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崇祯大明TXT下载>>崇祯大明>> 第三百一十七章光直下、蛟龙穴(九)TXT下载

    崇祯大明: 第三百一十七章光直下、蛟龙穴(九)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骆爱卿老成之言,那就再等等,也让王冲的那些即将转业的将官们多真被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点道理崇祯还是有的。

        像南京的那些人,狗急了跳墙似得,一天征兵,一天训练,第三天就拉到战场上的扯淡做法,居然也能够取得胜利。

        崇祯不用仔细的去想,当时的战斗,到底会死多少人。

        与其说是一场战斗,还不如说是用人命堆积起来的胜利。

        崇祯把目光又放在了背后的地图上。

        "道院来消息说,火箭已经制作成功了,按要求,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在火炮之上,成本也下降了不少,就是只能消耗一次,你对这事怎么看?"

        这个问题,他已经单独的问过许多人了。

        李长庚认为,这种一次性消耗的火器,根本就没有必要装备在每一个队伍当中,使用起来麻烦不说,运输也很费劲。

        更不要说保养和维护了。

        和现存的火炮相比,只有在制造时的费用,算是唯一的有点--便宜。

        如今的大明,识字的人很多,懂数算,还能够熟练运用的人就很少了。

        要是再成立一个火箭营。

        怕是又要消耗为数不多的人才。

        而晁刚的想法就很简单了,只要是威力巨大的火器,就必须装备在军队中,就算是不用,拉出去吓唬人,也是很有必要的。

        有没有是一回事。

        便宜不便宜又是一回事。

        而晁刚的说法,也很符合如今大明军队中的主流想法。

        在超远距离打击敌人,然后火炮接着,最后就是火枪,能够多少敌人近身?

        除非敌人也有和大明差不多的火器。

        至于王冲的说法,就是暂时大明不需要火箭,等到需要的时候,在建设这个军营不迟,而且还可以把多余出来的人才,用在最合适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

        而且都站得住脚,总的来说,暂时不建立这样的火箭营,是占据了大多数。

        这就让崇祯很纠结了,他心中也知道大明如今的现状。

        人才缺少,火箭的技术还不成熟,成本下不来,保质期还很短,这些都是问题,可要是在他的手里不建设的话,他怕以后想要建设时。

        阻力会更大。

        在以前的朝堂之中,也不是没有有远见的人,可面对火枪,面对工匠,还不是一样的无视了这些人和物的巨大作用?

        位子和脑子,从来都是不匹配的。

        重要的是,到了现在,还会有人来拿祖宗法度说事。

        他要是不同意,自己现在打下的基础,也有很大的概率会人亡政息,可要是同意了的话,有该如何去改变整个大明的现状?

        崇祯你可以不在乎自己身上的骂名。

        民间的各种话本,什么剧情都有。

        可他不能不在乎,自己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台子,会被一阵风刮走。

        或许是他想的有点多,可不得不防是他唯一能做,也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皇上可以不设立一个专门的火箭营,不过可以在皇家学院开设这样的一个课程,相信时间久了总会有人喜欢火箭这一个新的火器的。”

        骆养性在之前也有过这样的耳闻。

        就连守卫京师的卫武军,现在都快要成为一个空架子了,哪还有余力去干别的事?

        可要是全面的否定皇上的想法也不可取。

        谁能够保证,皇上不会下定决心,一定要搞这个?

        虽然目前看来,火箭的威力很大,可他面对周围那种被火枪兵包围的敌人,根本就起不到多少作用。

        道院的研究他不是很看得明白。

        可在他的认知当中,哪有一次性就被消耗掉的火器?

        那要是以后打仗,打的又会是什么?

        大匠的技术?

        还是国家的钱财?

        “开设一个专科吗?”

