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崇祯大明TXT下载>>崇祯大明>> 第三百九十章何人拏攫银河决(八)TXT下载

    崇祯大明: 第三百九十章何人拏攫银河决(八)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崇祯大明

        科学,袁可立早就知道这个词汇。

        而且是从报刊上知道的。

        可知道归知道,只有亲眼看见过,科技是如何改变大明的,袁可立才会深刻的明白,这种新鲜事物,到底有多么的强大。

        虽然现在大明四处都在受灾。

        然而,随着某些技术的发展,却也在渐渐的恢复着。

        速度慢了一点不要紧。

        只要能够看得见变化,那就说明大明一直都在强大。

        轰轰烈烈的湖广赈灾,说实在话,是吓到了不少人,迅速的动员能力,迅速的补给能力,还有维持秩序的军队推进。

        更有懂得恢复生产和秩序的官吏。

        没遗言够仿佛他看过的那些工厂一样。

        行云流水,没有任何的卡顿。

        这在每一朝的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而是用在这上面最多的就是科学。

        科学的演算配给,科学的行军路线和赈灾方案,还有科学严谨的恢复生产。

        做到了这些,秩序不需要多指挥,也就渐渐的自然恢复了。

        据骆养性汇报的某些消息,在没有受灾的地方,某些百姓们还在盼着遭灾呢?

        实在是奇怪的不行,之前是盼着自己住的地方有人造反,后来就是遭灾。

        就是为了让皇上的目光挪动一下,看他们这些受苦人一眼,然后这样就能够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即便现在已经进入秋天了。

        袁可立仔细的想了想,视乎没什么毛病。

        雍州遭灾了,还闹了贼匪,皇上去了一趟,贼匪没了不说,就连当地的灾情,也一块缓解了。

        虽然当时,只是能够让所有人吃口饭。

        还不算是吃饱。

        可到了半年之后,已经没有人会因为饥饿,而饿死人了。

        如今更是有活干,身上有闲钱。

        说一声盛世都不为过,虽然那地方,还是旱灾没有停歇,可在天灾面前,似乎都没了那种要人命的危机了。

        那时,道路不畅,消息的传播,还不是很快。

        然而,等到建奴入关,京师危机的时刻,皇上回到了冀州,事情就立刻有了绝大的转机。

        虽然有小道消息说,皇上当时是带着兵,走错了路。

        可不管怎样。

        只要皇上在的地方,就不会有贼匪,不会有兵灾,更不会有天灾。

        即便是天灾事实上依然存在。

        可百姓们不管那么多。

        天塌下来又如何?只要崇祯在的地方,这些百姓们就不怕。

        盲目的信任。

        民间的口碑立刻就起来了。

        而在崇祯打算对衮州动手的时候,临近冀州的百姓们都是心中激动,只有远一些人人,还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现在再有人前去衮州的话。

        就会发现,面目麻木的人,已经都重新活了过来,根本就没有崇祯一开始担心的那种,衮州的人当兵和做官,是没有任何的活力了。

        袁可立一时间沉默的想了很多。

        之前他就在痛恨在自己已经老了,现在就更加痛恨自己的年纪。

        为何不是在最好的年纪,遇到这样年轻的皇上?

        “袁老,袁老···你老怎么了?我不就说了一句,给自己太子攒点奶粉钱吗?该不至于让你想不通吧。”

        崇祯走了一段路,忽然发现身边,一直说个不停的袁可立,不知不觉的就没声音了。

        回头才看到,原来是站在树下不走了。

        叫也叫不醒,还以为人老了,是身体出现了大毛病,崇祯正打算叫他的医疗队来看看的。

        “呃···哦···奶粉钱?”

        袁可立楞了一下神,很快便想起两人交谈的都是些什么。

        “皇上的这个奶粉钱,可是足够几代人用的了。”

        说着摇头苦笑。

        现在的奶粉和奶瓶都不便宜,只要随着道院科学的研究不断的进步,这个高昂的价格,很快就会降下来。

        到那时。

        受益的可就是全天的的百姓了。

        就像几年前的那一场养鸡,养鸭,养鹅的场面一样。

        现在谁家里没有一两只会下蛋的鸡?

