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武侠修真>>山上种田那些年TXT下载>>山上种田那些年>> 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不可轻传(下)TXT下载

    山上种田那些年: 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不可轻传(下)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于启猛于修行,盛名远扬,不止平城一地,偌大的广庸府乃至西州四府之内都流传着这位真修的名号。

        正元观乃广庸道门执牛耳者,而观中道修数百、童子过千,真正称得上得道真修的唯此一位。

        便是扩至其余泰定、飞霞、云山等几府中,能与之齐名的道人也屈指可数。

        陈屿元神盘坐虚空,将神光收敛以节省精神,奇景早早就收回到体内,这东西消耗不小,一路持来帮着扛了海量人念侵扰,至此山间才堪堪舒缓。

        他脑海中浮现回忆,云鹤观久在石牙一县,与正元观交际不多,前者偏远,加之近十年来除了老道士还有些名头落在外边,其余的早已不复当年名望。故而前身是没见过这位的。之前他受蒋道长邀请参加法事倒是得见过一面。

        犹记得当时的场面,这位凌虚渡空扶风而立,渺渺人仙之姿令不少人都印象深刻。

        眼下,依然双颊红润,吐气绵长。细看去剑眉白须之下是一张慈蔼面庞,却与法事大论道时又多了几分平和。

        一袭道袍裹体显得仙风道骨。

        从蒋道长处曾得知,这位老修行早年行商,后据传得了道君入梦,数日间蜕去红尘枷锁,明了真道。

        “灵佢文越道君……”

        摇头一笑,大抵是旁人闲言。陈屿眸中绽放出光辉,直照在精神矍铄的老道身上,银芒如电,穿梭体内外。

        不消片刻便收回。并无任何超凡力量的痕迹。他又转头看向另外两小只。此刻正嗫喏倚靠作一团,收拾好书册道经后静静跪坐在蒲团上。

        一大两小,后两个有些许机灵但智慧未开,且于修行可是有着武功傍身,先前的洞察也发现其体内气血颓败的不多,仍旧有着大半气力存留。

        从血肉到灵智,无疑是老道胜得明显得多,可灵性反而最为稀薄。

        奇哉怪哉!

        陈屿转念想起,观中那头憨傻的馋嘴鹿亦有着迥异于常的浑厚灵性。甚至依着同等层次来说,当初自己未曾精神蜕变之前的灵性都不一定比对方多。

        “灵性到底源于何?”

        一开始他以为和血肉体格有关,后来发现个头大的事物未必就比娇小玲珑着多了些灵性。再之后觉得或许与精神智慧等关联,但此时看来似乎又不单如此,仿佛有更深的规律潜藏其中。

        “无论如何,至少令肉身圆满、令精神蜕变,这两个法子都能丰沛自身灵性。”

        显然,肉身与精神确实关系在灵性之上,否则他的灵性也不会膨胀到如今的地步。不久前曾以草丹服食,目睹着那三团软泥似的灵性悄然凝成一坨,宛若一枚巨大的囊,将他包裹其中。

        不仅量多,而且纯度不低。

        哪怕轮转术在自己身上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但自身的灵性依然在肉身、精神乃至法力等方方面面提升时,不断强化。

        这一层厚厚的灵性实在诱人,若非知道这些灵性出产自自己,服食不仅起不到多大作用反而会影响根基,相当于挖自己墙角的行为,恐怕他还真耐不住会去多尝几口,像最初发现灵性时那样。

        “师傅……本月的书,山下送回了。”

        陈屿洒下银光,以精神力化作一只只娇小鸟雀,飞入三人体内,欲要分析灵性于三者间产生不同的原因。

        正当他撑着圆脸神出于外时,三人半点儿也没发现不对,开始了每日的功课。

        “嗯。”

        “徒儿且诵读,末了再考核昨日为师所授,尔等所学。”

        “喏。”

