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正文 第五百三十章 胡濙的大局观(二更)TXT下载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正文 第五百三十章 胡濙的大局观(二更)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徐辉祖不是不想办这件事,而是想将这件事延后到明年,等秋税递送京师,大家再谈论如何安排财政。

        今年实在是不宜动国库了。

        大宁与大同如果有战事,那就需要花钱,赢了需要打赏,输了需要调兵遣将,相安无事又不太可能。这个时候国库的钱,都必须留着以备不测,哪里还有钱去照顾这些已经受委屈多年的人。

        既然委屈了那么多年了,就再多加几个月也不算什么吧。

        徐辉祖考虑的是,大局之下总需要牺牲一些人。

        宋晟理解徐辉祖,作为将领,爱护军士,赢得军心是必然的,但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就今年的户部来看,实在是不宜再动花销。

        事实上,已经有四省调查文书陆续送到了都督府,徐辉祖一直压着没有上报罢了。

        宋晟看了看天色,道:“大同之事,你怎么看?”

        徐辉祖想了想,摇头苦笑:“听闻那达慕时,坤帖木儿就曾挑唆过马哈木与哈什哈,但马哈木显然不敢与哈什哈对抗。在这种情况下派遣胡濙去当说客,很可能会有去无回啊。”

        宋晟目光中有些担忧,轻声道:“看文书,这件事是杨溥筹划,此人不过是翰林官员,竟在大同赢得郭英联合署名,有些不简单啊。怕的是胡濙出事,他的官途也就完了。”

        徐辉祖无奈地只能叹息。

        胡濙是朱允炆亲自点的将,在山西将建文报办得风生水起,现在京师已经在筹备建文报,相信不久之后,这类报纸也会走入千家万户。

        眼下山西移民已进入正轨,大量百姓东迁,胡濙在山西的作用已然不大,京师建文报正需要胡濙来来掌管,若此人死在山西,杨溥定会被连累。

        “眼下只能看他们如何运作了,我担心的并不是大同,而是大宁。”

        徐辉祖看向北面方向。

        宋晟笑道:“前一日皇上收到文书,燕王已率一万二千骑兵出关,这已经是我朝在北平与蓟州一线的全部骑兵精锐,配合大宁骑兵,不说取得多少战果,保大宁不失还是有把握的。”

        徐辉祖脚步变得轻快一些,道:“不可大意,哈什哈与阿鲁台都不是简单的人。燕王出关,倒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看来在那里,还有我们所没有掌握的情报。”

        宋晟认可徐辉祖的分析。

        在朝廷的既定战略中,从来都是关内为主,哪怕是大宁打碎了,也必须保证蒙古骑兵不出现在蓟州,不会进入关内。

        换言之,防守蓟州长城一线不失是朝廷文武百官公认的大战略。

        但朱允炆下传达旨意的时候,并没有明令朱棣必须固守关内,而是给予了朱棣极大的信任,允许朱棣临机决断。朱棣正是凭借着这一点,带兵出了喜峰口。

        现在大宁的情况到底如何,徐辉祖等人并无法得知,现在能做的,只能是等待。

        等待的不止是徐辉祖,还有站在大同城上睡不着的胡濙。

        杨溥已经将计划和盘托出,并告诉胡濙了各种应对策略,但胡濙一直没出关去找马哈木谈判。

        胡濙心里是很纠结的,自己今年只有二十五岁啊,去年才娶了老婆,孩子都已经在娘胎里了,这要出关被马哈木留在那里,留下孤儿寡母可怎么活?

        而且就算自己挂了,朝廷给点抚恤,也只是主事的抚恤待遇啊,太亏了,至少混到侍郎尚书抚恤金才多啊……

        不对,这不是抚恤金的问题,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小命的问题。

        胡濙看着关外的星空,想着万一自己死在那里,想必是没人给自己收尸的,以马哈木的个性与蒙古人的习惯,也不会给自己刨个坑埋了。

        不去,为了自己,为了老婆孩子,为了老爹老娘,坚决不去,就在这里守着,熬到马哈木回家。

        作出这样的决定是简单的。

        只是!

        胡濙心头不安,很是不安。

        杨溥所说的也并不是没有道理,这是一个让瓦剌内乱的绝佳机会,也是保护大明无数百姓的绝佳机会,若是就此放过,瓦剌会继续威胁大明,他日自己也会为此懊恼不已。

        人活着,有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与家人,还得考虑更多的人,考虑国家。

        一句话,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可以为了大义,牺牲小我。

        大明先烈,有多少好男儿不是抛家弃子,将鲜血洒在战场之上?他们也有妻儿与父母,他们也有自己在乎的人!

        可为了国,为了家,为了身后的父母妻儿,人必须不畏惧牺牲,明知会死,也要冲锋向前!

        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胡濙凝眸,盯着一颗明亮的星星,一拳砸在了垛口墙上,下定了决心:“准备马匹,我出关!”

        杨溥走了过来,深深地看着胡濙,道:“这件事确实危险,马哈木此人心性不好琢磨,若你不愿前往,我也不强求。”

        胡濙白了一样杨溥,道:“你还是做个人吧。”

        忽悠了自己几天,你有那个时间早就出关十八次了,到现在又收了语气,早干嘛去了?最主要的是,你们三个给朝廷上文书的时候,提一嘴我胡濙的大名干嘛,我不去能给朝廷交代吗?