        听说现在已经有商人,在盘算着养更多的家禽,有没有利润可言,要是以后家禽再多一倍的话。

        现在的一些小孩子,每天的一颗鸡蛋。

        就要被换成一只鸡腿了。

        依然和鸡蛋一样,还是免费的那种。

        “什么几代人,我现在儿女都快要有好几个了,转个几代人,那还不得上千,就这点奶粉钱,几代人肯定是不够的。”

        崇祯说的认真,袁可立却在苦笑。

        什么都经不起算计,只要认真计算了,还真就不够几代人用。

        “这么说,皇上还得多赚一点才是,免得后辈人埋怨前辈人没有给自己攒下家当。”

        “那可不。”

        “有没有好点的生意,老夫也要给自己的重孙攒一点。”

        “生意多的是,据我所知,你儿子现在正在和别人合伙开办了一个工厂吧,如今的生意还算不错。”

        “你说的就是那个土豆片?”

        “好像是的。”

        “哦,还不算败家,知道从正道上挣钱。”

        **

        大明的变化,随着湖广赈灾,传播的也更快。

        特别是关于工厂这一方面的。

        扬州水系发达。

        现在在干旱的季节,水运能力根本就不足。

        需要架桥的河道就很多,为此张国维是调来了少的能工巧匠。

        一边建设各县的水泥厂,一边就在筹划着架设桥梁。

        新的桥梁肯定是需要新的材料。

        而水泥搭桥,张国维已经有过成功的经验,可那都是短距离的架桥,想要更长,他的能力就不足够了。

        “湖广几百万人,被张部长指挥的如臂使指,要是张部长领兵打仗的话,也一定是一员大将。”

        陆鸿轩很年轻,年轻人就有年轻人的毛病。

        譬如说:年轻气盛。

        尽管跟随着他一路的孙承宗是一位老人,一位有本事的老人,可要想让他服气就很不容易。

        扬州的赈灾,孙承宗几乎没有出上多大的力气。

        本来预计的那种需要震慑的用兵手段,一点都没有用到。

        和雍州,冀州接近的版型们,都像是欢迎王师一样,就差敲锣打鼓,放烟花了。

        他们知道,皇上的目光终于看过来了。

        而中心的那些百姓们,则是正在人心惶惶的时候,忽然就有人告诉他们,只要跟着队伍走,就会有吃的,有喝的,不会再挨饿。

        许多时候,人在迷茫的时候,只要有人给指出一条路来。

        即便是绝路,也依然会有人踏上去。

        更何况是一条活路。

        也就只有靠近南京那一带和江西,广西那一带的人手了点罪,其他的都是没遭多少劫难。

        算是朝廷的反应快。

        保住了绝大部分人的性命。

        然而随着越往湖广的中心地带走去,身边的人越来越多,陆鸿轩还是不由的心中压力重重。

        他自己只能按照既定的规则来处理,变通可不是他的强项。

        孙承宗也是出了一些注意,可在他看来,都是触犯大明律的,虽然只是擦着边,可皇上的眼中不揉沙子啊。

        直到等到了张国维,一切就变得容易了起来。

        人再多又如何?

        韩信点兵还多多益善呢。

        张部长用人,那也是多多益善。

        几百万人,就这么洒在扬州的各个县城,就放毒有一条看不见的线,随时牵着所有人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做事。

        一间间的工厂拔地而起。

        一条条的官道,扩展,延伸,互相联系在一起。

        虽然还没有开始建设住的房屋,可有了厂房,暂时就有了住的地方了。

        而随着工厂的建立,各处的商人们也是闻风而动,产生的那种无形的力量差不多快要赶上一开始朝廷赈灾的力度了。

        他是从来都不知道,商人还能够这么调动起来。

        陆鸿轩觉得,自己这个代扬州将军,还不如给张国维算了。

        现在他在服气孙传庭他们这些将军之后,有多了一个需要服气的人。

        “确实厉害。”

        孙承宗是知道张国维此人的。

        之前在朝堂之上,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还不招一些人待见人,也就是说能力不行,而现在他忽然发现只要用对了地方。

        就没有人是能力不行的。

        以前都是喊着‘做事先做人。’

        人都做不好,事肯定就是做不好。

        现在从皇上开始,推崇的就是,做人先做事了,事情都做不圆满,情商再高,手段再圆滑,也不过是一个蛀虫。

        大明要他何用?

        而且这样的懂做人的人,在朝堂之上多了的话,那么整个朝堂,就没有会做事的人了。

        大明还会不会存在?

