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TXT下载>>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31章 各方云动TXT下载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31章 各方云动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献俘仪式之后,官员直接散朝回家。

        解学龙回到家中之后,心情仍是久久不能平静,万民欢呼、边军三呼万岁还有那一千多颗人头同时落地的景象不时的浮起眼前。

        今天的献俘阙下仪式,给了他巨大的视觉冲击。

        更让解学龙震撼的是,崇祯回到南京之后的一系列的举措。

        圣上的这一系列举措,简直让人目不暇接,之前未及细想还没什么感觉,可是现在回过头去串联起来一想,才发现都暗含深意。

        圣上回京后不住南宫,却住进国子监跟学生们厮混在一起。

        接着在媚香楼宴请商贾并发行债券,突如其来的煤山悟道,再接着马鸣騄带着国子监的学生及士子开始大肆抓人。

        然后放出风声,圣上将要返还税银。

        然后就是今天,三千边军押解着一千多建奴战俘突然到京,献俘阙下,当着几十万南京官绅百姓的面斩首一千余级。

        圣上的这些举措看似率性随意,其实密切相关。

        下讨虏诏是为了召集天下士子,住国子监是为了笼络士子,马鸣騄带着学生士子抓捕土棍是为了返还税银,献俘阙下是为了提振官绅信心,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件事服务,那就是在媚香楼发行债券!

        此等行事手腕,令人叹为观止。

        完全可以预见,数天后债券必然是哄抢之局面。

        此时南京的缙绅小民,对圣上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刚才散朝回家的路上,解学龙就不止一次听到街边小民在议论,此番圣君在朝,大明中兴有望,那种信心快要从脸上溢出。

        彷佛建奴和流贼翻手就能剿灭。

        解学龙心下越发怀疑,圣上是不是真的悟道了?要不然怎会有如此转变。

        而如果说圣上真的已经在煤山悟道,那他们还斗个什么劲?根本斗不过,像太祖高皇帝和成祖文皇帝那样的雄主,又岂是他们臣子能抗衡?

        解学龙正胡思乱想时,长子解显和急匆匆走进来。

        “爹,内务府的债券就快开始发卖,你得给儿子说个准话。”解显和道,“圣上发卖的这个债券到底能买不能买啊?”

        “这你都看不出来吗?”解学龙道。

        “我看出啥呀?”解显和没好气道,“你就直说。”

        “蠢货,赶紧筹银子。”解学龙气道,“筹到多少就买多少。”

        “得嘞,那我明白了。”解显和大喜,转过身就往府外而去。

        首批债券怎么都不亏,买到就是赚到。

        ……

        此时在魏国公府上的情况也是差不多。

        散朝后,徐弘基直接将已经成年的长子徐胤爵、弟弟徐耀基以及侄子徐仁爵都召集到他的书房之中,商量究竟应不应该买入债券。

        “兄长,小弟以为该买。”徐耀基说道。

        徐弘基皱眉说:“你们难道就没发现里头有陷阱?”

        徐耀基笑问道:“兄长是说徐州的四百万亩官田不够兑付,对吗?”

        “对啊。”徐弘基拍手说,“五年期以下债券不说,只是十年期债券发行五百万两,到期之后连本带利就是三千万两,需要足足六百万亩官田才够兑付!然而徐州总共才只有四百万亩官田,另外两百万亩在哪?”

        “爹,你说错了。”徐胤爵道。

        徐弘基一愣问道:“我哪儿错了?”

        徐胤爵道:“徐州的四百万亩官田,只有一百万亩可兑付,另外三百万亩是一年、三年以及五年期债券的质押,是不能够兑付十年债的。”

        “啊?是这样吗?”徐弘基愣了下,又说,“那就更糟糕。”

        “其实也没什么。”徐耀基笑着说道,“哪怕只是兑付一百万亩官田,那也是赚的,五两一亩,不及南直半价!何况圣上绝对不会食言,另外五百万亩官田肯定也是会兑付的,无非是拿山东、河南或者北直诸省的官田进行充抵。”

        “二叔所言极是。”徐胤爵深以为然,“银子躺在咱们家的地窖里边,除了长灰什么都不会有,然而买入债券,就能变为实打实的官田!”

        “兄长,把咱们家的存银全买了。”徐耀基道。

        “你们?”徐弘基皱眉道,“不觉得这样太冒失?”

        徐胤爵反问道:“爹你担心什么?怕圣上拿咱们徐家开刀?”

        “不可不防啊。”徐弘基点头道,“眼下大明朝的国库及内帑空虚如此,北边马上又要打大仗,急需饷银哪。”

        徐胤爵再问道:“那么儿子再问爹一句,如果圣上想拿咱们徐家开刀,就算咱们不露财就能逃过这一劫吗?”

