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都市言情>>盘点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TXT下载>>盘点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 第22章 华夏首个万国来朝!TXT下载

    盘点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 第22章 华夏首个万国来朝!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从前,世家豪门,哪怕是纨绔子弟,想要一官半职,伸手跟朝廷要便是!

        然而寒门之中,多少品学兼优,天纵其才之士,却只是因为不是豪门子弟,而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他们也有着一腔报复。

        也有着为国尽自己一份力的奉献之心。

        可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出生地微,从此就与朝廷无缘,与整个家国天下无缘!

        只能偏安一隅,当好自己的平头老百姓。

        从前,没有科举制度,想要出头是多么难?!

        想要成官成才多么难?!

        成功之人,不过凤毛麟角,与其说他们有文采,不如说他们行大运!

        究竟要有多么强大的运气,才能被朝廷看见。

        看见还不够,还需要真的能进朝中为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因为确立了科举制度,那么对于天下读书人来说,这便是拥有了跨界阶层的通道。

        寒门,也有出头之日!

        而这个举措,要知道,可是一直延续至今啊!

        哪怕是封建王朝都毁灭了,这个相当于高考一样的制度,还依然存在!

        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推广开来。

        可以说,隋文帝,功不可没!

        此时,万千古人还不知道后世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眼下,隋朝之后,因为科举,才入朝为官,成臣成相之人,全都无比感谢隋文帝!

        顿时,整个弹幕上,全都是清一色的蓝色文豪弹幕!

        唐玄宗辅臣张九龄:“感谢隋文帝!”

        “千年科考第一榜”,这一年大宋可靠,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次光辉时刻。

        这场考试,出了三位宋代最著名的诗人,还有三位宰相,三位文学史上的创始人。

        而苏轼,就是其中之一。

        此刻苏轼也虔诚拜谢:“感谢隋文帝!”

        后期拯救大明的张居正:“感谢隋文帝!”

        更有狄仁杰:“感谢隋文帝!”

        范仲淹:“感谢隋文帝!”

        王安石:“感谢隋文帝!”

        方孝孺:“感谢隋文帝!”

        宋朝八大家老师级人物欧阳修:“感谢隋文帝!”

        柳宗元:“感谢隋文帝!”

        文天祥:“感谢隋文帝!”

        王维:“感谢隋文帝!”

        白居易:“感谢隋文帝!”

        大明朱元璋爱臣刘伯温:“感谢隋文帝!”

        ……

        可以说,此后不论参加科考,是中了状元也好,还是只中了进士,几乎所有因为科考制度而走入仕途,从此名声大噪的各路文豪、大臣,千古流芳的文人们,全都在感谢隋文帝!

        一时之间,可以说隋文帝从之前的“小透明”,没有人知道其存在的皇帝,一瞬间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辉煌帝王!

        这让隋文帝杨坚自己都有些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毕竟这转变来得实在是太快了!

        而杨广整个人都笑疯了!

        “哈哈!父皇!你出名了!!!”

        “咱们后世那么多文豪都在感谢您呢!”

        “太好了!这下哪怕是我被骂得狗血淋头,也值了!”

        “这一次,全天下终于看到我们大隋了!”

        朱元璋也是赞许不绝:“隋文帝这项制度的开创,却是可以称得上是千古留名!后世子孙,代代受益!”

        朱棣:“一统天下,更是多少皇帝梦寐以求完成的大业!隋文帝,吾辈楷模!”

        康熙:“只是有些可惜了,这么一个光辉的王朝,二世就亡了!”

        “哎!苍天一瞬间将隋二世的王朝也称作是盛世,难道不是在反讽吗?”

        本来心情激动的杨坚才刚刚回过神来,但这时有人告诉他,“隋二世而亡?!”

        如果说一个人说话不信,但两个人、三个人都这么说,那一定是事实了!

