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TXT下载>>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正文 第二百四十二章 残元大厦将倾TXT下载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正文 第二百四十二章 残元大厦将倾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卓玛这样想的部落首领并不在少数,带上卓玛这样倒霉蛋在战斗中,直接被炸死的倒也不算特别多。

        毕竟大部分的部落首领,被保护的还是相当不错的,在发生意外情况之后,第一时间自然是保命逃跑。

        而除了这些郁闷的部落首领之外,王保保的心情可以说是其中最郁闷的那一个了。

        王保保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一仗自己能输的这么惨,对手又不是辽王朱启,只是以前投降大明的张玉。

        而这张玉之前可没什么本事,即便是最近的一两年出了很大的风头。

        但在王保保看来,也仅仅是因为对手是纳哈出这样的庸才而已,却没想到自己对上张玉,竟然也被打得落花流水。

        这一方面的原因自然是王保保有些轻视张玉了,但更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大的战略方面。

        那就是王保保不得不战,而且就算是怀疑,那可能是阴谋,自己过去凶多吉少,也必须要追赶过去,因为他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机会。

        多重原因之下,王保保还没有打,其实就已经输了一半。

        而之所以把王保保逼到这种境地,自然也是辽王殿下,那神乎其技的运营能力。

        如果没有辽王殿下的运营,这王保保,又如何能够这么轻易的上当,中了地雷的埋伏呢?

        所以说到底,这功劳算在辽王朱启的头上倒也是没有其他任何的问题。

        而除了一开始的慌张和诧异之后,随后想一想,那北元那边的将领们也都明白,这大局发展到现在,还真就是辽王朱启在背后捣的鬼。

        大明这边的将军们。自然也不是笨蛋,拿到战报以及分析这一年以来辽王朱启的布局之后,也都是惊为天人。

        原来,从一开始的建立关税,推行大明钞票,以及他们认为通敌叛国的买卖,都是为了今天做准备。

        如果没有辽王朱启控制着北元那边的粮食,如果没有辽王朱启,和北元那边的贵族们打好关系,如果没有辽王朱启前发明那么厉害的武器铠甲。

        你以为王保保会带着几万人马如此冲动的冲过来,然后和大明打一仗惨败而归吗?

        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啊,所以他们现在能打赢,完全靠的就是辽王殿下的未雨绸缪提前安排。

        再想一想先前辽王,是如何的谦逊说,这一场战斗的胜利,和自己没有任何的关系。

        但实际的情况,却是提前一两年就开始布局,而且步步为营。

        北元任何行动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如此聪明才智反反而低调,一点也不揽功,还把功劳全都让给张玉朱能这些将领。

        为何如此做,背后的目的,就引人深思。

        而在深思的同时,也让人毛骨悚然,莫非辽王殿下,真的如同传言中的那样,对皇帝之位,垂涎三尺不成。

        若说没本事的人,对于皇帝之位有野心,倒也算了并不成什么威胁。

        毕竟朱标那么优秀,有朱玉在前,后来者也没那么容易,轻松够获得朱元璋的认可。

        但关键就是辽王殿下如此厉害,朱元璋也对辽王朱启非常的喜爱。

        没准真的想让这个第三个儿子,当太子也说不定。

        可惜的是朱标毕竟是长子,朱启想要当太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在朝堂之上,也并非是所有人都光支持朱标的。

        以前不少受了朱启恩惠的将领们,嘴巴上不说,但其实心里面还是想着,如果有一天辽王殿下,真的能够当了太子,他们肯定是全力支持,而且愿意追随辽王殿下的。

        这其中就自然包括了王传奇,张玉,马云,朱能,等等这些将领了。

        要知道他们之前没有跟随辽王殿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人,赏识他们。

        而自从跟随了辽王殿下,不仅受到了重用,而且获得的好处也是不用多提。

        可以说,他们现在的社会地位以及拥有的财富,全都是辽王殿下给的。

        而他们最主要的,就是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每一个人都已经青史留名,而能获得这样的机会,自然也是辽王殿下的功劳王。