        “先说下,若我真的折在关外,老婆孩子就交给你了!”

        胡濙暗暗咬牙,交代后事。

        杨溥拍着胸脯保证道:“放心,嫂子我一定照顾好,对了,听说她今年才十八岁,日后能不能改嫁……”

        “去你大爷的!”

        胡濙毫不客气地捶了一拳杨溥,然后看也不看,下了城墙,上了马,催马跃出护城河,然后回过头看向城墙上的杨溥,喊道:“看中我老婆你早说,不需要害死我,要不我不去了,让我老婆改嫁?”

        杨溥拿起一块石头就砸了下去,胡濙大笑着奔马而出。

        顾云不解地看着大笑而去的胡濙,对杨溥问道:“他不应该沮丧失落吗?缘何还如此开心?”

        杨溥脸色变得凝重起来,道:“找到一个值得托付妻儿的人,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

        顾云嘴角有些抽动,终问了出来:“既然他把你当兄弟看待,为何你还要送他去关外?”

        杨溥看向顾云,认真地说道:“因为你还不知道他的本事,我去,必死无疑,他去……”

        “万无一失?”

        “不,九死一生。”

        “我……”

        顾云恨不得抽刀子出来,他娘的文官玩自己人都这么狠,要是对付自己这老粗还不直接弄死?不行,以后不能和文官打交道,谁啰啰就直接砍死得了。

        胡濙纵马驰骋于草原之上,目光坚定,并没有半点畏惧之色,反而还有隐隐的兴奋与激动。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一定要留下浓重一笔,让后世人永远记住我胡濙的名字。

        生与死,有时候不能看得太重。

        “什么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巡哨发现了胡濙,高声喊道。

        胡濙拉住缰绳,高声喊道:“去通告你们的首领马哈木,就说大同使臣胡濙前来拜访,让他出来接见!”

        强势!

        不可一世!

        巡哨也被胡濙这端着的架子吓了一跳,摸不清楚胡濙是何方神圣,但既然是大同的人,想来不是商量投降,就是商量让马哈木退走的,无论哪一种,有一点是对的:

        大明是来送温暖的。

        巡哨也不耽误,招呼着别人代替自己的位置,然后亲自带胡濙跑了十多里,这才抵达马哈木的大营。

        胡濙借着星光看着马哈木的阵营,不由暗暗吸了一口冷气。

        整个阵营看过去十分整齐,宛如一个个四方军阵,十分规则的排列着,尽显秩序。走入其中,仔细观察,甚至可以看出蒙古包之间的距离都是十步,不多不少!

        “这真是一个可怕的敌人!”

        胡濙心头有些沉重。

        从马哈木营地来观察,能做到这一步,若非铁腕手段,那就是人心凝聚到了极致。无论如何,马哈木绝非泛泛之辈,甚至可以说有着超乎想象的野心。

        此人若活着,也定是大明隐患!

        胡濙眼神中的担忧缓缓退去,现在最紧要的就是会会马哈木,让他与哈什哈相互厮杀,无论是谁胜出,都将折损瓦剌的力量。

        马哈木并没有睡,而是正在大帐中看兵书,看的还是《孙子兵法》,正提笔想做点注解,听闻大明派遣了使臣前来,于是下令将其带入大帐。

        “大明宣传司主事胡濙,大同使臣胡濙,见过首领。”

        胡濙微微欠身,算是行礼。

        马哈木打量着胡濙,将书合拢起来,问道:“若我没记错的话,大同镇守是郭英。”

        “没错。”

        胡濙回道。

        马哈木又问道:“如此说来,你是郭英的使臣,而不是明朝的使臣?”

        胡濙眉头微抬,这可是一个要命的问题。

        郭英的使臣,只能代表郭英自己,也就是大同这一片的事,他扯谎耍诈,大明朝廷是完全可以不承认的。可若是明朝的使臣,那就有朝廷背书,是以大明朝的信誉作担保的,不可能随便玩什么阴谋诡计。

        胡濙看着有些傲气的马哈木,干脆直接放开了,踢了踢一旁的木墩子,直接坐了下来,反问道:“那首领是想要当瓦剌的首领,还是只想作绰罗斯部的首领?”

        马哈木有些意外,这个眼前的年轻人竟然不怕自己,还如此有胆魄!

        “上茶吧。”

        马哈木没有止住了折兀朵、月哲等人想要收拾胡濙的举动,转而吩咐。

        胡濙看着他们用黑瓷大碗装着茶水,不由有些惋惜:“这茶是好茶,可惜放错了地方。若争一把气,换一个茶盏,方是绝好之事。”

        马哈木摇了摇头,伸手敲了敲黑瓷大碗,道:“有些精美瓷器太容易让人分了心神,茶不过就是拿来冲腻的,也只有你们汉人讲究那么多。”

        胡濙看着马哈木,轻声道:“汉人讲究礼仪与形式,可蒙人也讲究地位,不是吗?有些人天生就是贵族,而有些人,永远都只能被人踩在脚下,视为蝼蚁。”

        “说吧,为何来这里?”

        马哈木询问道。

        胡濙吹了吹热腾腾的茶水,淡淡地说道:“我来这里是问马首领,蝼蚁被人踩在脚下,还能活多久。”

        (本章完)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小说《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正文 第五百三十章 胡濙的大局观(二更)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