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玄幻魔法>>带着农场下凡尘TXT下载>>带着农场下凡尘>> 039此一时彼一时TXT下载

    带着农场下凡尘: 039此一时彼一时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仔细想想,古代的河流、沟渠里的小鱼、小虾可不少。

        只要是水田灌水,必然会有鱼和虾进入稻田里,所以古人对稻田鱼并不陌生。

        宋代稻花鱼已经是佳肴,不少诗词里都提过。

        曹魏时期好像川蜀之地就有过这种鱼和稻混养的先例,之后云贵、闽广之地也多有记载。

        京畿周边从元代郭守敬开凿通惠河之后,京城附近慢慢出现大量的稻田。

        有歌谣云:京西稻米香,炊味天知晌,平餐勿需菜,可口又清香。

        这还是通州,清代明确记载着京城昆明湖周围就有一千多顷,也就是超过10万亩稻田。

        稻花鱼就有了足够的先天条件。

        试着问了问贾琏和贾珍,京城附近果然有大量稻田,不说万顷,几千倾也就是几十万亩还是有的。

        如此一来还真有一点可行性,但想大规模推广,却根本不可能。

        可这其实是好事。

        上等、中等的好田基本上都在权贵和乡绅手里,这些人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用几亩地实验的话,失败了影响也不大。

        也避免了穷苦人家大量破产。

        10个、100个愿意试试的乡绅中,只要成功一半,那就是功德无限。

        而且人家成功了,你却没成功。

        以古代的舆论和士林风气,绝不会去骂自己这个发明者,而是嘲笑那些失败者太蠢。

        石仲魁立马决定还是自己花钱买点田地,做实验,一旦真的成功了,对科举之路和今后做官绝对有益。

        第二,古代因为田地的肥力不够,插秧可不会像现代那么密集。

        这就给稻田养鱼提供了条件,养鱼也能肥田,减少害虫。

        加上小农经济人力不值钱,在现代精心照料成本太高的缺点,在古代根本不是问题。

        还不用担心农药对鱼不利。

        但麻烦的是农户根本没养鱼的经验,不过想起于洪高用大缸养红鲤鱼的事,就说明大兴周围就有专门从事这方面生意的农户。

        而且即便每亩仅仅产2、30斤巴掌大的小鱼,对乡绅来说也是额外的收入。

        做成鱼干一年都不用愁鱼肉吃,甚至有些地主自己一年都难得吃几次肉。

        要是亩产粮食增加了一两成,石仲魁这个名字百分百会被士林和乡绅牢记和感激。

        古代‘与民共治天下’中的‘民’说的就是乡绅,而不是老百姓。

        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和拥戴,无论做官还是做事,都会容易很多。

        这么一想,好像真有必要买上十亩、二十亩的水田试一试,就算错了问题也不大。

        想到这,石仲魁不由想到缮国公府在大兴的田庄。

        趁着本来就要修补沟渠的机会,趁机把沟渠弯道附近的地改造出来。

        等自己真试出来了,缮国公家肯定会跟进,隔壁的杨家也会为了利益而求上门。

        给杨家一个面子,等于获得一个四品提刑按察副和七品的六部给事中的好感。

        又帮于洪高提升政绩,到那时于洪高或许就不愿意离开大兴县了。

        等缮国公和杨家也成功了,大兴其他乡绅、勋贵、大地主们肯定会有人跟风。

        于洪高就能凭借这份功劳,连升3级可能难,但从六品升到从五品应该不难。

        听完石仲魁居然异想天开的在稻田里养鱼,贾琏、贾珍顿时觉得他疯了。

        但贾宝玉却沉思片刻道,“古籍中确有此事,可都是南方多雨水、气候温暖之地才有。”

        石仲魁微微一笑,“别忘了通惠河和作为蓄水之地的昆明湖,从前朝开始就已经大面积种植水稻了。

        叫来庄头一问,稻田里肯定有零星的鱼类,小弟有个很简单的办法,既能养鱼又能增加稻子的产量。

        若是珍大哥、琏二哥和宝兄弟不信的话,等小弟在城外买一块地试一试,左右也不过是几个月时间而已。

        等小弟功成之时,三位就明白,今日之言是否在信口开河。”

        贾琏和贾珍不免犹豫起来。

        石仲魁说的如此信誓旦旦,加上三人已经相信了他的人品,贾琏和贾珍不由想着只要不是一次性把农庄全改了,风险就极小。

        而且十亩地一季的收入,甚至不够聚德楼摆一桌酒席的钱。

        万一事成了,自己也可以在夏守忠,甚至圣上面前露露脸。

        不成了话,自己也有苦劳,“贤弟见外了,但有差遣,只管来找为兄。”

        这下反倒让石仲魁犹豫起来,想了想后,与其欠贾家的人情,还真不如自己买一块地,什么都是自己做主,也免得被人牵制。

        等成功了,就是他们求自己。

        可惜他还是小看了于洪高的雷厉风行。

        “既如此,那小弟明日回大兴做准备,到时候琏二哥派人寻小弟。”

        贾琏和贾珍一听,就知道石仲魁是打定主意自己买地试试了。

        这样也挺好,至少石仲魁就不会拿自己的田地开玩笑。

        最重要的事情谈完,贾琏和贾珍、贾宝玉对视一眼。

        见贾珍和贾宝玉都点头,表示相信了石仲魁的人品,贾琏这才笑着说道,“贤弟家中,怎得连个丫鬟都没有?”

        石仲魁一愣,皱眉想了几秒,忽然明白过来。

        贾琏如此问,可以说是极没礼貌的,顺势脸色一沉,问道,“二哥有话直说。”

        贾琏三人听出了石仲魁语气里的不满。

        贾琏忙站起身行礼道,“贤弟恕罪则个,非是为兄故意探听贤弟的家事,实则是有位长辈拜托为兄,私下里询问贤弟是否有意中人,或是婚配。”

        石仲魁虽然猜到了,但贾琏真说出来后,他又犹豫了起来。

        在他看来,铁定不会是林黛玉、薛宝钗,三春也应该只有迎春年龄合适。

        否则,贾家真把家生的丫鬟许配给自己,那就不是接亲,而是结仇了。

        但他又担心贾家真的如此无脑,以为随便一个漂亮的家生奴,就能配得上自己。

        “小弟自从父母早逝之后,一心只为振兴家业而闭门苦读,所以并未有婚配,更无意中人。”

        贾琏和贾珍顿时脸色大喜。

        贾宝玉听他是为了振兴家业而读书,心里就不喜,嘴上没忍住的劝解道,“伯谦兄,功名虽好却只能一时,何不纵情山水,求个逍遥自在。”

        贾琏、贾珍脸色顿时大变。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带着农场下凡尘,小说《带着农场下凡尘》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带着农场下凡尘 039此一时彼一时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