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我家阳台通三国TXT下载>>我家阳台通三国>>正文 第二零六章:算来算去(二合一)TXT下载

    我家阳台通三国:正文 第二零六章:算来算去(二合一)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卫氏再次出兵北上的消息,自然瞒不住有心人的探查。

        特别是一些心有芥蒂之人,这些人一方面嫉妒卫氏的壮大,一方面又极力想要拉拢卫氏。

        就好比太原王氏,同为河东世家,王氏如今的跟脚落在了洛阳,但河东这边也有族人驻守。

        王谦,字长文,乃是王允族兄,也是太原王氏明面上的话事者和主事之人。

        王谦为人善妒,行事睚眦必报,且身为太原王氏出身,他也有这个实力。

        可就在三个月前,王谦踢到了铁板,这事儿还得从刘表发妻蔡夫人说起。

        当时蔡夫人带着刘琮来相亲,王谦对刘琮很是满意,已经打算将女儿嫁给刘琮。

        可好死不死,刘琮被人给宰了,直接打乱了他接下来的计划。

        王谦不满王允久矣,本想借助刘氏坐稳自己太原王氏族老身份,并趁机谋划王允族长之位。

        可偏偏有人不给他面子,把他的准女婿给杀了,还是当着一大堆泥腿子的面杀的,这跟打脸无异。

        王谦自此便恨上了卫氏。

        最近一段时日,卫氏不断传来惊世骇俗的消息,王谦自知不敌卫氏之强大,便隐忍了下来。

        可有时候,机会来得就是这么的猝不及防。

        就在三天前。

        匈奴左贤王找到王谦,两人夜话至三更,敲定了一个针对卫氏的覆灭计划。

        三天时间里,太原所在的县城不断有胡商进入,这些年胡商看上去一个个彪悍异常,且面对普通平民百姓更是嚣张跋扈,有不瞒者,当场格杀,或交由王氏处理。

        有人或许已经猜出了这些所谓胡商的身份,没错,这些人其实都是乔装的匈奴铁骑。

        短短三日光景,大约有近五万匈奴人绕过卫氏的眼线,从西边进入河东太原。

        这些人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能够瞬间倾覆卫氏的机会。

        而今天,这个机会来了。

        卫氏再次派出城卫军背上,随同的还有五百龙山军,也就是说,整个卫氏最中坚的力量已经走了,安邑县城只有区区三千城卫军防守。

        至于那些负责巡逻警戒的城卫队,匈奴左贤王已经派人已经探查过了,这些人不足为惧。

        自从他的青牙部被灭之后,左贤王就一直在寻找反击的机会。

        之所以俘虏袁绍之子,一切也都在他的计划中。

        “确定他们北上了吗?”太原县城最大的一处宅邸,左贤王好整以暇的端坐首位。

        回话的人点头说道:“确定,两千五百人已经越过了太行山边界,朝约定所在去了。”

        左贤王闻言大喜。

        旁边作陪的王谦哈哈笑道:“好好好,好一招调虎离山,如此拿下安邑不过弹指之间。”

        《第一氏族》

        左贤王高傲的抬起头来,看向王谦,说道:“只要粮草充足,区区安邑不在话下,本王甚至可以为你谋取整个河东郡,只需要王兄拿出一定的诚意来。”

        王谦神色微动,他虽然答应联合对付卫氏,可不代表他就一定会背叛民族。

        左贤王这个人很危险,王谦是知道的。

        别看这个匈奴人年纪轻轻,在王氏的情报里,这个人可是杀了自己的两个亲哥哥还有一个弟弟,才名正言顺的登上了王位,而在这之前,他一直声名不显。

        王谦拱手说道:“此事还需与族弟另行商议,若是要取西凉之地,首先得过了董卓那一关。”

        左贤王也不逼迫王氏现在就给一个肯定的答案,他也只是提一句罢了,至于现在最重要的,当然是给自己的族人报仇,否则自己堂堂左贤王在草原都快被人骂死了。

        安邑。

        徐晃领兵北上,这是城卫军半年来第三次远征了,好像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一次,大家伙儿也都习惯了。

        日子还是要过的,城卫军的家属们心中虽然担忧家人安危,但他们同时也相信,自己的孩子或者丈夫一定能够平安回来。

        “卫管事,这一期的菘菜若是再不采摘,怕是要烂在地里了。”

        温暖的蔬菜大棚里,众人看着长势喜人的菘菜,一个个面露喜色。

        管事点头说道:“回头我去问问田先生,照理说,指示也该下来了才对。”

