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重生之吴霸春秋TXT下载>>重生之吴霸春秋>>正文 第181章 裁军TXT下载

    重生之吴霸春秋:正文 第181章 裁军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太宰。”

        “臣在!”

        “我吴国这两年的赋税收成如何?”

        庆忌有必要过问此等有关于国家赋税的大事。

        其实,庆忌早已知晓这两年来的吴国的国家财政收入,但只是想让季札公之于众,做一下汇报工作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吴国的赋税制度是两年收取一次。

        季札当即正色道:“回禀大王,我吴国今年之赋税收成,综合商税、田租税、口赋、户口税, 再加上盐、铁、纸、笔等各种杂收。”

        “国库收入金六千二百四十七两,刀币、捕币约合三百余万钱,布十万零八千二百七十一匹,绢三千七百二十七匹,其余米粟谷物近一百万石!”

        “嘶!”

        闻言,一众公卿大夫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倍感震惊!

        这两年吴国的财政收入, 还真是高得离谱!

        缘何来由?

        都得益于吴国推行变法改革事宜。

        要知道, 放在过去, 吴王僚年间,吴国的两年国库收入,金不过二千两,米粟谷物也才六十万石……

        这是翻了多少倍?

        而且,这还仅仅是庆忌继位以来的第一次收取的赋税。

        若是吴国能一直矢志不渝的遵行新法,国力蒸蒸日上,可想而知这样的财政收入也将直线上升,只多不少。

        不过,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两年吴国的财政收入如此可观,支出也同样不小。

        别的不说, 吴国修桥铺路, 以通中原, 又在江淮一带建造一座临淮城, 在西南之地建造一座新城, 还要构筑一条从西南通往吴都的官道。

        再加上鼓励人口生育所需的财物, 这方方面面,哪里不需要花钱?

        这注定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吴国的这两年财政收入确实够多,但是一经花销,所能剩下来的恐怕不会太多。

        “善!”

        庆忌微微颔首,旋即又将目光放在大司马孙凭的身上,询问道:“大司马,吴越边关,及吴楚边关之师,可已裁撤?”

        “回禀大王,已经裁撤。按照大王的诏令,吴越边关,武原、御儿一线,我吴国边军只驻有士卒一千人。吴楚边关,长岸、鹊一线,我吴国边军只驻有士卒三千人。”

        “而且,我吴国已同楚越两国达成共识,边界方圆百里之内,驻军之数等同,且互设官吏监督!”

        “善。”

        庆忌点头道:“寡人之意,我吴国应集中一切力量,发展民生。眼下,吴无战事, 将士正可暂时卸甲归田,进行农耕!”

        “故,寡人决议裁军。南部驻军一千,西部驻军三千,新城(西南)驻军三千,临淮驻军三千,唯是边军一万,吴都驻军五千,以备不测,余者尽皆裁撤!”

        “这……”

        听到庆忌的这番话,陛台下的群臣不由得又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现在,吴国的确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

        原本在寻常时候,吴国的常备军都保持在三万人以上,毕竟吴国的疆域可不小,需要驻扎兵马的地方也很多。

        但是,眼下庆忌居然要一口气裁军一半以上?

        这不得不让群臣迟疑。

        庆忌这么干,是否会让吴国的防务变得空虚?

        但,庆忌的决策是这样的。

        南部的驻军一千人是应对越国方面,西部的驻军三千人是应对楚国方面,西南部的驻军三千人,则是应对仍有不臣之心的山越部族。

        毕竟西南诸夷还尚未全部臣服于吴国,庆忌仍以熊子丹为大将、大都督,联合山越各部的勇士,将不服王化的部族逐一征服。

        至于北部(临淮)的三千驻军,同样是为了镇压淮夷各部,以备不测的。

        所以,那一万边军是必须要的。

        至于留守吴都的五千常备军,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裁军,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吴国的军费开支,同时能将更多的青壮年劳动力投入到生产建设当中。

        即便是爆发战乱,庆忌相信这么多的常备军足够一战,至少能给予吴国一定的调兵遣将的时间。

        太宰季札不得不出列道:“大王,裁军之意,固然美哉。然,我吴国尚武,若武备松弛,外敌来犯,又当如何?”

        季札的这个问题,问的不错。

        庆忌淡然一笑,说道:“我吴国自然不可不修武备。”

        “寡人之意,我吴军此后将实行义务兵役制度,逢战事,将士无需自备甲胄、武器、粮秣、马匹等一应军需辎重,将由国家统一分配!”

        “日常,军中将士完全由国家奉养,进行日常操练及军屯,以区别于过去的兵农合一制。”

        一听这话,朝堂上的群臣更是禁不住满脸骇然之色。

        庆忌这是要改革军制?

        是的!

        在这之前,不止是吴国,天下列国,包括夏商二代,所用的兵役制度,无不是兵农合一制,即寓兵于农。

        就庆忌所知道的,历朝历代主要包括兵农合一制、全民皆兵制、征兵制、军户制、团结兵制、民兵制、募兵制、卫所制、八旗绿营制等。

        每一种兵役制度都有好有坏,利弊不一。

        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于农的。所谓寓兵于农,就是以农器为兵器。

        古代兵器是铜做的,农器也是铜做的。兵器都藏在公家,临战才发给,即所谓授甲、授兵。

        兵器只能供给正式军队用,乡下保卫团一类的兵,是不能给与的。

        但是,当敌人打过来时,又不能随便拿着个农器就自卫,所以《六韬》中说,教民将某种农器当某种兵器。

        到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对抗的加剧,开始出现了全民皆兵制。

        春秋时,各国用兵,最多不过数万。

        至战国时,却坑降斩级,动以万计!

        如齐顷公鞍战败北逃回去的时候的情形可知,其时正式的军队虽败于外,各地方守御之兵仍在。

        而《战国策》载苏秦说齐宣王之言,说“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竟不守;战而不胜,国以危亡随其后”可见各地方守御之兵,都已调出去,充作正式军队,这是战国时兵数骤增的原因。

        在历史上,真正全国皆兵的,怕莫若此时了!

        所以战国后期,秦楚皆带甲百万,而其他五国军队人数也在三十万到五十万之间。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重生之吴霸春秋,小说《重生之吴霸春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重生之吴霸春秋正文 第181章 裁军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