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贞观天子TXT下载>>贞观天子>> 第四十二章 年终事又起TXT下载

    贞观天子: 第四十二章 年终事又起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虽然嘴上一直不服气长孙无忌因为秦王妃的缘故逃过一劫,但是在大哥的严厉警告之下,他也不是什么愣头青。

        皇帝的私事,少管为妙。

        关于许敬宗和长孙无忌的事情,随着长孙无忌悄然离开长安,这么的也就过去了。

        随着时间渐渐接近年终,这件事情终究是渐渐平息。

        李智云也从这件事情上收回心神,再度沉浸在处理朝政之中。贞观四年这一年,大唐百姓过的远比前两年舒服,而因为天灾渐渐消弭的关系,朝廷也是松了口气。

        今年的朝廷府库,虽然没有多少钱粮积累,但是相比较前两年大把大把的拿钱拿粮食出去赈灾,好了不知道多少。

        而草原彻底平息,大唐也开始从草原疯狂吸血,大量的牲畜被唐商以廉价的羊毛衣或者大唐的特色产品购买回来。

        没有草原的压力,北边的边防也是大量减轻,这又给民部减少了一笔支出。

        总的而言,今年是欣欣向荣的一年,不说如何好,但是也没有前两年那么坏。

        据李智云估计,再过个一两年功夫,大唐的国力应该就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线。

        而他现在要做的也很简单,那就是与民休息,尽量不要去打扰百姓的生活生产。

        只要给百姓一个正常的耕作环境,一切都会渐渐好起来。

        长乐殿。

        在这个临近年终的日子,杨皇后也是越发忙碌起来,忙着宫中用度的采买,忙着处理后宫之事。

        皇帝呢,躺在榻上,两只手时不时捏着肚皮,一副躺平摸样。杨皇后看见皇帝这般惫懒,又是心疼又是看不过眼。

        “陛下若是无事,何不帮帮臣妾呢。”她有些幽怨的说。

        李智云摇摇头,“好夫人,且让为夫休息休息。”

        闻言,杨皇后忍不住一笑,倒也没有继续强迫他帮助自己。她也知道自家丈夫处理朝政累坏了。

        李智云双目愣愣的望着穹顶,过了一会儿,忽然说道:“工部的杨尚书向朕乞骸骨,你说,朕要不要答应?”

        “祖父?”杨皇后问。

        “嗯。”

        杨皇后想也没想,直接道:“祖父年纪确实不小了,继续留在尚书之位上也是不妥,臣妾也是心疼他一把年纪还在劳累。如果可以,臣妾希望他能放下这些,回去修养。”

        “你同意?”

        “臣妾是觉得祖父年纪大了,不适合继续留在尚书的位置上,若是因为精神不济,导致工部事务处理不及,岂非是给陛下添乱?

        而且,臣妾前些时候也听说朝中有些流言蜚语,此时祖父若是乞骸骨离开,倒也能刹住这股暗流。”

        所谓的流言蜚语,说的是杨恭仁和杨士贵二人同在中枢,十分的不妥。

        李智云呵呵一笑,“吾妻甚贤也。”

        杨皇后微微一笑,千娇百媚的看了他一眼,继续伏桉处理着事务,似乎刚刚说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不值得放在心上一样。

        将杨士贵放在工部尚书的位置上,不过是一个过渡,或者说是李智云一时没空去寻找合适的人选。

        杨士贵年纪确实有点不小了,该让他颐养天年了。

        不过,该让谁来担任工部尚书呢?

        由于百工监的出现,现在工部已经不再研发新型战争兵器或者是其他器械,而是一心一意修水泥路,架桥,修缮宫殿,做些基础建设工作。

        不过,这依旧是个很重要的位置,六部尚书之一,岂能不重要。

        思来想去,他一时之间还真没什么特别好的人选。

        宇文儒童现在是研发组的组长,基本上一心一意沉浸在研发李智云给他的各式图纸里面,根本没心思去掺和朝政。

        而其他人,牵扯的又有点多,不能脑袋一拍就决定谁来做这个工部尚书之位。

        不久后,杨士贵在贞观四年最后一次大朝会上请辞,皇帝再三挽留,杨士贵再三拒绝。于是,皇帝同意,并加封杨士贵为隆国公,赏赐金银绸缎。

        同时,任命给事中杜楚客为邓州刺史。

        工部尚书之位空缺出来,让朝廷诸公再度涌起心思。纵然这是六部之中排名不显的工部,可一部尚书之位,还是非常诱人的。

        因为自贞观皇帝登基以来,凡晋升相国的,多少都有在六部任职的经历。

        朱雀大街。

        “热汤条儿!滑嫩的热汤条儿。”

        “鲜鱼汤,喝一口暖身暖心。”

        “瞧一瞧看一看,水磨手抓饼”

        小贩们推着小车,在大街上叫卖。

        以往,朝廷是不允许小贩们在朱雀大街摆摊,但是后来李智云决定,年节的十几日,允许小贩们在朱雀大街叫卖,算是给长安添加点过年的气氛。

        “两份鲜鱼汤。”

        “好嘞,贵人您稍等。”

        两名官员在路边停下,叫住小贩,要了两份鲜鱼汤。

        俩人裹紧大氅,各自端着鲜鱼汤,立在路边,一边喝汤一边说着话。

        “韦兄,此番工部尚书之位,你觉得谁能拿下?”王珪抿了一口鱼汤,暗道好鲜。

        “怎么,王兄有心?”韦挺两只手捧着茶碗暖手。他目光落在小贩的煤炉上,心道皇帝陛下可真是厉害,拿出的蜂窝煤,竟是给长安的小贩们多了一条生财之道。

        王珪毫不避讳的问道:“你就没想过?”

        “想过。”韦挺承认,喝了一口鲜鱼汤,在这寒风里,只觉得通体舒坦无比。

        接着道:“可是,你要知道我们的身份,陛下会不会用我们还是两说。”

        作为李建成的旧臣,皇帝虽然重用他们,不歧视他们,但实际上他们的‘过往’却是一直存在,始终都有一点尴尬。

        王珪摇头道:“不然,房玄龄贵为刑部尚书,还曾经是秦王心腹呢。”

        “这不一样。”韦挺说。

        他们当初可是跟着李建成造反,遭到陛下的镇压,而房玄龄那算得了什么,毕竟早死的秦王可没造反。

        王珪咕噜咕噜喝掉烫嘴的鲜鱼汤,取出六枚铜钱,连同空碗一起交给小贩。

        “既然你有顾虑,那我们就不必再说了。”

        说着,他转身离去。

        见状,韦挺摇摇头,喝光鱼汤,将碗交给小贩,追着王珪而去。

        “王兄,你等等。”韦挺追上他,二人齐肩,说道:“并非是我有顾虑,而是我觉得我们谋求的机会不大。”

        “总要试试,否则,你我还要蹉跎多久?”王珪道:“看看杜如晦吧,现在都是尚书左仆射了,我们再不努力,将来只能一辈子仰人鼻息。”

        杜如晦么。

        提起这个,韦挺也是一阵沉默。作为皇帝的潜邸大臣,以杜如晦受到的信重,和他自己的年纪来看,此人最起码要在尚书省主官位置上待十几年。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贞观天子,小说《贞观天子》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贞观天子 第四十二章 年终事又起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