也不知道是何种性质的力量,帮东方不败调理了一下。 这,其实也是李睿能笑傲各路英雄的底牌之一。 他知道武林中哪些人,称呼自己修炼出来的东西为内力,或者是真气。但他有意无意的对比了一下龙卫修炼出来的那些真气,发现和自己这由精神力引导和转化来的玩意完全不同。 他们那些武者修炼出来的真气也好,内力也好。只要见到自己体内的这股力量,就好像见到猫的老鼠,一动都不敢动。 而且,自己体内的力量变化可以完全由自己控制,自己正向运转力量就是毁灭和杀戮的气息。 要是自己反向运转力量,那就是医疗和生机的力量。 这股力量真是确确实实的让李睿体验到了什么是生死一念中 反正,李睿在自己身边这些已经是巅峰大宗师的龙卫身上试验过很多次。就没有一次让自己失望的。 通过试验,李睿发现,管你是什么修为的龙卫,随着自己运转修为的速度增快,从靠近自己十米一直到一千米以内的所有人,所有的真气、内力都被压制到 静止不动的状态。 你的真气、内力被我压制了,那你再高的本领,再强的境界,也就只能任凭自己殴打。 所以,龙卫里面的那些宗师、大宗师们,才会被李睿打的毫无自信。 当然,李睿要保持一千米范围的压制,只能保持三十分钟。 但要保持十米范围的压制,就可以一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保持一个月。 这一个月的时间并不是说,只能保持一个月,而是,李睿保持了一个月后发现自己的力量和修为毫无损失,从而停止了试验。 后来,李睿干脆根据自己力量的特点,也给自己这股明显质量高过那些真气、内力的力量起名为“生死元力”,简称:元力。 要你死、要你怕就用死元力。 要你活、要你生就用生元力。 刚才李睿就是用自己的元力在东方不败的四肢百骸、奇经八脉快速的走了一番。当然,是用的治疗模式的生元力。 随着李睿那生元力进入东方不败的身体,东方不败身体内的所有秘密对李睿来说,就是透明和完全不设防的状态。 因此,除了把东方不败的伤势治疗了一个大半,李睿还看到了让自己不可思议的一幕。 虽然有许多网文和穿越文都有过这种猜测的描写,或许李睿也是因此才提起了对这东方不败的兴趣。 但,这是自己切实看到生元力在脑中反馈出来的东方不败的身体构造图的时候,李睿还是呆滞了一瞬间。 不得不说这生元力的变态,就是到别人身体里去转了一圈。 退回来的时候,就事无巨细的在李睿的脑中模拟出来了一副东方不败的身体构造全息图。 这东方不败居然有一副女性生殖系统? 娘的,再仔细看看。 李睿更加仔细的看着脑中生元力反馈回来的全息图。 岂止如此啊,丰臀细腰,皮肤细腻、白皙,脸上还有一层薄薄的人皮面具。 这,这东方不败果然是个美娇娘。 这,酒还怎么喝? 在李睿为难的时候,东方不败却是兴致勃发了。 难得看到一个让她感兴趣的男人,还那么有意思的请自己喝酒,还不问青红皂白的就把自己的伤给治好了。 这可是东方不败二十二年生命中从未有过的体验。 东方不败从小就是被父亲当做男孩子来养的。 全魔教上下也只知道上任魔教教主生了一个公子,叫做东方不败。 这东方不败是武学上的天纵奇才,二十岁的时候就突破到大宗师的境界,镇压一方。 为此,老教主才把魔教教主的大位传给东方不败。 这两年内,东方不败又连续突破初级大宗师、中级大宗师、高级大宗师,这三道旁人终其一生都未必能突破一个的关口。 把武学境界稳固到半步巅峰大宗师的境界。 自以为天下哪里都可以去得的东方不败,刚好收到了东部突厥王庭的邀请函,自然就是信心满满的来参加这武林大会了。 7017k 196.交换信物,兄弟情深义也深 大隋软饭王196交换信物,兄弟情深义也深结果,东方不败自然是被龙卫教了她如何做人。 要不是逍遥左使向问天机灵,于她昏迷的时候把她带离英雄大会的会场。 当时身受重伤的她或许就此陨落了,也说不定。 “来,睿大哥,小弟再敬你一杯。”东方不败举杯邀请李睿共饮。 “好好,来咱们干了。” 李睿赶紧先压下心头的那一点点惊诧。 自我催眠一番,管你东方不败是男是女,都和我没关系,咱们现在就纯粹酒友。 “小弟我是去参加突厥王庭举办的武林大会,结果技不如人,这才重伤而回。不知睿大哥到此是要做点什么呢?” 三五杯七十多度的顶级黑山醉下肚后,也不知东方不败是喝多了,酒劲上头。 还是东方不败似乎真把李睿当成了大哥,她也开始放松的聊天了。 李睿知道这东方不败带着人皮面具,从脸色上是看不出来她时不时喝多了的。 但看着对方,从耳根到脖子都红了一片,李睿也知道,这丫头估计是喝的有点多。 “你的伤还是有点重,要不我再给你治治?至于我嘛,这两年,我在这北方到处走走,做点小生意。” 知道这对面坐着的其实是一个苦逼的女孩以后,李睿就有点心痛对方常年伪装的辛苦了。 “不用睿大哥再出手帮我医治了。剩下这点伤势,我自己回去运功治疗就好。我父亲说过,吃得亏才能享的福,这伤口嘛,还是得要我自己慢慢舔,才能长记性。” “你父亲说的不错,他是个睿智的人。现在他在哪里呢?” “两年前就没了,其实,他早就受了伤,辛苦的拼命压制,前年看到我突破大宗师后,就把偌大一个魔教扔给我,自己就解脱了。” “不好意思,说到你的伤心处了,抱歉啊。” “没事,你也不是故意的,再说,我也想找人聊聊天。在教里,我都没人可以聊天的。” 是啊,李睿心想,谁敢和教主聊天? 特别是还有一个女扮男装的大秘密的教主,万一你自己那句话说漏嘴了,听你聊天的那人还不死定? 心里是这么想,但嘴里却是那么说: “好了,以后要是想聊天,就来找你睿大哥。” “好,就这么说定了。对了,睿大哥,你做什么生意的?要不要我帮点忙?我们魔教可是教徒遍天下。” “帮忙先不急,我就是好奇,你们为什么叫魔教,让人一听就觉得不是个正路子?” 李睿也是无聊,就想知道一下这所谓魔教的来历。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我们信仰的是魔神蚩尤,所以叫做魔教。”东方不败倒是很大方的告知了原因。 “那你们不是那什么波斯的拜火教传进来的?” “当然不是,我们是正经的大汉自己的教派。 只是这时间一长,加之我们教派的教义讲究的就是做人不违本性,做事真性真情。 外面的那些所谓接受孔孟之道的读书人,就说我们是化外蛮夷,不守礼教。 再给我们一丑化,众口铄金之下,我们在世人眼中,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哦,你们是因为崇拜魔神而得名,受教了。来敬你一杯,蚩尤也是值得敬仰的。” 李睿庆幸自己多问了一句,不然还以为这里的魔教和上个世界里面的魔教是一回事呢? 不过也对,自己穿越来的是一个平行世界,又不是世界。 “你不反对崇拜蚩尤大魔神?” 这是东方不败第一次在一个有文化的高端人士口中听到说蚩尤是个值得敬仰的魔神。 这给东方不败带来的冲击,比刚刚知道李睿有武功还让她吃惊。 要知道,这信仰之间的斗争可是比那些真刀真枪的斗争还要残酷。 就是因为信仰孔孟之道的儒生和那些佛道教派联合打压,蚩尤才会被丑化为魔神,他们信仰蚩尤的人才会被称为魔教。 “睿大哥,这杯酒小弟敬你,敬你不被世俗遮蔽双眼,能直面内心的坦诚。有多少人都知道,其实蚩尤值得尊敬。 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敢当面说出来。因为一说出来,他就会被人当成是魔教的人。他就会丧失高官厚禄的机会。 来,睿大哥,敬你。” 东方不败这次真的眼眶有点湿润了,她长这么大,终于见到了一个能公平对待他们信仰的大隋贵人了。 此时,东方不败虽然不能确定李睿到底是什么身份,但就凭李睿能如同使唤奴仆一样使唤一个巅峰大宗师。 那李睿也绝对不是一般人,非富则贵,或者既富且贵。 东方不败是魔教教主,自然随时站在魔教的立场思考问题。 看李睿有同情魔教信仰的趋势,东方不败就想拉近魔教和李睿的关系。 万一,万一这个睿大哥能有一些真正的背景,那对魔教来说也是一个发展的助力啊。 绝对不是自己想以后经常能看到这张英俊帅气的脸,都是为了魔教的发展壮大啊。 东方不败决定赌一把。 就算这个睿大哥没有什么通天背景,能如此毫不介意自己魔教教主身份的和自己坐在一起喝酒,就值得自己赌一把。 在两人又干掉了几杯七十多度的黑山醉以后,东方不败基本上就控制不住自己的理智了。 “睿大哥。” 东方不败到底是有半步巅峰大宗师实力的武学高手,虽然没有刻意的用自己的内力去解酒,但神志依然很清楚。 只是舌头有点大,这是大脑皮层受到酒劲的刺激,过于活跃,导致自己说话时,舌头有点跟不上思维的节奏了。 可绝对不是喝醉了,至少东方不败自己不会承认。 “今天,小弟很开心结识了您这么一个大哥。可是江湖路远,或许以后再也难以见到了。也再有没有机会喝酒了。” 说着,说着,东方不败的感情起来了,眼圈就真的红了。 看这丫头真的要哭,李睿也觉得这东方不败真是不容易,一个小丫头,女扮男装的,还要撑起那么大一个魔教。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这东方不败和自己 的女帝媳妇在某种程度上还真有点像,都是一家子人的当家人。 哎,女人当家确实很难,很不容易。 想到这里,李睿也不犹豫纠结了,随手摸出了一个小小的黑色金属牌递给了东方不败,对东方不败说: “当了一晚上睿大哥,不给点见面礼确实也不像一个大哥了。 这是我的一个信物,小兄弟拿着,以后碰到什么过不去的坎,就拿着这个小牌子到任意一家睿丰德去找他们掌柜的,相信他们会对你提供帮助的。” 李睿要东方不败去睿丰德找帮助也是过了一下脑子的。 因为睿丰德仗着信誉好,手底下硬朗,就有这种帮人解决问题的服务。 只要李睿自己不说,睿丰德是不会主动起底李睿的背景的。 东方不败看了一眼这个金属牌子,很不起眼的黑色,她暗暗用了一点点内力去捏了一下。 这牌子没有任何的变化。 这下,东方不败也知道这牌子是个好东西了,要知道他可是半步巅峰大宗师的境界,就算是随意捏一下,百炼精钢也会有个指印子的。 这这黑牌子却纹丝不动。 当下东方不败收起了好奇心,毫不犹豫的收起了这个毫不起眼的黑牌子,下定决心回去后好好研究一下。 然后对李睿说: “谢谢大哥关心,但以后我要是想见你了,怎么找你呢?用这个牌子去睿丰德,他们会传话给你吗?” “没问题,他们肯定会传话的。 只不过不知道当时,我们两个所处的距离能有多远,所以见面时间上你要留的充裕,不然距离远了,我可是不一定能准时赶过来的。” “好勒,能找到睿大哥就好。” 东方不败很满足的点点头,随即,灵机一动,她也从自己的百宝囊中拿出了一个金属牌,不过这个金属牌不是黑色,而是金色的。 然后,东方不败语气带有一点俏皮的说: “睿大哥,这个是我的身份牌,也叫教主金令,今天也送给你,但凡魔教所属,见此牌如见教主。他们都会听你的号令。当然,我不包括在内的。 你要想好,接了这个教主金令,你的身份自然就是魔教的太上长老。” 听到东方不败这么说,并递过来一块明显是纯金打造的令牌。 接还是不接呢? 李睿也是有那么一点犹豫,这牌子要是一接,自己可真就和魔教有了扯不断的关系了。 毕竟自己不是对方的教主,却拿了对方的教主金令。 刚才东方不败可是说的很清楚,自己一旦接过这教主金令来,自然就是魔教的太上长老了。 这丫头还真舍得下本钱! 李睿看透了东方不败的小心思,但他会畏惧而退缩吗? 自然不会,所以李睿犹豫的神色只是一闪而过,就在东方不败还没有觉察的时候,李睿的脸色表情就已经换成了满脸的坚毅、神圣。 用一只手随意的接过来了这代表魔教教主的本尊的“教主金令”。 看都没看就揣怀里了。 7017k 197.约期再见,谁知圣牌可撼天 大隋软饭王197约期再见,谁知圣牌可撼天“好,我现在必须要回家处理一些事情,有机会下次我带我的家人一起到你家里去做客。” 李睿这其实就是在做结束这次聊天的打算了。 “对了,你家在哪里?我是不是去了就可以找到你?”突然,李睿想起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他还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东方不败? “我们魔教总坛在大隋和东部突厥边境居龙泽内的黑木崖上。只要你到居龙泽周边百里内,出示教主金令,自然有人会带你来见我的。” 两人这一番交换信物的行为,把周围各桌明面上在吃饭,实际有八成注意力放在李睿和东方不败交谈上的龙卫和魔教众人都给瞧傻了。 这算是小两口私定终身? 毕竟两人的行为怎么看就怎么那么像一对小情侣在私定终身后的交换定情礼物的行为。 可这东方不败是男的啊,李睿和东方不败两个大男人这么一通骚操作,让魔教和龙卫的大老爷们真是碎了一地的眼镜。 当然,两个当事人却是什么也不知道,根本没有意识到两个人这交换信物的骚操作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多大的刺激。 交换完信物的两人都站了起来,东方不败到底是因为没有运功逼酒,还是有些醉意了。 在站起来的时候,略微有点踉跄。 站在她身边的李睿就很自然的扶了上去。 李睿发誓,他绝对不是故意的,或许是知道这东方不败是个女儿身,李睿伸手扶的方式就很自然的一手搂住了东方不败的腰肢,一手搀扶住了东方不败的小手。 大家都觉得这是两个大男人,虽然有点过于亲密了,毕竟是第一次见面,但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李睿却敏锐的发觉,东方不败的身子瞬间紧绷了一下,然后才放松下来,任凭自己搀扶了一下。 看东方不败已经站稳了,李睿自然而然的放开了搂住对方腰肢的手。 并毫无痕迹的抽回抓住对方小手的大手,自然的一拱手。 “小兄弟既然不胜酒力,那就回去好好休息,明天哥哥我就要离开,以后咱们,有缘再见。保重。” 东方不败由于长期女扮男装,也不是没有和其他大老爷们身体接触过。 但是,她内心是极度厌恶和其他人的肢体接触,每每接触一下都觉得恶心的想吐。 可是,刚才李睿那一搂、一牵手,她东方不败不但不决的恶心。在李睿不着痕迹的松开后,东方不败的内心还充斥着满满的失落。 睿大哥怎么就不多搂一下呢? 当然,这种想法在东方不败的脑海中只是一闪而过。 在李睿提出了告别的时候,她就马上清醒了一半,也赶紧一拱手: “睿大哥,山高水长,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后,东方不败很洒脱的既不回头,也不逗留。 直接就要自己的教众带自己到后面的客房去安歇了。 但是,在她回头的那一瞬间,李睿还是看到了东方不败眼中那一闪而逝的不舍和眷恋。 “哎,谁让自己太优秀呢?” 李睿可 不是什么初哥,自然知道东方不败这丫头已经对自己有了一份特殊的好感。 不过李睿更知道,现在可不是贪恋温柔乡的时候,自己这次遁走的时间,可都是睿丰德的李怀恩为自己争取来的。 自己可是浪费不起的。 要是李睿知道,突厥不但没有追究武林大会发生的插曲,甚至根本就没有安排人追击他们这一群人。 或许,今天晚上李睿会借机和东方不败彻夜长谈。 但谁也不是神仙,李睿也不知道那被耶律鸿基扰乱的武林大会,后面的事态会怎么发展。 所以,在这白塔城邂逅了东方不败以后,第二天凌晨,天还没有亮透,李睿就和自己的龙卫,一路马蹄滚滚的向西南撤退了。 本来李睿是准备在武林大会后,就直接反回洛阳。 毕竟自己的女帝媳妇都用孩子的教育来催自己回家了,这可是大事。 但是,李睿又觉得,自己这趟出门从高句丽到靺鞨,从仁川到第四军军部,又从第四军军部到第二军军部。若是漏掉了第一军不去,恐怕第一军的兄弟们会有点怨气的。 虽然,第一军的兄弟们嘴里不会说,但心里保不齐会有疙瘩。 这时间一长,万一出点什么事情就不好了。 比如,第一军某些人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了,吃第二军、第四军的醋了,心一横,要退役,自己岂不是要损失培养这么多年的优秀军人? 反正既然来了,就一道汤的都走一遍吧。 所以,昨夜,李睿书写了一封简单的书函,要龙卫通过情报署的途径,用最快的飞鹰传书,发回大隋。 书函是给女帝收的,确实很简单,就两句话: 魏征可为佑儿师傅,巡边后及时归家。念兹在兹。 “教主,听外面的兄弟们说,昨天和你喝酒的那人天不亮就带人走了,估计是真的有急事。” 第二天伺候东方不败梳头的小丫头在她们教主耳边轻轻的禀报。 这年月,稍微有点权势或富贵的人家,都是有奴仆、家人伺候的。 作为拥有十数万教众的魔教教主,有几个小丫头服侍起居,那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知道了,你下去吧。” 东方不败面无表情的放下了手中一直在摩挲着的黑色金属牌,开口就要自己的侍女退下。 “是,教主,奴婢就在门口,您有事就叫奴婢一声。” 能伺候,年青英俊,脾气还好的教主,是他们这些教内女仆的终极理想。 她们个个都有一个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都希望那一天教主能多看她们一眼,甚至要了她们的人。 那样,她们就瞬间就从奴仆变为了魔教的半个主人。 但,到目前为止,不管她们用什么方法,教主对她们一直都是冷冰冰的客气。甚至是过于客气,那就是疏远。 其实,她们也知道自己配不上教主,但这种希望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赶走了在耳边叽叽喳喳的小侍女,东方不败终于把视线又放到了那个黑色金属牌子上面了。 这个黑色金属牌比自己的教主金令要小一些,整个牌子呈现出一种泛着幽光的黑色,犹如鹅蛋的外形,让人手摸上去就有圆润的感觉。 但材质却一定是金属,可是金属怎么会有手感圆润的感觉呢? 牌子的画面很简单,一面是一个睿丰德的睿字,睿字下面有一颗小小的五角星,另一面是稻穗和镰刀。 东方不败看不懂这里面的寓意,但只要是黑山卫系统的人,个个都知道这牌子的厉害。 这是天下独一份,是巢元方三年前,倾尽所能,用天外陨石融合高强度合金做出来的身份牌。 由于材料稀少,这种身份牌,一共只做了二十面。 其中八面归女帝,叫做帝牌。 帝牌的样式和东方不败看到的样式都一样,只是花纹不同。 女帝使用的帝牌,一面刻有泽天的字样,另一边刻有一副大隋江山图。 供女帝调动大隋的九边精锐或驻屯军。 其中十二面归李睿,叫做圣牌。 李睿的这十二面圣牌,所有的样式都一样,只是睿字下面的星星数量有不同。 刻有三星的圣牌有三面,可以调动黑山卫不超过军级以上部队。 刻有两星的圣牌有四面,可以调动黑山卫不超过旅级以上部队。 刻有一星的圣牌有五面,意思是听从持牌者的命令,可以调动黑山卫系统内不超过团级的部队。 这是他李睿调动黑山卫的令符。 当然,有他李睿亲自出面,这些圣牌平时基本上就是一个摆设。 而各级黑山卫将领判断面前这人是不是真的黑山卫领袖李睿的方法也很简单,基本用不上圣牌。 因为,不管你修为多高,在李睿面前十米内,所有人是无法运用修为的。 所以,只要是李睿本尊到了,周边十米范围就是修炼者的禁区。 大家自然就能判断,是不是真的李睿本尊。 另外,龙卫的存在本身也是对李睿身份的一种证明。 除了李睿,这世上就没人能让这么多宗师、大宗师心甘情愿的成为龙卫中的一个小兵。 当然,有时候李睿分身乏术的时候,就会用上一次这些圣牌。 比如,调动第六军横扫高句丽。 再比如,要第一军和第二军协调起来和突厥签订停火协议。 这都是龙卫手持这李睿的圣牌去传的命令。 圣、帝牌上的字和花纹都是一次性成型。 成型后,除非是拿到黑山工业城重新用几千度的高温回炉重炼。 否则,在这世间,再无第二种方法可以损害这圣、帝牌上的一丝一毫。 哪怕是所谓的神兵利刃,也休想在这圣、帝牌上划出一道白印。 东方不败虽然不知道这圣、帝牌的实际用途,但不妨碍她当宝贝一样的珍藏这金属牌子。 更哪里会舍得用兵刃去划伤它。 更别说用神兵利刃去划了。 要是谁要是去损害这牌子,估计东方不败就要和谁拼命了。 7017k 198.情窦初开,孙十七奉命送礼 发了一会呆以后的东方不败,抬手轻轻取下来几乎已经和自己脸皮融为一体的人皮面具。 随手把那天下第一巧手匠人做出的薄如蝉翼的人皮面具放在一边。 然后,东方不败就坐在镜子前面仔细的看着镜子里面的人。 虽然已经是二十二岁的年纪,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嫁不出去的老女人了。 但发育良好的身体已经完全张开了,自然有那些垂髫少女所没有的妩媚动人。 可惜,这种妩媚和美丽,只能自己一个人静静的欣赏。 这人皮面具做工极好,带上后除了遮蔽容貌以外,也会随着主人脸部表情的变化而出现表情的波动。 加之透气性极好,带上也不觉得会闷,因此,东方不败几乎是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带着那个人皮面具。一旦取下来,反而有种不习惯的感觉。 也正因为如此小心,二十多年以来,就从没有人真正发觉她是女儿身。 以前,东方不败没有碰到喜欢的人,就那么浑浑噩噩的做教主。 昨天见到了李睿以后,那颗沉寂二十二年的女儿心就开始了活跃。 虽然不知道何为情爱,也不确认自己和睿大哥这一面之缘是不是有情有爱。 但是,用了一夜的时间,东方不败还是都为自己打算好了。 哪怕不是爱情,但这么多年以来也只有和睿大哥那短短的相聚,才让自己开心快乐。 摸了摸自己被睿大哥搂过的腰肢,东方不败又红了脸。 不管了,东方不败下定了决心: 再过一段时间,等自己功力大成,教内江山稳固后,自己就宣称自己是为了修炼高深的武功而自宫。 然后,自宫后的自己对喜欢的人的选择就发生了变化。 就只喜欢男人而不喜欢女人,到那时,自己就可以和自己心爱的人双宿双飞了。 经过这次武林大会的挫折,东方不败感受的到自己的神功破而后立,已经有了要突破的趋势。 回去闭关一段时间,就可以突破到这个世界武学的极致,巅峰大宗师。 到时候,再把魔教上下清理一次,就去找睿大哥。 此时,二十二岁才情窦初开的东方不败,根本就没有仔细去想自己对李睿的感情是不是爱? 更不会去想,自己动心的对象是不是对自己也动心? 会不会接受自己? 而那些,李睿是什么身份?是不是已经有了家室?子女?两人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东方不败通通没有去想。 用东方不败在话本上看到过的一句话来说,那即是: 爱就爱了。 这恐怕就不是个人智慧的问题了,只能说,这陷入恋爱的女人智商为负数。 就在东方不败拿着李睿的圣牌计划未来的时候,李睿已经带着龙卫在几十里地以外了。 随着从睿丰德不断传回来的消息,李睿的心情也慢慢的放松了下来。 毕竟,被人追杀的感觉很不好,虽然自己不怕,但能避免还是避免的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心情放松,用旅游的心态来赶路不好吗? 现在,从东部突厥王庭的举动来判断,自己这次打击突厥人民族自信的战略举措应该是算不完全的成功了。 成功之处在于,突厥王庭最后一定会捏着鼻子认了这前几名和他们没关系,他们突厥人完全成了一个看客。 武林中的高端武力没他们什么事了。 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突厥已经可以成功组织武林大会,这本身就是突厥王庭的一种成功。 所以,李睿这次扰乱武林大会的目的并没有完全达到。 还是让东部突厥可汗装成了一把。 毕竟,现在和突厥处于停火状态,黑山卫又不好明着出手。 这基于突厥王庭支持的武林大会,自己还是想的简单了。没有完全达到既定的目的,除了落了一些奖品和一些虚名以外,就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李睿总结了一路了,自己还是小看了天下英雄。 别人都觉得他扰乱了突厥的武林大会,甚至还把武林魁首的荣耀收入到了自己的队伍中,是一场大大的胜利。 但只有他自己明白,自己这次和东部突厥可汗的交手,算是打成了平手。 最多是自己稍稍占了一点便宜。 这东部突厥可汗,宁可打落门牙和血吞,也要完成这次武林大会的决心,是大大出乎李睿的预料的。 他本来是预计,这东部突厥国师耶律鸿基一旦搅乱了武林大会,这武林大会就自然无疾而终。 那么,东部突厥王庭的威信就会变成一个笑话。 广大的突厥部落也就不会再紧密团结在一个已经没有威信的王庭周围。 那么,东部突厥的内乱也就指日可待了。 但是,现在突厥可汗化解了这一危机,虽然手段并不高明,是用实力和脸面的损失换来的代价。 但结果确实是没有减少多少东部突厥王庭的威信,根本就达不到让其他部落对王庭失望的程度。 更无法挑起各部落对王庭的战争了。 最多也就是让突厥人丧失了一点民族的自信而已。 但这些效果,根本就达不到李睿预期的理想结果。 虽然这种感受,只有自己知道,但自己的内心的感受,却是这世界上最不好糊弄过去的事情。 有句话就叫做:心魔难除。 李睿明白,这就只能靠自己用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来除去这心魔了。 这其实也是李睿不愿意回洛阳的潜在因素之一。 没有得胜还朝的感觉,李睿就有点不好意思回去见媳妇。 李睿非常不喜欢这种挫败感,自然要把这场子,想办法在突厥人身上找回来。 所以,李睿决定斜着穿过东部突厥,向第一军的驻地伊吾郡赶过去。 他要在第一军想点办法,对西部突厥搞点事情,给自己找回点平衡,捞回点面子。 更何况,西部突厥一直都是李睿想去观光的地方。 那里可是有传说中的阿拉木图,有美丽的雄奇的腾格里峰。 要不是为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暂时规避一下东部突厥王庭的注意力,李睿根本就不会返回到大隋境内,而是翻越阿尔泰山脉,直接进入西部突厥的境内了。 但为了战略的执行,为了让两部突厥为大隋守好北边的门户,李睿只好不去太刺激两部突厥的王庭。 不然,东西两部突厥和黑山卫死磕起来,很容易就被黑山卫给灭了的。 现在可不是黑山卫远征欧洲的时候。 所以,李睿只好委委屈屈的回第一军驻地暂时避避风头了。 等七八天后,李睿都已经差不多赶到了伊吾郡的时候,东部突厥王庭对这次武林大会最后态度的相关情报,才由后面赶过来汇合的赵十二他们带回来,传到李睿的手中。 “主子,前面就进了大隋的国界了,向西一百里就是伊吾郡,要是向东一百里就可以到居龙泽。那魔教总坛就在居龙泽的黑木崖上。” 赵十二回来和龙卫交接以后,就知道了李睿在白塔城巧遇魔教教主东方不败,两人把酒言欢的事情。 现在到这个岔路口,作为合格的侍卫长,赵十二还是尽职尽责的提醒了李睿一句。 李睿闻言,脑中就立即出现了东方不败的全息图,不由的心里一热,立即就拉紧了马的缰绳,让马速放慢了下来。 他第一反应,就想去看看这个女扮男装的苦命女孩。 但回头一想,两人也才分开七八天,也没什么理由找到别人家里去相见。 无故登门,那就太唐突了。 “走,去伊吾郡,那黑木崖以后有时间再去不迟。” 李睿拉着自己的战马,原地转了一个圈子,还是下定决心,克制住了自己的胡思乱想,决定暂时不去看自己新认下的小弟了。 先到第一军,想想怎么让西部突厥王庭也丢光面子才是正事。 至于去见东方不败,那现在就纯属私事了。绝不可因为自己而开启了因私废公的先例。 “好勒,咱们走着。”赵十二开心的回答了一句。 他现在对担任李睿保姆的角色,已经驾轻就熟了。 毕竟不用多绕一百里地,来回就是两百多里。这路上一耽误,主子又是吃不好睡不好的,赵十二看着也心疼。 李睿策马奔腾了几步以后,又拉住了马缰绳。回回头,对后面跟上的孙十七开了一嗓子。 “孙十七,你去备一份好点的礼物,亲自送上黑木崖。 到了黑木崖,不用对任何人道歉,因为你在擂台上打伤人,并没有错。 自然,也不用多说废话,只说是东方不败的睿哥哥经过此地,安排你去看望一下自己的小兄弟,看她的伤势好了点没有?” “奴才得令,这就去。” 跟在行军队伍后面的孙十七正在苦逼的行军。 一听到了李睿的将令,赶紧纵身从现在骑着跑的马的马背上,跳到了他的另外一匹备用马的马鞍上。 作为巅峰大宗师,凌空换马不是很正常吗? 接受命令的孙十七立刻就放弃了军人的思维,开动脑筋,赶紧去请教人、去安排人,挑选今天该送点什么礼物给东方不败。 (本章完) 199.筹备重礼,误会生成进行时 绝对不能礼轻情意重。 只有礼物贵重,才能显出自己主子对这个新认下的“小弟”能有多好。 其实,他们那几个巅峰大宗师心里跟明镜一般。 你东方不败的易容术再高明,能高明过巅峰大宗师的法眼? 所以,孙十七才这么紧张,他理解的意思是,自己这趟过去,就有点替主子下聘的感觉了。 哪怕是未来的小主要为难一下自己,自己也要认打认罚。 虽然主子交代无需道歉什么的,但孙十七理解,那是为了让自己兄弟们宽心。 主子派自己过去,不就是给未来的小主变相的道个歉吗? 你看,这是打伤你的人,现在过来给你送礼物了,你就不要计较了。 孙十七自己是想不到这么多的,他也是请教了龙卫中为数不多的那几个女侍卫,才被教导出这些觉悟的。 由于李睿是在马上公开传令,而龙卫门最低的境界都是宗师高手,自然是都听到了李睿的命令。 所以,孙十七到后卫部队去领银子和礼物的时候,也无需再要什么手续。 管理内库的正是吴六十一,巅峰大宗师。 于是,孙十七、赵十二、吴六十一,再加上几个女性龙卫这么一商量,干脆就把这次武林大会第一名奖励中的几个万年灵药给拿出来了。 既然是聘礼,就不合适有刀剑。 既然东方不败受伤了,那就合适送点灵药。 于是,在李睿毫不知情的情况下。 一份包括数种万年灵药、无数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珍稀古玩的厚礼就被用红绸子披挂好,由孙十七带着三十龙卫,送上了黑木崖。 东方不败自从和李睿分开后,也无心流连大漠的风光,只对下属说了一句要疗伤后就只带着左右护法和逍遥二使先期返回了黑木崖。 其他人,由于功力较差,跟不上东方不败的速度,只有在后面缓缓回程了。 因此,再孙十七带着礼物赶到黑木崖的时候,东方不败已经回来好几天了。 这几天,东方不败也是在一边疗伤,一边尝试突破境界。 但在李睿手中只是瞬间就能好个七七八八的内外伤,东方不败自己治疗起来却是艰难无比。 要知道,当时东方不败和孙十七比武的时候,修为只是半步巅峰大宗师,而孙十七却是实打实的巅峰大宗师。 别小看这“半步”的差距,那内力品质上可是天差地远。只有突破到巅峰大宗师,体内的内力才能转化为真气。 这才算是刚刚踏入了修炼的门槛,真气和内力的威力,同等数量下,威力相差的何止是十倍、二十倍啊。 当时龙卫是为了保证必胜,才使用了绝对碾压对手实力的人员参战。 要不是孙十七打到东方不败的时候,顾忌到当场打死人会影响龙卫全面夺魁的大计。 从而收了七分力道,这东方不败才不会当时就被打死。 但,就是这巅峰大宗师的三成力道的一掌,也把东方不败当场给打晕了过去。 要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当时,孙十七多加了那么一成的力道,呵呵。 哪里还有后面这么多故事。 所以,东方不败用自己还没有转化为真气的内力去化解自己被真气打出的伤势。 那真是老牛拉破车,效率低到不能再低了。 这日, 东方不败正因为疗伤不顺而心烦气躁的时候,突然看到服侍自己的侍女飞奔而来,也不等气喘顺了,就急吼吼的说: “教主,我刚从黑木崖下上来,正好看见,有大约三十来人准备上来,那些人可个个都是高手。 特别是,为首那个的就是当时在擂台上打伤你的那个姓孙的。” “嗯,有敌人袭击?” 此时,自己有伤在身,虽然在睿大哥帮助下,恢复了七八成的实力,也可以和人动手搏命。 但是,一旦碰到高手,自己会不会赢暂且不说。那被睿大哥压住的伤势怕是会反复。 而黑木崖内的高手并不多,左右护法和逍遥二使都只是刚刚跨入半步大宗师。 此时,外面来的可是一个巅峰大宗师,今天,自己这黑木崖只怕就要糟糕。 “准备迎敌。” 到底是一教之主,哪怕明知不敌,也绝不退缩。 更何况,对方已经打到自己的老巢来了,也无路可退了啊。 要是自己这一退,怕是魔教也就分崩离析了。 “不过,教主,对方感觉不像是来打架的。他们手里都拿着披着红绸的礼盒。您看他们会不会是来给您赔礼道歉的?” 在这小丫头不停的啰嗦的时候,门外魔教执勤弟子的声音传来: “启禀教主,黑木崖下,自称是睿大哥派来的人请求上崖。” 听到“睿大哥”这三个字,东方不败立即回话: “请他们上来,到聚义厅等我。你们都客气点。” “是,属下告退。” 听到门外弟子离开,东方不败一手拎着那小丫头的耳朵,对她说: “你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就跑来瞎说?睿大哥怎么会对我不利?搞得我白紧张半天。” “那也不一定,万一对方是打着那个睿大哥的旗号,实际是要进攻我们黑木崖怎么办?” “少贫嘴,知道这个称呼的都是我和他的亲近之人,定然不会有问题。不过也不能不防,你去把我的金丝宝甲拿来。” 到底是一教之主,虽然觉得一定不会有问题,但多疑的性格还是让东方不败多做出了一重防御措施。 她以后才知道,自己这个防御措施,在龙卫面前是多么可笑。 那龙卫的狙击手,可是只打头的。 加上黑市工业城出产的特种狙击子弹的威力,只能遮蔽身体,防御刀剑伤害的金丝宝甲可以说是一个毫无作用的摆设。 半个时辰后,东方不败在聚义厅接见了孙十七。 当然,东方不败第一眼就看到了来人,正是那日擂台比武打伤自己的那个孙奇。 于是,在双方分宾主落座,并礼貌的上了茶水以后,东方不败就率先开口询问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理孙家?孙奇,你来我黑木崖有何事情?为何要说是睿大哥安排你来的?” 看到这个昔日差点一掌打死自己的仇人,东方不败就是一肚子的火。 但现在不但自己打不赢他,而且整个黑木崖上都没有人是他对手。 就算是兄弟们并肩子一起上,估计也干不过。 你没看到孙奇后面还有三十人? 东方不败可不是瞎子,那三十人,最差的修为都是宗师境界。自己这黑木崖可是惹不起。 无奈之下,东方不败也就只有先客气的询问对方来意了。 毕竟,对方实力高强而且是打着睿大哥的旗号而来,不好唐突了。 当然,东方不败绝对不承认是看在睿大哥的面子上才如此客气。 对方的实力强,我打不过,还不能客气点? “见过东方教主,在下孙十七,是睿公子的家奴。上次擂台之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请东方教主海涵。” 别看就这短短一句话,那可是孙十七请教了多人以后,大家群策群力想出来的开场白。 既要不卑不亢的表明自己的身份,又要在不暴露李睿身份的情况下,解释一下擂台赛的事情。 还不能有道歉的语句,这真是为难坏了这帮只知道打仗的武夫了。 没办法,李睿喜欢玩这种隐姓埋名的游戏,他们这些做家奴的,哪里敢随便暴露李睿的身份,让自己的主子少了这份乐趣? 结果,东方不败还是有点误会了。 “睿大哥是大理孙家的?他叫孙睿?” “呵呵,教主误会了,睿公子不是大理孙家的,这个门派是我们随口杜撰出来的。要是一定要说,就只能说大理孙家是睿公子的了。” 孙十七解释的一点都没毛病,他祖上就是大理来的,说他是大理孙家简直是一点都没错。 哪怕以前没有,但是经过突厥的武林大会以后,就完全可以有啊。 而且,他是李睿家奴,说大理孙家是李睿的,也一点都没错。 可是,东方不败的关注点已经转移了,你永远不会知道,一个恋爱中的女人她的思维是如何的跳跃的。 “你刚才说我们随口杜撰?也就是说,在武林大会上还有睿大哥的人参赛?” “回禀教主,就目前来看,武林大会前十九名中,除了东西两部突厥的国师和教主三人以外,其他的人,都是我们公子的家奴。” 这个惊天大瓜一爆出来,不但是东方不败,就连黑木崖聚义厅上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满眼惊悚。 一个家族倾尽一切资源,最多也就培养出一个大宗师就了不起了。比如魔教,如此庞大,教众十几万,这十几年来,也就培养出一个东方不败这个半步巅峰大宗师。 这睿大哥是该掌握了多少资源,居然可以成批的培养大宗师? 东方不败的惊奇只维持了一瞬,马上就开始为她的睿大哥感到惊喜。 “没想到,睿大哥居然有如此实力,那真是太好了。那睿大哥派你这次来我黑木崖有何事?” (本章完) 200.各逞心机,万年灵药为聘礼 大隋软饭王200各逞心机,万年灵药为聘礼孙十七观察着东方不败的表情转换就知道对方的心理变化,不由得对自己的主子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就见了一面,喝了一次酒,就把人家姑娘给迷得五迷三道的。就算大致了解了一些李睿的实力,不但不怕,还为李睿拥有这种实力而开心? 这怕是已经自己把自己带入了李睿女人的角色中了吧? 当然,看破不说破,这是做人家家奴的基本本分。 “我家公子前天经过国境归国,本想前来拜访。但确有紧急事项需要处理,实在是抽不开身。 但又心中挂念教主,就命令我等携带礼物前来拜访,表示自己的歉意。” “睿大哥既然有要事要处理,不来本就是本分,哪里需要用上歉意这种词语?孙前辈太客气了。” “教主千万不可称呼我为前辈,我等都是公子的奴才。教主和公子平辈论交,这前辈两字,实在是当不起。” 孙十七被东方不败的称呼给下了一跳,这以后可是要成自己小主的人物。 虽然现在东方不败自己还不明白,但以后要是明白过来,想起自己今天居然敢做他的前辈。 这要是在李睿面前稍稍歪歪嘴,自己最少会被李睿痛揍一顿。 被李睿揍,那可是真痛啊。 虽然被揍了以后,有利于自身武道修为的提升。 他们这些大宗师就是被李睿生生给揍出来的。 但他现在已经是巅峰大宗师,被李睿揍后的提升效果比较缓慢,但疼痛却是一点都不会少。 这就接近于白白挨揍,傻子才会去找罪受呢。 所以,龙卫中的巅峰大宗师都格外的听李睿的话。 因为谁都不傻,白挨揍的事情,不干。 看着孙十七为了一个前辈的称呼都快急的满头大汗了,东方不败也是好笑,自己这睿大哥是什么大恐怖吗? 居然把这世界上的巅峰武力给吓成这个样子? “那睿大哥平时是怎么称呼你们的?” 东方不败也是侧面的了解一下李睿和这些顶尖高手的互动关系。 “公子平时就叫我十七,要不教主以后也这么叫?我听得更顺耳。心里也没负担啊。” 东方不败也是洒脱之人,既然孙十七坚持,她也就不多纠结了,但还是显示出来了自己的不同。 “好,那咱们就各论各的。十七前辈,你这次到黑木崖只是替睿大哥送礼,再无其他事情了吗?” 东方不败搞出了一个“十七前辈”的称呼,也让孙十七有点哭笑不得。这以后要是真成了自己小主,自己岂不是麻烦大了? 但现在又不能明说,算了,只要这姑奶奶开心就好。 “唉,教主既然坚持要这么称呼,我也不多说了,希望以后教主不可以怪罪我就好。 本次到黑木崖确实只是转达公子的礼物,并无其他事情。公子还在办事,我一会还要赶回去和公子汇合。 这是礼单,请教主安排人查收。” 东方不败本来是在腹诽,不就是送点东西吗? 值得派出你一个巅峰大宗师,十 个大宗师圆满,十个半步巅峰大宗师,十个宗师一起过来吗? 这股力量已经足以把黑木崖给干翻几遍了。 你们这只是给你们家公子送点东西,那值得如此多的高手出动?你们是很闲吗? 其实,倒不是大家都很闲,而是龙卫们都很好奇。 想找机会见见这位见一面就能让自己主子看上的魔教教主长什么样子? 这能跟着孙十七过来的三十人,可还是按修为程度不同,由各修为层次中,抽签决定出来的名额。 要知道,自己主子身边的那几个小主,那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放下女帝先不说,其他几个,除了个个天姿国色不说,还都腹黑心硬,这东方教主出自草莽,怕是和哪些惯会做肚里功夫的女人比起来,就有先天的弱势啊。 既然这东方不败和龙卫有打出来的渊源,龙卫们自然就有点偏心了。 毕竟李睿每个女人都代表一个势力的利益关系,只有龙卫没有这样的靠山,现在,也说不得了。 这孙十七和东方不败算是不打不相识,那么以后,只要龙卫能维持住和东方不败的关系,那么以后也有在李睿枕边帮龙卫说话的人了。 这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所以,龙卫才会对东方不败投以重礼。 当然,东方不败也是吃惯看惯的主,本来是不在意这些礼物是什么,只在意李睿有这份心意,她就很满足、开心。 但想着睿大哥的心意,东方不败还是鬼使神差的亲自接过了礼单。 既然自己亲自接了过来,出于礼貌,也必须看几眼,然后还要夸赞对方,并照例的推辞几句。 这才是基本的为人之道啊。 于是东方不败打开礼单看了起来,嘴里正准备逊谢几句的时候,突然眼神一凝。 大约盏茶时间以后,东方不败长出一口气,对孙十七说: “回去转告睿大哥,我非常开心。这份礼物很大,也很及时,你替我回去说声谢谢了。” 不是东方不败不通人情世故,而是这份礼单实在是让她无法拒绝,甚至连假意推脱的话都说不出来。 这份礼单上开头就是五件对治疗她的伤势有特效的物品: 万年何首乌、万年人参、万年朱果、万年雪莲、万年回魂草。 看到这五件物品的时候,东方不败就没有在向下看了。 她被她睿大哥的豪阔和对她的关心给彻底打动了。 此时,她也完全相信孙十七说的武林大会前十九名中,睿大哥的手下占了十六个的说法。 看到这熟悉的五种灵物,东方不败当然知道,这就是武林魁首的那十大奖励物品中的五件啊。 此时,东方不败相信,睿大哥之所以只给她这五件灵药,并不是李睿舍不得其他的另外五件宝贝。 而是,她的伤势恢复只需要这五件灵药。 并且,有了这五件灵药,她治疗伤势和突破到巅峰大宗师就再无障碍。 这睿大哥哪里是顺路来给自己送礼赔罪啊? 睿大哥 这就是知道自己的伤势情况,很有针对性的给自己雪中送炭来了啊。 还怕自己不好接受这礼物,直接说是赔罪。 还让那曾经打过自己一掌的孙十七送来,这就是借着这件事情化解自己和孙十七之间的那点尴尬。 唉,万事就怕自行脑补。 李睿其实就是想着自己算是经过东方不败的家门口但没有时间去拜访,有点失礼,就要自己的下属替自己圆了这个礼数而已。 可是阴差阳错之下,赵十二、孙十七就给误会了。 给东方不败送去了这次武林大会魁首奖品中的全部灵药作为礼物。 这下,误会大了。 现在要是李睿说自己对东方不败没那么点男女之情,鬼都不信。 “教主对礼物满意就好。 另外,我观教主的状态,不日就要突破现有境界。为保完全,也是为了避免我家公子分心、担忧,我就留几位兄弟在这里帮教主护法如何?” 孙十七想着,既然自己这龙卫已经抛出了对东方不败的橄榄枝,那么我不如就再多卖一点人情给东方不败。 这样以后龙卫和东方不败才能慢慢的形成利益共同体。 “如此,就多谢十七前辈了。” 东方不败大喜过望。突破护法一直都是她的一个心病。 既怕自己内部人趁机篡位夺权,又担心外部的仇敌得到消息,趁机进攻黑木崖。 现在有和自己利益完全一致的睿大哥的家奴护法,那就是稳了。 “好,我就留下十个半步巅峰大宗师给你,一旦你突破后,他就回回归。教主认为可好?” “好,好,非常好。我会以最高规格来招待这些贵宾的。” 看孙十七都主动为自己安排保镖了,东方不败还是忍不住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虑: “十七前辈,睿大哥到底是什么身份?是否已经成婚?” 孙十七微微一愣,但还是选择实话实说: “主子的身份,该你要知道的时候,你自然就知道。 由于职责所在,现在我和你没法说什么的,说多了都觉得我是在掩饰什么了。 至于教主问我们公子是否成婚的问题,我倒是可以明确的答复教主。公子这么优秀,现在已经年过而立,自然是家中妻妾成群,儿女成堆了。” 看着东方不败突然间,就有点黯然低落的情绪爆发出来。 孙十七不由得来了一句: “公子的身份轮不到我说三道四,但就凭公子的身份,哪怕是做他的妾室,荣耀和尊贵,绝对不输于任何一家帝王的王后。 教主,我言尽于此,就先告辞了。” “十七前辈好走,向左使,替我送送客人。” 东方不败,要自己的逍遥左使送客。 并不是东方不败自己倨傲,而是,这孙十七,最后一句话把这个魔教教主给羞臊住了。 原来这些睿大哥的手下,早就知道自己是女儿身了。 也是,这巅峰大宗师就是当今武学的天花板,自己这点障眼法又哪里瞒得过那些老江湖? 7017k 201.镇北关外,美人终究归英雄 大隋软饭王201镇北关外,美人终究归英雄可是,东方不败马上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连睿大哥的家奴都能一眼看出自己是女儿身,难道睿大哥会看不出来? 那当天夜里喝酒的时候,睿大哥是不是已经知道自己是女人了呢? 东方不败心里虽然不情愿,但理智告诉她,她的睿大哥一定是知道的。那么自己起身,因为醉酒身体打晃时,睿大哥那一搂一扶就显得有点别的意味了。 此时,要是有人揭下东方不败的面具,就会看到一张含羞带嗔,亦喜亦忧,已经犹如天空中火烧云一般红的俏脸了。 突然,东方不败看到了孙十七他们带来的礼物。 此时这三十盘、箱礼物都放在聚义厅的内部,顺着大门一溜排开。 也不知是孙十七故意,还是巧合,这三十件礼物排成了一个相亲下聘的阵势。 关键是,这些礼物上面犹如新婚聘礼一般都披红挂彩。 这就由不得东方不败要再想深一点了。 这睿大哥是给兄弟送礼疗伤还是给女人送聘礼疗伤? 思前想后,陷入纠结状态的东方不败根本就没有心思再去送孙十七他们这些龙卫了。 当然,也不敢怠慢的东方不败还是安排自己的亲信向问天去送行。 就是下意识的在李睿的家奴面前试图保留一个好印象。 先不说东方不败在如何纠结。 在李睿派出孙十七给东方不败送礼以后不久,他带领着龙卫的大部队就接近了大隋的国境。 无巧不巧,这大隋和东部突厥接壤的边关上,还真的有一座雄关。 其实,这是龙卫选的一个进入大隋后,到第一军军部最近的关口。= 由于这座关口是大隋和东西两部突厥三国交界的节点,所以,大隋这才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这座关口。 不然,大隋和突厥的边境线何其漫长,现在又不是后世,能有许多高科技装备来进行监控。 而且,在当时的人心中,这边境线其实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甚至一个村庄跨两个国家的事情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那感觉,种田的人都自称是大隋人。 牧民自然就都是突厥人了。 这样的状况下,边境上就更不谈哪有那么多关口了? “镇北关,这个关口的名字起得好。就不知道是不是能镇住咱们大隋的北方恶邻了?” 李睿抬头看着这高达二十丈,颇有气势的关墙,不由微微感慨。 本来这关隘还是正常出入人流的。 可能是李睿他们觉得要回国了,过来的时候就没有遮掩自己的武器和煞气威风。 一直都是快马加鞭的赶路,以至于也就百十多人的骑兵队伍就扬起了漫天沙尘。 大隋的守关大将接到自己的士兵的报告后,亲自爬上关墙。 当他站在关墙上,远远一看这尘土飞扬的架势,还不知道有多少敌人来闯关。 虽然这大隋和突厥已经签订了停火协议,但突厥人一向擅于撕毁协议。为了稳妥起见,立即就命令关闭了这镇北关的关门。 让李睿结结实实的吃了一个闭门羹。 所以当李睿感慨完这镇北关关墙的高大雄壮后,就见到了那紧闭的关门。 李睿黑着脸对身后的赵十二说: “前锋部队搞什么,怎么会出现被自己国家的军队给拒之门外的事情?这幸好后面没有追兵,要是有敌人衔尾急追,那我还不是要交代在这自己国家的关门之外?” “这,前锋部队已经过去半个多时辰,并没有传回关门有变的信号,这是不是有什么意外的变化? 主子稍后,奴才这就去打听一下。” 赵十二其实说的一点也没错,前锋部队也没错。 这镇北关就是大隋的九边精锐在镇守,镇守大将军郭荣,也是原来的北周悍将。归隋后,也是尽职尽责,这镇北关也是守的有声有色。 前段时间,突厥侵入大隋,数万铁骑猛攻这镇北关,老将郭荣硬是在冷兵器对冷兵器的情况下,守住了这北方雄关。 那一仗的惨烈,也就造就了这郭荣对外敌入侵的敏感。 龙卫的前锋部队,当时进这镇北关的时候,那可是老老实实的顺着人流有序入关。 那里会像李睿这样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李睿这种动静,在老一辈的军人眼里,那就是飞扬跋扈。 当然,李睿有这个资格也就是了。 但,郭荣是有点老顽固的军汉,前段时间又因为抗击突厥有功,被女帝授予兵部尚书衔。 虽然是一个虚职,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正三品的朝廷命官。 要知道,这年头,为了控制军人、武将,朝廷给各级将领的职衔都不高,这正三品的兵部尚书衔也就是武将的天花板了。 到底是边关重镇,军事存在第一。 所以,各级监军和督战队,都要给他这个军事主官三分面子。 这就造就了郭荣在这镇北关的军事布置上那是一言九鼎。 此时,驻守大隋镇北关的九边精锐们,都处于崩溃的边缘了。 士兵们虽然是站在十丈高的关墙上,并且还拿着长矛、弓箭对准了这关墙下的骑士。 但你要是仔细看,却能发现,这些九边精锐的手在发抖,腿在哆嗦。 这些大隋九边精锐们的心里虚啊。 要他们防备这些武装到牙齿的龙卫高手,那简直是开玩笑。 这简直就是耗子给猫当伴娘,找死的行为啊。 开始这些九边精锐还以为烟尘大起,是突厥骑兵过来滋事或是进攻。 等他们关闭关门,登上关墙,做好防守态势的时候,却发现来的不是突厥士兵。 而是比突厥士兵凶残无数倍的黑山卫。 由于常年驻守边境,这些九边精锐们有幸曾经多次看见过黑山卫的士兵。 虽然这批人的彪悍远远超过一般的黑山卫士兵,但所有的九边战士一眼就认定他们就是黑山卫。 因为,他们身上的那种一往无前,长期被胜仗培养出来的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是做不得假的。 郭荣其实现在就在关墙上,他也知道能有这身豪阔装备,且这身上带那种 叫做枪的武器的,一定就是黑山卫系统的士兵。 但是,今天这这帮黑山卫却是从国境外面过来的,而且身上的装束打扮也和以前见过的黑山卫不一样。 怎么说呢? 今天见到的这批黑山卫感觉更精锐、更铁血,仿佛就是以前见过的黑山卫的升级版。 虽然心里虚,但郭荣却是职责所在,作为守边大将,他哪里敢轻易放这些明显是军队的人入关啊。 显然,不能放,但郭荣更不敢打。 不能放,可是是自己职责所在,好歹还能有个尽忠职守的理由。 可是在没有搞清楚状况之前那是更不能打的。 这要是打了,自己这边打不打得赢先不说,当然肯定是打不赢的。 万一后面一个误伤友军的帽子扣下来,那黑山卫的后台可是当今陛下,他郭荣细胳膊细腿的,可是得罪不起。 还是先问清楚再说: “干什么的?你们是那部分的?” 龙卫的前锋部队可不只是担任探路那么简单的活计。 在郭荣大声问出这句话以后,他的身后,突然传出一个阴恻恻的声音: “大隋睿亲王本尊,你郭荣都敢拦,看来你是好日子过多了。” 郭荣转头一看,原来是这镇北关的监军,出身于黑山庄的李忠卫大人在说话。 以前郭荣一直都看不起李忠卫这个出身于皇庄的庄稼汉。 而这个李忠卫到了镇北关也一直低调的很,从不逾矩。不该他监军管的事情他是绝对不去管的。 当然,该他监军管的事情,他也绝对不怂。 特别是在和突厥大战的时候,他这个无需到战场一线拼命的监军,可也是一样操刀子上阵杀敌的。 这份血性也赢得了郭荣的尊重,这才改变了李忠卫在镇北关透明人存在的状况。 当然,这次有“敌军”攻城,作为镇北关的主将和监军也就同时登上了关墙。 在郭荣不能搞清楚状况的时候,李忠卫却是很迅速的厘清了状况。 听到李忠卫这么说,郭荣吓了一跳,赶紧回头,对着李忠卫一抱拳,很诚恳的说: “请李大人明言,下官感激不尽。” “郭大人,你想必是知道我的来历的。” “李大人出身洛阳黑山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下官自然也是知道的。” “那我告诉你,下面骑着那匹汗血宝马的青年,你不觉得眼熟吗你郭大人进洛阳述职的时候,难道就没见过?” “哎呀,李大人,你就别卖关子了,这都火烧眉毛了,快说重点。”郭荣确实是急了。 他对着城下喊了一句,要对方报出身份,但对方居然连理都没有理他。 这就很诡异了。 现在只有指望这个监军大人解惑了。 “那是大隋睿亲王啊,我刚才就说了啊。你怎么还不下令开关门?” 李忠卫很严肃的说。 “可是,他们没有回应我的询问,也没有提供任何身份证明,万一是突厥人乔装的怎么办?这怎么能随意开启关门?” 7017k 202.监军威武,第一军憋屈停火 大隋软饭王202监军威武,第一军憋屈停火“当今天下,还没有人能或者是胆敢乔装成睿亲王的,除非他们不怕亡族灭种。 当然,睿亲王的行程不是你能阻拦的,也不是你能去打听的,他们不说自然是有不说的理由。 我们同僚一场,现在郭大人还可以用不知者不罪来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可是,要是我告诉你了,你依然坚持不开关门,你可知你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随着李忠卫的称述,李忠卫放在官服,宽大袖口内的手已经握住了一把已经上膛了的自动手枪。 这把自动手枪就是他们黑山庄出身监军的护身符,之所以他在战场上能九死一生的活下来,还要多亏这东西保命。 虽然李忠卫没有说明,但郭荣也明白,要是他还要坚持,下场只怕是不好。 每个监军可都有临机专断,先斩后奏之权的。 而当面军队的大将要是胆敢对监军动手,那就是造反,除了被抄家灭族,绝对没有第二条路。 这也是各地监军都胆敢一个人带几个随从,就到万军中上任,并对部队进行掌握和渗透管理的胆气。 监军只要有合理的理由,就可以阵前斩将。 但不管是任何理由,主官将军都不可以伤害监军,只能向上一级监军反馈。自己是不能对同级别的监军动粗的。 郭荣是悍将不假,但他不是蠢蛋。 既然有监军在给关下的人马做身份确认,他又何必去做得罪人还不讨好的差事? 当下,郭荣也是立即就做出了决断: “下令,开关门。” 看着自己身后的亲兵跑去传令以后,郭荣笑着对李忠卫说: “我已经下令开门了,李大人是不是可以把手拿出来了?你的手放在袖子里面,我可是心中打鼓,害怕的很啊。” 李忠卫在战场上为了保命,可是使用过自己手中的自动手枪杀敌的。 作为一军的主将,郭荣要是连这点东西都侦查不到,那他也不知道要死过多少回了。 “呵呵,郭大人不必如此,我是完成自己的职责,也是为郭大人好。请郭大人细思量一下就明白了。” 李忠卫皮笑肉不笑的“呵呵”了两声后,还是回复了郭荣一句,但是他的双手,始终笼在袖子里,并没有因为郭荣的一句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话而把双手抽出袖口。 李睿是什么人? 别人不知道,他们黑山庄的人哪有不清楚的? 要是一直都是菩萨、圣母心,哪里能有今天偌大的成就? 雷霆手段和慈悲心肠,李睿都是不缺的。 这李睿要盯住突厥,要卫三娘实现yp战争,最基本的后勤保障措施那是必须完备的。 这大隋北方边境,沿着东西两部突厥、室韦、靺鞨、契丹,一直到高句丽的这一条边防线上。 虽然防守部队都是大隋的九边精锐和驻屯军。 但,这里面九成九部队的监军可都换成了黑山庄出身的李睿家奴。 特别是重要的关口、隘道,那部队中的监军一职更是百分百由黑山庄背景的李睿家奴担任。 正因为如此,在龙卫前锋部队 过镇北关时,也就和李忠卫知会了一声。 龙卫前锋部队,想着这里有他李忠卫这个监军大人在这里照顾局面,一定不会有任何问题的,自然也就没有过多的停留。 结果,正因为如此自信,导致李睿结结实实的吃了一个闭门羹。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或许在郭荣这里只是一个防守敌人突袭的正常操作。 但在黑山卫眼里,这就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重大战术错误。 要是守将谨慎,看到远远地有骑兵冲关,下令关门紧闭这无可厚非。 但龙卫的人马都已经冲到关下了,这肉眼都能看清楚人员服饰、装备的情况了,这关门还不打开? 那就是有大问题了。 还是那句话,这是没有追兵。 要是后有追兵,前有镇北关紧闭的关门,那不是要陷李睿和龙卫战士于危险之中吗? 这里面有龙卫前锋的失职、有镇北关监军李忠卫的不作为,有九边精锐对黑山卫隐隐约约的不服气和敌视态度。 看着关门打开,长驱直入后,丝毫没有停留的龙卫和李睿,李忠卫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里面有骄傲、有惭愧、有对自己没有掌握好关门,导致李睿被拦在关门前的自责,等等,所有的情绪一股脑的涌上心头。 李忠卫知道,自己在这里的任务马上就会被完结,而且一个内部处分是免不了的。 后面还能不能继续为黑山卫效力也都说不定了。但自己一定会很快被从这个镇北关调离的。 谁要自己无能的呢? “郭大人,我会马上上奏朝廷,引咎辞职。希望你能和下一位监军合作愉快。” “李大人这是何意?本将不是已经打开了关门,也没有去盘查对方的身份。这总共也没耽误到一炷香的功夫,李大人何须如此自责?” 郭荣很是不解。 “哎,规矩就是这样,没有办法。我这临走之时还是劝郭大人一句,以后一定要。” 说了一半,李忠卫也不知道该如何措辞了,只好苦笑一声,对郭荣拱拱手,黯然离开了。 “哎,这睿亲王可是一句话都没说,甚至连谁在这里为他争取开关门都不知道。李大人就深知这后果不妙,看来这黑山卫都是用制度在管人啊。” 郭荣以为自己没错,也就只是为李忠卫将要面对的境况给予了同情和叹息。 “哎,都是我的谨慎害了李大人啊。” 可是郭荣哪里知道这李睿在女帝眼中的重要程度? 在女帝的心中十万个郭荣的性命恐怕都比不过李睿的一根头发丝重要。 当时听到李睿居然在镇北关门前吃了闭门羹以后,女帝差点捧腹大笑出声。 但,因为李睿的窘境而放肆的笑过了以后,女帝就要开始找郭荣的麻烦了。 女帝怎么会允许在如此重要的边关隘口,有这么一个对李睿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边关大将的存在。 不斩郭荣,也就是看在还么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朝廷师出无名的份上了。 于是,郭荣的后果就很明确了。 既然不方便斩,那就调开吧。 也就是不到两月以后,洛阳女帝陛下的一道调郭荣进京担任兵部侍郎的圣旨就完全剥夺了郭荣的所有兵权。 接到女帝圣旨的郭荣,开始还以为自己是抗击突厥有功,被女帝提拔。 等到郭荣回到洛阳朝堂,被扔到兵部当起了“板凳侍郎”后,一直还不知道为什么。 一直到有一次军部聚餐的时候,听到有同僚私下议论睿亲王是女帝的心头宝的时候。 郭荣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在镇北关外拦了睿亲王,闯了祸而不自知。 李睿在镇北关外被拦了一会,心里有气。 等镇北关关门打开以后,也没有什么心思去和当地的守将周旋。更是懒得看他们这些人磕头赔罪的丑态。 于是,李睿根本就没有下马,带着龙卫直接穿过镇北关,扬长而去。 李睿知道,这镇北关的守将和监军自有相应的规矩去制裁,根本用不着李睿去操心。 而李睿也不是圣母心,自然也不会用自己的威信去为这些守将和监军等人减轻处罚。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李睿从来就不是以德报怨的性格。 进入大隋境内以后,李睿在龙卫的保护下,自然是一路平淡无波的抵达了伊吾郡,这个黑山卫第一军的军部所在地。 秦琼正在军部里面处理军务,一边处理堆积如山的案牍,嘴里一边抱怨: “不让打,不让打,不让打让我到这里干什么” 秦琼心里抱怨着李睿对突厥的战略。 他骨子里就是一个好战分子,前段时间打西部突厥打的正过瘾,差点就把西部突厥的王庭给端了。 结果突然李睿来了命令不许再打,要和西部突厥王庭签订停火协议。 这简直就把秦琼差点给憋死。 这第一军的情况和第二军、第四军的情况都不一样。 第四军在靺鞨,由于李靖的手软和文化思想包袱,没能取得很好的战绩。 第二军是由于钱丑虎感觉对突厥的战略不能操之过急,需要留着突厥对付欧洲的入侵。 因此第二军,没有对东部突厥下死手,导致战争没什么进展。 而第一军却是不一样,秦琼对打突厥人一点负担都没有。 就在第二军、第四军都没什么重大进展的时候,第一军却基本上把西部突厥的全境给犁了一遍。 短短不到一年半时间,就让西部突厥的牧民人口几乎减少了一半。 而且,在秦琼的穷追猛打之下,西部突厥的王庭都被他给打散了几次。 只是,西部突厥的疆域太大了,也就是说西部突厥王庭能拥有的战略纵深太大了。 所以,哪怕是干掉了一半的西部突厥部落,还是没有最终的灭亡现在这个已经几乎快自我解散的西部突厥王庭。 东部突厥王庭是实力尚存,所以可以挣扎一下办一个武林大会。 而西部突厥王庭,这已经成了丧家之犬的王庭却是正因为这停火协议而得到了喘息的时间。 7017k 203.军官逼宫,什么是真正带兵 大隋软饭王203军官逼宫,什么是真正带兵就在秦琼边工作边抱怨的时候,侍卫兵急吼吼的跑进来禀报: “报告,秦副军长,军长到了。” “那个军长?” “李睿,李军长到了。” “考,军长怎么突然就来了。” 秦琼一边嘴里自言自语,一边迅速站起,整理好自己的军装,急冲冲的走出了自己的办公室。 不管是什么原因,自己的顶头上司来了,一定是要去迎接的。 “军长好。” “军长好。” “军长好。” 李睿走进第一军军部的时候,比到其他任何一个军的军部感觉都好。 到第四军,他就是在视察下属。到第二军,他就是到了朋友家。 而只有到了第一军,李睿才像是回家。 周围不断向李睿问好的士兵,就让李睿感觉到回到了自己亲自统军打仗的时候。 “军长啊,你怎么就要签订那个停火协议呢?我都快把西部突厥给完全打下来了啊?” 果然,秦琼一见李睿,就开始抱怨李睿不该签订停火协议。 “你懂个屁?这原因以后再说,现在部队情况怎么样?” “就是士兵都有情绪啊。这都两三月了,大家还是想着如何进攻西部突厥,根本就没有去想着停火后如何操作。” “你就是那个最有情绪的,对吧?” 李睿一巴掌拍在秦琼的头上,面无表情的发问。 “呵呵,呵呵,不瞒军长,我也是有点意见。眼看就要功成,却最后关头功亏一篑。实在是太遗憾了。” 秦琼也不瞒着,直接就说出自己的想法。 “都是副军长了,还这么小家子气,好了。看你这个状态,推测一下就知道现在部队战士们的心态了。好了,进去再说。” “是,军长。” 秦琼也没有再说,老实的回答了一句,就耷拉着脑袋跟着李睿进入了第一军的作战指挥室。 李睿是来第一军给突厥找麻烦的,自然就要进作战指挥室。 进了作战指挥室以后,李睿马上对秦琼说: “安排军、师、旅作战主官和政治委员过来开会,现在是停火期间。他们不应该距离这里很远吧?” “是,军长。我马上召集会议,正巧军长要通知的这些人都对突然放弃快要到手的战果不满意,现在都在军部给我示威,要我出兵呢。” 秦琼对李睿提出突然召开军事会议的说法毫无惊讶,这些兵痞子还是只有军长来了才能治的了。 他作为一个空降下来的副军长确实是对哪些老资格黑山卫军官有些不好下手。 当然, 要是李睿来了,不整顿一番军纪,那才是笑话呢。 其实,早在一个多月前,这些第一军的师团级军官就很不服气为什么要签署停战协议,都纷纷找秦琼要说法。 秦琼也考虑到李睿这一路过来的路线,估计第二军的问题处理完了,李睿也该到他们第一军来看看了。 也就没有一个一个的去做有情 绪将领的思想工作,只是要他们有问题写材料,通过政治委员的途径上报陆军司令部。 这种刻意的官僚做法,终于激怒了大多数第一军的军官。 以前李睿亲自带兵,就是让所有的士兵和军官都知道,他们是为什么而战。 换句话说,李睿把所有的战士军官都当成了可以信任和托付的兄弟。 可秦琼这一手玩出来,让第一军的官兵都觉得,这秦琼副军长实在是只把战士、军官当成的杀戮的武器,并没有把大家当然人来重视。 一向提倡官兵一致的黑山卫士兵和基层军官,这下可就不干了。 当然,他们也没有想过要造反啊什么的。 毕竟他们对李睿的忠心可不是假的,哪怕秦琼给他们的影响再恶劣,冲着李睿,也不会有造反或兵变的事情发生。 但,军官自发的集体到军部问一下,这种事情,还是做的出来的。 所以,今天李睿要开会,那就正好。 基本上第一军所有的团级以上军官现在就在这第一军军部。 “那很好,既然都在,那也不用限制级别了,只要在军部的军官,你通知他们,半个时辰后军区大礼堂开会。 会议主题是如何做到对东西两部突厥无限削弱,但又不至于让他们迅速灭亡。 你叫食堂做几个菜,我和十二他们抓紧时间吃个饭,叔宝,这饭菜可别做少了。” 李睿不是不想马上开会,但自己和龙卫的战士可还饿着肚子,这人是铁饭是钢。 一会开会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不吃饱饭,可没气力和那些带着情绪的战士、军官去讲道理。 “是,我这就通知下去,我们第一军,伙食水平还是蛮高的,不会丢黑山卫的脸。” 半个时辰后,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滴酒未沾只是吃饱的饭李睿,放下了手中的碗筷。 对一直侍立在一旁的秦琼说: “走吧,去看看咱们可爱、可敬的战士们去。” 在李睿刚跨进这第一军军部的大礼堂第一步时,雷鸣般的掌声、呐喊声、问好声,如同潮水一般向他铺天盖地的涌来。 看到那一张张熟悉的脸,李睿也就没有急着走上作为他发言席的舞台。而是,直接走入了军官之中,一个个的和他们握手和寒暄。 第一军军官的老底子可是李睿亲自带过的一营。 虽然几度打散、整编,但这些军级军官、师长、旅长、各级政治委员们,可都是李睿看着从一个个小兵成长起来的。 甚至有一些团长、营长都是李睿看着脸熟的人。 在强大的精神力支持下,李睿的记忆力也是惊人的好。 说过目不忘,那都是小瞧了李睿的记忆力。因此,这些只要他看着眼熟的军官,稍稍一回忆,李睿就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并且还能记得他们的家庭组成和各种细节。 于是,让秦琼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 李睿走过去基本上是和每一个军官在握手,而且不是单纯的握握手就离开换下一个军官握手。 而是,和每一个握 手的军官都要聊两句。 秦琼站的远,加之李睿走入到军官群中了以后,一军的军官们个个都很激动,导致现场非常嘈杂、热闹。 也就无法让秦琼听到李睿在和这些军官说话的内容。 但,秦琼却惊奇的看到,基本上和李睿握过手、说过话的军官们,那个个都犹如喝了两斤特级黑山醉一样,手舞足蹈,满脸通红。 看李睿的目光中都饱含了尊敬和感动,一副随时愿意为李睿赴汤蹈火的样子。 一军军官们的这种样子,只秦琼到第一军上任副军长这么些年以来从未见到过的。 “军长有什么魔力吗?怎么三言两语就能让人死心塌地的卖命?我要是有这种魅力,这第一军就不会出现今天这种类似军官逼宫的情况发生。” 带着满心的疑惑和求知、学习的心态,秦琼主动靠近李睿,放下了副军长的架子,给李睿充当了一会侍卫,维持起秩序起来。 秦琼是李睿任命的副军长,各级军官们,大家不看僧面看佛面,对秦琼基本的尊敬还是有的。 所以,秦琼就很轻易的抢到了李睿旁边最贴身的一个位置,来维持现在已经陷入狂热状态的大礼堂秩序。 在这个贴身的位置,秦琼可以轻易的听到李睿的说话内容: “哟,袁三,当旅长了,不错啊,去年过年没回去吧,家里媳妇不闹腾?你爹那个老货怎么舍得让你这个幺儿来参军的?” 被李睿握住手的一个五大三粗的黑脸汉子,此时嗫嚅的犹如一个大姑娘: “我爹是不让我来的,要我在家里继承手艺,说替主子管理好作坊也是为主子效忠。” “你爹说的也没错啊?” 李睿追问了一句,“然后呢?” “然后我和媳妇商量了一下,反正家里的手艺有我大哥继承,我不如出来闯一闯,反正都是在咱们自己家的队伍里,也是为主子效力,不算是不孝。” 李睿知道自己黑山庄那些老人的心态。 自己不过是让他们过上了温饱富足的生活,他们就当做了巨大的恩赐。个个都自觉自愿的把世代为自己效劳写进了族谱和家训。 要是后代子孙跳出了黑山卫系统去自己找工作,没有为自己卖命,那就是对祖宗的不孝。 把自己的儿孙送到黑山卫不同的部门,只是这些老人最基本的操作。 这年头,那忠孝节义可是真能约束一个人的内心一辈子的。 当然,严苛的律法也限制了自己家奴子弟们的人生发展。这个时代,一人为奴,你的妻女、儿孙那就都是奴。 除非,主人家主动放弃,也就是主人家开恩解除你的奴籍,否则,你世世代代都是主人的奴隶。 李睿开始也在黑山庄试验,想小规模的解除一些优秀人才的奴籍,但这些听说要被解除奴隶的人,除了一两个想参加科举的人家,需要用平民的身份报名而同意解除奴籍以外。 多数的人,并不希望自己解除奴籍。 后来李睿也想明白了,这是数千年以来就传承下来的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造成的结果。 7017k 204.思想禁锢,什么是真正带兵 大隋软饭王204思想禁锢,什么是真正带兵在他们的心中,最大的期盼就是遇到一个好的主人,却并不是拥有自由之身。 最现实的就是,一旦他们拥有了自由之身,他们就没有依靠了。任何一个强者都可以抓住他们,再把他们变为奴隶。 与其面对一个未知的未来,不如好好在李睿手下活着,期盼李睿能对他们不是太苛刻也就好了。 其实,他们也想得很朴实、也很通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李睿就是这大隋天下最大的主人。 就算是成为了自由民,还不是要遭受官府和地主的盘剥? 哪里比得上在李睿的护佑之下过的滋润和省心。 所以,李睿名下绝大多数的奴隶,都因为自己能有幸成为李睿的奴仆而骄傲和自豪。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睿的奴仆数量只有增加的,而没有减少的。 虽然,李睿当时在黑山庄解奴隶的试验是以失败告终,但也帮助李睿认清了社会的现实,让他不会再做出什么出格的惊世骇俗的举动。 正因为有了这个教训,也才能让李睿不急不慢的用了十几年水磨功夫,在不太惹人注意的情况下,培养出来了自己的人才梯队,建立了自己的科技系统,发展了自己的实力。 “一样,一样,你媳妇支持就好。我记得你那老爹当时说过,你可是怕媳妇怕的很。” 李睿一边拍着对方的肩膀,一边开着玩笑。 此时的李睿,哪里有一点点军长的架子,和蔼可掬、嬉笑打闹,完全就是一个邻居家兄长的样子。 “军长,我还好还好啦,我可比秦旅长好的多了。说起怕老婆,这秦家二哥可是比我有名?” 袁三可是个有思想的人,他到部队参军并没有暴露出自己家里和李睿很熟的事实。 一是,年轻人有自己的血气,不想凭关系,只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上位; 二是,这黑山卫有背景,认识李睿的人,甚至和他一样是黑山庄子弟的人还有不少。 大家都不会拿出自己家和李睿的交情来炫耀,大家比拼的都是训练的刻苦和战功的卓著与否。 在第一军,比背景那是没有出息的一种表现,也没有人买账。 但,袁三知道,这次自己父亲和李睿这么熟稔的背景已经暴露。 那自己以后对自己只会更加严格的要求。 没办法啊,不能丢了自己老父亲的脸。 转念一想,不能让自己一个人抗这个进步的压力,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出卖了秦二。 “秦家二哥?是老秦家的二小子,他也在这?” 当年做第一杆曲辕犁的时候,老秦和老袁那可是为李睿立下过汗马功劳的。 当时李睿也看见过着两家的所有人,自然记得他们。 “是的,秦家二哥和我一起过来的,当时来的时候,大家做一个伴的。” 袁三毫不犹豫的出卖了秦二。 其实,袁三也是为秦二好。 这秦二作战勇敢,也是一个将才,但就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太差。 搞得这第一军里面,除了自己以外,就没什么 朋友了。 今天好不容易,李睿过来一趟,袁三也就顺势把自己的好友推出来了。不然以后,自己这好友还不知道会被其他人孤立成什么样? “报告军长,秦二报到。” 一直躲在人群之后,并不想出风头的秦二,听到自己的兄弟把自己给供出来了,自然不能让李睿去找自己。 只有自己主动站出来了。 他虽然知道这是自己好兄弟为自己搭台,但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腼腆。 “来来来,你这小子站那么远干什么?过来让我看看。” 李睿也是颇有兴趣,前几年回黑山庄还看见这两个小子在帮自己的老爹打理工坊,现在居然都在部队任职了。 当看到一个肩膀上扛着旅长军衔的精瘦汉子应声过来的时候,李睿也很开心。 “不错,不错,这老秦家和老袁家的小子都出息了,都当上旅长了。好,好啊,以后继续好好干。” 虽然这袁三和秦二参加黑山卫的时间也才几年,但由于这几年黑山卫战斗很多,而且扩军太快。 这些根正苗红,出身于黑山庄的家奴,被提拔的很快。 不然,仅仅是正常升迁,几年以内,能从士兵成为连长就很不错了。 李睿在为故人子弟得到升迁开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黑山卫的一个弱点,这就是军官提升太快,军事素养根基不稳。 不然,怎么会出现部队军官到军部要说法的事件? 所以,李睿很含蓄的说了一句,要他们“以后继续好好干。” 等这两个家伙打完招呼,李睿又东边问候一句,西边问候一句。 “黑牛,你小子还怕不怕枪声了?” 看到程咬金挤在旁边,李睿开心的揭了他的短处。 这家伙看着五大三粗的,其实感情细腻,刚到黑山卫的时候,被枪声给吓住过。 他又长得黑,大家就给他起了一个“黑牛”的外号。 任他程咬金脸皮再厚,此时也不由的老脸一红。好在他脸皮够黑,大家不容易看的出来他的脸红。 “哈、哈、哈。”周围传来同僚的笑声。 程咬金怪叫: “军长,俺黑牛现在可是师长,这以前的糗事您怎么还记得?” 虽然是在怪叫,但程咬金心里是舒服的。 自己刚进黑山卫打靶被枪声吓住的这个小事,这么多年了,李睿还记得。 这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军长李睿重视自己啊。你换一个军长不重视的人试试。 看军长会不会把你的一点小事就能记住这么多年? 所以,程咬金此时的心情是羞恼中带着洋洋得意的复杂。 但不管如何复杂的心情,对李睿的忠心和认可度就在这一句句玩笑中更强、更深了。 “咦,王七十一,你怎么还在这第一军,你不是闹着,请求调动到第三军吗?你还在这第一军赖着不走?” “军长,唉,军长,是我错了,我错了。 我就不该听我家那婆娘的话。 他羡慕第三军在那天府之国驻扎,说我们这里太冷、太干,就要闹着 请求调任。 可是,军长,我的请调报告可是早就撤回来了,您是怎么知道的?” 王七十一打仗是一个厉害角色,但就是耳根软。 再对突厥开战以前,这第一军没有战斗任务,他就被自己媳妇撺掇要调到第三军去。 结果刚刚打请调报告,黑山卫就和突厥开战了。 一开战,这小子就如鱼得水,如同找到了生存的价值。 就麻溜的撤回了请调报告,表示一定在第一军扎根了。 “呵呵,我是第一军军长,虽然长期不在这里,可是你们的小心思还能瞒过我?” 李睿故意板着脸训斥了一句。 然后,立即笑起来,骂了一句: “混账小子,你当部队是你家开的?你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不过也不要紧,过段时间,大家来一个大换防。 说不定你就可以去了那天府之国驻防了,或许也会换防到第四军现在的地方也不一定哦。” 王七十一也闹了一个大红脸,呵呵笑着为自己解嘲, “我听军长的,军长要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打死我也不听媳妇的撺掇了。” 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一直热闹了小半个时辰,李睿才从下面人群中走出来。 李睿端正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表情一肃,缓步走上了作为发言席的大礼堂的表演舞台。 “先批评一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和突厥的停火协议是站在大局的临时行为,你们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像你们这样,聚众到军部找秦副军长要说法的行为是极端错误的,下去以后,每人降一级留任待勘。有没有问题?服不服?” 李睿一改在台下的随和、散漫、亲切,上来就是一通处分的决定。 大家谁敢不服气啊? “服气了就鼓掌。” 哗啦啦,台下马上就是掌声一片。 听到了掌声,李睿满意的点点头: “嗯,不错。有错误就要认,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是好兄弟。” 刚打了一巴掌,但李睿绝对不是让自己士兵打糊涂仗的统帅,既然处罚过了,还是要解释一下的。 “在突厥西边还有许多国家,他们的人民是白色皮肤金色头发的野蛮人。这些国家有的强大,有的弱小,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现在我们还不是和他们开战的时机,所以,突厥必须被保留下来作为一个缓冲地带,你们明白没有?” “明白了。” 台下发出了整齐的回应声。 其实,大家也就是要一个解释,但其他人的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同样的话从李睿的嘴里说出来,那就是权威,那就是把士兵当人。 这就是个人威信的加持,你不服不行。 秦琼此时,早已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从和军官们打成一片,能随口说出军官的名字和细节故事,这就不是秦琼能做得出来的。 秦琼作为累世将门之后,是有自己的清高和矜持的,加之平时根本不会去记忆这些将领们的细节事情。 7017k 205.策略再变,集思广益找办法 大隋软饭王205策略再变,集思广益找办法深深知道自己特点的秦琼也明白,他就是想学,也无从学起。 李睿可是在脑中有着官兵平等的概念,而秦琼所出于的这个时代,士兵就是长官的奴隶。 这就是观念的碾压。 但解释了原因就完了吗? 当然不是,既然棒子打下去了,李睿马上就开始给大家找甜枣了。 “当然,你们也听到到了,我说的是暂时必须保留东西两部突厥。我在来的路上一直在思考,用什么办法保留呢? 而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不能保证这东西两部突厥会对欧洲人进攻。万一他们要是投降了欧洲人怎么办? 我们岂不是养虎为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没有?我不相信,你们敢到这军部来找秦琼副军长讨要停火的说法。你们就没有一些对敌作战的方案和思路? 谁先来说说?” 看到下面的军官一会被责罚,一会被感动,一会又被当成智囊,秦琼此时也知道自己和李睿在带兵方面的差距是有多么的巨大了。 心中那点小小的骄傲早就被打的无疑无踪了,连那一点点,曾经为李靖抱屈的心思也慢慢的淡了。 秦琼相信,不说自己,就算是李靖也绝对做不到李睿这样带兵。 这哪里是一个带兵的武将能做到的细腻啊? 自己最多就是能让这些军官服从自己。 而李睿却能让这些军官死心塌地的信仰自己。 让这些军官深切的体会到,不管李睿是骂他们还是罚他们,都是为他们好。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种手段,秦琼叹服。 李睿和自己这些人的带兵水平,这岂止是不在一个档次? 这是完全都不在一个世界维度好不好? 差距巨大。 李睿看到下面的军官个个都有点欲言又止的感觉后,立即对秦琼下了进入这大礼堂后的第一命令: “请秦琼副军长马上安排宪兵对这个会场进行警戒,现在开始,大家开保密会议,任何人不允许记录。 无关的勤杂、服务人员,请回避。 军、师、旅、团一级的作战主官、政治委员、参谋长都留下来。 各团以上军官展开互查,不允许有生面孔出现。 这是命令,立即行动。” 在李睿话音落下以后,大家迅速行动起来。 此时,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各个军官后面跟着拎包的那些勤务兵、参谋等被敌人渗透可能性较大的人员都在半盏茶的时间内,迅速离开了大礼堂。 一盏茶的时间过去,这大礼堂内就只剩下了第一军真正的核心干部队伍了。 “好,谁先来说说?要我点名吗?”李睿见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清场效果,也就不再耽误时间,直接开口发问了。 “卑职,第一师师长程咬金报告。”程咬金是第一举手要发言的。 “好,黑牛先说。另外,今天我立个规矩,这开会讨论的时候,不要太客气,有个基本的礼貌就好。 无需过于客套,耽误大家的时间。” 说完后,李睿对程咬金挥挥手,示意他继续说: “本来有很多话要说,但军长这么一说,我一下就不会了。我就是觉得这西部突厥都已经被我们打的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若是我们就这么放弃胜利果实,若干年后,突厥还是会挑起战争的。 他们就是一群贪得无厌的豺狼,逼得我们要用武力去夺取土地,用以捍卫我们的大隋帝国的北境安全。 我说完了。” 程咬金对着李睿行了一个军礼后,就老实的坐下了。 “我听懂了,黑牛的意思是要我们继续进攻西部突厥,一直打到把王庭打散再也重整不起来的程度。最好就是直接灭了他们。” 李睿也没有说程咬金说的对还是不对,对他点点头,然后对台下众人说: “还有什么想法?今天在这里都但说无妨。” “报告,我有点想法,不过说起来不是太君子。”袁三大胆的发言了。 “兵者诡道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也无所谓是不是君子,你说。”李睿给袁三加油。 “我们本来都是和黑牛一个想法,直接去灭了突厥,把他们的土地占回来就算赢了。 但,刚听军长说暂时不能灭他们的国。我就临时有个想法。 我们还是要出兵,打散现在的西部突厥王庭,然后,我们自己组建一个西部突厥的王庭,军长直接兼任这王庭的可汗不就好了?” 袁三一说完,秦二也不腼腆了,直接插话: “我觉得袁三说的很有道理。与其指望以后西部突厥抵抗那欧洲人,还不如我们直接掌控西部突厥,保留一个他们国家的名字,实际是做我们大隋的傀儡。 一旦发生欧洲人打过来的情况,就让突厥人为我们去打仗。” 李睿其实来这里以前并没有完全想好该用什么方法来为自己出一口怨气。 结果,听这些将领的讨论,李睿反而有点汗颜。 自己的格局还是小了啊! 怎么老是想着那一点点个人的感觉,你看这些好战分子,动不动想到的都是要如何对突厥亡国灭种的办法。 “谁还有什么建议吗?” 李睿还是没有说出自己的思路,只是再次对台下的军官提出了问题。 看着台下陷入一片沉默,李睿也就不勉强众人了。 “或许,这不是一个急事,那么今天你们都回去想想,我既然来了就不会马上离开,大家什么时候想到了不同的想法,随时都可以来找我说。 好了,今天就先这样了,你们回去动动脑筋吧! 散会。” 随着李睿一声散会声音的响起,这个大礼堂很快就喧闹起来。 那些整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的军人,才没有那么多害羞或顾忌,人人都争相邀请李睿一起吃饭。 在盛情难却之下,李睿只有命令秦琼在食堂开了十几桌酒宴。 他今天要宴请这第一军的中、高级指挥官们。 半斤高度黑山醉下肚以后,这些毫无顾忌的军汉们,针对李睿提出来的有关突厥的战略问题。 那讨论的才叫一个热烈。 李睿也和大家一起喝酒、笑闹,没有端一点点架子,甚至还不断的提出各种实际问题反驳一些不太靠谱的主意。 这顿酒宴一直到半夜子时才结束,此时大部分人都喝的到量了。就算人的大脑还是清醒的,但实际上也都有七八分醉意了。 今天,李睿收获巨大,看来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这句话是真有道理。 不过是发挥了一下简单的民主,让大家群策群力一下,哪知道收获是如此的出乎意料的大。 为稳定住自己的思路,李睿硬是反复的琢磨了三天,等到再没有人提出任何新的思路以后。这才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军事会议。 出席会议的将领并不多,只有秦琼、程咬金、袁三、秦二以及军部的几个参谋。 会议上,李睿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袁三提出的想法应该有可行性,你们商量一下,看看如何执行?” 李睿的思想也是在不断改变的。 本来他是打算用水磨功夫,控住住突厥的经济命脉,并且让突厥的血性和武勇,在不知不觉中被yp毁掉。 但袁三的建议提醒了他,与其让突厥被毁在这不知不觉中,不如废物利用,用突厥人去打欧洲人啊。 虽然彪悍的突厥骑兵在黑山卫的机枪大炮面前不堪一击。 但如果只是和欧洲人对阵,突厥骑兵那是多么好的炮灰部队? 这种能够大量消耗欧洲人实力的战斗力,浪费了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要知道,黑山卫虽然战斗力强悍,但每射出的一颗子弹、炮弹,那可都是银子堆起来的呀。 再加上各种战斗装备和人员给养,打一仗所需要花费的银子可都是堆山码海一样多啊。 于是,经过了三天的琢磨,李睿终于改变了对西部突厥的战略方针。 他要用自己的实力去碾压西部突厥的王庭,从而彻底控制西部突厥,让西部突厥成为自己的一只咬人的狗。 而不仅仅是一个战略纵深和欧亚缓冲带。 “报告军长,我回去和秦二哥仔细商量过了,其实这个办法执行起来难度并不大。” 袁三自己提出的建议,回去自然是要过脑子的。 现在李睿既然问了,那就正好把自己这几天的想法向李睿汇报汇报。 “你说说看。” 有想法,李睿自然就很开心,毕竟都是大隋的事情,此时李睿就能感觉到至少这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努力的幸福。 “我们现在已经把整个西部突厥都梳理了一遍,梳理过程中有不少强烈反抗的部族都被我们给灭族了。但还是有一些愿意合作的部族被我们掌握。 我们可以用这些部族当傀儡,支持他们夺取王庭的控制权,从而控制整个西部突厥。 这样整个西部突厥的结构依然没有变化,还是王庭在控制。但控制王庭的家族却是我们在控制,这就能达成我们不出兵就占领突厥的战略目的。 以后欧洲人来了,自然也就是突厥士兵先顶上去的。” 7017k 206.改变策略,龙卫集体大突破 袁三讲完后就那么恭恭敬敬的看着李睿。 “有道理,你这个方案,这可以作为现阶段的行动方略。 但中间可以简化一点环节,对各部族不用去费劲巴拉的去找或培养傀儡。直接安排我们的人过去掌握部族权利就好。 另外,我问下,西部突厥王庭是由四个大部族,七八个小部族联合推举可汗。你们第一轮扫荡完毕后,有几个王庭部落投靠了我们?” “只有两个小部落明确投靠了我们,其他的部落都只是和我们虚与委蛇,并无真心投靠。” 秦琼有点不好意思的报告着。 “嗯,有两个? 那已经很不错了,那么第一步就是完全替换掉这两个部落的掌权家族,镇压掉不肯和我们合作的家族,哪怕是换掉一半的人,也要先把这两个小部落完全控制在我们手里。” 李睿已经开始直接安排作战任务了。 他说的很含蓄,什么是替换掉一半的人? 这说的轻松的“替换”两字,执行起来可就是一场大屠杀。 能进入王庭成为突厥柱石的部落,哪怕是小部落,总人数也不会低于十万人。 没有给其他人反应的时间,李睿继续说: “当然,替换这两个部落成功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利用这成功吞并的两个部落,通过联姻、结盟、恐吓,反正不管你们使用任何手段,去拉拢其他的王庭部落。 第三步就是,安排我们的人,继续侵蚀和替换被这两个部落拉拢的其他部落。 这就是一个病理传播的壮大方式。 时间稍长,就会有许多部落被我们替换。 一旦被替换的部落数量到达组织王庭所需数量的一倍以后,那你们就可以暂停这种替换。 把精力放在征服被替换部落周边的小部落,从而发展壮大已经被我们替换的部落,使他们迅速成为突厥最大的那几个个部落。 最后,然后推翻现有的王庭,收编组成现有王庭的部落,自组王庭。” 李睿说完后,就那么定定的看着参加会议的几个第一军将领。 还是秦琼最先反应过来,军长这是任务布置完了? 然后,秦琼轻轻咳嗽了一声,提醒了在场的所有人。 于是在场的所有人,都对李睿站起来行了一个军礼,大声汇报: “卑职等遵命。” 由于有秦琼在,袁三和秦二都无法自称奴才,也就沿用部队的称呼了。 “很好,给你们一年的时间,至少要进展到第二步,有没有问题?” 此时的李睿没有一点点多余的表情,满脸严肃的询问着。 “保证完成任务。” 参与会议的所有人,包括那几个参谋都站了起来,对着李睿立正敬礼。 看着屋内军官们脸上的求战表情,李睿很满意。 黑山卫现在真是如日中天,军官想着的就是怎么打仗?怎样才能抢到作战任务?绝不会贪生怕死的往后退缩。 当然,这也是黑山卫历经战斗死亡率很低,给参战官兵所带来的的勇气。 是啊,打仗几乎不死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特别是打仗期间,军官和士兵都还能有各种高额津贴。 这种顺风仗,哪个黑山卫官兵都愿意打。 当下,李睿“呵呵”一笑: “由于事情的复杂性和操作过程中需要相对独立的决策性。 第一步这个最关键的步骤,就由袁三和秦二两人,分别带着一个旅,去完成吧。执行任务期间授予你们临机专断之权。 你们两个,有没有问题?” 袁三和秦二此时已经被突如其来的幸福给砸晕了。 被授予临机专断之权,能带着自己一个旅的兄弟独立执行任务,这是李睿对他们多大的信任啊? 两个人高高挺起胸膛,用尽全身力气喊道: “保障完成任务,绝对不辜负军长的信任。” 喊完后,两人对望一眼。 同时跪下,眼里含着热泪,嘴里有点呜咽的说: “绝不辜负主子厚爱。 请主子拭目以待,奴才们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好,起来吧,好好完成任务。完成后要记得总结,或许以后东部突厥还能用到你们的经验。” “是,主子。”两人说完后就退到了一边。 这就是这两人的聪明。 一下被李睿授予了如此的重任,重权,必然会招到其他人的嫉妒。 如果此时两人低调一些,以后的周边人际关系就会好很多。 如果此时两人不知收敛,就会被周围的人用有色眼镜盯着,就会被周围的人说成嚣张跋扈。 要知道三人成虎啊,要是这些妒忌的人,都到李睿面前去说他们两个的坏话。 哪怕此时李睿再怎么信任他们,要是被周围的人诽谤太多,恐怕李睿也不得不顾及大多数人的感受。 从而收回他们手中的权利。 看到袁三和秦二能在骤然获得高位的情形下,还能如此低调。 李睿不由得暗暗点头,这两小子心理素质不错,能做到宠辱不惊。 安排了这些以后,李睿也就不插手具体事务了。 大业十三年七月二十日。 袁三、秦二已经顺利进入了西部突厥的那两个部落。 经过两个月的精心布局和运作,袁三和秦二已经顺利成为两个部落的酋长。 而他们带过来的一个旅的士兵都已经成为了部落卫队。 袁三和秦二到底还是内心深处保留一丝淳朴的男人,并没有对原来两个部落中的青壮下杀手。 而是联系好第二军相关部门以后,费心费力的把这个两个部落的大部分人打散后悄无声息的迁入靺鞨境内。 而原部落中的高层,也就是所谓的部落贵族,除了保留几个做门面的长老以外,其他人全部都被迁走。 而此时李睿也因为已经对自己大儿子的学业有安排,也就没有急着回洛阳。 而是,带着龙卫,随着这两个旅的士兵到西部突厥境内来旅游来了。 毕竟,这也是李睿第一次赋予自己手下临机专断的全权,所以,他还是以旅游的名义跟过来看一看才放心。 另外,他是真想看一看腾格里峰和龟兹城,还有那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中的阿拉木图。 毕竟这都是自己心中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些地方,有机会,他是不会放过这个过来看一眼的机会的。 李睿这一旅游,不知不觉中就在西部突厥呆了两个月。 足迹基本上遍布西部突厥全境,西边沿着阿姆河一直走到咸海、北边沿着伊犁河到巴尔喀什湖。 李睿是好好的体会了一把逐水草而居住的游牧生活。 这其中李睿也碰到了许多普通牧民,这些牧民虽然对李睿有着天然的警惕。 但随着李睿在草原上的时间的延长,身上的水草气息越来越重以后,牧民们对他也越来越友好。 看着这些淳朴的牧民,李睿第一次觉得自己做出的那个放弃种族灭绝的决策,改为直接获取上层统治权利的方式,是多么让人心安。 这种淳朴的民族,要是因为他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实在是世界文化的一种损失。 确实,不论中外皆是一般,历届王朝兴衰都是少数野心家的乐园,受苦的依然是这些淳朴老百姓。 覆巢之下虽然没有无辜之人,但却有可怜人啊。 李睿觉得,自己是不是老了,怎么心态变得有点佛系了。 难道是真的提不动刀子了? 各种纠结和思考,各种生存的体验,让李睿一直在西突厥盘桓不去。 一直到九月天气渐渐转凉,吃过了记忆中的哈密瓜以后,李睿才安排回程。 袁三和秦二,当然也知道李睿就在西突厥到处旅游。 但他们绝对不相信,一个日理万机的统帅会花时间,无聊的到处旅游。他们觉得,李睿是来盯着他们两个的。 就是看他们是如何在西部突厥打开局面的。 自然也就不敢滥用那临机专断之权去冒进,只是按部就班的按着李睿在第一军军部制定的计划逐步推进。 虽然进展慢一点,但胜在稳妥,不会出任何问题。 李睿并没有原路返回第一军驻地后,再返回洛阳。 而是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旅游到于阗以后,直接越过了西部突厥边境,进入了昆仑山脉,然后沿着大隋和女国边境线,经过格尔木到底积石山。 后,又经过临洮郡,陇西郡,天水郡。 这天,龙卫一行人已经过了天水郡,眼看马上就要进入故都长安。 这时,时间已经到了大业十三年十一月中旬了。 整个龙卫没有一个减员,没有一个掉队。 长期的风餐露宿、饥寒不均、日晒雨淋,让龙卫们个个都是黑黄精瘦的样子。 但,每个龙卫都仿佛脱胎换骨了一次。 路途的艰辛,自然条件的恶劣,要应对各种势力敌人的磨练。 让龙卫的各种技战术水平上升了不止一个台阶。 更关键的是,每个人的战力也得到了质的突破。 只要你仔细的去观察,每个龙卫虽然很瘦,但却不弱。 在龙卫的眼中,仿佛都有星河在流转,开合之间都是精光四射。 是的,在李睿的不断折磨和自然环境的严酷考验下,两百四十龙卫已经全部突破到大宗师境界。 (本章完) 7017k 207.结丹阴阳,六大巅峰破壁障 所不同的只是看你是突破到大宗师初期还是中期、后期或巅峰哪个层次的问题。 而原来的三十大宗师,也都突破到了巅峰大宗师。 那个六个巅峰大宗师,在李睿的指导下,已经在昆仑山脉中悄咪咪的再一次突破。 这次他们六个也不知道自己突破到了一个什么境界。 因为,他们的境界已经超越了这个世界对武力境界的级别认知了。 而请教了李睿以后,李睿也不好说是什么境界? 这个世界到目前为止,李睿还没有发现或听说过有修真者,所以,他也不好贸然把那些似是而非的修真体系中的东西拿出来说。 但,这些家伙们要是突破后没有一个可以持续修炼的目标,只怕他们会因为丧失了修炼的动力而陷入精神分裂中。 所以,李睿还是硬着头皮按某些玄幻中的说法,给大宗师后面的境界起了一个境界名称,卫星境。 赵十二骑在马上看着远远的长安城,内心不由的回想起这次的西部突厥之行。 主子根本就没有把袁三和秦二的任务当做重点,别人不知道,但他是李睿的贴身侍卫长,还是龙卫的大队长,他自然是知道的。 李睿的整个人都几乎沉浸在西部突厥那绝美的自然风光之中。 每天不是到某一风景秀美的地方游玩,就是从一个刚刚游玩过的地方赶往下一个美丽地方的路上。 凭借自己巅峰大宗师的修为,赵十二能感受到,每到一处风景秀美的地方,李睿都会在空气最好,让人感觉最舒畅的某个点上静静的坐一会。 有时是坐一两个时辰,有时一坐就是一两天。 最长的一次,是在腾格尔峰山顶,一次性呆坐了半个月。 既然主子喜欢,他们龙卫也不好有什么异议。 自然是主子静坐,他们就负责在周边巡逻和保护,避免被闲人或野兽打扰到主子的雅兴。 而每次李睿静坐的时候,龙卫中的六大巅峰大宗师。 赵十二、钱二十一、孙十七、吴六十一、李七十五、周九他们都是距离李睿二十丈,分六个方向把李睿围起来,静静的保护着。 李睿静坐多长时间,他们就默默的守护多长时间。 这是龙卫防卫圈的最后一层。 目前为止,除了龙卫自己用炸弹密集轰炸,否则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人能突破这六大巅峰大宗师形成的保护圈。 开始,大家都觉得主子是不是在思考什么重大的事情。 但随着护卫在李睿身边的龙卫不断的突破武学境界,他们模糊的认识到,主子这是在修炼。 而且是找到了最适宜修炼的气脉之眼,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灵气最浓厚的地方在修炼。 他们这二百四十龙卫是沾了大光。 特别是,随身护卫的六大巅峰大宗师,更是得益无穷。 赵十二记得,当他面临再次突破的关口时,他很开心,也很迷茫。 本来他修炼到了巅峰大宗师也就以为自己的修炼之路到了头。 以后的修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只是积累更多的能量,拥有比同级别更加长久的攻击力而已。 可是,陪着主子在西部突厥浪了四个多月以后,却隐隐感觉自己马上又要突破。 而且,他感觉的出来,这次突破是一种质的突破,或许由此成为传说中的天人境界也说不定。 但,突破巅峰大宗师后的境界到底是什么?如何突破? 这一切都毫无经验可以借鉴,虽然传说中有描述记载,曾经有人突破壁障,成为天人然后飞升而去。 但这只是传说,做不得准的。 而且是不是这巅峰大宗师突破后就是天人境界?谁也不知道。 现实中,他所知道的最高境界就是巅峰大宗师,就没有听说过有人突破过这个境界。 茫然之下,赵十二就询问了一下身边和自己境界相同的战友。 这也是他们的优势,其他人要是修炼到他这个境界,基本上都是高处不胜寒的孤家寡人了。 但他们不是,现在相同境界的就有六人,都是可以托付后背的战友、生死兄弟。 自然是可以大家商量一下互相借鉴经验的。 但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居然是: 去请教李睿这个主子。 倒不是他们思想懒惰,而是就算他们到了如今的境界,他们六人一旦碰到李睿要揍他们的情况,和以前修为低下的时候仍然毫无二致。 在李睿面前只能乖乖的挨打,根本就无法调动哪怕是一丝丝修为。 别说是反击还手了,就是想运起功力避免被李睿打的太痛,都做不到。 他们几个商量总结后,都觉得以前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些人的修为会被李睿压制原因。 但随着他们突破迹象越来越明显,他们反而在某些时候,可以隐隐约约的可以感受到李睿体内那浩如烟海一般的压制之力。 要是一个人有这么个感觉,还可以说是由于对李睿的敬畏造成的心理错觉。 但六个人互相交流后,才发现,原来大家都有过这么一个体验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自己的主子才是真正的高手。 是那种凌驾于这个世界武学巅峰之上的高手。 所以,他们在对前途产生迷茫和未知的时候,就第一时间想到了李睿。 李睿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失望。 其实李睿本来就是想走一走,看一看这以前没有看过的大好河山。 尤其是六到九月这几个月更是这大西北的黄金旅游季节,他既然来了自然是不容错过。 但是这么走着、看着,或许是某一个时刻的机缘巧合,他体内那庞大无比的精神力和某一个风景点的灵力产生了共鸣和交至,导致他体内的生死元力再次发生了转换。 已经根本用不着李睿去刻意正着运转还是反向运转体内的元力。 整个生死元力,在外界巨大灵力的加持下,在李睿的意识海中形成了一颗黑白两色的元丹。 随着自己意念的驱使,想有生元力就是生元力,想有死元力就是死元力。 力随意变,简直不要太方便 (本章未完,请翻页) 。 当然,元丹这名字也是李睿自己取的。 想着所有中的修仙者都是在小腹丹田的位置结丹,自己那些大宗师的下属们也是把下腹丹田的位置作为真气或内力的储存点。 可是,自己怎么却是在脑中的意识海中结丹? 想不明白,那就不想了呗。 反正,目前看来也不是坏事。 而这次转换后的力量,不但把以前生死元力所有的特点和威力放大了百倍不止,而且还同时不断的滋养和淬炼自己的肉身。 原来李睿就已经是冷兵器中的刀枪不入,但威力巨大的狙击枪子弹还是会对李睿的生命会有威胁。 这次能量异变后,李睿悄悄的试验过,经过这次灵力和精神力结合后变异力量的滋养,自己的肉身已经可以真正达到无物可伤的境界了。哪怕是狙击枪也打不透自己的皮肤了。 这算是为自己的生命安全又多加了一层保障。 自己的生死元力可以自动感应灵力充沛的地方,而灵力充沛的地方,往往就是自然风光最为秀美的地方。 所以,李睿做到了旅游和修炼两不误。 在赵十二代表龙卫找李睿请教修炼的问题的时候。 李睿也发现了,在自己取得了巨大突破的时候,一直跟在自己傍边伺候的龙卫兄弟们也应该是沾了自己的光。 个个修为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别的不说,就自己这贴身的六个侍卫,感觉也是到了某一个临界点了。 “你们六个过来,盘膝坐下,运转你们的功法,我看看。” 当时李睿也很好奇,毕竟他的元力不是修炼出来的,他也搞不清楚这个世界的修炼武功的套路。 但他可以确定,自己的元力似乎是比这个世界练武之人的什么内力、真气之流的东西要高级。 那帮忙自己的下属们看看,也应该是可以的吧? 李睿是这么对自己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当李睿的元力笼罩那六个家伙的时候,开始还好,李睿在静静感知对方的修炼方法和功力运转路线。可是当李睿的元力侵入这六人的大脑的时候,异变发生了。 这六个家伙脑中本来就一个小小的意识海,说是海,还抬举他们了。他们脑中只有一个小小的水洼。 而李睿经过数次蜕变后元力进入后,就犹如一个非常粗的烧红了的高密度的金属棒进入到了一个小小的水洼里面。 瞬间就把这六人的意识海给搅动了起来。 不过片刻,这六人的意识海就扩大了十倍。成了一个大一点的小池塘。 并且,在沉闷死寂的意识海中,出现了丝丝白色的雾气。 李睿是修炼精神力的老祖宗,看着这熟悉的雾气,他知道,这白色雾气就是精神力。 用元力稍稍一接触,这白色雾气仿佛龙归大海,乳燕归林,毫不犹豫的就进入了元力之中,化为了李睿元力的一部分。 见到如此情景,李睿赶紧收回了自己的元力,再不收回,恐怕一不小心就会把他们的意识海给吸干了。 (本章完) 7017k 208.生死元力,六大卫星境强者 大隋软饭王208生死元力,六大卫星境强者而在李睿探查他们的意识海,正为无意中把他们意识海拓宽,并产生精神力而不知所措的时候。 只听到“砰砰砰砰砰砰”六声闷响。 赵十二等六人就这么纷纷突破。 突破后既无电闪雷鸣,也无仙人接引。 平常到和自己平时修炼突破时毫无区别。 他们还以为会有自己的那什么“天劫”呢? 看来自己距离那能够飞升的天人境界还差得远。 李睿明白了,这个世界的人们习武只会修炼丹田内力或者是打熬力气,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修炼精神力。 一旦修行到巅峰大宗师后,若是没有精神力的搭配修炼,只是一昧苦修,最多也就是多积攒一些内力、真气。 就永远都突破不了下一个境界。 今天,自己为他们打开了这道窗子,让他们看到了精神力修炼的方向。凭借他们深厚的积累,结合了精神力的突破后,这六人很快就突破到了新的境界。 “咦,我们都没飞升?就这么如同放了一个屁以后,就突破了?可是我们都突破了,为什么还没有飞升?” 钱二十一突破完毕,巩固性的运转了几个大周天真气,看到自己还是盘坐在刚才自己几个请教李睿的地方。 不由得抓抓头发懵懵的问着。 “飞升?飞什么升?你当是玄幻?” 听到钱二十一的问话,一直在旁边护持观察的李睿,一巴掌就那钱二十一的头上打下来。 李睿对身边这些贴身的侍卫都犹如自己的家人,也知道这些粗人被自己打一下,更能体现出两人的亲近。 反正以前李睿都是这么干的,习惯成自然,现在也就自然而然的出手。当然李睿这一巴掌是不包含元力的,毕竟是自己人,只是玩闹,不是下死手对敌人。 钱二十一刚刚突破,脑子还有点懵。 感觉有东西要打到自己头上,自然而然的抬手去挡李睿打来的手。 此时,钱二十一刚刚突破,浑身真元浑厚,在体内经脉之内犹如万马奔腾一般的循环往复。 正是满身力气不知道向什么地方发泄的时候。 要是换做其他人,恐怕会被此时钱二十一随手一挡而震伤,震残。 可是,任凭钱二十一如何抵挡,李睿的手还是打了下来。 而且本来是李睿一个人一只手掌打下来,结果钱二十一伸手一拦,不但李睿的手打了下来,而且,钱二十一的手被李睿的手压着,也一下打到了自己的头上。 结果,钱二十一这就是一下挨了两巴掌。 这两巴掌可没白挨,一下就把钱二十一给打清醒了。 “主子,你打我干嘛?” 钱二十一还懵懂的去问李睿。 “你先闭嘴,等大家都突破完毕后一起聊天。” 李睿挥手制止了这个碎嘴的钱二十一的废话。 钱二十一有点失落,本以为自己突破以后,就可以看清楚主子的实力。 可是,从刚才被李睿打的情况来看,就算是自己这些人突破到了新境界,还是免不了挨打。 赵十二心里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随着大队人马进入了长安城。 看着高大巍峨的长安城墙,再摸摸自己头上还有点隐隐作痛的地方。满脑子都是一种不真实的回忆。 那是李睿要他们六大突破者一起围攻他而留下的伤痛。 当时,钱二十一是第一完成突破的,而赵十二他们五个也在半个时辰内陆续完成突破和修为巩固后清醒了过来。 看着一脸委屈表情跪蹲在李睿面前的钱二十一,赵十二他们还以为钱二十一没有完成突破,都纷纷上前劝慰钱二十一。 “二一,别颓废,咱们哥几个都完成了突破,咱们一起帮你,下次你一定能顺利突破。” 赵十二毕竟是他们的老大,自然而然的开口安慰钱二十一。 他这不安慰还好,一说话,钱二十一就更觉得委屈,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李睿坐在那里,听得哭笑不得。 当时帮他们突破的时候,自己只是觉得他们的突破需要大量的灵气,而现在刚好现在是昆仑山脉的深处,人迹罕至。 就用自身元力感应到了一处灵穴后,就要他们六个围成一圈,面朝外的,盘膝坐在了灵穴之上。 而李睿自己就坐在了他们的中间,释放出了自己的生死元力帮助他们突破。 他们是凭什么认为,五个都能顺利突破,就只有一个钱二十一不能突破呢? 难道只是看着现在这钱二十一的委屈表情? 想到这里,想试试他们突破后实力的李睿开口了: “不要瞎猜,二一是最先完成突破的,比你们的悟性都要好。他只是一时有点不适应罢了。 好了,二一起来,打起精神。 哦,恭喜你们啊,已经突破了这个世界现有武力巅峰,进入一个全新的层次了。” 钱二十一也慢慢的走出了自以为很牛,却被李睿当小孩打后脑壳的窘境。是啊,自己这六人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牛的六个人了,自己还有什么不满足? 至于被李睿当小孩子一样打,那难道不是正常的吗? 李睿本来就不是人。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至少钱二十一内心是认定了,李睿不是人。 要是人的话,他们都已经超过这个世界武力巅峰了,怎么还是在李睿这里只有挨打的份? 六人愣了一会神以后,同时跪下,对李睿磕了三个头: “奴才等谢主子造化之恩。” 他们也不是傻子。 就他们的年纪而言,一般人能到半步宗师境界就已经是天赋异禀了。 而他们在李睿的身边,短短六七年,在三十岁左右的年纪就能成为这个世界突破武学天花板的强者。 这难道不是靠主子的造就吗? 虽然不知道李睿是用了什么办法,但这次突破最后的壁障却是让他们感受的清清楚楚。 是李睿在他们的脑中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后,他们才能顺利突破。 否则,靠他们自己,怕是一生也未必能摸到突破壁障的方法。 而且,就算他们知道突破壁 障的方法,也没有能力去突破。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强大的精神力,无法开辟意识海,更无法生成精神力。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李睿造就出来的。 “知道感恩就好。” 李睿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六人,并没有第一时间扶他们起来,而是不咸不淡的敲打了一句。 毕竟,这可是这个世界的高端武力,自己要是不约束一下,以后尾巴翘上天了怎么办?直接杀了吗? 虽然自己可以轻易干掉他们,但培养一个不容易,能好好的用为什么要骄纵他们到无法无天,最后要干掉的地步呢? “奴才誓死忠于主子,绝不会有二心,如有违背,天诛地灭,不得好死。” 六个人立即当天发誓。 其实,李睿根本就不怕他们造反,他的精神力进去过他们的意识海,而且还帮他们开辟了意识海。 那在这六人的意识海中,就自然而然的留下了李睿的精神烙印。 所以,这六人的生死也就在他的一念之间而已。 自然,这是不会让他们知道的。 “好了,起来吧,你们的忠心我还是信得过的,不然也不会提拔和成全你们。” 李睿看着他们站起来,不由得想试试他们的功力到底高到什么程度了,接着说: “你们六个一起来进攻我,我试试你们的实力增加多少?” “奴才不敢,现在我们对自己的力量还不熟悉,不能完全掌握力量的使用,这下手没轻没重的。” 赵十二如实的讲着。 他其实也没有说错,现在他们虽然巩固了修为,但对掺杂了精神力后形成的崭新真气完全不熟悉,对这种真气的破坏力也不掌握,哪里敢和李睿动手? 万一,他是担心,万一把李睿搞出一点伤,自己这些人怕是日子就不好过了。 “哟呵,你以为你们一定能伤到我?二一你给他们说说。” 李睿不由的笑着讥讽了一句。 “十二哥,我们就听主子的,让主子试试吧?你想伤着主子,那要看主子自己愿不愿意了。” 钱二十一实话实说道。 没错啊,自己是第一个突破的,还不是被主子当小孩拍后脑壳? “都听到了,来吧,用出你们最新得到的力量,来进攻我。” 李睿自然的对剩下的五人说着。 为了体会一下他们这突破后的力量,李睿缩小了自己元力场的范围,只让元力场紧贴自己的衣服,并不外放。 六个人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点点头,齐声说了一句: “那奴才们就得罪了。” 然后就一拥而上。 开始他们还担心自己新得到的力量会威胁到李睿,不敢放开手脚的进攻。 结果,打着打着,他们发现,自己发出的攻击在碰到李睿衣服以前不到零点一厘米的地方就会消散。 这以后,六人那是越打越放心,不由的纷纷使用出来了十二成的力量。用出了自己压箱底的绝招。 但不管怎么打,不管用什么招数,都破不了李睿的防。 7017k 209.故都官吏,回望长安督九门 大隋软饭王209故都官吏,回望长安督九门半个时辰以后。 六个人由于都是毫无留手的全力以赴进行攻击,以至于六个当今世界上最高战力的人都已经开始气喘吁吁,后继无力了。 看到这种情况,李睿也觉得没什么意思,这突破了这个世界武道巅峰的实力,也不怎么样。依然是破不了他的防。 感觉意思到了李睿,稍稍调动体内的元力,一下把这六个家伙笼罩了进去。 结果,结果和他们突破以前毫无变化。 不管是在地上进攻的还是正在腾空进攻的,被李睿的元力场笼罩以后,他们体内的真气也好、真元力也好,反正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能量,立即就被元力所被镇压。 正在发招的六个人,立即就变成了体内充满能量却无法调动一丝一毫的普通人。 李睿也不客气,走过去对着除了钱二十一以外的五个人,一人一巴掌打在他们的后脑上。 一边打,还一边说: “没用的东西,都突破了,还是这么没用。还嘚瑟什么?赶紧去修炼,巩固一下修为去。” 五个人都被打懵了,刚刚突破境界的喜悦也不翼而飞。 自己这几个人可是都突破了巅峰大宗师的桎梏,超越了历代人类武学的巅峰,都可以和后人吹一辈子牛的牛人。 怎么到了主子这里,完全不堪一击? 关键,自己这些人都突破了,主子气势一起,自己这些人还是如同小孩一样被打后脑壳。 这种打法,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啊。 于是,这五个家伙和钱二十一一样,都跑到一边去,一边在地上画圈圈,一边练功巩固自己的境界了。 慢慢的,赵十二恢复了理智,对自己的其他五个兄弟说: “我知道了,主子这还是在栽培我们啊。” “什么意思,我看主子就是在打击我们才对。”孙十七委屈的接了一句。 “你懂个屁。”赵十二骂了孙十七一句,对其他人说: “你们懂了没?” 钱二十一说:“我好像有点懂了。” “那你说说看。”吴六十一话不多,但也是爱说话的。 至于其他人,都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钱二十一,等他说出点什么。这个钱二十一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居然是他们六人中悟性最好的? 那么听听也无妨。 “目前我们随便一个人拿出去是不是天下无敌?”果然,钱二十一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解释起来。 “那是肯定的,我们以前就是巅峰大宗师,就已经罕有敌手了,现在又突破了壁障。我想除了我们自己这六个以外,天下之大确实是再无敌手。” 吴六十一大大咧咧的说着,然后脸一白,加了一句: “主子除外。” 钱二十一没有理会吴六十一的接话,他本来就是在自问自答。 “我们天下无敌后,心态必然会飘。这种心态之下,我们以后将无寸进。 而且,我们刚突破就是这种心态,根基必然虚浮,那这种境界是不是能保持?能保持多久?会不会倒退 回去?谁都不知道。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主子让我们全力施展真气,并在最后用他的气势狠狠的压迫我们。你们说主子是什么意思?” “我知道了,主子是在帮助我们快速的适应新的真气的运用,并夯实基础。”吴六十一说着。 “还不止,主子是在锻炼我们的心智,让大家从自己充满力量和不可思议的能力中清醒过来,避免我们的狂妄自大。从而避免我们以后走火入魔的风险。” 赵十二结论性的总结了一句。 “对,就是这样。我想,最后主子离开的时候,交代要我们继续修炼一定是有针对性的。我们赶紧修炼,此时一定是收获最大的。” 钱二十一急匆匆的说完,就赶紧进入了修炼状态。 其他人看到这种情况,也是立即进入了修炼状态。他们不能辜负李睿的一片苦心啊。 要是,李睿听到了他们的分析,恐怕只有扶额苦笑,自己真的只是想试试他们突破后的力量是个什么情况,哪又有那么多想法? 这人啊,就怕自我内涵。 这不,李睿在这六人心中已经是神化了,自然做事都是有深意的。 此时,正在一边感受自己体内那种排山倒海一般的能量,一边警惕的观察进入长安城后周围人群情况的孙十七,也是为他们当时的抓紧时间修炼的明智选择而庆幸不已。 他们刚突破时,感觉自己的战斗力只比突破前增加四五倍而已。但被李睿折腾一通,再静下来修炼一天以后。 居然发现,自己的战斗力比突破前增加了十倍不止。 通过交流,他们六人基本都是这种状况,此时他们对李睿折腾他们的居心再无怀疑。 这主子虽然一直对自己等人不假辞色,打在身上也是真疼。 可这内心是真为了自己这些人好啊。 这种主子上哪里去找? 自然,对李睿的忠诚度又是在满级的基础上加了满级。就是那种李睿任何命令都会盲目服从,绝不会问“为什么”的死忠。 这次进入长安城,龙卫的前锋没有再次犯下镇北关的错误。 一路安排都妥妥当当的,自然也就没有让长安的守军给李睿吃闭门羹。 所以,李睿一行三十一人快马来到了长安最大的酒楼: 春风细雨俱乐部。 此时,李睿也没有必要再过于强调行踪的保密。有心人该知道的也就都知道了。 长安在大隋杨坚的时候就是大隋的国都,后来是杨勇登基后,力主迁都,这才出现现在的东都洛阳。 但在长安还是有一套留守的朝廷官员的。 这其中有以前杨坚的老臣子、老班底,当时迁都时,拒不迁走的。 当然,他们只是自己不舍杨坚创立的国都,个人不愿意搬离,并没有影响杨勇的迁都大计。 而且,这批人都是随杨坚夺取天下的老臣,资格老,威信高,杀又杀不得,强行迁到了新都,杨勇反而还不好指挥。 所以杨勇还是以照看王都的名义,容忍了这批人继续留在长安。 并且依然按原有官职,发放薪俸。实际上就是花点钱养起来算了。 杨勇觉得,这些人离开了帝王中枢,既没有军队也没有粮饷,也翻不起什么大的风浪。 女帝登基后,也被这些老臣的忠义所感动,依然维持了这个政策不变。 并且,女帝还以各种理由,把杨勇的一些心腹都委派过来,任职这里的各种留守官职。 慢慢的,长安这里就成了一个个在和政敌的斗争中失败或帝王不喜欢的官员的养老的场所。 甚至,为了更好的清洗朝廷中的发对派,从杨勇开始,这长安的官员配置的级别就越来越高。 比如,洛阳的兵部侍郎在斗争中落了下风,但其家族根深蒂固,反对派系也不好做的太绝。 皇帝若是也觉得这是个人才,一时用不上,杀了又可惜的时候,就可以让这个兵部侍郎平调,甚至是官升一级,调到长安留守的班底中担任兵部尚书。 只是这个兵部尚书只享受兵部尚书的各种待遇和薪俸,却无半点对兵部的影响力。 也就是被排挤出了帝国权利中心。 当然,若是这个派系多少年以后能再翻身,这个在长安城任职的兵部尚书也是有可能被皇帝想起来。 重新回到皇帝身边,享受权利带来的快乐。 所以,这两类官员,不论是杨坚旧臣还是杨勇旧臣,只要不甘心在长安养老,还想有点作为的官员,都会时刻紧盯朝堂的动态。 这样,才有机会对女帝投其所好啊。 自然,李睿没有做到绝对保密,甚至龙卫根本就没有遮掩行藏。 大大方方的穿着龙卫的制服就进入了长安。 而黑山卫已经存续了十几年,朝堂之上的诸公早已知道这支部队的一些特点。 现在这一支进城的部队虽然人数并不多,前后加在一起只有两百来人,而且个个都看起来有点营养不良的瘦弱感觉。 但那身上的装备却是实打实的黑山卫系统的特征。 所以,李睿刚在长安的春风细雨俱乐部安顿下来,也就是美美的泡了一个热水澡,洗去了一身的疲倦,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的时间。 他所居住的院子外面就来了拜访的官员。 “主子,长安九门提督宋世杰前来拜见。” 赵十二对正在花厅喝茶的李睿汇报着。 “他知道是我来了?” 李睿有点小小的疑问,我没有打出睿亲王的旗号啊? “前锋安排部队进长安城门的时候,亮出了龙卫的腰牌。估计是这小子猜到了什么吧?” 赵十二也不清楚具体原因,只能按自己知道的信息来推测。 “没事,既来之则安之,叫他进来吧。” 到了自己的国内,现在大隋国内早已没有反王。 身边还有两百多大宗师实力的龙卫,就算不暴露自己的实力,李睿也相信这天下自己真是什么都不用怕。 除非这里有了核弹,否则李睿真可以横行无忌。 “卑职,长安城九门提督宋世杰参见睿亲王。” 7017k 210.多方求证,自古王朝多反骨 大隋软饭王210多方求证,自古王朝多反骨宋世杰进入花厅,一见到李睿的面后,毫不犹豫的报名、跪拜。 没有一点点抵触心理。 要知道,李睿虽然因为黑山卫在东西两部突厥、靺鞨、室韦、契丹、高句丽等国杀的血流成河,而在异族人眼里有崇高的威望。 但在大隋国内,由于李睿和女帝的刻意压制,李睿的赫赫武功并不彰显于民。 甚至很多朝廷命官也不知道黑山卫实际上是李睿的私人部队,都以为是女帝训练出来的新军。 也就是说,在大隋国内,李睿最响亮的名号还是那个赘婿软饭王。 最多,看在三字经和心学的面子上大家承认他李睿是当今文圣。 但不论他在学术上有多大的出息,还是无法改变李睿在大隋人心中上门赘婿,软饭王出身的成见。 因此,很多大隋官员,见了李睿,只要有一点点理由或是功名在身,一般来说都是不会对李睿行跪拜礼的。 因此,李睿看这宋世杰上来就是跪拜礼,还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内心也有那么一点好奇。 “宋将军快快请起,我就一个闲散王爷,这是旅游路上经过长安,不想还是惊动了地方。实在是不该给你们添麻烦的啊。” 宋世杰不但没有起身,反而继续一个头磕在地上,继续说: “黑山书院心学班第二期学生宋世杰见过校长。” “哈哈,我说谁胆子这么大,我一到就笃定是我,还来拜访我? 原来是你这个背书还要打手板的小子。 是说你看着面熟,听名字也熟。只是不曾想到我的学生也有当九门提督的。 哈哈哈。” 李睿立即开心的笑了起来,也不端着了,身形一晃之间,就已经到了宋世杰身边。 一伸手,也不管宋世杰一身盔甲什么的,就那么轻松的把他给扶了起来。 “来来,小杰,坐下说。除了来看我,是不是还有事?不然你也不必一身戎装过来呀?” 宋世杰一听李睿居然还记得自己挨打手板的事情,不由的心中一暖。 那个学生能被校长记住,一口就能说出自己在学校是糗事,他都会因为收到校长的重视而被感动的。 同时,宋世杰也知道校长早就认出自己来了。 要是自己不主动报出学生的身份,估计校长也懒得认。 这或许就是校长的性格吧?校长是绝对不会勉强学生尊敬他的,但是,只要你是发自内心的真心尊敬,校长总是会很开心的接纳你。 校长这还是和当年,自己在黑山书院心学班学习时一模一样的性格,这么些年多少人都变了,唯有校长依然保持真性真情。 想到这些,宋世杰的眼圈有点红了。 “校长,是小杰学艺不精,到了这长安九门提督的任上,一直寸功未立。这几年,好些一期、二期的同学都到洛阳六部或其他部队任要职了。” 敢情,宋世杰误会李睿说的那句“不曾想到我的学生也有当九门提督的”话了。 以为李睿是批评他不求上进,官职太小了 。 其实,恰恰相反,李睿觉得有一个九门提督的学生都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现在听宋世杰这么一说,李睿马上就明白了,为什么女帝媳妇给自己说大隋国内太平无事了。 因为,大量心学的学员毕业后,已经走上了关键岗位。 这些人可都是名副其实的帝党,绝对不会站在门阀世家的角度去管理国家和思考问题。 原因? 很简单,第一,女帝是黑山书院荣誉院长,黑山书院出来的学生都是女帝的学生。天生就打上了帝党的烙印。 你要是黑山书院毕业的学生,而不为帝王校长的利益考虑,你就是离经叛道,欺师灭祖。 那么,你必然被社会、被官场所淘汰。 第二,为了保证黑山书院毕业的学生能为女帝所用,李睿当年拟定的招生规则里面已经强行规定了,招生的生源一定是平民或小地主等非门阀世家的子弟。 你要是门阀世家子弟,你连黑山书院的大门都跨不进去。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黑山书院的每一个毕业生都是女帝亲自安排职位。 这可是天恩。谁不想要? 一旦要到了,谁会不感恩? 然后,再经过多年的世事打磨和人情历练,遇事通达者才能得到提拔。 这样层层筛选下来,能继续为官者,必然都是女帝的死忠。 “好了,坐下好好喝茶,长安地位特殊,做好这里的九门提督殊为不易。你也无需太过谦虚,你的能力我还是知道的。” 能在自己进城后第一时间就上门拜访,至少说明宋世杰对城防军的掌控已经到了很深的程度。 不然,绝对不会有这么快的反应。 看着宋世杰已经喝了半盏茶以后,李睿稳稳的开口: “说说吧,什么事情?把你愁成这个样子?居然想起来打我的主意。” “是。” 答应了一声的宋世杰也不说什么具体事情,而是看了一眼李睿左右伺候的人。 这个暗示太过明显,李睿瞬间也就明了,宋世杰是要自己屏退左右,他好讲些私房话或是机密话。 李睿自然不会怀疑自己的龙卫,而且现在自己身边伺候的可是二十四位巅峰大宗师、六位卫星级高手。 方圆二十丈别说是有人来偷听了,要是李睿愿意,连一只蚊子苍蝇都飞不进来。 “放心,在我这里可以说是这大隋最稳妥的地方了。 虽然,周围能听见你说话的不少于三十人,但他们都是绝对靠谱的人。你有什么想说的,但说无妨。” 李睿这说的可是大实话,周围有三十个最差都是巅峰大宗师实力的龙卫护持,这地方谁能刺探到任何情报,李睿还真是信了他的邪了。 “学生妻子有一密友是汝阳王的小妾,通过她传回来的各种信息判断,汝阳王要逼宫女帝。” 果然,宋世杰出口就是亲王谋逆的大案。 “你确定?”李睿逼问了一句,这可不是小事。 汝阳王的封地距离洛阳不 过一百五十里地,要是这老小子突然逼宫,自己的女帝媳妇可是真的有些麻烦。 关键是,现在第一、第二、第四、第六这四个军都在对突厥、靺鞨、契丹和高句丽作战,第五军在倭国进行占领并清扫抵抗者。 用于国内作战的只有第三军和独立师这两支部队,用于防守全国那是不可能没有疏漏的,但用于保障洛阳的安全是绝对没问题。 特别是独立师,李睿为了保证女帝媳妇的安全,一直都把独立师死死的摁在洛阳郊区的小站村。 就是担心这种突发事件之下,让自己的女帝媳妇和那些小妾们受到什么伤害。 但是,汝阳王这老小子要是在女帝媳妇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在皇宫发动逼宫,成不成功先不说,自己的媳妇这至少是要受一番惊吓的啊。 “经过慎重分析,学生确定这情报属实。学生可用项上人头做保。” 这句话说出来,其实就说明这事就一定是真的,李睿就不得不慎重考虑了。 “发动的日期有没有确定?” “暂时还不知道具体的时间,但可以断定是在新年期间。 这汝阳王已经准备了好几年,尤其在这两年国内大乱、各地反王混战的时候,他就趁机收编了几十万人马。” “好,我知道了,这就已经十一月中旬了,看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你先回去,后面可以和你夫人的密友虚以委蛇,套取更多信息。” 李睿知道时间紧迫,还有许多准备要提前做好。 故而,两人也不过多寒暄,李睿就直接就下了逐客令。 “是,学生告退。要是校长有什么需求我去办,请一定要告诉我啊。” 宋世杰一边说,一边观察李睿的表情,最后看李睿确实没有什么交代了,就对着李睿九十度的躬身一揖后,退出了李睿居住的这个园子。 李睿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在考虑如何处理那个不知死活的汝阳王。 但在这之前,更重要的是首先确定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他可不会仅仅凭着宋世杰的一面之词,就去干掉一个国家的亲王。他又不傻,才不会给别人当枪使。 看着宋世杰离开的背影,李睿对着面前的虚空说着: “都听到了吧?十七带三个小队,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三天之内给我汾阳王的调查结果。” “奴才得令。”虚空中传来孙十七的回答。 超越大宗师境界后的卫星境界,都是拥有精神力的强者。 只要有那么一丝精神力在李睿这里执勤,并不需要本尊站在身后。 所以,别看李睿身边没什么人伺候,实际上六个卫星级高手都在用自己的精神力在轮流执勤。 其实,李睿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精神力和他们的精神力链接后,直接在他们的脑中下令。 但,这六个家伙才进入这个境界不久,李睿可不想吓着他们。 所以,还是用传统的说法方式下令。 不过,就这种对着虚空下令的方式,在世人的眼中,恐怕也是够玄幻的了。 7017k 211.东方姑娘,我是顾家好男人 大隋软饭王211东方姑娘,我是顾家好男人李睿的安排还没完,他继续安排: “六一,带一个小队回洛阳,去和女帝禀告一下这里得到的情报。 拿我的圣牌,调动独立师,安排一个团进驻皇宫,听女帝调遣。另外安排一个旅,隐蔽转进到汾阳城郊待命。” “奴才得令。” 李睿掏出一块二星圣牌,屈指一弹,圣牌对着自己感应中吴六十一的位置疾冲而去,空中发出了一声圣牌和空气剧烈摩擦的尖啸声。 吴六十一只看到一道流光飞驰而至,赶紧运足功力才卸下了这圣牌上的劲力。 就这样,吴六十一还是被圣牌上蕴含的劲力,震的“登登登”的倒退三步,接圣牌的手臂也被震的发麻。 也幸亏他是突破大宗师境界的卫星级高手,否则,这劲力一旦爆发出来,巅峰大宗师都接不住。 这就是李睿故意的,不然被其他人接到了圣牌那就不好了。 安排了龙卫后,李睿转身对身边伺候的一个龙卫,交代了一句: “联系情报署,调用有关汾阳王所有的情报资料,赶紧给我送过来。” “是,奴才马上安排。” 李睿可不是偏听偏信的人,这谋反的大罪,一定是要多方验证的。 其实,他也是在变相的通知自己的那些女人,自己人在哪里,在干什么事情? 自己可是一个好男人,绝对要给自己的女人安全感。 不能让自己的女人担心,要让自己的女人随时能够找到,这是好男人最基本的一条。 只要,自己主动的联系了情报署,那么就是在向自己的女人们宣布,我李睿回来了。 当然,由于涉及一些机密,现在暂时不方便回洛阳而已。 反正,自己也已经安排人去告知自己的女帝媳妇了,这就是报备了。至于其他的女人,李睿就不打算说详细了。 所有的事情,自己作为男人,一肩担起就是。 能让她们少点担心,就少点担心吧。 简单安排了一些事情以后,李睿也就暂时先放下了这汾阳王的事情。奔波了这么长时间,整个龙卫要休整一下了,虽然功力境界都增加了,但李睿看他们个个又黑又瘦的,身体本身也是有些营养不良的现象。 虽然这对巅峰大宗师来说,没什么大问题,但既然自己有这个经济实力,现在又有这个时间,自然是要为自己这些心腹补补身子。 江山可不是一天就能打理好的,身体还是重要的。 反正,有这汾阳王要谋反逼宫的可能存在,为了引蛇出洞,自己最好还是先不回洛阳。 不然,自己回去洛阳,肯定会惊动那些有心人。 要是他们因为自己回到了洛阳,而就此放弃了这逼宫谋反的计划,那还怎么拔出这个隐藏起来的毒疮。 自己就在这长安忍忍吧! 三天后,长安春风细雨俱乐部,李睿居住别院的书房。 “主子,事情是确实的。” 孙十七正躬身站在李睿面前,向李睿汇报这三天调查的结果。 “奴才易容后替换了汾阳王府的二管家,在他们王 府潜伏了三天。 并且安排三个组,分别潜入汾阳王帐下第一谋士、第一大将、以及汾阳王妃娘家。 从收集来的情报来分析,这汾阳王确实是有在春节期间逼宫的打算。” “有他们详细的计划吗?” “暂时还没有,但奴才觉得这似乎不是汝阳王一家的事情。” “那是肯定的,就凭他一个几代人都是缩头乌龟的汝阳王,又哪里有胆子跳出来逼宫。这后面必然还是另有主谋的,你安排下去继续查。” “是,奴才遵令。” “对了,情报署也送过来了一些关于汝阳王情报,你顺便拿去统一整理研究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是,奴才这就去研究。” 随着李睿的挥手,孙十七的身影消失在了书房中。 李睿刚刚静坐了一会,似乎是在等什么? 果然,孙十七离开不久,虚空中就传来了吴六十一的声音: “奴才完成任务,回来缴令。另外,陛下有封书信给主子。” 随着声音,一块二星圣牌随着一个信封一起,缓缓的落到了李睿面前的书案上。 随即,一道人影缓缓的出现,跪在了李睿的书案前。 看到这几个突破到卫星级的高手一天到晚的装神弄鬼的样子,李睿是又好气又好笑。 他们几个领悟了精神力的应用以后,经常用精神力屏蔽常人的五感,造成一种神秘的感觉。 其实就是一种障眼法而已,说穿了一文不值。 但没有卫星级别的武学境界,还真施展不出来。 所以,他们六个最近就这么神出鬼没的玩着不亦乐乎。 “嗯,知道了,你去吧。” 收回圣牌,并着急看书信的李睿,挥挥手,打发走了这个玩心甚浓的大小孩。 女帝媳妇的书信上,也没有写什么重要的内容。 只是说她知道了汝阳王的事情,并做好了防范,保证万无一失,要他不用担心。 并体贴的叮嘱他,这一年来,他都在外征战。一定身心俱疲,就在长安好好的修养一阵,修养好了再回洛阳。 女帝知道,李睿是一个咸鱼性格,以前就从来不管大隋的内政,只是一条心镇压四方各国。 现在,大隋国内的内政已经上了轨道,女帝也不会逼迫他出来当官帮自己治理江山。 并答应李睿,他喜欢闲散,那就尽管去做逍遥王爷就好。 朝廷这些糟心事情,自然有女帝自己会处理好的。 在信内,女帝委婉的提了一句。 朝内的事情女帝可以处理,这李睿女人的事情还要他自己去处理。 看到自己媳妇这么体贴自己,李睿也不由的感慨,这丫头还是长大了。知道体贴自己男人了,不容易啊。 不过,这自己的女人的事情是什么意思? 自己的女人都一直有书信来往,没什么事情啊? 很快,李睿的疑问就被匆匆赶来长安和他汇合的檀儿解答了。 檀儿是黑山情报署的署长,自然是没什么人好去管她的。所以 ,檀儿的行动相对自由,给女帝大姐打个招呼就匆匆赶到了长安。 当然,这是李睿还没有出昆仑山的时候,就安排人传讯情报署,要求檀儿过来长安汇合的。 因此,在李睿到达长安不过第五天,檀儿就到了。 两人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檀儿先说的: “王爷,想死妾身了。” 在李睿的影响下,他的女人,特别是随身四大侍女个个都有直抒胸臆的现代女性的风格。 不然,在这个年代,就算女人思念自己的丈夫,也绝对不会在有第三人在场的情况下,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李睿也是很久没有亲近女色的老司机了。 两人相见,自然是先小别胜新婚的庆祝一番。 因此,檀儿到达了后的第二天下午申时,两人才有时间在书房里坐下来,交换一些各自的情报。 可是檀儿的第一句话就把李睿给说懵了。 “东方姑娘到洛阳拜见了大姐,大姐把她留在了洗梧宫,等你回去处置。” 李睿硬是愣了半晌,才弱弱的问了一句:“那个东方姑娘?” “就是那个什么魔教教主东方不败,说是你下了聘礼、互换了信物,定了终身的,人家手中还有一块一星圣牌。 所以,大姐就做主留下她了。” “这话是怎么说的?怎么出现如此情形? 我没有暴露身份呀,更没有下聘呀,我给他圣牌只是为了避免她的魔教被人剿灭啊。 怎么就成了互换信物了?” 李睿也是满头雾水,不由自主的问了一大段。 本来也没有指望有人能解答的问题,可是就偏偏被檀儿答上来了。 娇嗔了李睿一眼,檀儿毫无隐瞒的把这事情的前因后果对李睿娓娓道来: “是啊,你是没有暴露身份。但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你派去黑木崖送聘礼的孙十七刚离开不久,东部突厥的骑兵部队就到了。 东部突厥可汗也是心狠,直接下了死手。以破坏武林大会的名义,发兵三万,围攻黑木崖啊。” “该死的东部突厥可汗,我就知道他不会甘心。估计这也是那个国师耶律鸿基的主意,这是抓不到我们,或者不敢惹我们黑山卫,要拿魔教出气啊。” 李睿一听,就知道这是为什么了? “看还说对人家不关心,一听东部突厥进攻黑木崖就知道前因后果,这难道是没有用心? 老实对你说,妾身是奉了大姐的圣旨来先向你问清楚的。要是你真没那个意思,大姐就把那东方姑娘给打发了。 咱们家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讹上的。” 檀儿笑脸一收,正经的说了这么一段,还颇有点掌印夫人的派头。 李睿其实心里哪里会不想收了东方不败?只是有点抹不开脸面而已。 当下,李睿听檀儿说自己的女帝媳妇如果没有自己点头就要打发东方不败,心里就是一急。 这杨婵儿可是帝王心性,也就是碰到了自己会安心做个小媳妇。在其他人或事面前,那可是乾纲独断的大隋女帝。 7017k 212.高手稀缺,误会后终成眷属 大隋软饭王212高手稀缺,误会后终成眷属女帝她说要打发东方不败,那可不是什么穷家小户或门阀贵族家里,那种给几个钱就让小妾滚蛋的方式。 女帝口中的打发,十有八九那就是要东方不败的命啊。 “先不说这个,你继续说,东部突厥几万人围攻黑木崖,她是怎么脱险的?魔教还在不在了?” 听到李睿不接自己的话茬,而是继续追问刚才没有说完的经历。 檀儿就明白了,自己这少爷十成十是看上人家东方姑娘了。只是面子有点抹不开,不好意思直接承认罢了。 内心嘻嘻一笑,檀儿也不卖关子,自然就接着往下说: “三万大军围攻黑木崖,而黑木崖的守军也就是魔教的三千教众而已。 好在,魔教在当地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周围信奉蚩尤大魔神的老百姓主动加入魔教,共同抵御突厥人攻城,这黑木崖才堪堪守得住。” “不对呀,这黑木崖在居龙泽,那可是在我大隋境内,给了他东部突厥大汗的脸了? 他居然敢派遣这么大一坨骑兵越界攻击我大隋领土,当大隋的边防军是死人不成?” 李睿此时也从突然知道东方不败找到自己媳妇哪里要说法的懵逼中清醒了过来,一下就支出了问题的关键。 “哎,那居龙泽附近没有什么边防军,以前都是魔教在组织民众、动员民众抵抗突厥的侵袭和骚扰。” 看来檀儿还是下了不少功夫,她要向李睿汇报这事情,就要把这事情中需要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考虑的很周全。 李睿是问不倒她的。 这就是发自内心主动工作和打工心态的巨大区别。 前者是把这份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对待的,就会格外认真的准备好每个有可能被问到的细节。 后者就是混日子,反正你问题再多,我一句“涉及军事机密”就直接给你拦住,让你不好再继续追问。 当然,檀儿是属于前者,来以前各方面的信息都会自发的去了解全面。 不然,以她所知道的李睿的性格,刨根问底之下。 要是自己这也答不上来,那也说不清楚,恐怕自己这情报头子的日子也是混到头了。 “好,知道了,这帐以后再和突厥算,你继续说。” 李睿不在纠结边军的责任问题,而是对后来东方不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更感兴趣。 “到底是老百姓组成的乌合之众,黑木崖凭借地理上的巨大优势,也只守了不到一个月就有支持不住的迹象。 这时东方不败的伤势也完全痊愈,功力不但没有倒退,反而晋级到巅峰大宗师的程度。 于是,魔教众首领商量了一番,东方不败也难得的接受了自己下属的建议,去寻找王爷,寻求帮助。” “哦,她突破到了巅峰大宗师的境界?那三万人肯定就是拦不住她了。不过他和突厥军队为敌,怕是事后不好抽身。” “是的,所以,东方不败把防守黑木崖的担子全权交给她的向左使。一个人轻松突围而出,到就近的伊吾郡找到当地的睿丰德钱庄,寻 求她的睿大哥的帮助。 睿丰德钱庄的掌柜看到了圣牌后,不敢怠慢。紧急通过情报署,联系上了驻守当地的黑山卫第一军。并把东方不败引荐给了第一军副军长秦琼。” “不错,我们黑山卫系统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听到东方不败终于找到了秦琼,松了一口气的李睿,真心的夸奖了睿丰德一句。 檀儿不由得妩媚的横了李睿一眼,心里的警钟不由的响起,少爷这两年四海征战,估计是经不起女色的诱惑了。等到 不过,那东方姑娘确实长得美,而且以前一直男装,二十多岁了,却完全没有谈过恋爱。加上又是长期执掌江湖门派,那真人真是又美又飒、又纯又欲。 看着东方不败的那张脸,就连檀儿自己都忍不住要有占有欲和保护欲,何况是李睿呢 可是檀儿哪里知道,这李睿根本就没有见过东方不败去掉人皮面具后的绝世容颜。他只是对这传说中的东方教主本人感兴趣而已。 自认为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后,檀儿略略的思索了一下以后,就自顾自的继续往下说: “而此时,王爷已经深入西部突厥监督、检查那袁三、秦二工作去了,所以又和东方姑娘完美的错过了。 后面也就简单了,秦琼自然是遵照圣牌持有人的意见执行军令来了。 于是秦琼的第一军,派出了第一师,急行军到黑木崖下。” 也顾不上休息。等部队全部到达预定地点以后,就对正在攻击黑木崖的东部突厥的部队展开了攻击。 此时,东部突厥的部队正在猛攻包围圈内的黑木崖,结果第一师从外围又给他们来了一个反包围。 结果就显而易见了,把黑木崖魔教众人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东部突厥部队,在黑山卫第一军第一师面前,那就是个笑话。” “嗯,全歼了?” 李睿自然而然的问了一句。 “是的,一个没跑。”檀儿接口回答。 “这个时候,东方姑娘再蠢,也知道他的睿大哥是谁了。于是在魔教危机解除后,她就要向问天先代管魔教,自己跑洛阳来找她的睿大哥来了。” “好吧,我知道了。” 李睿以手支额,有点无力的回复了一句。 然后,李睿把自己和东方不败交往的整个过程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檀儿。 “檀儿,你说我该不该接受她?” 说完前因后果以后,李睿也有些吃不准的问檀儿对他和东方不败之事的态度。 檀儿沉思半晌以后,还是摇摇头说: “此事主要看王爷是否有心,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也不会有王爷的切身感受,这得你自己拿主意。 王爷,你动心了吗? 你放心,大姐说了,家里不缺钱,就是一双筷子的事情,不会有人反对。前提是你自己愿意,而不是被别人逼婚。” 李睿一直知道女帝媳妇特别纵容自己,没想到这次依然如此。 “大姐私下里还对我们闲聊过,有个魔教 教主的妹妹也很有意思。” 檀儿给李睿吃了一颗定心丸。 “好吧,这女人我收。”李睿有点点勉强的同意了。 这点勉强可真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本来李睿就是冲着自己脑中那东方不败的传说才去主动接触这个魔教教主的。 后面发生的事情,直到刚才他同意这门亲事,多多少少也都有点阴差阳错的意思。 关键是他还要克服内心的那一点奇奇怪怪的不适感。 呵呵,娶了东方不败当媳妇,这事想着都是那么玄幻。 “行吧,你同意了,就是同意的操作方法了。” 檀儿此生从来都是唯李睿之命是从,既然李睿接纳了东方不败,她自然是回去和女帝操作如何接亲、成婚了。 当然,有女帝这个当家女主人在,后面的进门的女人,也就只有委屈点了。 不可能有昭告天下的大型婚礼是一定的,不过可以把李睿去黑木崖接亲的事情操作的喜庆一些,以此给东方不败和魔教一个面子。 女帝不反对这事,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那魔教十万信徒的原因。 既能安定民心,安稳边境,还能讨自己夫君的喜欢,女帝这事是何乐而不为? “东方姑娘的事情我自然去准备,这汝阳王的事情大姐也有了准备。大姐和王爷的想法不谋而合,都希望能通过汝阳王的事情,多挖出来一些胆大不怕死的阴谋家。” “好,那我就不管了,春节前后,我安排两个高手过去保护婵儿。” “也不用,大姐身边现在有三个半步巅峰大宗师保护,安全应该没问题?” “三个半步巅峰大宗师?” 李睿露出很看不起的样子,确实不怪李睿露出这种不屑的神色。 他这龙卫两百四十人,个个可都是大宗师以上境界,那半步巅峰大宗师就不下五十人。 他能把这三个半步巅峰大宗师看在眼里才是怪事。 李睿吸吸鼻子,略有点好笑的说: “你刚来的时候,看到我这内堂的那些侍卫、倒茶的、院子里的花匠、园丁,你随意挑选一个,看看他们能不呢轻易干三个半步颠覆大宗师?” 檀儿自然是不可能怀疑李睿所说的话,但目前皇宫的情况就是这样。 谁也不可能想到,在外面稀缺无比的大宗师,在李睿这里到处都是。 关键是,听李睿的口气,他身边的这些近卫侍从比半步巅峰大宗师还要厉害。 那李睿身边的这些人,岂不都是巅峰大宗师的境界? “你什么时候回去?婵儿身边也不能没有心腹。