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科幻小说>>从民国开始的诸天TXT下载>>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34、圣谕广训TXT下载

    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34、圣谕广训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掩盖不住的才华,这岂是易于之事?

        “芝兰宝树多经历风吹雨打,才能成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这几个内侄,还是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朱先生不漏声色的委婉拒绝道。

        他的意思是说,我这几个内侄还需要磋磨才能成才。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语出《诗经·卫风·淇奥》。这句话很有意思,本意是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打造成器物,引申的意思是,君子的修养就像是加工骨器,切了之后还要再不断的磨磋,就像是加工玉器,琢了之后还得细细的打磨。

        他们才学不够,那么就等下次。

        我对他们的看待是,有如君子一样,需要多经历打磨。

        古县令神色不变,朱先生说的很巧妙,给他留了台阶,他打了个哈哈,将这件事揭了过去。

        有些事情不是明言拒绝就能推辞的,他直接让这几个少年通过县试,这事实已经落下来了。成为事实之后,不帮也得帮……除非四人的考卷无可挑剔,否则就是败坏自己名声。

        更何况朱先生可是没有明言拒绝,而是和他在打着机锋。

        旁边被衙役官衔牌隔离的普通百姓哪里能明白读书人交流的内容,不知不觉间,青天大老爷就已经和朱先生谈完了暗中的龌龊交易……

        ……

        文庙,也称作孔庙。

        在文庙门前,则是数人高的石制棂星门和门旁的下马石。棂星门是帝王陵墓装饰所用之门,因唐玄宗时加封孔子为文宣王,所以孔庙也沿用帝王规格。

        下马石上刻着“文武官员至此下马。”

        入戟门,取“刀枪剑戟不入此门”之意。等穿过门和照壁,入眼处是一半月形的池塘,此为泮池,根据周礼,诸侯曰泮宫,不能高于天子的辟雍(太学),所以孔庙只有半面水,其上有石制拱桥一座。

        正庙前,台阶上,有一简陋蒲团。

        朱先生盘腿坐在了蒲团之上,台阶下广场上分别站满了县里的士绅、百姓,前三排是士绅所在,绮绣鲜衣,整齐有序。后面则是普通百姓,衣着寒酸,单调,多是脏兮兮的,杂乱无章,惊异的是哑然无声,因为旁边有衙役维持会场纪律,所以不敢出声。

        “一、敦孝弟以重人伦,我圣祖仁皇帝临御六十一年,法祖尊亲,孝思不匮,钦定《孝经衍义》一书,衍释经文,义理详贯,无非孝治天下之意。故圣谕十六条,首孝弟开其端。”

        “朕丕成鸿业,追维往训、推广立教之思……”

        朱先生代天子教化,因此广场上的众人皆是肃穆,前排的士绅津津有味的听着,而后排的百姓则不明其意。

        随着接下来朱先生翻译成白话文,临场的听众也恍然大悟。

        这句话是雍正皇帝说的。

        圣祖仁皇帝,则为清圣祖康熙。

        白贵他们四人和白鹿书院的学生是坐在一起的,白鹿书院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秀才,罕见有没有功名的人。

        清朝的秀才过的可没有明朝的舒服。

        为了方便管理数量庞大的生员,六等黜陟法在明朝的六等试诸生优劣的基础上应运而生。按照每年岁试的对生员成绩的考核,将各府、州、县的生员分为六等黜陟,文理平通者位列一等,文理亦通者列为二等,文理略通者三等,文理有疵者四等,文理荒谬者五等,文理不通者六等。一等、二等与三等前列者皆有赏赐,而四等以下者有罚和黜革。

        因此相较于前朝,清朝秀才的整体水平是比较高些的。

        有年长者的生员听到朱先生讲释圣谕广训,而旁边的几个少年则有些难以听懂,于是就以目光示意,让相近的生员将《圣谕广训》的书册递了过去。

        都是在无声进行。

        虽然现在清朝已经日暮西山,但在基层,尤其是内地的统治力量还是很强的,南方因为有各地的通常口岸和租界难以管辖,可在内地却是渗透到方方面面……

        例如武昌首义,也是因为武昌是通商口岸。

        圣谕广训的内容虽然不乏有雍正的口吻告诫众人,但里面还是掺杂了不少四书五经和朱子的注释,以此阐明经义,这也是官方最正统对四书五经的解释。

        看似圣谕广训只是墨义题,但里面都是门道。

        白贵手上拿着的书册,是本旧书,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各种注解,他顿时来了兴趣,这可是这些秀才生员的见解和心得,于是心中打算这些日子找这些秀才生员多借借书,学一下他们的经验。

        前世高考题的学霸笔记、状元笔记之类卖的那么火,难道是这些学霸比老师讲的还要好吗,那还有一些真的是,以另一种思路破题,更快,也更简单!

        朱先生讲的圣谕广训虽然解释的很通白,但手上没有手册对照,也记不住什么。

        例行的教化,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时辰。

        暖日正熏。

        也有一些后排的百姓站不稳倒在地面上,应该是缺血糖。

        但没人动,尽管再怜悯,可在宣讲圣谕广训的时候,这可是如同念圣旨一样,必须恭恭敬敬的听着,谁敢轻易动身帮助邻人,那是不要命的举动!

        看到有人晕倒,朱先生心里也有些着急,宣讲的语速快了些。

        等到语罢之时。

        在旁早就察觉到动静的古县令立刻指挥衙役,将准备好的糖水灌在后排昏倒百姓的嘴里,这是一个大瓷罐,里面装着红糖水。

        “这能昏倒,肯定是肚子里缺油水,饿的受不住了。”

        “这时正是冬天的尾巴巴,冬粮吃光了,没啥吃,也只能挨饿受冻了。”

        “……”

        寂静许久的文庙中,刹那间像喧嚷的菜市场一样。

        有几个亲近的秀才生员,白贵看到,就是递给他们书的那位,上前扶着朱先生从台阶上走了下来,宣讲教化这也是个苦活,一时一刻都像着庄严宝相的神像。

        朱先生腿有些僵硬,走下台阶,缓和了不少。

        “县尊,这得开广济仓,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

        朱先生对着古县令轻声建议道,“等再过几天,山上的雪化了,就能到山上就食,也能充些饥饿。”

        虽然去年滋水县没有灾情,但穷苦人家到年头忙活一年也攒不下粮食。每年开春时节都是最难敞的时候。

        “梦周兄说的是。”

        令人意外的是,古县令没有推拒,而是满脸愁苦中带着一分欢喜,点头称是。

        接下来的几天,古县令借着这个机会,让县里的大户捐粮纳粟,又让县里的衙役去乡下征收粮食,借口是赈济救灾。

        一通举措下来,瘦了大户,肥了古县令,但也给贫苦百姓家里多了半袋粮食。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从民国开始的诸天,小说《从民国开始的诸天》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34、圣谕广训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