        崇祯摸着下巴思索着,教育也是他很看重的一个项目。

        百年育树十年育人。

        这就是目前大明教育的现状,它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为了能够治理地方,崇祯已经用了揠苗助长。

        而在大学当中开办一个专科的话,也而不是不可以。

        不但可以减少开支,还能够培养出来更加专业的人才,当前的大明或许用不上,可以后也就有了关于火箭的坚实底子。

        “皇家军事学院已经开办了不少的专科,多设立一门似乎也而不是不可以,那就这么办了。”

        不过随着皇家军事学院的不断扩招,无论是人才,还是专业性,都有了更多的提升。

        继续放在西安府,也不知道还合不合适。

        崇祯决定,找个机会,好好的和几位将军们谈谈这个问题。

        “皇上圣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

        骆养性立刻打蛇随棍上恭维道。

        “你啊,就是心眼多,对了,刘兴祚和刘文秀已经在复州那一带,打开了局面,多注意一下建奴的动向,这么久了,皇太极都没有想办法越过辽河,朕可是有点不放心。”

        正面越过辽河,难度应该很大,可要是从背后渗透。

        那么大的愉快地盘,到处都是漏洞,想必会轻松许多。

        崇祯不是搞情报的,只是从地图上,想当然的认为这样的搞法,应该可行。

        不就是多试试吗。

        失败了也算是总结经验。

        “臣回去就召集人手,准备向建奴渗透。”

        “暂时不用勉强,人员的安全最重要,事不可为就立刻撤退,这些人只好能够活着回来,本身就是一身的经验。”

        “臣领命。”

        走出皇宫的骆养性,抬头看了看晴朗的天空。

        往年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刮起了恶风,沙尘漫天。

        今年随着各处植树造林,这样的天气状况,已经好转了许多。

        “没想到,植树造林,就是为了保持水土流失?道院研究出来的学问,还真是神奇。”

        想罢,骆养性摇了摇头。

        在御书房,皇上让他向建奴渗透,工作不是很好做,他一开始生怕皇上一拍脑袋,说是不惜代价必须达到要求的。

        那样的话,锦衣卫的损失可就大了。

        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元气。

        在这么折腾一下,那就是继续伤筋断骨。

        好在只是让他们对渗透别的国家,积累一些经验。

        坐上了等在宫门外面的马车之后,骆养性又想到了已经到了京师的刘香,就有事一阵头痛。

        若是刘香弄出一点事端,找个借口,抓进牢房,那都是很简单的办法。

        可惜的是,人家是读《大明律》的。

        你说你一个海盗头子,杀人放火不做了,却开始读大明律,到底是要闹哪样?

        不管吧,是个麻烦。

        管吧,人家又没有触犯律法,莫须有在如今的大明可是被禁止的。

        “去上将军府。”

        “是,大人。”

        **

        上将军府。

        是崇祯赐给王冲的府邸。

        许多人都在猜测,上将军到底有着怎样权利范畴。

        王冲在回京之后,所有人就都知道了,少将军和上将军的区别。

        那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自己可以组建自己的班底,一共给了五百人的名额,以此来保护自己家人的出行。

        军饷可以走军部,不过这些士兵就要受到军部管束。

        也可以自己掏腰包。

        那样的话在,这些士兵就算是他们王家的私兵了。

        在大明从来都没有过这种先例,却被崇祯给率先弄了出来。

        让某一家有了自己的私兵,这还得了。

        然而朝堂之上是暗流涌动,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这个不行。

        可在崇祯身边待得最久的王冲一人的时候,却在呆呆的躲在书房苦笑。

        兵权是个好东西。

        可这种兵权,拿在他的手中,那就是一个烫手山药。

        尽管他“很不小心”的看到过,也听到过,皇上说是要再次拿起“分封制度”,现在给他军权,不过就是在为以后的分封做准备。

        皇上有张很大的地图。

        地图上的大明很小,外面有着一片巨大的空白。

        而那些空白,最近一段时间,就在他的脑子里,不但的徘徊。

        “哎,分封啊,很远的,怕是后半辈子要吃苦了。”

        王冲揉了揉鬓角。

        卫武军的将官们,已经全部都分了出来,正在加紧训练治理地方的某些要领。

        “总算是有了空闲,去陪陪卞玉京了。”

        王冲收拾好桌面的文件,转身出门。

        然而还没有等到他找到卞玉京她们,就被骆养性堵在了门口。

        “见到你,我就觉得没有好事,刘香来京师的消息,我已经看到了,还有些什么事情,说吧。”

        王冲瞪着眼睛,看着登门拜访的骆养性。

        “和刘香无关,这次就是想要王将军,派几位厉害点的手下,给我训练一批锦衣卫。”

        上一次,四郎村发生的案子,让骆养性意识到,自己的锦衣卫当中也得有能人。

        所以求着王冲给训练了一些。

        用起来是真的不错。

        特别是在一些复杂的环境之下,这也是南京和福建之外的小夏,为何能够迅速传递的重要原因。

        而这一次是要从复州开始向着建奴渗透工作。

        那么需要的人才,就他手底下那些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真的有点拿不出手。

        “又要训练?上次不是已经训练了三百人吗?怎么?又不够用了?”