你回去的时候,我安排两个高手,各自带两个小组跟你一起回去。 我们要有明面上的防守,同样要有私下的准备。” “好的,我听王爷的。我马上就回洛阳,不能耽误长了,现在大姐那边恐怕是危机四伏。我就算在这,也是坐立不安。哪怕是在享受王爷的温存也是提心吊胆的。 有了昨夜一场温柔,已经足以幸福好久了。” 7017k 213.节外生枝,我这杂役皆高手 大隋软饭王213节外生枝,我这杂役皆高手檀儿一副小女人的做派,柔柔的说着。 说罢眉眼一动,妩媚的横了李睿一眼,语气一变,带上了幽怨的语气继续说: “本来大姐和我们还以为有三个半步巅峰大宗师,再加上王爷你留下来的龙卫,皇宫是万无一失。 那我就可以安心待在王爷身边,甚至和王爷一起回洛阳。 但是,王爷刚才那么一说,妾身又为这皇宫的安全担心不已了。只想马上带着王爷派出的高手,回答大姐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那意思,我本来是想多待两天陪陪你的,但谁要你吓唬我们呢?我就要马上把你安排的高手带回去,不然不放心。 檀儿也不再推辞,反正是自己夫君给到,不要白不要。再说,这也是夫君爱护自己姐妹们的一番心意。 得了,李睿知道自己是自作自受,挑起了檀儿的危机感。 其实,李睿自然知道檀儿这番说辞是在对自己的调侃。 现在,洛阳马上要面对汝阳王的逼宫谋反,一定是外松内紧的状态,作为黑山卫情报署的老大,檀儿确实不宜离开太久。 她这是忙里偷闲才急匆匆的赶来洛阳和自己见一面,慰藉一下相思之苦。而且,檀儿能如此做,恐怕也是和女帝达成了一致。 毕竟,那东方不败的事情,必须有人来和自己沟通一下,不然女帝就会按她自己的方式处置了。 这个人选可不好选。 既能让女帝放心,又要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不会泄密,还能来和自己沟通,甚至能对自己的思想有点影响的人,也就只有自己的四大贴身侍女了。 而这四大贴身侍女中,漓儿和杏儿不是一个喜欢到处跑的性格,玉儿又有点大嘴巴。 也只有做情报署署长的檀儿是最合适的。 由于先天性格冷淡,以及后天做情报工作的要求等等原因,檀儿的嘴巴特别紧,绝对不会传播谣言。 檀儿又是四大侍女中的老大,是最先懂事的,也是对李睿感情最深的。 绝对不会做出危害李睿的事情。 同时,也是李睿最喜欢的小侍女。 所以,女帝才会安排檀儿过来和自己交流这么一趟。听檀儿说她马上就要赶回去洛阳的时候,李睿也就没有用声音去交换信息,而是直接用大脑中的精神力向赵十二下了命令。 于是,正在自己房间,正用精神力监视整个府邸的赵十二在脑中突然出现了李睿的声音: “即刻安排李七十五、周九两人,各带两个小队,备足装备。 一会檀儿回去的时候,要他们一起走,沿路保护檀儿的安全。 回皇宫后,立即隐蔽防守,以保护女帝和我那些女人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以备不时之需。 如未危机她们的生命安全,不可以随意出手。 另外叫吴六十一,带两组人去找独立师调兵,妥善保护黑山工业城,也即是我们的老窝黑山庄。 可别让那些有心人把我们的老巢给偷了。” 赵十二马上跪在地上,嘴里大声说: “奴才得令,这就去办。” 过了一会没有李睿的回音后,赵十二才敢慢慢的站起来。 李睿的这一手,可把赵十二给吓了一个半死。 自己这些人还在探索精神力的使用方法,不想主子却早就可以熟练的使用了。 大脑里自由交流后,赵十二也觉得神奇不已。 此时,赵十二才深刻的认识到龙卫的价值。 自己这些龙卫的男男女女,在李睿的面前,确实也只能做个下人。 传传命令,跑跑腿,做做杂事了。 那什么保护李睿安全的职责,那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玩笑。 你何时看到一只雄师需要一群绵羊的保护? 就算自己六人突破到了卫星境,恐怕在雄师的眼里只是一只稍微强壮一点的绵羊罢了。 现在,他们六人突破后,再看那些普通的武者,就算是看那些巅峰大宗师更是犹如看蝼蚁。 此时,赵十二才明白突破当日,李睿给他们的境界取名字,并名义上是切磋,实际是殴打他们的时候,自己那个问题又有多么的无知。 当时,赵十二是这么问的: “主子,这卫星境里面有一个星字是不是说明,我们现在的境界已经可以上天入地,手握星辰了?” 赵十二清楚的记得李睿当时是这么回答的: “卫星境是我自己给你们的修炼境界起的名字。或许修炼到极致可以有机会迈出星球看一看。 但,周天万界,我理解的卫星境是刚刚踏足修炼的门槛而已。也即是说,你们的修为就如同小孩打好了基础,刚刚开始一般。 不过也不错,至少,我现在开始有兴趣欺负欺负你们了。” 经过突破后被李睿随意欺负的六人,终于知道自己以前有多么渺小。 渺小到,李睿连欺负他们的兴趣都缺缺。 当时六人正是在功力境界飞跃,踌躇满志的时候,李睿的这瓢冷水真是泼的非常及时,一下子就让他们清醒了。 不清醒也不行啊,在他们认为自己非常牛的时候,别人却告诉你: 小子别嘚瑟,你只是刚刚入门而已,你只是一个修炼小菜鸟。 你还能不清醒吗? 所以,最近他们六个人都很少主动去做任务,只做李睿安排的任务。多下来的时间全部用来刻苦修炼修炼,让自身实力能长足的进步下去。 这就好比人于世间,越懂得多的人,越知道自己的无知。 感应到赵十二屁颠屁颠的去安排人手以后,李睿才收回自己的精神力,对檀儿说: “好,特殊时期,我也不留你。我这里有两个身手不错的奴才,还有几个打杂的,你一会带回去。 回去也不用给他们安排任务,他们自己知道该干什么。 嗯,管饭就行。” 于是,在檀儿回程洛阳的路上,就多了二十八匹骏马随行。 二十八匹骏马上只有十四个人,每个人都是一人双马,一匹马乘人,另外一匹马驼的是装备和给养。 “给檀儿小主请安,主子要奴才几个随队伺候。我们自己带了干粮,您就当奴才几个不存 在。如无意外,奴才几个也绝不打扰您。” 刚进入檀儿返程队伍中的这十四人,就都单膝跪地给檀儿见礼。 并由周九做代表,说明了自己这十四人的基本情况。 檀儿想起了李睿的交代,和气的说: “劳烦诸位了,吃一天干粮总是不舒服的,只要我们队里有热食,就一定有诸位一份。如果不方便,到时候,请你们派一个代表过来取餐也就是了。” 李睿说了要管饭的,檀儿怎么会不管呢? 在说,她自己也是侍女出身,为人又不刻薄,怎么会苛待下人。 李七十五、周九两人对视了一眼,都缓缓点头。 还是周九说话:“那奴才等就却之不恭了,大伙谢小主赏赐。” “这是小事,不值一提。倒是我听王爷说你们中有两个身手不错的,想必就是你们两个了。” 檀儿说着用手微微一指跪在前面的两人。 这两人,正是李七十五、周九。 “身手不错不敢当,奴才两人,确实是这十四人中身手好一点的。但咱们几个并不是凭身手被王爷看重,奴才们凭借的是忠心不二。” 檀儿听出了他语气中的那一点点傲气,猜想这两人怕是巅峰大宗师,不然李睿也不会这么放心的要他们两个带队,来加强皇宫的防务。 既然是有真本事的人,自己可不能太怠慢了。 “请各位起来了吧,这沿途的安全可就拜托各位了。你们自便吧。” 檀儿如今可是李睿的正头小妾,身份地位自然不一样,也算是黑山卫的小主之一。 而且,檀儿是黑山情报署的老大,外人不了解。 但跟随李睿的龙卫怎么可能不了解,前几年还好,这几年和突厥开战,眼前这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女人,一年不知道要处决多少大隋的叛徒和泄密者。 在黑山卫系统内,檀儿奶奶的这佛心和凶名那也是威震一方的。 因此,李七十五和周九对檀儿更是尊敬加畏惧。说话就更是客气和低调的不得了。 现在看檀儿要他们自便,那他们当然就要自觉的消失了。 “是,奴才这就告退。” “慢着。” 和周九要告退的声音同时响起来的还有一个女人的嗓音,这不由的让周九一怔。 居然有人抢自己小主的话头?这人怎么这么不懂规矩? 檀儿也有点不高兴,自己教育奴才,怎么居然有人插话? 在仔细一听说话人的声音,檀儿也就释然了,这个时候也只有她有这个胆子,拦住自己吩咐离开的人。 “小主,我们队伍女眷多,这十四个人都是些大老爷们,必须要在我们的视线和监督之下,不可以任其自由活动。” 檀儿身边转出一个中年女子,虽是一身宫廷女官的打扮。 但脚下却不是穿的宫内女官的宫靴,而是穿的薄底快靴。手肘后背,明显手中持有利器。 周九搭眼一看,再联想此时此地的情况,也就基本猜出此人是谁了。 南海剑派的大宗师林育南的妻子任婉莹。 7017k 214.南海剑派,自以为是任婉莹 “启禀小主,奴才等的战斗方式不同于皇家内卫,大家硬性的混杂在一起,不利于奴才等人的战斗力发挥。请小主三思。” 周九也不傻,自然是要向檀儿说明原因的,不然万一檀儿误会了,以后去李睿跟前告一状,自己岂不是要被李睿毒打? 得罪檀儿,这可是有隐患的。 “算了,任师傅,他们确实战斗方式不一样,不必勉强。” 檀儿是知道黑山卫都是用的热武器,和内卫的冷兵器确实是不好混杂在一起行军。 关键是,黑山卫战士都是经过层层筛序和考察后选拔出来的,并且经过政治委员多年的教导和熏陶,是绝对不会出现叛徒或泄密者。 但内卫就不一样了,内卫中多数是功臣勋贵的子弟,忠心虽然问题不大,但审查却没有黑山卫那么严格。 难保不会出现一些有私心的告密者。 至少,檀儿就不敢肯定,自己一起来的随从队伍中就一定没有汝阳王的密探。 要是把龙卫的武器和战斗方式等情报泄露给汝阳王,让汝阳王知道李睿已经回来的消息,那岂不是坏了女帝和李睿的大事? 内卫不干净,但檀儿却可以肯定,黑山卫里面不会有任何势力安插的密探。 特别是龙卫,那更是干干净净的如同清水一般,他们心中永远都只有一个主人,那即是李睿。 “不行,临来以前陛下有交代,这沿路往返的安全防护交由我负责,我可不敢懈怠玩忽。” 任婉莹也是一个犟脾气,或许因为自己的实力强,这些年是被女帝和南海剑派给宠坏了。 居然,正面反驳檀儿的话。 并抬出女帝来压檀儿。 檀儿一听她这话也就默不作声了,但脸色却非常难看。 檀儿心里也开始不舒服了。 你任婉莹,虽然是南海剑派的大宗师,可你现在是在为我家做事。我好歹也算是这个家的女主人之一,你怎么就这么不给面子呢? 任婉莹一看檀儿都被她说的哑口无言,根本没有想这事的后果,心里还在得意: 我们南海剑派就是陛下的亲信。 我就只听陛下的,任凭这些小妾如何猖狂,只要拿出陛下的圣喻来,她们还不是要认怂? “你们几个听着,去队伍后面跟着,安静的到洛阳大家交差。就看你们这几个身无二两肉的样子,风大一点都会被吹走,还想保护我们小主?少在这蒙事。” 任婉莹这几年主要是在皇宫内保护女帝等内眷,并没有到处去跑。 自然见识也就有限。 随着长期被皇宫内的人伺候,那原来在南海剑派中培养出来的警惕心和对敌人的敏感度,基本都已经丧失了。 她敢奚落眼前的十四人,就是看不透这眼前人的实力。 特别是居首的那两个人,浑身不见一点功力波动,宛如两个不会武学、毫无功力的普通人。 再联想一下黑山卫的战斗方式,任婉莹就笃定,这十四人也就是火器玩的好,但个人实力不值一提。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这队伍中,当着檀儿的面,他们又有谁敢亮出火器? 而且任婉莹有自信,在这么近的距离内,她可以抢在这些人掏出火器以前就制服他们。 也不怪任婉莹有这么迷之自信。 毕竟,在大隋也好,在周边国家也好,触及大宗师境界这一武学天花板的人数就很少。 而真正能突破成为大宗师境界的人就更少了。 而她任婉莹在南海剑派大量资源的堆积下,在一些机缘巧合之下,不但突破到了大宗师境界,而且,现在她还在大隋女帝的慷慨供应之下突破到了中级大宗师。 虽然不能算是天下无敌,但在这人世间算是一个高手。 现在眼前的人她都看不出境界,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这些人都是普通人。 因为,中级大宗师是可以越一级,去感应到高级大宗师的境界的。 这个世间也只有巅峰大宗师的境界是任婉莹感应不出来的。 而这个世间又有几个巅峰大宗师? 恐怕都不足一掌之数,可这里却有十四个? 而且世上那些巅峰大宗师,那可都是早已成名的名家大拿,怎么也不会混成像眼前这十四个年纪轻轻,黄皮寡瘦的奴才样。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所以,任婉莹才能确定眼前这些人最多只是火器玩的好的普通人。 能支持她如此放肆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就是: 大隋朝廷没有几个大宗师,必须要靠他们南海剑派提供的高端武力来撑场子,根本就离不开他们南海剑派的大宗师。 尾大不掉,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想必女帝现在也有点后悔了。 周九一脸看白痴的表情看着眼前这个最多只有中级大宗师实力的女人。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自信? 要知道,现在跟随李睿走了一趟西部突厥的龙卫,现在最差的都是初级巅峰大宗师。 关键是龙卫的大宗师都是在兄弟们拼杀中历练出来的,可眼前这女人空有一身中级大宗师的境界,但却毫无中级大宗师的杀气和实力。 这就是一个花架子呀。 周九当然不会去和任婉莹争论什么,他是守规矩的好奴才,所以,他只是看着檀儿,说: “我们是主子要求护持檀儿小主的,并不会听从其他人的命令,请檀儿小主下令,我等自然遵从。” 看周九如此懂规矩的尊重自己,内心已经对任婉莹有厌恶的檀儿略略沉吟了一瞬,也就拿定了主意: “任师傅是遵从陛下的旨意,也是一片好心。而我们又不能影响你们战斗力的发挥,不然也是辜负王爷的一片苦心。这陛下和王爷是夫妻两口子,我们也不知道该听谁的才好。” 略略定了一下神,檀儿还是赌李睿部下的武力值更高。 不然李睿不会明明听到已经有了三个半步大宗师在皇宫坐镇,还眼巴巴的派这些人过来镇守皇宫。 那就说明,这些人,至少这带头的两个人的武力值是超过半步颠覆大宗师的。 “你们都是负责保护我的,而且回 (本章未完,请翻页) 去后,也是要负责保护皇宫安全的,责任重大。我提个建议,你们看成不成?既然都是要凭实力护佑皇宫,要不就用实力说话好了?” 周九和任婉莹对视了一眼。 任婉莹看到周九眼里那毫无波澜的漆黑,内心不由的一缩。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些睿亲王派来的人不好对付。 但转念一想,就那软饭王爷又能有什么了不起的手下? 所以,任婉莹飞快的排出了内心的那一点不安,故作坦然的面对周九的注视,咬着后槽牙装出轻松的样子说: “小主这个建议好,都是靠拳头说话的,那就手底下见真章好了。” 周九可是一个机灵鬼,自己等人要保护檀儿回洛阳,而且回洛阳后还要保护皇宫中李睿的女人。 这么重大的任务,难道李睿会不会把自己这些人的实力给檀儿交交底? 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呀。 那么,明知道自己这些人实力的檀儿还提出这个建议,那么,很明显,檀儿是对眼前这个不给她面子的女人产生了反感,要借自己等人的手来教育一下这个女人,如何做人。 有了这个认知以后,周九心里就有底了。 他对着檀儿行了一礼,语气双关的说: “檀儿小主有令,奴才等敢不从命?只是这刀枪无眼,有了损伤怕是不好吧?” 周九这是在试探,我可以替你教育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可是教育到什么程度呢? 你总有一个指示吧,万一,把这女人打死了,怕也是不好吧? “嗯。” 檀儿思考了一瞬,对双方说: “你们的火枪和任师傅的袖里刀都太霸道了,出手后非死即残,这不太好。要不就空手比划比划,意思到了就好,就不动刀枪了?” 任婉莹也是知道黑山卫火枪的犀利的,听檀儿这么一说,只当是檀儿在帮自己,也就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周九自然是没什么意见,对付这种女人根本就用不着枪械。自己这十几个兄弟中任何一个站出来都吊打这不知天高地厚的泼妇。 但檀儿还是没有明确到底要教育这女人到什么程度啊? 虽然从檀儿的语气里,可以推测不想出人命,但废掉她也是不出人命。 要知道,黑山卫出手,除非对方只自己的战友兄弟,其他人,都是奔着要命去的。 “檀儿小主的命令我们当然遵从,只是,这位任师傅,我们这么比试是不加一点彩头才好。” 既然不能要对方的命,那么就要给自己这么争取最大的利益。 “你们想加什么彩头?”果然,骄傲的任婉莹上当了。 周九抬眼在对面的队伍里面扫了一眼,兴趣缺缺的说: “我们十四人在此,你也可以选择战斗十四场,也可以选择战斗一场,你也可以选择你队伍中的十四人一起出来和我们混战。 我们不用枪械,如果你们不用冷兵器,我们也不用。 这个条件如何?” “条件不错,赌注是什么?” (本章完) 215.周九挖坑,南宫羽认栽服输 “不管怎么比,也不管是单挑十四场,我们只要有一人输了,就算是我们输了。 赌注就是,现在或者以后,我们在路上或者在皇宫内执勤,你和你的门派都必须对我们退避三舍。” “呵呵,你有点意思,好我答应了。” 任婉莹也不傻,气头过去以后,自然也知道对方必然是有所依仗。 但她觉得,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都会被碾压。 她有着绝对碾压的实力,因为他们南海剑派的几个大宗师可是都在队伍里。 要知道,她,任婉莹可是南海剑派的团宠。 她出来执行任务,她的夫君,她的师兄弟们自然是要跟随保护的。 只是不想太招摇,化妆成普通内卫跟着而已。 现在,对方居然说可以战斗十四场,输一场就算他们输。 那,岂不是稳赢的局面? 所以,她很痛快的答应了。 任婉莹答应的爽快,可是她没有看到混在内卫队伍里面他的大师兄,这次到洛阳来参见女帝,顺便跟着她一起来偷偷观察一下李睿的,南海剑派掌门南宫羽的脸色已经变得毫无血色。 南宫羽现在已经是高级大宗师,一直脚已经跨进了半步巅峰大宗师的境界。 所以,他能看到任婉莹看不到的东西。 他看到的是,任婉莹对面那遮天蔽日的十二道冲天而起的气血狼烟,这些气血狼烟是那么的凝实、那么的璀璨。 这绝对是巅峰大宗师才能有的表象,而且还有两个连他都看不穿的普通人却是这十二个巅峰大宗师的首领。 这说明什么? 武林世界,实力第一。 绝对不存在普通人成为巅峰大宗师首领的情况。这种自己都看不透的人,难道是突破了那层壁障的高人? 越想越觉得恐怖的南宫羽,更是对自己小师妹的作死行为感到无语。自己这南海剑派是做了多少孽,才会出一个要坑死自己门派的任婉莹啊? 那两个看不透的人暂且不谈。 就那十二个巅峰大宗师,大隋皇宫那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哪里还需要自己这南海剑派在这里瞎掺和? 而且,那两个疑似突破壁障的人,可是武学巅峰之上的人啊,传说中都不曾出现过的,超越这个世界武力巅峰的人。 而这种人,居然只是那个什么睿亲王的奴才? 难道要打破壁障就要做睿亲王的奴才? 南宫羽之所以能大致确定周九的境界,就是在于刚才周九在内卫队伍里面随意扫的那一眼。 那是怎么样的一眼啊? 明明是毫无波澜的一眼,但南宫羽整个人在这一眼之下,就仿佛是一只普通的野兽被更高血脉的灵兽,用血脉压制了一般,浑身功力完全无法调动。 这其实是周九的功力还不够圆润的结果,要是李睿来看这一眼,估计南宫羽就会毫无感觉。 因为境界层次差太远了。 对方也就是看了一眼,南宫羽自己就感觉被看了一个通透,浑身再无半点秘密可言。 要知道,他可是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脚已经踏入半步巅峰大宗师的人。 他都有这种被血脉压制,一眼看透的感觉,那其他人呢? 南宫羽想了很多,但现实却已经不允许他继续想下去了,因为任婉莹跑过来要他们出手教训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奴才了。 “师兄,你出手不?他们估计是有什么依仗,不然也不会提这种赌斗的条件和赌注。这里你武功最高,只要随便赢一个,咱们就赢了,就可以出出气了。” 看着还没有蠢到家的小师妹,南宫羽用功力把声音凝聚成一条线,这也就是所谓的传音入密,对同样脸色惨白的林育南说: “林师弟,麻烦你看好你家媳妇,我过去道歉。 哎,这都什么事情啊?” 这南宫羽是用传音入密说话的,基本就没有声音传出来,任婉莹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也没有注意看南宫羽的嘴唇在翕动。 任婉莹只是注意到南宫羽向着对方走过去,她就觉得自己稳赢了。 在任婉莹再次准备向周九他们走过去,继续硬怼的时候,他的夫君林育南一把薅住了她。 任婉莹被林育南这么一薅,就有点懵。 毕竟,开始大家都是说好了的,都隐藏在内卫中,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暴露。 这只要大师兄出手就能摆平的事情,就不用大家都暴露出来了啊? 在任婉莹发呆的时候,林育南也用传音入密对任婉莹说: “别过去,看大师兄如何处理?” 任婉莹到底也是中级大宗师,基本的技巧还是有的,于是这夫妻两人用传音入密交流起来。 “我得过去,不然怎么打那个小贱人的脸?” 任婉莹对檀儿是有了成见。 女帝宠信他们南海剑派,她任婉莹就认为自己是女帝那一派系。 对李睿的其他的女人都看不顺眼,有机会,她自然是要为女帝出气的。 因为,在任婉莹的概念中,这当家的大娘子和小妾那就是天然的敌对关系,而且是不可以调和的。 她为了报答女帝给她的那些资源,就想着为女帝做点事,报答报答。 她哪里知道女帝这帝王心思? 更不明白李睿的女人都是和平相处的。 特别是李睿的这四大贴身侍女和婉儿,那更是李睿和女帝的好帮手,根本不存在一般家庭中的当家主母和小妾的那种龌龊。 所以,这任婉莹的自我脑补就把她送到了如今的尴尬境界。 为什么她会尴尬呢? 因为,她听到了自己的掌门师兄对那个黑黄精瘦的人说的话。 “诸位前辈,鄙人是南海剑派现任掌门南宫羽,就刚才小师妹的鲁莽行为,向诸位前辈道歉。请前辈们原谅小师妹的无心之过。” 说着,南宫羽对周九就是一个长揖。 然后,直起身子后,对那十四人连连作揖。 任婉莹正在跟自己夫君扯淡,一看到自己的掌门师兄居然对那些要和自己赌斗的家伙鞠躬,顿时头都大了。 这是怎么了? 自己的大师兄可是高级大宗师,一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脚都跨进了半步巅峰大宗师的境界,这可以说已经是接近世人武学巅峰的人物。 可是,今天,自己的师兄怎么会去鞠躬道歉? 自己的师兄可是南海剑派的掌门,这掌门人受委屈,那就是整个门派的委屈。 此时,不但任婉莹心里憋屈,隐藏在内卫队伍中的南海剑派其他师兄弟们都感觉憋屈。 “南宫掌门,这是何意?我们只是睿亲王的奴才,这是奉命跟随檀儿小主回朝。南宫掌门叫我们这些奴才为前辈,你是不是搞错了? 你是要比试吗?我们这里十四个人,随你挑选如何?” 周九不卑不亢的对南宫羽怼了回去。 南宫羽口中连称“不敢”,并逐步退后,一直到距离对方二十米才堪堪停下身子。 没办法,对方太强,自己太弱。打不赢的啊。 任婉莹实在受不了自己师兄受委屈,怪叫一声就要冲过去。结果被林育南一句话给死死的钉在了地上: “那四十个人里面,最差的都是巅峰大宗师,你要不想南海剑派灭门,你就过去继续闹腾。” 听到这句话的任婉莹,不敢动了,不但不敢动了,甚至思维都在那一瞬间停滞了。 她听到了什么? 自己瞧不起的,那个软饭王的奴才居然是巅峰大宗师? 这还是那个软饭王派遣出来支援皇宫的,那也就是说,那个软饭王身边至少还有比这实力强大的实力存在。 “我不信,世上哪里有那么多巅峰大宗师?而且巅峰大宗师都有自己的尊严,怎么会给人做奴才?我不信。” 任婉莹固执的坚持自己判断。 林育南看着已经陷入偏执境界的任婉莹,微微一叹,抬手就打晕了她。 现在,宁可打晕这个傻女人,也不能让她冲过去阻止掌门师兄的道歉。否则,这整个南海剑派就真危险了。 别的他不敢说,但就那两个看起来毫无修为普通人模样的首领,林育南知道,自己这里所有的师兄弟加在一起恐怕都接不下别人一招。 太强了,这是一种具有血脉压制的强大。 自己这个高级大宗师都不一定经得起对方认真的一眼之威。 刚才,那个首领只是随意的看了自己这些人一眼,自己这些人就已经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压迫着内力停止了运转。 作为武者,内力停止的运转,和普通人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皮糙肉厚些,多耐着几次打击而已。 但,在自己等人被压制内力成为普通人的时候,对方却用没有被压制的力量来进行攻击。 那结果是什么? 显而易见,自己这些师兄弟们肯定一个都跑不掉。 如果自己这些南海剑派的中流砥柱都被人干掉,那整个门派的高端战力也就消失殆尽了。那么树敌无数的南海剑派,都不必眼前这几人出手,自己必然要被仇家灭门啊。 早已寒暑不侵的林育南,想到这里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 他是刚刚才想通,但掌门师兄刚才估计是瞬间就想通透了。这场仗,南海剑派不能打,也打不起。 (本章完) 216.一怂到底,只为寻求破壁法 “前辈说笑了,南海剑派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对睿亲王也是仰慕已久,不知前辈与睿亲王是否有旧?” 南宫羽是打定主意,一定不能动武,反正当年林育南和任婉莹夫妻还护送过李睿一段路,多少还是有点香火情的。 于是南宫羽就拿着李睿来拉交情,扯犊子了。 周九微微一笑,不说话了。他是李睿的家奴,自然不能再说什么。他只是定定的看着檀儿。 那意思很明显,我们没什么想法,都听小主的。 “算了,你们自己安排吧。想必南海剑派的诸位前辈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了。”檀儿微微一笑,把事情轻易的放下了。 她懒得和任婉莹计较,毕竟是给他们家卖命的。 说是下人也好,雇佣兵也好,都不是值得他任婉莹去计较的。 “是,那奴才们就自行安置了,奴才告退。” 周九和李七十五交换了一个眼神后,答应了下来。 毕竟他们不是来惹事的,而是来保护大家安全的。这点,他们理得很清楚。 “启禀小主,” 南宫羽对檀儿尊敬的躬身行礼,并好声好气的说: “现在有这些前辈护持,小主此行当是万无一失,故而,鄙派就先行告退。也请回禀陛下,南海剑派已经无力护持大隋,这就全派退出朝廷的职位,也不再享受朝廷供奉。” 南宫羽说完后,再次深深一揖,回头招呼一声: “南海剑派所属,随我离开。当然,如不愿意离开,也可以继续为朝廷效力,只是以后就不要说是我南海剑派的弟子就好。” 这就是说,你们要是贪恋朝廷的供奉,那么就会被逐出师门。 而这个权利,是作为掌门人所独有的。 否则哪怕你是门派长老也没有这个权利把弟子逐出师门。 在这个时代,被逐出师门,那立即就是身败名裂,是人生抹不掉的污点。如果不是走投无路,是绝对不会有门派弟子愿意被逐出师门的。 也就是说,南宫羽用上了这句威胁,就说明他做的这个决定是不容质疑和反驳的。这就是他强调这个决定的权威性的手段罢了。 要是,大家都不走,难道他还能把大家都逐出师门?自己做一个光杆掌门? 既然掌门有令,南海剑派的弟子也是没有一个敢于违背。 于是,混迹于内卫中的南海剑派的二十多人,脱下了身上内卫标志的朝廷官服,全部恢复了自己门派的装束。 看所有弟子毫不犹豫的听命令,南宫羽的脸色好看了几分。 在南海剑派所属全部站在了南宫羽背后以后,南宫羽再次对檀儿告辞。 “多年来,给陛下和各位小主添麻烦了,南宫羽代表南海剑派给诸位道歉,感谢这么些年的相处。我等告辞了。” 说完后,南宫羽就率领门人向西而去。 周九看着离开的南海剑派诸人,也微微叹了一口气: “这南宫羽倒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主,这朝廷供奉说不干就不干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确实有几分枭雄本色。” “少感慨,这家伙就是已经知道他们南海剑派未来在朝廷没有机会再做到一家独大,分不到好的资源,才主动离去的,就是心机表。” 几乎不说话的李七十五难得的吐槽了一句,可别说,这一句真说到了点子上了。 “不对啊,他们挥南海剑派不是应该向南走吗?怎么他们向西走了?” 周九意识到不对,立即命令身后的一个巅峰大宗师: “周通,你跟上去看看,及时回报。” “得令。”那个交做周通的巅峰大宗师答应了一声,就闪身消失。 南宫羽是如同李七十五说的那样吗? 是,也不完全是。 南宫羽作为顶尖大门派的掌门,有着极强的危机意识。 有了这十二个巅峰大宗师,大隋朝廷就会还有二十二个、三十二个,甚至更多自己培养出来的巅峰大宗师。 南海剑派那三个大宗师,十几个半步大宗师、宗师的强者,在大隋女帝的眼中就不是那么重要。 南海剑派自然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得到女帝更多的资源供给。 要是女帝再有几件超出自身能力的事情安排下来,南海剑派又不能完美完成的话,以前在女帝面前积累的所有好感就都付诸东流了。 而经过这么几年的养尊处优,南海剑派的人个个都养出了一副鼻孔朝天的性格,又哪里能承受其他人的白眼? 南宫羽明白,他们南海剑派在朝廷高端武力青黄不接的时候,捡了一个漏,让濒临破产的门派焕发了新生。 但此时,南海剑派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自己要是再恋栈不去,让女帝对南海剑派的那点相逢于危难之时的情谊被磨灭后,南海剑派必然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女帝连根拔起。 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急流勇退来的明智。 另一个关键的点在于,南宫羽见到了周九和李七十五。 虽然,其他人不一定能肯定这两人是什么境界,但南宫羽可是传承数千年的神秘门派的掌门,自然有点底蕴。 他通过各种表象和周九无意中泄露出来的气息,非常确定这两人已经是踏破了拿到关卡的人物。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愿意,让这两人都迈出了哪一步。 但这是数千年来,武道上唯二到达这个层次的人。 一个门派的兴衰就在于他是不是有高端武力的镇压,所以,南宫羽对高端武力的向往远远大于对朝廷供奉的诱惑。 因此,在离开檀儿大队十几里地以后,当任婉莹第三次问以下话的时候: “掌门师兄,就算我们打不过,我们也不用退出朝廷供奉的职位啊?而且,就算我们退出后,我们也要回南海才对,咱们怎么在往西走啊?” 南宫羽就耐着性子给所有的人解释了一下。 不解释也不好,自己作为掌门的权威可不能滥用。要知道抛弃大隋帝国的供奉,跟自己离开,给自己这些师弟师妹们带来的可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解释一下,留下怨气,以后在自己背后捅刀子那就麻烦了。 当然,作为一派掌门,那种帝王术方面的解释他是不会讲给自己师弟师妹们听的,一是太复杂,他们理解不了。 二是他们未曾经历世事艰难,不知人心险恶。自己就算是这么说给他们听,他们也必然不会相信。 因为,女帝在他们面前展现的就是一个柔柔弱弱的需要保护的女人形象。 甚至,由于那睿亲王这两年不在京师洛阳,自己有那么几个小师弟或许都对芳华绝代的女帝动了不该有的小心思。 他们就更不会相信,未来或许有一天,女帝会灭了南海剑派。 也许,就是女帝真的灭了南海剑派,他们还会说一定是南海剑派做错了事情,被女帝灭亡是应该的也说不定。 所以,南宫羽给出的解释就是比较纯粹的从追求巅峰武力角度的说辞,只听到,他对着自己所有的二十来个师弟师妹们解释着: “你们想追求巅峰武力,超越这个世界的所有人吗?你们想快速突破,而不是苦修几十年才能突破吗?” 看着大家眼中炙热的眼神,根本不用大家回答,南宫羽接着说: “我知道,你们想。那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哪里寻找机缘吗?” “我们都不知道,哎呀,大师兄,别卖关子了,你快说说。” 也只有任婉莹这个南海剑派的团宠此时才能这么对掌门说话。 “你们好好动动脑筋,这些人是从哪里来得?被谁派过来保护檀儿姑娘,以后还要保护皇宫的?顺着这个思路想想,这批人的身份简直不言自明。” 南宫羽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说着。 “我大概理顺了。” 果然还是有聪明人,林育南不到一会就发声说话,而且居然说到了点子上: “这批人是黑山卫的,更有可能是睿王的护卫队龙卫的。” “着啊,就是这样啊,你们两口子当年可是护卫过睿王出游的。当时他的龙卫有这么多?这么强的高手吗?” 南宫羽循循善诱的启发林育南的思维。 “肯定是没有的,当时,最高境界也就和我们前几年差不多。绝对是没有这么恐怖的武力的。 而且,当年武力最高的都是伺候在睿王爷身边,我也没见过这两个人啊。 难道说,这两人就是这两年就突破到不可知境界了?” 林育南说着说着,居然推测出一个让自己不可以相信的结论出来。 这几年自己的修炼,难道都修炼到狗身上去了? 自己不过是利用大隋女帝提供的庞大修炼资源从中级大宗师提升到了高级大宗师。而这些龙卫战士,居然都超越了巅峰大宗师? 难道自己的天赋是如此的差? 在林育南要陷入自我怀疑的时候,南宫羽仿佛是知道林育南心中所想的一般,正好卡着点说: “一定就是这两年突破的,而且这不是个人修炼的天赋问题,一定是他们找到了修炼的捷径或是方法。” (本章完) 217.开口道歉,只因实力吓死人 虽然林育南因为南宫羽的话,从特殊的自我怀疑状态中挣脱出来了。但其实,南宫羽根本没有去管林育南的心态,而是接着说: “你们想啊,进入龙卫的,虽然都是在黑山卫中千挑万选出来的精英。但其武力境界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天花板。这点,从当年伺候睿亲王南下的队伍中没有巅峰大宗师就可以看的出来。 他们黑山卫成立的时间太短,底蕴不足。自己还没有时间去培养出来自己的顶尖高手。 你们再看看现在,睿亲王一出手就是两个破壁者、十二个巅峰大宗师。那么他势必还有更强大的后手。 就算他们夫妻情深,那在睿亲王那边至少还应该有同等的高手数量存在。 这些事情一勾连起来,难道不是很明显的吗? 龙卫或者说是睿亲王,找到了快速提升实力境界的办法。” “那我们现在往西走是去找睿亲王索要这个方法吗?”任婉莹问出来了一个白痴的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一问出口,任婉莹也知道,自己这个问题幼稚了。 自己这么些人根本就不够一个破壁者打的,睿亲王那里至少还有一个到两个破壁者存在。 自己这南海剑派凭什么去找睿亲王索要快速修炼的方法? 用脸的吗? 所以,任婉莹不好意思的默默鼻尖,狠狠的说: “我就这么一说,想必睿亲王也不会搭理我们的要求的。” “我们不是去索取,而是去提请求。至于睿亲王会不会同意,甚至是有什么条件,那都不是我们所能考虑的问题。” 南宫羽也是下定了决心,看着有一个如此破壁的机会,他绝对会去试试。 不试试怎么知道成不成?万一成了呢? “希望,睿亲王还在长安,我们赶紧赶回去,或许能正好赶上。” 直到此时,他们也从未想过,是不是李睿能有本领,带动这些龙卫迅速成长为破壁者。 这只能说李睿那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印象太过于深入人心,谁都不会想到,大隋文圣,居然是那么恐怖的一个武学高手。 不但自己的武学境界已经为这个世界所不可查,更了不起的是可以大批量的快速培养出巅峰大宗师,甚至是破壁者。 南宫羽简单解释了几句后,也就不多说什么了。只是对着马儿抽了几鞭子,要马儿快点跑,别错过了才好。 要知道,这睿亲王的行踪可是一直都是飘忽不定的。 要是再来个失踪一两年,那自己这南海剑派的人岂不是要在这大隋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一两年? 此时,在他们无法察觉的头顶密林深处,周九派来的巅峰大宗师把他们的话可是都听得清清楚楚。 周九听到自己的下属回报后,交代了一句: “你辛苦再跑一趟,快速去洛阳,把这里南海剑派脱离的事情,禀报陛下一声。 禀报完后,也不用再返回来和我们的大队汇合,就在洛阳洗梧宫等我们。 反正这檀儿小主的脚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不会很慢,我们应该很快会在洛阳汇合。” “好的,队长。” 周九看着远去给李睿报信的自己的队员。 就纳了闷,一堆连自己都打不过的人,跑去找主子的晦气?不知道是谁给她们的胆量? 那真是寿星公上吊,嫌自己的命活长了。 难道平时没事干,以吊打自己等人为乐的凶残性子的主子,会善心大发,和这帮南海剑派的人讲客气? 别说你们信,反正我自己是不信的。 因此,周九根本就不担心李睿那边会出什么事情。 只是这南海剑派整体退出大隋朝廷,放弃朝廷供奉的职位的事情,可是一件大事。 需要及时通知女帝,让女帝做好各方面的应对。 至少计算皇宫或自身安全防护方面力量的时候,就不能再把南海剑派这支力量计算在内。 这就必须赶紧通知女帝,刻不容缓。 一个巅峰大宗师赶路的速度可是比信鸽要快的多,而且稳当,如无重大意外,这消息是一定可以第一时间传到女帝耳中的。 不得不说,随着他们六个修为提升到卫星境,他们的指挥和判断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再不是以前那种李睿说什么只会去机械的执行的大头兵了。 现在,他们更像是一方元帅,只要出征,考虑问题就是站在全军、全局的角度去思考、判断问题了。 周九他们和檀儿汇合的地方,其实距离长安也没有多远,也就不到一个时辰,那作死的南宫羽就带着南海剑派的一帮人,赶到了长安的春风细雨俱乐部李睿住的那个别院。 开始,李睿听到侍卫们通报,南海剑派的人来见他,还以为是女帝或是檀儿有什么事情交代或是传讯。 但李睿也在纳闷,平时自己夫妻间的传讯都是用的檀儿的情报署来做邮差的啊,怎么会轮到这南海剑派跑来跑去?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南海剑派还没有资格、没有获得信任做这么私密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样,这南海剑派毕竟是女帝当年招安的江湖大派,底蕴很深。所以,正好闲着没事的李睿还是决定见一见他们。 当李睿看着那呼啦啦一帮大约二十多人来到自己的会客花厅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想差了,这南海剑派的人,绝对的不是女帝或任何一个老婆派来传讯的。 怕是这男孩剑派有什么自己的所求吧? “拜见睿亲王。” 一群人倒是蛮守规矩。到底是在朝廷做了几年供奉,对朝廷的礼节还是了解并熟悉的。 想着自己等人是要来求李睿的,自然各种礼貌先做在前面。 这就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啊。 “南宫掌门,还有林师傅、任师傅,好久不见了,各位怎么有时间到我这里来呢?” 其实,上次檀儿过来的时候,李睿就发现了护送檀儿的内卫里面有好几个隐藏的高手。 而且,还有自己熟悉的两个南海剑派的两个大宗师。 李睿就在他们毫无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察觉的时候,用精神力扫描过他们。 发现,他们虽然对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好意的同时,对檀儿也并无恶意。 不管对自己的态度如何,但既然对檀儿没有恶意,李睿也就懒得去理会他们,说不定是女帝媳妇安排在暗处的保镖呢? 他也不好太过于插手。毕竟这帝王心术,他是理解的,他身边还不到处都是女帝媳妇的眼线吗? 只是他一没有造反的心思,二没有抛妻弃子的想法,所以李睿也就任由女帝的内卫暗探安插在自己身边。 反正,你不管是忠于女帝还是忠于自己,反正都是要给我干活。 李睿自然是乐见其成。他还省了很多去和女帝解释的口舌。 相信,这次东方不败的事情,以自己这女帝媳妇不打没有把握之仗的性格,想必,也是多方打听清楚了前因后果以后,才会让檀儿来传达家里所有女人的统一意思的。 其实,在女人这事情上,杨婵儿还是真大方,不然李睿不会有这么多小妾。 反正,只要李睿喜欢,这个女人又对大隋朝廷、天下没有野心和图谋,女帝是绝不会做棒打鸳鸯这种煞风景的事情的。 “说来惭愧,我们在路上和睿亲王安排去保护檀儿小主的侍卫发生了一点误会。我们这是来道歉的。” 南宫羽开口就是道歉,这就是以退为进,姿态已经放的很低了。 李睿此时才认真的看了一眼这南海剑派的二十来人,发现他们没有一个人有受伤的迹象,然后开口: “我那几个不懂事的奴才没有伤到诸位吧?要是下人不懂事,有所得罪,南宫掌门千万不要在意。” 李睿可是不知道比南海剑派那批人的功力境界高出多少? 所以,他们南海剑派的人,只感觉到一股清风拂面而过,却对李睿扫描他们的功力境界一无所知。 “什么叫做不要在意?他们那么没有礼貌,你要我们不要在意?” 任婉莹确实是被南海剑派的团宠给惯坏了,也是仗着当年护送过李睿的那点交情,在自家掌门和李睿谈话的时候,就忍不住插话了。 李睿听着这个已经结婚多年,性子还如同十几岁丫头一样敢说敢闯的女人说话。不由得微微一笑。 说实话,李睿是挺欣赏这任婉莹的敢爱敢恨的性子,也就根本没把她的态度和不恭敬往心里去。 李睿是没往心里去,可是南宫羽和林育南可是吓了一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南海剑派二十多人中,就是南宫羽和林育南的功力最高。 其他人功力低下,没有感觉,但自从进了这个院子以后,南宫羽和林育南这两个人就一直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在院子门口还不觉得什么,一进入这外院,他们两个就吓了一跳。 在其他地方要被高高供起来的大宗师,在这院子里却是在干什么? 抬眼目之所及,不管是园丁、来往伺候的下人还是静静站立旁边的侍卫,所有人的功力境界就没有一个不是大宗师境界之上的。 (本章完) 218.利益交换,南海天经是镜子 这在黑山卫系统之外,哪怕是在朝堂、在江湖、在各大世家、各门各派都犹如凤毛麟角一般稀缺的大宗师,在这外院里面犹如不值钱的大白菜一样,到处都是。 等他们走入内院,快要到待客的花厅的时候,南宫羽和林育南两人更是都快被吓得无法走路了。 南海剑派的所有人,一跨入后院,就感受到了无数强大的神念在自己这帮人身上扫来扫去。 这其中,光是巅峰大宗师的神念都不下于二十道。 而且还有四道高深莫测,感觉不到功力深浅的神念从身上一扫而过。 但真正能感受到这些神念是多么强大的,也就只有南宫羽和林育南两人。 所以,其他人感受还好一点,只有他们两人就犹如被猛兽盯住了的小白兔,脑中充满了随时被捕食的恐惧。 还好这些神念暂时没什么恶意,不然他们两个肯定掉头就跑,哪里还管什么寻求快速修炼的方法? 不然,你以为南宫羽是那么好说话的? 他可是江湖排名前三的海南剑派的掌门,自有自己的气势和风度。 哪里会一上来就先给李睿道歉的道理? 此时一听任婉莹这略带质问的话,两人差点吓傻了。 南宫羽赶紧往回找补: “王爷无需在意,确实是我们无理在先,任师妹也是口没遮拦的性格,请王爷千万不要在意。王爷属下确实没有任何逾矩之处。” 看着李睿脸色还是那么严肃,心中不安的林育南也赶紧拉着任婉莹,给任婉莹连连使眼色,然后也对李睿连连道歉: “王爷海涵,贱内是被我宠坏了,有点小脾气而已,只是一时气话而已。我带贱内向王爷赔礼道歉。” “哈哈哈,你们不用这么紧张。我这里也不是什么龙潭虎穴,大家放轻松点,来来,请坐,坐下说。” 李睿没绷住,一下哈哈笑起来。 他是真没往心里去,现如今,这点小事,李睿根本就不会在意。 看李睿笑出来了,南宫羽和林育南才大大的松口气。 刚才那一会功夫,他们两人的内衫已经全部湿透了。 说不害怕是假的,就刚刚那一会,这花厅里面纵横来去可是有数十道巅峰大宗师的神念。 而且还有不下于那周九那破壁者的四道神念,紧紧的定在自己这二十多人身上。 要是刚才,李睿不是哈哈大笑,而是发怒或是反问。 估计此时,他们二十多人就已经躺在地上了,命丧多时了。 但不管怎样,好歹李睿的态度不错。 而且,不管南宫羽还是林育南这两位一只脚已经踏入半步巅峰大宗师境界的高手如何感应,站在他们面前的李睿都是一个普通人。 虽然,时不时有强横的神念扫过,但能面对一个普通人,这也让他们两个恢复了一点点自信,好歹能稳住心神正常交流了。 “这次来打扰王爷,一方面是向王爷道歉,另一方面是向王爷请求,能否点拨我南海剑派一番?” “南宫掌门何出此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李睿心里一紧,是什么地方有问题了吗? “既然已经求到王爷这里了,我也不怕直说。 修炼之道,是夺天地造化的事情,最是艰难。我南海剑派有祖宗庇佑,修炼进度已经算是这里面修炼最快的门派了。 但就算是我们南海剑派的修炼速度和王爷手下的龙卫一笔,依然犹如蜗牛之比飞鸟,是在是捂脸。 由此,可见王爷一定是有更好的修行体系或者办法。 我们也不是白请王爷指点,只要我南海剑派能做到之事,鄙派一定万死不辞。” “哦,原来是修炼的问题啊!南宫掌门,你也看到了,我就一个普通读书人,书都还没有读透。自然也没有时间去考虑什么修炼体系或方法,所以,要让南宫掌门失望了。” 喝了一口茶,李睿慢条斯理的回复。 李睿的这个说辞,南宫羽早有思想准备。这个方法放在任何一个门派都会是不传之谜。 你当南宫羽是什么善男信女? 能做到南海第一大帮派的老大,没点心狠手辣那是不可能的。 要是,李睿这边实力不强,南宫羽就会直接下手抢,谁要你怀璧其罪呢? 南海剑派存续上千年,对世俗王朝的理解深刻的很,也有的是躲避官府的追踪和追捕的办法。 朝廷岂能奈何的了他吗? 哪怕对方是帝夫,南宫羽都不是太在乎,大不了南海剑派闭关个一百年,等到兵强马壮的时候再出世好了。 但是,打不过,实在是打不过啊。 所以,南宫羽就变善良了,就开始软语相求。 要是这个不懂武学的软饭王,脑子一糊涂,被他忽悠了,岂不是就可以空手套白狼? 至于李睿不上当,南宫羽也是有思想准备的,要是李睿真这么傻,只怕早就被女帝的政敌给找机会给干掉了,也轮不到他在女帝庇佑下如此逍遥快活十几年。 “王爷,我南海剑派绝对不会空口白牙的来找您求。” 南宫羽说着说着,已经不自觉的用上了敬语。 “我南海剑派有一件老祖宗传下来的镇派至宝,名叫‘南海天经’我愿意用此宝贝交换,您看可否?” “大师兄,不可。” “掌门师兄,不可。” 南宫羽话音刚落,南海剑派在场的所有人都非常急迫的纷纷出言阻拦。 “大师兄,这可是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不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断绝了传承啊。” 说着,说着,南海剑派的所有弟子都向着南宫羽跪拜下来,包括林育南和任婉莹夫妇也是一脸悲切的跪下劝说。 南宫羽仰头闭目良久,长长一叹,对自己的门人弟子们说: “大家,起来吧。 世间早已无南宫仙人,这‘南海天经’也传承了近千年,试问,有谁能修炼?有谁能看的懂? 现在,门派没落至此,抱着此物不放又有何意义? 不如,为门派换来一丝崛起的希望。再说,我南海剑派底蕴无数,其实也不完全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于这部‘南海天经’之上啊。” 开始,李睿还以为他们在演戏,就是为了凸显这所谓的‘南海天经’的宝贵程度,这样自己才好来换自己的那所谓的破壁之法。 但看着,看着,李睿就发觉,他们真不是演戏。 毕竟李睿的精神力强大,自然洞察力也是强大。 他有自信,那二十几个南海剑派的人想都在他眼前演戏演得毫无破绽,那也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也对南宫羽口中的‘南海天经’提起了一丝兴趣。 但,即便是有兴趣,也不能表现出来,不然后面还怎么讨价还价呢? 这是一个合格的商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李睿自然是具备的。 “南宫掌门,贵派内部的事情就回去处理可好?我这里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处理,不好久留各位的。” 李睿说话了,那意思就是你们要表演吗? 回去自己演戏自己看,我没空。 “王爷勿罪,是我等失礼。这既是鄙派‘南海天经’请王爷鉴赏。” 南宫羽听到李睿的话,心里就是一突。 他的意识到,此时自己要是再有一丝犹豫,再有一丝不舍,李睿恐怕就会送客。他们就会错失这千年以来唯一出现的破壁的机会。 当下,南宫羽也不提任何条件,也要求李睿答应什么,直接就从自己的胸前的贴身之处取出了一个成人巴掌大小的铜镜。 然后,单膝下跪,双手呈上。 这下李睿就更有兴趣了,那什么天经居然是一面小铜镜? 有了兴趣的李睿对身边伺候的龙卫点点头,那随身伺候的龙卫就大大方方的走过去,从南宫羽手中拿起那小镜子,走回来双手递给李睿。 那取镜子的龙卫,全程没有一句话,也没有任何攻击或防守的姿态,甚至连大部分南海剑派的人,都可以感受到此人也是一个普通人。 这大家也知道,能在李睿身边做龙卫的,哪里会有普通人? 自己认为他是普通人,应该只是自己看不透而已。 其他南海剑派的人看不透,可是不代表南宫羽看不明白啊。 所以,南宫羽的手都在发抖,因为在他的意识中就是一头远古巨兽在他这个善良的小白兔面前打了一个转。 那扑面而来的凶煞之气,硬是压制着南宫羽在这个龙卫离开后还不敢抬头。 李睿随手把玩着这面不知是什么材料制作的铜镜。 手上微微使力捏了一下,发现这镜子居然丝毫无损。 “有点意思。”李睿夸奖了一句。 要知道,李睿这微微使力,要是放在其他地方,生裂虎豹都毫无问题。可就是这么大的力量,居然没有给这镜子造成一丝伤害。 “这东西有点意思,我就留下了。” 李睿想了一下对南宫羽说。 “既然南宫掌门有一些了解我们龙卫训练方法的想法。我也看在贵派这几年对大隋尽心尽力,而且林师傅和任师傅都曾经帮助过我本人的情分上,给你们五个大宗师、十个宗师的名额吧。” (本章完) 219.东方姑娘,宁为凡人弃天经 “请王爷明示。” 南宫羽不太理解李睿说的给予自己名额的想法,也就大着胆子多问了一句。 “很简单,你南海剑派可以安排五个宗师、十个宗师到我龙卫来学习。和大家共同训练,一起进步。至于能不能把方法学回去?那就看你派来学习的人是不是机灵了。” 南宫羽一听大喜,这笔直接给方法要好的多。 要是有十几个人,从头到尾学习一遍,回去还不能说清楚如何训练?那这十几个人那肯定是蠢到家了。 当即,南宫羽对李睿再次跪拜并更咽的说: “多谢王爷,多谢王爷,鄙人代表南海剑派感谢王爷给予的崛起机会。以后只要有我在一天,南海剑派和大隋帝国的结盟就牢不可破。 当然,南海剑派永远珍视和王爷的友谊,以后鄙派为您马首是瞻。” “行了,无需多想,这只是一次简单的交易。你给了我你们南海剑派的镇派之宝,我传授你们快速进步之法,甚至是破壁之法。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当然,能珍视友谊当然是最好的。” 李睿可不想牵扯太多因果,把这当成一次交易,更爽利干净。他才不愿意欠下什么人情债。 而且,现在想要破壁必须要自己的精神力帮助开辟意识海,形成雾状精神力。 关键是一旦自己的精神力侵入对方意识海以后,这个人就天生会亲近自己,并对自己产生精神上的依赖,也即是成为自己的忠诚仆人。 所以,南海剑派这是给自己送战斗力来了,李睿自然是不会拒绝。但,只有要对方觉得机会来之不易,对方才会珍惜,才不会朝其他的方面去想。 不然,要是自己上赶着去教别人如何破壁,那么十个人中就会有十个人怀疑自己别有居心。 哪里会像南海剑派这样,又赔礼道歉,又送镇派至宝的? “王爷可以当成一场交易,但我南海剑派不会。刚才王爷一定是听到了,那一个所谓的镇派至宝,对我们更多的就是象征意义,我们南海剑派之内无人识得其中奥密,也无人可用。 可是王爷依然同意提携我南海剑派,这就是王爷的胸怀了。 南海剑派可不是不识好歹的,所以,王爷同意用那一个死玩意换十五个名额的时候,那就是我们南海剑派欠了王爷一个巨大的人情。 反正,随便王爷,您是怎么想的,我代表南海剑派都领您的情。 而这个情我们是还不清的,所以,我才会说我们以后为您马首是瞻。” 南宫羽可是不傻,自己一时面子上下不来,也考虑到未来的厉害得失,已经拒绝了女帝帝国供奉的职位。 要是此时还不能利用李睿愿意带南海剑派人修炼的这点渊源,从而抓紧李睿这个帝夫的衣服角。 那么,南海剑派的覆灭估计也就不远了。 要知道,就这白天遇到的十四人的龙卫队伍,去一趟南海剑派的老巢,就能立即让南海剑派从此消失。 所以,南宫羽这才拼命往李睿身上贴,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惜牺牲镇派至宝啊。 既然这南宫羽作为一派掌门都不要脸了。 得了便宜的李睿自然也就不会再摆谱,当下就在春风细雨俱乐部设下大宴,款待这南海剑派的二十多个老少侠客。 在酒酣耳热之后,李睿才知道,这南海剑派已经辞去了大隋帝国供奉的职位,为此他很善良的劝南宫羽: “南宫掌门,这帝国供奉,可是贵派许多侠士流血、流汗从大隋取得的应有待遇,就这么辞了?是不是太可惜了?” 南宫羽自然不会说是怕女帝鸟尽弓藏。 在充满恐惧的看了随时紧跟在李睿身边的赵十二一眼之后,又不敢不回答李睿的问题,只有打了一个哈哈说了另外一个理由: “今天看到了王爷的龙卫后,南海剑派再也不能妄自尊大了。还是脚踏实地的修炼比较好,德不配位必遭祸殃。我南海剑派这点自知之明还是要有的。” 李睿看他眼神闪烁了一下才回答,就知道这老小子没说实话。 但李睿其实也是就那么一问,辞了自己媳妇的差事,却跑来找自己要训练方法。这南宫羽的脑回路怎么那么奇特呢? 要是依着李睿前两年的脾气,只怕这南海剑派早就被灭门了,哪里还会这么酒肉招待。 不过,现在李睿的思想已经成熟许多,行动也稳重了,不然也蒙不回一个南海剑派的镇派至宝啊? 整个酒宴,在察觉南宫羽实在是没一句真话以后,李睿也就不再花心思去想这人、这南海剑派的事情,随便应付一下就算是完事了。 现在,也就是酒席后,在打发和安置了南海剑派的人以后,李睿就坐在自己的书房内,开始研究这能承受自己一部分力量的金属镜子。 开始李睿还以为是铜镜,但自从自己一捏没有留下或破坏这个镜子后,李睿就知道,这金属不是铜,或许和自己的圣牌的材料差不多,掺进来了陨石和合金。 但绝对不是铜。 李睿不停的试验,用滴血,用念咒语,用水浸,用火烧,通通没用。 甚至那自己黑山工业城出产的合金刀剁,最后李睿急了直接用自己那堪比狙击枪威力的自从手枪对着那镜子打。 就这么暴力的折腾了一个时辰,结果这镜子还是那块镜子,镜子表明上连一个白点都没有被打出来,也即是说,这镜子毫无变化。 又一个时辰以后,冷静下来的李睿,把镜子带回了自己的卧室。 李睿犹豫了,他实际上还有一个办法没有动用。 但这却是李睿自己最不想动用的方法,也是目前最后的一个方法。 李睿一直都不愿意用自己的生死元力去试探这面镜子,因为李睿担心自己会由此踏上一条艰辛的修行之路。 要知道,李睿在这大隋帝国,用点超前科技,文抄一点以前的巨著。做做生意、打打仗、装装逼,想动的时候,全国到处去走走,不想动的时候,在家里陪陪自己的媳妇、逗逗孩子。 这是多么幸福的小日子。 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要是用自己的生死元力开启了这未知的铜镜,李睿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 李睿可是历经三世穿越而来,这一世做帝夫、做软饭王,做的正有滋味。他可不想有什么意外,又被什么神秘力量带到其他世界去了。 所以,犹豫了很久以后,李睿放弃了继续探索这神秘镜子的想法,甚至他还准备明天去把这镜子还给南宫羽。 眼不见,心不烦。看不见,自然就不会激起自己的好奇心。 这也是穿越到这个世界以后,第一次让李睿犹豫很久而放弃的事情。 自己的内卷是最伤神的,因此,李睿也是头一次感到非常疲倦。 在有了决定,那定主意不再探索这金属镜子以后。 李睿就在躺在床上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香。 或许是这段时间是真累了,第二天日上三竿,赵十二推门进来的时候,李睿才从深度睡眠中清醒过来。 也不等李睿有什么表示,赵十二为避免承受李睿的起床气,直接拱手行礼说道: “主子,魔教教主东方姑娘到了,距离这里只有大约半个时辰的车程。” 果然,李睿被转移了注意力: “这么快就到了?檀儿不是说还有两天吗?” “呵呵,檀儿小主没说错,昨天一天,今天一天,可不就是两天吗?” 赵十二在没有第三个人在场的时候,和李睿的交流就有点没大没小的了。 “这个檀儿,调皮,走起床,我们去迎接一下,东方这丫头确实是不容易。” 说着,李睿就快速的起床。 此时,李睿在发现,昨天或许是太困倦,自己居然连衣服都没脱就睡着了。 想起那面镜子,李睿翻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床铺,都没有发现。 现在时间比较紧,他也懒得废时间去寻找了。 反正那东西也摧毁不了,在自己卧室也丢不了,那就以后再说吧,现在先去看看那女装的东方不败再说。 于是李睿毫不在意的放下了那面金属镜子的下落,急匆匆的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 带着赵十二、孙十七等十几个贴身侍卫就出了长安城。在长安城郊的十里亭内,一边吃自己的早餐一边等东方不败的车队。 刚刚吃了两个包子,喝了一碗稀粥,东方不败的车队就到了。 车队为首的是骑着高头大马的大隋皇家内卫副统领周法尚,后面才是两列雄赳赳气昂昂的的内卫,中间护着一辆普通的马车。 拉着马车的骏马脖子上的铃铛,叮里哐啷的响着。 一行这么怪异的队伍就距离李睿越来越近了。 其实,在车队距离这十里亭还有数里路的时候,李睿就用精神力‘看到’了整个车队,已经对来的所有人都轻轻楚楚。 只不过为了保持自己的好奇心,李睿没有去窥探马车里面的情况。 也就是说,李睿只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在不停的扫描周边几里的范围,并没有特定去找某一支队伍。 (本章完) 220.言明底线,自己媳妇自己宠 大隋软饭王220言明底线,自己媳妇自己宠“主子,他们来了。” 赵十二在李睿耳边小声的说着。 其实,他们完全可以用传音入密,但赵十二和李睿都觉得,要是没什么秘密需要交流的时候,用正常人的交流方式会更加贴地气。也更加让人舒服。 “拦车。”李睿轻声的命令着。 “奴才这就去。” 赵十二答应了一声,身形一晃,直接出现在了,对方的带队大将周法尚的马前。 周法尚的马虽然也是久经训练的战马,但因为周法尚毕竟一直在内卫当差,没有去过其他任何国家。这马也自然没见过什么战阵。 结果这赵十二突然一下冒出来,就把这周法尚的马给惊了。 这下热闹了,人喊马嘶的,整个队伍一下就乱了。 李睿注意到,不管队伍怎么乱,那马车周围的护送马车的十几个人可没乱。依然满脸警惕的护着马车。 但。当他们看清突然出现在周法尚马前人的模样的时候,都会心一笑。紧绷的神经也就自然而然的放松下来了。 “东方姑娘,主子来接你了。”其中一个还客气的和马车里面的人说了一句话。 “是吗?怎么这么乱?” “肯定是,主子的贴身侍卫赵哥已经到了,刚才就是赵哥的一个恶作剧,这内卫的马匹缺少实际作战经验,估计是被惊吓了。” “哦,那没事,我下来看看。” 说着马车窗帘被掀开,露出一张妩媚精致的小脸。 “快停车,小姐要下车。”这小脸是东方不败的贴身丫鬟。 马车应声而停,毫不犹豫,也不拖泥带水。 这就说明这驾车的马夫,执行东方不败的命令很坚决,驾车技术也很好。只有这样,才能到达这种效果。 其实,以东方不败那巅峰大宗师的武功境界,你这马车哪怕是再行使快两倍,她也是说下就下,说上就上,一点点都不困难。 但现在要装淑女,自然是要停车后在下,免得暴露自己的修为。 在大家一片乱的时候,李睿在赵十二的开路下,闲庭信步一般走到了正要下车的东方不败的面前。 “娘子,为夫来付你下车。” “谢谢睿大哥。” 随着声音,一直欺霜赛雪的玉手缓缓的伸出了窗帘,毫不避讳的一把握住了李睿的手臂。然后,车帘子里面缓缓地出来一个宫装美女。 只一眼,就把李睿给看呆了,不说那倾国倾城的容貌,就这衣物饰品的搭配,就让李睿看了以后,心里就如同百爪挠心。实在是太美了: 东方不败此时穿着,绯红的宫锦钿花彩蝶锦衣上衫,配着同色的绯红百摺罗裙,外面罩着一层嫣红的薄丝蚕锦细纹罗纱,那领口处和腰带上,绣着几粒晶莹的北海珍珠。 雪白的珠子一粒粒点缀在大红的锦缎上,显得很是惊艳。 那鞋子是软底的嫣红细罗宫纱锦缎缎面,上面绣着一双翩翩起舞的彩蝶,那双彩蝶是用了五彩镶金的金色丝线,绣工很是精巧,看起来栩栩如生。 特别是他穿鞋的小脚,既不是不能行走的三寸金莲,也不是傻大黑粗的四十一码大脚。 整个人看过去就让人觉得,此女止应天上有,人间哪的几回见啊。 “看够了了吗?”东方不败娇嗔了李睿一句。 “看不够,看不够,你今天实在是太美了,这要回去慢慢看才好。” 李睿可是有许多女人的,自然知道如何哄女人。 彪了一段土味情话以后,李睿对赵十二说:“十二,这里交给你了,我和东方姑娘先走了。” 说完,毫不客气的搂住了东方不败的芊芊细腰,从马车上直接飞升而起,两人犹如穿花蝴蝶一般,就那么鸿飞冥冥了。 这是李睿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武力,其实哪些内卫小兵也不清楚,这公母两个到底是谁抱着谁飞走的? 因为这东方不败可是有巅峰大宗师的实力,短暂飞行一下也是可以做到的。 而由于李睿曾经帮助过东方不败疗过伤,东方不败自然知道,李睿的实力比自己要强大的太多太多。 因此,当李睿搂着东方不败飞天而走的时候,东方不败内心里充满的都是幸福,而没有一点点的害怕或不适。 李睿和东方不败这一飞走,就是三天。 两人在长安城外找了一个风景秀丽的山涧,在里面搭了一个简陋的茅草屋,一住就是三天。 李睿对世俗之事不太在乎,而东方不败又是从小在江湖汉子充盈的魔教中长大,只求未来的夫君真正对自己好,根本也不会去刻意追求什么盛大的婚礼。 于是,在一起的当天,两人就那么拜祭了天地后就入了洞房。 三天后,当李睿把东方不败带回长安春风细雨俱乐部自己的小院的时候,东方不败就已经改为了妇人的装扮了。 这装扮后面的意义不言自明。 东方不败这辈子都忘不了这三天,也一直以这三天的幸福来让自己确定,李睿是爱她的。 甚至一直到很久以后,东方不败都记得李睿当时对她说过的话: “我女人多,但我待所有的女人都是真心,这是你我的第一次,我不去图热闹,不去邀请嘉宾。那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就让你我两人,只有你我两人好好的呆几天,好好体会体会二人世界吧。” 李睿是浪漫的,也是有爱心的,但是做他的女人却是最辛苦的。 他的女人,没有一个是在家里吃闲饭的。 完全就不像这个时代女人们的待遇。 大隋时期的女人,一旦成亲,那就是在家里相夫教子。一辈子就永远成为那个所嫁男人的附庸品。 但李睿的女人不是这样,或许也只有李睿,这个担着软饭王名声的男人可以做到。让他的每一个女人都有自己的事业,李睿不怕人笑话,也不怕人指着他说他吃软饭。 因为,他已经是这大隋天字第一号软饭王了。 还有谁的软饭能比他吃的更大、更香? 但是,李睿做到了。他做到了给他所有的女人提供一个坚实的后盾 。 也就是说,所有的媳妇都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李睿在后面兜底。 所以,他所有的女人都是辛苦的,但又都是非常幸福的。 此时的东方不败就已经体会到了这一点。 本来她是准备和李睿成亲后,就把魔教全部抛给向问天,她退出江湖,一心洗手作羹汤。 可是,在和女帝交流时,在和李睿好的这三天内,她通过侧面打听,直接询问等等方法。 终于明白了李睿爱她们,是爱的她们独立自信的人格和有趣的灵魂,而不仅仅是爱她们那一副美丽皮囊。 用李睿的话说:“美丽的皮囊终会老去,但有趣的灵魂、独立的人格会让你魅力永存。” 所以,东方不败改变了主意,她要继续做魔教教主。 而且是用恢复女儿身的状态,堂而皇之的做魔教教主。 东方不败有这个自信,因为她在教内的心腹众多,关键是经过上次受伤又痊愈后,她已经是巅峰大宗师的境界了。 这在魔教可是独一份。 江湖世界,强者为尊,古今亦然。 东方不败的野心就是: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李睿是宠媳妇没下限的人,既然东方不败有这个野心也有这个实力,他自然是要不遗余力的帮助自己媳妇实现她的野心的。 其实,野心这个词看是怎么说了,现在东方不败有实力,有后台,有巨大且无上限的资金支持。 这就不能说是野心了,应该说是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的计划。 野心是用在那些没有能力,没有实力,只有想法的人身上的,东方不败并不适合用这个词。 而且,为了让东方不败能够做到万无一失,李睿还在和东方不败卿卿我我的三天时间里,强行把东方不败提升到了卫星境。 然后,把龙卫里面刚刚提升境界到巅峰大宗师的十个侍卫编入东方不败的卫队。 不过,为了照顾龙卫的情绪,李睿对编入东方不败卫队的十个巅峰大宗师承诺:他们的任务三年一轮岗。 也就是说,龙卫新晋的巅峰大宗师,都要去黑木崖待上三年。 这样也可以要这些在军中成长起来的巅峰大宗师们体会一下,江湖的诡谲波澜。同时,也杜绝了黑木崖在拉拢龙卫,自成一派的希望。 李睿对自己的媳妇,不玩阴谋,而是阳谋。 在第一轮安排龙卫的人过去的时候,就和东方不败分析了这里面的厉害关系。 有的人是有了实力,就开始觉得地位配不上实力,从而开始动不该有的心思。 这是李睿要绝对杜绝的情况。他绝对不允许大隋境内还有其他势力可以和自己的女帝媳妇打擂台。 哪怕这个势力是自己的另外一个媳妇也不成。 当然,李睿关上了这个门的时候,也给东方不败开了另外一扇窗。 李睿告诉东方不败,大隋的江湖你可以一统,但是不可以越界发展势力。 7017k 221.子女教育,未来的才最重要 大隋软饭王221子女教育,未来的才最重要李睿说的很明白: 如果,有一天你东方不败不满足只做江湖的老大,而是想自己当皇帝。那么,你可以到西边的o洲,也可以到西南的f洲,甚至到遥远的m洲去发展势力。 只有这大隋,李睿是要留给长子杨佑的。 绝对不可以有不确定因素存在,谁动谁死。 当然,现阶段的东方不败只是一个刚刚尝到情爱滋味的小女人,虽然功力已经到了卫星境界,但根本还没有清醒认识到自身所掌握的各种资源,目标却还是停留在以前的一统江湖的定位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东方不败对自身资源的熟悉,到那个时候,她的野心自然就会随之膨胀。 李睿就是为了给她以后的野心加上一个紧箍咒,这才提前和她交代清楚她未来野心膨胀的边际。 在东方不败做幸福的小女人的时候,在南海剑派的十五人进入龙卫开始打杂的时候。 时间已经悄悄的来到了大隋大业十三年十二月中旬了。 马上就要过年了。 大业十三年,大隋可以说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国内所有的反王在黑山卫第三军和青溪军的联合围剿下,都被打灭或是招安。 在土豆,番薯大量推广以后,穷人虽然还是很多。 但只要不是特别懒的人,饿是饿不死了。 加上,长孙无垢慈善基金会资助的大量义学和扫盲班,让识字的人越来越多,老白姓的素质缓慢但坚定的在稳步提高。 黑山卫抵御外辱,不但把突厥、高句丽等反隋联盟侵占大隋的土地夺了回来,还把这些侵略者赶回了自己的国土。 甚至除了面积太过广袤的东西突厥二部以外,其他的诸如高句丽等小国,皆被黑山卫给灭了国。 尤其是,黑山卫说到底是李睿的私人武装。 所以,打了这么多打仗,就没有动用大隋国库内的一文大钱。 甚至,如果要不是大隋女帝经常做做敌情通报,朝堂诸公,有的根本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也就自然不知道边境发生过战争。 也就是说,李睿用跨时代的武器为大隋打造了一个坚固的防护罩。自然,所有的费用,全部都是李睿的个人财政在支持。 女帝有时也找机会给黑山卫送点钱。 比如,有个什么捷报或是战争打的艰难的时候,大隋女帝给会予黑山卫大量的公开的赏赐。 李睿自然是不会去和自己媳妇计较这些小钱的。 但毕竟女生外向,女帝看着自己夫君大把大把的用钱,为大隋的安宁征战天下。而大隋还有很多官员在贪污,女帝就就很不爽。 所以,女帝硬是把大业十三年查抄的所有贪官污吏所得银两、财货,全部赏赐给了黑山卫。 算是,给黑山卫军费开支的一点补偿吧。 总之,隋大业十三年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好年景。 老话说:仓禀足而知礼仪。真是一点都不错。 有了好年景,最开心的莫过于皇帝了。老百姓有饭吃,有书念,就不会起来 造反,那皇家的江山才能万万年啊。 作为皇帝能在自己在位的时候出现这种盛世,那就是足以告慰祖宗的事情。当然要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好好祭祀一下列祖列宗了。 所以,大业十四年正月初一的杨氏宗族大祭祀就格外隆重。 李睿也在长安待了接近一个月了,各方面的人也见了不少,早已没有秘密可言。 于是和女帝通过书信一商量,决定在大业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回到洛阳,一家人团聚,好好的过个年。 “来佑儿,见过你父王。” 在洗梧宫见面第一件事情,女帝就是拉着已经六岁多的杨佑,给李睿见礼。 现在,女帝无比清楚,自己这儿子的江山能不能坐稳,甚至能不能坐上这大隋的皇帝位子。 只取决于李睿的态度。 要知道,李睿现在可是儿女一大堆,虽然这杨佑是嫡出长子,应该继承大隋的万里江山。 但自古以来皇家立嗣,拼的是实力而不是那个“应该”。 虽然此时,李睿因为长期不在家,和孩子们的交流基本等于无。 自然李睿此时对任何一个儿女都没有什么成见,但各个儿女之间的竞争却也已经开始了。 大隋杨氏江山,当然是由女帝的生的子女继承,这点,李睿在自己的众女人孩子中早有明确的表态。 但架不住这人心隔肚皮啊。 就算是李睿的女人们不去争,但那些靠着李睿女人吃饭的文臣武将们难道不会撺掇着她们去争? 毕竟,这是投资性价比最高的事情。 一旦押宝押对了,那可就是从龙之功,足够子孙数代衣食无忧,富贵荣华。 “父王好,儿子给父亲请安。”杨佑听女帝的话,在躬身行礼。 看着自己的长子那团团的小子,听着他用稚嫩的声音,装出大人的模样给自己见礼的样子。 李睿的心都萌化了。 “好好,佑儿长大了,知道见礼了。好,好啊。” 摸了摸杨佑的头顶,也就三十多岁的李睿,突然觉得自己有点老怀大慰的感觉了。 然后,其他弟弟妹妹们都过来给李睿见礼。 “父王好,儿子给父亲见礼,父王大人千岁千岁千千岁。” 由于,这两年李睿都没有怎么亲近女人,所以这两年自然是没有子女新出生。还是那几年李睿在洛阳常住的时候,抽空生的。 到现在,也都是四、五岁了。 要是在其他人家里,这些小孩正是都是毫不懂事,无忧无虑的年纪。 可是,在这帝王之家,这些小孩都早早的成熟了,个个都是小大人的模样。 给自己的父王行起礼来,也是中规中矩,有模有样的。 “都是自己家里的人,那些什么千岁千岁千千岁就省了吧。” 李睿脸色有点不好看,他就不喜欢那些虚头巴脑的说辞。谁说自己只能活一千年的? 按自己现在这种状态,寿命还真不知道会有多长。 你要是恭喜或者预祝一个 九十八岁的人长命百岁,那就不是恭贺的话,那就是诅咒了。 所以,李睿不喜欢这个千岁的称呼。 “请父王恕罪,我们以后不会这么称呼了。”孩子们懂事的说。 “没事,都是自己家里人,不要太在意这些。现在都是在家里,都不必拘礼。”李睿不太在意的说着。 但李睿的脸色很难看。 女帝很有观察力,她非常在意李睿的看法。现在看到李睿对儿女的失望,她也感觉很丢脸。 毕竟自己名义上是这些孩子的母亲,自己的教育没有让李睿满意,女帝现在很丢脸。 于是她的脸色很深沉,深沉的都快滴出水来了。 但该说的话,她还是会说: “小孩子不懂事,夫君不必和他们计较。” 其实,小孩子喊一声“千岁千岁千千岁”也是很正常的,并不算是错。但只要李睿在意,女帝自然就觉得那就是错。 “是啊,姐姐说的对,小孩子其实没说什么错话。以后,大家慢慢教就好,夫君不要生气。今天是过年,大家好好的开心一下。” 长孙无垢也赶紧出声转圜,为的就是让李睿不在意,也是让女帝能有个台阶下。 在这个场合,李睿,女帝说完了话以后,也就只有长孙无垢这个平妻能说的上话了。 她要是不说话,李睿其他的女人也不好说话。就算其他人想说话,在她长孙无垢没有说话以前,也只能憋着。 这就是规矩。 这也是身份地位的体现,此时,长孙无垢自然是要说话,一方面表明自己平妻的身份的。 一方面是帮大家开个头,不然除了女帝,谁都不好开口说话。 长孙无垢这一开口,其他的人也都好说话了。 “是啊,王爷,那些国子监老夫子教出来的样子我都看到不舒服。” 玉儿到底是心直口快,这话也是一直憋着心里,现在刚好有机会说,也就顺嘴就说了出来。 “嗯,怎么说?”李睿好奇的问了一句。 “那些老夫子个个满脑子都是些什么陈腐的规矩,这不,把小孩子们都教成了这种默守陈规的小夫子。” 玉儿根本没有犹豫,毫不客气的出卖哪些老家伙。 “魏征呢?”李睿问女帝。 “魏征是佑儿的师傅,其他孩子是国子监的师傅们在教。” “从培养国家储君的角度出发,你做的没错。”李睿很含蓄的批评了女帝一句。 女帝可是七窍玲珑心,听到李睿这句话,立即就知道李睿这是有意见了。女帝可不想给李睿留下不好的印象,当下解释了一句: “开始是一起教的,可是魏征又要当孩子们的老师,还要行使丞相的工作,实在是忙不过来。就主动提出,只有精力教授杨佑一人,所以,后来就是到国子监请的老师教授其他的孩子们了。” “哦,是魏征精力不够?”李睿慢慢的说了一声,若有所思。 “你想如何?”女帝是了解李睿的,听他这么说,就知道他是有了想法了。 7017k 222.暴露实力,一场闹剧汾阳反, “以后,那些老师该怎么教就怎么教。我会抽时间多带孩子们玩,以后,你要杨佑多和孩子们一起玩。他是未来的大隋之主,要有宽阔的胸襟,远大的视野,不可以逼仄。” 女帝有些不理解,自己的儿子是未来的大隋之主,和自己兄弟姐妹们现在是兄弟姐妹。 但在杨佑长大以后,他和现在这些弟弟妹妹们就是君臣的关系,完全没有必要走那么近。 而且,一旦走的太近,培养出了真正的兄弟情谊,以后万一遇到兄弟们造反,镇压起来就会有更多的顾忌。 所以,作为一国之储君,是要刻意和自己兄弟姐妹们保持距离的。 这是常识啊,可是李睿为什么会反其道而行,要他们兄弟姐妹们加深感情呢? 难道作为李家的嫡幼子,李睿会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所以,女帝没有仔细的去问,而是只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李睿。 她相信,李睿会和她有个详细的解释的。 果然,接下来李睿就给了女帝一个解释: “杨佑肯定是未来的大隋之主,但我其他的子女却未必不能成为其他国家的帝王?所以,你明白了?” 女帝马上就明白了,她和李睿的这些女人的子女有可能会被李睿推向某一国家的帝王之位上。 那这些杨佑的弟弟妹妹们就不是他的阻力,而是他未来的助手和助力。 有了这个见识以后,女帝就知道以后该如何处理这些不是自己生的子女的教育培养问题了。 不但不能打压和故意养坏,还要着力的培养和栽培这些子女。 “好,我知道了。我会有改变的。” 女帝非常诚恳的接受了李睿的想法,并马上承诺会有所改变。 “嗯。” 李睿点点头,既然已经安排好了,他也就马上就放下了这些事情。既然自己的女帝媳妇想通了,李睿也就不在多想了。 万般皆是命,自己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何必强求。 接下来,自然是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的过年。 至于过年的那些规矩和什么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的俗话和上一世界也没什么不同,所以李睿适应的非常快。 隋,大业十四年正月初一,大隋太庙。 女帝率领杨氏宗族和文武百官,祭拜太庙。 因为一句天子无私事的大儒格言,于是杨氏的家庙祭祀和大隋的太庙祭祀就合二为一了。 女帝就那么稳稳当当的主持祭祀。 而在四周,以及女帝看不到的地方,黑山卫、龙卫的高手们却都精神紧张的警惕着。 毕竟,根据情报,那个汝阳王一定会在今天有所行动。 这就是作为上位者的无可奈何。 别人不动手,作为上位者的女帝就不能先动手。 如果,女帝先动手,那样,其他人、其他王爷会心寒,会认为女帝会鸟尽弓藏。 后来必然会对女帝的统治不利。 于是,女帝也只有等这些野心家先动手才好顺势反击回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果然,在女帝刚刚祭拜完太庙的时候,四周突然想起了喊杀声,不过也就响起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沉寂了下去。 不一会,一个龙卫就来报告。 虽然龙卫只忠心于李睿,但在面子上,龙卫还是要给女帝面子的。 所以,龙卫是向着女帝汇报的: “启禀陛下,有大约三千禁卫军谋反,已经被黑山卫镇压,有部分将领被我们俘获,正在审问。” “好,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女帝也是端着架子说话。 来报信的龙卫看着李睿微微挥手后,才行礼后退下。 作为帝夫,李睿是全程一直待在女帝的身后跟着的。自然是可以避开女帝的耳目来给龙卫做手势的。 毕竟,女帝后脑也没长眼睛,当然是看不见李睿的手势的。 女帝打发走了龙卫以后,转身对身后的那帮宗族耆老和文武百官说: “我一个月前得知了这次会有人逼宫,为此我调集了黑山卫整整一个团的兵力在这皇宫里面埋伏。并在这周边的制高点布置了无数的狙击手,还为了避免内部出现问题,挤兑走了南海剑派。 现在,你就给我表演成这个样子?不过区区三千人的叛乱而已,值得你们去谋划几十年?” 说着说着,女帝就愤怒了。 因为她有一种打跑打蚊子的感觉。所以,女帝一讲起了头,就没有守收住。 “朕用了那么大力气去准备,结果这逼宫的首领根本连头都不敢露出来,只是白白牺牲了三千禁卫军而已。 可这三千大隋男儿,本来是可以为大隋去开疆拓土的,今天就这么毫无价值的消耗在了宫廷内斗之中,这损失的可都是我大隋的元气,你们就不知道心痛? 嗯,汝阳王,你来给朕解释解释。” 人群中哆哆嗦嗦的跑出来了一个大胖子,一边喘气一边磕头,还要一边讲话。这连李睿看着都替他累的慌。 “陛下明见啊,这不是微臣的意思,都是那帮黑心肝的谋士撺掇的啊。我知道这大隋在陛下的治理下,已经呈现出盛世之像,我是绝对不会有什么想法的。 可这些谋士文人硬是花言巧语的诱骗于我啊。我是真没有任何逼宫的行为啊。” “你是不打自招啊,朕有说你是逼宫了吗?” “好了,不要影响朕的心情了,你要是硬气一点,说不定朕还会高看你一眼。你现在这个样子,真是让人看不起。” 女帝鄙视的看了汝阳王一眼,挥挥手,对宫廷内卫说: “带下去,扔去宗人府,严加审讯。三天内,朕要知道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参与的人员。” “遵旨。”内卫磕头后,毫不留情的把已经哆嗦成一团的汝阳王给拖了下去。 “好了,大家继续。”女帝给现场定了一个调子,这事就算是完了,大家继续祭拜吧。 就在大家松了一口气准备继续祭拜的时候。 女帝后方不足五米,也就是除了李睿以外,排在第一排的那三个人突然发难。 事发突然,周围保护的龙卫根本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没有反应过来,这三个人就已经突进到女帝身边。 在突进的同时,三人各自从身上抽出了一尺长宝剑,对着女帝的要害就下手了。 就在他们的短剑已经刺到女帝身上的时候,突然感觉无论怎么努力,手中的短剑再也刺不下去了。 就在他们奇怪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三声枪响,这三人的头上同时出现了三个小洞洞,而且还从里面向外,不断的汩汩流血。 于是,这三个家伙就躺下了。 毫无意外的躺下了,毫无反抗的余地。 一波未平这一波又起的,让今天参加祭祀的大臣们可是看足了大戏。 内卫上前检查了这三个刺客以后,对女帝说: “陛下,这三个家伙被人替换了,这不是原来的大臣了。” “不错,这还有点意思了。” 女帝也不顾周围人的眼光直接挽住了李睿的胳膊。带着李睿一起面对众大臣,说出了这句话。 女帝是心里有数的,刚才那三柄利剑都已经刺到了自己身上。 女帝当时以为自己就真的要死了,结果她看到了那三个刺客脸上的诧异表情。 虽然,马上这三个刺客就被早就安排好的狙击手给击毙了。 但女帝很清楚,真正救了自己的一定不是那三个狙击手。而是自己身边的夫君。 虽然女帝从来不问李睿的实力到了哪一步。但女帝确信,李睿一定是一个超级强者。 不然,龙卫怎么会出来那么多高手? 女帝不傻,龙卫出来的高手很轻易的就可以碾压南海剑派。 要知道,南海剑派可是有着高级大宗师的,可是就算是这样牛哄哄的南海剑派,在李睿随便派出来的十几个人面前,连动手比划的勇气都没有。 内卫里面可是有着女帝的绝对亲信的,那天檀儿回程队伍里发生的南海剑派和李睿龙卫冲突的事情,女帝可是了解的一清二楚。 那时女帝就怀疑,能够驾驭这等高手的李睿怎么会只是一个文弱书生? 此时,经过这次刺杀以后,女帝更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自己的夫君不但文能提笔安天下,更是武能骑马定乾坤。女帝此时越来越觉得,李睿和自己理想的夫君形象是越来越重合了。 所以,女帝借机把李睿推向了前台。 不然,女帝也不会手挽着李睿给群臣训话了。 当然,在群臣眼里,这是女帝越来越宠信这个软饭王的明证。 后宫干政,这也就是女帝昏聩的一个明证。 “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你们还有什么后招,都使出来。但是,要想清楚将要面对的后果。 下旨:大理寺彻查,按谋反论。” 虽然,女帝只说了四个字“按谋反论”。 但这个帽子却是最大的,谋反是要诛九族的。 所以,女帝这个基调定下来了以后,下面的人做事就有了分寸。 什么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主审官该用的都会用,而不至于因为他们的高官或是王爷的身份而畏手畏脚。 (本章完) 223.女帝发威,三道圣旨理朝纲 “好了,媳妇,咱们回去吧。事情做完了吗?” 李睿顺手一搂女帝,就那么当着宗族耆老、文武百官施施然的离开了这祭天的太庙。 “夫君,我觉得这朝政越来越没意思了,整天和这帮家伙勾心斗角,实在是太累。” 女帝遇到刺客,心里有点波动,人又有点疲倦,于是心里就有点退意。 李睿知道,这是自己女帝媳妇难得有的那么一瞬间的软弱。 “好,累了就休息。” 李睿就犹如哄小孩一样哄着自己媳妇,首先对她的观点表示赞成。然后话锋一转开始提出问题: “不过杨佑还小,现在把担子交给他,是不是太早了?你跟那些老狐狸斗都很累。让他一个小孩子去斗,是不是不太好?” “是的,不能现在就把这万里江山给他,他还是个孩子,肯定会被那些老家伙当成傀儡。 我还能再坚持几年。至少要替他扫平他未来发展的障碍。” 果然,李睿说完以后,女帝马上就如同打了鸡血,很快就振作了起来。 是啊,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哪一个母亲不为自己的子女的未来打算? 所以,哪怕女帝感到再疲倦,她也不会交给自己儿子一个不放心的烂摊子。 既然自己媳妇的精神振奋起来了,李睿也就到达了目的。 他可不想,操心朝政那些乱七八糟、勾心斗角的事情,虽然他也可以处理的很好,但能不沾边还是不沾边的好,太费脑子。 自己就和这些单纯的军人打交道多好? 要是女帝真的撂了挑子,还是得要李睿来收拾残局,所以,李睿稍稍用了一点点心,就把女帝的斗志重新激励了起来。 本来祭天以后就是群臣的大朝会,但是由于女帝遇到刺杀,需要休息,这大朝会也就不了了之。 反正,现在所有的大臣们都知道女帝心情不好,谁都不想自己往枪口上撞。 被训斥一顿还不是太麻烦,要是被女帝提起一些曾经的小辫子,一下子给发落了,那才是冤枉的一塌糊涂。 所以,哪怕是最能觐见提意见的魏征,此时也在装鹌鹑,缩着脖子一言不发的随着众人悄悄离去。 他只是耿直,又不傻。 在女帝心情不好的时候去奏报任何事情,万一好事办成了坏事,那才是冤枉。 因此,女帝今天就真正的昏庸了一次,当了一把昏君。 因为她回了李睿的洗梧宫,和自己夫君去捂热炕头去了。 三天后,大理寺卿狄仁杰站在御书房,在已经恢复斗志的女帝面前汇报着这次逼宫案件的调查结果。 “狄卿,你是说,这汝阳王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幕后推手是高句丽的高建武?” “回陛下话,确实如此。汝阳王虽然罪不可赦,但他也是被人教唆和利用,并不能算是真正的主谋。” “详细和朕说说。” “遵旨。 微臣对汝阳王府上下两千四百七十一口人进行了甄别和筛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到这里,狄仁杰微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斟酌措辞。 但女帝还是了解自己这个臣子的,他绝对不是在想如何措辞,而是在故意卖关子。 但这个狄仁杰确实是有才,他卖关子的分寸把握的极好。 他首先把结果告诉了女帝,让女帝不至于因为不知道结果而着急。要是女帝着急了,你还卖关子,那就不是智慧而是找死了。 然后在女帝知道后面结果的情况下,对寻找结果的过程卖个关子,那么,这个时候,谁都愿意给这个家伙捧哏一下的。 女帝自然也不例外: “哦,是什么有趣的现象?” “回陛下的话,微臣发现,汝阳王府中这两千多人中有大约一半,也就是有一千两百多人都和辽东郡或是燕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后,微臣顺着这些人往下查,经过一些七弯八绕的关系后,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一个人,那就是前高句丽国王高建武。” 看着堂堂大隋女帝给自己捧哏,虚荣心得到满足的狄仁杰再也不敢拿乔卖乖,赶紧老老实实的简单汇报了审讯过程。 “在整个府邸基本上都被渗透的情况下,汝阳王天天听到看到的,都是高建武想要他听到看到的东西。时间一长,自然就对形式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然后,高建武在暗中推一把,结果就搞出了初一那场闹剧。这汝阳王是继承他父兄的爵位,其人性格胆小、无谋且刚愎自用。极易为人所利用。 想必高建武就是查清楚了这一点,才对汝阳王下的手。” “嗯,这个案子既然脉络已经清楚,后面这些涉案人员,你该怎么判决就怎么判决,不要有心理压力。” 女帝和颜悦色的对狄仁杰说完后,马上就收敛起了脸上的柔和线条。 硬邦邦的对身后,本来今天不用当值,却被女帝硬安排过来值班的婉儿开始交代: “婉儿,拟旨。 第一道圣旨明发天下,着即日起,废除杨见汝阳王爵位,全家贬谪为庶人,交由大理寺按罪责量刑。 第二道圣旨用内旨发,不可惊动闲杂人等。 着内卫副统领周法尚,带队彻查五品以上官员的家眷、奴仆、侍卫等所有人的属地来源,登记造册。 第三道圣旨也是内旨,着大理寺卿狄仁杰协助、督办周法尚的差事,并对造册后人员做出梳理,如有可疑人员,立即扣押,严加审查。 好了,婉儿,就这三道,你赶紧拟好,我来用印。” 女帝是多么敏感和聪明的女人? 她马上就废黜了汝阳王一家的所有爵位,那样狄仁杰才好做最后的审查和量刑。 不然,有这汝阳王杨见有一个王爷的身份护身,谁又能判决和审判的了他? 见微知著,既然汝阳王府能被高句丽的高建武所渗透,那么会不会那些高官和其他诸如汾阳王家、襄阳侯家、高丞相家也会被高句丽人或者是突厥人等等渗透 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把五品以上官员和勋贵家里都清理一遍,才能让人来的放心。 随着女帝的圣旨发布,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次正月初一女帝被刺杀的后果也就慢慢的显示了出来。 这个后果就是,五品以上官员,家里都被调查了一个底朝天。 都说是君臣同乐,自然也是要有难同当。 既然,自己的君王要面对刺客刺杀的无奈,那么你们做大臣的清理一下家中人员的来源总不是问题吧? 如果哪个官员勋贵不同意清查,那他很可能就是下一个被满门抄斩的汝阳王。 很多官员都乐于接受调查,甚至他们这波乐于接受调查的官员还会配合大理寺和内卫,做更深入细致的盘查,借此机会,对自己府邸的人来一个全面清查。 要知道,平时要是盘问一个家里的人,还要担当一些什么闲言碎语的污染。 现在多好,陛下牵头。彻查一切可疑人员,得罪人的事情,都被女帝陛下拿过去了。自己也不用被家里那些关系户、小妾故意闹出来的鸡飞狗跳给打扰到。 当然,查归查,甄别归甄别,这都是针对官员的。老百姓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在朝廷中只挂了一个睿亲王名义的软饭王爷李睿,就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当然,也不会有人吃饱了撑得跑来查李睿府内的人员来源和构成。 其实,就算是李睿敞开了让大理寺和内卫他们查,他们也要有胆子来查啊。 你没看到在初一祭祀太庙的时候,女帝是如何宠李睿的? 就这样,你还敢去查李睿家? 这李睿家可就是女帝家,你还查不查? 所以,李睿他这个“普通人”的年过的是相当的惬意。 白天安排一下黑山卫系统的事情。 比如,查看一下黑山工业城的报告,看看海外贸易赚来了多少金银,春风细雨俱乐部有了第三千家分店,睿丰德的存款余额已经到达了惊人的数十亿两白银。 长孙无垢主持的慈善基金会,开班的希望小学已经覆盖了整个大隋的沟沟坎坎,让儿童能就近入学。 诸如此类杂而琐碎的事情,不一而足。 或者是到集市上去转转,看能不能有点什么东西可以激发灵感。 李睿本来经历三世,就沉淀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淡定和沉稳。这一世又经历了出兵放马带兵打仗,可谓是杀人盈野,那一身的煞气自然也是气焰滔天。 好在,美人窝就是英雄冢。 这被李睿给活学活用了。 晚上呢,专心陪了女帝三天后,李睿每天都到不同的媳妇院子里面过夜。 这环肥燕瘦、姹紫嫣红的,让在外征战快两年的李睿终于洗去一身的杀伐之气。 只要李睿他不朝你瞪眼睛,你就不会感觉到那种已经内敛被掩盖的凶戾。 也就十天不到,得到修养性情的李睿就慢慢恢复了那种浊世佳公子的形象。 “夫君陪我们逛逛这京都洛阳好不好?” 成亲后一直在洗梧宫住着,遥控指挥江南丝绸纺织市场的方如意在李睿回来后,经过和李睿的几次深入交流后,终于恢复了全部的青春活力。 (本章完) 224.元宵灯会,五派联合下战贴 “是啊,夫君,今天可正好是元宵节,有灯会鳌山,你就陪我们一起去吧?”东方不败在旁边帮腔。 既然是过年,李睿自然是要东方不败从黑木崖赶过来一起的。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东方不败和方如意这两女一见如故。 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一样。 李睿的身体经过数次改造和强化以后,越发的强悍。因此房中之事时必须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媳妇伺候,否则李睿根本就无法尽兴。 就算是强悍如东方不败这个巅峰大宗师也没用,因为所有的功力在李睿面前,根本就无法流转催动。 所以,就算你是巅峰大宗师,也就是事后恢复能力强一点。正面和李睿硬刚的时候,毫无胜算。 李睿其他的女人,除非是李睿要求,否则,多数都是用自己信得过的通房陪嫁丫头来帮忙,这就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 而东方不败和方如意却不是这样,在一人面对李睿吃足了苦头以后,这一见如故的姐妹两,晚间侍寝,都是她们两人合力伺候李睿。 所以,现在在东方不败的房间内,是两个人在和李睿争取出去逛街的福利。 平时没有李睿陪着,方如意是不会一个人出去逛街的。而东方不败以前可都是以男人自居,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也不屑于去逛街。 但现在东方不败也嫁人了,性格自然也恢复了几分女孩的特点。听方如意要李睿陪着逛街,而自小到大从未逛过街的东方不败也就想体验一下。 “睿大哥,不败从小都是当男孩子来养的,真没有逛过街,今天能不能体会一下这种感觉。” 想到了就说,这也是东方不败直爽性格的表现。 “唉。”李睿叹了一口气。 轻轻抚摸着东方不败那毫无瑕疵的下颌,有点心痛,有点感慨的说: “好,我们今天就去体验一下,一会咱们就出门,午饭、晚饭我们都在外面吃,好好的玩一天。” 方如意和东方不败一起上前分别挽住了李睿的左右手,犹如孩子一样,开心的上蹿下跳。 李睿其实是有点为东方不败担心的,这里的女人哪个不是七窍玲珑心,讲究的是暗战和宫斗。 她一个习惯和江湖上粗豪汉子打交道的魔教教主,讲究的是看不顺眼就操刀子上的痛快。 东方不败的性格并不适合在这复杂的皇宫内居住。 看来还是要把她放回江湖,放回黑木崖,那里才是她的战场,她才会绽放无悔而美丽的人生之花。 当然,李睿不蠢,恰恰相反,他的求生欲很强。 知道现在这个时机是不能和东方不败说要送她回去黑木崖的。 那样,容易造成东方不败的误会,误会自己提出要逛街,夫君就要送自己走。那岂不是麻烦了吗? 所以,李睿只是脸带笑容的享受着自己两个小媳妇对自己的骚扰。 洛阳朱雀大街,整整十里长街。 在这花灯初上之时,整个朱雀大街的街面顿时繁华无比,人头攒动,这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会的影响。 “来看看,来看看,夫君。看这个走马灯的谜面,是不是有意思?”恢复小女孩性格的方如意一手挽着李睿,一手指着一个走马灯,叽叽喳喳的对李睿说着。 “‘岳父大人’这个谜面有意思。”李睿也表示赞同。 “那夫君大人猜一猜可好?”方如意追问了一句。 李睿,仔细想了一下,这谜面很简单,但,为什么方如意会专门提出这个谜语呢? 恐怕不是单单一个谜面,而是想委婉的向自己提出要关心关心自己的岳父了吧? 嗯,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关注方腊了吧?也不知这青溪侯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了? 想着想着,李睿就有点走神了。 “夫君,猜出来没有?”李睿在方如意摇晃手臂中清醒过来了。 “没有,这么难,我怎么猜得出来?”李睿摸了摸方如意的头发,温柔的说了一句假话。 其实,这猜花灯谜在上一个世界是一种很普通的游戏,李睿哪有猜不到的。只是现在他不想显得自己那么聪明。 有时候,藏拙确实也是一种享受。 “笨。”一直没有说话的东方不败对着李睿总结了一个字。 “是,确实猜不出。”李睿毫不犹豫的装怂到底。 就在他们在这里打情骂俏的时候,突然远远传来了家奴开路的声音: “让开、让开,快让开,都让开。” 这时一群人簇拥着一个小孩,远远的走了过来。 李睿眼神很好,远远看到了这个情况,马上拉着自己两个媳妇闪到了一旁,他要看看具体情况。 毕竟穿越过来了十几年,一直都想看一看这欺压良善的恶少的德行,可一直都没机会。 今天刚好,就他们三个出来,正好看一出戏。 当然,李睿是惜命的,他周围那是随时都有龙卫在保护。只不过在李睿的命令下,所有的保安措施全部是暗中进行而已。 相信,以现在龙卫最差都是大宗师境界的水平,要是龙卫向隐藏起来,一般人还真没有办法发现的。 可是事实并没有让李睿如意。 虽然那群人在清空闲人,不让他们接近自己家的主子。但是却并没有打骂路人、行人。也没有什么抢钱、抢人的狗血事件发生。 这还怎么让他冲出去做打抱不平的好人。 满心懊丧没有机会当一回除暴安良的好汉的李睿,只有默默的拉着两个媳妇悄然离开。 东方不败看着李睿那毫不隐瞒的失望表情,内心都乐开了花。 她是江湖人出身,最能理解此时李睿没能做成侠客的失望。 但或许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东方不败不但不觉得李睿弱智,反而越来越爱他了。 她现在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夫君是这么幼稚的近乎小孩的一个人,原来他的心是那么的纯净无暇。 所以,东方不败更加紧紧的挽住了李睿的胳膊,整个身体都靠了上去。她要感受一下自己夫君的温度。 让江湖上的纷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争离自己远一点吧,至少现在陪在李睿身边,东方不败不愿意考虑这些烦心的事情。只想做好李睿的好媳妇。 感受到东方不败的温柔,李睿搂着她纤腰的手不由的又紧了一紧。 东方不败虽然没有说,但在这世上之事只有李睿不想知道的,还没有他不能或不知道的。 自从娶了东方不败以后,李睿就知道自己已经和那个所谓的江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于是命令情报署和娱乐集团同时搜集江湖上的相关情报。 由于,李睿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指示,是搜集哪些方面的情报,这两个机构只有把江湖之事,事无巨细全部收集起来,然后再给予李睿来鉴别。 而,江湖豪客追求的就是一个快意恩仇,城府深的并不多。多的就是那些一根肠子通到底的莽汉或所谓的真性情之人。 这样,各单位的情报收集工作就非常方便和全面。 昨天,李睿就已经看到了,那个什么五岳剑派联合少林、武当、峨眉、倥侗等所谓的名门正派,已经堂而皇之的向魔教下了战帖。 约定,三月初三,各派齐攻黑木崖。 现在是正月十五,距离各大派围攻黑木崖的时间不过剩下一个月一个月多一点时间了。 所以,自己觉得该做点什么的李睿并没有犹豫,而是直接问了东方不败:有外敌入侵,需要我帮你搞定吗? 结果东方不败咬着牙齿说: “不用太麻烦,江湖事,江湖了。不过,你要借几个人给我。” “好,随便挑。”李睿平时很抠门,但对待姑娘们提出的要求,那可是一概不认。 李睿记得当时第一眼看到这个情报的时候,不由的好笑。 这是什么套路?我要攻击你,打你,还事先给你送个信,说好某年某月某日,我带哪些人来打你。 哪有这样用兵的?老祖宗都说了:兵者诡道也,以正合以奇胜。 这还没有开始打,就先把自己这方面的部署都告诉敌人? 当然,如果性质只是简单的约架,那也就算了。 可这是涉及到谁输了就有可能回毁帮灭派,某些门派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情,结果搞得像一场个人决斗。 还事先给你送个信,说好某年某月某日,我带哪些人来打你。 在嘲笑这些吓战帖的人愚蠢的同时,李睿又不得不佩服这些江湖人真有骑士风度。 关键是因为此事,后面都应该有一个人或一整个门派的支持。而李睿和东方不败一直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信奉的就是实力至上。自然是都不会怂对方的。 “借孙十七和一个小队就好。”东方不败也是不客气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李睿自然是满口答应了,以至于东方不败后来得到了李睿十个人的支持。 也就是说:到春节休假结束,那时候东方不败回黑木崖时会带着李睿支援的十个人一起走。 “夫君,你的人先不要出手,等我魔教支持不下去的时候,才能出手。”临行前,东方不败又提出了一个要求。 (本章完) 225.张开落网,五派围攻黑木崖 其实东方不败的心态很简单,李睿的女人都很厉害。 哪怕,就拿现在正搂着李睿的手,一脸青春、清纯样子的方如意来说。现在在两江、两广区域这方如意简直就是丝绸大王,服装女皇。 其他女人就更厉害了。 所以,东方不败就绝对不告诉别人,自己的目标就是江湖的女王。 为此,或许只有达到了这个目标以后,他东方不败才会改掉这种和夫君怄气的毛病。 其实,在当年看到黑山卫很轻松覆灭东部突厥的三万大军时,东方不败就知道,有这种武装部队站在后面支持自己,自己要统一武林还真是个小儿科的问题。 但,要不是凭借自己的实力来完成一统江湖的夙愿。 那对自己来说,成就感也就大大的打了折扣。而且,会被江湖同道所不齿,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借助官府的力量来统一江湖。 在江湖事,江湖了的传统思想熏陶下,江湖人都会认为借助官府力量的东方不败是江湖人中的败类和叛徒。 到那时,不但统一江湖会成为一个虚假的故事,而且还会让东方不败在民间故事中成为一个“坏人”。 所以,东方不败才和李睿约定,他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出手。 李睿自然是同意的。 反正自己女人不出事就好,至于这些江湖中的名门大派,李睿真没放在眼里。 不仅仅是因为,现在江湖中的绝顶高手其实都在李睿身边,更关键的是李睿有底气啊。 你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吧?几梭子子弹过去,什么名门大派灭不了? 但该有的安全预防措施,还是应该有的。 现在,朝廷上基本上是稳定了,李睿就留下李七十五带一个组暗中保护女帝。 周九和以前分出来保护檀儿、玉儿、皇宫的龙卫全部归队。 然后,在派出已经到达卫星境界的周九带五组巅峰大宗师,七组大宗师到黑木崖去和孙十七搭把手。 周九过去并没有如同孙十七那样直接进入魔教教主的护卫队。而是在黑木崖上,用睿丰德商人的名义居住下来。 理由就是准备在居龙泽开设一个睿丰德钱庄分店,临时在黑木崖居住一下。 这也是为了显示出睿丰德和魔教的良好关系。 因为,在居龙泽只有魔教保护你,你的安全才有保障,事业才好拓展。 安排了高端武力,保障东方不败的个人安全以后。 李睿就开始安排如何把那些名门大派的根基铲除的事项了。 周九过去黑木崖时带了一面圣牌的,作用就是调动第一军的特战团在居龙泽待命,随时准备围剿进攻黑木崖的那些名门正派。 侠客常常以武犯禁,所以,李睿对那些所谓的侠客没有一点点好印象。 因此,李睿布置起后手来也是毫不容情,那就是冲着一网打尽去安排部队的。 当然,这些李睿也没有让东方不败都知道,他只是在明面上安排了已经到卫星境的孙十七带了几个人过去镇镇场子而已。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样就够了吗? 李睿才不会仅仅如此就结束了。 你们这些所谓的名门大派打上门去欺负我媳妇,难道我只是防守,只是把你们打退吗? 就算是把这次进攻黑木崖的全部武林中人都干掉,但只要他们的门派还在,根基还在,用不了多少年,这些门派还是会依然壮大如昔。 李睿要么就不出手,出手就一定要做绝。 所以,相关军令已经传达到了驻守成都,主要用来镇压大隋国内的第三军军部。 此时,第三军军长赵子彪的面前就放着一封李睿亲笔书写的命令: “命令,第三军所属,不得早于三月初一进入到以下攻击位置。 五岳剑派所属的嵩山派、衡山派、华山派、恒山派、泰山派门派驻地;二、少林派驻地、武当派驻地、峨眉派驻地、倥侗派驻地。 并于三月初三对以上门派展开进攻,予以歼灭。 攻击部队使用及其调度,由第三军自行安排,务求一战功成。” 李睿的命令写的很清楚,为避免战略意图暴露,第三军不能提前进入阵地。 进入阵地和发动攻击的时间之间有一天进行准备,这个时间段还需要对外部保密。也就是说在三月初三以前,自己的部队不能暴露。 至于,能不能完成任务,赵子彪完全没有顾虑。 自己这第三军,用热武器武装起来的三万黑山卫怎么也不会输给一群乌合之众的江湖人士。 所需要顾忌的只有一点,这些江湖人士的个人武力值强悍,会不会给部队造成伤亡? 能用武器解决,并取得胜利的事情,就不要用战士的血肉去堆积了。 黑山卫士兵的命可是金贵的很,别看赵子彪是军长,但他也不敢那自己士兵的性命去拼功劳。 他要是真那样做了,为了保护什么有纪念意义的死物件而牺牲自己战士的性命,赵子彪相信,李睿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撤掉他,甚至军法处置他。 为此,赵子彪决定使用大炮,而不是要部队战士强攻。 而要使用大炮,就要把大炮运送到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去。这才是这次战争的重点和难点。 想明白了的赵子彪自然就会去完成、完善细节,这就不用李睿操心了。 可能就是因为赵子彪的超强执行力,所以,李睿对第三军是最放心的。这次李睿借助高句丽战争的机会,相当于是进行了一次巡边。 期间撤换了第四军军长李靖,以及相应的一些军官。甚至新组建了第六军以及石见的第五军。 但不管李睿怎么变动和调整军制,这第三军李睿就根本不去。 这说明了什么? 难道是李睿真没时间去吗?明显不是。 只是因为李睿对赵子彪的放心,才不用李睿去巡查第三军。 特别是这次的命令,就更能肯出赵子彪在李睿心中的分量。 李睿只是提出战役要求,至于战役如何组织、兵力如何调动,等一切细节,李睿都授予了赵子彪全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不怪李睿会如此信任,这赵子彪可是一直跟着李睿的第一侍卫长出身。 在李睿恢复精神力以前,还不曾拥有自保能力的时期,不知道多少次把李睿从危险的境界带了出来。 功高莫过于救驾,这赵子彪可以说是李睿多次的救命恩人啊。 当然,赵子彪对李睿的忠心也毋庸置疑。 就这种相互的信任,就让赵子彪就感动的五体投地。满心充满的就是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的默契。 隋,大业十四年三月初三,黑木崖顶。 任魔教如何强大,哪怕东方不败已经突破壁障成为卫星境,但魔教还是被五岳剑派为首的名门正派攻破了黑木崖的防守。 现在,东方不败被各大派联合推出来的顶尖高手,各自门派从未出世的,七个巅峰大宗师极致境界的太上长老,联手组成的北斗七星阵给拖住了。 而中低层的人数和战斗力,魔教是远远不如这些拥有深厚底蕴门派的,于是毫无悬念的,魔教被压着打还不了手。 东方不败到底是刚刚进入卫星境界不久,境界的深厚程度还不足。 但即便如此,那七个太上长老也是仅仅能拖住东方不败。 让东方不败无法脱出手来支援其他战场。 此时,东方不败的心都有点乱了,虽然自己被围攻,随时能逃走,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再拖下去,魔教的数百年基业也就要毁灭的差不多了。 万般无奈之下,东方不败终于长啸一声。 “十七前辈出手吧。” 随着东方不败的长啸,在黑木崖圣殿中,缓缓的走出来了十个人。 为首的正事卫星境界的孙十七,后面跟着三组九个巅峰大宗师。 看到这几个在魔教的最后关头被召唤出来的十个人,感受到出来的十个人的气势以后,本次围攻黑木崖的总指挥,五岳剑派掌门嵩山派的左冷成毫不犹豫的下令: “各部后退,集结待命。” 没办法,不下这种命令不行啊。 左冷成本人就是巅峰大宗师,不然他也夺取不了五岳剑派掌门的位置。此时,左冷成能清洗的感受到后面排着站的九人,个个都是巅峰大宗师的实力。 更恐怖的是这九个巅峰大宗师都跟在前面一个宛如普通人的后面,低眉顺眼的侍从。 这说明什么? 只有一个解释,站在前面的这个打眼一看就是普通人的实力境界,绝对远远超过后面九人。 能远远超过巅峰大宗师实力的人,是什么人? 这不言自明啊。这是破壁者啊。 本来,左冷成是不相信有什么破壁者存在的。毕竟数千年以来,这破壁者只是一个传说,现实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真人。 但在攻击黑木崖的时候,就碰到了恢复女装的东方不败。 虽然东方不败是女人,给了他极大的冲击。 从来没有想到,能和自己斗的旗鼓相当的居然是一个女人,这让左冷成都有点看不起自己了,自己居然和一个女人在争斗? (本章完) 226.五岳剑派,终究武林凭实力 但东方不败给左冷成最大的意外却不是这,而是这东方不败的武学境界,已经是左冷成看不透了。 还是在东部突厥搞那个什么武林大会以前,左冷成知道,这东方不败的境界是中级大宗师,最多隐藏了一点境界,是个高级大宗师而已。 听中级安排在黑木崖的探子回报说,这东方不败还在突厥举办的武林大会上还受了重伤。 大隋境内的门派,特别是所谓的名门大派是不太瞧得起东部突厥的那场蛮夷之人举办的武林大会的。 因此,各家一个都没有去人参加。 虽然没有用门派的名义参加,但各派为了了解这次武林大会的详细情况,还是各自安排人用个人、散修的名义报名参赛。 因此,各种渠道都一致的信息,让左冷成确定东方不败受到了重创。 也就是如此,才有各大派联合攻打黑木崖这一件事情。 而要准备一场各大门派对魔教总部的战斗,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协调组织的。而李睿缺的就是时间,时间要是够用,他还出来做什么事情?回家躺着就好了。 这不过区区几个月时间,东方不败就已经能力扛七个巅峰大宗师组成的北斗七星大阵了。 要知道这北斗七星大阵,可是前人参悟天机而成的大阵,七人联手布阵的威力不小于七十人的攻击力。 也就是说,七个巅峰大宗师布阵,这大阵的威力就相当于是七十个巅峰大宗师在攻击。 这种攻击力,莫说是一个人了,就是千军万马都可以杀一个七进七出。 本来左冷成用这个北斗七星大阵来做底牌之一,对付东方不败。 多数进攻黑木崖门派的掌门就感觉左冷成是在用牛刀杀鸡,太过用力了。 可是,刚和东方不败接上火,进攻的各大门派就被打了一个下马威。 堂堂少林寺的监寺,少林龙抓手的当今最强者,被东方不败随手一巴掌就废掉了两支手。 要知道,这少林的监寺的一身本领都在这双手上了,这双手已经被他打磨的犹如精铁。 可即使只这样,也经受不住东方不败的一巴掌。 发觉事情不妙的左冷成就此知道东方不败一定是有了什么奇缘,而导致功力境界的飞跃,也就是“破壁”了。 虽然很羡慕,也想过去请教一下如何跨出那一步。 但自己的使命促使他当机立断的祭出了北斗七星大阵,这才能困住东方不败,才能让其他人杀通一条血路,直指黑木崖顶端蚩尤神殿。 可是这作为底牌使用的招数,双方刚刚一接战就被迫使用了出来,左冷成的心情很明显不是太美好。 刚刚面对了一个想象中很难缠的中年大叔。就那眼神,仿佛就是一只看中小白兔的大灰狼。 结果,这集中注意力以后,眼神还没有发现众鬼怪的交流申请,那就去打个招呼也好。 现在,好不容易缠住了东方不败,胜利在望,怎么还有这一个后手? 只要是后来的十人中,再有一个破壁者,那这次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派围攻黑木崖就将是个找死的行为。 果然,好的不灵坏的灵。 这十人明显就是东方不败的下属。 因为,这十人见到东方不败的时候,都是下跪行礼。口中称呼“小主”的优秀人才。 心中充满惊骇的左冷成在叫停了双方的斗殴以后,客气的对东方不败说: “东方教主,你这已经败局已定,就算是再有本事的武者也不可能一个人就干翻我们这几大派的高手。 就算你这里也是有高手,但你这总人才基数太少,自然就不敌大隋内部我们门派的有针对性训练出来战士的对手。” 左冷成开始劝降了。 敌人太强,左冷成自然就知道了,要是能少暴露一个底牌就少暴露一点,或许后来能救命。 然后对孙十七他们说: “请诸位前辈不要趟这趟浑水,就是算是我中原各大派承情了。” 这话的份量很重,说明现在各个攻击魔教的各大派人心里开始恐慌了。宁可承诺各大派欠一个人人情,也要阻止孙十七他们十人参战。 看到自己多方委屈之下,依然不能求全。 左冷成牙齿一咬,心一横,开启了自己最后的一个底牌。 “请各位前辈现身,抹除如此妖魔。” 短暂的停火结束后,左冷成指着现在神志清醒,毫无失控状态的孙十七,大声吼叫着。 于是,各大派夹带里的干货都聚集起来,居然有十几个巅峰大宗师。这批各派隐藏力量上前,也就堪堪拦住了这十个被东方不败请来的人的进攻。 看自己这边完全胜利的契机已经到来,两人已经开始准备如何帮助各大派做好正面的宣称了。 “哎,你们这是何苦?” 当下,埋伏在黑木崖高处的周九,立即发动了对这左冷成以及各派的攻击。 周九现身以后,正在围殴孙十七的各派联军就好像突然没有了主心骨一般。 不一会,嗖嗖嗖连续三声,围攻孙十七的队伍中有三人降临到周九面前,马上就是跪下请安: “给周先生请安了,麻烦请问一下,王爷来了没有?” 周九仔细一看,原来是南海剑派的南宫羽带着两个高级大宗师在给自己见礼。 “这点小事,就无需王爷亲自来了吧?倒是南宫羽,你好歹是一个上古流传下来的剑修门派,南海剑派的掌门。怎么跑来围攻我们的人?”周九指着跑过来打招呼的南宫羽说着。 “误会,误会,我们不知道对方是我们自己人。我们只是接受了其他人的礼物而参与进这次的攻黑木崖实践中。” 南宫羽连忙表示出了理解。 他说是自己人,那还真是自己人。 现在,南海剑派还有十五个天才在龙卫学习啊,这能不是自己人吗? 这十五个天才,在没有学成离开的时候,那就是妥妥的人质啊。 这里面可是有好几位南海剑派大佬的子弟,特别是还有一个自己的私生子,南宫羽可是承受不起这种损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加上,自己肯定干不过眼前的周九,虽然不知道先出来的那个叫什么名字,但很明显是和周九同一级别的高手。 打又打不过,自然是要走人的。 只不过,就算要走,南宫羽也要问一句,不然他真是不知道,李睿为什么要插手魔教的事情。也不能判断以后自己门派该如何规避李睿的势力啊? 是啊,就算要对李睿退避三舍,那也要知道李睿在哪里,自己才好退避啊。 “麻烦周先生,我不是多事,我就是想问一句,王爷为什么帮着魔教?我只有搞清楚了,以后才好不犯同样的错误啊。请周先生指教,此恩情我南宫羽必不敢忘,以后自有回报。” 周九倒是不贪图南宫羽说的什么回报,只是,现在主子还有用到南海剑派的时候,还是要他们识趣点比较好。 于是用传音入密对南宫羽说: “主子不是帮魔教,主子是帮东方小主。明白了吗?” 南宫羽一听就明白了,能让周九称呼一声“小主”,那就很明显了,这东方不败是李睿的女人。 自己这次真是捅了大篓子了,回去赶紧找李睿请罪才好。 “多谢周先生解惑,此地不宜多说,我等告退,以后我上门找王爷赔罪。告辞。” 说完,南宫羽大袖一挥,长啸一声发出了南海剑派的撤退信号。 见自己门人弟子集中的差不多了,南宫羽对着周九长揖一躬,也不说话了,直接带人远遁而去。 看到了南宫羽的怪异表现,左冷成赶紧叫停了正在攻击孙十七的那些五大门派的超级高手。 不敢不解释啊,也不能不立即停火啊。 南宫羽走了以后,魔教这次才是对五大派产生了真正的实力碾压。 加上东方不败,魔教有三个破壁者,二十多个巅峰大宗师。就算是联合起来的五大派,也是没有能力吃下去魔教的。 于是,也就周九出现不长时间,在南宫羽认出周九后,南海剑派主动撤离之后。 五大门派联军,也只有在左冷成的率领下,灰溜溜的黯然离去。 由于魔教在李睿的龙卫出现以前损失惨重,东方不败也没有心思去追击五大派。 而且五大派实力尚存,就算是追击也不见得讨得到什么好。 于是,这次热热闹闹的六大派围攻黑木崖,也就烟消云散如同浮云消逝。 其实,这也是李睿没有预料到的,他没有想到南海剑派会被左冷成请去当他的底牌之一。 结果,左冷成一看连南海剑派都不敢得罪眼前这些人,立即就怂了。赶紧撤退。 这就让李睿在黑木崖大量杀伤五大派有生力量的机会落空了。 但李睿无所谓,因为他还有后手。 左冷成也顺利带人撤离了黑木崖,但,左冷成忘记了,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能让南宫羽害怕成那个样子的对象只是一个仆人。 既然是仆人,那么他后面就是有主子的,这主子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传奇,以及是什么样的生活习惯。 (本章完) 227.饱和炮击,各逞手段逃夭夭 左冷成完全没有时间去计较这次攻击黑木崖的得失了。 因为,他们这些五大派的队伍走到黑木崖下的时候,就是走入了黑山卫第一军特种团的埋伏圈。 特战团是一个战斗单位,所以能进入里面的,都是战场上的疯子。 所以,一旦五大派进入了特战团完的包围后,这些五大派的老古董就非常有幸的体会到了,什么是炮弹轰炸的威力。 是的,第一军的特战团攻击敌人的同时,会有效的保护好自己。 因此面对这些江湖亡命之徒时,第一军特战团选择和第三军围剿那些门派时的选择是一样的。 用大炮轰就是了。 反正李睿有钱,付得起这种攻击强度所消耗的金钱。 根本就没有给左冷成任何反应的时间,在他们的士兵刚刚因为离开黑木崖上那些恐怖的高手,而开始放松精神的时候,黑山卫第一军特战团那铺天盖地的火炮攻击开始了。 短短的十五分钟,黑山卫第一军特战团分五轮,至少倾泻不少于十五吨炮弹在对方的头上。 由于是仓皇撤离黑木崖,五大派并没有分散离开,而是准备在撤下了黑木崖以后找个地方好好合计一下,下一步怎么走? 是各回各家?还是隐忍一下,杀一个回马枪? 这种相对集中的情况,更有利于炮弹发挥大规模杀伤的能力。 而第一军特战团使用的可不是迫击炮,而是大口径的榴弹炮。 往往,一炮下去,就能杀死五六十个五大派弟子,杀伤的暂时还不计入其中。 关键是这种热武器大规模杀伤的进攻方式在这江湖帮派的仇杀中还是初次出现。 以前也是会出现一些自称为霹雳弹等一类的火器出现在江湖仇杀中。但,一是因为江湖中人都认为这是旁门左道,导致没有优秀的弟子愿意投入到这些门派的门下,以至于这门技艺几乎失传; 二是制造成本太过高昂,没有那个门派能大规模制作这等大杀器。 最多也就是制作一些在关键的时候用来保命或是脱身。 哪里会出现,像黑山卫这样,大规模、大范围、长时间的用炮弹轰炸的情景? 以至于,本来以为躲过第一轮轰炸就可以起身观察敌情的那部分自以为对火器有了解的门派弟子,是在第二轮轰炸中最先丧命的。 没办法,谁要他们自以为轰炸结束了,都站着呢? 其实轰炸也就持续了十五分钟,但这五大派的人都觉得,仿佛是过去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这轰炸才结束。 轰炸结束后大约半小时,五大派的残存部队,这才慢慢从轰炸的恐慌中缓过来一口气。 但也仅仅是缓过来一口气,其内心的恐慌是无论如何都抹不去的。 五大派的几个首领因为是巅峰大宗师的修为,在这狂轰滥炸中还是比一般弟子的生存概率大的多。 五大派的掌门本来就是聚在一起准备找地方商讨对魔教的后续事宜,这下也不用你找我,我找你了。 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单一个呼啸,这五人就聚在了一起。 五人彼此看看,都为现在的狼狈形象有点汗颜。 五岳剑派掌门左冷成左肩膀被弹片炸伤,现在还在流血。 少林、武当和峨眉这三个门派的掌门还好,只是受了一点擦伤,灰头土脸一点。 只有崆峒派掌门的右腿被弹片炸伤,现在也是血淋淋好不狼狈。 他们如此修为都防不住飞溅的所有弹片,免不了被伤到这里或是那里,那普通弟子就更不谈了。 五大派,三万弟子围攻黑木崖。 攻入黑木崖的时候,就损失了五千弟子。 但这是没办法的,魔教仗着地利,防守犀利。 五大派付出了几乎是三陪一的伤损比例,才得以攻入黑木崖。这还是东方不败被牵制,无法统一指挥才能得到的战果。 要是没有北斗七星大阵牵制东方不败,五大派还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人命才能攻进黑木崖?或者,根本就攻不进去? 但无论如何,这五千弟子的牺牲是有价值的。 到了黑木崖顶,朝蚩尤神殿进攻的这短短两千米的路程,魔教弟子几乎就全部都是以命搏命的打法。 几乎是一米就要倒下两个五大派弟子。 好容易牺牲了近乎四千弟子,快要打到蚩尤神殿门口的时候,眼看就要灭掉魔教的苗裔和圣火。 但却变故横生,东方不败不知道从哪里请来的救兵出现了。 不是仅仅十人的破壁者加巅峰大宗师。要是只这几个人,左冷成还是有信心,付出重大代价后,依然可以灭亡魔教。 但后来又出现一位破壁者带领二十几个巅峰大宗师出现。并且,只是露面就吓走了南海剑派的几个大宗师。 关键是,听南海剑派的掌门说话的意思,这些人都是某个王爷的手下,那么这个王爷的实力就不是五大派能够抗衡的了。 特别是和左冷成有几十年过命交情的南宫羽走以前,那劝退的眼神,深深的让左冷成感到了恐惧。 这南海剑派可是千年大派,底蕴无比深厚。连南海剑派见到都要绕道而走的人,只是某个王爷的奴才。 这是什么超级势力?左冷成觉得,凭借他的见识和智力是无法猜测的,那剩下能让他选择的,只有狼狈撤兵这一条路。 可是千算万算,左冷成都没有算到,自己带着这两万多一点的人马撤退的时候,居然被人劈头盖脸的一顿炮打。 看着现在聚在自己这些掌门人身边的,那寥寥数百人的门人弟子,五大派的掌门人的脸色都是灰败若死。 三万人出征,雄心壮志,为江湖除害,为人间除魔。 多么气吞山河? 前面好歹还是激战了两天多,才战损了九千人。而且还换来了基本上是歼灭了魔教全部有生力量的战果,总的来说还是值得的。 可这短短十五分钟,在不知道敌人是谁?也不知道敌人在哪里的情况下,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损失了两万多人。 可算是全军覆没了。而且就算是幸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下来的人,还是个个身上带伤,就没有一个囫囵无伤损的人存在。 这埋伏的人也太狠了。 心狠,掌握的时机狠,武器运用的狠。 “左掌门,现在没什么好计划的了,大家赶紧分散跑吧?” 腿部受伤的崆峒掌门长青子一脸灰败的说。 “确实如此,贫道想着这埋伏之人肯定还有后手,咱们赶紧分散走。只要突出去,回到山门就还有办法。” 武当掌门玄机道长也是赞成长青子的说法。 “好,咱们各自带着门人,按五个方位突围。” 本次攻击黑木崖五大派联军总指挥左冷成看来一下少林和峨眉的掌门,看他们也是微微点头后,就最后决定了现在的对策。 “我担心,这人其志不小,而且和魔教的关系很深。他不管是为了给魔教报仇,还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恐怕我们的山门也不一定能幸免。 如果,我说是如果,各位山门有所不测,咱们都到洛阳的春风细雨俱乐部汇合。商量一下下一步的对策。” 不得不说,在遭到如此突然的打击下,左冷成能抛开门人弟子牺牲的愤怒和恐惧,迅速冷静下来,发挥如此缜密的思维,确实是一代人杰。 就在他们简单碰头以后,就要做鸟兽散的时候。 周围的黑山卫特战团的士兵已经包抄了上来。 这真不是特战团的士兵动作慢,实在是,这五大派的人太散漫,特战团的炮兵只有在更远的地方开炮,才能具有最大的杀伤力。 炮击距离一远,步兵跟进的距离也就远了。 这就给了五大派人唯一的一个突围逃走的机会。 可是,第一次被炮击给打懵了的五大派众人,硬是在轰炸结束后,留在原地醒了半个小时的神。而且醒神后,还不赶紧跑,而是聚在一起商议后续计划。 这种原始的江湖争斗的思维模式,碰到了现代战斗意识武装下的黑山卫,那就是找死。 所以,在他们五大派掌门商量的差不多,正要召集各自的门人弟子分散跑的时候,特战团已经包抄了过来。 一时间,刚刚熄灭半小时的隆隆的炮声,变成了炒豆子一般的自动步枪的声音,还有如同撕布一般的机枪声,中间时不时会夹杂一些手榴弹爆炸的轰鸣声。 “趴下。”随着左冷成的一身呼唤,五大派掌门和身边的亲信弟子赶紧趴下了。 “现在不用计划了,大家赶紧分头撤,我建议大家直接到洛阳春风细雨俱乐部,不要回山门了。山门一定有变,咱们可以到了洛阳后,再打听山门的情况。 各位,自求多福了。” 左冷成最后交代了一声以后,带着自己嵩山派的嫡系亲信,顺着炮弹炸出来的弹坑,一溜烟的跑的没影了。 看着左冷成的背影,武当掌门玄机子也趴在地上说了一句: “后会有期。” 然后,也不站起来,就那么趴在地上,带着自己的几个心腹弟子使用壁虎地躺功,顺着地面就那么“滑”了出去。 (本章完) 228.静听炮声,两万豪杰化灰飞 峨眉和倥侗两掌门对视一眼也是匆匆而去。 只有少林掌门不问大师,盘腿做好,双手合十,一动不动。 他要和对方的首脑论证一番,如此屠杀江湖正派中人是何道理? 当然,他的亲传弟子们并没有这个觉悟。 本来弟子们是准备和不问掌门一起静待对方过来,和对方讲道理的。但是在观察后,这些弟子们发现,对方根本就不和你近距离接触。 远远的就是一抬手,随着啪的一声,就有一个五大派的弟子殒命。 看到这里,不问大师的亲传弟子们也知道,留在这里只有无意义的送死,因为对方根本就没有打算和你讲道理。 于是大家齐心协力,趁不问大师处于一心求解的不设防状态,一下就打晕了不问大师。 抬起来就跑。 此时,东方不败也陷于深深的悔恨之中,自己就是要一个面子,几乎就害的魔教就此灭亡。 看着牺牲的教众,她就心如刀绞。 要是她不那么要强,早点动用李睿的力量,这些忠心耿耿的魔教教众就不会这么白白的牺牲。 不知何时,自己这居于边境的一个民族教派怎么就会和大隋境内这些所谓的名门正派接下来这么深的冤仇? 东方不败万万没有想到,这次五大派灭亡魔教的决心如此之大,宁可牺牲上万人,也一定要灭亡魔教苗裔。 要是平时一些教派冲突,魔教教众凭着一股不要命的劲头,往往可以拼死对方三到四倍的人,对方承受不来损失,自然就会退兵或者认输。但这次,她失算了。 失算的结果就是,魔教核心四千教众牺牲的不足一千人了。 至于外围的教民的牺牲人数更是不下于一万人。 关键是付出如此大的牺牲,居然没有拦住对方的进攻,要不是实在是坚持不下去的东方不败终于招唤了李睿的力量。 魔教必然会被摧毁,到时候就算是东方不败个人凭借卫星境的实力可以逃得性命,甚至大量杀伤对方。 但一旦蚩尤神殿的圣火被熄灭,那整个魔教的核心凝聚力也就散了。也即是大家心中的信仰也就被打散了。 现在,好在是李睿的援兵安排的比较及时和充裕。 否则,仅仅拼接孙十七这十个高手,在数万大军中,还是无法挽回战局的。 无论如何,现在好歹是保住了神殿中的圣火,也让蚩尤一族的信仰得以连绵不绝。 骄傲的东方不败此时才真正的对李睿服了气。 不说别的,就后来出现的,周九这二十多个巅峰大宗师就是救命的灵丹。 当五大派全部撤走后,周九上前参拜东方不败的时候,东方不败才知道,自己傲娇的只找李睿要了十个人,李睿表明是答应了。 但实际上,李睿暗中又加强了二十多个高手过来,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万无一失。 而且,为了照顾自己那脆弱的自尊心,还不让自己知道。 甚至,东方不败从孙十七口中得知了李睿的命令: “只要东方不败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主动求援,哪怕魔教灭亡,龙卫也绝不出手。只要最后救回东方不败个人的性命就好。只要有东方不败在,我可以瞬间给她重建一个魔教。” 这就是李睿的霸气和底气。 虽然是胜利了,但魔教确实是惨胜。 看着这满地教众的尸骸,东方不败牙都快咬碎了。 直觉的胸中一股浊气翻涌,于是东方不败给龙卫下令: “十七先生,九先生,对方五大派这才刚刚撤离,我简单安排一下教众善后事宜。 劳烦您两位带龙卫先行下山,继续追歼五大派之人。 我随后就赶过来和两位汇合,咱们能干掉多少都不为多,我要他们十倍、百倍的偿还这血债。” 东方不败虽然说得客气,但她的身份可是李睿的女人。也即是这孙十七和周九的小主。 说的再客气,那也是命令。 所以,孙十七和周九对视了一眼以后,周九主动退了一步。 孙十七就知道,这是周九把向东方不败汇报的机会让给了自己,当下也就当仁不让的对着东方不败客气的躬身一揖: “启禀小主,主子命令奴才两个以及带来的所有人,仅此一役后,必须寸步不离的保护小主,以防对方狗急跳墙。 并且特意要奴才转告小主,不必急着报仇,先重建魔教辉煌。” 东方不败看这两人并没有第一时间接受自己的命令,去追击五大派。久掌教务大权的她,瞬间就已经冷静了下来,这些龙卫可都是李睿的亲信,自己未必能指挥的动? 冷静下来的东方不败,一下子就听出这孙十七话里有话。她脑子一瞬间就转了七八个念头,但随即又马上放弃了自己继续猜测的想法。 东方不败终于明白后,自己也懒得多想,反正怎么盘算也盘算不过李睿。 于是东方不败也就干脆的直接发问: “何谓狗急跳墙?为什么对方要狗急跳墙?” 是啊,五大派攻击黑木崖,在最后关头虽然被李睿的力量所阻止。但三万人进攻,还有两万多人安全撤回,这五大派元气未损。 只要稍事休整几年,立即又是巅峰状态,何来狗急跳墙之说? 难道? 东方不败有了一个模糊的猜想,但她不敢相信李睿会为了她做到这个程度。 所以,她还是问出了口。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不然这两个家伙现在就不听自己调遣,那往后跟在自己身边就会很不方便。 这是监视还是保护就很难说了。 听到了东方不败的问题,孙十七觉得东方不败提问的语气有点急促。 早就是人精的孙十七就仔细观察了一下东方不败的微表情。 发现东方不败的脸色有点异样,就知道这小主想的有点多,当下孙十七连忙单膝点地,诚恳的开口: “请小主明鉴,其实凭您的聪明才智,一定早就想明白了。就凭主子对您的宠爱,这些围攻黑木崖的五大门派哪里会有一个好下场。 请小主安心重整魔教,外面那些不懂事的五大派很快就会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个结果的。” 也就是在孙十七的话刚讲完不到一分钟,黑木崖下面就传来了隆隆的炮声。 东方不败是教主,但也是李睿的女人,所以,并不知道这数万发炮弹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倾泻而出的后果。 但,跟随李睿东征西杀的龙卫精锐们,可是对这声音熟悉的很。 甚至,孙十七还在默默计算大约有多少炮弹的爆炸声,并由此判断大约的战果如何? 准时,十五分钟后,巨大的隆隆声音停下了。 此时,也被如此惊天动地的响声给弄得有点懵的魔教残余教众们也才清醒过来,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他们的教主,东方不败姑娘。 孙十七对东方不败解释道: “根据刚才炮击的频率和落地的数量来计算战斗力,这炮击之间的间隔频率有点大,不像是师、旅级别的炮兵,但又能在短期内轰击出这么多数量的炮弹,这战斗力,应该是第一军的特战团来了。” “嗯,我觉得也是。”周九表示同意孙十七的判断。 孙十七此时又对东方不败解释了一句: “想必主子早就安排好了后续打击计划,所以,熟悉小主您暴烈性格的主子,才不要小主带队追击。 这炮火一起,如果因为我们带队追击,导致特战团投鼠忌器,攻击不能达到饱和量,那攻击的效果就会差很多。 但奴才估计,主子更大的担心是,怕小主你率领的追击部队要是进入了炮击范围,造成了误伤,那就是奴才们的大罪过了。” “这炮击能有多厉害?听声音倒是蛮吓唬人的。” 东方不败反正也是问过了第一个问题的,现在再问问题,心里一点压力都没有。 反正,我不知道,问问总不丢人吧? 也即是说,东方不败完全没有一点点的教主面子的包袱,为人坦诚直率,敢恨敢爱。 “据奴才估计,这十来吨炮弹下去,五大派撤退下去的两万人,最多能幸存下来两千也就是神佛保佑了。” “这么厉害?我们打了两天,双方加在一起也没死亡两万人,这才一刻钟不到而已,你就能判断五大派会损失一万八千人往上?” 东方不败有点不敢相信。 自己的夫君居然手中握有如此神器?难怪夫君对周边各国的威胁从来不屑一顾。 如果那个国家真的对大隋动手,李睿甚至都会睡着后都笑醒了。 你打我,我自卫反击,一不小心用力过猛,把你这个国家给灭亡了。 那谁又能说什么呢? 说来说去,实力就是代表一切。 至少,李睿现在有实力谁都不给面子。 “启禀小主,十七说的还有点保守了。 据奴才估计,在如此密集饱和的轰炸中,缺少应对炮击经验的江湖中人,怕是会仗着自己的武功而胡乱奔跑。 而在炮击过程中胡乱奔跑,那就是根本的取死之道。 所以,奴才估计五大派围攻黑木崖后撤退的两万多人,在这轮炮击后,剩余的人数不会超过一千。” (本章完) 229.穿越火线,忙里偷闲戏罗成 周九很实诚的戳穿了对东方不败说着保守数据的孙十七的话。 “十七先生,九先生说的可对?”东方不败提问。 “周九说的有道理,但目前还不能最后看见,战场战果还不能预估太乐观。我预估的是正常操作模式下的结果。” 孙十七对此还是解释了一遍,虽然这以前,他从未对任何一个女人假以辞色。但不妨碍孙十七对东方不败的倾慕和好感。 当然,孙十七是知道李睿是如何宠爱东方不败的,也会把自己的倾慕死死的藏在心中。 但从未动心的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灭了心中的那团火。 他能做到的,只有远远的保护和观察东方不败而已。 “向左使,你来负责监管魔教,并教导大家修行。我去一趟洛阳,找机会彻底了断咱们和五大派的恩怨。” 东方不败微微思忖了一番后,对自己最信任的逍遥左使向问天下达了留守的命令。 她自己是破壁者,还有两个破壁者和二、三十的巅峰大宗师随行保护,天下之大,哪里不能去? 其实东方不败就是心里不甘心,她就是要去追杀五大派的掌门。 以前自己只有自保的力量,但如果孙十七和周九的判断不太离谱,那么此时,正是自己痛打落水狗的时候。 这么好的机会,东方不败怎么可能放弃。 此时,周九也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李睿会追加安排他们这二十多人跟过来,并在后面力图一战而覆灭五大门派。 因为,李睿实在是太了解东方不败了。 虽然,自己并没有亲自参与这次五大派围攻黑木崖的战役,但李睿已经预见到了。 只要东方不败能从五大派的进攻中缓过来一口气,五大派加诸在魔教身上的痛苦,东方不败就一定会加倍的还回去。 这就是东方不败,这才是东方不败。 或许,五岳剑派的左冷成也是充分了解了东方不败的这个性格。所以,五大派进攻黑木崖,一旦行动开始,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必须要彻底灭亡魔教,杀死东方不败。 否则,只要东方不败缓过来一口气,亡宗灭派的结局就必然落在他们五大派头上。 因此,左冷成做了充分的准备,不管是准备了多个后手,还是算计到了东方不败的性格缺陷。 这都是这场五大派围攻黑木崖差点胜利的要素。 所以说,这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往往就是你的敌人。 当然,这是李睿没有出现以前的情况。 左冷成最大的漏洞是没有计算到李睿这个变数。自然也就根本没有想到,东方不败在东部突厥受伤没有留在黑木崖舔伤口。 而是在李睿的帮助下快速的疗伤成功,在提升功力后,还能抽空去洛阳、长安把自己的终身大事给办了。 虽然嫁给李睿的时候,东方不败还没有用意识到这个男人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 她只是知道,自己成为了李睿众多女人中的一位。为此,东方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败还纠结过很久。 但最终,东方不败没有熬过内心那一点被李睿触动的柔软,在没有风光操办的婚礼情况下,还是毅然决然的无声无息的把自己嫁给了李睿。 此时,东方不败有点明白和庆幸自己曾经做出嫁给李睿的决定是多么正确的选择了。 不说李睿本人年少多金、武功卓越、文采风流,单单就这黑山卫系统的小主身份也足以让东方不败傲立江湖之巅。 特别是,当东方不败从黑木崖上下来,在第一军特战团团长罗成的向导下穿过那一片尸山血海的时候,这种即将站在江湖之巅的感觉就越来越明显。 饶是东方不败也是见惯大风大浪,刚刚在黑木崖上也是杀的尸横遍野。 但见到这被饱和攻击过的战场时还是忍不住胃部有些不适感。 其实,东方不败穿过战场的道路还是罗成精心挑选出来,从战场景象相对不那么惨烈一些的地域穿行而过。 罗成就是担心,吓着眼前这美的不像人的姑娘。 罗成是奉命进行围歼战斗,他并不知道这美的吓死人的姑娘就是东方不败。他只知道,这姑娘是李睿的夫人之一。 不然,作为黑山卫系统内最牛x的龙卫的两个队长,都一口一个小主的称呼? 罗成虽然是幽州王罗艺的长子,但在黑山卫中的位阶却是很低。这么多年也就混到了一个团长的位置。 本来李睿是不准备要这个少爷羔子进黑山卫的。 但罗成表现出来了能吃苦耐劳的决心和对李睿的足够忠诚,为了不寒了罗成的心,李睿才破例特招罗成进入黑山卫第一军。 但罗成刚刚来的时候,是以一个普通大头兵的身份进入部队的。进过多年打磨,又碰到了部队几次扩编,表现优异的罗成才被逐级提拔起来当了团长。 好在这是特战团,职位虽然是团长,但军衔可以比拟旅长,都是少将。 其实这还是李睿刻意压制的结果。 不然,凭借罗成立下的军功,混个师长当当,那是完全没问题的。 其实,李睿压制罗成也是不得已。一方面他是幽州王的长子,以后总是要回幽州继承家业的。 如果罗成在黑山卫内部势力发展大了,不利于保持黑山卫对地方军阀的高压态势。 当然更关键的是,罗成和秦琼那可是有亲戚关系,两人可是亲表兄弟。 李睿要用秦琼,就不能太使用罗成。 虽然罗成也是一个人才,但是现在黑山卫里面最不缺的就是这种还没有成长起来的人才。 这其实也是为他们哥两个好,不然都身居高位,要是有什么风吹草动,两人互相牵扯,那是要相互影响仕途发展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罗成在黑山卫这几年,浑身上下的那点富二代、官二代的纨绔脾气还真给磨圆了。 这不,见到东方不败如此美人,也能仅仅是用单纯欣赏的眼光看了一眼以后,就再也不看了。 一直都是目不斜视的在前面带路,东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方不败不提问题,他绝对不会主动开口献殷勤。 一方面是不敢和李睿的女人搭讪。 另一方面,罗成看着美女旁边寸步不离,近身保护美女安全的龙卫两个队长孙十七和周九,就算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么个胆子。 那龙卫可是杀人不讲道理的,何况,他还是周九用圣牌调兵调过来的。某种程度来说,这周九就是李睿的代表。 所以,罗成收起所有的小心思,只求平安顺利把这几位送走,就算是圆满完成任务。 正是因为罗成如此做派,也就在东方不败的心里留下了一个守礼君子的印象。 虽然经过这么些年的军旅打磨,罗成已经由一个小白脸变成了一个小黑脸,但身上的阳刚之气却也更浓厚了几分,在加上本来就长得这一个俊俏,那黑脸也给罗成更添加了一丝魅力。 东方不败也忍不住对罗成多看了几眼。 东方不败心里是在想,自己夫君旗下还有如此俊俏的黑脸小郎君?看着还是蛮养眼的。 东方不败是江湖儿女,自然就没有太多的忌讳,虽然不会对罗成有什么想法,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多看几眼也就是了。 可是她哪里知道,就因为她多看了几眼,被一直用灵识观察罗成的周九察觉到了,等第二天周九用龙卫内部通讯把这一情况汇报给了李睿以后。 罗成就被连夜调往石见的第五军,军衔没有提升,但职位提高了,成了第五军第三师第三旅的旅长。 这一切,东方不败是不知道的,她此时只是依据人的天性,率性而为罢了。 等穿越过炮击区域以后,罗成赶紧向他们告辞后离开。 看着罗成急匆匆离去的背影,东方不败还对孙十七说: “十七前辈,我是不是就那么让人害怕?这罗团长看到我就像看到了什么恐怖的事务一样?这一离开仿佛就是得到了大解脱。” 孙十七内心都有点崩溃,这东方不败在武学造诣上那是真没得说,在指挥战斗方面也算合格。 可偏偏在男女情商方面有点反应迟钝。 好在是自己的主子把她给收了,不然还不知道要祸害多少无辜少男。 你多美,自己心里没点数? 你的夫君有多霸道,你心里没点数? 这罗成一路还算是老实,不然,呵呵,下场就不好说了。 当然,内心吐槽是内心的吐槽。当面是不可能说的,而东方不败已经问到面前了,明显推辞不掉的孙十七说: “可能是部队的善后事宜还比较多,毕竟这么大的战果也需要时间统计的。” “也是,虽然,这罗团长是带着我们走的死人少的路,但我看的出来,这五大派的算是被他打残了,没有个一二十年估计是恢复不了元气的。” 东方不败也是卫星境,自然可以使用神识探查。 用神识大略的看了一下以后,东方不败就相信了周九的判断,这五大派围攻黑木崖无果,逃离的两万人绝大部分都留在这里了。 (本章完) 230.心心念念,五大派早已湮灭 甚至,在这周围的死伤着中,就有着大量的宗师和半步大宗师强者。 “走吧,我们快马加鞭赶一程,早点到洛阳见见夫君,我要他想想如何给我彻底的报仇?” 东方不败收敛心神,快马奔腾而去。 隋,大业十四年四月初六,大隋皇宫,洗梧宫,李睿寝宫内。 在李睿怀里撒娇的东方不败开口要求: “夫君,五大派联合起来欺负我,你到底帮不帮我报仇?” 四月初五下午,快马加鞭加上卫星境和巅峰大宗师的实力,东方不败和随侍龙卫终于顺利回到洛阳洗梧宫,见到了李睿。 在见到东方不败如此风尘仆仆的赶回来以后,李睿根本就没有来得及说什么,就被对他感激涕零的东方不败的热情如火所感染。 所以,一直到第二天,也即是四月初六,两人才有时间讨论一下这五大派围攻黑木崖的事件。 “报仇,你想怎么报仇?”李睿在调侃自己的小媳妇。 昨夜,东方不败仗着自己卫星境的修为,就想一人独自抵挡李睿的进攻。结果,她这一身在外界可以说是通天彻地的修为,在李睿的面前连提起真气梳理自身,增强体力这一点都办不到。 最后还是靠方如意救场,东方不败才得以苟延残喘下来。 不过,昨天方如意承受了李睿后半程的全部攻击,所以现在还累着在一旁酣睡。 到底是休息了半场,所以,东方不败早上醒的很早,也就悄悄的和李睿撒娇,要李睿帮她报仇。 现在东方不败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他睿大哥的实力,也不在李睿面前去强行要面子了。 就连东方不败自己都没有想到,在摆正自己的身份以后,这撒娇求助的话,倒是很顺利的就说出了口。 现在听李睿问自己想怎么报仇,而不是报不报仇,东方不败就知道李睿是愿意帮自己碾压这五大派的。 