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吃这一套:正文 第132章 挑拨
看着陈达带来的一碗鸡肉炖藕块和一壶酒,张璁一脸鄙夷。
“我在大牢里这么长时间,一天到晚清汤寡水的。你来了一回,就给我带这个?太抠门儿了吧。”
呵呵,陈达冷笑几声。
“张璁,你知足吧。这比我平常的伙食都好,这个还是我自己花钱买的呢。”
“哼,陈达,这话你自己不觉得好笑么?你抄了那么多钱,整天花天酒地的都花不完,吃什么没有。”
“张璁,你以为我是你啊,穷奢极欲,用不义之财尽情享受。实话告诉你,就眼前这顿饭,比皇上吃的都好。”
哈哈哈……,张璁一阵大笑。
“陈达,这话你自己相信么?”
“张璁,你这种人自然不相信。亏你还当过知府呢,看来你心中除了你自己和你们张家,从来就没有过百姓。我和王守仁在京城的时候,时常跟皇上在一起。比你了解皇上。”
“我也了解皇上。”
“你了解的皇上,都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编造出来,诋毁皇上的。你们根本就不知道皇上是什么人。”
“我不用知道太多,只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就行。”
张璁说完,得意地看着陈达。
“呵呵,张璁,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吧。”
“陈达,忘了濠梁旧雄的事情么?你如今这么卖力,就不怕有朝一日,落得象李善长、胡惟庸、蓝玉那样的下场?”
所谓的“濠梁旧雄”,是《皇明本纪》的说法。
濠梁,指的是濠梁河,是淮河的之流,也就是太祖朱元璋起家的地方。李善长、徐达、汤和等人,都是这里的人。
张璁重提当初朱元璋大杀功臣的事情,就是让陈达吸取教训,不要把事情做绝,免得落得同样的下场。
“张璁,我身为臣子,为皇上做事是我的本分。你在挑拨我和皇上的关系啊。只此一条,就够你死罪了。”
“我的死罪多了。还会在乎多加一条?只是替你惋惜啊。”
“呵呵,不替你自己和家人惋惜,反倒替我惋惜。这话里有话啊。说吧。”
“你以为自己在为朱皇帝办事?错了,你在给鞑靼人办事。”
“这个说法倒是有趣,愿闻其详。”
“难道你就听说过,太宗皇帝是蒙古人么。皇上是太宗皇帝的后裔,自然也是蒙古人。你如今替朱厚照办事,不就是在帮蒙古人办事么,不就是在残害汉人么?你身为汉人,做的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就不觉得羞愧?”
张璁的说法,倒也不全是空穴来风。
蒙古高原上,流传着成祖朱棣是元顺帝妃子的遗腹子的说法。
朱元璋有一个爱好,跟曹操相似,就喜欢人妻,把敌人的妻子纳为自己的妃子。
当初推翻元朝之后,就把元顺帝的妃子纳为妃子。这个妃子原来已经怀有身孕,后来生下一子,就是朱棣。
还在朱棣活着的时候,就有这种说法,以至于朱棣不得不站出来公开辟谣,说自己是马皇后亲生。
“哈哈……,张璁,为了活命,连这种谣言你都能拿来用。你是不是总觉得自己最聪明,别人都是傻子,你说什么我就信是什么。”
关于朱棣身世的说法,自然是谣言。谣言确实来自于蒙古高原,不过是北元故意制造的谣言,用来扰乱大明,满足自己的幻想而已。
这一招,跟后来的清朝时期,说乾隆是汉人如出一辙。
皇家宗室的谱系管理非常严格,有专门的机构宗人府管理。皇帝宠幸了谁,时间地点都有记录。皇帝的血脉,那是天大的事情。如果朱棣的血统有什么问题,哪怕是有什么疑问,便是他武力再强,也不可能作皇帝。
张璁吃了几口菜,喝了口酒。
“好吧,信不信在你。不过,便是皇上将来不杀你,你以为如今做的事,就是对的么?”
“百姓不过是做些生意而已。番邦喜欢中国货物,也不是来抢,都是平等交易、货物卖出去,从制作到运输,到船工,都有钱赚,有何不好?何必一味禁止?难道只有朝贡,与民争利才好么?”
朝贡贸易是一种官方贸易,民间不准染指,收入自然也归官方所有。
这种贸易的政治属性大于经济属性,因为遵循薄来厚往的原则,不少时候是一种赔本生意。
但也不是民间一点儿也不参与。
朝贡贸易在指定的时间地点,由指定的民间商人参与,很多货物,其实也是来自于民间。严格说来,是一种官方管理非常严格的贸易形式。
这种贸易实际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方的纳贡,对应的是朝廷的赏赐。这一部分不遵循市场交易规律,薄来厚往,朝廷亏损。
另一部分就是勘合贸易形式,虽然管理严格,但是按照市价成交,大致是一种市场行为。
“张璁,你说的‘民’指的是谁?是你们这些不法之徒吧?除了你们这些人之外,其他百姓从走私当中得到了什么益处?”
“还说什么与民争利?呵呵,你也好意思说。朝廷得到了什么?你们交了一文钱税么?”
“如果朝廷愿意开放海禁,我等自然愿意交税。你也该知道,几十年来,一直有人呼呼开放海禁。就连黄志、徐冬等人,只要朝廷开放海禁,就愿意接受招安,维护海上秩序,给朝廷交税。开放海禁,还能改善沿海百姓生计,何乐而不为?”
“张璁,你这种说法,表面上冠冕堂皇,实则转移话题,欺骗舆论。”
“好吧,咱们首先从头说起。从南宋到有元一代,海外贸易确实很兴盛,但是为何太祖要海禁?”
“一防张士诚、方国珍余孽,二防倭寇。”
张璁只说对了一半,其实还至少有另外两个原因。
一是跟朱元璋的出身环境有关。
朱元璋和他的基本班底,是淮河支流濠梁河出身,是农业区,朱元璋也是农民出身。
陈友谅在长江流域贩盐出身,张士诚、方国珍是海上贸易出身。
一个是农业经济背景,一个是商业经济背景,理念就不同。最后农业背景的朱元璋战胜陈友谅等人,得了天下,朱元璋自然不会重视商业。
另一个原因,就是重农抑商的历史传统和商人、资本的流动性、不确定性,这对于以农为本的帝国来说,不容易控制,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此外,中国的生产技术水平高于外部世界,外界没有什么像样的商品,可以拿来跟大明交换,大明的经济不依赖进口。
正是在种种因素之下,明朝一建国,朱元璋了选择了海禁政策。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