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逆流启明TXT下载>>逆流启明>>正文 第263章密匣之奏TXT下载

    逆流启明:正文 第263章密匣之奏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紧赶慢赶,终于在六月中旬,张文程来到了长沙县。

        只见,一眼望去,古朴的长沙城巍峨壮观,宽阔的护城河十来丈宽,宛若一道大河,巨大的吊桥上,人如蚁群。

        牵驴的,赶车的,背柴的,牵儿带女的行人,行囊臃肿的商贩,更是络绎不绝,让人目不暇接。

        而一接近长沙城,骡子与驴身上的行囊却直接解开,一伍将士穿上了铠甲,手持长矛,瞬间威风凛凛起来。

        而张文程则在两个仆从的服侍下,穿上绘有绣溪敕官袍,在一片黑白色中,青色的官袍显得格外的显眼,头戴乌沙帽,腰系素银带。

        掂量了下脚上的黑步靴,张文程摆摆手:“走,入城。”

        人靠衣裳马靠鞍。

        这一身行头出来,如同鹤立鸡群。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入城,而是派人去往城中通知。

        不一会儿,只见以县丞为首的官吏,浩浩荡荡而来,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可是张判官一行?”

        老迈的县丞咧着嘴笑道。

        “不敢劳烦大驾。”

        张文程只见,除了知县外,县衙的其他人都来了,心中顿时一噔。

        看来这位县尊还是恼他夺了诉讼的权力心里不喜啊!

        微微一笑,张文程递上了敕牒、告身,官印。

        县丞不敢怠慢,忙认真地端详起来,又身旁的积年胥吏讨论起来,好一会儿才罢了。

        这也不怪他如此,实在是这官印,敕牒,告身,都是豫王府印下的,崭新的很。

        见识的少了,自然得仔细看看,不能出错,闹了笑话。

        所有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等待着最后的结果,气氛颇有些僵硬。

        “张判官风尘仆仆,真是辛苦了,老夫耽搁了时间,罪过罪过,走,已经定好了酒席,为你接风洗尘。”

        县丞开口笑道,一时间气氛瞬间活泛起来,恭维之声不绝于耳。

        “哪里的话,您这是尽忠职守。”

        张文程笑了笑,不以为意。

        旋即,一行人才浩浩荡荡入城。

        城门口的守兵一见阵势,忙不迭招呼人让开道路,让他们插队入城。

        百姓们颤颤巍巍地跪下,畏惧的低头,只有孩童无所顾忌,偷摸摸的抬头瞧着这位还官老爷。

        张慎言昂首挺胸而入,举目而望,一片伏首跪拜,宛若蝼蚁。

        这种权势的滋味,与在军政司埋头做小完全不同。

        “这才是权势啊!”

        入了城中,酒席上一片热闹,但张慎言却心中一片凝重。

        知县大老爷姗姗来迟,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酒刚入喉,就离去,整个酒席也随之空荡,气氛格外的尴尬。

        “好,真是好啊!”

        张文程举着酒杯,笑了起来。

        在张慎言身边多年,官场上的心思与谋划,他哪里不明白,但这样几乎撕破脸的举动,他还是第一次见。

        “老子入城,就得好好地让你不如意。”

        张文程冷笑,回到了衙门。

        官衙还未修好,只有区区三五间房的宅院,要不是牌匾挂着,他还真没认出来。

        打开包裹,只见一古朴而又不凡的木匣,巴掌大小,不过半斤重。

        “你们怕是不知晓,我这判官,不仅有司法之职,还对尔等有监控之责,上达天听。”

        小心地握着木匣,张文程仰头大笑。

        国朝惯以小制大,他这个判官,可不普通。

        ……

        另一边,豫王府中,朱谊汐正繁忙地批阅来自于各地的密匣。

        密折制度,是在通政司衰败后,满清加强集权,削弱相权的举措。

        通政司的职能,一开始就是汇集奏疏上禀朝廷,筛选重要的奏疏与皇帝御览。

        在明初,甚至可以制衡宰相,封驳奏疏,乃至于屏蔽圣听。

        那是明朝中后期,皇帝懒政,其呈报的奏疏一般都留中不发,或者交给内阁处理,通政司重要性大大降低。

        而到了后期,内廷甚至出现文书房,负责“职掌通政使司每日封进本章”,将通政司呈上奏章进行再分类。

        再者说,锦衣卫、东厂的出现,使得皇帝可以知晓内外消息,通政司几乎无用。

        而清朝鉴于明朝宦官的酷烈,禁止宦官参政,厂卫废除,通政司又废烂不堪用,所以密折制度应运而生。

        “好用是好用,就是有点累人。”

        朱谊汐批阅着密折,不由得感慨万千。

        数十个密匣通过驿站,快速地来到襄阳,各种消息让人目不暇接。

        风土人情,匪贼盗寇,灾害天气,乃至于地方官员的违法行径,应有尽有。

        于是,朱谊汐也学会了分类。

        灾害防治为重,贼寇之类为次,官吏违法最后。

        依次草拟,让军政司、参谋司前去核实处理。

        至于官吏的违法乱纪,朱谊汐可不能偏听偏信,反而让搜讨科去秘密查询。

        “政治这东西,果然奇妙。”

        阅览了半晌,朱谊汐感慨万分。

        难怪自古以来改革寸步难行,实在是既得利益者太过于强大。

        虽然这些密折中,并没有直接说明地方的掣肘,但话里话外,无不显露出其艰难处境。

        这还是七成知县乃是幕府重新任命的。

        即使是往日的军政司同僚担任判官,这些新任知县们,依旧再三掣肘,不想失去手中的权力。

        破家知县的恐怖之处,不就是在司法吗?

        如今商税的征收权剥离了,再加上司法权,这让百里侯们颇为不适应。

        所以,朱谊汐深刻的明白,判官被抵制,不止是权力,还有对上面无声的抗议。

        “所以,改革还是急不得,一步步来。”

        朱谊汐感慨道,一切的政策由上位者制定,但施行的却是县令等亲民官,逼迫太紧,可不是好事。

        想了想,他将书架上,一份关于转运司扩大为国税司的方案,塞到了中间。

        国税司,顾名思义就是统筹一切征税事宜,即商税与农税。

        转运司在征收商税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再兼顾农税自然也行。

        如今,却不急于一时了。

        虽然暂时放弃了国税司,但朱谊汐对于地方改制,仍旧不厌其烦。

        他随手,从书架最顶端,拿出另一本策划——关于治安(警察)局的设立。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逆流启明,小说《逆流启明》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逆流启明正文 第263章密匣之奏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