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从卫所到帝国TXT下载>>从卫所到帝国>>正文 第二章 火锅TXT下载

    从卫所到帝国:正文 第二章 火锅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福兴楼内。

        大厅里人来人往,几乎找不到空着的座位,小二端着酒菜在桌椅间来回穿梭,各种菜肴的香气充斥着整个酒楼,谈笑声、碰杯声不绝于耳。

        二楼则都是包厢,一般是城里的官员或者大户聚会、宴请宾客用的。

        此刻的赵安六人正在其中的一间包厢之内,门口由身穿胖袄的家丁赵先、赵金二人把守。

        “整个辽东最最地道的火锅,我做的!”

        几杯酒下肚,已经有些飘飘然的赵安指着桌上的铜火锅,拍拍胸脯得意地说道。

        火锅赵安按照后世的老北京铜火锅做出来的,以木炭提供热量,锅里是大块牛油以及各种香料,还放了不少赵安托人从日本引进的辣椒,吃时倒入清水,点燃木炭即可。

        付大海夹起一大片羊肉,不管烫就塞进嘴里,动了两下腮,就咽下去,呷了口酒,呼出一口热气,叫了声“舒坦”。

        店里的羊都是当天早上现杀,特地请了几个刀功出众的师傅将鲜羊肉切成薄片。

        “子元这手艺没得说,要是在京城,当个御厨都没问题。”

        顶头上司唐义忍不住夸赞到。

        “咱老李最好的还是子元老弟调的这口麻酱。”

        李万勇夹起一块羊肉在面前的一碗麻酱里蘸了又蘸,慢悠悠的塞入口中,闭上眼,一副享受的样子。

        指着泛红的汤底,李万勇叹了口气:

        “辣到老子心尖上了,在险山老子夜里梦到的都是这玩意,连小娘子都没功夫想了。”

        “哈哈哈哈……”

        众人正笑着,敲门声响起。

        “进来。”

        赵安吩咐道。

        小二端着一盘不知什么东西走了进来。

        等他端到了桌上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盘被竹签子穿起来的烤肉。

        只见一串串撒满香料的烤肉上泛着油光,金灿灿的通体透亮,让人光是看了就觉得食指大动。

        “烤牛肉,大家都尝尝看。”

        赵安笑着介绍到。

        李万勇赶忙拿起两串,张开嘴从串上咬下大块牛肉,只觉得微辣中带着鲜香,汁水十足,肉嫩可口。

        吃完一串,好像觉得不过瘾似的,端起盛麻酱的碗,倒在了另一串上,一边吃着还一边嘟囔:

        “这才香。”

        众人再次大笑。

        酒过三巡,众人才想起谈正事。

        “这募兵之事如何是好啊?”

        “回去就把这事交给下面人,他们主意多,爷是想不出什么点子。”

        李万勇很是光棍,一边说着,一边又往嘴里扔了几颗花生米。

        “估摸着整个卫五十多个百户所,能有定额一半的军户就不错了。”

        “那军户就更不能动了,没了军户咱们几个算个屁。”

        “一人不出也说不过去,挑些老的军余,给些赏钱,再从各堡里花银子招些民户,凑齐人数送上去就得了。”

        “不错。”

        “也只能这样了。”

        几人点头。

        “饭也吃的差不多了,咱们也别耽误子元做生意了。”

        说话间,几人就要走出包厢。

        赵安见状赶忙叫住几人:

        “例钱已经交给几位大哥的亲兵了。”

        “不妨事,不妨事。”

        付大海摆了摆手。

        将几人一直送到门口,李万勇一拍脑袋:

        “麻酱呢?”

        赵安一挥手,小二赶忙抱起一罐麻酱送到李万勇手里。

        后者大笑,嘴里嚷着“回吧,回吧。”

        赵安回到包厢,召来掌柜。

        “上个月进项如何?”

        掌柜先将账本递给赵安,接着回答道:

        “八月份福兴楼纯利润三百二十七两六钱,三家福兴档利润合计四百六十六两九钱。”

        赵安合上账簿,询问道:

        “福兴档每天都能满座?”

