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科幻小说>>走进不科学TXT下载>>走进不科学>>正文 第二百九十六章 历史被人从身后踹了一脚TXT下载

    走进不科学:正文 第二百九十六章 历史被人从身后踹了一脚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

        实验室内。

        随着这声‘啊咧咧’的出口。

        所有人的目光近乎同时投到了一旁的小麦身上。

        只见此时此刻。

        上上一章某个笨蛋作者没安排出现、但上章却瞬移到了现场的小麦正站在桌子一旁,一动不动的盯着某个方位。

        嘴巴微微张开,一脸见了鬼的表情。

        见此情形。

        法拉第不由放下手中的工具,对小麦问道:

        “麦克斯韦同学,你怎么了?”

        法拉第的声音将小麦的思绪拉回了现实,只见他先是张了张嘴,看起来好像想说些什么。

        但迟疑数秒,还是摇头说道:

        “没什么没什么抱歉,法拉第教授,似乎是我出现了错觉”

        随后小麦上门牙咬着下嘴唇,犹豫片刻,指着真空管补充道:

        “法拉第教授,我能上手试试这套设备吗?”

        法拉第抬头看了眼这个有些社恐症状的苏格兰年轻人,神色若有所思。

        直觉告诉他,这个年轻人似乎发现了某些异常。

        不过小麦显然对于那个未知的异常没什么把握,所以才提出了上手设备的想法。

        如今法拉第已经把小麦当成了自己的半个徒弟,加之此时该采集的数据都已经采集完毕,因此他便很大方的一挥手,说道:

        “没问题,你尽管用吧。”

        小麦朝他道了声谢:

        “多谢您了,法拉第教授。”

        高压线圈的电压负载很高,再次激活需要一定冷却时间,小麦最少还要个三五分钟才能重新启动真空管。

        因此趁此空隙。

        法拉第和高斯等人重新将视线转移到了那份计算结果上。

        “16638*10^11c/kg”

        看着面前的这个数字,高斯沉默片刻,对法拉第问道:

        “迈克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比值应该比氢离子的理论数值要大数百倍?”

        法拉第闻言摘下眼镜,用力揉了揉鼻翼,轻呼出一口气:

        “准确来说,要接近一千倍。”

        “一千倍吗”

        高斯瞳孔微不可查的一缩,再次看了眼手中的算纸:

        “也就是说我们就这样发现了比原子更小的物质?这这”

        法拉第看了眼自己的老友,没有说话。

        在这个圣诞夜后的清晨,三位站在科学界顶尖的大佬同时沉默了。

        原子。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明史,与原子相近也就是代表着世间万物最小构成的概念其实并不少见。

        例如在公元前五百年,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就提出过最早的原子论,称肉眼可见的一切都是由某个极小的“质子”组成。

        华夏也有不少先贤认为,世间万物乃是由无数颗粒组成的实物。

        但另一方面,这种认知更多的属于哲学范畴,而非科学。

        也就是他们认为世界万物可以细分成比尘埃还小的粒子,但这些颗粒具体直径多少、属性如何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近代原子理论真正的建立者,乃是英国人约翰·道尔顿。

        在拉瓦锡发现了氢气后,人们发现两份氢气和一份氧气化学反应正好消耗完生成水。

        超过这个比例可能会有氢气多余,可能会有氧气多余。

        也就是说氢气和氧气在某个单位上,以2比1的关系发生了作用。

        人们一直在寻找这个最小单位,一开始是元素级别,后来道尔顿在1803提出了原子概念。

        当时他提出了一个理论:

        物质均由不可见的、不可再分的原子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

        另外,他还测定了各元素的原子量——虽然有些是错误的。

        这个概念要一直持续到1897年才会由jj汤姆逊再次刷新,而他的步骤便是老汤等人今天所用的真空管实验。

        当然了。

        真空管实验计算出的是电子的荷质比,电量还是由此前提及过的密立根所测定,此处就不多赘述了。

        与此同时。

        在jj汤姆逊测出荷质比的那个时代,阿仑尼乌斯已经于1887年提出了电离理论,可以计算出氢离子的荷质比。

        jj汤姆逊的测量结果要比氢离子大接近2000倍,这无疑是个涉及到量级概念的结果:

        荷质比是电量比质量,氢离子也好阴极射线的微粒也罢,它们的电量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分子不变。

        在分子不变的情况下相差两千倍,那么差别显然就在质量上了:

        也就是说,构成阴极射线的微粒流质量仅为氢离子的一千多分之一。

        比氢离子还小一千倍,那么这个微粒自然就要比原子还小了。

        如今法拉第他们所处的1850年虽然尚未出现电离理论,但气体元素离子研究早就进行了很久,不少数值实际上是已经先行出现了的。

        这也是很多理论被正式提出前的常态:

        理论的提出者,并不一定是现象的发现者或者拓路人。

        他们真正的贡献是通过某个公式或者实验结果,将一些离散的东西给归纳、总结成了一个制式的定理。

        因此对于高斯和法拉第而言,他们能够想到氢离子荷质比的数值并不奇怪。

        真正令他们感慨的是

        这个足以改变科学界历史走向的微粒,居然就这样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要知道。

        此前徐云拿出的光速测定、光伏效应、光电效应、柯南星轨道计算之类的实验方式,在步骤上显然是相当精妙的。

        但实际上。

        除了光电效应之外,其他对于科学界的推动作用其实并没有颠覆性的效果——至少目前如此。

        它们更多的意义在于纠正某些错误,可以避免后人在这些方面浪费时间。

        但阴极射线却不一样。

        它的这次解析结果,堪称将整个人类对于微观世界的认知,狠狠的推进了一大步!

