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国姓窃明TXT下载>>国姓窃明>>正文 第63章 军备无小事TXT下载

    国姓窃明:正文 第63章 军备无小事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初步搞定了从采矿到烧焦、炼钢的各个环节,把大冶铁山的产业整体升级了一个台阶后,沈树人总算是放下心来,今年也能安心过个好年了。

        后续的日常基础科研,他可以慢慢交给宋应星等人去操心,不用再事事亲力亲为。

        作为一方大佬,他也就是在科研立项起步阶段,才不得不亲自扶上马送一程。将来以他的日理万机,最多就是点拨一下大方向。

        哪怕是对宋应星的任用,沈树人也是想把他慢慢往科研管理上转,毕竟都一把年纪,五十七岁了,哪有那么多精力亲自在一线搞科研。

        不过,最初这一年半载,却是必须历练的――在深入接触后,沈树人也发现宋应星在动手实践方面,并没有后世传说的那么神。

        说到底,宋应星如今只是理论知识丰富,但科研实践经验很欠缺。

        这一点,其实宋应星自己在《天工开物》序里也写了:“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

        这段话翻译一下,就是说宋应星原本也想过买一点他书里描写的机器来实物研究,可惜没钱。

        想找实际从事这些行业的匠人复制逆向机器,但是又没这个场地、材料。

        自己写书从头到尾都是“无实物写作”,当然就只剩空对空的纯理论了。

        说到底就是穷害的,“伤哉贫也”。

        现在沈树人有钱,还愿意出钱,能帮他把序言里想实物验证而没钱验证的东西,统统梳理一遍,宋应星当然要如饥似渴亲临一线了。

        等在一线干个一两年,把实践经验的短板补上,原先想做没钱做的实验都做完了,理论充分结合实际,再让宋应星转回科研统筹和管理,这才是最善的用人之道。

        ……

        倏忽又是两天过去,距离过年也就只剩七八天了。

        临近年关,沈树人肯定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处理。

        而且他之前让郑成功封锁大别山区的水运物资补给路线,以迫降蔺养成。如今冬天最冷的时间也快过去了,沈树人还得回南京一趟,全局统筹收网。

        顺便攀攀官场关系交情,把立功后的升迁运作一下,再跟如今已在南京户部做侍郎的父亲通谋一下。

        所以,这天他也是最后一趟来到大冶县里、最近才新设的“兵仗窑冶研究院”。

        跟宋应星交接一下,谈谈对后续技术的一些展望,也顺便给科研人员们安排点年后的任务。

        过完年后,沈树人不会马上回武昌,所以先把该立项的事情提前交代了,免得人闲下来。

        宋应星这几天心情也不错,他和侄儿宋明德,还有原本黄州兵仗局的匠人头目周铁胆,最近在忙着用新高炉焦炭冶炼出来的钢铁、按现有红夷大炮的形制,重新铸一门样品。

        要是最终确认没有瑕疵,以后造炮的成本也会低很多,而且大明就可以永远告别铜铸炮了――至少沈家军是绝对可以永远告别铜铸炮。

        看到沈道台又来晃悠了,他还以为是检查铸炮进度的,连忙拿了一堆材料,准备介绍。

        谁知沈树人却是不着急,和颜悦色地说:“慢工出细活,咱不急,反正还七八天就过年了,你们弄不完,拖到元宵之后再慢慢搞就是了。

        这次来,是因为最近几天,我又琢磨了几个项目,趁着我不在,先交代了。宋老您也评估一下,看看其中哪几项可行,

        要是做不到的,就先搁置,延后,挑容易的先上。”

        宋应星听了这话,也恢复了严肃的神色,旁边给沈树人斟茶的宋明德,也连忙放下茶杯,回身把书房的门关上。

        这间书房比较大,中间有适合绘图的长条大桌,周围一圈椅子,也是最近几天新布置好的。

        沈树人觉得搞研发需要平等、群策群力、解放思想,有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所以开会也得坐在一起讨论,不能搞尊卑有序那一套。

        这不是沈树人矫情,而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后世哪怕专横如贝利亚,典型的情报机构特务头子,在被史泰林要求督造原子弹的时候,他也知道得收起克格勃那一套,给科学家以尊重,他知道脑力创意靠高压逼迫是逼不出来的。

        沈树人刚要求这么布置研发会议室的时候,宋应星还觉得别扭,但用了几天之后,就体会到好处了。

        至少巨幅的图纸摊在上面指点江山讲解,非常便捷,不用跟原来每人一个小几案时那样,七手八脚地传阅,大家就事论事的沟通效率也提升了不少。

        新会议室第一天使用的时候,宋应星毕竟还有文官架子,让他跟一个识字不多的老铁匠围坐在同一张桌上讨论事情,他还觉得有些斯文扫地。但两天之后,这种别扭也就克服了。

        原先的开会哪能算开放式讨论啊,最多只能算汇报,满满的官僚注意。

        此时此刻,宋明德正要去关门保密,沈树人就很随和地说:

        “别忙,你先把周铁胆也喊来,这事儿咱得理论结合实际,以后论证项目是否能拨款立项,都得设计和匠人都到场,双方各抒己见。”