        老道依然闭着双目,吐息声轻巧,两小只对望一眼,齐齐松了口气。还好,师尊没有计较刚才书册跌落的事。

        旋即,一阵清脆稚气的诵读声从两人口中陆续传出,伴着清泉叮咚与微风,回荡山野间。

        一刻钟过去,男女二声交替,这次倒是没了之前的磕磕绊绊,于修行睁开眼睛后打了两童子一眼,隐隐颔首。

        看来贫道的教授还算有些用处,童儿们都消去了浮躁,尤其男童宋越,几日来仿佛开了窍,不骄不躁,哪像往日半刻都耐不住便好动起来。

        进步不小。

        “千字已识,再多读些道经,熟悉字词之意,明了先辈们的言语,之后便可辅以外药打磨,行呼吸,入门吐纳……”

        唯独练法,需得慎之又慎。

        人常言,法不可轻传。于普通百姓而言是为了保住自己养家糊口的本事,省得出现肥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而道门而言此话又有些许不一样。

        修道很难,他自己当初就花了数年奠基才开始修行第一本道功。

        其中缘由很多,或是词句难懂,或是术语太多,同时也有轻传功诀后徒子徒孙们不甚珍惜,难免行差踏错。

        于是对于如何传法,于启猛不得不好好思量。

        上首,陈屿回过神,挠了挠脑袋,胖乎乎小脸上满是不解。

        还是不行。

        解不出来,灵性无时无刻不在变幻之中,以如今的精神力虽然能洞彻入微,但依旧无法做到剖析。

        换言之,他能看到,却也只能看着。

        启灵法?不是没想过,可惜就好比大刀挑鱼刺,剥离还能成功,想要更进一步的解析则是妄想。

        至于术法便不用想了,此刻只元神体在场,先不提他并无与之相关的法术,何况在现世中仅以精神可构筑模仿不了。

        怎么搞?

        他摸了摸圆润下巴,觉得回去后得把馋嘴鹿利用上,不能在光吃不干活了。

        “蠢鹿身上的灵性可不少,几乎相当于这三位之和。”

        灵性的变化更加明显,或许会更容易看出些东西来。

        至于眼下确实不能再空耗功夫,陈屿收束心神,从元神体中分出一缕纤细孱弱的分身,飘扬着没入到于启猛的体内。

        相比小童,这位于修行的精神意识无疑要强大许多。

        更难影响的同时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可操作性。

        这时,他想了想,又投入一寸意识念头进入。所谓不告而取为之窃。虽然很确信接下来的手段不会有任何副作用,但想来还是告知一声。

        当场显灵?算了,他们可看不见。

        还是到意识之中交谈比较好。

        直接,方便,还不容易会错意。

        而且他正好想看看对方在意识迷蒙时会有哪种表现,可言?可行?抑或混混沌沌不知所谓?

        ……

        精神领域向来神秘莫测,陈屿涉足其中一年有余,距离凝聚精神力、二次蜕变等也有不短时间。

        依然未能探清,了解不多。且不知是这方世界的缘故还是其它,随着对精神一道的研求,陆陆续续出现了些古怪的。

        天外天、内景、奇景、天幕之上……

        一个接一个,最近又在感悟之时察觉到牵引来了某片类似道境的事物,稀奇玩意儿可谓繁多。

        好在,疑惑丛生的同时,摸索探究了的方向多了起来,总归有些收获。

        “过往对法力、精神、元血的用法太过忽视了。”

        三者已然算作不同凡俗的力量,但以前却只片面去操控、使用,未曾深入解析过,亦或者浅尝辄止,半道便被其它事情吸引了注意和精力。

        “精神,可不单单只搬运术法、洞察细微那么简单……”

        这段时日,除了忙活老三样,术法奇景药田,陈屿在重练筑基的同时还花费了不少时间在梳理自身力量上面。

        做了许多试验,以前想过的,没想过的,都拿了出来,一一尝试,或失败或成功,总算让三者有了一条线,不再像之前那样混乱驳杂。

        譬如法力的形成与混比、意识分化对精神力的影响、御物之术对火焰的作用强弱、精神模拟灵文可否从无到有推导……

        倒也谈不上深入,勉强有了些了解和归纳,一些问题被解开,都不难,不过平日里未能注意到罢了。

        正因此,他渐渐将三者体系化,而这其中精神方面向前走了一大步。

        无他,元神身的确好用。

        呼噜噜——!

