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正文 第三百二十三章 睿智的徽商沈一元TXT下载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正文 第三百二十三章 睿智的徽商沈一元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梁道明站在船头,看着高大的城墙越来越近,一脸肃穆与崇敬。

        郑和小心地陪在一侧,关切地说道:“梁老,马上靠岸了,还请往后一些。”

        梁道明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我只是身体有点不适,还不至走不了船。郑副总兵,皇上当真会见我?”

        郑和含笑,道:“当然。”

        “呵呵,好,好。”

        梁道明松了一口气,一脸祥和。

        船只靠岸。

        解缙、徐辉祖、陈迪等官员于岸边迎接,给足了梁道明面子。

        梁道明感谢过众人之后,便被接至皇宫。

        省躬殿外。

        朱允炆见梁道明的轿子落地,便笑着迎上前,梁道明哪里敢担如此厚待,连忙行礼道:“旧港宣慰使梁道明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快请起。”

        朱允炆尊重梁道明,因为正是此人将三佛齐交给了大明,人家给了大明一块战略“飞地”,让大明的力量存在于南洋,自己站门口迎候下,也算不得违背礼仪。

        只是让朱允炆有些意外的是,梁道明似乎衰老的很快,一点都不像郑伯口中那个精神矍铄的老人。

        一行如进入殿中,落座赐宴。

        朱允炆询问道:“朕听闻梁公身体抱恙,不知可好了一些?”

        梁道明毕恭毕敬,回道:“谢皇上垂问与厚待,臣身体已好了许多。”

        朱允炆眼底有些担忧,经过几个月的风浪颠簸,就是年轻人也未必能承受的住,何况是一老人,看来三佛齐的战乱,当真是耗尽了他的生机。

        罢了。

        给他最后的荣耀与安详吧。

        在宴会最后,朱允炆命解缙宣旨:“梁道明,旧港宣慰司宣慰使,原三佛齐国王,其臣服大明,献地归附,功在千秋,特加封梁道明为南洋王,享亲王待遇……”

        梁道明感激涕零,推辞了加封与亲王待遇,道:“漂泊而来,只为归根。臣不求封赏,只愿皇上恩赐臣一座坟墓,安葬于广东南海。”

        朱允炆执意给了梁道明封赏,便答应为他寻一处风水宝地。

        坤宁宫。

        郑和对皇后马恩慧、淑妃、宁妃、贤妃行礼。

        朱允炆拿起桌上的瓜果,对郑和说道:“奏报中总说得不够详尽,将下南洋之事从头到尾,细说一遍吧。”

        郑和讲述起出航之事,目光熠熠。

        从大海的波涛汹涌,狂风暴雨,到海中垂钓,夜海观月,再到三佛齐战乱,梁道明、施进卿的勇敢……

        故事很长。

        朱允炆听闻到满者伯夷与三佛齐之战时,依旧有些担忧,虽然大明强大,但满者伯夷毕竟是地头蛇,若长期敌对,必影响旧港安全。

        “你说沈一元等商人解决了这个忧患?”

        朱允炆惊讶地问道。

        郑和肃然道:“皇上,商人在化解满者伯夷与旧港危机中出力不少,不止是沈一元,辽王也参与其中……”

        朱允炆笑了,马恩慧撇了撇嘴,有些不太满意。

        郑和都回来了,梁道明也到了京师,可辽王朱植到现在还在太仓州,为了那点货物,竟不知道礼仪了。

        等他回来,一定要狠狠惩罚。

        “你在奏报中说,商人给朕带来了礼物,是什么礼物那么神秘,还不可言?”

        朱允炆疑惑地问道。

        郑和有些为难,请罪道:“皇上,臣答应过商人要保守秘密。”

        朱允炆哈哈笑了笑,对马恩慧道:“看看,这就是朕的副总兵,御马监掌印,竟开始瞒着朕了,罢了,定是辽王封了口,多等几日吧。”

        郑和轻松一笑。

        “下去休息吧,空闲的时候去一趟龙江船厂,日后海船督造的事就交给你了。”

        朱允炆挥了挥手。

        郑和行礼告退。

        马恩慧见朱允炆很是高兴,便询问道:“听闻商人带来了不少番香货货,此番必会赚去不少。”

        朱允炆微微点头。

        这些人付出了时间,付出了成本,来回航行近两万里,赚一点也没什么,只要他们上税就好。

        “晋商过几日也要入京了,呵呵,这倒有些巧合了。”

        朱允炆平和地说道。

        一支商队下南洋,一支商队上北地,是命运的巧合吗?竟以这种方式,出现在京师。

        也许,他们齐聚京师的背后,隐藏着新的诉求。

        太仓州。

        朱植、沈一元、黄发财等所有商人齐聚一室,酒菜满桌。

        “今日召集大家来,只为一件事。”

        朱植举杯,一脸亲和的笑意,说道:“我们是商人,带了无数的货物回到了大明。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大家是清楚的,我想,谁也不希望这肉蔻一两只得十个铜板吧?”