        这时,门口跑进来一个少年。

        少年大口喘气的说道:“爹,田先生说了,所有菘菜全部采摘后,再派人清洗干净,稍后会有人来接收。”

        “终于有消息了,看来这回又有大主顾找上门求购了,这些菘菜全部卖了,咱们也能像萝菔区一样能分到不少粮票吧,哈哈哈。”种菜的庄户一个个喜笑颜开。

        少年闻言,直接否定道:“不是的,这次不是往外卖,这次是主家自己要收菘菜,听说要做成泡菜,冬天再分给大家食用。”

        “泡菜?”

        “那是不是分不到粮票了?”

        “没办法,既然是主家要的,咱们也只能认了。”

        “这也太不公平了,萝菔区得了粮票,豆芽那边也有,轮到咱们菘菜就啥也得不到……”

        “你说什么呢?”管事怒目而视。

        抱怨的庄户一个个噤若寒蝉,回过神来后,他们也是猛然发现,也许是好日子过安逸了,竟然开始自大了起来,要知道他们可还是卫氏的庄户,莫说粮票,以前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那少年见状,好笑道:“你们现在抱怨,等过十天半个月怕是要后悔,我虽然不知道这泡菜是何物,但主家拿出来的物件,哪次是便宜货色?况且,二爷还说了,负责菘菜区的庄户,每家每户能多得三罐泡菜。”

        庄户们一脸懵逼,实在是对泡菜没有什么概念,不像是粮票或者锅碗瓢盆,因为看不到,所以他们并没有多么的高兴,只是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认命了。

        采摘菘菜后,庄户们将菘菜送到护城河边清洗干净,然后由内城的人来接收。

        被清洗干净的菘菜全部都送到了一座酒楼的后院。

        此时,后院里卫b等人早已经等候多时。

        与菘菜一起送来的,还有一个个泡菜罐,特制的盖子造型别致,一下子就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牛婶在府里已经实际操作过几次,自然由她负责传授制作泡菜的手艺。

        二十来个妇人擦亮眼睛看着,掏净耳朵听着,生怕错落过任何一个细节。

        卫b则是拿了一罐早先制作好的泡菜,与田丰坐在一旁谈笑有声。

        泡菜陪酒,越喝越有。

        况且两人喝的还是甜酒,属于那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度数。

        “公子,这泡菜若是经营得好,利润不比布匹和铁器低啊。”田丰已经发现了泡菜的价值。

        如今这个时代的调味料十分的单一,而且因为有钱人顿顿吃肉,对于解腻之物和重口味的食物尤为青睐。

        泡菜不仅入口清脆酸爽,而且自带的蔬菜清香能够很好的解去肉类的油腻,如此神奇的功效,是普通果蔬难以睥睨的,特别是那些王公贵族,一定会喜欢这种新奇的食物。

        相反,那些三天才吃一顿肉的庄户,估计是看不上泡菜的美味,最多就是当个新奇之物,尝个新鲜,最后他们还是会卖给上门求购的行商。

        所以,不给他们粮票奖励,而是给三罐泡菜,是卫b跟田丰商议后的决定。

        两人都有预感,泡菜一定会成为贵族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酒过三巡。

        田丰抬头看向西陲的落日,蓦地一笑,道:“也差不多该来了。”

        卫b神色一动,同样嘴角微微含笑的说道:“差不多吧,这一茬菘菜收了,让庄户们先进城住几天,免得出现不必要的伤亡。”

        “哈哈哈……”

        两人相视一笑,吓得一旁浆洗泡菜坛的妇人们都是一脸的迷惑。

        与此同时。

        苍茫的草原之上,一支雄伟的骑兵带着滚滚红尘闯过一个个废弃的部落。

        袁绍惊奇的看着一路上带着焚烧痕迹的匈奴人部落,面露惊疑之色,草原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时,张飞哈哈大笑道:“那,这个部落就是刘大头风光之地,这小子能娶到那么好的婆娘,还多亏了这个部落呢。”

        众人闻言,纷纷打趣队伍里红着老脸的刘大头,当初他在这里救出了那个骨瘦如柴的女人,后来回到安邑后,女人便嫁给了他。

        让刘大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家这个婆娘竟然识字,而且还懂得经商,在家孝敬父母长辈,在外凭借识数之能,从行商那里赚了不少钱。

