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崇祯大明TXT下载>>崇祯大明>> 第一百五十九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九)TXT下载

    崇祯大明: 第一百五十九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九)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崇祯大明第一百五十九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过了河内,就是济源。

        和修武、武陟、孟县、温县共六县,都属于怀庆府的管辖之地。

        孙传庭先是用军队推进,然后后备官员跟上。

        紧接着就是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审判大会,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接受当地百姓的监督,然后罗列出许多罪名。

        判别的时候没有死刑,也没有打板子之类的刑罚。

        而是一种此前当地百姓只听说过,还从来没有见识过的,刑罚--劳改。

        “皇上还是太仁慈了,听听,听听,这就是咱们县的知县,逼良为娼,贪赃枉法,手上还有人命。”

        “嘿嘿,要不是皇上重新委派的官员,谁能知道张寡妇一家,到底是怎么没的。”

        “可怜刘狗子,只是口上花花了一点,就被人当成杀害张寡妇一家的凶手,要是皇上派的人早到两年的话,狗子还能活下来。”

        “谁说不是呢,哎,这些年咱们也都错怪了狗子,那么一个地痞流氓,居然敢和知县老爷作对,想要上京告御状。”

        “就是他的那个酒肉兄弟,刘双全不是个东西,要是没有这人出卖狗子的话,哪还有后面的事情。”

        “这叫什么?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要我说,这些人都该浸猪笼,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不是,还贪恋美色。”

        “就是这个劳改,咱们不懂啊,不就是出力气干活吗,在天灾年月,能够有口饭吃都不错了,这些人去了简直比咱们老百姓的生活都要过得好。”

        “刚好我知道劳改是怎么回事。”

        “我道是谁呢,柱子出了一趟远门才几天,这就回来了?”

        “出门务工是修路,现在咱们济源也在修路,当然是在家乡干活好啊,别光说我,大牛不是也回来了吗。”

        “别打岔,我们还想听听柱子说劳改的事情呢。”

        有人在边上起哄,对于贪官污吏以前都是听说流放啊,砍头啊,那见过出去给人干活的。

        而且还是管吃住的那种,和县里的那些长工有什么区别。

        “就是,咱们好好的听柱子说说劳改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好长长见识。”

        百姓们都在好奇,这个不判死刑的劳改,真就比死刑还严重?

        柱子学着在外地务工时,听到布告下面得到哪些读书人宣传的一些大明律的样子,咳嗽一声,摆足了架势。

        “劳改说的就是犯了事的人,被抓去干活,没有休息的时候,而且没有工钱。”

        “切!这年月给口饭吃就感恩戴德了,这有什么。”

        有人嘘声不满道。

        更有人不解的问道:“咱们那个干活休息过?一年到头,能不挨饿就是主家大发慈悲。”

        “你们别急啊,听我把话说完,你们就明白其中的区别了。”

        柱子好不容易在外人面前涨一次脸,可不能轻易地放过,要知道再过一天,就会有人专门站在布告栏下面宣传大明的律法和政策。

        有点不懂的就可以当面提出来,直到弄懂为止。

        到时候他这个临时解说的人,可就一点用处都没了。

        说着,也不顾别人听不听得进去,自顾自的说了下去。

        “劳改和做工是有区别的,咱们不说休息和工钱了,诸位都是有子女的对吧,犯法眼中的是会牵连到子女身上的,比如说咱们县的县老爷们,他们的子女可就要一辈子去做工了,不能做别的事情,还要剥夺一个叫什么政治权利的东西,反正这种权利咱们老百姓也用不到。”

        巴拉巴拉的说了一通,他自己倒是明白其中的意思,可就是表达出来,旁人还是一头雾水。

        没有在崇祯手下干活,更没有经历过休假和拿工钱。

        自然不会明白劳改和做工之间的差距。

        “大家别听柱子胡咧咧了,快去看看抄家,你们是不知道,刚刚从主薄的家中居然抄出了最少十万两银子,那可是十万两啊,老子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银子长啥样。”

