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我的岳父是崇祯TXT下载>>我的岳父是崇祯>>正文 第39章 幺蛾子TXT下载

    我的岳父是崇祯:正文 第39章 幺蛾子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真到了险些亡国这一刻,崇祯帝才认清了谁忠,谁奸,更加后悔将厂卫裁撤,成了没牙的老虎。

        眼珠子转了转,崇祯让王承恩拟旨,他想了想,一来让孙传庭尽快从关中征粮,运往京城,他实在饿的受不了……

        二来,他决定下旨将孙传庭降三级使用,同时让周世显当潼关总兵,顺便接管秦军残部,他觉得终究还是自己的驸马靠得住。

        这一罚,一赏,他觉得心满意足了。

        五天后,潼关。

        圣旨下,周世显气的直翻白眼,催粮就催粮呗,将孙传庭降职算怎么回事,竟然还要他接管秦军?

        秦军是孙传庭一手创立,他又如何指挥的动?

        这可真是崇祯爷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呀,这个要命的时候,不是应该嘉奖孙传庭,笼络人心么。

        都说崇祯帝刻薄寡恩,果真如此,可半点也不假。

        这事要说起来也不能怪崇祯爷,崇祯本就没有治国的能力,就是个地主家的傻儿子。

        为何如此,这是大明朝最大的弊端。

        大明王朝吸取了历朝历代的教训,为了防止皇子们争夺皇位,骨肉残杀,故此下了一个规矩,每一代只培养一位储君,俗称藩王养猪政策。

        便是说,每一代皇子里头,只挑选一位太子,从小精心栽培成为储君,皇权的继承人,剩下的皇子都给一块封地,当成猪养起来。

        这事是谁定的呐,永乐大帝……

        因为永乐大帝本人,就是造反起家,这位大帝琢磨了一下,为了防止他的子孙后代被人谋朝篡位,就立了规矩。

        除大明太子留在宫中,精心栽培之外,余下的皇子都不许接受治国理政教育,而是分封到全国各地当猪养,给钱,给地,给免税,可以在自家的猪圈……不,王府里撒欢,就是不许接触朝臣。

        这政策刚开始挺好,避免了皇子夺嫡,可渐渐的问题出现了,若是储君英年早逝,死了呢……一下子,大明连个合格的预备皇储,都找不出来,能不天下大乱么?

        崇祯的封号是信王,他就是这种藩王养猪政策下的牺牲品,比他的亲哥哥天启皇帝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天启帝可是跟随祖父,大明神宗万历长大的,接受的是最好的皇储教育,可崇祯没有啊!

        故此,天启朝可以收拾的文官集团屁也不敢放,拿捏东林党就像捏面团,关外可以压着满清八旗打,关内也没什么起义。

        倒霉的是天启皇帝英年早逝,于是乎,一到了崇祯朝便烽烟四起,这可并非是偶然。

        崇祯的性子活脱脱,就是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

        刚刚稳定下来的战局,因为崇祯的两道圣旨,再一次出现了军心浮动的苗头,崇祯帝又出幺蛾子了。

        孙传庭是秦军的主心骨,罚了他,秦军上下能乐意么?

        周世显翻着白眼,干脆动用了直奏君前之权,给崇祯上了一份奏折,折子里只有寥寥几个字。

        “臣,坚辞不受。”

        周世显意思很明确,崇祯爷,你要非这么干,老子不伺候了。

        奏折快马送到京城,可把崇祯皇帝吓坏了,如今潼关大军可是他唯一的指望了。

        这位皇爷还一脸茫然,不知道做错了啥,为何驸马要撂挑子?

        紧接着魏安的飞鸽密奏到了,密奏里说了孙传庭不少好话……这下崇祯帝明白了,想来想去,也觉得自己做的太过分了,赶忙又下了一道圣旨,赶忙将孙传庭官复原职。

        这一折腾又是一个月,周世显总算是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将孙传庭和他的秦军安抚住了。

        孙传庭倒是没什么怨言,官职上上下下的,他早习惯了。

        十月的潼关,静悄悄。

        大营里,升任潼关总兵的周世显,揉着麻痒的脑袋瓜子,祈求上天降一道天雷将崇祯劈死吧。

        这位皇帝动不动就出幺蛾子,太难了,太难了。

        潼关大捷一个月后,天下局势依旧混乱,却已经比几个月前,发生了一丝微妙的转变。

        关外八旗正因为分赃不均,发生了内乱,短时间不会起兵作乱。

        大顺军潼关战败,损兵折将,又因为缺乏粮草补给,跑到南边去和左良玉打了起来,左良玉连吃败仗逃回了江南。

        可大顺军也被长江天险阻拦,又被长江水师用舰炮猛轰了一通,也无力渡过长江攻取江南。

        崇祯十六年的秋天,各方暂时休兵罢战,战局竟奇迹一般的稳定下来。

        十月初三,新任潼关总兵周世显,率部前往关中休整。

        十月初八,西安。

        十三朝古都,巍峨的城墙透着古朴,而又大气。

        西安这个地名是徐达改的,周世显很不以为然,地名不要乱改,徒增烦恼,长安不好听么?

        作为京城首选,坐落于关中的长安易守难攻,可比无险可守的南京,燕京强多了。

        当年大明开国时,朱元璋也曾经想过迁都长安,还派了太子朱标来长安踩点,可惜朱标从长安回到南京没多久,就病死了……于是这事就无疾而终了,再也没有人提起过。

        之后到了永乐朝,永乐大帝自然不肯离开他的大本营燕京,更不愿意到长安来建都了。

        时光流转,岁月穿梭,不变的是关中千里沃野,雄关依旧。

        金秋十月,潼关表里山河路。

        官道上行人熙熙攘攘,一片祥和,两旁的稻田里都是秸秆,今年的关中雨水充沛,迎来了罕见的大丰收。

        这关中之地如世外桃园,如此繁华锦绣,似乎天下纷争都与这里无关,人人脸上洋溢着喜色。

        大明的百姓便是如此淳朴厚道,但凡有一口吃的,谁又愿意造反?

        周世显骑在马上,在官道上缓缓而行,身后是他的凤威营,耳边是黄鹂鸟一般的鸣叫声。

        孙怡人顾盼生姿,娇笑着道:“到了西安,小妹也算是半个地主,一定要带世兄尝尝水煮羊肉。”

        周世显不禁莞尔,这可真是个跳脱开朗的姑娘,一路行来有她陪着说话,倒是不觉得烦闷。

        一来二去,他不知怎么就成了孙怡人口中的世兄,这么可爱的姑娘家,有谁拒绝的了呢?

        这位怡人世妹天天粘着周世显,自然是孙传庭安排的,没有孙督师的安排,她一个姑娘家再放得开,又怎么敢天天粘着男人?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我的岳父是崇祯,小说《我的岳父是崇祯》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的岳父是崇祯正文 第39章 幺蛾子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