        杨坚顿时就愣住了,眸光深邃,“你说什么?!朕的大隋,跟大秦一样,二世而亡?!”

        秦始皇眉毛直跳,也是逐渐暴躁起来:“‘二世而亡’,不要在朕面前提这四个字!”

        说起来,隋文帝跟秦始皇还真是在某些方面有些想象。

        就比如两个朝代,都是二世而亡;

        比如两个朝代,都曾经一统天下!

        并且是紧挨着的两次一统天下。

        第三点,两个人还都创立了不少功在千秋的大业!

        且一直能延续到后代子子孙孙的丰功伟绩。

        因此隋文帝手下的盛世拍第七,也实在是实至名归!

        【总评】

        【隋朝开皇时期,全国安宁,社会富足,南北民众都得以休息,在华夏中原长期分裂的状况下,出现了繁荣盛世!】

        【不论是三省六部制,还是开皇律、州县两级制、均田制、大运河、科举制度、长安城、洛阳城、义仓的创立,对后世华夏造成深远的影响。】

        【开皇之治,二十年间,天下无十,区域之内晏如也!】

        【考之先王,足以参踪盛烈!】

        ……

        众皇帝大惊。

        用白话说,这就是相当于“从没有见过这么盛况激烈的盛世!”

        这评价,不可谓不高!

        真是这盘点到前面,就越来越离谱了。

        才第七名,就已经夸得这么厉害了。

        如果是其他人夸也就罢了,可以当着乐子听一下。

        关键这是苍天评价的!

        是上天!

        是仙神评价的!

        自然各个皇帝都是各种羡慕、嫉妒!

        乾隆这才回过一些生气,看到这一幕,真是嫉妒得要疯了:“如果朕也能得到这样的评价该多好啊!”

        道光:“是啊!如果大清也能有这样的评价,哪怕只是一句,也不至于现在被万界嘲讽啊!”

        而崇祯也同样羡慕,人家也是从乱世之中拯救万千民众于水火。

        崇祯同样在恨自己,“为什么朕就这么软弱无能!”

        而因为隋文帝杨坚的盘点告一段落,此时的杨广,已经开始躺平了。

        “来吧,什么不察民情,不恤政事,什么横征暴敛,二世而亡,统统朝朕甩过来吧!”

        “朕已经做好准备了!”

        此时的阳光,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跳脱。

        然而更加有些内敛起来。

        毕竟他是明白自己做的那些事,怎么可能配得上跟父皇并驾齐驱?

        可能上天就是跟他开了个玩笑,之后就是对他一顿指责了。

        也在这时,关于第七盛世的第二个盛世,也开始盘点了!

        【古往今来十大盛世盘点】

        【大业盛世!】

        【在位皇帝:隋炀帝杨广!】

        【隋朝·大业盛世!】

        【入榜原因一:开创华夏历史上,首个万国来朝!】

        ……

        李世民噔一声,差点没从观圣台的龙椅上摔下来!

        李世民猛然站起,根本不敢相信地看着这一切:“不对!”

        “万国来朝,是我大唐首创!”

        “并且还是历史之最!”

        “怎么可能是表叔你?!”

        李世民更改历史改的,自己都快忘记了原来的历史。

        而此时的盘点,正好将他的记忆唤醒。

        画面一转。

        皇宫紫微城正殿——乾阳殿之中,隋炀帝杨广端坐于龙椅之上。

        气态威严,颇有华夏帝王独有的帝王霸气!

        而这时,各国使臣,鱼贯而入,皆穿着各异,神态拘谨,卑躬屈膝。

        虽然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地域不同,文化也不同。

        然而在华夏帝王面前,只有下跪称臣的份!

        行九州大礼!

        “端拱朝万国,守文继百王!”

