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科幻小说>>走进不科学TXT下载>>走进不科学>>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蝴蝶翅膀扇啊扇(大章)TXT下载

    走进不科学: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蝴蝶翅膀扇啊扇(大章)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一周多前。

        在写信给贾宪的时候,老苏曾经和徐云提及过一些情况:

        贾宪年事已高,平日研究的又是有些相对精深的数算问题,不为金钱所动。

        想要说动他前来汴京帮忙,必须要拿出足够让对方心动的砝码才有。

        因此在选择书信留言的时候。

        徐云只能费尽脑汁,把贾宪最可能感兴趣的一些知识给写上去。

        比如阴阳...也就是奇偶变化,少量二项式问题,以及......

        《九章算术》中非常有名、并且截止到目前解法并不多的开立方问题等等。

        结果没想到。。

        徐云下的‘药量’貌似有些大,对方已经在顺着网线爬来的路上了。

        当然了。

        由于视角的限制。

        徐云并不清楚自己有个读者正准备亲自上门寄刀片,这货还在悠哉悠哉的教着课呢。

        在王越病逝的第二天,他又在府中见到了按时上门的小李同学。

        “李姑娘。”

        徐云先是很熟稔的小李打了声招呼,随后有些诧异的朝她身后看了一眼,问道:

        “今日怎不见简王殿下的身影?”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

        小赵和小李二人几乎每隔一两天便会上门一次,跟着老苏一起听着徐云教导物理的入门知识。

        眼下十天过去。

        哪怕是没啥物理基础的小赵和小李,都已经会做基本的受力分析了。

        按照前两天散堂时的约定。

        今天小李和小赵本该同时抵达府上,纵使小赵有事不来,也该提前派人送个口信才对。

        毕竟古时候的人,对于守约的概念还是很看中的。

        哪怕是放鸽子也得遵守礼节,甚至赔些礼物啥的表达歉意。

        不像后世一些作者,明明咕了却啥表示都没有。

        听到徐云的这番询问,小李的脸上顿时表情一肃:

        “王林,今日宫中临时有些变故,简王殿下恐怕是听不了课了。”

        徐云眨了眨眼,诧异道:

        “宫中?简王殿下不是已经不涉宫事了吗?”

        先前提及过。

        在宋徽宗即位后。

        小赵为了不引起猜疑...或者说为了保命,性格‘被迫’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不但流连于酒肆青楼,该参加的朝会也一次不去,几乎不和朝堂有联络。

        甚至因此被宗正寺参过好几次本,只不过都被宋徽宗“宽宏大量”的给压了下去。

        在这种背景环境下。

        今天的小赵却跑到了宫里,这如何不让人感到意外?

        眼见徐云一脸的诧异,小李先是朝周围看了几眼。

        确定周围没人后,压低声音道:

        “昨夜寅时,向太后起夜途中摔了一跤,情况似乎不太妙......”

        徐云闻言,瞳孔顿时一缩。

        向太后。

        这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没啥戏份、但却不可忽视的人物。

        说她没啥分量,是因为她的过往人生没啥波澜:

        她是宰相向敏中的曾孙女,宋神宗赵顼的皇后,1085年,宋哲宗继位,尊她为皇太后。

        在华夏历史上,类似这种履历的女子说多肯定不多,但说少却也不算少。

        从秦时嬴政称帝到溥仪终末,华夏历史上的皇帝有四百多位,皇太后保守估计三百出头还是有的。

        和慈禧之类的太后比起来,向太后确实没啥出彩的地方。

        至于不可忽视嘛.....

        便是先前在介绍小赵同学时提过的,她是宋徽宗能上位的最大功臣, 甚至可以算是唯一助力。

        从性质角度上来说。

        向太后的识人不明...或者说为了保护自己地位而强行扶持宋徽宗的选择, 是北宋走向暴毙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因此作为一位宋粉, 徐云倒也隐约记得向太后的死因:

        公元1101年。

        向太后因为突发中风,在正月某日突然死亡。

        享年五十六岁还是五十七岁吧.....

        而在此之前,史书对她的记载则是‘仪体无恙’。

        也就是说......

        按照正常历史轨迹, 向太后似乎..也许..可能..大概.....

        没摔过这一跤?

        想到这儿。

        徐云的眼中不由闪过了一道惊疑。

        因为他又想到了......

        老苏。

        同样是按照正常轨迹发展,此时的老苏应该已经从汴京启程, 赶回了自己的老家京口。

        但在如今这个情况下。

        因着徐云的突兀出现, 老苏打消了回京口的想法, 暂留在了汴京。

        加之自己把本应去世的王越给救了过来,可以说在时间线角度上来说, 副本和历史的标准线已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出入。

        更关键的是......

        徐云、或者说后世很多专家都做过猜测:

        老苏会在明年病故,很大可能是因为他在期间摔了一跤,导致了精神状态骤然萎靡。

        那么假设——只是假设哈, 如果老苏摔的这一跤, 就是在回京口的路上发生的呢?

        那这是不是可以再衍生出一个猜测:

        向太后的这一跤, 其实本该发生在老苏身上?

