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争魏TXT下载>>争魏>>正文 第两百六十章 宣义TXT下载

    争魏:正文 第两百六十章 宣义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争魏

        热门推荐:

        “西平是我一个人的,也是你们的!”杨峥看着面前七十五个青年。

        羌人、汉人、胡人都有。

        忠心这个东西,是需要维护的,也可以宣导。

        这七十五人就是杨峥的第一批宣义郎,进驻到亲卫营各屯之中,负责引导士卒思想,也有监督之意。

        人心善变。

        董卓天天吾儿奉先何在,也免不了吕布一句有诏讨贼臣!

        今日之杨峥倒是与昔日之董卓有几分相似。

        手下一帮骄兵悍将,万一哪天被渗透和收买了,自己就万劫不复了。

        而这个时代,这种事情绝不少见。

        别人忠心是别人的事情,自己一定不能在制度上留有漏洞。

        “尔等谨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讨四方之凶逆,还天下以太平,复我华夏朗朗乾坤!”杨峥一个字一个字的吼了出来。

        口号还是要喊的,鸡血也是要打的。

        很多时候,一句正确的口号胜过百万雄师。

        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哪怕只是稍微迈出一小步,也能在这黑暗的历史长河中泛起一丝涟漪。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讨四方之凶逆,还天下以太平,复我华夏朗朗乾坤!”青年们也跟着吼了起来。

        一个个热血沸腾。

        这个年纪,最愿意接受光明,也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杨峥取过一把精制汉剑,无比肃穆道:“庞青,今日起,尔为宣义郎!无论日后何等艰难,尔不可忘却今日之初心。”

        “唯!”青年无比神圣的接过长剑。

        彷佛在长剑传递的过程中,一种庄严的使命感也被传递过去。

        一瞬间,青年的精气神也发生了变化

        “孙阳,今日起,尔为宣义郎!无论日后何等艰难,尔不可忘却今日之初心。”

        “唯!”

        ……

        杨峥亲自为每个人授剑,七十五人,七十五把长剑。

        七十五道目光汇聚成熊熊烈焰。

        目光中的一往无前以及崇信,让杨峥有种莫名的震撼感。

        人在被赋予了使命感之后,会由外而内的发生变化。

        以前的杨峥其实没多少信心,司马家与士族彷佛阴云一样遮挡着天空,其后一百年内,将这片古老的土地拖入万丈深渊足足四百年。

        但现在,他自己也被稍稍感染了。

        一个人的口号或许只是口号,七十五人、一千人、一万人……就不仅仅是口号了。

        接着,杨峥为他们细致讲解宣义郎的职责。

        辅左将领,提出建议,引导和监督士卒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况,考核将士们军功,审核将士的忠诚程度,有直接呈报护羌府的权力,有重大变故可以直接面见杨峥。

        但不得干涉将领指挥作战……

        一条条,杨峥详细讲解。

        每个人都听的很认真。

        最后,杨峥向众人拱手,心平气和道:“华夏艰难,万民水火,大好男儿怎可袖手旁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唯愿诸君与吾砥砺奋进!”

        “敢不效死命乎!”第一个被授剑的庞青喊道。

        其他人也跟着喊,“愿为主公效死!”

        嘉平元年十月初三,第一批宣义郎进入军中。

        杨峥的军令也随之下达,凡战,若所部宣义郎战死,屯长降为都伯,士卒罚俸半年,三年内不得升迁。

        成军四五年来,但凡是杨峥下达的军令,军中都是无条件执行。

        宣义郎不干涉军事,属于副官,将领们也就没太多意见。

        有意见的,在看到盖有杨峥印玺的缣帛军令之后,也全都偃旗息鼓。

        这些年青营中的汉夷孤儿,

        差不多有四千人,能被选为宣义郎,基本可称得上文武双全四个字。

        经历过困难,在生死边缘捡回一条命,一直被半军事化管理和训练,因此没有士族子弟高高在上的骄气,进入军中之后,很快就与士卒打成一片。

        当然,也必然会与老卒们起一些摩擦。

        磨合需要时间,只要摩擦不太过火,杨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接不接的了地气,还要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这也是一项考验。