        【百僚。突厥、吐谷浑、靺鞨、毕大辞、诃咄、传越、乌那曷、波腊、吐火罗、俱虑建、忽论、诃多、沛汗、龟兹、疏勒、于阗、安国、曹国、何国、穆国、毕、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等国一并遣使朝贡!】

        ……

        这一幕的出现,这一次,真是把诸位帝王们给震撼到了。

        万国来朝,这真是不是什么皇帝都能做到的!

        祖龙:“这么多国家,如果都是朕大秦的该多好?!”

        “朕的手都痒痒了!”

        汉武帝:“别说,如果朕也能接受这么多国的膜拜,那该有多好!”

        “但还是全都跟我大汉姓氏,再跪的膜拜比较好!”

        赵匡胤:“加一!还是将这些族人全都融入咱们华夏王朝比较好。”

        “一个国一个国,都不属于我们华夏中原,当是夜长梦多!”

        朱元璋:“这话咱赞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总之咱看过史书,之前没有人做到容纳这么多民族的王朝。”

        “就是不知道后世有没有哪个朝代,将这么多民族尽数归于华夏!”

        ……

        就在众帝王向往之时。

        杨广本人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等等,这万国来朝,不是……不是最基本的操作吗???”

        此弹幕一出。

        众帝王:“……”

        祖龙:“……”

        汉武帝:“……”

        赵匡胤:“……”

        朱元璋:“……”

        康熙:“……”

        雍正:“……”

        不过还是雍正性子最直,直接就挑明道:“@隋炀帝,不带这么嘲讽人的吧?”

        “不就是自己的盛世上榜了吗?这么说话有意思吗?”

        “如果哪个朝代都能像你这样万国来朝,那我们大清又怎么可能就这么结束?”

        “怎么可能被列强打得头破血流?”

        说这话,大清末代皇帝,不,是整个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宣统最有发言权。

        宣统看到这里,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

        “啊!如果我们大清还能像是这样万国来朝的话,什么狗屁列强,全都要跪倒在咱们华夏的脚下!”

        【入榜原因二:修建大运河!立不世之功!】

        【这是三千五百多里的大工程。】

        【工程大到什么地步?这条大运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条水系,并且只用了四年就全部完工!】

        【而代价也非常之大!】

        杨广脸色一黑,“来了,批判终于虽迟但到!”

        【代价之大,为这项工程服劳役的就有五百多万人!】

        【工程结束后,累死、病死、被打死的壮丁,就有四成、五成!】

        【五百多万人是什么概念,当时隋文帝在位时期,巅峰人口都不足五千万。】

        【也就是说,到了隋炀帝时期,全国有十分之一的人,都在为这条运河而挖掘。】

        【然而,当这条大运河开通之后,历朝历代的华夏人,都在受益!】

        【他任何人华夏的南北,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动脉!】

        【京城、扬洲、苏洲、杭洲的繁华,都是拜这条河所赐!】

        盘点一出,皇帝们无一不是在赞同隋炀帝的举措!

        祖龙:“运河的开建,是一个造福后世千秋的大业!”

        刘邦:“但也苦了当世的百姓啊!”

        汉武帝:“说起来,隋炀帝还是有些急功近利了,四年,实在是太快了!”

        李世民很难不赞同:“如果想要把握住这成为千古一帝的机会,那也需要结合天下实事,慢慢来,哪怕挖二十年,又有什么错?”

        赵匡胤:“挖三十年都不成问题!隋炀帝大方向是对的,只是有些太着急了!”

        朱元璋:“就是可惜了当朝的老百姓了!以他们的牺牲,换来后世万代的福泽!在这里,我们应该要感谢一下隋炀帝时期的老百姓们。”

        朱棣:“我们会时时刻刻记住他们的奉献,绝不会忘记。”

        ……

        众皇帝唏嘘不已,神色复杂。

        而杨广与乾隆、赵构之流比,唯一一个有点就是——

        他自知!

        也就是说,现在的杨广,是知道自己曾经犯得这些错误。

        回过头来,如果让他再重新走一遍当初的路。

        那么杨广绝对不会再干这样劳民伤财、急功近利的举措。

        运河可能还需要开建,但就像是李世民所说:“挖上个二十年,又能有什么?”