        孙承宗想着,皇上的手段可真的是厉害,三两下,就把整个朝堂上的大臣们全部送走了。

        不但干脆利落,而且等到有的人想要反制的时候。

        已经晚了一步。

        强大的火枪兵,足以支撑起皇上这样的折腾。

        虽然看着很玄乎,总怕一不留神,就会引起更大范围的兵灾。

        然而,也不知道是被火枪兵的名声给吓住了,还是怎么一回事,反制的手段是有,可规模也太小了一些。

        除了折了一位福王,似乎也没多大的动静。

        “别在感叹张部长的厉害了,咱们的士兵还需要稳住扬州的边界,防止赣州府那一带的反贼逃窜到咱们这里来。”

        骆养性手中的锦衣卫还是很厉害的。

        传递到他们手中的消息很及时,那群胆大包天的反贼居然敢攻打赣州府,也找知道是谁在背后指使。

        使用的还是火枪。

        不防着,真的会让扬州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秩序,瞬间崩塌。

        毕竟此时还是人心未稳。

        可经不起多大的变故。

        “你手里的士兵不多,这一次还是用我的人做防线吧,也算是给这些新兵们一个熟练战场的机会。”

        陆鸿轩的想法,孙传庭心中一清二楚。

        防守敌人看起来是一件辛苦事,可也最简单。

        只有面对百姓,才是最难办的。

        各种诉求简直不要太多,若不是张国维手段足够厉害,还真就玩不转。

        而在这方面,孙传庭也是经验丰富。

        有着建设衮州的经历,还和张国维配合的很好,应该会轻松一些,虽然孙传庭手中的兵力并不多。

        “那也行,你自己小心一点,现在水路可没有刘世勋给保驾护航,别在阴沟里翻船了”

        孙传庭自己的手上也有一部分新兵,可相对来说,老兵也占据了大多数。

        戴起来也方便一点。

        要不是李定国来信催的急,他还真就不想放过刘世勋。

        无论是运兵,还是支援。

        走水路总是最快的。

        “话刘将军真的能够弄到足够多的粮食?”

        在走的时候,陆鸿轩还是不放心的问了一句,现在的湖广缺的就是粮食,只要能够解决了这个。

        只需半年时间,一切都会有一个新的变化。

        反正他的参谋们已经计算过了,只需要挺过最艰难的时候,半年时间就足够当地人自给自足了。

        “这就要看郑家做的够不够多了。”

        孙传庭的消息,也就是李定国说什么,他暂时只能信什么。

        好在也有赵老三给的信件,两相对比,能够弄到粮食应该是真实存在的。

        “这样啊。”

        陆鸿轩若有所思,也没有继续深问下去,都得到的是一样的消息,不同的就只有个人的判断。

        孙将军既然已经确定了事实,他也就认同了这件事情。

        很快随着调兵的命令向四面传开。

        队伍就按照各个尉长带领的大队,开始向着扬州边界靠近。

        地图他们只有简陋的附件。

        好在在出发之前,就已经深入的研究过,此时出兵,也不存在慌张的可能。

        随着陆鸿轩队伍的行进,也惊动了在周围警戒的秦良玉。

        秦良玉的手中兵马不是很多,却都是最忠于他的那些老部下。

        “陆将军走了?”

        “扬州的边界不能不防,也不知道南京的那些人都是怎么想的,居然该支援一些火枪,他们难道就不怕最后这伙人,尾大不掉?”

        孙传庭早就知道,只要是以前朝堂之上的大臣们,道德水准很低。

        没想过这些人居然会这么低。

        脑子进水了,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需不需要我去支援一下?”

        秦良玉没有接这个茬。

        朝廷中的一些忌讳她还是知道的,就算是现在已经没了因言获罪,可该谨慎的依然要谨慎。

        她的丈夫马千乘,可是吃足了文臣的亏。

        她自己可不会在这上面栽跟头。

        “陆鸿轩一人就成,我的手下还是不足,还需要秦部长支援一下我的。”

        孙传庭笑着说道。

        “对了,秦部长见多识广,不知道对黄得功此人怎么看待?”

        想了想黄得功此人是向他投降的,以后要是有事了,也得他兜着,当时为了赶时间,也就答应了下来。

        现在要想反悔,肯定是不行的。

        只能找被人给他那个主意。让自己的心踏实一些。

        “我和此人接触的不是很多,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

        秦良玉没有卖关子的想法,接着就说道:“他对大明是忠诚的,这一点不会有错。”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崇祯大明,小说《崇祯大明》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崇祯大明 第三百九十章何人拏攫银河决(八)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