于是她生怕李睿觉得自己杀气太重,小心翼翼的说: “我想他们整个门派都灰飞烟灭,但又担心给你造成麻烦。能不能打击一下他们,不管是从经济还是招收弟子等各方面都打击一下。 让他们缺衣少食,从而维持不了那么庞大的开支,也就不会有资源去修炼,自然也就没有高手出现。 如此坚持几十年,他们这五大派也就会慢慢的凋零的。” “是个好办法,黑山卫系统的经济实力毋庸置疑,可以让这些门派穷的饿肚子。但是要等几十年的时间跨度才能有效果,你这口气出不出来,会不会憋出毛病?” 李睿继续问。 “他们虽然被你我消灭了三万围攻黑木崖的部队,但只能算是伤筋动骨。都是几百上千年的门派,都有深厚的底蕴,这个失败并不能彻底导致他们衰落。 我憋点气没事,关键是夫君不可以太冒险。能用经济手段慢慢耗死他们也比把他们逼急了来个狗急跳墙,万一伤害到夫君就不好了。” 东方不败非常理智的分析着事情的关键点。 “他们哪有那个本事?想伤到我、又能伤到我的就只有你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几个了。你们会让我伤心啊。 比如现在,你善解人意的就让我感到怜惜。” “报仇而已,就算报不了仇。他们五大派三万大军尽数覆灭,怕也是要恢复个五到十年时间的。我们再想办法就是。而且,一旦要调动军队为我报私仇,怕是大姐会有想法的。” 东方不败还是不太赞成李睿直接动粗。其本质原因还是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动用李睿的太多资源。 这就是见外了,也就是没有把自己真正的交给李睿。 还好,在黑木崖的最后关头,东方不败还是选择了求援。否则,哪怕最后孙十七和周九把东方不败救回洛阳,李睿这辈子恐怕也只会和她相敬如宾了。 不为别的,只为东方不败的这个“见外”。 有这个心思,李睿就最多把她当成众多女人中的一个,而不是红颜知己。 不过话说回来,目前为止,也只有女帝杨婵儿和李睿两个人已经做到了互不见外。 女帝可以把黑山卫办的事情算在自己的身上,当成是自己的功劳。李睿更是不会和自己媳妇见外,完全就把这大隋当成自己家里的财产在打理。 所以,在众多人中,李睿和女帝才是真正的夫妻。 其他的女人和李睿之间,或基于实力的仰慕,或基于美色的爱慕,统统都差了那么点意思。 还好,东方不败无意中表达出来了要灭绝五大派的意思,之所以不坚持只是担心李睿劳师动众不好和自己的女帝媳妇交代而已。 除了李睿自己和女帝媳妇以外,其他所有人都以为黑山卫系统,特别是黑山卫的军队是女帝的。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整个黑山卫系统都是李睿花费十数年时间,一点一滴的从无到有建立的私人系统。 这个系统李睿可以给女帝媳妇用,也可以不给。 关键是,整个黑山卫系统,从未从国库里面取过一两银子的经费。不管是行政办公费用,还是军费,所有的费用都是李睿自己承担。 也就是说,整个黑山卫系统是一个独立,无需他人输血,就能够自给自足的循环系统。 所以,李睿听到了东方不败的顾虑以后,也不好去对她解释黑山卫系统的本质。 李睿只是,笑着摸摸东方不败的小脑袋,看着这个像一只小乳狗一样拱在自己怀里的女人。 此时的东方不败哪里还找得到一丝一毫的教主风范? 又哪里有在黑木崖杀人如屠鸡的狠辣? “我这里有一些文件,你可以看看,不过不许太吃惊哦。” 李睿说完,想着东方不败早就知道自己武学的强大,也就没有在东方不败面前藏着掖着自己会功夫的事实。 手一挥,用元力把自己衣服中的一份文件摄取了过来。 可就这简单的一个动作,硬是让东方不败呆愣了许久。 隔空摄物。 东方不败一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以此保证自己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她有点懵,哪怕她现在已经是卫星级的高手,她也懵。 这种传说中的仙人手段居然在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夫君身上就那么随意的使用了出来,用出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懒得起床去取东西。 这还是人么? 东方不败虽然知道李睿的实力强,但却没有想到居然强成这样。 他们习武之人,就算是到了她这种破除壁垒的卫星境界,也就是能控制劲气外放。 比的东西,本质上还是看谁外放出来的真气品质高,强度高。 那样就能打败品质低下、强度差的真气拥有者。 像这样,毫无任何真气流动,就能把远在数米外的文件摄取过来,这就不像是武学的范畴,而是玄学了。 看着东方不败只是拿着文件发呆,而忘记了去看文件的内容。 李睿就知道,自己刚才因为留恋这满床的软玉温香,而随意摄取文件的举动有点吓着了这个江湖大姐头了。 看来以后还算是要保持低调,不然这尺度不好把握,吓着人了就不好了。 “不要瞎想,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是你的宝贝夫君,快看看文件,你就开心了。” 李睿轻轻在东方不败呆滞的俏脸上一吻,对着她的耳朵轻轻的说着。 耳畔一阵酥麻,一直传到了心里。 终于把东方不败的神思唤了回来。 回过神的东方不败赶紧打开文件,装模作样的仔细看了起来,只是这时的俏脸和耳后根都已经红透了。 “哎,文件拿反了。” 李睿伸手过去,帮东方不败把文件颠倒了一下,让她能正着阅读。 东方不败此时早已神思不属,在被李睿纠正以后,才勉强把注意力放在这份文件上。 只看一眼,东方不败的注意力就被这文件完全吸引过去了。 这是一份战斗简报: 奴才第三军军长赵子彪叩首: 主子两月前命令已经执行完毕,特此回报。 我部按照预先侦查结果,于三月初一所有部队已经全部进入预定攻击位置。 安排第一师一旅三个团并二旅两个团,共五个团分别进驻嵩山、华山、衡山、恒山、泰山五个门派的进攻位置。 另外,由于嵩山派是五岳剑派掌门所在门派,由第一师第二旅第三团,加强嵩山方面的进攻。 安排第一师三旅进驻少林派进攻位置。 安排第二师一旅进驻武当派进攻位置。 安排第二师二旅进驻峨眉派进攻位置。 安排第二师三旅进驻崆峒派进攻位置。 第三师,作为总预备队。 各部进展顺利,沿途均未暴露。于三月初三凌晨五点发起进攻。 首先由炮兵部队进行饱和攻击,然后由骑兵突击,最后步兵收尾和打扫战场。 整个战斗在三月初三下午四点结束,共用时十一个小时,共歼敌六万七千四百五十二人。经过三天搜索后,已经确认,此次进攻获得全胜。 五大派所有门人弟子,无一漏网,无一活口。 奴才此份汇报发出之时,五大派所有建筑均已被夷为平地,至此世上再无五大派。 奴才再叩首。 (本章完) 231.世事变幻,瞬间豪杰变魍魉 看完这份简报以后,东方不败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与魔教世代纠缠,已经数百年的五大派,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不,不能说是无声无息,只是在自己夫君强大的实力下毫无反抗能力罢了。 相信,夫君调动那个第三军发动进攻的时候,一定是惊天动地的。 简报是三月初七发出来的,也即是这个第三军消灭了所有有生力量后,还继续搜查了三天才把这五大派夷为平地。 这是多么嚣张和无所顾忌的作风,其实东方不败此时也知道,自己夫君其实就是这大隋的无冕之王。 在前朝无比威风的女帝,到了自己夫君面前,和自己一样,都是百炼精钢化为了绕指柔。 李睿一句话,女帝杨婵儿就能为之改变朝政。 所以,放眼整个大隋,能做到挥手间让五大派灰飞烟灭的,也只有眼前这个色色的夫君了。 想到情深之处,东方不败放下了所有的矜持,其实东方不败也知道,自己在李睿的面前也没什么好矜持的了。 东方不败到底是卫星境界的强者,恢复力就是强。 也不管现在是大白天,索性就破罐子破摔,对着依然搂着自己细腰的李睿扑了过去。 一时春光无限,只是又苦了刚刚休整过来的方如意,又被动的卷入这场胡天胡地之中。 在东方不败以身相报的时候,五大派围攻黑木崖残存的两百多人也抵达了洛阳。 由于沿途官府都在通缉这些里通外国,勾连突厥的五大派江洋大盗。因此一路行来,这些五大派的漏网之鱼,从刚开始的明目张胆的赶路,变成后来昼伏夜行的潜逃。 也就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李睿利用官方舆论的力量,硬是把以前堂堂的五大名门正派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卖国贼。 所以,朝廷处理卖国贼那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所以,各地官方展开对五大派所有产业的狙击和没收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所以,调集重兵剿灭这些卖国贼的巢穴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一时间,从人人敬仰的武林名宿变成人人喊打的卖国贼,这种心理上的落差,瞬间就摧毁了五大派所有人的心理防线。 因此,在黑木崖漏网的接近一千人,在经过沿路官府捕杀,走失,逃亡后,能陪着五大派掌门到洛阳的人数也就只有区区不到两百人了。 沿路逃亡,这些五大派的人,自然也都打听到了五大派现在的处境。 据传说,五大派的宗门被发怒的神明降下天雷,剿灭活人后把整座山门夷为平地。 现在这两百人也即是五大派仅存的门人弟子了。平均一个门派不到四十人,这也是这些门派最后的苗裔了。 死一个也就是少一个了。 由于名声已经臭了大街,五大派现在,那就是人人喊打的臭老鼠。 以后就不会有人再投入到这些门派中了。 也就李睿一个绝户计,就轻易的断了这五大派的传承。 让他们被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广大的老百姓所唾弃,那就自然永无翻身之日。 其实,李睿也不是凭空捏造和无中生有的污蔑这五大派通敌。 只是,这五大派历史太过悠久,树大有枯枝,难免会有不肖门人做出一些为了金钱而背叛祖宗,勾结突厥贩卖铁器、粮食的事情。 李睿掌握了这些证据后,在长孙无垢掌握的大隋月报上详细的进行了披露。 有时间,有人物,有事实。由不得你不信。 这种舆论导向的力量是可怕的,瞬间这五大派在士林中的支持者和同情者立即就销声匿迹。 此时,谁要是站在五大派那边,那就是卖国贼啊。谁都不蠢,于是不管是士林子弟,还是门阀世家,个个都赶紧和这五大派划清界限。 其实,也有极少数女帝的铁杆支持者是知道原因的。 没什么,只是这五大派得罪了李睿的一个女人,所以导致如此结果。 不但要赶尽杀绝,还有遗臭万年。 由此大家略略看到了一丁点软饭王李睿手段的狠辣和决绝。 这就是杀人杀死,既要从肉体上消灭,还要从精神上和荣誉上共同摧毁,让他们再无翻身的余地。 一旦这五大派的名誉没有了,声誉没有了,民间的影响力没有了。这些门派自然也就没有了。 就这么简单,从头到尾不过一个多月,在李睿的立体滚筒式的打击下,五大派的人没了、地盘没了、山门没了、名誉没了。 好在洛阳本就是龙蛇混杂之地,人口已经有上百万,五大派也在这洛阳各有底蕴。 所以,这两百来人混进来以后,还是能很好的隐藏起来。 当然,只是他们自认为是很好的隐藏。其实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了黑山卫情报署眼中。 只是,现在李睿还没有想好如何处置他们,也就让他们暂时逍遥一阵子再说。反正他们也只能像老鼠一样的活着,对大隋,对黑山卫,对魔教已经毫无威胁了。 当然还是要提防,这些人的伤势好了以后会狗急跳墙的对李睿或者是对东方不败展开自杀式攻击。 现在这些五大派残存的人,在洛阳一番上下打探,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败的一塌糊涂了。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东方不败嫁给了当今软饭王当小妾。软饭王恳求女帝出兵剿灭了五大派,并同时搞臭了五大派的名誉。 所以,女帝杨婵儿很无辜的成了昏君,成了东方不败的庇护着,成了五大派的敌人。 至于娶了东方不败的那个睿亲王,经过讨论,五大派一致认为,这个只会仗着女帝宠爱而吃软饭的软饭王李睿是没什么本事的文人,不足为虑。 至于要挽回这种形势,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先挽回五大派的名誉。 而要挽回五大派的名誉,就必须要具有无上威严和信誉的皇家来出面澄清。 没办法,自古至今,哪怕当朝的皇帝再昏庸,除非造反了,否则,老百姓都会天然的相信皇帝说的话。 那圣人天子口含宪章,金口玉言的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念已经深深的植入了大隋百姓的认知之中,不是能轻易改变的了的。 而五大派要翻案就要逼着皇家改变说辞。 可如何要皇家改变说辞呢?太难了。 女帝由于多场对外战争的胜利,开疆拓土无数。去年又成功的扫清了大隋国内的各种叛乱。 经过长孙无垢的大隋月报和各地的免费学堂的不断宣传,女帝在民间的威望简直就是只追混一大同的上古尧舜禹三位圣皇。 现在莫说女帝说什么就是什么。 哪怕你要是在公开场合说女帝一句坏话,都有可能会有一个甚至是一群刚刚能吃饱饭的人冲出来打死你。 这种情况下,五大派想要翻案只能想别的办法。 好在,五大派的掌门都是巅峰大宗师或半步巅峰大宗师,在漫天的炮火和沿途的追杀中又有忠心的弟子舍命相救,所以,他们五大派的掌门都幸存了下来。 还能在洛阳找到一个秘密基地,聚在一起开会商讨对策。 “我们可以言辞恳切的写一份陈情书。 写清楚我们和魔教只是武林中的争斗,我们五大派并无里通外国的主观愿望。 而且以后,我们会帮助朝廷继续加强对武林的控制。 鄙派在洛阳还有些底蕴,应该可以把我们的陈情书递到女帝的案头。诸位看如何?” 武当派掌门玄机子说出了一个想法。到底是千年大派,都到如此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还能有如此底蕴,确实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大隋月报里面的几个里通外国的案子,我也看了,确实是我们五大派的不肖弟子所为,这个无从抵赖。怕是陛下已有成见,我们不好挽回了。” 倥侗掌门长青子有点悲观的接口。他到底是巅峰大宗师,有了一段时间的缓冲、疗伤,现在腿伤也已经好的七七八八了。 “是的,我同意长青子掌门的说法,有了那个软饭王在陛下身边吹枕头风,我们怕是不好扭转陛下对我们五大派的成见了。” 五岳剑派的左冷成摇摇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绝心师太,你一直没有什么言语,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少林的不问大师对同为出家人的峨眉派掌门绝心师太提出了问题。 “贫尼能有什么想法?”绝心师太横了不问大师一眼,似乎是在怪这老和尚打扰了她的自闭。 “行了,咱们两个几十年的交道了,谁还不了解谁?”不问大师揭了老底。 “论智慧、论权谋,咱们这里恐怕就只有左掌门能和你比较一下。都到这个时候了,你就无需藏拙了吧?” “哎,不是贫尼藏拙,而是贫尼想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可能,但是操作起来无比麻烦。” 被儿时的玩伴,现在的少林掌门这么半逼迫,半讨好的这么一挤兑。峨眉掌门绝心师太还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贫尼一路上都在仔细琢磨这次的五大派攻击黑木崖的前后经历。 左掌门的指挥没有问题,我们一路进攻中,最先碰到的变数是什么?” (本章完) 232.五派掌门,已到绝地欲翻盘 绝心师太提出问题,并没有等其他人回答,而是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了下去: “第一个变数是魔教教主东方不败居然是一个女人这个事实。 但这个事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的呢? 贫尼记得我们得到的情报是说,这东方不败在参加东部突厥举行的武林大会的时候还是一身男装,而且还受了重伤。 所以,贫尼判断是在那场武林大会之后,或者就是在那场武林大会之中这东方不败和那个软饭王勾搭上了。 你们应该记得,我们大举进攻黑木崖也是得到不久之前,东部突厥曾经调派过三万骑兵攻击过黑木崖。 我们判断他们有可能两败俱伤,我们才会毅然决然的出兵围攻黑木崖。 现在看来,当时的东部突厥骑兵确实是给黑木崖造成了巨大损失,不然这次我们也不会仅仅花如此小的代价就攻上了黑木崖。 但是,贫尼要问一句,上次攻击黑木崖的东部突厥骑兵的损失是多少?你们知道吗?” 左冷成一边听一边给绝心师太端来了一杯茶水,并谦虚的说: “请师太指教。” 喝了一口左冷成端来的茶水,绝心师太单手合十对左冷成表示了感谢,然后也不卖关子继续说出了她的发现。 “不问这老秃驴知道,贫尼自小养了一只金雕,最喜欢到处惹事。也不知道偷吃了峨眉附近多少农家的牲畜,自然峨眉的猴群也是遭了殃的。” 看绝心师太对着不问大师就喷,还一口一个老秃驴,其他三个掌门也都面无表情的听着,看来是早就习惯了这两人的拌嘴。 很明显,这绝心师太和不问大师,年轻时还是有故事的人。 还是不问大师老脸有点下不来,就张口打断了一句: “说的好好的,怎么说起你家小金了?想骂我就直接来,何必拐弯抹角?” “我呸,此时贫尼哪有心思骂你这个秃驴。你闭嘴,听贫尼说。”绝心师太也懒得计较自己的话被打断,骂了一句后继续说。 “在我们分散突围的时候,我们峨眉派误入了一个山谷,山谷不大,但一面是绝壁,向下似乎很深。 贫尼就想带着弟子们先进去躲一阵恢复恢复体力,等敌人撤走后,我们再离开。 当时也就贫尼的功力还是保留最多的一个。于是,贫尼就和小金配合,由小金带着贫尼下到绝壁底端去探探路。” 听到这里左冷成对绝心师太深感佩服,要是他,绝不会自己下去探路。哪怕自己的功力毫无损失,面对未知的危险,也是要安排门人弟子去探路的。 没什么原因,自己的肩头可是担负着整个五岳剑派的兴衰,岂能轻易冒险?也就是说,自己的命更值钱就是了。 此时,左冷成听到绝心师太在继续说,只是以绝心师太半步巅峰大宗师的实力,此时说话也有点发抖。 “当时虽然是烈日正午,但山谷内却是雾气弥漫,实现不是太好,贫尼骑着小金刚刚离开绝壁不到五十丈,或许距离地面大约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二十丈高度的时候,小金再也不愿意往下飞了。 贫尼开始还没有觉得什么,因为小金的直觉很灵敏,它不愿意飞下去,那谷地里面就一定有什么绝世凶物。 但往往绝世凶物就意味着有大机缘存在,贫尼当时抱着侥幸心理,又加之是正午阳气正盛之时,一时贪念大起,强行就要小金向下继续飞行。 小金也是通灵之物,知道我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性格,无可奈何之下,小金又下降了十丈的高度。 此时我们已经进入了那团云雾之中,一阵山风吹过,终于让贫尼看到了谷底的景象。” 说到这里决心师太停顿了一下,似乎很不愿意想起曾经看到的景象。但有似乎必须说出来。 如此停滞、纠结了一会以后,还是在不问大师不断“看到了什么”的催促下,才说: “我看了满坑满谷的尸体,是的满坑满谷,填满了整个山谷。有人的有战马的,从小金飞掠过的轨迹来判断,这些尸体,足足摞起来有十丈之高。” 到底还是五岳剑派的掌门左冷成机灵,马上就接口猜到: “那就是三万突厥骑兵的下落了?” “是的,全部都是突厥骑兵的装束。他们被什么人杀死后,就那么抛尸山野了。厚厚的一层层摞起来,很明显就是从绝壁上直接向下抛的。” 然后,崆峒掌门长青子反应了过来: “按说,魔教没有这个实力,而且魔教众人也不会让敌人抛尸荒野,这和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他们至少会把遗骸火花。让生灵回归大地的怀抱。 所以,那个时候就是有人插手了魔教的战争。这个人一定就是陛下,只有她才能安排部队给魔教解围。” “应该就是陛下安排的,贫尼这段时间动用了一些底蕴,安排门人弟子仔细打听过,那段时间,那个软饭王李睿在西部突厥旅游。” 绝心师太同意了长青子的意见,这事不可能是李睿的首尾。 一个在朝内毫无无权位的空头王爷,是无法调集兵力去灭掉突厥三万骑兵的。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女帝陛下本人了。 “你分析了那么多,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问大师有点莫不着头脑了,他是武学高手,但也仅仅是武学和佛法精深,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是不太有感觉的,久而久之,也就不太会去想那些阴谋诡计了。 刚刚耐着性子听了那么多,已经是他对自己儿时玩伴的一种尊敬了。 现在耐性也基本耗尽了,就忍不住出声询问起来。 “笨死你得了。”绝心师太一副嫌弃的口气对不问大师怼了过去。 “要说简单一点,就是我们这五大派今日之处境都是女帝陛下造成。” “这些,贫僧都知道,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解决方法。你扯那么远干什么?还扯什么突厥骑兵的覆没?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不问大师还是转不过来这个弯。 “唉,”绝心师太叹口气,多年的佛法修为让她迅速冷静了下来,耐心的解释: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陛下在那个软饭王不在场的情况下,都派兵去帮东方不败这个贱人,这说明什么?要知道,东方不败这个贱人可是女帝陛下夫君的小妾,严格来说应该是女帝陛下的情敌。 可是,女帝陛下为什么还要捏着鼻子认帐,还要帮自己那个吃软饭的夫君去讨好一个小妾?” “这说明,软饭王在女帝陛下的心里很重要,女帝陛下很在意那个吃软饭的家伙的心情。” 不问大师终于转过弯来了。 “那就是说,我们只要能掌握那个吃软饭的家伙,就能通过他说服女帝陛下恢复我们五大派的名誉?” 此时,不但不问大师知道了决心师太要表达的意思,房间内五大派掌门人也都知道了这层意思。 “不错,解铃还须系铃人,是因为这个软饭王爷导致女帝陛下下令对付我们。现在只要这个软饭王爷再去求女帝陛下,那么女帝陛下自然会帮我们恢复名誉。” 左冷成也恍然大悟的说着。 但绝心师太马上就是一桶冷水泼了下来: “问题就来了,我们有什么资本去让软饭王爷帮我们?要说美女,我们五大派就没有比东方不败那个贱婢更漂亮的。 要说财富权势,有女帝陛下的宠信,我们更是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条件。刚才,我就在为这事烦恼。 明明推开门就可以有一条路可以解决问题,可是我们没有打开门的钥匙啊。” 五人一时都没有办法,屋内陷入了一阵尴尬的沉默。 半晌以后,武当掌门玄机子突然说了一句: “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既然无法收买这软饭王,那我们能不能威胁他,让他就范。从而帮我向女帝求情?” 五月剑派掌门左冷成仔细想了一下,分析道: “有道理,可是既然诱惑不来,那自然也威胁不到。要是说最有力的威胁就是说着软饭王不守赘婿的规矩,到处留情,招蜂引蝶的。 可是女帝不但不在意这些,反而主动帮他纳了许多房小妾,就连这东方不败和这软饭王的婚礼仪式,都是女帝在操持。 按说,女帝这么不在意这软饭王纳妾,自然就不会在意这个人。可是种种迹象又表示,女帝陛下无比重视这个软饭王。 哎,只能说这个叫做李睿的家伙真是媚功了得,把女帝陛下吃得死死的。” 玄机子不死心,说:“那我们绑架弘农李氏的人来威胁这个软饭王来就范?” “没用,我开始就考虑过,让后去打听了一下。这个李睿虽然是弘农李氏的嫡子,但其亲生母亲早已过世,他的父亲在年前也过世了。 现在弘农李氏是他的大哥在当家,他们还巴不得这个李睿早点死。 其实,就算他父母健在也没用,要是他的父母和他的关系好,怎么也不会要他这个嫡幼子来入赘皇家了。 他在弘农李氏一直就是一个小透明,整个弘农李氏就没有人关心过他。他自然也不会对弘农李氏有所牵挂。 所以,这招没用。” (本章完) 233.教育子女,魑魅魍魉定大计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脆我们直接绑了这李睿威胁女帝陛下好了。”长青子听着左冷成的分析,有点着急的乱叫了一嗓子。 结果,这一嗓子让房间里面的人,眼见里面放出了精光,一起看向了他。 左冷成没有去评价和探讨长青子的主意好不好,而是直接讨论起了如何执行的可行性。 “可是这个软饭王经常到处旅游,很难抓住行踪。” 这下可把长青子吓坏了,要知道就算这个计策最后成功了,出这个主意的人,必然会被女帝千刀万剐。 你敢动女帝的心头肉,女帝会饶过你? 哪怕是一直以礼相待,但实际上是在绑架这软饭王,就算是以后女帝答应了五大派的要求,恢复了五大派的名誉。 那非常有可能的是出这个主意的崆峒派会被连根拔除掉啊。 所以,长青子脸都绿了,连连摇手: “这个主意不是我说的,是你们误导我说出来的。” 绝心师太冷冷的看了长青子一眼,不带任何感情的说: “长青子掌门放心,我们五大派同气连枝,自然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你放心我们不会让你单独面对女帝陛下的怒火的。” 虽然绝心师太说的就好像是真的,但长青子在她的眼神中看不到一点点真诚。 此时,长青子总算是明白过来了,他恨不得一掌劈死自己。 但事已至此,也只有自认倒霉,再找其他的谋划了,其实这老尼姑一早的打算就是绑架软饭王,从而让女帝为了她的心头肉而让步。 但是,为了避免女帝找后账,他们谁都不愿意把这个谋划说出口。 只有自己这个傻子,还真以为大家是在讨论如何为五大派恢复名誉的方法,情急之下,就冲口而出。 现在,其他四大派都找到的替罪羊,哪怕自己现在退出这个五大派联盟,这个黑锅自己还是背定了。 既如此,长青子也不是拿不起放不下的人,也就对着周围团团一揖,然后立起身,盯着另外四人的眼睛,悲壮的说: “如果事情办不成,大家玉石俱焚,那就什么也不说了。如果这是,最后办成了,希望大家以后在能力范围内帮崆峒派一把,就当是各位还我这个人情。” 一直盯着四人都缓缓的点头,长青子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马上就转换了思路,接着问了刚才左冷成问的那个问题: “这个软饭王行踪不定,身边必然又有众多高手保护,咱么就算是有这个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恐怕也是没这个力吧?” “有机会的,我们的山门虽然被朝廷摧毁了,但在洛阳的眼线还是有一些幸存下来的。最近,这些探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终于探听到了一些有用的消息。” 绝心师太摇摇头,表示长青子的话不全面。 “近期,大约是两个月以来,这软饭王都会陪着他的子女在郊外玩耍。按那个软饭王的说法,这是要孩子们体验大自然。” “那我们直接绑架女帝和那软饭王的孩子不就好了吗?” 长青子想着,自己反正是悲剧定了,什么话都敢说了。现在连绑架未来的太子的主意都能说出口了。 一直显得憨憨的少林掌门不问大师,立即就出言否定了长青子的这个提议: “绑架软饭王还可以威胁到女帝,绑孩子那就真是找死了。不说那李睿有许多子女,我们不一定分辨的出来哪个是女帝和他的孩子。 关键是,孩子没了,他可以再和女帝生一个。但是,要是我们让孩子不说受伤,受到哪怕一点惊吓,我们五大派将永无翻身之日了。” 长青子久久的看着不问大师,缓缓的点头。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不问大师和决心老尼姑绝对是一伙的,都联合来给他下套子的。 不然,先前讨论的时候,什么都搞不清楚的老和尚,现在分析问题却又如此精辟? “绑架孩子难度小,容易成功。”长青子坚持。 “成功了也没有用,筹码不够给力,女帝不会买账。白白让女帝提高了警惕,也还会白白牺牲我们五大派那些幸存下来的暗子。不划算。” 不问老和尚也不装了,直接怼了回去。 “好了,就这么定了,目标就是软饭王李睿。 咱们各自发动残留的那些暗子,获取这个李睿的活动轨迹和规律。然后,我们再研究一下如何避开他的那些保镖侍卫。 争取在这李睿留在洛阳的时候就办成功这事,不然一旦他又到处旅游去了,那就遥遥无期了。” 左冷成最后以攻击黑木崖五大派联军话事人的身份,定下来了这件绑架李睿的大事。 说完以后的左冷成伸出右手,嘴巴里轻声说: “一定成功。” 玄机子第一个相应,也伸出自己的右手搭在了左冷成的右手上,轻声说:“一定成功。” 接着是不问大师和绝心师太。 四人都搭上了以后,一起看着长青子。 到这个地步,长青子已经没有退路了,他要是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不答应,那么很有可能为了保密,这四人会联手先击毙他。然后在干掉倥侗派余下的几十个门人弟子。 自己死了就死了,谁让自己蠢了呢? 可是,自己的门人弟子对其他四大派都没有防备。 是啊,都是刚从官府追杀和大炮轰击中逃得残生的难兄难弟,此时谁又会去提防身边刚刚还在一起战斗的战友呢? 要是此时四大派突然对崆峒派发难,自己的崆峒派怕是都等不及女帝陛下的报复,立即就会烟消云散。 于是,最后,长青子的手也搭了上来。 最后手握在一起的五人,同时轻声但坚决的吼着: “一定成功。” 绝心师太的情报是对的,李睿这段时间晚上都在陪各位小娇妻。 但白天的时间,他处理完一些黑山卫系统内必须他处理的大事以后,所有的时间都拿出来陪伴自己的儿女了。 对李睿来说,这两个月,正是人间三四月,春光绚烂,草长莺飞的好时候。他说过要自己教育子女,自然是要说到做到的。 自己这些孩子,都是在宫廷里面娇生惯养长大,别说不食人间五谷了,就算是基本的蚕桑稻麦都分不清楚。 所以,李睿给他们上的第一节课就是到郊外,到农田里去。 当然,李睿是不会像那些老夫子一样呆板的教学。 他往往会把一些基本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去,比如认识农作物,几个孩子比赛,谁能认识更多,谁就能多吃一串他亲自烤的烤肉。 这现场芭比q的魅力,可不是这几个半大孩子能够抵抗的。 所以,李睿的教育非常成功,在成功教育孩子知农时、识农桑,了解农民的疾苦的同时,又加深了孩子们和他这个父亲的感情。 真是一举数得。 女帝、长孙无垢以及李睿的其他女人们,也是直到现在才发现,自己的夫君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 不但会编写给孩子开蒙的三字经,能开创心学这一学科,还能身体力行的给自己的孩子们启蒙。 要知道作为一代帝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懂得民间疾苦,不做一个“何不食肉糜”的昏聩之人。 所以,女帝很是欣喜的看到了自己长子杨佑的成长。 也不过两个多月,自己的儿子长高了,晒黑了,但活力十足,精神健旺许多,整个人都由里到外闪闪发光。 这种现象自然也发生在其他的子女身上,李睿一直都是一视同仁的对待自己的子女。 (本章完) 234.一视同仁,世上惊现不老仙 李睿并不会因为杨佑是未来大隋的接班人而格外加强训练。 只不过杨佑是年级最大的,也懂事的早。从而在李睿的教育过程中自然是收益最大的那一个。 孩子的母亲们知道,李睿能为孩子们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有很多活动,都是李睿临时起兴致而突然举办的。 事先,甚至李睿都没有完整的计划。 所以,为了自己的儿女的前途着想的母亲们决定,不管李睿做什么教育都先生搬硬套的记录下来。 哪怕是暂时不懂其中的深意也没关系,先让孩子们死学、死记下来再说以后的理解和融会贯通。 所以,李睿玩游戏的现场,除了有大量的龙卫提供安保以外,还有十来个记录员,随时记录李睿的一言一行。事后好研究,这当代文圣亲自下场教育子女的一言一行中所包含的深意。 自然,这就会导致对李睿言行的过分解读。从而让一个普普通通的语言变成具有教育意义的,令人深思的圣人语录。 当然,这种记录之下,让李睿没有想到的是,他平时说顺嘴的一些,偶尔文抄出来的上一世的一些格言、诗词,自然就成为了这个世界文圣李睿的格言和诗词。 自然,就算是李睿知道,他也不会有什么抵触心理。反正只要对学子、对人的人生起到了提示或激励作用就好。 至于是不是原版又有什么关系? 话说回来,就算是他李睿所说又能有什么不对吗? 是啊,其他人能说,又为什么不能是他李睿说出来的呢? 又不是什么高科技? 就算是高科技,现在黑山科学院那边已经做出来了蒸汽机的原型机,只是材料还不是太过关,气缸的保密性不高。还不能投入真正的大规模量产,更无法实用化。 其实,李睿是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的。 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先拿下东南亚这个盛产橡胶的区域。 只要拥有了高密度的橡胶,解决了蒸汽机密封的问题,真正的工业大时代也就可以开始了。 以前的李睿其实有点犹豫,自己加速了这个世界的科技发展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但在专心陪伴了自己的子女两个多月以后,李睿下定了决心,哪怕只是为了这些自己孩子们的未来,自己也要给他们一个创造未来广阔的生存空间的基础。 不错,李睿决定不在顾虑和犹豫,大刀阔斧的去推动大隋的进步。他只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动大隋的进步,而不是推动世界的进步。 李睿还没有那么高尚,他生而为大隋人,自然是只有为大隋考虑。 如果这个时间上有一天只能有一个种族存在,李睿希望那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大隋子民。 如果这是世界上只能有一个国家存在,李睿希望那是自己子孙创立、继承、发展、合并后的大汉帝国。 现在,李睿就在平时的游戏和玩闹中,把这种观念潜移默化的植入到自己子女的脑中。 让他们真正的知道,什么是兄弟?什么是自己人?什么是敌人? 李睿不知道自己能活多少岁,但按照如今自己的修为来看恐怕会活成一个老妖怪。 他有的是时间来不断调整自己的布局,相信总有一天,让世界围绕自己意识来运转。 此时李睿和女帝的三个嫡子,杨佑已经快满八岁了,他的两个弟弟,李复也快有七岁,李兴也是五岁。 在民间这就是天真烂漫的时间,但在杨佑和李复看来,他们就已经开始担负重任了。 有时候习惯的力量也不是李睿一个人一下子就能改变的,在所有人,包括朝中大臣和黑山卫系统内部的所有人眼中,这两个儿子和其他的儿女就是不一样,甚至和他们的同胞弟弟也不一样。 他们两个天生就具有责任感。 他们两个在李睿的所有儿女中,排行老大和老二,所以,他们倾注了女帝最多的心血。 由于嫡出和年纪,命中注定,大儿子姓杨,是要继承大隋的,而二儿子姓李,更是李姓的长子,未来是要继承李睿的黑山卫的。 而其他的弟弟妹妹们,以后如果有出息自然是可以自己开疆拓土,如果想躺平咸鱼,自然也有这两个哥哥照顾他们。 当然,李睿以及这些孩子的生母都不太允许出现这种情况罢了。 这两年由于李睿到处乱跑,所以李睿的红颜知己们,大家都无所出。其中最着急的不是别人,而是被娶回来就那么被扔在洗梧宫的方如意。 方如意本来就是方腊这个反王的女儿,而且又是经商的出身,虽然李睿没有对她有所歧视,但李睿的众妻子却和她没有太多共同话题。 本来杏儿、漓儿各自掌管李睿的商业运营和工业城,应该是和方如意有些共同话题的,但两人都有自己的一大摊子事情要忙。 稍稍空闲下来一点时间又要给予孩子最好的教导,于是也没有时间来应酬这个新晋的妹妹。 她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是比女帝和长孙无垢两人来方如意的寝宫,次数多一些罢了。 而女帝和长孙无垢两人,那是雷打不动的,一个月来一次方如意的寝宫,寝室检查的因素更多于生活关心。 而只要在洛阳皇宫内住宿的李睿侍妾们,包括长孙无垢,每天都要定时到女帝寝宫给女帝这个大姐请安。 没办法,这是规矩。 只有女帝才是李睿的妻子,其他人,虽然李睿把她们同样视为媳妇,但妻妾有别这一点,也是李睿改变不了的规矩。 给女帝请过安后,大家还要去给长孙无垢请安,没办法,名分在那里。李睿不是皇帝,没有皇后之说。 这长孙无垢占了一个平妻的身份,从法理上来说,地位仅次于女帝杨婵儿。所以,一般情况下,众女这么女帝、长孙无垢这两个地方一奔波,一上午也就去的差不多了。 再加上,各人都有自己的一大摊子事情,就算是要去宫斗,时间上也是很不充裕的。 你要是没有干好李睿交给的那一摊子事情,被李睿责骂或被李睿收回经营权利这都还是小事。 关键是,大家都有子女,都要为自己生的子女的将来谋划。一旦她们这做娘亲的没有了自己的一摊子事业,以后就无法支撑自己子女的前途。 自己到老了,也就无依无靠了。 特别是跟着李睿时间越长的几个女人,心里这种紧迫感就越强。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她们逐渐发现,自己在一天天走向了盛年,成为盛开而美丽的女人。 但,这五六年李睿的容貌几乎就不见任何改变。 要知道,盛年以后就是衰老,就是年华不再。要是李睿也一起衰老,大家还能互相理解,相濡以沫。 但李睿的容貌以及体力,依然犹如二十四五岁的时候那么年轻和充沛。 本来女人就比男人衰老的快,在加上这李睿的逆天机缘,这就给了他所有女人以巨大压力。 因为,这李睿明显就是不能和自己等人一起老去的感觉啊。 也就让她们不得不在培养下一代上多花功夫。 至于那卫三娘和柳琼花更是一年到头都不着家,基本上就是满世界到处跑的角色。方如意更是只在自己进门的时候,以及逢年过节的时候可以见见她们。 所以,方如意现在知道这些情况后,最期盼的就是赶紧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让自己以后老有所靠之后,就可以学习卫三娘和柳琼花,她也想开拓南洋的市场啊。 (本章完) 235.不败有喜,回娘家布局宗教 那可是李睿曾经许诺给她的地盘啊。 要不是这样,她方如意也是要脸面的人,怎么会主动上门和东方不败这个江湖儿女一起伺候李睿? 人啊,从来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的,哪怕是所谓的一家人,也是如此。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在李睿陪孩子、方如意迫切求子的心态中,平淡而坚决的过去。 隋,大业十四年六月初七。 在洛阳盘桓了数月的东方不败今天终于要离开洛阳回她的黑木崖去了。其实东方不败是舍不得回去的,但李睿却用了一个她不得不回去的理由劝服了她。 经过李睿这么久的辛勤劳作,那个迫切想怀个孩子,在孩子生下来以后,自己就可以奔向自由世界的方如意的肚皮还没有任何动静的时候。 东方不败却怀孕了,方如意得知消息后,简直就是羡慕妒忌恨啊。她们两人最近几个月可都是经常一起伺候李睿的。 可为什么糊里糊涂的东方不败却怀上了,而她这个精心备孕的却没有怀上呢? 如此明显的对比,让一直都用元力检查两人身体的李睿不得不接受,他一直以来很担心的一个残酷的猜想变为了现实。 这几年中,不知什么原因,也就只有东方不败一人怀孕,李睿的其他女人谁都没有怀上。 联想到自己体内的阴阳元力,以及现在已经在意识海中蜕变为阴阳金丹的那个玩意,李睿就已经有了一点大胆的猜测。 这几年虽然李睿巡检各军,但还是和卫三娘、檀儿、玉儿有过夫妻之事的,可是,仅仅就东方不败一人开花结果。 现在,李睿有八成的把握自己的猜想是现实了。 或许是东方不败现在是卫星境的境界,从某种角度来说,已经超越了这个世界人类武学的天花板。 也就是说,东方不败或许也产生了某些不知名的基因变异,如此以来,东方不败才能接受李睿强大的基因,并孕育出后代。 此时,李睿真是庆幸,在前几年自己的功力境界还没有这么变态以前,就专门花了三年时间,生下了那么许多儿女。 不然,现在就算是有时间夫妻团聚,这些女人恐怕一时半会也接受不了自己强大的基因,孕育出后代了。 劝东方不败回黑木崖,李睿其实只是说了一句话,提了几个问题: “现在,整个皇宫中,就你一人身怀六甲,你能确定其他人没有嫉妒只心?你能确定,其他人在嫉妒之下,不会做出伤害你肚里孩儿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东方不败马上就反应过来立即回答: “我这就收拾行装,马上就走。” 东方不败虽然不清楚这皇宫中是不是会有人对自己腹中的胎儿不利,但历来皇宫之中的龌龊事情,她看话本,听说书可是知道不少。 前段时间再李睿的宠爱之下都分不清楚东南西北了,哪里还会想到这许多? 但现在既然即将为人母,自然也就从和李睿那种蜜里调油的热恋中冷静了下来,这一冷静下来,就不由想到了许多。 孕妇是最敏感的,所以,东方不败既然意识到了,那立即就要逃离这是非之地。 “哎,你怎么说风就是雨,我这皇宫干净的很,不然我那么多儿女还不都被人害死了?放心,在我们家没那么多龌龊事情。” 这点李睿还是有自信的。 在他的庞大精神力的影响下,这皇宫之中还真出不了无耻龌龊的事情。他要东方不败回黑木崖,是不想放弃魔教这个未来或许能成为统治世界的宗教信仰。 “好了,不开玩笑。” 李睿严肃下来对东方不败说: “你回去以后要做的事情就是改组魔教,先从魔教的名称,到教义都进行修改。我这里有一本类似的东西,你拿回去参考一下。想想你我孩儿的未来,你自然就有动力去做这件事情了。” 说着李睿递给了东方不败一个小册子,这个册子里面李睿文抄了一些上一世的宗教故事,什么宗教的都有,希望以此可以帮助东方不败快速建立新的教义。 李睿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他虽然可以照搬很多比如宗教的教义,比如jd教的sj,又比如glj等等。 但这都是凭空加诸在魔教身上的,搞不好就会出现反弹。 毕竟,玩教派还是这个从小就在魔教中熏陶出来的东方不败来的更加贴地气。 而魔教经过东部突厥的攻击和五大派的围攻,精英弟子伤亡殆尽,留下的又都是东方不败的死忠。 现在正是改组魔教的最好时机,要是让魔教又一次恢复了元气,重新让原来的魔教教义深入魔教教众的人心,再改组起来就会麻烦很多。 也不知道是那一条原因打动了东方不败? 反正,东方不败很爽快的同意了李睿的意见,立即就收拾起了行装,并到各处姐妹的寝宫去拜别告辞。 特别是给女帝拜别。 东方不败现在从蜜月期冷静下来以后,才想到了很多问题。 越是多想,越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从内心深处感谢女帝杨婵儿。 东方不败到皇宫后,可以说是夜夜春宵,日日专宠。 在她得意的时候都没有时间去想那么多,现在要走的时候终于明白,若是没有女帝的大度、容忍和节制李睿其他小妾,她别说享受夫君的宠溺了。 就她这种动情了的,眼中只有爱情的江湖儿女,只怕很快就会堕入宫中女人的各种陷阱,最终被人排挤出皇宫。 这种恩情,东方不败不能装作不知道。 江湖儿女,恩怨分明。有仇不过夜,有恩自然是要报的。 所以,东方不败在拜别女帝的时候,就把李睿对自己可以怀孕而方如意怀不上的猜想如实的告知了女帝。 并特意解说了一下自己的武学境界。 东方不败强调自己的武学境界,并不是在女帝面前显摆。 而是为了让女帝能直观形象的理解李睿的武学境界。 就是自己这种在人世间已经是极致之上的武学境界,在李睿面前就如同云泥之别,根本不值一提。 女帝其实也是知道李睿有着很厉害的功夫,不然也不会在祭祖的时候,可以不动声色的拦住刺客的利刃,从而保护好自己。 但女帝没有想过,李睿的武学成就居然如此之高? 听东方不败这口气,如果自己这些人的基因没有本质的提升,以后恐怕是很难再怀上李睿的孩子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夫妻间寿命的差距。 东方不败现在是卫星境界,按传说中的说法,东方不败现在是破壁境界的天人,寿命恐怕就是往五百年之上而去。 而,李睿呢?东方不败无法估计李睿未来的上限在哪里? 东方不败以报恩的心态把这些事情都和女帝说清楚后,自己心里也好受了很多。 毕竟,这么美丽而大度的女帝,东方不败也不忍心看着她就那么匆匆几十年就寿尽而去。 东方不败完全相信,女帝一旦知道这些事情以后,聪明如她的女人并不多,自然有她的应对办法。 如此忙忙碌碌有了十来天,直到今天,大业十四年六月初七,东方不败才在五十龙卫,三百黑山卫独立师战士的护卫之下,准备乘坐马车离开洛阳。 在洛阳西门外十里长亭,李睿带着众女给东方不败送行。 东方不败虽然是英姿飒爽的女中豪杰,但现在是特殊时期,作为孕妇,她也只有从善如流,听李睿的话,放弃骑马,转而坐上不是那么颠簸的马车。 (本章完) 236.动心忍性,情到深处伤离别 今天,李睿的心情其实并不美好。 这东方不败虽然在江湖上威名赫赫,甚至是杀人如麻的大魔头。 可是抛开这些魔教的羁绊以后,东方不败就是一个简单而纯粹的女孩。甚至因为长期身居高位,虽然对政局和派系之间的勾心斗角了若指掌,但在爱情方面那简直就是一张白纸。 她所有的知识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全部来自于话本和评书。 因此,李睿可以感受到,这段在洛阳的时间,是东方不败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间。 可是,自己却为了所谓的家国天下,不得不残忍的结束了这个在爱情上犹如白纸一般纯洁女孩的热恋。 半诱惑,半强迫的让她再回到那个勾心斗角的名利场。 为此,李睿真的感到很抱歉。 因此,今天李睿今天心情很不好,就是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狠心的原因。 按说自己现在什么也不缺,想要什么,按部就班的去布置就好,不至于要牺牲自己的女人的幸福去获取什么呀? 这恐怕就是自己潜意识中接触并迎娶东方不败为妻子的初衷吧? 只是因为江湖上的东方不败和成为自己媳妇的东方不败的反差太大,让自己真正的对东方不败产生了怜惜和爱意。 这才会让自己在这里久久纠结。 如果不忘自己的初心,那么在给予东方不败保护和幸福之后,就必然需要东方不败去改组魔教,为李睿,也为她自己赢得一份天下。 这才是正道。 慢慢的李睿压下了心里的那一点不舍,他想通了,这种方式是对大家,以及对自己和东方不败小孩的最好安排。 自己只是在情欲和理智之间有些迷茫了一下而已。 所以李睿临别拥抱东方不败的时候,在她耳边轻声说: “抱歉让你孤身过去,但为了未来,咱们必须这么做。拿好圣牌,保护好自己。有时间,我会过去看你。” 说完以后,手指一动,一枚两星圣牌就悄悄的滑落在东方不败的衣袖里。 当然,东方不败衣袖中的小手已经轻轻的握住了这枚圣牌。 当年李睿送给他的一枚一星圣牌,在进入洛阳见女帝的时候,被女帝收回了。当然,女帝事后也还给了李睿。 用女帝的原话是:“这种东西,不可以流落在外。” 但,今天李睿还是再给了东方不败一枚圣牌,而且还是二星的,可比当初的一星圣牌的威力大许多。 当然,更深层次的问题不在圣牌的威力。 而是,李睿和东方不败的结缘很大程度上来看都归功于他们两个互换信物的那一天。 现在东方不败的魔教教主金令还在李睿手里,而李睿的圣牌却已经被收回,这对东方不败而言是有点不公平。 虽然东方不败嘴巴里面没有说什么,但李睿可是知道,她总会有那么点遗憾。 所以,至此分别之际,李睿毫不犹豫的送上了一枚二星令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是为了一个念想,而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东方不败方便调兵。 果然,东方不败是在意这个的,并且只在意当时那个圣牌的象征意义,对多了一颗星的调兵作用,毫无感觉。 当东方不败摸到圣牌上的两颗星的时候,立即就对李睿用传音入密说: “我不要这个两颗星的圣牌,我就要那个一颗星的,那才代表你的一颗真心。” 既然送出去了,李睿自然是不会收回的,而且在往后的魔教发展过程中也是至少需要有旅一级的部队来保驾护航的。 “当时和现在不同,当时是我的一颗心给你了,但,现在你身上就应该有我给你的两颗心。我的一颗,我们的孩子还有一颗。这都是我能给你的。怎么能换?” “算了,就信你了。” 东方不败很轻易的就相信了李睿的话,并愉快的接受了那个二星圣牌。 在她看来,不相信别人太累,特别是自己的夫君,反正玩心眼也玩不过李睿,干脆就李睿说什么,她就信什么好了。 反正,东方不败知道,李睿是舍不得把她卖了的,这就够了呀。 接受了李睿好意的东方不败,转头和前来送行的方如意,以及李睿其他女人都纷纷告别。 由于东方不败在皇宫内完全处于一种与世无争的状态,所以虽然和大家接触的少,但大家对她的感觉和印象都不错。 现在听说东方不败怀孕了,还要被李睿送走,回去黑木崖待产,大家也都很同情这个傻丫头。 于是,这次送行,除了女帝和长孙无垢在各自宫里告别了以外,其他几个在家的都来送行了。 也就是,除了方如意以外,李睿的四大贴身侍女和女帝的贴身侍女,檀儿、玉儿、漓儿、杏儿和婉儿这五个人都来给东方不败送行了。 再加上各自的侍女和皇家内卫,黑山卫独立师等安保部队,这次送行可谓是大阵仗了。 又是莺莺燕燕、哭哭啼啼一阵子,搞得怀孕后变得有些敏感的东方不败也陪着掉了许多眼泪,大家才终于结束了这次送行。 看着已经远走的东方不败的马车和护送的人群,李睿还是有点小小的失落,而这种失落感很快就充斥了李睿的整个心胸。 “夫君,东方已经走远了,咱们也回去吧?” 正在李睿心中烦闷的时候,一双玉臂轻轻的挽住了他的胳膊,在耳畔轻声说着。 此时的李睿心情并不好,看着仰着一张俏脸,含羞带怯看着自己的方如意,心中莫名的一阵烦躁。 但这也是自己的女人,也不好甩脸色,于是轻声的哄道: “你们先回去,我散个步。” 虽然语调很温柔,但语气却坚定不移,不容反驳。 方如意也是跟了李睿许久的女人,对李睿的脾气多少还是了解一些。听到李睿的话以后,就知道今天自己这件事情做蠢了。 要不然,最了解李睿的随身四婢女出身的檀儿她们都一声不吭?就连女帝侍女出身的婉儿都缩在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边装鹌鹑。 自己非要充什么大头,这个时候跑过来劝李睿? 难道是这几个月李睿的娇宠,让自己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的实际处境?要知道,自己在这李睿后院的这些女人中,实际是最孤独和势单力簿的那一个啊。 这段时间,有东方不败的配合,姐妹两个才夺取了李睿大多数的侍寝时间。可按眼前的情况看来,李睿多半是喜欢东方不败大过于喜欢自己。 而自己还在这里持宠生娇?关键是根本就没什么宠啊,这宠还是借光而来的。 想通了这些的方如意恨不得打自己一个耳光,自然也不会在拉着李睿撒娇。乖乖的点了一个头,“嗯”了一声后,退了下来。 周九和孙十七和东方不败相处时间较长,为了让东方不败用得顺手,这次李睿还是安排他们两个,带着龙卫护送东方不败回黑木崖。 而李七十五现在是随时侍卫在女帝身侧进行保护,所以李睿身边目前随侍的卫星境高手就只有赵十二、钱二十一、吴六十一这三位了。 李睿有点心烦,就把其他人都打发回去了,他想沿着官道走一走,纾解一下心中的愤懑。 懒得说话的李睿用神识直接在随侍的钱二十一脑中说话: “二十一,你带你的哪队人,护送这些娘子军回去,路上小心。我今天的心烦意乱来的有些莫名其妙。” 是的,李睿已经完全从和东方不败分离的情绪中走了出来,但却依然有点心烦意乱,这就不对了。 所以,李睿多提醒了一句。 远远的钱二十一现身出来对着李睿一抱拳,表示领命以后,就继续消失不见了。 “呵呵。” 李睿被这家伙的作揖给逗笑了。也是,自己这种实力,自己侍卫的这种实力,只要把暗处要算计自己的牛鬼蛇神引出来,不就好了? 看着这几个家伙装神弄鬼,李睿的心情好了不少。也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十二、六一,你们两个带人远撤十里之外,有事我会联系你们。不用现身答复,直接执行。” 李睿继续用神识显化,在他们的意识海中直接对这两个卫星境的手下下达了命令。 一刻钟以后,喧闹散尽。 整个官道上只有一个孤零零的身影在顶着六月的骄阳,沿着官道的侧边,向着洛阳城缓步而行。 此人,一眼看过去,大约二十四五岁的年纪,但如果仔细看他的双眼,就会被里面黝黑而深邃的幽光而吸引,觉得这又似乎是一个洞悉人生的老者。 这个年轻人,身穿一身合体的,文人经常穿的月白色学士长衫,头戴白色文士巾,脚上穿的却是出门人常穿的一双黑面高帮薄底快靴。 长相是仪表堂堂,相貌英俊,剑眉朗目。双眸开合之中,流露出的阳刚之中又隐约带着一丝邪气、一丝阴柔。 此人,手中拿着一把描金黑竹折扇,一边走,一边摇动折扇。 就这么一步三摇的迈着八字步不急不缓的走着。 (本章完) 237.蜀山书院,逍遥灵儿突相遇 要不是烈日当头,热浪翻涌,道路两旁树木葱绿。你会以为此人现在正走在庙堂之上,两边都是衮衮诸公。 此人正是李睿。 他本意是想散散步,走了一会以后决定屏退左右,试着看能不能把躲在暗处让自己心绪不宁的原因找出来。 又走了大约百十米后,李睿闲来无事,留了一些神识在外界警戒,就开始内视自己的意识海。 这倒不是李睿托大或者说是勤于修炼。 其实,自从穿越以来,李睿几乎是从不会有意识的修炼,因为,李睿的终极追求从来不是成仙做祖,他只是想平淡的咸鱼一生而已。 但在这个世界想要不被人欺负、打压、迫害,就必须有自己的实力。所以,脑中的精神力怎么恢复,怎么自发的变异,李睿也就顺其自然了。 他不主动修炼,也不阻止修炼,毕竟有了一些保命的本钱也是好事不是吗? 李睿之所以现在要看看自己的意识海,是因为他刚才用意识在赵十二和吴六十一脑中显化自身形象,给他们下命令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意识海似乎多了一点什么东西。 所以,他要看看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这一内视,还真让李睿发现了惊喜。 自己意识海中那不断沉浮的阴阳元丹之上居然有那么一个小小的圆盘。这个圆盘正在抽取阴阳元丹中的阴阳之力,进入圆盘后在流出来重新回到阴阳元丹中。 重新回到阴阳元丹中的阴阳之力淡薄了许多,但却又精纯了许多,隐隐还带有一丝圆盘上金属的金黄色。 看来这个圆盘正在帮李睿淬炼和打磨阴阳之力,使之更加精纯和凝练。 至于是不是赋予了阴阳之力什么其他的特性,现在还看不出来。 当李睿把自己的意识沉浸到那个圆盘上的时候,才发现这哪里是什么圆盘? 这东西就是那天南海剑派掌门南宫羽献给自己的那个“南海天经”。 记得自己得到这镜子的第二天,就没有看到这不知名金属制作的小镜子了,想着反正自己也不打算修炼也就没当一会事情,后来事情一多也就忘记了。 没想到这小镜子居然自己跑到了李睿的意思海中,还和李睿的阴阳元丹产生了共鸣和应和。主动帮助李睿修炼起来。 这下搞得李睿是哭笑不得。 别人是巴不得自己的武学修为越高越好,可是李睿不一样啊。 他根本就不想修炼什么武学。看看现在?修炼的自己连要个小宝宝都那么不容易。 难道以后,要把自己的女人都提升到卫星境,才能再有下一代? 结果,现在好了,居然跑来一个南海天经,主动帮自己修炼? 这万一让自己又有提升,那是不是以后就更难以有后代了? 看着自己意思海中不断被打磨凝练的阴阳元丹,李睿心里苦啊! 在李睿研究自己意识海中的阴阳元丹和南海天经,让自己无可奈何的时候。 身后传来了几匹骏马的马蹄声。 李睿听到这声音以后,精神一振,难道就是那些躲在暗处的家伙们?这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容易就被引了出来? 有点兴奋,也有点失落。 这么容易就被引了出来,说明这躲在暗处的家伙们也没什么城府,也不值得自己如此重视。 可是,能让自己情绪产生波动的只是这么一些玩意么? 怕是没有那么简单吧? 在李睿想七想八的时候,马蹄声由远而近,正快速接近。 不一时,五匹骏马来到了李睿的身后。 为了避开奔驰的骏马,李睿后退一步,离开了官道,踏入草丛中。 也为了不吸入马蹄引起的灰尘,李睿用折扇半掩住口鼻,用以遮挡灰尘。 看着路边有人,而且还是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 这奔驰的骏马上的人或许是担心吓着人,也或许还是很有功德心,慢慢拉住了马缰绳,让奔马的速度缓了下来。 这样,这五匹骏马经过李睿的时候,也就是在缓步而行了。远处的那漫天的尘土也就小了许多,在普通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了。 “这位公子请了。” 马上一个骑士打扮的人干脆停住了马儿,对着李睿一拱手,礼貌的打了一个招呼。 由于骑马灰尘太大,马上的骑士都是用纱巾蒙着面,用以遮挡灰尘。 因此,李睿不动用元力的情况下,也看不到对方的相貌。 既然对方有礼貌,李睿自然也不会故作孤傲,静观其变就是。 当下也是一拱手答了一句,但由于心里还在纠结这暗处的人实在是没什么意思,这么容易就被钓出来,因此答复的很简单: “何事?” “请问公子,此地到洛阳还有多少路程?” 问路的人,倒是不在意李睿的态度,而是继续礼貌的问着。 “顺此官道而行,前行八九里地,即可见洛阳西城门。”李睿没有废话,而是据实相告。 “多谢公子。” 从头到尾,这骑士都很客气。 似乎不像是要为难自己的样子。难道这些人不是暗中窥视自己的那些老鼠? “无需客气。”李睿还是面无表情的说着。 在这个骑士向李睿问话的时候,另外四骑都停在了稍稍靠后一点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问李睿话的这个人,在这五人中身份地位是最高的。 “告辞。” 那问话的骑士,看李睿一脸戒备的神色看着自己,也知道自己似乎是有点唐突了。为避免误会,他也不多说话,立即拱手告辞。 李睿自然也不会挽留,当下依然只是拱拱手,这次连话都懒得说了。 自己是在钓暗处的老鼠,这些人既然不是自己要钓的老鼠。李睿对他们就一点兴趣都没有了。 “哼,逍遥兄对你这么客气,这个穷酸怎么这么不识抬举?” 问路的骑士很客气,可是并不代表这五人都是有礼貌、有涵养的斯文人。 当下,看着李睿一直不顺眼的一个骑士就忍不住喝问起来了。 “小虎,不得无礼。” 当下那个问路的骑士,也就是被那个小虎称为逍遥兄的人,喝止了对李睿出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逊之人。 转头对李睿说: “这位兄台,得罪了。我兄弟心直口快,绝对没有恶意,请勿介意,我替他道歉。我们这就离开。” 李睿也是无语的很,这都什么事情啊? 当下挥挥手,表示自己懒得计较什么。也不答话,继续迈着自己的八字步稳稳的向洛阳方向走去了。 看李睿没有搭理自己,也没有介意,当先问话的骑士对身后的四人说:“好了,我们走吧,此地已经是洛阳地面,路上不要生事。” 说完,拉起马的缰绳,就要带着四人快速离开。 听到这句话,再看此人如此能忍,李睿不由有了点兴趣,能忍小细节必有大图谋。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点事情打发一下这回城的路途寂寞。 说不定还能解除一些自己内心的烦躁。 “你们是什么人?到洛阳干什么去?” 李睿回头很不客气,但态度很好的问了一句。 “在下蜀山书院孙逍遥,这是我两个结义兄弟王进元、刘小虎,这是我的两个师妹赵颖如、月灵儿。我们五人都是准备进洛阳参加文、武科举的。” 这孙逍遥也不知道是江湖经验浅薄还是对李睿特别有眼缘,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不但介绍了自己的性命,还把随行的四人一起都介绍了。 并且还毫不设防的坦然告知了李睿,自己五人来这京师洛阳的目的,自己等人是来参加科举的。 一开始李睿听到了蜀山、逍遥、小虎、灵儿这些字眼,脑子立即就开始嗡嗡乱响。都没有注意对方到底说的什么内容了。 心里大叫: “完蛋咯,这大隋还能不能畅快的让自己玩耍了,还以为自己这是穿越到一个低武世界,好好的发展一些科技可就以制霸全球了,怎么这仙侠世界的人都出来了? 他们都出来了,我还怎么玩耍?那不是要被别人玩死?” 倒不是李睿听力有问题,而是这个刺激实在是太大,大到足以改变李睿的全部计划。 要是在仙侠世界,自己该吃吃、该喝喝,老老实实躺平就好,还发展什么科技啊?找死了不是吗? 奇怪的心思影响之下,就只听到了那叫做逍遥的男人最后一句话:“我们五人都是准备进洛阳参加文、武科举的。” 心念电转之下,李睿突然醒悟。 “不对啊,这仙侠中人,考什么科举啊?” 可是此时李睿又不好再问一遍对方的名字,只好凭着刚才潜意识中的记忆对眼前的人客气的说: “在下李白,祖籍弘农人氏,家中世代务农、经商。 女帝登基那年,我家搬到洛阳,现已在洛阳安家十余载。 鄙人也算是一个读书人吧,只是家传祖训务农、经商,倒是没有去想过要参加科举,也就没有关心这方面的事情,因此也不知细节如何?” 李睿开始客气了,毕竟那仙侠的大恐怖在心中久久盘旋难去,他还是非常忌惮的。 自己这个人实力,由于有几次穿越的精神力打底,在低武世界可以大杀四方,甚至可以无敌。 (本章完) 238.我是李白,疑似世上有仙侠 但自己要是碰到仙侠中人,而又不小心得罪了呢? 不说那些动不动就翻江倒海、摘星赶月的大能,哪怕是面对那些小妖、小怪,那自己这点实力就是渣渣啊。 在不清楚具体情况以前,自己还是客气点好,看来自己刚才还是因为自以为无敌而太膨胀了。 李睿悚然而惊。 感觉自己已经不是这世界的主角了。 这事告诉自己,就算眼前这几个不是仙侠中人,自己以后也要保持低调和谦虚才好,不然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高武给拍死。 就是啊,自己能穿越而来,怎么就不会有其他人从其他高级位面穿越而来?凭什么自己就是那独一无二的那个? “哦,原来是李白兄,我等是久仰大名了,只是无缘得见,今日一见果然人中龙凤。如李白兄不嫌弃,我等一起走一段,共同进入洛阳如何?” 那孙逍遥一听李睿的报名,马上更加热情起来,一骨碌从马上翻身而下,毫无芥蒂的就要和李睿一起散布。 “逍遥兄听过我的名字?”李睿有点奇怪,自己这个假名也如雷贯耳了么? “李白兄太谦虚了,虽然李白兄的大作问世不多,但哪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至今仍是我辈无法超越的巅峰啊。” 孙逍遥是真的知道李白。这完全得益于这首诗词的威力。 当年虽然是李睿的应景之作,但毋庸置疑,这绝对是某一个艺术的巅峰之作,李睿只是文抄而来而已。 随着李睿收了柳琼花以后,这首诗以及为了柳琼花当场写诗打脸众学子的风流韵事,作为故事,也逐渐在大隋各地流传起来。 这么多年下来。虽不说是家喻户晓吧,但文人骚客的圈子里面,那可是必读之诗词。 否则,用什么来赞美美女? 总不能和轿夫、走卒一样直白的说:你好漂亮,我想泡你吧? 所以,李白虽然只有一首诗词问世,但却在文坛圈子里面的名声那是久盛不衰。 “惭愧,年少轻狂,见笑于方家了。” 见到真的只是读书人,李睿的心态也稳定了一些,交流也就顺畅了许多。 见两人已经聊上了,而且眼前这个李白,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一眼看去确实卖相不俗。 而且,就这么交流几句的说辞,言谈举止也是大方得体。 虽然,刚开始孙逍遥通名报姓的时候,有那么一点似乎是走神,但很快也就和孙逍遥谈笑自然了。 这个年代,基本上不会有人去冒充名人。 一是民风比较淳朴,二是每个人的个性都很鲜明,如有冒充,时间一长必然难以为继。 加上,李睿很快进入了李白的角色,谈吐儒雅得体,因此很快这个五人的小团体就接受了这个李白的存在。 知道眼前这个学子模样的人是李白以后,哪怕开始对李睿不礼貌有点意见的刘小虎也不好再说什么。 有才之人,必有性格,这点大家都是理解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反正有个几里路就到了洛阳,此时的女子又不讲究裹臭脚。 关键是,在女帝的执政下,科举里面也开了女科。女人自然也可以到处抛投露面了。 所以,这几年,在女帝文治武功大成,因而权威日重的情况下,女子的社会地位也直线上升。 这才出现,孙逍遥带着两个师妹参加科举的事实。 当然,随着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这种事情,现在在大隋那是一种普遍现象。 虽然还不能完全做到男女平等,但轻视和歧视妇女的事情也没有人敢轻易去尝试了。 那是要挨官府的板子的。 所以,就这么几里路,两个女人走起来也是毫无压力。 关键是李睿谈吐风趣、大气,颇有魏晋之风骨。深得这蜀山书院五人之心。 聊了一会以后,大家都是豁达洒脱之人,也就慢慢的有点惺惺相惜了。 都以读书人相交,也就没有太多男女之别了。 于是,赵颖如先开口问了一个比较私人的问题: “李白兄,在如此烈日之下,一人在这官道行走,是在构思新的词作吗?” “哎,不瞒各位,家中内人今日远行,我们刚在十里长亭洒泪分别,送别后,心中郁郁,也就想着走一走,散散步,疏散一下心情。” 李睿也没有隐瞒,直接就说出了自己散布解闷的原因。 “哦,难怪刚刚逍遥师兄问路,李白兄有点不耐烦。我替小虎哥给李白兄道歉。” 赵颖如也是善解人意的女孩,马上就知道李睿是心情不好,要走走路化解一下。结果他们五人硬是打扰了别人的独处心境。 这的确有点不太好,她也就赶紧给李睿道歉。 “无妨,本来就是我心情不好,待人接物失了方寸,该是我自己要检讨才是。” 李睿也是豁达之人,见人家道歉,也就借坡下驴。 反正社交就是花花轿子抬人,大家一起说些商业吹捧的话就是了,惠而不费。 “不知京师洛阳城最近有什么新鲜事情发生啊?我们可是有很多年没有到过京师洛阳了。” 孙逍遥马上就转移了话题,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个李白不但才学高,而且情商极高,你表扬他一句,他恨不能再吹捧你十句来回敬你。 要是这样,你道歉一句,我吹捧十句,这还真是没完没了了。 所以,孙逍遥马上就打了一个茬,另外找话题了。 “新鲜事情? 最近倒是没什么,倒是春节后,因为汝阳王逼宫谋反,搞得京师里面的豪门大户们对家人奴仆进行了一次严格筛查,不知算不算新鲜事情?” “这事我们也听说了,只是传到了蜀中后,估计是传说多过于事实。说什么女帝其实是绝世高手,什么刀枪不入。 又有传说女帝是真龙在世,有龙气护体,百邪不侵,所以汝阳王的谋反就像是一个闹剧一般。 只是最后导致京师王公贵族家里大清洗了一次。 反正,什么说法都有。倒是没有一个能像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李白兄这样,一句话就说清楚了的。看来李白兄对这事倒是真了解的很。” 孙逍遥立即一个彩虹屁送了过来。 “家里做生意,自然是要多方收集信息的。倒是你们这次进京师赶考是个什么情况?不妨说说看,我虽然以前没有去了解,但是现在帮你们打听打听还是来的及的。” 李睿自然是用家里做生意做借口搪塞过去了。 而且,李睿对这大隋科举有了点兴趣,难怪女帝媳妇这段时间很忙,原来是要准备这人才收罗之事。 毕竟是自己家的事情,自己一点都不关心也不好。 不如,先问问这些人,从参加科举的人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对李睿来说,也是蛮新鲜的一个角度。 “这次科举是女帝为庆祝黑山卫平定高句丽和突厥之乱,而加的恩科,不然要到两年后,才会有正经的科举考试。” “哦。” 李睿恍然大悟,感情自己的女帝媳妇是这么为自己庆祝战功的啊。 这倒是一种蛮别出心裁的思路,直接加一场恩科来彰显大隋女帝的武功赫赫。这种做法很女帝。 看李睿只是“哦”了一声,估计李睿也是不太明白,孙逍遥接着说: “这次的主考是这几年才提拔起来的太子太傅、丞相魏征,据说还是心学大师。所以这次考试应该会很公平的。” “能参加京师的科举,那就说明你们都有举人的功名在身。怎么就你们五个人上路,蜀中到京师虽不是万里迢迢,可也是路途艰辛,怎么也没有请人保护你们?” 李睿也有点奇怪,这几个人虽然年轻,但在民间可也是能老百姓被称为“老爷”的存在,看其修为也是差的一塌糊涂。 怎么就这么轻身上路赶考? “李白兄,这是小瞧我们了吗?” “不敢小瞧,这不是人之常情吗?” “唉,李白兄,你没有功夫在身,你不明白的。 我们蜀山书院可是文武兼修,我们文试已经取得了举人功名,有资格报考今年的恩科。 我们的功夫可也是不弱,我们五人可都是达到了暗劲大成的阶段,只差一步就能踏入半步宗师的境界。 这在民间可就算是少有的高手了,哪有不开眼的蟊贼敢来找我们的麻烦? 所以,我们文武科举都报名了。” 听到这里,李睿竖起一个大拇指,喝了一声彩:“牛”。 是啊,李睿终于反应过来了。自己的眼光是被周围的人给养刁了。 看不见巅峰大宗师就认为是弱者。 可现实是,这大隋民间虽然尚武,但苦于没有功法和名师指点,一般人能达到明劲大成就算是高手了。 像这蜀山书院能培养出如此年轻,就能达到暗劲大成高手的书院,本身就是很不简单的,看来有机会还是要去拜访一下这蜀山书院啊。 咦,李睿突然惊醒,我这是不知不觉中又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到外面去旅游吗? 看来,自己确实是不太适合在一个地方呆太长时间啊。 (本章完) 239.天生媚音,诗词偷心人间事 “师兄,低调。” 很久以后,李睿还记得这四个字。不是这四个字有什么特别,而是此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月灵儿说话了。 李睿听到这四个字的声音以后,发现自己居然又又又一次恋爱了。 连对方的脸都没有见到,就听到了这月灵儿说的这一句话,四个字。那声音,就让可谓阅女无数的李睿立即就沉沦了。 以前要是有人说,听人说话的声音就能让人怀孕,李睿一定大耳刮子抽他,说这人是胡说八道。 但,现在听到了月灵儿的声音以后,李睿相信了这种说法。 现在谁要是说不信这个说法,李睿到还要大耳刮子抽他了。 难道是这女人修习有媚功? 李睿悚然而惊之下,立即快速的运起元力,在体内奇经八脉,正反循环的运转了九九八十一个周天。 发现根本就没有受到了任何功法攻击的迹象。 好不容易才让自己依然保持了表面的平静。 孙逍遥仿佛也是受不了自己这师妹的声音,也是做了几个深呼吸后,才咬着牙齿说: “灵儿,你少开口说话,你不知道你的声音会引起多大的麻烦吗?” “是。” 看着月灵儿委委屈屈的神情,李睿有点奇怪,等孙逍遥平静下来以后就问: “逍遥兄,这灵儿姑娘的声音有什么问题吗我感觉很好听啊。” “李白兄,你第一次听到灵儿的声音,你没有心旌动摇?神思不属?”这下轮到孙逍遥吃惊了。 “何至于此?好听倒是真的,有什么不对吗?” 李睿吃惊的问。 其实他是有心旌动摇,但元力鼓荡之下,也就很好的克制住了。再等月灵儿说那个“是”字的时候,就远远没有第一次听到时那么大的冲击力了。 “咦” 这下不止是孙逍遥了,就连月灵儿也是对李睿起了好奇心,不由得围着李睿转了一圈。 等看着李睿清亮的眼神后,自己内心不由的一慌,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围着一个陌生男子转圈的行为有多么的无礼。 脸上戴着面巾,所以看不出此时月灵儿已经满脸通红。但逐渐变得红彤彤的两个耳朵还是出卖了她此时害羞的心情。 看着月灵儿如此失态的表现。 孙逍遥轻轻咳嗽了一声,把李睿的视线拉回到了自己身上。 “我师妹是师傅在后山捡到的孤儿,从小就聪明伶俐,长的也是美貌无双。 只是有一点不是太好,小时候还不觉得,直到十三岁哪一年,她开口要一个樵夫帮他摘下来挂在树上的风筝的时候。 师傅才发现,灵儿师妹的声音有影响人情绪的功能。 因为,那个樵夫是师傅的仇人,本来是来找机会刺杀师傅的,结果跑去帮师妹捡风筝而暴露了自己的行藏。 以至于被师傅擒拿以后很久才反应过来,自己是不知不觉中被小师妹的声音所蛊惑了。 后来,随着年纪的增加,灵儿师妹的这项与生俱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本领就越来越恐怖。 到现在,灵儿师妹已经十七岁了,在我们蜀山书院,基本上只有师傅和我这个师兄由于是从小看着她长大的,对这声音的免疫能力还强一点以外。 其他书院弟子,基本上都会无意识的服从灵儿师妹的任何安排。 所以,这次出门,我们就要灵儿师妹尽量不要开口说话,免得给自己,给师门惹祸。” 李睿看了看,跟在队伍最后面的另外两个男人王进元、刘小虎,果然这两个家伙只是机械的迈动双腿走路,整个人一脸猪哥相,嘴角流着口水,眼神直愣愣的看着灵儿。 说来也是奇怪,孙逍遥平时也是很谨慎的一个人,可是面对李睿的时候,那叫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下,也不管月灵儿是什么心态,孙逍遥是毫不犹豫的就把自己师妹月灵儿的老底给李睿全部兜了出来。 “哎,灵儿受苦了。男儿意志不坚,怎么就是女子的错呢?”李睿开口就是一句安慰。 “多谢李白兄的理解。”月灵儿娇羞,微微躬身对着李睿行礼。 听到这声音,李睿神魂一动。想到了几首诗词,也是有感而发,当下也不犹豫,一边和孙逍遥继续向前行走,一边开口吟诵: “家国兴亡自杀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能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李白兄大才,这首诗足以为小女子正名。多谢李白兄赠诗。” 这下,月灵儿不止是娇羞了,长了十七年,第一次有人站在她这边,为她说话。 也是第一次有人赠诗词,为她开脱那魅惑之音的影响,是因为男人的不坚定,而不是她的原因。 他们都是边走边聊天,李睿和孙逍遥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两女,王进元、刘小虎走在最后。 月灵儿也不顾忌官道上的灰尘和肮脏,直接一个淑女大礼就那么半俯身的对着李睿的背影行了出来。 也不等李睿和其他人有什么反应,行礼后,自己就自动起身。如同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也就那么缓缓但坚定的随着李睿的脚步,向着洛阳步行而去。 “李白兄果然不是凡人,灵儿师妹的魅惑天音居然对你毫无影响,逍遥佩服之至。” 孙逍遥此时也很感动,毕竟自己是一直心痛这个师妹的。只是,自己能力不足,现在都不太敢和灵儿说话,生怕着了道,让人笑话。 要知道,在蜀山书院可也是英才济济,可就没有一人年轻人能不受到灵儿师妹魅惑天音的影响。 甚至很多修炼有成的文坛大儒和武道大能都不能幸免。 可是这李白却是何德何能? 本应该是受到冲击最大的,第一次听到灵儿的声音,就能无动于衷,甚至还能如此清醒的赠送诗词。这只能说明李白此人深不可测。 具体怎么深不可测,孙逍遥现在看不出来,但孙逍遥至少可以明确知道,李白此人拥有一颗坚定的内心和不屈的意志。 这是毋庸置疑了的。 看灵儿师妹对李白那个亦步亦趋的架势,仿佛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找到了心灵的依靠和归属一般,孙逍遥就有点心里不舒服。 虽然李白此人,年青、帅气、有才华,而且家中经商也似乎不缺钱,可是毕竟是已经有了家室。 灵儿师妹这是要干什么?这还没有到京师,就要荒废科考了吗? “既然咱们聊得比较投缘,我也不藏着什么了,我有一个疑问,请逍遥兄解惑。” “李白兄但问无妨。” “这官道直通洛阳,并无拐弯或岔路,逍遥兄何来问路之说?” “哈、哈,还是被你看穿了,既然李白兄坦诚相问,我要是在藏着掖着也不是交朋友之道了。” 孙逍遥倒是坦诚,被李睿揭穿后,也就不再掩饰。直接承认,并开口解释: “李白兄这里有几个大大的与众不同,引起了我的兴趣,故而逍遥有意搭讪,试图结交一番。” “愿闻其详。”李睿也是饶有兴趣的看着这孙逍遥,等他继续。 “第一个与众不同,李白兄在如此炎炎盛夏的天气之下赶路,却不避烈日,不贪林荫。只以自身固有的频率,不紧不慢的行走。 这不是在赶路,这是在郊游。 李白兄第二个与众不同的是,虽说这里距离洛阳不远,但行路之人总会有些行礼吧?最不济也要有个水囊吧? 你看你自己,一声轻便,手持折扇,这是行路之人的扮相吗? 第三个与众不同的是,李白兄难道没有发现,自己的衣衫、鞋袜太干净了吗?而且如此盛夏,李白兄行走于烈日之下,额头、鼻尖居然点汗皆无? 若不是李白兄的武道修为已经到了寒暑不侵,污秽避让的宗师境界,那就是李白兄刚刚下马车不久,纯粹只是走两步散散心而已。 而且,马车上一定是有冰盆消暑、去热,才能让你不知暑热。 反正不管是那种情况,我们作为原来赶考的举子,和你结交一番总是不坏事对不对?” “对,对,逍遥兄好见识,好心机。”李睿由衷的表扬着孙逍遥。 不愧是这五人中的大师兄,话事人。 不但能抵御月灵儿的魅惑天音,还能有如此细致的洞察力,确实不简单。 “你们几个参加科举是为了什么?” 李睿这个问题提出后,孙逍遥和两女都是一阵安静,他们要仔细想想才好回答。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本就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 走在后面的王进元学会了抢答。 “嗯,蜀山书院培养我们就是要我们为国效力的。而现在国家的正朔就是大隋。不管是女帝,还是她的儿子杨佑,目前都是这国家的代表。 他们代表着国家的现在和未来。 一个有着未来的国家,是值得我们去卖命的。” 孙逍遥思考了一会以后,也慎重的回答着。 “我们和师兄的想法一样。”两女也是如此回答。 “那你们高中进士后,有什么地方想去的吗?或者说志在何方?”这次李睿问的很小心。 (本章完) 240.逍遥灵儿,是人才尽收囊中 “这个,其实也不好说。”孙逍遥第一次对李睿有了一点点保守。 “确实不好说。”王进元、刘小虎也是一样的措辞。 “哟,有点意思,前面到洛阳还有一会的路程,你们可以慢慢的说啊。”李睿知道,孙逍遥确实不是对自己保守,而是真的不好说。 所以,李睿也不急,说完话以后,就那么慢慢的走着。 那意思很明确,既然不好说,那我偏偏就要等你们说说。要是不说也没事,那我们就不说别的,只是一起走路就好了。 六人沉默的走了不过十分钟,还是已经对李睿颇具好感的月灵儿没忍住,说了三个字:“黑山卫。” 看自己的师妹已经给自己泄了底,孙逍遥一边感慨女生外向,一边对李睿哭笑着说: “其实,我们是想加入黑山卫。只是不得其门而入,这才想着能不能通过科举后,再想办法加入?” “怎么想着要加入黑山卫?又怎么不得其门而入呢?” 听到提起自己的黑山卫,李睿的兴趣大增,立即就追问了一句。 “既然说到这里,我也不瞒着李白兄了。我们蜀山书院的院长和黑山卫第三军军长赵子彪是朋友。 其实以前也不是朋友,就是最近两年连续比试了几场以后,我们蜀山书院院长就彻底对赵军长服气了。 后来,院长总是教育我们,要想有发展,有前途,就必须进入黑山卫当差。 由于,我们都没有亲眼见过,所以一直都是半信半疑。结果在今年三月,黑山卫围剿我们的邻居峨眉派的时候,我们整个书院都亲眼目睹了黑山卫的战斗力。 峨眉派啊,拥有数千人,近乎万人的峨眉派啊。拥有大宗师的峨眉派啊,三天内就那么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土崩瓦解、灰飞烟灭。再无一丝苗裔存留。 要知道,我蜀山书院可是每年都向峨眉派交保护费的啊。 这次以后,我们院长也真正知道他是在疯狂作死的边缘徘徊了两年啊。 要是赵军长对他的挑战,稍微认真一点、记仇一点,蜀山书院只怕是早就飞灰了。 后来我们远远的看过去,来的只是第三军下面的一个旅,那个赵军长根本就没来。” “这就是我们想加入黑山卫的原因,因为他够强大,够无敌。”刘小虎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那很好啊,既然你们院长认识那个赵军长,那你们怎么会不得其门而入呢?让你们院长引荐引荐不就好了吗?” “你以为我们不想啊?可是那个赵军长是个榆木疙瘩,院长几次都向他写信,推荐我们学院的优秀弟子加入黑山卫。可都被那个赵军长拒绝了。 你说拒绝就拒绝了吧,可那赵军长的拒绝理由也很奇葩。 他居然说,他没有权利引进人员? 堂堂一个军长都没有权利招人?这话说着我怎么都不信啊。” 赵颖如在旁边也是气鼓鼓的开口了。 “我想这赵军长应该是没说清楚,他招收士兵的权利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还是有的,甚至招收军官的权利都有。 但据我所知,黑山卫的士兵来源地是固定的。还真没有对社会公开招聘的先例。” “这你也知道?那他们的士兵来源是什么? 我们就先进入他们的选兵来源地,相信等到我们够优秀的时候,我们就会被选上黑山卫。”王进元提问。 月灵儿也是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看着李睿,搞得李睿一阵头大,感觉不回答他们的问题,仿佛就是自己的错一样? “这个方法好。我记得黑山卫都是到九边精锐里面去选兵的。你们可以科举后进入九边精锐,再伺机进入黑山卫。” “多谢李白兄指点迷津。”孙逍遥拱手道谢。 “没什么,我家里和黑山卫系统内的睿丰德有生意来往,这个消息应该还是和靠谱的。 那你们就努力高中,然后,随着朝廷的安排,进入九边精锐锻炼几年,有点基础以后再进入黑山卫,那才是最好的。 否则,哪怕是误打误撞的进入了黑山卫,也是会被淘汰的。 这淘汰可不是比赛中淘汰那样轻松,这淘汰就是在各种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丧命。死亡才是最好的筛选方法。” 李睿对这些自己的粉丝倒是很宽容,自然是有什么就说什么。 说不定这都是自己未来的战士呢? 其实,也真是这么回事,若干年后的黑山卫某海外统领孙逍遥在回忆自己第一次见到领袖的时候,都忍不住为自己的青涩而脸红。 明明领袖本尊就在身边,结果他们这些人硬是在讨论如何才能进入到领袖的队伍中? 丢脸啊。 也是幸福的回忆,是的,谁在第一次见到领袖的时候,就能得到领袖的指点的?他们兄弟几个就得到了。 当然,这是后话了。现在的孙逍遥还是在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才能加入黑山卫? 在得到李睿的指点后,孙逍遥和自己两个兄弟交换了一个眼神后,互相点了点头,更加坚定了从军的念头。 就算是这次武科没有结果,自己也要去从军。 “李白兄家是做生意的,自然是交游广阔,不知能不能找朋友给我们一个从军的推荐信?不用黑山卫的,九边精锐就行。我们先去历练,打好基础再去应征黑山卫。” “你们不参加科举了吗?”李睿好奇的问。 “我们的理想就是进入黑山卫,是不是中进士并不重要。我们陪着师妹们考完女科后,就去从军。” 孙逍遥似乎已经拿定了主意,并且也帮自己的两个兄弟、师妹也顺便拿了主意。 “师妹们虽然实力也不弱,但从军太过辛苦,要是能女科中榜,在朝为官。也是危险最小的事情,我们大家也都放心许多。” “逍遥兄真是一个好师兄,不过我还是劝你们先参加科举,不管结果如何,既然来了就试一下也不错。 要是文武都中了进士,我想女帝陛下爱惜人才,或许就真的满足你们的想法,把你们放进黑山卫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看这年轻人如此冲动,李睿忍不住又给他指点了一条明路。 “还可以这么操作?”赵颖如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这是很有可能的啊。 你想,中了进士以后,要进行殿试,就可以见到女帝陛下本人。而要是文武都能见到女帝陛下,是不是就能引起女帝陛下的好奇心,或许就能有当庭面圣的机会。 到那时,什么条件都可以说啊。 退一万步说,就算没有机会当庭面圣,你中了进士就要封官,你就有向女帝陛下递交奏章的权利。那时你就是保住了这大隋最大的靠山,有什么不好解决的?”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在科举中考出好名次?”月灵儿最后来了一句总结。 “对,灵儿姑娘高见,就是这个说法。” 李睿立即挑起大拇指,以示对月灵儿反应正确的表扬。 “李大哥,讨厌。”月灵儿在没有意识到自己说什么的时候,已经一句李大哥叫出了口。 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无意中叫出了口,灵儿不由的又一次羞红了脸。 还好有面纱遮脸,别人看不到。月灵儿自己在安慰自己,却完全忽视了那红的发烫的两个耳朵。 看来自己这个师妹是春心动了,孙逍遥摇摇头也不好多说什么。 自己这个小师妹,从小就主意大,不是他这个便宜师兄能左右的了的。反正这会写诗的男人就是会招蜂引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而此时,在远处用神识紧紧锁定李睿,以便随时提供保护和支援的赵十二的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主子太厉害了,这就是用一首诗又拐骗回来一个小主了吧? 听当时的老侍卫长们说,当年主子也是这么写诗把女帝陛下给吃得死死的。 这会写诗的男人就是命好啊,不像自己这些大老粗,要凭实力单身。 李睿当然察觉的到暗处赵十二的神识锁定,但他无所谓,这是他忠心的奴才,就算是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也是只有帮他主子的。 这是李睿第一次被四大贴身侍女伺候洗澡以后得出来的结论。 这个世界,就是有主仆之分的。你要是对仆人客气,或者不让仆人做事,他不但不会感激你。 反而会觉得无比惶恐,生怕是他做的不好,你这个主子不要他了。 哪怕都已经是卫星境强者,但这种内心的精神依赖却是毫无变化,这可能就是弱势文化属性的本质吧。 他们需要一个主人。 所以,李睿还不能不让这些奴才伺候,不然他们会走火入魔的。 “告诉魏征,关注这五个人的文武科举的成绩,不许帮他们,也不要故意为难他们。给他们一个公平的考试。我要看看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人才,还是只会吹牛?” 李睿用自己的神识在赵十二意思海中直接显化,交代了自己的意思。 这就很明显了,李睿就是要给他们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然后看看他们除了性格以外其他方面的实力。 (本章完) 241.如期而至,该来的总是会来 要是这些家伙的实力够强,性格和心性都过关,直接要他们进黑山卫也不是不行? 赵十二没有办法做到原神显化,但可以和进入自己意识海,李睿显化出来的实质影像进行对话。 而这种对话是除了李睿和赵十二以外其他人根本就无法察觉得到的。你难道还能进入到赵十二的意识海中去旁听不成? 而就凭李睿的功力,一边和赵十二聊天,一边应付五个蜀山书院的学子,让他们毫无察觉是毫无问题的。 “是,主子,我一会回去就安排,不过,现在在身后两里地有一队骑士,大约百人左右,护着两辆马车,正在快速和您接近。 这个马队值得怀疑,因为里面有巅峰大宗师。 这个巅峰大宗师的气息是奴才没有见过的,估计是五大派余孽的可能性非常大。” “好,终于来了,到时候你不要出手,我估计他们是要想绑架我。 我会顺从他们,你安排好所有耳目,报之婵儿,到时候顺藤摸瓜。 从消息泄露的地方一直到他们藏匿的地方,一旦查清,无需抓捕,直接格杀。 这些藏在暗处的老鼠,这次要全部清扫干净。” 李睿给赵十二交代完了以后,神念放飞,直接间隔十多里距离,一瞬间就找到了,在皇宫里面正在批阅奏章的女帝: “婵儿,五大派的余孽现身了,我以身为饵,钓出这些藏在暗处的老鼠。你的内卫里面一定有奸细,先不要动。我安排赵十二在跟踪,到时候你直接指挥龙卫,对这些老鼠格杀勿论。知道了就点点头。” 由于女帝没有神识和意思海,无法和李睿进行对话,李睿只有让她表示一下,以示知晓。 正在批阅奏章的女帝,在这个声音出现在脑海里面的时候,居然没有一点点害怕和惊奇。 仿佛自己的夫君做到这一点在她看来是很平常的事情。 甚至连批阅奏章的手都没有发生一丝的抖动。 这都得益于东方不败离去以前和女帝的那番长谈,长谈中东方不败详细的介绍了卫星境的一些神通,并给女帝演示了其中的一部分。 恰巧演示的内容中,就有这个传音入密和元神传音的手段。 而据东方不败说,自己的夫君比东方不败要厉害的多,那么东方不败会的东西,自己的夫君自然也是会的了。 所以,女帝毫不奇怪李睿能给自己传音。当然,女帝不知道的是李睿此时正在十几里地以外。 她要是知道了,肯定也是会大吃一惊的。毕竟这已经超越了她的认知了。 当下,女帝在批阅奏章的时候,轻轻点了点头。 周围伺候的宫女和女官,看到女帝点头,还以为这是女帝对这个奏章的肯定和赞赏。 哪里知道,这只是他们两口子在隔空交流的一种表示而已。 得到了女帝的回应,也安排好了赵十二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李睿就要把眼前的这五个无意中邂逅的家伙们打发走了。 不然,这五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家伙就白白的当了炮灰了。 “逍遥兄,进元兄、小虎兄、妹子颖如、灵儿妹子,咱们今日相见极为有缘,但现在我还有点急事需要处理,不能和您几位继续同行,请诸位上马先行一步。 山高水长,咱们后会有期。” “李白兄是不是有麻烦?我们五个可是有一身好武艺,你放心,我们保你平安。”孙逍遥马上反应过来,立即就要和刚刚才见面的李睿共患难。 就连看着无比柔弱的月灵儿,虽然没有说话,也是用坚定的眼神看着李睿。 “此事,你们掺和不了,也掺和不起。现在诸位要是真想帮忙,就立即快马到洛阳睿丰德报信,要他们备车过来接我就好。可好?” 虽然明知这可能是李睿的调虎离山之计,但看着李睿的态度很坚决,五人也是不好再勉强。 毕竟是初次见面,虽然月灵儿对那首诗很有感触,但对这李睿的性格并不了解。为今之计,也只有尊重李睿的选择。 五人也都是洒脱之人,既然话已经说开,也就不多说废话。 抱拳拱手,行礼,上马,五人的动作一气呵成,潇洒中带有一点点帅气。看来就这些小细节,这蜀山书院的弟子平时都没有少练习。 可这些花架子对上阵杀敌毫无帮助。 看来这蜀山书院还是走了弯路。对儒家的礼教的追求过于流于形式了。 这点想法在李睿的心中一晃而过,此时并不是研究这个的时候。 看着这五个本应该是路人,却结下一段缘分的年轻人终于走远,李睿终于可以静心应付来自身后的威胁了。 而身后的马蹄声已经远远的传入了李睿的耳中。 呵呵,那话儿终于来了。 李睿恢复了见到蜀山书院五人前的行走状态,只是把被孙逍遥指出来的几个细节缺点补足了。 其实也没怎么动心思,只是全力把阴阳元力压缩回身体内部,再逼出一点点汗珠。 阴阳元力压缩回身体内部以后,衣服表面就没有了防护层。于是,干净的长衫,瞬间就蒙上了一层细密的灰尘。 毕竟这是官道,总是会有车马行人的,所以在其他地方或许因为没有工业污染,浮在空气中的灰尘少一些,但在这黄土垫底的官道上,太阳一晒之后,这灰尘反而更大。 一点都不比上一世工业污染严重的y国首都,那号称雾都城市的污染来的小。 这真是应验了那句“风尘仆仆”了。 所以,当骑在马上的五岳剑派掌门左冷成看到李睿的时候,李睿的形象就是一个风尘仆仆的读书人赶路的形象。 一身白净的长衫和干净的黑缎子鞋面上布满灰尘,俊俏的脸上油光锃亮,在加上汗珠细密布满额头、鼻端。 活脱脱一个在大太阳底下赶路的书生形象,立即跃然纸上。 “哈哈,难得睿王落单,来吧和我们一起走吧!不然我这手里的尖刀可是会不小心划伤你的脸的呀。” 左冷成马上就用威胁女人划伤脸的方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威胁李睿。 因为,在左冷成的印象中,吃软饭的人难道不需要看脸的吗? 否则,要是吃软饭的连一张好脸都没有,那还怎么混?恐怕女帝马上就会把他打入冷宫了吧。 因此,左冷成觉得这个威胁,软饭王是一定会有所顾忌,从而很配合自己的绑架行为的。 果然,自以为掌握了人性的弱点的左冷成对李睿就更不屑一顾了。 “别磨蹭,快上来马车。” 左冷成对李睿呵斥起来。 李睿,立即就开始怂了起来,而且是怂的一匹中还带着点不屈: “好好,我这就上,你们要干什么,我一定配合,请一定要饶我性命才好。否则,我不如让你们就在这里打死我好了。” 左冷成呵呵大笑,指着李睿说: “你他娘的还真是个人才,这怂的一匹的话,你是怎么能说的如此充满男人气概的啊?” “呵呵,习惯就好,多练习就好。”李睿连忙赔笑,然后自己就朝马车上爬。 在马车旁,看着李睿笨拙的样子的左冷成,怎么也想不通,就这么一个怂货,那个英明神武的女帝陛下是怎么能够看得上的? 难道女帝陛下也是只看脸的吗? 心有不忿的左冷成再次出言威胁: “我警告你,要是你敢耍什么花样,哪怕是我死之前,我也一定要划花你的脸。” “不敢不敢,我一定是最好的配合者,你们放心。我一定要保住性命,我媳妇富有四海,你们有什么要求,她一定能答应。 但千万不要伤害到我。 我媳妇挺在意我的,要是我出点什么事情,你们不管是要什么,肯定是要不着的。” “你放心,只要你好好配合,我们也不会给自己找麻烦,而且以后说不定我们还会成为朋友。” 在李睿爬上马车的时候,坐在车里的长青子非常和颜悦色的对李睿说着。 长青子算是明白了,自己已经是这五大派中随时能牺牲掉的角色。 那么不如在李睿落难的时候,在李睿的心目中树立一个“好人”的形象。 相信,在李睿被绑架这段最脆弱的阶段,更能赢得李睿的好感。 那样,万一事情圆满解决,五大派名誉恢复以后。 女帝秋后算账的时候,自己和自己的崆峒派说不定可以凭借和李睿的这点点香火情躲过灭派之灾。 因此,本来应该在马车上就加诸于李睿身上的什么封锁奇经八脉的手法,以及各种绳捆索绑,长青子都统统的给李睿免了。 既然绑匪这么文明,那李睿自然也是要投桃报李的。 “这位前辈一看就是英雄了得,不知怎么称呼?不然以后小子我老实喂喂的叫您老,总是不尊重吧?” “贫道倥侗掌门长青子,睿王不必客气。我们也是不得已才请你过来做几天客。这外面骑马的那个是五岳剑派左冷成,别看他很凶,其实大家都对睿王没什么恶意。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本章完) 242.强占识海,美人恩重不思还 大隋软饭王242强占识海,美人恩重不思还“啊,久仰,久仰前辈大名,前辈那一身武学都已经登峰造极,据说已经把崆峒的绝学七伤拳练到了极致,本王佩服不已。 可是,长青子前辈,咱们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商量呢? 你们要是真的再这么继续走下去,我一旦没有按时回去,这事情可就大条了啊。” 李睿马上给这些临时客串的绑匪们开始分析他们眼前的情况。 “到时候,出于皇家的颜面,我那个女帝媳妇必然派遣高手出马。就您和那五岳剑派掌门恐怕难得逃出生天啊。” “应该还好,据我们了解,皇宫内是有一位超级高手坐镇,但皇宫重地,估计他也走不开。 而另外的两位高手,随着东方不败去了黑木崖。 所以,现在女帝陛下能调动的内卫高手也最多在巅峰大宗师境界。 而且人数并不多。 我五大派虽然跌遭大难,但底蕴尚存,现在五大派掌门齐聚,不是朝廷派遣,区区几个巅峰大宗师就能连根拔起的。” “话是这么说,但我想你们绑架本王来一遭,并不是为了和朝廷火拼的。不然何必这么麻烦? 而且,你们这么一绑架,恐怕埋伏在内卫和皇宫的暗桩也都暴露的差不多了。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只是为了拼命? 我不信。” “看看,确实是睿王,就是睿智。一语中的,我们实际上是来求您帮忙的。” “求我?就这么个求法?”李睿指了指窗外骑马跨刀,一直护卫在马车旁边的左冷成。 “这也是无奈之举,请睿王见谅。我们想请睿王给女帝带话,请女帝恢复我们五大派的荣誉。至于人员和物质上的损失,我们可以不做计较,但这通敌、卖国的罪名,我们五大派确实是承受不起。” “不是吧?” 李睿很惊奇的说: “你们不是应该绑架我以后,给我那女帝媳妇送信,以我的安全为筹码,威胁我媳妇恢复五大派的荣誉吗? 绑架案,应该是这么玩的呀? 你们就这么空口白牙的求我,我不可能会答应的呀。 就算你们投毒、下蛊用一些下作手段。可我一回到皇宫自然有高手帮我祛毒去蛊,毫无作用的呀?” “哎,不愧是文圣,这天下的心思怕是都长到你的心里去了。我们只是死马当作活马医,要是你能同意帮我们求情,岂不是大家都好。 你也不用跟着我们担惊受怕,我们也不用暴露过多的暗桩啊。 毕竟在皇宫里面安插一个暗桩实在是太难了。如此就牺牲了,太可惜了。 关键是我们之间又没有死仇,何必非要你死我活的争斗呢?” “长青子前辈,前面的话,本王都觉得有道理。但这最后一句恐怕有点差了。我媳妇可是和你们五大派仇深似海啊。 你们之间几百年纠缠不清,结下的冤仇实在是太深了,必要要以一方的彻底覆灭作为终结。 我舍不得我媳妇的教派被终结,那么就只有委屈你们五大派了。” “睿王其实大可不必为一个江湖女子而铸成如此大错,其实在五大派中,优秀的女弟子比比皆是,相信以睿王您的风采,想临幸那个,完全不会有任何阻力。” 这话就讲的有点不要面皮了。 自然也是再一次突破了李睿对五大派下限的认知。 堂堂的五大派,可以沦为李睿任意挑选,充实后院的基地。 李睿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这样的五大派培养出来的女人,自己敢要么?要是自己把这种带有极强目的性的女人娶回来,自己的后院怕是立即就要起火。 最后的结果一定就是女帝大开杀戒,一了百了。 但自己的后院那就乱了啊。各女再不能互相信任,这就直接影响到自己黑山卫系统的整体发展。 “呵呵,我可无福消受这种美人恩。长青子前辈,这样的事情就省省吧。” 李睿和长青子聊天的时候,整个马队在快速的向着洛阳郊外一处不知名的地方奔驰而去。 正在聊天的李睿,在自己外放的精神力中发现了一点有趣的事情。 那得了自己一首诗作的月灵儿,悄悄离开了那个五人小队,一个人独自跟上了五大派绑架自己的车队。 李睿心中暗暗点头,这丫头真是不蠢,在没有搞清楚具体情况以前,没有对五大派的马队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敌意。 只是就那么远远的吊着这五大派的马队。 而月灵儿的四个同伴都已经进入了洛阳城,找睿丰德送信去了。 她月灵儿,担心那手无缚鸡之力的李睿的安危,也就自告奋勇的选择跟踪五大派的马队,而不是回洛阳城等消息。 在神识中看到这跟在五大派余孽马队身后探头探脑的傻丫头,李睿真心是有点感动。 他李睿何德何能,也就不过是一首文抄的,为漂亮女子祸国殃民而辩解的小诗。就能让这仅仅一面之缘的女子如此涉险? 李睿从来都不认为是自己的个人魅力导致月灵儿做出如此举动,那么也只有那首诗打动了月灵儿这一个理由了。 “王爷,这后面有个傻丫头在探头探脑,那是王爷的红颜知己吧?” 月灵儿的举动,当然瞒不过这些精神高度集中的绑匪了。在后面负责后卫工作的崆峒派弟子很快就发现了这个跟屁虫。 当长青子的师弟,一个半步巅峰大宗师境界的门人用传音入密向长青子汇报了情况以后,长青子就开始和李睿聊后面跟着人是谁了。 “哎,一个热血、热心的傻丫头。就在你们来以前认识的,总共认识不到半个时辰。” 李睿内心感动,自然也是不避讳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毫无芥蒂和隐瞒的说着。 这么坦白的李睿倒是打出长青子的意料。 难道李睿就不担心,他毫无避讳的向自己坦白对这丫头的好感,五大派会不会把这丫头抓起来威胁他? 长青子觉得,李睿不是这么糊涂的人,他应该完全否认对后面那丫头的所有感情才对。 那李睿能如此坦率承认,就说明李睿完全不在 乎自己等人对这个丫头将要采取的所有措施。 是对人的不在乎?还是对五大派将要采取的措施的不在乎? 反正长青子是有点懵。 就在长青子短暂失神的这个一刹那,李睿终于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全力运起自己的生死元力,直插长青子的脑中意识海。 李睿可不是要帮长青子突破壁垒,而是试图摧毁这长青子的意识海。 此时长青子的意识海和赵十二他们没有突破壁垒以前是一样的,只有小小的一个碗口大小。而且里面浑浊不堪,宛如泥坑。 李睿没有任何犹豫,用生死元力中的死元力迅速覆盖了长青子的意识海。也就是那个碗口大小的泥坑。 在李睿强大的元力覆盖下,长青子的意思海连一点抵抗的举动都没有做出来,就被死元力给蒸发了。 原地只留下了一颗黑不溜秋的小珠子,应该是这些浑浊之物蒸发完水分而凝聚而成的污秽之物。 李睿当然不会去清理这个东西,他是要干掉这长青子,又不是要帮助他。 其实李睿也是在试验,他就是要看看,意识海被摧毁,被自己元力占领后的人,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参见主人。” 长青子恢复清明后,第一时间就跪在了李睿面前,并用传音入密对李睿表示了臣服。 “咦,怎么会这样?我不是摧毁了他的意识海吗?怎么人没有变白痴,反而认为我是主人?” 李睿也为这个结果惊奇不已。 “你放松心神,我再看看。” “是。” 此时的长青子,无比乖巧,李睿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当下又完全放开了自己的意识海,对李睿进入的元力丝毫不做抵抗。 此时,长青子的意识海都是李睿的元力充斥,而元力中心有那么一丝李睿的意识存在。 想必就是这一丝意识,就控制了这个巅峰大宗师高手? 而那个污秽的黑色小丸子,此时毫无动静的沉没在意识海的角落,如同死物一般。 反正是敌人,李睿也没有一点点心里负担。 抱着研究的目的,慢慢的让元力向长青子脑中的其他地方侵袭而去。 大脑、小脑、脑干、脑垂体、脑细胞等等,元力侵袭过,也没有发生什么异变,一切很正常。 只是在元力返回意思海以后,李睿仿佛发现了一点什么。 加大了元力的输入量以后,长青子的大脑整个都充满了元力以后,终于发现了一点有意思的事情。 原来如此,难怪这长青子会认为自己是主人。 这人的大脑中似乎是隐藏着一个若隐若现的灵魂。 而人的意识海,却原来是灵魂的中枢,也就是说意识海是人的灵魂的大脑。 李睿无意中清空了长青子意识海中的那些污泥,也就是等于清空了长青子自己灵魂的主观思想,而李睿的元力,本身就自带一丝微弱的意识。 不然,没有意识的元力,李睿也指挥不来是不? 7017k 243.傀儡实验,原来蚂蚁绑狮子 大隋软饭王243傀儡实验,原来蚂蚁绑狮子而李睿的这一丝意志就替代了长青子自己灵魂的原本意志,这就相当于软件中直接更改了认主程序。 让长青子放弃了自我意识,成了李睿的傀儡。 但由于是直接针对的灵魂的控制中枢,并没有影响大脑的其他功能。所以,长青子的所有记忆、本能、功力、境界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靠”。 李睿暗暗咋舌,这生死元力太强悍了,这还是武学吗? 怎么感觉这都是玄学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至少效果还不错。 本来李睿是打算摧毁这长青子的意识海,让这老小子变白痴的。 现在这样瞎搞一通,结果这长青子现在的状态比直接干掉或白痴他,效果要好的多。 而且,通过长青子的记忆,李睿已经发现了,这次出来绑架自己的只有峨眉、五岳剑派和崆峒三派。 另外的武当和少林两派虽然同意使用这个方法,但到底是名门正派已久,放不下心中的那一点面子。干不来这绑匪的活,就只有留守五大派的临时基地了。 那么,李睿此时也就明白了,要想把这些家伙一网打尽,恐怕还要和他们虚以逶迤一段时间了。 不过,自己倒是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做做试验,把这帮注定要被历史淘汰的废物,最大程度的回收利用一番。 发展一些傀儡也是不错的啊。 想到这里,李睿就准备对倥侗派的其他人下手了,突然想到,还有个小问题要解决一下。 既然月灵儿已经被崆峒派的人发现了,在目前其他四派都对崆峒派严密监视的现状来看,那月灵儿的行藏,也就是等于被五大派所有的人发现。 没办法,既然这傻丫头舍命来救自己,自己也不忍心让她陷入危险之境。这天底下最安全的地方,恐怕也就只有自己的身边了吧? 至少,自恋的李睿是这么认为的。 “下令,把后面跟着的那个女孩抓到这马车里面来。小心不要伤者她”李睿在长青子意识海里面直接下令。 “尤师弟,你亲自出手,在队伍后面的那个女孩子还没有来得及发出求救信号以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她抓到我马车里来,我亲自审问一番。” “尊掌门令。” 那个姓尤的师弟赶紧接令而去。 也不过盏茶功夫,尤师弟就用单手拎着一个黑巾蒙面的女子,扔到了长青子和李睿所在的马车车箱内。 就在尤师弟一手掀起车厢帘子,一手往里面扔完人,准备再和长青子打个招呼的时候,长青子突然说了一句: “师弟,先附耳过来。” 骑在快马上的尤师弟怔了一下,以为掌门师兄有什么事情要交代,也就不设防的偏头靠近了长青子。 就在此时,李睿的元力之剑已经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进入了尤师弟的意识海。 前后也不过三秒钟的时间。 这尤师弟一直保持着一个偏头的动作三秒钟,仿佛是在聆听车厢内掌门师兄的教诲。 那小 眼神从惊诧变到恐怖,再到迷茫,最后双眼一片清明。 李睿没想到,摧毁一个半步巅峰大宗师的意识海如此容易,而且根本就没有遇到抵抗。 或许,这个世界上的人就不知道如何抵抗这种直接攻击意识海的手段。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见过,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还有如此神奇的手段。 于是,这五大派的队伍中,李睿已经有了第二个傀儡。 “去好生的巡逻吧,去把其他的师弟师妹都叫过来,我有事安排。你就不用再过来了,好好的守护好后路。” 仿佛是要交代了一件什么重要的事情,长青子就把这尤师弟打发去了殿后的马队,去请其他的师弟师妹过来。 这殿后的马队,是崆峒派弟子门人聚集的地方,因为他们崆峒派负责这次绑架事件的后卫工作。 崆峒子弟历经劫难后,还能剩下来的,也就只有这二三十号人。 这二三十号人,就是崆峒的全部底蕴了。 年轻、功力不到大宗师境界的,基本全部死完了。 所以,虽然长青子的修为已经到巅峰大宗师,但在崆峒门规里面有要求,同一个大境界的弟子为师兄弟妹。 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情况,只要大境界相同,哪怕年纪大小悬殊,哪怕晋级时间长短很不同。 你们就都是同辈师兄弟。 而在黑山卫那么猛烈的炮火之中能存活下来的,基本上都是灵觉和直觉都被修炼出来的大宗师,最差都是半步大宗师境界的宗门弟子。 那些最基本的明劲、暗劲弟子,除了运气好到是世界主角的那种,否则是无法幸免的。 而五大派经过这么多年,这么多不肖弟子的败坏,那点宗门气运早就被败光了。 不然,也不会被李睿如此轻易的就连根拔起? 所以,五大派中是没有气运逆天到世界主角程度的弟子,就算有,也会被五大派宗门迅速把这个弟子的气运给吸收走,然后败光。 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任凭你再优秀的品德,只要你进了五大派,就会变得奸诈狡猾,否则你是没有办法在五大派生存下去的。 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庸庸碌碌被奸诈狡猾者欺负到死。 五大派就是一个漆黑的大染缸。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意思吧。 于是,五大派的年轻后辈弟子,在黑山卫的打击下,已经全军覆没。 攻击黑木崖的在当天的炮火和后来的官府追剿过程中,被长青子之流当做了炮灰全部消耗一空。 而留守宗门总部的年轻弟子,依然也是被留守宗门的长老当成炮灰而消耗光了。 当然,留守宗门的长老们,在消耗光所有的年轻弟子以后,最终也没有逃出第三军的包围,还是在黑山卫的枪炮下,饮恨而去。 为什么五大派要着急要女帝恢复他们门派的荣誉呢? 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在这里了。 五大派已经没有第二代以下的弟子了,目前最年轻的弟子都是掌门人的师兄弟, 个个都是五十多的老人家。 要是这几年不能恢复门派的荣誉,招收到有悟性,根骨好的弟子。时间一长,世人都会淡忘五大派的存在,更不会有人进入五大派。 江湖之上门派何其众多,五大派没落后,必然会有其他门派崛起。 江湖之上,物资、灵药、弟子这些资源的总数是有限的,如果朝廷的打击政策不变,其他门派崛起后,五大派就根本不能再吸收到优秀的弟子了。 再过个几十年,这五大派根本就不用谁来围剿,在大宗师平均寿命二百二十岁的大限一到,五大派也就完全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这也确实也算是五大派自作自受了。 实在是门人不肖,众多弟子只知道消耗宗门的福报和气运,趴在宗门的身上吸血,用宗门子弟的名义获取功名,危害一方。 而没有什么出色的弟子为国、为民做出任何有益的事情,为宗门增加哪怕是一点点的气运。 说直白一点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坏事做多了,那一点点底蕴都消耗完了,老百姓对这些五大派弟子也看透了,那么这五大派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五大派没有了年轻弟子以后,这尤师弟叫过来的都是倥侗派的最核心力量,都是被长青子随时带在身边的亲信师兄弟。 当然,被尤师弟叫过来的崆峒派弟子中,最年青的那个小师弟,也是一个接近五十的半大老头子了。 自然,也就是不大的功夫,在长青子的帮助下,这些师兄弟们都陆续成了李睿的傀儡。 也就是在左冷成走到队伍前面和峨眉的掌门绝心师太商量,下一步是直接回五大派的临时据点还是在郊外再绕几圈,把后面有可能跟着的尾巴都引出来干掉后再回基地的时候。 崆峒派就已经名存实亡了,人还是那些人,做的事情还是那些事情,但这些人都已经不是有自我意志的独立个体了,只是执行李睿意志的一个个活的傀儡而已。 前后不过半个时辰的事情。 “醒了?来喝口水,稳稳神。现在很安全,放心。” 看着慢慢醒转的月灵儿,李睿温和的端着一杯水,递到了月灵儿的手中。 还没有完全回过神的月灵儿,机械的结过来李睿递的水,毫无防备的喝了一口。 等这口水从口腔到了胃部以后,月灵儿终于回过了神。 “我怎么在这里?这里是哪里?” 看着这个傻丫头毫无戒心的喝下自己递过去的水。 李睿不由的摇头哭笑不已,这傻丫头就这么信任自己? 其实,李睿也发现了,这段时间以来,自己似乎有一种特别的能力。那就是和自己接触的人都会无条件的相信自己,不管自己是怎么做怎么说? 其他人都无条件的相信,哪怕就算自己主动承认是骗人,对方也会很快原谅和理解。并继续对自己深信不疑。 就像这蜀山书院这五个学子,都是第一次见面。自己还是报的假名,但对方就是愿意无条件相信自己说的每一句话。 7017k 244.少女心事,多情总遇无情事 大隋软饭王244少女心事,多情总遇无情事而且,一旦自己有事情,要打发对方先离开,对方不但不会觉得自己失礼而毫无怨念,反而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为自己考虑。 这难道就是自己精神力大成结成阴阳元丹后,意志力对普通人的碾压效果吗? 好像对,但又好像不对。这有点和智商有关好吧? 李睿看着月灵儿嘴角,因为喝水太快而微微留下的一串水珠,一下就想到了很多。 呆愣愣了一会,以至于没有及时回答月灵儿的问话。 “李大哥,问你话呢?怎么老盯着人家看?”被李睿盯得有点害羞的月灵儿虽然心中欢喜,但却又有点害羞。 毕竟身边还有一个老头子在呢?虽然这个老头子整个人都恨不得消失在角落,完全没有存在感,眼睛也是透过车窗,看着车厢外面。 但毕竟还是有第三人在场,小姑娘还是有些害羞。 “哦。” 李睿在那魅惑天音的刺激下,回过了神。 顺手就帮小丫头擦去了她嘴角的水滴,浑然没有觉得自己这么做,内心已经待这小丫头如同自己人一般了。 暂时放下来心中对其他人无条件信任自己的探讨,先应付好眼前的傻丫头再说。 “这是在马车的车厢里。你不跟着你师兄,跑这里来干什么?” 李睿这是在明知故问。 他难道不知道这月灵儿跑这里来干什么吗? 人家小丫头是不放心他这个李大哥,要来看看啊。 “师兄已经到洛阳的睿丰德去报信了,我怕你出什么意外,就悄悄的跟着这个车队。 因为,只有这个车队嫌疑最大,他们经过以后,李大哥就不见了的。 这些绑匪是什么人?我带着李大哥一起杀出去。” 根本就没有考虑自己是怎么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人掳掠到这车里来的事实。月灵儿的第一反应,就是救李睿离开。 虽然月灵儿说的有点前言不搭后语的,但李睿听懂了。 他们蜀山书院的五人判断自己是遭受了绑架,而绑架之人就是这个车队。因为这个车队走过以后,自己就失踪了。 而这傻丫头怕自己有什么意外,就一直这么跟着,暗中保护自己。 现在还不顾自身根本就不是绑匪对手的事实,一心要搭救自己。 哎,最难消受美人恩啊,自己这是造了什么孽。 看着眼前这已经对自己情根深重,而本人还有点懵懂不知的小姑娘,李睿选择了不逃不躲,顺其自然的态度。 当然,不好再骗人家小姑娘了。 “灵儿姑娘,我以后就叫你灵儿了。我再重新、郑重的自我介绍一下,你听完后,确定一下你想怎么做,好吗?” 看李睿说的郑重严肃,小丫头有点被镇住的感觉,木木的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看到她点头,李睿在车厢里盘膝做好,两手一拱,对着月灵儿说: “本王李睿,当今女帝陛下帝夫,朝廷睿亲王。见过灵儿姑娘。” “噗嗤”一声。 李睿的郑重其事,一下就把小姑娘给逗笑了。 “咯咯,咯咯。”笑着的小姑娘指着李睿说: “好了,好了,你是李白,也是李睿,我知道了,对了,你还是朝廷的睿亲王。 那我问问,睿亲王殿下,你现在是不是被人绑架了?” “呃,准确的说,是。” 李睿被噎住了,这小丫头的脑回路怎么和其他人不一样? 听到自己的自我介绍,小丫头,难道不应该有对皇家的惶恐、搭救贵人的刺激、心中爱恋对象已经成家的失落吗? 哪怕有点被欺骗的愤怒也是正常反应。 怎么会被逗笑了的? 是不是自己的介绍方式不对?还是自己早上起床的方式不对? 这不科学啊? 当下,月灵儿也没有要李睿蒙圈多久,就给李睿解惑了: “看你年纪不老啊,怎么这么老古板? 行走江湖,谁没有几个化名?花名?假名? 你至于这么严肃的告诉我你的真名吗? 我又不图你什么?你是王爷也好,诗人也好,商人也好,对我来说都一样,没什么区别。 我只是在心里,觉得你人挺好,被人绑了票挺可惜,我们要是能帮到一点就帮一点。能救出来就最好,救不出来,我们也会去报官。反正只要我们尽力了,也就无愧于心了。 至于,我要是被绑匪抓了、杀了,那是我自己学艺不精,和你又没什么关系。” 李睿被对方的逻辑说的哑口无言,似乎有哪里不对,但又是那么有道理,没毛病。 “好了,现在看着你在绑匪的窝子里面还能如此自在,我也知道你是有什么计划在执行。我就不给你添乱了,你让人送我离开吧。” 月灵儿清醒以后,很快就分析出来了李睿现在的状况,这应该是李睿对这队绑匪有什么图谋?而且在绑匪的马车上还能如此轻松随意,很明显,这李睿是没有什么生命危险的。 看来这谁是猎人?谁是猎物?还真是不好说。 所以,月灵儿决定不淌这趟浑水。 关键是她已经大致明白了,自己是被绑匪在自己不知不觉中给掳掠到这车上来的。 这就说明自己的这点实力,在这群绑匪眼里完全不够看。 那自己还不赶快走?难道留在这里给李大哥添麻烦吗? 深深的看了月灵儿一眼,仿佛要把她看穿,也仿佛是要把她记在心里。 李睿面无表情的一挥手,用穿衣入密对长青子说到: “长青,安排人送灵儿姑娘离开,直接送到洛阳睿丰德和她的师兄汇合。” “是,奴才遵令。” 长青子赶紧转过头,对月灵儿说了一句:“灵儿姑娘,得罪了。” 说完后,微微调动那巅峰大宗师的力量,瞬间让月灵儿陷入了昏迷。 “小心点,别伤着她。” “主子放心,奴才下手有分寸,绝对不会有任何后遗症。” “去吧去吧。” 李睿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这小丫头的出现,也就是一个插曲。虽然这插曲很美好,但两人缘分似乎还没有到。 虽然 ,李睿第一次听到月灵儿说话声音的时候就爱上了这个小丫头。但以李睿今日今时的地位,他自然不会去强求。 有缘自会再相见,无缘对面亦不识。随缘就好。 李睿已经闭上了眼睛,所以他没有看到月灵儿晕过去以前,眼角滑落的那一滴眼泪。 那是伤情的泪水,苦涩之极。 一个时辰以后,洛阳睿丰德钱庄门口。 月灵儿呆呆的看着这高大雄伟的牌楼。 长青子不敢用力,仅仅只是让月灵儿昏迷过去了一刻钟。 所以,月灵儿全程体验到了,被一个半步巅峰大宗师带着飞的感觉。 虽然自己的武学境界只有暗劲巅峰,但不妨碍月灵儿知道,带着她回来人的武学境界已经是这个世界的巅峰。 而如此世界巅峰的人物,在李大哥那里,只是随口吩咐做事、跑腿的下人。 那自己这点修为凭什么去和李大哥交往? 小丫头此时正是十七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根本就不知道知难而退是什么意思。 她满脑子都是勇于逆流而上的孤勇。 看着睿丰德的大门,半晌以后,月灵儿还是迈步走进了这个店铺。 但她没有去找自己的逍遥师兄,而是走到睿丰德的柜台,借了一套文房四宝写了一封信,并花了一钱银子请睿丰德带给自己的师兄。 做完这一些以后,这个面纱下有着风华绝代姿容,有着天生魅音的月灵儿毅然决然的走向了未知的前途。 从此,月灵儿就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之中。 或许,直到某一天,她该出现的时候,她才会出现吧。 这一切,李睿自然是不知道的,他既然决定了一切随缘,他就不会再去故意关注这个小女子的一切。 五大派的队伍还在洛阳郊外兜圈子。 左冷成和绝心师太商量完毕后的一致意见,是再兜两圈看看风色再说。 要是有强敌来袭,就尽快转移李睿。 反正只要有这个软饭王在手,他们的生命安全就能得到保障。所以,大家也不是很心慌的择路而逃。 时间就在这种奇怪的氛围中一点一滴的过去。 五大派中,李睿的傀儡也越来越多。 由于,这一百多人的绑架队伍,大部分都已经是李睿的傀儡,李睿做事也越发肆无忌惮。 他现在已经坐在马车里面,把元力笼罩了整个绑架队伍。 一旦有人思想开了一个小差,或者没有注意力集中的紧紧守住自己的灵台,李睿就马上下手攻击对方的意识海。 等到接近五大派的藏身之所的时候,整个队伍只有两个人还是自己独立人格意识体。其他所有的人,都成为了李睿庞大意识力的奴隶。 当然,这两个人是李睿故意留下来的,一个是五岳剑派左冷成,一个是峨眉掌门绝心师太。 倒不是李睿对他们两个手下留情,而是李睿想要他们体会孤家寡人的绝望,谁要他们想出绑架自己的点子呢? 李睿可是很小气的,别指望他以德报怨。 7017k 245.看他表演,世间之事本无常 大隋软饭王245看他表演,世间之事本无常也就是说,倥侗、峨眉、五岳剑派这三派实际上已经灭亡了。 本来李睿本着传统的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理念,看在大家都是大隋人的面子上,给五大派留了一丝活路。 可这五大派居然想着要绑架自己,绑架自己的子女。如此恶毒的人物,李睿怎么会再给他们留一点点的生存空间和回旋余地。 要是李睿再手下留情,那就是对自己的家庭不负责任了。 虽然,一群蚂蚁绑架狮子,那是活的不耐烦了的表现。但这也很膈应人不是吗? 会咬人的蚂蚁,还是一脚踩死来的好。 路途再长也有到的那一个时辰。 “左掌门,沿路可还顺利?” 留守基地的少林、武当两派掌门人,一直在基地门口翘首以待。 当看到左盼右盼终于回来的绑架队伍后,赶紧出声询问。 “托两位的福,一路顺利,那人就在后面的马车上。” 虽然,没有看到队伍里面的人员有损失,沿路应该是平安无事的。 但就这么顺利的绑架了女帝陛下的心头肉睿亲王,这事情,怎么就显得那么的不真实? 所以,不问大师和玄机子还是正儿八经的走到李睿的马车前,对着已经掀开车厢帘子的李睿躬身行礼。 “贫僧,少林掌门不问见过睿亲王。” “嗯,见过了。”李睿一副有气无力的状态应付了一句。 少林、武当的这两位掌门,可都是巅峰大宗师境界的当世高手,一眼就看出这个略显颓废毫无修为的男人,就是软饭王本尊。 验明正身以后,两个掌门也没有再理会李睿。 他们想得很通透,现在无论对李睿解释或是示好都不会有效果。 毕竟,李睿现在的身份就是肉票。 反正,这软饭王和五大派是已经是结下了仇,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一旦有一天,五大派的名誉恢复后,再找机会挽回吧。 此时长青子也已经下车,峨眉绝心师太也向着大家走了过来。 五大派的掌门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联袂走进了他们的临时基地。至于李睿,自然有其他的人会妥善安置,绝对不会让李睿受到委屈。 “现在人也绑过来了,下一步怎么把我们的要求让女帝知道?” 五大掌门在议事厅坐下以后,长青子就首先说话了。 这就是李睿一直没有发作的原因。 他要搞清楚整个链条,关键是要把皇宫内部那些隐藏起来的老鼠挖出来。 五大派的历史太悠久了,而且一直都是以正面形象示人。 在老百姓中有很深的影响力,以至于,很多武功流派都受到这五大派的影响,若是追根溯源起来,怕是这天下三分之一的武功和五大派有点渊源。 如此,皇宫内卫之中,自然也免不了有大量和五大派有瓜葛的内卫,总不能全部弃之不用。 那么甄别起来就很麻烦,这次正好借绑架自己这个机会,好好整顿一番皇家内卫。虽然一定还 有漏网的,但只要打掉整个体系中的牵头人,剩下的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危害了。 这是一个细致活,让女帝接下来再慢慢的选择和淘汰就是。 “主子,我们到了。” 李睿的耳中传来了赵十二的传音。 “等我命令再行动。婵儿什么意见?” 李睿很自然的这么回复了一句。 “陛下知道主子很安全,也没有着急上火,只是让我们好好保护主子,宫内的事情,她自己会处理好的。” 李睿的神识一直跟着自己的两个傀儡长青子和绝心师太,现在他们五大派还在议事厅开会,暂时还没有暴露出皇宫里的内应,所以李睿暂时压下了赵十二的行动。 反正这里有一大半的人都是自己的傀儡,自己住的还是很舒服,无需着急。 李睿是不打算暴露自己能制造傀儡的这个秘密,到时候让傀儡不要过于反抗,让龙卫干掉了也就是了。 不然,让人知道自己能制造傀儡,估计天下人都会对自己有危机感,那时恐怕就是自己的末日了? 就算自己能凭借实力,逃得性命,但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的感觉并不会很好。 哪有现在这种,只要自己愿意,随时可以躺平的咸鱼日子舒服? 低调才是王道。 “给女帝送信的事情,贫僧已经安排好了,到时候贫僧有一个俗家弟子会去办好这件事情,现在我们要讨论一下写给女帝陛下的信,如何措辞才好? 既不能太过得罪女帝,又不能让她不重视,这里面的度很难把握。” 议事厅里面的会议还在进行,少林到底是底蕴深厚的门派,此时很轻松的就把给女帝送信的活计包揽了下来。 “其实,不用写太多,写多了就表示我们心虚了。到时候让女帝看穿了,不接受我们的威胁。难道我们还真杀了这软饭王? 只要有证据表明这软饭王在我们手上,再提出恢复五大派名誉的要求就好了啊。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好。你们说呢?” 武当的玄机子立即就出了一个主意,写给女帝的勒索信无需写太多内容。 “我同意玄机子道长的意见,简单点反而能显示我们的决心。 到时候女帝要是不答应,我们的门派也就没有什么前途了,难道要我们像邪教一样,在地下,像老鼠一样的发展门人弟子? 要是那样,我宁愿解散门派,回家种田。 我既然要回家种田了,自然也就无法保障那软饭王李睿的安全了。” 左冷成恶狠狠的说着,眼里冒着凶光。 “左掌门,过激了啊。 就算此次事情不成功,我觉得还是保留门派的苗裔是最大的事情。 哪怕我们个人受点气,受点罪也没事,但宗门一定要流传下去,我们这一代不行,那就下一代再来。下一代不行,就下下一代。 只要我们能让宗门传承不断,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宗门可以恢复往日的荣光。 我们都是传承几百上千年的门派,经过多少次这种毁灭的打击? 恐怕我们自己都数不清楚了吧? 但是只要我们顽强的活下去,就有重新崛起的机会。 你们可曾看到过传承千年的王朝? 难道我们还耗不过这区区立国不到百年的大隋?” 少林不问大师,是其中最清醒的,早就前后因果都计算清楚了。 “大师教训的是,是左某想极端了。确实是这宗门的传承比较个人荣辱得失要重要的多。” 左冷成也是嘴里发发狠,哪里真的舍得放弃这恣意潇洒的江湖生活而回乡下种田。 刚刚也只是表明一下自己对女帝万一不受威胁后的决心而已。 既然不问大师如此高情商的给了左冷成一个台阶,他自然也是要为了保留宗门命脉而继续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留下当掌门了。 “那接下来就没有贫尼什么事情了,那贫尼就先回去休息了。”看事情已经商量的差不多了,绝心师太也就准备告辞离开了。 “师太暂时留步。”左冷成留住了绝心师太。 “何事?” “刚才不问大师提醒的很好。左某建议,我们是不是讨论一个万一,我说是万一,到时女帝陛下不受威胁,我们又不能真的干掉软饭王李睿和女帝陛下结下死仇。 到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既然大家都在这里,我们不如也探讨一下碰到这种结果怎么办?毕竟未算胜先算败也是兵家必须。” 玄机子马上对左冷成的建议表示了赞成: “左掌门有大将之风,哦,不,有大帅之风。不如我们好好想想左掌门的建议。毕竟,女帝性子刚烈,而软饭王只是一个赘婿,到底能对女帝决策有多大的影响力,我们都说不好。 而且,现在女帝陛下已经有了三个皇子,这便宜赘婿的重要性怕是没那么高了啊。” 他们分析的很有道理,李睿一边监听,一边在内心对这些也算是人中龙凤的五大派掌门人点了一个赞。 要是普通的赘婿,女方家都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你这个赘婿存在与否确实不重要了。 大不了,女方家里再招赘婿就是。就算不招赘婿了,有了三个孩子继承家业,女方家里也足以传承下去了。 李睿有些庆幸,幸好自己一直都有浓重的危机感,一手打造了黑山卫系统。 否则,要是真的只是一个生儿育女的工具,放在这人情淡薄的皇家,恐怕杨婵儿还真的随时会替换掉自己。 这也不怪女帝,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并不一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长青子接收到了李睿的情绪,也附和着说: “左掌门说的对,我们还是先安排好退路,我们总不能在这里干等着,要是暴露了,朝廷一个突袭,我们就再无翻身的机会了。” “有道理,大家分开隐蔽,有了结果我们再重新聚集。”绝心师太也是同意。 “好,既然给女帝送信是少林的活,那么我们倥侗派今天就把那个软饭王移交给少林,我们崆峒派移交以后,就找地方隐居起来。等你们有消息后,在决定下一步的发展路径。” 7017k 246.废物利用,不问夺权四派陨 大隋软饭王246废物利用,不问夺权四派陨“可以,我们少林派来操作剩下的事情。而且我们互相都不要告知对方,自己门派的隐藏位置,这样就不会因为某一派出事情而暴露其他门派。” 不问大师直接就大包大揽的答应了长青子移交李睿的要求。 这李睿现在虽然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但却也是一张护身符,只要有李睿在手,顾忌李睿安全的女帝,绝对不会轻易发动对自己等人的攻击。 毕竟,要是女帝对这个掌握李睿性命门派的进攻,害死了李睿,那么女帝还是要承受一些来自社会舆论的谴责,至少一个恶毒、克夫的名声是跑不掉的。 能让女帝有一丝顾忌,那么大家的性命就多了一分的保障。 “好,以后各派要是有事情需要联系和交流,每月的初一、十五可以到郊外的大相国寺的大雄宝殿烧烧香。” 不问大师确实是不问各门派的去处,但为了能联系众人,他还是约定了一个大家交换情报的时间和地点。 “善。”武当掌门回答。 “阿弥陀佛,善哉。”绝心师太回答。 “好。”长青子回答。 只有左冷成被不问大师巧妙的夺取了五大派指挥者的权利,有点心里不舒服。但迫于大势,也只有咬着牙齿认了。 “我也同意。” “善哉,那今天的会议就到此结束,会后我会第一时间安排送信到女帝手中。长青子掌门,我们这就去移交那个人吧?” 果然,不问大师已经有了五大派主导人的风范,开始宣布会议结束,并约定长青子下一步的安排了。 李睿看到这里不由莞尔,本该是四大皆空的出家人,怎么功利心比俗人的还重?而且,手段玩的也更加的娴熟。 五大派中连出家人都这样的道貌岸然,五大派不倒,真是天理难容。 也确实如此,看看五大派,严格来讲,五大派都和宗教有缘分。 少林和峨眉是佛教,武当和崆峒是道教。 唯一一个不是出家人当掌门的五岳剑派中,也有恒山尼姑和泰山老道。简单来讲,这五岳剑派就是一个小江湖的缩影。 由五个门派捏合而成的五岳剑派门派内部的矛盾,比其他单纯的一个门派内部的矛盾要多得多。 所以,不论权术、谋略,这左冷成都是五大派掌门人里面最优秀的那一个。因此,他也在五大派每次的统一行动中成为当然的总指挥。 可是现在, 少林不问大师,在不知不觉中就夺取了他的领导位置。 而且,其他门派的掌门人仿佛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欣然同意了不问大师的安排。 这说明了什么? 固然是因为后面和女帝打交道的事情都是委托少林派处理的原因,但是左冷成知道,更多的原因是他领导攻取黑木崖行动的失败所导致的结果。 不管在哪里,结果不好,总指挥就是要承担主要的责任。 在这里,是没有推诿和背黑锅这一说的。因为,这个黑锅没有人能背的起。 虽然五大派的其他掌门人并没有公开指责,但所有的责任只能是左冷成这个总指挥来北了。 左冷成有预感,不但现在自己丧失了五大派联军的指挥权,恐怕以后五岳剑派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难过。 当然,前提是五岳剑派还有明天。 毕竟,五岳剑派的底蕴要比少林、武当这些大派差上许多。 在如此困境之下,已经失去了对五大派影响力的左冷成,开始活泛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他和女帝之间并没有深仇大恨,他们的矛盾点只是五大派和女帝那个软饭夫君的一个小妾之间的江湖利益。 从根本上来说,女帝和五岳剑派之间根本利益没有冲突。 女帝既可以顺手灭了他们五大派,自然也是可以随手拉他一把,让他们存活下来,而且还活的比价滋润的。 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单独和女帝谈一谈?做当今女帝陛下的狗,那可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啊。 那问题来了,虽然和女帝没有绝对的利益冲突,但毕竟得罪了女帝的心头宝,那个软饭王。 要如何才能让女帝觉得自己存在的作用,值得女帝去安抚软饭王呢? 也就是说,自己的存在,要能抵消软饭王因为这件事的不开心而给女帝造成的困扰。 如何才能让女帝陛下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从而收下自己当一条狗呢? 仔细盘算了许久,左冷成觉得自己手中的筹码确实太少。 唯一可以操作的是等少林把勒索信送到了女帝手中以后,五岳剑派立即发难攻灭少林派,抢先救出李睿,以此来给女帝展现自己的忠心和能力。 可是,这李睿现在掌握在少林手中,要操作此事还是要浪费一些时间和精力的。 就在左冷成不惜出卖五大派其他门派而积极谋求自己门派的前途的时候。 他还不知道,他完全是在杞人忧天。 嗯,用杞人忧天这个词不太准确,简单一点说,就是这位五岳剑派的左冷成大掌门想多了。 此时他们的命运已经轮不到他们自己做主了。 由于李睿已经通过他们的会议了解到了,皇宫内的奸细是五大派中少林派的暗探。 那么,其他四大派对李睿来说就已经没什么存在的价值了。 当然,做成傀儡倒是一个战斗力。 可是,要是把五大派的残余力量都做成傀儡,那么自己这项能力曝光的可能性就太大了。 也就是李睿在犹豫,否则五大派估计除了少林派以外,其他所有门派的弟子们早就都被清洗一空了。 盏茶时间以后,也就是五大派其他四派在得知自己要分头安置隐蔽,门人弟子们在各自收拾行囊的这个乱糟糟的时刻。 李睿发动了。 到底是上两世,穷人家过苦日子过习惯了的人,李睿还是觉得这么多半步大宗师、大宗师、半步巅峰大宗师,这么好、这么高端的战斗力,就这么被自己干掉了实在太可惜了。 本着节约不浪费的宗旨,李睿还是决 定收了这些傀儡。 只要让他们自成一军,不和其他部队打交道,他们看着是独立的个体,实际上已经是傀儡的事实就不会暴露出去。 “十二,我已经说服了一些五大派的人归降黑山卫,你安排人,到城南的归园庄待命。到时候有五大派过去的人就负责安置好,以后这些人还是会有用的。” 想到就做,李睿毫不犹豫的用神识,远程对赵十二下达了命令。 其实,现在这个五大派的临时基地里面,崆峒派全体、五岳剑派除了左冷成、峨眉派除了绝心师太,这三派其他人都已经在押送李睿回来基地的时候全部被李睿传化为了自己的傀儡。 而现在,李睿要做的就是把除了少林派掌门和他的几个亲信保留独立人格以外,其他所有的五大派弟子和掌门全部转化为傀儡。 本来左冷成一直警惕性比较高,思想也相对集中,李睿不好无声无息的下手。 但现在,他们五大派掌门,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在发呆。这就给了李睿各个击破的机会。 为了保证一次成功,李睿动用了近乎五分之一的元力。 要知道李睿的意识海可是无边无际的大海,而其他人的意识海只是碗口大小的泥坑。 在李睿不计损失的精神力巨浪的冲击下,因为琢磨如何偷袭少林派,而本来就有点神不守舍的左冷成,在无声无息中就被转化成了李睿的傀儡。 李睿也没有想到,这看起来如此牛比的一代枭雄,精神力如此的差劲?比那长青子也好不了多少,都是经不起自己元力的随意一击。 这里面唯一出现了一点以外的只有武当的掌门玄机子。 在李睿的元力侵入玄机子脑海的时候,玄机子居然有所察觉,大喝一声:“什么人?” 当然,玄机子的反抗也就仅限于这一声大喝了。 原来,玄机子意识海中的泥坑已经有脸盆那么大,是其他人的四到五倍大小。 “看来这玄机子才是一个深藏不露的狠角色,可惜遇到了我李睿。” 看着这个有能力阻拦自己半秒时间都不到的武当掌门,李睿不小心加大了一些元力的投送。 结果,这玄机子叫了一嗓子以后,就陷入了白痴的境界。他的整个意识海已经被李睿巨量的元力给冲毁了。 是的,这是李睿用力过猛造成的结果。 呵呵,一旦下定了决心,李睿此时把这些五大派的人都当成了自己的个人财产了,一下弄白痴了一个,实在是太可惜了。 要知道,在东南亚诸国以及南海诸岛国中,有着连李睿都不知道的神秘宗教和特色毒物,比如蛊毒。 而这些高境界傀儡是开拓这批地盘最理想的炮灰。 所以,在房间内,李睿正在隔空帮玄机子重现构架一个脑部精神力的修炼循环系统。 以此来代替被自己摧毁的意识海。 如此以来,玄机子虽然有时候遇到事情反应会稍稍慢一点,但记忆、肌肉本能、功力一样不缺,照样是一尊李睿看重的高端战力。 7017k 247.夜枭成型,王三立威戏掌门 大隋软饭王247夜枭成型,王三立威戏掌门洛阳郊外的归园庄,迎来了一批批江湖豪客。 “长青子掌门,你们崆峒派也来了?” “是啊,玄机子掌门,你们可是来晚了啊。” “没办法,主人要给我加强识海的建设,就耽误了一点时间。” “嘘,有人来了。”旁边的左冷成说着,朝着大门的方向努了努嘴。 果然,门口走来了一个普通的年轻人。 这真是个普通人。 长相普通,扔到人群里就找不到的那种。功力也普通,其实就左冷成他们巅峰大宗师境界看过去,这就是一个没有修炼的普通人。 “诸位,我叫王三。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大队长。 而我们这支队伍里面,以后就没有什么武当派、峨眉派了,当然也没有崆峒派和五岳剑派。 我们只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夜枭队。” 李睿在五大派的临时基地转化了除了少林派以外的所有人。 为了不暴露这些人傀儡的真实身份,李睿在他们的意识中植入的信息是他们忠于李睿,忠于黑山卫,但却又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换句话说,李睿给他们每个人,参照他们自己以前的性格特点,伪造了一个独立人格。 把李睿自己的主控意识放在这个独立人格里面温养。 这样,在李睿的主控意识力不断成长,反哺李睿自身的同时。 不管从那个角度来看,不管是性格特点、语言风格,甚至是行事风格,这个傀儡都和原来差不多。 甚至,连这些傀儡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傀儡,他们只知道自己受到李睿的搭救,才能继续活下去,所以就都认李睿为主。 当然,这是李睿在他们意识中设定好的故事情节,而且还规定不可以对外交流。 那么,就算这些认主故事和恩情的环节有什么纰漏,这些人身在其中,也无法了解。更何况,都已经是傀儡了,本身就没有追究这些事情真假的意识。 这是李睿想出来既能增长自己意识力,又能在不暴露自己能制造傀儡能力的前提下,让这些本该消失的人,再留存于世间一段时间的唯一办法。 所以,现在这四大掌门都还有着自己的个性。 “王大队长?你有什么资格当这个队长,我们按主人的要求过来集结,就算是要结成夜枭队,也是我们自己选出大队长。 你何德何能?” 左冷成第一个不答应,于是立即就跳出来了。 在他的意识里,是李睿帮他重新树立了成为五大派首领的权威,是李睿把他从因为被不问大师夺权,心神失守、走火入魔的境界拉了回来。 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所以,自己才人李睿为主。 结果现在一来归园庄,正准备笼络一番其他掌门的时候,就被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男人说是自己这些人的大队长。 素来野心勃勃的左冷成自然就不干了。 保留自己的意识和个性就是这点不好,不管做点什么事情,都会有人跳出来唱反调,搞事情。 “你们四 个一起上吧。”那个叫作王三的普通人也不啰嗦含糊,直接就对四大派的掌门发起了挑战。 毕竟,收服江湖豪客,什么都是假的,第一条就是要有镇压他们的实力。 否则,就算是李睿施以高压,保留了自己伪性格的这些家伙们,也是不会心服口服的,保不住有了机会就给你添点什么乱子。 其他三派掌门虽然没有像左冷成一样跳出来开口反对,只是他们更加的擅于察言观色或者说是墙头草吧。 但内心的不服气那是肯定的。 现在听这个自称王三的人这么说,他们也都存了试探试探这个未来大队长实力的心态。 本来就是嘛,既然是主人派遣过来给自己这帮五大派的人当大队长,其实就算真是一个普通人,自己这些人也是要认的。 更何况,主人会真的派一个普通人过来吗? “那得罪了。”四大派掌门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江湖中人,已经被人挑衅到跟前了,哪怕明知是有猫腻,但这面子是不能丢掉的。 所以,四大派掌门人齐齐发声喊,就那么朝着王三冲了过去。 一时间,归园庄的前院中,犹如狂风过境,顿时风沙四起。 王三并没有还手,而是努力在四人攻击的缝隙中游走。 他在观察着这四人的武功套路,为以后夜枭队的分工收集第一手资料。 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 虽然四大掌门都是大宗师,甚至有的还是巅峰大宗师。 但如此全力输出,内力也是难以为续,加之年纪都大了,体力上也感觉有点吃不消。 真是应了那句话:拳怕少壮。 就算他们功力深厚,但岁月毕竟不饶人,加之他们平时只注意了身体的保养,对肌肉的力量并不怎么锻炼。 于是,高强度进攻了一个小时以后,四大掌门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就一起跳出了战圈。 他们不打了。 打了半天连别人的衣服角都没有摸到,自己还累的要死,这架还怎么打?只有不打了啊。 左冷成是这次挑战的始作俑者,这时也用最嚣张的口气,说着最怂的话: “我大队长,我们都服气你做我们的大队长,我们都打了这么久,都不能碰到你的衣衫,我们自然是服气。 可是,你能不能真正露一手功夫,不然我们总觉得你只是一声轻功高而已。” 现在,他已经不想着从这个王三手里抢大队长的位置了。 他现在只是要看看,主人麾下到底是有些什么强者?能把五大派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不让其自拔。 “我要是动真格的,你们怕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也罢,既然主子要我来带领你们,以后我们就是战友了,我就不藏着掖着了。 你们再用全力进攻我一次试试。” 知道可以看到对方的真正实力,四大派掌门强打起精神,鼓起余勇又一次对王三发起了进攻。 