        “全部派出去荆州了。”

        王冲想着骆养性,把卞玉京姐妹保护的不错,最烦人的王士琇,也远远的被发配到了湖广一带。

        这个人情他必须得还上。

        “成,你准备好人,我明天就派手下过去。”

        “那就多谢了,顺便说一句,卞姑娘现在正在东门桥那一带逛街,同行的还有陈姑娘。”

        “那个陈姑娘?”

        “你说还有哪一个陈姑娘?”

        王冲一呆,那么一点的小孩子,被称作为姑娘,他差点都没有反应过来。

        “不是在上小学吗?”

        呆愣了片刻,不解的问道。

        “你的消息过时了,人家学习好,现在已经在上中学了,还有,今天是学校休学的日子。”

        骆养性拍了拍王冲的肩膀。

        让他看着办。

        是要陪着陈姑娘逛街,还是立刻给他找人训练,这都由王冲决定。

        感觉自己今天的越会,已经没了指望。

        王冲眼神奇怪的看了骆养性一眼:“你是故意的?”

        “你可以不信。”

        “好吧,我立刻就给你找人。”

        “这就对了吗,一群小孩子一起逛街,有什么好玩的,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会理解能够找到借口出去工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是一件很重要的手段。”

        骆养性一副过来的口闻,说着每一个结婚过后的安仁,都要学会的绝技。

        就连皇上,不都是隔山差五的住在外面?

        更不要说他们这些大臣们了。

        谁的身体是铁打的?

        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说,还不能够深切的体会到,其中的奥秘。

        **

        繁华的京师。

        人流如织,只是街道上整洁的,没有一位吆喝着叫卖的小贩。

        刘香走在平整的水泥铺成的街道上。

        两旁新栽的树木,在微风中,发出沙沙的响声。

        小孩子们围着固定好的大树,转着圈的玩闹。

        老人则是坐在树下,悠闲的下棋。

        两旁的店面里面。

        差不多都是人满为患。

        “老大,前面就有一家书店。”

        刘香的一名手下,一直都在记得,自己的老大,想要购买一万册大明律的愿望。

        还没有在京师的繁华中,回过神的刘香,扭头向着手下指出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家书店。

        “走,进去问问。”

        在花钱这一方面,刘香自认为不落郑家。

        说一万册,就一定要购买到一万册。

        书店很宽敞,装修的,也都很豪华。

        在刘香的眼中,这就是豪华。

        宽大的琉璃窗,就这么一块琉璃,都不知道要花费多少银子才能够置办的起来。

        本来是某些园林中,最重要的装饰材料。

        可在京师,似乎这样的琉璃窗,已经成了每一个店面的必须品。

        书架林立。

        只有在出口处,才有一个收钱的柜台。

        而站在柜台背后的则是这家书店的老板娘。

        至于老板,从来都是出苦力的,现在正在“哼哧哼哧”的搬运书籍。

        一身儒衫,已经被汗水给打湿透彻了。

        额头上的几缕头发,倔强的黏在了一起,让一身儒雅气质的中年人,也多了几分倔强。

        里面还有三张小桌子,桌子旁边已经坐满了人。

        都在安静的看着手中的书。

        不时也有人走向了柜台结账,但更多的则是,在看了一会书之后,又把书放了回去。

        刘香站在门口,完全看不出来,这家书店,是如何赚钱的。

        看书的人很多,买书的人很少。

        猴年马月才能够赚的回来那一大块琉璃的钱?

        “掌柜的,这里有没有大明律?”

        一名手下上前询问。

        大明律不是一般的书,想必也只有不一般的地方,才能够买得到。

        “有,不知这位客···壮士,是要买书,还是看书?”

        老板娘低声细语的问道。

        书店最讲究的就是安静,自己以前以为跟了一个儒生,这一辈子就吃喝不愁了,谁知道,现在这世道,儒生一点地位都没有。

        好在京师街道改造,拓宽的时候,自己的家里,刚好在街面上,分到了一个门面,一间宽大的住房。

        (本章完)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崇祯大明,小说《崇祯大明》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崇祯大明 第三百一十七章光直下、蛟龙穴(九)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