        胡天八月即飞雪。

        进入十月,天气变得越发寒冷。

        不过今年还好,有了充足的食物,冬天也不那么难熬。

        去年省吃俭用的粮食还余下五万多石。

        杨峥索性开展新一轮的练兵。

        锐步跋涉于大山之间,骁骑驰骋于草原之中,来回行军千里。

        杨峥则带着亲卫营围猎日益泛滥的野兽。

        杨济上书建议编练奴隶。

        这些奴隶本就是青壮战俘,过了两年安定日子,已经心悦诚服,去年粮食紧张,今年则没有缺粮之虞,冬季也是练兵的大好时机。

        顶级士族子弟,还是有些远见卓识的。

        书信中,杨济还举荐一人,杨嚣,字文静,乃当年魏武主簿杨修杨德祖之子。

        人才,杨峥自然来者不拒。

        弘农杨氏对自己似乎抱着极大的善意。

        先有杨济,后有杨嚣。

        弘农杨氏几次站队错误,让他们的声望迅速滑落。

        当年袁术称帝失败,与他姻亲的杨彪直接受到影响,魏武几次想杀他,被孔融、荀或、满宠等一干大臣求情才免遭一死。

        杨修辅左曹植,争不过被司马懿辅左的曹丕,又受到的牵连,自此一蹶不振,被其他新贵士族甩在后面。

        直到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为了代魏,走了一条跟曹丕一样的路,与士族全面和解,杨家才靠姻亲上了司马家的小破船。

        现今,弘农杨氏也是病急乱投医而已。

        并不是多看好自己,而是有司马懿在,实在没有多少路走了。

        既然建议是杨济提出来的,杨峥升杨济为屯田司马,加副统制,杨嚣为屯田从事,辅左杨济。

        又调令伤残士卒,补为教头,专司训练之事。

        河湟各大屯田,共有奴隶青壮奴隶六万余人,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若能整合起来,为已所用,加上三万五千余正军,杨峥也能弄出十万大军。

        实实在在的十万大军。

        由此可见,这杨济也是一个人才。

        其实只要上升途径打开,人才自然会层出不穷。

        韩信在项羽手下只是执戟郎,但到了汉高军中,就成了名震千古的兵仙。

        韩信之才固然绝世无双,但刘邦肯拜名不见经传的韩信为大将军,又是何等的魄力?

        奴隶们到了冬天,基本也无事可做。

        现在杨峥提供一日两餐,为他们节省本就不多的余粮,自然皆大欢喜,这时代本就没什么懒人。

        优秀者,还可直接被召入正军中。

        每块屯田都有一百人的名额。

        护羌府的命令贴到各大屯田区时,一片欢呼之声。

        既然有杨济负责,杨峥巡视一番,见一切井井有条之后,精力放在大事之上。

        司马懿先灭曹爽,后屠王凌,势如破竹,不仅曹魏内部噤若寒蝉,连吴蜀都没有动静。

        一是司马懿快刀斩乱麻,几乎没有造成内耗。

        二是吴蜀两国本身也不成器。

        姜维与诸葛恪都有雄心壮志,但受到的掣肘太多。

        三国鼎立至今已经三十载,吴蜀两国全都暮气沉沉。

        蜀主刘禅与宦官黄皓日渐亲密,正始七年,侍中董允病逝,陈祗接任,黄皓逐渐由幕后走到台前,与陈祗互为表里,支持姜维北伐,与大将军费t修生养息之策相背。

        吴主孙权进入晚年,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以致吴国上下陷入党争,全公主孙鲁班势力逐渐壮大。

        跟吴蜀两国比起来,uu看书魏国虽然也有高平陵之变和淮南之叛,但被司马懿轻松解决,没有引起全面的动乱,朝局稳定,人心俱安。

        杨峥暗中为淮南一叛扇风点火,想给司马家多造成点麻烦。

        然而历史的强大惯性依旧如故。

        司马懿依旧是历史上的那个战无不胜的司马懿。

        王凌也还是历史上优柔寡断的王凌。

        不仅没给司马懿造成麻烦,反而弄巧成拙,让司马懿腾出两年的时间。

        这太可怕了。

        两年时间能做很多事。

        尤其是司马懿……

        说不定什么时候目光就飘到西北来。

        “洛阳细作快马来报,朝廷欲缉拿郭淮夫人,人马已在赴长安的途中。”孟观前来禀报。

        司马懿夷王凌三族,自然不会放过王凌的女儿。

        “想不到郭淮也有今天。”这个消息非常及时也非常宝贵。

        说明自己铺设的暗棋,终于发挥作用了。

        二十八星宿和九野营逐步走上正轨。

        经历失败,人总会成长的。

        历史上司马懿最终免了王夫人一死。

        却是在郭淮的种种小动作之上的,内中肯定少不了各种博弈。

        这个时代,历史的轨迹已经悄然改变。

        杨峥沉思一阵,“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孟观聚精会神的听着。

        聪明如他,早就知晓杨峥与司马氏的敌对关系,所以杨峥也没什么可隐瞒的。

        “离间司马家和郭淮的机会!”杨峥悠悠道。

        只有大老们斗起来,杨峥才会有生存空间。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争魏,小说《争魏》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争魏正文 第两百六十章 宣义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