        宋明德闻言也是一愣,但很快就接受了,出门去隔壁把周铁胆也找来。

        四人围坐在会议桌前,沈树人这才掏出一张清单,让几人仔细梳理。

        “我是这么想的,冶金和用新材料仿造旧款式铸炮的活儿,最多到正月下旬,都能结掉了吧?过年照常给半个月休沐,一直到元宵节。

        这两个事儿结了之后,我想趁机用新的钢材,看看能不能设计一些新式的火铳。我军至今装备的所有火铳,本体都跟红夷人如今的鸟铳、斑鸠铳没有区别,只是加了套箍式刺刀、改良了弹药。

        去年我这么凑合着生产凑合着用,也是没办法,一切草创。现在有了根基,咱也要在铳体铳管各方面都做出改良。

        你们先看看这根样品,这是我托郑贤弟从荷兰人那儿搞来的红夷人最新式火铳,比八年前熊文灿在广东弄到的斑鸠铳还要好用,比我们自己的鲁密铳点火也更便捷。

        这个燧发击锤的扭矩蓄力机括更稳定,可以防止误触发,蓄力后长期锁住待击,也不容易疲劳。扳机外面还套了半圈铁箍,铳身掉在地上或者磕到也不容易误射。”

        沈树人说着,先拿出一根从荷兰人那儿弄来的新货,互相借鉴印证一下。

        他不会让人做“重新发明一遍车轮子”的重复劳动。要搞科研,当然要先跟目前的最新现有技术对齐。

        明末西方人有某些方面的火器优势,那不管是偷还是骗,总之先拿来逆向,然后再升级。

        其他到明末的穿越者,一开始是没这个条件,但沈家是海商,还笼络住了郑成功,只要交代下去,弄海外最新款难度并不大,有条件当然要用了。

        此刻他手头这杆枪,其实也只是荷兰人当二道贩子、高价拿来卖的,并不是荷兰产。其实际生产国是瑞典――

        1618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主要是在后世德国领土上打的,当时欧洲军事科技的最前沿,就是代表南德天注教势力的各邦联盟,以及北德新教势力背后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古斯塔夫二世的军事技术和战术革新,都是代表了当时西方最先进水平。

        当然了,如今是1641年底,古斯塔夫二世都战死了9年了,但他的继任者依然在继续吸取之前战争的经验教训、不断优化。

        沈树人这次是指名道姓让郑成功找荷兰人要瑞典货,荷兰人兜兜转转两年才搞来,肯定也花了郑成功非常多的银子,但这些都不计较了,反正郑成功也不会要沈树人报销,而且郑成功弄到手了,自己肯定也会留几根琢磨研究。

        宋应星对火器也有一定的研究,此刻拿了沈树人的这杆枪后,大致看了几眼,就看出其中的可取之处了――这把燧发枪的击锤扭矩蓄力、锁止机构,都有一定的优化。

        这里必须澄清一点:燧发枪这玩意儿,明朝早就有,所以宋应星看到燧发枪也不会奇怪,只是明军的燧发枪始终没有全面换装,长期处在火绳枪和燧发枪并用的状态。

        在欧洲,燧发枪最早是1547年法国人马汉就发明了的,明朝这边按照毕懋康的《军器图说》记载,也就只比欧洲人晚了20年左右,到1560年代末的嘉靖四十年左右,也有了燧发枪。

        如今沈家军用的火器里,那些老式的“火铳”就还是火绳枪。而鸟嘴铳、鲁密铳就已经都是燧发枪了,uu看书  沈树人去年开始让工匠们生产的也都是燧发枪,火绳枪只是库存。

        倒是从西班牙人那儿弄来的“斑鸠铳”,有点“逆历史潮流”,依然是火绳枪。这根斑鸠铳太过重型、引火门需要的火力比较大,燧石碰撞出来的几颗火星,未必能确保稳定点火,这才用的火绳点火。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同时期大炮就还是火绳点火的嘛,大炮装药太多、需要的点火火力也大,火星不够用,只能直接用火把点火绳。斑鸠铳是介于枪和炮之间的重型火器,也有这个问题。

        另外,原本明末的火枪,包括同期西方的火枪,扳机都是直接裸露在外面的,一磕碰就击发了。这把瑞典抢总算想到在扳机外面加铸了半圈铁环,这样掉到地上也只会砸到铁环砸不到扳机。

        这一点原本沈树人也早该想到的,他后世见了那么多枪,哪种不是扳机外面套铁环的?只是原先这方面的需求也不迫切不明显,他难免挂一漏万了,这次正好一起补上。

        宋应星仔细琢磨了一会儿,又拿来原本沈家军的鸟嘴铳、鲁密铳比对,还跟具体负责打造的周铁胆商量了一下。

        两人都觉得,要改燧发蓄力锁止机构、扳机外加防误击铁圈,难度都不大,只要几天的时间调整,下个月过完年回来,后续生产的鸟铳鲁密铳都可以按新的改。

        这些修修补补的小优化解决之后,沈树人这才提出一些全新的设计任务,作为中长期的奋斗目标。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国姓窃明,小说《国姓窃明》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国姓窃明正文 第63章 军备无小事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