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朕即大宋TXT下载>>朕即大宋>>正文 第九十七章儒释道的没落TXT下载

    朕即大宋:正文 第九十七章儒释道的没落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朕即大宋

        “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检守真风。”

        这首诗是大宋宗颐禅师对三武一宗之厄的总结。

        佛门中不缺聪明人,能一眼看出三武一宗灭佛的本质。

        但聪明的个体无法挽救整个堕落的阶层。

        佛门崇尚轮回,如今这一切就像佛教正经历着轮回。

        整个佛教,再次因为像士大夫阶层一样,无可抑制的贪婪,大肆兼并,而被迫成为朝廷要清洗的对象。

        其实佛门与士大夫们相似之处极多,都是凭借着读书识字、免征赋税、免服劳役而成为特权阶层。

        有了特权,他们就大肆兼并,借贷收债,腐败贪婪。

        区别是,儒释道三家,道家已经用黄老之学证明过了,自己不太适合统治。释家根本就得不到中原的统治权。只有儒家,成功把自己包装成了适合统治封建国家的模样。所以儒家士大夫们比和尚更贪婪、更腐败,借着权力鱼肉百姓,为祸一方。

        儒家士大夫们比之和尚,在武力、地位上没有任何优势。唯一使他们避免厄难的就是他们宣传的适合治理国家。

        所以朝廷既然能把特权阶层的和尚一次次肃清,要肃清儒家士大夫们其实也是轻而易举。

        关键只是肃清了儒家士大夫们之后,究竟有没有阶层代替他们帮皇帝治理国家。

        而如今的大宋显然是具有这个阶层与势力的。他们在朝廷的最高层,也有自己的代表。

        那就是计相杨时。

        作为前国子监祭酒,无数出仕的学生都自发围在他身边,组成了一个新的群体。

        他作为学坛泰斗,也必须站出来,为学生们争取利益,壮大阶层。

        要与士大夫特权阶层相抗衡,那没什么比和尚们更适合成为学生阶层的养料了。

        他们同样是特权阶层,把他们的利益让渡给学生,这个蓬勃的阶层立即会获得极大壮大。

        学生们与士大夫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阶层代表了大宋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开明的思想。

        这个阶层足够庞大,庞大到遍布社会从上到下的各个层级,上至公卿官员,下至工坊主、商人、佣工、技术工匠。他们不会像士大夫们一样一小撮人抱团,不事生产,却趴在整个国家躯体上吸血。

        所以他们指定的政策,一定会有利于整个阶层的进步。

        而不是像大明士大夫一样,疯狂的复苏小农经济,将重农抑商奉行到死。

        杨时管理财政,思路十分清晰,更倾向于用数据说话。

        在梅执礼之后,杨时主动站了出来,说道:“臣建议由三司主管佛教更易之事。当年韩愈劝唐武宗灭佛,诏令之下,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

        “因此,若由三司主此事。国家至少直接新增官田数千万顷。”

        数千万顷是唐代的数字,这个数字有些夸张了,当时号称地上佛国。

        在大宋清理不出数千万顷,但数千万亩应该是难度不大的。

        全部收归官田,掌控在大宋官府手中的田地相加,估计就要有近亿亩。

        有这么多官田,朝廷不论是赈灾、还是税收,都更有底气。

        甚至人口增多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一次授田,缓解人口压力。

        “而且不仅仅在于农田。由寺院所掌控的那些青楼、店铺、工坊、当铺、仓库、药局、奴婢等等可以直接在三司造册登记,不论是收归国有,还是折价售予市民,其名录都收在了三司,方便将来收税。

        ”

        如果由三司负责这次佛教改造,那佛门在城市及乡间的各种兼并所得、世俗财产显然就要全部征收了,或者成为官营机构,或者低价卖给学子同窗。

        佛门势力要局限回寺庙内,他们可以在寺内维持净土,但绝不能再进入世俗。

        怕说服不了赵桓,杨时继续说道:“而且有一点至关重要。佛教崇建寺塔,倾竭珍财,徒为引废。由三司整治,三司可将废寺的金、银、b石等像,销付度支。“

        “大量金银充进太仓,三司将可以按新增金银储量,增印帝钞。”

        最后,杨时郑重地说道:“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杨时已经说到这种程度了,赵桓便决定将对佛教地整顿工作交给杨时,uu看书以此来扶持一下正在蓬勃壮大地学生阶层。

        佛门的土地归朝廷,佛门的工商产业归他们,这也有利于工商业的繁盛。土地都在士大夫们手中,他们想要实现富裕,唯一的途径就是发展得到的这份工商产业。

        所以有时候,有斗争倒也不是一件坏事。士大夫们的存在也有那么一点用处,他们锁死了学子们往土地兼并方向发展的可能。

        但这么多产业,那肯定不是平白无故就分给学生们。

        即便要把店铺从和尚手中归还给民间,那也是折价出售,当地的士绅、商人、百姓都可以出价购买。

        而这出售店铺所得,显然是归内藏而非归太仓。

        基本上只要是这种抄没类别的额外财政,都是归属皇帝内库。

        赵桓看向燕颖,吩咐道:“关于此次佛门产业的处置,财团派出一批人手,协助官员处理。”

        燕颖立即应下,说道:“我会派专人在官员清查寺院产业后,评估各个店铺价值,然后处置给地方。”

        赵桓点了点头,官员清查名目,财团的人负责竞拍,双方能互相监督,减少对方的上下其手,中饱私囊。

        最后为了提升双方的积极性,赵桓吩咐道:“这次佛门处置的财富,将有半数从内库交割给太仓,以助国家修路铺桥,建设水利,投资教育。”

        这种情况下,双方必须通力合作,最大程度挖掘佛门的财富。合则双赢,分则两输。任何一方试图隐匿财产,都会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杨时立即起身,郑重地承诺道:“三司官员,必全力以赴,妥善完成此事。”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朕即大宋,小说《朕即大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朕即大宋正文 第九十七章儒释道的没落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