        那个微粒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

        它的物理性质还有那些?

        如果它是最小粒子,那么人类是否能够利用它重新组合成某个物质?

        这些都是全新且极具价值的领域,自从法拉利发明了发电机之后,微观世界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未来的趋势。

        看着手中的这份算纸,高斯忽然想到了自己的一位好朋友:

        意呆利人阿伏伽德罗。

        道尔顿是原子理论的提出者,而确定了原子真的是原子的人,则是阿伏伽德罗。

        虽然阿伏伽德罗常数真正的测算者并不是阿伏伽德罗,而是让·佩兰。

        但如今的阿伏伽德罗却也不是吃白饭的:

        他不但提出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概念,并且已经将这个常数推导到了388e23这个量级。

        眼下阿伏伽德罗已经快六十岁了,如果他能知道这个微粒被发现,怕不是能高兴的把假发给扯下来?

        是的,假发:

        阿伏伽德罗晚年是个秃头,但还是倔强的买了假发。

        而就在高斯有些神游物外之际。

        啪!

        屋内的灯光忽然一暗。

        高斯顿时一愣,下意识朝天花板扫了几眼。

        停电了?

        然而两秒钟不到。

        啪!

        室内的灯光再次恢复正常。

        高斯和法拉第顺势朝开关处望去,发现此时站在开关处的不是别人,赫然正是

        小麦!

        此时小麦的表情比起先前要更加震撼,喉结不停的上下滚咽着,脸上甚至带着些许汗珠——这特么可是十二月来着

        法拉第见说眨了眨眼,略显费解的问道:

        “麦克斯韦同学,你这是在干什么?”

        小麦闻言连忙回过神,先是朝法拉第投去了一个抱歉的眼神,接着伸手指着某个方向,说道:

        “法拉第先生,具体的情况请容许我稍后再向您解释,请您先看着那处花瓶——五秒钟后我会再次关灯,到时候您就会明白了。”

        法拉第和高斯等人顺势望去。

        只见在桌子右侧也就是阳极后头两米、距离法拉第等人五六米的位置上,不知何时已经被小麦摆上了一个花瓶。

        花瓶普普通通,看不出什么古怪之处。

        五秒钟很快过去。

        啪!

        小麦又一次按下了灯光开关,屋子重新归于一片漆黑。

        法拉第和高斯韦伯几人先是虚着眼适应了一番光线的变化,随后在黑暗中不约而同的朝小麦所指的方向看去。

        实话实说。

        想要在瞬间漆黑的屋子里精确定位到五六米外的某个具体物件,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确定大致区域都算位置感不错了。

        但此时此刻。

        无论是高斯也好,法拉第也罢。

        还是韦伯、基尔霍夫等人,几乎人人都在第一时间锁定了那个花瓶。

        因为

        此时此刻,桌上的真空管内赫然有着一束光线笔直射出,重重的打在了花瓶的正表面!

        又过了几秒钟。

        屋内忽然响起了法拉第的声音,语气中带着强烈的急促感:

        “麦克斯韦,开灯,快开灯!开完灯后你留在原地!”

        啪。

        小麦乖乖照做。

        待屋内恢复光线后。

        法拉第一个箭步便窜到了阳极附近,身手矫捷的压根不像是个59岁的小老头,看上去跟59改似的。

        来到桌边后。

        法拉第半蹲在桌沿处,目光死死的盯着阳极末端,脸色凝重如水。

        先前提及过。

        徐云给出的真空管图示比正常真空管魔改了许多,阴极与阳极都是用金属薄片构成,各自填充在试管的头尾。

        也就是说。

        阴极射线在从阴极发出后,会被阳极的金属板给挡住光路,从而消失。

        另外在刚才的研究过程中。

        法拉第为了确定射线从哪端发出,还曾经用过一个内置的小木片来阻挡光路。

        这个小木片直径也就一厘米多点,厚度甚至连一毫米都没到,但依旧轻松的阻隔了阴极射线的穿透。

        也就是说阴极射线的穿透力并不强,光路很短——这还是在真空条件下的特性,空气中必然还要弱化不少。

        但问题是

        刚才出现在花瓶外部的那个光斑,距离阳极的距离足足有两米以上!

        想到这里。

        法拉第再次看向了小麦,说道:

        “麦克斯韦,关灯!”

        麦克斯韦点点头:

        “明白!”

        啪!

        屋子再次恢复了漆黑。

        与此同时。

        花瓶外部再次出现了一个圆圆的光点。

        而比起在场的其他人,就站在真空管边上的真空管看的清清楚楚——

        光线的来源,赫然便是

        真空管内的阳极!

        1850年12月26日。

        近代的科学史先是在剑桥大学的这间实验室内,暂时不为人知的前进了一大步。

        接着又被一个叫做麦克斯韦的苏格兰小伙从背后窜了一趔趄,晃晃悠悠的向前又走了三步。

        注:

        七夕节苦逼一个人码字,求点月票安慰一下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wap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走进不科学,小说《走进不科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走进不科学正文 第二百九十六章 历史被人从身后踹了一脚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