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崇祯大明TXT下载>>崇祯大明>> 第二百五十八章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八)TXT下载

    崇祯大明: 第二百五十八章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八)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看书网,最快更新崇祯大明最新章节!

        文渊阁之中。

        李长庚伸手一抓,又掉了几根头发。

        别人发愁的白发满头,他却是在掉发,要是再这么愁闷下去的话,他非得变成历史上第一位出家在任的内阁首辅。

        最近四面八方,汇报上来的事情,就没有一件好事情。

        似乎大明的运气,已经在前半年全部都用完了。

        就等着后半年连本带利的还回去。

        忽然。

        她看到了一封来自蓟州的奏疏。

        上面写得是蒙古人的林丹汗,想要和大明再次结盟。

        “嘿嘿,在干嘛去了,以现在皇上的脾气,可不会答应和谁结盟。”

        李长庚在这一方面,很是了解崇祯。

        而且他还觉得,结盟是假,想要大明的火枪和粮食资源是真的。

        说是为了对付建奴,可现在的大明根本就不怕皇太极他们的骑兵。

        边市开放之后,大明也是得利的一方,用一些不能吃喝的奢侈品,换回来大量的牛羊和马匹,能够很大的缓解天灾带来的影响。

        “不过还是得给皇上说一声才好。”

        忙碌了一早上了,也该起来活动一下身体了,看了一眼桌子上厚厚的一叠公文,嘴角痛苦的抽搐了一下。

        把刚刚看到的,关于蒙古人结盟的奏疏,揣在衣袖中出门了。

        进宫,这一次不是单纯的汇报工作。

        也不是想要解决那些他认为很繁琐的麻烦,而是简单的散心。

        李长庚没有发现,只有在崇祯的身边,他似乎能够放下所有的戒备和猜忌。

        皇帝本应该是威严的。

        可到了崇祯的手中,很少有机会战事威严的一面,多数时都是在闲谈,偶尔甩袖子一走了之。

        只因两人之间的许多思维方式都大不相同,从而产生的冲突。

        此时两人分开一段时间,又会好许多。

        “李长庚,走陪我转转。”

        崇祯刚要出宫,就远远的看到了向他走来的李长庚。

        “皇上,蓟州来的奏折,需要你亲自过目。”

        李长庚站在门口正在做登记。

        刚写完自己的名字,就看到了皇上走了出来,身后亦步亦趋的跟着魏晨,即便是再炎热的天气,魏晨都是一身的军装。

        那一套军装是道院最先进的黑科技。

        不但防御性能好,还有着多种功能,瞬间就可以在身上的每一个地方,拿出刚好有用的武器。

        能够随时做到全方位的保护工作。

        尽管在崇祯的周围,还有许多隐藏起来的护卫保护着。

        “我看看。”

        崇祯明白,若是不很重要的奏疏,绝对不会拿给他亲自过目。

        “林丹汗要和咱们结盟?这是没睡醒,还是觉得大明的人还是像以前那么愚蠢?”

        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蒙古人心中想的是什么。

        若是以前的崇祯,现在已经六神无主,纠结着该怎么办了,不归最后不管怎么挣扎,也会被朝中的大臣们,引导者做出他们需要的圣旨。

        毕竟只有支援林丹汗。

        朝中的大臣们,才有机会拿到更多的利益,不管是倒卖物资,还是从半路上截留一点财物。

        那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至于财物从哪里来,加税就是不二的选择。

        这个就是另一条撅起财富的路子,巨富能够撑住这样的盘剥,可百姓们就只能是卖儿卖女了。

        “你给他们回

        复,就说结盟就不用了,欢迎他们前来攻打大明。”

        崇祯细想了一会,发现自己的士兵,买有办法远征林丹汗,但可以让林丹汗恼羞成怒的来攻打他啊。

        在守城这一方面,火枪兵的经验丰富的,崇祯不认为以现在除了大明意外的势力,能够攻打的下来。

        到时候收获一些敌人的物资。

        也算是暂时能够解决一点补给问题。

        李长庚目瞪口呆的听着。

        他想到了皇上会拒绝,可没想到的是,还欢迎人家前来攻打大明,这是最为皇帝该说的话?

        可不知道为何,听我来就是提气?

        明明自己是受害者,是被攻打的一方,怎么就成了占便宜的一方了?

        一愣神,就让他批阅公文时的疲惫,瞬间不见了。

        “是,皇上。”

        李长庚小心的接着问道:“咱们需不需要把这件事情,透露给皇太极他们?”

