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TXT下载>>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615 悯农诗人不悯农TXT下载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615 悯农诗人不悯农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程处亮、秦怀玉等四人坐在地上,相互看着对方狼狈的样子,不由得放声大笑,这一次抗旱之旅,给他们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从身体到心灵都是一层洗礼。

        程处亮忽然道:“快看,三哥在那边!”

        “还真是三哥,我们过去吧!”秦怀玉道。

        四人疾步走向李恪,“三哥,你也在啊?”

        “是啊!你们也在啊!这次旱救灾辛苦你们了,不过这苦值得,这不?老天爷终于下雨了,老百姓也能有一个好收成了…”李恪微笑道。

        “是啊!终于把这雨盼来了,之前锦衣玉食、炊金馔玉,没觉得食物有多珍贵,经过此次抗旱救灾,才发现老百姓是真不容易啊!”柴哲威唏嘘道。

        李恪闻言,感同身受,不由自主的念起李绅那首悯农诗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好诗,三哥这首诗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寥寥几笔,便概括了农民劳作的艰辛,感叹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告诫了世人要珍惜粮食…

        三哥厉害啊,不愧为大唐第一才子,诗词圣手…”秦怀玉夸赞道。

        其他三人也极为认同的点了点头,如果没经历过这场抗旱救灾,他们或许没有这么大的感触,但是经过这次抗旱,平时不知民间疾苦的他们第一次感受到普通百姓的的不易,四人才真正体会到他们所吃的粮食,每一粒都是如此珍贵。

        悯农诗其实有两首,这是其一,还有一首同样非常出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他们的作者都是同一位诗人——李绅。

        但这位写悯农诗的李绅却并不悯农。

        李绅,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州人),原本来自小仕宦家庭,父亲曾在乌程县衙供职。

        只是,李绅6岁那年,父亲过世,只好随母迁居润州无锡生活。家庭的变故及随母亲颠沛流离的儿时岁月,使李绅更加感受到底层生活的艰辛,尤其是目睹终日劳作的农民长年辛劳仍温饱得不到保障的辛酸苦楚,让早年的李绅给予了农民无限同情。

        这个时候的李绅的确是悯农的,只可惜,在科举入官后他却忘记了自己的初衷,随着官位的一步步上升,生活逐渐开始奢侈起来。

        据说他吃一顿饭有时要耗费数百贯钱,特别是他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要耗费活鸡三百多只,致使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由此可见奢侈到了什么地步。

        李绅做官之后,根本不会体恤百姓的粒粒皆辛苦,而且为官暴力,让百姓经常担心受怕。

        很多人甚至外出逃难,下属向他报告:“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

        李绅却说:“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随风而去,这事不必报来。”

        单从这句对话就不难看出,李绅早已不是当年的李绅了,而转变为一位视百姓如草芥的冷血官僚。

        ……

        太极宫。

        李世民带领满朝文臣看着殿外磅礴的大雨,心里面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场旱灾终于结束了。

        这场大雨虽然来的晚,但是总好过不来。其实在李恪看来,如果不是关中到处浇水,水分大量蒸发,这场雨说不定什么时候下呢,甚至下不下也是两可。

        “陛下洪福齐天,这场旱灾终于渡过,真是天佑大唐!”长孙无忌满脸欣喜道。

        “恭喜皇上!”

        满朝文武纷纷恭贺道。

        李世民哈哈大笑,得意至极,嘴上却谦虚的说道:“朕可不敢居功,这可是全赖大唐军民上下齐心,这才战胜这场旱灾。”

        在这场危机中,李世民把危机转化为机遇,不仅为抵抗旱灾找到了一条明路,还尽收关中百姓之心,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启禀陛下,眼下旱灾已经解除,十六卫的官兵可否还朝,毕竟长安空虚,长久下去恐怕不妥。”长孙无忌建议道。

        李世民沉吟一下,点了点头道:“还是辅机想的周到,朕这就召集这些救灾功臣回朝,到时候定会论功行赏。”

        “陛下英明!”长孙无忌能够深受李世民信任,是因为不单单是因为他是李世民的妻舅,长孙无忌的政治智慧才是根本原因,一个小小的建议即能向军方卖好,又能在李世民面前表现。

        “陛下,这次抗旱十六卫手中有大批的打井工具,不知如何处置。”房玄龄出列道。

        短时间集中整个关中之力,一下子生产出很多的打井工具,眼下旱灾已经解除,打井的工作完全可以慢慢来,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打井设备。

        李世民想了想,这的确是一个难题,这些打进设备可以花了朝廷大价钱,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打造出来,光是支付铁料的费用,差点没有掏空户部,毕竟在这个时代,铁可以战略物质,价格昂贵的很。

        而且打井工具和压井对大唐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整个运用的好,大唐的农业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中各县每个县留下一百套打井设备,由县令组织青壮继续打井。其余的平均分发到大唐各道,普及关中抗旱之法。”

        李世民心头滴血道,这些打井工具怎么说也有上万套,那可都是真金白银的呀!不过为了长远的打算,这些投资也是值得的。

        房玄龄眼睛一亮,普及关中抗旱之法,那不是就是按户轮流打井的方法,这样最大程度保证了大多数百姓的利益。

        “是!”房玄龄领命道。

        “恭喜陛下,有此良方利器在,大唐再也不惧旱灾之害。”群臣齐声贺道。整个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一个是旱,一个是涝,其中危害最大,而且最频繁的正是旱灾,而现在旱灾再也不可能给大唐造成危害了。

        “哈哈哈!”

        李世民心中激动万分,这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战胜天灾,是在他李世民的统治之下实现的。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小说《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615 悯农诗人不悯农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