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朕即大宋TXT下载>>朕即大宋>>正文 第五十九章种植园经济TXT下载

    朕即大宋:正文 第五十九章种植园经济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开发夷州这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所谓的岛上瘴气丛生,那是指中央山脉等山地。

        夷州的精华面积其实很小,也很集中,就在中央山脉以西,靠近大宋的一片狭长平原上。

        而且这里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甚至四熟。

        赵桓对胡铨说道:“夷州人口不会太多,将这片土地开垦出来,每年的丰收都会盈余下来,可以向中原提供数以亿计的粮食。能供养中原一千万至两千万人。”

        中原总共人口也就一亿两千多万人。

        如果夷州一地就能供养两千万人,等于解决了中原六分之一的人口供粮。

        胡铨眉头微蹙,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官家要跟自己一个苏州知府讲这个?

        如果要开发夷州……找福建路的官员不是更合适吗?

        犹豫了一下,胡铨问道:“官家可是有何需要臣效劳之处?”

        赵桓笑着点头,说道:“这件事非你苏州知府不能办。”

        “卿以为朕所设愿景,难点在何处?”

        这一点难不倒胡铨,作为一位能臣,他才思敏捷,实干才能斐然。

        立即指出:“臣以为难点有二,其一是如何有效开垦这荒田,使粮食产出多于消耗,能够反哺中原。”

        “其二,在于如何转运。毕竟数千万石粮食,要转运回中原,实在是一项当前运输十分艰难的重任。若粮价太低,甚至可能利润不及运费。”

        至于其他的,像征服战事,统治稳定等,胡铨完全未提及半字。

        以大宋如今武德,以及夷州陆上连铁器都稀缺的情况,大宋禁军几百将士手持火枪列队,就能击败数千人的叛军。

        在夷州驻兵一千人,大宋的统治就会稳如泰山。

        赵桓面露赞赏,不愧是最欣赏的年轻大臣,一阵见血的就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如卿所言,开发夷州,这是最难的两点。但解决这一切的关键却都在苏州。”

        “在苏州?”胡铨诧异不已。

        “朕可以跟卿直言,朝廷不会兴师动众地向夷州移民。当地人口增加,只会增加粮食消耗。如果要官府来开发,前期地投入会十分庞大。”

        “但如果由豪商、士大夫来开发,他们则会精打细算。士大夫们不是最爱兼并土地吗?这正是他们地机会。”

        “如果论富庶,天下豪商、富户无人能与苏州相比。只要苏州地豪商愿意去夷州,他们可以占据大片土地,大范围、规模化经营。农业效率将远高于自耕农的精耕细作。”

        这一点是大宋的特色。

        大宋从立国以来,就不立田制,不抑兼并。

        所以相较于任何其他王朝,大宋的豪族都更擅长大规模经营农业。

        这也是最像殖民经济的一种模式。

        少量富族拥有大片广袤平坦的土地,他们提供最专业的农耕工具,耕田骡马、耕牛,精打细算,雇佣最少的客户,实现最大的效益。

        这对普通百姓而言相对残酷,但同时农业生产率却也的到了极大的提高。

        甚至不用赵桓指点他们怎么去发展庄园经济,只要他们把这一套传统照搬到夷州,就能实现对夷州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他们占据土地,然后雇佣夷州土著进行耕作,甚至不需要中原移民过去,就能将中央山脉以西的土地迅速开垦出来。

        因为是庄园经济,每一户豪族都会给生产配上足够的耕牛、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比如说秧马,就是时下非常先进的一种农耕插秧器械。

        大宋最顶级的大文豪苏轼为其作《秧马歌序》,盛赞这种先进的农耕手段。

        “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被将教秧马,代劳民莫忘”

        仅通过诗词就可见这种秧马极大的代替了百姓的劳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种先进的农耕工具,普通小民之家只有不到十亩耕地肯定是用不上的。只有大豪族、大士大夫家族,田连阡陌,才会大力普及这种器械。

        因为生产效率越高,他们需要雇佣的客户也就越少,所需支付的薪金就越少。

        胡铨很快就想通了官家的的布局,说道:“苏州巨富之家极多。由他们组织人手,带上物资登陆夷州,很容易便能召集土著,开垦出一大片肥沃良田。如果朝廷能保证其开垦所获良田,臣有信心亲自号召起一批义士,为国效力。”

        义士。

        赵桓不禁一笑。随着国家开拓进取,这些大商人,大资本家,都换上了一层光鲜亮丽的皮囊。

        不过,相比较那些在国内内卷,跟平民百姓争几棵葱、几头蒜利益的财团,这些积极开拓国外的豪族,也的确是当的起义士之称了。

        赵桓说道:“卿可以跟所有豪族明言,朝廷在夷州六年内不会征收农税,免税时间整整翻了一倍。一片土地,连续耕作三年就归其所有。”

        “若其往中原运粮,中原将依照法度,对粮食免收其商税。”

        胡铨信心十足的说道:“若如此,等于是国家提供土地,供豪族扩充良田,臣相信必定会有大量豪族踊跃前往。”

        赵桓点了点头,大宋的国家观念就是这样,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

        土地在百姓手中还是在富户手中,朝廷并不在意。反正最后财富、税收都会流向国家。

        此前大宋农民起义频繁,是因为富商完成了资本积累,却没有推进工业化进程。

        大量失去土地的百姓无法在农田之外获得其他收入,却背负了沉重的人头税。

        如今这两方面全被赵桓给改革了。大量农民无需困在那几亩薄田里,可以更广泛的投入工商与开拓当中。

        如果赵桓对夷州的规划一切顺利,那么夷州文明将迅速从蛮夷时代推进到,19世纪米帝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种植园经济时代。而中原则保持着类似米帝北方的工业经济优势。

        或许种植园经济并不先进,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却非常必要,它们可以为工业提供原料,为商业提供市场,促进整个社会的繁荣,积累大量财富。

        而这一切,对朝廷而言本来就是无本买卖,夷州此前并不在朝廷治下,交给豪族打理之后,几年内就从无到有为大宋提供了源源不断地财富。

        赵桓当然没有理由抗拒。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朕即大宋,小说《朕即大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朕即大宋正文 第五十九章种植园经济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