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贞观天子TXT下载>>贞观天子>> 第三十四章 中枢换人以工代赈TXT下载

    贞观天子: 第三十四章 中枢换人以工代赈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频发的自然灾害,让大唐损失惨重。这个时候,有人不禁暗自心惊,若非早早解决突厥,现在指不定要发生什么大事呢。

        而李智云也趁着这个机会,改革了中枢,调整了官员位置。

        首先是三省。

        杨恭仁提拔为中书令,李叔良也为中书令。裴矩为门下侍中,陈叔达为纳言。

        裴寂、唐俭,因赈灾不利,自请辞官,贞观皇帝挽留不成,故允他们乞骸骨。

        后,尚书省左右仆射空缺,朝野人心思动。

        在六月,贞观皇帝调梁州刺史杜如晦,金州刺史薛收入朝,暂代此职。

        于九月,以赈灾之功,正式任命杜如晦为尚书左仆射,薛收为尚书右仆射,掌管六部。

        至此,新一轮政事堂格局确定。

        以权力而言,中书令较大,不过军政大权都在李智云手里,故中书令权柄被削弱。

        门下省掌机要,议国政,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又能限制中书令。

        最后的尚书省,则是执行机关,李智云交给了他的绝对心腹。是故以权力而言,李智云完全可以直接撇开中书门下,直接向尚书省发令。

        故而,相权被再度削弱,君权得到加强。

        其后便是六部,吏部仍旧是由独孤晟担任尚书,不过因为灾害降临,不少官吏赈灾不利,遭到御史台弹劾,大理寺审查,独孤晟这個吏部尚书做的很不稳。

        民部尚书温彦博,因为有贞观皇帝从内帑拿钱帮助他赈灾,是故他干的比较出色。

        刑部尚书皇甫无逸告老,由黄门侍郎房玄龄担任刑部尚书。

        其余工部、兵部、礼部,无变动。

        除此之外,原属隐太子和秦王的旧人,李智云也提拔了其中的一些人。

        王珪为尚书左丞,韦挺为黄门侍郎,唐临等人也都因才制用,或在长安,或在地方为官。

        此次官员调整,最受争议的,最让人无可奈何的,就是尚书左右仆射的人选。

        杜如晦和薛收,贞观皇帝的从龙功臣。

        他们在地方干的也还算不错,只不过贞观皇帝是直接把他们任命为宰相,这让很多官员心里面不爽。

        但是也无可奈何。

        毕竟,皇帝已经很给他们面子了,没有一登基直接把六个相国全部换掉。

        因为有在地方为官的资历,杜如晦和薛收坐镇尚书省,执行皇帝命令,底下的人也不敢如何小觑。

        关中赈灾,以工代赈。

        做的什么工呢?

        修路。

        修水泥路!

        新丰。

        “此番修建的水泥路,主要以联通京畿各官道为主,宽两丈余”民部尚书温彦博对着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介绍。

        杜如晦一边听,一边踩踩脚底下已经晒干的水泥,心里面的震撼无以复加。

        他曾随皇帝见过水泥,但是铺路出来,他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坚硬的道路,就算是暴雨行车,那也是如履平地。

        陛下说的真对,百工技艺可改变生活啊。

        听完后,杜如晦问道:“此物由来,只怕不易。”

        温彦博颔首,言道:“开凿石料,颇耗人力,好在有突厥奴隶可用。铺路较为轻松,由关中百姓执行,还算相得益彰。”

        杜如晦笑着道:“陛下真是物尽其用,原先朝野百官都认为不该接管突厥奴隶,现在看来,陛下有先见之明。”

        温彦博道:“其实大家不是不想用,而是担心突厥人太多,浪费本就不够的粮食。但是咱们陛下,哈哈。”

        说到这里,他笑了一下,而后低声道:“左仆射还不知道吧,关中百姓铺路食饭,突厥奴隶只能食粥与草,饿死累死者,不计其数。”

        “无妨,蛮夷贱类,合该如此。”杜如晦浑不在意。

        只要死的不是唐人,管它死多少突厥人。

        一开始,突厥人反抗的很激烈。但是,手无寸铁的他们,面对大唐士兵,结果不言而喻。

        在杀的人头滚滚之后,剩下的突厥奴隶老实了。

        乖乖的干活。

        温彦博道:“陛下在前面等你,我先回去,组织妇孺前往织工厂房帮忙。”

        物尽其用,男人修路,女人可以织布。

        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做法,女人们在织工厂房学会运用新式织布机以后,她们有条件的可以在家里造一个出来,如此一来也能织布换点粮食,普及新式织布机。

        “温尚书请便。”

        温彦博走后,杜如晦整理衣襟,走到亭子中。

        “臣参见陛下。”

        贞观皇帝抬起头,露出年轻而英俊的脸颊。

        “克明,朕是微服而来,你称呼我公子便可,坐吧。”

        “谢陛下呃,谢公子。”

        杜如晦坐下后,看着贞观皇帝,问道:“公子,先前臣与温尚书巡查水泥路时,有一事不解,请教公子。”

        “说。”

        “为何要在水泥路旁留下宽三丈许的空地?”

        “原来是这件事情。”李智云问道:“克明可知秦轨?”

        杜如晦思忖片刻,言道:“公子说的是驰道?”

        “不错。”李智云道:“不过,我不用驰道,用的是轨道。待将来条件成熟,会有一条专门供马车赶路的轨道,车轮契合轨道,无使之偏离路径。轨道以水泥浇筑,精铁铺就”

        待李智云洋洋洒洒的说完后,杜如晦提醒道:“陛下,精铁贵重,只怕”

        “所以,我才说条件成熟嘛。”

        “原来如此。”

        李智云想的,自然不只是马车轨道,他真正准备的是火车轨道。现在太原挖煤的突厥奴隶越来越多,煤炭开采量也越来越大,燃料条件已经步入正规。

        他怎么可能不准备火车计划呢。

        只不过,要想把蒸汽机搞出来,并应用到火车上,最低保守估计也要三四十年,否则绝对不可能。

        但是不要紧,李智云觉得自己在位的时候,应该能把这一切布局完成。

        “对了,那些突厥人的尸体,你们焚烧了吗?”

        “烧了,全都已经掩埋。”

        “很好。”李智云道:“必须烧掉,否则容易滋生瘟疫。”

        “是。”

        顿了顿,李智云笑着道:“还是你和薛收在身边,我才能真正放心呐。”

        杜如晦会心一笑,眼中露出感激之色。

        皇帝到底还是更信重他们这些潜邸之臣。拿他和薛收来说,直接从地方空降成宰相。

        虽说,他们也是按照程序走的,没有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但是皇帝这般的信重,还是让杜如晦十分感动。

        便在此时,一女款款而来,奉上茶水。

        “左仆射请用。”

        杜如晦抬头看见来人,旋即低头拱手,“谢长孙夫人。”

        来人不是别人,乃是秦王妃长孙氏。不过嘛,现在皇帝身边的近臣,都称呼她为长孙夫人。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贞观天子,小说《贞观天子》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贞观天子 第三十四章 中枢换人以工代赈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