王三,那可是李睿的亲信之人,前段时间被派遣到皇宫中驻守。 轮岗 回来一看,发现以前和比自己境界只强那么一点点的赵十二都是卫星境强者了,自然心里不痛快。 在请赵十二和孙十七他们喝了无数次老酒以后,终于知道,是李睿帮助他们突破的壁垒。 于是王三就疯魔了,天天缠着李睿,要主子帮他突破。 李睿被纠缠的没办法,都是自己的亲信奴才。都有上进的心,而且都到了巅峰大宗师的程度,确实也有必要突破一下。 不然,就那么六个卫星境强者,也确实有点不够用的。 于是,李睿也没有吝啬,直接在皇宫中,寻找了一处龙脉之眼来给突破壁垒的家伙们提供灵气支持。 在一个多月前,再次强行提升了二十四个,修行已经到达巅峰大宗师程度的龙卫到卫星境。 这次帮助人突破的数量有点多,于是李睿也清晰的感受到了,自己帮助人突破后,这些被自己帮助的人都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反哺给自己。 这种力量李睿也搞不清楚是什么性质的能量,本来想好好研究一下,但这股力量进入自己的意识海以后,全部被那个叫作南海天经的金属小镜子给吸收了。 吸收这二十四股力量以后的镜子,明显的颤抖了一下。 李睿在若有若无之间,仿佛听到了这个镜子似乎还打了一个饱嗝。 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好在这镜子没有吃独食,吸收了这股不知名力量以后,给李睿的阴阳元丹反馈出了一股精纯浩瀚的元力。 这股元力的精纯浩瀚,足可以比拟现在李睿整个阴阳元丹,储存力量的十分之一。 要知道,李睿这意识海中的元力可是历经三世蜕变才形成的这么多。可这只是自己帮助二十四个巅峰大宗师突破壁垒,就能得到相当于自身十分之一修为的元力。 那刚刚这南海天经吸收的那神秘力量,该是一股多么伟岸的力量啊。所以,李睿虽然搞不清楚那种力量是什么?有什么用? 但他可以确定这种力量对自己一定是有益处、有大益处的。 可惜被镜子给吸收了,看来这镜子也必须是一个宝贝,恐怕其价值远远高于所谓的一套修炼功法了吧? 当然这一切李睿都不确定,他也无法确定,只能是猜测而已。 现在,在归园庄内一片祥和。 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个个有条不紊的状态,仿佛刚刚发生在前院的那场龙争虎斗不存在一般。 因为,第二次四大派掌门失败的太快了。 由于,这四大派掌门和王三比武的时间有点长,四大派其他弟子和归园庄内驻守的黑山卫士兵,都跑过来观战。 一边观战,一边议论。 “看我们武当派的梯云纵,这次一定打这家伙一个措手不及。” “这次,我们的峨眉绝技,九阴白骨爪一定能挨到此人的衣服。” “你们不行,看我们五岳剑派的左掌门,刚才一招‘回首望岳’就差点斩断了那人的一根头发。” 各种议论,让四大派的掌门人简直无地自容。 7017k 248.实力为王,命定师徒荒郊遇 大隋软饭王248实力为王,命定师徒荒郊遇经过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进攻,他们的门人弟子的期望,也从要打倒这眼前之人变成要打到眼前之人,哪怕碰到一片衣服角也好。 左冷成、绝心师太、玄机子、长青子这四大掌门,现在眼睛都红了。倒不是气的,技不如人,也没什么好生气的。 他们是羞的,这面子丢的太大了。 四人联手,打了一个多小时,硬是挨不上对方的一片衣角。 他们也知道,现在对方提出要自己等人再进攻一次,这也是唯一挽回自己面子的机会,当下个个运足自己全部功力,绝招尽出。 他们四个都是老江湖,如果不是拼命的时候,绝对不会耗尽自己体内的真气内力。因为那是保命的本钱,怎么可以不留点底线? 所以,别看前面一个多小时,四个人打王三,打的热闹,其实都还是有所保留。 一是怕伤到这主人派来的大队长,在主人面前没法交代。二是习惯使然,绝不暴露最后的底牌。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进攻这么久,一无所获,门人弟子们就像在看耍猴。 而且还被王三鄙视,就是泥人也打出火气来了,何况这四个高高在上很久的四大派掌门? 又听王三说,现在才准备使用一点点功夫,这四人都出离愤怒了,于是,第一次毫不留手的同时出手。 一时间,各种绝招纷纷出笼,王三就犹如笼罩在狂风暴雨之中的一叶小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王三呢? 一直沉稳无感,仿佛他们的绝招只是一些花架子,根本没理会。 只是在他们四个冲到自己的身前的时候,猛然而完全的释放出了自己卫星境的威压。 噗通、噗通、噗通、噗通。 各自把绝招发挥的十足十境界的掌门们跪了。 毫无悬念,毫无节操,干净利落的跪在了王三的面前。 这不是仅仅是武学境界的碾压,而是生命层次的碾压,是血脉中蕴含的对上位者天生的服从导致的结果。 如同小小的爬虫遇到了九天的真龙,哪里还有刚才那凶残霸道的江湖豪客的模样。 四大派掌门,一个个乖巧的跪在王三面前,身体在瑟瑟的发抖,内心在复杂的思想斗争。 但血脉的压制控制着身体不由自主的端着的跪着。 更为离奇的是,四大派掌门体内的全部内力都被一股无名的压力压制着。 任凭他们的主人如何催动,这些自己一生苦苦修炼的内力,仿佛见了老猫的耗子,龟缩在经脉和丹田内,一动都不敢动。 四大派的掌门可都是五六十岁往上的老人家,一旦浑身的真元内力都不停自己调遣,那就是妥妥的几个糟老头子、老尼姑。 再无半点英雄豪迈之气的江湖儿女风采。 “属下左冷成拜见大队长。” “属下长青拜见大队长。” “属下绝心拜见大队长。” “属下玄机拜见大队长。” 这下,四大派掌门是彻底的服气了。 他们都是见多识广之辈,此时,内心 也都大约猜到了王三的武学境界了。 能把他们这几个站在这个世界武学金字塔尖上的巅峰大宗师,当顽童一样戏耍的人,一定是破壁者。也就是传说中的人仙。 能被人仙出手教训,这不但不是丢脸,而是无上的光荣。 所以,他们四个人跪下了,心也跪下了。 毫不犹豫的表示了对王三的臣服。 看到这四人人如此乖巧的臣服,王三一点成就感都没有。这感觉就像大人欺负小孩,实力差距太大,都不是一个层次的生命,哪里会有什么成就感? 这时,王三也能理解李睿为什么经常像教育小孩子一样教育自己这些龙卫兄弟了。 现在就算自己这些进入卫星境的龙卫兄弟,在李睿的面前依然无法调动体内由内力转化为成的真元。 依然像面对上古凶兽一般在李睿面前瑟瑟发抖。 开始体会还不明确,结果今天看到这四大派掌门在自己眼前的表现,一下子就让王三理解了李睿。 也理解了李睿为什么在三个小时以前,通过元神显化这种手段,教了他如何规划管理夜枭队,并不容置疑的把他派过归园庄来管理这一群江湖豪客了。 没有卫星境的武学境界,根本就压不住这些桀骜不驯的家伙们。 “主子现在,在武学境界上,是多么的孤独寂寞冷啊。难怪主子很难在一个地方停留很久,实在是主子在不断的寻找可以对话的人,或者是让自己尽快的去看到修炼的尽头到底是什么?” 看着王三似乎在走神,四大派掌门硬是跪在那里一动都不敢动。 良久,王三从理解李睿的情绪中回过了神。 “起来吧,以后你们就是四个中队长了。 我先跟你们说说规矩: 整个夜枭队隶属黑山卫司令部直辖,也就是两百人的编制。 里面的原有门派全部打散了重新编制,每一个小队五个人,你们每个门派一个人,每一个中队八个小队。 以后就没有门派,没有什么长老、掌门,只有队员、小队长、中队长,还有我这个大队长。 你们要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也可以,但那只能是自己私下的事情。不得劝说他人信教或者是不信教。 在夜枭队只有为主子尽忠,没有为宗教拼命这一说法。” “启禀大队长,我们这里只有四派,每一个小队人数怕是不足。” 玄机子到底是重组的意识海,反应慢了一点。其他人都没有提问,只有他提出这个问题。 当然,他提问题的时候还是跪着的。于是,其他三个掌门也不好起身,只有这么陪着他跪着。 王三也不在乎这人脑袋的迟钝,而是冷眼看去,默不作声。 他又走神了,是啊,自己这都接受任务有三个多小时了,夜枭队的框架也搭起来了,连归园庄都整理的差不多了,估计那少林派也该过来了吧? 挥挥手,王三打发走了四大派的掌门,一个人向着归园庄的深处走去。 自己已经把规则都交代清楚了,就凭五大派他们这些做惯掌门的人,整顿一个两百 人的队伍,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他要做点准备,继续巩固一下自己的境界和实力,最近老是走神,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必须赶紧解决,因为李睿给他整合部队的时间并不多。 很快,他们就要执行第一个任务了。 咦? 怎么归园庄外三里的荒郊野外,有一个小丫头在注视着这里? 难道,夜枭队这个据点就这么暴露了? 可这部队的整编才刚刚开始,至少还要整顿几天才能形成战斗力。 至于战斗力的提高,那就要在实战中边打边提高了。这也是急不来的事情。 王三其实不知道,这是他的师徒缘分到了,不然不会频频出现走神等心血来潮的现象。 他虽然境界到了卫星境,但毕竟刚刚提升后不久,对这个境界的神奇并没有了解透彻。 这种因为生命层次的跃迁,对未来将要发生事情的一种感应,就是他的体制在卫星境才会开始出现的神奇功能。 这是他的体质带给他的完全独一无二的功能。 目前看起来,可以算是一种特异功能吧。 或许,以后随着他的功力提高,他的身体特质会形成未卜先知的神通都说不定。 十分钟后,王三看见了盘膝坐在杂草中,两眼死死看着归园庄的方向,一袭纱巾蒙面的女孩。 这遮面的纱巾在王三眼里如同虚设,只一眼,这女孩就被王三看了一个通透。 绝美的容颜,不俗的气质,幽怨的眼神。 暗劲巅峰的修为。 王三对女孩说:“想报仇?” 女孩摇摇头。 “想学武艺?” 女孩点点头。 “做我徒弟,我教你,最少到巅峰大宗师。如果机缘巧合能碰到贵人提携,就可以破壁,成为这人世间的人仙。” 女孩还是不做声,只是用手指了指王三,又指了指天。 王三居然奇迹般的懂的了女孩的意思。 “我的修为就是天人,当今天下只有一人比我强,其他和我差不多境界的人还有二十九人。但我们都是朋友,兄弟,战友。” 女孩没有任何犹豫,趴下就是九个响头磕下,但还是不说话。 王三非常奇怪,刚才他用神识看着女孩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她的音带或是咽喉有毛病啊。 但王三并不强迫这女孩,他是收徒弟,并不是找媳妇。不需要了解那么多。当然话还是要讲清楚的: “好,为师叫王三,多的我就不说了。我会努力栽培你,直到你成为人仙。站在众人之巅,笑傲这个世界。 你不想说话,就不说吧,但你是能说话的对吧?” 看着女孩含着热泪点头,王三不想说什么了。 自己孑然一身,都是为主子卖命。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徒弟,也算是有了精神寄托。 总比养狗狗、猫猫强吧? 看着这苦命的女孩,王三的同情心瞬间爆棚。 王三本就不是一个心软的人,但在这女孩身上却是心软的一塌糊涂。 7017k 249.夜儿得名,两条人命送封信 大隋软饭王249夜儿得名,两条人命送封信一定是心灵受到了伤害,不然也不会一直不愿意说话? 王三的特殊体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知为什么,他就觉得和眼前的女孩有师徒之缘。 而且多日以来的恍恍惚惚,心不在焉的状况,自从见到了这个女孩以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 这说明什么? 至少王三认为,这个女孩是自己的福气,是老天派过来给自己做徒弟,帮自己度过这一劫难的幸运星。 确实也是如此,有了这件收徒平复自己的精神恍惚的案例以后。 经过长时间研究,王三才慢慢的意识到,自己可能被开发出来了某种特殊体质,从而具备了一些预见未来的神通。 由此,王三更是把这个徒弟如珍似宝了。 “唉,为师也没什么亲朋好友,只有一些生死相依的战友、兄弟,这以后也都是你的师叔师伯。 先不说这,你不想说话,想必是为了逃避什么,那你以前的名字估计也是不想用了。 那么,为师给你起一个名字吧。 今天是为师统领的夜枭队成立的日子,又刚好收你为徒,以后就叫你夜儿吧? 从今往后,你就是夜枭队的公主。” 王三年纪也不是很大,现在也不过三十七八岁,但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武痴。 他深深相信女人会影响自己拔刀速度这一道理。 所以一直单身至今,但单身并不代表他不需要精神寄托。 今天,机缘巧合之下,他也就毫不犹豫的收下了这个来历不明的徒弟。 要是以前,他虽然有过收徒的想法,但是却不会这么贸然收徒的。 自己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军伍之人,哪里敢收徒,误人子弟? 可是,现在王三已经是卫星境强者,关键是拥有了“夜枭队”这个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自然是可以考虑收徒的事情了。 尤其是到了卫星境以后,底气足,腰杆硬。根本不怕承担徒弟有可能会给他带来的各种恩怨。 用王三自己给夜儿介绍的话来解释他的心态就很明白了。 当今天下,武学境界上绝对比他强的只有一人。可这一人是他的主子,是他的靠山,只要他忠心耿耿对待主子,根本不用担心会有什么人能害他性命。 而跟他差不多境界的卫星境强者,都是他的战友,过命的兄弟。 在主子的强硬军规的束缚下,更不会与他为敌。 于是王三飘了,举世无敌啊,能不飘吗? 所以,王三的胆子才会这么大,收徒弟只求眼缘,而根本就无所顾忌这徒弟是否来历不明? 听到王三给自己起了名字,夜儿就又给王三磕了三个头,然后站起身来,用衣袖擦干眼泪,乖乖的侍立一旁。 王三那可是有特殊体质的人,很快就明白了这三个头磕下来是什么意思。 那意思很简单,这个夜儿的名字,这小姑娘认下了。 这三个头磕下来是对师傅赐名表示感谢。 “好好好。”王三连说三个好字。 “以后你就跟 着师傅好好学本领,天下大可以去得,现在为师就带你去看看那夜枭队。 你可以先从他们那里学点东西,打好基础。” 且不说夜枭队从此多了一个蒙面的哑巴小公主。 少林派那边发生的事实,其实和王三猜测的也差不多。 在四大派离开他们临时的秘密基地的时候,少林派就开始传信给皇宫里面的内应,给女帝送勒索信了。 由于这次是李睿主动以身做饵,所以整个事件虽然都是五大派在行动,但事情的主动权却都掌握在李睿的手里。 他不但安排赵十二调动龙卫全程对少林派派出去联络的人员进行跟踪。 更是用自己那浩瀚无边的精神力,一个一个的全程盯防少林派的所有人。 于是,不问大师如何写信?写信后如何交代送信的师弟不说大师到什么地方送信?是谁来取信?取信后又是如何辗转几次手,落到最后的执行人的手里? 李睿都通过自己的精神力看的一清二楚。 至于这最后的执行人,是如何想办法编故事,让其他人来顶缸送勒索信的罪名等等一系列操作,李睿更是看的津津有味。 甚至,李睿再想,那些侦破还真有可能是有真实的故事来源的。 今天自己看的这场戏,简直就堪比最有意思的侦探。 最后,在不问大师送出信件一个半小时后,这封勒索信果然就出现在了女帝的案头。 当然,女帝并没有碰来历不明书信的习惯。 所以,正在勤奋工作,批阅奏章的女帝,看到了案头出现的陌生信件的时候,并没有好奇心爆棚,而伸手去拿。 反而,女帝迅速站起来,离开放置那封信的书案远远的。 “七五,这封书信怎么来的?” 女帝对着空气就是一句询问。 她知道,自己的夫君安排了高手随时保护自己,而夫君安排的高手,那就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而且都是当兵的出身,没有江湖门派中培养出来的高手的散漫和自由。 说是随时保护自己,那么就算是上厕所,他都不会出任何问题。 所以他对自己的安全一直都很放心。 可是,怎么就出现了一封没有经过内阁披红的信件,就那么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自己的书案上? 这就是皇宫的防守? “启禀主母。” 按照李睿的要求,黑山卫系统所有的人,称呼女帝是用的“主母”。女帝当时为这个“主母”的称呼还找李睿抗议过几次。 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黑山卫应该称呼自己为“主子”、“陛下”,而不应该称呼“主母”,那样岂不是显得李睿的地位比自己还高? 抗议了几次以后,李睿只是口头应付一下,也没有真的去纠正这一称呼。 女帝发现自己的抗议没有效果,而当惯了帝王,久居人前的自己,其实也挺享受隐藏在背后的感觉。 于是黑山卫称呼“主母”这一传统,在女帝的听之任之的纵然下,慢慢的形成了。 其他的黑 山卫成员,有时称呼陛下,有时称呼主母,倒是称呼陛下的人居多。 到了大宗师境界以后,基本上都只会称呼女帝为:“主母。” 特别是,到了卫星境界的三十位对女帝的称呼已经都改为了“主母”。 因为经过李睿帮他们破壁的经历,他们都能知道,这世界的最强者是谁?这个世界其实是谁在做主? 李七十五的声音传到了女帝的耳中: “这封信是刚刚进来续茶水的宫女百合带进来放在案头的,我检查过,这封信本身没有毛病,不会危及主母的安全,也就没有阻止。 另外,那个刚刚送信的宫女,在出去以后,被和自己相好的侍卫杀死了,抛尸在冷宫玉佛殿的枯井中。 而杀死宫女的侍卫也服毒自尽。 所以,从我这个角度来看,这件事无法追查下去了。” “呵呵,真是大手笔,为送一封信就要搭进去两条人命。我真对这封信有兴趣了。” 女帝呵呵冷笑着,走回了自己批阅奏章的书案,拿起了那封信。 打开后,只见上面也就寥寥三十多字,凑成的一句话: “陛下,睿亲王在我们手中,目前很安全,只要你恢复五大派的名誉,睿亲王会安全回到皇宫。” 随信一起送来的还有李睿平时带着的一块玉佩,想必是作为李睿在这些送信的绑匪手上的证明吧。 “哈哈、哈哈,五大派的人太天真了,真是不知道他们这么多年的江湖是怎么混过来的? 就这么被夫君玩弄于股掌之上而不自知? 夫君啊,你真是太坏了,真为那些成为你敌人的人而悲哀。” 女帝看到这个五大派牺牲了两条人命送来的勒索信不但没有一丝担心,反而有种看热闹不怕事情大的心态,看这些跳梁小丑表演。 在那里开怀大笑。 旁边伺候的女官和宫女们,虽然不知道信里面具体写了些什么。但能让女帝陛下如此开心,想来也是好事。 笑了一会,女帝收敛了仪态,毕竟是一国之君,开心一会就算了,这该端着的时候还是要端着的。 果然,不一会,女帝的耳中就出现了李睿的声音: “怎么样?笑的那么开心?笑完了吧,那就办点正事吧。等了这么久终于把这条线给挖出来了。” 女帝此时已经是仪态端庄的一副模样,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根本就想象不到刚刚笑的花枝乱颤的女人就是眼前威严的女帝。 女帝内心在吐槽: “你还等了这么久?你就是送东方不败离开后顺便动了一点心思,将计就计的戏耍了五大派一次吗? 估计现在五大派都被你收拾的差不多了,你还好意思到我这里来叫苦、表功?” 真是知夫莫若妻。 女帝对李睿那能坐着就绝不站着,能躺着就绝不坐着的咸鱼性格实在是太了解了。 女帝觉得,可能,要不是自己的生存收到威胁,自己的懒夫君都不会搞出一个黑山卫系统。 至于做出曲辕犁,那是李睿要增加粮食产量,好酿酒。 7017k 250.夫唱妇随,江湖曾经压朝廷 做出精盐,那是李睿自己要吃。 做出玻璃,那是李睿自己要用。 搞出军队,那是李睿用来保命的。 搞出情报系统,那是李睿用来方便做生意的。 等等、等等,通过这么多年的接触和了解,女帝是对李睿有着自己的一个完整的评价。 自己的夫君就是一个真性情的懒人。 总之,要不是涉及自己的享受,李睿是绝对懒得去动脑筋做出发明或者是改造的。 当然,李睿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对自己身边的人都非常好。 但是李睿也是一个有脾气,有性格的人,他对自己看不惯,或者是对有成见的异族,又是非常的暴虐。 不管女帝怎么吐槽,但她不好对李睿说。 一是自己坐在这御书房批阅奏章,周围到处是人,不方便对着空气说话,二是女帝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说的话,夫君是不是能听到? 搞得自己像一个自言自语的神经病,才不划算呢。 李睿没有去管女帝媳妇的心里活动,而是自顾自的继续说了下去: “五大派你就不用操心了,反正以后再也不会有五大派的存在了。他们这些人暂时我还要派点用场。算是废物利用了吧。 有这么几个据点,你安排内卫清理一下,我正好看看,内卫里面还有没有其他的老鼠。 一个是城西‘好再来’客栈的掌柜和伙计。一个是‘富威镖局’的镖头杨富威以及他的两个徒弟。 内卫里面有副统领周法尚和他下面的两个队长,以及他们的几个亲信,你到时候抓住人审一审就都出来了。 媳妇,你拿个笔,我把他们这次递送勒索信的整个流程说给你听,你记录一下,看看这中间是不是还有遗漏的地方?” 女帝听李睿说完后,毫无违和感的在书案上做好,拿起了一只小狼毫,铺开宣纸,就等李睿接下来描述的内容了。 “好,事情是这样的。” 女帝越写越觉得这五大派真是不简单,单单一个少林派就对大隋帝国的各行各业,渗透的如此之深。 那五大派加起来的影响力呢?想想都不寒而栗。 幸亏这次夫君把他们一网打尽,不然要是有了一些漏网之鱼,以后还不知道会惹出多少麻烦? 女帝明显感觉到,李睿是休息了一会,似乎还喝了一口茶。然后李睿继续再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在我们是打掉了五大派,但这个势力的空白区,很快就有新的五大派来填充,若干年后又是一个尾大不掉的状态。 所以,我们要把江湖纳入朝廷的管理范围。 要江湖人也要登记,要持证上岗。 有朝廷颁发的证件,你就是合法的江湖好汉,朝廷就会保障你的合法权益。你混江湖,就拥有最大的靠山。 要是没有朝廷颁发的证件,你就是江湖黑户。死了、残了也是活该,朝廷并不对江湖黑户提供保护。 这个政策执行下去,想必有那么几十年的时间以后,江湖也就会被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朝廷整体规范起来了。 怎么样?媳妇,夫君这个办法好吧?” 女帝被李睿的这个办法镇住了。 这个办法岂止是好,夫君这是在挖江湖的根基,是朝廷一家独大的最好法门啊。 女帝不能想象,若是所谓的江湖侠客不能来去如风,江湖匪类不能自由自在的以武犯禁,这还是那个让她头痛不已的江湖吗? 女帝甚至在脑中臆想到: 若是有一天,朝廷捕快为了查某桩案子,对某客栈突击查房的时候,大多数江湖人都逃出一个证件亮明自己是朝廷注册的合法江湖人。 而捕快直接逮捕那些江湖黑户的场景的时候。 手中依然拿着小狼毫毛笔的女帝,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迷人的微笑。 要是有这种日子就实在是太好了。 可是,这有多难,其中的风险有多大,自己的夫君知道吗? 其实,历朝历代哪有不想规范江湖人士的朝廷? 不是朝廷不想,而是历代的朝廷都做不到这一点。 江湖之广阔,门派之众多,更是不知藏了多少条蛟龙,卧了多少只猛虎? 往往江湖上的几个大门派都互相有所勾连,一旦朝廷动其中一个门派,其他的门派都会提供支持。 而朝廷中的高端武力并不足以支持朝廷剿灭几个大门派的联手。 就好比这次五大派联手攻黑木崖,如此大规模的械斗。 放在以前的历代朝廷看到、听到了,哪怕皇帝心里狠的痒痒的,认为他们不尊重帝王威严,但也只能装聋作哑。 不为别的。 朝廷实力不够强罢了。 派遣大军,要剿灭五大派三万联军,就至少需要派遣十五万大军前去围剿。而且还不能保证打赢这次围剿。 要是不派遣大军,朝廷控制的高手数量连五大派的零头都不如。根本就不是和五大派在一个数量级上的对手。 况且,朝廷能派出的高手难道就和五大派不会有勾连吗? 比如,这次南海剑派就是女帝请回去的朝廷供奉,可是他们也在帮助五大派围攻黑木崖。 而且,南海剑派安排人去参加五大派围攻的阵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和女帝打过招呼。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江湖门派根本就没有把朝廷,把女帝放在眼里。 而朝廷本身也只能装聋作哑。 部队派多了,说不定这些五大派的人大量杀伤军队后,一哄而散。部队派少了,又更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只会助长江湖门派的嚣张气焰。 万一要是对这些江湖门派逼迫太甚,他们会用什么江湖义气或者门派兴亡为说辞,鼓动那些练功练的脑子都快生锈的一些高手,联合起来刺王杀驾。 你这个皇帝对江湖门派不好,意图灭亡江湖。那江湖人就联合起来杀了你这个皇帝。 下一个皇帝看到上一个皇帝的死的惨,自然会对江湖人士网开一面,不会动摇江湖的根基。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且不说历史上,就说这次。 女帝两口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把他们五大派给逼急了,五大派不就使出了绑架帝夫用来胁迫女帝让步的手段吗? 拳头大就是道理,这在所有的江湖人心中就是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 在这些江湖人心中,他们门派利益是远远大于朝廷或者民族的利益的。 当然,这也可能就是江湖门派对历代弟子门人的洗脑式教育的结果。 毕竟,历史上不管哪家的王朝数百年就一定会有更迭。 甚至同一个王朝,不同的帝王执政,朝廷的政策也是不一样的。 一个总在变的朝廷,一个是屹立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江湖门派,脑子清醒的江湖中人,自然知道是应该怎么选择。 其实,要不是黑山卫的存在,要不是龙卫让女帝看到了安全的保障。女帝是绝对不会对江湖五大派下手的。 毕竟,这会涉及到自己以及夫君的性命,可不是开玩笑的。 不过,女帝此时也知道了李睿的心态。 是的,此时确实是最好的时候。因为李睿手上掌握着绝对的实力,因此才会有这个提议。 自己的夫君虽然懒散一点,但却足够稳重,没有把握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去干得。 心情激动的女帝,强行按耐住了自己的情绪,也不回答李睿的建议,而是下令: “婉儿,叫内卫统领房玄龄、御林军统领杜如晦,都到御书房来见朕。” 李睿现在已经回到了黑山庄的庄主府。 这段时间,李睿虽然在洗梧宫待的时间比较多,但一有时间他还是会回答黑山庄自己的庄主府。 毕竟,只有待在黑山庄,李睿的感觉才是回到了自己的家。 在黑山庄,李睿可以依然打扮成一个书生的模样,到处去乱窜。 一会去黑山书院逛逛,停下来听听现在的先生们在如何讲课,要是听的不过瘾。就自己披挂上阵,上台亲自去讲几节课。 他完全是随性的,今天有可能是给莘莘学子讲心学,明天就有可能是给黑山卫送来培训的军官讲孙子兵法,更有可能是给刚刚开蒙的稚童讲三字经。 反正在黑山书院,大家都只会叫他李老师、李先生、李校长。 而一旦他有了上课的心情和兴趣,当堂授课的老师都会乖乖的把讲台让出来,自己坐在下面当学生去。 有时,李睿又会去黑山工业城里面乱逛。 一会去研发中心给巢元方捣捣乱,提出一些他们都没有想到过的研究方向,比如:电和磁的研究。 一会去各个工坊转一圈,对认真工作的漓儿和杏儿一通骚扰,弄得她们又羞又急。 内心却又因为自己依然对少爷充满吸引力而窃喜不已。 天气好的时候,李睿也去田地里转一转。 看一看老袁、老秦那些老庄户、老朋友。 毕竟十来年过去了,李睿的老朋友们虽然身体还好,但也有些见老了,多数都成了某个工厂的顾问。 只是偶尔去工厂转一转,大多数是在家里呆着的。 正好可以和无聊的到处乱窜的李睿聊聊天,打打屁。 (本章完) 251.内卫无能,技不如人怎奈何 现在李睿回到了黑山庄庄主府,在自己的书房里面四仰八叉的躺在要人专门制作的沙发上。 旁边是檀儿的小丫头,现在情报署的二把手流苏在给他按摩肩膀。 看起来无比慵懒的李睿,实际情况可不是这样。 现在,为了确保女帝的抓捕行动一切顺利。 李睿第一次神识全开,整个神识携带着不为人知的元力笼罩整个洛阳。可以说他现在就是洛阳的神,无处不在。 其实,女帝的抓捕行动已经做的很好了,但问题就在于朝廷内卫的实力确实是差了点。 所以还是出了一点点纰漏。 在抓捕周法尚的时候,刚好周法尚和他的两个死党大队长在一起喝酒。 于是在牺牲了一个大队长后,已经是中级大宗师,却一直压制功力,只展露半步大宗师实力的周法尚突然功力全开。 措手不及之下,内卫的包围队伍被冲开了一道缺口,让周法尚和他的另一个死党突围而去。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不断给自己请罪的内卫统领房玄龄,女帝也是无可奈何。自己已经交代的够清楚了,可是还是让这周法尚逃了。 “算了,也不全怪你,那周法尚暴露出来了中级大宗师的实力,你们内卫确实也是拦不住。” 女帝无可奈何,但也不会冷了自己忠臣的心,还是好言安慰。 “此獠逃走,后患无穷,臣处置不当,自请处分。” 房玄龄有些不好意思。 虽然周法尚爆出了整个内卫都搞不定的修为境界,但这也怪他事先功课没有做足。 特别是自己头脑一热之下,为了抢功劳,没有想到请黑山卫协助缉拿。 要是有黑山卫的高手在场,结果就不会是这样。 哪怕没有请到黑山卫的高手出马,只要借几个远程攻击的狙击枪,也是能把周法尚给留住的呀。 自己向来是稳健之人,今天怎么如此大意? 想来是听说要抓捕周法尚而特别激动导致的吧? 这周法尚在内卫里面一直在拉帮结派,笼络一帮人和自己对着干。 现在有机会拔出这个毒瘤,让自己被幸福冲昏了头脑,才会如此大意。 在房玄龄做出了深刻的检查以后,女帝才真正原谅了他。 对他说了实话: “算了,你们尽力就好。剩下的事情要黑山卫去办吧。” “是,微臣告退。” 现在,即使房玄龄再不甘心,也没有办法了,他已经错过了女帝给他的这个机会了。 有时,生活中就是如此,机会给你了,但要是把握不住,那就不是上位者的事情了。只能怪你自己能力不够。 所以,这房玄龄只能去积累自己的实力,期待下一次的机会降临了。 其实,倒不是女帝不给房玄龄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而是机会本来就只有那么一点点,你抓不住自然就有人能抓住。 是的,赵十二就一直跟着内卫在行动。 鉴于内卫是女帝直属部队的性质,李睿为了给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女帝媳妇留面子。很早以前就有过命令,黑山卫系统,不可以去抢内卫在女帝面前表现的机会。 所以,龙卫也好,赵十二本人也好,都不会去抢内卫的抓捕功劳。 但是,这人犯逃脱了内卫的围捕,突围逃走,并远离了内卫的攻击抓捕范围以后,龙卫出手就不算是抢内卫功劳了吧? 所以,在周法尚带着自己的亲信逃出内卫到底围捕,刚刚躲进一处民宅,准备休憩踹息的时候,他耳边突然就传来了一阵嗤笑: “到底是内卫的副统领,这身功夫可藏得可真够深的。 听说周副统领的师傅是少林俗家弟子,可没想到周副统领原来如此的师徒情深? 为了师父师门的事情,可以抛弃如此的高官厚禄。 在下佩服不已。” “谁?谁在装神弄鬼?是英雄好汉的出来一见。” 周法尚现在已经是惊弓之鸟,又一下被人揭破了老底,顿时从藏身的民宅房屋中跳到院子中,一边说话,一边全神戒备。 “周副统领不用紧张,我们不是内卫。不是来抓捕你的,只是现在少林派都没有了,不问老和尚也在为主子效力,你要不要考虑一下,也加入一个?” 赵十二已经得到了李睿的指示,对于大宗师境界以上的高手还是尽量以抓捕为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击杀。 赵十二当然理解自己主子那种废物利用的抠搜心理。 毕竟,大家都是穷日子过过来的,好像谁还不知道一个勤俭过日子的道理一样? 不就是想给夜枭队多点生力军,可以不用动用龙卫或是其他黑山卫的力量,就可以到其他地方去生事。 反正就算是有所暴露,也不是朝廷的责任,更加和黑山卫系统没有关系。 就算是有所牺牲也不是自己培养的高手,李睿也不心疼。 所以,赵十二准备诱降这大宗师中级境界的周法尚。 可是,周法尚到底是做过内卫副统领位置的狠角色。对朝廷的大势早就了然于胸。 他知道,在大隋真正的武装力量从来不是摆在台面上的那上百万九边精锐和无数的驻屯军。 就好比上次突厥进攻大隋,驻守边关要塞的九边精锐,多数都是一触即溃。只有极少数修建极为完善的防御工事的关隘能抵抗突厥的进攻。 而往往能抵抗的住的这些九边精锐都是黑山卫派驻了监军的。 随后,还是靠着黑山卫系统的部队才把突厥赶出了大隋边境。 而且很多人不知道,而周法尚却知道一点皮毛的是,据说黑山卫已经基本渗透了东西两部突厥,让他们再也无力南下骚扰大隋。 所以,周法尚知道,大隋真正的武力底蕴是黑山卫。 可是黑山卫从来不吃朝廷俸禄,所以,朝廷中的众人,根本就搞不清楚黑山卫到底有多少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编制?又是一个怎么样的领导系统? 总之,对非黑山卫系统的人来说,除了知道黑山卫其实就是女帝手里的另外一张底牌,整个黑山卫系统就是一个谜。 但就仅仅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凭借自己知道的那一点点皮毛。 周法尚就猜到了这来的人一定是黑山卫系统的人。不然,其他人也不可能在自己逃脱了内卫的追杀后,立即就跟了过来。 现在一听自己少林派的掌门都已经为对方的那个主子效力,周法尚简直就犹如被摧毁了脊梁的野狗,一下就成了癞皮狗。 “统领,千万别被对方扰乱了心智,或许对方只是在用攻心计?” 此时,一直跟在周法尚身边的亲信提醒了一句。 周法尚立即就醒悟了过来,对方有可能是在诈自己。 就算是真的,也没什么,谁还不能自己活下去了? 反正现在看起来,自己送的勒索信是没什么用了,那就等于是说,少林等五大派可以肯定是翻不了身了,自己也无法再利用师门的名义招摇撞骗、吃喝逍遥了。 那么,有没有这个师门其实也无所谓了。 “多谢前辈提携,晚辈刚刚从内卫那森严的规矩中脱离,我还是自由自在一阵子吧。” 周法尚装傻,对虚空中一直没有现身只是说话的人有礼貌的拒绝。 回身对着身后的死党快速的说了一句: “你西我东,城南老地方汇合。” 然后,周法尚就运足了轻功,朝着城东就跑。 “哎,我说你跑个什么?我不杀你,但也不代表你可以就这么走了呀。哎嗨,你个小子也跑?你都不是大宗师,有什么好跑的。” 周法尚回头一看,自己的那个亲信大队长,被空气中,就那么凭空出现的一只大手掌给拍成了漫天血雾。 是的,一个人,就那么被打爆了,尸骨无存。 正在奔跑中,心中存有侥幸的周法尚顿时停下了脚步。 不是他跑不动了,而是两条腿就犹如定在地上一样,再也挪不动半步。 周法尚是个狠人,对敌人狠,对自己也狠。 刚才,他就是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态,在逃跑。 可是,那漫天的血雾一下就惊醒了他。 他虽然也杀人如麻,可是却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有血有肉,身上还有坚固的骨骼的人,被人一掌打爆。 那是真正的打爆,一个人的血肉、骨骼、内脏都没有了,全部碎成了细小到芝麻大小的血沫,四散飞舞。 说实话,这是惊吓到周法尚了,所以,他的脚步就动不了了。 此时这位大宗师中级境界的高手,就犹如一个普通人突然见到了大恐怖一般,被吓的呆怔怔的。 虽然心里明知要躲开,可是身体就是不听指挥。 “对了,这不跑就对了,说了不杀你的,你还跑什么?其实,天下之大,主子要抓你,就你的修为怎么都跑不掉的。 好了,跟我走吧。” 说完后,空气中突然凭空凝聚出一根绳子,一下就把周法尚,扒肩头拢二背的捆了一个结结实实。 周法尚开始还试图挣扎一下,可是毫无作用,后来他也就认命了。 不认命也不行啊,对方连面都不见,就把自己给擒拿了。 (本章完) 252.需要布局,新阶段的新想法 就算是挣脱了这绳子,自己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倒不是这凭空出现的绳子有多神奇。 而是,这绳子一碰到周法尚的身体,周法尚身体里面所有的力量,不管是内力还是意志力,都如同被封印了一般,老老实实的待在丹田和经脉里,死气沉沉的。 任凭周法尚再怎么催动,也动不了了。 看着各种人员的抓捕都已经完成,李睿满意的笑了一下,对自己的女帝媳妇传了一个音: “媳妇,那个内卫副统领周法尚,已经落网,你不用担心了。只是这个家伙有中级大宗师的实力,我就拿去废物利用了哈。 那什么客栈、镖局和内卫的内部肃清,我就不管了。你自己搞定啊。” 是的,李睿不准备管这事情的收尾了,女帝媳妇要是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那趁早从帝位上退下来,和自己天天花前月下去。 省着天天起五更睡半夜的辛苦操劳,睡不好觉,可是女人衰老的重大诱因。 被李睿突然一笑搞得有点失神的流苏不知不觉就停住了手中的按摩,只是呆呆的看着李睿,眼里都是崇拜和仰慕的小星星。 “发什么呆?按得蛮舒服的,是和谁学过了的吗?” 感受到给自己按摩肩颈的小手停了下来,李睿并没有回头,而是很自然的问了一句。 “没有拜师傅学,奴婢自己瞎琢磨的。” “挺好的,你继续说突厥那边的情报。” 是的,流苏是来汇报情报署这段时间汇总而来的情报的。 这是檀儿故意安排她过来汇报的,其实也是檀儿体量自己的通房大丫头,虽然流苏位分低微,但毕竟也是李睿的枕边人,让她有机会和李睿耳厮鬓磨,好好亲热的交流一会。 也算是檀儿的一番心意,流苏自然是要领檀儿的人情的。 “是,王爷。” 流苏恭敬的应答后,依然开始一边按摩一边汇报起来: “西部突厥王庭原来的几个支柱家族,基本都被第一军给打垮了。现在构成王庭支柱的六大家族都是袁三、秦二这两支部队掌控的家族充任的。 也即是说,如果不想引起太多的外人重视。 再悄悄的发展个十来年,等现在的西部突厥大汗升天以后,新的大汗就一定是我们黑山卫的人。 东部突厥麻烦一些,那个国师耶律鸿基回去后,只是被王庭的大汗冷落了一段时间,就继续风风光光的当他的国师了。 而且由于他功力突破,现在在东部突厥已经是第一高手了。 那个高句丽余孽高建武也任然收到东部突厥大汗的照顾,活的很滋润。” “商业上呢?” 李睿对流苏的汇报并没有任何表示,只是继续问他感兴趣的问题。 “商业上比军事上似乎进展要大的多。 东西两部突厥的国库,现在都是睿丰德在代理。而且,突厥的畜牧产品和大隋的农产品、奢侈品等各种物资的交易量也是激增。 还是不打仗好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少死人,又可以多赚钱,多好。” 李睿案子琢磨了一下,睿丰德都能代理突厥的国库,那是不是说,自己退出大隋元的机会已经到来,时机已经成熟? 这可是收尽天下财富的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大意不得。看来回头要好好的和女帝媳妇商量一下。 至少是需要建立一个在独立在国家之外的储备银行吧? 李睿是打算参照上个世界那个霸道的老m的那个联合储备银行,独立于国家体系以外建立货币体系。 这是因为李睿考虑到国家是掌握在皇帝手上,现在是自己媳妇当皇帝,下一个是自己的儿子当皇帝,这都好说。 可是再往下传几代人呢? 到时候,有几个昏君出现,而国家有没有可靠的多种权利分离的制约机制,那这货币就成了君主掠夺老百姓财富的工具。 也就丧失了,李睿发行货币的本意了。 而且,以后自己的儿孙都是要到世界各地去建立国家的,总不能打下一个国家就建立一个中央银行吧? 还是提前谋划好,建立一个跨国,但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的银行、货币体系才好。 当然,若是其他的国家愿意参与进来,共同维持这个货币体系,李睿是大大欢迎的。 在李睿闭目沉思的时候,流苏还在那里不停的说着: “卫三娘的特种战争,在东西两部突厥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在由于西部突厥的大政方针有所变化,这个特种战争的脚步有所放缓。 但是,在东部突厥,由于对各部落的渗透力度不是很大,卫三娘就加紧了特种战争的步伐。 根据卫三娘自己的报告,经过这么多年的腐蚀和战乱,最晚到大业十六年冬天,东部突厥将再也没有可战之兵,可选之才。” “嗯,你们都不错,各地军队情况如何?” 李睿表扬卫三娘的时候,顺便也带上了流苏,所以流苏汇报的就更加热情了。 “按照王爷的意思,各地的部队我们不好过于插手,只是对各级指导员和政治委员进行了信息共享。 目前看起来,各地部队的军心都很稳定,没什么问题。只是第二、四、六三个军摆的位置相对密集,战斗任务有些吃不饱肚子。 特别是第四军和第六军之间经常会发生强敌人的问题。” 李睿琢磨一下,确实,以前是要扫平高句丽和靺鞨、契丹、室韦等北方诸国。 现在这些地方平定以后,放两个军在东北确实有点浪费。 西南的党项和驸国有第三军威慑暂时不用管他。 现在是可以腾出手来收拾南边的那些国家了,比如:东囊、西囊、剽国、诸濮、诸獠、真腊、林邑、扶南。 虽然这些国家很多,民族也很杂,但李睿却认为,攻灭这些国家的难度远远小于灭亡高句丽。 因为这些地方长久以来都是收到了大隋文化的熏陶,对大隋有一种天朝上国的认知。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地方土地肥沃,盛产粮食,从来不缺吃喝的老百姓没有北方民族的彪悍和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性。 甚至,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以及认可程度都很弱,相对比较好同化和教育。 看来北方稳定了以后,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工业城的产能如何了?” “在军事上,黑山工业城的枪支弹药的年产能已经到达武装五十个步兵师、两个炮师、两个综合舰队的能力。 在民用上,精盐、白糖、玻璃、钢铁的产能都在稳步提高。 要是再加上观澜别院的产能,这个总的数量能翻一翻还有多的。 据科学院的那些老学究推测,继续这么发展下去,五年以后,恐怕在民用方面,大隋的市场消耗会达不到我们生产能力的一半。 会有大量产能闲置或者生产出来的东西被浪费。” “浪费?我们还没有到哪一步。我担心的只是产能足不足的问题,下面还有多少大事要做,没有实力支持可是不行。” 李睿冷冷的低语了一句,表达对那些不思进取的老夫子的鄙视以后,继续做出了重大的部署安排。 “发布命令, 第一条:召集黑山卫系统的旅级以上主官,九月十五日,到洛阳开会。 会议暂定名为:新时代,新征程。 给来参会的人都交代一下,要他们在来的路上好好想一想,黑山卫未来的前途在哪里? 平定了北边的那些彪悍的游牧民族以后,黑山卫将何去何从? 要让我们的将领好好的理解一下,我们下一步的战略动作。 第二条:调动第六军驻地,要求第六军半年内赶到新的驻地。” 李睿说着停顿了一下,把刚刚流苏喂到他嘴里的葡萄吃完,把普通籽吐出来放在手上。 然后,屈指一弹,这葡萄籽准确的落在了李睿书房墙壁上悬挂的世界地图的某一点上。 “交趾郡的河内。” 此时,墙壁上的世界地图上,一颗柔软的葡萄籽正正的镶嵌在河内的地名上面。 “第三条:各地黑山卫陆海军部队开始扩编,按现有人数的两倍进行扩编,扩编完成后陆军要到到五十七个师,海军要有九支现在规模的舰队,而是现在的三支舰队。 所有扩军、整训任务在两年内完成。 第六军的驻地转移,不许影响第一条和第二条的执行。 所有命令,用明发形式发到各部队、保安队、巡捕队,要求他们切实落实好地方安全责任。” “是,奴婢记住了,这就下去传令。” “这是大事,你重复一边给我听。”李睿回头对着流苏提了一句。 流苏马上开始复述: “第一条:召集黑山卫系统的旅级以上主官,九月十五日,到洛阳开会。落实好地方安全责任。” 直到听见流苏完全复述无误以后,李睿才对流苏挥手: “下去安排吧,晚上你和檀儿一起过来,你一个人吃不消的。” 李睿哪里会不知道这妮子的心思,只是自己是个什么身体状况,李睿自己是最清楚的。 (本章完) 253.李家大妇,夜枭队威临江湖 李睿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像一个正常人类了。 现在要想让自己把压力彻底释放出来,那怕这檀儿和流苏两个人合力,事后她们都要去半条命。这还是自己努力克制的结果。 现在就这流苏一个人,李睿是无论如何不敢轻举妄动的,都是没有修为的女人,哪里经得起自己折腾? 把夫妻间快乐的事情变成痛苦,那就不好了。 李睿一下挑中了流苏的小心思,流苏不由得满脸绯红,赶紧行了一个蹲身仕女礼以后,连话都不会说了,就赶紧的跑出去了。 看她慌张的样子,李睿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自己还从来没有和流苏如此随意的讨论过夫妻之事。 看来这妮子是真的害羞了。 可是害羞归害羞,自己交代的正经事情可不能耽误了啊。 于是,李睿用传音入密对着跑出去已经很远的流苏说: “俏流苏,都老夫老妻了还害什么羞啊?别跑了,万一把王爷我交代的事情跑忘记了,王爷可是要家法伺候的哦。” “王爷放心,奴婢天生记忆力好,这几年跟了王爷后,记忆力就更好了。三项命令,奴婢一定不会有任何遗漏的转达下去。” 在意识中看着跑远的小妮子,李睿不由得笑笑。 再次窝在了沙发上,开始构思自己黑山卫的未来。 六月到九月,也就三个多月吧。 看着仿佛是距离大家回来开会还有很长的时间。 但这个时间也是刚刚够黑山卫各地将领路上消耗的。毕竟大隋太大了,而李睿的黑山系铺的摊子也是太开了。 最东边要到倭国石见去通知第五军,这通讯可真是个大大的麻烦。李睿已经对自己的研发机构布置了电气研究课程。 他就是想早日搞出一个电报机来啊。 不然像现在这样,哪怕是黑山卫最先进的传讯方式,飞鸽加飞鹰,再加上人骑着马传递消息,这一切手段全部使用上,把李睿的命令传递过石见的第五军去就要一个月。 所以,所有接到命令的人能按时在九月十五赶到洛阳参加会议,就已经是尽力而为了。 一时间,天下黑山卫系统都动了起来。 能在黑山卫系统混到旅长这个位置的人,可都不是凡人。 为了保证自己能按时赶到,个个都是想足了心思。从某种角度来说,李睿这也算是在考验这些各部高官的一种能力吧! 你要是没能按时赶到,你就无法参加当天的黑山卫旅级以上干部会议。如果你又没有足够的理由,你还怎么有脸继续在这个旅级以上的位置待着、赖着? 这三月李睿是在洗梧宫和黑山庄之间来回跑。 但所有的重点还是在黑山庄,只是隔一天去一次洗梧宫,看看皇宫里面的女帝媳妇和其他小妾。 这期间,李睿的女人们,只要不是必须留在皇宫的那种,也都住回了黑山庄。 没办法,嫁鸡随鸡了呗。 李睿喜欢常住黑山庄,他的女人自然也是要随他一起住过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朝野之中,哪怕是最古板的老学究,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好来。 这里面最有身份的就是有着李睿平妻身份的长孙无垢。 其实,李睿不在洛阳的时间,他所有人女人中,也就是长孙无垢过的最为辛酸。 她占有一个平妻的身份,女帝自然是不会给他一个好脸色。 而其他作为李睿妾室身份的女人,个个都有自己的事业,并不指望这女帝吃饭,也就更不指望她这个平妻了。 所以,长孙无垢表面上风光无比,可以和女帝平起平坐,可是实际上被孤立和排挤的苦楚也只有自己在半夜无人之时,才能偷偷哭泣几声,来发泄一些自己的苦闷。 好不容易等到李睿回来了,可是李睿却又独宠东方不败,别说她这个平妻了,就是女帝那个正妻都很少得到李睿的临幸。 现在,那个东方不败终于被李睿送走了,可是李睿又主动住到了黑山庄。此时长孙无垢终于不再矜持了,李睿搬到黑山庄第二天,她就拖着自己的孩子,一起住了过来。 其实,李睿还是蛮欣赏这个知性而又人情练达的女人。 要是沟通好了,这个长孙无垢,可是一个标准的贤内助啊,李睿可没有暴殄天物的习惯。 有一个内心深处的小秘密,李睿从来都不会和第二个人说。 这长孙无垢准确的说,可是他从李世民手里抢过来的。当然,这其中的关键之处也只有李睿自己心知肚明。 所以,李睿准备大力培养长孙无垢,让她成为李家的当家主母。 你说,长孙无垢是李家当家主母,那女帝呢? 各位,从法理上来说,李睿可是杨家的赘婿身份,女帝可是杨家的当家人,不是李家的媳妇啊。 当李睿这种暗示越来越明显的时候,长孙无垢也终于反应了过来,她是李家的媳妇,而不仅仅只是杨家赘婿的女人。 当然,这也是李家门户的需要,女帝杨婵儿也就对此表示了默许。 于是,在这三个月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局面,那就是在黑山庄就是李家,是长孙无垢的当家主母。 在皇宫就是杨家,是女帝杨婵儿的地盘。 当这种约定俗成形成以后,李睿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因为这两个都称为妻子的女人都不是善茬,他可不想自己在外面东拼西杀的时候,后院失火。 这三个月,其他方面都是在打基础,唯有夜枭队那边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李睿给夜枭队第一任务就是,给江湖人进行登记和备案。 而且是从大隋京师洛阳城内开始进行清理。 夜枭队在王三的带领下,以一种诡异的速度迅速的展开了工作。 首先就是洛阳城内的各门各派,比如那些什么金刀门、福威镖局、小刀会等等门派,都必须在夜枭队登记。 如果不登记,所有门派一律取消开门的资格,你可以关上门,在自己家里玩,但不可以用江湖人的名义在外面招摇。 你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商社、店铺,只要你合法经营,按章纳税,就没有人去欺负你。但是,若是你想依仗自己的江湖门派在外面招摇,那你的门派首先就必须在夜枭队登记。 如果又不登记,又要开门在外界以江湖门派的身份招摇,那等待你的必然是夜枭队雷霆般的打击。 清理城市内的门派难度还比较小,毕竟这些门派都或多或少的依靠这官府吃饭,都还能比较配合。 但城外的江湖门派就整顿难度比较大了。 城外那些江湖门派,个个都有大量的土地,其本身就是大地主。又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在地方上当土皇帝,作威作福习惯了。 虽然登记不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但这就相当于是把自己的所有家底向朝廷无保留的和盘托出。 作为一向信奉藏着底牌,掖着绝招的江湖门派掌门人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 于是那什么登封派,少室派,王屋派。 几乎但凡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山头都有一个江湖门派在哪里建立山门。 这说的好听一点是江湖门派,说的难听一点,这就是占山为王的土匪啊。 所以,夜枭队几乎就是一路杀过去的。 直到把洛阳周边五百里的门派都清理的干干净净,江湖上的各路英雄豪杰才真正意识到,朝廷动真格的了。 这些被清理的门派也不都是被杀光,而是越到后面,守规矩登记的门派就越多。 呵呵,你既然登记了,那么朝廷有事的时候,要征用你,你还能拒绝? 所以,洛阳周边五百里清理完成以后,多数成员为宗师境界的夜枭二队、夜枭三队都应运而生。 在清理到洛阳周边七百里的时候,就基本上是夜枭二队和夜枭三队在出工出力了。 三个月下来,夜枭队已经清理了洛阳周边方圆千里地盘内的江湖门派。要么臣服于朝廷,好好的登记,需要的时候为朝廷所用。 要么就要面对灭派之危。 随着夜枭队霸道的清理行动。 多数成员是大宗师级别以上的夜枭队也就真正的成了悬在江湖人头顶上的达特莫斯之剑。 没有一个门派能拧得过夜枭队这个大腿。 在原有五大门派的联合打击以及王三这个堪比核武器的破壁者的威慑下,江湖逐渐显现出一派祥和。 在公共场合一言不合就拔剑相向的江湖中人是越来越少了。 所有在夜枭队登记过的江湖中人,都不会这么做。 因为,以前江湖中人一言不合就拔剑相向,那是有前提的。 前提就是,都觉得自己是一定可以干掉对方,才会起冲突,而且有把握干掉对方以后,自己还能逃之夭夭。事后还不会有人找后账,这才能一言不合就动刀子的。 但在夜枭队登记过的江湖中人,就相当于在朝廷上了户口,出了事情跑都跑不掉。 真正的亡命之徒又能有多少? 大多数江湖中人,也是有家有业,拖家带口的。也怕别人找自己寻仇的。 (本章完) 254.整顿江湖,千人会场用魂印 于是一个“打赢了被夜枭队干掉,打输了被对手干掉”的共识形成后,在江湖上随意拔刀的,一定不是登记过的江湖中人。 最大的可能就是江湖黑户。 而江湖黑户,是任何人都可以攻击的,就算是被人杀了也是白死,杀人者还会因为是自卫反击而无罪。 但,你要是随意攻击一个在夜枭队登记过的,获得所谓江湖人牌照的合法江湖人。你就会面临夜枭队的打击。 若是致合法江湖人伤亡,那就恭喜你了。 哪怕是千里追击,夜枭队也会要你偿命。 很自然的,也就这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一个简单的、崭新的江湖秩序就基本成型了。 而在这夜枭队中,最卖力的不是别人,而是最后加入的少林掌门不问大师。 这也算是李睿在制作傀儡时的一个新鲜尝试吧。 在摧毁和控制不问大师以及少林众门人弟子的意识海的时候,李睿把自己的理念伪装成不问的信仰来进行释放。 也就是说,所有的思路和想法都不是李睿对不问说话,而是不问大师信仰的佛祖对不问交代的佛谕。 这下可不得了,整个少林派直接就以承接佛的指示的荣光来激励自身,于是少林派就成了夜枭队中最积极主动的那部分人。 而,每个小队都有一个少林弟子。 少林弟子一旦积极起来,其他门派的人自然也不好意思偷奸耍滑,所以,夜枭队才能有如此高的效率。 在区区三月之内,横扫洛阳周边千里的绿林江湖。 其实,不问大师有时也是无可奈何,自己就算有时有点明白过来,这恐怕不是自己信仰的佛的意志,但架不住门人弟子们相信啊。 不能不信啊,大家信佛这么多年,何时见过佛祖显圣? 但这个门派生死存亡之际,佛祖却降临了意志,仿佛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谁会不信? 整个少林派的所有人都狂热的执行自己信仰的佛的意志,要是你不问大师作为掌门人却跳出来唱反调,你试试结果是什么? 反正不问大师是没胆子试一试的。 好在,他也是李睿的傀儡之一,脑子里也是忠诚于李睿的信念占据第一位。 而所谓佛的意志和李睿的意志又刚好一致,他也就从众了。 而这一切,只不过是李睿随意和无意之间完成的江湖整合。 所以,当各地的黑山卫高级干部在九月回到洛阳的时候,都发现洛阳街头有点不一样了,但是一时半会也说不出哪里不一样。 毕竟,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也不是一下就能体会的出来的。 但是老百姓的感觉就很明显了,街面上那些带刀带剑的家伙们少了,那种天天战战兢兢过日子的感觉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那么消失了。 然后,再看一看大隋月报,大家也就知道这是女帝陛下大力气整顿江湖门派带来的效果。 自然,女帝在民间的威望再一次水涨船高了。 想想,一个柔弱的女帝能硬抗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么多江湖上的糙老爷们,难道不值得敬佩吗? 呵呵,负面的影响也是有一些,那就是女帝铁血的名声也随之传开。这倒不是有什么证据或是有人中伤女帝,而是老百姓自己在猜测。 能把江湖上那些动不动就操刀子说话的粗豪汉子都整治服帖,难道不该是一个铁血老娘们干得事情? 而且,女帝已经即位十几年,早就是三个孩子的妈妈。 老百姓可不知道女帝是如何的芳华绝代,生孩子根本不会影响她的美丽。而且在和李睿相遇以后,受到李睿的元力滋养,女帝更是衰老的很缓慢,到如今也只是犹如二十四五岁的花信少妇。 正是女人中,犹如鲜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但在老百姓的观念中,特别是在这时候,人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的大隋,这三十多岁的女帝这早就是大妈级了。 老百姓肖想一下可以把整个江湖踩在脚下的女帝,那就肯定是铁血大妈了。 黑山卫系统的干部大会在黑山庄召开,除了黑山卫的军人还有睿丰德、春风细雨俱乐部、黑山工业、黑山商业以及情报署的部分可以见光的干部。 所有的人在黑山庄的大礼堂坐好以后,李睿晚了半个小时,才进入会场。 这李睿其实早就来了,在所有人找位置就坐,和认识不认识的人相互寒暄的时候。 李睿一直在贵宾休息室内闭目养神。 但,他是真的仅仅在闭目养神吗? 肯定不是啊。 李睿在释放自己庞大的元力,逐个侵入这些黑山卫系统的绝对骨干的意识海。 自从知道自己能制造傀儡以后,李睿就在五大派的余孽,哦不对,现在应该叫做夜枭队队员身上进行了反复的试验。 现在,他已经完全掌握了,在不惊动人的主意识的情况下,在他人意思海里种下绝对效忠于自己的烙印。 李睿给自己探索出来的这种手段取了一个名字:魂印。 虽然是烙印在意识海之中,但意识海就是灵魂的中枢,所以李睿自我感觉自己起的名字算是贴切。 这样既可以保障所有黑山卫系统的高级干部对自己的忠诚,也不会让他们成为单纯的傀儡,保留自己各种主意识的性格。 毕竟,现在自己的摊子铺的太大,而且还要继续铺开更大的摊子。 各种势力的诱惑会对黑山卫系统的人造成各种困扰。 本着治病救人的理念,李睿不打算追究现在进入会场里面的人心里的那些或有或无的小心思。 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手段,带着所有黑山卫系统的人不断的走向辉煌。 有了这个烙印,哪怕你原来是某某势力派遣过来的探子或者内奸,以后也将成为李睿的死忠,绝对做不出伤害李睿、伤害黑山卫的事情来。 到场的人有很多,几乎就是千人大会了。 所以,李睿这个种烙印的工作的工作量也就大了许多,一直到应该开始会议以后半小时,所有参加会议的人从喧闹寒暄到安静的等待。 李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睿才完成这个虽然难度不高,但却需要付出十二分小心的耐心细致,极为耗损心神的重大任务。 因此,当李睿走出休息室,走向大礼堂的舞台的发言区的时候,脸上是挂着一丝疲倦的。 所有的人,所有参会的人,当看到李睿出现的那一刻都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 也不知是谁先开头,先是一下,然后是两下,接着是轰然而起的掌声冲天而起。 没有人叫喊,没有人说话,没有人有其他的动作,所有人,都是眼中含着热泪,用尽全身力气去鼓掌。 用这真诚的掌声来欢迎他们的领袖,他们信仰的对象,他们效忠的主子。 李睿没有如同在第一军那样走到人群中去,而是稳步走向了舞台上的发言区。 稳稳的站定以后,两眼快速的在下面人的脸上扫过了一圈以后,两手伸开,掌心向下,微微的向下一压。 顿时,冲天的喧嚣,如雷的掌声就犹如被人掐住了脖子,毫无征兆的迅速消失。 看着会场,李睿点了点头,开始了自己在后世被广泛猜测的演讲。 因为,所有参加会议的人都没有一人泄露这次李睿演讲的只言片语到外界。 但外界对这次李睿的大会非常的好奇,特别是后世子孙都很想搞清楚李睿当时在会议上说了什么? 能让这近千人的黑山卫骨干,就那么无怨无悔的忠诚于李睿一辈子,而毫无一点点私心杂念。 这很不科学,每个人都有私心,都有欲望。 这些参会的人也都有,平时甚至都有自己做点小生意的。但是只要涉及对李睿、对黑山卫的忠诚,参会的人绝对不会出现第二选择。 为此,李睿的那些后来做皇帝的子女也是非常好奇,他们后来去采访这些叔叔伯伯,希望能知道当年自己的父亲是如何忽悠他们的忠心的? 但无论用什么办法,就是没有一个人肯说清楚当时李睿演讲的内容。 最多只是会赞扬一句,或者心痛一句: “当时睿王脸上尽是疲倦,那是在为我们操心啊。” 或者是一些对李睿演讲内容的感慨而已。 至于演讲内容,抱歉,记不住了。 “很好,大家花了时间,有远的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差点还赶不及。但是现在我很满意,你们没有让我失望,今天是全家福,没有一个我们的兄弟掉队。” 李睿的开场白就很直接,没有以前的客套和虚伪。 李睿的直接就表示了对大家忠心的赞赏。 这就是相当于第一次直接接受了大家的忠诚,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还要把女帝推在前面,自己在后面只求实际效益,而不追求虚名。 在场的都是人尖子,李睿这句话一说完,马上就有一个不怕事情高大的将领,站起来高喊了一嗓子: “领袖万岁、司令万岁。” 喊完以后,发现没有人附和他一起喊,搞得他一时间很尴尬,不知道是继续站着等李睿处置,还是坐下来装怂? (本章完) 255.开诚布公,要做万岁的老爸 要知道,这“万岁”一词可是不能瞎喊的,搞得不好就是要招致抄家灭族的祸事的。 在大家不清楚李睿的想法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敢贸然开这个口。 李睿也没有想到,自己才讲了一句话,就有部下喊“万岁”。但是李睿此时也没有想到要去处分这个愣头青,毕竟寒了将士的心,麻烦更大。 而且,李睿坚信自己魂印力量的强大。 现在,这会场内九百九十七个黑山卫系统旅级以上干部,周围负责贴身安全的两百龙卫,以及大礼堂外围布置的独立师第一团的一千战士。 个个都被李睿种下了魂印。 所以,此时会议的内容是绝对不会有机会泄露出去的。 因此,对场中有人欢呼自己“万岁”,李睿并没有因为要避嫌而对欢呼的人进行打压或是抓捕。 而是,对着喊话的人压了压手,示意他重新坐下。 众人看到李睿并没有对喊出“万岁”的人进行处分而避嫌,于是所有黑山卫高级干部的心思就开始了转动。 难道司令是要自己称帝? 其实,司令早就可以自己称帝了,想着想着,李睿还没有开始继续演讲,所有人的热血就沸腾了起来。 那个愣头青坐下,屁股还没挨到板凳,大礼堂内就想起了整齐的欢呼声:“万岁、万岁、万岁。” 这下搞得李睿脸都绿了,这才后知后觉的心想,这些家伙们不会是以为,我叫他们来开会是为了称帝吧? “你们想什么呢? 一帮没见识的家伙。大隋的地盘才多大?做大隋的皇帝有意思吗? 我做大隋万岁的夫君,做未来世界各国万岁的老爸不好吗? 你们的眼光要放长远,我们征服这个世界的脚步才刚刚开始,现在这才哪到哪啊? 而且,你们在黑山卫系统内逍遥快活,不用去和朝廷官吏勾心斗角,也不用每天蝇营狗苟的想着如何欺上瞒下的不好吗? 我承诺你们,要是你们那天打仗、做生意、做情报累了,说我想去单个小官僚养老。我一定安排。 只是怕到时候你们舍不得这黑山卫,这个火热的、让你们岁月激情燃烧的地方。” 会场没有现代的麦克风等扩音设备,而且陷入热血的军人都在高喊“万岁”,可以说是一片嘈杂。 但是,李睿就那么站在发言区的轻声之语,硬是传到了礼堂内外两千多人,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礼堂里的人群,再一次诡异的安静下来。 是啊,现在的大隋,李睿当不当皇帝有什么区别? 甚至,由于李睿不是皇帝,不用一碗水端平的照顾其他派系的情绪或者是利益。他们黑山卫可以不服从李睿以外任何人的指挥。 因为,黑山卫没有拿国家一个铜板的军费,全部是李睿私人出资供给。本质上,黑山卫就是一个私人军队。 只是,这个私人军队的主子比较特殊,是皇帝的丈夫。 是啊,黑山卫的这些高层也在想,历朝历代之中可能也只有女帝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杨婵儿的丈夫在拥有这么庞大的实力以后,依然还不想着自己当皇帝吧? 也或者,女帝正是因为看穿了李睿不想自己当皇帝的性格,才会如此纵容李睿做生意,养私人军队。 这或许就是女帝杨婵儿的大智慧。 李睿做了这么多,其实也是巩固了杨家的江山。 现在李睿的这些私人军队,已经是大隋或者说是全世界最顶尖的战力,没有之一。 关键是随时可以为了女帝的皇位稳定而去拼命的。 如此看来,作为帝王来说,女帝杨婵儿是成功的,作为女人来说,她也是幸福的。 而且李睿刚才说了一句,他要当世界各国皇帝的爸爸。这是一个怎样伟大的抱负啊。 此时,所有参会人员终于明白,这次大会,就是李睿给大家交心、给黑山卫未来指路的大会。 难怪大会会用“新时代,新征程”为名,看来以后还有更多的仗要打,更大的地方要去占领。 那些本来以为黑山卫已经扫平高句丽、契丹、靺鞨、室韦等国以后就没什么打仗要打的将领马上就兴奋了起来。 当兵的就怕没仗打,到时候没军饷补贴不说。一旦没仗打的军人,在任何地方都是没有地位的。不说朝廷,就算在家里都是一样。 一个军人没仗打,甚至一辈子没上过战场,那能有脸叫做军人? “说了这么多,我宣布一下,下一步的作战战略啊,我在这里只讲方向,具体细节,下来以后参谋部会有详细的作战方案。 但是,我在这里提醒一点,作战方案再详细,再完美,执行的时候也要有灵活机动的脑子。 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你们作为一线指挥员,不能被条条框框束缚过甚。 当然,我这不是鼓励你们抗命啊。 只要是有时间就一定要请示,我说的是临时突发情况,一线指挥员可以先按紧急预案处置后再上报。 或者一边行动,一边上报。 不论如何,都一定要上报。你要相信,你的上级获取的信息一定比你要全,要及时,也更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战役调整。 好,来说说作战目标: 首先,对东西两部突厥的压力不能放松,第一军、第二军的作战计划不变,对东部突厥实行的是高压加特殊战争的策略。 对西部突厥实行的是李代桃僵的策略,你们两个军不要搞砸了。 至于对特殊战争有不清楚的地方,去找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同僚打听一下。 细节,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目标就是,西部突厥还是要保持一定的战斗力。 有能力在欧洲的野蛮人打过来的时候,能顶上去,而不至于让敌人,打到大隋边疆了,我们才知道。 而东部突厥,就是要掏空他,但又要维持一个暂时不垮台的模样。这样西部突厥就不会觉得孤单,就不会向欧洲来的野蛮人投降。 第三军,也要改变一下作战对象,把眼光从从国内作战转移到对西部诸国的作战准备上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立即展开对党项,对附国的战争准备,前期的情报搜集工作一定要全面。那些山川、地貌、地形、河流、村庄都是一定要制作成作战地图的。 有了这个硬件以后,当地人的生活习惯、风俗,也一样要研究透彻。 第四军,前期对靺鞨的战斗没有放开手脚,但后来有了改善,希望能再接再厉继续巩固胜利果实。 对原来靺鞨、室韦、契丹、高句丽以及奚、儹等国家加强扫荡和移民,要在这几个区域让大隋人的比例超过七成。 也即是说,从西北到东北,我们布置下了四个军。就是要用我们手中的钢枪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打下一个足够的生存空间。 第五军在石见,你们的任务很重,必须要占领整个倭国,并从大隋移民到倭国。移民目标,和对高句丽的目标一致,不管是在倭国的任何地方,大隋人的比例都不能低于七成。 由于要跨越海峡,所以东海舰队配属你们行动。下去你们就研究一个配合作战的计划。 以倭国作为基地,向北直到白令海峡,包括库页岛、琉球诸岛以及倭国南、北方所有岛屿必须全部占领,向南一直到台湾岛。 这都是第五军和东海舰队的攻击和安保范围。 这中间所有的 要是有人要问,要是没有那么多大隋人愿意去,达不到这个人口比例怎么办? 那我就是要说这个提问题的人脑子有问题。 你不会做加法的话,难道还不会做减法?我大隋人是什么人,自然是泱泱上国,天朝子民,必须要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要是空间不够,人口比例达不到,你就减少一些当地土人的数量就好了嘛。” 下面几个军,特别是第四和第五军的军官算是彻底明白了,移民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地人不能留下来太多。 也就是说,一个地方只有拥有七十个大隋人,才能存活留存下来三十个倭国本地土人。 这种操作,比以前远征军在高句丽执行的那种,大军国境什么都不留下的蝗虫战略还是温柔多了。 至少给了当地土人一个活下来的机会。 “相信你们也看到了,我已经发布了命令,要第六军移动驻地到交趾郡的河内,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丛林战训练。 这是要干什么,不用说,你们也应该能猜到吧? 没错,我们要夺取东南这一片所有的国土。这里实在是气候太好,太事宜耕种稻谷了。北方稻谷一年一熟,大隋的男方,稻谷一年两熟。而东南这一大片陆地上,稻谷是一年三熟。 而且,这里有丰富的水果和香料。是不折不扣的黄金宝地。所以我们一定要占领。 另外组建第七军,配属远洋舰队,对白家发现的美洲进行攻击占领。这里不妨和大家透露一下,那个美洲大地上,盛产黄金。 可以说是人人富得流油。 青溪军改编为征南军,当然,改编后必须进行黑山卫式的脱胎换骨般的残酷训练和精神上不断的洗脑后,征南军三十个月后才会真正出发。 (本章完) 256.系统整合,万丈高楼平地起 对征南军来说,李睿是大方的。 因为李睿给镇南军配属了一只完整的南海舰队。 对南边那些撮尔小国,诸如应力、马来这些国家控制的海岛实行占领,并力图找到澳洲。 这很难吗? 找到澳洲后呢? 我希望由青溪军和我的方夫人进行运营,希望澳洲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升格为自治领。 但不管如何,占领区内,移民后的大隋子民一定要超过七成的比例。” 讲了这么多以后,李睿喝了一口茶,缓和一下自己的情绪以后,继续开始讲。没办法,今天就是他的独角戏,也只有他自己能表演了。 “大致讲了一些部队的进攻计划,其实还有情报署、睿丰德、工业城、商贸集团、娱乐集团的发展目标要说。 为了让大家更加的深入浅出的了解,我就说的直白一点: 情报署的工作重心应该以境外为主,可以说,我们国家周围全部都是我们的敌人,而我们对敌人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这还怎么打仗? 这就靠我们的情报署了。 睿丰德下一个财务年度的任务是成立联合储备中心,发行纸质货币,以此来收取天下财富。 最终达到,让有充裕白银、黄金储备支撑的大隋元成为世界可以通用货币的目的? 黑山工业城,下一个年度依然是平稳的工作季节,你们要和观澜工业城一起努力,保证我军的军需供应。 至于拥有商贸中心和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商业板块,更是要为大家多赚钱。要是没有你们的经营,工业城也没钱开工。 其实,奋战在生产、研发、经营等各个岗位的兄弟姐妹们,你们也是战士,所以,我们这个战士、干部大会,你们也是必须来参加的。 当然,要是没有部队的保护,你们的生意也做不好,货物也不可能通达四方。 所以说嘛,我们黑山卫系统的每个板块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世界大同的伟大目标在努力奋斗。 都是我们黑山卫系统的战士,在这里,只有分工不同,没有性质上的差异。 你们都是英雄。” 这“你们都是英雄”六个字说完,台下在非战斗部队人员的带领下,立即就是掌声雷动。 很多睿丰德、工业城、俱乐部的人都热泪盈眶的站起来鼓掌。 或许是这两年黑山卫六个军都在打仗,战士们辛苦了很多。 就有人起了看不起没有拿着枪杆子的后勤和商业体系人的心思。 在这些人看来,战士拿着枪在前线玩命,才能称为英雄。后面躲着做做生意也能算战士?如果战士都算不上,那就更不能称其为英雄了。 李睿就是针对这种思潮,提出了批评。 并为非战斗部队的人员正名。 李睿抬手制止了现场的喧嚣,继续说: “不要太兴奋,现在你们的情绪亢奋,甚至喜欢打仗。 但是,你们看到了,刚才的所有计划和目标都是针对这一时期制定的,在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时期过后,我们还要对欧洲进行攻略,我恐怕你们到时候会觉得有打不完的仗。” 台下的黑山卫高级干部们都幸福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有打不完的仗,就说明大家的升官发财之路永无止境啊。 一时间,万岁的呼声又响彻整个大礼堂。 这次,等大家的情绪平静了一些,李睿才出手安抚了大家的情绪。 “都别太激动,要激动的还在后面。下面我来宣布一下整编计划,当然,有什么想法的会议以后也可以过来找我谈谈,如没有大的变化,也就差不多就这么定了。 黑山卫系统依然为以下几大组成部分: 第一个是黑山工业集团,这是我们发展的基础,由杏儿负责。 由黑山庄和观澜别院两个地方的工业城组成框架,负责黑山系统的所有产业产出。 原来的黑山后勤集团并入黑山工业,所有的科研力量和学校研究均由黑山工业统一管理、协调。 并择机在大隋建立第二个黑山书院、第三个工业城。 反正只要有人才,有需求,建立书院和工业城的数量不做封顶要求。 第二个是黑山运营集团,这是我们赚钱的手段,由漓儿负责。 原来的黑山娱乐集团、睿丰德和黑山经济协调中心全部并入黑山运营集团统一管理。” 这就显示出李睿赏罚分明的公平来了。 杏儿勤勤恳恳,从不故意找李睿撒娇卖萌,也不制造巧遇和李睿邂逅。算是李睿贴身四个婢女中性格比较内向的那种。 但是,杏儿负责的黑山卫后勤集团,从未出现过问题,不管李睿需要多少枪支弹药,她都能生产的出来,运送的过去。 而且质量完全达标。 一个完全的外行,一个侍女出身的外行,要调动这些技术人员,要协调各种运输人员。 这中间要克服多少困难,要流多少委屈的眼泪,李睿不知道。 但李睿知道,能做成一件事情,一定是要吃很多的苦头。但杏儿从不抱怨,从不以李睿侍妾的身份找李睿诉苦。 这就是执行力。 这就是功劳,不声不响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让任何人无可挑剔,让李睿完全放心,这就是巨大的功劳。 所以,李睿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的基础产业、科研、新生力量的培养全部放在了杏儿这里。 而漓儿和杏儿的实诚也是有的一拼。 虽然漓儿性格活泼开朗,但也从不哗众取宠,只埋头做好自己少爷吩咐的事情。脚踏实地的一两银子一两银子的为李睿赚钱。 相对而言,玉儿的心就有点浮躁。 就更不谈那青楼出身的卫三娘和柳琼花这两大行首了。事情没有实质性的推进,花样倒是玩的不少。 李睿非常不满意的就是卫三娘主持的对突厥的特种作战,耗时耗力不说,居然还没有磨灭突厥的野性,根本就没有能够阻止突厥南侵。 虽然,卫三娘解释了,是因为高建武妹子的原因,挑唆突厥出兵。但是李睿根本就不能接受这种解释。 一个可汗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侍妾,就算是再得宠,也没有能力影响一场对外战争的发起。 甚至还建立了反隋同盟,这不过是突厥可汗发起战争的借口罢了。 那么,前期自己那么多的投入,效果何在? 最后还是要靠黑山卫出手才能挽回局势。 虽然后来李睿还是捏着鼻子认了卫三娘的努力成果,让特种战争在东部突厥继续进行,但内心却对卫三娘的行动不利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所以,这次整编,相对独立的娱乐集团完全并入了黑山运营集团。 虽然暂时没有动娱乐集团的人员编制,但这也是留给漓儿去动手立威的事情。 也就是说,从今天以后玉儿、卫三娘、柳琼花都要受到漓儿的节制。 看到玉儿和卫三娘、柳琼花的脸色都不是太好看,李睿也是懒得多说什么。反正昨天该解释的都已经解释了,至于他们能不能接受,那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反正李睿的元力探查过,她们三人虽然有点委屈,但还是没有任何怨怼之心。更多的是在想着怎么把事情干好,期望下一次整编能获得一个好的位置。 所以,李睿没有任何后院起火的自觉,他继续宣布着: “第三个是,黑山情报署,这个机构的职能职责不变,依然由檀儿负责。只是从今天起,春风细雨俱乐部的情报管理权限并入情报署。由檀儿统一指挥。” 李睿在工作中毫不含糊,既然对卫三娘的工作能力有了不满,就不会再听之任之。 继漓儿拿走娱乐集团的产业去运营之后,娱乐集团的情报这一块又被檀儿拿走了管理权限。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李睿本来就是在进行赛马机制,既然春风细雨俱乐部在情报搜集方面败给了情报署。 那么也就没有单独存在的必要了,直接由情报署统一调度指挥岂不是更节约成本,提升效率? 不管台下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李睿还是继续在往下说: “第四部分是新成立黑山新闻集团,由长孙无垢负责。 这是一个新的部门,我对传媒集团的要求是,掌握所有公开的舆论方向,成为黑山卫忠实的喉舌。 具体考核指标是,大隋月报变成大隋日报,并覆盖大隋九州八十一郡,我要大隋每一个识字的人,早上起来就能看到大隋日报。 你们有三年时间去完成这一伟大的壮举。 然后,每一个郡都要办好自己的郡报纸,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工作协调。 虽然,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艰难和困苦。 但掌握舆论喉舌是我们的硬指标,不可以有任何折扣。 第五部分是单独成立大隋联合储备中心,由本王自任储备中心主任。 这是一个新的事务,估计你们也一时半会搞不清楚。 你们只要记住一点,以后这个中心将左右世界经济的进程就可以了。 第六部分就是我们黑山卫了,没有黑山卫的武力支持,我们的一切都是泡影,都是为他人再做嫁衣裳,最后总会便宜哪一个,我们都不一定看得到。 (本章完) 257.系统整合,枪杆子里出真理 武力是一切的基础,有了武力才有话语权。任何一个世界,道理都是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我想,有一天,我们的大炮能覆盖全世界,那么我们的道理就是普世皆准的真理。 因此,黑山卫仍然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黑山卫设立总司令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政治部。 以上四大总部,特别是总司令部对黑山卫陆、海军拥有绝对的领导权。 陆军司令部撤销,所有职能并入总司令部。 海军司令部继续保留,周辰龙继续留任海军司令,负责海军的招募、基础训练、人员安置等科目。 总的来说,目前的海军司令部更多的职能是对三大舰队提供支持和帮助。至于具体战役指挥,都是由舰队司令自信决策。 这就是海军的惯例,船长在一搜船上是拥有绝对的权威,你难道还能在海里跑回指挥部去报告情况? 自然是要舰队司令自己临机处置突发情况。 当然,具体以总参谋部的正式文件为准。 海陆各军,该都已经收到总部要求扩编的命令了吧? 这就是在给你们打一个预防针,现在我宣布总司令部命令。” 李睿有意的停顿了一下。 果然,一听到“命令”这两个字,整个大礼堂大约一千人的参会人员“唰”的一声,整齐的站起来,立正站好。 双目仰视李睿,等待命令。 “命令, 独立师,整编为中央集团军,由原独立师的师长王未担任中央集团军司令。 中央集团军,下辖三个野战军,一个特种作战师。 防区为洛阳、长安以及周边两千里。 也就是,保障中原腹地以及大隋国内所有最精华区域安全的责任全部在中央集团军身上了。 第一军整编为第一野战集团军,老规矩,我兼任第一集团军司令,秦琼为集团军副司令主持工作,同时兼任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军长。 第一集团军,下辖一个集团军参谋部,直属警卫师,三个野战军,一个驻防军,共四个军,十三个师。 具体任职名单,我就不念了,原则上是现有级别往上提一级。 也就是说,团长升旅长,旅长变师长,师长变军长。但是,这几年考核成绩不好的干部不能胜任的,就没有这提拔的机会了。 第一集团军防区为西部突厥以及祁连山以西,包括以后对欧洲的第一仗,也是要第一集团军开始打的。 所以,你们要做好各种陆战训练。 第二军整编为第二野战集团军,原第二军军长钱丑虎担任第二集团军司令。 第二集团军下辖编制和第一集团军一样,下辖一个参谋部,三个野战军军,一个驻防军。 第二集团军防区为东部突厥全境以及长城以北全部区域,除驻防军以外,其他三个野战军要具备随时能调动,调动后随时能战斗的能力。 第三军整编为第三野战集团军,原第三军军长赵子彪担任第三集团军司令。 部队编制同第一第二集团军一致, (本章未完,请翻页) 防区为巴蜀郡往西,直到女儿国。打下多少地盘,你第三集团军的防区就有多大。 第四军整编为第四野战集团军,原第四军军长裴元庆任第四集团军司令。 编制同第一集团军一样。 防区为燕郡以北,以及原来的靺鞨、室韦、契丹、高句丽、奚、穳等国区域。 由于有大量的海岸线,所以可以申请一部分东海舰队配合作战。 第五军整编为第五混成集团军,司令由海军司令周辰龙兼任。 下辖三个野战军,一个驻防军,以及部分东海舰队。 顺便宣布,三大舰队都由原有的两万人扩编为六万人,相应的战舰和辅助舰船也同等比例的扩编。 第六军整编为第六集团军,由原第六军军长魏文通任第六集团军司令。 编制为六个野战军,两个驻防军。 防区为以交趾郡以南包括东囊、西囊、剽国、诸濮、诸獠、真腊、林邑、扶南等国所有的东南亚各国的地盘。 若是进展顺利,不妨直接西进,拿下天竺。 第七军整编为第七集团军,配属远洋舰队全体,防区为南北美洲全体范围。 这里一定都要做扎实,说不定,这美洲就是我们大家另外一个发挥自己天赋、挥霍自己青春的地方。 总司令部允许第七军在北美建立美洲司令部,可以随着占领范围的扩大,经过总司令部批准后,自行扩编为第七集团军和新七集团军,两个集团军。 第七军司令员由李卯熊担任。 青溪军,整编为征南军,全军按两个野战军进行配置,配属南海舰队随军行动。全力征伐南边诸岛国,包括澳洲。 青溪军司令孙寅豹。 面对未来,你们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做训练和准备。” 随着李睿宣布命令的结束,黑山卫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李睿,提拔了自己的侍卫长中的两个,给他们赐名并来担任新的集团军军长。 不为别的,还是自己的人可靠。在以后这种大规模作战的集团军体制下,个人能力高低已经不是集团军司令员所必须的条件。 相反,忠诚,才是这个位置必须而首要的前提。 至于其他谋略,你当李睿给集团军配备的参谋部是假的? 李睿讲话完毕后,就离开了会场。 在黑山卫的发展上,李睿故意放慢了脚步,并没有想着怎么一口气就把所有的地盘全部打下来。 因为,他知道,那是不长久的。 想想上个时空,那个把地中海变成内湖的庞大帝国,结果怎么样呢?不足三代而亡。 有借鉴就有进步,所以李睿放缓了黑山卫扩充的节奏,更多的精力投入了蒸汽机的发明和实用转化方面。 只有有了蒸汽机,李睿觉得,自己的黑山卫才真正的走入了工业时代。自己的飞速发展必将招致敌人无穷无尽的攻击。 为此,李睿对外的宣称是,要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两年的书。 李睿的宣称一出来,大隋兵部、各种军事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家都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去猜睿王的用兵之道。 大隋兵部松了一口气很好理解,虽然打仗没有消耗国库,但是架不住女帝懂事,大把大把的银子奖励发下去,其实总金额和军费饷银的总数也差不了太多。 所以,打仗,兵部就看不到自己的兵了,自然也就没有孝敬了。 大家都是京官,日子都过的苦巴巴的。 所以,这一不打仗,兵部也能知道自己的兵在哪里,打着配合黑山卫的旗号,多多少少也能分享一些黑山卫的功劳。 兵部也就都知道,只要打仗,这期间,大家的日子也就都寒酸了。 所以,李睿看书,外面的战争至少少了一半。 兵部自然是要感谢李睿的。 而那些专家,也都在庆祝。 终于不用预测战争的结果,被人持续打脸了。 记得,当时李睿攻略东西两部突厥的时候,这专家可是说,李睿要被突厥打出来,或是李睿灭亡突厥,只有这两种极端情况,毕竟这可是民族之间的矛盾。不是一顿火锅就能摆平的。 可是最后,睿王的处理结果让所有人的大跌眼镜。 李睿没有选择任何一种极端,而是平和的撤军了。 由于黑山卫自成一个体系,并不打算向外人展示自己的军队风貌。 所以朝中的文武大臣们,只有通过女帝的转述,才能知道一点黑山卫的消息。 其他的消息来源完全不知道黑山卫的一举一动,于是,这些王公大臣们惯用的捧高踩低手段在李睿这里毫无效果。 当然,当时预测非此即彼的极端结果的专家们,都被李睿玩出来的骚操作给闪了一下腰。 可是要解说战争,又绕不过去黑山卫,所以后来对黑山卫的战争,所有的专家,要么是三缄其口,要么就是胡说八道一通。 有时就是那么巧,经常是专家们的胡说八道,往往很短时间,就能在公共场合完美的呈现出来。 而那些有理有据的,考究出来的黑山卫的战争结果,总是和现实差了十万八千里。让人摸不着头脑。 就仿佛黑山卫是在故意和专家们作对一样。 如今,李睿这么一宣布,黑山卫将读书两年,被搞得神经衰弱的专家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李睿说到做到,在黑山卫全系统大会结束后,就立即跑到黑山庄闭关苦读去了。 既然,每个环节都已经商量好了无数遍,那么最后李睿表演闭关读书的时候,就邀请了此时洛阳几乎全部的名流,来见证李睿闭关。 李睿闭关了吗?当然是闭关了,但是当天就破关而出了。 自己还有儿女要陪伴,哪里可以抛开一切,在这里闭关?只是做做秀,让外人知道黑山卫暂时会蛰伏。 换句话说,在残酷镇压大隋内乱后,李睿带着黑山卫一直在寻找机缘。 李睿找的,不是成仙了道的机缘,而是各种人才的吸引和抓捕。 没错,就是抓捕,你要是不想像奴隶一样进入黑山体系,就要把自身的各种天赋和神通展现出来,自愿加入黑山卫。 (本章完) 258.科技突破,提前布局波斯湾 一旦你被抓捕掳掠来以后,仍然坚持不加入黑山卫的话。 那么在黑山庄内部,你就会被所有人疏远。 哪怕你是一个勤快的好孩子,而且把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带到了这里,你依然会被这种冷暴力所摧毁。 因此,被抓捕来的孩子或是成人,在充分了解了黑山卫的实力以后,经历或长或段的犹豫彷徨以后,都会向现实低头。 加入黑山卫,从无例外。 因为,黑山卫实在是太强大了。 不管是科学技术,还是个人武力,都凌驾于这个世界的巅峰之上。 你有什么理由不加入? 虽然被抓捕来的天才们,自己内心都有自己的骄傲,谁都不会畏惧李睿。 但现实是,只要李睿出现在他们面前,这些天才,或一群或是几个人都是围着李睿,既有提问的冲动,又有身份的自卑。 经常就那么心里恍惚的跟着李睿,直到李睿离开。 这么时间一长,就算是被强迫进入黑山科学院的天才,都不会对李睿有一丝嫉恨的心理。 当然,李睿是不会说,这有自己魂环的作用的。 这两年,李睿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黑山科学院上。各种奇思妙想,各种试验方向,差点把巢元方和他带出来的天才学生给逼疯。 但也是在这种高强度的压力下,黑山科学院终于取得了内燃机的突破。 这天,当李睿和巢元方看着眼前这台模样可以说是丑陋的内燃机原型机的时候。巢元方忍不住热泪盈眶,他是终于解脱了啊。 这个李睿,这一年来,没日没夜的的在他们的研究室当监工,就连铺盖卷都搬到了科学院。 黑山卫的领袖亲自驻点科学院,这给黑山科学院带来的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整个科学院从李睿住进来的第一天起,从上到下一直都是神经紧绷的状态。 别的暂时不说,这一年期间整个科学院就没有人休过一天的假期。 哪怕你是准备结婚,哪怕你就是结婚,当天下班后请客吃饭,完成仪式,第二天都照常上班。 而且,连抱怨都不敢,因为李睿也是这样,他也从不休息。 不单单要盯着内燃机的试验研发,其他所有需要他批示的文件每天那可谓是汗牛充栋。 他自然是休息不了的。 今天这内燃机的原型终于完成,巢元方怎么能不激动? “今天是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一天,我提议,把今天作为科学院的纪念日,大家都放假,回家好好的休息两天,有任何事情,后天上班再说。” 李睿当然是最激动的哪个,因为只有他知道这内燃机的试验成功意味着什么? 去年蒸汽机研发成功之后,李睿也很激动,但却没有现在的这种激动。 内燃机成功了,就表示,我们黑山卫的坦克、飞机会很快出现。 以前装配蒸汽机的很多地方,也可以的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那是工业时代的开启啊。 自己的黑山工业集团,终于能够名副其实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然叫一个工业集团,连一个内燃机都没有,岂不是笑话? “十二,给杏儿下令,尽快对内燃机实行工业化量产。主要方向有工厂动力提供,军事化用途。” 要大家休息,李睿可不会休息,这是他读书两年的第二年出现的重大成果,他怎么会浪费时间? 所以,李睿第一时间就给杏儿下达了命令。 既然有了内燃机,自己的飞机就该出场了,甚至自己已经可以肖想一下航空母舰了。 既然有了内燃机,自己工业城的生产效率就要数十上百倍的提升了。 既然有了内燃机,那距离坦克集群的轰鸣还会远吗? 既然有了内燃机 就在李睿下达命令,并且沉浸在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之中的时候。 突然。 李睿一巴掌拍在了自己的额头上,坏了,自己忘记了一件大事。 还好,还好现在想起来还不算太晚。 “十二,先去传令周辰龙和漓儿过来,然后再去给杏儿传令。” 看到眼前这内燃机,李睿直跺脚,自己怎么就把这事给忽略了呢? 内燃机是有了,可是油田还没有啊。 要是不把油田占着,以后岂不是会被那些小国卡脖子? 这怎么行? 由于这两年,李睿在读书,所以在大隋周边,就没有大规模的战争,所有国家在黑山系统的睿丰德的牵引下,都开始经商,玩金融。 所以,黑山卫的几大集团军司令,在洛阳述职、学习的时间就比较多。 其实,李睿也是了解这些集团军司令的心思,他们就是想多和自己亲近,一方面培养相互之间感情,另一方面就是想着为自己的集团军捞点好东西。 这也是,李睿有天和秦琼聊天聊得开心,随手把黑山工业刚出来的八百毫米口径的榴弹炮给了第一军十门造成的结果。 要知道,现在黑山工业有两个生产基地,在蒸汽机投入使用后,产能得到了极大的增长。 在完成生产保障任务有余力的情况下,黑山工业动不动就会把黑山科学院研发出来的新武器,会做出一些成品。 主要是提供给李睿和科学院进行武器威力的测试,同时做一些战略储备。 而这些都是高度机密,也只有李睿才有武器性能测试的全面报告,其他人哪怕是集团军司令,也最多是一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完全做不了准。 结果,秦琼回去没有做好保密工作,一试炮,乖乖隆迪龙,一炮下去,一个连队,整整上百人规模的假想敌就没有了。 现场就只有一个大大的弹坑,弹片溅落的面积足以覆盖一个连队的防御阵地。 那轰炸效果比迫击炮和山炮的效果强了太多太多了。 炮弹爆炸的动静可是不好瞒着人的,加之秦琼为了在其他人面前显摆一下自己和李睿的铁杆关系,也没有刻意隐瞒,结果几大集团军很快就都知道了榴弹炮这个宝贝。 这不,各集团军司令现在是有事没事就往李睿的府邸跑,都是想捞几门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炮回去啊。 因此,不大功夫,周辰龙和漓儿前后脚的到了黑山庄李睿的庄主府。 李睿看他吗来了以后,根本就没有做任何的铺垫和客套,直接说: “内燃机成功了,就相当于我们有了一颗强劲的心脏,但是这颗心脏是要用他自己的血液来浇灌的。没有这种血液,内燃机就是一个摆设。 虽然,现在我们可以用煤炭来驱动蒸汽机,但我们的内燃机却是需要另外一种血液。 我希望你们能调动力量,马上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我会指点你们,这种黑色的血液所在的地方。但这需要你们想办法打通陆海两路的交通。” 李睿说着用手打开了世界地图,用手指给他们看。 波斯湾。 “距离你们看到了,难度也就明确了,你们两个好好商量一下,我要的结果就是要这个区域完全处于我们黑山卫的控制之下。 这个地盘下面有丰富的黑色血液,这些我都要。” “你们现在的优势是,没有其他人觊觎这个地盘,因为他们没有内燃机,他们不需要这黑色的血液。 但是,我们要。明白了吗? 不管是用收买,直接占领,甚至不惜把国土打过去连起来,这个地方也必须在我们黑山卫的控制之下。” 看到李睿如此的决心,漓儿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反正少爷的意志,就是她前进的方向。 按她手上的资源来看,无非就是把娱乐集团和睿丰德向这个方向渗透。以前是没有固定的发展方向,所以黑山卫系统是满世界全面开花。 两年前,在洛阳李睿进行了干部大会以后,这些渗透的方向就指向了南海和诸如东囊、西囊、剽国、诸濮、诸獠、真腊、林邑、扶南等一些将要进攻的目标国家。 现在有了李睿这个明确的指示方向,她就好做事的多了。 但周辰龙是军事主官,想得事情就相对多得多。 周辰龙反复在思考,李睿为什么会只叫他和漓儿小主过来? 漓儿小主是运营集团的老大,手中的资源有方向进行渗透,这是明摆的事情。可是为什么要叫自己来呢? 只是因为自己是第五集团军的司令吗? 肯定不全是这个原因,论征战海外,第七集团军和征南军都有这个能力。 那么,唯一的原因就只有一个,自己是海军司令。 想到这里,周辰龙再仔细看了看那个所谓“波斯湾”的周边地形地貌,他心里就有了谱了。 “司令,我明白了,我现在就调动三大舰队的海军陆战队,从阿拉伯海进入波斯湾,先占领一个据点再说。” “嗯,不错,基本思路是对的,他们波斯湾沿岸国家,现在都处在宗族或是教派领导时期。你们在当地收拢一批当地势力,可以考虑直接建国。 一旦打开局面,不但是海军要行动,陆军也要行动。但这是下一步,第一步就是要你们先扎下根。 记住,先占领这里。” 说着,李睿手指,指向了阿联酋。 (本章完) 259.谋建大唐,夫君原来是依靠 要是李睿没有记错,这地方的石油可是浅层掩埋。 说句俗一点的话,用力气跺跺脚,说不定下面就能冒出一股石油。要是随便一个巅峰大宗师过去,说不定真能一跺脚就是一个油田。 当然,现在当地人的生活过的苦不堪言。 你以为像上个世界发现石油的作用以后,这些国家根本不用做什么生产,把地下的石油抽出去就能换来黄金? 现在,根本就没有人使用石油,这原油又黏黏糊糊,一不小心点着了还不好灭火。 就算是当燃料,也是危险品,根本不可控。 因此,除了当地人可以在穷疯了以后,把石油直接用来当取暖的燃料以外,这黑黑的玩意,简直毫无作用。 关键是,他们的石油埋藏很浅,虽然方便了开采,可是却影响了地表的土壤。搞得整个波斯湾到处都是荒漠,根本就没有什么粮田。 民以食为天,所以这里的人口永远不多,没办法,没有粮食养不活人啊。 当然,也正因为没有粮田,世界上的各大势力都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这个贫瘠的地方。 所以,现在波斯湾是贫穷、疾病、落后的代名词。 在两个月后,情报署传回来了当地是各种消息后,李睿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贫穷就好。 你越是贫穷,我黑山卫系统就越有机会。 而且,在那里,都是部落聚集而居,还没有出现所谓的国家和政权。也正是李睿自己建国,输入大隋文化体系和价值观的机会。 看到情报后,李睿沉吟良久。 然后,下定了决心,他要安排在波斯湾建国,并力求统一波斯湾周边,把波斯湾变成新国家的内海。 当天晚上,李睿回到了洗梧宫,但并没有在洗梧宫过夜,而是到了女帝杨婵儿的寝宫。 他有事要和自己的媳妇商量。 “什么,你要兴儿到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不行,他才不到八岁,太小了。万一水土不服,岂不是要了他的命?” 果然,李睿刚刚讲了要李兴去守护波斯湾,女帝媳妇当时就不干了。 “兴儿一直胸无大志,只求富贵一生,完全没有两个哥哥的睿智和英武。这个地方虽然现在是贫瘠一点,但二十年后,绝对是世界财富的集中之地。 不要兴儿去,难道要其他人去?” “复儿大一点,他可以去。”女帝弱弱的提出了一个建议。 爷娘疼幺儿,真是一点都不假。 李睿是想好好安置自己的小儿子,让他一生衣食无忧。女帝是怕自己的小儿子吃亏,宁可自己的二儿子去受罪。 “不妥,复儿颇有谋略伟力,是以后继承黑山卫系统的不二人选。送到那个财富之地,怕是会磨灭了他的志向。” “可是,兴儿还那么小,我怎么舍得,你怎么舍得?” 女帝说着眼圈就红了。 刚强人的眼泪最具有杀伤力。 看着自己媳妇的眼泪,李睿也不好再强求了,但李睿也是一个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志坚强的人,于是换了一种说辞,退而求其次: “不是现在就过去,至少要过三年左右,等那边有了一个国家的雏形以后,兴儿再过去。到时候兴儿也有十一岁了,算是半大小子,能做点事情了。” “非兴儿不可吗?其实,我并不求兴儿如何大富大贵,只要他逍遥一生,快乐无忧就好。” 女帝还是不想自己的小儿子离自己太远。 大儿子杨佑,女帝是按照大隋储君的规格在培养,自幼教育森严,导致杨佑小小年纪却也显得无比老成。 要不是,后来李睿搞的郊游亲子活动,让杨佑暴露了年龄的天真烂漫,给杨佑的人生增加了一些生气,只怕这小子就要稳重至死了。 所以,杨佑对女帝,那是太子对皇帝,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反正没有儿子对母亲的随意和亲切。 老二李复也是差不多,从五岁开始记事开始,李睿就要李复去黑山卫的各个店铺历练。 所以,李复年龄不大却是一身市侩之气。 虽然女帝知道,李复这小子是担心自己太出众招来其他人的嫉恨,用这市侩之气在掩盖自己的雄途伟略。 但女帝看着那故作斤斤计较的李复总是心里不舒服。 只有这老三李兴,虽然年纪最小,但总能找到女帝贴心的话,做到女帝贴心的事,而且从来没有表现出任何权利的野心,因此女帝巴不得这老三李兴永远陪在自己身边,承欢膝下。 所以,这猛然一听,夫君要送李兴去那么遥远的地方。 与大隋的国土中间还隔着好几个国家,以后母子想见上一面可就难了。 哪怕是去做国王,女帝也觉得是流放。 其实,这也是李睿平时说的太多,让他们这些没有出过国门的老娘们也知道,当今世界,最富庶,最宜居的地方,就是大隋。 不过,女帝到底是帝王心性,知道这是李睿为自己儿子的前途考虑。 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这明显就是李睿在顾念和自己的夫妻之情,首先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做出了安排。而不是真的一碗水端平,首先去照顾其他的子女。 女帝对李睿这种做法和心胸,是非常欣赏和赞成的。 历来都是嫡庶有别,长幼有序。 李睿能如此做,也是杜绝了以后会导致国家动荡的所有因素。 女帝知道,李睿的眼中历来都是男女平等对待的,自己这嫡出的三个儿子安排完了以后,李睿就会为长孙无垢这个平妻生的,封平阳公主的李令月开始打算了。 要是真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强行留住了李兴。怕是以后李兴知道了,也会对自己有怨恨。 关键问题是,如果李兴不去,就必然会安排李睿的其他妻妾的儿女过去。要是安排李令月过去,到底是一个女儿家,免不了要招赘婿上面,延续香火。 这赘婿是个什么样子,谁都不知道,那以后的变数可就大了。 李睿可是给女帝讲清楚了,未来天上飞的飞机,水里窜的军舰,地上跑的坦克,都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要这黑色的石油。 万一,不是杨佑的亲兄弟掌握这种战略资源。 而是被其他人掌握,以后一旦因为利益翻脸,杨佑的大隋军队,李复的黑山卫系统军队岂不是就垮了? 权衡再三以后,女帝还是咬咬牙,也不等李睿再说什么,心里也就同意了。但心里同意是同意,嘴里还是要有个台阶下的: “好,夫君回头去和兴儿谈谈吧,看看他自己的想法,要是他愿意,我也自然是没有意见。” 其实,女帝想多了,不管是李睿的哪个子女掌控波斯湾,只要黑山卫在李复手上,谁敢扎刺? 更何况李睿的关键制衡因素并不止这一点,要知道联合储备中心,可是李睿自己在掌握。 就如同上个世界,任你波斯湾再富有,你也要尊重m元霸权。 你的石油,只是m元霸权的载体之一而已。 也就是说,任凭是谁掌控波斯湾,只要李睿的联合储备中心运转成功,天下只是李睿的钱袋子而已。 举世财富,都会任由李睿收割而已。 “不急,我就是给你通个气,后面对兴儿的教育上慢慢的偏向一些帝王术吧。他还小,过两年再让他决定也好。” 李睿也意识到自己有点太着急了,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 好在现在蒸汽机已经在黑山卫系统大量使用,这内燃机稍稍晚一点也能理解。 毕竟,还有一个从石油中提取轻质油的技术壁垒问题。 所以,李睿和自己的女帝媳妇商量并通气以后,就不再谈这件事了,他自然会去悄悄部署。 就无需女帝媳妇操这方面的心了。 至于现在,既然已经到了自己女帝媳妇的寝宫,还是努努力,看看能不能再造一个小四出来。 女帝自然是积极配合的,话说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现在女帝正是虎狼之年。 前段时间,还操心国事、军事有些精力不济,但自从李睿回到洛阳,并常住“读书”以后。 女帝发现,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风顺,不管是朝政还是家事,就没有一件让自己烦心的。 就连朝堂之上,那些只针对人不针对事的几个派系,也都偃旗息鼓。只要女帝决定的事情,女帝说什么就是什么,再不会有扯皮的现象出现。 所以,女帝现在万事顺心,既然万事顺心,那么男女之间的需求自然也就恢复了。 当然,女帝也知道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很简单,李睿回来了。 这就是有男人和没男人的区别,一旦李睿回朝,哪怕他什么都不做,甚至都不参加任何朝会。 以前在朝廷中的挂的所有官职,李睿也都以“读书”没有时间而推辞掉。 但是,只要李睿坐镇洛阳,就没有人敢跟女帝唱反调。 朝臣们都明白,女帝是帝王心术,你在朝堂上和女帝唱唱反调,说不定女帝为了维持朝廷的讨论氛围还会表扬你。 就算没有表扬,女帝也绝对不会因为对你在朝堂上的发言不满,下来再找你的麻烦。 (本章完) 260.家有潜龙,机遇与考验交织 这就是帝王心胸和气度的要求,哪怕女帝在朝堂上被人怼了以后,气的要死,她也要顾虑大局,不能擅杀朝臣。 但是,朝臣们吃不准李睿的性格呀。 李睿可是一个赘婿,你能让他有帝王的觉悟? 他要是觉得,你在朝堂上欺负了他的媳妇,他会不会报复? 他要是只是一个赘婿也就算了,起码女帝是可以压的住他,不让他坏了规矩的。 可是这个赘婿,这个明明靠吃软饭就能过的很好的家伙,却搞出来一个偌大的黑山卫系统。 现在已经是大业十六年了,朝野之中哪里还会有人不知道黑山卫的厉害?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黑山卫是效忠女帝的,是女帝豢养的一只不需要国库支出费用的恶狼。 但是,效忠女帝,却并不妨碍黑山卫的创始人李睿调动部队做任何事情。 而且,随着黑山卫的大规模扩兵,终于有一些小道消息传到外界。 这些消息无不说明,李睿在黑山卫有着绝对的领导权,甚至很多事情都是先斩后奏,事情办完了,和女帝知会一声也就算完事。 特别是,黑山卫在海外和对付高句丽、靺鞨、室韦的战绩传回大隋后,大家终于明白,李睿在对外战争中,是比恶狼还要凶残的疯狼。 就连当年女帝在洛阳平叛唐国公的军队,也被有心人扒出来,原来这都是黑山卫。 原来,早在那么多年以前,黑山卫就已经有那么强大的战斗力。 原来,黑山卫的战斗风格一向都是斩尽杀绝。 好在这个李睿经常不在洛阳,所以大家都不会太有心理障碍。可是现在李睿高调宣布在洛阳闭关两年“读书”,这就是一把悬在所有人的头顶的利剑。 随都不会怀疑李睿的决心和行动的能力。 你敢动,我就敢砍。 有了李睿这根大隋的定海神针,女帝那是充分体会到了有后台,有人宠的感觉,幸福的一塌糊涂的。 今天李睿来找女帝谈事,对女帝来说,那是瞌睡了正好有人送枕头,自然是要拉着李睿鱼水一番的。 但是,女帝到底还是普通人,虽然承接了李睿的精气之后,得了一些好处,可以容颜衰老变慢。可到底没有走进修炼大门,哪里经得起李睿的鞭挞。 无奈之下,女帝只有搬请救兵,好在婉儿是基本不离左右的伺候。又是最了解女帝的心思的,所以,婉儿早就在一旁整军备战了。 一看女帝已经溃不成军,自然就马上迎难而上了。 而李睿一边和两女幸福甜蜜的没羞没臊,一边还在分心琢磨波斯湾的各种事情。 毕竟,那是自己的儿子,亲的那种,各方面都不能不加小心的。 这两年征南军虽然还没有正式出发,但各种先哨部队,早就派出去了。 要不是征南军搞回来一些橡胶,解决了内燃机的耐热密封性。 估计现在,李睿还在黑山科学院当监工呢。 所以,现在黑山工业先朝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再买进一步以后,再安排自己的儿子过去,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案。 只是,如此以来,黑山卫战士的辛苦就要倍增了。 毕竟,如果连国王是谁都搞不清楚的国度,国家的凝聚力就约等于没有。 这虽然不会增加黑山卫第五集团军攻取波斯湾沿岸部落的难度,但对组成新的国家却是有深刻影响的。 琢磨了一会,李睿决定给这个波斯湾的新国家起名为大唐,而且把李兴的名字也通过第五集团军的赫赫战功宣传到波斯湾地区家喻户晓。 这是在为李兴以后独立建国打基础。 只有有了好的口碑和独立的精神人格,才是一个帝王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 老百姓,特别是大隋的老百姓个个都是女帝的拥趸。 那么李睿就要做到,在李兴还没有去波斯湾以前就在当地的老百姓心目中树立一个高大的帝王形象。 至于帝王本人是不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对一个国家的帝王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你们国家的老百姓认为你这个国家的帝王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而老百姓的认为,又是上位者可以通过舆论、口碑等方式方法,进行引导的。 所以,李睿觉得要辛苦第五集团军的政治委员们了,他们必须在三年时间内为李兴营造出一个好帝王的形象,以便李兴到时候能顺利执掌大唐。 李睿如此安排,其实也是试探过李兴的想法的。 你当李睿提出来的郊游亲子游戏只是一种游戏吗? 他是把最先进的人类潜意识和性格特征总结归纳出了几种小游戏,由此可以看到每个人的人品和对权势的态度。 当时,李兴的结果,李睿一直都记得。 那是一种静可九地之下的潜伏,动则九天之上是翱翔,这是一条真龙的性格。 既然自己的儿子有这个命格,李睿自然是要给他一个平台的。 他可不想看到自己的几个儿子因为一个区区大隋的皇位而争斗的你死我活。 天地何其广阔,真要是一条龙,就自然会利用自己给他的这个支撑点,撑起自己整个的野心或者梦想。 其实,哪有不想当皇帝的王子? 只是李兴知道自己天生不喜欢搞政治,肯定是竞争不过两个哥哥,与其跳出来争大隋帝位,被两个哥哥给嫉恨上,最后连死都不明不白的,不如退出这个是非圈子,一条心逍遥快活。 没有人教他,但五岁就能识字的李兴从书上学到了很多。 像他这样出身于帝王之家的,基本没有继承山河希望的王子,最好不要显得聪慧,也最好不要太得到父母的宠爱。 不然必然会导致哥哥们或哥哥们幕僚的陷害。 小小年纪已经懂的藏拙了,这也算是一种大智慧吧? 今天李兴在御花园游玩,正在追一个小宫女,以此显示自己的幼稚和无知,结果突然听到花圃对面有自己的父王和人交谈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看着咯咯笑着跑远的小宫女,李兴鬼使神差的没有去追,而是慢慢走近了花圃,他要听一下自己父王的谈话。 李兴知道,自己的父王不是凡人,所以不敢靠的太近,因此李兴也没有机会偷听的太清楚,但他还是听到了一些关键词: “李兴”、“王爷”、“波斯湾”、“木匠家的衰落”等等。 难道父王居然是在说和自己有关的事情? 就在李兴的心里犹如百爪挠心一般的时候,听到了漓儿小娘的大声说话: “王爷,三年时间太短,没办法给兴儿少爷打一个很好的基础的,到时候他过去当这个皇帝会很吃力,毕竟那是新开之国。千头万绪不胜其烦的事情太多了。” “不能再拖了,他成为大唐第一任帝王,必须要经历和将士们一起开疆拓土的过程。不然,整个天下都打好了,他就不是一个开国帝王,而只是一个传承的皇帝了。” “是,漓儿遵令。” 到底是李睿身边的贴身侍女出身的漓儿,虽然能够据理力争,但李睿一发脾气,或者有一个很正当的理由以后,漓儿就暴露出来了以李睿为天的特质。 听到了漓儿小娘的认怂,李兴赶紧悄悄的溜走。 刚才是两人有事情讨论,可能是忽略了周边的环境。现在两人都安静了下来,自己要是再不走,那就必然会被抓个现行。 虽然,父王不至于惩罚自己,但自己的面子总是会有点下不来。 李兴一边强行压抑自己心中的激动,一边用出自己死缠烂打一个内卫学来的半吊子轻功,潜伏着离开。 他太兴奋了,原来父王已经安排好了,三年后就要自己去某个地方当皇帝。看来自己还是要在私下更加努力的学习,别给父王丢脸。 正因为他太兴奋了,所以这件偷听事件的诸多疑点都被他自动的选择性的忽略了。 不说别的,没有李睿同意,任何人休想靠近李睿一百米以内。 龙卫可不是摆设,那些破壁者也不是只吃干饭不做事的。当今天下,能突破到李睿身旁不足四米的地方偷听,可能也就李兴一人了。 看着李兴施展的半吊子潜行术,李睿不由的好笑。 “十二,你安排一个巅峰大宗师,去给李兴当老师,他这半吊子功夫实在是辣眼睛。他跟谁学的?去把教他功夫的人腿打断。 大隋王子,未来的大唐皇帝,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有资格教授的吗?何况还交的这么稀烂?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是,奴才这就去办。”一直隐身于暗处的龙卫大队长赵十二立即回应了一句。 “注意安排人二十四小时看护李兴,保障他的安全,不能留一点点机会给我们任何敌人。” 今天,这就是李睿故意做了一场戏给李兴看,既告知了他自己对他的打算,又算是对他的另一个考验。 如果,李兴不能沉住气,被这个消息冲昏了头脑,而做出什么奇怪的举措。那李兴最后还能不能获得这个大唐帝王的资格,还真不好说。 (本章完) 261.战争动员,千军万马只为粮 隋,大业十七年,七月初七。 已经厉兵秣马三年的,黑山卫终于露出了他的獠牙。 李睿也在一个月前,从洛阳南下,亲自坐镇南宁,这是黑山卫第一次大规模开启对外战争。 如此大手笔的对外战争,对黑山卫的指挥系统,情报系统,后勤保障系统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所以,李睿不放心,要在距离战场最近的地方盯着。哪怕出了纰漏,他也好随时,就近指挥解决。 哪怕是准备的再充分,一旦动用六个军,十八万野战军参战,后勤保障就是一个艰巨而且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来大业十六年春天,各部都基本准备完成,是李睿硬生生的把攻击时间押后了一年。 李睿不是神经,而是他在等无线通讯技术的完善并军事化。 现在,通过黑山科学院科技工作者,两年来没日没夜的研究试验,终于完成了一款便携式无线电的研究,并在黑山工业强大的制造产能支持下,已经量产。 其实,李睿是作弊了,他几乎是完整的支出了科研的方向和路径,黑山科学院的技术员人员,也就是进行了落地和可行性改造。 但即便是如此,也花费了两年才达到量产和可以使用的程度。 不说别的,就那个电池,就让黑山科学院的院长巢元方差点着急的去自杀。 因为,巢元方知道,这是要用于军事的重要军需品,耽误一天,黑山卫就会有巨大的损失。 但又不能不保障质量,要是质量不过关,不皮实,战场上关键的时候,设备坏了或是出点小问题,那就是要无数人掉脑袋的。 他们这些研发人员也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研究花了两年,在研究的同时就安排人进行了人员的秘密培训。再花了大半年进行量产,这才在大隋十七年,在黑山卫第三、第六、征南军三个集团军的进攻部队连级单位完成了列装。 而黑山卫的其他集团军,包括第三、第六、征南军这三个集团军的其他未参战部队,这种无线电台也只列装到了旅级。 没办法,事情有轻重,在保证作战部队的需要以后,剩下的只能这么分配了。 当然,按黑山工业的生产能力,不用两年,这种便携的无线电就可以全军列装到连级单位了。 有了这种通讯保证,李睿至少可以相信,自己的部队不会成建制的被敌人消灭。哪怕是陷入重围,只要能合理分配弹药,就能坚持到支援到来。 说实在的,现在黑山卫要突围,难道还有那只武装能拦得住? 别忘了,黑山卫可是拥有热武器对冷武器的碾压性优势。当然,现在还加上了一个通讯联络的优势,这就把古人的很多所谓的兵法给打了一个稀烂。 因为,现在双方的信息是完全不对等的。 这在战场上信息不对等,哪里还有什么战阵的悬念?只是看黑山卫愿意花费多大的代价罢了。 要是黑山卫不计伤亡的猛冲猛打,估计一个月就能结束全部战斗。 但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牺牲战士性命是李睿最不赞成的进攻方式,他宁可多花点银子,多砸一点炮弹,把敌人的阵地打垮,让自己的子弟兵少点损失。 至于时间,李睿不缺。虽然自己的子女在长大,但要用自己忠勇的士兵的性命去换的时间,李睿不会要。 所以,在有巨大的优势在手的情况下,李睿的仗依然打的谨慎小心。 对各部队的战前检查工作是要求了一遍又一遍,甚至几个主攻团,李睿都亲自去突击视察了一遍。 他要看看战士的装备、精神状态、后勤保障,针对热带丛林的防虫防毒的措施。 甚至战地医院的建设,医生的配置比例。 这些都完全满意以后,李睿才同意了第三、第六两个集团军的作战报告,慎重的开启了此次侵略作战。 是的,李睿在战前动员的时候,毫不讳言的对所有参战干部战士讲的很清楚。 他们这次作战就是侵略。 但是,李睿也给干部战士讲清楚了,为什么非打不可的道理。 太多的大道理,普通战士听不懂。 所以,李睿只讲了一个朴素的道理。 大隋人口,从大业初年的不足五百万户,也不过三千万人。 经过红薯和土豆的普及,以及内乱损失人口不大等因素的影响,到大业十七年已经有两千万户,人口过亿。 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没有土地种粮食,大家吃什么? 李睿对所有黑山卫的参战士兵们说的很清楚,你们对面就有一年可以两熟或者三熟的土地。有了这些土地出产的粮食,就能养活无数的大隋人。 你们说这个仗打不打? 为了子孙后代不饿肚子,黑山卫战士就是拼了命也要取得对面的土地。 这就是李睿灌输给黑山卫战士的理念。 虽然霸道,但很现实。 我强,所以我有话语权,所以我的子民可以幸福的活着,不但不用饿肚子还有书读,有报纸看。 你们没有先进的生产力,却占着如此肥沃的土地,这就是你们的原罪。 此时的大隋,根本没有受到被阉割后的儒家精神的毒害。武道盛行,争强好胜就是大隋人的本性。 所以,李睿的战争动员,就是最好的战争宣言。 以至于这种言论传诸四方以后,很长时间就是代表了大隋对外奉行的国策。 就是如此霸道,四海八荒唯我大隋独尊。 不服来战。 在李睿挑剔的近乎苛刻的准备下,战争的氛围和技术、情报工作都已经准备成熟了。 既然时机已经成熟,就不用再犹豫。 大业十七年,七月初七,也就是华夏古老的七夕乞巧节当天。 第六集团军,借口南亚诸国不尊大隋的圣旨,从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同时向真腊、林邑、扶南三国发起进攻。 大业十七年,七月初八。 黑山卫第三集团军也揭开了他从不参与对外战争的面纱,根本就懒得找个像样的理由,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直接说自己的黑山卫商人收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悍然起兵,从同昌郡,文山郡向党项、附国发起进攻。 并派出一个军策应第六集团军的进攻,由卢川郡向东囊、西囊两部发起攻击。 大业十七年,七月初九。 征南军以攻占吕宋岛为开端,开启了自己的南征之路。并且为策应第六军,征南军的一部乘坐军舰对扶南的港口展开了进攻,意图从南向北打。 和由北向南打的第六军在战场上汇合。 或许是黑山卫在李睿现代战争的理念指导下,准备的太充分了。 战斗一开启,整个黑山卫攻击的所有方向,都没有能够抵挡一下的敌人部队。 其实,也是可以理解,此时的东南亚诸国,说是处于刀耕火种时期可能是有点不至于。但最多也是封建社会的初期,对国家的概念根本就不明确。 完全都是尊重社会发展的本能,谁的拳头大,谁最厉害,我就听谁的。 这些国家的民众早就知道在他们的北边有一个强大的大隋帝国,只是路途遥远,又有原始森林作为天然屏障,也就没什么人跑过去了解和学习一下先进技术。 当然啊,这些国家的人,随便在地上撒一把种子,就能有饭吃。实在是懒得种地,在树上摘点果子吃,也饿不死人。 良好的自然条件没有养成人民的勤劳,反而因为没有冻饿之忧,让整个名族都有些不思进取。 慢慢的发展出几个大点的部落,大部落之间在讨论讨论,简单的打打仗,就形成一个部落的联合体,也就是对外的国家了。 这种国家的战斗力,都掌握在各部族的首领手里。 哪个部族首领手里掌握的兵力多,实力强,那他就是这个国家的国王。而部落内部总会有一些父子、叔侄之间的龌龊事。 所以,这些东南亚国家的国王,也是会经常莫名其妙的更换。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被准备充分,武器精良的黑山卫战士这么一冲。 国王的嫡系部队为保卫国家,必然会在第一时间就会被黑山卫歼灭。 那剩下来的部族首领想到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怎么抵抗外敌,而是赶紧选一个新的势力强大的部落首领出来当国王,有了这个国王以后,再去找黑山卫议和。 因为,自古以来的战争就是这样,北边王朝的军队打过来以后,他们这些小国的国王去给北边王朝的皇帝磕个头,服个软,喊两嗓子万岁什么的,回来任然继续当自己的国王,没什么损失。 要是运气好,碰到北边王朝皇帝心情好,说不定一赏赐下来,自己国家打仗的耗费就都赚回本了。 根据历朝历代的历史记载,北边王朝的皇帝只是要面子,自己这边国小民弱,打又打不赢,不给面子也不行。那就给面子呗。 反正自己也不算是有损失。 这就是这些被黑山卫攻击国家的现状。 在黑山卫第一时间消灭了国王的精锐以后,马上就有新的国王派人出来找黑山卫议和。 (本章完) 262.军政配合,东南亚八国联军 并且这些新国王们统一的对黑山卫表示感谢,感谢黑山卫来帮助他们推翻了上一个国王残暴的统治。 黑山卫是救他们这些老百姓于水火的大救星。 李睿虽然对这一情况有所准备,可是没有想到,这些国家都如此统一的做出了同样的应对。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大汉王朝对这些小国教育的太好了,他们都摸透了大汉王朝好大喜功的特点。 反而让这些小国落下了实惠。 可是这些东南亚小国,这次失算了。 这次黑山卫进攻这些国家,不是以要他们臣服为目的。 这次的作战目的,是完全占领这些地方,把这些国家从地图上抹去,把这些名族从人类历史上抹去,只留下回忆。 因为,他们碰到的是从上个世界的血泪教训中,知道这些人忘恩负义本质的李睿。 所以,就近指挥的李睿得到了这些国家在开战一周后,就纷纷求和的情况后,对黑山卫发出的命令是: 暂缓进攻,等待对方调集反击力量后,黑山卫再继续前进,直到完成任务。 李睿很清楚,不把这些有文化,有见识的部落贵族和长老都打干净,以后统治这片土地的麻烦还会很多。 所以,李睿决定暂缓一下进攻节奏,但绝不撤军。 那么,对方这些控制了国家的部族一定会重新集结兵力,意图现实自己的实力展示,从而让黑山卫觉得,胜利需要要付出过高的代价。 从而,吓阻黑山卫。 至于会胜利,这是这些东南亚国家从未想过的事情。 只要能让黑山卫觉得付出的代价不值得,就算是他们赢了。 然而,在李睿眼中,这就是黑山卫消灭这些部落有生力量的最好机会,不然,他们一旦散落到原始森林中,自己要围剿起来,还真是费时费力。 命令暂缓攻击之后,李睿急电洛阳,要女帝媳妇赶紧把已经训练好的,准备充任这些新占领土的地方官给派过来。 同时,开始启动东南亚大移民。 李睿也是失策了,他过来南宁的时候,只带了很少一部分经过培训的地方官。 哪知道,这些历史上无比顽强的东南亚民族,在这个时期是这么容易被打垮,被消灭。 那么对地方的管理就要交给专业的文人去治理才好。 军事管理不能是常态。 当然,前期为了保护移民的安全,军事管理和地方官管理可以协同进行。但一定是地方官吏管理为主。 军人还是以战争为职业比较好,要是过多的卷入地方的事情,不过多久就会染上官僚的习气,失去战士的血气。 而且,这么好的自然条件,这么肥沃的土地,让大隋的子民过来耕种,自然是要提供最好的保护。 当然,大隋的子民也不是弱鸡,会任人宰割。 能有胆子移民的,那个家里不是有几个有点武功底子的弟子? 而且现在移民并不是一户一户的迁徙,而是一个乡一个镇子的连根搬迁。最少,也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移民。 自然,李睿给这些移民的安置条件也是前所未见的好。 只要愿意移民,按人头算,每个人一百亩粮田、一百亩山林。 朝廷提供农具、种子、耕牛。 最关键的是,三年免税,三年之后到第八年,也就是后面五年十税一。第八年到第十八年,十税二。 从第十九年起十税三。 就算是十税三,也比现在大隋境内的平民,十税六要低的多。 其实李睿有些话也不好说早了,他是知道的,上个世界的二十一世纪,大隋帝国所在的土地上是取消了农业税的。 种田不但不用交税,国家还要给补贴。 不然,种地亏本,所有的农民宁可把土地抛荒,也都不种地了。 但是,现在李睿不能提出这个思路,一是现实条件不成熟,他的工业化才刚刚起步,距离物资极大丰富的现代化还远的很。 二是现在的城市化率还低的令人无语,还必须指望土地里面刨食,从农民嘴里抢资源。 关键的是,现在就算是李睿提出免除农业方面的税收,也不会有任何人支持。 皇粮、皇粮,种田纳粮的观点已经根深蒂固的植入了大隋老百姓的观念之中。 哪里是一时半会能有所改变的? 李睿也知道,生产力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自己提出来就是找骂。他才不蠢,自然是把这个观念深深藏在心里,连女帝媳妇都不曾透露一丝一毫。 现在,李睿只能给移民们创造出良好的耕种条件,并给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让移民们静心发展几年。 所以,新移民们并不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多大的恐惧,因为他们周围还是他们熟悉的那些人、那些面孔。 要知道大隋的普通老百姓,可能一辈子就没有走出村庄周围二十里,最多就是到十几里外的镇子赶赶集,换点生活必需品。 而这次大移民,女帝采取了自己夫君的建议,是整村、整乡成建制的进行移民。 而且,在移民中抽调壮劳力,进行简单训练。 并且在移民队伍中组建了民兵和互助组织。 这就是为了让千里迢迢移民过来了老百姓减少陌生感,更好的安心安家。 相信在勤劳的大隋人民的手中,这些土地的产出,将是现在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 李睿坚信,等大隋的农民在新开辟的土地上扎下了根,对这些土地有了归属感。 等这些移民的二代,三代人出生长大后,这些土地就永远都是大隋的了。 任何人,都别想从大隋人手中抢走吃饭的土地。 为了纪念移民的成功,也是给所有的移民鼓劲打气,李睿发布命令: 改万荣为新黑山,改曼谷为新站。 虽然新站目前还没有拿下来,但李睿给曼谷改名的举措已经明确告诉了黑山卫所属全体将士一个明确的信号: 进攻,这场战役不接受国家名义的存在,在这片土地上只会有一个国家,那就是大隋帝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李睿计划,把黑山庄的耕作技术放在新黑山,把新站作为东南亚第一军港进行建设。 至于这两个地方原来的本地部落或者是所谓的土王,在李睿的计划中都是需要请到阎王殿去喝茶的。 所以,他们的抗议或者发声,整个黑山卫无需听到。 东囊、西囊、剽国、诸濮、诸獠、真腊、林邑、扶南这些国家的贵族也不全是笨蛋。 在探听到大隋帝国已经开始了移民以及李睿宣布了改名的命令后,他们就知道,其实自己国家已经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大隋人开始的暂缓进攻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只是为了掩盖大隋部队的不断调动而已。 也就是说,他们都醒悟过来,这次对他们的用兵似乎和以前过来讨伐的部队都不一样。 目的不一样,以前北边王朝打过来只是为了宣示国威。而这次北边王朝的部队打过来是为了灭亡他们这些国家的贵族。 从而奴役这些国家的人民。 其实,他们还是想多了,李睿根本就没打算奴役他们的人民。 因为,李睿看不上这些已经被养懒惰了的人。 李睿已经秘密交代了檀儿,等这次战役结束后,情报署会在所有黑山卫占领的土地上搜索当地土人。 把这些土人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移民。 李睿会在南太平洋上找一个小岛,把这些东南亚的懒惰的人,以及征南军征服土地上的土著全部都流放到这个小岛上。 让他们自由生长发展。 当然,李睿会安排海军封锁这个岛屿,断绝他们和外界的所有联系。并收缴他们的书籍、农具和种子。至于以后他们是奋发雄起还是逐渐走向原始,就是他们自己选择的道路了。 既然已经陷入了绝境,这些东南亚诸国的贵族们终于开始联合并下定了战争的决心。 而李睿听到这一消息后,非但没有趁他们立足未稳,部队尚未集结完成,率先进攻。 而是来了一招,被这些贵族们耻笑的下书约战。 经过双方不停的讨价还价,最终决定,在十二月十日,万物萧索的冬季,在孔敬府展开决战。 这一下就为东南亚诸国赢得了近乎三个月的时间,他们可以用打跑侵略者,保卫家乡的口号,充分动员老百姓参军。 他们这些贵族其实也很清楚,这一仗要是败了,按照北边王朝的惯例,普通老百姓或许还有条活路。 他们这些组织老百姓进行抵抗,发起战争的贵族,一定会被北边来的王朝军队,当做“首恶”来进行惩处。绝对没有活路的。 因此,东南亚各个王国的贵族,基本上都是倾家荡产的招募士兵,充实军队。 他们有自己的情报系统,这次在他们地盘上纵横来往的那支所谓的黑山卫军队,总体数量是很少的。 整个作战部队加起来也不过区区十八到二十万人。 这些贵族有他们自己的算计,你黑山卫最多只有二十万人,那我准备二百万人呢?五百万人呢? 十个打你一个,总会让你痛吧? (本章完) 263.拼尽全力,大军征召如难民 东南亚所有国家的贵族有一个共识,只要那个北边来的大隋朝廷觉得打再打下去成本太高的时候,自己再去求和,大隋朝廷必然就坡下驴的同意议和。 如此,岂不是身家性命都保住了? 至于老百姓死了多少贵族老爷们才不关心。 只要目的达成,保住自己家族或是部族的王国统治地位,以后这些像蚂蚁一样的愚民数量,还不是几十年就恢复了。 在熟悉当地人口分布和老百姓喜好的各国贵族的亡命般的宣召之下,赶赴孔敬府参加决战的东南亚各国、各部族的总人数空前的达到了六百万之多。 这个人口数字,基本上就是这些国家人口的一半了。 也就是说,除了十岁以下的儿童,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不管青壮、男女,此次战役已经集结了这几个国家的全部精华。 这些被个人前途蒙蔽了双眼的贵族们,还在用传统和落后的思想来判断如今的战争形式。一心只想,用自己人民的巨大牺牲来换取大隋帝国的重大损失,从而收兵罢战。 可是,他们却没有去想,能够在一周之内就把他们部族老国王的主力部队消灭殆尽,让他们只有龟缩回国都才能有点安全感的军队,还是以前的作战思路吗? 李睿是什么思路? 其实李睿的思路很简单,那就是创造条件,围歼敌人所有的有生力量。 只要你们这些国家的人口损失总数达到了三分之一,你们这些国家也就距离灭亡不远了。 要知道这损失的可都是可以上战场的青壮年男女。 一旦这些人都损失了,剩下的老幼病残,还是不是任由李睿收拾? 所以,李睿故意使用下书约战的传统方式,就是为了让对方尽可能多的聚集军队。 那样,一旦这场战役打下来以后,整个东南亚,就再不会有大规模的战役了。 这三个月东南亚诸国贵族在破家征兵,而李睿也没有闲着。 黑山卫第三、第六集团军,征南军的一部更是没有闲着。 他们开始对自己占领的区域各地进行地毯式的搜索。把村庄、城镇中的居民,以及森林中躲藏的各种部落全部清理出来。 这次黑山卫实行的是驱赶战略,把这些懒惰成性,一心只想着靠天吃饭的种族都朝南驱赶。 自然,在这种驱赶的过程中是免不了有血腥的场面,但这已经比黑山卫在高句丽执行的无差别的“蝗虫”战略要温和的多。 李睿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清理出地方,让大隋的移民可以安居乐业。 反正是为了自己的民族和子民,哪怕背负一些残忍、屠夫的罪名,李睿也根本不在乎。 世界上的种族,在扩张的时候从来都是血腥和暴力的。 不信? 你去看看上个世界,辫子国割让给熊国的哪些土地上的老百姓的下场。就区区一个海兰子泡一个镇子就能成千上万的死人,更不谈那什么海参子崴了。 多少辫子国不在乎的大汉民族的血就那么白白被糟蹋了。 被作为上位者,统治者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辫子国皇帝给糟蹋了。 李睿,每每想到这些,那稍稍要变柔软的内心,又再次的坚硬起来。 国与国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没有温文尔雅。只有对土地永远的贪婪。 所不同的只是,看你强大的时候,周边国家是更强大还是弱小? 国家总有衰弱的一天,李睿想着自己在的时候,多给子孙打好基础。多干掉一些忘恩负义的猴子,多占领一些水草丰美的地方。 多扩张一些粮食的主产区。 那样,就算以后国家衰弱了,被人欺负上门了,但由于有着巨大的战略纵深。一旦国民开始觉醒,或者有一个好的帝王出现,国家必然会再次复兴。 但是,如果没有巨大的疆土面积,一下就被人给灭亡了。再要复国可就难了。复国后,在报复回去,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三个月时间,足够黑山卫做清洁的了。 到隋大业十七年十二月,也就是大业十五年二月,东方不败为李睿生的儿子李存笑两岁多快三岁的时候。 整个东南亚的所有老百姓都被黑山卫驱赶到这些东南亚国家联合军队控制的地盘上了。 此时,从孔敬府到曼谷再到苏梅岛,南北不过两千四百里,东西最宽不过一百二十里,最窄的地方只有二十里的一个狭长地形里面,聚集了东南亚八个国家大约三千万人口。 其他所有的地方,全部被黑山卫清理的干干净净。当然,清理后的地方,极个别的漏网之鱼总还是有的。但这已经不可能给大局造成任何影响了。 而且,大隋的移民和官员也陆续开始到位。 此时,东南亚诸国的贵族才发现自己上了当。 按照对传统的下书约战的约定俗成,双方在下书约战后,就应该保持现有的作战态势,不进攻也不后退。 自行积蓄力量,为双方的约战做好准备。 可是,对方,那个下书约战的人仿佛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约定俗成一般。 在对东南亚诸国下书约战以后,自己的部队不但没有停止行动,反而加快了对各地老百姓的清理活动。 当时这些联军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并没有太当回事。 因为,对方大隋的军队并没有对占领区域地的老百姓下死手,只是予以驱逐。 而这种驱逐,正好方便了这些东南亚诸国联军的征兵工作的开展。 这就相当于大隋的军队把人都给他们联军送过来了。 而且,都是失去家园的流民,个个都对大隋军队一肚子怨恨不说,还因为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对这些贵族的安排个个都老老实实的服从。 没有一个人敢扎刺。 这就导致东南亚联军的征召工作无比顺利。 几乎是旦夕间就招满了原先预计的五百万兵源。而且,还有老百姓不断的要求参加联军,要去和大隋的侵略军拼命。 联军各个首脑一碰头,想着反正都是炮灰,五百万也好六百万也好,就那么回事。 于是,大手一挥,联军继续招人。 这一超标招人,后面的麻烦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比较多了。 武器不够了怎么办? 原来五百万人的主战装备,也就是竹竿前面绑一个铁枪头,就算是个梭镖了。 可是再次扩招以后,新加入的联军士兵,连拥有这种梭镖武器都是一种奢望了。 好在,东南亚竹子多,干脆就直接把竹子削尖,人手一根长竹子这还是能满足的。 营帐不够了怎么办? 这次征召,有许多女性也参加了联军。 联军士兵有很多人是见过黑山卫的攻击方式的,那瓢泼大雨一般的铁枪子之下,谁能说自己一定能在战场上活下来? 联军将士,明知都知道自己这一上战场,怕就是回不来了,自然对于军纪的敬畏也是降到了最低。 而执行军纪军法的各部贵族的亲兵,在这动辄几百万人的联军部队中,也只是像沧海一粟,极为渺小。 以至于联军军纪松弛,军营中结为临时夫妇的大有人在。 不谈因为有了男女之事而导致层出不穷的争风吃醋之事,正是因为有了男女之别,甚至是夫妻同房的需求,导致这联军中营帐极为短缺。 好在,东南亚气候温暖,砍些树枝,搭上一些树叶,到也能应付。 关键的是,几百万人的粮食问题,差点要了联军首脑的老命。 好在,东南亚出产颇多,天气又不冷,树上长的果子,田里种的粮食,水里游的各种鱼类,森林里面的野兽。 由于很多地方都是原始森林状态,森林里面出产还是富饶的很。 捡几个蘑菇,水里捞条鱼煮一煮就是一顿饭。 其实这参军的人当中,虽然有很多是因为家园被毁,要和大隋军队拼命的人。但,更多的却是因为家园被毁,没有饭吃,到联军中混饭吃的人。 懒人,大多数都胆子小。 看到了黑山卫的神兵利器后,哪里还有胆子参军和黑山卫对着干? 只不过肚子饿了,要找个吃饭的地方而已。 又刚刚联军招兵几乎没有门槛,从十四岁到六十四岁,但凡能拿的动竹竿的,都可以参军。 那还不赶紧参军,混个吃饭的地方? 不过联军的首领贵族们自己也知道,这种日子真不能持续了。 就这几百万人只消耗而不事生产,很快就会把八个国家的家底全部吃空。 好在,现在已经熬到了十二月,马上就要到了约战的日期。 至于说危险? 人都有从众心理,人上一万都是无边无岸。 何况,几百万联军,整个阵型排开,连绵数百里。每个人在这么庞大的组织中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螺丝钉。 联军士兵,能有一种迷之自信,一旦打起来,刚好会打死自己? 再说,联军贵族们天天都再说,对方也就不过二十万人左右。 这联军人数是对方的二十、甚至是三十倍之多,想想看,万一要是自己上了战场,而又得到老天的保佑,没死,那后面可是有福气了。 贵族老爷们都许诺了,只要这次不死,都赐予贵族身份。 (本章完) 264.积极主动,人生巅峰如梦幻 在东南亚,哪怕是个最低等的贵族,那也是可以免税的呀。若是能世袭,那以后的好日子也就来了。 人都有侥幸心理,为了自己,为了子孙后代,多数的人都认为,这还是值得赌一赌自己的命的。 反正,现在是贱命一条,分文不值。 于是,这些抱着明天去死,或者明天或许还能活的联军士兵们,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着日子。 南宁,黑山卫前敌总指挥部,李睿的办公室。 “主子,第六集团军司令的电报。” 赵十二递给李睿一份电报。 “哦,不是刚来过了一封吗?怎么又来?这魏文通搞什么鬼?”李睿有点疑问,但还是接过了赵十二递过来的电报。 “启禀司令”。 这第六集团军司令不是李睿的奴才出身,所以他称呼李睿为“司令”。 “第六集团军在第三集团军以及征南军的协助下已经完成对东南亚联军的包围。各项准备工作也已经全部完成,并经过至少三次检查,均到达进攻条件。 卑职代表第六集团军,第三集团军,征南军三部将士,请示司令,是否可以不必等约战日期,立即开始进攻?” 电报不长,李睿一目十行的看完,然后坐在椅子上的身体向后一靠,头枕在椅子背上,双眼轻轻的闭上了。 赵十二看着李睿的这个动作,赶紧轻轻的退下。 他知道,李睿是在思考。这时候,李睿需要的是绝对的安静且不被打扰。 因此,赵十二悄无声息的退出了李睿办公室,静静的站在门口,为李睿守护。 同时赵十二挥手对着今天负责警戒的龙卫,做出来一个二的手势,然后向上一举。 这个意思龙卫都懂,这说明现在执行二级警戒。 于是执勤的龙卫立即行动起来,马上,不足十米的警戒岗直接被放出去一百米。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距离这间李睿的办公室,周围一百米内不允许有任何人或飞鸟来打扰李睿的思考。 李睿确实在思考,但他思考的重点不是是不是发起进攻。 兵不厌诈,魏文通提的意见很好,他完全同意。 李睿思考的是更深层次一点的问题,作为前线将领就应该这样随机而动,不能老实机械的执行自己的命令。 而黑山卫已经养成了机械的执行自己命令的习惯。 这样好也不好。 好就是,自己在黑山卫的地位稳如泰山,坚不可摧。不可能有其他人能撼动自己的地位,女帝也不例外。 但不好的地方也很明显,那就是整个黑山卫都把自己当神仙了,自己不能有一点错,否则在执行过程中都不会有纠错的几会。 这种状态要有限度的改变,不然岂不是累死自己? 自己还怎么逍遥躺平?养这么些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的又有什么用? 大约五分钟后,李睿缓缓睁开眼睛,他决定了,自己要做一次试验。 李睿也是豪气顿生,他要用两个集团军,半个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南军做一次试验。 天当棋盘,人当子,下他一盘又何妨? “十二进来”。 李睿不用元力探查,也是知道赵十二一定就在身边守护,因此他很自信的叫了一嗓子。 赵十二从来没有让李睿失望过,立即应声出现: “请主子吩咐。” “命令,由第六集团军司令魏文通、第三集团军司令赵子彪、征南军司令孙寅豹、海军司令周辰龙四人组成东南亚战役前敌指挥部。 战役目标:最大限度的减少东南亚土著人的数量。为以后大隋移民创造一个良好、安全的生存环境打下基础。 由魏文通任东南亚战役前敌总指挥,如遇战机,可临机决断,不必请示。” “奴才记下了。” “好,命令即刻下发第三、第六集团军、征南军、海军司令部。抄送给婵儿,要她知道我对这些将领的授权,她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轻重,不会掣肘。去吧。” 看着赵十二离去传令,李睿也知道,自己这是在赌一把。 若是成功了,以后黑山卫部队内部就要有一些比例的“外人”。不能全部用自己的奴才。 当然,这个比例要合适,既能促进事情的正向发展,又不至于影响整个黑山卫对自己家族的忠诚。 虽然,自己有魂印在手,可以保证部下的忠诚,但以后自己的子女掌权了呢? 自己是可以更改魂印,让黑山卫有一个第二效忠对象的。 但是要是自己不在这个世界了呢? 那如何保证部队对自己子女的忠诚? 哎,人无百岁命,常怀千岁忧。李睿此时就有点这么个意思。 李睿在那里钻了牛角尖的时候,他的这封电报已经在整个黑山卫系统内掀起了又一次对自己的崇拜狂潮。 别人或许不知道黑山卫部队的战斗力,但黑山卫内部的人可是轻轻楚楚啊。 别说二十万黑山卫大军,就是两万黑山卫大军就足以把没有黑山卫防守的大隋给打个对穿。 虽然,无法防守那么大的区域,但只是凿穿大隋却是毫无问题的。 可是,现在,作为领袖,李睿居然给一个非黑山庄出身的将领授权二十万大军的临机专断之权。 