        沈一元、黄发财等人连连点头。

        南京虽是大明第一大城,可市场毕竟有限,吞十艘货物怕已是极限,若全部货物都放在京师,那所有人就都白忙活了。

        就以香料来论,这东西在大明就不是按斤卖的,是两,甚至是钱。寻常百姓肯定舍不得买,只有那些富贵人家,可这些人又能买进多少货?

        一杯酒之后,朱植道:“为了利益均衡,我们不妨将目光放远一些,大明可以贩卖货物的地方,并不是只有京师,苏州、杭州、北平、开封……哪里不可出货?”

        众人沉默。

        黄发财看着朱植,他的意思是让货物分散到不同城市去贩卖,商业逻辑是没错的,只是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

        哪个地方能比得上京师?

        苏州凭新商之策汇聚了不少商人,可论富户人家,总抵不上京师。还有开封,那地方死了不少人,加上最大的消费大户周王没了,商业惨淡不少,谁去那里?

        北平?

        张昺在北平搞了一年的新商之策,还推动了军屯商卖,可问题是北平城人口很少啊,满打满算,不到三十万人……

        再说了,去北平道路还有两千里,这一路奔波不要钱吗?

        话说得漂亮,可事关个人利益,谁都不愿意退让。

        朱植见所有人不表态,便搁下酒杯,道:“既然诸位有想法,那我也不勉强。辽王府的货物,除了那些粮食与进贡给宫里的之外,我会安排人运抵北平及周边贩卖,京师便留给各位吧。”

        沈一元看着退让的朱植,站起来表态道:“我们下南洋,辛辛苦苦返回大明,眼看着就要开张盈利,诸位却只顾一己之私,那他日我们如何再下南洋?沈家的货物不入京师,转至徽州府与江西等地贩卖。”

        黄发财叹了一口气,道:“那黄家货物便放在宁波、绍兴、台州一线吧。”

        其他商人见状,只好纷纷表态,选了其他苏州、杭州等地,唯留下一些商户,占据了京师市场。

        瓜分好区域之后,众商人开始安排河船转运货物。

        朱植看着忙碌的商人,对走过来的沈一元说道:“看吧,商人利己,未必会服从大局。这次我们将京师交给了他们,他们未必有感激。”

        沈一元摇头道:“与王爷不同的是,我看到了二十家商户站在王爷这一边。”

        朱植眼神忽闪出一道光泽,沈一元看问题的角度似乎很是清奇,总与自己有所不同,他善于找到机会,而自己似乎更善于找到问题。

        问题难解决,机会却容易把握一些。

        “此番回京,我会安排商人入朝觐见皇上,你打算提出什么要求?”

        朱植严肃地问道。

        商人在南洋猎货无数,有些东西根本就不是一般世家有福消受的,如抓来的“凤凰”,砍来的“金丝楠木”,极罕见的珍珠等。

        不给皇室,能给谁去?

        万一逾制,可是会杀头的……

        所以商人可借献上宝物之名,觐见皇上,当面与皇上争取商人的利益。

        这是一次不可错失的机会。

        沈一元迎着风,直言道:“开海禁!这是最切实际的要求。”

        朱植瞥了一眼沈一元,道:“海禁早晚会开,这一点不需要提吧?难道你不认为,商人与官府的切割更为重要?”

        沈一元沉思了下,最终摇头,解释道:“商人依附于官府,这已经成为了常态,不是说改就能改变。再说了,这是一件极得罪官员的事,官员可以提出来,王爷可以提出来,皇上也可以提出来,唯独商人自己不能提出来。”

        “最主要的是,这件事不是轻松可以做到,即便朝廷下了旨意,也未必有多少效果,只能给商人带来恶名。反观开海禁,此事可议,可行。一旦皇上许可,那天下人便会记住,是商人帮助大明开了海禁!这是才是商人的名誉!”

        朱植打量着沈一元,凝重地说道:“你从商太过屈才了,有这份心思,完全可为朝廷效力。”

        沈一元嘴角带着苦涩,想起死去的家人,落寞地说道:“王爷,我只是一介商人,一个简单的徽商。”

        “哈哈,既你不愿意,我也不勉强,安排好货物,准备入京吧。”

        朱植大笑。

        扬州,江北第一重镇。

        常百业骑着一匹马,回头看向浩荡的马队,指了指前面的扬州城,对身后的伙计喊道:“走,我们先一步入城。”

        说着,便带了十几骑飞奔而去。

        当常百业带着十几个伙计抵达扬州城外时,看着毫无防备的城门洞,不由愣住了,转身对一旁的伙计说道:“若我们是蒙古人,扬州城是不是已经失陷了?”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小说《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正文 第三百二十三章 睿智的徽商沈一元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