        闭目,陈屿神思转移至投入于修行身内的那一缕念头上。

        大朵大朵不规则的云团汇聚,形成了于启猛的精神海洋,或者说意识海——自己的意识海迄今仍未找到,仿佛被什么东西隔绝,他一直怀疑是灵机在作祟。而旁人的意识海却意外的好寻找。

        而且在经历了青台山三巨头身上的多次体验后,他发现每一个生灵的意识海都有所不同。

        外部形态、内里意识表现等都不尽相同。

        不过相比起来果然还是自己的最为特别,尚未发现似那般无垠广大、深邃的。

        又或者所见所感还不够多,总之目前来看都一片混乱,仿佛这便是生灵潜意识的最直接表达。远不如他的意识海那样时刻流露出一股有序感。

        呜咽声响起,却并非真正的声音。

        大段乌光化作洪流吹拂而过,时而上行时而跌落,骤然又溃散一空。间或有一些庞然巨物,佶屈聱牙,如鲸一般起伏在浪涛上,随波逐流在这片昏黑海洋。

        这些都是对方的深层意识,假若他此时将之拢合一块儿,拼接、梳理,或许就能还原出一段令于修行印象深刻的记忆。

        陈屿并未浪费时间,他无此闲暇。想要尝试的东西也并非这里可以着手。

        一路向下飘去。

        这片意识海不大,很快,一轮模糊的事物荡漾着浮现。

        精神穿入,一阵变化后好似映照着万千,又恍如一梦成空。巨大的人面遍及四方,幼时稚气、壮时昂扬、暮年蹉跎。

        下一刻,这一切如泡沫散去,轮廓沉浮不定,虚幻至极。

        这便是常人的意识极尽。

        “没有觉醒自我,意识尚未凝聚。只能显出如此场景。”

        瞧了几眼,陈屿对比自己在山下农夫精神深处所见,确认了这应该是所有普通生灵的共通之处,甚至生而为人至少还有意识的存续,若是如山林野兽那般的牲畜存在,他曾目睹过,只余下浪潮似的漆黑混沌,连眼前的‘核心’都没有。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野兽觉醒自我的难度更大。

        意识深处的核心说到底只是一团纠缠的思维念头,虽能加快引导意识聚合,但在明悟真我上却收到杂念欲望影响。

        只能说有得有失。

        当然,若陈屿愿意,他花个一年半载蹲在于修行跟前,日夜以自己的元神之种温养,说不定即便没有变异桃果梨果之流亦能让之觉醒。

        只是这种事想想还则罢了,元神出窍两日就得返还,这种干起来吃力不讨好的傻事自然不会去做。

        光晕流转,幻化为人形。

        陈屿站定。双手引动着光华叩击在轮廓上,很快,一道裂缝徐徐打开。

        宛若墨瓶倾倒,墨汁汇入后迅速蔓延浸染,那流淌着五色的斑斓之物将四周的洪流都拦腰折断,随后吞没。

        “嚯,这老道想的挺多、挺杂。”

        杂念骤起,好在相比经过莫名转化后成型的人念,这些刚刚出炉的杂念对他而言无伤大雅,挥手间便清理了大半。

        外界,三人对面而坐。

        两小童朗声诵读,于启猛正听着,思量着何时给小家伙们传法,传哪一门,这道门功法最忌讳好高骛远,还是从基础的教授吧,哦,对了,正元观修持合煞,引气、导引、采气等不能忘,都可以——

        嗯?

        某一刻,思绪突然一顿,好似崩断的绳索,又仿佛绵延的山路刚转过路口就只剩一截断崖。

        可以怎样来着?