这是要多么大的胆量?多么广阔的心胸?同时又是对自己有多么巨大的自行,才能做出如此的授权? 同时,这个命令给所有非黑山庄出身的将领一个明确的信心: 只要你够优秀,就能获得重用,出身在黑山卫一钱不值。 在接到这个命令后,收到冲击最大的不是别人,而是魏文通本人。 他本来一直有心理障碍,认为自己不是出身于黑山庄,一定不是李睿的心腹,也认为自己爬到这个集团军司令就是走了狗屎运。 而且,狗屎运都到头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所以,在第三集团军司令和征南军司令都不敢给李睿发电报请示的时候,他主动跳出来承担这个质疑领袖的责任。 可是他没有想到,他的一封询问电报,却换来了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东南亚战役总指挥”的职位。 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位,这就是自己人生的又一个巅峰。 曾经,自己因为对李睿的作战意图执行坚决,而获得了单独带兵执行任务的机会,当时,魏文通认为那就是自己人生的巅峰。 曾经,自己因为战功和机遇被提拔为第六军的军长,当时,魏文通就认为这是自己的人生巅峰。 为此,魏文通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夹着尾巴做人,只把李睿交代的作战任务做好,把部队训练好,就算是报答了李睿的知遇之恩。 可是,三年前,自己又被提拔为集团军司令员,手下已经有十二万作战部队。至于后勤和保障人员,更是两倍于作战人员。 也就是说,自己一下成了三十六万人的大当家。 当时,魏文通就告诫自己,这就是自己的人生巅峰了。 作为一个非黑山庄出身的黑山卫将领,能做到集团军司令的,也就那么唯二的了。 于是,魏文通做事更加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从高位跌落。 人一旦拥有过极端的权势和地位,就绝对不愿意再失去它。 魏文通虽然不是一个贪恋权势的人,但有这个机会,自己为什么不能好好把握? 因此,这三年,第六集团军是所有集团军中,训练强度最大的。自然,相应的,战士和普通工作人员的伙食也是最好的。 有魏文通这个不要钱,不要命的家伙在,第六集团军,几十万人的大家庭硬是没有一个敢贪污的人。 魏文通既能打仗、打胜仗,又能治理部队,是一个全才、儒将。 不得不说,当李睿从情报署了解到魏文通的所有举措的时候,不得不佩服自己,当年提拔了魏文通还真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在魏文通以为自己已经是人生巅峰的时候,李睿又给他拔高了人生的高度。也就是说,他的人生巅峰再次到来。 收到这个命令后,魏文通完全懵了。自己要领导三个黑山庄出身的集团军司令,带领二十多万黑山卫的野战部队、四十多万的后勤保障部队。 这是李睿对自己多么大的信任。 同时,又是李睿给了他一个巨大的压力。这份信任就是沉甸甸的。 接到命令的魏文通知道,自己要是没有打好这一仗,迎接自己的恐怕就是巅峰后的失落。 可,要是自己打好了这一仗,自己的下一个人生巅峰就不远了。 所以,魏文通萌币了半柱香的时间,好好的消化了一下这个任命给自己带来的冲击以后,就马上从梦幻中回过神,全身心投入到了战前准备之中。 魏文通没有忘记,他是因为向李睿发去了提前攻击的请示电,才换回了这个任命。 同时,李睿也是给了他一个考验。 因为,李睿并没有明确回答他的请示。也就是说,是不是提前发起进攻,李睿并没有明确的命令。 但李睿对他这个总指挥的任命,却又仿佛是什么都明确了。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至少魏文通就是这么认为的。 (本章完) 265.土地兼并,尖锐矛盾获缓解 所以,回过神的魏文通,立即电告其他三个指挥部将领赵子彪、孙寅豹、周辰龙,坚决的表明了自己意图提前进攻的决心。 本来,对李睿的请示电报就是他们商量好了以后发出的。就因为是用的魏文通的名义发给李睿的,结果就导致这个总指挥的位置落在了魏文通头上。 赵子彪、孙寅豹、周辰龙三人心里多多少少是有点羡慕妒忌恨的。 但是,他们三人出身差不多,在李睿心里的分量其实也差不多,倒还真不知道谁提拔后,另外两人是否服气? 现在提拔了一个非黑山庄出身的第四人,这也算是他们三个的失策吧。 但不管他们有多失落,李睿的命令下达了,就不允许有讨教还价和推诿搪塞。 这里是黑山卫,是作战部队。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执行李睿的命令为第一要务。 所以,赵子彪、孙寅豹、周辰龙三人在接到魏文通的电报后,迅速压下了心中的那点小九九,全身心的投入到战役的准备中去了。 没办法,要是他们胆敢贻误战机,不等李睿来找他们麻烦,他们各个集团军的政治委员就会首先和他们谈心了。 要是政治委员和相关对象谈心后,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情报署军事调查局的人就会介入,到时候最好的结果就是停职回家种田。 其实,这都是李睿保障自己这些亲信将领不犯糊涂的一些安全措施。李睿就是要把这些手段放在明处,就是要让所有的黑山卫将士知道,你如果犯错,自然有人来对付你,不用报有侥幸心理以身试法。 这就好比告诉所有人,总有一双神秘的眼睛盯着你,只要你奉公守法,你就可以自由自在。 一旦你心存侥幸,那你就可以试试看。 当然,每个月黑山卫内部参考消息,都有相关的案例在展示。 是啊,想上个世界的大明开国皇帝,对贪官那是剥皮食草的严刑峻法,可是依然没有杜绝贪污。 这种埋在人心深处的欲望种子一旦丧失了有效的监管,它就会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直至长成缠绕你内心良知大树的毒藤。 等你回过头再想铲除它的时候,你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因为此时,一旦铲除毒藤,就会连毒藤缠绕的大树一起铲除,你已经付不起这个代价了,也就只有这么一天天的耗下去,直到死亡或是被揭破丑陋的嘴脸后死亡。 所以,李睿采取的是防范在前的策略。 他提供高工资、高福利、高荣誉感给黑山卫系统的每一个人。 黑山卫系统的每一个员工,每一个战士都有自己的稳定住所,绝对没有在外面租房子住这一现象。 黑山卫系统有睿丰德,从不缺钱,而李睿有大方无比,以至于每一个员工、战士的工资、津贴都足以让一家十几口人过上富裕的生活。 既有自己的住房,生病了有黑山卫自己的医疗机构可以免费看诊、拿药,自己的子女又有质量优异,价格便宜的学堂可以上。 其实,黑山卫系统的人可以花钱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地方并不多,大多数钱还是存在了睿丰德吃利息。 这其实就是李睿只支出了一部分利息,就搞定了所有黑山卫系统内部人心的向背问题。 走到外面都是富翁,黑山卫又相当于天子私兵的性质,所以,只要说自己是黑山卫,不但找媳妇很方便,甚至这几年,随着外界对黑山卫越来越多的了解,各级黑山卫成员都是当地官绅争相巴结的对象。 官员是最势利和注重结果的一群人。 在他们的心中,巴结黑山卫好啊,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黑山卫可是能救命的。当然,自己要是屁股不干净,那就要离黑山卫远一点。 不然那个什么黑山卫情报署的调查局认真起来,可不管你是不是黑山卫的人,都照样抓捕审讯的。 这就是黑山卫的霸道之处,黑山卫不干涉朝政,不拿朝廷饷银。 但是若是你意图腐蚀或拉拢黑山卫的证据确凿,黑山卫是有权利先斩后奏,先抓后审的。 这就是帝夫软饭王的厉害之处。 当然,所有的官员也都认可黑山卫有这个特权,没办法,谁要女帝是那么的宠着自己的赘婿呢? 谁要现在因为对外战争的顺利,对内治理的妥帖,女帝的声望已经远远超过了开国皇帝杨坚。 也就是说,现在在朝堂之上,女帝杨泽天说什么,就是什么。真正的金口玉言,言出法随。 所以,整个大隋,黑山卫可以说是无冕之王。 当然,黑山卫在李睿的约束下,虽然规模有了扩大,但依然十分的低调。 必如这次对东南亚的战争,大隋日报上也就只简单的报到了一下。 说是东南亚的一些小国,不服天朝上国大隋帝国的管教,还肆意诋毁女帝。于是女帝就派出自己的私人部队,过去教训一下这些没大没小的小国。 结果,这些小国上到君王,下到百姓受到大隋帝国文化的感召,死活要取消自己的国号,全民加入大隋。 女帝本着天下大同,全人类共同进步的理念,同意了他们的加入。 所以,大隋又新增加了一个州,叫南亚州。 结果,在这个州里面,有一些歹徒,为非作歹侵害大隋移民的权利,所以,现在黑山卫还在南亚州肃清残敌。 你看看,掌握的舆论喉舌就是这么厉害。 我说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你有意见?可是你的意见没有人能听到,那就是没有意见。 李睿这一次通过舆论的操控,给以长孙无垢为首的新闻集团的所有人,好好的上了一课。 所有的事情都是似是而非,你说他是假的吧,他又有点真。你说他是真的吧,可是和实际情况又有那么点不一致。 这一番骚操作下来,整个能看到大隋日报的所有人,包括官绅、商人、识字的老百姓,所有的人都被李睿团结到他的对外战争的战车上了。 其实,李睿是有计划、有预见的。 比如说,对朝廷众官僚来说: 黑山卫不管到哪里参战,都不会动用国库的一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毫。那么就不存在与朝廷官员争夺预算的问题。 只要不涉及金钱、利益,朝廷的众位大臣们才懒得管你黑山卫打哪里? 你爱打哪里打哪里。 打败了,有你软饭王去兜底。打赢了,最后还是要朝廷安排官员治理地方,这就又空出来多少官位? 每一个官位可都是自己的势力范围的基础,所以朝廷众臣对女帝安排李睿打东南亚,为自己争口气的事情,也乐见其成。 也就是说,朝廷众大臣不会对这次战争拖后腿。 有这个态度也就够了,李睿也不指望他们能怎么支持。哪怕是心学的学子,黑山书院出去的弟子,李睿也不指望他们支持自己的战争。 毕竟屁股决定脑袋,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也就决定了他们是思维方式,那是绝对不会为黑山卫的战争做出支持的。 各位,那是女帝的私人武装,你去支持,你想干什么? 女帝第一个就是要敲你的沙罐。 当然,你可以唱反调,只有唱反调,反对女帝私人武装出击外国,才是传统的老成谋国之言。 但是,在李睿和女帝多年的苦心经营之下,朝廷上对这次东南亚战争那是一片静默。 当然,李睿的目的也就到达了,你只要不要唱反调,暗暗的使绊子就行。 而对唯利是图的商业阶层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 黑山卫打赢了,就有了更广阔的地盘,自然就有更多做生意的空间,更多自己商品倾销的市场。 特别是,黑山工业集团,已经使用了蒸汽机,那生产效率是用人工或是水车提供动力生产的十倍、百倍。 因此,有部分商品,在大隋已经看到了市场饱和的趋势。 如此以来,黑山卫系统中的工业集团和运营集团才是最希望李睿打对外战争的。 当然,在大隋第一商家黑山集团的带领下,大隋所有的商人阶层是最支持李睿打对外战争的。 至于老百姓,李睿照顾的最好,不说别的,就移民这一条就让多少无地或者失去土地的农民再次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比如,把大隋一个乡的人整体移民到东南亚,被移民走的人获得土地和免税就不说了。 被移民走的乡的土地是不是就空下来了? 这可是属于朝廷的土地,而不是属于哪个地主个人的啊。 有了这些可供分配的新土地,大隋国内日趋尖锐的土地兼并问题立即就缓解下来。 这时的土地可是都是地契形式,只要地契上注明,这土地是你家的,就永远是你家的,除非你自己把土地卖掉,否则这土地,你是可以传子传孙无穷尽的。 所以,大汉百姓历来就有浓厚的土地情节。 就是因为,有了土地就有了粮食,就有了安身立命、发家致富的根。 因此,老百姓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东南亚那些国家愿意归入大隋? 也不知道那个叫做东南亚的地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无主的田地,可供大隋百姓移民过去分配? (本章完) 266.得道多助,百姓支持即为道 大隋的老百姓虽然是最朴实的,但却也是有着自己的狡黠和智慧的,他们只看实惠。 谁能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呢? 老百姓不懂大道理,也不懂之乎者也的文言文。 但老百姓懂的一个硬道理: 你看,女帝的夫君带人去打仗,抢回来的土地都分给了老百姓,而不是进了自己的腰包,也不是进了女帝的皇庄,那女帝、女帝的夫君就是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的人。 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的人,那就是好人。 好人做的自然就是好事,既然是好事,老百姓就会拼命的支持。 其实,一个国家之中最爱国的就是老百姓。 因为老百姓没有那么多的财富可以自由移民,也没有那么多的见识,可以去改变国籍。 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只能把自己的命运交托于自己的国家。只能和自己的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说白了,老百姓没钱、没势力、甚至没见识,除了国家,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以依赖和依靠了。 而,万一国家有难,作为自己唯一依靠的老百姓,自然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至于老百姓怎么会知道李睿抢回来的土地会无偿的分配给老百姓? 你看看大隋日报就知道了啊。 老百姓的思想淳朴,都知道这大隋日报是那个软饭王李睿家里办的。李睿家里那可就是当今女帝圣人家里,圣人家里办的报纸,难道会骗人? 所有老百姓的共识就是:女帝那是不可能骗人的,女帝也是皇帝,皇帝可是天子,一言九鼎,金口玉言,绝不会骗人的。 李睿就在南宁,用遥控指挥的方式,就在大隋国内掀起了一股支持女帝,支持女帝私人军队为女帝出气的舆论狂潮。 在这个狂潮的裹挟下,整个大隋都在为这次东南亚战争的胜利结果而期待。已经没有人质疑,为什么要发送这场战争? 为什么不用大隋精锐的九边战士,而是用女帝的私人武装黑山卫? 女帝一直在默默的观察着事态,看李睿把舆论霸权体现的淋漓尽致。不由的深深的意识到了自己和这个看起来惫懒,实际却算无遗策夫君的差距有多大? 这个舆论武器,李睿可是提前多少年就布局了的。 难道,那么多年以前,自己的这个神奇的夫君就意识到了报纸这个进攻人思想的武器的可怕? 女帝思考再三,虽然很想说李睿是瞎蒙的,可是现在反过来看,李睿在多年以前的布置,在后面都会发挥作用。 甚至,布局和发动之间的年月跨度越长,这种布局展现出来的威力也就越强。 比如这次的舆论引导之战。 大隋月报可是在大业九年就由长孙无垢创办的。 当时女帝还以为这是李睿给长孙无垢找的一个解闷的玩意,根本没有怎么重视。 别说女帝了,就连长孙无垢自己,也都不一定知道这报纸该怎么办?有什么用? 可是,李睿却把这当成了一件大事,亲自下场 (本章未完,请翻页) 指导长孙无垢,甚至为了能增加报纸的威力,培养更多识字的人,不惜耗费巨资,在大隋各地大肆创办学堂,教人识字,给人扫盲。 三年前的黑山卫高级干部大会上更是单独让报纸成为一个集团,并且明确要求大隋月报变日报。 结果,在今年,也就是大业十七年,月报变成日报的第一年。 女帝就看到了,报纸舆论导向的威力。 什么民心向背?还不是自己夫君想民心怎么向就怎么向? 有时,女帝也有疑惑,自己夫君那个脑子是怎么长的?布局之深远实在是太可怕了。 其实,女帝那里知道,这舆论引导,黑白混淆的新闻带节凑,是上个世界很多无良水军的基本操作。 李睿这还是悠着在做宣传,毕竟是第一次如此操作,没敢使大劲呢。 要是多渲染一下东南亚的土地可以一年三熟,去帮忙打仗的老百姓都能无偿的获得土地的分配权,你猜会出现什么情况? 别的不好说,反正李睿自己是可以预见到,会有不知道多少的百姓组成“志愿者”冲到东南亚去帮助黑山卫打仗了。 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好了。 比如这打仗的事情,就应该交给黑山卫这些职业军人去做。 既能减少自身的伤亡还能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 是的,李睿给东南亚前敌指挥部的命令是,最大限度的减少当地土人的数量,为以后战争状态结束后,地方的良好秩序提供基础。 毕竟,战争状态下,作为敌对双方,你死我活那是正常的。要是结束了战争状态,再去大量杀伤土著人命,这就是人道主义灾难了。 虽然,不会有人指责李睿,但李睿还要教育孩子,还要慢慢树立这个世界人们所确实的大爱的观点。 这些基本素质,他自己还是给自己设置了底线的。 起码,战争结束后,李睿不会搞什么大屠杀,只会给一个岛屿让土著人去移民。 所以,李睿已经把东南亚各国的前后因果都已经拿捏的死死的。 而魏文通确实没有让李睿失望。 隋,大业十七年十二月初三,天气清朗。 上午十点左右,在宋卡府的天然良港送卡港的渔民看到了一副让他们毕生难忘的画面。 当然,前提是他们还有余生。 这些天,因为,村子里面所有出海捕鱼的渔船没有一只返航。 老人们就都在传言,一定是因为这些天村子里面进驻了太多的当兵的,让他们出去打鱼打的太多而导致的灾难。 老人们认为,这种大量、无节制的向大海索取的行动,让海龙王发怒,毁了他们村子里的渔船,断了他们在海里讨生活这条路。 而且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 其实,老人们说的也有他自己的道理,虽然没有直接指责那些大兵,但谁都知道这根子就在这些驻军身上。 可是,知道有什么用? 在军队面前,渔民都只是奴隶而已,完全没有话语权。 更何况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些军队都是不知道自己明天还能不能活着的兵痞子。那这个小渔村的渔民可就是倒了霉了。 以往他们村的渔民出海捕鱼,碰到有一个鱼群的地方都只下一网,够吃、够养家以后,渔民就绝对不下第二网。 而现在,有成千上万的士兵挤进了小小的渔港,强迫渔民每天上交足够他们食用的渔获。 这么多人,每天需要的渔获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好在,渔民原来对这周边沿海的渔业资源保护的很好,刚开始应对这些当兵的要求还不是很费力气。 大海的鱼类资源虽然是近乎无限,但这近海的渔业资源却是有限的很。 一个多月以后,渔村里面的渔民要想再捕获到能完成这些大兵交代任务的渔获数量,就要远远的离开渔村,进入深海去碰运气。 于是,村子里面的渔船就不断的失踪。说是失踪,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那是在外海遇到到了风浪或是意外,再也回不来了。 所以,老人们的说法是有他们的道理。 而年轻的女人们却是不相信老人说的海龙王发怒的鬼话,只是天天眺望大海的远处,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兄弟、丈夫、父亲安全返航。 毕竟,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期,一个家庭没有了男人,那女人们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等待她们的下场将是悲惨和凄凉的。 而且,这些女人也知道,这些进驻村子里面的当兵的,是要抵抗外来侵略者的忠勇士兵。 都是为国尽忠,她们付出一些牺牲,也认了。 这就是被洗脑的老百姓的恐怖或者说是愚昧的地方了。 今天,天气清朗,能见度极佳。 因此,在海边眺望的女人们首先就看到了十几条巨大的黑烟柱,在海天相接的地方缓缓出现。 在女人们惊悚的告知老人家,海中出现了怪兽的时候后,黑色烟柱已经越来越近。 远远可以看到,这些烟柱是从一个个黑点上冒出来的。 眺望良久以后,渔港村最老的老村长对那些年轻女人们说: “应该不是妖怪,看那些黑点应该是船。只是这船怎么会冒黑烟?我却是不知道,难道是船上失火或者是在烧狼烟?” 这些黑点来的很快,比他们自己的渔船在海里的速度要快的多。 如果非要把两者在一起比较,这些黑点就像是受惊的兔子一样飞窜,而渔民的渔船就像是蜗牛在爬行。 他们的疑问,很快就被驻守在村子里面的大兵们解答了。 “敌袭,戒备。” “敌袭,戒备。” 随着哨兵的大声喊叫,渔村的渔民中眼力好的已经看到了远程有巨大的舰船慢慢的靠近。 在巨大舰船的桅杆上一面黑底金龙旗迎风飞扬。 老村长听到了这个眼力好的渔民的报告后,对身边所有的村民们说: “赶紧收拾东西,上船跑,我爷爷说过,飘扬金龙旗是北边那个王朝的标志。我们这里的军队肯定打不过,快跑。” (本章完) 267.抢滩登陆,铁甲战舰逞凶威 “爷爷,不会吧,这有几万人的大军,还打不过?难道我们每天打的鱼都喂了牲畜?就算是几万头猪,也能挡对方一阵子吧? 听说宋卡府还有几十万士兵,我们不一定会输吧?” “你懂什么?那是天朝上国,一个人能打我们一百个,我们人多有个屁用。大家快跑。” 大部分村民是相信老村长的见识的,都开始逃离。 只有极为个别的几个胆子大的半大孩子,想看看这打仗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就悄悄的留了下来。 随着士兵的大声喊叫,从村子里面,从各种帐篷、窝棚里面,陆续的跑出了密密麻麻的士兵,在沿岸滩涂上松松垮垮布置的陷阱后面,列好了步兵方阵。 联军是知道黑山卫有海军的,因此也在这一带布置了防务。 反正士兵数量多的很,也就那么大一点地盘,所以每个节点都有足够的人进行防守。 但是,也只是有足够的人,武器、装备、粮食、住宿等其他的军需品,全部都不足。 这也是他们强行压榨渔村的原因。 但好歹是自己的国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底线,并没有对渔村的女人进行祸害。 但或许,只是担心祸害了渔村的女人,就没有人给他们提供足够的食物了吧? 东海舰队司令赵一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对着身边伸出了手。 马上贴身的勤务兵赶紧把一杯热茶递到了赵一的手中。 赵一惬意的喝了一口浓浓的绿茶,驱散了脑子里面的那一丝因为熬夜而产生的昏沉。 本来这次是不一定需要他这个舰队司令过来的,但是当知道这次不仅仅是对东南亚战斗的第一战,还是黑山卫开启对外战争的第一战的时候,赵一还是决定,自己亲自来。 这可是有历史意义,岂容错过。 本来在前敌指挥部自己海军的周司令就被第六集团军的魏司令压了一头,要是自己这里的第一战没有打漂亮,估计周司令生吃了自己的心都有。 “命令,‘长城’号、‘居庸关’号、‘嘉峪关’号,炮火准备半个基数弹药,清理滩涂,为后续登陆的陆战队开辟道路。” 赵一发布了命令,本来他是不想浪费舰炮的炮弹的,但从望远镜里面看到滩涂上那密密麻麻的步兵方阵以后,还是决定,哪怕浪费炮弹也先用炮火开路比较好。 不然,那么多敌人,自己这一万陆战队员,万一在登陆的时候有个什么闪失,牺牲了几个,自己岂不是有麻烦? 再说,自己是舰队司令,又不是运输大队长,把部队运送过来了,就算了? 对面的敌人,已经摆开了阵势,难道自己不该打一打? 反正这黑山卫对东南亚的第一仗肯定是在自己手里打响了。 不过,赵一还是清醒的,毕竟是对这些冷兵器的士兵进行降维打击。所以,赵一并没有对滩涂进行很多的弹药浪费的打算。 他想试探一下,先打半个基数的弹药看看情况再说。 本次对东南亚战争,率先发起战斗的是海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东海舰队。 而东海舰队打响第一炮的是,担任本次海军战斗旗舰的“长城号”驱逐舰,随之,“长城号”驱逐舰的两艘护卫舰“居庸关”号和“嘉峪关”号驱逐舰也加入了炮击的队列。 这是东海舰队的三艘老式战舰,但都进行了改造。 都是老式的木龙骨船,但都包了铁壳,并用蒸汽机驱动叶轮,带动螺旋桨提供动力。 算是,新式战舰和老式战舰之间的一个过渡品种吧。 在黑山工业这三年不计成本的投入下,海口、厦门、天津三个地方建立了三大造船厂,正在没日没夜的进行铁甲战舰的生产。 但造军舰可不比造枪、造炮。 需要的技术积累和生产工人都是现在大隋无比稀缺的。 当然,全世界现在都没有这种技术和拥有技术的工人。所以,无法引进、无法学习,只能靠自己钻营和不断的试验。 好在有李睿这个场外指导作弊,这样才能先造出一些现在看到的木龙骨加固后披上铁甲,再在前后各装上一些改进后的榴弹炮,配上几架机枪,就算是现在最厉害的战舰了。 虽然这种战舰完全达不到李睿对战舰的要求,但是也算是一个起步。 通过这种对老式战舰的改装,三年的时间,三大造船厂改造了四十艘这种三千吨级的老式驱逐舰。 在确确实实的提高了海军的战斗力的同时,积累了造舰经验,培训了工人,完成了舰载武器的改造和列装等一系列技术积累。 所以,李睿觉得这次杏儿立下的功劳可以彪炳史册。 三年啊,只用了三年,杏儿就带领着黑山工业,从无到有的开创了大隋造舰史。 到达了上个世界很多老牌海军强国十年都不一定能完成的高度。 前几天李睿已经批准了杏儿打过来的报告,三大造船厂同时开工,建造六艘五千吨级的铁甲驱逐舰。 而且是前后双炮台,每个炮台都是两门舰炮联动。 这已经是有现代战舰的基本雏形了呀。 当然,李睿针对杏儿的计划还是提出了一个要求。 本次造舰计划,从建造、舾装、试航、形成战斗力,时间大约需要两年半,甚至更久。 为此,李睿给黑山工业提出了一个要求:研制出海军火炮瞄准系统。 不一定要有多精准,但是一定在战舰形成战斗力的时候加装上去。并且这个火炮瞄准系统要作为s级机密予以保密。 哪怕战舰沉没,这个系统也要在战舰沉没以前拆下来销毁掉。 “轰、轰、轰” 恐怖舰炮的威力第一次呈现在了非黑山卫系统的众人眼前。 现在陆军最大口径的榴弹炮为八十毫米,一炮下去,一个连队都会消失。 而舰炮的口径是一百二十毫米。 加上所有战舰都是在距离海岸三里,也就是一千五百米抛锚。 这对战舰上的舰炮来说,这就算是抵近射击了。他们平时训练时都是在海中移动着,打击距离八千到一万米的移动目标来开炮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哪像今天这种距离只有一千五百米,还是打击的固定目标的炮击,根本就无需火炮瞄准系统。 经过两轮试射以后,一百二十毫米口径的舰炮炮弹就准确的砸入了密密麻麻排好的敌军阵型之中。 东南亚八国联军的战士们,终于第一次体会到了大口径舰炮的威力。 一个千人队,“轰”的一声响过以后,就没有了一个站着的人了。 剩下的只有滩涂上的一个大坑,以及坑里坑外无数的残肢断臂。 随着不断响起的“轰、轰、轰、轰”的声音响起。 东南亚八国联军坚持了二十五分钟,也就是在三艘驱逐舰矫正了弹落点又齐射三轮以后,整个东南亚联军的阵型就垮了。 可是舰队得到的命令是打完半个基数的炮弹,这个黑山卫海军主炮弹药一个基数可是一百五十发炮弹。 半个基数就是每个驱逐舰要发生七十五发炮弹。 所以,东海舰队根本就不管联军的阵型是否还成型,炮弹依然如九天霹雳一般,不断的落到联军的头上。 此时,联军的伤亡人数已经达到的一万人以上。 其实对一个有五六万人的部队伤亡一万人,还不至于马上崩溃。 但这是在短短二十五分钟内,被不知名的武器如此迅速干掉的,这就太恐怖了。 尤其是那巨大的响声,犹如天雷现世。 把这些联军士兵的胆子给吓破了,胆子吓破了的人,还不如一只猪来的有力量。 黑山卫舰队发炮的频率是五分钟一发。 二十五分钟一共发射五轮炮弹,也就是每艘战舰只打了五发炮弹。 这距离半个基数七十五发炮弹还差的远。 你想想,一艘驱逐舰三千吨的排水量,带的弹药那是充足的很。 所以,这刚刚开始的二十五分钟。 东海舰队根本连热身都不算的二十五分钟,东南亚八国联军就已经全盘崩溃。 几万人,如无头苍蝇一般,满滩涂的到处乱窜。就为了躲避那不知道要从哪里落下来的炮弹。 赵一看着望远镜里面的情况,对身边的传令兵下令: “算了,命令‘长城’号、‘居庸关’号、‘嘉峪关’号,再打十发炮弹就开始移动,对向北溃散的联军进行炮火追击。 命令海军陆战队准备抢滩登陆。唉,现在这也不用抢滩了,登陆就好。 不过,要陆战队注意滩涂下有敌人设置的陷阱。” 赵一刚才可是清清楚楚的看到,滩涂上有几个地方,明明没有被轰炸到却莫名其妙的塌陷下去一大块地面。 很明显,这是联军设置的陷阱,被舰炮给震塌陷了,所以那个地面会莫名其妙的塌陷。 赵一可是具有丰富的实际作战经验,既然对方在这里已经安排了部队防守,怎么会不在滩涂上设置陷阱? 自然是要提醒一下登陆部队的。不然一个拿着热武器的战士,在追击对方已经溃散逃跑部队的时候,自己却死于对方布置的最原始的陷阱,那就太成一个笑话了。 (本章完) 268.骄兵必败,投石机打驱逐舰 继续朝着联军的防守阵地和逃散的士兵开了十炮,在滩涂上开辟了一条安全的进攻道路以后,三艘驱逐舰就暂时停止炮击,拔锚,缓缓启动。 他们的任务是沿着苏梅岛的海岸线沿途北上,一边缓慢的沿着岸边移动,一边对着联军中人员相对密集的地方持续开炮。 此时,从小渔村退下来的东南亚八国联军士兵,只恨爹娘少生了两只腿,那一顿爆头鼠窜,真是急急如丧家之犬,快快如漏网之鱼。 是啊,他们不快跑也不行,头顶上随时都有炮弹落下,不跑就是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他们刚才可是看到清清楚楚,大隋军舰一炮下来,那是周围一百米全部立即变成绞肉机一般,死无全尸啊。 东南亚诸国信仰佛教的人比较多。笃信佛教的人都相信,这要是死的时候没有一个全尸,怕是连转世投胎都做不到啊。 所以,就这三艘驱逐舰的炮轰,不但防守小渔村的几万部队垮了,连最近的一座县城的守军也被打散了,连夜向孔敬府溃散。 这最近的一座县城当年为了方便欣赏大海的风光,距离海岸线只有不到八千米,正在驱逐舰的舰炮射程内。 这防守小渔村的守军先是溃散到县城,给县城的十几万守军带去了恐慌。 然后,东海舰队的驱逐舰跟踪从小渔村溃散下来守军的炮击就接踵而至,舰炮那威力巨大的炮弹自然就落在的最近的一座县城的头上。 由于,这个时代的部队,讲究的是阵型密集,用团队的力量打败敌人。所以在单个士兵不是很强大的时候,整个部队也可以靠战阵,用数百上千人命就可以拖死一个大宗师。 而这密集的战阵就是舰炮最好的活靶子。 所以,在东海舰队的三艘驱逐舰向这个县城倾泻半个基数的炮弹之后,整个县城的守军就崩溃了。 但是,战争就能这么顺利的结束了吗? 李睿不敢这么想,魏文通也不敢这么想,所以他们两人的作风惊人的一致,那就是,狮子搏兔亦尽全力。 可是黑山卫一线的指挥员不全是这么想,在看到犹如一边倒的战局的时候,三艘驱逐舰舰长的脑子就有点发热了。 他们已经不顾任何战斗教令的要求,为了对县城有更好的轰击效果,直接把驱逐舰开到距离岸边不足五百米的地方,对东南亚联军进行炮击。 可是,他们忘记了,战争并不是游戏,他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东南亚八国联军也并不都是软柿子,除了有大量滥竽充数的那些难民组成的部队以外。 东南亚八国联军中还是有各个国家的不少精锐军人在其中的。 否则,没有这些精锐军人做骨架,也组织不了几百万人的部队啊? 在看到驱逐舰的舰炮对联军步兵拥有极大的杀伤力以后,也不过半天时间,联军中的精锐部队,就组织起了对驱逐舰的进攻。 战争就是这样,你打我,我一定是会还手的,除非被你一下就打死了,否则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的胜利属于谁?还是要斗一斗才知道的。 要知道,联军士兵也有海里的好汉。 这些从小生活在海里的渔民参加了联军后,依然组成了八国联军的海军。 此时,驻扎在距离曼谷湾不远的联军海军,在收到消息后立即开拔向东海舰队直扑过来。 为了争取时间,和麻痹东海舰队,在联军海军还没有到的时候,勇敢的联军士兵,划着小船对东海舰队发起了自杀式攻击。 也就是在东海舰队三艘驱逐舰向北继续轰击联军步兵,东海舰队的其他战舰在掩护海军陆战队队员登陆的时候。 联军第一次对东海舰队的攻击到了。 也是东海舰队的驱逐舰过于轻敌自信,在攻击岸上的目标的时候过于抵近射击,以至于,联军在岸上的装备的海防武器,投石机突然发起攻击的时候,并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是啊,你都快把大炮架到别人的鼻子底下了,还不准别人反击? 天下就没这个道理。 一时间,漫天纷飞的石弹,向着抵近岸边的驱逐舰覆盖而去。 这是东南亚八国联军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成功岸防攻击。 虽然,各战舰在遭到投石机的攻击后,就立即全速回车后退。 但是,由于事发仓促,而联军又是存心埋伏。一时间,三艘驱逐舰甲板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长城”号,进攻最积极,也是最靠近海岸,因此,承受石弹攻击最多,造成的舰船损失最大。 前甲板被砸出了几个大洞,甚至有一个石弹无巧不巧打破了蒸汽机的烟囱,堵塞了蒸汽机排气孔。 要不是士兵拼了命去用机枪打碎了石弹,时间稍微一长,很有可能会把战舰的锅炉给憋爆炸。 或者是战舰为了避免锅炉被憋爆炸而强行对锅炉熄火。 那这艘驱逐舰可就丧失了动力系统,成了一个在大海上漂浮的废物了。 好在,这三艘战舰都披挂上了铁甲,至少舰艇吃水线附近还是抗住了石弹的轰击,没有破损让海水倒灌入船。 否则,“长城”号就会是因为第一艘现代化的驱逐舰被古老的投石机击沉而载入史册的战舰了。 其他两艘驱逐舰“居庸关”和“嘉峪关”号,前甲板也不同程度的受损,好在距离岸边稍稍远那么一点,损失不如“长城”号那么大。 但甲板上的几个大洞也是触目惊心。 三艘战舰的舰长此时都是一身冷汗,这要是被石弹击中火药库,引起弹药殉爆,导致战舰沉没,那就是重大的责任事故了。 是的,这不能算是战争损失,只能算是责任事故。 明明可以预先提防,避免的损失,却因为舰队长官的好大喜功,狂妄自大而遭受的损失,怎么不能算责任事故? 看看李睿,明明具有碾压的武器和技战术水平,依然谨慎的布局,小心翼翼的图谋这东南亚。 就是生怕会出现什么意外,让黑山卫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阴沟了里面翻船。 不多扯远了,回到战场。 联军用投石机攻击了三艘驱逐舰就完了吗? 并不是。 在用投石机伏击抵近岸边射击的驱逐舰的同时,数十艘联军的渔船快艇,也向着三艘驱逐舰包围而来。 是的,哪怕是面对小山一样的驱逐舰,联军依然发动了自己的攻击,哪怕是简陋的渔船,但联军还是表达了自己的作战决心。 也就是说,东南亚八国联军并没有被黑山卫的坚船利炮吓到。还是在拼死捍卫自己国家的领土。 这就是,联军在自己的海军部队还没有抵达时,临时发起的自杀式攻击。 虽然明知,这些渔船起不到什么作用,但经过投石机的轰击和渔船的偷袭,到底也是给了东海舰队的这三艘驱逐舰一个狠狠的警告。 后面的几十艘渔船对驱逐舰发起的攻击,在驱逐舰为自身安全配置的机枪和忠勇的黑山卫海军士兵面前没有掀起一点浪花。 现在东海舰队可不敢大意,生怕又有什么原始的武器能对战舰造成损伤。根本就不敢让这些在三千吨级驱逐舰面前犹如蚂蚁一样的渔船近身。 也就是根本没有给这些渔船机会来靠近驱逐舰,就全部予以击沉。 在小渔村外海自己的旗舰上,看着登陆的海军陆战队大部队顺利、安全上岸,并开始建立巩固的阵地和前进据点,正在觉得这趟进攻毫无难度的东海舰队的司令赵一。 在接到了尾随攻击逃散东南亚联军的三大驱逐舰全部受伤的报告后, 就被东南亚联军的这一耳光给抽的半晌回不过神来。 看看眼前的登陆场。 在被舰炮一阵轰击,打掉了全部信心以后。 这宋卡府的登陆,后面的战斗,陆战队员们就真是如同在撵猪。 在遇到微弱的抵抗以后,海军陆战队一万人他们乘坐东海舰队以及征用来的民船,从苏梅岛的宋卡府强行登陆,一下截断了东南亚八国向南通过马来撤退到印泥等岛国的道路。 赵一知道,这次登陆作战是完全而全面的胜利了。 从战略的层面,已经达到了黑山卫前指的战役目标。 但是,作为东海舰队司令,他的麻烦大了。 虽不至于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在如此优势兵力和武器的情况下,战损三艘驱逐舰,怎么都是一个处分跑不掉的啊。 虽然这三艘驱逐舰没有沉没,还可以继续作战,但为了安全起见,“长城”号却是应该马上返厂维修了。 不然,损坏的蒸汽机烟囱,要是再有点什么风吹草动,那这战舰就麻烦大了。 至于其他两艘,临时修补一下,带伤参战还是问题不大的。 可是,甲板上的大洞随时都在提醒他们东海舰队的干部战士,他们的轻敌,他们的大意,给舰队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 至少,赵一觉得,那个前敌指挥部的魏文通是不会放过这个给全军战士敲响警钟的机会的。 (本章完) 269.海战开始,全力搏兔的狮子 驱逐舰受损这样的重大战损,很快就报送到了前敌总指挥魏文通这里。 东海舰队的赵一知道,在他们展开进攻的同时,征南军本队对马来和印泥等岛屿国家发起了进攻。 用魏文通的话,这叫做南亚大陆的文章,从南亚岛国的头上开始做起。 现在,东海舰队却给魏文通交了一份不太圆满的答卷。 虽然完成了布置海军陆战队,截断东南亚八国联军退路的战略布局,但却战损了三艘驱逐舰。 代价有点大。 其实,魏文通确实一直都在寻找能有什么办法来激励黑山卫所属,认真对待这场战争。 甚至于魏文通都还在期盼黑山卫能遇到一点挫折。 可是黑山卫的海陆两军实在是太强大了,而且都秉承了李睿那种谨慎的作战风格,别说挫折了,就算是战损都没有多少。 开战以来,几乎已经占领了南亚的百分之七十多的地盘,但却只是受伤了那么几个战士,一个战死的都没有。 受伤的战士还不是在正面战场上,而是在转进过程中遇到了猎人的陷阱而受伤。 魏文通也知道,在这南亚次大陆上黑山卫不可能遇到对手。 但,作为第一个被李睿授权的总指挥,就这么打一个顺风仗,实在是太没有意思了。 虽然是必胜,但要看看是付出多少代价取得的胜利? 现在好了。 有了东海舰队的这次挫折,前敌指挥部就可以正确评估对方的战斗能力和战斗意志了。 现在看起来,东南亚联军的战斗意志还是非常顽强的。 所以,黑山卫、他魏文通要真正的认真起来了。 并且,要加大力度对东南亚的黑山卫进攻部队进行宣传、洗脑,让所有的指挥官和战士都紧张起来,认真起来。 别说魏文通认真起来了,就是赵一也空前的认真了。 从战舰被损失的呆滞中恢复过来以后,赵一马上把散开到周边好几十公里的东海舰队的这支远征舰队进行了集结。 面对落单的战舰再收到什么打击而有损伤。 第一次,可以说是轻敌和不小心。 但是再要发生类似事件,那就是他这个舰队司令员不合格了。 五个小时以后,在夕阳的余辉照耀下,在三艘驱逐舰受伤的地方的外海,东海舰队远征舰队集结完毕。 在赵一的强制命令下,战损的三支驱逐舰被赶回大隋的海南岛海口造船厂,进厂维修去了。 此时,去掉三艘主力舰后,东海舰队远征舰队保有的战力为: 三艘完好无损的三千吨级铁甲驱逐舰,五艘两千吨级铁甲驱逐舰,十艘千吨级铁甲快速战舰。 另外还有补给船两艘。 现在都是烧煤的蒸汽锅炉,没有补给船,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盘点完毕自己的战力后,赵一命令,远征舰队按照战斗序列展开,外围由十艘“镇”级快速战舰进行巡逻。 中圈是五艘两千吨级的“县”级驱逐舰。 内圈核心是仅剩下的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艘三千吨级的“关”级的驱逐舰。 现在,马上天就要黑了,倒不是赵一不想趁黑夜攻击,但是,黑灯瞎火的,实在是没有什么目标指引。 不得不说这东南亚联军的灯火管制很得力。 哪怕是站在战舰随舰携带的观测气球上,也看不到岸边的灯光。 为了安全起见,赵一命令: 整个舰队向外海退出三十里。 一切等待明日天明再说。 赵一不知道,他这个稳妥的作风实际上是挽救了他东海舰队司令的职业生涯。 当夜,东南亚联军精锐的海军已经赶到,并在岸边二十里来回巡逻,就是为了寻找黑山卫的海军,利用夜色的掩护进行攻击。 虽然东南亚的海军都是木船,也没有火炮。作战方式也还是传统而古老的,靠近敌船后进行跳梆作战。 但是,这东南亚联军的海军规模并不小,大小战船足足上百条。 其中千料的艋潼巨舰也有十几艘。 要是,东南亚联军的海军不计伤亡的对远征舰队发起自杀式攻击,在黑灯瞎火之下,说不定还真会给远征舰队带来不小的麻烦。 别的不说,两军纠缠起来,万一远征舰队有点疏漏,在夜色的掩护下,让联军水性好的水鬼潜入水底,把远征舰队的战舰船底给凿开了,那赵一可就是真的阴沟里翻了船。 这还是真有可能,虽然远征舰队都是铁甲船,但是这可都是过渡产品,都是木龙骨蒙上的铁皮。 万一联军的水鬼一下凿到了两块铁皮的结合处,还真可以把铁皮给撕开一个口子。 其实,战舰就是这样,不但远征军的战舰是这样。就算是上个世界,称霸世界的老m的战舰也是这样。 战舰很多地方的钢板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厚重,那么结实。不然为什么老m的战舰和商船相撞后,商船没什么大事,而老m的战舰却出现一个大口子,要回去大修呢? 就是这个道理。战舰为了到达综合性能的最优,是做出了许多的牺牲的,所以海军的津贴比陆军高许多。 原因之一就是,这海军的危险系数比陆军高太多了。 陆军不打仗,就基本上没什么生命危险。但海军不是,只要一出海,那就是提着脑袋在玩。 因为自己赖以生存的舰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出了问题而沉没。 由于苏梅岛的海岸线很长,联军的海军又是木船,抗风浪能力比较差,过于深入外海会有很多不测因素。 因此联军海军司令素差只命令沿着海岸线一万米内进行敌情搜寻。 于是两支舰队就相隔十里,完美错开。 这要是大白天,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相隔十里,目测都能看的清楚是不是敌舰。但在夜里,在远征舰队严格执行灯火管制的情况下,两支舰队硬是谁都没有发现谁。 一切似乎都有一支看不见的大手在拨弄命运的琴弦,给人一种宿命的感觉,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隋,大业十七年十二月初四。 今日,继续了昨日的好天气,这在东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亚是非常少见的,毕竟在这个时间点上,可是东南亚的雨季,能有连续两天的大晴天那真是老天照顾。 但这老天照顾的是大隋黑山卫,还是照顾的东南亚八国联军那就不好说了。 因为,在天亮后,双方几乎是同时发现了对方的舰队。 这个世界上第一场不同时代的海军之间的战斗就这么突兀的爆发了。 赵一此时站在“玉门关”驱逐舰上,用望远镜看着十几里地以外,明显因为发现自己的舰队而乱了一阵以后,现在正在进行编队的东南亚八国联军的海军。 不由得微微撇了撇嘴。 昨天只能说自己倒霉,现在在能见度这么好的情况下,双方摆开阵型,正面硬刚。 赵一不得不佩服对方的指挥官怎么能有这么大的胆量? 其实联军海军司令素差也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心存侥幸。 刚看到对方的舰队居然就在自己前方外海十里左右距离的时候,素差是想命令部队立即撤退的。 但是看到自己部队那种慌乱恐惧的心态,再想想双方舰队的机动速度以后,素差立即就下令整队迎敌。 不迎敌不行啊。 自己一旦下令撤退,这由八个国家凑起来的舰队就立即会土崩瓦解,各舰就会各自为战,四散奔逃。 而很明显的是对方不知是使用了什么魔法,战舰的速度比自己这里最快的轻型战舰还要快上几十、上百倍。 一旦撤退,就会被对方追上,一个一个的把自己的舰队送入大海。而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联军战舰,就只有等死的份了。 下令编队迎敌后,素差惊喜的发现,昨天被自己岸防军人击伤的三艘军舰并不再对方的战舰编队中。 这一发现,让素差惊喜若狂。 不管那三艘军舰是沉没了,还是退出战斗回到他的母港去维修了。这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面的战舰其实是有缺点的,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昨天,自己的岸防投石机都能重创敌人的所谓新式战舰,那今天自己有一百多艘战舰,每艘战舰上面都有投石机,那是不是可以拼一下呢? 当素差把自己的发现和作战意图,通过旗语告知各舰以后,联军海军的士气立即大振。 毕竟,对方还没有击沉过联军的战舰,而联军已经击伤对手三艘主力战舰。 这战斗还没开始,联军就已经赢了一个三比零。 “真是无知者无惧。” 赵一看着已经编好战队队形的联军海军,轻声的低估了一句: “今天,爷爷我就免费教教你们什么是真正的海战?” 毕竟自己昨天可是算损失了三艘主力舰,这口怨气还没发出去呢?此时,能从他嘴里听到好听的,那才是不可思议。 “命令,十艘“镇”快速战舰分成三个编队,先占据西北南三面。然后“县”级驱逐舰出击东面。“关”级驱逐舰做预备队。 各舰战斗过程中必须和敌舰保持五千米距离,不可以太接近。好了,除预备队以外,各舰自由攻击。祝你们成功。” (本章完) 270.先打旗舰,狡兔三窟滑如狐 随着赵一的命令下达,也注定了联军海军的覆灭。 是的,赵一的命令老辣而睿智。 用自己的速度吊打联军的战舰,哪怕对方战舰上有投石机也没有用。虽然投石机发射的石弹可以有效杀伤黑山卫海军的这种过渡性战舰。 但是这样的杀伤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联军海军战舰上投石机发射的石弹要能够得到东海舰队远征舰队的军舰才行啊。 你再厉害的投石机能都出五千米远吗? 别的不知道,反正联军海军的舰载投石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所以,这场战斗,就成了远征舰队的战舰一艘就把联军十来艘战舰追得到处跑。 结果还跑不过人家。 当双方舰队一直保持了五千米的战斗距离以后,素差就知道完了。 自己的舰载投石机最远只能投掷到两千米,而且到了两千米的距离后,准头就是基本靠上天的安排。 而对方刻意保持五千米,就是让自己这些联军的海军完全对对方无能为力。只能挨打,无法还手。 也不能算无法还手,只是这还手也没有意义,砸进大海的石弹溅起的海水都无法沾染对方战舰的甲板。 这仗还怎么打? 他也只有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海军战舰一艘艘被击沉,看着自己的精锐海军一个个的葬身大海。 素差不知道,东海舰队的远征舰队已经是缩短了攻击距离了,平时他们的炮击训练可都是按八千米的标准进行的安排的。 当然,这也是赵一考虑到对手实在没有还手之力才允许舰队把作战距离拉近到五千米。 其实,当东南亚联军那些高大的楼船上的投石机开始攻击的时候,也是把赵一吓了一跳。 只是看到对方的攻击只能达到两千米内的射程的时候,他才暗自舒了一口气。要是自己下令的五千米作战距离出了问题,那自己的责任可就大了。 不过赵一看到了对方还是拥有强大的反击能力以后,也是心里有点忐忑。 不断的自我检讨: 老是把别人当软柿子捏,结果已经损失了三艘主力驱逐舰还不长记性?自己什么时候养成了这种目空一切的毛病? 自我检讨完毕的赵一,立即又给给个舰长,追加了一道命令: “各舰务必严格执行作战距离保持在五千米的命令,不可以贪功冒进。违令者,就算是立下战功,老子也撤了你。” 由于有昨天联军岸防部队击伤黑山卫三艘驱逐舰的先例。 打破了黑山卫不可战胜的神话。 加之昨夜一夜的搜寻,都没有找到敌人的踪影,东南亚各舰舰长都认为是敌人胆怯了、害怕了。 于是,今天的联军海军更是斗志昂扬,那一副马上就要胜利的心态,已经充斥于各个舰长的心胸之中。 当清晨,发现黑山卫的海军就在远处的时候,东南亚联军的海军舰长们大家个个都是求战心切,都急于立功。 素差何尝不是如此的心态,他要告诉那些丢城失地的陆军,真正能打赢侵略者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只有优秀的海军。 可是,双方部队逐渐接近以后,这种信心就慢慢的变成了恐惧。 虽然,东南亚联军海军的阵型已经摆出。 百来艘战舰在海面铺开,那气势真是无敌。 可是战争不是靠气势就能打赢的,当看到对方战舰的移动速度的时候,但凡有点海军知识的东南亚联军海军的舰长们,就开始恐慌。 就对方那种速度,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所有的主动权都操控在对方手里,有那么恐怖,比联军战舰快几十上百倍的速度,而且还不守风向的制约。 对方想打就可以打,想走就可以走,东南亚联军的海军中,根本就没有能跟上对方速度的战舰。 现在东南亚联军海军舰长们心中唯一的念想就是看看,能不能凭借数量取得不输的战绩了。 是的,他们现在已经不是想着怎么赢了,而是想着能不输就好。 但是,在科技的代差面前,数量只是一个笑话。 很快,黑山卫海军就完成了对东南亚联军海军的包围。 其实,这种包围在实力相差不多的舰队之间是玩不出来的。 大家都在海上飘着,都在机动灵活的转向、航行,你用十几艘战舰就能包围上百艘战舰? 那简直就是一个大大的笑话。 一般情况下,在大海中的海军战斗都是接触,追击战。 可是,在这严重的科技代差之下,黑山卫东海舰队的远征舰队还真是对东南亚联军的海军进行了降维打击。 在大海上玩出来了只有在陆军中才有的包抄、围歼这种战术。 当看到,自己上百艘战舰,居然被对方十来艘战舰给包围了? 素差差点一口血没喷出来,不是吓的,是气的。 赵一这个举动,伤害性很大,但是侮辱性确实更大。 但是,双方都没有时间去纠结,谁侮辱谁的问题了。 因为在东南亚联军的海军顶不住对方巨大的速度优势而胡乱用投石机发射石弹以后,远征舰队的战舰也不再用戏弄的心情去调理这些木船了。 远征舰队的战舰终于开火了。 一开火就是冲着东南亚联军海军的旗舰去的。 此时,素差就站在旗舰“飞鱼”号的船长位置,两眼紧紧的盯着远处的远征舰队。 两手紧紧的扶着前方的扶手,手指的关节处都已经开始发白,可以想见他现在的心情有多么的不平静。 要是仔细去听,你可以听到素差的嘴里在不断的嘀咕: “老天,你怎么不给我们怎么厉害的战舰,这种速度哪里是我们能匹敌的,这该死的大隋人,跑来欺负我们做什么?” 原来,素差早已没有信心了,但他是舰队司令,必须强撑而已。 突然,飞鱼号剧烈的摇晃了一下,还好素差的手抓得紧,所以只是身体摇晃了几下,并没有摔倒。 但,在船长室的许多侍卫和船员可没有抓住什么栏杆,于是就有了一地的滚地咕噜。 “卫兵,快去看看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么情况?” 素差发布了命令,并且也离开了船长室,向旗舰飞鱼号的甲板快步走过去。 他有预感,自己的旗舰被对方盯上了,很危险,要赶紧逃命。 “报告司令,是对方舰炮的炮弹落在的飞鱼号前二十米发生爆炸,造成的巨浪打在飞鱼号上造成的摇晃,飞鱼号无损伤。” 素差的侍卫马上就搞清楚了状况,并回来汇报。 此时,素差已经跑到悬梯处了,当下头也不回的命令: “更换旗舰,马上转移到‘剑鱼’号。” 飞鱼号的船长立即就命令身边的信号兵对飞鱼号打出了旗语。 那意思就是,从现在开始你舰就是旗舰,司令官马上就转移到你们的战舰上。 素差发布了转移旗舰的命令后,根本没有管飞鱼号的船长是如何操作,自顾自的顺着悬梯就滑到交通艇上。 到底是在一线指挥作战的司令,身手还是没有落下,那顺着悬梯滑下去的姿势是那么的标准和熟练。 还引起身边的随从人员,已经飞鱼号船长、大副等人,一阵阵的马屁如潮,什么: “司令身先士卒,矫健不输当年。” “到底是我联军的海军司令,业务素质就是好。” “司令是我辈楷模,平时的训练成果,在紧急的时候,依然显现威力。” 素差根本没有理会这些阿谀之人,在自己的贴身侍卫也根着下来以后,命令: “快,解缆,交通艇离开飞鱼号,转去剑鱼号。” “是。” 在已经下到交通艇上的五个贴身侍卫的快速行动下,交通艇很快的和飞鱼号进行了分离。 在这个解缆的时间段里,只有素差的另外几个贴身侍卫,和亲信之人滑到了交通艇上面。 其实,作为舰队司令,素差是知道有舷梯通往交通艇的,悬梯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撤离条件使用的。 他作为舰队司令,直接用悬梯撤离,确实是显得有些狼狈和怕死。 但事情真的已经到了如此紧急的情况,他也顾不得所谓虚面子了,什么事情都不如自己的性命来的要紧。 此时,黑山卫舰队已经进行了三轮齐射,炮弹的落点已经距离飞鱼号越来越近了,炮弹落下时炸出的水花已经把坚守在甲板上的士兵衣服全部打湿了。 甚至在第四轮齐射的时候,已经打到了飞鱼号的后面了。 这就是打出了跨越弹,那么距离炮弹击中飞鱼号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素差不知道什么是跨越弹,但他知道,自己率领的都是木质战舰,根本就经不起对方的炮轰。 或许一发炮弹就能让自己的战舰完全碎裂成渣? 自己的石弹昨天虽然让对方的舰队受损,但那可是上百台投石机同时朝着一股预先设定好的地方发炮的结果。 而且,对方的战舰在受损的同时,还击的炮击已经完全摧毁了岸边的投石机阵地,让准备两个多月的上百台投石机,完全毁坏在对方炮击造成的火海之中。 (本章完) 271.自由猎杀,保持距离就是虐 现在,在大海上,别说双方的舰队距离让自己舰队的投石机根本就够不上射击距离。其实,就算是在射击距离内,能不能打到对方,也是全凭运气。 发射十次石弹,如果老天爷不给脸,未必就能射中对方一次。 而,看对方的炮弹,只是四五次射击,就已经快碰到了自己的战舰。这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自己的舰队,不但在硬件武器、战舰方面落后于对方,甚至于海军将士的精锐程度也不如对方。 明显的,对炮击精度的把握是用无数的训练换来的,谁训练强度高,训练的狠,谁在战场上就有优势。 当然,在海军射击的问题上,运气还是占有很多很大的成分的。 这不,虽然黑山卫舰队在第四次齐射就打出了跨越弹,但调整射击诸元,进行第五轮齐射,任然没有直接命中飞鱼号。 这第五轮齐射打出来的炮弹落点,距离飞鱼号只有不到四米,这应该算是一颗近失弹。 其实这近失弹的威力毫不逊色于直接命中,尤其是对这种木质结构的战舰。 “轰”的一声。 飞鱼号整个舰体就在水面整体向后平移了十多米。 再向飞鱼号看去,在靠近这颗近失弹爆炸的方向,大约五分之一的船体,从吃水线一下的船底一直往上到船舷,再到船上的主题建筑。 仿佛是一个面包被人咬了一口。 就那么硬生生的缺了一块。 好在飞鱼号够大,又是木质结构,还能在水面坚持一会不会立即沉没。 但,这一口,无巧不巧正好啃在刚刚素差着急乘坐交通艇撤离的地方。一下子把刚刚才送走素差,还没有回到指挥岗位的船长、大副等飞鱼号上的军官给全部都啃掉了。 整个飞鱼号一下子就丧失了指挥。 在海上原地打起了转转,眼看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然后,东海舰队远征舰队的第六轮齐射也到了,这次运气站在了大隋这边。 一发炮弹直接落在了飞鱼号的正中间的甲板上。 一百二十毫米口径的舰炮的威力是巨大的,很轻易的就把飞鱼号的甲板和底仓给炸穿,同时把飞鱼号的主龙骨给撕裂了。 受到重创的飞鱼号,再也坚持不下去了,立刻就在海面上展现了木制战舰的悲哀。 船体中间的龙骨断裂,船也就断成了两截,船中间下沉,船头和船尾向上高高翘起。 然后向大海深处不断滑下去。 哪怕是木制,也会沉。 此时,你水性再好也没用,船体下沉带来的巨大的向下的拉扯力,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 大约也就十来分钟,不可一世的、屡立战功的东南亚联军海军旗舰就带着他的荣耀,带着他的不甘,无奈的沉没在了苏梅岛宋卡府外海三十里。 飞鱼号的沉没只是宣告了,这场不对称海战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以内,随着素差不断转换旗舰,已经有两艘挂旗舰旗帜的千料大舰,被远征舰队的“县”级驱除舰重点照顾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击沉。 又换了两次旗舰,素差终于发现了,远征舰队的攻击重点就是他的旗舰,反正只要升起旗舰的标志旗帜,对方的炮火就密集的跟踪而来,打的又准又狠。 要是,没有旗舰标志旗帜升起,对方的战舰就按部就班的像剥洋葱皮一样,一层一层剥下外围的联军战舰,要是继续这么打下去,不到天黑,整个联军海军的百十来艘战舰都会被远征舰队送入海底。 所以,素差不敢升起旗舰旗帜了,只是用旗语对各舰进行指挥。 这样,虽然能勉强维持指挥。 但是,舰队在大海上作战,这战场实在是太大了。被远征舰队粘着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东南亚联合舰队中,就难免会造成一些指挥失灵的情况。 开始是一艘战舰没有收到或者看到素差发出的旗语命令,自己做出了规避的动作,借助其他战友的牺牲拦住了远征舰队的炮弹而暂时逃出生天。 接着,越来越多的战舰开始“看不见”素差所在战舰打出的旗语。自行其事起来。 而素差还没办法怪罪这些战舰的舰长,因为按照规矩,你指挥战斗,你的战舰就要升起旗舰标志。 否则,我凭什么听你的旗语安排? 你说司令在你的战舰上,就真的在啊? 一个海军司令,被打的不敢升起自己旗舰的标志,这就已经够丢人的了。所以素差还真不好认真的和这些舰长掰扯这些事情。 没办法,谁让他素差怕死,不敢升起旗舰标志呢? 但是,即便是这样,素差也是打定主意不能升起旗舰标志。现在就算是有战舰抗命,但大家好歹还有自己这个主心骨。 可是,万一自己升起旗舰标志,而被对方给干掉了,那这百十来艘战舰恐怕就真只有全军覆没这一条路走了。 所以,哪怕是眼看着这百十来艘战舰就开始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起来,素差依然没有升起旗舰标志的打算。 而且,他还有了牺牲大多数战舰,保存自己性命的打算。 “命令‘金枪鱼’号、‘大黄鱼’号、‘梭子鱼’号迅速向我靠拢,让后命令“五花虾”舰队断后。全军向西出击。” 其实说的好听,整个舰队向西,就是撤退回苏梅岛了。 素差觉得,总共距离海岸也不过三十里,相信不断付出牺牲的情况下,自己总是能逃回岸上的。 这海洋中的大隋海军太可怕了。 很明显,在经历了昨天三艘战舰的损失后,这对面的大隋海军认真起来了。 也就,十来艘战舰,就打的自己百来艘战舰完全还不了手。 开战仅仅三个小时,自己的十来艘千料大舰,已经被对方全部击沉。 现在对方开始围剿自己的二类战舰,要是再不想办法。 恐怕不要三个小时,自己那三十多艘五百料大舰也就都保不住了。 素差其实也没想好,就算自己上了岸躲过了大隋的海军,自己的前途依然不知道在哪里? 覆巢之下无完卵,整个东南亚八国都要被大隋灭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个小小的海军司令又能有什么前途? 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对抗过大隋海军的素差,在战争结束后的找后账运动中,能保住性命就很好了。 但,此时的素差哪里想得到那么许多,现在放在眼前的就是先过了这一关在说。 要是眼前的这一关都过不去,就枉论以后的“前途”了。 听说要撤退,这个东南亚联军海军的各个舰长的视力立即就恢复了。也相信是素差司令在继续指挥了,也就能看到没有升起旗舰标志的战舰打过来的旗语了。 于是几个小时前还牛气冲天,向着远征舰队冲击过来的联合舰队,马上前队变后队,两翼展开掩护,快速的向着苏梅岛冲去。 不过,限于是风帆推动的木质战舰,这编队和向苏梅岛冲去的速度,在赵一眼里确实就是蜗牛爬行一般的蠕动。 “娘的,想跑?哪有这么容易? 命令,十艘快速战舰过去拦着对方舰队和苏梅岛之间。一边射击一边后退,舰队其他战舰展开自由猎杀。注意要保持射击距离,接敌最近距离不可小于四千米,立即执行。 谁放跑一艘敌舰,我就处分谁?” 赵一,根据对方舰队阵型的转换,立即就相应的调整了部署,并且一定要给受伤的三艘驱逐舰报仇。 随着赵一的命令发布,整个远征舰队仿佛就活过来了一般。 刚才那种,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法为之一变。 刚才一直没有参战的三艘三千吨“关”级主力舰也参战了。 这时候再不参战,难道要等对方跑了再去打吗? 既然赵一的命令是各舰自由猎杀,那自然是包括“关”级主力舰了。 在旁边看其他战舰建功立业的“关”级主力舰的舰长们,早就摩拳擦掌多时了,这赵一的命令一下,这些三千吨级驱逐舰立即就冲了出去。他们已经浪费了几个小时了。 要是再不抓紧,他们连汤都喝不到一口了。 刚才,他们可是看着那些敌人的千料大舰被不如自己的“县”级驱逐舰全部消灭,心里就着急。 就这剩下的百十来艘木质战舰,要是“镇”级快速战舰一发狠,估计没几个小时,就给他消灭的干干净净的了。 所以,这次追击战中,那三艘“关”级驱逐舰是打的最凶的。 这就可怜东南亚联军的海军精锐了。 虽然宁死不屈,决不投降的信念支持他们勇猛战斗。 可是,他们的投石机根本就打不到对方的战舰,最多也就是向对方表明,看,我很勇敢,你要是靠近我,我还是有能力打到你的。 可是,现代战争打的就是远距离。 谁能比谁打的距离远,谁就是胜利者。 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比如这场海战,要是东南亚联军的海军的投石机,能打到一万米以外,还能保证精准性,这场海战还真不好说最后谁能赢。 所以,黑山卫的科技对这个时代的战争机器是成体系的绝对碾压,而不是单单一个方面先进一点。 (本章完) 272.不受投降,先打胜仗再算账 黑山卫的战舰,有铁甲保护,挨上几个石弹最多受损,不会被击沉。 黑山卫的战舰,有蒸汽机做动力,速度快,可以粘着你打,打不过要逃跑,你也追不上。 当然,一旦黑山卫的海军占有绝对优势的时候,要打你,你也跑不赢黑山卫战舰的速度,只能认命。 黑山卫的战舰,装配了大口径榴弹炮,你打他几个石弹,不会让他沉没。可是只要黑山卫的战舰给你一炮,你一个木质战舰,就会受不住,立即得散架。 还有一点,黑山卫的战舰吃水吨位大,最小的“镇”级快速战舰都是一千吨的排水量。 所以,舰载武器的弹药储备充足,足够打一场持久战。 以上种种加起来,在这种全面的碾压下,其实东南亚联军的海军确实没有一点胜算。 当然,现在一追一逃的两支海军部队,正是黑山卫海军这种优势的最好诠释。 一天的时间过的很快,太阳逐渐西沉,晚霞已经开始盈满天空。 胆在素差眼里,今天的时间过的格外的慢。因为他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期待天快点黑。 只有在天黑后,他们这种毫无噪音,靠风力推进的木质战舰才有机会把自己隐藏进无边的黑暗之中。 他素差才有机会逃出生天。 随着距离苏梅岛的海岸线越来越近,东南亚联军海军剩下的舰船越来越少,素差的心情也越来越差。 看天色至少还有一个多小时才会黑,要完全黑透怕是要两个小时才行。 而这两个小时,是自己这些已经疲惫不已,却连中饭都没有吃的战士无法坚持下来的。 今天过不去这道关卡的感觉已经满满的萦绕在了素差的心头。 现在的东南亚联军海军是个什么情况呢? 十几艘千料大舰早就被打光了。 一个小时以前,三十艘五百料大舰也被对方突然加入战场的三艘巨舰给干掉了。 在对方三艘巨舰屠杀五百料大舰的时候,对方十几艘吨位差不多大,但是却个个比自己舰队中千料大舰还要大的战舰针对联军海军的其他的百料大舰下了手。 现在,估计距离海岸也就不到五千米了,可是护卫在自己身边的战舰已经不足二十艘了,而且都是百料以下的小船了。 关键是,现在战舰还在以每三分钟损失一艘的速度,在迅速减少。 而且,为了壮胆,或者是为了阻吓对方战舰的过分逼近,自己战舰上投石机的石弹已经全部消耗完毕。 虽然海岸已经近在咫尺,而且再坚持一会天就会黑,可是素差知道,自己是已经没有机会再回到岸上了。 其实,以现在的状况,就算是回到了岸上,素差恐怕也没有一个好下场。 作为东南亚联军的海军司令,带领一百多艘战舰,十万海军出征。 结果,现在几乎就是全军覆没,他就算是回去了,也是大概率会被联军司令部执行军法。 “兄弟们,加把劲,天快黑了,难道要放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些臭虫回去吗?”赵一在战舰的公共频道用明语言下令: “现在可以开启全速,击沉他们。” 在赵一绝杀的命令发出后,整个远征舰队马上抛弃了猫戏老鼠的心态,端正态度,不在保留速度,也不再纠结炮弹的浪不浪费的问题。 此时,这些舰队的舰长们才开始认真对待。 虽然打了一天,但一直都是远征舰队压着东南亚联军的海军打,甚至都不担心对方会对自己造成损伤。 所以,远征舰队的各个舰长的心态是放松而随意的。 甚至在攻击的时候,还能把攻击的炮手和驾驶的水手分成两个班次。在不耽误戏弄对方那些东南亚联军海军的前提下,分班吃饭、休息,以此养精蓄锐,保留战士的战力。 此时,赵一的命令一下,各舰长都知道,自己的司令没有耐心了,加之天也快黑了,让敌人趁天黑跑了就不好了,所以,司令要收网了。 既然要清理战场了,各舰长自然是不敢怠慢。 要是,谁在这个时候掉了链子,那赵一还真是有可能直接要你复员回家种地的。 所以,已经是走投无路的东南亚联军海军,此时面对的攻击强度突然增加数倍。 原本是三分钟一艘的战舰损失速度,突然提升到一分钟损失两艘战舰。 这一下,素差彻底绝望,只有十来艘战舰了,还不够对方十分钟战斗绞杀的。 “挂白旗,投降。”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素差一向坚持的东西崩溃了。咬着牙齿下达了投降想命令。 两分钟后,在东南亚联军的海军舰队还剩下七八艘战舰的时候,东海舰队的远征舰队的炮火停了下来。 因为,各个舰长都从自己的望远镜里面看到了对方突然同时挂出了旗舰标志和投降的白旗。 “什么,你说这些猴子投降了?” 赵一在下达绝世令以后,就到自己的指挥室去琢磨下一步自己的舰队如何攻击曼谷湾了。 结果,听到外面的炮火停歇了。 在他以为已经结束战争的时候,通讯兵跑过来: “报告司令,对方挂白旗投降,我们怎么处置?” 尼王马,我没有接受投降的意思啊?为什么不击沉拉倒?还跑过来汇报干什么? 赵一的级别够高,所以,他看见过李睿给第六、第三集团军以及给海军司令部发的成立东南亚前线指挥部的命令。 那命令里面,李睿说的很清楚,“最大限度的减少东南亚土著人的数量。”,这说明什么,至少赵一的理解是: 总司令不需要俘虏。 想到这些以后,赵一挥挥手,对通讯员说: “原有命令不变,快速击沉所有敌舰,然后整个远征舰队北山,我们的任务刚刚开始。” 素差听到对方的炮火停了,自然也就知道对方接受了自己投降。 长长的舒了一口,唉,荣誉虽然没有了,但好歹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命。也算是为东南亚诸国保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一点火种吧? 就在素差猜想投降以后自己会收到如何的待遇的时候,一发从“关”级驱逐舰上发射的炮弹,准确的命中了素差所在的这艘挂有舰队司令旗舰旗帜的战舰。 随着这枚炮弹的击发,刚刚沉静五分钟的大海上再次响起了大炮的轰鸣。 这次大炮轰鸣的时间很短,仅仅五分钟以后,整个大海又归于了平静。 曾经在东南亚喧嚣显赫,不可一世的联军海军,在遭遇了东海舰队的远征舰队后,经过一天的英勇奋战,终于技不如人,而就此全部埋葬在了这片平平无奇的海域。 在魏文通收到三艘驱逐舰受损的战报的时候,他是有些生气的。但他初掌大权,不好太肆无忌惮,于是就隐忍未发。 现在,远征舰队歼灭东南亚联军海军舰队的报告送来的时候,他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有了这个胜利的战报,他才好处理那受伤的三艘“关”级驱逐舰舰长。 赵一是肯定不能动的,可以口头敲打敲打,但职位是动不了的。 要是没有胜利的战报,为了稳定军心,那三个冒进的驱逐舰舰长都不好处理。现在既然远征舰队打了胜仗,反而可以大胆处理。 不过这不是紧急军务,也不是在战场上。对主力舰的舰长,他也只有一个处理意见的建议权,最终的处理权还是在李睿那里。 当然,他是相信李睿肯定是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战况的报告,绝对不会比他晚。但李睿一直没有意见出来,那就是在等自己的态度。 所以,魏文通也没有犹豫,立即就命令自己的随军参谋: “起草电文,向总司令报捷。并建议解除‘长城’、‘嘉峪关’、‘山海关’三艘驱逐舰舰长职务,让他们到厦门造船厂去继续学习。” 魏文通也是有考虑的,他没有让这三个舰长直接复员,因为现在海军的将领那是稀缺资源,是宝贝。 这三个舰长虽然犯了错,倒也不至于一棒子打死,让他们去造船厂学习学习,也就是要他们了解一下,造一艘战舰是多么的不容易。 是多少人,经过多少工序才能建好。 就让他们在掉以轻心中,一个钟头就损毁的不能再参战。 往小里说,是指挥不当,造成了战损,往大里说,就是对人民财产的不负责,是浪费,是谋杀。 相信,经过这种再学习,他们以后会更加爱惜自己手中的兵器。 是的,在海军中,战舰就是海军将士的兵器,不仅仅是一艘载具那么简单了。 魏文通相信李睿是能明白自己的苦心的,因此没有多做解释,只是把自己的建议发了过去。 果然,李睿的回复来的很快,但却不是针对这三个驱逐舰舰长的处分。 李睿仿佛对因为这三个驱逐舰长轻敌导致的舰损毫不在意,而是对整个黑山卫发布了一条高级干部轮训的命令。 是的,是用命令的形式发布的,而且是罕见的用黑山卫总司令以及黑山系统领袖的名义发布的命令。 (本章完) 273.劳动命令,包围圈内的日子 命令 黑山卫系统所属、黑山系统所属全部团级以上军官、管理人员: 由上级政治委员安排,适当征询个人意见,在保证战斗任务的完成后,团级以上人员每个月需要安排四天下到对应的基层进行劳动。 团级以上人员,下到基层后,不得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必须参加一线人员的劳动,和一线人员同吃同住。 基层对应关系建议如下: 陆、海军军官下基层对应地点:军官工作职责对应的装备制造工厂、车间等岗位。 例如,海军驱逐舰舰长必须到造船厂参加一线劳动。 海军枪炮长必须到黑山工业对应的生产车间参加一线劳动。 睿丰德系统人员的基层对应地点:团级以上管理人员职位对应的各级睿丰德商铺、钱庄。 例如,睿丰德团级以上掌柜,必须到柜面担任小伙计。 睿丰德安保部队团级以上军官,必须到黑山工业对应车间参加枪炮制造劳动。 黑山新闻集团的团级以上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到一线去卖报纸,或是到印刷厂去做印刷工人,或是作为一线记者直接面对劳苦大众。 黑山运营集团、黑山工业集团的团级以上人员,可选择性参加有针对性基础的一线工作。具体一线工作地点,不做硬性要求。 黑山卫总司令以及黑山系统领袖:李睿 隋,大业十七年十二月初七日。 大业十七年十二月初四,远征舰队刚打完仗,战斗报告就送达到魏文通手里。当天夜里魏文通的请示电报也就到了李睿手里。 到大业十七年十二月初七,也就是仅仅三天后,李睿对这件事情的命令就下发整个黑山系统。 整个命令中,对东海舰队远征舰队没有任何点名或是批评。只是把军官和管理人员下基层劳动,以命令的形式固化了下来。 魏文通收到这个命令后,对李睿的佩服简直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了。 他还在看三个驱逐舰舰长,可是看看李睿看的是什么? 李睿看的是整个黑山系统的管理人员脱离一线、军官脱离一线,所带来的危害和后果。 直接就以命令的形式,要求大家到一线和普通工人、伙计、跑堂的一起同吃同住。 魏文通相信,黑山系统内没有人敢于违背这个命令,更没有人敢阳奉阴违。那么,困扰他的那个军官不珍惜兵器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关键是,这个担忧,魏文通并没有以任何形式报告给李睿,只是对三个犯错的驱逐舰舰长的处分问题给出了一个建议。 结果,李睿就从这个建议中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想想就觉得恐怖,自己的领袖看问题原来是如此通透的吗? 但不管李睿给魏文通的感觉如何,这东南亚的战争却是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三天前,东海舰队远征舰队一举打掉了东南亚联军的海军。 取得大胜的远征舰队并没有停下来休整,而是补充了燃煤以后,全舰队直扑曼谷湾。 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已经于两天前抵达曼谷湾,并占领了戈科兰爱岛。 现在,已经在戈科兰爱岛建立了前进基地。 这一军事行动,把整个东南亚联军给惊呆了。 于是,联军高层马上做出决定,放弃整个苏梅岛沿线。 南到孔敬府,北到碧武府的联军紧急收缩,意图向大城、北碧府收缩防守。 也就是说,在孔敬府的海军陆战队切断联军南下的路线以后,经过远征舰队的威慑,联军执行了收缩防守政策。 此时,赵一在远征舰队上,手里一个步兵都没有,也是没有办法对陆地上的联军调动进行太多的干扰。 只有眼巴巴的看着成建制的东南亚联军逐渐退出苏梅岛沿线,进入北碧府境内。 总不能命令海军上岸,拿起枪去阻击这些联军吧? 虽然,不一定会造成海军将士的损失,但是万一有一个海军将士损失呢? 要知道,训练出一个合格的海军战士,可是比训练出十个陆军战士还要艰难。 赵一是舍不得拿这些宝贝疙瘩去冒险的。 也就只能命令在孔敬府执行封锁任务的海军陆战队,在安全的情况下,把封锁线向北推。 并把这一敌情向前线指挥部进行了通报。 魏文通当然也做出了布置和反应,这三天对整个东南亚联军的生存空间进行了反复的挤压。 现在东南亚联军的总人数,随着第三、第六集团军的步步围剿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因为有太多的当地土人加入,而庞大到了接近七八百万人。 但是,这七、八百万士兵,以及另外两千多万流离失所的土人,所占据的生存空间却被魏文通挤压到了孔敬府、猜也奔府、大城、北碧府这仅仅四个府地盘内。 现象一下,原来是东南亚八国的三千多万人口,由于黑山卫的驱离战略中间损失了一些人口。 但现在有七、八百万士兵,两千多万老百姓,挤在狭小的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地盘上,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刚开始,在衣食无缺的时候还好,可是随着黑山卫对联军的封锁越来越紧,尤其是联军海军被干掉以后,以前能能极大补充食物的鱼类就完全没有了。 人吃一日三餐,现在是特殊时期,一日一餐总是要吃的吧? 但现在,混进联军部队里面的人还可以有个最少一日一餐的伙食保障,但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可就不是这样的了。 投机倒把,囤积居奇,倒卖粮食,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人性扭曲以后做不出来的。 这才断了联军的海上食物供给三天,老百姓里面的赤贫者就已经要易子而食了。 至于穷人饿极了去造反抢粮,那就是一个笑话。 你们当那几百万军队是个摆设 这些军队对付黑山卫那就是一个笑话,可是对付自己的老百姓却是手拿把攥,凶狠无比的。 所以,穷人也就只有认命。 大家应该看过三大战役的电影吧吧,想象一下当时被围的沈阳城就可以了。 一个年轻貌美的大姑娘也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值一个大饼。 相信再过两天,这包围圈子里面的情况也就是这个悲惨样子了。 但是,魏文通会再给他们两天时间吗? 隋,大业十七年十二月初八日。 第六集团军第一军从加拉信府方向,第二军从武里南府方向,第三军从巴真府方向,第三集团军第三军从必差汶方向同时对孔敬府、猜也奔府、大城、北碧府四府发起了攻击。 其实,此时的东南亚联军已经没有多少战斗力了。 整个东南亚就像是一个熟透的果实,就那么稳稳的掉入了黑山卫的怀里。 战斗的过程是残酷的,当然,只是对东南亚联军单方面的残酷。 毕竟,一群拿着原始武器的土人再勇敢,再有血性,终归是敌不过钢铁的洪流。 要是东南亚人民若干年以后复国,这段历史将是他们永久的心中痛。可是,他们连享受这种心中痛的机会都没有。 在李睿的操作下,东南亚八国所在的位置,已经是大隋的南亚州了。哪里还会有单独的国家? 哪里还会有让这些国家的人去怀念自己抵抗侵略者的机会。 国也没有了,家也没有了,最后连人也没有了,这就是东南亚八国现在正在面对的状况。 关键是,无论付出了多少代价,东南亚联军都对黑山卫部队没有造成多少损失。 也就是说,最开始东南亚联军的战略意图落了空。 这些东南亚国家的贵族们想要的是让大隋认识到,要真正的灭亡自己,大隋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一旦这个代价沉重到大隋皇帝承受不起,那大隋就会改变策略,不会想着覆灭自己等东南亚八国。 而是,会像那些大汉先朝一样,只是表面上要自己这东南亚八国认怂,上表称臣。 大不了在割让一些土地给大隋。 反正,一旦大隋的大军撤离以后,自己再慢慢的通过蚕食的手段,把割让出去的土地再拿回来就好。 这种循环,每隔个几十上百年都要循环一次。东南亚诸国早就熟悉了北方朝廷的套路了。 只是,这次似乎是风向不对? 最不对的地方就是,大隋居然在向东南亚区域移民。 东南亚这些土地都是以前的北方朝廷所瞧不上的,可是这个大隋朝廷居然开始移民。 那就是说,他们占领的土地,自己这些东南亚国家再也没有机会偷偷的拿回来了。 损失一些土地,就损失一些好了。东南亚国家的贵族们已经做好了这个思想准备。 可是,这次的部队,又使出来了一招,把所有经过地方的老百姓全部驱离自己的家园。 这也是以前,打着仁义招牌的北方朝廷没有干过的事情。 到这个时候,东南亚诸国算是看明白了,这次这个大隋不是要自己东南亚诸国臣服,而是要灭亡东南亚诸国。 不看明白还好一点,一旦看明白了这一点,大家的脚也就都吓软了。 当然,东南亚诸国的国主是不相信深受儒教教义影响的大隋会做出这种事情的。 (本章完) 274.尘埃落定,圈禁后自生自灭 大隋软饭王274尘埃落定,圈禁后自生自灭因为,开始几场战斗,对方可都是零伤亡就把自己的部落武装给斩尽杀绝,自己手中的武装完全不是对手啊。 在这种悲观的情绪笼罩下,哪怕是有七百万大军又有什么用? 无非是多浪费一些黑山卫的子弹而已。 要说,黑山卫攻打东南亚,投入这么多。 获得的土地都分给了老百姓,自己还真没什么回本的生意好做。 所以,漓儿最近总是给李睿来电报,不断的在李睿的耳中抱怨,这趟东南亚之战,黑山运营集团没赚到钱,自己家的买卖亏大了。 李睿总是笑着对她说三个字:“等等看。” 隋,大业十七年十二月初十八日。 东南亚八国,在所属七八百万部队被全部歼灭后,带领剩下的不到一千五百万老弱妇孺,整体投降。 本来做这些东南亚八国的国主们还准备用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来阻止大隋的军队。 按他们脑中的传统观念,北边朝廷的军队在战争中固然是铁血,但对放下武器和普通老百姓却是柔情的很。 这就是儒家思想的教义带来的后果。 所以,深受儒家影响的东南亚八国的国主们都在寄希望于这“人盾”。 可是,他们的算盘打错了,他们碰到的可不是由传统儒家教义武装起来的大隋军队。 他们碰到的是可以在高句丽执行“蝗虫”战略,在倭国可以执行千里无人烟的“焦土”战略的黑山卫部队。 于是,那堆砌在黑山卫前进方向上的两千多万平民,迅速的被分化,打散,消灭。 在人口消耗到只有一千五百万的时候,东南亚八国的国主们终于清醒过来了,这次的这个北方朝廷和以前的历届朝廷都不一样。 他们是真的敢杀人啊。 没办法,为了给自己的国家民族留一条根,东南亚八国只有投降一条路可以走了。 也许投降后也是灭亡,但至少,不是当场被斩尽杀绝。 只要当场不死,总是还有希望的。至少,这东南亚八国的国主是这么想的。 对黑山卫、对魏文通来说,既然对方投降了,那就更好办了。 自己的士兵也不用一个一个的去解决这些东南亚猴子了,直接给他们的国主下令,要他们自己的国主去组织他们行动就好。 什么行动? 自然是按照战前的预案,把这不到一千五百万人,迁移到南海的一个小岛上。 当然,这个迁移的过程也是血腥和暴力的。 开始,各国国主听说给一个岛屿让自己这些土著国家能够安身立命。还互相庆贺,认为总算是有了喘息的机会。 相信只要有了踹息的机会,再从这些大隋军队手中偷一些技术或者是武器回来仿制,以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总有熬出头的那一天。 到底是受到儒家教义影响的北边朝廷,最后还是妥协,给了自己这些人一条生路。 但是,随着迁徙的开始,慢慢的就发觉了不对。 这次迁移,每个人只能带十天的口粮,当然国主可以优待,带一个月的口粮。 但是,所有的粮食都必须是熟的。 所有的书籍和农具、铁器、牲畜、生活必须品,都一律不许携带。 当然,国主可以带一些油盐酱醋。 简单点来说,这次迁徙就是一个人,单纯的一个人被迁徙离开,其他什么东西都带不走。 哪怕你曾经积攒了万贯家产,此时也毫无作用,最多,你带的十日口粮更精美,肉食更多。 东南亚八国的国主可是贵族出身,这个时代知识都掌握在贵族手中,老百姓哪里有什么知识,自然也就没有话语权。 所以,迁徙一旦开始,东南亚八国的贵族们自然就不干了。 他们看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在这个事实面前,东南亚八国仅存的精英再也坐不住了,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这样去迁徙,还不如现在就被大隋把他们杀了。 不让带牲畜,不让带种子,怎么耕种? 不让带铁具,怎么和森林里面的野兽搏斗? 不然带书籍,短期看是没什么,但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就是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化传承。 要是没有书籍,多少民族的骄傲和仇恨会被遗失和淡忘? 最狠的不是这个,最狠的是每个人只让带十日口粮,这点最狠。 只让带十日的口粮,十日之后怎么办?大家都一起饿死? 这时候,就免不了出现抢劫,大量的弱者会被饿死。在现在只剩下这些老弱妇孺的这一千五百万人里面,因为饥饿被淘汰的人,数量不会少于一千万。 少量的,相对老弱稍稍强一些的人,会活下来。 但通过这种靠灭绝同类的手段而活下来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承受自己内心的煎熬,又怎么可以再称其为人? 这就是从精神和信仰上摧毁了活下来的人,让他们成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的野兽,再无半点精神或物质方面的追求。 最后,自己这些东南亚八国的幸存下来的老百姓的结局,也就是退化为每天只求活着,为获取食物而奔波的野人。 于是,东南亚各国在残酷的反侵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极少数精英,在看到了惨淡的未来以后,集体违背了国主的投降命令,开始了垂死的反抗。 当这种反抗是徒劳和无效的。 哀莫大于心死,此时东南亚八国还有一千五百多万人口,但却已经是一群被打断了脊梁的蛆虫了。 没有任何获取胜利的机会,让每一次的反抗都显得是那么的绝望。 国主都宣布投降,你还反抗干什么? 看着层出不穷的东南亚精英领导的反抗,魏文通终于也耐心耗尽了。 于是,前指一份措辞杀气腾腾的命令发布出来了: “七天之内,我们提供船只,如不按规定迁徙的,格杀勿论。” 是的,魏文通懒得去一个一个的搜索和镇压这些所谓的起义者,根本没有必要,他只要完成迁徙,这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至于,到了小岛上,你们要去怎么厮杀,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在魏文通看来,你们死光才好。免得再跳出来让李睿操心。 果然,随着强行迁徙的 开始,各种精英暴动、起义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没错,这就是魏文通领悟的抽水战术。 你们这些所谓的精英不就是仗着在老百姓里面人头熟,方便隐蔽和宣传吗? 现在,我根本就不去找你们这些精英,因为,但从外貌上去区分实在是太难了。都是一样的矮小黑瘦,黑山卫确实分不出来哪个是带头闹事的那种精英。 但魏文通的办法就很有效,你不是撺掇老百姓暴动、起义吗? 简单,那我就把老百姓都迁徙走,看你还撺掇谁去? 如果老百姓是水,这些精英是鱼的话。开始这些鱼老是躲在水里,让人抓不住。可是,现在魏文通把水都抽干了,你水里的鱼还能有什么地方可以跑? 自然是一抓一个准。 魏文通相信,在迁徙这些东南亚老百姓的时候,再把这些精英阶层给清理一遍。 那么到了岛上,没有人牵头,没有人有知识,那以后他们这些被迁徙到孤岛上的人,就再也不用自己操心了。 如此一番过筛子以后,真正能迁徙到岛上的老百姓也就不到一千一百万了。 东南亚八国,所有的贵族,所有的老师。但凡有点知识,有点特长或是能耐的,全部在迁徙以前被黑山卫送去了和他们的先烈团聚了。 但是,魏文通恶趣味的把每个国家的国主给留下来,送到了小岛上了。 只是,只留下了八个国主和他们的唯一的子孙,其他的什么文臣武将、贵族王公却是一个都没留。 这就是给残留的八国老百姓一个念想。 你们还有效忠的对象哦,可别集体自杀了啊。前面的道路虽然没有希望,但只要走下去,说不定能出奇迹呢? 哪怕你们满腔怒火,要找人发泄,那么很好,你们的国主就在那里,你们有发泄怒火的对象啊。 可别忘了,做宣传和政治工作,可是黑山卫的强项,至少,现在所有的东南亚人民都知道,这场战争是因为,他们的国主野心膨胀,不敬重大隋的女帝,才导致这场亡国灭种之危难。 事实果然不出魏文通的预料。 这些被迁徙的人群,在孤岛上安置下来以后,发现自己无法耕种、无法捕猎,甚至都无法钓鱼维持生命。 于是活不下去的人们就爆发了上岛以后的第一次汹涌的暴动,而针对的对象就是这八个国家的国主家里。 谁要国主家里有粮、有肉呢? 已经活不下去的人们,怎么可能不去抢劫如此富有的家庭? 关键是,国主们没有护卫。就算是有几个一直忠心耿耿的护卫,但双方都是没有武器的赤手空拳。 哪怕残存的几个护卫都有接近半步宗师的实力,还是被汹涌而来饿疯了的人群所淹没。 没有历史,没有信仰,现在把曾经的国主推翻,也没有了领袖。 甚至,因为没有约束,没有法律,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也没有了道德。 什么是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沦丧? 你大可来这个距离东南亚次大陆三百海里的,海图上根本就不存在的海岛上来看一看。 7017k 275.巩固战果,团队利益的威力 大隋软饭王275巩固战果,团队利益的威力黑山卫是不是就真的撒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了呢? 怎么会。 隔一段日子黑山卫就会安排一些超级高手,悄悄到岛上去逛一圈。 他们会做些什么呢? 总结起来就只一句话,扼杀所有进步的希望。 比如,谁的武功进入到的半步宗师境界?谁是习武的好苗子?直接带走击杀。 又比如,谁在试图写书?谁在试图记录历史?立即烧毁已经写下的文字,把这个漏网的知识份子送去地狱。 在比如,原来的八国退化为八个部落后,总是互相抢地盘、互相征战。 要是那个部落有和其他部落议和或者是携手共同发展的想法。 立即击杀这个部落中有这个和平想法的人,并立即挑起部落间的战斗。 不然,如此大的人口基数,如何会在一百年后,成为总数只有三十多万的八个原始部落? 当然,黑山卫派遣的这些高手绝对不会被岛上的居民所察觉。 但是,正是这些高手百年来不断的轮值,让这个岛屿上的居民在一百年内彻底回到了野蛮的原始时代。 只知道争强斗狠,从不知道用智慧解决问题。 因为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聪明人,不久之后一定会死于非命。而只凭借本能来解决问题的粗人,反而可以长命,直至寿终正寝。 这么一代一代的劣币驱逐良币的优胜劣汰下来,最后在这个岛上留下的自然也就是遇到问题只会操刀子解决的莽夫。 这里面有很多细致的工作,都是情报署在具体操作,就连第六集团军等实际操作的部队,时间长了,也都不知道这个岛屿里面的具体情况了, 对第六集团军来说,只是在岛屿四周留下战舰进行封锁后,就任其自生自灭了。 哪里会知道,这毁灭一个民族,中间过程中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 由于,有一些精英份子的捣乱,魏文通在迁徙完这些东南亚八国的所有人以后,又花了一个月时间,把整个占领区好好的梳理了一下。 他担心有漏网之鱼,到时候会影响到大隋移民的幸福生活。 要是移民们被人伤害,可就是打了李睿的脸,打了李睿的脸,整个黑山卫都脸上无光的。 所以,他的工作做的越细致,以后给黑山卫带来麻烦的可能性就越小。 由此,至隋,大业十八年一月二十五日。 历时七个多月的东南亚战争才全部结束。 就在魏文通松了一口气,在曼谷吃着海鲜,开心的玩耍着,等待命令班师回朝的时候。 李睿一纸命令下来: “第六集团军全军就地休整,等候命令。 第三集团军第三军调入第六集团军,编制为第六集团军第四军。” 这下魏文通心里有数了,不但不会调自己回朝,还给自己又加了一个军的兵力,自己这第六军怕是还有仗要打。 魏文通猜对了,李睿这段时间,人在南宁,可是视野却是盯着全世界。 就在一个月前,周辰龙就给了李睿一份报告,报告中周辰龙详细的汇报了波斯湾地区的各种建国前的准备工作。 什么征服了几个部落啊,干掉了几个不听话的民族至上主义者啊不一而足。 虽然周辰龙没有明说,但李睿看的出来,南海舰队的海军陆战队在波斯湾沿岸的工作,开展的不理想。 于是李睿就起了心思,自己为什么不能像上个世界中的熊国一样,直接建立一个横跨欧亚两州的庞大帝国? 把资源丰富的波斯湾直接包含进大隋的领土,到时候,哪怕是大隋被人卡脖子、封锁经济,卖卖石油,也足够维持生计,不至于揭不开锅而被人拿捏。 当然,促使李睿下定决心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女帝担心小儿子受不了风沙之苦,总是在李睿耳根前唠叨,不愿意小儿子远离自己,远离繁华的大隋,自己去闯天下。 想到就去做,所以李睿才命令第六军魏文通原地休整待命。 因为李睿没有想好,是拿下y度后直接横推过去,还是从西突厥朝着阿富汗打通过去? 两个方案让人暂时无法选择,拿下y度后横推过去是最稳妥的办法,但是涉及民族问题很多,而且y度的神秘总让李睿有点犹豫不决。 从西部突厥打通一条路过去,能让自己的兵力投送比较方便。但是这个道路涉及了阿富汗这个非常不容易被征服方国家。 李睿担心会陷入战争的泥谭不好脱身。 在黑木崖一边吃水果吃到饱肚子,一边纠结了两天的李睿,终于下定了决心。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是成年人,我都要。 于是,在东南亚战争结束后一个半月,也就是隋,大业十八年三月十五日。 黑山卫总司令部,发布命令: 命令要求六军团发挥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继续战斗。 第六集团军由东南亚进攻y度。 原东南亚占领区域,交由第六集团军驻防军维持地方秩序。 第一作战目标,不求占领y度全境,但那格浦尔以北所有范围均需要占领,并肃清境内原有土著。 第一集团军由且末郡出兵,占领西部突厥于阗、吐火奴,进攻阿富汗。 作战目标,在西部突厥境内建立稳固的直接和阿富汗的交战区域,第一目标,占领阿富汗全境。 沿途作战尽量使用温和的手段,减少当地人口数量。 命令至发布之日起生效,各部一个月内完成准备,并进入战争状态。 也就是说,第一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各自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战前准备。 黑山卫的战争怪兽,一个月后,将再次发起怒吼,这次也是动用了两个集团军,只是这次的两个集团军不是进攻同一个目标,而是分别进攻两个方向。 这又是李睿对自己兵力运用的大胆尝试。 现在李睿用兵是越来越大胆了。 也是,本钱足了,底气厚了,自然也是要动一动了。 与此同时 ,大隋女帝发布圣旨,正式设立南亚州,南亚州下设八郡四十一府。 大量的大隋朝廷命官随着女帝的圣旨进入了这个对大隋来说非常陌生但并不遥远的地区。 同时进入南亚州的还有,大隋三十万驻屯军和九边精锐。 这三十万大隋部队的定位很明确,就是作为南亚州八郡四十一府的镇守军队。 只是,这些部队进入南亚州以前,都被大隋兵部给予过最严厉的警告: 进入南亚州不许和黑山卫系统任何一部分发生冲突,如有利益冲突,必须立即退让。 进入南亚州有搞不定,打不过的匪徒或是他国军队,立即向最近的黑山卫部队求援,不得因为面子问题,贻误战机。 简而言之,进入南亚州的朝廷部队是作为第六集团军驻防军属下的二级部队而存在的。 如此一来,在原来东南亚八国的区域内、现在的大隋南亚州内快速的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镇守格局。 大隋的驻屯军自己可是要种地的,因此也可以缓解黑山卫的部分给养供应的问题。 为了就近生产和运输,李睿命令黑山工业在丽江和且末郡设置了临时的前线军工厂和罐头厂,用以供应第一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的后勤军需。 为什么要再等一个月呢? 其实李睿也是权衡了一下,因为现在征南军的战争正在节骨眼上,南海舰队,东海舰队,甚至一部分远征舰队都在围绕,印尼、菲律宾、澳洲等几个战略目标在使劲。 估计有一个多月,这边就能告一段落,李睿自然也就能专心打通到波斯湾的道路了。 其实,在第六集团军在东南亚使力气的时候,印尼、菲律宾就基本上被征南军拿下,只是澳洲实在是太大了,关键很多地方都是不毛之地,硬是千里无人烟。 这让征南军占领这个地方的兴趣大减,但总司令部的任务又不能不去做,于是,这不积极的态度,导致了半年多下来,硬是还没有都扫荡完毕。 后来,无可奈何的征南军司令孙寅豹向李睿求教。 李睿给他出主意,先占领澳洲最富饶的东部海岸沿线,再沿着海岸线推进,占领南海岸和西海岸。至于澳洲北部,占领几个区域就好。 等站稳脚跟以后,在慢慢的向内陆去清剿当地土人就好。这事急不得,但也缓不得,所以要分步走。 看着孙寅豹那似懂非懂,装迷糊的样子,最后李睿还是给孙寅豹讲透了: “你个傻孢子,这地方有优质铁矿,你要是不想要,难道要给我们的敌人拿去?” “是,征南军保证一个月内完成所有作战任务。” 听说有铁矿,孙寅豹马上就立下了军令状。 其实,孙寅豹听到了李睿的方法,他就知道,这样一来,不用进入澳洲茫茫戈壁的内陆,自然征伐的速度就快起来了。 在听说有好处,不愁征南军的热情调动不起来。 要知道黑山工业的杏儿小主可是最大方的,只要是大家占领的地盘内有好东西。 7017k 276.儿子儿子,疑心穿越多试探 比如什么铁矿、锰矿什么的矿场,或者是金矿、银矿什么的贵重金属。 甚至是煤矿什么的。 反正只要是有好东西,黑山工业的杏儿小主就绝对不会吝啬,一定会奖励这些找到矿产的部队。 所有黑山卫的将领都知道,杏儿小主的奖励很丰盛: 有时候是新式武器,有时候是更高级的后勤保障机械。 甚至,如果矿产的资源够丰富,杏儿小主会向李睿给这个部队请功。 那可是集体三等功起步,部队全体工资都要上调一级的。 总之只要是能让黑山工业看上,立即就是好处无穷。 当然,前提条件是你的的部队发现的矿产要交给黑山工业。 呵呵,话说回来,你倒是想不交,试试? 你当黑山卫的情报署只会收集情报?那情报署下属的锄奸团那可也是威名赫赫,只是外人不知道罢了。 所以,现在一听李睿说澳洲有优质铁矿后,征南军的积极性马上就被调动了,于是就出现了,孙寅豹立即就给李睿立下军令状,保证一个月内完成占领澳洲任务的事情。 当李睿给第一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的命令,明发给其他集团军司令的时候,孙寅豹就知道,自己的吹的牛,哪怕是跪着也都要完成了。 李睿虽然没有说什么惩罚一类的话语,但直接给另外两处战役延后一个月开战,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是没有给孙寅豹留任何的退路。 他孙寅豹何德何能,胆敢再次拖延另外两个战场的开战时间? 要是没有完成任务,不说李睿如何处置他,就是另外两个集团军的口水都要淹死他和他的征南军。 不管真的假的,至少在第一和第六两个集团军的所有将士眼中。 这可是,让两个集团军生生等了他一个征南军一个月啊? 于是,在大业十八年四月十五日。 第一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发动攻势的时候,备受刺激的征南军,硬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时完成了自己的作战任务,开始执行占领军的职责了。 这时候,大家肯定在想,黑山卫的领袖李睿要不是在第一集团军的后方,就是在第六集团军的后方,因为那样方便就近指挥啊。 可是呢,谁都没有想到。 李睿在第一、第六两个集团军发动攻势的时候,人在黑木崖。他正在享受天伦之乐,逗着东方不败给他生的,现在三岁多的李存笑。 按李睿的说法,现在这个年纪,小孩子是最好玩的时候,在大一些就到了人嫌狗厌的岁数了。 所以,李睿不想错过自己儿子这个好玩的年纪。 于是,在安排了战争以后,李睿带着自己的参谋部,在龙卫的护卫下,到了居龙泽,开始和东方不败一家三口好好的小聚一番。 东南亚八国国主一投降,李睿就立即启程回了洛阳。 和女帝媳妇商量了一系列针对东南亚的对策以后,在女帝的若磨硬泡之下,李睿终于顺势改变了在波斯湾建国的思路,而是决心直接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隋的疆土拓展过去。 这就是为什么又有第六集团军和第一集团军的作战任务的原因。 这样即完成了自己心中的大一统格局,又给了自己女帝媳妇一个面子,让自己的后院更加和谐稳定。 女帝看李睿在如此重大的决策上都能听进自己的意见,也是喜出望外。这说明自己的夫君还是最爱自己,心里只有自己这个正头大娘子的呀。 这种大事能相互讨论并互相尊重意见的,那才是真正的夫妻。 当时,在床上开心满意之余的女帝,就把她和东方不败关于李睿需要和什么样的女人在一起才能有子嗣的猜想,也拿出来和李睿交流了一番。 李睿听自己媳妇这么说,也就调动元力,仔细感受了一番自己和女帝快乐时期整个过程的身体变化,终于认定了她们猜想的正确性。 其实原因很简单,李睿派出来冲锋陷阵的战士,都成了女帝小细胞的营养,根本没有一颗女帝的小细胞能承受的住李睿派出战士的凶猛,都只能因为营养过剩而爆裂。 如此以来,女帝自然是在也怀不上孩子了。 他们夫妻两人,十几年的夫妻了,自然是讨论的非常透彻。 女帝也三十多快四十了,有了三个牵肠挂肚的小霸王以后,对要不要孩子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执念了。 有也好,没有也行。 但是,他们两口子的聊天,却让李睿起来去看看东方不败的心思。 自己,那里可是还有一个素未谋面的儿子呢? 于是,在魏文通整顿部队,肃清全境的残余土著的时候,李睿已经在和女帝小聚几天后,立即策马向东方不败所在的黑木崖赶过去。 一方面,他是想见见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李睿是想研究一下,什么条件下,自己的后代才能有幸存活? 东方不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李睿阴阳元丹大成后,也就只有东方不败一人怀了他的孩子。 这问题要是不能解决,怕是方如意要因为没有孩子而遗憾一辈子了。 所以,现在李睿在黑木崖。 看着眼前能蹦能跳,个子和一般七八岁小孩差不多高的李存笑,李睿还是有点不太真实的感觉。 虽然已经有十来天了,但这总不真实感还是依然存在。 记得东方不败第一次给李睿介绍,这个实际年纪只有三岁多,个子却有自己的其他几个小儿子差不多身高的小男孩的时候,李睿是满脑门的惊诧。 要不是看到和自己极度相似的眉眼,以及元力能感觉到对方血脉中和自己一样的基因,还有对东方不败人品的高度信任,李睿当时就想大叫一声: “哪里来的妖孽?吃俺老孙一棒。” 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关键,不但是个子有七八岁小孩的规模,就连心智和脑力都差不多有这个七八岁小孩的成熟,而且还在不断的加速成长的过程中。 李睿悄悄的用自己的元力观察过,这小子的意识海已经天生形成,而且不比他妈妈东方不败这个卫星级 (本章未完,请翻页) 高手的意识海小不了多少,里面的意识之水更是纯净透亮。 比那些李睿做成傀儡的,那些夜枭队的巅峰大宗师们的,犹如浑浊小泥潭一般的意识海,可是强太多太多了。 这一发现硬是让李睿几天都没睡好觉。 最后和自己的儿子李存笑对了几次暗号后,才暗暗的放下了心中的那点怀疑。 呵呵,李睿怀疑这小子也是穿越而来,不然怎么会有这么成熟的心态,以及这么纯净的意识海? 他李睿当年可是穿越了三个世界才把自己的意识海打磨的像现在一样晶莹剔透,宛如水晶,最后才形成的阴阳元丹。 所以,李睿在刚见这李存笑的时候,总是冷不丁的会提一句以前世界的一些人: “儿子,知道孙悟空吗?” “儿子,相对论是谁发现的?” 直到最后,李睿使出了杀手锏: “儿子,你是喜欢武藤兰还是饭岛爱?” 虽然,每次李存笑的眼中都露出迷茫之色,在元力监控下的意识波动也很正常,但李睿老是心里不踏实。 但折腾了几天以后,李睿也懒得多想了,算了,就算你是穿越来的,反正这一辈子也是我儿子,只要我没有对不起你,你也没理由对付我。 在李睿疑神疑鬼的时候,东方不败倒是没有想那么多。 相反,她看到他们爷两个经常亲密互动,倒是觉得李睿挺喜欢她生的这个有点“神异”的孩子。 是的,东方不败觉得自己这儿子是有点神异。但是她并没有同李睿一样去想是不是有灵魂带着记忆穿越或是转世而来。 东方不败觉得,自己在超脱了壁垒以后,和更高级的李睿的孩子,有点与众不同那是多么正常的事情。 在普通人的眼里,自己寿元至少千载,可以隔空取人性命,难道不就是这凡间的神了吗? 所以,自己的子女有点与众不同,这只能叫做神异。 关键是,东方不败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面可是没有闲着,她除了生了一个儿子以外,还干成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完成了李睿曾经对她的期望,她东方不败把居龙泽的魔教完全改组成了现代宗教。 有信仰的神:自然就是蚩尤,而李睿是蚩尤在凡间的代表,是神使。 有教主:自然就是东方不败。 有教子:李存笑 有教义:崇尚自然,相信轮回;崇尚力量,相信人性。 有教规:一旦加入,终身不得背叛。 还有传播方式等等。 东方不败都按照当年离开李睿的时候,李睿给她的那本有关宗教的书籍里面记载的内容在学习。 有的甚至就是直接生搬硬套过来,改的懒得该,拿过来就用。 因为,东方不败发现,根本不用改,直接用就挺好的。 只是这宗教的名称、发展方向等等大事,东方不败一直还没有最终敲定。 这不? 正好李睿过来黑木崖看望他们娘俩了。 (本章完) 277.试水教派,唯有牺牲多壮志 东方不败和李睿两人正好就这个大事做一探讨。 当然,最终,东方不败还是把这件大事抛给了她的睿大哥。 “睿大哥,你看这事最后怎么定?” 因为东方不败知道,论玩脑子,十个她捆在一起,也比不过李睿的漫不经心的随意。 果然,李睿在放下了对自己儿子来历的怀疑以后,也能静心思考这个对大隋,对他未来全球布局至关紧要的问题。 因此,在东方不败把这个问题的最终决定权抛给他以后,他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在黑木崖住了下来。 李睿虽然精神力爆表,但是这辈子可没有碰过宗教这个敏感的东西,这宗教要是玩不好,可是能够把世俗君主的权利给拿走的干干净净的。 甚至会凌驾于世俗君主的权利之上。 因为君主们总是对世人宣称自己那至高无上皇权是上天、是天神赐予他们的,可是宗教却告诉世人,宗教就是上天,就是天神在人间的显化,就是代表上天、天神的意志。 你说世人如何看待宗教? 因此,李睿经历的上个世界中,有一段时间,皇帝加冕仪式都是宗教的大人物来主持。 要是没有得到宗教的大人物的认可,这皇位就名不正言不顺,这妥妥的凌驾于君权之上了啊。 这就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李睿要慢慢的体会一下这个宗教的神奇再说如何给这个宗教命名。 因为,这不是单纯的命名的问题,而是整个魔教未来发展的方向问题。 必须得慎重。 这一住就是一个月,李睿还是毫无头绪。毕竟李睿不是真正的圣人,他只是经历或者说是有一些超前的作弊方法。 至于你要说他有什么实际本领,去除几个世界穿越而得到庞大而精纯的精神力和学识,还真剩不下什么了。 所以,李睿被难住了。 这天,正在李睿在黑木崖的最顶端思考人生、思考未来宗教发展的方向的时候,东方不败来到了身边。 平时,李睿在这个地方思考的时候,是不会有人打扰他的。 因为,现在李睿的进步,已经不能单单靠修炼提升了。李睿最需要的是机缘和顿悟,因此这种心境的修炼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方面,这是黑木崖的最顶端,一般人是上不来的,哪怕是巅峰大宗师上来估计也是累的够呛。 另一方面,李睿龙卫中的几个卫星境界的破壁者,都在李睿四周护法。在这个世界,有这么几个人护法,任谁都上不来。 所以,东方不败只有亲自过来找李睿了。 看到东方不败自己过来了,李睿就知道一定是发生了点什么大事。 不然,这个在自己面前温柔无比的东方教主是不会过来打扰自己的“思考”的。 “睿大哥,漓儿姐姐有一份绝密电报发过来,上面标注了五颗星。通讯处的人不敢耽误,找你又找不到,只有找我了,我这就给你送过来了。” 东方不败一边说着,一边给李睿递过来了一份加密的电报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是李睿定的规矩,有五颗星的加密电报,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就要第一时间交到他的手里。而且,这种加密电报,其他人只有发报的权限,最后的破译权限,只在他一人手中。 李睿没有多说什么废话,而是伸手接过了东方不败递过来的电报。 脑中自然是有破译密码的李睿,看着看着,脸上因为见到东方不败而露出的微笑慢慢的收敛了。 这的确不是一个好消息,准确来说是一个非常让李睿心痛的消息。 李睿闭目沉思了半晌,对东方不败说: “波斯湾那边遭到重大挫折,在科威特城周边的三家正在经营的春风细雨俱乐部,被当地土著突袭,由于安保队伍事先被调往另外一个地方执行任务。 现场留守的连掌柜带伙计一共一百四十七人,全部遇难,无一生还。 包括三名宗师高手也被当场击毙。 虽然因为这些掌柜、伙计是要做生意的原因,不能选择身手太好的兄弟去,多数都是明劲的小菜鸟。 可是,那是我黑山卫的人,是为了收集当地的各种情报而打进当地的钉子。是我黑山卫行走在暗处的英雄。 就这么白白牺牲了,太不值得了。 这是我黑山卫自成立以来遇到的最大挫折,波斯湾地区的负责人必须承担责任。卫三娘必须承担责任,漓儿也必须承担责任。” 说着,说着,李睿的眼睛都红了,那不是激动或感动的泪水在眼眶中聚集而导致的眼圈发红。 而是一种仇恨和嗜杀情绪渲染的眼珠子发出暗红。 听说死了一百多个黑山系统的人,东方不败也是非常吃惊。 她可是知道,就算是那么大规模的东南亚战役,黑山卫两个集团军加东海舰队那么多人,战役结束后,也没死几个人。 可这次在波斯湾一次就死了一百四十七个,对一向视黑山卫系统内部人员为家人的李睿,确实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主要是因为,都是收集刺探情报的春风细雨俱乐部的非战斗人员,自保能力较差。而又担心引起当地人的惊吓于恐怖,热武器都没有带几把。自然是自保不足。 也怪这黑山卫一直发展的顺风顺水,在大隋周边的国家,大家都知道黑山卫的威名,都被黑山卫给打怕了。自然不敢得罪黑山系统的人。 可是,在万里之外的波斯湾,谁都不知道黑山卫是个恐怖的怪兽,本着强龙不压地头蛇的思维模式,当地土王还真的就对黑山卫的前哨探子,春风细雨俱乐部下手了。 猝不及防之下,春风细雨俱乐部就遭遇到了成立以来最大的损失。 “睿大哥,冷静一点,然后呢?兄弟们肯定会报仇的呀。” 东方不败追问,她是知道的,这个亏黑山卫是不可能就这么吃下去不反击的。 “当然,后面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春风细雨俱乐部在波斯湾的安保部队抽身出来以后,自然是给自己的战友报仇,把发动袭击,欠下血债的土王一家给斩尽杀绝。 但是,这又有什么用,我们一百四十七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忠勇的好儿郎就这么长眠在了遥远的异乡。 他们的手段还是太温柔了,对不起我们黑山卫的赫赫威名。” 东方不败知道,李睿是说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安保部队太温柔。 其实,东方不败心里想想也就知道,这个发动袭击春风细雨俱乐部土王的势力一定是被连根铲除了。 但即使是这样,李睿还是认为这安保部队太温柔,那他想怎么办? “看来我还是顾虑太多,明明有实力平推过去,却偏偏想做一些渗透的细致活。看来这也是上天在提示我,要我不用有太顾忌。” 要是天道意志此时知道李睿的想法,一定会打骂李睿的无耻。 这人员伤亡的提醒,难道不是要你更加谨慎小心,避免和当地土著产生太大的矛盾吗? 怎么你就能曲解成这个样子? 不过相信天道最后的态度一定是: “哎,反正管不了,也就不管了。” 李睿自言自语的说完后站了起来,默默的沉思了一会,他在做最后的复盘。 在他的脑中记忆显示,此时中东地区是有阿拉伯帝国的雏形的。 但李睿丝毫不惧怕。 因为他有底气,在上个世界,于是751年,阿拉伯帝国和唐朝爆发恒罗斯之战。 要不是西域的那些小国家毫无信用临阵叛变,唐朝的2万军队,定能将阿拉伯帝国的30万大军全部歼灭,顺带着还可以给他们挖一个可以容纳30万人的大坑。 上个世界的唐朝都能把那个全胜时期的阿拉伯帝国打的如此狼狈,那现在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黑山卫,就更不会把那些所谓的圆月弯刀放在心上了。 而且,唐朝军队是两万,现在过去的第四集团军可是整整四个军,十二万人,李睿就不信扫不平一个区区的波斯湾? 当然,具体的每一次战役还是要足够的重视。 绝对不能重蹈那一百四十七人覆辙。 黑山卫系统的人绝对都不是弱鸡,能全歼春风细雨俱乐部一百四十七人,不管对方付出了多少代价,对方的实力都不可以轻视。 仔细思前想后了良久,李睿下定了决心。 对着眼前空气说到: “十二,出来。” 眼前平静的空间突然裂开,赵十二从空间中走出来,跪在李睿身前: “请主子吩咐。” 赵十二他们几个是最先在李睿的帮助下突破壁障的卫星境强者,李睿也没有想到,突破以后,他们都纷纷觉醒了自己的异能。 这赵十二觉醒的就是空间异能。 从黑木崖底端到李睿所在的顶端这点距离,收到李睿呼唤的赵十二可以瞬间抵达。这就造成了他从空气中突然出现的假象。 东方不败看着从空气中出现的赵十二也没有太吃惊,这种事情她见到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第一次还是很吃惊的,以为这赵十二一直在身边保护李睿。也很害羞,觉得要是这人一直在身边,岂不是把自己和李睿的那一点点隐私都给看光了? (本章完) 278.西亚战役,发狠后重新部署 后来,李睿给东方不败详细解释赵十二的天赋神通了以后,东方不败才释然,哦,只是瞬间移动,并不是在异度空间守护李睿。 那自己和李睿的那些隐私之事也就不会有第三人旁观了。 其实,东方不败自己心里有个小九九,她也似乎也要觉醒某些异能神通了,自然也是理解赵十二神通的神奇。 这种天赋神通是不讲道理的,只要不是能全面压制,这种神通一旦施展起来,几乎就是无人能破解的。 放下心来的东方不败,再后来也就对赵十二这种出场方式习惯了,也就是惊奇的麻木了。 不说东方不败在那里想七想八,李睿就已经给赵十二开始下令: “十二,给周辰龙下令,调动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给白家下令,征用各大盐商家里商船,用最快的速度把第四集团军四个军全部运往波斯湾,在科威特城抢滩登陆。 一个月以内,我要看到第四集团军在科威特城集结完毕。 命令,第一集团军全军出动,加快攻击进度,不留驻防军。一个月内打穿阿富汗,必须赶到塔巴斯。 命令,第二集团军接防第一、四集团军的防区。 整个北方防线全部交给第二集团军。 命令,第六集团军改变作战目标,全军攻占y度全境。 我就不信,别人能弄出来一个东y度公司,我就不能把她变成殖民地? 另外,命令第三集团军补全第三军,然后,一个月后向吐蕃发动全面进攻。要第三集团军注意高原反应,多准备相应药物。 战争结束时间不做强制要求,但我黑山卫的兄弟们不能白白牺牲。” 李睿发狠了,他被一百四十七名自己兄弟的鲜血给刺激了。 这次他动员了一大半的黑山卫军事力量,重新调整整个黑山卫的作战部署。 李睿已经有所感觉,随着自己儿女们逐渐长大,很多事情并不是像他原来设想的那样了。 原来,李睿设想的很好。 是准备等自己儿女长大,让他们自己去为自己打天下,哪里的地盘打下来了,他们就当那个地盘的皇帝。 他自己只是在后面供应他们枪支弹药,做好后勤工作。 等他们地盘打下来了,成了自己地盘的皇帝,那他就是这些皇帝的老父亲,自然是至高无上的很。 足够他逍遥快乐,咸鱼一生了。 但是,随着儿女成长起来,以及现在黑山卫的摊子越来越大,李睿就发现自己的这个想法有点天真,有点一厢情愿了。 儿女大了,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 李睿仔细观察过,现在这些儿女中,真没有一个能自己就撑起一个王朝的。 若是,自己真把他们往这条路上引导,那他们的王国能存续几代? 至于,能不能立国的事情,李睿是不担心的。 李睿有自信,有自己的帮助,他的子女哪怕是一头猪,他都能把他扶持上一国之君的宝座。 但是,后续不能总要自己扶持吧?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自己还怎么去快活逍遥,咸鱼一生? 所以,在黑木崖顶峰上这段时间的思考,也让李睿稍稍改变了一下,对自己子女的安排。 李睿不强求,若是子女有那个能力,他定然会相助其称王成帝。若是子女没那个开国成帝的雄心壮志,他也绝不强求。 那么,很多本来要留给自己子女去干的事情,就必须自己来亲自干了。 就比如这把整个中亚、南亚等地盘并入大隋的事情,就只有自己亲自来操持了。 要不然,他大儿子杨佑接管大隋,二儿子李复接管黑山卫以后,不管是谁,再想要这么大规模的用兵,必然会顾忌颇多。 不说别的,就几个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相掣肘,檀儿、杏儿他们几个小娘各自管理一摊事务,除了自己,哪一个能让这些人安心辅佐? 到时候,就算哪个儿子有雄心壮志,想打下一片地盘自己做皇帝,可是这纷繁复杂的朝政情况,谁都无法专心对外用兵。 而要扫平南亚、波斯湾,并打通大隋到波斯湾的疆土,把波斯湾和整个南亚并入大隋的版图。 那是要调动整个黑山卫的资源,投入重兵,出动大半黑山卫的军队的事情。 李睿很清楚,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也只有他一个人能做到毫无掣肘的动员全部的黑山卫系统的力量。 这一点通过几个妻妾之间的明争暗斗,李睿已经看的很明白了。 他也没有想到,那宫斗的戏码会落在自己的后院。 现在想来,哪怕是作为一国之主,在李睿后院中从不参与那些乱七八糟事情的女帝,恐怕也是在宫斗中用了心思。 哪怕是不屑,哪怕是不愿意,但为了自己的儿女,女帝怕也是不能免俗了。 不然,为什么女帝一定不要自己的三儿子李兴到波斯湾? 哪怕是立国为君,女帝也不很情愿。 现在,春风细雨俱乐部的惨案,更是说明了当地情况的复杂。 明明每一个地区的春风细雨俱乐部都有安保队的保护。越是情况复杂的地方,安保队的力量也就越强。 在黑山卫大宗师可以说是遍地走的角色,为什么如此负责的异域却只有三个宗师进行防守? 是卫三娘安排不力,还是有其他原因? 李睿根本就没有去仔细调查,但上个世界他可是看过无数宫斗剧。这里面的一些猫腻他都懒得去猜,都能明白个八九不离十。 所以,现在就是他李睿要用兵的时候,他就是要,趁现在他用兵的时候,顺便敲打一下那些别有居心的人。 虽然现在他还吃不准是谁在动小心思,为自己的子女铺路。 但,都不妨碍他调理好黑山卫这个偌大的摊子。 至于第六集团军的进攻方向,以前本来是想两边对进,给波斯湾当地的阿拉伯帝国的土著居民一点压力,从而顺利渗透或者是接管当地政权。 但是,一怒之下的李睿,发动了自己的海军运输能力,直接海运第四集团军登陆科威特。 波斯湾 (本章未完,请翻页) 周边有了第四集团军的扫荡,也就差不多了。 再加上第一集团军从陆路打过去,这西亚的战场上就不太需要第三个集团军的参与了。 也就是说,第六集团军再包抄过去的意义就不大了,反而显得有些浪费兵力的嫌疑。 干脆,第六集团军随即改变作战任务,直接在南亚发展,后期就可以把南亚和中亚打穿。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激动的前景。 李睿布置完任务以后,并没有立即叫赵十二离开。 赵十二因此也就跪在李睿面前一动都不敢动,他在等李睿的交代,要是李睿不说要他走,他是不敢乱动的。 果然,李睿话题一转,还有下文交代: “交代下去,要周辰龙运送第四集团军过去以后,把春风细雨俱乐部牺牲兄弟们的遗体带回来,不能让兄弟们埋骨异乡,让他们落叶归根吧。 等我一下。” 李睿从怀里掏出一个丝质手绢,顺手摄过身边的一段树枝,用元力烤焦,也就是简单的制作了一个炭笔。 让后,李睿用炭笔在丝质手绢上开始写字。 “这些兄弟身死异乡,是我的错,我也没什么好补偿他们的,我就给他们写点什么东西,以为他们祭奠。” 赵十二马上把头伏下的更低,嘴里呜咽的说着: “主子,兵危战凶的,伤亡在所难免,咱们让兄弟们回来入土为安,好好的四时祭祀就好。主子不可以下罪己书。” 李睿对着赵十二的后脑勺就是一巴掌,哭笑不得的说: “这还要你教?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要是我这罪己书一下,以后咱们黑山卫就没法打仗了。 放心,你的忠心我是知道的,起来站着等。 我只是想写一首战歌,让这些兄弟们知道,他们的战场,他们的价值,我们这些坐享其成的家伙们都知道。 顺便送给所有做情报工作的兄弟们,于他们共勉。” “呵呵,那就好,那就好。” 赵十二一边摸着后脑勺一边乐呵呵的站起来,一副我挨打,我光荣的模样。 东方不败在旁边都看乐呵了。 这赵十二可不是普通的奴才,也只有李睿才能这么对待他,想打,提手就打,想骂,张开口就骂。 这赵十二可是实打实的卫星境高手,又有空间神通傍身,这个世界上,恐怕除了李睿,就没有人一定能奈何的了他。 在外面,赵十二虽然对人很谦虚,对任何人都是一副李睿奴才的样子,从不逾矩。 但是,却也是李睿奴才这个身份却也是最厉害的,任何人都要高看他一眼,哪怕是东方不败单独碰到赵十二都要称呼一声十二前辈的。 现在看到赵十二如此怂怂的站在李睿身边受虐,由不得不发笑。 不一会,李睿写好歌词了,顺手递给赵十二。 然后,李睿抬头看天,对赵十二说: “你虽然不一定能完全记住,但不败和你两个都是识海有成之人,我唱一遍,你们记住,回头去找乐人谱曲。” (本章完) 279.文抄战歌,我亦孤身走暗巷 东方不败却从来没有听过李睿唱歌,倒是知道李睿写的几首诗词,但东方不败想来,诗词歌赋总是不分家。 李睿能写得出那些传世之作,唱歌总是不会太差的。 果然在一会好听的嗓音就传了过来。 略略定了一会神,李睿回头仔细想了一想记忆中的那段歌词,用他那磁性的嗓音开始歌唱: 都是勇敢的 你额头的伤口你的不同你犯的错 都不必隐藏 你破旧的玩偶你的面具你的自我 他们说要带着光驯服每一头怪兽 他们说要缝好你的伤没有人爱小丑 为何孤独不可光荣 人只有不完美值得歌颂 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绝望 不肯哭一场 爱你破烂的衣裳 却敢堵命运的枪 爱你和我那么像 缺口都一样 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 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他们说要戒了你的狂 就像擦掉了污垢 他们说要顺台阶而上而代价是低头 那就让我不可乘风 你一样骄傲着那种孤勇 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绝望 不肯哭一场 爱你破烂的衣裳 却敢堵命运的枪 爱你和我那么像 缺口都一样 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 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你的斑驳与众不同 你的沉默震耳欲聋 你就是英雄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绝望 不肯哭一场,你就是英雄 爱你来自于蛮荒 一生不借谁的光 你将造你的城邦 在废墟之上 去吗去啊以最卑微的梦 战吗战啊以最孤高的梦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虽然唱法怪异,曲谱怪异,但是这歌词确实是写的好。写出了那些在敌人心脏里工作的探子的心声。 甚至,东方不败听着歌曲,揣摩着歌词。 不知不觉中,浑身寒毛倒竖,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用手一模眼睛,自己的眼睛都湿润了,她是被感动了。 是啊,她一个人带领魔教艰难前行,为了获取一点点知名度,在武林大会上被打的去了半条命,要不是碰到睿大哥,这几年下来估计功力都要退出大宗师的行列。 又哪里会成为卫星境强者? 这种内心是孤独,又何尝不是一种孤身走暗巷? 不由自主的用手挽着李睿的胳膊,轻声的问着: “睿大哥,这歌曲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叫什么名儿?怎么听得让人那么揪心?” 李睿拍了拍,东方不败的小手,带着一种莫名的感叹说着: “这歌的名字叫做‘孤勇者’,整首歌曲都是歌颂一群无名英雄的,也是我偶然在一个地方听过来的。我觉得用在这里祭奠我们那些失去的兄弟,鞭策我们活着的人,都非常合适,也就用上了。” “啊,是别人写的,那他会不会找我们的麻烦?说我们偷了他的歌词?”东方不败还是很有公德心的,版权意识很浓。 李睿若有所思的说:“我倒是希望他能来找我,要是那样,我也算是有朋友了。” 话锋一转,李睿接着说:“但是很难,估计他是来不了的。” 听得东方不败一头雾水,不过她自己脑补了一下,发现自己的睿大哥确实很孤独。 睿大哥有妻妾,有奴才,有下属,甚至有儿女。 但是睿大哥没有朋友,一个都没有。 听女帝姐姐说,本来那些老臣,诸如丞相高颖、靠山王杨林、上柱国韩擒虎、越王杨素、大都督鱼俱罗和昌平王邱瑞都想和睿大哥交好。 但是,随着李睿身份地位的巩固,特别是黑山卫系统的发展壮大,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成了舔狗。 舔狗自然就不是朋友了。 东方不败此时也理解了,李睿自己何尝不是在孤身走暗巷? 据东方不败自己的观察,李睿所走的路,所执行的政策,所练出来了精兵。都是从无古人的壮举,用李睿自己聊天时候的话说,那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天知道结果如何? 这也就证实了,为什么李睿执行的政策虽然大方向不变,但小方向、小细节却是不断的再变化的原因。 因为,李睿也不知道那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 也是所谓的,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了吧? 拥有巨大共情能力的东方不败,突然理解了李睿的这首歌曲。 其实,这就是这首歌曲能触及东方不败灵魂的原因,因为每一个人在自己的某些方面都是自己的孤勇者,没有别人能百分百理解自己,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持。 因此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孤勇者”。 “好,十二你去吧,我再坐一会。” 李睿歌唱后,也终于平复下来了自己的心境,他没想到文抄一首歌曲,居然和自己产生了共情? 在打发走赵十二以后,李睿也对东方不败下了逐客令。 “不败,你也回去陪陪孩子,我好想对宗教有点什么想法了。容我再整理一下。你先回去。” 其实,李睿并没有很好的想法,只是他在唱歌的时候突然领悟到,自己完全没必要去求全责备。 先把框架搭起来,以后再发展的过程中去慢慢完善就很好了。 好比自己在前一个世界所随意而为打造的那个恐怖组织“阎王令”,(见拙作《重生之文娱教父》)根本什么宗教特质都没有,居然也能得到人们的信奉。 这其实也就是利益的使然,老百姓追求实惠,你要是能让他吃饱穿暖,不受人欺负,你组织的名称再不好听,老百姓也喜欢你。 否则,你哪怕你给你的教派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好处,谁会理你? 当然这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所说的对老百姓的好处,有实物上的,也有精神上了,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先保护好教众的生命存在。 万事以人为本,人没了,什么东西也就都没有了。 所以,一个时辰以后,李睿在书房和东方不败聊天的时候,他说的很明确: “我在居龙泽听甚多信奉魔教的普通教众,称呼魔教为圣教、天火教等等不一而足。 这样很不好,一个宗教总是要有一个正式而统一的名字,不然因为自己教众信仰不一致,而出现打架的现象岂不是笑话?” 看东方不败似乎有要解释的动机,李睿赶紧快速的说: “你先不忙着打断我,我说完了,你再提想法。我怕思路被你打断以后,找不回来了。” 看着东方不败果然悻悻的闭上了马上就要出声的嘴巴,李睿微微一笑,继续说: “其实,你已经准备的很好了,你就按你的计划那么去做,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我就是建议你把魔教的名字改一改,魔这个字在普通人眼里,确实不是很雅致。 我想了一下,哪怕你改为不败教、东方教都比魔教的魔字要好的多。 你要是放不下代表蚩尤的魔这个字,取个谐音,命名为蚩摩教、尤摩教也好啊。 或者是摩教、神教也行啊。 关于名称,我只建议这么多,至于传教范围,但凡我黑山卫所至之处,都是你的传教范围,我要被黑山卫踏足的地方,政务只能听大隋,宗教只能信仰你黑木崖。” 说着说着,被自己想法激励的李睿抱起东方不败,一个梯云纵,直接从书房的大门窜出,用元力为动力,一路抱着东方不败直冲九天。 李睿早就自己悄悄的试验过,他现在用元力包裹自己,可以在空中任意翱翔。 这次他也是想装一把十三,也就带着东方不败一起乘风而起。 以前自己做试验的时候,李睿是用元力屏蔽了其他人的五感,所以没有人知道他能龙飞九霄。 这次,他就是要在黑木崖显圣,用以确立自己在未来魔教中的神圣地位,因此,他没有设置任何屏蔽。 此时,又是在晴天白日,黑木崖上多的是有武功在身的教众。 于是,教主和神使白日飞天的传说一下子就在教众中轰然传开。 隋,大业十八年也就成了魔教元年。 这个时代的人,对能在天上飞的通通都认为是神仙,自然,凭借着这次显圣,东方不败赢得了巨大的威望。凭借着这个威望,她要解散魔教都是可以的。 何况只是区区改名的小事? 反正,李睿是不再过问这方面的事情了。 他知道,要是过问的太细,把宗教的事情说的太透,自己就会被和谐了。所以,只能让东方不败自己去折腾了。 放下了宗教的大负担,又给黑山卫布置了各种作业,让大家都忙碌了起来。 在大家都忙碌起来的时候,就是李睿偷懒咸鱼的时候。 当然,李睿也是在忙,他在忙什么呢? 他在为了百年大计,忙着做试验呢。 放下身外事的李睿,每天只是用元力仔细的观察了自己和东方不败繁衍后代的每个细节,然后整理归纳。 如此反复多次以后,李睿终于明白的知道,自己要想有后代的前提是: (本章完) 280.机器生产,手工作坊的末路 经过无数次试验以后,李睿终于知道自己想再有后代的前提是: 自己的实力境界不再提升,而自己的女人最少要达到卫星境。 否则,以后恐怕是没有机会再有后代了。 呵呵,为了搞清楚这一重大问题,李睿没有少抓着东方不败做试验,虽然东方不败自己也是乐在其中,但痛并快乐的感觉,实在是让她这个卫星境界大成的女人,也受不了。 还好,在李睿不断的试验下,东方不败又有了身孕。 如此,东方不败这才摆脱了试验对象的待遇,得到了长足的休息,这才有心思去好好整理一下魔教的改名事宜,以及未来的前途和发展方向。 至于李睿,这个立志咸鱼的家伙又不知所踪了。 当然,这个不知所踪,是指对大多数人来说的。李睿可不是不负责的人,当确认这个自己以后子嗣艰难的试验结果的时候,他就安抚好怀孕的东方不败,带着龙卫,到了青溪。 此时的青溪和当年李睿迎娶方如意时候的青溪可是大大的不一样了。 当年的青溪是方腊的地盘,是一时反王的根据地。 此时的青溪是商业繁盛的通商大埠,是整个江南的丝绸集散之地,是大隋对外丝绸贸易的起点,是天下财富的聚集之地。 是整个大隋最富足的城市之一。 造成这种盛世景象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李睿给了方如意丝绸经营特权,并允许方如意离开洛阳皇宫,外居青溪城。 当然,李睿也是做足了保护措施,方如意当然是住在李睿曾经住过的卓正园。 住在这里,不但对方如意的安保措施比较好安排,也杜绝了方如意一个年轻女子会收到外界男人诱惑的所有因素。 自从方如意住进这青溪卓正园,在卓正园内院当值的蚊子都是母的。 李睿可不想考验人性,他明白人性都是经不起考验的。 虽然,方如意的父亲方腊,现在还带着青溪军在征南军的战斗序列中,在外作战,按道理,方如意不会作妖。 但李睿就是天生对女人有提防心理,他不会让自己的女人有后悔嫁给自己的机会。 所以,为弥补方如意暂时没有孩子的遗憾,李睿这几年才特地允许她离开洛阳,回到她的故乡居住。 并允许方如意继续操持她的丝绸生意。 为的就是让方如意忙碌起来,每天不是生意就是人情往来,从而让生活不至于过成没有丈夫、孩子的空虚、寂寞、冷。 好在方如意却也没有什么小心思,一门心思在李睿身上,李睿不在就一门心思做生意。 这几年,是方如意做生意以来最顺遂的几年。 让她打开了眼界,也让她体会到了自己夫君的豪横和至高无上。 也深深为自己当年的格局狭小而惭愧脸红。 也只有体会到了现在的生意格局,才能充分理解当时把她、把整个青溪大顺朝廷给炸的一愣一愣的一千万两银子的生意,在当年的李睿眼里真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算什么? 现在她方如意,只是被李睿授权管理黑山卫的丝绸生意。 但是,只有在她真正从漓儿手中接过来这一摊子的时候,她才意识到什么是黑山卫的丝绸生意? 这和她当年自己开个染坊,从贸易行进一些纯色丝绸回来染色后,再卖出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当年自己的生意虽然看起来很牛,但也就是一个染色的利润。赚到的只是一个在染槽子上跳来跳去的苦力钱。 至于染好的丝绸卖多少钱,完全不是自己说了算。 一是看市场行情,二是要看纯色丝绸的进价和染料的价格。 当年方如意之所以能在这一行里面展露峥嵘,除了自己父亲的背景外,更多的就是因为有他们方家世代经营染坊,摸索出来的物美价廉的染料方子在。 有了这个用料便宜,染后不退色、掉色的配方,方如意才能慢慢的经营坐大。 当然,方如意的经营天赋也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要是没有这个染方做基础,方家的如意染坊是肯定做不起来的。 所以,这才有了,当时方如意有雄心万丈,要一统丝绸市场的想法。 现在,方如意确实是做的了一统丝绸市场,可是看到了黑山卫的作法以后,再回头一看自己当年的想法。 那真是幼稚无比。 还好,方如意经常感叹,幸亏自己运气好,当然也是方家的如意染坊运气好吧。 早早的就碰到了李睿,自己还嫁给了李睿,不然,就现在黑山卫在丝绸行业的手笔,自己原来的如意坊那是一招都接不住。 别说一招,半招都够呛。 一起来看看现在的方如意,是怎么在黑山卫巨额资本的支持和朝廷的暗中扶持下来操作丝绸生意的吧? 首先,在江、浙、沪、闽等府,在当地官府的见证下,和大量有养蚕经营的农人签订代为养殖合同。 官府也会帮助蚕农圈出大片的山林来种植桑树,养蚕。 养出来的蚕茧只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可以直接卖给黑山卫下属的收购商。 这些收购商到了收购季节,一定是风雨无阻的下乡收购。 只要到达合同约定的收购标准,不管是多少,收购商一定是全部收购,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刁难。 收购商付出的也是真金白银或者是睿丰德的银票。 当然,后来随着货币改革的深化,以及联合储备中心的逐渐开始运营,收购商支付的就是大隋元。 蚕农也是乐意接受大隋元的,不但携带方便,而且购买力一点都不会比真金白银差。 然后,这些收购的蚕茧就会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就近的缫丝厂。 没错,这就是把方如意给死死拿住的缫丝厂。 黑山运营集团,在这些省份,交通条件好,水力资源充沛的沿江,沿海地域的集散地,建立了好些大型的包含缫丝厂在内的工业体。 这些缫丝厂出来的纯色丝绸,比原来人工缫丝出来的效率高,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断丝少,品质自然也就是高了很多。 更为让传统丝绸商人绝望的是,缫丝厂后面紧跟着的就是纺织和染色厂。 本来集约化的生产就能节约大量的成本,再加上黑山卫的工厂都用上了蒸汽机。用蒸汽机来带动缫丝机、纺织机和印染机,这效率可就不是提升了一点半点。 就在两年前,这些黑山卫的大型工业体又在进行升级,因为黑山科学院做出来了可以供给工业使用的交流电。 这下,大隋丝绸的生产效率简直是成百上千倍的提升。 结果就是,方如意每年负责经营的丝绸数量是以前整个大隋丝绸供应量的上百倍。 如此机器生产带来产量暴增的直接好处就是,市面上的丝绸价格大幅度下滑。 价格下滑到,普通百姓,如果够勤劳,过年时也能用攒了一年的钱买套丝绸衣服穿了。 当然,现在肯用攒了一年的钱去买套丝绸衣服穿的穷人,毕竟还是少数。多数穷人,过年还是想着怎么改善一下生活,买点好吃的肉啊、鱼啊的,打打牙祭。 但至少,这丝绸已经被从原来高不可攀的地方给打下尘埃了。 大隋境内这种变革随时都在产生,很多以前高不可攀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就变得亲民和容易得到了。 但,这只是在大隋内部的变化,在大隋外部,由于黑山系统的势力范围在随着黑山卫军队进攻的步伐迅速朝着四面八方扩散。 被黑山卫军队占领的地方就不说了,那一定是黑山运营集团高价倾销货物的市场。 就连那些,暂时黑山卫军队还没有打过去的地方,黑山运营集团的商业触角就已经先一步登陆了。 比如,遥远的阿瓦尔汗国(中东欧)、法兰克墨洛温王朝(西欧)、阿克苏姆帝国(东非)哪个贵族不是以用上东方来的丝绸为荣? 所以,在对外贸易的时候,在大隋国内已经跌下神坛的丝绸价格依然贵如黄金。 而这些所有丝绸贸易的源头都在青溪城。 你就想象一下,如今,有如此财力支持的世界丝绸贸易的起点,青溪城,已经发展、热闹成什么模样了吧? 今天,方如意在卓正园,处理完了一宗黑山运营集团要求的调货申请,又见了几个以前的老朋友。 黑山运营集团调货这是经常的事情。 因为现在,漓儿把整个黑山系统的丝绸贸易这个板块都交给了方如意。那么,黑山卫的军需丝绸制品,自然就要从方如意这里调货。 当然,军需物资是一分钱都不会付的。 黑山卫系统不同于其他的现代商业集团,她的内部是不搞商业结算的。 所有其他部门的存在意义,都是为了支持黑山卫军队而存在的。 而黑山卫军队的存在意义,就是拓展更多的市场,保护整个黑山系统不遭受其他人或势力的打击。 如果,没了黑山卫军队的保护和震慑,其他所有的赚钱的产业统统是水中花、井中月,最后还不知道便宜了谁? (本章完) 281.夫妻情调,娇柔如意亦豪杰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点李睿是把握的很准的。 因此,李睿并没有在黑山卫内部搞什么内部结算,以此统计产值,算功绩那一套。 一个产品,只要黑山卫军队需要,各单位就必须无偿供给。 只要黑山卫军队所需的物资,你运营集团没有保障到位,就是你运营集团的责任事故,没有理由好说。 至于你们自己如何赚钱,如何为黑山卫提供更多是经济效益,那是你运营集团自己研发如何提高产能,在供应军队的基础上去锦上添花的事情,是你运营集团自己应该做到的事情。 虽然这让人感觉很不讲道理,但在李睿的坚持下,黑山卫系统个个环节都执行的很到位。 所以,习惯了这种一切以保证军队需要为前提的黑山系统工作氛围以后。方如意并没有因为调动了数千万两白银的丝绸给军队使用,而有一丝不舍或是抵触情绪。 她拎得很清,她可是有一个做过反王的父亲,所以方如意很明白有一支能绝对效忠的部队意味着什么。 不说军国大事,方如意明白就她能有这么自由自在的日子,能不在洛阳天天给大妇去请安、立规矩,不就是因为李睿手中有这么一支无敌的军队,从而让女帝对李睿是又爱又敬又怕吗? 让女帝能宠着李睿在大隋几乎是为所欲为,靠的只是个人魅力?方如意相信,这里面要是没有背后的黑山卫支持,李睿作为一个赘婿,绝对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日子过。 就算女帝宠着李睿不说什么,朝野上下的悠悠重口都能淹死李睿。 哪里还轮得到,连她方如意,一个赘婿的小妾,严格来讲就是比奴才的待遇能好上半分,其实在当家主母眼里也是奴才的人。 能在这清溪城呼风唤雨? 方如意现在有点纠结的就是如何帮一下那几个老朋友? 这几个老朋友实在是抹不开面子,毕竟都是以前自己开如意坊的时候还多多少少帮助过自己一些的正经商人。 现在这些老朋友,因为各自的绸缎庄生意被自己的新如意坊挤兑的都开不下去了。从而到自己这里来哭诉,找机会转行或找另外发财的路来的。 自己总不好避而不见,毕竟自己还是要在这一行混,都是街里街坊的,总不能把大家都一棒子打死,让自己落个凉薄、仗势欺人的口碑吧? 君不闻,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现在做人做事,一旦有了一个不好的口碑,那自己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人,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所以,方如意在送走这些老朋友以后,就在琢磨怎么能帮帮他们?而且还不能损害到黑山卫的利益。 毕竟,黑山卫可是自己夫君的生意,自己帮夫君搭理生意,要是挖自己夫君的墙角,哪算是怎么一回事? 在方如意站在花厅窗子前,看着窗外的繁花,前思后想,想到入神的时候,突然一双大手把她的腰肢圈了起来。 这一下,可把方如意给吓坏了。 立即浑身紧绷, (本章未完,请翻页) 挥手、抬肘就朝背后之人击了过去,张口大喊: “来人,有贼。” 方如意可不是什么弱女子,本来方腊在准备造反的时候,就找了人教导自己儿女武功,就是怕有朝一日造反失败,自己的子女能有个保命的手段。 后来,方腊造反,拥有两郡之地,更是不惜余力的打造和栽培自己的儿女。 也确实,幸亏方腊的栽培,才让李睿能够和方如意结缘,从而让李睿给了方腊一个招安的机会,最后解救了方腊一族。 