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朕即大宋TXT下载>>朕即大宋>>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玉玺风采TXT下载

    朕即大宋: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玉玺风采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玉玺忽然跨越了这么远,出现在七河、波斯一带,充满了传奇色彩。

        而右相则不无骄傲,说道:“玉玺的消息是牛使相传回来的。是王化传播过去,一名胡商主动上缴给朝廷的。”

        “其所得此玉玺有因缘际会,从渔夫手中收购而得。但我朝得此国宝,却是昭昭天命!”

        说到这里,张浚意气振奋:“我朝之疆域广阔万万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自南洋而至北海,自岭南而至泰西,从印地到勿斯里,天下各邦,皆为我朝藩臣,亿万臣民,皆为陛下所属。”

        “王化所至,尽皆宾服。正因朝廷囊有天下,所以玉玺才会重归中原,如探囊取物!”

        赵桓不得不承认,张浚说的很有道理。

        大宋能够找回传国玉玺,靠的就是疆域亘古未有。

        强大的藩宗体系下,天下各国都是朝廷的属国,因此可以把整个天下比作一个口袋,口袋里所有的东西都是赵桓这个皇帝的。

        而玉玺只要还在这方天地之中,就一定会被大宋找到。

        尤其是当王化推行出去,各国百姓都开始接触中原典籍,了解中原文明,学习诸夏文字。

        任何一个人看见自己手中这块玉,怎么看怎么跟传国玉玺一模一样,他都会激动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辗转反侧是一定的,毕竟这东西就承载着整个天下的天命。

        每个拿到他的人,第一反应都是,这传国宝为什么会落入自己手中,难道自己就是天命之子,将抚临受土,君临天下?

        但在最初不可自已的疯狂过后,剩下的一定是深深的恐惧。

        因为这东西,一旦不小心流出,被任何第二个人看到。

        那都是一场牵扯九族的大罪。

        整个天下都是大宋皇帝所有,不论逃到哪里,都势必难逃一死。

        所以在帝国如此强盛的情况下,任何聪明人的最优选都是将传国玉玺送给朝廷。换取自己家族世世代代的荣华富贵。

        基本上任何一个人,只要能把传国玉玺送给大宋。

        以当今天子之慷慨,封侯绝对不在话下,甚至直接封开国郡公都未尝没有可能。

        不过,不论是开国县侯还是开国郡公,这个家族都已经注定了锦衣玉食,富贵太平。

        只要他们没疯狂到几个骤富的新贵,就去谋划着造反,推翻大宋社稷,那他们就能一路朝着柴家的地位靠拢过去。

        作为大宋勋贵,开国县侯,开国郡公,那都是有着极为特殊地位的。

        每年的大朝会他们都有资格列席,国家举行庆典,皇帝寿宴,他们也有资格参与。

        军功封侯还要担心功高盖主,他们这完全没有一点危险性。

        可谓是实实在在的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很显然,聪明人都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

        大宋能够重新找回传国玉玺,完全配得上天命所归,正统所在的美誉。

        这一切都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为支撑。

        对这块传国玉玺,赵桓十分期待。

        这应该是自己带给诸夏神器最大的改变了。

        哪怕大宋覆灭,千载之后,诸夏还将拥有这方传国神器。

        历史上传国玉玺消失,最大的磨难应该是出自元朝。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世祖忽必烈殂。“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

        随后伯颜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

        历史上蒙元灭国极多,各国的印玺统统被磨平,传国玉玺有极大的可能在这一次磨难中被摧毁了本来文字。

        明初洪武年间,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朱元璋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但最终都无功而返。

        如今赵桓君临万国,传国玉玺显然还没有遭受惨烈磨难。

        诸夏神器的命运发生了重要偏差。

        而在国家高层在召开廷议之时,西部的驰道上,三百铁骑正策马急行,一路八百里加急向着中原驶去。

        路上任何人敢多看一眼他们的包袱,都会被将士们怒目圆瞪,吓得所有人都不得不避开他们,以免产生误会。

        八百里加急,在前朝历代,只要两三天,情报就能从边疆送回中央朝廷。

        但在大宋,哪怕是八百里加急,这三百背嵬军的精骑也足足走了三个月。

        大宋最忠诚的将领岳云亲自带队,才得以在这个时间内返回中原。

        路途实在是太漫长了,最精锐的骁骑也没办法日夜不息的赶路。

        直到深秋,这块传国玉玺终于在精骑的护卫下,从两万里外送到了赵桓手上。

        而为了迎接这块玉玺,宫廷内已经云集了大量的大学士,包括太学院教授,各地学院的名宿,以及无数的史官。

        除了这些文坛泰斗,学术名宿,最与众不同,充满大宋特色的是,在皇宫内,还云集了大量的报社采风记者。

        他们有人带着笔墨,有人带着画稿,将记录下这极具意义的一刻。

        岳云亲自捧着传国玉玺,单膝跪在赵桓面前,说道:“官家明君哲后,立政经邦,天地之所合,故皇灵告瑞,人神告征,肃承天命,国宝得以重现,神器得以复还。臣仅代天下贡传国玉玺。”

        赵桓亲手从岳云手中接过了传国玉玺,在木制锦盒中间,是一块乳白色蓝田玉制成的玉玺,仅有拳头大小。

        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殷红色方方正正的鱼鸟篆,虽然赵桓不认识这八个字,但也知道写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而除了这八个纵横交错的巨大篆字,在玉玺上还有不少隶书刻的小字。

        右上角刻着:“大魏受汉传国之宝。”

        而右侧则刻着:“天命石氏。”

        这是后赵石勒得到玉玺后,在上面刻的标记。

        这两行字,赵桓也能认出来。

        一行行文字,昭示着这块玉玺在历史上经历的无数壮阔岁月和波澜史诗。

        (本章完)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朕即大宋,小说《朕即大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朕即大宋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玉玺风采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