        就像被说过无数遍的蝴蝶效应一样。

        徐云在老苏府上扇了扇翅膀, 宫里的向太后就被吹倒了?

        当然了。

        这只是徐云无根据的猜测,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毕竟这个年代和后世相隔了整整九百年, 谁也说不准真实的历史细节到底是什么情况。

        说不定在真实的历史上,向太后就是摔了这么一跤、一切都只是巧合呢?

        随后徐云晃了晃脑袋,将这些想法甩到了脑后。

        转身对小李道:

        “太后身体有恙, 简王殿下身为后辈,前去探视也是应尽之理。

        既然如此。

        李姑娘, 咱们便先做咱们的事儿吧,老爷已经在书房那边等着了。”

        小李闻言点了点头, 眼中闪过了一丝期待。

        随后徐云引着小李穿过几道院墙,最终来到了老苏的书房外。

        或者准确的说, 是老苏的书院:

        作为宋神宗都羡慕的藏书大家,史记老苏家中的书籍足足有书万册,堪称浩如烟海。

        在正常的历史上。

        老苏回京口的时候,甚至直接承包了三家车队,出动了足足数十辆马车,才将自己的存书运回了京口。

        因此在这处府邸里。

        老苏藏书的地点并不是一间屋子,而是一处由三栋二层阁楼组成的院落。

        当徐云二人抵达这处院落时, 老苏正坐在院中的石桌上,打量着一台显微镜。

        没错。

        显微镜。

        当然了。

        这是一台由徐云提供图纸、通过工匠粗制的简易显微镜,倍数只有二十多倍。

        毕竟更高倍的精度镜片需要通过计算才能制备,比如1/f=(n-1)(1/r1-1/r2)的磨镜者公式等等。

        同时还要考虑玻璃成品的各类指数。

        哪怕徐云直接套用公式, 最少也得再花半个月才有可能完成。

        更别提徐云的打算是让老苏他们自己推导实验,需要的时间还要更多,最少最少都得花上一个多月。

        不过高倍精度是一回事,低倍显微镜就是另一回事了。

        就像老苏自己曾经搞出过五倍级别的望远镜一样。

        在北宋时期,不需要专业的公式推导,你硬磨都能磨出一套低倍显微镜出来。

        虽然二十多倍的显微镜还不足以观察细胞结构,但却可以勉强作为微观领域的入门设备。

        至少满足一下老苏的好奇心啥的嘛。

        进入院子后,小李很乖巧的与老苏行了个礼:

        “苏伯伯早。”

        “哦,清照来了。”

        老苏将目光从显微镜上挪开,先是与小李打了个招呼。

        随后轻咦一声,问出了和徐云一样的话题:

        “嗯?怎么不见简王殿下?”

        小李与徐云对视一眼,由小李将先前的话复述了一遍:

        “回苏伯伯,今日宫内出了些事......”

        老苏静静听完,眼中悄然闪过一缕精光:

        “什么?太后摔倒了?”

        作为一位前任宰相,老苏能在新旧两党之间保持长期中立,政治方面的技能点其实还是很高的。

        眼下骤然听闻向太后摔倒的消息,几乎在第一时间,他的心中便闪过了很多猜测。

        “若是太后养病放权,简王的压力恐怕就会更大了.....”

        不过考虑到小李只能接触到个大概情况,内幕性的消息显然没法知晓,很多判断自然也就无法准确做出。

        因此老苏沉吟过后,还是决定将此事放至一旁,打算过后通过自己的渠道打听打听。

        接着他将思绪拉回现实,从桌上拿起了一个盒子,对徐云道:

        “小王,盒中便是被打死的曱甴,按照你的要求压上了玻璃片,你且看看是否合适。”

        徐云接过木盒,轻轻挪开盖子,将目光朝内部看去。

        只见此时此刻。

        木盒中正放着几个蟑螂的玻璃压片,这些蟑螂已经提前被用酒精消过了毒,因此看上去倒不算特别恶心。

        也不知道压片是谁做的,气密性和整齐度都把握的非常不错。

        随后徐云取了个空置的玻璃片,将显微镜挪到了树荫底下。

        又把载物台调到最低位置,开始了操作。

        只见他将玻片放入压片夹后部的空隙处,用双手将玻片缓慢前推。

        同时对老苏二人道:

        “安放玻片的动作要轻,并且要保证它正对通光孔。

        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双手像我这样转动反光镜,直到看见明亮视野为止。”

        老苏看着徐云转动反光镜的姿势,空着手重复了一遍。

        随后点点头,示意自己记住了。

        徐云便继续一边操作,一边解释道:

        “光线调好后,开始缓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然后双眼凝视物镜,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

        “左眼看目镜,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

        “直至看到物象,再通过细准焦螺旋微调,使物象清晰即可。”

        做完最后一步,徐云啪的一声双手合十,说道:

        “这就是显微镜的调焦步骤,等这些步骤完成,就可以进行观察图像了。”

        老苏点了点头,正准备再问些没记清的步骤事宜,却听一旁的小李说道:

        “王林,我可以试试这个显微镜吗?”

        徐云闻言一愣:

        “李姑娘,这些步骤你都记下了?”

