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大唐:开局抗旨获得霸王之勇TXT下载>>大唐:开局抗旨获得霸王之勇>>正文 第17章 科举之谈TXT下载

    大唐:开局抗旨获得霸王之勇:正文 第17章 科举之谈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发话,一旁的李平就瞪向了长孙无忌,冷哼一声。

        “哼!”

        老子上辈子光是读书就读了二十几年,如今你竟然还想让老子继续读?

        你在想屁吃!

        你以为认繁字体很容易吗?你以为把水性笔换成狼毫很简单吗?你知道这长安城里的书有多贵吗?

        教育体系不一样,你以为科举很容易?

        真是奇想天开。

        况且,老子身上可是有着天下第一的武勇,我为何要摒弃自己最大的优势,去和一群不是吃书就是喝书,住的都是书,连娶的媳妇都是书的书呆子,去抢着过独木桥呢?

        我不是有毛病吗?

        但是输人不输阵。

        我确实是不如这个时代的文人。

        但是打嘴仗,键盘侠这方面,接受过信息洗礼的人,但凡是个人都能利用信息轻松碾压。

        即便是朝廷的高官也是如此。

        随即,李平眉梢一挑,唇角一扬,面露一抹十分轻蔑的笑容,说道。

        “呵,科举?”

        然而看到李平这个笑容的李世民,差点没破防。

        科举制是皇家,为了打破世家对英才的垄断,从而选择的手段。

        大唐定国之初,世家大族在地方上错综复杂。

        朝中官员,大部分都是大族出身。

        皇权不下县,政令只能在大城上县中实施。

        若是出了城后,所有的影响力就会落到当地的大族手里。

        甚至到现在,还有不少偏僻的地方,都不知道现在已经改朝换代了。

        头上的天子换成了大唐。

        所以,不管是前隋还是现在的大唐,都在世家的制肘之下,大力推行科举制。

        甚至连一向是老好人,对于臣子十分心软的太上皇李渊,也曾下令,诏令“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

        为此,科举制度,从以前到现在,再到未来,定然都是大唐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一定要万世实行下去的。

        如果李平对于科举不满的话,那就不好整了。

        思及此,李世民看着满不在乎的李平,有些头疼的摁了摁太阳穴。

        而长孙无忌听到李平的话,顿时心里都乐开花了。

        皇上心里在想什么,他都知道。

        而自家就是顶级权贵,什么科举不科举的,影响也不大。

        顶多也就是少几个门人而已。

        但要是皇长子不满科举,这在皇上心里,可是大大减分的选项。

        况且,这李平这么讨厌科举的话,估计本人就是个没脑子的莽夫。

        对于军务和政务一定是一无所知。

        自己随意问他几个问题,那不是能让他撞一头的大包?

        到了那时,皇上也没脸安排他道重要的位置上了吧!

        随后,长孙无忌看向李平,都感觉越看越顺眼了,看了老半天,这才笑着问道。

        “李家小哥,你好像对科举有些不满?”

        “这是为何?”

        科举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自然是好了。

        中国能在大唐,和以后的大宋,大明之中,能有卓立之巅世界的国力,正是因为科举制度,给整个社会阶层,带来了最基本的人才流动,阶级流动。

        更是能让底层的寒门以及商户,有机会改变自家门庭,一跃成为人上人。

        这很大程度缓解了社会矛盾,展现出生意盎然的进步性,让整个古代文化步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

        这是这个时代能展现的,最重要的公平。

        可这种公平在李平看来,是有限的。

        因为即便是寒门子弟,那也得有这个‘门’才算得上是寒门。

        商户的手里更是掌握了很大部分的社会资源。

        科举,就只是把上层的资源削弱了一部分,交到了这两个阶级中。

        而作为农业社会的基础,农民却是没享受到科举的一丝红利。

        毕竟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一件十分耗费钱财的事。

        暂且不说笔墨纸砚,这四样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甚至连闲置一个壮劳力,都是对农民家庭的一个巨大打击。

        在市井中,混迹了三年的李平,特别不满这点。

        因为在上一世,他的父亲正是农民。

        听到长孙无忌这么问,李平心里的不满,顿时爆发了。

        “齐国公问我科举好不好?”

        “如果和前汉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比拟的话,科举当然好了。”

        “不过这个好,也好得十分有限。”

        “矬子里拔将军,也就忽悠忽悠外行人而已。”

        “那些真正有眼光的人,谁人不是心中有数?”

        “说得好!”

        听到李平这番话,长孙无忌不由得一拍大腿,在心里暗暗叫好。

        视线微微一瞥,只见李世民的脸色有些难看,这下长孙无忌心里更高兴了。

        此事可是皇上想方设法要办好的事。

        你这么给皇上泼凉水,他能高兴吗?

        心里高兴不已的长孙无忌,暗道,我这可不是挑拨你们父子关系,而是一心为国。

        随即,他不露声色的接着问道。

        “恕老夫有些愚钝,在我以为,科举制度,可是万世不易的国之大计。”

        “不然,皇上也不会顶着世家大族的制肘,大力推行。”

        “既然你心里有自己的见解,那不如说出来,让我与皇……黄参军见识见识?”

        最好是对科举的意见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然后把科举制度,贬低得半文不值。

        也好让皇上瞧瞧,这莽夫到底是什么练成的。

        如此一来,他李世民,总不会让一个没脑子的莽夫,继承皇位吧!

        即便是他答应,可皇室和陇西李家是不会答应的。

        长孙无忌心里一阵暗喜,目光炯炯的看着李平,倒是想瞧瞧,他到底能说出什么话来。

        李平的目的是求职。

        希望能被李君羡看重,然后招进左武卫中,以此来接近皇上。

        如此一来,他才能有触发抗旨的机会,让自己快些成长强大起来。

        可是这代人深根固柢的思想,让他倔强到不肯跪下去。

        也不肯为了一个工作,压制自己的想法,摧眉折腰。

        即便是国公也不可以。

        所以,就算李平已经看出了长孙无忌的居心不良。

        一直在诱导自己,朝着辩驳科举这条道上走去。

        但那又怎样?

        他就是觉得不爽。

        以前是自己没有能力,没有力量,老子能忍。

        毕竟这也是为了能活下去,没什么丢人的。

        可是,如今老子有了立国的武力以及根基,大不了老子连夜离开。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咱也有活路。

        我何必对着你几个老家伙低三下四的?

        说不定在老子走时,还能收回点利息,也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肆无忌惮。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大唐:开局抗旨获得霸王之勇,小说《大唐:开局抗旨获得霸王之勇》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大唐:开局抗旨获得霸王之勇正文 第17章 科举之谈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