        殿下就如同他们的再生父母一样,给了他们,一次新的人生。

        别说是追随辽王殿下了,就算是明天辽王朱启说,要去发动玄武门之变,他们也是毫不犹豫会跟上去的。

        当然,这种造反的事情,也就是心里想一想,不可能嘴巴上说出来的。

        况且辽王殿下,多次重申自己对于皇帝之位,压根就没有任何的兴趣。

        而现在的太子朱标地位,也确实非常的稳固,哪怕是辽王殿下,如今有这么大的功劳,想要和朱标比一比,还是欠了点火候,毕竟辽王朱启也是太子朱标直接养大的。

        就光这一点,辽王朱启就不乐意去抢太子朱标的位置了。

        至于说太子朱标会不会英年早逝?

        这种事情可是一个人都没有想过的,在他们看来,太子朱标非常的年轻,有为身强力壮,怎么可能会英年早逝呢?

        朱启自然也不是笨蛋,这一来二去的也知道大家心里面在想什么。

        这些人可不都以为自己想要皇帝之位,想要把自己的老哥太子朱标给拉下马来,所以才这么拼命的赚军工嘛。

        其实朱启可真的没这种想法呀,他也不想挣军功,但没办法,这军功就跟牛皮膏药一样,往自己身上贴,那是甩都甩不掉。

        可能有人要说了,那你直接躺平啥事也不干,不就好了吗?

        朱启其实也是这样想的,直接躺平当個闲散王爷,每天吃吃喝喝抱抱女人多开心啊。

        什么也不用去管,什么也不用去干,但他就是那种热心肠的人,嘴巴上说不干,心里面看到有机会,你说不干,心里多痒痒呀。

        就拿这次,朱元璋发行大明纸钞一样。

        朱启本来是不想干预的,但如果不干预,历史上这大明纸钞一发行就是失败的。

        典型到后面,跟废纸没有什么区别。

        而这大明的纸钞好处多不多?

        那自然是多呀,如果没有好处的话,朱元璋费神费力干这个搞什么呢?

        直接用银子来结算,或者像唐朝一样用布帛来结算,难道不高兴吗?

        正是因为朱元璋知道纸钞的好处,以及宋朝的前车之鉴,所以朱元璋才要大力的推行。

        只可惜明朝的这些官员们,在专业知识方面显然欠缺很多,而朱启明明知道该怎么样弄,纸钞才能够有公信力,而且安全还能够用经济优势,去影响别国的经济。

        如果明知道这一点,却啥事也不干,彻底躺平的话。

        对于大明来说是多大的损失啊。

        一想到平民老百姓,本来日子就已经非常的辛苦了,因为自己躺平,而导致无数的老百姓日子过的更加的辛苦。

        最主要的是明朝的国力很可能会因为这一次错失腾飞的机会,甚至于未来抵抗冲击的能力也会大大降低。

        国库的收入,在经历了三四个皇帝之后,也会极速锐减。

        国家衰弱,那么社会自然动荡,老百姓的日子就更苦了,没准多少人会易子而食。

        每每想到这里的时候,朱启就是心如刀绞,他自然没有什么圣母心,不会道德绑架自己,但可以做的事情还是会去做的。

        所以朱启才会在这段时间如此活跃,不过打仗这种事情,朱启可从来没往前凑。

        他只是知道哪些人是历史名将,这时候还没被发掘,那自己就去发掘出来,至于拉到自己麾下,也是为了避免因为自己的无能,让辽东的老百姓吃苦受罪。

        却没想到,这些历史名将的发挥,也实在是太过于稳定。

        甚至觉得有点超常了。

        你说同时期的张玉能打得过,王保保吗?