否则,就当时黑山卫和大顺伪朝廷争斗的趋势,恐怕很快,李睿就能大兵临城。哪怕是把大顺朝野杀个精光,那也是奉旨平叛。 自然有女帝来背这口屠杀的黑锅。 关键是,大隋的百姓以及朝野众人,对因为造反而诛九族者都不会有丝毫的同情。 大家一致的认为就是,只要是造反你就要承受失败的代价。要知道,你造反成功了可是要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帝,那么造反失败自然就是要被人诛灭九族。 这就是有多大收益就要承受多大风险的最好诠释。 当然,经过方腊的培养,方如意的身手也到了暗劲巅峰,这也是她平时做事敢于亲自出面的原因。 毕竟,在民间,暗劲巅峰就算是高手了。 那些宗师境界的可不是轻易能碰到的。 之所以称之为宗师,就是因为到这个境界,武学上已经足够自己开宗立派了,所以,民间这种高手并不多。 可是,凭借方如意的暗劲巅峰修为,肘部撞击到那个把他环抱着的身躯,却犹如撞到铁板上。 所以,方如意又叫了第二声:“来人啊。” 本来,被一个人突然环抱住,凭借女人的直觉,方如意也知道是个男人,开始并不如何惊慌,毕竟自己是有功夫在身的。 要是能被自己一击而退,自己就能赢得主动。 不然,被人看到自己被人抱着,就算不是出轨也是有污点了。 要是被自己夫君看到或是听到,自己怎么还有脸活着? 可是,自己硬是打不动对方,方如意这可是真急了。也顾不得许多,只能大声呼救。 她也是在奇怪,平时自己走路不小心碰到点家具造成的声音大一点,就会有人在问候自己,怕是不是有什么意外情况。 怎么自己叫了两声还没有人来救援? 再静静的体会了一下身后人身上的味道,方如意终于反应过来了,“嘤咛”一声,身体马上就软了下来。 “坏夫君,一来就吓唬我,坏人?” 方如意想通了,也只有自己的夫君过来,自己的保护系统才会完全无效,那些高手、高高手们才会装聋作哑的当做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听不到。 “呵呵,终于反应过来了?我还不知道,你这丫头功夫还是这么厉害?” 李睿也是很新奇,一直柔软的如同水一样的方如意却也是一个刚烈之人。就刚才那两肘子,一般的采花贼估计就直接领盒饭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 当然,李睿是能感觉得到方如意是有功夫傍身的,只是她那点点功夫修为在李睿的眼里和没有功夫也相差不大,所以也没有太在意。 今天这么突然给自己的这个小妻子开个玩笑,居然看到了令自己惊喜的一面。 李睿开心的很,只要这丫头有功夫在身,不用从基础练起,那么自己费点劲还是可以迅速提升她的修为的,一旦修为提升,那么自然就有子嗣了呀? 没想到,李睿本打算只是来安慰一下这个和自己结婚好几年都没孩子的可怜女人,毕竟原因在自己这里。 都是因为自己太过强大的基因,才导致留下后代的艰难。 虽然不能算是自己的错,但对方如意确实也是不公平。 现在看起来,自己真不用有太多的心理负担了,只要这方如意的功力提升起来了,三年抱两个还不是像好玩一样的吗? 你看东方不败,只要自己辛勤一点,肥沃的土地,总是会有出产的。 “我一直都会一点功夫的呀,要是夫君以后欺负我,我就揍你。”方如意挥舞着小拳头,做出凶狠的样子。 此时,她已经完全选择性的遗忘了,刚才全力肘击都丝毫不能伤害到李睿的事实。只是挥拳威胁。 看着眼前这小丫头,奶凶奶凶的样子,李睿一下子就柔情似水了。 “被等以后了,现在你夫君就要欺负你,你来揍我吧。” 夫妻久别重逢,一个是久旷之女,一个心怀歉意,于是自然就从花厅厮杀到了卧房。 一时间,莺歌燕舞,不可细述。 一个时辰以后,在方如意通房丫头的帮助下,战火终于熄灭。 李睿也不为己甚,让这委屈在青溪的小丫头满足几次以后,就偃旗息鼓的撤退了。 恢复了一些体力的方如意,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一样,问: “夫君怎么突然过来了?看你的行止通报上不是说,你现在应该在东方姐姐那里吗?” 李睿的这些妻妾中,东方不败和方如意的私人感情是最好的,毕竟他们两人联手对付李睿的次数是最多的。 多次坦诚相见之后,加之她们一个在江湖,一个在商场,两个人之间毫无利益冲突。自然感情也要比李睿其他妻妾之间的感情好很多。 “你也好几年没见东方姐姐了,怎么这么快就跑了?”方如意或许是年级最小,对李睿说话反而是最没大没小的,两人私下也都是“你”啊“我”啊的乱叫。 不像檀儿、漓儿她们,明明都为李睿生儿育女了,平时说话还总是“王爷”、“妾身”的客气称呼、 可是方如意越是这样,李睿在她这里也是越自在、放松。 虽然,李睿已经越来越习惯这个时代的身份、阶级的差距带来的落差,但是,一家人简单的称呼一直也是李睿所喜欢的。 但,基于礼教,李睿不能说出自己的喜好。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在这些诸如方如意等人,随意称呼自己以后后不去惩罚他们。 (本章完) 282.中元夜宴,世间总有瞎眼人 李睿能做到的只是给身边的所有人,从事实上造成一种他并不在意称呼的感受。以此,来让家里的氛围更为和美、宽松。 “放心,没有冷落你的东方姐姐。我过来她是知道的,我如果没有感受错,她应该是又怀孕了,所以,我就赶紧走了,不敢再折腾,怕伤者孩子。” 听说东方不败怀孕,方如意两眼仿佛都亮出了小星星。 “好啊好啊,我和东方姐姐说好了,要是她再生产,不管是生个儿子还是女儿,都送给我来抚养,给我做孩子。” 似乎又是触动了自己的伤心事,声音一黯然,马上一副眼泪就要落下来的模样: “谁让我自己不争气,生不出呢?” 李睿有点心痛的抚摸着方如意犹如缎子一般光滑的肌肤,说着: “不是你的错。” 这个年代就是这样,生不出儿女,都会怪罪在女子身上。 何况李睿已经有了那么多子女,连比方如意入门晚的东方不败都生了一个,现在又怀了一个,这也只能是方如意自己不争气。 方如意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没办法,不这么想没有其他任何理由可以解释啊? 现在,方如意听李睿来了一句“不是你的错。”,方如意那好看的一双大眼睛立即就瞪圆了: “不是我的错,那是什么原因?不是我的错,那就是你的问题了?可是,夫君,你不是有那么多子女了吗?你怎么会有问题? 要是你有问题,那那么多姐姐是怎么怀上的?难道?” 听方如意越说越不靠谱了,李睿才发现,现在的小孩子们的脑洞是真的大,什么都想的出来。 “啪” 的一声,李睿打了一下方如意的屁股,假意发怒: “你想什么呢?你脑子里面都是些什么稀奇古怪想法?我这是功力渐高,导致你等不易受孕。” “那怎么办?”方如意倒是真的有点担心了。 但她担心的不仅仅是自己是不是能怀上孩儿,而是从此以后,自己的夫君是不是从此再也不能有子嗣了? 可是不对啊,刚夫君说,东方姐姐怀孕了啊。 那东方姐姐为什么能怀疑?自己怎么又怀不上呢?奇怪至极。 想到就说,反正在李睿面前,方如意没大没小惯了。 “可是,那东方姐姐怎么又能怀上呢?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是,有秘诀。可是这个秘诀不在我这里,在你自己身上。” 李睿也是毫不隐瞒的把需要她的功力提升后,才能有机会怀孕的事情全盘讲给了方如意听。 “这难吗?” 方如意枕着李睿的胳膊,纤细洁白的手指在李睿的胸前划着圈。 “如果只是境界提到可以受孕的程度,其实并不太难,反正你只要境界到就好,并不需要战斗力到达相应的程度。 只是,我还是希望你能具有相应的战斗力,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有自保的能力,我也能放心一些。” “好,那我就练。其实夫君不必为我担心,也不要以为我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能吃苦。我要是不能吃苦,我这一身修为也是假的来的吗? 我这是天生丽质,不管练的多苦,身上有多少伤,只要好好的修养一段时间,身体就能恢复如初。就算是有伤痕,也会浅浅的淡化。 你看,我这身上是不是没有什么伤痕。” 说着,方如意故意舒展了一下自己美好的身姿。 这下,李睿的贤者时间也正好刚刚过去,看了这小妮子这有意无意的勾引。自然也是不客气了: “嗯,我倒要好好看看,这里确实是有一道浅浅的白痕。估计是什么东西划伤后,又痊愈了的印子。 还有这里,这里。” 李睿一边说话,一边在方如意伸展的身体上用手摸索。 这两人正是青春年少的,自然是天雷勾动地火,一发而不可收拾。 方如意也放下了矜持,大胆主动说: “那从明天起,夫君就教我武学,提升我的境界。今天就好好的痛我一天吧。” 李睿,自然是用实际行动回复了方如意的热情。 隋,大业十八年七月十五。 在青溪卓正园给方如意传授功法的李睿,此时正在和方如意以及方家的大小亲戚一起过中元节。 酒宴设在原来的大顺皇宫,现在的青溪侯府。 由于家主方腊和青溪侯世子方天定都随着征南军在外作战,这次中元家宴也就委托了方如意来主持。 按道理,方如意是已经出嫁的闺女,是没有资格主持这方家的家宴的。 但是,当年方如意和李睿成亲的时候,方腊还是大顺皇帝,参照的是大隋女帝招赘婿的做法。 所以,这方如意还一直在方家的族谱上,一直都是方家的人。 加上,现在这青溪城还有谁的权势能大过方如意? 不管是法理还是道理,加上了权势,这今年方家的中元节祭祀就由方如意主持了。 而方如意经过这几年的商场历练,又有黑山卫在后面撑腰,心里更是一点都不虚。 她,方如意,可是和大隋女帝论姐妹的,怎么会被一个侯爵家里的中元祭祀给为难住? 当下,方如意就按着祖制,按部就班的带着方家的宗族耆老,合族老小恭恭敬敬的按流程祭拜了家祠。 然后,就在青溪侯府,摆开大宴招待满族老小。 树大自然会有枯枝,方家在青溪也经营盘踞了数百年,多少代人聚族而居下来。有如方腊那样的英雄好汉,自然也有到处打秋风,混吃喝的破皮无赖。 所以,但凡这种合族大祭的日子,这些家里贫寒或是族中的泼皮那就是过年的日子。 不但有大宴好吃好喝,而且还有按人头发的份例钱。 因此,绝对不要担心方家的大宴会冷场,会没有人来吃饭。 今年的大宴和往年略有些不同。 在方家那曾经作为朝堂大殿的主屋只摆设了一桌。 其他的方家人,不管辈分多高,资格多老,全部都在偏屋或干脆就在外面的院子里面落座。 而且,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今年在方家大宴的两边各有三十桌,也就是六十桌,每桌只坐了四人。也即是可以坐八人的八仙桌,每桌只坐了四人。 这可是吃酒席的最高规格。 一般的酒席都是挤满一桌,满满的坐下八个人的。 当然,今年的酒席还有一处不同,那就是,今年的酒席钱和按人头算的份例钱,既不是方家公中出的钱,也不是方氏族人大家凑的份子,而是方家大小姐方如意那一房自己出的钱。 也即是说,今年中元大宴,方家是在吃方如意的饭,拿了方如意的钱。 主屋只有一桌,那就是方如意和李睿的坐席。 当今天下,能和李睿平起平坐的,李睿允许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也就是自己的那些女人了。 其他人,但凡知道李睿的身份的,又哪里有那个胆子和李睿共饮。 当然,李睿虽然没有直接的大张旗鼓的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在方氏族人的眼里,李睿还是那个方家的赘婿李白。 这个身份并不能引起方家人的重视和忌惮,想反,更多的还是对赘婿的白眼和瞧不起。 但方家人多数都是经商之人,用比较俗的话说,就是眼睛里面都是有水的人。个个精明无比。 这方如意,如今生意做的如此红火,大家都知道,这是沾了这个赘婿李白的光。 虽然这个李白并不经常在青溪出现,但就今天这个李白出现的排场,就足以证明这个叫做李白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 你见过那个商人,吃饭的时候随时带着几百个保镖? 而且这些保镖还能享受方如意特别的照顾,四个人坐一桌吃饭。 因此,方家的人对李睿的好奇心到达了顶点,只是找不到机会试探而已。人家那么多保镖,试探的不对,搞不好就要挨打的。 谁没事会去找不自在? 当然,大家更是忌惮如今方如意的权势,在没有她的默许下,也是不敢过来找茬。 但万事都有特例,方家也有头铁之人。 方小儒,方如意三叔的小儿子,论起来是方如意的堂弟。 这孩子聪明,八岁中秀才,十二岁中举人,从小就被家里人教导的知书达理。但同时也被周围的人娇惯的无法无天。 是的,他是读书的神童,但他也是性格具有缺陷的无赖。 真是不知道,读书如他,都能高中举人功名却是怎么又能养成一种无赖痞性。 他本是一个小孩上不得酒宴正席,但他又是举人“老爷”,身份功名都够,所以,在这合族祭祀的大事上,还真不能少了他。 每年,他都是老老实实的吃饭喝酒,然后回家闹事、耍酒疯。 但是,今年中元祭祀,他最怕的两个人,大伯方腊和大哥方天定都不在。于是,他就所幸放开了小小的酒量,多喝了一杯。 他的父母也只是一昧的娇宠与他,也就任他一个十二岁的孩童,吃饭、喝酒、胡说八道的吹牛。 在和在坐的亲眷,吹牛说自己的恩师就是当今太子的恩师魏征之后,被同坐一桌的人捧场了几句后,就有些自我膨胀了。 (本章完) 283.心随境动,自我警醒人非神 方小儒,现在本来就是少年得志,自信爆棚之时。加之自认为能压制自己的青溪侯,甚至青溪侯世子都不在。 有举人功名在身的方小儒,就有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了。 所以,当有人撺掇他:“方大举人何不给你堂姐敬杯酒,说不定能让你堂姐找找门路当个大官?”的时候,他就炸了。 “男子汉大丈夫,立身于世,当凭真才实学,岂可靠裙带关系求官?” 嗯,说的倒是满身正气。 当下在正屋内用自己神识观察外面情况的李睿看到这一幕,还给这小子点了一个赞。 结果,李睿马上就后悔了,给这小子点赞点早了。 “所以,我方家也不需要一个赘婿来攀附我如意姐姐,看我去如何羞辱他。” 方小儒大声的说着,但还是没胆子冲进正屋去,那个地方可不是他这个旁系子弟有资格进去的。 于是方小儒虽然做好了找李睿麻烦的准备,但是也只是在那里纠结,而毫无办法。 “等他们出来了再说,这祖宗规矩还是不能坏的。” 方小儒给自己的怂,找了一个台阶下。 用自己神识看到这里的李睿有点哭笑不得,怎么这样也能扯到我的身上?我可是吃饭喝酒,没有乱说一句话啊。 看来,这小子脑回路不正常。 你好好的喝酒吃菜不好吗?跑来自己找不痛快干什么? 还好这小子到底是受到过正统的教育,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很有意思的一个人。 此时的李睿根本就不愿意、更不屑于和方家这些人置气实在是差距太大。 试想,你会和自己随手就能碾死的蚂蚁去生气吗? 肯定不会呀,蚂蚁妨碍你了,随手灭杀也就是了,那里会动气? 突然,李睿悚然而惊,顿时一身冷汗。 我什么时候看待众生如看蚂蚁了? 这是要不得的,一旦自己高高在上,不把百姓苦乐、性命放在眼里。倚仗自己的权势、武功视凡人为草芥,自己是不是就慢慢的脱离了“人”的范畴? 一旦这样,自己怕是路就走窄了。 不管是黑山卫的发展还是自身元力的修炼都是需要自己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走过去。 一旦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无所不能的神,那自己就真没有发展和提升自己的空间了。 心境啊,心境,这是所有武学进步的基础,要是没有很好的心境承载,自己的修为是无法再有寸进的。 而且脱离了老百姓,自己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再走就是走向衰弱和灭亡。 那,自己这贸然发动的战争是不是符合大隋人民的根本利益呢? 李睿开始了反思。 看来这是前段时间在黑木崖思考宗教问题留下了后遗症。 把本来就是一种收拢人心的手段,自己还当了真?这还真是一个麻烦。 不过,这个麻烦好解决。 李睿觉得,这就是自己最近出入有护卫,要么是在坐车,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按照辈分坐自己应该坐的地方,不能是因为你出的钱,你主持的祭祀就搞特殊化。” 方如意,心中狂喷,我这哪里是搞特殊化? 按照规矩,我主持祭祀,我就是方氏一族的族长,我就有资格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坐席。 我坐首席又怎么了?我若是不坐,其他人又有什么资格坐? 但是,看着李睿那深深仿佛看不见底的双眼,方如意立即就认怂了。哪怕这段时间,在李睿的调教下,她已经从暗劲巅峰突破到了宗师境界,但对上李睿还是毫无招架之力。 “好,我这就重新安排,做到长幼有序,都按照族中辈分来安排座位。那些权势、金钱什么的外在东西,都不作为安排座位的影响因素。” 方如意很快领会了李睿的意思,是啊,既然是家族祭祀,那就全部按照你在族里的辈分来安排。 至于你的金钱,你的权势,那都是你在外面挣下的面子,于家族中的辈分无关。 瞬间,方如意的念头也通达了。 以前,自己不也是最烦那种,抛弃族中辈分,按世俗中的权势地位排坐席的做法吗? 怎么,今天轮到自己做主,就蒙蔽了自己的本心,依然按着惯性,做着自己最讨厌的事情? 想到这里,方如意也不在正堂陪李睿了,对李睿深深的行了一个学生礼节,然后,也不呼唤奴婢丫鬟,自己就那么沉稳的走了出去。 她要自己宣布刚刚体会到的心得。 李睿也是万分欣喜的看着方如意,他也没想到就这么一个排坐席的小事,让方如意的心境得到了突破。 方如意没有察觉,不代表李睿没有察觉。此时,方如意的心境修为蹭蹭往上涨。 明明只是初入宗师境界的菜鸟修为,但心境修为却是快突破到大宗师境界了。 现在只要机缘凑巧,方如意随时可以突破到大宗师境界。 此时,方如意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 “各位宗族耆老,各位叔伯兄弟:如意我初当此祭祀大任,只知萧规曹随,却忽略了自身的心境以及各位宗族的感受,在此向大家赔礼了。” “大小姐,何出此言,这次祭祀安排的很好,没有一丝纰漏,大小姐怎么会如此自责?” 几个坐在前排桌子上的宗族耆老立即就开口安慰方如意。 这几个耆老,年纪虽然大一点,辈分虽然高一点,但是一点都不糊涂。他们都清楚的知道,如今的方家,虽然是靠着方腊青溪侯的名头在那里罩着,但是真正论起影响力来说,整个方家绑在一起也比不过眼前这个俏生生站在那里自责的小少妇啊。 那么很简单的道理,这种大腿必须要紧紧的抱住,自然而然,方如意带有略略自责的话语刚说出口,就立即出言安慰。 不然,难道真的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小女人真的自责,让后自罚? 那以后方家就再也不好意思找上门去求方如意帮助了。 这就是香火情。 年老成精的宗族耆老们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示好机会的。 (本章完) 284.弱势文化,你是个什么牌面 其他人倒是想过来安慰方如意,或者是拍拍马屁,但是身份辈分不够啊,只能看着这么好的巴结方如意的机会被几个老家伙抢过去了。 果然,方如意对几个给她帮腔的宗族耆老投入了一个感激的微笑。 就这个微笑,就让那几个刚刚出言说话的老家伙们不由的捻须微笑。心里都很舒服,都认为方如意是领了自己的情。 以后,自己的儿孙自然是可以得到方如意更好的照顾。 而这么一个简单的互动,就让刚才没有第一时间出言帮助方如意圆场子的其他几个宗族耆老后悔不已。 自己要的什么穷面子,这么好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要是让那几个老家伙的子孙受到了方如意的帮助,岂不是更能打压自己的子孙?那自己的子孙在对方子孙面前岂不是更抬不起头? 唉、唉,自己刚才怎么就没有第一时间捧哏呢? 不急,这些没有说上话的耆老们安慰自己,既然这丫头要说话,后面自己一定有捧哏的机会。 果然,方如意对着整个聚餐的会场做了一个罗圈揖,算是答谢刚才大家对她的褒奖。 刚才的场面话说完了,然后,继续说重点: “给位宗族耆老,父老兄弟、姐妹:如意从小就是在父兄的呵护下长大,长大后又得遇良人,至今未曾吃苦。 但即便如此,如意自幼参加我方氏宗族聚会时就有各种不平之心。 记得那年我族中平辈兄弟,成为这江浙巡抚后,回到族中参加这中元祭祀。七叔祖可记得?” 说着方如意指了指一个刚才没有接她话头的宗族耆老。 其实这就是一个无意的动作,这个被方如意点名的七叔祖马上就是一个机灵,坏了,这丫头嫉恨刚才自己没有给她捧场,来报复了。 当即就是挺直脊梁,认真的回答: “记得,那是五房的小登子,叫做方登,当时算是回来光宗耀祖的。” 没办法,此时不清楚这丫头的打算的时候,只能实话实说。就算是当场被这丫头损一顿也得认。 反正,只要这丫头的气出来了,想必后面也就不会为难自己子孙了。 哪知道,方如意还真是就是论事,没有什么打击的心理在里面。 “对,就这个五房的方登,按照辈分也就是我的平辈,可是,当年祭祀,他坐在哪里? 他坐在首桌,而我父亲,当时还不是族长,也只能坐在次桌。 这是为什么?只是因为他在外面的朝廷里有权势,所以,回到宗族以后的地位也变了,辈分也不认了。” 那个被方如意点名的七叔祖,这次很好的捧哏了一句: “嗯,当时这小登子,是坐在第一桌。” 方如意对着刚才捧哏的七叔祖微笑了一下,就这一微笑,让一直提心吊胆的七叔祖终于放心的长舒了一口气。 看来这小丫头没有嫉恨我,只是找了一个托而已。 “今天,小女子斗胆对在座的族人提一个倡议,那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不论你权势多大,在外面的地位多高。 但那都是到了外头,是方氏管不着的地方。 只要你回到方氏,参加宗族活动,那么我们就只分嫡庶,只按辈分来论尊卑。 各位宗族长辈、兄弟、姐妹们认为如何?” 方如意现在可是实打实的宗师境界,在民间可是高手中的高手,她这运足功力的一番讲话,虽然声音不大,但送到了每一个参加中元祭祀的方氏族人耳朵里都是清清楚楚。 方家子弟大多数都是有点功夫傍身的。 要知道,大隋人一向都是穷文富武的。这方家原来有一个大顺皇帝撑腰,各个族人自然是捞了不少好处的。 有了金银傍身,自然就要学习一点防身的本领。 因此方家不缺那些武功境界处于明劲、暗劲阶段之人。有钱就是好,哪怕方家的人自己实力不强,但是却见识过什么是宗师高手。 所以,非常有见识的方氏族人,看到了方如意露的这一手宗师实力,瞬间就安静的思考起来。 在场之人,就属她方如意权势地位最高,她都带头提出了倡议,其他方氏族人自然也是没有意见的。 于是,经过简单的会议讨论,在方氏一族的宗族耆老一致同意之下,这一条很快就被添加进了方氏族规。 并且随着这条族规的添加,为什么添加这条族规的原因,以及发起人和今天发生的事情,都被作为故事,详细的列入了方氏族谱的传记中。 也就是说,只要方氏一族不灭,今天这方如意提出来的按嫡庶,按辈分,不按世俗的财富权势来排座次的故事就会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李睿看着方如意在前院干的这一切,暗暗的叹息。 他看到非常的深远,这次方如意的一次改革,其实改变不了什么。 这种由上而下的改革,最终只是上位者对现有制度的一种改良。而大隋根深蒂固的弱势文化属性,就决定了老百姓只是期望有方如意这种突然觉悟,或者说不忘初心的上位者自动自发的来改变现状。 作为最终受益人的老百姓是不会自己拼命来改变自己的状态的。 不管是期望什么,大隋的老百姓从来都是期望有人、有神仙、有救世主来改变这世界上的一切不公。 大隋的百姓从未想过,我要靠自己去改变点什么,从而来改变这个世界上的不公。 既然是自己提出来的,自然,方如意和李睿也就离开了正屋,坐到了和方如意平辈的那群人中间去了。 而那些耆老们都是人老成精之辈,虽然方如意把正屋让出来了,可是他们却都是不敢、也不会做到正屋里面去吃饭喝酒的。 于是,互相退让之间就又形成了方氏的一条不成为的族规,所有人都一直同仁的在大院子里吃饭喝酒,正屋就作为列祖列宗们享用子孙们供奉的地方。 从此以后,再无一个活人在正屋吃宴席了。 无巧不巧,重新按嫡庶和辈分排桌次以后,方如意携带李睿刚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好坐在了方小儒同一桌。 方小儒虽然是方如意三叔的儿子,但也是嫡出,而且方如意到底是成亲后的姑奶奶,所以也就没有什么男女大妨,完全按规矩来排的桌次。 “三姐威武,我就佩服三姐的敢做敢当。” 方小儒一脸崇拜的对方如意拍着马屁。按照族中的排序,方腊三兄弟的子女中,方如意是三姐,而他方小儒是小老十。 由此,可以看出方氏一门的人丁兴旺了。 “好好做你的学问,以后少掺和那些无聊的事情,再让三姐知道你又干些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我要你三姐夫收拾你。” “不是,我说三姐,你到底瞧上三姐夫哪一点了?你看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 方小儒是个敢恨敢爱的混不吝性格,虽然刚才被方如意一阵骚操作给征服了,但是对自己这么好,这么优秀的三姐却便宜了这个看起来文文弱弱,毫无英雄气概的李白,一直是愤慨不已。 一听自己这堂弟居然看不起李睿,方如意的脾气一下就起来了,周围都是从小长大的兄弟姐妹,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当下连粗口都爆出来了: “你放屁,你个小屁孩知道什么?你三姐夫武能上马定乾坤,文能提笔安天下,是当今最大的英雄。你不知道不要瞎说。” 其实,方如意是存了救方小儒的心思,毕竟这方小儒,是方家几十年都难得出一个的少年天才。 方如意还是不忍心他就这么被李睿无意中给抹杀了。 根据前几天的观察,李睿现在根本就不把普通人放在眼里。 那是一种俯视众生的既视感。 也就是说众生如他皆蝼蚁。 虽然刚才那么一会,方如意感受到了李睿的心态转变,李睿此时已经收敛锋芒,如普通人一样平凡。 可是方如意不敢保证,李睿会不会突然觉得有点烦,从而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踩死这个自己的堂弟。 就算李睿懒得计较,可是李睿身边的龙卫,那可都是把李睿当成信仰来供奉的死忠。 现在自己这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堂弟居然当着他们的面去诋毁李睿,怕是李睿懒得计较,那些龙卫也会要自己这个小老十堂弟生不如死。 所以,方如意觉得自己呵斥这方小儒一次,如果方小儒能懂事,不再找死,那应该是捡回了一条命的。 这是方如意的想法,方小儒和李睿可都不是这么想的。 方小儒受到了方如意的呵斥后,当即也不再和方如意硬怼,而是把话头引到了李睿头上。 “三姐夫,三姐说你文能提兵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要不你给我们露一手?” 李睿并不生气,只是笑眯眯的看着方小儒说: “十弟啊,你是哪里来的自信,有什么资格要我给你露一手?” 李睿说的很实在,他倒是有想装十三打这个方小儒的脸的想法。 但是,你要我露一手,我就露一手,你是个什么牌面,为了你来露一手,我岂不是很没面子? (本章完) 285.铿锵玫瑰,拿自己和自己比 李睿这一句带有称述语气的疑问句,硬是把方小儒给噎着了。 这明摆着就是说你方小儒的面子不够,不值得我出手展现实力啊。 是啊,方小儒很快就领会了李睿的意思。 他虽然是个“举人老爷”,但也只是在外面的权势与功名。刚才方如意可是说了,在这方家祭祀排位只论嫡庶和辈分,不管你在外面有多牛,权势有多大,在这方家也没有排位的参考价值。 所以,哪怕他方小儒是“举人老爷”,他也没有资格要他三姐方如意的夫君给他表演一下文武艺。 方如意的夫君又不是卖艺的,你还是个弟弟,有什么资格要姐姐、姐夫给你表演、献艺? 方小儒到底是有文化底蕴的流氓,一下就想到了一个理由: “三姐夫,三姐今天可是开了咱们方家的一个先河,那可是笑傲王侯只论辈分啊。算是应该纪念的事情吧?或者说是应该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情。 三姐夫这伉俪情深的,不写点什么纪念一下?” 其实,李睿也只是称述了一个事实,自己怎么都好,可是无名无分的就那么表演,确实也是做不出来。 现在既然这个方小儒给出了一个理由,李睿觉得也行。反正不就是为方如意的做法喝彩吗? 又不难。 于是李睿签过方如意的手,款款深情的对方如意说: “十弟说的有道理,如意你今天的作为确实是给女子长了脸,值得纪念一下。” 本来方如意和李睿也是老夫老妻了,闺房之乐也是常事,但是突然一下让李睿在大庭广众之下拉住了手,方如意还是害羞的脸红不已。 又想挣脱,又舍不得李睿那掌心的温暖。 于是,方如意的手就那么任由李睿牵着,然后听李睿好听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不由的痴了。 “女人要强,要付出比男子多很多的代价,特别是你这种对未来还有很多想法的女子。 我不拦着你,豪阔天空,任你去闯,反正我都能兜得住。 今天既然机缘巧合,我就送你一首歌曲吧? 这歌曲的名字叫做‘铿锵玫瑰’,特别适合你的一首歌。” 说完以后李睿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第二次的歌曲演唱: 一切美好只是昨日沉醉 淡淡苦涩才是今天滋味 想想明天又是日晒风吹 再苦再累无惧无畏 身上的痛让我难以入睡 脚下的路还有更多的累 追逐梦想总是百转千回 无怨无悔从容面对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再多忧伤再多痛苦自己去背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纵横四海笑傲天涯永不后退 思绪飘飞带着梦想去追 我行我素做人要敢做敢为 人生苦短哪能半途而废 不弃不馁无惧无畏 桃李争辉飒爽英姿斗艳 成功失败总是欢乐伤悲 红颜娇美承受雨打风吹 拔剑扬眉豪情快慰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芳心似水激情如火梦想鼎 (本章未完,请翻页) 沸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纵横四海笑傲天涯风情壮美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再多忧伤再多痛苦自己去背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纵横四海笑傲天涯永不后退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芳心似水激情如火梦想鼎沸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纵横四海笑傲天涯风情壮美 同一桌的所有人,包括方小儒都还没有反应过来,李睿就已经旁若无人的表演了起来。 按道理,这个时代的词曲本来就是用来吟唱的,所以,李睿唱歌并不影响他文人的形象。反而更显出李睿才情风流。 所以,大家也没有、也不会因为李睿唱歌而小瞧他。 反而,听李睿开始歌唱后,大家就仔细的在聆听。 特别是方如意,几乎被歌词里面的每一句话所打动。被人理解是什么滋味? 平时要强的不得了的方如意,在被人理解以后,反而脆弱、柔软的一塌糊涂,从李睿开始唱第二遍副歌开始,方如意的眼泪就没有停过。 是啊,虽然自己有夫君,可是夫君常年不在身边,大家只看到了自己的风光,可是谁又知道自己的苦? 初次进入黑山卫系统的战战兢兢,一个人掌控动辄数亿两白银生意的如履薄冰,和李睿那些各自掌管一个要害部门的女人们的博弈。 哪一个不是苦? 哪一个不是没法对人说的苦? 而这些,李睿的歌词中一句“再多忧伤再多痛苦自己去背”,给一下唱到了方如意的心里。 本来在李睿和方如意成亲的时候,李睿就曾经许诺过,给方如意一个南亚,让她的孩子去做南亚王。 可是,方如意一直都没有孩子。 而李睿开拓的脚步却不会因为你方如意没有孩子而停止。现在南亚已经被黑山卫拿下,成了大隋的南亚州,就已经没方如意什么事情了。 可是,因为方如意没有子嗣,这些委屈还没法对人说。你要是说是李睿的问题,那同时和她一起伺候李睿的东方不败怎么就怀上孩子了呢? 这只能是方如意自己的问题啊! 每每想到这里,方如意夜里都要哭醒。 好在,自己嫁的这个夫君还算是个有良心的,在找到可以生孩子的办法后,立即就赶了过来,为自己排忧解难。 刚才,李睿的歌声中就是对方如意有了一个承诺,只要有了子嗣,他可以任由方如意“纵横四海笑傲天涯”,而不仅仅是在这青溪城当个丝绸商人。 要知道,这青溪丝绸生意,本来就是从漓儿手中接过来的。 没有方如意的管理,漓儿也本来就打理的很好。这无非就是李睿担心方如意无儿无女,空虚寂寞冷,给她一个打发时间的玩意而已。 根本就算不得方如意自己的事业。 方如意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学习他老父亲,以大隋女帝为榜样,成为一代帝王。 “如何,好听吗?” 李睿一边温柔的帮方如意擦拭掉眼角的泪水,一边问方如意对这歌曲是否满意。 “好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谢谢夫君,这是专门为我做的歌曲吗?” “是的,知道你雄心万丈,但却苦无纵横天下的时机。不担心,过一段时间,或许有一个大大的地盘会被第七集团军拿下。到时候你去做总督,如何?” “总督?像湖广总督、两江总督那样吗?” “不止,你去以后,是一国之总督。具体的事情到时候再说,你要先提升自己的实力,怀上子嗣。否则,恐怕黑山卫你指挥不动。” 李睿说的也是实情,没有他李睿的骨血在那里做黑山卫效忠的对象,就单单凭借自己女人的身份,也最多能享受荣华富贵和各种黑山卫的尊敬。 你要想指挥黑山卫大军去征战四方,那恐怕都是想多了。 不说黑山卫各嫡系部队,就青溪军改编后的征南军,经过黑山卫式的整编后,方腊和方天定都带不走超过一个连的部队。 这个连还是李睿特地给他们留着,保护他们安全的部队。 不然,这两个青溪军的首领,指挥青溪军打仗还行。 要想兵变或是另立山头,等待他们的一定是众叛亲离的结果,绝对不会有第二个下场。 现在,黑山卫的政治委员制度结合官兵平等的改造深入,那些老式部队中遗留下来的军阀作风,都已经在这几年完全被新式的黑山卫官兵平等所取代。 在黑山卫当兵的也都是精明和有文化的富人,家里都是有田有地的富农,当兵就是为家里争光、争荣誉的。 学问上,最差也是上过长孙无垢开办的扫盲班,多少都懂一些道理。不是那种几句话就跟着人走的莽夫。 如此许多有恒产之人组成的黑山卫,哪里是能轻易被人策反的? 而且,黑山卫的牺牲率极低,几乎就是无敌于当代。 你想想,家里有田,屋子里有钱,当兵还有荣耀,在部队上又能得到官长的尊重,而且还大概率不会战死。 这样的部队,你何尝见过? 放在以前,你敢想? 可这就是黑山卫各级部队的现状。因此,黑山卫对李睿的忠诚度和她那惊人的战斗力一样,举世无双。 李睿和方如意在酒席上旁若无人的卿卿我我,别人还没什么想法,但方小儒却浑身不得劲。 倒不是他见不到自己三姐好。 而是他本来是想下下李睿的面子,好歹让李睿知道方家还是有人可以给自己的三姐姐撑腰的,让他这个赘婿以后能安分一点,对自己的三姐姐更好一点。 可是没想到,自己弄巧成拙,让自己的三姐姐对这个赘婿更加死心塌地。 心中有一口郁结之气的方小儒,也不肯认怂,继续他的表演: “三姐夫确实唱的一首好曲,这种风格虽然好听,但也算不得绝顶。我就听过最近流行于朝廷和坊间的一首战歌,那才是好听。” “战歌?”李睿和方如意交换了一个眼神,方如意说: “什么战歌?” “那歌曲也不知道是谁做的,一曲道尽人间英雄,我要是知道是谁写的,我一定代表我们广大士子给他磕个头。 这歌词,把我们艰苦求学,十年寒窗无人问的辛酸和内心的坚强都表达了出来。” (本章完) 286.有缘无份,世间机缘凭谁说 方小儒晕乎了好一会,才从那种被那首歌打动的情绪中剥离出来。 好胜心此时已经主宰了一切,继续说: “我不好多评价这首歌曲,我没那资格。但是,我知道,那战歌比三姐夫今天唱的这首铿锵玫瑰要让人给力。” 没办法,自己没有可以拿出来比拼的,就借别人的势吧。 李睿沉默了一会,然后认真的对方小儒说: “这两首歌谈不上谁会更好一点。风格不同,面对的人和心境不同。算是各有千秋吧。” “哟,三姐夫知道这首歌?” 李睿点了点头说:“我知道,是孤勇者。” 这段时间好容易被自己压下去的,心中那点因为战死一百四十七人而发生的悲哀又有点冒出来的感觉。 现在的李睿精神力何其强大,他的情绪有点不对头,立即就影响到了整个方家参加祭祀的全部人员。 此时,一种淡淡的悲哀和为逝者遗憾的氛围逐渐在这宴席上弥漫。 李睿也没有心思再和这方小儒玩闹下去了。 他还有多少大事要处理?让心情偶尔的放个假已经就很奢侈了,万事都有定数,人不可以贪婪。 被方小儒一言警醒后的李睿,没有再搭理方小儒,而是扶着方如意的腰肢,对方如意说: “今天算是收获不小,你我的心境也都获得了突破。好了,我尽兴了,咱们走吧。” 在所有方氏族人从现场弥漫的淡淡的悲哀中缓过来的时候,李睿和方如意已经离开了青溪侯府。 在离开以前,李睿还是好心的给方小儒传了一个音: “你要给我磕头,我可是都记下了。你很不错,有时间到卓正园来磕头吧。” 随着方小儒从悲哀心绪中挣扎出来,就刚好听到了李睿的传音。 方小儒挠挠后脑,自言自语,犹犹豫豫的说: “我什么时候说要给三姐夫磕头了?我刚才是说要给那个写孤勇者的磕头,啊,难道?这不可能啊?可是为什么不肯能呢? 两首歌都是从未听过的旋律和配器,难道真是一人所做?” 想到李睿要自己去卓正园磕头,方小儒就有点不舒服,自我调侃道:“凭什么我要去你家给你磕头,我又不是你徒弟?” “徒弟?莫不是这三姐夫要收我做土地?” 方小儒突然福至心灵,想到了这么一个可能。 “不会吧,这简直在开玩笑啊?我们可是平辈,他居然想收我做徒弟?” 纠结半夜的方小儒最后还是没有去卓正园,他一直都是少年得智,因此太过于骄傲了,怎么也拉不下面子去卓正园给李睿这个赘婿磕头。哪怕那歌词就是李睿写的,方小儒也不会去给李睿磕头的, 哎,一年后,无意中得知了李睿真正身份的方小儒差点把肠子都悔青,但时移世易,这世上哪有后悔药可以吃得哟。 面子真是害死人。 “夫君,你想收方小儒进黑山卫?” 当夜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方如意和李睿就这事进行了一句话的交流。 “这小子虽然性格不好,但是也有可取之处,只要用的恰当还是有培养的前途的。但,佛渡有缘人,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吧。” 方如意知道这是李睿一个心血来潮的临时想法,并不是觉得方小儒有多么值得造就,并不是非他不可,那方如意也就不再追问,管他的呢,自己先练功,怀上宝宝才是大事。 在方如意,前几天突破宗师境界以后,李睿就知道,这丫头确实也是一个练武的好材料。 当下,李睿立即电告漓儿,派人来暂时代理丝绸生意的所有事宜。 要方如意专心习武,以期早日能够有自己的子女。 李睿现在对方如意的歉疚很深,他那么些女人,就这个方如意年纪最小,可是也就这个方如意没有孩子。 现在,方如意年纪小,可能还不觉得什么,要是在过几年,膝下尤空的话,那是女人所不能承受之痛啊。 尤其,经过中元节方家祭祀的那一场,李睿的心境也有了突破,他怕是又要突破到下一阶段了。 李睿不能确定,他突破到下一阶段后,就要比卫星境界高三到四个境界了。到时候,方如意是否还能在卫星级别就成功怀上身孕那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李睿在极力压制自己的境界突破,可李睿不知道,他越是压制境界,自己底蕴和基础就越牢靠,以后突破起来就和方如意这种卫星境界的差距越是不可的想象的大。 就好比一根弹簧,你越压制的狠,去掉压制的力量以后,反弹的就越厉害。 但李睿也知道,自己恐怕是压制不了几年,要是方如意不能在两三年内突破壁垒,恐怕后面的变数会更多。 到时候方如意什么时候能怀上孩子,还就真不好说了。 李睿在卓正园的日子是快乐幸福的,方如意对他的全心全意,至少让他再次体会到了恋爱的感觉。 但正是这种留恋却让方如意的修炼出现了一个停滞。 李睿仔细给方如意分析了其中的利弊以后,在方如意的决断之下,这相聚了几个月的小夫妻,也只有忍痛分离。 不分开不行啊,天天你侬我侬的,影响方如意的修炼。 而且,幸福的日子真就是短暂的,在李睿和方如意决定为了方如意的修炼效果,两人暂时分开一段时间以后,李睿收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 第六集团军改变作战意图以后,对整个y度的用兵显得效果不佳。第四集团军在波斯湾对上了阿拉伯帝国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虽然领土占领了不少,但对整个地区的用兵效果也是不好。 第一集团军对阿富汗的战争倒是很顺利的占领了预定的阵地,但对当地人的游击战也是很头疼。 估计也会陷入上个世界,北极熊国和老鹰国在阿富汗同样的战争泥潭之中。 这还是黑山卫拥有绝对碾压式的实力打击下的结果。 李睿不由的暗暗点点头,真的对自己的老祖宗佩服的五体投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隋或者说是大汉帝国的老祖宗们确实是睿智,自己占领的都是便于同化和文化朔源的民族地盘。 经过几代人以后,也就自然融入了大汉的统一大家庭。 那些拥有自己民族信仰的地区,确实是不太容易征服,就算是强行压服,但只要不打断他们的信仰和民族之魂,怕是很难同化征服。 想到这些忠勇的黑山卫士兵陷入战争泥潭后的处境,李睿不由得有些头痛。自己总不能把见到的异族人全部杀光吧? 偌大的世界,不好只有大汉民族这一个种族存在吧?虽然李睿非常想有这么一天,但基于大屠杀而造成的结果却不是他想要的。 由于李睿的个人修为不断的提升,他隐隐感觉,自己若是枉杀无辜太多,恐怕也是会影响到自己的休行。 最好的办法还是,海纳百川,让所有的异族变为自己的同族。这就需要恩威并济,文化宗教一起上场了。 于是,在李睿赶回洛阳的第三天,也就是隋,大业十八年八月二十日,大隋对外战争的历史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大隋帝国、黑山卫系统、魔教系统这三个相对独立却又同时被李睿所掌控的系统,开始了立体滚筒式的对外战争模式。 简单来说,大隋帝国负责安排驻屯军、地方官吏和儒家的夫子,魔教负责安排传教士对黑山卫打下来的异族地盘进行综合治理。 首先就是黑山卫用武力征服所有的土地,然后大隋驻屯军立即跟进,在当地进行生产和武力驻防。 并由大隋帝国吏部安排行政官员治理当地的土地和百姓,强行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按照大隋的制度、风俗来生活。 这个时候,关键的动作来了。 此时,黑山卫并不对平民展开屠杀,而是由国子监的儒生或是大儒,对当地的老百姓进行制度和科举的教化。 给当地人一个通过科举就可以当官的出路,从而拉拢团结一批当地的知识分子。 此时,哪怕对方是对大隋军队的虚与委蛇,但只要有一个人因为怕死或者是为了报复在当地的仇人,而投入大隋的这个制度的怀抱。 要知道,每一个人,特别是名人,一定是有自己的仇人或是看不顺眼的人的。 而在这种私仇的蒙蔽之下,很可能就会有人想借助大隋的力量来给自己报仇或是扬眉吐气。 千万不要想着利用完大隋或是黑山卫的力量后能再脱身回去当你的民族主义者。 呵呵,你当大隋日报是假的? 一旦你为大隋做事,自然宣传的所有当地人都知道,这人是依附大隋人而生活,从而把这个人从当地人团结的阵营中强行割裂出来。 这样,哪怕初期这个被大隋拉拢的当地知识分子是假意投靠,后面也有可能不得不变成真心投靠。 这就是文治的功劳。 这其后的工作就都是魔教传教士的了。 在这里,在满目疮痍的战后的城镇和乡村,原有的宗教信仰已经被黑山卫强行摧毁了。 (本章完) 287.立体滚筒,开启无死角模式 自己信奉的神并不能在自己、自己家人、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陷入绝望的时候来解救自己,那这个神在民间的香火之力自然是要被削弱的。 当然,这个立体滚筒的战争模式刚刚开始成型,并投入使用,最后效果如何还不是一下能表现出来的。 李睿也是抓住了这个模式执行的前提,那就是黑山卫要先去占领对方的土地,并且在占领的过程中,要表现出强势的侵略军特质。 这样才能逼迫更多的人加入摩教,也才能让更多的人不敢在明面上反抗大隋的统治。 想起上个世界,那有名的“留发不留头”的命令。 李睿心里也是发了狠,辫子族前期的残忍和后来的假仁假义,硬是让他们入关后的统治维持二百六十八年。 我就不信,在刚柔相济之下,压不服,打不垮这些异族的脊梁和民族信心。 所以,为了避免以后更大的屠杀,李睿命令第一、第四、第六三个集团军,在大业十八年内的作战以屠城为作战宗旨。 胆敢对抗黑山卫,黑山卫来了以后拒不投降的,一概屠城。 这也是没办法,李睿这个思路就是要让异族人知道,对大隋天军,对黑山卫不可以有反抗的心思。 否则,连累的将是一城的百姓。 也只有,把表明上的敢于反抗的人都打死,后面的文治和宗教手段才能派的上用场。 这也是吓阻那些有所拖累,有所牵挂的所谓异族人英雄。 你们做英雄以前先想想,做英雄的后果是不是你们能承担的起的。 若是你一人当英雄反抗大隋或是黑山卫的统治,你的妻子儿女、父母兄弟、亲戚邻居都会受到你的连累,一旦你的英雄当完,你能接受你的九族尽灭的后果吗? 如果不能接受这种后果,你除了做一个老实的大隋老百姓,其实你也没有其他项目选择的权利和机会了。 否则,让他们异族人有选择的机会,他们是绝对不会服从大隋官僚的治理和信仰大隋人推行的宗教魔教的。 那么,层出不穷的暴动和造反,还是会死更多的人。 对一个民族,战争和怀柔一样都不能少,而且一定是铁血战阵在前面开路后面的怀柔才有意义。 想想上个世界的几百万伪军,李睿觉得,这条路是一定行的通的。 想象一下,到时候,在y度各地,到处都是大隋帝国驻屯军的下级军队保安大队在维持地方治安。 而一旦出现有起义或是暴动,驻屯军带着全部由当地的土人充当的保安大队对当地的抗隋分子和对他们的同情者展开无情的镇压。 这种景象,李睿想象一下就觉得美好。 那到处是宗教的y度可能还好一点。 但那几乎是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就必须从根子上铲除阿拉伯帝国的立国基础。 阿拉伯帝国的士兵,几乎全部是信奉他们的宗教、信奉他们的神的。 而一旦魔教能得到顺利传播,大多数都是穷苦人出身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普通士兵们自然是不再信奉他们的神。 时间一长,这个阿拉伯帝国的普通士兵自然就没有了信仰。 没有信仰的士兵,他们的战斗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如果能在黑山卫占领的区域周边提前传播摩教,李睿觉得那战争的时长和战争的烈度都会下降好几个档次。 而就在此刻,魔教,哦,对了,此时该称呼为摩教,就趁虚而入。 对忧患之中的异族百姓进行传教。 而且,东方不败在请教了李睿以后,摩教此时传教,是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下手的。 简而言之,只要你信奉了我摩教,就是摩教教众,就收到摩教教主的庇护。别的不敢说,至少在黑山卫所打下来的所有区域,生命财产是受到保护的。 你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担心会不会有一天,大隋的官员突然闯进你的家,拿走你的粮食,抢走你的天地,还要把你抓去做奴隶。 如此一来,很多异族的底层老百姓,为了平安自然是争相加入摩教。 可是,摩教的教义也规定的很清楚,一旦加入永远不允许叛教。摩教内部的兄弟姐妹,不允许互相伤害。 也就是说,你加入了摩教,就不能对大隋、对黑山卫做出敌对或不理智的事情。 因为,黑山卫的领袖就是摩教尊神在人间的使者,而大隋的女帝是使者的妻子,大家都是一家人,要互相相亲相爱,而不是战争杀害。 之所以黑山卫开始对异族进行战争,就是因为异族人不信仰摩教啊。要是大家都信仰一样,那怎么会引起战争这么残酷的事情呢? 相信,经过残酷的屠杀以后,真实或者虚幻的心灵慰籍,是这些被占领土地上老百姓最需要的东西。 这就是李睿做出对新占领区,或者说是对大汉民族的马蹄从未肆掠过领土的刚柔相济统治探索。 这和对高句丽不一样,高句丽虽然是努力保持住了民族的独立性,但千百年来受到了太多大汉的影响。 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国家体制上都有模仿大汉的影子。 因此,这高句丽卫了证明自己不是剽窃的小偷,就会尽一切可能去仇视大汉民族,去诋毁每一个大汉朝廷。 其实,也就是自卑心理在作怪。 对付这种已经心理扭曲的民族,李睿也只有沉疴用猛药,杀他个十室九空。 但是,对波斯湾周边的阿拉伯帝国,这种有自己宗教信仰,有自己民族自信的国家,李睿不得不调整政策。 在杀伐之后做出各种无死角善后的举措,用意彰显大隋天恩,否则很难真正把他们融入大隋。 在洛阳待了一段时间,也就是陪着女帝媳妇过完了八月中秋和拟定了立体滚筒式进攻方式以后,李睿就想继续他的旅游计划。 毕竟,李睿虽然是立志当咸鱼,但他不是会在一个地方呆着不动的咸鱼。他只是不想动脑筋,不想参与复杂的人际关系。并不是一个烂在地里都不知道活动的懒人。 相反,李睿是一个旅游 (本章未完,请翻页) 达人。 甚至,现在是因为身份渐高,保安众多,行动不方便。李睿在以前可是会走到某一个景点,就能自己下河去摸鱼捞虾的调皮鬼。 只不过这次李睿出去偷懒旅游和以前略有不同。 这次女帝跟着一起来了。 女帝杨婵儿现在也是如狼似虎的年纪,而且这么些年倒是有一多半都和李睿分开,现在好容易熬到到大杨佑已经十二岁了。 所以,女帝头脑一热,计划命令命令太子监国后,她就跟着李睿一起跑出去旅游了。 用杨婵儿的话来说:“这是属于旅游结婚。必须去圆自己的这个梦。” 李睿也是服气,这旅游结婚的概念还是两年前在一次和杨婵儿私下聊天的时候,李睿说给女帝媳妇听的。 所以,李睿自己约的旅游,他哪怕跪着也要带着自己的女帝媳妇走一圈祖国大好河山。 当然,女帝的脑子一热只有几十秒,但已经下定决心的事情,女帝已经决定不做修改了。 那这次旅游可不是一般的旅游法。 隋,大业十八年八月三十日。 大隋女帝杨泽天宣布一个月后,由太子监国,她携带帝夫李睿从洛阳出发到泰山封禅祭天,以自己登基以来的所有成绩禀告上天。 希望得到上天的垂怜,从而保佑大隋,千秋万载,王朝永继。 面对自己媳妇的胡闹,李睿只是宠溺的顺从着。 现在黑山卫几个集团军已经都安排出去了,李睿也没什么好指手画脚的。 黑山卫的各级指挥员都是在各自岗位上摸爬滚打多少年的专业人员,因此,李睿对黑山卫部队的战斗力并不担心。 只要自己的方法得当,战略对头,黑山卫目前各条战线上的战争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当然,在有了电报以后,李睿在旅游的过程中,也会不断的收到各地的战报。 方便李睿把控全局,及时了解问题,解决问题。 天子封禅这可不是小事,一切前期准备以及路程仪仗。女帝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再用一个月的时间赶路,这已经算是一切从简了。 实际上,女帝的仪仗在洛阳到泰山的沿路上按部就班的走着,而女帝和李睿早就在龙卫的护持下,自己先去看看大隋的大好河山了。 有龙卫的保护,内卫自然就没有必要跟着,所以,本来就打算微服出巡的女帝只带了几个随身伺候的贴心人跟随。 内卫的大部队都跟着仪仗慢慢的走着。 离家十八年,为了避嫌,为了避免有人用外戚干政作为借口,弘农李氏一次都没有派人去看过李睿。 后来李睿的亲身父亲去世后,他的大哥执掌家业,更是没有再去想到自己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幼弟。 但,李睿却在灵魂深处的悸动中察觉到了一丝对弘农祖地的眷恋和不舍。十八年了,这丝眷恋和不舍一直在李睿的灵魂深处盘桓不去。 这次李睿念头通达后,就很明白的发现了这丝原来身体主人的执念。 (本章完) 288.祖坟祭扫,只敬生母不敬父 虽然不知道,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对那个弘农李氏有什么眷恋的,但李睿可以感受到,这执念的深沉。 李睿已经有预感,想必,自己要完全,百分百的融合这具躯体,就必须要替原主化解这份执念。 也只有和这具躯体的融合度到达完美的百分百,李睿才不会在未来的修炼道路上被这点执念化为心魔而吞噬。 总之,为了自己未来的修炼道路,也是为了对得起自己占据的这具身体,李睿还真是不得不亲自跑一趟弘农李氏。 当然,这个最深层次的原因,李睿不会和任何人去说,包括自己的女帝媳妇,这是他最后的隐私,也是绝对不会和人分享的隐私。 而当李睿把弘农李氏,作为他们夫妻第一次旅行的第一站告知女帝媳妇的时候。 女帝,作为人之常情来理解,那就是李睿要带自己见公婆了。 这李睿虽然身份是赘婿,但自从女帝杨婵儿心甘情愿和李睿圆房后,就从来没有真的把自己的夫君当做赘婿来看待。 后来,李睿在诗词、教育、商业、工业和军队上的一系列发展后,特别是第一扭转高句丽战场上大隋必败的局面之后,女帝杨婵儿就更是把这个男人当成自己的依靠了。 这么多年过去,现在外面的人不知道,但李睿他们夫妻几个可是都心知肚明,虽然,不论是在朝野还是家里,李睿也会给女帝媳妇留足面子。 但是,在这个家里真正做主的其实就是这个赘婿。 自然,女帝杨婵儿对李睿带她回去见公婆是怀着开心和被认可后的喜悦心情的。 毕竟,这可是李睿第一个带回弘农李氏的女人。 这也从某个方面说明了女帝在李睿心中的分量,虽然不是唯一,但那就是第一。 实际上,李睿魂穿过来的时候,原主的灵魂已经完全消散,李睿根本就没有继承到原主的记忆,所以,根本就不知道原主这点执念到底来自于哪里? 所以这么多年,李睿一直都不敢回弘农李氏,就是怕自己不经意之间暴露出什么马脚。 但是,现在这么多年过去,早已是物是人非。何况就连当年“陪嫁”的,可以说是最熟悉自己的随身四婢都已经认可了自己,这也就减少了自己暴露的风险。 加之,现在的修为,不满足这灵魂深处的这点执念,怕是会出问题,这也逼得李睿只有走这一趟。 好在这么多年,处处留心之下,李睿也大致搞清楚了原主的生活轨迹以及有可能产生执念的那几个人。 毕竟,原主是一个非常宅的胆小男人,生活和交际的圈子并不复杂,还是很容易就搞清楚的。 只是,到底是不是自以为的那几个人,李睿心里实在也是没底。 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当然,过来以前,李睿已经以安全为理由,要龙卫对弘农李氏进行了一番暗自梳理。 所以,李睿目前对弘农李氏的人口结构和各自性格都算是了如指掌。恐怕比这身体的原主对弘农李氏的了解还要深的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隋,大业十八年九月初九日。 弘农李氏祖坟山,李睿生父、生母坟墓前。 没有惊动弘农李氏的现任族长,也没有惊动守山的族人,李睿、杨婵儿夫妻二人,在龙卫的护卫下正在烧香。 杨婵儿其实是有点不理解的,按照她的教育所知,李睿应该带着她进入弘农李氏的宗祠,给弘农李氏的列祖列宗上香设拜,才是带媳妇回家的正理。 怎么,李睿会直接带她到自己公婆的墓前烧香? 这实在是让杨婵儿一下子没有转过弯来。 但是,杨婵儿是个聪明女人,知道现在就算是有疑问也暂时不要问的道理。 既然自己的夫君这么做,自然就是有他的道理,先跟着做就是了。 “母亲,睿儿带媳妇回来看你了。你看看,你最小的儿媳妇是不是很漂亮?不但漂亮还很聪慧,关键人家还很厉害哦,是这大隋的皇帝。 您去世的早,我成亲的事情您没有机会做主,都是父亲做主的,我这是做的赘婿,也算是为弘农李氏出了力。 以后,我们母子就都不欠这弘农李氏什么了。” 李睿在小声嘀咕,女帝在旁边可是听的一清二楚。 看来,自己的夫君对父亲没有一点点敬意和爱戴,只是对自己的母亲有点眷念。 “来,婵儿,给你婆母上柱香。” 李睿说完,就把手上正在燃烧的线香给女帝递过来了三支。 杨婵儿接过线香,恭敬叩拜,嘴里也很乖巧的说: “媳妇杨婵儿拜见婆母,是媳妇不孝,一直没能来拜见婆母,请婆母不要见怪。媳妇这里赔不是了。” 说完,杨婵儿上了香,并且毫无九五之尊架子的,给李睿去世母亲的坟头磕了三个头。 其实,杨婵儿这就是做给李睿看的,要李睿看看,我是多么在意你,你去世的母亲我都行了跪拜大礼。 当今天下,我这跪拜大礼,有几人受得起? 李睿也没想到,自己这女帝媳妇会行大礼,但李睿也没有去拦着。作为媳妇,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初次见面,给自己的婆母行大礼。 这没毛病。 行完礼节后,杨婵儿退到李睿身边,对李睿说: “夫君似乎对这弘农李氏没什么好感,那我要不要惩戒他们一番?” “媳妇啊,你真是夫君肚子里的蛔虫,我正有此意,只是不太好出手。你出手,倒是可以冠冕堂皇一些。不过,还是要找个好理由。” 或许是潜意识做怪,李睿感觉自己在这里特别的放松,真的仿佛是在自己母亲的注视下一般。 享受这种感觉的李睿,也就没有急着走,反而就在这李睿父母的坟前和女帝媳妇聊上天了 两人都是第一次来,也就顺便给祖坟山上的其他的,不管是李睿知道还是不知道的墓全部都上了三柱清香。 并且,也无论嫡庶长辈,但凡李睿目之所及,这夫妻两人都给焚烧了不少冥币、钱纸。 一通忙活下来,硬是从红日初升的清 (本章未完,请翻页) 晨忙活到大中午。 九月的弘农,在大太阳下晒着,还是很热的。 李睿有元力护体,自然是寒暑不侵,但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的女帝杨婵儿就有点受不了了。 尤其是两人为了避免麻烦,都带着精致的人造面具,掩盖住各自的盛世美颜。 再精致的面具,戴着的时间一长,就会又闷又热。 但杨婵儿要强,硬是咬着牙硬撑。最后李睿看她实在是有点吃不消了,才放弃在这祖坟山上继续逗留,陪陪这具身体原主母亲的行为。 倒不是李睿故意虐待自己媳妇,只是李睿一边祭扫,一边在检查自己灵魂深处的那丝丝执念。 结果,李睿发现,这丝执念确实淡化了一点点,但淡化的程度还不到十分之一。 李睿就知道,这具身体的原主内心执念的所指,并非全是自己的母亲。 也就是说,原主内心的执念中是有那么一点孝道的因素存在。 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李睿才接着在李氏的祖坟山上祭扫,不停的思考这里的问题到底在哪? 百善孝为先,可以说,这原主混的不好也是有原因的,他居然并不是如何孝顺自己的爹娘。 男人在世,要么为权,要么为钱。 而产生如此执着的执念,一定是求而不得才能产生。 这个李睿在弘农李家,本就是一个小透明般的存在。钱、权与他根本就毫无关联。 李睿在猜测,能给这宅男产生的执念,不是因为未能尽孝而产生执念,那就是因为求而不得的女人而产生执念了。 但,女帝那被大日头晒的发晕的现状,把李睿从绞尽脑汁中给解放了出来。 先不管其他的,自己的媳妇还是要自己疼的。 “好了,婵儿,我累了,我们先找地方休息一下吧。” “好啊,夫君,我是有点吃不消了,看来以后,我还是要学点功夫傍身才好。”女帝在李睿面前一点都不掩饰自己的柔弱。 反正自己什么样子李睿没有见过?杨婵儿自然不会在李睿面前装模作样的。 元力扫过,在祖坟山山脚下,李睿发现了一处院子。 这处院子远离被龙卫控制的守山之人的住所,没有一丝祖坟山边的阴森之气。 相反,整个院子被收拾的很是清新雅致,甚至有一种勃勃生机在这院子中间孕育,院子中有一中年美妇正在忙碌午餐。 粗略的扫视了一下这个中年美妇,李睿不由的浑身一激灵,那刚刚消失的灵魂悸动似乎是动了一下。 这就有意思的很了。 反正自己媳妇有点累,那就就近找个地方歇歇脚,让媳妇缓一缓。 于是,李睿也不顾惊世骇俗,直接把女帝打横抱起,在女帝耳边说: “山脚下有个院子,我们去打扰一下,歇歇脚。等你恢复一下以后,我们再回去。” 女帝虽然也是三十多的已婚少妇,但却是和李睿从来没有这么大白天的毫不避讳的,在光天化日之下搂搂抱抱。 (本章完) 289.族长遗孀,女帝亦是八卦婆 瞬间,女帝杨婵儿的脸就红透了。 女帝此时的风情,哪里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在女帝杨婵儿身上,那成熟的不像话的身体上突然展现出来的女性魅力,硬是把李睿给迷得不知东南西北了。 过了好久,李睿才突然清醒,自我警觉了一番。 自己这段时间,怎么定力这么差了? 难道是,自己媳妇的魅力太强?真是想象不出,自己的女帝媳妇还有这么突然来临的魅惑? 女帝当然第一时间就感知到了抱着自己的李睿的身体变化。顿时又是一阵脸红。 不由自我陶醉了一下,自己这该死的魅力,就是强,让自己这都十几年的老夫老妻,搞得还像恋爱中的小夫妻一样都有冲动。 当然,李睿还是克制着自己那对媳妇魅力的自然反应。 改用公主抱,把女帝媳妇抱到了那个小院门口才放了下来。 毕竟这院子里面还有人,自己抱着媳妇倒是没问题,只是担心女帝面子薄,要是让人看到她被人抱着,会下不来台。 但李睿敏锐的灵觉却观察到了被自己放下的女帝,有那么一丝不舍和怀念自己的怀抱。 顿时,李睿就恨不得扇自己一个耳光。 在这人都不多来的祖坟山山脚下小院,这小院的主人怕是一定不会认识女帝,那自己抱抱自己媳妇,又会有什么问题? 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女帝被李睿从山上抱到山脚下,虽然李睿动用了一些元力,但也是要用一些时间的。 而这些时间,已经能让女帝在李睿怀抱中略略恢复了一些神志和体力。所以女帝被李睿放下后,自然而然的就拒绝李睿再抱她了。 “啪啪啪。” 后悔放下女帝,没有继续恩爱的李睿开始敲院子的木门了。由于是自己亲手放弃了这次恩爱的机会,所以,李睿有点气不顺,于是这敲门的手法就重了一些。 “谁啊?” “这位大嫂,我们是过路的游客,贱内身体有些不适,可否借碗水喝?” 李睿深谙人心,这大隋老百姓大多淳朴。 对旅途中的人最是宽厚和好客,不敢说一定会被屋子主人招待,但旅人求碗水喝,任何一个庄户人家都不会拒绝的。 果然,不长时间后,院子门“吱吱呀呀”的开了,一个精致的美妇人打开了院门。 看到这个美妇人的瞬间,李睿的内心突然悸动了一下,李睿心下大疑: 难道这就是这个身体原主人的执念? 当下李睿故作毫无波澜,礼貌的对着这女人长身一揖,又说了一遍:“这位大嫂,我们是过路的游客,贱内身体有些不适,可否借碗水喝?” 而女帝在这女人开门的时候,也不由得对这女人点了一个赞。 此女虽算不上绝世娇艳的姿色,年纪也有些颇大一些,但确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空谷幽兰之姿态。 加之一身素白,更是让人一见忘俗。 当下,女帝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礼貌的对这美妇人说:“打扰这位姐姐了。” 看到外面确实是一对年青的小夫妻,这美妇人也就没有什么紧张和提防的心理了。 很是好客的说: “穷乡僻壤,又哪里有值得旅游的地方?两位此来必是上了李氏的祖坟山祭扫过了的。想必就算不是李氏子孙,也是颇有渊源。 进来吧,我这死去的男人也是李氏曾经的族长,我也应该招待你们的。” 李睿还没有说话,女帝却听出了一点意思,立即发问: “这位姐姐,如何称呼?既是李氏前族长之妻,何止如此情形?” “你们可以叫我碧莲,我是李氏前族长的一房小妾而已,没有妻子的名分。老族长去了以后,我就对现任族长要求,自请守墓了。” 李睿感受自己灵魂的悸动以后,在联系这个女人的话语和身份,也就清楚了这身体原主人的执念是什么了? 还是真的求而不得,甚至都不可求。 原主这小子,好死不死居然喜欢上了自己父亲的小妾。 这真是作死的情节。还好自己两口子都戴着面具,不然这碧莲和李睿对上,这才是真尴尬。 “既然是老族长的遗孀,从辈分上来算,我就不能称呼您为姐姐了,我看称呼一句婶婶倒是蛮合适。” 女帝也反应了过来,这是自己公公的小妾,自己叫姐姐确实不太合适。也就赶紧自降一辈,不然,自己作为李睿的媳妇,却和李睿的母亲这一辈分的人称姐妹,那李睿还不尴尬? “没事,随意就好,看来我猜测还是对的,你们还真是这弘农李家的族人了。来,来,快进来坐,一会先喝点茶。正好我在做饭,你们就别走了,我在加一瓢米,今天中午就在我这里吃了。 你们可别嫌弃粗茶淡饭的就好。” “好,那我们夫妻两个,就叨扰婶婶一顿饭了。” 自从进了这院子后,李睿就基本不说话了,只是在仔细观察院子里面的环境。 女帝杨婵儿觉得,李睿是见着对方是一个女人,为了避嫌,也有可能是为了不让自己吃醋,所以,基本不和对方搭话。 而变成了女帝和对方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家常。 女帝那是多么心智诡谲的一个人,所以聊了不到盏茶时间,就把这个碧莲婶婶给盘了个底掉。 原来这碧莲也是一个与世无争之人,十四岁哪年,被老族长看上后,迫于弘农李氏的势力,为了自己家族的兴盛,也是不得不从了老族长。 特别是在李睿的生母去世以后,老族长也没有续弦,一直都是靠这个碧莲在陪伴照顾。 但是因为,嫁了老族长快四十年,膝下尤空,也一直没有生一个一男半女的,导致这碧莲一直都没有正式成为弘农李家的主母。 虽然碧莲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以一个妾室的身份在生活,但是实际上,由于她实际履行了弘农李氏主母的管家职责,因此,在族中的威望还是颇高。 但在这个年代,没有子女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女人,后半生也确实是没一个依靠,晚景难免凄凉。 但碧莲却一直都是积极乐观的活着。 老族长去世以后,她虽然也没了依靠。但由于在她管家期间多行善事,攒下了许多人情。 为了避免她一个年轻的俏寡妇受到歹人的骚扰,她就在这弘农李氏的祖坟山山脚下隐居了起来。 这里毕竟是弘农李氏的祖坟所在地,平日里都是有人专门看守的。在现任族长的安排下,这些守墓人,自然也就顺便保护了她这个其实也已经五十出头的族长遗孀。 虽然世界年纪五十出头,但一生没有吃过苦头,加之弘农李氏的庞大财力支持,如今看上去也就如同三十多岁的样子。 也难怪,女帝初见之时,以“姐姐”相称呼。 当然,这院子里面还有两个服侍她的侍女,这两个侍女都是身上有功夫的孤儿,是从小被这碧莲收养并请人教导的。 只是,今天无巧不巧,这两个侍女上午去守墓人居住的地方交代一些事情,就被因为怕影响李睿扫墓心情的龙卫一起给滞留住了。 因此,这院中也就暂时只有这碧莲一人。 好在,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养尊处优,但基本的生火做饭,这碧莲还是能应付的过来的。 所以,看着时辰已经到了中午,自己的两个侍女还没回来,碧莲也是沉得住气,没有惊慌失措的到处寻找,而是安心在家做饭吃。 碧莲觉得仿佛一切皆是冥冥中自有的定数,自己无意中还是做了三个人的饭菜,这不,正好李睿夫妻两人就出现了。 她也就自然而然的邀请两人共进午餐了。 而李睿和杨婵儿这两个不速之客,也没有丝毫的推辞,于是这一场奇诡的午餐就这么开始了。 李睿本来就只是顺着自己脑海中的那一点点执念的指引来的这弘农李氏。现在似乎又正好碰到了这执念中的源头。 所以,李睿几乎是不说话,只是让脑中那一点执念去自己体会、感受他所期盼的美好。 而,女帝杨婵儿更是仿佛找到了一个说话的好听众。 这也是女帝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感觉。 平时女帝可不会对其他人说那么多家常话,但现在一是没有暴露身份,二是抛却了帝王的身份,只是单纯用李睿媳妇的身份来聊天,更是显得轻松自在。 而碧莲也仿佛没心没肺的忘记了自己两个未归侍女的事情。一门心思的陪着这两个称呼自己婶婶的晚辈。 “婶婶,我听说当今女帝的夫君就是弘农李氏的,是真的吗?”女帝看着自己的夫君一言不发,玩心大起,就直接开口试探起来。 “谁说不是呢?只是正因为如此,弘农李氏一直在避嫌,因此这幼子入赘后十几年,弘农李氏一直就没什么发展。也是,朝廷众臣也不会允许外戚干政。” 碧莲也是一脸遗憾的说着。 李睿虽然没有说话,但为了方便灵魂中的那点执念感受眼前人的举动,几乎就是神识全开的状态。 (本章完) 290.一点执念,回首往事不当人 也正因为如此,第一次笼罩在李睿神识之中的碧莲就对李睿的意志完全没有一丝的抵抗力。 结果就是现在这种状态,女帝问什么碧莲就回答什么,毫无一丝隐瞒和不耐烦。 “那你对当年送去入赘的那个李家嫡幼子是怎么看待的?” 鬼使神差的女帝问出来了一个李睿原身最想知道的问题。 “唉,那是一个腼腆害羞的大男孩。” 碧莲一脸不知喜怒神情的描述着。 “那是老族长最小的嫡子,因为他出生时,他母亲遭遇难产,老族长恼恨他害死了他的亲娘。所以一直不是很喜欢他,也对他没什么感情。” “老族长和他大娘子感情很深?” 女帝有点不相信这个理由,要是这个老族长真是因为他大娘子去世而迁怒李睿,那该是多么深爱那个大娘子啊。 可是这也说不通,要是真的深爱,怎么还会出现眼前这碧莲? “确实,那个因为难产而逝去的大娘子是老族长一生挚爱。虽然大娘子在世的时候,老族长也有打野食的时候。” 碧莲说着,哭笑一声,用手指着自己: “比如我。” 然后继续说:“可是,到底是结发夫妻,这家中大小一应事务,老族长全部都托付了给大娘子。这就是性命交托啊。 而且,男人都是贱坯子,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等大娘子逝去了,老族长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深爱这个原配夫人。 以至于,往后的几十年,哪怕我一直都是萧规曹随的按着逝去的大娘子的规矩打理弘农李氏,这老族长也从未想过把我扶正续弦。 由此,你就可以想见,当时大娘子去世时,老族长的悲伤。 所以,就有点恨上了那个克死自己娘亲的嫡幼子了。” 听女帝媳妇和这个碧莲的聊天,李睿算是知道了这具身体的原主对眼前这人的一点执念是怎么来的了。 这碧莲估计再老族长的大娘子去世后,为了能上位,处处都学习和模仿已经去世的大娘子的做派。 以至于原主小时候就对她产生了濡慕之情,后来年纪渐渐长大,而这个碧莲又正是二十多岁、三十岁的年纪,更是很容易就在无意中俘获了少男的一颗春心。 但,一方面是身份的差距,一个是家族的嫡幼子,一个是老族长的妾室,这虽然是没有血缘关系,但却是有悖人伦的。 另一方面,两人的年纪差了十五、六岁,这在当时就是一代人的差距,也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更关键的是,原主对他这个小娘起了不该有的龌龊心思,但这碧莲可是一门心思在老族长身上,心心念念的想的就是如何扶正为弘农李氏的当家大娘子。 两人的关系,一直都是原主一人的自虐之路。 估计,原主能乖乖听从家族的安排,放弃无比尊贵的弘农李氏嫡幼子的身份,入赘杨氏。 也是被这段自己的虐恋搞得心灰意懒,才想着逃避的吧?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想到这里,李睿不由得稍稍影响了一下女帝媳妇的意识海,女帝的意识海在李睿的元力面前,那简直就是完全不设防。 所以,女帝只觉得自己顺嘴就问出来了一句: “那婶婶算是那嫡幼子的养母了,你对这个克死自己亲娘的嫡幼子是一个如何的感情呢?” 这算是刚才问碧莲对嫡幼子是怎么看待的更深层次的追问了,直接问感情了。 “蛮可爱的一个小家伙,我是看着他长大的。可能从来没有享受过真正的母爱,那小家伙对我很是依恋。 也不怕你笑话,我一直没有子嗣,当时我很享受那种依恋。 可是,在那小家伙长大一些以后,我却在他的眼中看到,对我居然藏有男人对女人的欲望。 那时,可把我吓坏了。这小家伙要是不知轻重的说出一点什么来,对他而言就是口不择言,或许就是一个笑话。 但对我们女人来说,立即就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后来,我就刻意和他保持距离,甚至在杨氏的上任族长来提亲的时候,还是我把他推荐给老族长做赘婿的人选的。 我当时那个怕啊,熬了十几二十年,可不能让那小子给我脸上抹黑。 还好,真人菩萨保佑,终于把他给请走了。 不然,真不知道哪个时候就爆出一点什么麻烦,要了我的命。” “是啊,男人有时的只是一种不知轻重,却是能要了女子的性命。”杨婵儿此时也是随着碧莲的叙述在无穷的感慨。 但是小手却是不知不觉中恰到了李睿的腰间,施展出女人都会的必杀技,对李睿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的拎人大法。 其实这要是李睿不想受罪,直接收紧一下肌肉,女帝休想得逞。 可是李睿自己都觉得这具身体的原主是个有点变态恶习的玩意,就更不会阻止自己媳妇的家法了。 不但不会阻止,李睿还要千方百计放松腰部肌肉和克制住元力自我保护反击的本能,方便女帝掐的顺手,不至于震伤到女帝。 听到女帝从女人处世艰难的角度来附和自己的话,碧莲仿佛也是找到了一个知音,也放开了说: “哎,谁说不是呢,不过那小子也还算是有点良心。 在弘农李氏时就一直谨言慎行,还是尊敬我的。嫁出去成为杨家的赘婿后,也从来没有回来折腾过,也就更不谈私下联系了。 现在这也快小二十年了,当年那点青春懵懂,恐怕也就只是一个回忆或者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了。 毕竟,我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婆子,去谈年轻时的过往,也就真只是一个吃饭的作料了。 不然,我也不会在您两位这么面生的客人面前说这么多了。 时间果然是世上最好的灵药,就没有他不能摆平的难题。” 看到碧莲如此洒脱,如此随意的谈起这些事情,完全是一种无悲无喜的状态,李睿还没什么反应。 意识海灵魂深处的那一丝执念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先反应了过来。 原主听到自己虐恋的女主,居然只是把他当成了一个故事,不但自己放下了,而且还经常把他当做笑话讲给别人听以后。 其中有女人,对自己的魅力的炫耀,有对原主的丑化打击。 这样子的结果,根本就是原主所从未想到过的;这样子的碧莲,也是和原主这么多年内心一直肖想的那个影子完全不一样。 原主一直以为,对方在知道自己的单相思以后,会有所表现。 想当年,这碧莲年轻时对李睿却总是态度暧昧,从来都是模棱两可的语言,要是,碧莲在第一时间就能打击、扑灭原主心中的妄想,原主又怎么会有如此深的执念。 或许,这碧莲眼中原主就是一个孩子,她根本就不会同孩子去计较这些事情,每每遇到事情,也总是搪塞过去就算完。 也就是说,原主一颗真心,终究是错付了。 理解了这些道理后,那丝丝执念先是在灵魂深处剧烈的进行着抖动,然后并不是如同传说中的那样缓慢消散。 而是,剧烈抖动之余,在共振的频率到了一定的程度,这股原主最后存在过的印记,那一丝执念,猛然膨胀,然后轰然炸开。 要是普通人,这丝执念的爆炸,足以摧毁这具身体的全部意识和灵魂。 但,很可惜,李睿的意识海无边无岸。 而且在意识海上还有元丹沉浮主宰,关键是在元丹的头顶上还有一个李睿完全没有摸透脾气的《南海天经》,所以,李睿自身的安全是有绝对实力保障的。 饶是如此,李睿的脸色还是白了一白,好在有面具遮挡,没有人发现李睿的这点变化。 而,在执念爆炸后,并没有马上消逝,余烬还在李睿的意思海中到处飘飞。 这明显和李睿意识之力不同的粉红色执念余烬,试图对李睿的意识之海进行污染,也就是打不赢你,也要恶心你一下。 突然,李睿意识海中的南海天经拼命的抖动了一下,那准备散逸而去污染李睿意识海的一丝原主执念余烬,仿佛被长鲸吸水一般,被南海天经点滴不剩的给吸收了。 不一会,南海天经向阴阳元丹输出了一股浑厚至极的能量,这股能量直接在阴阳元丹中打了一个转,最后进入了李睿的灵魂之中。 瞬间,李睿的灵魂仿佛是吃了大补药一般,原本还有点虚幻的灵魂已经渐渐的凝实了起来。 而,李睿正在拼命压制的境界却又有点松动的迹象。 这让李睿大吃一惊,没想到只是原主一点点残余的执念,居然蕴含这么庞大的能量。要是自己没有无边的意识海,没有这无意中取得的南海天经,这原主自爆执念后的力量,足以让自己瞬间脑死亡。 看来,原主对自己穿越而来使用了他的身体的怨念也是颇深。 或者,李睿有一种感觉,原主的灵魂在他死亡后其实并没有消散。 而是伪装成一丝执念藏在自己的灵魂深处,伺机夺回身体的控制权。 (本章完) 291.步步惊险,世上哪有无辜人 不然仅仅一丝执念,焉能有如此强大的灵魂能量存在? 看来这次弘农李氏之行,还真是解决了一个巨大的修炼隐患。 原来,这经过南海天经的吞噬,又被阴阳元丹清理过的能量,是最为精纯的灵魂能量。其中,再无一点点原主的执念或是任何情绪等等意识存在,只是简单的能量了。 此时,李睿终于发现了南海天经除了可以提纯阴阳元力以外的另一个作用,可以吞噬灵魂转化为灵魂能量供自己吸收使用。 李睿在这里拼命压制自身境界快要松动的修为。也就没有再释放自己的意识之力去影响女帝和碧莲的交流。 反正自己灵魂深处的那一点点原主执念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李睿的灵魂和身体的融合度已经到达了百分之百。 李睿自然不会再去浪费自己的能量干什么刺探人心的事情,主要是李睿现在根本不会对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有什么小心思。 哪怕是因为有原主的一丁点影响,让李睿对碧莲有天生的好感,但实在是口味不对,李睿绝对不会对碧莲有什么想法。 这一点,女帝也很自信,不说李睿的众多女人,环肥燕瘦、性格分明,就自己一个人,就能把这个李睿儿时的白月光给虐的渣都不剩。 尤其是女帝杨婵儿发现,李睿已经有点心不在焉的情绪以后,就更能确定,夫君现在已经完全放下了以前的白月光。 心中开心的杨婵儿似乎身上的疲劳也一扫而空。 在聊天之余,大家简单吃了一顿午餐后,小两口也就友好的告辞了。 这碧莲不愧是跟随了弘农李氏老族长四十多年的女人,江湖经验老到而自然。 虽然碧莲热情的接待了李睿夫妻两口子,但却仿佛对其他人的事情没有兴趣一般,根本就没有打听小两口的一点点的隐私。 而但凡杨婵儿提出的所有问题,碧莲都回答的仔仔细细,唯恐回答的不清楚、不完整而给杨婵儿造成什么误会。 于是这就给女帝杨婵儿和李睿夫妻两人造成了很好的体验感,以至于这两人也一直都是对这碧莲客客气气的,甚至女帝还一口一个婶婶的称呼这碧莲。 在他们这小两口看来,这个碧莲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却是具有男子的大气,整个人相处起来非常舒服。 反正也达到了来这里一趟的目的,午餐后,李睿也强行压下了自身松动的境界,继续维持在现有的境界。 然后,李睿也就征求女帝的意见: “还去不去那李氏的祠堂拜祭一下?反正也是来了一次。” “随夫君你的意思,只是恐怕你不大想和闲杂人等打交道,而且我们是微服而来,会不会给弘农李氏一个错误的信号?” 女帝想得比较多,自己两口子随性而来,但在其他人的感官里,自己这两口子,怕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才会回李氏求助。 一旦被他人过度解读,那自己两口子的随性而为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不值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 可是既然来了,不去一次李氏家祠祭拜一番又说不过去。 李睿稍稍思索了一番以后,对女帝说: “简单,那我要十二去清场就好,反正我们是祭拜自己内心的平静,又不是祭拜给别人看,无需有其他人在场。” “我觉得可以,但现任弘农李氏的族长要在场才好,虽然我们无需祭拜给人看,但我们祭拜的时候,还是需要有人在现场伺候一下香烛的,对吧?” 虽然自己的女帝媳妇说的委婉,但李睿明白,这是自己媳妇给自己长面子。 自己只是一个入赘杨氏的弘农李氏嫡幼子,在族谱中早已和其他家族出嫁的女人一样,被算作了外人。 这也是李睿开始不愿意去家祠祭扫,而直接去祖坟山祭扫的原因。 他李睿是赘婿,家谱上都不一定还能留存有自己的名字,你去家祠祭扫算是怎么一回事。 但,有女帝这么一说,把弘农李氏的族长叫过来伺候香烛。 那以后,这弘农李氏的族谱上就必然有他李睿的名字。哪怕他是赘婿,也必然会出现在了李氏族谱上。 不然,你以为哪个赘婿都可以把主家的媳妇带回来祭拜家祠的? 何况,这个主家还是当今天子。 在小院门口和两人客气的告辞,一直目送到小两口的背影都看不见了以后,碧莲才姿态优雅的回到了餐厅之中。 一直走到餐厅中,在刚刚三人坐着的吃饭的餐桌旁,再次坐到自己刚刚坐的位置时,碧莲全身的汗水才如同瀑布一般狂涌而出。 一直连着喝好几杯白水以后,碧莲才从虚脱了一般的状态中略略恢复了一点。但,依然坐在座位上,久久站不起来。 谁都不知道,碧莲有一个趋吉避祸的天生本能。 当年,她敢以十四岁的年纪嫁入弘农李氏,就是这个本能给她的提示,当年虽然是李氏老族长在不当人,强逼她的家族,一定要娶她。但若不是她的本能告诉她,嫁过去以后,一身顺遂。 她也不是那么容易妥协的性子,怕是到时候会根本不顾家族的兴衰,一走了之。 而选择这个地方隐居也是本能在驱使她,让她认为在这里隐居是好处大于弊端,吉大于祸的。 就在今天早上,她的本能就告诉她,今天是个好日子,必有贵人来。 所以,她一大早就打发自己的两个侍女去守山人哪里借一些桌椅板凳,因为这个时代,贵人出门都是前呼后拥的,她的院子太小,座椅不够坐的。 即便是两个侍女一去不回,她也丝毫不慌,因为她有预感,自己的两个侍女并没有性命之忧。 可是就在她准备做午餐的时候,她的本能告诉她,她可能会遇到灾祸,而且是避无可避的灾祸。 于是,她的院子外面就响起了敲门的声音。 当敲门声响起的时候,碧莲差点掉头就跑,可是她知道这就是宿命,是自己躲不了的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命。 只有勇敢面对,或许还能获得一线生机,要是自己掉头就跑,跑不跑的了先不说。就算是跑成功了,以后自己的日子,将是一片灰暗,说不定那天就会路倒沟埋。 于是碧莲壮起十二分的胆子,去打开院门,迎接这只属于自己的挑战。 让碧莲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是,院门外并没有凶神恶煞,只有一对明显是小夫妻的男女。 很明显是这做媳妇的身体不太好,好像是累着了,碧莲看着这做媳妇的鞋子还是很干净,估计是这做男人的一路抱着媳妇下山的。 那男的话语比较少,而那做媳妇的却是一个话痨。 两个女人,很快就你一言我一语的混熟了,并且那小媳妇也很有礼貌,一口一个婶婶的叫着自己。 要不是碧莲的本能一直显示自己还在大凶的范围内,碧莲根本就无法判断自己的大凶到底在哪里? 于是,碧莲就一边观察自己的本能指示,一边热情的接待他们。 可就是在她接待这两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小夫妻,开始吃饭聊天的时候,她那趋吉避凶的本能发生了极大的变故。 这种变故是她活了五十几年从未遇到过的现象,她的本能在吉和凶之间来回摇摆,一会大吉、一会大凶的。吉凶之兆不停的变化,这就说明眼前两人随时都有要自己命的可能。 但只要自己应付好了,也能逢凶化吉。 所以,碧莲在热情的招待两人吃饭之余,在聊天中,不管是涉及到什么问题,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全是说的实话,没有一丝一毫的欺瞒。 她不敢赌,不敢拿自己的命去赌对方对自己情况的一无所知。 所以,她只有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情。 但,就算是这样,直到吃完饭,那吉凶之兆还在瞬息之间转换。 直到刚刚,她喝了四五杯白水之后,她的本能才告诉她,她安全了。 碧莲的本能是对的,在她和女帝聊天的过程中,李睿有无数次想直接摧毁灵魂中执念所关注的对象。 只是碍着女帝在身边不好下手罢了。 要不是执念在吃饭的时候,被他们的聊天激励着自我爆炸而毁灭,让李睿的身体和灵魂的融合度达到了百分之百,让李睿以后的修行之路不会因为身体和灵魂的融合度而有出现变故的可能。 李睿一定会在和女帝媳妇离开院子以后,安排人或者就是自己隔空用元力弄死这个乱了这个身体原主心智的女人。 而,女帝随着和碧莲聊天的深入,想替自己夫君铲除这个曾经的遗憾也好,污点也好的心思也是越来越重。 但,在午餐结束的最后,看着李睿对眼前这个碧莲的不耐烦,女帝就知道自己的夫君,已经完全不把这个女人放在心里、放在眼里了,女帝才选择罢手。 所以,这看似简单的一顿午饭,碧莲确实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立即就是身死道消,万劫不复。 (本章完) 292.家祠祭祀,谁家赘婿上族谱 人都说伴君如伴虎,今天这顿午餐,碧莲也是值得骄傲,她相当于陪伴了两只老虎吃饭,而且这两只老虎都是对她有敌意的。 关键是,碧莲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哪句话就会招致老虎的杀心。 就这样的一种几乎必死的凶险境况,碧莲她居然活了下来,真可谓是气运极好之人。 心情镇定下来的碧莲,现在正在不断试探自己做出不同决定后自己前途的吉凶。 经过多次的试验,目前为止,她的天生本能已经完全指向了大吉,不过这种大吉是在她做出立即离开的决定后出现的。 但凡她有一点想要继续留下来的念头,本能就立即会出现大凶的征兆。 那也就是说,这里一定会出大事。自己只有立即远遁才能保住平安。 碧莲没有任何犹豫,立即走入自己的卧室里面,拿出衣柜中早已准备好的包裹,对着镜子开始了化妆。 半个时辰以后,一个满头银丝,满脸褶皱的老太太,从这弘农李氏祖坟山下的小院后面无声无息的离开,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之中。 而此时。 李睿正在女帝的带领下,在弘农李氏的家祠祭祀李家祖先。 弘农李家当代家主、族长,李睿同父同母的亲大哥李见仁正在旁边恭敬的伺候香烛。 此时的女帝和李睿都去掉了戴在脸上的面具,用本来面目面对这满堂的祖宗灵牌。 这是对祖宗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李见仁也是在午休的时候,被人从被子里给提溜出来的,开始还以为是遭遇的土匪绑票,吓得要死。 后来听说只是要自己去家祠伺候香火,也就没那么紧张了。 要到家祠上香祭拜的一定都是李氏族人,自然不会把他这个当代李氏族长给宰了。 心态稳定的跟随把他提溜出来的人来到李氏家祠后,刚舒缓的心情又紧张了起来。 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幺弟,那个十八年前送去洛阳杨氏入赘的李睿。 倒不是他们兄弟之间感情有多深,之所以一眼就能认出李睿,只是因为李睿这十八年几乎就没有老去一丝半点。 依然如十八年轻一般的少年模样。 由不得他不一眼就认出来。 那么,陪着自己幺弟的那个自带强大气场的女人,不用问,那就是当今女帝杨婵儿了。 想想,李见仁也就更加确认了,也只有当今陛下手下才有那么多高手,才能直接封闭这家祠周边,而且在不惊动其他人的情况下,把自己给带了过来。 “臣光禄大夫、弘农李氏家主李见仁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叩见睿亲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由于李睿是帝夫的原因,弘农李氏的每任族长都会被御赐为光禄大夫,在朝廷中有个官职,也就算是官身。 有了官身以后,不管是面对地方官吏还是士子儒生,都可以用一种平等的地位进行交流。 否则,哪怕你是世家望族,若是你没有功名、没有官职,你见了一个七品县官你都得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下回话。 这也是李睿入赘后,弘农李氏得到的好处之一了吧。 看到自己夫君的大哥一下就把自己给认出来了,杨婵儿也没有太多的惊奇,毕竟这些身份都是明摆着的,有个脑子就能猜到。 “平身吧,这次朕和睿王只是路过此地。睿王自从入宫以来,一直没有机会回来看看,这次正好有时间,就来祭拜一下祖宗。 而且,朕这么久没有过来,虽然不算有错,但也算是失礼,也一并上香祭拜一番,卿负责照顾一下香烛就好,无需紧张。” 既然这李氏族长都行了君臣大礼,杨婵儿自然也就摆出了帝王的款来进行这次祭拜了。 所以,这次祭拜,就成了李睿跟在女帝后面对自己祖宗进行祭拜了。 虽然,祭拜礼仪流程本身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但女帝亲临自然是要一切从简。 于是,也就是女帝和李睿各自给李家的祖宗和李睿的父母的牌位各自上了三柱清香,这就算是祭拜完事了。 李见仁看他们如此尽心也是非常感动,很自然的说到: “陛下也是第一次到弘农李氏,是否可以多留一会,臣做向导带陛下各处参观一下?” 杨婵儿没有回答,而是看了一眼李睿。 就这看的一眼,就让李见仁心旌乱动。女帝看的这一眼说明了什么? 说明女帝在征询李睿的意见。 什么是帝王?什么是皇帝? 那就是乾纲独断的代称。 那就是帝王做决定,其他人只有跟随的道理。 可是,今天让李见仁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女帝做一个决定之前,在征询李睿的意见。 这至少说明了一点,李睿现在非常受到女帝的宠爱,女帝愿意听一听李睿的意见后,再做决定。 李见仁最多也只能想到这一步了,他是绝对不会想到现在女帝和李睿之间真正做主的那个人是李睿。 杨婵儿见李睿轻轻点了点头,也就对李见仁说: “朕也正有此意,你把无关紧要的人先清理一下,一会有人会协助你的。” 李睿此时也对暗中跟随的赵十二下令: “配合李氏家主,清空无关人员。” 大约一炷香功夫以后,赵十二走了进来,跪在地上禀报: “启禀主子,已经清理完毕,但有部分李氏族人,李氏族长要求留在原地。估计是想觐见陛下天颜。” 赵十二是对着李睿说的,虽然女帝听到了,但是,流程上还是需要李睿再向女帝汇报一次的, 由于有第三人在场,李睿也用比较正式的口气对女帝说: “陛下,这李氏族长还是留了一部分闲杂人员在参观的道路上,恐怕这安全隐患会大一些了。” 听到李睿这话,女帝俏皮的白了他一眼。 他们夫妻心里都明白,当今之世界,能在李睿面前刺杀女帝的人真还没有一个。 也就是说,有李睿在,女帝的安全是有绝对的保障的。 但是其他人可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知道,尤其是李氏族长李见仁听到这么一说,差点吓出心脏病来。 女帝还没有表态以前,他就赶紧跪在女帝面前,磕头如捣蒜的解释: “启禀陛下,留下的都是李氏嫡系族人,不是闲杂人等。都是仰慕陛下,意图觐见天颜的忠诚之人。请陛下明察。” “算了就相信李氏族长一次,睿王,陪朕一起去看看吧。” “遵旨。”李睿有模有样的说着。 没办法,自己媳妇是皇帝,哪怕自己夫纲再正,在其他人面前,该给自己媳妇的面子一定要给足。 “多谢陛下信任,请随臣过来,这边请。” 李见仁感激涕零的带着女帝和自己的幼弟开始参观弘农李氏。 “这个院子是我们嫡系长房的聚族之处。” 李见仁指着周围的院子给女帝介绍。 “对面就是其他旁支的聚集之处。不瞒陛下,我们几房之间的关系并不太好,所以大家都分院子居住。 刚才,我已经把在这边所有的旁支弟子都赶了回去。应该不会有人打扰陛下的清静。” “嗯,很好。”女帝点了点头,表扬了一句。 这三个字,就如同天降伦音,一下就把李见仁给激励的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的精神百倍起来。 于是李见仁的腰弯的更低了,他知道自己,自己弘农李氏的机会来了。 自从自己的这个幺弟进宫成为赘婿以后,弘农李氏被朝廷众臣打压,被皇家杨氏提防。 整个弘农李氏,一直都是要死不活的样子,整个十八年多,硬是从七大门阀世家排名第二一路下滑到最后一名。 这要不是有这么一点和女帝的香火之情,其他势力怕对付的太过火了招来帝夫的不满,去女帝面前哭诉。他的这弘农李氏,早就被其他门阀世家排挤出了七大门阀之列了。 今天,虽然来的突然了一些,也来的晚了一些,但毕竟是女帝亲临弘农李氏。哪怕其他人再妒忌,再打压,也是压不住弘农李氏了,这就是弘农李氏崛起的契机。 “主子,对面,在李氏旁支的院子内有杀气传来。” 就在李睿装模作样走在女帝身后,参观着这个他其实也是第一次来的李氏大宅的时候,耳边传来赵十二的紧急传音。 看到对面李氏旁支居住的院子,大约有一百来米远。 李睿也就没有去想太多,他一点都不着急,现在哪有什么武器能在这么远的地方发难的?除非对方是有自己黑山卫的枪械还差不多。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李睿还是和女帝靠近了一点。 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大意,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看着李见仁带着女帝和自己从家祠出来,一直向外走。 这也是女帝的意思,她不想多逗留,也就是一边离开,一边顺路参观一下弘农李氏而已。 不然,你还指望女帝住下来,好好体会一下李氏的生活? 想什么呢? 没有在祭祀完,直接不打招呼的离开,就是给了弘农李氏的面子。 (本章完) 293.主动出击,绝杀风吹人头落 本来,来的时候就没有和李氏提前打招呼,也就是说,女帝本来也就是没有把弘农李氏放在眼里。 现在能给弘农李氏一个公开亮相的机会,就是抬举李氏了。 随着女帝逐渐向外走去,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多。本来在家祠中就只有女帝、李睿和李见仁三个人。 但慢慢的随着女帝的公开亮相,首先是女帝的几个贴身侍卫从隐藏的暗处走了出来,公开保护。 然后是,龙卫的贴身防护层出现,把女帝和李睿保护在中间。再向外走,道路旁边李氏的一些被允许留下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现场人虽然多,但都恭恭敬敬的跪在路边,没有哪怕是那么一点点乱糟糟。 眼看着就要经过李氏旁支所居住的院子。李睿突然觉得对面院子里面的杀气几乎凝聚成了实质,也就是说,对方要出手了。 被动等待一直都不是李睿的特点,李睿崇尚的是“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理念。 所以,李睿用自己的意识力在赵十二的意识海中下令: “对方院子内杀气凝聚,几乎已经成了实质,一定有超级杀手,龙卫安排五个小队,由卫星境带队,立即出击,务必要留有一到两个活口。其他龙卫立即加强警戒。” 听到了“立即”两个字,赵十二马上就命令他早在发现杀气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的应急小组,立即出击。 在李睿发出命令的两个刹那之后,也就是在女帝和李睿携手距离那李氏旁支居住院落大约二十米的时候,那院内突然传出一些兵刃撞击之声,以及“啊、啊”的惨叫声。 但当女帝和李睿距离那旁支的院落十米多的时候,也就是大约几步路的功夫,院落内的一切杂音也就都消失了。 只是,冲天的血腥气味,一时半会却也是压不下去了。 女帝自然也是闻到了这味道,不由得眉头一皱,抓住李睿的手微微一紧。 李睿自然是感受到了自己媳妇的担心,对着自己的媳妇微微一笑,轻声说:“没事,都是小事。” “嗯。” 听李睿这么一说,女帝果然也就不再提此事,只是安静的随着李睿慢慢前行。安心的参观李氏老宅的建筑风格去了。 女帝这么不在乎,但是作为李氏家主的李见仁却是不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他也是嗅到了那浓浓的血腥味道。 当下,李见仁就吩咐了,出了家祠后就紧紧跟在自己身边的李家嫡系的几个亲信: “快去查看一下,那些泼皮杀才又在干什么?” 李见仁这时心中有一万头操泥马飞奔而过,平时,这些旁系分支的人不知好歹的闹一闹,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也就算了。 可是,今天自己瞅准女帝心情好,好不容易请动女帝在弘农李氏露个脸,这些旁系子弟是在干什么? 要不是一个祖宗,李见仁杀人的心都有了。 要是这些旁系分支惊动了圣驾,坏了他弘农李氏的发展大计。今天的接待圣驾事情完毕之后,他是一定要请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家法,杀一儆百的。 其实,已经轮不到他李见仁出手了。 不然,你以为那旁系分支的院落中的冲天血气是怎么来的? 就在李睿携手女帝走过不足十米距离这段时间内,围墙里面除了有三个准备行动的杀手被不知名的力量震的晕厥以外。 整个弘农李氏旁支居住的大院内就再无一个活物了。 本来由卫星境的强者出手,是不用弄的那么血腥的。完全可以只灭杀灵魂或者是脑死亡就好。 可是,当赵十二等人带着人潜伏过去以后,看到了这些杀手居然准备了攻城弩等杀伤力巨大的器械后,心中的怒火也就压不住了。 再看到除了那四五十个与众不同打扮的杀手以外,还有数量众多的老百姓打扮的普通人在旁边协助。 时间紧迫之下,赵十二也没有时间或是心情去甄别谁是杀手?谁是帮凶?谁是无辜者? 反正,在这里的就不会有无辜之人。 于是赵十二下令“绝杀”。 不管这个绝杀在其他地方是什么意思,在龙卫内部的意思就是最短时间内,用最简单的方法,杀绝眼见所见的全部敌人和疑似敌人的人。 所以,龙卫的高手们不会去用花哨的没有痕迹的击杀灵魂或是要敌人脑死亡的办法。那需要精细的操作,太耽误时间了。 院子又有那么大,人又那么多,自然是用效率最高的割喉或是砍头的方法来的最快。 一时间,十六道身影如鬼魅一般,不断在这旁支族人聚居的院子内快速闪现。 每一次闪现都会带走一条或是数条生命 想想,五个小队队长加上赵十二,六个卫星境强者,带领十个巅峰大宗师,绝杀最多不过是中级大宗师境界的四五十个杀手,以及一两千对他们来说只是普通人的弘农李氏的旁支子弟。 会花费多少时间? 事实证明,只花费了李睿搀扶女帝走了十米距离的时间。 这是需要一分钟,还是两分钟,反正是不好计算。 因为女帝是一边走一边参观李氏的建筑风格,顺便还要听一下李氏族长李见仁介绍一下,李睿小时候是在这些建筑里面如何的淘气或者是受气的光辉过往。 但顶天了也就不会超过五分钟时间,李氏旁支院子里面连一条活着的狗都没有了。 在弘农李氏的大门口。 “爱卿回去吧,以后这弘农李氏你要用心打理。” 女帝也就只点拨了一句,并没有多说什么。 一是她是帝王,本就不会对臣子说的太直白。二是她只是隐隐觉察到了一些事情,还没有得到李睿的实锤认证,她也不可以妄言。 但李睿却没什么顾忌,在离开之时,才对自己的亲大哥说了一句: “以后的弘农李氏最好是耕读传家,不要再有门阀的想法了。” “谨遵圣上教诲,谢睿亲王指点。微臣恭送陛下、睿亲王。” 虽然李见仁不知道这公母两个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具体的指向?但磕头谢恩、送行总是不会错的。 等李见仁从地上爬起来,女帝和李睿乘坐的御撵早就走远了。 李见仁也不知道旁支院子里面的具体情况,也不敢随意走动,就那么在原地站着等消息。 大约一个多小时以后,他派去打听分支族人居住那个院子里面到底发生什么事情的亲信,才终于回来报告了。 只见他派去的三个亲信队长,两眼发直,口吐白沫而不自知。 回来看见了李见仁以后,就犹如地狱的鬼魂仰望神明,只一个劲的抱着李见仁的大腿在那里就开始了嚎啕大哭。 “别嚎了,到底什么情况?” “禀家主,旁支院子里面血气冲天,但凡目力所及,再无一个活人。奴才仔细观察,多数人都是一刀撂倒,毫无反抗能力。” 李见仁派去的三人亲信中有两个不断的呕吐,只有一个年纪稍长一些的,好不容易回过了神。 狠狠的给了自己两个耳光后,终于调整好了状态,向李见仁汇报了发生在旁支院子内部的事情。 “不就是死人吗?你们难道还见少了?他们两个怎么会这样?” 李见仁到底是李家家主,也有许多见不得光的事情是安排自己这几个心腹去干的。自认为自己的人还是见过风浪的,但是,今天这几个心腹怎么这种表现? “禀家主,我们是被旁支院子里面突发情况给吓住了。 院子里面,旁支一共五房,包括主子、奴才一共一千九百一十五人,所有人,不论妇孺儿童,包括狗、猪都全部死亡,无一活口。” “嘶。” 李见仁倒吸一口冷气,此时他才大致意识到李睿和女帝离开的时候给他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他用有点发抖的手按住自己亲信的肩膀,问: “什么时候发生的?怎么我们事先完全不知情?” “可怕就可怕在这里。”情急之下,那个年长的亲信也没有再用敬语,而是直白的对李见仁说: “小七是带队常年负责监视旁支院子的,我和小五是后来带队赶过去的。我们赶过去的时候,有的飞起的人头还没有落地,有的人头还在地上乱滚,现场一片地狱的惨状。” “你的意思是?”李见仁似乎明白了自己这个心腹要表达的意思。 “是的,我们开始以为是自己去晚了,所以一个人杀人者都没有看到。 可是,据常年监视旁支的小七说,这旁支好像是准备协助一些杀手干点什么? 连攻城弩都架设好了,就等最佳发射时机了。 结果,先是那四五十个杀手率先被杀,然后就是整个院子被屠杀。 最恐怖的是,他们整个监视小队,从头到尾也没有见到一个杀人者,整个现场只能感受到一阵阵清风吹过,只是这风吹到哪里,哪里就是人头落地,鲜血纷飞。 分支的院子虽然很大,占地很广,但您想想,风吹过一个再大的院子也是用不了多少时间的呀。” (本章完) 294.恐怖之下,李氏门阀变世家 李见仁想了一下,默默点头,确实,再大的院子,一阵风起,很快也就给吹透了。 但他没有打断自己心腹的汇报,他也是想仔细听听,接下来只听自己的心腹继续说: “前后,大约也就是只有短短不到三分钟后,这风就停了。风停了以后,整个旁支的院子里就再也没有活物了。 包括监视小队里面两个潜伏进院子里面去的兄弟,也就这么没了。” 李见仁仔细回忆了一下当时的情况,开始出家祠以后,李睿一直是跟在女帝身后的。 只有到距离旁支院子不到二十米的时候,李睿突然上前和女帝十指相扣。当时,自己还觉得,这幼弟确实不是一般人,对女帝的感情那是拿捏的死死的,两人显得恩爱异常。 然后,大家磨磨蹭蹭,一边参观,一边听自己讲自己幼弟年少时的糗事,等走到距离旁支的院子不到十米的时候,女帝似乎对李睿问了一句什么? 而李睿又给了女帝一个安心的回复后,两人又恢复了女帝在前,李睿错后半步跟随的情况。 就是在李睿和女帝再次分开的时候,自己闻到了冲天的血腥之气。 也就是说,整个过程也就是,自己陪伴女帝和李睿走的十米距离时间内发生的。 整个旁支啊,一千多,接近两千人啊,就这么三分钟内化为乌有。 李见仁虽然贵为弘农李氏的族长,此时人也麻了。 虽然旁支的灭族,让很多李氏的生意收到了影响,也是一时半会很难恢复,但却是为他这个族长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毕竟是帮李氏切除了一条寄生虫,还是利大于弊的。 让李见仁感到恐怖的是女帝的心性和所拥有的实力。 那旁支中可是有好几个大宗师境界的高手的。 要不是有那么几个大宗师境界的高手,他李见仁也不会如此忍让旁支如此嚣张。 倒不是主脉嫡系灭不了那几个大宗师,只是双方这么一拼杀,因为兄弟反目、同室操戈,会招致外人笑话不说。 讨伐过程中,旁支的核心战力出手,主脉的实力也必然受损,怕是无法再段时间内恢复元气。 会白白的便宜了其他的门阀世家在其中抢生意,捡便宜。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李见仁也是不屑为之。 这才让李氏内部,嫡庶矛盾越演越烈。 而今天女帝的力量出手,就仿佛是九天雷动,让旁支完全没有还手的机会就那么悄无声息的覆灭。 那,有一天,女帝要想覆灭弘农李氏的主脉嫡系需要更多的时间吗? 换句话说,就自己主脉嫡系拥有的力量,能抵抗女帝这种绞杀吗? 不说是抵抗,能多坚持几分钟吗? 李见仁知道,主脉恐怕也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那旁支的几个大宗师的死法和内院那些毫无武学基础的奴婢的死法是一样的,都是被人瞬间枭首。 这说明什么? 说明大宗师境界的强者,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些女帝派来的杀神眼里和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毫无区别。 要知道,大宗师可是这世间武道修为的顶端,最顶端了啊。 关键是,女帝还没有出动黑山卫那些用热武器的杀神。仅仅只是凭借远超大宗师境界的武力值就轻松做到了这一点。 这种实力,你让李见仁如何有勇气与之对抗? 更何况,当时女帝护卫保护的重点一定是女帝和李睿所在的位置。 在能保障两人的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才会安排人出手清除杀手刺杀的隐患。 也就是说,女帝动用来清理旁支的力量,恐怕都不到其自身实力的十分之一。 弘农李氏主脉的实力是比旁支要强的多,甚至可以说是强上好几倍。 但是,这能让主脉面对女帝高手的屠杀时可以自保吗? 作为弘农李氏族长的李见仁,毫无信心。 今天见到的女帝,一直是温婉的,偶尔露出的一点点兴趣也是只针对李睿儿时的一些趣闻趣事。 并没有表露出一点点帝王的杀伐决断和刚毅果敢。 自己在女帝面前也只提了一句,旁支和嫡系主脉的不和,结果呢。十米之间整个李氏旁支被杀得干干净净。 李见仁相信,不但是这里的旁支宗族,就是在外经商为官,今天没有在家的李氏旁支,恐怕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女帝这事要干什么? 这就是李见仁有着大恐惧的地方,他没有想明白,自己要怎么样才能保全弘农李氏这一脉嫡系。 旁支已经没有了,虽然旁支在的时候,总是和主脉嫡系闹矛盾,但是这就像两个性格不合的人走夜路,吵吵嚷嚷的虽然很气愤,但却心里都不害怕。 现在就剩下主脉一支了,真成了一个人走在黑暗的巷子里了,虽然旁边没有人碍事了,但却莫名的害怕。 此时这弘农李氏家主脑子里只有女帝和李睿临走时的那两句话,纠缠很久很久以后,李见仁终于明白了女帝和自己幼弟的意思。 “好好打理李氏”,“以后就耕读传家,不做门阀。”。 这很明白,自己还是弘农李氏的族长,这点是女帝亲口认定了的,关键是自己幼弟李睿那句“耕读传家,不做门阀”,看来李氏的门阀之路是到头了。 自认为已经领悟到陛下深意的李氏族长,当天就开始下令,关闭全国的生意、遣散大量的伙计,只留下家族附近的口粮田之后,把各地置办的无数良田、美宅全部变卖。 也就是说短期内,弘农李氏从一个可以局部左右朝局、操纵市场和地方财政的门阀世家,迅速蜕变为一个以耕读传家,家中多有子弟在朝为官的书香世家。 这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门阀世家有人脉、有死士、有野心、有能力,随时可以左右朝局,甚至推翻王朝。 帝王的王位若是没有天下的门阀支持,怕是也不那么牢靠。 也就是说,这天下是门阀世家和帝王共治,帝王需要尊重门阀世家。 而书香世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更多的是依附当朝帝王,为帝王意志所指而奋勇向前。 更多的是做帝王、朝廷的走狗。 这就相当于是从帝王的合作伙伴自己降级为了仆人。 虽然面子上不好看,但从女帝屠灭李氏旁支的狠辣来看,弘农李氏也别无选择,要么臣服要么灭亡,绝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当然,李氏的这种变化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但至少李氏家主的家主令已经发出,也就是给女帝表明了态度。 天到傍晚,李睿和女帝已经在弘农郡的郡制所,弘农县城的春风细雨俱乐部内的院子里吃晚饭了。 虽然李睿早已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但女帝可不行。而且李睿为了让自己表现的更像一个普通人,更是一日三餐,顿顿不缺。 “夫君,看来这弘农李氏的族长倒是一个明理之人。” 听到了情报署报告来的的弘农李氏对所有李氏族人下达的收缩家业的家主令以后,女帝在吃饭的餐桌上,就对李睿说出了,表扬李见仁的话。 此时,只有两人的心腹在伺候他们吃饭,因此,也没有什么端着架子、互相称呼陛下、睿王这一套说辞。 两人都是很放松的交流,这才是他们夫妻这些年正常的交流方式。 “这样也好,到底是我的本家,留一线血脉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姓氏了。” 李睿在自己的女帝媳妇面前,把自己对家族的讨厌表现的很是客观,因此也毫不讳言的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当然,李睿是不会告诉自己的女帝媳妇,就在中午那一会,自己的龙卫就完成了对整个李氏旁支的屠杀。 这个李氏的族长,自己的嫡亲大哥,估计是被吓着了。所以,在自己走后不久,就立即发出了李氏家主令,要求全面收缩李氏的业务范围,一副隐退的模样。 并且,对李氏旁支的追杀令也已经下达,对今天不在李氏老宅的所有李氏旁支全部斩尽杀绝。 斩草要除根,李睿可没有留着自己敌人过年的习惯。 不过,李见仁到底还是误会了女帝,这屠灭李氏旁支的手段是李睿干的,白白让女帝背了锅。 不过,李睿这么做倒也不算是滥杀。 刺杀皇帝,也就是所谓的刺王杀驾,放在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那可都是诛杀九族的罪过。 天道好轮回,哪里饶过谁? 你既然做出了这种刺杀皇帝的事情,就必然要承受后果。 “李氏这么一带头,其他六家门阀是不是也该有所表示了啊?”女帝还是那个习惯。 但凡有事情,她就问李睿,反正离开了朝堂,她就不是那个叱咤风云方女帝,只是李睿的小媳妇。 而且,杨婵儿很享受这种可以有人依靠的感觉。 帝王,那就是孤家寡人,从本性上来说,并不适合杨婵儿这种对爱情有美好想往的女人。 “想要他们自觉的交出手中的权柄,那简直是与虎谋皮,你要是急着收权,我就帮你催催他们?”李睿也是冷静的分析。 (本章完) 295.必须硬扛,世界反隋联盟现 李睿很明白,弘农李氏是被自己杀怕了,其他六家门阀可都还没有受到自己的打击,根本没有感受到切肤之痛。 他们怎么会自动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从皇室杨家的合作者降级为跟随者甚至奴仆呢? “其实,和门阀世家共治天下,这已经由来已久,要不是你搞的免费教育,开启了民智,要治理天下江山,还是要靠他们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门阀子弟。” 女帝对现实认识的很清楚。 也同时对李睿的远见卓识佩服的无以复加。 本来以为只是李睿一时无聊而做的《三字经》,以及为了给长孙无垢找点事情混点而在乡村开战的大量免费教育的工作。 经过这么多年的培养以后,现在看来却是挖了门阀世家统治的根。 因为有太多的贫家子弟读了书,有了见识,知道了天地的广阔,更会发奋图强。 虽然,能从贫寒出身突破阶层到达士子的阶层很难,可以说是百不存一的淘汰率。 可是,架不住这人口基数高啊。 大隋这些年可是风调雨顺,加之高亩产的土豆和番薯的大面积推广,整个大隋再无冻饿之人。 这亿万百姓开启了智慧之后,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也是李睿没有预计到的。 至少,他现在的黑山科学院里面那可是人才济济。 不但理工科的人才多,就连文学、音乐、语言等各个方面都有出来拔萃者不断涌现。 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少数几个门阀世家把持知识,用来奴役广大老百姓的时代了。 “确实,以前是没他们不行,现在可是不一定了,天下读书人那么多,少了他张屠户难道还要吃带毛的猪不成?”李睿自然是明白自己媳妇的意思,也是顺着说了一句。 “吃好了吗?要是吃好了,看看这个。” 看着杨婵儿点头,李睿从衣袖中拿出一个纸卷递了过去。 “这是在李家抓的几个刺客的口供,相信在十二他们的审讯之下,这口供的真实性还是能有保证的。” 现在这种审讯俘虏的活计自然有龙卫的审讯专家去办,根本就用不着李睿出手。 要是这点小事都要李睿亲自出手,甚至动用元力去影响对方的意志,那龙卫的那几个审讯专家,和几个卫星境界强者就该买块豆腐去撞死算了。 杨婵儿接过李睿递过来的口供,简简单单的几行字,一会就看完了,杨婵儿沉思了一会以后对李睿说: “是不是我们的步子迈得太大,让其他人看到了危险,从而坐不住了?” 李睿也是想了一下后才回答: “恐怕有这方面的原因,不然这些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国家也没有必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花费如此多的精神,甚至不惜收买弘农李氏的旁支这种闲棋冷子。” “那你说怎么办?”照例,杨婵儿需要李睿的决断。 “我是这么想的,你看看合不合适?”李睿还是谦虚了一句,然后接着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首先,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他们对我们大隋的皇帝出了黑手,那么他们几个国家也肯定要做好承受我们报复的准备。 我准备安排几个小组,分别到他们几个国家,刺杀他们的国王或者是君主,甚至是重要的大臣,从而让他们整个国家乱上一阵子。 他们自己国家内部乱了,自然也就顾不上我们这边了。 其次呢,这轮的领土扩张,就暂时先到这里就截止一段时间。 目前我们的版图,西到波斯湾沿岸,北到北极圈,南到澳洲,东到美洲。生存空间暂时是够了。 但是又同时暴露出来我们一个短板,不是我怕那些行刺你的国家,而是我们大隋的人口不足了。 这么辽阔的土地,我们要有人口覆盖过去才行,不然也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第三呢就是发展我们的内政了,管理国家内政,你是专家,这我就不插手了,只是有一条,我们要鼓励大隋人多生育。 我们现在有的是土地,只要生出来,不管是男是女,咱们就给田地。 让,以土地为根,是土地为命的大隋百姓能够拥有自己的充足的土地。” 杨婵儿听完李睿的一番话以后,看着手里刺客的供述也开始了长时间的独立思考。 李睿当然不会去打扰杨婵儿的思考,而是挥手屏退了左右,给自己的媳妇创造一个安静的思考氛围。 是啊,这由不得杨婵儿不去思考,因为这三刺客的供词无不透露出来了一个意思,这就是,现在的大隋已经是世界公敌。 萨珊王朝(伊朗高原)、东罗马希拉克略王朝(东地中海)、戒日王朝(北y度)、突厥汗国(欧亚草原)、阿瓦尔汗国(中东欧)、法兰克墨洛温王朝(西欧)、阿克苏姆帝国(东非)。 这世界上目前最为强盛的七大王朝结为了反隋同盟。 这还不算现在正在和大隋作战的阿拉伯帝国。 大隋帝国攻击东南亚或者是澳洲、美洲这些地方的时候,这些王朝其实已经有所察觉大隋的动向了。 只是,这些地方,没有这些王朝的利益所在,又加之路途遥远,他们也就没有过分的关注。 但是,随着李睿的黑山卫第六集团军进攻戒日王朝(北y度),第四集团军跨海进攻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帝国,第一集团军进攻萨珊王朝(伊朗高原)开始,这些被黑山卫打怕了王朝就开始找盟友了。 只有阿拉伯帝国因为信仰的原因没有被这七大王朝所接受,被排斥在反隋同盟之外,剩下的这七大王朝已经在私下了结成了反隋同盟。 这次的在弘农李氏对女帝未能完成的刺杀就是这个反隋同盟动用了东西两部突厥汗国在大隋埋下的钉子,而进行的行动。 由于,事起仓促,是在女帝进入弘农李氏家祠的时候才开始准备,也就导致,整个刺杀计划漏洞百出,但为了不错过对女帝的打击,还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强行开始了行动。 其实也不得不承认,这反隋同盟的效率之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就那么短短半个小时,就能策划好攻击位置,放置好攻城弩,并调集最精锐的杀手四五十名进行待命,准备在攻城弩激发后,趁乱再攻击女帝一轮。 这样才能确保刺杀的成功。 李睿也在暗自感叹,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世界意志的力量确实是太强大了,自己不过是想着凭借先进的生产力一统世界。这其实也是为了这个世界更好的发展,但是这个世界却想继续维持原有的发展轨迹。 试图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强国联合起来,来剿灭自己的大隋。 静静思考的女帝突然问了李睿一句: “若是,停止扩张,关起门来生孩子,咱们能防守的住这些国家的进攻吗?” 李睿毫不犹豫的说: “自然是没有问题,这些国家都不是我们黑山卫的对手,我们拥有碾压他们的先进科技,防守毫无难度。” “那么要多少年以后,才能推平他们?”女帝突然暴了一句这个话出来,硬是把李睿给吓了一跳。 自己的媳妇什么时候也这么穷兵黩武了? 放下心中的问号,李睿如实的回答自己媳妇的提问。 “以现在的人口基数来看,过个二三十年,我们的人口必然会增加几亿,到时候若是他们的生产力没有追上我们,我们就可以平推他们。” “那你能保证,我们的科技水平不会被他们赶上,甚至反超吗?” “只要我们的对外输出的禁令执行的好,这些反对大隋的国家,就无法得到科技的提升。别说二三十年,就算是二三百年,他们也没有机会赶上我们的。” 李睿很自信的保证着,但他内心似乎也有点不安。 要是敌对状态还好,要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和平时期,这七大帝国似乎有从大隋偷走最先进的科技的可能啊。 “不管是什么计谋,几十年下来,总会有一些泄密。到时候一旦我们先进科技力量的优势不大,是不是我们牺牲的战士就会有很多?” 李睿沉痛的点点头,他想起来了在波斯湾牺牲的那一百多春风细雨俱乐部的战士,有点沉闷的说: “是的,现在我们的伤亡率低下,就是因为我们的武器和战士的战斗素养远超对方。要是武器的代差缩小,不能说我们会失败,但获取胜利需要付出的代价会沉重很多,很多。” 听到这里,杨婵儿一把拉住了李睿的手,激动的说: “那么,夫君,那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些国家留着以后?难道要留着佑儿来收拾这些国家吗? 我们可不可以给佑儿留一个煌煌盛世天朝?而不是一个四面楚歌,到处都是大隋敌人的恶劣生存环境?” 原来,杨婵儿想到的是如何为自己的儿子打好基础。 因为杨婵儿于李睿的思维逻辑是不一样的。 李睿早已不把自己的年纪当一个考虑因素了,他自己知道,自己活个几千年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所以一说时间幅度都是二三十年这么来考虑的。 (本章完) 296.帝王心胸,天下众人皆棋子 但杨婵儿不一样,她是普通人,自然是用普通人的思维来看待这件事情,大隋时期,普通人能有几个活到七十岁? 所以民间才有,人活到七十岁是古稀之年的说法。也就是说自古以来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就很稀少的意思。 而一个人真正精力充沛,能打能杀的年纪也就是四十五岁之前。 现在李睿一个计划就是要到二三十年之后,自己和李睿可都三十多岁了,虽然看着年轻,但那就是给子孙留下烂摊子呀。 到时候,子孙更是没有现在李睿对黑山卫的影响力,那打起仗来岂不是会输多赢少? 万一,到时候,这几个反隋联盟的国家获得了不弱于大隋,或者是比大隋差不了太多的火器,那真打起来将会牺牲多少大隋的大好男儿? 而就大隋国内的种种迹象表明,肯定会有泄密者的出现。 不说别的,就李睿的那些儿子,杨婵儿都不敢保证是不是会有泄密者。 要知道,要是杨佑在对外战争上吃了瘪,丢了李睿战神的面子,不用其他几个兄弟赶。怕是他自己都会羞愧的辞职下台。 而自古以来,皇家都是无情的。 为了让哥哥下台,那些弟弟们恐怕是什么都能做的出来的。 所以,女帝觉得,既然迟早要打,不如现在就打。宁可自己的夫君和自己多受点罪,也别让自己儿子以后再为难。 李睿大致明白了自己女帝媳妇的选择: “你的意思是?” “哪怕是打二十年,也比姑息养奸,让对方嚣张二十年好。” 女帝斩钉截铁的回复李睿。 “好,就依你,以后这二十年就是我们两口子为了子孙卖命的二十年。不过,婵儿,我们可先说好,二十年后,我可真不想再操这个心了,行吗?” 李睿是一直想着享受生命和生活的,自己这已经苦逼了十八年,以为已经让自己可以免除各种忧愁,好好的咸鱼一下了。 结果,还要当二十年儿女奴,虽然说是应该的,但李睿总是觉得有点不得劲。和自己想象的生活差距太远了。 好在,李睿知道自己的寿命恐怕短不了,也无所谓这区区二十年时间了。 也只有真的让自己后顾无忧了,自己咸鱼的也才心安理得。 “好,就以二十年为期,到时候佑儿登基,我就退位,陪着你闲云野鹤,周游这大好河山。” 说着女帝杨婵儿慎重的举起了一只手,就要和李睿击掌为誓。 李睿自然是不会扫自己媳妇的兴头的,自然伸手相应。 于是这夫妻两人就在这弘农县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小院子里,一不小心就决定了大隋帝国以后二十年的国策。 那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 李睿也是仔细检讨了一会,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女帝那么大的魄力,看起来自己功力虽然已经高出了常人,但还确实没有做过帝王,这格局和心胸还是小了。 自己的媳妇宁可让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个大隋帝国动荡苦难二十年,也要为自己的子孙打下至少数百年的安宁。 夫妻两口子说定了以后,女帝也就不再纠结这世界反隋联盟了,反正刚才自己的夫君也说了,就算是黑山卫不主动进攻,防守一定是没问题的,那自己就不用操冤枉心了。 况且,这整个国家的军事本就不用自己操心。 虽然现在大隋还有九边精锐,还有驻屯军,但自从黑山卫崛起以后,这些部队就基本没有打过打仗。 最出彩的就是前几年,在东西两部突厥突然进攻大隋的时候,对突厥的骑兵,起到了一定的吓阻作用。当然,这还是因为有大量的黑山卫监军在这些九边精锐的部队中。 不然,大隋初年战无不胜的九边精锐,早就没有战斗力了。 现在,大隋军部所控制的部队,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就是做一些维持地方治安的琐事。 当然,黑山卫给各地的就边精锐和驻屯军安排监军也不是白打工的。因为这些部队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作为黑山卫扩军后兵源的补充。 不然,黑山卫上次从军的编制扩充到集团军也不可能有那么顺利。 要知道,现在在大隋,只要是当兵的,都以参加黑山卫为荣,要是让别人知道自己只是在九边精锐或者驻屯军中服役,那简直就是一个丢人的事情。 好在,有了几次黑山卫在九边精锐和驻屯军中招人的先例以后,这两支部队就很自觉的把自己定位到了黑山卫的预备部队的角色上。 现在,已经出现了一种现象,这两支部队,都对外宣称是黑山卫的预备队。 九边精锐由于比驻屯军的训练更好,杀敌立功的机会更多,因此自称黑山卫第一预备军团。 而各地的驻屯军,自然是对外宣传自称为黑山卫第二预备军团。 因为这样就和黑山卫挂上了钩。 只有和黑山卫挂上钩,才能招兵和募兵。不然,好人家的子弟,有报国之志的好青年,都不会加入这两支部队的。 而,黑山卫本身由于政治审查非常严格,并不会大规模的自主招兵。 本来女帝对这种行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反正朝廷中的大臣们也没有人拿这个做理由弹劾李睿或者是女帝。 现在,既然定下来了未来二十年要主动进攻世界反隋联盟,那这兵源的问题,就更不能装马虎了。 看李睿虽然没有说什么,但确是实实在在的和自己击掌成约了。女帝也算是放了心。 其实杨婵儿是知道李睿是想给自己的子女都打下江山,让他们自己去做皇帝的。 但杨婵儿的小心思也很明确,这天下就是我杨家的,以后就是留给我儿子杨佑的,你们那些妖艳贱货的儿女拼什么来和自己的儿子抢地盘? 只是,杨婵儿的这点小心思藏的很深,也从未对李睿以前的想法表示过反对。 今天,杨婵儿正好趁着这世界反隋同盟的事情,敦促李睿再为大隋打拼二十年。 杨婵儿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相信,二十年后,这天下肯定稳稳的都是大隋的。 既然是大隋的,那就是杨家的,至少是自己儿子的。 当然,这点小心思,杨婵儿是不会说出口的。一是显得自己太小气,二是李睿对所有的子女都是一视同仁的对待。 她要是这么一说,让李睿反感了自己,岂不是得不偿失? 在李睿的所有女人中,杨婵儿其实是用心最深的那个。 她宠着李睿,惯着李睿,一切都以李睿的喜好为喜好。甚至为李睿娶平妻、纳妾。 反正只要是李睿开心,她既不吃醋,也从不端起帝王的架子来管理后院。 可以说,杨婵儿已经做到了对李睿是毫无原则的爱恋,其实,这正是女帝杨婵儿的高明之处。这就是她和自己母亲张丽华探讨出来的,最高水准的驾驭之法。 开始,杨婵儿也是放不下帝王的架子,极为不习惯对一个男人如此宠溺。但是,在木器张丽华的谆谆教导下,还是硬着头皮对李睿的所有行为都无条件支持并替李睿扫清朝堂的阻碍。 后来,随着李睿自己想法的逐渐落地,特别是黑山卫在高句丽建立奇功后。杨婵儿算是彻底看明白了,自己这个夫君就是天上星宿下凡。 若是自己用好了李睿,李睿那就是大隋的底蕴,就是自己帝国的柱石。 要是自己用不好李睿,或者说是得罪了李睿,甚至是夫妻离心了,说不定这大隋就要亡在自己的手上。 现在杨婵儿都在为自己当年相信母亲的眼光,选择无条件支持李睿而庆幸。 你想,他当年也就八百多黑山卫,就能在高句丽杀个七进七出,把整个高句丽的战局给扭转过来。 那是一种何等的风采? 那些略知李睿掌军本领,在高句丽见识过李睿如何带兵的那些人,比如丞相高颖和已经在这十几年已经获封为上柱国的韩擒虎、越王的杨素、大都督的鱼俱罗等人。 哪个敢在比他们小一轮还多的李睿面前站直身子说话? 特别是已经是越王的杨素,在李睿这个睿亲王面前,更是卑微的如同一条舔狗,毫无一点点大隋战将的风采。 随着黑山卫体量的不断增加,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对内经济的控制力度的不断加强。 李睿在大隋,在朝野的地位就更加特殊了。 所有人,都知道李睿只是一个赘婿,一切都是以女帝的意志为指挥,一切的成就和功勋都归于女帝。但是所有的人又都知道,李睿是一个自己得罪不起的人。 哪怕是没有女帝的支持,仅仅凭着黑山卫系统,不论是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李睿就无敌于天下。 再加上李睿在教育和娱乐以及舆论战上的布局,因此,哪怕李睿没有超越这个世界的武力值,在大隋十八年的时候,女帝其实已经没有能力对李睿做出不好的举动了。 换句话说,李睿大势已成,树大根深无可撼动了。 当然,现在能撼动李睿的方法也不是没有。 (本章完) 297.大势已成,拒绝朝廷的拨款 所有人能想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肉体上直接消灭李睿,那样就算李睿背后的势力滔天也毫无意义。 你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你的势力也就是别人的了。 更何况,一旦李睿没有了,没有他弹压黑山卫系统。 整个黑山卫系统瞬间就会崩溃,会立即分裂成若干小势力,随后会被不同的势力所吞并。 当然,也还有一种可能,黑山卫系统崩溃以后,会独立出若干的国家和势力。 不说别的,每个集团军都有足够的武力资格开创一个新的国家。集团军司令都有可能成为这个新国家的创始者。 而黑山卫庞大的重工业、钱庄、联合储备中心、商业后勤、娱乐等经济系统,由于有着李睿给他们各自配备的安保部队,在无人惹得起的情况下,也会成为独立的商业帝国。 甚至这些黑山卫系统所属会成为一个加盟共和国也说不定。 但,从肉体上消灭李睿的想法是如此不现实。凭借李睿超越卫星境界三个大境界的武力值,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东西是能摧毁李睿肉体的了。 说句不中听的,哪怕是把李睿深埋在地底,怕是也封印不住他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摧毁李睿的精神意志。 让李睿和杨婵儿夫妻反目,让李睿心灰意冷之下负气出走,自己撇下自己创造的偌大势力,去隐居。 但这种方法就是对付那种从小没吃过亏、心智不成熟而又对人世间美好的东西报有期望的人。 李睿可是历经三世,什么鬼蜮伎俩没有见过,对所谓的爱情的追求也不过是有保留的心灵寄托。 心智成熟的不能再成熟的李睿,怎么可能去心灰意冷? 要知道,李睿追求的咸鱼和躺平,那是一种高级的奢侈品,绝对不是一种避世的逃避和不负责任。 不然,他随便搞点什么小买卖,挣点钱,再打着帝夫的招牌躺平,安心吃软饭不好吗?干嘛要这么折腾? 他的躺平和咸鱼是要举世无敌之后的享受寂寞。 因此,在这个世界,李睿是没有弱点的,不管从肉体和精神上,谁都无法真正摧毁他。 也正因为李睿的势力已经强大如此。 那弘农李氏的门阀之志就更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以前,哪怕李睿不愿意承认,但弘农李氏门阀一直是李睿身后的依仗。没有弘农李氏,就没有李睿这个赘婿的身份,当然也就没有后面李睿发展出来的偌大势力。 虽然,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但没有杨氏皇室的支持,没有黑山庄的良好基础,李睿哪怕是拥有一肚子超越这个时代的科技,怕是也无法在短短十八年间,就发展成如此规模。 但从客观角度来分析,一旦李睿强大起来以后,他考虑的就是门阀的危害。要剪除天下门阀,首先就必须剪除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弘农李氏。 否则,天下门阀,自己是一点都别想动了。 为了大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未来,为了百姓的福祉,就只有自己痛下狠心剪除了弘农李氏。只有以此为榜样,以自己家里的苦难为标杆,剪除其他门阀家族以后,才能对天下百姓有交代。 否则,一定是会让老百姓认为,女帝、李睿、黑山卫是公报私仇,自己家里的门阀势力不去清理,而打着清理门阀的旗号对其他六家门阀势力下手。 因为个个门阀世家都拥有大量的读书人,而这个天下的喉舌在大隋日报以外就是读书人的口碑相传了。 说不定谣言会越传越离谱,最后形成女帝公器私用,利用朝廷力量打击门阀的舆论风潮,造成门阀世家尾大不掉的局面。 这也是这次对弘农李氏门阀动手的真正原因。 当然,扯远了,也正是随着李睿的势力不断增强。 在大隋九边精锐和大隋各地的驻屯军纷纷成为黑山卫的预备队以后,朝堂中的军方大佬们不但不反对,反而个个都乐见其成。 而女帝后期提拔起来的,诸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个个都是心学子弟,对李睿这个当今的心学文圣更是无比推崇。 更加不会对李睿的任何举动提出质疑,这些文臣只会对李睿的做法歌功颂德,甚至找出一大堆的典故和理论依据来证明李睿做法的英明和具有的时代先进性。 文臣武将的一致推崇,也就让李睿的所有行为能一路绿灯。 至于夫妻关系方面,杨婵儿的那点小心思哪里瞒得过李睿。 当然,李睿虽然知道自己的女帝媳妇是在用温柔绑牢自己,但一个千古第一女帝能做到这一点,自己其实也没什么理由矫情不是? 反正,李睿的目标也不是自己当皇帝,所以,李睿自然也是被自己的女帝媳妇驾驭的甘之如饴。 李睿的帐可是算的很清楚,这万里江山就算是打下来了,也是给自己儿子的,自己也不吃亏。 还要自己的媳妇来算计自己,要自己帮自己的儿子。这可能也只有在大隋,在自己有多个媳妇和子女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出现的事情吧。 果然,自己的女帝媳妇,开始给自己的目标加筹码了。 “夫君,你看,你以后是要为国征战了,这黑山卫的军费和兵源是不是也要朝廷帮你分担一点。” 女帝是好意,想着帮自己夫君分担一点成本,那自己这生意人出身的夫君就能更好的为大隋打天下了。 可是,李睿在这点上可是把握的稳稳的。 “暂时还是不用了,那样你在朝堂上也不好交代,虽然你无需向任何人交代。 千里做官只为财,要是黑山卫拿了朝廷的银子,那朝堂诸公的既得利益肯定收到了冲击,暂时我们还需要他们来维持朝廷的稳定。 只有等心学子弟完全能担负大任的时候,你才能去想心思动他们的钱袋子。 要不然,你看着,以后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都会出现,我黑山卫士兵是在前线动真格的,是要拿性命去拼的,可不能有后面的这些掣肘。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关键的是,一旦拿了朝廷的银子,很多事情就说不清楚了,万一有人打我黑山科学院的主意,偷走了我们的先进技术,或者导致我们的热武器外流,那才是得不偿失的很。” 不管李睿说的多么的有理有据、冠冕堂皇,其实李睿内心的最核心的本质就是,黑山卫是我私人的物品,你们谁都不要想着去动。 任何人,包括你杨婵儿在内都不要去想着打黑山卫的主意。 用什么理由都不行。 想用钱来诱惑自己,难道当黑山系统的睿丰德是假的?你当大隋联合储备中心是假的?当石见的银山是假的?还是当美洲的金矿是假的? 最困难的初创期我都熬过来了,现在就更不缺钱了。 当然,杨婵儿并不真实知道李睿的家底,但是杨婵儿知道李睿不缺钱倒是真的。 而且,通过这几年的金融变革,杨婵儿其实也明白了,李睿已经通过联合储备中心完全控制住了大隋的货币发现。 其实也就是控制住了大隋的金融命脉。 现在,大隋每年的财政支出都是先向大隋联合储备中心借钱,然后到了年底用大隋收回的税收和债券来还债。 相信,只要李睿不死,这个大隋联合储备中心就一定垮不了,那大隋国库里面的银子其实也就只是一个账目而已。 因为,大隋的国库是大隋联合储备中心在代管。 哪天,李睿要是不高兴了,说大隋国库里面没钱了,也不借给大隋财政支出了,大隋立即就无法兑换以前的国债,财政立即就破产。 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动荡和天下大乱。 当然,现在李睿并没有暴露出联合储备中心具有的这方面的种种力量。现在大隋女帝以及朝堂诸公看到和感受到的,都是透明的账目收支,完善的财政管理。 朝廷一年的总收入是多少?哪个州贡献大,哪个州需要朝廷安排银子去扶持,这都是公开的账目。 皇帝要干点什么自己的私事,一眼就可以看到自己内帑还有多少钱,自然可以量力而行。 朝堂诸公要干点什么事情,自然可以清晰看到国家财政还有多少银子,还能干点什么事情? 而,实在不行,还可以按照年度支出的两成先找联合储备中心借贷。 如此以来,君臣之间,各部堂之间,各州郡之间大家都明白、放心, 比之以前皇帝任命下的户部管理的要好太多了。 一听李睿拒绝的话语,女帝心里也就明白了七、八分,李睿这是担心黑山卫的纯粹问题。 虽然,黑山卫系统名义上是忠于女帝,但女帝这么多年下来也看明白了,并且也是悄悄的试验过几次。 若是没有李睿的调兵圣牌,哪怕是拿着自己的圣旨过去,也是无法调动黑山卫的一兵一卒的。 当然,若是自己去露个面,还是可以调动部队的。 但这其实是在用李睿夫人的名义,而不是大隋女帝的名义调动军队。 (本章完) 298.小心翼翼,女帝好心当驴肝 也就是说,现在,在李睿上次扩兵大会召开以后,整个黑山卫系统已经把只尊李睿,不尊隋朝皇室的信仰放到了每个战士、工作人员的心里。 放到了每个阶层指挥员的行动中。 当然,作为李睿的媳妇,作为大隋的帝王,对李睿的这个担心也是能理解的,虽然可以让朝廷只出银子不干涉任何事情,但是年常日久,必然会有很多漏洞出现。 现在,自己堵漏洞都来不及,干嘛要为以后留下隐患? 何况自己的这个夫君捞银子的手段确实了得,自己也不用担心黑山卫缺银子用。 至于夺取李睿手中黑山卫的指挥权,女帝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对于完全做不到的事情,何必去耗费精力去谋划? 现在,看李睿这么紧张黑山卫系统的纯洁性,女帝自然也是略略一提就不再多说了。 要是,让李睿把自己的好意当成了试探,疏离了自己夫妻间的关系,那才是真的芝麻没捡着,还丢了西瓜。 这就是李睿和身居皇帝之大位的女帝媳妇的日常,合作又互相防备,猜忌又互相理解。 “好,好,都依你,你不想朝堂上的人掺和,那就不要他们掺和。我家夫君是最棒的,无需他人操心。” 女帝赶紧用半开玩笑,半恼怒的口吻说出了让步的话。 这就是告诉李睿,我是想替你省钱,少不识好人心。 李睿听到了也就是微微一笑,真像是什么并不重要,不管是自己女帝媳妇想试探着插手黑山卫,还是真的想替自己省点成本,这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一点,自己只要保证对枪杆子的绝对控制权,就够了。 李睿自然是在嘴里要哄哄自己的媳妇的: “好了,知道你是好心,只是时机还不成熟,这以后佑儿登基以后再说吧。不过到时候也要看李复的想法,我是准备让他以后接受黑山卫系统的。” 两个儿子都大了,他们夫妻聊天的时候也就不再讳言对他们以后的安排问题了。 “只是,我这一出兵波斯湾,怕是三儿的皇帝梦就不好实现了。” 李睿也是略有遗憾的说了一句李兴的问题。 “到时候再说,到时候让他赶过去当个诸侯王也不是不可以的。”女帝似乎是早有成算,白了一样李睿,继续说: “但是,要哪里先稳定下来再说,我听说你那边一下损失了一百多黑山卫,还是太凶险了。” “不是损失黑山卫战斗人员,是春风细雨俱乐部的伙计,战力不强。不过,你说的也对,三儿的事情可以先缓缓再说。让他跟着你锻炼几年,等把那边平了以后,让他去当当土皇帝也不错。” 李睿自然也是心痛儿子的,内心也有庆幸,当地的阿拉伯帝国居然能消灭拥有两个宗师的队伍,那还是具有一定实力的。 “那我还派人过去刺杀反隋同盟国家的皇帝或者是国王吗?” 李睿想起了自己先前的打算,也拿出来和自己媳妇探讨一下。 李睿担心自己的媳妇习惯了帝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王的堂堂正正的阳谋所为,故而排斥自己的这种阴谋手段。 “派啊,为什么不派?而且还要正大光明的安排。” “哪有正大光明安排刺客的,那不是要人提前做准备,增加刺杀难度吗?” “你傻呀,先刺杀,在宣布刺杀原因啊。就说这些国家为了反对大隋而纠集在一起,关键是使用下作的手段意图刺杀我大隋的君王和亲王。 所以,才招致大隋对他们的报复。 而且,夫君,野蛮人都是欺软怕硬的,你要么不干,要干至少要十倍以上的奉还回去。 打,就一次性打痛他们,让他们不敢再采取战场以外的手段。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 不然,天天提防刺客,我们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听到自己媳妇这杀气腾腾的话,再想到那些反隋同盟国的尿性,李睿点点头,自己媳妇说的真对,也说的真好。 “好,那我就安排一下。你今夜早点睡,好好调整、补充一下体力。 我去检查一下龙卫的战斗力,要是合适,我就立即安排他们出去干活。 报仇这个事情,宜早不宜迟,凉了就不香了。 明早,我们就朝山东去吧,赶到泰山虽然时间还充裕,但顺便我们不是还要拜访几个门阀世家吗? 所以,时间并不是太充裕。” 女帝有点小不满的说: “这就是你的旅游?完全就是为了解决门阀的事情,拉着我到处跑嘛。” 李睿摸摸鼻子,厚着脸皮说: “这难道不是我们两个的旅游?你看看,我们一个外人都没带,就是我们两个人到处走走看看,我觉得应该算是我们两的旅游了。” 杨婵儿学着李睿的口头语,说了一个字:“切。” 看着自己夫君不谈正事的时候,就露出的痞子像,一时间杨婵儿也分不清楚这个一脸痞子像的男孩和刚才那个一脸睿智的男人,到底那个才是自己的夫君? 到底哪个才是自己夫君真正的性格? 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极端性格的人?睿智如百岁老翁,狡猾如千年老狐,可是一旦耍赖、摆烂起来又犹如三岁顽童。 不过杨婵儿有一点可以确定,不管是那个性格状态下的李睿都可以轻易的让她迷失。 都说红颜祸水,在李睿和女帝这里,女帝杨婵儿觉得,李睿才是不折不扣的男颜祸水。 特别是,李睿这几年容颜完全不老,皮肤反而变得更加白皙细嫩、吹弹可破。 虽然沾李睿的光,杨婵儿这几年衰老的很慢,但李睿的好皮肤还是让她一个女人嫉妒不已。 于是女帝不无恶意的腹诽: 让你去熬夜不陪我,希望明天就让你脸上皮肤多长几个痘痘,多长几块斑点。看你还嘚瑟。 看着自己媳妇用着自己的口头禅来“切”自己,在看着媳妇眼中对自己晚上不陪她的失望。 