        不上不下,明明有什么就在后面,却被一瓢水冲走似的,完全想不起。

        难受得紧。

        且不论外界如何,此刻,陈屿正悬立在意识核心之外,鼓捣半天。

        一朵画面呈现,其中为一束发道人与匪贼交战。打量了下后便被他捏碎。

        自驳杂色彩中演化的记忆此刻却只剩一种颜色,灰扑扑,朴实无华。好似蜕去了杂质,纯净无比。

        “还行。”

        兀自满意地道了一句。他对于以精神手段人为干涉人念的成型有了几分把握。

        而且经过这一次的试验,还隐约摸见了那道一直搞不清的转化环节。

        “人念浩瀚,元神出行不便。如若此法能完善,或许可以规避,省不少力。”

        而且他总觉得,既然人念对元神有冲击,未必就不会影响到法力,进而对修行产生阻碍。

        甚至不似灵性那般,人念只会日益积攒而变多,不会消散。总有一日会堵得到处都是。

        “有备无患,先弄出来再说。”

        收拾好首尾,陈屿没有停留,踱步踏入虚幻轮廓内。进入后的他开始更大动作的梳理,准备试试另一个想法。

        ……

        于启猛不时点着脑袋,长须飘飘。

        “师妹,师尊这是怎么了?”

        “不知道,可能……我们背得很好把师尊感动到了?”

        “唔,我觉得更像睡着了。”

        “胡说,师尊是、是在……顿悟!”

        “顿悟?是这个样子?明明和我以前打瞌睡没什么区别嘛。”

        “师尊可不会打瞌睡,肯定是吐纳的时候顿悟了。”

        “哦,那应该有我们的功劳吧,毕竟这次背诵得可很好的。”

        “应该有吧。”

        对小童的胡闹于启猛顾不得了,他迷迷糊糊,只感觉自己好似神游天外,刚刚还在思索如何传法,毕竟向来有法不轻传的说法,他对这俩徒弟尤为看重。下一瞬脑袋里的念头就变作了晚上吃什么……

        渐渐的,一段记忆浮现,老道眉头紧锁,这记忆很清晰,但……莫名的违和感让他始终无法对其产生共鸣。

        意识海中。

        天翻地覆,再定神时却是到了一处人声鼎沸的地方。

        面前,一栋四层木楼耸立。

        〔云穆阁〕

        环望一圈,空中有无数褶皱,这片区域实在太虚幻,意识都维持不住,好似做梦一般时常变幻。

        陈屿的进入令其多了一分稳定,画卷徐徐展开,一处处亭台楼阁拔地而起,云蒸雾霭之际有山峦映入,有道人结伴。

        他步子未动,四周景致仿佛被拉扯着朝后挪移,光影迅速变化,不多时一栋古朴包涵意韵的建筑出现。

        〔真武镇魔殿〕

        正是一方演化自对方记忆中的真武山之景。

        “没想到,于老修行还在真武山学过数载。”

        陈屿并未可以窥视记忆,实际上,除了从思维纠缠中截取了一段真武山、几处模糊景致以及名称外,他拉取的最多的便是那一本本经书卷册。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老人读过的经卷实在太多,梳理起来费时费力。至于灌入自己脑袋便算了,那太蠢了。

        索性直接汇入楼阁,仿照着当初那头书怪的构造,将书册化作片段,交给了那道剔除杂念后沉静下来的意识集合体。

        他推开大门,云穆阁里的于启猛身披法袍,缓缓睁开了眼。

        一板一眼,模样上大体相似,不过细节依然能瞧出两者不同。陈屿对此不甚在意,他本只想着尝试一下,能弄出来已经算好的了。

        “福生无量天尊。”

        “道友安好。”

        两人见礼,陈屿此时细看这位被他从思维中东拼西凑而成的意识集合。

        良久,他好奇地发问:

        “于道长贵姓?”

        于启猛:“……”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山上种田那些年,小说《山上种田那些年》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山上种田那些年 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不可轻传(下)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