        “这!”徐弘基顿时语塞。

        是啊,如果圣上有意拿他们徐家开刀,怎么样都是躲不过。

        徐胤爵沉声道:“所以爹你放一百个心,圣上不会动咱们家,圣上甚至连诚意伯刘孔昭都不会动,要动他早就动了,不会拖到现在。”

        “嗯,我觉得胤爵分析的在理。”徐耀基说道。

        “圣上到南京后的一系列举措,无一不是为了取信官绅百姓。”

        “好,就算圣上不会动咱们家,可也不用把银子全都买光吧?”徐弘基道,“万一最后兑付不了,咱们徐家不就亏大了吗?”

        “爹,亏不了。”徐胤爵急声道,“十年期债券肯定是稳赚的。”

        一直没有说话的徐仁爵接着说道:“十年期债券稳赚,五年期、三年期还有一年期债券也是稳赚,这是送上门来的赚钱机会。”

        徐弘基皱眉道:“那我就不明白了,咱们买债的稳赚,圣上发债图的是个啥?就为了替咱们这些勋贵缙绅谋好处吗?”

        “这当然不是。”徐胤爵说道,“圣上是为了筹措饷银。”

        徐弘基一拍手说道:“那么问题来了,咱们买债的稳赚,圣上也筹到了饷银,但是做买卖有人赚钱就有人赔钱,谁赔钱了?”

        徐胤爵冷笑说:“北边的缙绅赔钱了。”

        徐耀基接着说:“几亿亩地都会赔个精光。”

        徐弘基皱眉道:“你们就这么相信北伐能成功?”

        “肯定能成功。”徐胤爵用力点头道,“今天金川门外的献俘仪式爹你也看了,建奴被咱大明杀得人头滚滚,如此军威,北伐又岂能不成。”

        ……

        汪韬,是个典型的南京缙绅。

        先是读书半辈子中了个举人,然后候缺当了一任知县。

        但是当了没三年就遭到革职,但也攒下一笔不菲家资。

        中午在金川门外看过献俘阙下仪式,一回到家就派管家把一个跟他关系比较亲密的布商请到家里,商量买入债券的事情。

        这个布商叫孙廷兰,在三山门内有一家两间的布帛铺。

        寒暄过后汪韬问道:“孙员外,生意上的算计你比老夫精明许多,依你之见,圣上的这个债券能不能买?有无赔钱的可能?”

        “风险不小。”孙廷兰小声说道,“就怕圣上赖账不还。”

        “这个你不用担心。”汪韬说道,“老夫有确切的消息,圣上不日就要将此前七年间、由南京守备太监署强征的税银返还给南京商家,再加扬州返还的税银,就足以证明圣上想效法商君南门立木,所以他是绝不会轻易毁诺的。”

        “返还税银?”孙廷兰愕然问道,“真的吗?”

        “如假包换。”汪韬点头道,“只要提供字据就能退还。”

        “那我回去可得找找。”孙廷兰怦然心动道,“这七年,我那家布帛铺累积上缴的税银少说也有一千多两,不知道能退还多少?”

        汪韬说:“不出意外,能退回三成。”

        “三成?!”孙廷立顿时间大喜过望。

        汪韬又问道:“孙员外,你还没说债券会不会赔钱呢?”

        “不会赔钱。”孙廷兰笑道,“只要圣上重信诺肯兑付,此债券就是稳赚不赔,再不济也能以九钱一亩的超低价兑付北方的官田,血赚!”

        汪韬还是有些不敢相信道:“中间真没有陷阱?”

        孙廷兰笑道:“无非就是兑付的不是徐州的官田。”

        “如此老夫就放心了。”汪韬笑着说,“时间一到立即买入!”

        “最好多筹集些银子。”孙廷兰笑道,“这是圣上首次发债,为了建立起信用,所以给的利钱才会这么高,等到下次发债就不可能再有这么高的利钱。”

        “好的。”汪韬点头说,“老夫把几个庄子的存粮全都卖了。”

        ……

        南京的消息很快传到松江。

        华亭徐家的家主徐尔遂当即把独子徐孚远叫到了书房。

        “父亲。”徐孚远毕恭毕敬的向着徐尔遂行了一记大礼,像徐家这种出过宰相的缙绅之家,最是讲究礼教。

        “嗯。”徐尔遂轻轻一颔首,又问道,“你与人中、彝仲他们讲和了吗?”

        “回父亲话,儿子与人中(陈子龙)、彝仲(夏允彝)已然是和好如初。”

        “甚好,原本就是一场误会,说开也就是了。”徐尔遂点点头,又问道,“那么你们还有书信往来吗?”

        “回父亲话,常有书信往来。”

        “他们俩可曾提及南京之事?”

        “父亲是问,圣上下讨虏诏勤王之事?”

        “非也,为父问的是圣上新近发债筹饷之事。”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小说《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31章 各方云动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