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我要做太孙TXT下载>>我要做太孙>>正文 第354章 衍圣公的黑料TXT下载

    我要做太孙:正文 第354章 衍圣公的黑料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若有人胆敢互相包庇,杀害告状的百姓,无论是谁,都按谋逆论处!准你格杀勿论!不必请命!”

        徐辉祖郑重的接过来,道:“殿下放心,手下定然不会让殿下失望!”

        徐辉祖走了,奉命带兵离开, 前往山东。

        可是在大堂上的众人,却还没有从惊诧之中缓过神来。

        要知道殿下所赐的那是吴王剑啊!

        是朱元璋平定天下做吴王时候的配剑,这把剑的意义太大了!

        就算是朱元璋现在所使用的配剑也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这就如同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时所用的赤霄宝剑一样,乃是皇权的象征!

        带着这把剑,徐辉祖就是把山东的大小官员杀个干净, 底下的士卒也会奉命行事!

        只要徐辉祖等人一到, 孔家就没有翻案的机会!殿下这是一点机会也不给孔家留啊!

        由此可见,在殿下的心中对于孔家有多么痛恨!

        重新坐回到椅子上的朱允熥,脸色依然非常沉重。

        有刑部和都察院前去查案,再有徐辉祖带兵奉命节制山东军、政、司法,

        就算是被调查的对象是孔家,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诸位,都说孔家是圣人之后,世代衍圣公,这其中有何说法?!”

        齐泰回答说道:“殿下,朝廷册封圣人之后,被称为衍圣公。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叫衍圣公。在汉高祖十二年,封孔子的第八世孙,孔腾为奉祀君。”

        “自此孔圣人嫡系长孙便有世袭的爵位,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也不尽相同。”

        “按照史书记载,孔子后裔袭封之人者,均为孔子家族世代嫡长子。圣人在汉魏曰褒成、褒尊、宗圣, 在晋宋曰奉圣,后魏曰崇圣。”

        “北齐尊称为恭圣,后周、隋并封邹国,唐初曰褒圣,开元中,始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又以其后为文宣公。”

        顿了一下说道:“那时候孔子后裔也被分为文宣公,北宋至和二年,太常博士祖无择上书,说是将其先祖孔子的谥号加在他后裔身,此事不妥,应当加以纠正。”

        “宋仁宗采纳这个建议,遂诏有司,确定册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令世袭焉。”

        ““衍”寓意圣裔持续衍展、世代繁衍无止境,代表了帝王尊孔崇圣的至高境界。”

        朱允熥点了点头,又问道:“以前听人说孔家有什么“三公同存,二宗并立”,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有些面面相觑, 作为饱学之人,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算太难。

        可谁都不明白, 殿下这么问究竟有何用意!

        殿下真的是好奇知道?

        还是别有所图?

        因为这里面涉及孔家的丑事!

        铁铉主动行礼说道:“殿下,所谓“三公同存,二宗并立”,是“衍圣公”爵号问世后,女真人和蒙古人为了笼络人心,便争相窃取。”

        “以至于宋朝、金、元,每个都拥“衍圣公”,一在衢州、一在开封、一在曲阜……”

        “宋徽宗时期,孔子的第四十七代嫡长孙,孔端友袭封为衍圣公。不过很可惜,在他袭封不久就出现了乱世的局面,那个时候金兵大举南下,

        衍圣公孔端友为了保住孔家的传承宝物,所以携带着南下,投奔在临安建立南宋的宋高宗赵构。”

        “金人占领了北方,为了赢取读书人的人心,也想要扶植起一位衍圣公,以此证明他们才是正统王朝。

        “所以金人便将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的儿子孔璠册立为衍圣公。因为孔瑞友当初南下的时候,他的弟弟一门是留守孔林和孔庙的,

        并没有跟着他南下,因此也就成了金人利用的筹码,扶持起来另一位衍圣公!”

        “因此在这個时候就出现了南北两宗的局面,南面是孔瑞友这一只,他们是孔子正经的嫡长子孙系。”

        “而北边是孔端操这一系,因为他们霸占着孔林和孔庙,也收获了一些人心,与南边的衍圣公分庭抗礼。”

        朱允熥突然开口问道:“也就是说曲阜孔家是金人所立的衍圣公之后了?”

        铁铉点点头说道:“殿下说的不错,他们确实是金人所册封的。”

        “哦,,原来如此……”

        朱允熥对铁铉使了个眼色,又看看了一眼秦逵。

        铁铉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对工部尚书秦逵说道:“秦尚书,接下来我了解的就不甚清楚了,请大人讲一讲如何?”

        朱允熥之所以让秦逵诉说,是因为工部归自己管理,但秦逵毕竟是朱元璋提拔任用的臣子,和自己的关系并不亲昵。

        再加上孔家在士林之中的影响极大,朱允熥要想对付孔家,就必须要得到更多朝臣的支持!

        谷蒙

        只有让秦逵参与其中,他才会成为自己的同谋,那时候不但不会反对,还能够成为助力!