李睿心中一动,培养新的卫星境强者可以下半夜再去做嘛。上半夜,可以先陪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陪媳妇嘛。 毕竟,今天遇到了一场血腥,自己的媳妇还是要安慰安慰的。 想到就做,李睿一抄手把自己的媳妇拦腰抱起,径直走进了卧室。 “放肆,敢袭击本女帝?还不把我放下来。” 杨婵儿心中一惊,然后又是一荡。 毕竟是老夫老妻了,一点点夫妻之间的情调还是要有的。 “遵命,我的陛下,这就把你放到你的龙床上。”李睿自然是顺着自己媳妇的小情调来的呀。 卧室们关上以后,还会偶尔有一些什么“陛下”、“朕”之类的词语夹杂在喘息之间传出来,只把女帝的几个亲信听得面红耳赤。 她们也在激动,因为李睿不是陛下一个人可以对付的了的,别看现在陛下嘴硬,一会就要求饶,再过一会就要呼叫援兵。 所以,此时,几个被女帝指定的援兵已经开始做准备,跃跃欲试了。 除了那几个女帝指定的援兵。 在李睿动手抱女帝腰肢的那一刻,周围正在伺候女帝的亲信和执勤的龙卫,不管刚才在干什么,那时就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通通都是立即静止不动,目不斜视的看着自己的双手。 似乎现在这个时候,自己的双手是这个世界上最稀罕的宝贝,怎么看都看不够一般。 这种局面,他们都不是第一次看到了,沿路走过来,都不知道看过多少次了。 开始,女帝的心腹中还有人觉得这是对女帝的不尊重,可是第二天看着女帝荣光焕发、喜气洋洋的样子。 大家也就知道,这是人家夫妻间的小玩闹而已。 心里也只会佩服睿亲王这个软饭王,到底是吃软饭起家,可是真会玩。 果然,在呼叫两次增援后,女帝陷入了深度睡眠。 李睿此时自然是神清气爽的去给龙卫提升实力、安排刺杀任务去了。 倒不是李睿着急,而是在从弘农李氏过来这弘农县的时候,李睿感受到了一个天地灵气汇集的地方。 明天就要离开这里,只有用晚上的时间,在利用这天地灵气让几个已经到达巅峰大宗师顶端的龙卫突破壁障,成为卫星境强者。 然后,在派这些刚刚提升实力的龙卫去反隋同盟国执行刺杀任务,正好锻炼一下心性,巩固一下修为。 多么两全其美的事情。 为此,李睿也是用了极大的毅力才从女帝营造的温柔乡中抽身而出的啊。要知道,女帝呼叫的援军可都是精挑细选而入皇宫的。 不说姿色和脾气秉性万里挑一,就是对男女之事的精通程度都是让李睿叹为观止,到底是皇家杨氏,底蕴就是深厚。 李睿在灵气汇集的地方一待就是大半夜,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之时才回到了弘农县的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小院。 这次提升龙卫实力的过程很顺利,但提升人选上却有了一点点小麻烦。因为,夜枭队王三的徒弟也符合提升的条件。 让李睿为难的是这个徒弟是女的,而且还是和他有着一面之缘的女人。 (本章完) 299.灵儿再现,女帝驾临崔门阀 虽然月灵儿黑巾蒙面,也绝对不开口说话,名字也改了,但是李睿看人,特别是在帮助巅峰大宗师破壁成为卫星境强者的时候,都是用意识力去看人的。 所以,月灵儿的所有伪装在李睿面前都没有用,从她出现在提升者队伍的时候,李睿就认出来了。 李睿没有想到,就这么短短四年时间,这只是暗劲巅峰的小丫头居然到了巅峰大宗师的境界。 她这是吃了多少的苦啊。 其实李睿猜对了一半,月灵儿是吃了不少的苦,但都是对他的相思之苦。这几年月灵儿在夜枭队,对李睿的行踪动向可是了解的很清楚。 知道李睿在东奔西走的打天下,也恨自己太弱,完全帮不到李睿一点忙,于是在相思之苦的促进下,月灵儿修炼起来那是真玩命。 至于修炼的苦,月灵儿还是真没吃到多少。 他师傅王三可是夜枭队的皇,现在的夜枭队,别说一队、二队了,就是七队、八队都已经弄出来了。 整个江湖的秩序可以说都是夜枭队在维持,说夜枭队是一统江湖,绝不算是过分了。 那些被统一的门派贡献而来的、那些从被灭亡门派中收罗来的灵丹、灵药,都在月灵儿这个夜枭队公主的房间内堆积如山了。 所以,她的修为硬是在这四年时间内被这些灵药给堆起来了。 王三担心她这被灵药堆积起来是修为不牢靠,再说也到了巅峰大宗师,修为境界已经升无可升了。 所以,这段时间,王三就停止了月灵儿的修炼,拜托赵十二照看着,把她扔到了龙卫,随着大队执行任务。 王三这么做,就是期望龙卫的规矩能磨练一下月灵儿这四年来被大家宠坏了的性格,顺便夯实一下她的武学基础。 月灵儿到了龙卫以后,真是循规蹈矩,只做事不犯错。又因为她的人设是不说话的哑巴女孩,也博得了很多人的同情。 因此,这几个月在龙卫里面硬是赢得的很好的人缘。 结果,刚好碰到李睿想在提升一批人破壁。 所以,在李睿要赵十二找一批合适的巅峰大宗师,他准备今夜要为大家破壁的时候。 月灵儿就被赵十二优先给推荐上去了,而且还没有引起龙卫其他没有选上破壁者的妒忌。 要知道,现在三百龙卫中巅峰大宗师的人数可是不少。 这只能月灵儿说是命好,气运足了。 李睿也在喟叹,无巧不巧,这就刚好赶上了,算是缘分未了吧。 但这次小丫头提升修为后,没有找李睿说任何私房话,而是坚定的去执行李睿安排的刺杀反隋同盟皇帝的任务去了。 李睿看着月灵儿不舍的眼光,感受她意识海的剧烈波动,知道这丫头对自己的那点念想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反而成了一股执念深入到了灵魂之中。 这次,没有在这么多龙卫面前对自己生扑,看来这丫头也是成熟了许多。 看来这次这丫头,是想在这次任务中做出一点样子给自己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看,或许显摆一下自己刚刚破壁的修为,也或许是不想对不起龙卫中被她占有的那一个破壁者的资格。 在推荐的时候,李睿就要大家考虑清楚,这次破壁后,没有时间给大家去巩固修为。 只能在实际战斗中,一边巩固修为,一边执行任务了。 算了,也懒得想了,李睿并不排斥和月灵儿的缘分,甚至在第一次听到月灵儿的说话声音时,李睿这个声音控,就爱上了这个单纯的小丫头。 看来,这丫头和自己的缘分看来还长着,一切随缘就好。 李睿还有他自己的事情要办,暂时没时间去管这个小丫头的情绪。 隋,大业十八年九月二十日,上午九时,山东淄博崔氏宗族家祠。 “族长,现在天下七大门阀世家,只有我山东崔氏没有发布收缩势力的命令,咱们会不会成为那人的打击对象。”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一身儒装,正在对坐在家祠议事厅上座半闭目养神状态的崔氏族长崔颖川说着。 这次崔氏宗族的会议已经持续了两天,今天也已经开了两个小时,从早上七点一直争吵到现在的九点,硬是没有讨论出来最后的结果。 刚发言的就是崔氏的长老之一,也是崔氏五房的家主,崔当成。 崔氏这一代,按老规矩由嫡系这一脉当族长,其他旁支十二房的家主作为长老,一起组织成为一个十三人的宗族议事团。 按祖宗规矩,族长一人拥有三张投票权,其他旁支家主有一张投票权。 遇到大事,由这个宗族议事团商议、投票解决。 当然,这一代的崔氏族长在这个议事团内有绝对的权威和话事权。 之所以这次讨论这么激烈,只是因为崔氏族长暂时没有表态而已。 要是族长表态了,大家也就不用瞎起哄凑热闹了,直接执行就好了。 而这一次,族长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表态,也是迫于无奈。 倒不是他不想一言而决,而是这次涉及的可能是旁支族人的性命,他不太好武断独裁。 不然,像现在的弘农李氏族长那样,保不住所有的旁支性命,他这个族长当得也是丢人。 是的,弘农李氏的情况,在李睿有心渲染和传播下,极短时间内就传遍了七大门阀。 其他五家门阀,在向弘农李氏求证以后,都纷纷发布收缩势力的家主令,反正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 至少在表面上,都在自觉的放弃门阀的实力,向书香世家在转变。 如此大势之下,天下门阀之首,山东崔氏也坐不住了。 山东崔氏发家于颍川,由春秋时期传承至今,一脉相传下来数百上千年。可谓是人才辈出,源远流长。 为了不忘本,崔氏历代族长,在登当族长的那一天起就要抛弃原有的名字,统一叫做崔颖川。 所以,任何人只要稍稍熟悉崔氏的人听到了崔颖川这个名字,就知道此人是当代山东崔氏族长。 如今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东崔氏,在朝为官的子弟、门生,不下三百人。 崔氏是以控制粮食跻身门阀世家的,最近的辉煌是在杨勇当政期间,嫡庶各房加起来几乎控制了半个隋朝的粮食贸易。 当年,杨坚起事称帝,讨伐不臣的时候都要找崔家借粮。 其实,在杨坚借粮事件之前,历经十数代人的努力,崔氏已经由颍川崔氏发展成为山东崔氏,早已有了不弱于皇室杨氏的底蕴。 盛极一时的崔家,当时若是想自立称帝,其实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只是崔氏祖训有严令,崔氏后世子孙永远不得称王为帝。 一旦有崔氏族人称帝,必然会被族人所抛弃,从而失去崔氏这个大靠山,所以崔氏这才没人去当皇帝。 从而便宜杨坚了。 现在,经过李睿带来的几次重大打击,崔氏的实力和底蕴已经大不如以前了。 有了土豆和番薯,有了东北和南亚州这两个粮食基地,大隋的粮食价格已经不足以支持一个门阀世家的存在。 而李睿要长孙无垢搞得的免费教育又让天下门阀的教育垄断被打断了脊梁。 其实,这才发展了多少年,世家门阀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要是再过个二十年,其实无需这些门阀家主们发布收缩势力的命令。 他们的势力就已经被打压的差不多了。 而现在趁他们还有一点点,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底蕴的时候,发布这种收缩命令还能讨好一下当朝女帝,否则,若干年后,怕是要被大隋皇帝斩尽杀绝。 这些门阀世家的家主的眼光都是毒辣而且长远的。 按目前大隋的盛世发展,不是几十年能被推翻的,而门阀世家的末路二十年内就必然会到来。 所以,弘农李氏一带头,其他五家门阀势力都积极跟进,就是为了给女帝献媚,表明自己家族忠心耿耿的态度。 现在,一部分崔家旁支长老,主要是放不下数百上千年积攒下来的底蕴,也放不下大隋第一门阀世家的面子。 而另一部分的旁支长老担心被女帝屠灭满门,要放弃一些利益避祸。用他们的话来说,王朝不过几百年,根本就熬不过世家。 所以宁可牺牲一点眼前的利益,向大隋女帝认怂,反正只要人还在,家族就有再度崛起的那一天。 两派争执不下,各有各的道理,所以这个收缩势力的家主令硬是发布不出来。 眼看今天又是一个争论不出结果的日子,崔氏族长想着先休会吧。 自己也还出去透口气,吃点东西。毕竟这连续喝了几个小时的茶,肠子肚子里面的油水都被刮干净了。 当然,也要去更衣(上厕所),毕竟茶水喝多了,人都有三急啊。 就在崔氏族长要宣布暂时休会的时候,突然远处悠悠荡荡的传来了一声喝叫: “大隋女帝杨泽天携夫李睿前来拜访山东崔氏,请崔氏接驾。” 这个声音连续说了三遍,虽然不大,不刺耳,但是却让崔氏老宅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听到轻轻楚楚。 (本章完) 300.先声夺人,公事旅游两不误 听到这声音,崔颖川心里“咯噔”一声,暗道: “坏了,还是找上门来了。” 但,现在不再是可以商量怠慢的时候,女帝和睿亲王已经上门了,作为族长现在要做的事情是赶紧安排接驾。 “快,各房各自回家,安排家中最精英的三到五个子弟,带着金银细软从暗道离开,任何人不得打听这些弟子将要去的地方,若是今天崔氏灭族,也算是为我崔氏留下一条根。 当然,若是没事,出走的子弟,自然也就能回归家族。 安排完了以后,跟我一起迎接陛下夫妻。 各位长老,你们可都是千年老狐狸,咱们是跑不了,别说你们没有安排后手啊。” 崔颖川快速的交代完,就急速的向家祠外走去。 他其实也是同意暂时和朝廷合作,把门阀的世家贵族变成单纯的书香世家的。 毕竟,现在大隋皇室正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强行反抗肯定会把整个家族都搭进去,暂时只有先保存实力再说了。 只是家族议事制度很繁琐,还没来得及统一思想的时候,这女帝已经带着睿亲王驾到了,自己也只有对族人略作交代一下以后,赶紧迎接女帝是正理。 大约二十多分钟以后,也就是崔颖川刚带着家族长老们在崔氏老宅的大门前恭敬站立的时候,又是刚才喊话的声音,再度传来: “大隋女帝杨泽天携夫李睿前来拜访山东崔氏,请崔氏接驾。” 这次又是三遍。 “族长,这喊话之人是非常恐怖的高手,听声音,这人现在应该还在二十里以外。不过已经比二十分钟以前靠近了十里地。 二十分钟十里地,这些人难道都是超级高手不成?” 崔氏族内也是有核心战斗力的,江湖的这个人,就是崔氏族内修为最高,已经到达中级大宗师境界的护族长老崔毅人。 “族长怕是想多了,就如此一人,就足以灭我崔氏满门。”崔毅人非常沮丧的说着。 他是习武之人,一辈子都醉心武学,并没有什么语言艺术。 听自己的族长这么问,也就实话实说了。 “如布下护族大阵,可以抵抗多久?”实力才是一切谈判的底气,崔颖川不得不深入了解自己这边的底气有多少? “最多抵抗十分钟,还是以付出大阵核心十三位大宗师生命为代价。”崔毅人也是毫无晦涩的回答。 这下崔颖川没有什么好肖想的了。 如此高手,女帝只是用来喊号子,那必然不是全部实力。 而就这显现出来的一人,在武力上就足以镇压崔氏全族。这女帝这么些年是怎么在培养人才啊? 自己可是听说,以前女帝都是依赖那个南海剑派的。 虽然后来南海剑派自动退出朝廷供奉的职位,但也没有听说女帝请到了什么高手啊。这些高手都是哪里冒出来的? 由不得崔颖川多想,女帝过来的队伍仿佛是知道崔氏已经摆好了迎接的架势,速度猛然增加。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不过十几分钟,站在崔氏大门前的崔颖川就远远的看到了女帝的仪仗。 由于是微服出巡,所以,女帝并没有带着全套的仪仗。其实,全套的仪仗正在按部就班的向着泰山而去。 此时,女帝的仪仗也只是简单的几顶明黄的璎珞华盖伞而已。 但这个天下,能用明黄色的除了女帝和帝夫以外也不会再有别人了,哦当然,太子杨佑可以用。但大家都知道太子杨佑留在京城洛阳监国,那么这来的必然就是女帝夫妻了。 又是十几分钟后,崔氏族人终于看清楚了来的队伍。 队伍的人数并不多,大约一百来人不到两百人的样子,但过来的速度却是犹如腾云驾雾一般的迅速。 女帝杨婵儿和帝夫李睿共同坐在软榻上,软榻上面是代表身份的明黄璎珞华盖,软榻四周有纱幔遮蔽,里面可以很轻易的看到外面的景象,但从外面看里面却只能朦朦胧胧的,看不真切。 软榻由十六个人用肩膀抬着,十六个人的行动整齐划一,犹如一人。 在如此迅速的移动中,软榻犹如放在平坦的地面,毫无丝毫震动。 “族长,来人一共一百七十八人,最差都是高级大宗师修为,那抬软榻的十六人的修为更都是巅峰大宗师修为。 而且,还有十几人,如不用眼睛去看,就根本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感。这怕就是传说中的破壁者了。 而且,族长,您看,他们的行动如此迅速,但软榻的帷幔却丝毫没有被风吹动的迹象。 这就说明有高手用自己的真气在整个软榻周围形成了一个防护罩,此时软榻里面怕是一点点暑热都不会有。 而,长时间维持这等保护罩,是要有极大的消耗的,绝对不是十六个巅峰大宗师能承受得起的。 族长,这队伍里面恐怕是有大恐怖,比破壁者更厉害的大恐怖,我们崔氏毫无胜算,甚至毫无反抗能力。” 随着女帝依仗越来越近,站在崔颖川身边的护族长老崔毅人也是看的越来越明白。 正是应该越看越明白,他内心的惶恐就越来越大。 自己一生习武,在家族资源的堆砌下,才堪堪达到中级大宗师的境界,可是眼前一百七十八人中,任意一个都比自己的修为高。 更为让人要吐血的是,这些高手的年纪,也不过四十左右,绝对不超过五十,有个别几个年轻的甚至只有三十多岁。 这说明什么? 说明杨氏皇朝的底蕴,无可匹敌。 听到了自己护族长老的传音,崔颖川再无一丝犹豫,在女帝的仪仗距离自己等人还有两里地的时候,就率先跪下。 五体投地的跪下。 崔氏族人看到了族长的做派,深知族长为人的崔氏族人马上就反应了过来,知道这是自己族长已经判断出来,眼前来人,是崔氏绝对惹不起的存在。 不管是不是真的女帝夫妻,都是崔氏惹不起的。 “草民崔颍川携崔氏族人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睿亲王千 (本章未完,请翻页) 岁千岁千千岁。” 等女帝的软榻依仗距离自己崔氏族人二十米的距离的时候,崔颍川就扯起嗓子,大声的叩拜了起来。 崔颖川好歹也是明劲的武者修为,嗓子还是有的。 他这一嗓子也把崔氏族人都提醒了,随即崔氏族人的参见声音就整齐划一起来: “草民崔氏族人崔某某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睿亲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女帝在以前其实也不太清楚自己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她只知道自己在接受了李睿乘坐龙卫特制软榻的建议以后,只用了十几天就完成了平日要一两个月才能完成的路程,就这么从弘农到了山东。 今天她是切身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速度。 开始,赵十二在那里喊了一嗓子,要崔氏来迎接圣驾的时候,女帝还以为马上就要到崔氏了。 结果一问侍卫,说还有三十里才到崔氏老宅。 当时,女帝就对赵十二的修为惊为天人。 以前她只是知道这些人的武力值怕是天下无敌,但却没有明确的概念,这次看到赵十二居然可以远隔三十里进行传音,这简直就不是凡人所能想象的事情。 在惊吓于赵十二的修为的同时,女帝也对他这么早就突然告知对方自己的到来感到疑惑。 还有三十里地呢? 要是带着仪仗,就得走一天。 就算是龙卫的速度快,怎么也要三、四个小时吧? 把这个疑问对李睿提出来以后,并没有得到李睿的详细解答,李睿只是在软榻上温柔的对着自己媳妇笑笑,说: “十二不是跋扈的人,也不会做没谱的事情,提前几十分钟,要对方准备一下也好,至少不会怠慢我的陛下啊。” 一下就把女帝给堵得说不出什么来了,女帝也就只有拭目以待了。 结果,三十里的路程,还是龙卫为了应付有可能到来的战斗,没有全力施展修为的情况下,不到五十分钟就完成了。 现在,看着跪在自己软榻前高呼万岁的崔氏族人的时候,女帝终于明白,自己还是小看了龙卫的实力。 “平身,朕只是路过,久闻颍川崔氏大名,特来拜访,劳烦崔氏族长前面带路,大家进去谈。” 女帝一边做出平静的样子对崔氏族长交代着,一边努力的抓着李睿在裙子下面作怪的手。 虽然在臣民的面前被李睿戏弄,女帝感觉很是失礼,但是却又是有那么一种别样的刺激,所以,制止李睿的手并不是那么的坚决。 是啊,两个人在一个软榻上,李睿又用自己的元力制造了一个屏障,屏蔽了软榻之外所有人对软榻内的刺探。 在赶路无聊之中的两人,自然而然的,在这个移动的大床上是无所顾忌了好几天。 开始,杨婵儿还有点放不开,但她试探了一下,任凭她叫破嗓子,站在软榻旁边伺候的心腹侍女都仿佛什么都听不见的时候,那种被人围观而不能见的异样体验,就激发了杨婵儿的隐藏属性。 (本章完) 301.包藏祸心,似忠实奸崔门阀 所以,刚刚两人在要见到这崔氏一族的人以前,还是有点点惯性的在亲热。 而李睿也是根本没有在乎软榻外面的崔氏众人,依然还是在戏弄自己的女帝媳妇。 当然,所有的崔氏族人也没有一个敢抬头看软榻。 未经允许,谁敢抬头直视天子? “草民等遵旨。请陛下随草民来。” 崔颖川也是赶紧爬起来,在前面带路,但他可不敢背对着女帝,只能侧着身体,在前面带路。 那动作崔颖川做的实在是夸张,和东海水晶宫里面的龟丞相有几分相同。 不然,你用你的臀部对着皇帝,那是想死吗? 一直到进入了崔氏老宅的大门,一些崔氏的闲杂人等都被屏蔽在老宅外面的时候,女帝才在李睿的搀扶下,走下了软榻。 倒不是女帝耍派头,而是几天连续不断的和李睿欢爱,女帝有点腿软。 此时的女帝,满脸红光,本来就是女人最好的年纪,这时候,犹如被仙露滋润过的娇花,更是盛开的娇艳欲滴。 崔颍川只是偷眼看来一眼,就再也不敢看女帝了。 他作为崔氏族长,可不是道学先生,年轻时也是风流倜傥一人。自然知道女人的这种状态代表着什么? 同时,对扶着女帝的李睿更是佩服不已,这软饭王真是不简单,能把女帝伺候的如此之好。 在崔颖川因为偷窥了女帝的容颜一眼而魂飞天外不知所踪的时候,耳边传来了女帝的声音: “赐崔氏族长座。” 反应过来的崔颖川赶紧谢恩:“谢陛下恩典。” 等崔颖川坐下后,女帝也懒得多去拐弯抹角,直接就问: “关于门阀世家转型的问题,当今天下七大门阀世家,已经有六家有所行动,请问崔氏是如何打算的?” 由于教养的关系,女帝说话很客气,但是客气的话语的内容却是毫无余地的质问。 也是,如今大隋如日中天,也不靠着山东崔氏的粮食过活。 你崔氏要是还不知趣,那就真是找死了。 “启禀陛下,草民不敢隐瞒,崔氏一族对此事已经聚会两天,今天是第三天了,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崔氏祖训,大事都需要宗族议事团一致决策,因此崔氏传承近乎千年确实也是没有出过偏差,但效率却是也低了许多。 因此,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最后结果。” 崔颍川能成为崔氏族长确实也是有几分本事的,对着女帝那娇媚的容颜和无边的威势形成的压力,居然很快就镇定下来了,回答的有理有据。 关键是,这崔颖川一句假话都没说,这让在李睿那里略略学习了一点点微表情管理的女帝硬是看不出一点点撒谎的端倪。 更无法借势发飙。 “族长的个人意见呢?”女帝微微一叹,问了一句。 “草民自然是愿意立即遣散崔氏的其他营生,专心做好耕读,让后世子弟能有一个平静安宁的环境。 其实,我们这崔氏族人开始聚族而居也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为了自保而已,真不是有什么图谋的想法。 而且我崔氏祖训有言,但凡崔氏族人不得为帝。 因此,今天草民也就放肆的回陛下的话,同时也是,请陛下放心,崔氏绝不反大隋。” “族长如此深明大义,朕心甚慰。 那崔氏十三房就拜托族长了。 朕连日赶路,也是有点疲乏了,就在这崔氏老宅进午膳并休憩一下,希望下午两点左右,朕离开的时候,崔氏一族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现在,崔族长你就去忙你的去吧,我们无需你招待。” “是,草民这就退下,不过草民家传一道扒鸡,确实是美味,能否进献给陛下,请陛下品尝一二? 也算是崔氏一族的孝心了。” “嗯,扒鸡?好,先拿来尝尝,要是好吃,自然有赏赐。” 李睿接过来话茬,替女帝媳妇说了话。 这崔颍川确实是个草民,看女帝对他和颜悦色也就没有了敬畏之心。他搞这么一出进献佳肴的戏码,女帝是答应也不好,不答应也不好,就那么被架住了。 你想啊,女帝要是答应,是不是显得富有四海的帝王有点嘴馋? 可是要是不答应,又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人家刚刚表态要全族归顺,你就如此生硬的拒绝对方,如何收拢人心? 就在女帝略有踌躇的时候,作为丈夫的李睿,自然就出来解围了。 他可是著名的软饭王,喜欢吃、喝、玩,那应该就是吃软饭的本分。所以李睿这么一搭茬,自然而然的帮自己的女帝媳妇给解了围。 崔颖川自然不会咄咄逼人的一定要女帝同意,看李睿出面给了自己这个面子,也是非常开心。 “谢睿亲王恩典,草民这就去安排这道叫做扒鸡的菜肴。” 崔颖川一把年纪了,开心的跪下对女帝和李睿分别磕了几个头以后,就高高兴兴的离开,去统一族人的认识去了。 看着崔氏族长崔颖川离开的背影,女帝杨婵儿眉头紧锁,对李睿说: “夫君啊,这崔氏不简单,别的不说,就那个宗族议事团的存在,就可以避免后世子孙犯大错。 虽然牺牲了一些效率,但有时候方向比效率更值得把握。 可惜我大隋都是帝王一言而决,否则,我杨氏也搞一个这个议事团,甚至我大隋也搞一个这样的议事团,那么杨氏也好,大隋也好,一定能少走很多弯路。 有这么好的制度,长此以往,这崔氏必然是我大隋杨氏的心腹大患啊。” 李睿看女帝关注的重点居然不是如何对付崔氏门阀,而是这个带有一点点“议会”性质的崔氏宗族议事团。 甚至,女帝一下就看出这种制度的好处,并有借鉴的意思。 崔颖川离去后,房间内就只有龙卫和李睿、杨婵儿夫妇了,所以李睿和自己媳妇的交流也是很随意: “媳妇啊,你很有政治头脑啊,这种制度的好处,你居然一眼就能看出来。 其实崔家这种议事制度只是完整的三权分立的一个雏形,还有很多问题无法解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决。 既然你这么有兴趣,我们一边等午膳,我一边和你讲讲什么是三权分立? 了解这些以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些国家的权力有哪些? 比如各种行政管理权、司法权、战争权等等,别急,听我慢慢说。” 看着女帝那求知的目光,李睿也不含糊,正好就这个机会,给女帝媳妇普及一下上一个世界现代的三权分立的一些做法。 反正,要保证皇室的长久传承,要保证皇室不会被轻易推翻,以后大隋貌似也要进行一些三权分立的探索。 现在正好借这个机会,给女帝扫扫盲。 由于有女帝在旁边坐等消息的压力存在,崔氏宗族很快就统一了意见,议事团也是全票通过,马上收缩崔氏,放弃所有门阀的势力和储备的力量。 其实,崔颖川看这次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大家就统一了思想和认知,心里也不知道到底是应该归功于女帝的到来的压力,还是应该归功于护族长老崔毅人在议事会上说的那句: “在伺候女帝过来的人当中,有一大半的人可以做到,一人灭我一族。你们还要嘚瑟什么?等死吗?” 果然,强大的实力才是说话硬气的资本。 很明显,现在这大隋第一门阀世家,崔氏门阀没有这个说硬话的资格。 根本就没有等到女帝吃完饭,崔颖川就已经在女帝吃饭的雅间门口,如雕像一般开始了侍立。 不管事情办的如何,至少这崔颖川的态度确实是摆的很正。 所以,吃了一个半饱的女帝,也允许崔颖川进入了餐厅内。 看着对方手中的准备发布收缩自己势力的族长令,虽然是意料之中,但也是微微一怔,开始还说是三天都没讨论出结果,现在这一顿饭都没吃完,结果就出来了? 毕竟这也太快了吧? 女帝仔细琢磨了一下,呵呵冷笑起来,这是什么世道? 这山东崔家看起来是臣服的很快,但其心可诛。 明明有更好的路不去选,明明早就可以做出决定,可是偏不。 似乎是在观望,但目前看起来,似乎却是在等自己来。这是想邀功买好还是向自己献媚? 不管是哪一种心思,都非人臣应该有的心思。 不能像其他五家自己主动动作,非要自己带着一堆超级高手亲自上门,也没有人过来找茬打一架,就那么自动的投降了。 “崔族长有心了,朕知道了。” “老崔呀,要不要一起来吃点?”看着女帝那不冷不热的态度,以及刚刚的两声冷笑,李睿马上出来转圜了一句。 毕竟作为帝王,一定是要师出有名,这还是当年杨婵儿教李睿的。 现在,别人崔家已经一躬到地,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认怂,你堂堂大隋女帝可就不好当场发飙。 要是想除掉崔家,以后机会多的很,不急于一时。 所以,李睿出来说了一句话。 女帝马上就反应过来了,这几天和李睿在一起厮混长了,把自己的帝王心术都给忘记了。 (本章完) 302.崔氏京观,狡兔岂能戏雄狮 做帝王的,喜怒可不能露之于外啊。 当然,既然已经表露了,也就没有必要找补了。欲盖弥彰,反而不美。 “不敢,不敢,草民这就告退。” 看着女帝似乎有不悦的样子,崔颖川赶紧告辞出来,他哪里还敢蹭女帝和帝夫的饭局。 他要回去想想,女帝这不满的原因,以及自己家族的应对方法。 “哦,那我就不留了,以后有机会再一起吃饭啊。”李睿还是热情的送客。 等崔颖川离开以后,李睿问女帝: “我的陛下,怎么了?人家崔氏不是已经做出了收缩势力的举动了吗?我们这次行程的目的不是已经达到了吗?怎么还不开心?” “你懂什么,他虽然按我的要求发出了家主令,但其心可诛。 要是他们崔氏的宗族议事团再讨论几个小时,在我们离开以前给出一个结果,我倒还勉强接受。 可是,你看,这才不到一个小时,他就拿出了家主令。 这说明什么?” 李睿是个好捧哏演员,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女帝媳妇的话掉到地上,立即就接口说: “说明这个崔颍川早就成竹在胸,有了谋算。只是在等一个契机来说服崔氏宗族议事团成员。” 有人捧哏的感觉就是好,女帝很自然的就把心中的不满发泄了出来: “是的,我们堂堂大隋帝王夫妻,反倒是被他利用了,成为了他统一崔氏族内意见的一杆枪。 你说他是不是其心可诛?” “那,我的陛下,你的意见如何?” “就算崔氏不能整体灭绝,但也要受到一些打击才好。 他们的杰出子弟和人才最好是能都损失掉,那么以后就不会有人再去算计佑儿了。” 女帝琢磨了一会,有点不甘心的说出来了一个方案。 因为自己这次是摆明车马过来的,要是这崔氏也死了太多的人,恐怕与自己名声有损。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徐徐图之了。 杨婵儿觉得,真是没意思,这帝王当得还不如那统领黑山卫的李睿,顾忌太多,反而不是能随心所欲恣意纵情啊。 “夫君,你看,我这大隋的皇帝当着还是真是没什么意思。” 在李睿面前,杨婵儿自然是可以随意的抱怨的。这也把她柔软的一面展现在了自己的夫君面前,不但不会在李睿面前降分,反而让李睿觉得她的真实可爱,更添加爱意。 听出了自己媳妇的言外之意,李睿赶紧安慰她: “婵儿啊,我的好陛下,你可是我们家的顶梁柱,我可都是要仗着你的势,才能无所顾忌的大杀四方啊。你可不能撂挑子。 你要是不干了,把皇位传给咱们佑儿,我可是不好意思仗着儿子是皇帝去欺负人的。” 李睿自然是高情商的很,他这么一说,顿时就把女帝给逗乐了。杨婵儿虽然知道这是自己的夫君在胡说八道的哄自己开心,但这话听着就是那么舒服。 “那我再干几年皇帝?让你再仗势欺人几年?” “哎呀,几年哪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够,在弘农县不是说了吗?咱们至少再干二十年啊。这才几天?你就觉得乏味了?” “就是,这是怎么了?看来温柔乡就是英雄冢,这话一点都不假。泰山封禅后,你就滚回你的黑山庄去住,少来诱惑朕。” “遵旨,不过这距离泰山封婵还有好些日子,我先享受享受陛下的温柔再说。” 说罢就把杨婵儿又给搂在了怀中,然后运起元力,两人就飘向了软榻。 反正这崔氏的问题也解决了,虽然后面还有动作,但也不是今天的事情了。那自然是可以离开的。 至于饭都没吃完,那就更不是问题了,少吃一点有利于保持女人的身材,反正李睿是这么对女帝忽悠的。 女帝杨婵儿只来的及在软榻上交代一句:“摆驾泰山。” 就被李睿汹涌而来的爱意所淹没。 李睿那是合格的捧哏演员,自然是把当丈夫的没皮没脸诠释的淋漓尽致。 自然,用元力隔绝外界对软榻内的窥探也是李睿必须做的功课。 情到浓时的杨婵儿也根本不会去想那么多了,但是李睿却是想的面面俱到。 此时,龙卫已经抬着软榻离开的崔家二十里。 现在,抬软榻的龙卫已经开始了轮换,每十六个人一班,十里路一换。就是为了能用最大的速度赶路。 也是正因为如此,二十里路也不过花费了大约十分钟左右。这差不多就是每小时六十公里的速度了。 在现在看起来,并不算快。 但不要忘了,这可纯粹是用人的两条腿走出来的速度。已经相当恐怖了好不好? 崔毅人看着那快速离去的女帝依仗,脸色沉重的对崔颖川说: “族长,这陛下拥有的实力深不可测,咱们还是要有应变的措施才好,否则一旦屠刀落下,我崔氏毫无抵抗之力,只能任人宰割了。” 崔颖川琢磨了一下,想最后挣扎一下,也就抱着万一的希望问了一句: “毅人长老,我族中的少年精英在武学上是否有天赋够高之人?有无可能突破那个壁垒?” 可是这世间要是能经常出现奇迹,那奇迹也就不是奇迹了。 果然,崔颖川听到了他意料之中的回答: “天赋高的子弟自然是有,但要靠自己突破那个壁垒绝无可能。在陛下队伍中的破壁者消息传出来以前,这世间已经有千年没有破壁者的出现了。 就连破壁者这个名称也是从传说、神话中流传下来的说法,当时还有一个称呼,那就是天人境。 这是,大宗师以上,我们唯一可以知道的境界。 这世间突破壁垒的方法早已失传。也不知陛下是从哪里找到的这种方法,居然可以大批量培养破壁者。 请族长小心应对,我们需要发展的时间。” “我知道,已经在安排了,但这天命不在我崔氏,徒唤奈何?” 崔毅人的预感是对的,此时,各旁支家主,也就是充当宗族议事团的长老们,都不约而同的找到了崔颖川,他们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向族长报告一个坏 (本章未完,请翻页) 消息。 他们在女帝降临崔氏以前,赶着送走的那三五个族内最天才的子弟以及家眷全部被人送了回来。 但送回来的不是全乎人,而只是这些精英天才子弟及其家眷的人头。 各个被吓坏了胆的旁支长老们,只有到族长这里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事情的答案。 被各个长老说的心惊胆战的崔颖川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崔氏家祠门口。 包括崔颖川自己安排逃离的子弟,崔氏十三房,整整三百一十七颗人头,垒成了一座京观(人头金字塔),此时就血淋淋的摆在崔氏家祠的门口。 那逝去的人的脸上有的还有微笑,有的确有惊恐。 各种表情真实的残留在孤零零的人头上,看着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人里面就有崔颖川最疼爱的小儿子,也有各个旁支家主最想保全的家族未来。 看着眼前的京观,崔颍川又想上前抚摸自己的小儿子的脸,又对这一结果无法接受。 心里憔悴之下,一口老血就从嘴里喷出,仰天便倒。 半清醒,半昏迷状态下的崔颍川,反而心里透亮,他知道,这就是女帝给自己迟迟不肯做出决定,并安排家族精英子弟逃离的惩罚。 原来,聪明人不是只有自己一个。 自己在一个拥有从日出到日落都照耀国土的帝国皇帝面前耍心眼,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其实,他是冤枉了女帝。 女帝这次是真的只是想陪自己的夫君去旅游,根本就没有起什么整治门阀的心思。 在弘农李氏,女帝杨婵儿一开始还只是抱着拜见公婆的心思去祭扫的李氏祖坟山,只是在机缘巧合,碰到了有人想借机刺杀女帝的契机,李睿这才重拳出击,顺水推舟的整治了一圈门阀世家。 而对于崔氏,女帝就更没有起什么心思,只是大势所趋,天下门阀都认怂了,就只有你崔氏还在硬扛。 而且刚刚好,在女帝要去祭天封婵的路上。 所以,女帝说顺路来一下崔家,还真不是客气和顺嘴的说辞。 而且,自从离开弘农李氏,被李睿骗上了软榻以后,杨婵儿还真没什么心思、也没什么精力去想除了李睿以外的什么人或事情了。 每天都是和李睿在软榻之上妖精打架,累也累的半死了。 在离开崔氏的时候,杨婵儿自己还因为这次自己在崔氏受了气而在自己的夫君面前抱怨,根本就没有去想那么多。 这所有的针对崔氏的举措,都是李睿顺嘴交代,龙卫超强的执行力结合起来达到的效果。 龙卫可是有三百人,为什么这次陪同女帝和李睿一起露面的只有一百七十八人? 除了派去反隋同盟国执行任务的三十五人以外,剩下的接近八十七人都已经渗透了整个崔氏家族。 也就是说,在女帝和李睿他们在三十里以外大声对崔氏族人宣布女帝来访的时候,已经有八十七个龙卫分布在了崔氏嫡系和旁支的各个院落进行监视了。 码字不易,求收藏,求订阅,求打赏。 (本章完) 303.封禅改元,国泰民安隐神龙 在龙卫对崔氏严密的监控下,崔氏的那一点自以为是的自保措施,根本就没有逃过龙卫的法眼。 龙卫们虽然不知道李睿和女帝对崔氏最后的处理想法,但是不管最后如何处理,他们能知道的一点,那就是李睿是绝对不会允许崔氏有人出逃的。 所以,负责这次渗透的钱二十一很自然的就安排了龙卫,对意图逃离的崔氏人员进行了截杀。 龙卫都是什么武学境界?最差的都是高级大宗师。 对那些最多只是初级大宗师境界的,用来保护精英子弟的护道者来说,龙卫就是他们无法逾越的高山和围墙。 所以,毫无意外的,在女帝仪仗离开以后,崔氏宗祠门口,就出现了这座由崔氏精英子弟及其家属和护道者人头垒起来的京观。 远处,李睿一边在软榻上,勤恳的做着拓荒的老黄牛,一边嘴角一挑,内心呵呵冷笑,这就算是对你们崔氏不尊自己媳妇的一点点教训吧。 更大更多的教训后面他自然会慢慢的安排。 随着经历事情的增加,李睿现在也不会想着对所有的反对势力都武断的一刀切了。 比如夜枭队,要是当年李睿只是简单的一刀下去,麻烦是少了,也省心了,可是这偌大的江湖,难道还要黑山卫再安排人去统一? 那样,自己给其他人的感官一定就是吃相太难看。 现在,自己也就只安排了一个王三过去,这整个夜枭队还不是成为了自己管理江湖的一大利器? 所以,在国内矛盾上,李睿的策略是:堵不如疏。并不需要像对外战争中的那么斩尽杀绝。 也正是有这种觉悟,七大门阀世家也才没有被彻底消亡,而是在对李氏和崔氏做出了足够的警醒之后,进行适当的管理就好。 当然,这崔家还是要再收拾一下的。 在李睿想七想八的时候,一只柔软的小手攀上了他的肩头,已经化作一滩水的杨婵儿的妮侬声传入耳中。 瞬间,李睿就把这些如何对付门阀世家的杂念抛出了脑海,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如何取悦自己媳妇的伟大事业中去了。 隋大业十八年九月三十日,李睿、杨婵儿夫妇到达泰山脚下。 这一个多月,李睿是带着自己的媳妇在赶路和清理门阀,而泰山脚下的所有大隋官员,却也是没有一刻安宁的。 早在七月间,女帝就安排人到了这泰山所在的奉高县,开始做封婵的准备了。 两个月以来,女帝所派之人,已经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 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 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 隋大业十八年十月初一。 隋女帝杨泽天,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 为体现李睿的价值和与以前封婵帝王皇后的不同,女帝行初献礼毕,李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睿升坛亚献。 具体祭天诏书,均作为大隋机密文献,外人不可查。 封禅结束后,女帝杨泽天携帝夫李睿在朝觐坛接受群臣朝贺,下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三碑,称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台"、降禅坛为"景云台",改元坤封,改奉高县为坤封县。 并把此次封禅事宜在泰山刻石以做纪念。 只是这次的在石头上刻字的活,没有劳民伤财的动用民夫,更没有搭巨大的脚手架。 而是由李睿龙卫中的七个卫星境高手,用了一昼夜功夫在泰山峭壁上镌刻成功。 此等神迹,在被老百姓传开以后,也成为女帝正统统治的一个代表。 要不是上天眷顾,哪能在一夜之间在悬崖峭壁之上出现大约五百字的对女帝歌功颂德的长文? 对有理智的人来说,这摩崖石刻,就算不是神仙留书,那至少也说明了女帝掌握了这种制造出神迹的方法。 不管是哪一种传说,都是对加强女帝统治有利,对李睿继续享受现在的生活有利,他们两口子当然也就乐见其成,并适当引导了。 经过李睿控制下的舆论集团的宣传,以及那《大隋日报》不遗余力的天天宣传。大隋的老百姓和官员在李睿各种疲劳宣传攻势下,已经丧失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了。 所以,女帝在朝野的地位,在如此密集的造势下,已经几乎达到了前人圣皇的口碑了。 相应的,作为女帝的夫君,李睿的日子也好过许多,至少在大隋国内,他那软饭王的名头是越发的响亮。 隋大业十八年就这么无惊无险的过去了。 整个大隋帝国,就这么欣欣向荣的稳定向前发展着。 要是在原来,很多的老百姓并不知道自己朝廷部队的对外战斗的具体情况。 但是,有了《大隋日报》就不一样,现在所有的大隋人都知道自己稳定的生活背后,有黑山卫在前线艰苦奋战,为大隋的百姓保驾护航。大隋百姓逐渐也意识到,只要有黑山卫的存在,他们的生活也就能踏实。 不说大隋国内的那些诸侯,就说大隋边境的那些老百姓,看着周边的那些国家,那些经常骑着马来骚扰自己的异族士兵,都被黑山卫给顶出国门老远。 异族人,再也不敢过来了。 其实,这异族士兵也过不来了,大隋周边各国都被黑山卫远远的压了过去。那所有的军队,最近的距离都离原来的国境线数百公里。 哪里还会有异族士兵能过的来边境? 有了黑山卫这个主心骨,大隋的老百姓活的那叫一个自信。 虽然老百姓不知道黑山卫的武器厉害,战术厉害,平时的训练也是按照特种士兵的战法训练的。 但老百姓知道,有了黑山卫,自己的家,自己的老婆孩子就安全了,自己辛苦耕种一年的庄稼也不会被人抢走了。 有了这种底气,老百姓的国家荣誉感空前爆棚。 时间一长,老百姓那种被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 廷遗忘的冷漠感没有了,尚武的血性也被激发起来了,偶尔碰到一个落单敌国逃兵或者小股部队,老百姓自发组织的民兵就把这些小股敌国士兵给解决了。 这可是李睿没有想到过的,算是意外之喜了吧。 除了第六集团军的y度方向、第四集团军的波斯湾方向、第一集团军的伊朗方向以及第三集团军的党项方向,几个方向上,黑山卫的对外战争以外,大隋国内已经一片太平的过了好几年了。 特别是已经开始大规模移民的南亚州,更是把黑山卫当做保护神来崇拜。 关键是,这黑山卫还不用抢朝廷给所有人的好处,连军费和所有物资都是自筹的,根本不耽误大隋国内的经济发展。 这就出现了一种李睿追求的极致情况: 国内的老百姓对黑山卫保家卫国有了信心,对大隋有了归属感,但是对李睿却是基本无感。 因为,在李睿引导的所有宣传中,李睿只是作为女帝的一个陪衬而出现,虽然大家都知道黑山卫是李睿的兵,但大家更是知道这都是女帝的士兵。 所以,女帝的威信更是空前的提升,而李睿却稳稳的藏在了后面成为了女帝身后真正的无名英雄。 而该知道的人却是都知道这大隋女帝已经不是这大隋真正的主人了。所有的大事都是由女帝背后的那个人真正在做主。 这种情况在坤封元年就几乎是大隋真正的顶层贵族、重臣的共识了。 好在李睿比较咸鱼,只对黑山卫系统内部的事情操点心,只对生意上赚点钱感点兴趣。 对朝中诸事是一概不理,对所有的蝇营狗苟的事情毫无兴趣,这才让女帝能不受影响的继续安稳的执掌朝政。 要是李睿真的想做点什么,哪怕是自立为帝,文臣武将也没有一个会反对的。 武将不用说了,都以黑山卫的二线、三线部队自居。文臣们慢慢的也都是黑山书院培养出的人才在逐渐替换原有的贵族官僚。 就是那些太上皇留下的老臣子,也都是逐渐隐退到了二线。这些老臣子虽然是效忠杨勇,但更是效忠杨氏大隋。 在他们隐退后,杨氏王朝其实也就没有什么实际带兵权利了。 更何况女帝也是有意对原有的九边精锐和驻屯军进行裁测和缩编。 女帝和大隋都不指望他们上阵打仗,女帝那里还会老是花那么多钱养着这些部队。 现在,这些以前的精锐部队,最多只能做做地方治安的维持部队,早就不需要到对外战争的第一线去战斗了。 而大隋内部早就稳如泰山,没有哪个不长眼的诸侯或者是野心家敢造反,因此,那些驻屯军也早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要不是为了满足黑山卫征兵的需求,女帝恐怕就直接取消了这两支部队的番号,让这些士兵回家种田去了。 而女帝根本不介意,李睿在朝野的威望和战绩,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自己的事实。 女帝只是在享受自己作为一个女人,后面有靠山的感觉。 (本章完) 304.强盗流氓,谁家手段更无赖 对的,女帝就是在享受自己有夫君有儿子的幸福。 至于那皇权,女帝根本就不去在意。 因为她和李睿早就沟通的很彻底了,虽然两人也斗智斗勇、勾心斗角,但通过各方面,多次的试探。女帝终于确定了李睿确实是对大隋的皇帝位置不感兴趣。 而且,李睿在面子上做的很好,深深的把自己隐藏了起来,让大隋的老百姓只会信仰自己的女帝,而不是他这个帝夫赘婿。 隋,坤封一年七月,洛阳城郊黑山庄庄主府西花厅。 “启禀主子,我们在路上花了三个月才到达您说的那个法兰克墨洛温王朝(西欧),又花了三月,仔细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各项准备以后,才开始进行刺杀工作。 整整两个月之内,我们这个小队基本就把这个墨洛温王朝的前三十位顺位继承人都给杀光了。 也给他们国家造成了一定的动荡。 但是,这对整个国家的打击并不大。 他们这些西欧的国家其实国家的凝聚力并不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群强盗大家一起搭伙求财。 哪里有钱他们就到哪里去抢劫,打不赢就跑。我们打死了他们的大当家,还有二当家,一直这样,仿佛无穷无尽。” 从西欧法兰克墨洛温王朝回来,担任刺杀反隋同盟国王任务的小组长,卫星境界高手周九在向李睿汇报。 是的,经过近十个月,这些派出去执行任务的小组也都陆续返回。 这是倒数第二个返回的小组了。现在除了月灵儿哪一组,其他六个小组都回来了。 这也是李睿在听第六个小组的汇报了。 “周九啊,你们是实地观察过当地的经济人文发展的,对如何才能制止他们的对外侵略呢?如何才能让他们对大隋能臣服?这两个问题有好的建议?” 仔细过了过脑子的周九,对李睿说: “奴才,真没有一个系统的建议,我就有一个直观的感觉,说出来供主子参考。” “嗯,你说,怎么做是我来做决定,你不用有心理压力。” “是,主子。 奴才是有这么一个感觉,这西欧的国家都是海盗、强盗出身,要征服他们就要磨掉他们骨子里面的血性,打断他们的脊梁。 否则,还不如杀光了算了,反正他们哪里也没多少人,一个所谓的国家,不说千把来万人而已。 其实,奴才觉得用南亚州那种处理土著的方法就挺好的。” “好,我知道了,你们下去休息。” 李睿并不关心这次刺杀的细节,那是赵十二该去总结汇总的事情,他关心的是战略层面的问题。 听到这些小组的回报,李睿终于意识到自己其实犯了一个错误。 收到上个世界生活留下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一直以为欧洲很不得了。 但是,这个时代的欧洲,还没有经历工业革命,也还没有海上马车夫,虽然不至于是弱鸡,但是却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 相反非洲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西亚的生产力发展和皇室传承倒是更为先进,当然这个先进是针对这个时代来说的。 所以,对萨珊王朝、戒日王朝、阿克苏姆帝国这些有着完整皇室传承国家的皇室刺杀反而能起到明显的吓阻效果。 而对那些仿佛山大王聚会的欧洲各国政体来说,大头领死了自然有二头领抢夺皇位,基本上不会轮到大头领的儿子、孙子上位。 而二头领上位后,还是会带着一群土匪继续打家劫舍,国家政策不会有任何改变。 要对付山贼土匪,只有比他更凶、更狠才行,要让整个山寨的土匪都能意识到这是一个惹不起的人,他们才会暂时收手。 但,土匪就是猎狗的习气,一定会永远在旁边窥视,一旦你衰弱下来,他们就是第一个冲上来要你一口的那只狗。 李睿的这一认知的改变,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不大。 因为现在的世界各国,要么是在被黑山卫打的抬不起头来,要么就是在拼命购买黑山卫出产的商品,用金钱来讨好黑山卫,让战争不至于马上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因为,黑山卫出征时,对所有敌国说出的开战理由永远不是我要兼并你,要吞并你。 除了对东南亚找了一个对女帝不敬的借口以外,对其他各国开战,用的理由都是要求对方国家敞开国门,打开通商口岸,降低税收,允许黑山卫进来做生意。 而且,所有敌对国家一旦对大隋提出战争抗议或者是求和什么一类的政府间的照会的时候,大隋负责对外接待和政策宣传的礼部官员就会非常客气和礼貌的对这些国家的使者说: “你们被大隋侵略了?不,这不可能,我们大隋一向爱好和平,我们的九边精锐已经有十多年没有打过仗了,怎么会有对外侵略的事情发生呢?这一定是误会。” 等其他国家的使者说明白,入侵他们国家的是一支番号叫做黑山卫的部队的时候,大隋礼部的官员又会详尽的向这些使者解释: “哦,是黑山卫啊,那不是我们大隋的军队,那是一支民间私人武装,他们从来不吃大隋一文钱的粮饷,所以大隋朝廷也管不到他们头上啊。 什么?你要大隋皇帝陛下命令他们撤军? 那怕是会让我们皇帝陛下为难,实话实话,你们这些国家是不是和黑山卫产生了什么生意上的纠纷? 我记得黑山卫不就是一个商业团体嘛? 既然是生意上的事情,那就是民间纠纷,你们还是自我协商为主比较好。 我们大隋的官吏都很忙的,你看又有一个偌大的南亚州主动要求加入大隋,我们的事情也是很多的。 你们为了做生意这点商业上小事,就不必惊动吾皇陛下了吧?” 反正大隋礼部官员的说辞就是这一套。 大隋是坚决不承认自己对任何国家发动了侵略战争,这黑山卫是民间武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意在和你们这些国家发生冲突,你们好好协商,好好和黑山卫做生意不就好了吗? 再说,你们平时不总是吹嘘自己国家如何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何厉害吗?不会连我们大隋的一个民间武装组织都干不过吧? 反正是,怎么气死人不偿命,礼部的官员就怎么回答这些敌国的外交使者。 谁叫这些大隋官员他们有底气呢? 是的,有黑山卫在,大隋的官员看世界其他国家的使者都是用的鼻孔,而不是眼睛。 这就印证那句非常有道理的,现在已经被大隋礼部奉为金科玉律的话: 在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你们在谈判桌上就更别想取得。 而我们大隋在谈判桌上没有得到的东西,我们会自己到战场上去取回来。 随着黑山卫对外战争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李睿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是越来越透彻。 在确认现在这个时期欧洲列强也就那么回事以后,李睿对东西突厥两部的政策也就发生了变化。 本来李睿是准备留着西突厥去对付欧洲入侵的,但现在的欧洲各国根本就是个弱鸡,那李睿自然是不会再留着东西两部突厥过年了。 “十二,起草命令,第二军集团军钱丑虎所部,即日起展开针对东西两部突厥的战争,现在这两部已经没有独立成为国家的必要了。 作战目标是:三到五个月内,这两部突厥要自己去掉可汗的封号,成为我大隋的两个州。 要情报署和后勤集团全力配合第二集团军的正面战场作战。 命令,由夜枭队为基础,集合全国的武林人士,巡捕等力量,组建国家巡查总署,由王三任总署长,由月灵儿任副署长,立即开始在国内进行治安维持工作。” “主子,命令我都记下了,可是主子,王三奴才认识,可以去传达命令,可是这月灵儿是谁啊?求主子解惑,奴才不认识,怎么去传达命令?” 赵十二前面用心记录命令还没问题,这么些年,他其实也就算是李睿的书记参谋了,业务很熟练。 可是听到后面的任命,就有点木了。 王三他知道,那是和他一样的卫星境界的高手,自己的兄弟,很熟,当署长很放心。 可是这月灵儿是谁啊?没听过啊。 怎么主子一下就提拔为副署长了呢? 他也就不得不多嘴问一句。 “嗯,你不认识?那或许现在她不叫这个名字吧。其实人你肯定认识,就是现在派出去还没有回来复命的那组刺客的组长啊。 对了,她应该是王三的徒弟吧?你会不认识?” “哦,主子您说的是夜儿姑娘,原来这夜儿姑娘叫月灵儿啊,主子不说,奴才确实不知道。现在主子一说,奴才肯定是认识,认识的,奴才明白了。” 赵十二是真明白了,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自己主子看上这丫头了呗! 也算这丫头有福气,主子一下就给安排了一个副总长级别的位置。 赵十二想着,要是这丫头上位成功,岂不是这夜枭队,不,现在是叫做巡查署,可不就是这月灵儿的娘家。 作者的话:感谢“草头闲人”的订阅。 (本章完) 305.睿王教子,喜女色渣男本质 赵十二内心很是为李睿操心,这主子就是心痛自己的女人,每个女人都给一个势力,生怕那个女人受到欺负,没人给撑腰。 你看这月灵儿姑娘,人还在外面执行任务,主子就给铺好了发展的道路。很明显,王三只是一个吉祥物,以后国内治安这一块的头头就是月灵儿了。 李睿把第二军也撒出去了,那么国内的正规作战部队就只有独立师整编而来的中央集团军了。 这点武装力量,李睿是怎么够不会再派出去了。他必须为自己,为自己的媳妇,留下足够的威慑力量,用以防备国内出现的任何事情。 为了,加强国内的统治基础。 李睿把本来只是准备利用一阵子就抛弃的夜枭队也给拎出来了,这巡查署一旦成立,就是给了这些所谓的武林人士一个官方的身份,同时也是对各地治安的一个特别维持力量。 从此后,江湖就不是一个法外之地了,不但不是一个法外之地,而且所有的江湖人士还要负责维护法纪。 这种举动自然是得到了许多名门正派的支持,以前他们是拎着猪头都找不到庙门,想效忠朝廷,却又担心被江湖人士耻笑。更担心朝廷只是利用他们,利用完了就马上卸磨杀驴。 但,现在一旦有了正经的身份,再不是孤魂野鬼。江湖人士有了自己合法的为朝廷出力的机会,自然是得到了众多门派的支持。 所以,这道命令下达后,已经有了诸多分队,膨胀的很厉害的夜枭队,在黑山卫军方电台的帮助下,不到三天就理顺了夜枭队和那些一队、二队、三队之间的关系。 这就是理顺了,国家巡查总署和各州分署以及各郡大队、县中队、地方小队的关系。 由于夜枭队发展的很好,基础牢靠,巡查署的出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至于月灵儿的安排,自然是李睿的私心了。 这丫头,作为一个女孩子,为了和自己接近已经付出那么多,自己不能装看不到吧? 就算暂时没有回来,自己在创建一个势力的时候,自然是要想着她,给她一个交代的。 这巡查署就算是给这丫头的聘礼了吧。 天下间能把国和家就这么混在一起乱炒饭的,恐怕也就李睿这独一份了吧? 因为,他成立的这个国家巡查署虽然行使的是国家职能,虽然大隋朝野都会承认这个组织的合法性和执法权利。 但从本质上,这巡查署却实实在在的只是算黑山卫的一个部门而已。 所以,都布置完了以后的李睿,还是免不了回去和自己的女帝媳妇好好的解释一下自己这么做的用意。 自然,对月灵儿的安排也毫无隐瞒的对着自己的媳妇坦诚了。当然,李睿没有说自己迷恋这小丫头的声音,只是说这月灵儿为了他付出良多,自己也没有必要做那绝情之人。 把自己定位为一个顺水推舟的位置。 虽然,李睿觉得自己是很有点渣,但这却是也是事实,哎,李睿这是一不小心,由好好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个软饭王,变成了海王。 这幸亏是在大隋,也幸亏他有钱有势力,养的起那么多老婆,这要是放在上个世界,李睿估计,自己肯定是只有跑路这一条出路了。 女帝杨婵儿自然是对李睿的这种拈花惹草的行为无感了,她是权利控,只是对李睿新成立的国家巡查署多问了几句。 在搞清楚只是协助当地官府维持地方稳定的职能后,女帝也就直接撩开这事情不提了。 现在,杨婵儿的主要重心都是在培养十二岁的杨佑,让他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帝王。 要知道,这杨佑被夫子们教导成了一个稳重有余但是锐意进取不足的守成君王。 本来大隋历经三代,到杨佑这里算是第四代,确实是需要好好的守住这万里江山。 但是,这不是出了李睿这个变数吗? 搞得现在杨佑不但需要守成,还需要承担二次创业的艰难和重任。 不然,李睿的黑山卫打下来的比大隋本土面积大得多的国土面积是不是姓杨那就不一定了。 反正李睿还有那么多儿子,随便划一块地出去,给某个儿子那就是一个国家。 所以,杨婵儿要教导自己的嫡长子不但要守,还要会抢。 不但要从异族人手中抢,还要学会从自己父亲、自己兄弟们的手中去抢。 这就和杨佑受到的那种儒教的温良恭俭让的教育格格不入。 要知道,这杨佑已经十二岁多了,人生观、世界观已经有了逐步成型的趋势。 此时,女帝再去扭转杨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再去对杨佑灌输法家、兵家、纵横家的道理和处事方式,难度之大,简直让人叹而观之。 经过数次测试,杨佑都难以适应新的开拓理念以后,女帝虽然认输,但也是无奈的很。 这刚好,李睿又要纳妾,女帝就拿这个杨佑的不合格说事。 话里话外虽然不是反对李睿纳妾,但那意思是李睿要帮她改造好杨佑,她才会安心接纳这个新的“妹妹”。 对杨婵儿难于登天的事情,杨婵儿自然是要交给自己那总是创造奇迹的神奇的夫君。 李睿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接过了教育杨佑的接力棒。 就算是女帝不拿自己纳娶月灵儿这事打檫,自己的儿子的教育,李睿自然是要尽一份心力的。 不过,李睿的教育方式和杨婵儿完全不同,所以,李睿不得不先和自己的媳妇约定好: “婵儿啊,既然你的方法不管用,交给我来调教,那咱们就说好,我在调教的时候,你不能插手。哪怕是看着孩子吃苦受罪,你都不能插手。 自古慈母多败儿,你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接手。你做不到,我不接,毕竟这是你杨家未来的皇帝,我就算不接手教育,他也差不到哪里去。” “好,我答应。”为了儿子未来的前途,女帝也是拼了。她虽然知道自己的夫君是一定不会害儿子,而且还有很大概率把儿子培养出杀伐果断的开拓型性格。 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女帝也是咬着牙齿承诺的。 因为她已经预见到了,李睿会给自己这个心头肉用上练兵的方式去训练。 虽然大概率可以成为有着铁血精神的战将,再结合收到的儒教教育的理念,必然能成一代大帝。 但是,这其中要遭受的苦难和磨练,也是她这个当母亲所不忍心见到的。 所以,李睿给自己的女帝媳妇报备了国家巡查署和月灵儿的事情,回黑山庄的时候,身边带着一个十二岁的半大小子。 自然,这就是大隋未来的皇帝杨佑了。 “佑儿,按你母亲的安排,你未来是要继承大隋的,你年纪也不小了,关于这点,自己有什么想法吗?” 父子两人都骑着马,互相聊着天,只是杨佑的马稍稍矮小一些。 听到自己父亲的问话,杨佑在马上非常恭敬的对李睿行礼后,才回答: “回父亲的话,我的志向自然是要做尧舜禹那样的一代圣王。” 杨佑深受儒教教义影响,对礼仪很是看重,和李睿的对答自然是如对大宾一般的客气。 另一方面,杨佑可是知道这大隋的江山虽然是自己的母亲再当皇帝,但这万里江山可都是自己眼前这儒雅至极的父亲亲手打下来的。 不说海外的开疆拓土,就是这大隋本土,要是没有父亲的黑山卫,多半这大隋的花花世界,早就被当年的各路反王给瓜分光了。 哪里还轮得到他杨佑来继承。 所以,杨佑对李睿是又崇拜,又恭敬。 而且,由于经常见不到面,距离产生威严吧?杨佑内心中对这个集大隋战神、大隋文圣于一身的父亲也是敬畏的很。 李睿自然是一眼就看穿了眼前自己儿子的心态,毫不犹豫的开始信口胡说: “书要读,但不可读死书。你说的尧舜禹的功绩是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来的。现在历史条件变了,你想做圣皇的目标是对的,但是具体的行为就要因地制宜了。” 十二岁是少年,是最固执的,尤其是受到过成系统的教育,建立了大多数事情都能自圆其说的人生观的十二岁的少年。 “因地制宜是对的,但孔圣人的教诲也是不会随着时代的推移而过时的。” “你就那么确信?孔圣人也是人,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能成圣人,自然是完美的,至少思想和学说上是完美的,我只学他的思想和学说,也不会有问题的。” “不错,知道变通,这书还没有读死。”李睿表扬了少年一次。 仿佛因为李睿的这句表扬,少年杨佑,对李睿的感观突然好了很多,觉得自己的父亲还是能和自己沟通的。 毕竟自己的父亲算是读书人,不然何来当代“文圣”之名。 想起父亲创立的心学,又想起教导自己学问的老师那一些偶尔流露出的对心学的不服之意,于是大起胆子开始对李睿发问: 码字不易,能求收藏,求订阅,求打赏吗? (本章完) 306.文圣教子,遇到问题找方法 hmrsqiu1mr7iexr4y6qkntgw4onqvvju9yfjulpfxmdl8ihkfwnikfku paa7w2jx6jyxfyozk2u34toedkgpdqtexyc2qsiq8ryyu7uyppif9xkvufzv2zyx/z80qkmmpm/x xlng1ibha79hkaknxop4vkl12ywswhxt4dhk5sganbei2ijnpx9x ffoezfotkmgryprs6nnczcrkee83u63jv/ltqbsuiqbd/oqrjnq7/jeap6nw6iprrd ahe0p/ou8m/zyxlseehwh5zclklgeht3w7xfhyz2vyhbihhdldlgznqgjjj9cv2kvy18 ou9xs3vwuz28/smi8e7v8o4rmaanbz9x2mtgdxff6xd3sae0wn7hkqtmys6mpgrohcicqdcpc kva6arj4qzrgmgy8zxlyctzkduuhfvmypedmagzmwghmzro9eg1qnmljl hxlbpgwzb7qbvtb7bedqfdmduvu0ncgcsqpctix7vp1kkjw7ajy958vf/ztp5mr/iqg4x amvg7a8aqsvimfdxtsjoc3mibas7odwh2y1qah8qzgasgjsubqu03ysdp2tyt myzgnk2bxmmxlhoivqccldjobiqdxtt/gddbi4g3djzgge5ealekzbmil6gbu9ge4srspv5 fsuvpjrhgl64uswlzvlmmpc3rhtruo8dtndr1lwtnfiicuxs/2/ojzewdbb/8lf0n6hirjmqyu ocbcwslk5/dc1sat85tfmw6uyieowukagirrl5k8scps1tfibtm3r8d09e6qs5nfrkfw9hlnt3 ndw9r4v/eoeoy8qq4by31zkud6abmh61n5o7oznnlxh5xiovto3n65lpce ojjmeuiyagnlbxp0mxigrh65sj2np99rnnze7m2oxjns5epesjns2fdfvmd55syhv97syia cqefgotooqk4/vsrchffqx9dbsgonkd9msbcpfcw55y8kklmxmwebezgm8mqmz/t9ibixjjxh0 cdrdfkdwqga9sfgtr3tfjuz0llw5qge5dnodjflzbjwar1etr8etgri36pm 9zsg9zkdzjvlkwqsvddbt5qh9utsj1bp5utjg5gplrgljfefh9kzarofesy3 q5gsabvoseb/qv6pxkco5hfrevaualzmlqg1gssz9xigfjpk0z73kjgfuhzzp9iqoyqm ht5dj7dakohmwb/usmqq8kvhvsjssdef1rkhizsl7uvlhoobpksqa172jl46ndfdu/vxde5h4/ d/ji7zr6r43wsdwqtqpyydxaogqoc6wscssqzyy20g71vplauqjppbs8k8gnqyuaualugt ytajqlkjnelh6ozq9o0/p80nqfvlzixrocjmy7jx3r0uir91xybdy2irktes2olszy2x63v k82jxjgygmmh8g2vbjjaxyytumjya16lati0nzphu2kmqtp4vzrz1jp6vhysco bma4pqehjxptpqupe1liuxirusynmps4lsmfcldrwzjkmppflkstyi4dr4wreug s8r6izckpfc3ckhvthdqli/hsndi6vxh3jmuh5pffyk7k5pn6obk2ctdzsad/ nm2d1v8ugkm7tz/vgr/zfjx7gbhm25oa41jompgr8ci5il davwqz4gogn7e6ojrdv2cl0efddro5qze/xpi12y7vaby/twp4qjbhafmda8bnkph6qc e4dkt3soe2iloxbgp4egbv2zzhbyxlzb7tifsllgyo9aqya9kjofuqg9hx7vbtl3twmk1k1cdg8 vj2ce06uu67o2knbhq7szl5blkmapj73rottax/povgq7yzt/toiwbkciehjy4 ncwms81kcer3vdqdxmotxiq8z9fijgbgthqzng0d4w44tprhudearxyvz33iatjt4hc1ka1dfgwv gjd71f2l0qfdss0nm3jk0iah0i5ent4ldm3fsybvuqi2couiet6u6 c6040xzq4vrqvtk17ki1piolstdfaiclay57ciig91xo0opy4rhwkbfyotz1bnzmdtfg4gf elccl1s1apqdfotclm50rudlgubpxxcoed57ut4hxik6iwmzshck1x8olllttq2tsu 3oxiqzulugprxjpws/fgykloa6n1yrmwv8tpk9rttkpkudm/ubvjjpjcqsg8 fkgltudcdlhxgjhjhzabsmc3fbabq2drebmv1oqvpoi7484umbz/pjpq4jgwjozbd9su1ffadz1 robrpo6nmiqsyue7pmqk2wwensrnfikygks3xnuaumyvbfv8cf4rmtpflp1de wv/nflrttdxoi0ivufis1gzxevkm7tb58bzvju9gj7o1/v258jnatrgfmabfktj5wbggqav qzp6wud4clzbasqk/mom3fdykgfvq11wgq5qn6dp8hj2nzedm6zhwkfx4kjf3meae71ixqv9p9 mlpmw4epzyvz1t06infxfn4pzqth7vnzjmtfwcfs7gi2bqstf9epfeid9ov v2g1m1qwu78daaxfy0grcamoteapj7dtzjcrjzi/rschu2tvbg56teyz/atahd o10brdvnavic5yse6gy8zygzlyfstrr62kaanegkmrjumh1jokmpwchwz1zibkdgminb9mltzt agajar7sajhhhr0irf3bnu0qhocwyxgggw3cx/fbqqmxeyqatvuhepx2n2awmex ruitgggn9t6fvp99a40lxr0v5zyblqhrqek8xv3xg1k5utxh/t 6rdmvuk/dsbksebsh8goik3jjenxyueowdqgj7sst9aitxx7maok1es8udy5kny562xjuan8ne lijzi6gakyzvzj4v4uuil2uqegrdiei2ohpiophkgilrlid0sucutrvo41av2f2vto kmnzwgtqizpwbwh0e6/hmv9mmok8gljtrdaz26w/exshp0qzx1znxh9mjxtrvwfw3 ewvdmayxyzdvfwz/xm5kojofibbat1vklqavhovxfngc/gc5t3rqxthzo1uwdhxyunycrtxyse1 m0u/bxc8ewrdj0iyidsndx2wwfiomkzyevxsilg1ongz/5rai5sui147w91 yn3trv0fkkesoyp8bslrot2lztjzo3ylkdaboj2xwrcvkc4kmf1fsjw7riq5vazy0bymedgk8/t un7mm/oryu/2azan1ry8l7zrghsgzgdiiws4qem7srpfrz4yr6kewphlkzm5md2y xhvcucmqtmterhjsvvewhctmbdfm/4hutzxfzhxr8g0ojk5tqzbop/dx36tsupozwyomt7ooeeoh ewmepp4vqiq2pwq2hv0zk7kjcizgsdhd1kkwrqfjyigkmrnndrsw3xucp6w6e ajfyuleizdp4yd58n9cjsu36johlujcllxs52qv96y5egzhhasagmyekxsvt5imcjbyg1qlilpz labb7ibjnjntexs1zy9xqp4iqgiu30ystsiewqdyea2 agiq0x4eb2tmf4blx1wty69q9lwv5u4nlp57zisljutqqgrdjd1xovh7v4neqd 9wcrmrs1yrymjsodeaj81sgzdwkslcz9gxykhkv0uyq49ypcb4ddadvdqgff 6mdmfunml1rf5rrgtuym7wf6wjogdzgkvlx7h5ju5pxdv6nuheypok3dpggaiwfskvjt4cdg8x/g ihux2pjhcztu8cuoudph9rytz2xqlm2blzt0wvy22wk7n1uesenrlfzbcb29zvofqyu3cbvyzz4gpg8j2nzqhygyftihtog9mgt40wn7nv eyzxsaf7caa56piuytql1v3mudlsdxz6wrzxyya0z1bsfcegaviemwws ttvpsk9raktrroavmnykxndyv1qcbgwbd75juf6trylsar6ngg5vl4eo9xqujeuidp2wrh3f43z2 tyevabib9d9zewafjruev5qbivqllpfde0mfmzuorqrea4ev7jlfovpzkzups1se1lqot 0lgszkdfj3n/y2ie/bqeveskux20rxt7xomn03p3sdu0bioapglft0irzg26/dfot6b irhb3nsveape3dqpjfenlrebpnzxdub2pfmdxj86veu0ziujmk9bq tzbcvpk33zxzxpc969grmcvzh9klegcr1trcxiciif0gxi5ctw14qjglpj43bep1l wil2npkq2ixyxyht16owqulrwya79zju8fxe0irl4zn1vctmrvviughai7/8pnki3bhe8wegzgv bfufer2cwb3kev/lbq1xnu/vfotgwn1ao3a7avv7w2fohenhzuxchzct9raj036slqlklgmu97 i2u5ussrlm4fsevolhyb0xhafedutkl2fxlm97yjl/j1onezbj97miilwr0qyj44wvt6 sfpf/blkquhpjrqzrurs126gomcr1pzd9z9lhhrpsb10cgqfz48/tdortcwda7 wgzp9ounh7daokujrczqmble3yeimps4qzpabus5jibkq1nvlrwz5jt3gouy33eo8g qy2nzya5epg176o9hvgpuhoyu5h9v0grxc3u51l2xzxab652qyvnobgo6e9yda39ipbobejjwmj zeanzqx03gkws7pig79jkuwq4fwkkbdqjx1loowbs3emgr8s7zs67h3j77j1fmmjsiyfm9jp9u sahdopwpzofrlu8driilshzz3yiov7azfqdurpvemgeezuhtm/pvpi6b6cwddzy n89li3/esby9q0vro3lwhhqb/pe/la8bbp9qaf2heg/weffiebbjyjbhlaytyrqkoursuz/wi1ux jjy2tkwbrjcpjdjlqagvklw8ja4evtima8vrphneu1ao1ke7vi/u9p2phbiflebpi0kiut0akp fvvf/wmhkeuzryrhsn6fsr43qyatv9xc/mkhi5k5ourlpzc11 /0ugwvzuts8uzioigoai4vkbsyq2hnrbmjhj/dyxd9m/m5oe0mznidbwuiqtmknpj2giyergmf 58jcqtexwlmfyyjknd9p3hpj4rgou/jvfqo907byvsr5qrh14wvni6zfb3ukqlosaaztibc6elmc pxtk6ibljh6yhzdgkouytk03phwz43mpzypjundgl/81ptc3yfwjaymh2l p0ap3o0ncsawi53md9ix7hdk0n8ite/ssy3y9j0pszctpdcbdz3peaz4nzhge4h7laj1pu6c9uck ejmi7bihc7qt0i1p19ouj0gr9mlshrdjcruadimav38xt3rqwfhmlaogx7m bjwnoxjeqkbqi2mj9mapmlp6qld9dvmj9tf1ztnotrhhkfbt//7j1art3clu4f1ew5yj8ml9sy/i 2fuqxk5j93bdznkuuulbquxehgqkzrefmzcxczf8bgcxanho5a78k pygfjt9cfeaoc/y7qtxzkdsh3qnv89h9yghqq7rcejdq1mw9kc7vzlqctgdl lcsfmjgrbeydnbzps7loh9twlefuyhid2y1txyswc7chiixwr4ysfs1y5gj6axxxdd z0ji3/fmskciieq4si/63hhkeeieo1baycmolig ntfiln1mbq1mfxd8dthbv6jxeov73fpa4jdljfztrur3lgbf3cr7gzu9/rmuaxdx557lbop gijalb6vzhxew5wjgumh6nzrsby1aww9zslmkjov/w1krm4npep2dwk0zmdwhq abt2hludma3iu27/eh0nncoks3oaaqyd2unh8ktpofvf4skojhayjdtlyuowpdyfnj/tmsxpcr6 doxeapl7rq2n7kiuzhvvmaqkblziziu8hnrmenypbmru6vaoholc6l/e65aqxv ixtgbxint/zhadgcexgixk1g51ngy2n4ilugxacbatermujnvr rs0dca6ab74tluxgwthfswyhf75x7bgsuclebwspoluk2ydvdgqvluiobabn/xu qugbtop7uas0tx97zfhogegb7sgifesuaso6vb4jawkhd6eicbdvf5o17cjpdgwot3ank4kalvzs l20yra/vp3rienkj7oxzrbi3eo6qszjfxfi555nxu92jwo5df57ovu0mne4dwzz w1ez4xruglqqlpsok0rva5pk25risr2atnps/p2qpe3fiyofm46qhlkqjcxmd2v wzxzabj1bd/t3nmdfbjnz8ogx4sgvpqkdsegzoija lbx77svdtfxgfz0w0a9ftcivqegtcvjq7dpljtn6e9wnxifwylho/uzgcgbh kslz6nqtfopd226wholefqa7hbaen8x7ukqjlqxzidoi6kxmqltyy4ytn7dflb1jcg0jv7sv/0/ 7xlolp7b9fysqtukjz/t0knyxjuntujj0yecc3/fzerf7tdxbnzp36pjtk1r9a6qeis 3zyh7ybc85asffh4kekkxanbavdj8or3j6qsbuffs1zwjaazniuxkxkw4t9bdo0cue6tqlq ig2j847jrgusixtdo1qnb8pu6u/vvi/457mqkoxegzbzpemsffb4dpuoqd92t ah1bvbbl1qbsetrctrp5usepqnbqhrscm0sgrf3iabn9rf9hs9mrwj8pgmuwveqc8mb5v/7lo/d xtrrxiohsrmqnqrji2p1a0/63ttwncvhslouxugrtblfxhxknvfqv9cppaivasfgdibs0kbdmwg humzonkzsmk8sm7gu8ezlswhlutofr5xde3/j5dc505b91w/slx/jptij8kyrshgk8 o8m5/s0vumuy2ephn7mju6bh7g03ajrvhvoadfoevhgdosnhdjk8ge40qaiz hy1dhbzavuizvbmmh4mgq/uu1yxub982d/mdtyt2oqizpk4x0zmjfw9gd lgo947ylraa6b7cs72mmh2wboghqp1zdugty52gm0lq2r7qdju6qzrgdfm/ip4atxel 9ar3g3p0sfp0r880owfiueiqbkar/adxwotnpflztslfcxxl6bw72pdpb0tqd76 t2jcsw6g0s0hv6coy1khbvhithxlqhe5eutpwnjmkkauigbkilgzuy/ uiem5a7v4nm6hp/m/juk5icbwy5fhbrgtr27ogmin6c7k4r5oh24rrnhkzatf bmyml5jtyi31po7xu4khfjst4dveqz9owyqslfz7svo6qevd4jvnqhpcyv2r0jx mfexk5vtf69n1lisdo8vovxrczepturrjb0byk8ka5zqldd25pwt9gwtfza3 r3moobcay8lyi3xknthmh41b5wt0wffjtjyuswosyj55vyl8uboogox0 odmiguvvtkogqyxx3to18ayndxrhyafimxk2fawdd/yvmdfqkbrkg5zucp/aye/bhymj5zgg6a0 ubvf45pax2p6er1ei1iiu6xxx05iseawqmbenmhbefzvwhbyrgzv5tbxmcra64gv hsoujbnoz3/bgfkjuzbrktp3jhpewe7svjsaq==muwjxpeoarazintacafite8q1gdzfzpvgkt6ttdfrkmhe3wardxbg1qqgmzgkdgw fvosvv9v7sdqpsn4iknxbg3ujpi6az8ofq/3jpzzp/gqe6igs2xextsumjne1pqm7 pswqkdvrvuzecshytiswf6tkqvzjwwqs0kodu6nxxop/jblkjxxbcjeaag3b91/pjzpvelzc r74aoqeuddu7nndsiojvjb/alyberkz9qth0v9wc123o9hgp1vdqhx hixia4dbj3b6bakkqj/rseb87unnu/thx9up3ki3tqaryshm//ql9dbj4kiqo/ploauqzc bsxky/b97ammhh6mzhdinlxddmljdngi/rjkcow/jabxirekiviedrylgiukqvlmj0pxxmdts pqzpgu0t6cy9crtava6k8ucqzalft1dpuaaefuui9lvux6w1qg2jrhoduvwrxxtoucoocqxi0es a2aio73lsxwlkrim31efp0lvso5mpbzsizsg7/q2km9fe3huvyzmlyjb9usm7bkdqwgmun8yj8y 5nzu5wnr84ovsvwt6venfjz3cc0g7ab6rolske7dbsta6k06ps9sxslh98oaj hexcuk6yict3rylv7uydeax29gbxjsrjewc8s msamutjvtrr//zigimcicujjzet1euiicykftthtix043/qasr4tdm9v2b483trm7kism mxlrwjpr6byxidshqjdkvsfpwuom5ag1vlat6gjm9xitrqmusxexpv0flsi8mfftuqxstkcgqa rcsrhqimkb81vw9k3qa6s7y9z913acaamxwf1g29soffy2lrdzouqofzqmxuhlbwoon jdr04wmjwivvzt0g3/jsubg7pjiwh6yf8vhi3mbpedwflbucixgxg3xt/khet5mgjsu pwkxlxvgpktg7yekqaj9hdmyowzylpooxu9nf9 q4bciz9rh00piuajulzplhxlt8j5p6pprkqnzvgfndrp/ej0yjh ypkz6x/zyi9mw7rxlsztecr80d4x6l2p2wsblcfm31uulboazzzdkpduey v3xmojyadwov1yucgvwkcmrfzhrfbswebsppitculys2lxx74hysvn287sdqnsb8gl7 anwywb58dx19h8wpaxjl2z7on8fyjq9/t53ih4rdyutl8synmop3gexwjfqjcfwe855htdix fshws2uay/81b4y2cufgyui81mzj0lvgshgg1kwedt1ptublnuubk1gtjtvuogke8p5w2axsk2 tmr71dqhsdakzujfm7gbseiyhqk/piuhgg9xmkvpv3wdm0mwyrthkydbxskxv0xh3df red10mgd6uyb1tt67ug38rbez9rbilaaeb6sffcdx3xrf1ddcjtvz7rsmgz1uvehcgy/amca8 hgmq1glyj7jb3ftpawilh/ltvffswn3kckk/5uqwyryodwk5brtxukia9acrdpfmye8wvvsb krnxsvjih7xb6mvk7sjkfde1xv2yl4yk7w7yxtcait/c49u/c2c4puyffksqzpi/lfdtdwt6rxp bwzxdro8dwui8tgeuafrdcqthvvmfmrgtiiq2wwiory8maofxq4aqgcygaxa72k8fgx1qeoq0qty oqzmp7liuubiy4qozgp4gpngord1biw0k5ymvft3/qy4f9eikzjchiuhwm9w7 segifley0ljnfsxeabl4wgjz6cxxqvbv7bwrjqpt3wnjduntg9vacmkc1hcyerod4vxyopp 17xvhy5nyldq3ph93kzeu6oai3wigyhhtduqhiructxzfb3txmk10dwmx5sbzreuxlofaod9mf l/hbn1fsh7fpejgk1rxf2ylgmjwe9fiaddxbr7drxflk71 sa/5euat9bmpeekpsqa0wasmoa0e/kvmjo0mml7eef8h9kjxebdygqocsc76vebaptrfjgxz likl8cwlrdlak8amsn3yoly2rdxpsquthirhqlxh/iselvlo/lt6rluibqanarvtzdks3wyroi1 72hs8q6azlb5qmzdpufwcc90oah4fvkzl8d0p8gwy64kzluy2ibgf oifdd5cge7x0fgvc7zi1ukx7iaumaqdgigfhigohpkw88rszktu3xbtbialqaetublfvc1cviuut 4ashnsobp/zl6zvapjst2l0hkmjclit8j3afb6pn/7bs/ggk3xrc411gplcy5oq gplnn18en8b7qvrl7j5lnyd29xglrremtgzobxnnzmznhpq0mvvoszbhexitqffpz/wez34rdg 6q18xtpthveo14zcl0frpb59o5qwdon6psogalsixlr5qjdo9b6fjyean4bs2sabehczrdyfhlk g1gtn47ota7w0egefuwqyg/zn35aeriegixavlgmkxyqsekh av/v3gg4dm0gugzhhrwnchrjkc7ia1jve4pb9yrlsuccqhg0oecsqxjh4dqaf qeno1kvmhuj8pnrhzeb6wbfvlhifverajdiukk7feylak4qpzdkxb0735 88o149zmsyarmcj6dyzhb09f3v8u9eirmi6stjltangbsqpdh0qfau4gsmjp4p1gdxndv0wfaqco i5v2sr07uuhpxwign8d9sqgyidih4zq81mq7tmz8ox/kzcbjv1c4qzolfvz52c8irwwtzucbr kqslmxmfqpvbljwlows0tslr64x0onnmqkts5z6qszz2b0mr3suxyatrmhfvniozgpwcg/ 3vur8deemsxi/j9izquyy6y26ztr9gh/7lpfwe0t2v17lzxoxcqqxhumuyxttoothbe5 udtqluc5yd4twbdnu8asfaddbzthwt7deskq8i01pfnih3h86b0zlzz i8d94lebawtsuzl1sxosn/fpsktzbvtjq3coyexkcavx573p/xuffyag ii2uuxilct8yoy1vpexczete8sg4k9drdusuba4fqpvy7mji0z9aqdvvn3iizv/cvtmitx9z 42qaiwowhflv2qgh/jkj43utnru3rxxoglaudwhtgwevnvlvgiitpir9nrr outdzfwa8yzmklnqj5lzqrwby3u6riizrr/vnf9m0wr1loal98cvjyzibxus7zh4ypfsn n9du3j3n6ehn5fzer2blfxoitbpjgmettb8qmqxewrbi zwc7ehq32fvyvchdf8p6jtdfyhyylmxriiktprg5fim8lfelvpnnoupvi0ophhy6i/wdhayld twrhyfu1b7ezzsapnq5xbk3qh/yyamo30dzvgpabclza4yrq6rkqn32 wmmrjsbqa7y8vqxng4kxsvgsigptuxed9paac455ojc14w2ljly9pdxx3ioprd2tktydlvjuz5nu 3oipzxaufnyd6bkfc48tfxcrxpftdprqxvrsvvdvhmn6wjwzhsumgmsfgzgmdxyoc/kx64h/m55 vuu8wtiyr5lghzlv/l0iuzx3j54qyj8pqtxtrddf72qod6thnmncu2fxfuefkienajnwibzo1jr sdget67jj0zaowpmznyp50jr/a8zdazey/rgsigdyhbc/bwgxqkxxso5ugzas pyb4isj7rsmgtkohbr502imnbtjcazg7fjgkh6k j5s9zob0orxytk2rzyrl3hxem 307.意外收获,五人就可控一国 h4xiqwq/eeqb9uadxir1xhgmz1svfa9894pxct1sao2oq0xzsp6ueb4iuo/menwg19bjas2mxkz ashroy5lwdco9jby9ve16l3q4tvoi6f4rk1cqbr0xktz1gpuavluu0z/d ig4ngerva6bvo1svpwqc61kfxezysrp0uzxuhzzpdy8ipgr0b75vohhdj2fm83j9rm1p0zjdd twgh1wzmllvbjatuauzr20qifnrwiu0hwmibqu9dn4wdrhiry0g/5esebp8ytyf1xadlphsv zqylfbbmiznahjqhrprmjvdynsz8/vepl0xbquqhzb7irgxk52hzkstmv64hxy4wun pq6fniel3jzzckaps2rtuxl9mfrrqdf/z/sh4jf1kmd1tduqixwissaxwlbtyr bln6lyvnpw7rhhu6nli9xmmj8pg9xi3ovywoxpbrpp5zsq/yltguuswje2d2gqnoxt8ncyzr5w aajlkjwbgqh43jfb1xghrzcezdepkydsqukhj46jmzzbbuqloatk9utiqmxwtlbdt6e xzpzetqpnjoxqtdv2oryv9ajhfddvzkca4kvm98efrzehmu6k0js xokryxmzb8f0ioq0nmpesywwdf3o8phucjzrcdc4lp92wwizziak6qbmf7bwl6fclyv9ulvqsn 6josg1alg81wat0fgnrr7ro85ggg77azbf5trozqgf hzcqjcfz5fcvw9ksipgheuais2fe4q6euh/3stf5jqgfeh2ybkqw/mgsjhbiuvwuy 8fnslzprxk5plns36qv6/az3x4ns3avtkjan2mqsv9jdt7vnfaziye4nunh6mvhn37imfe3iaozo 6favgezfpeyv3fe5ldlexznw8kg0kathh4umk8e9jlzpwrhdolzr/hcbasbh67kdh1p/cza 43ss7id/qrcaj4r1hs8obgxl0/voarrdt8obocqhwgziffwbre33thm9/d5r7wyokf/ktowpoem dpcrowabkivrwskurkphipehsurxvgmvgevmu3/h3ggjtorfn omksisickvziuqw8h9rrlzqjwuseplgn9ahwmu2amkfboaoz22akbigrzky2lhkiycmrpshc8 rsajgztqbjam0ikp52fjor2uvkexbb64rrzpnjbsabwubdq3v88k40mjlwldlxs5yewq 7tefvawmrbomca7w2hbuoovibbckj3aodvxbfp7cjbbvqwummvs0 5ht9rvgt276bebx5lf6n4fpkkesln2lk22bvgdhs9fsmvo9voxdw7vz2lquh tkgyequwltfkzrbb1lzj3peosmvlm70w3h7dwdkulgf5x21hivxl5dunlixj8kpt6zaivnqvgwq 6lb65t9b4/chlblvzkg5mswfwnyq6broda5vfmvdvzlh2jaih8utx8gzewggtigrpf g2freyy8htb5sd9lpwkav1czqe1gymachsdvwjqcpw5eyeglsrtm2qwmqwokdq2ehzf8ix/0qdk5 toxtmibjbsnjsp3ezlgf7fjjpy6gwsbx90ewutihqtqhz9xj4qlwl87ipbllawh0jls7wv 5xskdmcurrhzjfqm6d07sjtjtoedq9vcuop3akjb7sain95rfci0octrj5ja qyfbh0utigyaw557zdzatcmzudafm4crjbjyyvshdhpref5dta4dn3oobfp zeipjochrfch0wbyy9ivsigru621dfg4/o/siblr9pnnuebn3eqwrbkxfqra smlosm0lujwjbhqhwbipdri/ziyy310d/4jo69es/0iddfzog9g6ro5mohaxaozmxox ohtck17gtezhyxaoirt4awzquubvgya46oqrqx89szvlbymgw2bzrkuazgs54zuicd22xvgmf 83ajcloul1f7ho8rr3inb3pntmrkdzxzvc8dqmkqumudrzszvbkyalw1nobus59xbkzprzuq inw5l8rnlpoehxusav4drprqf6fjolyoech6/wbrrc82za0/1f8ch7k2xpckplspfb m2hlgodfkg5zmgj5bhak3erzncu90h3uhl3nistw77hzbgyrdenof m28wzp8xet9bqwmpuqp1cz3rve4zzos8oa0gwvxdlwej8xlkyftfavdzloi37pu t/3fwdfzxt4dmigcl/i0ifdogfhs5gkn8ixhzk5jkbvdatz8qzpk/pgeav6e79zo84d18 97ymifgxyvw8vemfdjzsypwdv0vvxss8mpvp1xrtwpwmqvhhx/akfnluhs/kvknbgjci33 cfmk6u01oh2bdlde9/45jxedbew8an65gjjcjxb9hiqb dxll0h3sijv3/jokcapcvsxlpaz9r4ukyo4osmqto1xt8fxyaer p2hztpq0mnnwpqjj/2sq1znjn5n/d0h8g9hudldgk4io9r5mte5axgcl d3qctebutokavlcv2vhp52k5q14pweuljz6cp/m6hyud5dzjd2eklr4xm8yo/8qypqq fobk7tarqindnjfn8fqyqmvvphpw/ypkyj2txukx6xmbgimqzbczaemq4i/yrjoknt522bx44u3 /bbxoirnc2rpt8hhkhjvsqfxoxu4juvxas93cgoijbxfjg9zductyisajrvkzs9gdgjkvszjwmh uc8qqjzxdb1ylfdumj9vjp8zfh0otfv7auoi89syi8zeaizyv4mz1mnssgvf88tgz0l 9vq2frhyvjief7pq9cmtd3j1tditcymreawy9j3ymmty9xl5ql/bwo14a/fyhb6jzhtsb2wleve gegib8ju9qnnhsqqcea2hahqvg/uk7nuti5khvfaoyalfnm69q2qxpkicftfblxvn9 vtod7gifgiqe1d5osthrh/mexbqlpg1wn1rn90hzam7gbj0kwgukbt0jehqvzuv6e cdp5o2w7qfqsxnxayttwd58wdu9nhvsi4jhef9ybziyq6lys7/4n 9kauk9leut5tmwbiqevbnwvjfsos51rxrocadzcv43cjqofdp0fffaog64xa2d shagpqxqe3sj4xbttveewmdr106nseecqfwsbkbvztxqpozdlxdzgag8ynsatzcmwq74pmh61 ah7jm033ujilojn1z7yzkjav0gpyzaxjyddqvrm1fizk8xh6u9vzmi3wcybbuejibgb5tr80u mem3ammwtifajfeu1lazlvm1y2nvd2vaj6nauqm0iul1qwmnk 1faw95t7p3bdrzwbev7n2qkdhwfsjivrpnuuxgj95sf9gumy izf9nddptu2lkbylchwdpdrzbquucykxvlpke13sbmdxyxxynld6owqzegp cpsvu1y/g7scqagosqt2akgtsojp8rri/lnwbnme7yawlgq/46amb0egsidykp11esxxicfqvqe nzmbfzdfhng04aowhyej5pqtnod0qaphmp3m6nsnz8eqexu/dd7niw2takre xsrihepdg6hzpnstoukjprhxy1z9ijv1sdgyspc4wcuskqdaufkchl4jvd0bubfdxv2b7ii1esr4 oznlywi4cabcxxgo8ieb1ho5jhnj6u2te7ebhgmnphgzh9ibfovfjclbfy76zw6up7nihptm gmzvh1sgbvvp1ambcjzvuprybcv2uxuowah08ykfyrt1rcmxbxqx7gr8oktj5tvs0 2bq1m2h5xklexlcgswyx2guxuswfmdn/dseckbdsdi0rzhnistw77sqobehf4w=buucrxdt3slrrjfugibkgyxutdskvsjuqrnksa50vdgsfj2gkc4f 7fusj7gmgixqq8zwkiu7b6yp9fbr0nsymmgcqbqzkvb9k/ghjwsspkua3cqzgakqwwjf 17z7vkwic122uk7caem2ry0j0aushl2eljh2strvwzyfuuthzlksefx idceg2heqr1jbqwedxk2pihop1qf/ksyugsdjyjj11mwg2ciqih/vhmqfa1el9rizix3cioltf /hw22fkiajmoqkov8iq4tn2peoqapku9ehgngynzc122grkwttzyqjd ay6bfwttvdzsi9ws089hqa/brl8widlhtamitrtvodt vfbjzmlyowc2kszrulerhwjvxdneg6uuhxxvbzablzp/bq9kw64g5wki4o1xdiqi6pefgyzosxk ggxbapfqddbalkpoqiqd2ulhhaxyjnlj06m5oce3ebvyuzkkdvhifnjhuctwki8q5 vei/xfp2kbjsje9rm2tq98dllarax2dkqbbwkg8koyxow0zpsnbuvlxn rlfb0lddiowtnywkllhbncozh7tvyeccz9z9xbsur5c3beedsirx6yccrke7mlhxl4 ek78gkxszutubih2zeczlxk9p4seqtarcjlmvcd1q8djxatrrpswbo7ooieuoeuzpynjxvaa7l hybq/yfpcgldzzv9kaydqekhjdqiqhxi0aw7510d/p7hogtllnmsegqvpd49b urmdb1j01wcvubjxzrbl0dh49oo70zmusm9sdkqxdrenxhnuffumrvisx80wspervzzi slaodf0kzko2qjp0/ojxkw7cc7h2tru8b23ju2wqw2rrb5lovenl78mdmj1iy s1i3ginaxgy45tenbjtlouqeb2l7uojqx661nfrrrwdfyqstb65leq3dunmx fl9bjicbzlqob3o7y3d9zzhvig5ta4omu50ewrj7fxuyv5umcdrusaumv7jxnnwnsrgyhbvj0k nixdcrodhekqohqhvcdaelzilxwqwtkbcoj2i/u2ktxyn1wnu24jysvui ip0/a7is6tadbpy0/rprm6izlksv5fxrph9ofmcoqv/s0gj4kh 2/mmujlpmqlsrmnxclpg8galvyqwei2pdhxmt9ldb3umo64k bh4wl0ypgpn4ht37jej3ycydvbrwj1ceogokybqovl8ez2/sfoamtipgneikgxpl flgzz7uigdrjal42x9az0q3hdxefd1khjnqmfvqqqp2mjhk316 n4isx22atgz4yie3z4rfvn0degysv6ui7ptw8kqgnymgyd5jdi0fc6ypc86l 9hlo6xlxv7ynqndqpw3fnw4nsjfkaafbnhsueymybczexqt1o demhb/xk4d7wlcdku7tfdpctcuffdplua12v9gzurnkhdd1ejl6hsqfcg hhzlmy8il4n8vllsvss6tuluwurxoi7lauqnkinmcsa2rc6bo3boae4pkfvscib6oviifd/k3 iggpg2texdnrfe81phm7gbcij1pzbfub/faoyj3gwesidl6kg1ld3tpmchvr43bhfsvskdjmt vzt8ohhvgqpildjuujlfh2fy9dfpww62sbryopydqvl2s1 5c0kwtv8vbqs6xlhy3opq3pirb1yczfy850zbcctcw/f1xxikmr5a72kdqgmrh4y9sld6/ 4mp2xfno8gx8ppmlefahnck8/xwmqz4lty6knoo4qtonihsys zrdpcuyqix86dlntv6ijself59dufuhp0qeijefxri3obzsankbnmhnr1i1kk6z41oflrfsk/h ypmkqsha9qd3kpzvfaehvkh9sy6gwgbnjt4oj9mwfbbt9dj8quuneaci7hll ruyeidg4hhsp63cffjgcphhsdwyk98rx7bjmesm1ttsfn0pu3uu23o2ybltquxf83fqm6j9tyl fshykqmizb/nswtld2b8ixwrj6d1pntzkq/n r2fe0lv/mgwih01pwgl6tpx4u/cpwrbegmzynfamzkq7ajyvmqqkv4lghi0hgo42viz6sr vz2ms/57gr7bjtxaekld8khzc2u4sv7grzva4uqmqqel/m7khqssz0i1v6x8ua0lxjthfdcav p0bjzznmq28pzlaumuezzcsgkfka21x2hovm5shzoyyw3kajlz1elwcge6ig51m f2r5rgbfy6cudkc/eah8q1zheeraoq74jeqtzrhjaapvvepgvuzvkivf1isf6vq4id cvwthxlacdhhgrrft7rxoqq3ssniv8jszfm7r1ngpci0o5 inv3qsupyzirmfcivv4dht0wrpbmbdkifmscxgfz5s2ymsxhbsib0sffpcw jcfkpsfrpkiea5wbxkdn9ijd0g5rslrwgdmf1txedluuvlqek248rpbhziirmyexczz7ro eyl6dzck6thr2zzh/eikyhp0oitkka7jtech6eyphhjeyk6fpyytepwomzqyh j/p0blipu7bzq2pxh96mhrt0ln9v10djiddkxnk9djrwivgaoo4oflvxfzwqdwqdxq7qb4si2 c32xplrlijzbzibusumwhpuklp8xxjpbc3uiwmwa6gmvenyab1bim j5quylw5bkblui28bg76vdxkkf7kzyiys8gxp4gezqebpv5hj4kdsjzizn4sd94qove9pzvqxurp xhipgporz4bi4r6ljwi3mbwzuhs2qtat4sgkvotsim/gablogyqvia6sya6giev4thpj56hmz2/ fwwyiltlpxm2wswqporzfbvyctvmuaueucamxm7eguf0a8xan/an rmkfn/r98syoyslwbyork0u9qdfinoqgqjkkpdjn5abdsma6ljqaojmnd72e 61lhsq4gvcmat7y60pujlod8du2kgbdngyrlviygk8qyjlyz8yr2jbresmtoestvgnmep1a kuazbrjpq5vhsaikjzodgw10n8p3irrlb4rs7ecchwleyu7ddre9goqlca3b3tv/veikaupzxq o7/zvl/rblyhvxqbq4xudu1rqvsyaipbhh1qvfbf7lhdumldruxjas7xlyxj0ugh4d061ljwsuq g0kgrysm0nmzljepvceyi1iw200ht0lnnauzwhuwq88xskmzoj8ddos0qelhu0oyildmm1pfz4d0 eprt6ckmc8dyhg5qylgvjhveb3bebvtt9tdtmowwi8cjdkq4th54wlnubpmvw6zvpt72 ea1ixywz38n01hd2y6gkqejuezhymj/0lrcp9jmppitldapcb9tcorzsiiqrk/qycr7psmu kj4armj5b1didzfiv0pwzp/s9zydb2xz/dzhx4egwgot/t8t/xygppikxfhb/c6c/sl1fhwlcazr kyjqnmih6xunf/ogfv/a/1ji9xp3o9fx9rctq87spelbbjrczt4r pdqjiykttzwyxmxia9hfejrogz0iwjdtunpgzju2vmueaqpbf8aifhgukaa 3g8xnfuunb5stdt6m1n61b03w/kpgjmygsazfohtaahevg3khax7r9d8pasyn6il2rzzgboocz/z wuznesr/pbsj2hhm1bof9gw4ujy2rictfgllpglvhaeexryqujlpdepngfxnhybvm31mpmd3biz2wywfonis4oyfqxfygj rgjatcbrgcffexyrf5zpzghdms59/idosu8qfdpi2m9u6bkxcdkhvtjjldcmybuiwuf5z4cur8l 3lxicr6ei3wfoxs/eyfw0bdo6ojazq8g1k0jjqitixlgr1b4pka0j9kx0ac4fqe2 jeajdw8zm8uoiol0jv/wajjqxk6let/l3e3tullhwtyvugbk8mfbllo8zlxqw uiac1ftriu1yqa7oo0u4jmzzo0/5wmtshdtmamrhtsbuyiwcrofty57h8pp6 tuixfndx2xyk/tieyyfr90byegpn1d9bbhrbdvehmdthttgm4gthvaheqtiuxvqyenjep2r ogpsrrynajkowamymw1dne/ijqbqqa5ym9hfgabgiqpuvwnwi08ge77a02xuevhis14spea 5k1ispdx68xc7ijoo4tg430qltnxvpj1qdzui7bwmhi41ghrp9cm07cf2y11y2prf6 s7xg3tznr2oxv37frh8v6bhl07c5ozykoe/e79jxevqypg7o53yf6j/bxjcri58bkhrmc2itlam 4dwe1/ixypml5i1udomxstvghpg0t4xwtcdsx3jauwlay9u19lfosjt6ehswjdwoxulvp q5e9firh97uotaeus3dm4up1soot1/jqi/reptil5l/dmbk9bc3qjzl6xodvu uthl1bzyr65ke1rzy1i2zmgiklo5wjgsipq8bq31xjhu6lylj8hhybgxdjampd8fpg40 igmydoe9ho4h8vopjmxg5sor1n7ke1rlm5waztll0dom26jod3gtt yi2tudrbfsmqah/uwsz0y30jut/gujieinh/4hmsqvtkqr1gpizciwdm98xuvnmk23kg fy4c23ba2iw76mp3siztvirpinpupsq8xuniqcc2kbuabd2udpidkx9qzy ftj9fmmdpohyizey16shfyfgkl42ookq2xz6qejgq/x8vk490it/yj393dk56mffoarnk94 omya0etq55re22o5zyjpzht40jdantzskmbhkisqmr1xgrgqntx3klbb6lhab mf5rkbcb39xfb13jisoh9et1x0tzybe/peu2usdelonp6nnlnqxpxe16hylem4omfdwkut5ilix ztblnig6wmbimzxjei8v/l5mmdlm5bhbxjw1xnvzt9quomin/5ie0hhayuayoupbhwjnu1xarcv jwrprgpchpb2yj9trkq3vg5i8ne5bozxypejkdgyjshdzg1a43cjtso9 tw1ctx60vqhwidjz3s8rfcm2q/tkrxhimg9hczm1gycq0282v3rsqkx5u 5wklp3ierqb9eckxsfx3haw9avd24lfmn5dq0b1p09zwyu0f0p9ilzkkybyrzzp hwc6z84zkekwgqmyy3d14f3uoeajt//hc145/yzmrmwobg565by5ab3yuealf8udluqyumbc4 pwtvo2zfuol4mh3zxw2fyzb4xpiqxtrj4bdbhve/ktnwq5jtk7a0 icmcpmujh8/uituvwbgye28t0zpexnm2xnb3dnhtgaugvxnbvpkpjbemkqodr fbtw/sfzvknkpqnd7chvwd9ui6qi6ec4mdc33sqzbeabsv/hkslgirrr a8bukg4op84ivkhtgyk4cxkgpi1c5wpco6/24ca5wweutz2l1nw poylbylwdwlardj0ma3ojhme9nqlg8nf5s1m6/jjfqvvcujw5zzkls/zrgqolfudo pmujux3arlkxrucvlbx/uyzpbcdexcrdhldcucgimfmphfbdx4as/0v1lgmkn mw/zieyqjnvoefjqi6gvhj09l1akzjblmhz4qrlrxxm3xptxcysi6griwszsr9tsxy6oqxs/eq2 k8raojgoto3waqk6dof6qcj8srj4qpquzbtif7s33xpz1hgur4006gt6hojbnntqmfstwtagkcsv mi86s2pwmzdlzf7b2myfcwqjesc6dyyw7kjn/he6ypxr40m90xuzck6j92 8ciatgvpthqjks6btelidb1tkb66dokutyywyk0nr098dcrhamt9t5vzgrk/i6lofpe/00fialo rl6sdrakqhq3iltiij0m18ts1pemqj6lokmlquhtos7ii10tzjd4bowhnckoct0t/6 w0gqmgtvmyuz/jqsznrsw9msvswlkjtg7/u46bmimugwzzquq7go3fo6txnxqdjne 5f2ovsbbewqsedzd3kotkaaefbogvy2rz8es/ezbkoqe lurdvibclwrk4aaxfariezsslnwahn4oycyq5hr2vziccrwwgcxylckuqym2mm/oldbpe clqsfddov9ueyus2vitqy3yrm1xocfzlrlpzoaywfyw09ogx8qbtnskg02rerc/dplkpibgkp3 5jmrt329ytezag/krinulre/fvwkv48o8wbsuptilrikh9ehadfvr1exx9zzt7peq2bwe22r16 l6uhf3gvkoelyrzi1uvp2arqhg7c/mpechc5dxgui19hrjba0mfvumirkuw5bwqakcclxxx e7hyurkyro5x5wadosn6k17l2zyerafkubyz/dlo6wambssgyq4q otak4gc6ioytyksivlwydvmrkyd5kgoi8hegfrqzvoiny67uqefrxbvoo5v zxveuemtd66oa3gciqhj9cwlcof4ysqfgsi8txwrnkp5e12ahin09bic40iiex8kce/b hpjsl2dzqm5laqhc3g2ydtsxw9dugeqwyfldrdixmvfas6iq23ndmtzg7syqe2cw3dp5u23tj kzx94ec0divhfvhudrkiwocqyjjpp5rifvvs0zjktt5dqr8/enwogamtvsn wqzlhknb92cwo10p8rrrpdxdivnbfqw6qy863qurz0uryuehtqf33dfjtj0 jtl1aqqdov83ew4tekucqbjmbycwah4ax6rje4fvqiiw1edxw8n0qbbsljev0qpe9surqtwed1 tmayl1tck3heskxr01aoe8pbkjvoc6l1kzwtd6ogxdlxz5ywysf6al4knbmyok5pmrnv9a fexz5ebwaqjoiju01xjkzyrejobv7beajut9slll3nqdw/3jwngihdpcevqkr4ovo pw9a3yetgwfo0ckty9irohporzacvk59ird7rkoratyo9arquqp4wbxkorltdu2720rnl2vdnbq 7btf7vsbxfnxctrqrfg2ccfu5sm36tlsg4/rdxjhnvfw7xkk0tstb5oav1o3dzo2tqtx4dyvm ljtj6hg6bg30gooej4qh4efnqd7z3ioc00buep6dg491ipxaeehtpj5130d 48vmi9b2/cuv5ihhhvcvh1fqwmmqttpaiiju8zvefms9l9p5jt4/mtpt83h86 aprqospfa5uyq5dw5ex8l3jrk/8djoi4tm3xhpdpas3u9ddq5j9blpggvt2g3kteticpj1 k0jq2vegg0qk2bl1fvp5ucdk3lqsuhqg3slj59avppbwl 0zewcb8ba6zbykzb5gzndoye0zoq32b2ckr/qkai8ipjnuge1ol2xxlgmy qefztijvpinpgi89ejsoejqlb0aa7vfuifp9vg4fug2on/mfbra364zhterzyo1y3n79sc1sbf3 ozvjvunzljp6c3diddqqebvzpcobk7xkdv3q== 308.赏罚分明,俏灵儿如愿以偿 “做的好就要奖励,我就帮你们梳理一下身体,为以后的进阶打好基础就好。” 说完,也不等他们在推辞或是矫情,李睿分别在三人的后心拍了一巴掌。 “噗、噗、噗。”三人都吐出来了一口污血块。 污秽的血块发黑,有一些不明白是什么物质的暗红色血丝在血块之中不断纠缠,血块中间又有许多不流动变得发黑的小血斑点。那是血液中的脏东西。 排出了这脏东西和毒素以后,这三人的身体体质就在李睿的无意之中转换为最适合武道修炼的无垢体。未来的发展必然一帆风顺。 而这三人立即就犹如脱胎换骨一般的浑身轻松,马上就对着李睿跪下磕了一个头:“谢主子隆恩。” 本来他们就是对李睿忠心耿耿,也不用再多的表示了。 “好你们先下去,我和你们的组长再聊聊。” “是,奴才们告退。” 看着三人离开,李睿看了一眼侍从在一边的赵十二,赵十二立即懂了,马上就识趣的悄悄离开,顺便还带走了在餐厅伺候的所有龙卫,并顺手带上了房门。 “来,丫头,让我好好看看。” 李睿释放出自己的元力,屏蔽了这个餐厅,然后对着月灵儿伸出了双手,敞开了怀抱。 再也矜持不来的月灵儿一头就栽进了李睿的怀抱,双手环抱着李睿的腰,发生大哭起来。 这一哭就是二十分钟,李睿并没有去制止她,也没有用甜言蜜语去哄她,李睿知道,这几年月灵儿一定是承受了巨大的心里压力。就让她这么肆意的哭一场就好。 是的,月灵儿虽然是在拼命练功提升自己的,可是她并没有得到过李睿的任何承诺,并不是她武功修炼到顶端能帮李睿做事,李睿就一定要娶她的。 开始她自信自己的美貌一定能打动李睿,可是在夜枭队这四年多,执行各种任务的时候,她见过不少李睿的女人,也充分的感受到了李睿的权势。 那种从身份到容貌的不自信,天天都像毒蛇一样啃食着她的自信。 这种患得患失的煎熬,一熬就多。 可以说,要是李睿这里没有了着落,自信已经被打的几乎没有的小丫头是不会再鼓起勇气去争取一点什么了。 结果,出家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本来就是小丫头一个人的坚持,现在得到了李睿的回应,感觉终身有靠的月灵儿终于放松了下来,这一哭,就直接哭到自己睡着了过去。 一个卫星境高手会因为哭泣而昏睡过去,可以想见,这是一段多么让人伤神的独自虐恋。 李睿在感动之余自然是免不了用自己那无边的精神力去安抚一下月灵儿那因为相思太苦而受损的意识海。 所以,月灵儿开始是因为长期的坚持得到回报后,神疲力倦而昏睡。 后来就自己意识海的自动修复而陷入沉睡。 李睿帮自己的小丫头修补好意识海以后,有点心痛的把月灵儿抱起来,走到卧室,放在了自己的床上。要这丫头好好的睡一觉。 日落又日出,再一次日出以后。 月灵儿终于在李睿的大床上醒了过来。 看看身上盖着的被子,感受一下身下柔软的可以把整个身体陷进去的大床。月灵儿有了那么一瞬间的迷茫,这明显不是自己在龙卫的宿舍可以有的待遇。 但也只是迷茫了仅仅那么一瞬,月灵儿就想起来了全部经过,自己竟然趴在李睿的怀中睡着了。 害羞的无地自容的小丫头赶紧看来看自己身上,还好,穿的还是自己的一身内衣。啊,不对。 自己是内外着装整齐的来给李睿汇报工作的,怎么现在只有内衣了? “醒了?外衣是我帮你脱的,你睡了有一会了,我看你穿着外衣睡觉不太舒服,就帮 你脱了,你看看你的外衣里面都藏了一些什么东西?光是暗器都不下十几种,你现在的修为还会用得上?” 在月灵儿真正迷糊和害羞的时候,耳畔传来了好听的男中音。 李睿仿佛明白月灵儿的想法,担心这丫头多想,直接就解释了她的衣服的问题。 顾不上害羞的月灵儿连忙解释: “你知道什么?我一个女孩子,独自单身在外,肯定是要警惕性高一些的。不瞒你说,刚刚那一觉,是我多以来睡的最香的一次。” 话锋一转,月灵儿继续说着,不过这在说出来的话就娇柔多了: “你脱了我的衣服,就要对我负责,不然我就不起来了。” 李睿马上就吃不住劲了,立即开启了哄女孩模式。 “是,是,这几年我们的小灵儿吃苦了,现在好了,以后也不用这么苦了。以后你就跟着我就好,虽然不能做正房大娘子,有点委屈你了,但跟了我,却也不至于辱没你不是? 你师傅和你说了没有,你现在可是国家巡查总署的副署长了。以后位高权重,不会再受苦了。” 听到了自己李睿当面说出了允许自己跟随,接纳自己的话语,月灵儿再一次眼角泛红,她是终于得偿所愿了。 至于不能成为正头大娘子的遗憾,她早就自我消化了。 要前,李睿说要娶她,但只能为妾,不能为妻。月灵儿必然不同意,哪怕是用分手做最后的结果也绝对不会妥协。 可是在夜枭队这几年,特别是进入了龙卫的这一年多,月灵儿终于较为全面的了解了她喜欢的男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虽然,大隋百姓都说李睿是一个赘婿软饭王,但由于李睿从不对黑山卫内部人员刻意保守自己的秘密,所以月灵儿知道了李睿的众多身份: 当代文圣,大隋战神,黑山卫的真正领袖、效忠对象,寿元悠长的神仙中人。 这以上这么多身份,任何男人只要拥有其中一个,就都不是一个女人单独能掌控的了的。 何况拥有以上全部身份的李睿? 所以,月灵儿就完全没有想过能独占李睿。 又何况,她就算是武力达到了人间极致,也无法和女帝这个拥有大隋正统帝位的正头大娘子去争名分和地位。 越了解李睿,月灵儿的爱就显得越加的卑微。 加入龙卫的时候,经过那么多年的自我折磨,已经卑微到尘埃里的月灵儿只求能跟在李睿身边,经常看到李睿就好。 当然,现在又不一样了,有了男人宠的女人是幸福的。月灵儿已经感受到了李睿的宠爱了。 在她执行任务还没有回来的时候,李睿就已经给了她一份安身立命的资本,任命她为国家巡查总署副署长。 “我知道,你不会不要我的。那以后我怎么称呼你呢?李睿?领袖?司令?王爷?还是夫君?” 或许是很久没有说过话了,月灵儿刚开始说话的时候还有点吐词不清,原来的天生魅音的影响力还不大。 但是随着说话越来越多,本来就源自天生的魅音,自然也恢复的越来越好。 现在说到如何称呼李睿的时候,这嗓音已经已经完全恢复。 那种让李睿一听难以忘记的魅惑之音就出现了。 虽然李睿现在已经算是星域级强者,能够绝对防御这种天生魅音的攻击。 但架不住现在美人在床,又是软语相询,而且又是郎有情妾有意,根本就不涉及互相攻击的问题。自然不会相互防守和谨守本心不乱。 于是,李睿也不做那假道学的模样了,本来这一天一夜守着这昏睡的美人不能动就是一份煎熬,现在一副美人初醒的慵懒模样,更是把李睿这两天谨守的一点底线给击垮了。 “你在床上可以随便怎么称呼,在其他的 地方,自然是不同的场合称呼都不相同。” 李睿嘴里说着正经的话,来回答月灵儿的问题,但人已经快速的脱掉了,在卧室里本来就穿的不多的内衣,掀开月灵儿盖着的被子,呲溜一下钻了进去。 月灵儿没有想到他这么大胆和不要脸,不由的惊呼一声:“你干嘛?” 李睿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态,自然是毫不客气的对月灵儿说:“干。” 两人都是超级武者,特别是月灵儿的意识海在经过李睿的二次修补以后,那实力直接就跨过了初级卫星境界,进入了中级卫星境界了。 这已经比龙卫中很多多年前突破卫星境界的强者要厉害很多了。 于是一场强者之间的战争就自然而然的爆发了。 但由于李睿是这龙卫所有卫星境界强者的制造者,相当于是李睿创造了这些卫星境强者。所以,李睿的精神力天生就对这些他创造的强者有直接的压制效果。 所以,哪怕月灵儿此时已经是除了李睿以外的大隋第一强者,在所有的真元被李睿无意中压制以后,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而已。 只是基于比巅峰大宗师强悍无数倍的体力和耐力,加上李睿因为月灵儿是第一次侍寝,没有折腾太久。以至于这次李睿的床笫之欢居然被月灵儿一个人给扛了下来。 wap 309.龙卫整编,酬深情睿王许国 不管是什么原因,李睿对月灵儿能一个人扛下所有都表示佩服。 自然也就不会那么简单的就放过月灵儿,于是两人的友好交流一直从当天上午持续到第二天上午,整整二十四个小时。 虽然,结束的时候,月灵儿几乎快因为脱水而昏迷,但这却是非常难得的体验。两人第一次欢爱,就到达了酣畅淋漓的同步。 自然,一晌贪欢的结果就是,月灵儿一直在李睿的卧室里住了两天,才能勉强下床走路。 这个事情后来被李睿的其他女人知道以后,大家都半开玩笑、半当真的称呼月灵儿为“斗士。” 因为,目前为止,能单独应对李睿,并能让李睿尽兴的唯有这刚刚加入他们大家庭,悍不畏死的小姐妹月灵儿了。 自然,月灵儿这种勇士的性格,也被众位姐妹们足足嘲笑了三年,才慢慢被其他事情给遮掩过去。 “夫君,既然姐妹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做,那么我这副署长也不算是自己的事业吧?” 连续的战斗间隙中,两人还是会交流一些东西的。月灵儿就趁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抱歉,那只是我单方面为你想的,一定不周全,那么,那你想要什么?” 李睿此时几乎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状态,自然这月灵儿说什么,他都有大概率会同意。 果然,被突入而来的幸福冲昏头脑的月灵儿,大着胆子就说出了自己的诉求: “把中东欧的阿瓦尔汗国给我,我好有个底蕴,以后我要是有了孩子,就算是你不要我们了,我们娘俩也能有个安身立命所在。” 此时的月灵儿早已不前那个什么都不知道,只有一个恋爱脑的小姑娘了。 经过这么多战斗,看过那么多女干诈计谋,曾经单纯的小姑娘也知道为自己以及还没有影子的儿子未来打算了。 不得不说,又一个单纯的小姑娘被复杂的生活所打败。 听到自己这刚刚入门的小娇妻这么说,李睿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 “没问题,我准了。那地方本来就是你想办法拿下的,以后就作为你的封地和财税来源。” 没想到李睿答应的那么爽快,月灵儿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本来她可是还想好了一堆说辞,这还没用上,这大隋帝夫、当然现在是自己的夫君就投降了,直接就答应了。 这事情说的好听,是什么?这可是直接授予一个国家啊。 是自己能撒撒娇就可以办到的吗? 那不是扯淡吗? 月灵儿自己都懵了,自己这明显就是要为自己以后生下来的儿子称帝打基础呢。 自己这号称大隋文圣的聪明夫君怎么连多问一句都没有,就那么答应了? 是李睿没有听清楚自己的要求,还是对自己要求的重视度不够? 李睿看着月灵儿睁着一对大大的会说话的眼睛,有点呆萌萌的看着自己,心里仿佛融化了一般。 充斥着的,全是要好好宠爱这个为自己吃了那么多苦头小姑娘的想法。 “你先好好的把国家巡查署打理好,等你有了我们的儿子,那个阿瓦尔汗国就当我给你的奖励,到时候你是传给我们的儿子还是送人,那就随你了。” “当真,这可是一个汗国,你就这么送我了?”月灵儿还是有点不可置信。 “不一定啊,你要是没有生出儿子,就只能在洛阳打理国家巡查署,没有机会去阿瓦尔汗国当太上皇了哦。” 听李睿这么说,月灵儿终于知道,李睿哪里是不明白自己说的话的意思?他明白的很。 只是毫不在乎而已。 也不是毫不在乎,而是为了自己而毫不在乎。 也就是说,李睿宠自己宠的毫不在乎拿一个国家当做礼物来让自己 安心。 女人是李睿喜欢的,但现在李睿也仅仅只是喜欢而已。很难再有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或许,前,李睿面对月灵儿时曾经怦然心动过,但现在真是感动和被小丫头的打动居多,心动的感觉到真没有留下什么了。 或许是男人的劣根性吧?再好的女人,犹如美器,一旦真的拥有,虽然会珍惜和宝贝她,但时间一长,再美丽,男人也会觉得也就那么回事。 都是凡人,都要吃饭喝水拉屎放屁。 美女运动后,流出来的汗也是臭的。 当然,现在的月灵儿是卫星境界,已经算是脱离了凡人的范畴,很多凡人的人的本能都得到了升华。 但是,这对没有破壁的凡人来说是仙女一样的美人,对李睿来说,依然还是凡人一个。 多少年后,再美丽的皮囊也逃不过枯骨一堆。 由于自己的寿元肯定是比眼前所有的女人都要漫长,所以李睿现在也慢慢的开始收敛感情。 不然,若干年后老是让他给自己的妻妾送葬,那也太影响心情了。 当然,这破壁者能陪伴自己的时间也会长很多,至少千年应该是有的。所以,李睿对自己女人中的两个破壁者东方不败和月灵儿都是非常宠爱的,你要什么,李睿就会给什么。 当然,这后面或许还会再加一个方如意。 李睿都计划好了,以后方如意要是能有儿子,就要她在南美洲或者非洲去挑一个大大的地盘,也算是兑现了自己当年承诺方如意所生的儿子当帝王的诺言了吧。 毕竟是身外之物,大家要相处千年,无需为这些小事伤感情。 因此,李睿在答应了月灵儿要一个汗国的要求后,又和月灵儿度蜜月般缠绵了三天以后,就用自己极大的毅力克服了对月灵儿的迷恋,离开了黑山庄庄主府的大床。 其实,李睿并不舍得离开月灵儿那鲜嫩的身体,只是不得不离开大床去处理一些,必须由他处理的事情。 而一旦离开了月灵儿的温柔乡,李睿立即就英明睿智了起来。 当然既然离开的温柔乡,就不会只处理一件事情。 从女人身上爬下来的李睿,非常慎重的把杨佑交给月灵儿,要求只有一个,要在保障杨佑的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参与国家巡查署的所有重大案件。 李睿对杨佑的教育用的药很猛,一上来就要杨佑认清这社会的黑暗面是什么样子。 要看清人性和人心,见一见这些为了逃避监管而被人想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社会都是有两面的,没有黑哪里来的白? 更何况,还有所谓的灰色地带。 看看那些形形***贪官污吏,巨腐大蠹们的嘴脸,更有利于杨佑以后对人心的辨识和掌控。 一个命中注定要当帝王的男人,若是不知人心险恶,那还不如早点把江山交给别人,自己出家或者是隐居起来。 那样或许还能善终,否则,一个这样的人当帝王,江山被夺,人被杀,也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其实,趁着李睿在洛阳逗留的这段时间,檀儿也重新编练了一下龙卫。 因为很多地方都需要高手,所以檀儿从龙卫里面抽调走了很多高手到各个关键岗位。 比如,南海剑派离开以后的皇宫的安全,就需要有高手坐镇。 当然,抽调走的都是高级大宗师或者巅峰大宗师这种世俗中已经是天花板级别的高手。 那种卫星境界的破壁者,李睿是一个都没有放走。 这种高端武力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上比较好,这种类似核弹的威慑力量是绝对不能外流出去的。 哪怕是自己的女帝媳妇和各个集团军或者睿丰德都不能拥有。 能让他们拥有巅峰大宗师就很不 错了。 李睿根本就不担心,那些巅峰大宗师会在其他的地方突破。要是能这么简单就成为破壁者,这个世界也不会上千年都没有破壁者存在,巅峰大宗师就是这个世界武力的天花板了。 现在三百龙卫,除了二十个卫星境强者留下来继续担任李睿的贴身护卫兼参谋以外,其他的二百八十人就被调走了二百人。 没办法,谁要龙卫中这二百人都突破到了巅峰大宗师呢? 当然,尝到李睿调教高手的甜头以后,檀儿这次把龙卫的规模扩大到人。 这也是响应各集团军优秀人才迫切想要保卫领袖,进入龙卫深造的要求做出来的扩军。 原来的黑山卫的战斗部队,才几个军十几万人。但现在的黑山卫集团军就有七个,还不算海军和各地的经济体的安保部队。 人员基数大了,符合龙卫招兵原则的高手也是层出不穷。 再加上整个黑山卫已经明确以李睿为唯一效忠对象的宣传洗脑,士兵们都想近距离接触李睿。 以保护李睿,甚至是为李睿挡刀为荣。 而且,由于龙卫恐怖的战斗力,龙卫也由单纯的李睿卫队,变成整个黑山卫高手的心中的圣地。 去了就有可能,不,不是可能,而是一定可以触碰到这个世界武学的天花板,成为巅峰大宗师。 关键是,短时间内就能成为巅峰大宗师。 要是在其他地方,武者能跨过大宗师这个门槛就很不容易了。 wap 310.三个特权,再树立一个山头 至于在大宗师这个境界里面,能快速从初级大宗师一路跃升到巅峰大宗师,天赋不够、运气不够的人,终其一生都未必能到达。 而在龙卫,却没有资质和运气的说法,只要多和李睿出任务,多被李睿打几次,那就必然会成为巅峰大宗师,只是要看李睿的行程,提升时间的早晚不一定而已。 说不定,哪天李睿心情一好,就会提拔几个破壁者出来。 这是多么大的机缘? 而且,从龙卫出来的士兵,哪怕在龙卫里面是最基层的士兵,只要出到地方部队或者经济组织,一定是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 不是他们原来能有多么的聪明,而是护卫李睿时间一长,多多少少看到了李睿的一些处理事情的方法,遇到事情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去想,要是李睿遇到如此情况会如何处理。 结果,从李睿那里学到一点皮毛的龙卫,在其他地方就是独当一面的高端人才。 要不是李睿强烈反对,说不定檀儿会为了更多的人能学到李睿的本领,把龙卫扩军、一万人都不一定。 而从龙卫出来的二百龙卫,瞬间就被各集团军、海军、睿丰德安保集团等组织给抢光了。 今天,正是新龙卫入职报到一个月以后,老龙卫离队的时间,李睿理所当然的要来送一送这些护卫他好几年的兄弟。 在黑山庄的大礼堂里面,七百龙卫身穿制服,正襟危坐。 因为离开的两百龙卫是到黑山卫系统其他地方任职,军衔和职位都只有擢升的份,所以心情中虽有对龙卫,对李睿的不舍,但也是有着对未来职位的憧憬和是否能胜任的担忧。 所以,这里离别的气氛和欢送的气氛交织在一起,非常复杂。绝对不是战士复员或者退伍那种简单的告别仪式可以比拟的。 上午九点,欢送和迎新大会正式开始。 这是李睿亲自起的名字,既然要送送老人,就必须要欢迎一下新人才合适。 这次,李睿没有迟到,也没有故意拿乔,说我是老大,你们都必须在那里坐着等我。而是提前十分钟到场,坐在他自己的位置上,看着一个即将奔赴新征程的龙卫们。 李睿是理性的,但也是感性的。 看着即将离去的那些跟随自己有小十年的忠心侍卫们,说李睿不动感情那就是假的。 要知道,李睿在这些龙卫身上可是投入了很多的感情和精力的,可以说这些龙卫的武学修为都是李睿一手帮助提升而来的。 其中多少辛酸故事岂是外人能够知道的。 “兄弟们。” 九点整,李睿没有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讲话,而是走到了舞台中央,开始了他的送别演讲: “首先,欢迎新加入龙卫这个大家庭的兄弟,你们不用担心,也不用彷徨,到了这里,就是我李睿的家人,你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来找我倾诉。 当然,要时间合适,不能在我和媳妇聊天的时候,跑来打扰我们。” 李睿这句话一说,台下立即响起了一阵哄笑声。 这笑声大部分是老龙卫们发出的,因为他们知道李睿说的是真的,只要不耽误李睿泡妞,什么时候找李睿诉苦都是可以的。 当然,李睿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要离开的老龙卫队员们也不会对刚加入的新龙卫队员说,那就是,你去诉苦是没问题。 但是迎接你的可能就是李睿的一顿操练,不操练得你忘记你的苦,李睿就不会让你停下来。 或许,这也是龙卫实力提高的快的原因之一吧? 新加入龙卫的队员们看着老队员那种幸福的哄笑,对龙卫的陌生感和对李睿的敬畏感一下就被打散了,心中只有温馨和逐渐加强的归属感。 “当然,我一定会对你们的倾诉给予适当的回复,千万不要客气。”李 睿接着说。 台下的龙卫中就有大约一百老人不由自主的就摸摸自己的脑袋,那是被李睿经常“回复”而敲打的地方。 “所以,我对所有新加入龙卫的兄弟们说,欢迎你们,希望你们能在龙卫这个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快速提高自己的实力,真正成为可用之人。” 李睿这话就说的有些重了,但新晋的龙卫们没有一个有异议。因为他们一进龙卫就被里面整整两百多个巅峰大宗师给惊呆了。 在外界,随便一个巅峰大宗师就是一方势力的武力后盾,就是这个世界武力的天花板。 可是在龙卫,这巅峰大宗师一点自己是世界武力天花板的自觉都没有。该端茶就端茶,该倒水就倒水,毫无一点超级高手的风范,完全就是一副低级侍卫的模样。 慢慢的新晋龙卫的惊诧就平息了。 因为,他们发现了十几二十个他们看过去就平凡的如同普通人一样的龙卫担任着各级大队长和李睿贴身侍卫的岗位。 这就耐人寻味了。 等他们再看到这些巅峰大宗师在这些“普通人”面前乖得像孙子一般的时候,他们也就猜测到了。 这十几二十个“普通人”,就是外界传扬的犹如神仙的破壁者。 否则,以巅峰大宗师的骄傲,你要是没有在实力上让他心悦诚服,哪怕你是他的直属上级,最多也只会是公事公办的态度来对付你,绝对不会如此乖巧听话。 这种猜想,在一个巅峰大宗师被一个“普通人”像揍孙子一样的揍了一顿以后,大家就再无怀疑了。 在龙卫,巅峰大宗师境界的武者也就是堪堪可用的程度而已。 于是,所有的新晋龙卫都很自觉,自己虽然在各部队都是佼佼者,平均都是宗师和半步大宗师的实力,在地方部队上算是不错。 但放在龙卫里面也就算是勉强达到一般跑腿的使用条件而已。 对很多高难度的任务,基本上没什么帮助,真算不上“可用之人”。 所以,对李睿这种几乎是看不起他们的话,他们也只有认,只有把这当成是领袖对自己等人的鞭策了。 “今天也是送别一些老兄弟的日子,想着我们一起在靺鞨爬冰卧雪,一起在西部突厥看日出日落,一起在东部突厥力压群雄,我真是舍不得你们的离开。” 李睿说着说着也是动了感情,眼圈都有点红了。 然后他吸吸鼻子,控制了一下情绪,接着说: “但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我不能那么自私,因为舍不得、因为你们龙卫做的好,就把你们长久的留下来。 你们在龙卫都得到了提升,不管是武学境界还是管理、做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样,在你们为自己的前程奔命的时候,就多了一分保障,多了一分底气。 现在,你们出去以后,有的会担任副师长、有的会担任副旅长,有的会担任其他重要岗位的副职。 你们发现了没有,都是担任副职。 这是因为你们的能力不够吗? 不是,当然不是。 而是,你们需要一点点时间来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位和人生。要跳出龙卫的思维,重新建立起自己是管理者的信念。 这就需要一点点时间来熟悉和适应。 在这里我像你们保证,只要你的心态调整好了,你就一定会成为独当一面的军事主官。 在这里,我给你们这些即将离开的两百个兄弟三个特权: 第一是,你们在外面可以说是我李睿的学生; 第二是,你可以说你们是来自龙卫,无需为此保密,但是你不能为你的出身抹黑; 第三是,你们走以前都可以得到我专属电台的联络方式,也就是说,我许你们有专奏之权。 从此后,你们这些龙卫出去的人就是一个标识,一个团队,你们不同程度上都是代表我李睿在各个地方发光发热。” 李睿的这三个特权就是给了龙卫一个特殊的群体定位。 也把龙卫这个单纯的李睿侍卫组织的性质改变成了李睿培养学生的学府。 这个学府就是从李睿宣布第一特权的那一瞬间就在这世界上出现了。不单纯是一个学府,而且是整个黑山系统内部,最高的级别的综合学府。这里,不但传授做人、做事的本领和方法,更是达到武学巅峰的最佳通路。 目前看起来,进入龙卫以后,离开时最差都是巅峰大宗师。 而李睿的第二个特权就是给了所有龙卫一个光明正大的机会。龙卫不是保密部门,但以前处于对李睿安全的考虑,在一定范围之外都是保密的。 龙卫的战士,也不允许自行对外宣称自己的身份,不然,很容易让有心人了解到李睿的行踪。 但,退出龙卫的战士就无需顾忌这么多了。 我都已经退出龙卫了,也就是说我不在李睿身边执勤了,那么我的行踪和身份的保密等级自然也就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但是,也只有李睿今天宣布以后,龙卫也才能真正出现在世人面前。广大的老百姓也才会知道,黑山卫里面还有一个组织叫做龙卫。 而第三个特权就更加不简单了,李睿现在虽然不是皇帝,但权柄之大,哪怕是皇帝都不一定能比得上。 wap 311.婵儿遇劫,第七十二号预案 特别是李睿不用像皇帝一样收到朝臣的掣肘,黑山卫系统内部就是李睿的一言堂。哪怕就是李睿的女帝媳妇,也无法对黑山卫系统内部施加多少影响力。 所以,这可以直接和李睿联系的特权,就仿佛是以前各级亲信大臣对皇帝的密折专奏之权。 这权利虽然不是直接给钱、给权,但是也不可谓不大了。 各级官员,不管是黑山卫系统还是大隋朝廷系统,如今,谁敢得罪对李睿有密折专奏之权的人? 这也相当于李睿给了离开龙卫的战士们一个护身符了。 李睿的这三个特权一说完,本来坐在台下听他演讲的所有七百龙卫全部气力,整齐划一的向李睿行礼。 这些龙卫,不管是要走的还是刚来的,他们都知道,李睿这三个特权代表什么? 这就是天子亲兵的待遇,而且可以光明正大的拉帮结伙,还可以有密折专奏的权利。 说这些龙卫出身的人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自从他们离开龙卫,踏入新的岗位以后,他们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其他人或群体的排挤。 受到委屈的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的互相多交流,最终必然会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或者说是山头。 李睿考虑到了这一点,宁可在黑山卫系统内部多形成一个山头,也不愿意让这些伺候自己十来年的忠心兄弟受一点点委屈。 从此后,龙卫出来的人,在黑山卫系统内就会形成一个单独的群体。 李睿自然是不在乎,不管有多少个山头,都是效忠他李睿的。 也就是说,只要他李睿在位,山头之间的任何阻力都不会存在。至于要是其他人上位,会对这些山头如何头痛,那就不是李睿的事情了。 反正就算有人能有机会代管一下黑山卫,就凭借李睿那悠长的寿元,最终这整个黑山卫系统也只能是李睿自己来费心费力的管理。 所以,李睿需要数量足够多的耳目来让自己掌握更多的一手信息。 这是李睿和月灵儿在床上酣战的时候,突然意识到的。 自己的嫡二子,李复,就算是修炼到卫星境,最多也就是千年的寿元。要是没有其他的逆天气运,是没有自己的寿命悠长的。 那黑山卫系统的传承要如何的保障呢? 总不能一代不如一代吧? 所以,李睿就刻意在黑山卫系统里面纵容出很多小势力的山头,到时候不管是自己的儿子还是以后的孙子来管理黑山卫系统,也都只能是代管。 只要所有人的效忠对象始终是自己,在自己的强大实力的威慑下,这黑山卫就垮不了,也乱不起来。 李睿说完自己赋予离开龙卫到其他地方任职战士的三个特权后,立即就对着台下众人敬礼,然后走下台,走到了七百龙卫中。 一个一个的握手,是的,整新兵以及二百将要离开的老兵,李睿都不厌其烦的一个一个的握手。 当然,一方面是李睿对自己这些相处了这么些年的侍卫们有了感情,可以说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徒弟也都不算过分。 自然是要一一道别。 另一方面,也是借这个机会对新入龙卫的战士的人性、武功进行一个摸底,顺便种下魂印。 说实话,随着年岁的增长,李睿对自己上一世的经历也回忆的越多,越是对以前的总结,越是对人心和人性看得通透。 “无所谓背不背叛,只是看背叛的筹码是不是足够高。”这句话,在上两世,已经被李睿理解并亲身经历过。 所以,人心不可测试,测试的代价太大。就算李睿付得起这代价,他也不愿意去支付这种代价。伤心、伤神。 所以,这一世,一旦李睿拥有了可以让部属对自己绝对忠诚的手段“魂印”以后,他就会在自己能波及到 的所有范围内为自己的下属和女人种下魂印。 迄今为止,只有女帝一人李睿没有去给她种魂印,倒不是李睿能绝对相信女帝媳妇不会背叛,而是李睿不想丧失做人的最后一点底线。 他还是想要用自己的真心去让自己的媳妇感动,以至于能够夫妻同心。 至于其他人女人,包括长孙无垢在内,李睿都在有意无意之间给她们施加了精神影响。虽然不是直接种植魂印,但效果也差不多。 特别是帮助东方不败和月灵儿突破到卫星境界时,那都是要直接用李睿的精神力为她们重塑意识海、激发精神力的,自然李睿的意识就成为了这两人的主人。 只是,李睿不愿意她们丧失独立的人格,失去鲜活的性格,刻意保留了她们的一些个人意志罢了。 