        边市的奴隶交易到现在都还没有开始。

        可随着建奴们的购买力下降,这种交易就是迟早的事情,大明皇太极他们只能看着,还要防着大明的人打过去。

        然而已经被他们打得落荒而逃的蒙古人,就是最好的进攻对象。

        软弱可欺,还能够拿到很多的战利品。

        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性价比最高的目标。

        “不用,咱们刻意了,皇太极他们就没胆子出兵了,我估计辽东也一定有人试图接触咱们的人,想必也已经被发现了。”

        派出使者,特背时这种很危险的任务,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这一点,大明是这么做的,建奴和蒙古人也是这么做的。

        “也是,到时候,就看边军怎么做了。”

        “走,陪我去道院转转,现在已经半年过去了,就只有一个助产钳能够拿得出手,我看他们是懈怠了,得好好的督促一下才成。”

        **

        京师的街道上。

        人流如织,原本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小商贩存在,现在也都有了正经的位置让他们摆摊。

        没有税收,也没有摊位费。

        都是老百姓们的小生意,赚不了几个钱,也就没人惦记了。

        所以街道上在此宽敞了起来。

        还有一些打扫卫生的人,在推着车子,带着草帽干活。

        “京师越来越干净了,就是咱们花出去的金元也越来越多了。”

        李长庚走了一路,给崇祯解释了一路。

        宅在皇宫中的日子并不长,可再次出门还是感受到了京师的巨大变化。

        “李白都说过,千金散去还复来,只要花在了该花的地方,那就是金元的用处,要不然存在国库,也不可能大钱生小钱。”

        崇祯不以为意,在他的记忆中,另一个世界的国家,人家可都实在赤资经营,每到了大明现在,真金白银的使唤着,最后真的什么都没了。

        “可是它生利息。”

        李长庚算过,每一年大明的金元存在明庭宝行,只是吃利息,就是好多的金元。

        “出息,利息能有几个小钱,也就是现在衮州刚刚清理完毕,需要大规模的投入,才显得国库的金元不够用,要是能够好好的经营一年的时间,绝对能够持平。”

        这本账,崇祯算过。

        李长庚也找人算过。

        虽然是实话,可手中没钱,心里还是有些慌乱。

        “现在的百姓可是真的很幸福。”

        经历过天在和人祸,更见过被糟蹋过的雍州和冀州是个什么样

        子,现在看着京师的百姓们,还能够悠闲的逛街。

        就仿佛曾经的伤痛,不曾留下半点阴影。

        “不过,臣有一件事情,始终想不明白,皇上为何要规定每五天的上班时间,就必须休息两天?

        还有那个每天上班,为何一定要最多规定四个时辰?”

        李长庚对这样的问题,以前没有询问过。

        他不觉得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可在最近,已经有许多工厂都在面临着破产,原因就是工人干活的时间太短。

        利润太低。

        “因为这样才能够让干活的人精神饱满,更加有干劲,这么简单的问题也需要问出来?”

        崇祯诧异的说道。

        “可是现在已经有许多厂家,因为这个问题,没办法产生更大的利润,只能破产了,要是往后都这样,可就没有多少人去做生意了。”

        没有生意,就不会有税收。

        而没有税收,又怎么可能建设各种工程?

        这是一个死循环,要是不打破的话,是要出大问题的。

        “破产就破产了,说明他们经营不善,你信不信,要是朕把休息的日子,和规定的上班时间取消了,该破产的依旧会有,可是那些工人们的生活就活的更加艰难了。”

        崇祯的嘴角扯出一个嘲讽。

        此时他算是明白了,肯定是有人给李长庚说起过这件事情。

        商人为了利润可以理解,可你一个为国为民的官员,帮着商人取消本就属于工人的福利,那就是有问题的。

        “可是少了这些工厂,国库的税收,就要下降了。”

        “就是取消了休息和上班时间的限制,把你收不上来税,依然是收不上来税,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学问,不是朕在这里水边给你说说就能够懂得。”

        崇祯摇摇头说道。

        现在的学生没有培养出来几个,更加不会有多少数学家。

        自然对于经济学钻研的人就更少了,别看账房先生多,算账可以,让他们经商绝对赔死。

        李长庚张了张嘴。

        他知道一旦皇上开始说“朕”的时候,自己就要注意了。

        “考你个问题,你说现在大明的庄家丰收了,朕现在不在弄那个粮食保护价格,和平衡价格,会发生什么事情?”

        “粮价下跌。”

        李长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可是老百姓会继续贫困,辛苦一年,得到的并没有想象中的多。”

        丰收带来的破产,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很残酷的现象。

        而能够保护自身价格的办法,就是想办法把多余的粮食都给销毁掉,而不是卖掉。

        一旦有一人降价。

        粮价就再也不会上涨了。

        在李长庚思索的时候,崇祯继续道:“到时候百姓们手中没有钱,就舍不得买东西,舍不得买东西,工厂就要降薪,辞退供人,继续让少量的人加班,从而导致更多的人没有饭吃,想想那事一副怎样的场景。”

        随着崇祯,一步步的推断下去。

        李长庚不由的心底一寒,在他的想法中,丰收是喜悦的,是能够增长财富的,怎么感觉比遭灾了还要恐怖。

        “看来你已经想到了,这就是经济的运行,信不信朕取消了那两样,要不了多久,大明就会再次烽烟四起?”

        崇祯扭头看向身后的李长庚,说出来的话,让李长庚缩了缩脑袋。

        烽烟四起,他已经经历过一次了,不想再次去经历。

        心中不由的暗骂:那些让他给皇上建议取消这种制度的人,都是一些混蛋,吃人不吐骨头的混蛋。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崇祯大明,小说《崇祯大明》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崇祯大明 第二百五十八章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八)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