        突然一人闯了进来,瞬间就把柱子聚拢起来的人气给冲散了。

        听人解说劳改,任何时候都能够听到,可看人抄家就不多见了。

        看热闹的本性,让这些人升起了巨大的好奇心。

        急的柱子大声的“哎!哎!”了两下,见没人理他,一跺脚也加入了看热闹的行列。

        坐在县衙的张国维,听到孙传庭的手下来报,已经查处的主薄家中银两十万两,他的心里就是一阵抽出。

        他丢失的可是一百万两银子啊。

        心疼的一连两天都没有睡个安稳觉,真不知道他儿子当时是怎么想的,不把事情说清楚,害得他错失巨额奖励。

        就是不知道,回去告诉妻子,身上会不会挨擀面杖。

        应该,或许,可能是会挨菜刀吧。

        瞧瞧底下的这些人,那一个不是身价十万两银子起步的,那还是一个小小的吏员,不入流的小官。

        不知道知县的家中会有多少银子,还有还有县丞。

        哦,对了县丞跑得快,现在早就没影了。

        不过只要在大明,能跑到那里去?迟早也会被逮住,到时候可是双倍的惩罚。

        审问判决不是他的事情,他来此只是错一个见证,别听孙传庭说他的部长官职很高。

        可要插手地方上的,不属于自己管辖的事物,那是要犯法的。

        若是以前的大明,那可是只看官职的大小,谁管你的管的是哪一个主要事物,任何事情都能掺和几下。

        为的就是方便捞银子。

        可现在不行了,专职专办。

        谁出了问题就找谁,若是有人插手的话,有的是办法让乱伸手的人,好好的伸伸手。

        “这个县城是烂透了,从上到下,除了跑了的县城,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就是那些捕快手上最少都有一条人命。”

        孙传庭忽然低声说道。

        很多案子都是没办法认真查处真相,只是到了崇祯的手上,需要好好的彻底清理一番,才给了一些人当场伸冤的机会。

        “你要做好准备,这次的人可能比咱冀州和雍州的都多。”

        才跑了两个县城,孙传庭就开始头痛了。

        整个衮州到底有多少个县他还不知道,可最后抓起来的人,绝对比他手上的士兵都要多。

        “这次你们不派遣捕快维持秩序了?”

        张国维一愣,在以前,可是有当地的巡捕司派人专门管理这些人的。

        “捕快?年看看这些捕快还能用吗?还敢用吗,以前是退伍的士兵很多,可以有效的充入巡捕司,现在哪还有年轻人转业?”

        还有一句话,孙传庭没有讲。

        现在军队可要比地方上好升职的多了,谁疯了跑到地方上吃苦受罪。

        “那怎么办?上一个县城之中没有设立巡捕司,这个县城难道也不设立了?”

        对于现在的体系建设,张国维已经是弄不懂了。

        几乎全部都是新名字,做的事情也更加详细,更加的分工明确。

        “还是给皇上写封奏折吧,看看朝廷能不能想出好办法,要不然咱们前脚刚走,后脚地方上就反了,对朝廷和皇上的威望,可是一个重大打击,还会给其他的地方做出一个坏榜样。”

        孙传庭一眼就能看出,衮州的危机,可是要比当年的陕西天灾,更让人害怕。

        人祸往往胜于天灾,这是事实。

        虽然残酷,可在野心家的眼中,那管天下太不太平。

        他们只记住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造反就是为了富贵,毕竟杀头的买卖吗,利润总要大一些的。

        张国维只是个老实人,可不是一个蠢蛋,经过了孙传庭以军事上的隐患,做了细致的分析之后。

        他心底也是直冒冷汗。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冀州和雍州两地,皇上能够迅速的拿下,并且清理干净了蛀虫,多少都是有些顺天应人的意思。

        看似简单,可每一步都仿佛走对了路子。

        衮州没有遭过灾。

        天灾不算灾祸,人祸才是真正的六亲不认。

        “那咱们暂时停一下?把这次抄家的银两送回去之后,看看朝堂上有什么新的安排?”