但是,一旦碰到和忠于李睿向冲突的事情,留在她们意识海中李睿的意志就会主导两女的决定。 否则,俩女立即会失去意识,成为植物人。 当然,现阶段所有经过李睿提升的破壁者的情况都是这个样子。 虽然保留了自己的独立人格,但他们的生死也就在李睿的一念之中。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要李睿帮他们重塑意识海,催发精神力,李睿的精神力自然就烙印其上,这也不是李睿所能改变的。 因此,如非必要,李睿也不再提升破壁者的数量了。 做了演讲,给了离开龙卫三个特权,又趁机给新来的龙卫全部种下了魂印,李睿的活就算是全部完成了。 所以李睿准备,在放松心情陪大家吃一顿迎新加散伙饭后,再回去看看“行动不”便的月灵儿。 但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就在李睿和几个卫星境龙卫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一直负责皇宫女帝安全的李七然出现。 对着李睿就跪了下来,急急忙忙的禀报: “启禀主子,主母昏迷了。 据婉儿小主说,主母早上一起床就有点不舒服,但怕主子担心,就没有让我们通知主子。但现在主母昏迷了,婉儿小主就要我们赶紧过来请主子过去救命。” “什么玩意?你们都是吃干饭的?”李睿听到自己媳妇突然昏迷的消息,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赵十二,执行第七十二号预案。 立即急电,调中央军区部队控制整个洛阳。 发圣旨,大隋所有部队,无圣旨不许移动,更不许出兵营。各州郡府县维持当地稳定,无圣旨不得入京。 立即安排人护送杨佑回宫,行使监国之职责。 其他龙卫立即进入皇宫,接管皇宫防务,把皇宫由内到外给我堵死了,我到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是李睿在七八年前就曾经预料到的情况,并且龙卫也对此有过预案。只是这个预案做成的时间太长,且一直没有派上用场,龙卫也就慢慢的懈怠了。 现在经过李睿这么一提醒,龙卫们自然想起了七十二号预案的内容。 哪怕是新到的龙卫,只要能正常上岗,就必须会背诵各种预案。 心里有了底的龙卫,立即按照预案有条不紊的开始展开应对。 李睿也微微一叹,这和月灵儿的贪欢时间怕是没有了,毕竟要去看看自己的正头大娘子。 其实,李睿也是觉得大隋目前的情况不简单,自己还是要当好女帝的保护神,现在的大隋,外面看上去确实是顺风顺水,但平静的水面下面,暗礁激流那是一点点都不少。 自己和女帝刚刚强势处理了大隋七大门阀。 这七大门阀盘根错节的发展了几百上千年,实力和底蕴何其深厚,岂是自己夫妻这十八年的努力就能一举荡平的? 这明里暗里,自己夫妻二人真是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此时,李睿心里大致已经猜到了是谁对自己媳妇下手了。 有这种仇恨,有这种机会,有这种谋略的,还真只有那大隋七大门阀世家了。 也只有他们势力底蕴深厚,更不知在多久以前就在杨氏皇宫中开始布局? 皇宫看起来是一个天下最安全的场所,其实是一个摆在明面上,让各种势力渗透的靶子。 大隋立国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从杨坚算起来,到现在也就不过六十多年,皇宫中多的都是各方势力安***来的探子。 七大门阀一定是早就把皇宫渗透成了筛子了。 李睿其实也能理解,当年派下手的时候,堂堂皇家的内卫副统领都是少林派埋下的钉子,更何况是门生故吏遍及天下的七大门阀世家? 这次是借祭天封婵的由头,突然对七大门阀下手,而且还是从自己的弘农李氏开始下手。 并且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让所有门阀家族都低头认输。 这才打的这些门阀势力一个措手不及。 要是,在朝廷议政的时候提出这个打击门阀的计划,只怕还没有开始讨论,七大门阀有准备的反击就到了。 关键是,当时李睿和女帝是在去泰山的路上,七大门阀留在皇宫中的后手根本就派不上用处。 结果,这才过去过去不到一年,这些门阀的反击就来了,而且来的如此猛烈。 wap 312.祸福相依,相守千年的希望 现在,报复来的如此凶猛,上来就是直接冲着要女帝性命来的。 这就是要把事情做绝,双方毫无回旋余地了。 若是女帝媳妇此时出事,大隋未来的发展还真是不好说了。不说倒退回去吧,经过一番波折,停滞一段时间的发展,那是免不了的。 而这段时间,就足够七大门阀恢复势力并有可能参与或主导皇朝的更迭。 李睿在暗自庆幸,幸亏自己的能力没有完全暴露出来,要不然,对手就不会只让女帝昏迷后再死亡,而是会下更毒、发作更快的烈性毒药。 要是女帝真的马上就死了,那大隋现在的场面必然是天下大乱。 等自己收拾了乱局,推杨佑上台,这几年时间一过,还说不定会有什么变数发生? 七大门阀自然是可以趁乱而起。 现在嘛,哼哼,有自己在,只要不是当场死亡,自己总归是有办法把自己的媳妇救回来的。 关键是要看看是哪个不长眼的势力,居然敢对自己的女帝媳妇下手?虽说心里不是太慌张,但到底是结发夫妻,李睿心里还是堵得慌。 冷静的交代了几句以后,李睿就带着二十卫星境强者先赶向皇宫。 二十多里路,在最差都是初级卫星境强者的脚程下,也就是一炷香的功夫不到的事情。 等李睿出现在女帝病榻旁,一把拉起自己媳妇的手,输入元力进行探查的时候,也不过是在女帝昏迷后一小时内的事情。 李睿和女帝是夫妻,加上女帝病榻周围所有的宫女和女官,都是知道李睿在女帝心底的份量,自然是不敢阻止李睿对女帝动手的行为。 当然,此时李睿也没有心思去管这些闲事。 他此时正运起自己的阴阳元力在仔细的探查女帝体内的情况。 这一探查还真把李睿给吓了一跳。 对手哪里是下手温和啊。 女帝体内有一种腐蚀性极强的毒药,正在快速的侵蚀女帝的内腑,但不知为什么,女帝体内又有一种勃勃的生机在顽强的抵抗这对内腑的腐蚀。 只是这种生机的力量虽然很精纯,但是总量却是不大,正在节节败退,只好护住了女帝体内重要的脏器。 但由于这种毒药的腐蚀性太狠,女帝体内还是有许多脏器不同程度的受损。若是时间再长一些,恐怕生机耗尽之时,就是女帝殒命之日。 发现事情比自己想象的严重许多,李睿也实在是不忍心自己媳妇受罪,直接命令周围服侍女帝的宫女和女官: “你们先出去,我不叫你们,你们不许进来。” 转头对自己身后的那一堆卫星境强者说: “封锁这女帝的寝宫,不许走脱一个。但有不服者,格杀勿论。” 其中的杀伐之气,硬是让周围环境的气温下降了好几度。 安排完了必要的措施后,李睿开始急速的为自己的媳妇疗伤。 没想到自己媳妇中的是这种烈性毒药,李睿当然就不会再耽误一点点时间了。 庞大的元力毫无保留的汹涌而出,但又小心翼翼的在李睿的精细控制下,向着女帝的全身经脉滚滚而去。 李睿的元力可是生死元力,现在李睿控制着生机勃勃的元力在自己媳妇的全身进行涤荡。 那毒药虽然烈性,但却完全不是李睿生之元力的对手。 犹如热汤泼雪一般,遇到生之元力的毒素瞬间就化为了乌有,只有一股股被净化后的能量汇聚到了女帝的丹田。 其实,世间的药物本无所谓补药或是毒药。 补药用的不得当,就是剧毒;毒药用得好,就是救命的良药。 不然,你看毒蛇咬人就是要命,但蛇毒用好了,就是治疗风湿的良药。 这就是辩证的规则,因此一个优秀的医生 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毒师。 好了,扯远了。 女帝杨婵儿体内中的是什么性质的毒,用的什么成分以及何种方式下毒,李睿都搞得不是太清晰。 但是他感觉的到,自己妻子中的这个毒所蕴藏的能量是巨大的,对方是一定要自己妻子的性命的。 也是正因为如此,一旦李睿出手化解了这剧毒的毒性之后,这剧毒马上就转为了大补。 立即就在女帝杨婵儿的丹田开始了塑造。 对,没错就是塑造,一个从来没有正规修炼过的凡人,在如此剧毒的冲击下,居然凝聚出来了第一缕真气,这可谓是因祸得福了。 要知道,李睿早就给自己的媳妇检查过身体,完全不是修炼的体质,所以李睿也就绝了让自己的媳妇修炼的心思。 今天,自己媳妇被剧毒破坏了全身经脉,而自己的元力又几乎是帮着重新塑造了一遍媳妇体内的奇经八脉。 这样一来,倒是改善了自己媳妇的身体。在剧毒的强大破坏力和自己生之元力的强大修复力的反复拉扯之下,女帝那犹如顽石一般的体质,居然裂开了一条缝隙。 这条缝隙就让女帝那荒芜的丹田瞬间拥有了一丝内力,也就是说,这一场灾难,倒是让自己的媳妇瞬间到达了明劲大圆满。 看着自己媳妇呼吸均匀,沉沉睡去,李睿知道,自己的媳妇,这是已经度过了危险期。 只是由于身体被毒药的侵蚀,体能消耗太大,只需要好好的修养修养就好。 此时,看到媳妇性命无虞以后,李睿才开始用元力查找刚刚媳妇体内那自动抵抗毒药的那股力量的源头。 开始,李睿还以为是自己的种子,在女帝的体内为了自保而进行斗争。但再一想,又觉得不对。 自己这段时间都在月灵儿身边,倒是冷落了自己的媳妇,也不会有自己种子存留这种事情。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思虑良久的李睿,用元力反复在女帝的身体中查找,但却毫无所获。 似乎这种力量,在入侵的毒药被自己用元力化解后,就神奇的消失了。 算了,找了十几分钟,李睿用元力把女帝的身体内内外外扫描了上百遍,实在是找不到这种力量的源头。 自然也就放弃了。 当务之急,不是寻找这种对自己媳妇身边保障的力量是哪里来的。而是先把投毒之人给拎出来。 虽然李睿心里已经有了谱,这事大概率就是七大门阀世家搞出来的,但如何把这些门阀世家的钉子挖出来还是要很费一点心力的。 可是李睿并没有很多时间去处理这些事情,毕竟整个皇宫伺候女帝的就有两千多人,直接能接触到女帝使用物品的就多人。 并不好查。 因为这种毒素是一个怎样的投毒方法还没有搞清楚,是下到女帝的饮食里面,还是涂抹到女帝要使用的物品表面? 甚至是喷洒到空气中,通过呼吸传到女帝身上? 这是单纯的毒药,还是几种物品混合后产生的剧毒? 这一切,都是未知的,就更不谈如何查找下毒之人了。 不过,李睿也有自己的办法。 一个小时以后,中央集团军第一军第一师即受命进入皇宫,换防原来的禁军和侍卫。 然后,李睿一声令下,服侍女帝的所有人。包括侍女和侍卫,全部被送往洛阳郊区的小站。 没错,既然一时半会搞不清楚是谁干的,那就直接一锅端了。 李睿把这些人全部集中在小站,原来黑山卫独立师的军营里面给看管了起来。 在安排一些黑山卫的高手,悄悄的盯着这些人。 负责听他们聊天的墙根,只要做了错事的人,心里总是会有一点虚的,那么在语言和行为上总会有一 些蛛丝马迹会露出来的。 李睿相信,他们的暴露,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再说,这种事情,也不是李睿所擅长的。所以,李睿根本就不急着去破案。他只要让这些人不逃脱就好,以后破案的事情,还是交给自己那个擅长内政的女帝媳妇自己去办就好了。 女帝就醒了。其实,女帝在毒性解除后,当天就可以清醒,但李睿为了给女帝打下一个非常扎实的武学基础,硬是用元力在女帝身体内帮女帝进行了八十一个大周天循环。 其实也就是李睿用自己强横无比的元力,帮女帝硬性的打通了奇经八脉,让女帝未来的修炼之路,至少修炼到卫星境之前能够一片坦度,再无修炼瓶颈的困扰。 因为打通奇经八脉,其实就是伐毛洗髓,对李睿固然是一种功力的消耗,但对女帝这个接受者来说,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你想想,要把体内淤积几十年的经脉打通,要排除体内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垃圾,对身体本身是一个多么大的冲击。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媳妇少受点苦,李睿硬是让女帝第二天才清醒过来。 “好臭。” 杨婵儿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抱怨。 “肯定臭了,一是排出你这次所中的毒,很臭。更重要的是,媳妇啊,你这次是因祸得福了,因为毒药的药力很猛,你的体质居然改变了一丝,现在可以修炼了。 于是,我顺便帮你伐毛洗髓了一次,这三十多年身体内积攒下来的污垢排出体外,那也是臭的很的。” wap 313.伐毛洗髓,就是不管朝中事 李睿赶紧解释了一番。 虽然说的简单,但是杨婵儿却是听懂了。 知道是自己身上发出来的臭味以后,女帝的小脸一红,看来周围一眼,发现是在自己的寝宫,立即就拿起架子说: “快叫人伺候朕沐浴。” “好好,我的陛下,热水早就准备好了,请您起驾就好。” 李睿答应了一声以后,又小声的说: “媳妇,咱就别摆架子了,为了查凶手,我把你这皇宫里面的人都集中到小站军营去了,这里都是黑山卫和龙卫,都是自己人。” 女帝脸一红,她算是明白了,现在这身边的人都是黑山卫的战士或者是龙卫的侍卫。自己确实是没有什么必要,在他们面前摆架子。 自己和李睿在去泰山封禅的一路上,什么样的小女人模样没被龙卫看到过? 在龙卫战士面前,自己早就没有帝王的威严了,有的只是作为李睿夫人的人设而已。 “好了,别说了,快扶着我去沐浴,这臭味我真是一刻都受不了了。” 女帝反应过来以后也就不装腔作势的摆帝王的谱了。 李睿一挥手,马上旁边等候已久的两个龙卫女战士就过来,扶着女帝去沐浴更衣了。 虽然两个女龙卫战士,都是宗师以上的修为,但扶着女帝的手还是有点颤抖。 倒不是害怕,只是激动。 她们都是新晋的龙卫,哪里想到过可以这么近距离接近皇帝,自然是有点激动的。 至于女帝身上的臭味,她们可以封,自然是感受不到的。 再说,她们突破宗师这个坎的时候,也都是经历过伐毛洗髓这个过程的。 只不过没有李睿对女帝伐毛洗髓的这么彻底,没这么多污垢而已。 不过,这也是与女帝年纪大了的原因有关,一个十几岁和一个三十多岁人身体内的污垢数量那是绝对不一样的。 但是,到底是经过严酷训练的黑山卫中的佼佼者,很快就平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稳稳的扶着女帝进入了沐浴的房间。 大约一个小时以后,对,女帝硬是洗了一个小时,用了黑山工业出产的两块香皂以后,才觉得勉强把自己洗干净了。 把自己浑身洗干净了以后的杨婵儿,按照习惯,在洗浴以后杨婵儿总是会站在浴室里面一人多高的玻璃镜子面前,看看自己是不是还依然青春靓丽。 虽然这几年杨婵儿衰老的比较慢,但是却依然拖不住时间的脚步,身体还是免不了有一些衰老的迹象。 比如眼角有那么一点点皱纹的影子,再比如身体某些部位的下垂。至于脸上色斑的颜色更是会逐渐加深。 可是现在,女帝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 仿佛又回到了十八岁时候的自己,皮肤紧致、白皙,富有弹性,身体该翘的地方翘,该瘦的地方瘦。 那盈盈一握的纤细腰肢根本不像生过三个小孩的母亲。 而那高高翘起的臀,却又是那些豆蔻少女所不具备的风情。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女帝差点都爱上了自己,所以在一个小时的沐浴以后,硬是对着镜子看来快一个小时,女帝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浴室。 看着眼前款款走过来身材妖娆,面容和皮肤又直如十八岁少女的女帝媳妇,李睿有那么一瞬间的晃神,仿佛就回到了当年,刚和女帝成亲的时候的感觉。 那是一段快被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影像,此时回忆起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来来,媳妇,你变漂亮了哦,快让夫君抱抱。” 李睿开心的说着,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十几岁的状态,有那么一瞬间放飞了自我。 听到自己那成亲十九年快二十的夫君还如此夸张的夸奖自己,女帝杨婵儿也是开心不已。 反 正,周围也都是龙卫战士,女帝也懒得矜持,直接一个乳燕投怀,紧紧的抱住了自己的夫君,两眼却不争气的流下了两行热泪。 “呜呜呜,我当时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女帝也是此时才从自己中毒并被救回来这一状况中恢复过来。理智回归以后,剩下的就是后怕了。 此时,看着李睿,终于抛下了伪装,哭的一个稀里哗啦。硬是把李睿胸膛的衣衫湿透了,让冷冷的衣衫冰到了脸,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失态。 当然,李睿不会去笑话自己这刚刚从死里逃生的媳妇。 拍着她的背,等他慢慢的平复下来。 “放心,只要不是立即就没命,你夫君都可以救得回来。不过,这里面的来龙去脉和沟沟畔畔就要你自己去查证了。你夫君做这个可是不在行。” 好久没有这么任性发泄的杨婵儿想着,自己能这么失态一次不容易,反正都已经失态了,干脆把心里所有的委屈都化作了泪水,一次性释放个够本。 但,毕竟是当了十多年的皇帝,超强的自律还是让杨婵儿只是哭了不到十分钟,就平静了下来。 从李睿怀里挣扎出来,整理好自己的衣冠后,对身边伺候的龙卫下令道: “立即去大理寺,传狄仁杰觐见。” 然后,又对着李睿说:“这狄仁杰是一个断案高手,我准备把这案子交给他来侦办。应该是可以很快有结果的。” “谁?狄仁杰。我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李睿也是小小的吃了一惊,这狄仁杰都出来了么?这可是后面几十年的人物啊,看来这历史是真的和原来那个世界的历史完全不同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还是这个世界的历史发展走向本就和自己来的那个世界就是不一样。 以前,李睿老是觉得是自己穿越而来而导致的一些历史变化。 但是,现在他也想明白了,自己在来以前这女帝都登基称帝了,和自己的穿越毫无关系,这个世界的发展本来就有自己的特点。 是自己无知,老是和自己上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在进行比较,不是自己傻又是什么呢? 所以,李睿能相对平静的接受这些在历史上曾经大名鼎鼎的人物不断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你还还意思问?这朝政你管过哪一点?现在各部、有司衙门的主官和副职是谁,你能说的清楚吗?” 听到李睿的问话,女帝没好气的反驳了回来。 现在他们两口子已经没有相互试探,女帝也不再猜忌李睿是否想当皇帝的野心,所以两人讲话就更随意了。 女帝的抱怨也是有道理,两个人的江山,你丫还是一男人,就知道在后面偷懒、咸鱼,朝政事务一概不理。 现在,还好意思问,这个人怎么没听说过? 李睿现在的位置也是摆的很正,自己媳妇抱怨几句,自己听着就好。难道还和媳妇去讲道理,说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战争和为战争而准备的后勤武装方面? 别说,媳妇是不是理解?就算自己媳妇贤惠的理解了,但人家毕竟是女帝,想说说你,那是你的福气,你还敢不服气? 关键,李睿的黑山系统已经整个的理顺。 各集团军的对外战争也都在按照立体滚筒式的进攻方式在展开。虽然因为需要有宗教对灵魂的影响而让战争节奏放缓了下来。 但战争的结果却是质量更高,占领区的反叛也是逐渐不成气候。 这一切都只是需要李睿从全局上把控就好,因此李睿空出了大把的时间。不然,哪能在月灵儿那里“君王此次不早朝”? 就是无所事事,闲出来的毛病。 而就是这么闲着无聊宁可去找小姑娘谈恋爱,却不肯管理一下朝政这纷乱的局面,这难道不是不为家庭 负责吗? 所以,女帝才有气。 其实这也是李睿在把握的一个尺度。 他可以把皇城,甚至皇宫的防务抓在手里。但,要是他在朝堂上对朝廷事宜指手画脚,干涉朝廷官员的任免,不是女帝本人,就那皇家杨氏的反击和责难马上就过来了。 虽然,李睿不在乎,也不怕杨氏的手段,但是,能让自己少操心一点,难道不好吗? 难道非要自己上赶着去找罪受,按自己的意志去对朝廷事务插手,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到时候,别说会引起皇室的反感,就是那些顽固的朝廷大臣们,也不会让自己这赘婿身份的人上朝为官呀。 现在的李睿,可是只有一个睿亲王的空头爵位,而毫无朝廷官职在身。 所有黑山卫系统都是和朝廷相对独立的,自然也就和朝廷的官僚体系互不兼容了。 当然,现状是黑山卫的人,朝廷要恭敬。黑山卫的命令,朝廷各地官员要遵照执行。 而朝廷的命令或是旨意,黑山卫了都不了。 黑山卫系统就只认自己上级的命令,能让黑山卫放弃自己上级的命令的执行,也只有李睿一人的命令可以做到。 这就是目前大隋国内,黑山卫和朝廷之间关系的现状。 “呵呵,是我不好,但这不是你内政能力强,无需我多操心吗?咱们夫妻,你主内政,我主攻伐,咱们不是配合很好吗? 我要是万一一插手内政,搞成一个四不像岂不是麻烦?” wap 314.断案高手,惊人巧合李元芳 女帝听到李睿的狡辩,也懒得多说什么,事实就是如此,要是李睿真插手了,自己或许也不开心,毕竟那就会挑战自己皇帝的权威,就是埋下了夫妻反目的隐患。 “好了,我就是抱怨一下,算你的了。 这狄仁杰就是一个断案奇才,年前才由魏征保举进入的大理寺,这短短七八个月,连破奇案,算是立了大功之人。” “哦,魏征保举的。” 听到这里,李睿也懒得多问了,魏征还是值得信任的。 时间不长,也就是,女帝梳妆打扮完毕,恢复了帝王威严的时候,狄仁杰也就到了。 “臣大理寺少卿狄仁杰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免礼。”女帝虚虚的一抬手,也就算是见礼完毕。 “朕大约在几个小时前中毒,现在所有当时在皇宫的人员,都在小站集中居住,朕希望你三天之内能给一个结果给朕。” “臣遵旨。” 看着这狄仁杰根本就不问细节,也不乞求宽限查案时间。而是一口就答应下来的爽快样子,倒是把没有见过狄仁杰查案的李睿给惊了一下,不由的暗暗思忖: “这狄仁杰就如此厉害?看来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我安排一两个卫士给你,这个案子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谢睿亲王。” “哟,敢情你小子认识我啊?刚才怎么不见礼?”李睿其实不是刁难他,只是真的想不通,所以问问而已。 “回睿亲王话,臣并不认识睿亲王,只是臣并不蠢,能在陛下向臣安排任务的时候随时插话的,整个大隋恐怕也就只有睿亲王一人了。” 这其实就有点诛心了,暗戳戳的就在指责李睿的不懂规矩。 李睿怎么会和一个历史名臣去计较,他还等着看狄仁杰断案呢? “呵呵,看来你狄仁杰果如人传言,浑身是刺,还有点持才傲物啊。 不过你赌对了,我是不会对你不利的,相反,我还会加大力度保护你,只是,若是三天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拿出来,你怕是过不了关哦。” 李睿不去和狄仁杰计较,并不代表他不会给狄仁杰施加压力。 不然,其他人还真以为李睿是个好脾气,人人来踩一脚。而自己再一发作,那才是害人了啊。 “臣不敢持才傲物,臣只是实话实说。多谢睿亲王的不计较,臣这就告退,先去小站查案。” “好,有性格,十二,安排一个龙卫,带着圣牌保护狄大人,并要求小站驻军给予狄大人最大可能的协助。” “是,奴才遵命。” 旁边赵十二马上安排了一个新晋的半步大宗师龙卫,做狄仁杰的保镖。 无巧不巧,赵十二安排的这个龙卫恰恰叫做李元芳。 暗中听到了赵十二安排的李睿,真是不由得为历史强大的惯性而喝彩。 是啊,狄仁杰的神奇再加上李元芳的保护,这真是传奇开始的地方,有了这二人组,没故事也要编点故事出来才好。 “谢王爷赏赐,臣这就告辞了。”狄仁杰怕是也猜到了这个案子的凶险,确实,能刺杀皇帝的案子怎么会不凶险? 所以,狄仁杰一直等到李睿给他安排的保镖到位了以后,才和李元芳一起离开皇宫,向小站而去。 “夫君放心,这狄仁杰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女帝挽着李睿的胳膊,头靠着李睿的肩膀,柔柔的说着。 “对了,夫君,我怎么觉得我必以前要年轻了很多,这就是你说的因祸得福吗?” “只是年轻了吗?不应该还有力气变大,视力变好,甚至皮肤更白了吗?”李睿忍不住调侃了一句现在如同小媳妇一般的正房大娘子。 “甚至只要你努力,以后咱么夫妻还有要孩子的那天 ,或许能成为不老妖怪也说不定。” 李睿对杨婵儿的感情是最深的,以前因为杨婵儿不能修炼,所以绝了的心思,现在全部随着杨婵儿丹田的内力出现而激活。 两夫妻或者更多的妻妾能一起逍遥快活千年,人生简直就是圆满啊。 “好,咱们回黑山庄吧?那里的安保工作更方便一些。” “好,都听夫君安排。我们这就走吧。” 李睿想得蛮好,这事情就交给狄仁杰这个断案高手去办,就好了。 自己和媳妇一起到黑山庄去享受生活,顺便给媳妇调理一下身体,要是能让媳妇也破壁成为卫星境强者,岂不是可以双宿双飞至少千年? 但是,想象是美好的,事实却是残酷的。 就在当夜,狄仁杰就在李元芳的护卫下,来到了黑山庄。 由于女帝似乎是恢复了十八岁的身体,于是也恢复了十八岁的青春活力。此时,由于不知深浅的和李睿一番缠绵以后,已经沉沉睡去。 因此,是李睿来接见的狄仁杰和李元芳。 在黑山庄庄主府的西花厅,刚刚见面,分兵主落座以后。不等李睿开口,狄仁杰就先站起来对李睿长长的作了一揖: “求睿亲王,求文圣大人指教,我这这案子要如何去查?” 要是李睿不知道狄仁杰是个断案高手,只怕狄仁杰这一深夜来访,再这么一作揖示弱,自己的虚荣得到了满足后,就有可能胡说八道。 但,李睿是知道狄仁杰的底细的。 虽然这个狄仁杰比上个世界中的狄仁杰早出现了几十年,但是人设和基本属性却没有什么变化。 然后,李睿的元力也释放了出来,时刻在观察狄仁杰的一举一动之中他的心跳、血压的变化。 在狄仁杰说出求助的话的时候,他的心跳和脉搏毫无起伏,就如同在说一件及其平常的事情一般。 这就很不符合常理,一般的人,特别是有本事的人,性格都很高傲、自信。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而被迫求人的时候,都是心中憋屈至极的。 那么,在被迫求人的时候,心跳和血压必然和平时的状态不一样。 而狄仁杰的心跳和血压在求人的时候却是毫无变化。 这只能说明,这个狄仁杰根本不是真的过来求自己帮忙,那他半夜过来找自己,一副求教的模样,是什么意思? 李睿并不立即回答狄仁杰的问题,而是深深的看了狄仁杰一眼。 当李睿看到了狄仁杰眼中的执着和一丝恐惧的时候,李睿猛然而悟。原来这狄仁杰跑到自己这里,明面上是来求教,实际是来排出嫌疑犯人来了。 是啊,这也是断案的基本程序,李睿是理解的。 但是,理解归理解。一想到,现在被这小子怀疑是自己要干掉女帝,李睿心里就来气。 当下也懒得多说废话,挥挥手算是对狄仁杰作揖的回礼。 直接挑明了自己的态度,语气生硬的说: “狄大人无需多礼,也无需多做猜忌。这事不是本王干的。 本王没有自己当皇帝的想法,你想想,本王要是当皇帝早就自己干了,还要为大隋打什么天下? 况且,杨佑是大隋的太子,可也是本王的大儿子,本王要是杀媳妇,是不是也要杀儿子?不然,本王作为杨家的赘婿是没有办法名正言顺的坐江山的。 本王会蠢到去做这种杀妻灭子的傻事? 你这家伙做事怎么不过脑子? 马上就是本王的儿子坐江山了,难道本王这个做老子的不是更加逍遥快活? 你有什么事情直说,在本王面前绕弯子,大可不必。” 狄仁杰也是被李睿的直率给惊了一下。 他从来没有和李睿打过交道,也从来没有遇到像李睿 这样说话办事的朝中贵胄。 以前遇到的那些朝中亲王大臣们,说话恨不得拐十七八个弯,一句话你要回去琢磨半天,或许都不一定能琢磨明白是什么滋味。 更不要奢望,那些大人们有事情可以和你当面交流。 交谈之间,能够给你一个方向,自己回去琢磨。这就算是很给面子了。 没想到,狄仁杰是万万没想到,这贵为女帝帝夫,可以说是明面上的大隋第二号人物,居然是如此好说话? 自己只是略略开了一个头,李睿就基本上知道了自己的来意。 当下,狄仁杰也不管自己是朝廷命官,依照律令是可以不用向亲王下跪的规矩。 立即对着李睿,双腿一软,就行了一个大礼。 并且,匍匐在地就开始解释: “请睿亲王恕罪,臣下只是断案的习惯思维在作怪。 对待命案,首先是看谁是受害者万一以后的最大收益人。而从表明上来看,陛下若是有不测,整个大隋江山就会落入到睿亲王的手中。 故而,才有臣下才深夜到此打扰一事发生。 但此时,经过王爷的一番开导,臣下发现,自己确实忽略了一些重大的条件,其实无法支持这个论点的。” 看着狄仁杰似乎还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李睿马上不耐烦的打断了他的长篇大论。 “行了,你这是套路本王,你要是真怀疑本王,就不会用本王安排给你的护卫了。说吧,过来到底是有什么事情?” wap 315.三天结案,门阀的最后一击 李睿毫不犹豫的拆穿了狄仁杰的小伎俩。 搞得狄仁杰脸一红,又是一白。 狄仁杰有自己心思被拆穿的羞囧,却又有对李睿的恐惧。 这个京师洛阳盛传的赘婿软饭王居然是真的如此睿智,这对人心和人性的洞察,远远高于对这方面非常自负的狄仁杰。 狄仁杰甚至有一瞬间在琢磨,如此多智近乎于妖的睿亲王,要是想要谋夺大隋江山,恐怕自己那相对单纯的女帝陛下会直接把这大隋江山心甘情愿的拱手相送。 根本不用使出这种对自己媳妇下毒的烂招。 李睿一点都不急,看着狄仁杰在哪里自我脑补也不打断,就静静的等。 果然,跪在地上的狄仁杰不一会就坚持不来了,不是跪着的身体坚持不了,而是心理上坚持不了了。 李睿站在那里,就那么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他,狄仁杰就犹如被一只上古凶兽盯住了的小白兔一般,全身的汗毛都炸起来了。 看着李睿已经问了三遍,狄仁杰终于说出来了自己的真题。 “启禀睿王,臣下也是判断,大概率不是您的手笔。而且我基本能推断出这事的实际操作之人,八成是被陛下打压的门阀家族们。 但是,我不敢继续深入的查下去了。一是我没有这个权限,虽然有您的圣牌,但那些皇宫中的老人们,对我们就是不买账,我们也束手无策。 另外,这案子涉及其他的超级势力,也波及我自身的安全,就元芳一个人怕是忙不过来,请睿王救命啊。” 李睿点点头:“这话不错,瞧着有了几分真了。你继续说,我看看还有几分真?” 狄仁杰心里也是委屈的一批,自己不就是对你睿亲王使用了洛阳贵族之间的交流方式吗? 至于每句话都这么怼过来吗? 不过明白了李睿性格的狄仁杰,捏着鼻子也就认命了。 谁要人家是陛下的夫君呢?夫凭妻贵,无奈也羡慕不来的。 “请睿王指点,我的目标应该先对着这七大门阀中的哪一家?不然,这漫天撒网,我怕是查到了线索,也没有机会赚到这些奖励的。” “真不好说,这次陛下是对弘农李氏和山东崔氏下了死手的。但是也不能排除其他家族出人动手的可能。甚至我在想,有可能是所有门阀合作造成的这么一个局面。 毕竟弘农李氏,和山东崔氏他们这两个家族的精锐力量已经被龙卫基本扫除的差不多了。 这事情,他们要么是没参与,但更多的可能是山东崔氏和弘农李氏这两个家族出钱,其他门阀家族派出一些英雄来执行相关任务。” “请睿王爷明示。”狄仁杰就如同耍赖一般,匍匐的跪在李睿的脚下,搞得李睿都不好离开了。 毕竟是自己媳妇的得力干将,自己也不好一点面子也不留。 “好了,你先起来,坐下。我们一起来商议一下机会。” 听到这次李睿要自己起来的语气非常坚决和有信心,狄仁杰就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顿时就是向前一窜,顺利的跳起起来,离开李睿无意中散发出的元力四溢的范围。 “这事情十有八九是山东崔氏的手笔,也只有崔氏和陛下有那么深的仇恨,其他门阀虽然是心有不甘,但多多少少是要装一下样子。不会贸然派人弑君的。” 李睿也是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完全靠自己的猜测在发言。 “王爷可有证据?我这大理寺万事可是讲究的是真凭实据,仅仅是猜测怕是不能够定案的啊。” 狄仁杰也是将信将疑,但也估计到了这种情况,这睿亲王其实心里也没谱,不然不会,一会说各个门阀都有可能,一会又判断说是山东崔氏的手笔。 “证据没有,要是有了,哪里还需要你狄大人去断案呢?” 李睿调侃着。 “那,臣下这就告辞,回去小站抓紧查案。” “好走,不送。” 李睿也是有点小生气,自己那么的远离朝堂,怎么还是会被这个大理寺少卿怀疑? 人性这东西,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狄仁杰也是见好就收,深夜拜访,还能得到李睿的接见,他已经很知足了。 其实狄仁杰的目的已经到达,此时不溜,更待何时? 通过和李睿的短暂交流,通过李睿的言谈和态度,狄仁杰已经可以百分百断定,李睿和女帝被人下毒毫无关系。 有这一点认知就足够了。 若这事是李睿干的,狄仁杰就准备跑路了。 不是他不负责,而是他是的的确确的聪明人。在朝堂大局如此明朗的情况下,他没有必要给女帝陪葬的。 狄仁杰早就看明白了,李睿在女帝昏迷后几个命令下来,整个大隋的官僚机构全部如同鹌鹑一样,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谁都不敢有任何一个多余动作。 都生怕引起李睿的误会,而导致无妄之灾。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李睿对大隋朝廷的绝对掌控。 但是,只要确定了这事不是李睿干的,他狄仁杰就敢追究到底。 况且,还有李睿派到身边的李元芳的保护,狄仁杰的胆子就更大了。 李元芳的武力虽然不是最顶尖,但是他的身份在那里。 就算他是一个明劲初期的武者,但凡知道他出处的人,都不敢要他的性命。 你得罪了女帝,可能还会有大理寺的公平审判的机会,但是你得罪了黑山卫,特别是得罪了龙卫,那你一家老小就只有自己赶紧买根绳子上吊了。 不然你全家可能连一个全尸都留不下来。 这就是,李睿武力的威慑。 黑山卫在前十年可能是对异域国家的威慑力大于对国内,但大业十二年以后,大隋国内也逐渐感受到了黑山卫的威慑。 特别是现在正在进行的大隋帝国西扩的几个方向的战役,在大隋日报的宣传下,可谓是家喻户晓。 这时谁要是再去找黑山卫的麻烦,那纯粹是自己找不自在了。 女帝在黑山庄调养了两天,也就正常的上朝了。 国不可一日无主,女帝这一正常上朝,整个大隋立即就安定下来了。不管谁有什么心思,在李睿的威慑和女帝的快速康复下,都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 自然,皇宫的护卫暂时还是由中央集团军第一军第一师进行布防。而女帝的贴身护卫由凤卫直接担任。 这次,女帝是对内卫彻底的失望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事,她这大隋内卫虽然经过了多次整顿,但依然被有心人渗透的如同筛子一般。 要保护女帝的安全那就是一个笑话。 所以,女帝直接动用了凤卫,并要李睿在黑山卫内部抽调高手,充实凤卫。她是彻底不敢用那些贵族世家子弟组成的皇家内卫了。 在女帝整顿自己的安全防务的时候。 也就是女帝布置任务的第三天,狄仁杰就送来了结案报告。 真不愧是历史留名的侦破高手,也就真的只用了三天,就把这事情给捋顺了。 并把前因后果都找了出来。 女帝看完了结案报告,对自己的施政方针第一次产生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软弱或者是太仁慈了? 这才让别人觉得自己好欺负? 这也怪不得女帝有这个想法,狄仁杰的结案报告中,虽然没有明说,但各种细节的描述都说明了这一点。 由于女帝的绥靖政策,或者说是传统帝王术的平衡战略。 导致这朝廷里面山头林立不说,关键是个个山头的家族各有各的算盘和 利益。多数家族都会把家族利益凌驾于大隋帝国的利益之上。 我管你大隋会怎么样?反正我家族不倒就对了。 大隋倒了,大不了换个家族来做皇帝,只要自己家族利益得到了保障,任何人做皇帝,都会需要自己这些家族的支持。 所以,自从春秋战国时期就传承下来的门阀家族们才那么有底气的对各个皇朝的皇帝指手画脚。 他们是真不在乎皇帝。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大隋七大门阀纷纷自废武功来讨好杨氏皇室。但是,谁都明白,这只是这些门阀家族的权宜之计。 这些门阀世家们,想得很明白,一旦时机成熟,收复自己曾经的势力范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毕竟,七大门阀让出来的势力范围,谁敢接手? 可是,他们碰到了李睿和杨婵儿夫妻两人。 一个在朝堂之上对门阀世家的家族子弟和门生故吏加强打击,一个不顾皇家威仪,对门阀世家退缩而空出来的势力范围,不管是商业上的还是农业上的,都毫不忌讳的一口吞掉。 至于为什么不吞掉这些门阀世家工业上的势力,呵呵,工业,这是黑山卫系统所特有的东西,大隋其他家族没有。 那些手工作坊根本就不是黑山卫系统大工业化生产的对手,早就被排挤的没饭吃而破产。用不着黑山卫再去收购了。 如此一番操作,七大门阀世家,发现这夫妻两人确实是玩真的,这才不过大半年,门阀世家装模作样收缩的势力范围,就被黑山卫系统完全吞并,并消化的差不多了。 wap 316.三天结案,但暗中还有推手 自知被这夫妻两人拿捏的死死的七大门阀世家,此时,也不敢明着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因为,此时经过整顿,门阀世家子弟在朝堂中已经无法控制要害部门,甚至都无法接近要害、机密文件。 而地方上,各个门阀也因为势力收缩,被黑山卫系统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从而损失了大量的土地。 土地,就是这些门阀的命,是他们发展的根。 没有土地的门阀那就是一个笑话,因此,本来打算和朝廷虚以为蛇一阵,看看风向的七大门阀此时已经和大隋杨氏完全站在了对立面。 绝对是不死不休了。 但鉴于黑山卫和龙卫那么强悍的武力,七大门阀根本就没有机会,也没有胆囊向李睿下手。 于是,这些门阀反隋的第一个暗手就落在了女帝杨婵儿头上了。 至于下毒的方式还真是有点创意,那是在女帝经过的道路和龙椅上分别下了数种无毒的药粉,只要这七种无毒的药粉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剧毒。 所以,服侍女帝的人都没有中毒就是因为只有女帝一人能同时接触到这七种不同的药粉。于是,也就只有女帝一人中毒了。 看着这份结案报告,女帝真是感觉到了自己统御的失败。 这种药物要下到七个各不相干的地方,才能起到作用,那就需要有至少七个人来干这事情。 女帝觉得自己平时待自己的宫中之人还是很厚爱的,怎么一下就有七个宫人会跳出来,要下毒害自己呢? 千万别说这些宫人是被人利用,不知道他们下的是不是毒。 这宫中的规矩中就有一条:不得携带任何药物或不知名粉末、药水进入皇宫。违背宫规就形同谋反。 而且,这还是这次跳出来的七个,那还没有跳出来的还有多少? 想想都让女帝不寒而栗。 所以,杨婵儿此时对李睿当时的果断真是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当时李睿到了皇宫中,一句废话没有,整个皇宫服侍女帝的人,和服侍女帝的人有一点的勾连的人。 最后,甚至整个皇宫的宫人、侍卫全部一锅端,都给转移到了小站去监视居住了。 这就是没有让一条鱼有漏网的机会,也正因为如此,在那些做了亏心事的宫人们,慌了神并且信息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才让狄仁杰能三天破案。 就算不夸大李睿的功劳,李睿这么一个连锅端的举措,至少方便了狄仁杰查案。 第三天深夜,也就是狄仁杰交出结案报告的当天深夜,狄仁杰再次拜访黑山庄,并要李元芳单独请见李睿,说是有重大案情通报。 由于狄仁杰说的慎重,李睿也立即在书房接见了狄仁杰。 这次两人都没有什么寒暄,见礼以后就分宾主入座。 由于是在书房,所以没有西花厅的接待规格那么高,但是却显得更加私密和重视。 狄仁杰通过上次的拜访,以及回去后向李元芳好好的打听了一下李睿的性格特点,这次来也没有用什么贵族的聊天方式绕弯子。 而是直接就开始称述事实: “睿王,此次下臣确实是根据案情,逮捕了大约两百多的参与者,这些人都是按照刺王杀价的待遇,肯定是要诛九族的。 但是,我有一个感觉,就是在这整个的事件当中,仿佛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着这一切。 但是,下臣却怎么都找不到这只黑手在哪里。 所以,我今天拜访睿王,就是向您禀告一声,这事情看起来是七大门阀做的,当然,也确实是七大门阀做的。 但是却又有一股势力再不断的给这个七大门阀创造条件,甚至是扫平一些障碍。 虽然这股势力,自己没有出手,但却是罪魁祸首之一。” 狄 仁杰如实的把自己的感受到的一切向李睿如实禀报。 “你是说,这里面还有第***参与了,这第***,连你也抓不住他们的尾巴?” “是的,睿王,他们做事非常干净利落,一点尾巴都没有留下来。下臣刚刚接近一点点,所有的线索就都被切断。 说句不好听的,这股势力的强大是我从未想到过的。恐怕不会比陛下的势力小,下臣实在是不知道在大隋帝国,除了睿王您的黑山卫,还有哪个势力能拥有如此庞大的力量。” 李睿听着、听着,眉头立即就皱了起来。 在大隋帝国,能和女帝抗衡的势力,以前的七大门阀可以算一个。但也要七大门阀联合起来,才够资格和皇家叫叫板。 任何一个单独的门阀势力,他们遇到皇室杨家立即就要怂。 但经过大业十八年,自己夫妻二人对七大门阀的扫荡,这次的投毒事件,恐怕也是他们临死前的最后挣扎。 若是,这次对女帝的投毒事件以后,在经过抓住他们把柄的女帝和自己的联合打击,七大门阀必然衰落下去,能有一个书香世家的结局就很不容易了。 以后是在也没有机会和大隋杨氏抗衡的。 终究是成不了什么气候。 那大隋国内还有什么势力能让狄仁杰感到是可以和女帝这个大隋皇帝抗衡的势力呢? 是那些隐世家族吗?不排除这个因素。 但有果必有因,又是哪个隐世家族要对大隋皇室出手?出手的目的是什么? 说句不好听的,杨婵儿死了,杨佑即位称帝,这大隋帝国的走向依然是控制在李睿的手里。 杀死一个女帝毫无意义。 李睿也没有去管一直坐在旁边,无聊的只能喝茶的狄仁杰。自己陷入了长长的思考。 在实在是找不到其他势力对女帝出手的动机的情况下,李睿灵光一闪。 突然,李睿的脑中冒出了一个可怕的想法,难道是自己后院起火?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若是女帝媳妇没了,谁的收益最大?谁又能在黑山卫系统中收益最大? 一个人名突然从李睿的脑海中冒了出来:长孙无垢。 是的,长孙无垢是自己的平妻,是占有一个妻子的名分的,也是在皇宫中居住了很久的。 后来,因为要拓展全国的宣传渠道,长孙无垢才以事务繁忙,不好再皇宫内打扰女帝为由,搬出了皇宫。 但她只是在黑山庄庄主府自己的别院中小住了几日以后,就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中去了。因此,只要李睿不会黑山庄,她也很少回到黑山庄,总是在全国各地奔忙。 由于有了李睿的指导,大隋日报引入了一些广告赚钱的方法,所以,长孙无垢不缺钱。 而新闻集团又是黑山卫系统内部一个非常关键的部门,因此也配备了不弱于春风细雨俱乐部的安保队伍。 所以,长孙无垢的手下也不缺可用之人。 而,整个黑山卫系统所收到的忠诚教育只是要求大家绝对效忠和忠诚于李睿一人,但凡有对李睿不忠的行为,任何一个黑山卫成员都有权利击毙。 所以,在黑山卫系统里面背叛李睿的代价非常高,因为你都不知道会不会被从背后打过来的黑枪给干掉。 系统内部的人都是执行的长官负责制度,就是我只对我的上级负责,其他部门是无权了解我部门的行动和具体收益的。 于是就产生了一种黑山卫特有的现象,只要你威胁到李睿的生命,上级发布的命令都会被下级忠实执行。 这就是黑山卫系统内部所有人员,对其他人没有忠诚这一说的后遗症了。 因此,系统内部要是发生大乱斗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这种大乱斗只要李睿明白过来了,随便一句话也 就可以消逝的无隐无踪。 这也是李睿这么多年在黑山卫用各种手段控制人心的结果。 他巨大的个人威信,导致了他拥有崇高的个人威望,成为黑山卫不可或缺的灵魂。 一旦真的没有他的黑山卫系统,立即就会分崩离析。 这些事情,李睿是知道的,也是他以前并不怎么在意的。 只是,今天涉及到了自己的女帝媳妇的生命问题,他才真正静下心了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 假设,李睿在假设,长孙无垢安排人对女帝动手。 自己的黑山卫战士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是不会对自己媳妇动手的。那这个命令也是在黑山卫绝对执行不了的。 甚至自己马上就会收到相关的报告。 但是,若是长孙无垢只是命令他新闻集团的安保战士,对七大门阀的势力进行引导呢? 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黑山卫战士是不会拒绝这样的命令的。 甚至,执行这些命令的战士还会以为这是自己的命令,是为了把大隋的七大门阀一网打尽而使出来的谋略。 必然会尽心尽力去执行。 李睿往深处想了一会,其实能执行这些手段的并不止是长孙无垢一人。 因为,自己给所有的女人都有自己的势力,所以李睿自己研讨了一下,发现自己的所有女人恐怕都能办到这一点。 这就不好硬是去说一定是长孙无垢在暗处使坏了。 毕竟,没有证据,又都是自己的女人,冤枉了哪个都不好。总不能都拉出去宰了吧? wap 317.小心求证,有嫌疑只指三女 别的不说,都是为李睿产下儿女的有功之人,就算是知道是谁在针对女帝,李睿也下不去手。更何况要是冤枉了,岂不是对不起那些儿女,他们毕竟都还小。 这么一来,李睿就更无法下手了,甚至连查都不方便查。 一查就影响了夫妻感情。 这夫妻感情一旦破裂有了缝隙,再想修补好那就不可能了。就算是补好了,那个缝隙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恐怕出手之人,就是算定了这一点,才敢出手对付女帝。 纠结中的李睿,这下还真是无从下手了。 在李睿有点挠头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在旁边静静喝茶的狄仁杰。顿时就心里有气。 好你个狄仁杰,把问题往我这里一抛就成了没事人,在那里轻松喝茶。呵呵,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狄大人说了半天,本王确实是一头雾水,能否请狄大人说说你这感觉是怎么来的,也好让我有一个查找的方向啊。” 你狄仁杰想置身事外,那怎么可能? 要知道,李睿心里跟明镜似的,所有的女人、部下等等,都是不可能对他有反心的。 俗话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就算是涉及到了女帝的性命,若是李睿对女帝没有什么感情,这事情到真可以不必深究了。 反正有七大门阀世家冲在前面顶罪,也不算是顶罪,毕竟是七大门阀世家自己安排的杀手,投下的毒药,七大门阀他们也算不得无辜。 所以,李睿完全可以不去追究后面是谁在推波助澜? 因为,这可是涉及到李睿后院的稳定,一旦真的去追查一番,恐怕这李睿的后院以后就永无宁日了。 想着想着,李睿看着狄仁杰的眼神就不自觉的蕴含了一丝杀意。 李睿那是什么修为? 这一丝杀意就让狄仁杰全身冰冷,如同调入了一个大冰窖一般,说话都不利索了。 狄仁杰知道,要是自己的回复有明显的问题,恐怕自己就要交代到这里了。 “启禀睿王,在皇宫的搜查过程中,以及对七大门阀派出的杀手或者他们培养的暗桩的审讯中,都展现出来了一个非常明确现象。 那就是,在他们前期布局和后期投毒的过程中,都有人在暗中帮助他们。 或是帮助他们扫清不小心留下的痕迹,或是帮助他们引开巡逻的禁军,甚至是帮他们刺探到女帝的具体行动习惯。 总之,这次女帝被下毒的这么顺利,其实完全应该归功于后面隐藏的这个势力。 不然,七大门阀这次的图谋早就会因为暴露而失败的。” “不谈废话,我要听有用的信息,不然,你这云里雾里的说法,我无法相信。” 李睿也不蠢,直接就用自己的办法,在威逼狄仁杰。 狄仁杰能两次跑黑山庄,除了断案以外,一定是有其他的目的,否则绝对不会跑两趟。 那既然是对自己有所求,就绝对不会让自己丧失了对他的信任。 信任,这可是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 要是两人之间已经没有了基本的信任,任何事情或者说是协议都无法达成。 听李睿已经说到这个程度了,狄仁杰自然也不好再卖关子,吊李睿的胃口了。 “启禀睿王,我在审讯刺客的时候,他们都说在有人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有一阵子神思恍惚。这种设施恍惚,和走神不一样,让人又像幸福,又很兴奋。 过后想起来,还是很留恋。 可能正是因为,这些人一旦接触这后面的势力时都精神恍惚,这才没有一个人发现,这后面势力的一点点端倪。” “说说你的判断。”李睿已经毫不客气的压榨狄仁杰的劳动了。 “下臣以为,这是一种特殊的药物 造成的某种幻境,就是让人无法正常思考。而这种药物的主要成分,在大隋不好得到,但在东西两部突厥却是非常容易就能获得。” 李睿听到这里,心里长长叹息了一声。 自己这算不算是自食其果? 这个东西是自己打开潘多拉魔盒放出来的,现在果然就反噬了自身。 可能是自己的命太硬,这就反噬到了自己的媳妇身上。 “我想我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可是,这东西就如你狄大人所说,很容易就能取得。我无法以此为依据对任何人才去措施。” 李睿虽然有点被自己以前冒失行为报复后的沮丧,但并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现在,第二军已经展开了对东西两部突厥的最后打击,自己也该和卫三娘说一声,原来的特种作战可以停止了。 不但要停止特种战,而且要从根本上杜绝那玩意的流行和泛滥。 也就是说,在顺利拿下东西两部突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禁毒。 想到了这些,李睿的脑海中又多了一个怀疑对象,卫三娘。 因为,那些玩意的种植、加工、售卖可都是卫三娘在操持。 而这个卫三娘更是带着柳琼花一天到晚到处跑,基本就没有回黑山庄的日子,搞得李睿有时候想宠信一下她们两个,还要提前好久预约,要她们到李睿指定的地方小聚一番。 由于见面次数不多,每次见面时间也不长,所以,李睿自己也不知道,她卫三娘是不是已经研制出来了以那玩意为核心的,类似迷幻弹一类的武器。 “光这一点不够,还有线索吗?”李睿自然是要把狄仁杰压榨干净的。 “其实,还有一点可以供睿王您判断,这不是审讯那些刺客得到的结果,只是我审问这些人以后,自己综合出来的判断结果。” 到底是断案如神的狄仁杰,李睿此时就非常满意狄仁杰的机智和坦诚。于是对狄仁杰鼓励性的点点头,示意他接着说。 “我感觉这后面势力的人,虽然使用了一些药物来掩护自己的,但是却掩盖不了,他们对皇宫的熟悉。 他们对皇宫的熟悉程度,已经超过了七大门阀势力安排的刺客或者已经在皇宫里面埋藏很久的探子。 这说明了什么?睿王,您就不用我再说的太明白了吧? 算了,聊到这里了,我就明说了,睿王,我判断是您后院中人在这次七大门阀世家毒害陛下的案件中,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 狄仁杰到底还是性情中人,最后还是忍不住把自己的判断合盘托出了。 甚至狄仁杰还加了一句:“下臣想着,在皇宫中能如履平地,来去自如,不受地形影响的,恐怕也只有你那几位枕边人了。” “好,本王知道了。本王会查的。” 李睿此时也是颇为烦躁,当下也没有兴趣和狄仁杰在啰嗦了。 “感谢狄大人深夜到访,告知如此重要的信息。本王感激不尽,下面本王就开始排查,就不送狄大人了。” 听李睿这么说,狄仁杰赶紧站起身,躬身行礼告辞。 等看着狄仁杰走出书房,并在意识中“看着”他已经走出了黑山庄以后,李睿立即神识传音,找到了现在在十几里地以外皇宫内负责监视日常和保护女帝安全的李七 并立即命令道: “过来一趟黑山庄,我在书房等你。” 反正现在皇宫也是中央集团军的兄弟们在值守,皇宫各处的制高点都有s级别的狙击组在待命,女帝的安全应该是没有问题。 所以,李睿的命令下得明白,李七反应也是迅速无比。 他的存在就是要具备随时能拿出来打仗的状态。 听到李睿的呼唤以后,李七本就没有任何犹豫和准备等小动作。 立即就 长身而起,稍稍辨认了一下方向,就向着黑山庄飞跃而来。 从洛阳皇宫到黑山庄不到二十里路,对于一个卫星境高手来说,全力施为之下,也不过是一炷香的时间也就到了。 “奴才李七见主子,不知主子深夜相招是有紧急军情吗?” 李七皇宫保护女帝的安全,可是让他浑身都快憋出毛病来了。内心极度渴望能够战阵杀敌,他认为,那才是好男儿应尽之本分。 结果,李睿把他安排守皇宫,关键是他也只能对付那些明着来的敌人啊,这不,女帝中毒,这种暗招、阴招,他李七是有心杀贼却无处使力气啊。 “看来你是急着上战场啊,先忍一下,这次事了,我要人和你轮班,你就以我的名义,去各个***上一圈,顺便过过瘾。” 对这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李睿是非常人性化的管理。 不能因为对方的直觉和坚韧,就忽略了对方的感受。那样,即使人留下了,但心不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如稍有走神,对大家都不好。 这就是李睿探索出来的“快乐工作”法。当然,除了他自己以外,黑山卫的其他人都不认为自己是在工作。 经过李睿多年的教育,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在干一番大事业,以后可以彪炳史册的大事业。 当然,目前看起来,这的确就是一个大大事业。 你看,大隋都快一统亚洲了,这都不谈和大隋先皇们,就算是和历代皇朝的比较,这个事业蔫能不算大? wap 318.难得糊涂?先查明白再糊涂 “谢主子恩典。”李七是知道李睿的意思。 这以李睿的身份出去各军,那就是钦差大臣啊,不说别的,这先斩后奏的权利,就是一项殊荣。 他怎么能不感激涕零? “好,先不说这个。你仔细回想一下,婵儿昏迷前后,皇宫里面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是不是有什么异动? 也就是说这些人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不着急慢慢想。” “所有的人吗?”李七点纠结的回忆。 他并不是时时刻刻的关注这个皇宫里面的所有人,一是他的功力虽然已经是卫星境界,但还做不到时时刻刻的关注每一个人。 二是这皇宫里面女人多,他也不是心里变态,自然是不太好意思去用自己的神识窥探这些女孩子的隐私。 所以,李睿这么陡然一问,还真把李七难住了。 看李七个为难的样子,李睿也是哭笑不得,只好开导了一句: “不着急,想想有什么异常就好。” 李七了半天,有点哭丧的脸在说: “主子,您看这算不算啊? 在主母出事的前三天,御花园和御书房的执勤宫女的人数多了一人。 我基本上是每个涉及主母的事件都会用神识扫过一次。 唯一一个不一样的,就是这里的执勤人数多了一个。我核对过,应该是执勤的宫女中多了一个洒扫的下人。” 听到这个消息,李睿立即来了精神,这说明还是有线索可以挖的呀。 “当然算,不着急,继续想,想不出来也没什么。什么时候想出来了,什么时候告诉我都可以。” “好了,你去吧。”看李七像真没什么要说的,李睿就开口打发他走,毕竟已经提供了一条线索已经很不错了。 看着李七身欲走,却又有点犹豫的样子,李睿就猜想这家伙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又不好说。 “有什么要说的,但说无妨,都是自己兄弟,吞吞吐吐的像什么样子?” “是,主子。”李七然一个大礼行下来,把李睿都吓了一跳。 自己对这些已经突破卫星境的强者,那可是看重的很,早就免了他们的跪拜之礼。 只是,他们由于习惯和对自己的尊重才会在刚见面的时候行大礼。 可这突然行了一个大礼,李睿就觉得是不是有大事了? “喂,你可别吓唬我,这是有什么大事,要这么先给我打底啊?快起来,什么情况,你直接说。” “主子,我还是先说完,再起来吧。 其实,这段时间,卫小主带着柳小主,以及长孙主母都曾经回过洛阳,只是都来去匆匆,似乎没有和主子见面就又离开。 奴才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但这涉及主子的家事,咱们做奴才的说出来已经是僭越了。请主子责罚。” 李七的这些事情,李睿自然是知道的,这几个女人看李睿在洛阳常住了一段时间,都回来准备找李睿撒撒娇,取取经的。 只是,来的不巧,刚好李睿天天都忙得要死。好容易清闲一下,又独宠月灵儿去了。 以至于这三个常年在外奔波的女人,看着没有希望见到李睿,只在皇宫里面搞清楚了状况后,立即就离开了洛阳。 当时,听到他们离开的消息,李睿还觉得是自己独宠月灵儿,冷落了他们而有点内疚,但是现在李七么一提,再联想到自己的女帝媳妇出事,李睿的心就凉了半截。 是有人利用这三个女人回洛阳的机会,还是这三个女人都有份? 压下心中的怀疑和猜测,李睿对李七: “这事情我知道,你去吧。以后对皇宫多用点心思,过段时间会有人来替换你的。不可懈怠了。嗯。” 李睿最后的一个“嗯”字,稍稍用了一点 元力,只把李七的内息丹田突然一个抖动。 李七以为李睿在惩罚他,吓得赶紧磕头求饶: “是是,主子。以后奴才一定更加尽心竭力保护好皇宫。再不敢有玩忽之心了。” “去吧。”李睿挥挥手打发这李七 李七蒙大赦一般,连滚带爬的出了书房。 感觉自己仿佛在鬼门关外走了一圈的李七时已经是满头满脸的冷汗,背后的衣衫早就湿透了。 他没有想到,李睿如今的功力对他们的压制是越来越厉害了。 这就说明,李睿的进步比他们这些突破卫星境后的强者的进步要大的多。 心有戚戚的李七动自身真元准备迅速离开黑山庄的时候,突然愣了。 “自己的真元何时如此雄浑了?”李七自己丹田中的变化感到莫名诧异。 “难道又是主子的赏赐?”他们在突破卫星境界以前,经常被李睿打一顿或者是骂一场,然后自身功力就能突飞猛进一段。 没想到这都已经破壁成为卫星境强者后,这个方法依然有效? 这么一来,李七李睿的修为到那种程度,就已经无法猜测了。 感受自己丹田的真元,李七得是不是自己已经到了卫星境中期了?但是,没有人指点,他确实搞不清楚境界。 在他纠结和发呆的时候,脑中想起了李睿的声音: “不要在这发呆,一副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你猜得没错,你现在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卫星境界的中级。回皇宫就不要动用功力了,一步一步的走回去,对你夯实基础有好处。 去吧。” “谢谢主子提拔。”李七下磕了一个头,站起来毫不犹豫的用两条腿开始走路。 他可是李睿的死忠,李睿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一定是不错的。 看着李七行离去的背影,李睿其实已经明白了这看着老实,其实就是个滑头的李七要说的话了。 要不是想表达出什么意思,何必在还没有说出自己女人的时候,就先跪下行大礼? 这一跪,再加上这么含含糊糊的一说,李睿就大致明白,这三个女人可能在皇宫里面真没干什么好事。 但这涉及了自己的后院,其他人已经不太好向下查了。 想着事情的李睿,从书房出来后,没有回去女帝的寝宫,而是去了月灵儿的房间。 自从女帝媳妇出事以后,这么好几天了,自己把这个应该算是新婚的小妻子完全给冷落了,也是时候安慰一下了。 月灵儿,也是刚刚尝到过情爱的滋味,就突然被冷落了好几天,开始她还有点想七想八的瞎猜。 但,后来她也知道是女帝出事了,自己的夫君在出手救治。 相信女帝和李睿的关系,在想想自己和李睿的关系,无端的小丫头的心就虚了。自己这算不算是撬了女帝的墙角? 要是,李睿在这里,肯定会对月灵儿说:“女人,你想多了。” 反正不管怎么样,今天也就是女帝出事的第三天,李睿就到了她的房间,月灵儿是开心异常了。 说明她月灵儿在李睿心目中的分量已经很重很重了。 所以当两人小别胜新婚一番后,李睿对她提要求的时候,她答应的非常痛快。 李睿说: “已经查明,这次你们的大姐遇到投毒刺杀事件,就是七大门阀世家联合出手的结果。 七大门阀世家自有你们大姐和我去对付。 但是,这件事情后面却有一些其他势力的影子,而这些势力很有可能是和你其他的三个姐姐有关。 所以,你要马上着手,用巡查署的力量去彻查此次事件中卫三娘、柳琼花、长孙无垢这三人所充当的角色。 有没有问题?” 李睿这“有没有问 题”字说出来,就仿佛是一下就把月灵儿从刚才的旖旎气氛中给拉了出来。 迅速进入了自己这个巡查署副署长的角色,也不顾自己还是***的状态,立即从床上跳起,大声回复: “没有问题,巡查署保证完成任务。” 看到此时不着寸缕的小媳妇在认真的向自己保证工作的完成。 李睿不由的笑了,这完全没有说服力好吧? 以后,不能在床上布置工作了。认真起来的女人也特别有韵味,让人征服欲大起。 李睿自然是不会客气,也不会再压抑自己的热情,猛然一下把站在床上对自己行礼的女人扑倒。 后面自然是不可描述的镜头了。 第二天,刚成立不久的,大隋巡查署就积极的行动了起来。 而刚刚完成了女帝被下毒案件侦破的狄仁杰很荣幸的被借调到了巡查署,继续对这个案子进行深挖。 由于这是女帝被下毒案件的延续,从龙卫抽调出来的李元芳,也就自然继续留在了狄仁杰身边,对他提供武力保护。 由于涉及到自己的女人,所以李睿这次是调动的黑山卫系统的巡查署,这样,一切都控制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可控。万一以后自己想糊涂过去也方便。 而像女帝一开始就安排大理寺的狄仁杰断案,那就是从要把事情搞大的角度来安排的。 大理寺断案,那是要计入档案,进入史册的。 wap 319.门阀灭族,杀人必须先诛心 所有的案件,最后一旦成为大理寺认定的结果,想再翻案,那可就无比困难了。 倒不是帝王之威翻不了案,只是这一切都是有记录,要给后世子孙去看的。哪个帝王都希望自己留在历史上的是光辉灿烂的一面。 深刻体会帝王心思的大臣们,自然对那些什么冤案、错案,能遮掩就遮掩,能马虎就马虎过去了。 要不然,你看历史上有过几次大理寺审完的案子,能翻过来的? 不为其他,就是帝王的面子过不去啊。 现在,这大隋七大门阀就是面临这种情况。 根据狄仁杰掌握的证据和相关人员的口供,七大门阀一个都跑不了。 这刺杀当朝皇帝的罪名可不是一人做事一人当就可以了解的。 所以,这七大门阀将要面对的是灭族之灾。 此时,两天前,也就是狄仁杰在拿出结案报告的前一天和李睿沟通完后。中央集团军的七个营已经分别用最快的速度赶往这七大门阀世家了。 至于去了干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吧? 自然是抄家灭族。 特别是弘农李氏和山东崔氏,在女帝和李睿亲自上门警告后,任然不知悔改,一意孤行,对女帝下毒手,更是不可原谅。 本来女帝考虑,鉴于弘农李氏是李睿的娘家,也不好斩尽杀绝,也就准备在李氏宗族中挑选了一个孩童承袭香火。 但女帝这个建议被李睿拒绝了。 李睿对自己的女帝媳妇分析了一番利弊: 此时,弘农李氏的旁支早已湮灭,留下来的都是嫡系主脉的人。 而嫡系主脉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其中一点就是教育抓的好。不论男女孩童,但凡到了三岁,就要开蒙。 而一旦孩童开蒙,家族教育的第一课必然就是家族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家族的存续,个人是可以无限的抛弃自我的。 也就是说,此时从弘农李氏找任何一个超过三岁的小孩,他或她的脑子里面都是家族千年的荣耀和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 此时,杨氏大隋朝廷对弘农李氏下了毒手,却独独留下了某一个孩童。女帝是好心,想说是为了让他承袭李氏香火。但结果却必然是为自己培养了一个未来的敌人。 而这个敌人是靠着吸收女帝和李睿的营养成长起来的,自己系统里面的人就算是不重视他的培养,也必然不会怠慢于他。 那最后的结果,就是这小子长大后必然为弘农李氏而复仇。 要自己养一个狼崽子,要自己面对以后必然会到来的复仇。李睿可真没有那么好的涵养。也绝对不相信这世界上有可以化解开的灭族之恨。 你都灭了别人的族,还不让别人恨你,还不让别人复仇? 所以,李睿是对女帝媳妇表态: “我们绝不养虎为患,斩草就要除根,至于弘农李氏,在让我入赘杨氏的那一天,就该灭亡了。 现在有我在,就已经算是延续了香火。 至于我们的子孙后代,那就是黑山李氏。 我想,这也足以让子孙自豪了。” 对李睿的说法,女帝挣扎了一下,说: “我们一起瞒着这小子,不让他知道这是杨氏大隋灭的弘农李氏不就好了吗?” “婵儿啊,你是帝王,怎么会如此天真? 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 或者我们可以瞒着他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辈子,但他的儿孙呢?七大门阀盘根错节几百上千年。 你敢说,这次其他门阀世家没有漏网之鱼? 这是不可能的,一定有漏网之鱼。甚至在他们做出行刺你的决策的时候,就一定安排了家族子弟潜逃避祸。 虽然,有黑山卫高手一直在监视他们,但难免百密一疏。 到时候,这些漏网之鱼和已经发展有所规模的新的弘农李氏接上头了以后,我们可就坐蜡了。 到时候,若是我们还在,也还好处理,但是若是倒时候是佑儿当朝呢?甚至是佑儿的子孙当朝呢? 他们会不会念及这是我的娘家,继续养虎为患? 万一到时候,有一两个黑山卫中不长眼的将领为了自己的私利,扯起大旗,跑去效忠我的这个什么子侄,你这大隋能不乱? 所以,婵儿啊。 不是我狠心,而是为子孙计,如此隐患,不能留。 要把七大门阀彻底踩进泥土里面,不能让他们在明面上有任何势力。否则我们的子孙要吃亏的。” 开始,女帝还一脸不在意的模样,但后来李睿几乎就把话讲透了,而且涉及到自己子孙的安慰,女帝也就不再矫情,直接让步了: “我是为你的感受着想,要是连你自己都不在意这弘农李氏,那这弘农李氏确实是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好,这就对了,其实,我也不忍心去看这些曾经的熟人掉脑袋。但是世事无常,历史的车轮已经到了这里,不是我们个人能阻挡的。” 然后,李睿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漏洞,最大的窃取世界意志的人说了一句最装十三的话:“我们要顺应天命,不可逆天而行。” 于是,大隋坤封元年十月,在大隋女帝执政期间,最大的一次对内镇压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展开了。 大隋七大门阀,留守老屋的支脉、主脉,直系、旁系子弟,再加上家奴、侍女,何止七万人。 一时间,只杀的七个门阀世家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但是,即便是如此,民心却是没有乱。哪怕是门阀世家培养出来的官员子弟,也没有一个跳出来鸣冤叫屈。 这就是黑山系统新闻集团的威力了。 在大隋日报上,李睿安排的连续半个月的时间,连篇累牍的报道,女帝遇刺事件的真相。 并把狄仁杰拿到的,一些不涉及自己后院中人的口供都刊登到了报纸上。 同时,发起了对七大门阀的口诛笔伐,对他们包藏祸心,勾连突厥,随意压迫家奴,强行购买土地逼死人命等等一些事情进行曝光。 这就在所有人,不论是贵族官吏,还是平民百姓的眼里,一下子就把七大门阀世家身上最后的遮羞布给扯了下来。 让七大门阀通过无数年的努力,在老百姓眼中树立的神秘、强大、高洁的形象瞬间坍塌。 也就是说,就算七大门阀有漏网之鱼,当然肯定是有漏网之鱼的。李睿也通过这种把七大门阀搞臭的手段,让这些漏网之鱼不敢再正大光明的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你也就更不谈日后的东山再起了。 没有名望、没有金钱,自然也就不会有人追随。 甚至暴露自己是七大门阀后人的情况后,还会有随时被人举报而被朝廷抓捕的风险。 举报之人不但不会被人骂为朝廷的走狗,反而会到得到朝廷的奖励和有识之人的赞誉。 没办法,此时朝野都是一盘棋。就连最混乱的江湖,你也是无法浑水摸鱼的。 因为,在夜枭队也就是现在的巡查署的监督和管理下,整个江湖一派祥和。各个门派之间甚至都极少发生武斗,因为完全不需要武斗。 混江湖,混的是什么? 混的就是升官发财,混的就是人情世故。 现在有那么好的进入巡查署成为大隋体制内部人的机会,那个门派的大佬,不是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 谁还会去触霉头,挑起事端,担负扰乱江湖秩序的罪名? 在如此严密的管理下,七大门阀的遗老遗少们也就慢慢的认命了。 任你再有雄心壮志,你也只能断了找大隋杨氏皇室复仇的念想, 隐姓埋名,了此残生。 经过此次对七大门阀的打击,女帝总算是看出来了李睿前几年整顿江湖的卓越意义。 把江湖整顿好,朝廷的敌人也就是整个大隋所有势力的敌人,从此以后,大隋再无任何一个角落是法外之地。 当然,这就导致,以前话本里面经常演出的,那些所谓的国家或者是贵族家破人亡以后,贵公子在家奴的保护下,流落江湖的桥段就再也不会出现了。 你若是无辜之人,自然会有人来安置你。 你要是在追逃名单上,哪怕你逃到天涯海角都没有用。 为了做到朝野无遗才,李睿也是下了大力气的。 他在大隋日报的中缝下半部,每天都有一个广告。 这个广告的内容也很简单,那就是告诉所有人一个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m-到进行查看 这个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m-到进行查看 你要是有本事,自然是可以找大隋朝廷,通过各级科举和民间推荐进入大隋的官僚系统。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大隋人当官发财的正路。 但是从坤封元年开始,大隋人还有一条路可以走。 那就是可以到各地的睿丰德报名,参加黑山卫系统。 反正,在大隋,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总会有一个地方让你发光发热。 当然,目前来看,黑山卫系统比大隋朝廷的系统要更高效和廉洁一些。 而且,李睿对人才的重视可谓是不惜血本的。 wap 320.商业帝国,私人武装黑山卫 整个黑山卫系统,还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只要你是有真本事,就一定能在黑山卫系统内,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大隋朝廷的用人,就显得相对古板一点了。 毕竟是有非常官僚的制度在那里,没有那个官吏愿意承担推荐不利或者识人不明的责任。 也就导致,经过黑山卫免费教育而大开民智的一些人才,绝大多数会被黑山卫收入囊中。 大隋朝廷只是分得了一点点残羹冷炙而已。 此消彼长的情况下,黑山卫系统正在朝廷众臣不经意之间,悄无声息的壮大。 朝廷众臣所能看到的,就是李睿让他们看到的: 大隋的疆土扩张了,赋税增加了,国库有钱了,老百姓饿不死了,内部没有人起义了,外敌都不敢来捣乱了。 任谁都会在女帝面前大声说一声,这是大隋盛世啊。 至于是如何取得这大隋盛世的,老派的朝臣,没有人去关心。 而心学子弟们却个个心知肚明,没有黑山卫系统,就没有这大隋盛世。 李睿的想法现在也是很简单,他会慢慢的把老派的朝臣圈养起来,当然,他们还是有治理地方和稳定军心的作用,不能完全抛弃。 而且,这些老臣子也是杨氏皇朝的基础,以后自己的儿子登基还是用的上,也算是名正言顺。 在基本解决了女帝被下毒的案子以后,李睿的目光又放到了军事上。 自己的黑山卫,除了中央集团军镇守大隋以外,其他各部都派出去拼命了。 虽然,自己的黑山卫有装备、后勤、宗教等方面的优势,但毕竟人数不是太多,自己可不敢真的撒手不管。 好在,这一年各个战场的发展还不错。 自从李睿推行了立体滚筒式的推进方式以后,虽然进攻的节奏和推进的速度慢了一些。 但,对已经被黑山卫占领地盘的管理却是上来了好几个台阶。 论功行赏的话,东方不败当居头功。 在黑山卫各集团军的协助下,她的摩教已经把占领区的其他宗教全部排挤了出去。 这也是造成被黑山卫占领区域,形势一片大好的关键原因。 但是,这种立体滚筒式的方式确实是太慢了。 东南亚那么大的地方,也就不过八个多月就基本平定,而用了立体滚筒模式的几个战役地区,现在仿佛是在磨洋工一般,进展缓慢。 这都一年过去了,新的战场都无法有推进。 这倒不是李睿着急,而是李睿手下的黑山卫将士们有些等不及了。 这种情绪逐级反馈到李睿这里,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意”。 李睿和自己的女帝媳妇商量了一下,认为现有占领区经过了一年多的宗教战争,对老百姓信仰的争夺基本成功的前提下,是可以动一动了。 不然,真的寒了黑山卫战士请战的心,也不是好玩的。 以前,黑山卫发起的战争,多是在两年内完全解决战斗。真正的战斗时间也就是在一年。 所以,这次,部分士兵在经过一年的战争以后,发现距离回家还遥遥无期,内心的厌战情绪也就有点抬头了。 李睿可是知道,这种情绪其实是一种病,是可以传染的,一旦大规模传播,部队的战斗力就成问题了。 为此,李睿只有稍稍改变一下策略。 其实也是一般侵略军干的事情,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地盘打下来,把敢于反抗的人都杀光,剩下的那些已经跪下过一次的人就好教育了。 李睿其实也是从上个世界中倭寇奴役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当年倭寇占领以后,有点血性的人都奋起反抗,结果被杀了一茬又一茬。 后来,在倭寇灭绝人性的威胁下,所有的人都说倭 语、写倭字、行倭礼。年的奴化教育下,新一代的人都已经混淆了自己到底是大汉子民还是倭寇了。 李睿相信,以自己和女帝漫长的寿命,哪怕以后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也能把控历史的方向。 一定可以完成对这些占领区域的完全同化。 相信,最多不超过两百年,这些被黑山卫强行攻占的地方,所有的人都只会认为自己都是大隋人,那这些地盘自然而然的就只会是大隋的地盘了。 这是两种方式,一种是慢慢的攻打,打下来以后就自然并入的大隋,另一种是快速攻打,占领地盘后,在慢慢同化。 效果是一样,但是第二种方式,对部队的耐心消耗要少的多。这黑山卫战士也是人,长期处于紧张的战争状态,其心理承受力也是会到极限的。 因此,在详细了解各战区的准备工作以后,通过无线电波,黑山卫总司令部,在坤封一年十月底,给各个战役司令部下达了冬春战役的占领地盘的任务: 所有部队,在坤封二年四月一日以前,应该基本结束正面战场之战斗。转入占领区域的巩固时期。 也就是说,月内,各集团军需要结束正面战场的大规模战斗。 看着似乎是一个拔苗助长的命令,但,其实是李睿的总参谋部在分析各战区的情况后,做出的客观估计。 世界反隋同盟,经过月灵儿带队的一轮刺杀以后,实际上已经解除了对大隋的威胁。 因为,哪个国家的皇帝或是大汗都不敢下令进攻大隋。 他们已经怕了,要是对大隋的进攻命令一下,是不是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谁心里都没谱。 不去招惹大隋,自己关起门来当自己的皇帝不好吗?何必要去找死? 虽然,处于面子原因,没有一个反隋同盟的国家,主动提出来,说我们解散吧,反正也打不过。 但在事实上这七国已经互相很少来往了。 这也是国王们的面子观念在作祟,要是来往频繁了,一不小心提到了是不是要进攻大隋的问题,那多尴尬。 李睿这算是把国家恐吓主义用到了极致,同时对七个大国发出了恫吓,居然还成功了。甚至还在无意中完全控制了一个汗国。 没有了这反隋同盟的掣肘,大隋黑山卫的各个战役方向就更加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起攻击。 其实,在这一年中,虽然多数工作都是东方不败的摩教在聚拢人心,但是所有的黑山卫参战集团军也是没有一个闲着的人。 在没有大部队征战的情况下,已经把对方的大城市基本都渗透的差不多了。 那些y度的、波斯湾的、y朗的,甚至东西两部突厥,以及党项、附国等国家,在黑山卫大军停止进攻,而专心转为占领地盘的宗教同化工作以后。 甚至都认为,大隋的进攻就算是到此为止了。 因为,在这种全世界乱战的环境下,各个国家其实对领土的概念很模糊。打仗打输了,自然是要割地赔款的,这是自古以来的战争法则。 但是,若不是有深仇大恨,一般是不会进行灭国之战的。 因此,这些中亚的国家都不认为,一向只是在自己地盘内部打统一战争的大汉人,会无缘无故的来灭亡自己的国家。 这和他们侦查到的大汉民族的民族传统特性不符合。 所以,当一年前,黑山卫停下进攻的步伐后,虽然这些国家都还是保持警惕,但却并不排斥和黑山卫之间的各种交流。 正是有这种心理和各种交流的存在,黑山卫的战士在没有正面作战任务的情况下,纷纷化身为黑山娱乐集团,黑山后勤集团的安保部队。 用生意往来的名目,已经把各个集团军需要占领的地盘上的山川、地貌、村庄、城镇、人口分布,以至风俗人情等战略情报了解的 一清二楚。 甚至,在黑山科学院的帮助下,已经绘制好了高精度的地图。 就是做好了各种战前的准备。 而这些国家,从国主、大臣、将领到普通士兵,都相信了黑山卫对他们的迷惑宣传。 黑山卫对外的统一宣传口径是: 黑山卫是私人武装,是不做亏本的生意,占领地盘有什么用? 之所以过来劳师动众的打仗,无非是要打开通商的口岸。保障货品和生意经营人员的安全。 甚至,黑山卫还和对方的国主进行了谈判,若是对方愿意出一个高价钱,黑山卫甚至愿意把占领的地盘买给原来的国主。 只是,黑山卫的开价太高,国主们觉得,这做生意的黑山卫迟早要撤退,就不愿意花钱去赎回以后总是要拿回来的土地。 虽然,没有成功的从那些国主的手中敲诈到财物。但经过这一系列的举动,所有的敌对国家,都对黑山卫放松了警惕。 这也很正常,在所有的敌对国家的朝廷、国主的认知中,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正规军队会擅自做主和敌对国家进行交易的。 要是那个国家的统帅或者是将军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做生意,被随军的监军奏报上朝廷,等待这个做生意的统帅或者将军的,一定是撤职查办,甚至是下狱、砍头。 wap 321.上门求和,利益驱动的国家 因为,这是把国家的利器当成了自己的私人物品在使用,任何一个国家的君主都不会容忍的。 再加上,这些敌国派往大隋的使者的回报,都是异口同声的说:大隋朝廷并不承认这些打着黑山卫旗帜的部队是大隋的战士。 自然,这些黑山卫战士的任何行为都不是大隋帝国皇帝的意志体现。 这种种反馈回来的信息,一下就把这些被黑山卫进攻国家的国主们给整不会了。 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奇葩的事情? 各个敌对国家的国主们非常的不理解,在大隋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黑山卫如此强的战斗力,如此大规模的部队调动,居然不是大隋朝廷的意志体现。居然没有拿大隋朝廷的一点点军费? 难道这大隋朝廷是假的吗? 这些国主们都奇怪,这大隋到底是谁在做主? 堂堂大隋的帝王麾下都是些拿着刀剑的士兵,而这些黑山卫可都是用的可以远程就杀伤的热武器。 很明显,要是大隋皇帝麾下的士兵杀过来,大家还可以抵抗一阵子,至少还有战斗的勇气。 可是,自从和黑山卫打了一仗,让黑山卫在野战中给打了一个两万比零的战损以后。再没有一个中亚和东欧国家敢和黑山卫硬碰硬了。 现在,各国只能采取对付土匪的办法,缴纳一些金银从而买一阵子平安。 至于这个一阵子是多长时间,那就要看黑山卫的心情了。 特别是,在黑山卫的庇护下,摩教的传教士和黑山卫系统的商队已经是肆无忌惮的进入到这些国家,传教的传教,做生意的做生意去了。 除了看黑山卫的心情,有一种情况,黑山卫是一定会出手的。 那就是,这些进入各国的传教士和商队的商人受到了委屈。 此时,黑山卫就仿佛是被捅了的马蜂窝,战斗力比打国战的时候都要强悍许多。 百十人的小股黑山卫战队,出入各国边境,犹如无人之境。 而百十人的战队,为这些受委屈的传教士和商人撑腰那是足足够了的。 在一年内,各国对这种状态也早已见怪不怪了。反正也打不过,也就摆烂了。 现在,这些国主考虑的关键问题是。 那,我们这些国家该去找谁求和?难道我们被打了就是活该吗? 大隋不承认对这些战争负责,只是说这是私人武装的行动。 当各国使者去追问是哪个人的私人武装的时候,就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大隋官方的回答或是解释了。 这种没有国家承担责任的战争,和强盗入侵有什么区别? 关键是各个国家都打不过这犹如强盗一般的黑山卫大军啊。各国现在能做的,就只有给边境各集团军上供,伺候好这些大爷。 并约束国内的各种势力千万不要去得罪黑山卫系统的传教士和商人。 以期获得短暂的安宁。 当然,就算这些敌国知道黑山卫是李睿的私人武装,他们也是找不到李睿来谈求和事宜的。 因为,李睿根本就没打算和任何一个方面媾和。 李睿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这些国家并入大隋。 让大隋占据最肥沃的土地,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种一定要灭国的战争,完全没有媾和的基础。 自己又何必去消耗自己的名声呢? 要知道,一旦媾和,对方国家就会进行宣传。 下次,自己撕毁协议发动战争,就是自己的人品问题了。李睿才不愿意在大隋的臣民面前消耗自己那软饭王,本就不是太好的名声。 所以,在找不到李睿,又打不赢黑山卫的情况下,帝国国主也都没什么好办法。 于是,所有的战役方向,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僵持了一年 。 现在,李睿命令黑山卫总司令部发布了进攻命令以后,这种僵持自然就被黑山卫强力的进攻所打破。 最先崩溃的是波斯湾的阿拉伯帝国。 这个帝国的统治基础是自己的宗教,但这一年时间,摩教已经随着黑山卫的生意车队走遍了整个波斯湾。 普通的老百姓对信仰的认知是最简单和实用的,信仰摩教就可以得到黑山卫的庇护。 最诱惑老百姓的条件是,一旦加入摩教,就可以用最优惠的价格在黑山卫的商队中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要是不信仰摩教呢? 看到了那些曾经的国土上的哪些人了吗? 不信仰摩教的人,不是被驱赶离开自己生存的土地,就是被当做异教徒而杀掉。 老百姓是最认实惠的,一方面是有廉价的商品可以购买,甚至有强力的保护者可以依靠;另一方面是将来有可能会被当做异教徒而驱逐或是杀害。 这怎么选,老百姓自然是知道的了。 加上阿拉伯帝国的幅员辽阔,本身就不太看重中东这里的一点点不毛之地,只是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顺便占据而已。 现在,碰到了黑山卫这个硬茬,阿拉伯帝国的大汗首先就怂了。 他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这么一块不毛之地和黑山卫结下死仇。他宁可把这块土地当做礼物送给黑山卫,从而和黑山卫交上朋友,说不定还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比如,比市场价格低一成的丝绸。这就很能打动阿拉伯帝国大汗的心了。 所以,在第四集团军在波斯湾周边开始野火般的肆虐的时候,阿拉伯帝国的使者就直接找到了第四集团军司令部,求见当家做主的人。 第四集团军司令裴元庆在自己的司令部接见了这位来自阿拉伯帝国的使者,他也好奇,这些人想要说些什么。 在李睿提前布置的那些依附于商路的间谍传回来的情报中,裴元庆知道这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占地非常广大的帝国,实力也是很强。 自己也因为如此,才对他们用兵很谨慎。 因为,这波斯湾沿岸其实,就相当于这个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省份而已。这阿拉伯帝国并没有为这个省的战争,投入全力。 当然,黑山卫就更没有投入全力了。 甚至,连在战场上的第四集团军自己都没有发挥出十分之一的战斗力。 不久后,裴元庆就见到了这个留着一大把胡子的阿拉伯帝国特使。自然,这个特使身边跟着一个翻译。 “尊敬的司令官阁下,我们阿拉伯帝国幅员辽阔,兵强马壮。我们勇敢的战士,一直都是战无不胜的。” 一见面,这个阿拉伯帝国特使就开始吹嘘自己国家的强大。 当然,是他的翻译在转述。 而裴元庆身后,就有毕业于黑山书院的精通阿拉伯语的学生在给他做翻译。 这种事关两国战争的大事,各集团军自然是要有充分准备,所以,在开战之初,包括裴元庆在内的各集团军司令就都从黑山书院清了几个语言方面的专业人才。 这不,现在这些人才就排上了用场。 听到了对方使者的开场白,裴元庆根本就没有给对方留面子,直接对自己身后的翻译说: “小陈,告诉他们,有事情就明说,我事情很多,没什么时间在这里和他们扯什么外交辞令。” 看着对方司令身后的一个小年轻用流利的阿拉伯语对自己说话,阿卜杜拉的心里就是一个激灵。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对方图谋这块土地,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时间了,连语言都有人专门来研究。 看来自己帝国是讨不了好了。 本来阿卜杜拉还希望自己作为阿拉伯帝国的特使,能够在外交上为自己的帝 国争取一些权益,但看到对方的做派,再听到对方那很不耐烦的语气,自己立即就没有底气了。 其实,他也没什么底气,现在整个波斯湾地区基本上已经被对方完全占领。对方所缺的只不过是一个大义的名分。 若是阿拉伯帝国以割让的形式明确了对方的权利地位,那对方就是名正言顺的统治者了。 看着被自己敲打一下,就老实许多的对方谈判代表,裴元庆轻蔑的笑了一声。论战争中的阴谋诡计、勾心斗角,这些开化时间不长的国家,哪里比的上历经上下几千年的大汉民族。 他裴元庆可也是出身名门,自然是饱读兵书的儒将,对一个败军之将的谈判代表,自然知道该怎么拿捏。 “尊敬的司令,我们阿拉伯帝国伟大的大汗希望能和贵方结盟,成为贵方的朋友。”阿卜杜拉直接就抛出了自己这次来的目的。 果然,裴元庆眼睛一亮,说:“是怎么样的结盟呢?我们可是不结盟理论的支持者。” 阿卜杜拉心里大骂:果然是一支强盗军队,没有利益的情况下,什么都谈不了。 但骂归骂,自己的使命还是必须要完成,不然这波斯湾地区的地盘就白丢了。 因为,现在被黑山卫占领的地盘,自己国家的战士是没有办法再夺回来的,要是不能捞点好处,那真是血亏。 “我们伟大的大汗,愿意拿出波斯湾这个区域的土地,作为交朋友的诚意,希望贵方能成为我们帝国的朋友。” wap 322.阿卜杜拉,三天后信心全无 听对方说是不结盟理论的支持者,阿卜杜拉立即就回避了结盟的说法,换成了交朋友的措辞。 裴元庆这时也在分析对方说话的心理。 把波斯湾区域作为礼物给黑山卫?这是废话,这个区域自己第四集团军基本都已经打下来了。用不着谁给。 而对方一直在说想结盟、成朋友,那他们的利益点在哪里? “你们想成为我们什么样的朋友?” “尊敬的司令官阁下,我们想成为你们的商业合作伙伴。” 阿卜杜拉终于暴露出来了他此行的真实目的。 “愿闻其详。”裴元庆客气的说着。 刚才自己已经表达了强硬的态度,这时应该稍微和善一点了,不然谈判就没办法继续下去了。 基本的谈判艺术,裴元庆虽然从军多年,但却是没有遗忘的。 “我阿拉伯帝国大汗愿意拿出波斯湾周边这片土地,” “停”。 不等阿卜杜拉说完,裴元庆很不礼貌的打断了: “波斯湾周边的这片土地,现在已经是我们司令的私有财产,你们大汗有什么权利做主?” 裴元庆这一年多的煎熬也不是白给的,这里波斯湾的规矩很明确,谁占领的地盘就是谁的。 那我现在都已经占领的地盘,你是没有资格来说送给我的。 哪有把自己的东西东给自己,还要领你的情,天下没有这个道理。 呵呵,至少这波斯湾周边的规则就是这样,谁强大谁就有道理。 阿卜杜拉其实是知道这个现状的,但他为了减少自己帝国的损失,就拿着黑山卫已经占领的地盘做交易罢了。 “尊敬的司令官阁下,这你就不知道了,这波斯湾周边土地都是我们阿拉伯帝国的。是这一年多,被贵军强行占领了而已。土地上的老百姓还是心中向往我们伟大的大汗的统治的。” “你以为是这样,还是事实是这样呢?”裴元庆好笑的看着这个根本对黑山卫占领区毫无所知的老头,在哪里大放厥词,很轻松的反问着。 “这事实一定就是这样的,伟大的阿拉伯帝国是zz的子民,所有的人民都会接受大汗的统治,并且这是多少年来任何入侵者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听到这老头这么笃定,裴元庆对李睿这个黑山卫领袖做出让摩教和作战部队一起对占领区域进行梳理的办法,更是佩服投地。 他断断续续的研究过这些被黑山卫占领地方的地方志,发现果然如这眼前阿卜杜拉所说。 近百年有不少的势力都入侵过波斯湾地区,有的也达到了一统的程度,但只要阿拉伯帝国登高一呼,再派遣大军过来。 甚至都无须真正的作战,在当地老百姓自发起义的帮助下,这波斯湾周边又会回到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中。 倒不是这阿拉伯帝国对这波斯湾周边地区的老百姓有多好,想反,由于现在还没有对石油展开应用,这里就是不毛之地。 阿拉伯帝国也是把这里当***肋,并不是很重视。自然也对当地的老百姓也不重视。 老百姓主动帮助这一区域回归阿拉伯帝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老百姓全部都是zz的信徒,而在教派中阿拉伯帝国的大汗就是zz在人世间的儿子。 所以,在宗教思想的统治下,充满信仰的人民自然是欢迎并促成阿拉伯帝国的回归。 但是,阿卜杜拉在过来谈判的路上就发现,这近百年屡试不爽的办法,在这个私人武装的面前似乎是没有效果。 因为,作为阿拉伯帝国的特使,他是光明正大的到来的。要是以前,老百姓各个都会夹道欢迎,但是,这次却只有寥寥数人在路边欢迎自己的到来。 大量的老百姓对自己的到来,只是投入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 。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阿卜杜拉宁可相信,这是由于占领这片土地的黑山卫对这些老百姓进行了残酷的高压统治,让老百姓都害怕了。 而不是这些信徒都背离了自己的信仰。 但是,现在这个司令官的一句问话,阿卜杜拉虽然很自信的回复过去了,但却无端端的心里感到了一阵发虚。 难道这统治数百年的宗教会出现问题? 这就不得不说李睿这来之上个世界的降维打击过于精准,让这些习惯于固有思维的人,根本就无法从宗教替换这个角度去思考。 听着阿卜杜拉如此自信的回答,裴元庆并没有多说什么,因为和如此状态的谈判对手去在谈判桌子上进行拉锯是非常浪费时间且收获不大的。 于是裴元庆客气的对阿卜杜拉说: “贵使者一路行来,想必是辛苦了,今天我们就不谈了,我让我的参谋招待一下诸位,诸位在这里好好休息一下,三天后,我们再谈。” 阿卜杜拉也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这被对方占领后地盘上的情况后,再来谈判比较好。 毕竟,以前都是一个国家来对这波斯湾沿岸土地动手抢夺,自己面对的谈判对手都是代表的国家,都是那些国家的重臣。 倒是还真没有面对过一个,算是强盗组织的占领者。 可是看对方的带兵司令官,并不是那种浑身匪气,蛮不讲理的样子。 这就把阿卜杜拉给整的不会了。 以前那些国家的重臣代表都是一身匪气,这不被大隋帝国承认的黑山卫的带兵司令官却是温文尔雅。 阿卜杜拉觉得,自己实在是老了,现在的社会都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吗?到底谁是强盗谁是国家的臣子,完全分辨不出来了。 这种强盗和朝廷重臣分不清楚的感觉,在三天的谈判准备中更是显现的尤为突出。 以往双方谈判也是给对方的使者互相留了一定的时间去打听情况。 但是,这其实是给双方谈判代表,特别是能做主的谈判特使一个收受贿赂的机会。 毕竟,要打听点什么情况,就要花钱。 双方要互相打听情况,就要请对方谈判代表交流感情。 于是,这几天双方的谈判代表团都会轮流做东互相宴请对方,其中私下的交易就一定是少不了的。 反正,大家都是代表各自国家和朝廷的意志,于个人想法毫无关系,因此收受贿赂起来也就毫无心理压力了。 那些拿出来送给对方的金银等物,或者是临时购买,可以针对对方关键人物喜好的各种花销,自然是报公账,由谈判经费里面列支了。 而收受的对方孝敬的礼物,那自然是落尽了个人的腰包。 这也算是谈判双方的一种约定俗成了。 阿卜杜拉看对方司令官很上道的给了自己这个谈判特使三天的时间,他就明白了,这是对方的司令官在看自己会不会做人了。 于是,这三天时间内,阿卜杜拉一边安排人收集被黑山卫占领区域的风俗人情以及宗教信仰等情报。 一边给第四集团军的各级相关部门和个人送礼。 开始并没有什么不一样,送去的礼物自然是照单全收,并且能得到一些对应的指点。 让阿卜杜拉的谈判代表团知道了几个重要信息。 比如,这黑山卫确实是私人武装,而且规模庞大。这占领整个波斯湾沿岸国家地盘的部队,只是其中的一个集团军而已。 而黑山卫战斗序列中,就这种集团军就有八个,关键是,黑山卫后续兵员庞大,随时都能再组建十个集团军。 又比如,这被黑山卫占领的区域,原来的老百姓已经不再信仰zz了,而是改为信仰摩教。 这些信息汇总到阿卜杜拉手里的时候 ,确实已经打击到了他的信心。 阿拉伯帝国幅员辽阔,拥有雄兵数百万。 但就是因为幅员太辽阔,数百万部队并不能完全守护。 特别是各种精英部队也只能守卫重点城镇和关键的交通要害,大部分的国土上是没有精英部队的。 阿卜杜拉虽然没有看过黑山卫部队的实力,但通过这几天的打听,他也是搞清楚了这第四集团军的大致规模。 虽然对具体编制不是很清楚,但老辣的眼光和长足的经验让他判断的出来,这第四集团军的作战部队人数绝对不会超过人。 也就是这人不到的部队规模,把近乎两百多、三百万平方公里的波斯湾沿岸国际给围了一个严严实实,让自己的阿拉伯帝***队完全无从下手。 无从下手,这是说的好听的,其实,就是阿拉伯帝国的军队,不管从波斯湾沿岸哪个方向都打不进来。 国家之间的斗争,都不是笨蛋。 要是军队能打进来,自然是直接用刀枪说话了,也无需帝国大汗劳神费力的想办法谈判。 就是因为军队打不进来,阿拉伯帝国的大汗才会想着用这本来就收不回来的无用的荒地,来换取实际的贸易中的利益。 基于这种认知前提,在看看这第四集团军的具体人数,阿卜杜拉再盘算一下,自己的阿拉伯帝国,要想把这个区域完全包围,不让其他国家过来分一杯羹,至少需要百万精锐大军。 wap 323.充分信任,授权免责收军心 而且,除了庞大的精锐士兵以外,还需要整个阿拉伯帝国无尽的后勤支持。否则,是没有一点守住的希望的。 但是,要精锐的大汗卫队来守卫这不毛之地? 不说,早就被养刁了的大汗卫队受不受的了这个风沙之苦?就是那些阿拉伯帝国的贵族,也不会有一个同意拿钱出来支持这场战争的。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阿卜杜拉就这么一比较,自己的心里就有了底,这黑山卫的战斗力就根本不是自己帝国精英部队可以比拟的。 似乎,自己帝国的最精英的大汗卫队也很难比得上这黑山卫部队战斗力之一。 阿卜杜拉被自己的合理推断给吓了一跳。 感情上极度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判断,但理智却又告诉他这是真的。 黑山卫如此恐怖的实力已经快让阿卜杜拉吓死了。 当然,这还是建立在阿卜杜拉不完整的情报基础之上的,当若干年后他有幸看到了黑山卫铁血攻城的场面之时,他是多么庆幸自己当年能和黑山卫成为合作伙伴。 哪怕只是商业上的合作伙伴。 而完全摧毁了阿卜杜拉心理防线的消息,却不是黑山卫战斗力的强悍。 在他的意识中,你再厉害,我十个打你一个总是没问题的吧? 让阿卜杜拉丧失再和裴元庆讨价还价底气的原因就是,整个被黑山卫占领区域的老百姓绝大多数都信仰了这段时间随着黑山卫入侵而传入这片区域的摩教。 只有极其少数的zz的狂信徒还能保留一点原来的信仰。 虽然,黑山卫对外宣称的是占领区老百姓信仰自由,可是对信仰摩教的教徒的各种优先、优待却是直接明明白白的做了出来。 这意思就是说,我不强迫你们信仰什么,但是只有信仰我黑山卫指定的摩教,你才能享受到黑山卫的庇护。 比如,信仰摩教的教徒每天都可以到指定的地方去领一小袋粮食,这一小袋粮食并不多,就够三口之家吃一天。 但,这领粮食却是天天有,你作为摩教教徒也可以天天去领取。 这只是摩教教徒众多福利中的一点而已,其他还有许多。 随着黑山卫各种措施的颁布,信仰摩教的人自然也是越来越多,慢慢的那些信仰zz的小火苗,也就随时可能熄灭。 这也就是说,阿卜杜拉或者说阿拉伯帝国所依仗的最后底气,宗教,已经被黑山卫彻底消灭了。 得知这一切的阿卜杜拉都有一种立即逃走,回到阿拉伯帝国的冲动了。此时,他也明白了,这第四集团军的司令官给他三天时间,不是贪图他的那点贿赂的。 而是要在各方面击溃他谈判的信心和底气的。 当然,收了阿卜杜拉钱财的黑山卫相关人员,早就在自己部队的指导员或政治委员那里进行的登记,所得礼物也早就如数上缴集团军司令部。 因此,在三天后,第四集团军司令部的会客厅中,裴元庆再见到阿卜杜拉的时候。 阿卜杜拉已经完全没有了第一次见面的精气神了。 “尊敬的司令官阁下,这三天我已经休息好了,请您提出您对我们阿拉伯帝国的要求吧。如何才能让我们成为贸易的伙伴?” 阿卜杜拉已经完全不谈那些什么波斯湾周边土地的情况了,那些土地已经进了黑山卫的口袋,这已经不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了。 这三天裴元庆也没有闲着,除了用各种手段散布消息来震慑这阿拉伯帝国的谈判代表,更重要的是用电报向国内的领袖进行了请示。 开玩笑,和一个国家缔约,他虽然是一个集团军的司令,但也是没有这个权利的。 这缔约权,可是说是***之一,也只有李睿能有这个权利来决策。 李睿接到了裴元庆 的电报后,也是考虑了一个晚上才回复了电报,电报中话虽然不多,但却直指问题核心: “由于波斯湾沿岸已经为我实际控制区,不能作为谈判条件。谈判达到的目标,最次是要对方签订协议,割让整个波斯湾以及红海区域。 重点在于明确两个区域割让的法理性,从而让被割让地区的老百姓能够加快和大隋人的融合。 谈判的最高目标是,要求对方开十个通商口岸,并且我们有在通商口岸所在城市有保护我方商业利益的驻兵权。 中间的尺度和分寸,由第四集团军司令裴元庆与黑山运营集团的漓儿商量着办。 该电报同时抄送海陆各集团军、黑山系统各集团。” 李睿这是把自己的侍女用到了极致,漓儿从来都是一心为李睿考虑,而且是管理的黑山运营集团,所以,如此涉及多个通商口岸的谈判让她参加是最理想的。 这又体现出来了黑山卫私人武装的性质,如此谈判,李睿安排自己的一个小妾参加,也算是给足了第四集团军面子。 漓儿的存在还有一个不可替代的意义,那就是说,不管谈判结果如何差,第四集团军、裴元庆都可以免责。 因为,这是有李睿女人参加的谈判,自然由李睿的女人来负这个责。 而如果是谈判顺畅,取得了重大的利好,第四集团军、裴元庆自然是功不可没。 李睿的这一手,看起来是给谈判安排了一个女人监视,其实是为第四集团军上了保险。 无论谈判的成败,以及以后的评论,怎么都不会影响第四集团军的后续作战信心。 裴元庆是个聪明人,一看到李睿的回电,立即就舒了一口气。 自古以来,因为功高震主被上级或是帝王给干掉的将领多不胜数。 同时,因为自己有点功劳,被上级或者是领袖赋予了一些权限,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将领却是更多。 裴元庆自己不是黑山卫系统出身的将领,本来做事就一直小心翼翼的,生怕哪里出错而丢官罢职。 因此,对这次和一个国家谈判的法理性非常重视。 看到李睿派遣漓儿小主来给自己做主,他也就知道自己是免责了。 虽然电文中是说要自己和漓儿小主商量着办,但自己毕竟是李睿私人部队的将领,和李睿还是有主从之分。 李睿是主子,这李睿的妻子自然也是主子,这李睿的小妾也算是半个主子吧。 特别是这漓儿小主,主管着黑山运营集团,就是整个黑山系统的钱袋子,谁敢得罪?他裴元庆的军饷和整个第四集团军十数万人的粮饷弹药,可都靠这运营集团拨款支付啊。 这是黑山卫系统的财神奶奶,得供着。 于是,裴元庆立即就和黑山运营集团取得了联系,并和漓儿敲定了谈判预案。 既然李睿给出了最高和最低预期,那么谈判时自然就从最高预期加上一成开始出价。 毕竟,阿拉伯帝国派出的特使,一看也是谈判老手,肯定要还价,得留点讨价还价的余地才好。 这也就是他了,要是赵子彪、钱丑虎、孙寅豹、周辰龙他们几个李睿赐名三个字的家伙们,说不定还真就自己做主了。 当然,这是笑话,赵子彪、钱丑虎、孙寅豹、周辰龙他们更不会自己做主,他们恨不得放个屁都要请示一下李睿,放屁的声音是大点好还是小点好。 只是,赵子彪、钱丑虎、孙寅豹、周辰龙他们遇到事情处理起来的胆子更大,不会像裴元庆这样束手束脚的瞻前顾后。 这也是,李睿安排漓儿参与进来的直接原因。 不是李睿矫情,人和人之间,本身就是内外有别,对不是自己家奴的将领,李睿还是会小心翼翼的处理工作和感受的问题。 要是那四 个家伙,李睿才懒得照顾他们的情绪,谈的不好叫回来打一顿也就完事。谈的好,就算是又长本事了,也可以打一段庆祝一下。 反正是自己的家奴,用打一顿来惩罚,还是用打一顿提高他们的功力做为奖励,也就是李睿一念之间的事情。 赵子彪、钱丑虎、孙寅豹、周辰龙他们四人是绝对不会有意见,只会甘之如饴的。 因此,在阿卜杜拉开口问裴元庆,黑山卫方面的要求以后,裴元庆也很有准备的提出了自己的谈判条件。 “其实,我们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很深的矛盾,我们本身就不是一个国家意志体现下的军队。我们只是代表黑山卫系统的商业利益而已。” 摆正了自己的立场以后,裴元庆开始了自己的忽悠: “阁下,这三天应该是休息好了,同时也应该是了解到了现在波斯湾周边的一些实际情况,相信贵国也无意再提什么赠送这一类的说法。我们为了这片土地,可是付出了接近两百忠勇战士的代价。 其实,我们整个黑山卫系统就是一个贸易集团,我们这些当兵的,只是给集团的贸易保驾护航而已。 我们也是欢迎你们,成为我们的贸易伙伴的,不然,仅仅凭借贵国大汗的意愿,恐怕阁下都无法走入我的司令部。” wap 324.条约苛刻,开埠驻军二十城 “是的,司令官阁下,我国大汗非常有诚意希望能扩大我们的贸易额度,甚至希望我们阿拉伯帝国成为归组织在东欧或者北非的代理经销商。” 听到裴元庆说出了欢迎阿拉伯帝国成为贸易伙伴后,阿卜杜拉趁机就提出了自己来的主要目的。 现在,黑山卫出品的各种奢侈品,甚至刀剑等武器,在大隋之外简直就是供不应求。 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一天比一天贵,但由于质量过硬,还不担心没人买。 就是看中这里面的巨大利益,阿拉伯帝国的大汗才会觉得牺牲掉一块不毛之地换取黑山卫的代理经营权是一桩非常划算的买卖。 “贵国大汗是想成为黑山卫产品的代理?这不是不能商量,但在商言商,这样做,是会牺牲掉我们的许多利益,对我们黑山卫并不公平。” 裴元庆说完就定定的看着对方,看看对方还能抛出什么筹码来。 那意思,你不会是想空手套白狼,相信只用嘴巴说说就能成的吧?你要是没有筹码不如早点回去请示一下你们大汗。 阿卜杜拉差点被眼前的反差给整的没有反应过来。 一位统领十数万精兵的大帅,摇身一变,在这里和自己说什么“在商言商”? 这黑山卫的人都这么妖孽吗? 看着对方化身商人的统帅,阿卜杜拉赶紧抛出了自己的筹码: “为感谢你家主人的厚赐,我们大汗会把波斯湾和红海之间的土地拿出来作为谢礼。司令官阁下,您看这样可以吗?” 这片区域其实也多是荒漠隔壁,根本不适合耕种,连放牧都勉强,只是战略位置比较重要,扼守住了从陆路进入非洲的要道。 现在对方主动提出这个要求,倒是基本满足了李睿提出的最低条件。 感觉已经有了保底的裴元庆,内心顿时大大的舒了一口气。只是内心解压,但表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一旦露怯,后面就不好谈了了。 “那都是一些鸟不拉屎的沙漠戈壁,给我有个卵用。拿点实际的玩意出来。”裴元庆立即爆了一句粗口,露出了丘八的本色。 这又一突然转换形象,把阿卜杜拉又吓了一跳。 阿卜杜拉心想,这个莽夫估计是装不下去了,暴露了本性,看来自己不能再拖了,要是自己拖来拖去,耗尽了他的耐心,搞得双方一拍两散,自己可就白跑了这一趟。 自己白跑了事小,若是没有完成任务,不能给帝国带回实际的利益。回去以后大汗也不会饶恕自己。 现在阿拉伯帝国是内忧外患,急需有这么一股外部势力的注入。 不说别的,哪怕只是提出一个表明的口号,让其他国家人知道阿拉伯帝国是黑山卫商业上的合作伙伴,是黑山卫商品的代理经销商。 在阿拉伯帝国周边的强敌,估计就要少一半。 剩下的一半,就要好好的评估一下,进攻阿拉伯帝国是不是会引起黑山卫的不满? 会不会把黑山卫的部队给招惹过来,就算不是招惹部队,招惹来了黑山卫的杀手,那也是要命的啊。 时间都不需要太长,阿卜杜拉相信,有个一两年,在现任大汗的带领下,阿拉伯帝国就能从现在的内忧外患中解脱出来。 所以,阿卜杜拉一咬牙,说出了他谈判生涯中从未说过的话: “那请司令官阁下提出贵方的条件,我们会酌情考虑的。” 这无疑就是再说,你说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阿卜杜拉伤心的想着,这就是谈判全面崩溃,自己任人宰割的情况了。 但想到自己国内正在励精图治的大汗。 阿卜杜拉觉得整个阿拉伯帝国哪怕是忍辱负重两年,以后有了实力,自然可以把失去的东西都夺回来。想想,自己也就平衡了。 经过了对自己的心里建设,阿卜杜拉又恢复了一些谈判全权特使的风采。 裴元庆故作恼怒的说: “这样吧,在阿拉伯帝国国内选择二十个城市,我们直接把货物运送过去。而且,我们黑山卫承诺只在这二十个城市做生意,其他的城市和广大的乡村,就是你们自己的市场。如何?” “你们这是不愿意给我们代理经营权吗?”阿卜杜拉对商业不是太精通,但他知道,最大的利润就在于从大隋采购,到运送回阿拉伯帝国这段经营流转的过程中。 要是能从大隋进货,那就是直接拿到了源头成本价。 至于运回阿拉伯帝国后,加价多少,那就是看心情了。完全和成本无关了。 这要是自己只是从国内二十个大城市拿货,只能赚取一个一级批发和二级批发之间的差价,这只赚差价的利润和到大隋直接进货的利润相比可是天差地远。 所以,阿卜杜拉第一反应就是,对面这货拒绝了自己的要求。 情急之下,也不管什么外交礼仪,也不称呼司令官阁下了,直接就一句话怼上了。 看到对方急了,裴元庆倒是缓和了下来,连连摆手: “不,恰恰相反,我们把代理经营权给贵国,但是这中间不确定性太高,你们能保证大隋通向阿拉伯帝国的商路一定畅通无阻? 但是,我们黑山卫可以保证这一点,所以,以你们的实力,也只能取得批发到零售的代理经营权。” 说完裴元庆两手一摊,很气死人不偿命的说: “没办法,这是基于实力地位的谈判,你们实力不足,无法保障商路畅通。我们不会让黑山卫出品的刀剑,大规模流落到强盗手中。” 阿卜杜拉听到这里,眼睛一亮,赶紧追问: “司令官阁下,贵势力出到阿拉伯帝国的货物品类中包括刀枪?” “当然,我们只运输到你们国内二十个大城市,要是在从大城市到小城市或者是到乡村的过程中遗失、被抢夺,我们会严重怀疑贵国部队的战斗力。” 好一点的冷兵器,对黑山卫基本没什么威胁,现在黑山卫已经全员换装完毕,都是用的热武器,长枪、短枪、机枪,迫击炮、山炮、榴弹炮更是应有尽有。 根本就不在乎那些添加了一点点钨钢的刀剑。 流传出去了,反而会让世界上的各种纠纷的解决途径更多一点直接和暴力。 “好,只要你们的出货清单里面有这类武器,我可以做主答应,我们阿拉伯帝国的带领经营权只在批发和零售之间。” “那很好,当然,为了保护我们的货物,我们会在这二十个城市派驻一个团的驻军。” “这不妥吧,货物自然由我们大汗卫队亲自出手保护。你们调集部队进入阿拉伯帝国,非常不妥。” 到底是老谈判,一听有驻军的条款,马上就敏锐的予以拒绝。 裴元庆也没指望对方一下子就接受,很有耐心的慢慢和阿卜杜拉谈。 “我说的是保护我们的货物,不说其他,我们都不能保证,你们的大汗卫队会不会监守自盗?毕竟,这武器,可是各个势力争抢的对象啊。” “这个事情太大了,司令官阁下,请给我一天时间,我要考虑一下。” “没问题,那波斯湾到红海之间的土地,你刚刚已经说了给我,可不能反悔啊,毕竟拓展了地盘,回去后领袖是会很开心的。” 阿卜杜拉在腹诽: “你回去可以让你的领袖开心,可是我要是答应了你驻军的要求,回去就要面临大汗的暴怒啊。” 看着阿卜杜拉消瘦佝偻的背影,裴元庆甚至对这老头有了那么一丝的敬意。 这个消瘦的老人,那瘦弱的肩膀却要挑起一个帝国兴衰的责任,确实有点累。 略略感慨了一下,裴元庆就要身后的参谋兼翻译小陈,把今天的谈判过程和结果赶紧整理好,分别报送黑山运营集团的漓儿和李睿。 虽然李睿说了,由他和漓儿两人商量着决定,但裴元庆不是这么理解的。 裴元庆对李睿这条命令的理解,那是指特殊或者紧急的情况下,在没有办法得到李睿的明确命令,或需要耽误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李睿对他和漓儿的临机专断授权。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这平时的谈判过程,还是要报请李睿决策的。 这就是所谓的小心无大错吧。 虽然裴元庆对阿卜杜拉有了那么一点点同情,但毕竟各为其主,大家立场不同。裴元庆觉得,以后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倒是可以帮帮这个对阿拉伯帝国忠心耿耿的老头。 因为,裴元庆直觉上就觉得,李睿安排的通商口岸的条款,就绝对不会是简单的为了通商或者是为了运输货物方便而提出的条款。 通过过去的所有事情,整个黑山卫的高级将领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他们的领袖不是人,是“神”。 因为只有神才能看到未来,才能为了未来提前那么多年做准备。 裴元庆相信,只要这阿拉伯帝国答应了这个开放通商口岸的条件,不管是不是驻军,这阿拉伯帝国恐怕很快就会变成黑山卫的原料基地和倾销市场。 wap 325.垂死挣扎,保留最后的尊严 至于再长远的一些安排的伏笔,裴元庆没有这个经历。 他既看不出来,也懒得多动脑子。 反正黑山卫有李睿这个领袖把舵就够了,其他人其实可以完全不带脑子的。 很快李睿的回电就到了,看来李睿的回电以后,裴元庆在原地愣神了好久,最后,自言自语了一句:“谢谢领袖厚好琢磨一下,怎么出兵占领红海周边地盘了。 虽然,和阿拉伯帝国谈的是红海和波斯湾之间的地盘,但是,我黑山卫都推进到了红海边上,怎么能不把红海变成我们自己的内海呢? 这战斗打到这个份上,所有的黑山卫将领都看清楚了,李睿的雄心壮志恐怕是一统全世界。 虽然,现在是在一块土地、一块土地的争夺,但根据从龙卫出来的将领的猜测,这李睿很可能已经达到万寿无疆的实力。 所以,李睿可以长久的带领黑山卫进行战斗。 而所有的黑山卫战士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有了李睿这个精神领袖的支持,黑山卫就是无敌的。 所以,包括裴元庆在内的所有黑山卫将领的眼光都放的非常长远,他们现在的每一次作战,就在为未来的世界大一统垫底基础。 在安排自己的第四集团军的工作的时候,裴元庆心中暖暖的,那封李睿迅速回复的电报,被他精心的折叠,放在了自己军装的衬衣胸前口袋中。 那里紧贴心脏。 “元庆吾兄,来电收悉。此轮谈判已经达到我军希望到达的条件,以后成果,均为元庆兄为黑山卫统一大业所做之贡献。 故,后面谈判所有事宜不必一一请示,有了结果,电告即可。 望吾兄再接再厉,更立新功。 凯旋之日,吾必携妻子为兄洗尘。 弟李睿,即日。” 这封电报完全摒弃了黑山卫严格的上下级关系,纯粹以兄弟相称。 最关键的是,给予了裴元庆明确的指示“后面谈判所有事宜不必一一请示”。 甚至还提到了,以后会带着老婆孩子请你吃饭。这真是家常之语,但这简单的家常之语,却又是最为感人。 士为知己者死。 有了这份电报,裴元庆知道,如此知遇之恩,这辈子自己算是绑在了黑山卫这艘大船上,再也下不来了。 果然,国家之间的较量,实力是第一位的,什么面子啊、里子啊,那都是假的。 现在整个阿拉伯帝国内忧外患,其实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收复这波斯湾周边毫无价值的土地。 而且借助和黑山卫的合作还可以震慑一部分对阿拉伯帝国有野心的周围邻邦。 而,大隋帝国在李睿和杨婵儿的治理下,虽然不敢说是铁板一块,但国内的反对势力但凡冒头的都被铲平。 老百姓在饿不死的情况下,也不会去揭竿而起的造反。 所以,大隋帝国此时是蒸蒸日上的盛世景象。 最关键的,阿卜杜拉觉得,自己阿拉伯帝国最精锐的大汗卫队不一定干得过这黑山卫,哪怕是用人命填,怕也是个输面较大的战争。 不然,这黑山卫司令也不会说出来占领整个波斯湾地区才死了不到两百人。 当时,阿拉伯帝国为了征服这波斯湾周边地区,可是牺牲了不下两万忠勇的战士。 要是,阿卜杜拉知道,裴元庆说的不到两百人的牺牲,是指春风细雨俱乐部的那些掌柜和伙计,恐怕更要恐惧的瑟瑟发抖了。 两个帝国简单的一对比,阿卜杜拉很容易就得出了自己该怎么应对的结论,自古以来的通例,弱国无外交。 所以,第二天一早,阿卜杜拉就带着自己的从人、侍卫,赶到了第四集团军的司令部。 没办法,他怕来晚了,对方变卦或者增加砝码,那都是自己阿拉 伯帝国的损失。 “尊敬的司令官阁下,我回去仔细的研究过了,我代表阿拉伯帝国原则上接受贵方的条件。不过我从帝国的长治久安出发,有一个条件需要你们同意,否则,我们宁可战争。” 阿卜杜拉对裴元庆鞠躬后立即就摆明了自己的立场。 “哦,老阿啊,来先坐下,咱们慢慢说。” 裴元庆也是奇怪,那么包藏祸心的条件他们都接受了,怎么还有如此坚决的要求? 请阿卜杜拉坐下,并要左右上茶以后,裴元庆才好奇的问: “老阿啊,你说说,是什么条件,若是可以,我就替你和我们黑山卫的当家人去说情。” 自然,裴元庆不会大包大揽的说,自己其实就可以做主,那不是谈判应该有的技巧。只有给自己先设定一个退路,这才有回旋的余地。 “嗯,是这样的,司令官阁下,我代表阿拉伯帝国和贵方签订条约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我们阿拉伯帝国三国圣城“麦地那、大马士革、巴格达”不能在开放的口岸的名单中。” “老阿,这就是你不地道了,说好的是一个条件呢,怎么一下就提出了三个,你说说看,到底是哪一个不能在通商口岸中? 要知道,一旦进入通商口岸,这个城市立即就会更加的繁荣,要是因为你的考虑不周,让本就应该发展起来的城市错过这个历史机遇赋予的机会,是不是太遗憾了。” 裴元庆根本不上阿卜杜拉的当,直接怼了回去。 要知道,现在的阿拉伯帝国可是横跨亚洲、欧洲、非洲,占地一千四百多万平方公里。 自己,只要他二十个通商口岸,那已经是很克制了。 当然,裴元庆还是没有完全领会李睿的意图,现在第一集团军、第六集团军、第三集团军都在全力向西进攻。 现在虽然还没有和阿拉伯帝国接触,但一旦第一集团军打通y朗和阿富汗,第六集团军打通y度,第三集团军打通党项和吐蕃以后,其实,下一步进攻的大部分地盘,都是阿拉伯帝国的领土。 所以,李睿要的十个通商口岸都是在这未来黑山卫集团军进攻路上的城市。 一旦有了这些城市做“眼”。 未来黑山卫的大军横扫阿拉伯半岛,把阿拉布帝国赶到欧洲和非洲去,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李睿做事,从来都不急躁,特别是有了悠长的生命做保障以后,做事布局就更加稳健。 一旦把阿拉伯帝国赶走,离开他们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这个帝国立即就会崩溃,后面的什么罗马帝国什么的自然会趁机崛起。 当然,大隋控制了波斯湾和红海这一片的广袤地区,并且和大隋连城一片以后,那罗马帝国是不可能在把地中海当成自己的内海了。 因为地中海的东部将是大隋的领土。 一旦这个计划完成,只要给大隋二三十年的发展,充分利用了波斯湾的石油资源以后,李睿绝对有信心,用飞机、坦克推平欧洲和非洲大陆。 至于美洲和大洋洲,这些不毛之地,就第七集团军和征南军这两支部队就足以在二十年以内,让这些地方完全归化大隋。 到时候李睿的那些子女去这些地方做个什么亲王,镇守一方就好。 其实,在李睿的脑海中,这整个作战计划已经成型,对他来说,别说二三十年做准备,就是拿出二三百年做准备都毫无压力。 因为,从上个世界的经验来看,哪怕是过了二三百年,世界上最精锐的军队依然是黑山卫。 可是,李睿不急,他的黑山卫战士们急啊。特别是那些黑山卫的将领们,年纪都已经不小了。要是不抓紧时间,他们担心自己怕是看不到大隋一统天下的那一天了。 所以,裴元庆开口就把李睿提出的通商口岸 增加到二十个。 为的就是加快黑山卫征战世界的步伐,因为在所有黑山卫将士的认知中,黑山卫本就是无敌的。要不是李睿压着不让他们打,他们早就把整个世界给掀翻了。 至于打下地盘来以后如何治理,他们就管不着了。那是自己领袖的媳妇,女帝杨婵儿的事情。 因此,一听阿卜杜拉提出三个城市不能列入通商口岸,裴元庆就有点不开心了。 你说,你们阿拉布帝国的国都麦地那不列入通商口岸吧,这咱们可以理解,毕竟,那个皇帝都不愿意自己国都驻扎着外***队。 而且这外***队的战斗力,还可以随时让你改朝换代。那就更不能被阿拉伯帝国的皇帝所接受了。 毕竟,现在,黑山卫还没有把阿拉伯帝国打痛、打怕。 他们愿意求和只是冲着高昂的利益来的,在阿拉伯帝国大汗看来,他的帝国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而现在,李睿的战略目标是把大隋帝国的版图推进到红海,而不是占领欧洲和非洲。 毕竟现在的大隋帝国的生产力和人口都不支持黑山卫占领全世界。 “尊敬的司令官阁下,这三个城市都是我们阿拉伯人的圣城,是我们的尊严,是不能做为开放的口岸城市的。 若是我答应了,回去我必然会被大汗砍掉脑袋,那我们签订的条约,势必也得不到执行。 那么,我们两方的利益是不是都受到了损害了呢?” wap 326.拒绝之后,战列舰首次海战 “好的,既然你老阿坚持,我就和首领汇报一下,看看上面的意思。不过,我可不敢保证首领一定会同意。这样,你就在我这里吃午饭,下午有了结果,我就回复你如何?” 既然对方如此坚持,裴元庆也不好多说什么。 只有勉强接受这个结果,但做出这最后的决定以前,他至少还要和漓儿小主沟通一轮。他可没有那个胆子,自己做这么大的决策。 阿卜杜拉心里其实是不相信裴元庆会去汇报的,为什么呢? 他可是打听过了的,整个波斯湾周边就这个第四集团军司令官的职位最高,权力最大。 而且,据说,他们黑山卫的首领远在万里之外,这个司令官怎么可能在一上午就能汇报并得到首领的批复? 这明显是眼前的司令官自己想要权衡一下利弊,再答复自己。 既然如此,也就是一天的时间,他阿卜杜拉是耽误的起的,所以阿卜杜拉立即答复: “好的,我就叨扰贵部一顿午餐,等司令官的答复。” 午餐是阿卜杜拉和自己的随从们一起吃的,没有黑山卫的人陪同招待。吃饭的地点也就是第四集团军司令部的食堂。 裴元庆没有搞什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那一套,充分展示了大国强者的自信和尊严。 出于礼节,我招待你一顿午饭,就不用你出钱了,但,一定是我们的战士、军官吃什么,你就吃什么。 有免费的午餐吃就不错了,要是你还想什么山珍海味,那就是你想的太多了。黑山卫可没有这种惯着对手毛病的先例。 裴元庆自然是利用这段时间抓紧和漓儿进行了沟通。 毕竟,这三个地方若是都不能作为通商口岸,那对阿拉伯帝国贵族的影响力就少了许多。 因为,这三个城市是阿拉伯民族的信仰发源地、帝国贵族的集中居住地。虽然可以从其他城市间接予以影响,但到底是拐了一个弯,效果会滞后许多。 因此,裴元庆和漓儿商量后一致决定,至少要拿下其中一座城市,若是能拿下两座就是大胜利。 其实,现在主要是因为,阿拉伯帝国的权贵没有真正见识过黑山卫的厉害,否则,这三个城市是一定会拿下的。 但是,现在临时去出兵,明显也是来不及了。 为了达到震慑阿拉伯帝国的目的,裴元庆想出来了一个办法。 在午餐后,裴元庆没有让阿卜杜拉去午休,而是拉着这个老头以及所有的特使团成员,一起上了马车。 “司令官阁下,您这是要带我们去哪里?” 阿卜杜拉非常好奇的询问裴元庆。 两方势力都已经要签订协议,对方根本就无需再对自己进行招待或者是试探啊? 再说,就中午吃饭那个吃食堂的标准,阿卜杜拉也不相信这裴元庆会对自己有什么好的举措。 “无需着急,我请老阿你们看一出好戏。”裴元庆微笑的说了一句废话,卖了一个关子后,就并不再说明细节。 阿卜杜拉是城府深沉之人,觉得,既然你要卖关子,那我就拭目以待,反正刚刚吃饱了,就当餐后消食好了。 马车一直走了一个多时辰,最后到了海边的一个码头。 阿卜杜拉一下马车,就被停靠在码头上的那些雄伟的战舰所震慑。特别是被其中一艘,犹如小山一样高大的战列舰给惊呆了。 没错,这是黑山卫科学院研制,天津造船厂去年刚刚建造成功,并在今年刚刚完成海试和舾装的“天津号”万吨战列铁甲舰。 全舰满负荷排水量为两万吨,由三台蒸汽锅炉提供动力,最快时速达到十八节,巡航速度。 天津号战列舰的武器系统是由前甲板上的,两座口径210毫米的三联装主炮、后甲板上的一座口径180毫 米的三联装副炮,以及周边若干轻重机枪组成。 这是天津号第一次远洋作战。 周辰龙知道李睿对波斯湾的重视。 所以在天津号具备战斗力了以后,就组成了以“天津号”战列舰为旗舰,以“长城”、“嘉峪关”、“山海关”三艘驱逐舰以及其他各种,共十二艘快速驱逐舰为护航舰的临时舰队。 匆匆赶到了波斯湾地区。 刚好这临时舰队和阿卜杜拉几乎是同时抵达的第四集团军司令部。开始裴元庆对阿卜杜拉一直保持的强烈的威压,谈判都很顺利。 但,现在碰到了,裴元庆和漓儿都想要占领的城市,却被人告知,不可以。 所以,裴元庆就准备展示一下黑山卫的实力。 让阿卜杜拉看到这些战舰只是第一步,好戏还在后面。 “哇,司令官阁下,这是贵势力方的舰船吗?如此雄伟大气,不知道建造一艘需要多少资金?” “老阿啊,这你就外行了,这可不是有钱就能造的出来的。没有造舰技术你就是再多钱,也是白搭。” “这么雄伟巨大,不知能否上去参观一番?” “当然,请你过来就是要和你一起分享一下我黑山卫海军的战舰的。” 裴元庆说着,就伸手虚引,请阿卜杜拉以及随从们登舰。 在他们全部登上“天津号”战列舰后,整个舰队就开始拔锚,准备离岗。 “司令官阁下,这些舰船准备去哪里,我们可是正规使者,你莫不是要偷偷的让我们在大海上失踪? 我可是正告你,我若是有什么意外,我们那极为赶巧了,我们刚好有一场战役,你就去观摩观摩吧。” 裴元庆也是笑呵呵的对着阿卜杜拉解释。 亏这老东西想的出来,我怎么会让他“失踪”?还有那么多通商口岸的落实,都着落在他头上呢。 此时,在裴元庆或者说是黑山卫眼里,这阿卜杜拉可是一个宝贝。 既然已经上来了,阿卜杜拉也对这么巨大舰船的威力产生了好奇。他们阿拉伯帝国也是有海军的,但全部都是有风帆的木船。 像这种没有风帆,只有一个巨大的烟囱向外面冒着滚滚黑烟的铁甲战舰,他是真没有见过。 反正,在他为数不多的海军知识中,都是大船吊打小船,谁的吨位大,谁就在海战中能胜利。 因为,现在各国的海军都是采取的跳梆做战,谁的船大,谁带的士兵就多,跳梆作战就是谁赢。 谁的船大,和敌舰对冲的时候,谁就能获胜。 阿卜杜拉在琢磨: 现在从船体大小来看,眼前这十三艘铁甲战舰,都比自己阿拉伯帝国的战舰要大,要高许多。 反正,此时看起来自己帝国海军和这黑山卫海军碰撞起来,那是没有赢面的。 随着舰队的速度慢慢的提升起来,阿卜杜拉的心就随着战舰的速度提高而一下沉到了谷底。 这么巨大的战舰,又跑的这么快。 一旦这黑山卫的铁甲舰高速的和自己帝国的木质战舰进行对撞,自己帝国的木质战舰肯定损失巨大。 现在,阿卜杜拉知道,自己这阿拉伯帝国的海军和黑山卫海军一旦对阵,唯有失败而已。 但,阿卜杜拉心里的另一个声音又在提醒他,若是遇到顺风,抢占上风口,阿拉伯帝国的海军倒也不是不能拼一下。 黑山卫海军把“天津号”派过来波斯湾也是因为要通过实战来检验战舰的各项指标的,自然是要找机会开战了。 在波斯湾出口东南二十里的海面上就有那么一座月牙岛。 整个小岛大约十平方公里,呈现一种月牙形状,不论外面起多大风浪,在被月牙环绕的那部分海面都风平浪静的很。 这里就是一 个天然的避风良港。 在看到这个小岛后,裴元庆才开始对阿卜杜拉介绍这次临时舰队的作战任务: 好地方,总是会被人捷足先登。 这个月牙岛就长期被一股自称是阿拉伯帝国海军的强盗把持着。 今天,黑山卫海军临时舰队就是为了广大老百姓海路行船的平安,来收拾这群海盗的。 阿卜杜拉听着裴元庆的介绍,心里就有点觉得不对劲。 什么是“自称是阿拉伯帝国海军的强盗”? 这是真的强盗还是真的阿拉伯帝国的海军?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吗? 阿卜杜拉是知道的,在这波斯湾入口是有阿拉伯帝国的海军驻扎的,当年也是这波海军首先发现的黑山卫海军的运兵船和护航舰队。 只是当年不清楚这庞大舰队的底细和目标,阿拉伯帝国海军不敢贸然出手罢了。 其实,他们幸亏没有出手,否则,今天就没有“天津号”练兵的机会了。 阿卜杜拉在心里祈祷,希望不会是自己阿拉伯帝国的海军。 否则,要是在海上对决起来,自己帝国的海军是毫无抵抗能力的。 可是,要不能在海上对决,打开一条通路,让黑山卫海军把这月牙岛一围困,岛上的人迟早都是一个死啊。 wap 327.耀武扬威,观摩月牙岛海战 此时,月牙岛上的阿拉伯帝国海军已经发现了远远驶过来的庞大舰队。虽然,经过了多年的经营,阿拉伯帝国海军已经在月牙岛上建立了许多瞭望哨和箭楼。 甚至,阿拉伯帝国海军还建造有一些投石机,就是把这月牙岛打造成一个海上的要塞基地。 可是,处于相对原始状态的阿拉伯帝国海军建设的这些防守工事,对海面上的舰船都伤害不大,甚至在对方来袭舰船不进入攻击射程内,就无法给来袭敌人,造成任何损毁。 所以,经过简单的商议以后,阿拉伯帝国海军远征舰队立即动员起来了,倾尽家底,把所有能动的船只都动员了起来,全部出港来和来犯之敌决一死战。 这倒不是阿拉伯帝国海军不自信,而是对方船只的个头太吓人了。虽然只有十三支舰船,但个个都不是自己舰船能单独应对的。 所以,阿拉伯海军远征舰队采取了群狼战术。 管你是不是老虎,我们派出一群狼,就是要以数量取胜。 于是,最让黑山卫海军临时舰队欣喜的一幕出现了。 在距离月牙岛还有八千米的时候,对方的舰队倾巢而出了。 看着对面黑压压一片,大大小小足足上百只木质舰船。 自动请缨来率领这支临时舰队,周辰龙一手带出来的海军精英周十一,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描述自己眼前所见。 对方出战的舰队数量是多,可是都是一些什么战舰啊? 就连小舢板都划出来充数了。 我这高达十几米的铁甲战列舰,你划个小舢板出来,这是来搞笑的吗? 我就原地停火不动,你一个小舢板能奈我何? 这些海军将领都是在黑山书院听过李睿讲课的,都知道有一种对付舰船的利器叫做鱼雷,所以大家一旦海中接战,都是提着小心,丝毫不敢大意。 可这伙自称阿拉伯帝国海军的海盗也太不专业了。 作为海军,只要稍稍打听一下东南亚海战的情况,遇到黑山卫海军都只会龟缩岛屿或是近海防御。 哪里还会有勇气出来,和黑山卫海军进行海上决战? 当黑山卫海军的大炮、机枪都是摆设不成。 本来在海军训练的教案中规定的是双方距离八千米进行火力攻击,可是看到对方的这个阵仗以后,周十一果断下令,把交战距离缩短并维持米。 缩短三千米的交战距离,可以大大提高黑山卫战舰火炮的命中率。 八千米的命中率大约只有百分之十,这还是在拥有改进后的火炮瞄准系统和观测热气球及时纠偏,才能到达的精准度。 而米的距离上,经过严格训练的黑山卫海军炮手可以打出百分之四十的准确率。 这就很吓人了。 米的距离,是阿拉伯帝国的远征舰队没有任何手段可以跨越的生死距离。 这也就在阿拉布帝国海军的远征舰队出现二十分钟后,黑山卫海军临时舰队首先开火。 本来就是为了来验证一下战列舰的作战效果,所以,其他十二艘驱逐舰都保持了安静,把表演的舞台留给了「天津号」。 而加装了第三代炮火瞄准系统的「天津号」也如有神助,第一次齐射就取得了战果。 当然,战后周十一把@ 拉伯帝国战舰的主龙骨,随之这艘战舰立即就会发生解体,毫无悬念。 而为了保持零伤亡的传统,临时舰队的所有战舰都纷纷倒车,就是为了和对方驶过来的战舰始终保米的作战距离。 让拥有数百艘大大小小战船的阿拉伯帝国海军只有等死的命运。 这就把这场人数对比悬殊的海战,打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拥有人数和战船数量绝对优势的阿拉伯帝国海军彻底成了靶子。 阿卜杜拉此时,已经看清楚了对面海军战舰上悬挂的国旗,那就是令他骄傲了一辈子的阿拉伯帝国的国旗。 此时,阿卜杜拉已经完全清楚了裴元庆的想法。 裴元庆对阿卜杜拉不允许在三座圣城开设通商口岸的说法非常不满意,就刻意在这里炫耀武力。 但明知裴元庆险恶用心的阿卜杜拉,还是被黑山卫强大的海军力量给炫到了。 自己曾经无敌于波斯湾、红海甚至地中海的阿拉伯帝国海军舰队,比自己在来时战舰上想到的情况还要糟糕,在黑山卫的海军面前根本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 「天津号」战列舰以每两分钟齐射一轮的频率,齐射轮以后,临时舰队司令周十一下达了所有战舰自由射击的命令。 此时,阿卜杜拉也知道,阿拉伯帝国海军远征舰队确实已经完了,此时他们虽然距离黑山卫临时舰队只米,但却已经离开岛屿有三千多米。 此时,就算是想回去月牙岛,恐怕也是不可能了。 阿卜杜拉站在高大的战列舰舰长室,手里拿着裴元庆递过来的望远镜,对整个战场的局面是看得清清楚楚。 已经有四艘稍稍比自己所在战列舰小一些的战舰,穿插到来了阿拉伯帝国海军和月牙岛之间。 完全截断了阿拉伯帝国海军的退路。 海军的海上较量,居然也打出来了陆地上的包围歼灭战,阿卜杜拉此时已经完全对自己帝国的海军绝望了。 用火炮击沉吨位相对较大的阿拉伯帝国海军的木质战舰以后,对那些小木船,小舢板和小型木质战舰。 为了节约昂贵的弹药,已经达到测试战列舰目的的周十一,下达了停止炮击,靠近敌舰,直接撞沉,然后用机枪进行战场清理的命令。 其实,远米或者三千米,用大炮轰击,黑山卫的海军将士们根本就对战争没有直观的认识。 因为,平时的训练也是这样。 但是,一旦抵近,开始对敌舰进行撞击和机枪扫射,那就是对战士心理的极大挑战。 毕竟,从望远镜里面看到的场景,和就发生在眼前鼻子底下的惨状,给人的冲击力是完全不同的。 此时,临时舰队的战舰上就时不时会传来新兵呕吐的声音。 他们不是晕船,而是被如此残忍的屠杀和敌人各种奇形怪状死法的惨状给恶心到了。 但,这不就是战争的本质吗? 其实,这才达到了这次临时舰队练兵的真正目的。 练兵,练兵,顾名思义练得就是兵。 除了对兵器的熟练使用以外,就是要海军士兵能适应真正战争的残忍。 此时,黑山陆军由于各大战区的战斗不断,部队的耐受能力基本已经合格,但是黑山海军却由于在海洋上没有对手。 而李睿为了保证海军士兵的生命安全,充分考虑了火炮的射程以后,把作战距离确定在了八千米。 这个距离能绝对保证黑山海军的士兵和战舰不会受到任何敌人的攻击而产生损害。 但是,这种安全距离下训练出来的海军却过分的「娇弱」,根本就经不起真正的血与火的 考验。 所以,在海军司令周辰龙的建议和安排下,海军展开了一轮轮大练兵。 既练兵器也练人。 而且,鉴于战场的实际情况,周辰龙命令各个舰队,可以把作战距离缩短米,甚至是三千米。 这样,既提高了炮火的命中率,也能让士兵们看到敌舰被击中后的种种惨样,这样才能慢慢的练出铁血军人。 而不是那种训练抢第一,上了战场就晕血、腿软的少爷兵。 李睿自然是知道海军的这种练兵手段的,但他没有制止,因为他也意识到如今的世界上,大炮对轰的时代并没有到来。 自己战舰的铁甲大炮对那些,还停留在跳梆作战的木船,根本无需如此谨慎。 哪怕是以后吃了亏,再调整战术也来的及,毕竟现在拥有澳洲铁矿和波斯湾石油储备的黑山卫,能爆发出的战争潜力是巨大的。 月牙岛海战,下午三点由「天津号」开出第一炮开始,经过三个小时,在天黑前,由对方舰队及其船员全军覆没而结束。 黑山海军,保持了黑山卫对外作战不留俘虏的惯例,没有救援战舰被打散后掉落海里的对方士兵。 并且,组织新兵,用机枪射杀对方落水士兵。 这就是战争,这就是对阿拉伯帝国灭国战争的序幕。 晚上,临时舰队并没有返航,而是趁着夜色,用皮划艇运送海军陆战队强行登陆月牙岛。 月牙岛上,响了一夜的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音,到了清晨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后,一切都已经止歇。 阿卜杜拉拒绝了裴元庆邀请他去月牙岛上参观的邀请。 从黑山卫海军白天的战斗风格中,他已经猜到了,那些阿拉伯帝国海军远征军留守人员和后勤人员的下场。 他实在是不忍心看这些帝国战士的悲哀下场。 328.签定协议,保留首都不通商 第二天上午十点,临时舰队回到了位于波斯湾内出发的那个码头。 阿卜杜拉也有点踉跄的走下了船,虽然他有点晕船,但更多的是对阿拉伯帝国海军战士牺牲的悲哀。 他不得不承认,裴元庆对他的讹诈成功了。 下午三点,阿拉伯帝国大汗特使阿卜杜拉和黑山卫第四集团军司令裴元庆,在第四集团军司令部签署了: 《阿拉伯帝国和黑山卫关于波斯湾到红海区域土地所有权转让的协议》、《关于阿拉伯帝国和黑山卫系统深入合作的协议》。 协议主要就是约定,阿拉伯帝国对黑山卫转让波斯湾周边直到红海的广大区域。 同时阿拉伯帝国对黑山卫系统开放二十个通商口岸城市,并允许黑山卫在开放的通商口岸城市驻军不超过一个团。 协议特别说明,开放的二十个口岸城市包括大马士革和巴格达。 由此,波斯湾战役全面结束。 第四集团军留下地方驻防军守卫波斯湾沿岸后,其他三个军立即开拔,开始向红海前进。 至于这土地的治理问题,由于第一、第三、第六这三个集团军还没有打过来,土地还没有和大隋的土地接壤。 所以,暂时还不能打出大隋的旗帜,都是以黑山卫这个商业组织的名义在进行管理。 这就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奇景: 一个***国家居然向一个商业组织割地。 当然,这阿拉伯帝国脸都不要的后果也是显著的。不但平息了自己和黑山卫的战争,而且对周边各国,特别是对阿拉伯帝国一直虎视眈眈的罗马帝国更是一种阻吓。 有了阿拉伯帝国的带头,第六集团军进攻方向的戒日王朝(北y度)的权贵们,立即展开了是否和黑山卫合作的讨论。 三天三夜的讨论以后,戒日王朝(北y度)居然发生了宫变,一直坚持抗争到底的老国主被一帮权贵大臣给赶下了台,软禁了起来。 重新推选上台的国主是老国主的侄子,立即向第六集团军派出了全权特使,递交了合作意向书。 这种结果是李睿,更是第六集团军司令魏文通所没有料到的。 因此,当戒日王朝的合作意向书递到魏文通和李睿手上时,他们两人的表情都是很一致的懵逼。 李睿脸上露出这种懵逼表情的时候,这正在和女帝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 看着一直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气质的夫君,如此罕见的露出茫然的神色,这一下可是把女帝惊吓到了。 在感觉惊吓的同时,女帝又觉得有趣,一下就提起来对刚刚递到李睿手上情报的兴趣了。 平时,他们夫妻两人的相处方式颇为奇特。 在家事上两人都是商商量量着办,但在公事上一般情况下都是各管各的。 李睿对大隋的朝政不感兴趣,因此对女帝负责的大隋朝政一概不予过问,最多是女帝问到鼻子跟前了,李睿才会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给女帝一些启迪性的思维。 同时,女帝对黑山卫的事情也是万事不问。 以前是觉得自己的夫君做点小生意,没什么好问的。后来李睿权威日重,女帝觉得自己的思路肯定不如自己夫君的清晰明了,很聪明的藏拙不问。 当然,但凡,女帝只要是过问,李睿还是会毫不藏私的、详细的给她介绍事情的前因后果。 但,能引起女帝兴趣的事情并不多,女帝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其实有限,平时也不想多操一摊子心,自然也就躲懒不管了。 这也就是这夫妻两人的默契了吧。 所以,这次让李睿有点吃瘪表情引起兴趣的女帝,自然也就毫无心里压力的问出来了自己的疑问: “能让夫君如此表情的事情不多,快说说,让我乐一乐。” 女帝知道肯定不会是小事,不然也不会在他们夫妻聊天的时候,檀儿还不识相的传递过来这份情报。 所以,女帝就尽量用轻松的口气来弱化这事情的严重性。 “哈哈哈哈。”反应过来的李睿不由得哈哈大笑,这真是奇葩事情年年有,今年还特别多。 “确实可以让我的陛下乐一乐。” 慢慢的女帝也就习惯了李睿的嘴里总是喜欢称呼的“我的陛下”。 女帝知道这是自己夫君对自己的昵称,其中没有半点对皇帝陛下的尊重,只有对妻子的黑山卫,或者说是为了自己能保住一条性命,什么国家、王朝、子民什么的,统统都可以不予理睬。 只要一个可以下的台阶就好了。 “你觉得我们接受那种方式比较好?”难得李睿征询了一句自己媳妇的意见。 “哪有那么多麻烦,直接灭掉不好吗?我们黑山卫又不是没有能力?这任何一种方式,都是为以后的大隋治理埋下了隐患。” 其实李睿只是随口这么一问,毕竟夫妻两人聊天,不能让自己媳妇的话落到了地上。 不谈实力,就家庭关系而言,李睿的求生欲还是非常强的。 没想到,自己的女帝媳妇居然毫不犹豫的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是啊,现在自己的黑山卫如日中天的时候,又何必给自己的子孙留隐患。 自己的女帝媳妇,其他的家务事情是糊涂,但这种军国大事确实是头脑非常的清晰。 “好吧。” 李睿赞赏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帝媳妇,对送完情报就站立一旁等李睿决策的流苏说: “电令第六集团军魏文通,可以接受对方的合作诚意,接受对方的全部国土,但是最后的解决方式要调整一下。 大隋欢迎戒日王朝取消国号,国主和朝中的贵族都可以移民到南亚州去做富家翁。甚至,我们可以禀告大隋皇帝,给他们一个贵族的爵位当当。” 说完,对着女帝就是魅惑的一笑,继续说: “但是,因为我们黑山卫只是一个商业组织,只能向大隋皇帝申请,不能保证他们是一定能得到爵位。 当然,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是可以保证的。” 顿了一下,对自己媳妇说:“我的陛下,有什么补充的吗?” 女帝自然也是不客气,难得在自己这个多智近妖的夫君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的政治智慧,立即接口说: “戒日王朝的新老两任国主,可以到洛阳来居住,享受这大隋的盛世繁华。” “好,就这么定了,去传令吧。” 李睿和女帝交换了一个眼神,就挥手要流苏下去办事了。 在李睿和女帝面前,流苏老实本分的像一个侍女,一点都看不出来情报署二把手的风范。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算,她也算是李睿的女人,但由于她的身份一直是檀儿的通房大丫头,所以,也就没有单独的立自己的院子,依然和檀儿住在一个大院内。 这就有点像女帝和婉儿的情况。 看现在,婉儿也是李睿孩子的母亲了,但依然是经常的伺候在女帝身边,这就是本分。 也就是谨守了这些本分,始终如一的伺候好自己的主子,流苏和婉儿才能生活的如此滋润,如此才能毫无压力的面对所有的世事。 因为,但凡有压力,总会有主子们顶在前面,根本无需轮到她们自己去勾心斗角。 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女帝或者檀儿垮台,她们就一直可以安心做事,不用操心其他。 这就是另外一种类似蔓藤的生存方式。 “是,奴婢这就去传令。”流苏对着李睿和女帝恭敬行礼后就退下了。 既然李睿在女帝这里,流苏或者是李睿的其他女人也就没有半点心思了。 老老实实回去做事也就是了。 “夫君这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啊,和你以前动辄灭国的手段比起来,这是年纪大了,心软了?” 女帝虽然问的俏皮,但确实是自己内心的疑问。 这段时间以来,李睿对各路敌人甚至是异族人都没有斩尽杀绝,完全没有以前在高句丽那种杀伐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