        “终究是朕太着急了啊!”

        而也是正因为他的这个自知,如今才第七有名。

        不然早就被苍天打到千古昏君之列了!

        【入榜原因三】

        【科举制度发展的延续!】

        【大业二年,杨广始建进士科,奠定了科举制度!】

        【这是华夏历史上,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

        【同时,杨广还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科举录取人数,使得有识之士,能够真正从草民,摇身一变,走入朝堂!】

        ……

        李世民看到这就越发生气。

        “其实科举制度,是在我们大唐正式发扬光大的!”

        “你们隋朝的科举,还是必须要五品之上官员的推荐才行,不是真正为寒门弟子而考虑的!”

        而这时,李治悄声说道:“那个,父皇,没有鸡,怎么会有蛋呢……”

        李世民瞬间眼睛睁大,“你个不孝子!当面掘你老子?!”

        李治:“不敢不敢~”

        其实李世民和李治说的话都没有错。

        隋朝时候的科举制度,还不是那么完善,并且也不是那么放得大开。

        而在唐朝,科举制度才正式有了雏形,发扬光大,对于寒门子弟,算是有了向上跨越阶层的途径。

        可是,就像李治说的。这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起源问题了。

        如果没有大唐在隋朝的基础上,发扬光大,那么也许科举制度也不可能在大唐就发展壮大。

        也许还会晚上些年。

        历史没有如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大唐捡了个便宜,这功劳虽然有他一份。

        但是众文豪感谢隋朝皇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紧接着,盘点继续。

        【入榜原因四】

        【怒怼倭国!】

        ……

        顿时,所有皇帝都有些惊了。

        祖龙:“嗯?倭国?这是什么朝代?谁能给朕解释一下。”

        对于秦始皇来说,这些后世出现的名词,他几乎听都没听说过,毕竟都是在他后世发生的事情。

        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而让祖龙奇怪的是,这苍天盘点,竟然单独将这一个国家拿出来当背景板,说明这其中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不然怎么可能单独拎出来说?

        刘邦同样也不清楚:“朕不知,后世子孙出来解释一下。”

        汉文帝:“这个国家反正朕不知道,@汉武帝,孙子,出来解释解释。”

        汉武帝:“拔剑四顾心茫然。”

        西汉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别看朕,朕也不知道!”

        而这时,刘秀站了出来:

        “老祖宗们……我知道。”

        “倭国,是朕给那个海岛小国赐的名。”

        隋炀帝:“是的,没错。”

        祖龙:“海岛小国?莫非是朕命徐福去到的那个原始小岛国?”

        “当时他们连火都不会生,靠吃树皮和野味过活。要不是徐福过去教他们农田技术,他们连饭都还吃不饱。”

        “没有想到,后面竟然进化成一个国家了?”

        说到这,宣统更恨了!

        死死攥着拳头。

        “他不仅是进化成了一个国家,而且对全世界来说,还罪恶滔天!”

        祖龙、汉武帝、李世民、朱元璋等等一众皇帝瞬间惊住!

        祖龙:“罪恶滔天?这话怎么说?”

        秦始皇第一个问出来,毕竟他真的难以想象,那么一个原始小岛国,能对于全世界来说,干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而就在后世想要回答之时,但又害怕泄露天机,被苍天直接踢出天幕盘点。

        所以一时之间,竟没有人敢说。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霓虹干的那些事,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他们犯下的那些罪恶,怎么可能简单用三言两语的弹幕就能解释得清楚?

        而眼下,入榜原因四,怒怼倭国的盘点开始了!

        众皇帝正襟危坐,屏息凝神。

        倒要看看,这小岛国,想要掀起多么大的风浪!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盘点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小说《盘点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盘点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 第22章 华夏首个万国来朝!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