        这还多亏了卫b给他们的粮票,很多城卫军的家属不识字,刘张氏就带他们一起赚钱,众人得了甜头,也都相信她,而且有刘大头背书,也不怕刘张氏得了粮票就跑路。

        渐渐的,刘张氏的名声大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她手里有粮票,刘张氏的生意越来越大,干脆就在所在的卫星城开了一家杂货铺,专门卖一些需要粮票布票格物票才能买到的东西。

        一些没有关系得到票的行商,也只能花高价从她这里进货,甚至有人为了几块肥皂,不惜花费十几二十倍的差价购买。

        而让众人欣慰的是,刘张氏虽然赚钱了,并没有离开刘大头的意思,依旧是每日里伺候公婆,还将获利所得,平均分给了提供粮票的庄户们,带着大家一起发家致富。

        就这样的好娘子,许多人都羡慕刘大头是捡到宝了,走了八辈子的狗屎运,不然怎么就被他遇到了这种好事……主要是刘张氏稍微打扮一下,还算是个标致的美人儿。

        “刘大头,这次回去你要请客吃酒,狗日的,羡慕死俺们了。”有人听说了这些事情,立刻就酸溜溜了起来。

        刘大头也大气,笑着说道:“吃酒简单,回头大家伙儿都去。”

        “看给这狗日的得意的。”

        “我要是有这么个好婆娘,老子也请你们喝酒吃肉。”

        “得了吧,人家刘大头是走了狗屎运,你没听说隔壁坊的赵大,他也救了一个女子回去,没想到住了几天,直接卷款跑了。”

        “嘶……还有这种事情?”

        “那可不,毕竟能被俘虏的女子都长得不错,家境不是咱们能比的,说不定哪里就有她们的家人可以投奔,不像刘大头他媳妇,听说家里人都死了……”

        “唉~”

        众人此行不似行军打仗,倒像是一路上观光赏景,闲聊的时间多过警惕。

        袁绍很不理解,就这样一群人,如果不是身上穿着传说中的黑甲,他们还能干什么?

        都说卫氏的城卫军如何如何的厉害,自己一路随行,怎么就没发现他们哪里特别厉害了?

        袁绍一路上摇头叹息,对于求救卫氏的行为感到悔不当初,这卫氏的强军,也不过如此嘛!

        就在这时。

        嘟嘟!

        袁绍愣了一下。

        接下让他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原本还吊儿郎当的城卫军众人,突然神情紧张了起来。

        从这些人的身上,袁绍第一次感受到了铁血的气息,方才还一个个嘻嘻哈哈的人,此时给他的感觉就像是山林中蛰伏的猛兽凶禽,随时有爆发伤人的强烈威胁扑面而来。uu看书

        “全体都有,八百里急行军,开始!”

        没有任何的预告,也没有让大家有过多的准备时间,说急行军,就是急行军。

        由前排的龙山军带头,徐晃一马当先的调转马头,竟是原路返回。

        轰隆隆……大军紧随其后。

        袁绍见状,脸色大变。

        他急忙拍马赶上,怒吼道:“徐公明,这是作甚,为何不继续北上?”

        徐晃挥舞马鞭疾驰而过,瞥了他一眼后,沉声道:“我龙山军行事,何须向你解释。”

        “驾……驾……”

        张飞、花鲢、杨奉、郝昭,五百龙山军直接无视袁绍的怒目而视,从他跟前飞驰而过。

        紧随其后的是两千城卫军,对于袁绍的目光,他们同样视若无睹,哪怕路上曾经与袁绍有说有笑的人,此时也对他视而不见。

        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突然回头,他们只知道听命行事即可。

        而唯一得到消息的徐晃面带轻蔑微笑,他已经憋忍了一路,若是消息再不传来,他怕是要去杀灭几个匈奴人部落过过手瘾了。

        “荀先生,消息不会有错吧?”徐晃不无担心的回头朝荀问道。

        荀摸了摸怀里的物件,轻微的而又节奏的颤动还在继续,按照卫b传授的暗语,他再次确定了一下后,点头说道:“没错,确实是回头支援的暗语。”

        “那就好。”徐晃哈哈一笑,双目逐渐充血,整个人变得暴虐了起来。

        荀眉心微蹙,觉得有必要跟卫b汇报一下徐晃这种偶然出现的发狂状态,以免关键时刻坏了大事。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我家阳台通三国,小说《我家阳台通三国》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家阳台通三国正文 第二零六章:算来算去(二合一)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