        小李歪了歪脑袋,看上去自己好像也有些迷糊:

        “也不是说都记下了吧...就是感觉能把它复原出来。”

        徐云思索片刻,将显微镜的顺序打乱,让出了身位:

        “李姑娘,你来试试?”

        小李也没怎么犹豫,大大方方的走了过来,有些干涩的拿起了玻片。

        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还原起了徐云的操作:

        “先上切片...调整光圈...旋转粗准焦螺旋...然后是目镜..细准焦螺旋...好了!”

        徐云顿时讶然的看了眼这根小豆芽。

        要知道。

        在过去这些天。

        由小李、小赵以及老苏组成的小班级中,每个人的学习进度是各有不同的。

        其中最快的自然是老苏。

        作为具备一定物理知识的当代巨匠,眼下老苏的物理知识已经学到了加速度概念。

        在下课后还会要求徐云给他补补课,有时候一问就是好几个小时。

        前些天他还拉着徐云去汴京城外的小山里,做了一次伽利略的铁球实验来着。

        而剩下的小赵和小李二人中,小李的进度则要比小赵慢上不少。

        很多时候老苏和小赵一听就会的知识,小李要反复思索个两三遍才能理解。

        毕竟这姑娘是个标准意义上的文科生。

        兴趣是一回事,思维和接受能力又是另一回事了。

        但令徐云没想到的是.....

        物理和数学方面有些卡壳的小李,似乎在生物方面有些天赋?

        这就有些意思了......

        当然了。

        这根小豆芽今后究竟能不能走生物这条路,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毕竟说到底,这只是个显微镜的步骤还原而已。

        随后老苏也试着上手了一遍,确定掌握了相关步骤后,徐云正式将切片换成了蟑螂标本。

        二十多倍的显微镜,观察效果其实也就和后世的微距摄像头差不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某宝上搜一搜,十五二十倍的摄像头才十几块钱。

        买来连在钥匙扣上,偶尔看看花草也是不错的。

        这种倍率虽然看不到细胞,但在数倍的放大下,蟑螂的一些器官却可以看的很清晰。

        “原来如此......”

        看着被放大的蟑螂后腿,老苏若有所思:

        “曱甴能站定在墙壁上,原来是因为足部上有着如此多细密的倒钩。

        倒钩勾住墙壁凸起,这才不会从墙上掉落.....”

        “不仅如此。”

        一旁的徐云用自制的镊子夹起一枚蟑螂卵,对老苏道:

        “您恐怕不知道,曱甴终身只需一次交配,便可持续繁殖后代。

        同时它们身上带有大量的致病菌,古往今来不知多少瘟疫,都是由曱甴与耗虫引起的。

        因此有能力的话,曱甴和耗虫还是应该尽量消灭。”

        老苏微微颔首,将此事记在了心里。

        虽然他已经致仕告老,但涉及到瘟疫致病源的问题,他还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毕竟历朝历代,因着瘟疫而死亡的平民百姓,数量不知凡几.....

        某种意义上来说。

        瘟疫,就是在消耗国运,掏空国之基石。

        若事实真是如徐云所说,那么......

        曱甴,该杀!

        随后老苏又看了眼一旁的小李,此时这姑娘正观察着一只蚂蚁,看上去兴致相当浓烈。

        他不由伸手摸了摸显微镜,叹服道:

        “显微显微,小王,此物果真如你所说的那般玄奇异常呐。

        二十倍的镜片便能看清曱甴器官,那么若能放大五百倍,或许真能看清肉眼难见的细微之物......”

        虽然在过去的这些天里,老苏已经逐渐接受了徐云提出的很多概念。

        但作为一名古代理科巨匠,有些概念他还是保持有谨慎态度的。

        比如微生物。

        毕竟这玩意儿和发电机电解池不同,徐云始终提出的都只是理论,并没有实证。

        接受是一码事,完全相信甚至奉之以真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起码在真正看到微生物或者细菌之前,老苏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疑虑。

        这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属于人之常情。

        毕竟某种意义上来说。

        徐云提出的这些概念,要比洗脑都离谱的多,基本上和重塑认知没两样了......

        只能说随着徐云展示出越来越多的科学工具,这种可能性也不断随之升高,并且无限接近实锤。

        而就在老苏与徐云交谈之际。

        书房院落的门口处,忽然冒出了谢老都管的身影:

        “老爷。”

        老苏见状,连忙将思绪收回了现实:

        “哦,元年啊,有何要事?”

        谢老都管匆匆上前,手中递来一份类似拜帖的东西。

        随后又与老苏低声言语了几句。

        老苏闻言顿时一喜,连忙道:

        “真的?快快有请!”

        谢老都管躬身领命,老苏则看向徐云:

        “小王,你等的人来了。”

        “我等的人?”

        徐云先是一愣,旋即想到了什么:

        “莫不是桐屿先生?”

        话音刚落。

        书院之外。

        便传来了一道有些年迈但大咧咧的声音:

        “王林何在?断章狗,还不速速更新!”

        ......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走进不科学,小说《走进不科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走进不科学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蝴蝶翅膀扇啊扇(大章)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