        “来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就是有些人当场造反,都无所谓,怕的就是他们不反,还想要渗透进咱们的队伍中,这个才是最难办的。”

        孙传庭是在蓟通两地看过人间惨剧的。

        只要遭了人祸。死的最惨的就是那些士绅们。

        也只有他们财富做多,只要干掉一个,就能吃的肥头大耳。

        反而是那些苦哈哈的百姓们真的一无所有,都没多少人想着在百姓的身上榨出点油水。

        “只能这样了,不过你那个一万金元的事情,可以往后拖一下了,免得所有事情都堵到一起,容易把人心搞乱。”

        张国维了解的点了点头。

        此时他们是进了烂泥沼,后方的稳定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于是当天一封奏疏,就和那些押着银两的车队出发了。

        张国维他们还是没有预料到。

        在河内没有抄出银子来,到了济源就有了“大丰收”。

        一群地方小官,全部加起来的抄家银两都快要赶得上以前大明一个季度的税收了。

        三百多万两的银子,还没有算上地契之类的固定产业。

        而于此同时。

        鲁王寿鋐的府邸,却是人来人往。

        对于崇祯派兵进驻衮州的那一刻起,衮州的大小官员们,都一个个的忙碌了起来。

        倒不是政务繁忙,而是为了走关系,看看你能不能逃过一劫。

        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就是拿着银子,也找不到人敢于接他们这个活。

        也有人脑子一转,想着发银子收买当地的百姓。

        可世间事哪能都那么容易。

        曾经扒皮,弄得天高三尺的时候是他们,现在眼看着要被清算了,突然想起老百姓了?

        老百姓许多时候眼皮子是浅了一些。

        可自己身上受到的伤痛,是不会轻易忘却的。

        鲁王寿鋐不是一个很强势的人,身边还有一个千年世家孔家,他更是强势不起来,事实上他的封地看起来很大。

        也很富有。

        可到手的好处却没有几个。

        在大明,对于藩王的限制,从永乐大帝开始,就有了严格的规定,哪还有历史上那种坐镇一方,赫赫有名的威风劲。

        曾经他是多么希望鲁地的这些官员们,多少上上他的门。

        毕竟只要上门肯定是有礼物的。

        现在吗。

        看到了福王的惨样,他可没有勇气向皇上求情,泥菩萨过江自身能不能保住,都是两说,那还会顾得了别人。

        “从今天开始,任何人上门一概回绝,实在不行就给本王打出去。”

        鲁王寿鋐心底清楚,外面传的许多消息,都是声称他和孔家联系紧密,如何如何的。

        就是为了看看,皇上会不会对他下手。

        可实际上则是,势力太小,想要出去辟谣都没有可用的人手,而且他的年纪也很大了,经不起折腾了。

        只盼着能够给后代留下一点好名声,希望崇祯能够看在他老实的面子上,给点好处。

        “老爷,您以前可都是盼着这些人来的,我可是看了,几乎每一个人带着的箱子里,装着的全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管家很是不解,鲁王府可没有多上银子进账,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的,若是不还有一些田地给租了出去。

        那能够养活这么多的人。

        “本王不是你的老爷,你是我的老爷,现在你就给我滚出去,不要说是我鲁王府的人。”

        平时看起来精明能干的管家,在银子面前,也是会被晃花了眼睛的。

        幸好现在发现的及时,若是以后传到自己的儿子手中,是不是能把天给捅个窟窿。

        “老爷,小的可是跟了你几十年了。”

        管家吓得立刻跪在地上,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

        谨小慎微的鲁王,管家也是一样的谨小慎微。

        可看在银子的面子上,胆子忽然就大了起来,此时此刻被鲁王寿鋐一通怒斥,瞬间又变回了那个谨小慎微的人。

        “若不是看在你服侍本王这么多年的份上,本王早把你乱棍打出去了,现在立刻去关门,不要让任何人进来,就是小王爷出门,也给我拦住了。”

        年老成精,鲁王寿鋐从福王的事情当中,就看出了崇祯的心性。

        谁若是把当今皇上当傻子,那他就是一个大傻子。

        外面的那些混蛋,有胆子贪赃枉法,却没有的暗自承担责任,早干嘛去了。

        管家啥话也不敢说,屁滚尿流的滚了出去。

        只是一想到那些箱子里的银子,就仿佛犯了头痛的毛病。

        来到了鲁王门口,一句话都不多说,指挥者门房,把大门杠起来,任凭外面的人如何叫喊,都是不理不睬。

        “哎,那都是银子啊。”

        管家叹息一声,喃喃自语道。

        最后还是胆小的一迈头,快步离开了门口,生怕多停留片刻,自己就会背着老爷改变主意了。

        乐文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崇祯大明,小说《崇祯大明》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崇祯大明 第一百五十九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九)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