        不同于福兴楼,福兴档是赵安专为卫里的普通百姓开设的,主要卖小吃、早点,羊杂汤配上三个烧饼或者一碗羊油炒饭,收十文钱。

        不过去吃饭的大多数都是没媳妇的单身汉,或是城里驻的兵,大多数百姓还是舍不得花这钱,宁愿在家里吃。

        “每天都得排好长队哩。”

        “那就在西城再开一家,掌柜的就在酒楼里挑一个过去。”

        “好嘞,您就放心吧。”

        当赵安查完账本走出包厢,整个大厅依旧是坐满了人。

        赵勇三人已披挂完毕,在门口等候着赵安。

        披上甲,牵着马,四人向着校场走去。

        校场内十几名头戴笠盔,身披布面甲的军士正围坐在一起,与周围几个穿着破战袄的旗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看人家赵百户手下的兵,又是盔甲,又是柳叶刀,再看看咱们,袄子烂了不说,刀上都有缺口,这还打什么仗。”

        一名旗军向同伴抱怨着。

        “你一个破军户,要多好的家伙,打仗要是用上你我,准是吃了大败仗,那时候这些人恐怕都在地上躺着哩,保命才是头等大事。”

        旁边相对年长的旗军压低声音教训道。

        此刻的赵安四人已经到达小校场门口,赵勇受命前去叫人。

        不一会,十几人一手按刀一手牵马从校场出。

        这些都是赵安手下的家丁,其中除了汉人还有买来的蒙古人,他们多是战败的俘虏,因为无人赎买只能被当成奴隶卖出,但因弓马娴熟被赵安买下,赐以赵姓,编为家丁。

        赵安身处边塞,难免会有强盗,或者小队套虏、建虏流窜至此。

        安奠在镇江堡西南方向,距离凤凰城有一百多里,难保路上会不会发生什么,因此为了保证安全,赵安出门往往都有十几个家丁披甲携弓随从护卫。

        出了城,众人纷纷翻身上马,朝着安奠赶去。

        “吁……”

        大约离城门二里处,赵安勒马,原因是路边的窝棚吸引了他的注意。

        棚子里一个老汉见一队官兵停在自家门前,急忙走出窝棚,跪了下来。

        “见过军爷。”

        “老丈请起。”

        赵安并未下马,虽然此人发须皆白,却不显老态,动作敏捷迅速,赵安还清楚的看到窝棚里挂着一张弓。

        此刻前后的家丁也围了过来,警惕地盯着老汉。

        “爷爷。”

        窝棚里突然传出稚嫩而又清脆的童音。

        紧接着一个小孩的脑袋从棚子里探出,见到外面这么多人,吓得又缩了回去。

        赵安这才放心,开口询问紧张的老人:

        “这是老丈的孙子?”

        “正是小老儿的孙儿,乳名虎哥,九岁大了。”

        老汉一边说着一边从棚子里抱出孙子。

        “快叫军爷!”

        小孩不语,躲在爷爷身后,悄悄打量着赵安等人。

        “孩子小,军爷莫怪。”

        “无妨。”

        赵安仔细看了看小孩,只见他小脸又黑又瘦,满是灰尘,一双大眼睛却是极为灵动,只留耳边的两撮头发并挽成双髻。

        “他爹娘呢?”

        老汉闻言,叹了口气。

        “孩他爹从军七年没回过家,我托乡亲到险山堡问,说是没有这人。两个月前,他娘也染病死了,好在小老儿箭射的准,在山里打些野物卖了也能勉强糊口。”

        老汉抹了把眼泪,继续说道:

        “但最近天寒了,小老儿身子不如从前,进不了山了,听说同乡说凤凰城里有活干,就想着去挣点钱,能把这孩子养大成人,但他们都嫌我年纪大,没人要我,晚上没地方住,就在这搭了个棚子过夜。”

        说完老人慈爱地看了眼孙儿。

        “去凤凰城的福兴楼找胡掌柜,就说赵安让他帮你找份活干。”

        喊话的同时,赵安翻身上马。

        一挥手,前面的哨骑立刻策马疾驰而去,赵安一夹马腹,与后面的家丁迅速跟上。

        赵安扭头看了眼老汉,只见他跪在地上朝着着自己方向磕了个头……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从卫所到帝国,小说《从卫所到帝国》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从卫所到帝国正文 第二章 火锅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