        朱启可是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的,但事实情况下还真的发生了,虽然在别人看来,这是因为辽王自己运营了一年多的时间,铺垫下来的条件。

        但辽王朱启,身为当局者自然不太清楚这方面的事情,而其他的人,虽然会与他提起,朱启想来也只是拍自己马屁并没有当真而已。

        朱启那边先不管,这段时间北元和大明这边稍微有点脑子的,对于辽王殿下的本事,那是又刷新了一下认知。

        朱元璋自然也能够猜到其中的关节所在,知道自己的这老三,从一两年前关税的时候就已经在布局今天的事情了。

        如今,北元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他就是打也打不过,不打也不行,反正就是慢性死亡。

        横竖是一个死,朱元璋想通这里之后,那是心情大好。

        当天,多吃了两个大馍,拍着大腿笑得格外的开心。

        而他的老婆马皇后,自然也是一个玲珑心窍的人。

        知道自己的老三如此的本领,也是非常高兴的事情。

        至于说那些大臣们所说的,老三想要谋夺皇位这件事情,他们夫妻俩其实都不相信的,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

        他们老三是什么人呀?

        以前就是一个与世无争经常生病的病秧子,虽然洪武九年之后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但朱元璋和马皇后,也都很清楚,老三根本就无心去抢夺皇位。

        若是真的有心抢夺皇位,早就不去辽东,拼了命了也要留在应天府呀。

        而朱元璋,给朱启的任务就是搞好经济,和大明纸抄这些事情。

        他还真的有充分的理由,留在应天府,谁让这应天府,是天下的中心所在呢?

        但辽王朱启不仅没有这样做,而且还急忙忙的要回去辽阳。

        这显然是没有夺嫡的心啊,有人说回去辽阳可以是打造兵器,培养自己的势力。

        真要这样说的人,怕不是脑袋瓜子有坑了。

        谁都知道,想要获得皇位,那一定是需要皇帝认可,最好是能够,正统传承的。

        要不然坐上皇位,天下人都不服,其他的人自然也不可能服气,到时候天下大乱,难道重新打天下不成吗。

        而是想要正统接替的话,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留在京城,让朱元璋亲自任命他为太子。

        而如果去了辽阳的话,那可真的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除非,辽王朱启打算用武力夺取皇位,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虽然辽王殿下本事通天,十步一算,聪明才智,如同神仙一般。

        但毕竟还是只有一个人,领地也仅仅只有辽东这一块地方,想要以辽东来对抗整个中原。

        还得祈求北元不会背后捅刀子这样的事情,可实在是办不到啊。

        历史上也只有朱棣办到了。

        更何况大明现在有如此多的名将,所以最好的打算就是留在应天府,然后伺机夺取皇位。

        但辽王殿下,根本就没有这样做,不少人也看得出来辽王殿下,对于那个位置并没有什么想法。

        就连燕王朱棣,平日里也会对旁人说道,他们对于大哥的感情最为真挚,绝对不会做出背叛大哥的事情来的。

        话虽如此,但也有不少的官员,担心着辽王殿下会不会随时发难,夺取太子之位。

        而朱标依然如同往常一样,将这一切都给压下,但心中也免不了有一丝丝的动摇,毕竟三人成虎,这可说的不止三人了呀!

        但这动摇只是一时出现,朱标很快又将其压了下去,他对于自己的弟弟还是如同往常一般的信任。

        而朱启那边也顾不上这些了,他既然已经让张玉打败了王保保。

        自然不可能放着这书万人马,继续在辽河这边晃荡着。

        大明这边也需要时刻的保持注意力集中,还要安排后勤补给线,消耗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张玉很快就开始出兵驱赶王保保的军队,而经过了上一次大败之后,王保保的军队显然没有什么勇气,和张玉正面对抗。

        连续几次驱赶之后,也不得不灰溜溜的跑走了。

        至于边境的贸易,那更不用说了,原先还在观望的北元贵族们现在一个个,急忙忙的涌入这一片贸易之中。

        想要分一杯羹,最主要的是在辽王殿下面前露个脸,谁都知道这北元,恐怕时日无多了,现在找个新主子还是来得及的啊!

        这局势变化之快,让人出乎意料之外。

        就连北元那些贵族们,也都有一半私下里和朱启接触,可以这样说,整个场面就如同大厦将将一般。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小说《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正文 第二百四十二章 残元大厦将倾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