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武侠修真>>长生可否TXT下载>>长生可否>>正文 209、以人为本,天下为公TXT下载

    长生可否:正文 209、以人为本,天下为公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王源之能够明白张执象在做什么,王绛阙同样明白,但她毕竟不是旁观者,沁源不单单只是她这些年的心血,更是……家乡。

        说是根据地,其实在这里,更像是一处世外桃源。

        单纯从生活环境来看,这是一个与世无争、平等友善、互帮互助的世外桃源,是几乎所有华夏人梦想的精神家园,安逸、自然。

        越是对世界规则看得透彻,越是对人心看得透彻。

        就越是会喜欢这里。

        王绛阙与张执象不同,张执象两世为人,前世学的多,看的少,本心未受影响,这一世由老天师教导,又历经王阳明、姚广孝两位先生矫正,所以他能在看得透彻的情况下,保持本心,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他是坚强的。

        而王绛阙从小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看得太多了,她本身又极为聪明,许多东西一眼就能看透,过于早慧反而影响了她的心性成长。

        以至于,她其实不愿意离开沁源,到外面的世界去。

        起义军也是如此,他们其实并不理解什么革命,他们造反,为的就是这一天,为了一个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

        他们已经得到了,所以,起义军并不愿意往外扩张。

        他们只想守着沁源。

        可那些在沁源长大的孩子们不同,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公平,就是反抗剥削,就是解放世界,他们是最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他们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有着伟大的使命。

        两年,还是三年?

        当起义军由这群成长起来的孩子主导的时候,他们必然不会再守着这个山窝窝,那是三四万青少年的意志,王绛阙也好,老一批的起义军也罢,是无法阻拦的。

        也,没有理由阻拦。

        可痛苦的地方在于,王绛阙对自己亲手教出来的这些学生,她没有办法为他们找一条路……

        是她带着青羊山起义军来了沁源,是她教给了他们这些,她没有办法一走了之,也不愿意带着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看着他们如同绚丽的烟花一样,绽放生命。

        她该怎么办?

        王绛阙有些迷茫,王源之笑了笑,姜还是老的辣,女儿终究还是要考父亲来帮衬的,他问道:“张执象刚下山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傻……”

        王绛阙刚回答一个字,就有点明悟了。

        见女儿已经想到,王源之便说道:“沁源长大的这些孩子,就跟没下山的张执象一样,他们都是傻乎乎的。”

        “对外界所知甚少,对自己所学的也无法灵活运用。”

        “如果直接就让他们上战场,必然会走偏的,所以,让他们都出去走走吧,去外面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再决定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沁源县满十六岁的孩子,都让他们出去,男孩去,女孩也去。”

        “或结伴,或单独。”

        “至少要两年后才能回来。”

        “沁源县盛产药材,这些年的药材都是桂源商行在收购,我想起义军的几个当家的,早就猜到你的身份了。”

        “也没什么好避讳的。”

        “爹出一百万两银子,每个出去游学的孩子送二十两的路费,游学期间如果实在困难,可以找到当地桂源商行旗下的所有产业,验证身份后,会予以帮助,支援路费。”

        “爹相信,他们不会让你失望的。”

        “爹也相信,同样对美好未来奋斗的人,不会站在对立面,你这九年的辛苦也不会白费,他们,会是大明的未来。”

        ……

        ……

        王绛阙在跟王源之讨论文明的未来,张执象与嘉靖同样在聊这些。

        他们在扬州只待了一天,便乘船继续南下,前往应天祭拜太祖,路途上,嘉靖与张执象交心,说了他在淮安领悟的那些。

        没有辜负嘉靖的期待,张执象并不拘泥于制度。

        “我们这个时代,是在大明嘉靖年间的基础上去谋求未来的,跟后世的发展路线是不同的,我们必须考虑华夏文明的发展脉络。”

        “因地制宜的去变法。”

        “自秦以来的官僚帝制,皇帝与门阀的斗争,皇帝与士绅的斗争,这些斗争的核心在于——皇权不下乡。”

        “因为一旦皇权下乡,皇帝与百姓直接对接,就不再需要中间的阶层了。”

        “门阀、士绅,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所以,中华数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乡村史,道德经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而我认为,治一国实则为治一村。”

        “我们这个文明,上承于天,自天文发端,下承于地,离不开乡土。”

        “乡村是文明的根。”

        “我们的变法,最重要的部分,也应当是乡村。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后世那套工业化的道路去走。”

        “后世有个叫梁漱溟的学者说过。”

        “外力破坏乡村,尚属有限,我们感受外界刺激而起的反应,学着外面的方式来搞工业化,于是乎自动破坏乡村,殆十倍之不止。”

        “整个华夏现代史,就是一部乡村破坏史。”

        “工业化的本质,是文明的重心偏向了外算学,这与我们文明自诞生以来,以内算为宗旨的道路是相悖的。”

        “儒释道三教,两千多年的发展和耕耘,都是在人身上。”

        “我们如今的社会,是以人心和道德构建的。”

        “当人心不古,道德崩坏的时候,也就是礼乐崩坏,制度紊乱了,如果不从人心、道德入手,而是从外在的制度什么入手。”

        “那都是治标不治本。”

        “必须打越来越多的补丁,以越来越多的规则来约束下限,但下限往往会不断的被突破。”

        “为什么?”

        “因为工业化天然会剥离人的人性,将人异化为工具,而人是在乡土当中的,唯有破坏乡村,破坏家庭,最后才能直接破坏人性。”

        “将乡村消灭,人们没了根,回不去故乡的土地,在城市的牢笼里,家庭也被消灭,所有人成为独立的个体,在工作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被异化,成为了名为城市的,巨大的机器的,一个零件。”

        “但人并不是机器。”

        “在被异化成工具的过程中,人性的剥离,首先会将人异化为……野兽。”

        “兽性是会控制不住的躁动的。”

        “机器也就会出错了。”

        “越是精密的仪器,就越是容易崩溃。”

        “当矛盾无法解决,当矛盾具体为战争,科技越是发达,尤其是有了核武器这种毁灭世界的存在,文明毁灭的概率也就越高了。”

        “因而。”

        “大明不应该走工业化的老路。”

        “《道德经》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做饭烹饪,须得咸淡适中才好,油盐酱醋得恰到好处,才能烹饪出美味来。”

        “我们需要工业,但不能工业化,我们需要资本,但不能资本化。”

        “修行要守中,治国同样如此。”

        “守中守的是天心真我,治国治的是天下万民。”

        “陛下。”

        “我思索了十年,对于大明的未来,最终得出了八个字。”

        “以人为本,天下为公。”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长生可否,小说《长生可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长生可否正文 209、以人为本,天下为公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