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红唐TXT下载>>红唐>>正文 第222章:另一条路TXT下载

    红唐:正文 第222章:另一条路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陛下,您有没有想过让百姓迁居?”

        说到想法,姜云志也暂时性的忘记了大腿上的疼痛,转而兴奋地看向了李世民。

        “迁民?你是说……”李世民一听就知道姜云志是什么意思了。

        无非就是两年的空档期实在是太长了,与其让百姓们就这么直愣愣的在家乡等待着朝廷赈济他们两年,倒不如让他们迁居去没有灾害的地方。

        迁民的消耗也不小,但相比于连续赈灾两年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没错!”姜云志狠狠地点了大厅欧。

        “与其让百姓们等待朝廷的救济倒不如朝廷提供帮助, 让他们换个地方生活。”

        “就算是从现在的情况以及钦天监的预测来看,今年一年基本上是没有指望了,而这一年的时间再怎么说也足够他们安顿下来了吧?”

        “相比于在关中度过一整年颗粒无收的日子,那还不如重新打拼一份家业出来,反正就现在的百姓来说他们也没什么家底了。”

        姜云志这话既不是嘲讽也不是揶揄,而是真真切切的。

        现在的百姓根本就没有什么余粮、余钱这一说, 他们一年辛苦的劳作往往也只够他们的口粮罢了。

        家底?那是什么?能活着就已经证明他们这一年就是成功的了。

        “这办法倒不是不行, 但是迁民这种事情事关重大。”李世民还是有些犹豫,而且他有犹豫的理由。

        “迁的少了那就是治标不治本,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但若是迁得多了,那关内就会空虚下来,现如今关内是主要的耕地聚集地,一年所缴纳的赋税占了正常赋税的大半,这无疑会损失很多。”

        “而且,就算是我们做了决定,百姓们愿不愿意还两说。”

        “田地是可以放弃的,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百姓还是在租种田地,对于他们来说在哪里租都一样,都是要缴纳不菲的佃租的。”

        “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可能不太愿意放弃现在的房子,而且还有不少的人都会在闲暇之余出去做做工,换了个地方无疑是代表着这一项收入也会丢失,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如果说作为儿子、兄弟和父亲这三个角色的李世民很失败,但作为皇帝的李世民还是成功的。

        最起码,基本上在谈到任何与政事相关的事情时他都能做到基本了解,这就说明他作为一个皇帝最起码也是合格的, 因为这证明他没有把政事假手他人。

        就好比百姓做工这种事情姜云志之前就没想到。

        但是这也无妨,因为这不是问题。

        然而还没等到姜云志开口,长孙无忌就先开口了。

        “陛下,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问题。”长孙无忌的表情有些犹豫,似乎他的想法有些小问题导致他不敢畅所欲言一般。

        “如果臣没猜错的话,姜监正想说的应该是让百姓们顺着黄河以及运河,迁居至扬州和杭州一带吧?”

        长孙无忌说着看向了姜云志,而姜云志没有说话,但是向着长孙无忌竖了个大拇指。

        长孙无忌能够想到这一层让姜云志感到很惊讶,因为在这个时代的南方基本都是没开发过的蛮荒之地,唯独杭州和扬州还稍微好一点。

        要说这两个州,那就得说一说隋朝的亡国之君隋炀帝了。

        隋炀帝在位时期可不只是让人疏浚了大运河,还让人把扬州开发出来了,杭州也开发了一些,但没等到开发结束隋朝就灭亡了。

        谷蠫

        长孙无忌可能也是因为这个而想到了南方。

        “杭、扬两州?你是怎么想的?”李世民只是稍微一愣,但很快就想明白了姜云志的想法。

        不过明白归明白,具体的细节还是要姜云志说一下的。

        “其实通过去年的旱灾赈灾情况,您应该对南方多少有些了解了吧?”

        姜云志找了个好切入的角度开始说起。

        “南方比较温润,一般来说不会缺少雨水, 就算是缺也肯定不像北方这样严重, 所以粮食的产量是有保障的。”

        “其次,去年冯盎从岭南到交趾一代筹集到了多少粮食您也看到了,而杭、扬两州附近虽然不似那边那般湿热,但那边种植的可是稻子。”

        听了姜云志的话,李世民不由得点了点头。

        在这个时代,粮食也是有高地等之分的,最高等的是粟,也就是小米,不过不是说小米产量多高或者饱腹感多强,而是因为小米是所有粮食种类中储存年限最长的,长达九年。

        其次就是大米。

        大米和小麦其实是差不多的,不过要多少高于小麦一些,因为现在的粮食主产区是北方,而北方是以小麦为主的,本着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大米的价格自然要高上少许。

        除了粮食格局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酒,小麦也能酿酒,但不如米酒受欢迎,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大米之下就是小麦,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因为产量最高,而且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在小麦之下的就是菽了,也就是大豆。

        大豆因为不好消化也不能酿酒的原因被排在了最末,但还是这个时代的五谷之一,因为从初夏小麦收割到秋末小麦种植这中间有个空档期,这期间也只能种植一些大豆了,只有好地才会在这个时间段种小米。

        “但是,这不够吧?”李世民已经有些动摇了,但姜云志的这些理由对他来说还不够。

        “的确是不够,但您有没有想过放开一下开垦相关的法令?”

        对于李世民的问题姜云志并不慌张。

        “开垦相关的法令?”李世民重复了一边姜云志的话,随即就双眼发亮。

        “你是说……”

        “没错!”姜云志点了点头。

        “只要放开开垦相关的法令臣相信会有大批的关中百姓会选择南迁,因为就算是一切和以前一样,甚至是失去了做工的额外收入,但却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在等着他们。”

        “那就是佃租!”

        这,就是姜云志的底气所在。

        这个时代一切未开发的土地都是归朝廷的,除非像姜云志得到西湖周围的山地那种情况,不然一切都是朝廷的。

        既然朝廷组织迁民,那必定要给百姓重新分地,那么让百姓自己开垦就是最好的选择。

        开垦出来的田地归朝廷,但朝廷会给他们租种,这样一来佃租这种东西就不复存在了。

        就算李世民不要脸一点也收佃租,但据姜云志的猜测绝对不会超过三成!

        因为,李世民可是一个被名声所累了一辈子的人!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红唐,小说《红唐》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红唐正文 第222章:另一条路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