        这也正是人在做事的时候,要拉别人下水的原因!

        秦逵一副谦虚的模样说道:“铁大人客气了,这等事并不太难,大人何必谦虚。”

        铁铉连忙摇头说道:“在您面前我始终是个学生,怎么敢班门弄斧,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秦逵用眼神瞟了一眼朱允熥,知道是皇太孙的意思,便也不再推脱。

        开口说道:“金人南下,导致衍圣公分为南北两支,后来等到蒙古人南下的时候,衍圣公的情况再次发生了转变。”

        “那个时候在曲阜孔庙居住当家的衍圣公是孔元措,他是金人扶植起来的,可是蒙古人南下进攻金朝时,他害怕受到牵连,所以不得不南下避难,

        便从曲阜跟着金朝到了汴梁,而曲阜的孔庙,则让他的族兄孔元用来负责打理。”

        “在《金史》中记载道:“书索翰林学士赵秉文、衍圣公孔元措等二十七家,及归顺人家属,蒲阿妻子,绣女、弓匠、鹰人又数十人。”

        “蒙古人打到了曲阜,发现衍圣公去了汴梁,不能为他们所用,就在曲阜当地自行设立了一位,他们把孔元用、孔之全父子俩立为衍圣公。”

        “到此时衍圣公的状况就比较复杂了,在南宋有孔端友这一脉的衍圣公,在金朝有孔元措这一脉的衍圣公,

        后来蒙古占领曲阜,又有了孔元用这一脉的衍圣公,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三公同存。”

        “蒙古人打下了汴京城,金朝的衍圣公孔元措被蒙古人活捉了,此后孔元措又被蒙古人立为了衍圣公,

        之前他们立的衍圣公孔之全就被废掉了,充任了曲阜令。这么一来南北两宗衍圣公的局面再次出现。”

        秦逵停了一下,再次看一下朱允熥。

        只见他面含笑意,正一脸讳莫如深的盯着秦逵,似乎是在给予鼓励,别像是别有所图……

        看到他的眼神,秦逵顿觉浑身不自在,不由得挪了挪身子,殿下就这样盯着,他也不好停下,

        只好清清嗓子,继续说道:“元朝建立之后,元成宗再次将孔之全的长子孔治,立为了衍圣公,这个时候天下就只有一个衍圣公了。

        “孔治死后,他儿子孔思诚袭封衍圣公,但是孔家的人对此却很有异议,他们上书表示,孔治的儿子孔思诚是庶出,不应该继承衍圣公。”

        “元仁宗派人去调查,最后终于将孔思晦确立为孔子的嫡长子孙。”

        “这位孔思晦,是孔子的四十九代孙,是孔拂的长子孔元孝的嫡长孙,而孔思诚是孔拂次子孔元用的嫡长孙。”

        “因此,孔思晦才是嫡长子孙,因而被元仁宗封为衍圣公。”

        说到这里,秦逵停了下来,端起茶杯慢慢悠悠的喝了起来,一副不准备再说的模样。

        朱允也并没有勉强,含笑说道:“秦先生说了这么久,必然口干舌燥,铁铉,还不给秦先生添杯茶。”

        “哎呀,看我这记性,还是殿下想得周到!秦先生,请!”

        铁铉说着就拿起茶壶,要给秦逵倒茶。

        “多谢殿下,铁大人客气了……”

        衣服好穿,戏活难做!

        这杯茶可不是那么容易喝的呀!

        秦逵知道喝了这杯茶,就等于在处理孔家的这件事上,就要站在皇太孙殿下这边了!

        很多事根本不用明说,只要一个细小的动作就可以了!

        这就是后人所追求说话的艺术,而在古代这帮顶级文人手里,更是玩的炉火纯青!

        秦逵不知道皇太孙如何处置孔家,虽然孔家作恶多端,可是他们毕竟是圣人之后,

        如果处理的太过了,那该自己该如何是好?

        是出面劝阻,还是出言支持?

        实在让人为难啊!

        可是殿下赐茶,自己不喝又不行!

        只能心中暗叹一声,双手将茶杯递了过去,接受了殿下释放的善意……

        做臣子的,也很无奈……

        朱允熥意味深长的说道:“刚才听你们所说,曲阜孔家从汉朝开始就受到朝廷礼遇,天下任何一家,都没有他们那样尊贵显赫!”

        “孤王不明白的是,孔家既然是圣人之后,就应当懂得礼仪廉耻!懂得忠孝节义!每当改朝换代,都可以看见一班仁人志士,可以慷慨赴死,以报皇恩!”

        “一个王朝覆灭以后,那些忠臣义士,绝对不会为新朝效力,他们会跟随这个王朝一起殉国而死!”

        朱允熥愤恨的说道:“可是,一千五六百年来,孔家却从来没有人,却从来没有人愿意舍身赴死,共赴国难!这实在令人费解!”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我要做太孙,小说《我要做太孙》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要做太孙正文 第354章 衍圣公的黑料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