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红楼琏二爷TXT下载>>红楼琏二爷>>正文 第462章 论盐TXT下载

    红楼琏二爷:正文 第462章 论盐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安静的席面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灼灼的看着贾琏。

        贾琏夹了一块鹿脯正欲放入口中,见状扫了众人一人,而后放下筷子擦了擦手。

        “各位,当真要听?”

        “还请大人宣明!”

        贾琏将手中的帕子还给旁边的昭儿。吴志荣等人可以挥退侍者,却无权让他的人离席。

        偏头看向身旁的周伯儒二人,贾琏道:“周会长、王副会长,朝廷对你们,可是很不满意啊!”

        众人闻言,面色都有些变化起来。

        面对着贾琏的周伯儒却很沉稳,其忙做出更恭谨的态度,与贾琏拱手道:“还请大人教诲,小人等感激不尽。”

        贾琏看了看这个周伯儒,微微眨眼。难怪他所得的情报,关于此人的最少,甚至连他背后倚靠的是哪些人,都不能确认。

        但是能够常年坐稳会长的位置,而且在整个两淮盐政中分最大的羹,定有许多常人不知道的倚仗。

        “天下四大盐政,唯有扬州最重,几乎要占据天下盐税的一半。

        远的不说,前面十年,从扬州征入国库的税银,少则七八百万,多则八九百万。但是自前年始,扬州盐税一下子锐减到不足七百万两,去年更是连六百万都达不到……

        照此下去,过不了几年,整个扬州盐政,不是连国税都交不上了?”

        贾琏的话中,免不了的讽刺之意,在座的官员和盐商都听得出来。

        今日能在座的官员,基本都是年年被盐商们喂饱了的。此时听贾琏这么说,心里也在埋怨,这些盐商们贪得无厌,触及朝廷的底线,害的他们也跟着担惊受怕的。

        盐商们却也有想法。小的盐商们心里埋怨那些大的盐商们,而大的盐商们,则是互相埋怨,都怪别人占的份额多,还要大搞走私,让所有人都下不了台。

        副会长王善祥忍不住对贾琏解释道:“大人不知,这其中是有原因的啊……”

        “哦?说来听听。”

        “前面两年盐税减少的原因,追究起来,都是因为朝廷的新盐政啊!

        我等都是为朝廷效力的,不论朝廷出了什么政令,我等也是全力支持和协助的。

        朝廷要我等捐输,我等无不奉从。只是原本我等办的就是苦差,每年的利润,几乎都要上交朝廷,只剩下一些微薄的利润勉强够底下的兄弟们度日。朝廷忽然又要我等格外出钱出力押送粮草至边关,我等更是雪上加霜。

        正所谓,盈亏自负,我等负担了如此巨大的开支,再想要维系之前的国税总额,实在是太为难我等了。朝廷岂能知道,国库入税虽然低了,但是我等盐商过的是更苦。能够上缴出那么多国税,还是我等几家将之前许多年的利润补贴出来,才凑到这么多的……”

        贾琏强忍笑意,故作不解的问道:“竟是如此?可是据我所知道,朝廷开新政之后,可是特许尔等将盐价上浮一成,算来多得的官盐收入,也是足够抵消捐输的。”

        “这正是朝廷的不体下情之处啊,朝廷的大人们,只以为提高盐价,就可以增加我等的利润。殊不知,天底下吃盐的人就那么多,盐价提高了,很多人就选择不吃盐了。我等行商,买卖自由,总不至于老百姓们不买盐,我等强行逼迫他们来买吧?

        当然这也怪不得朝廷,朝廷的大人们都是饱读诗书的雅致之士,不明白商道也是寻常。

        幸好此番大人下来督查盐政,小的们正好请大人为我等向朝廷陈情,摒弃捐输之法,如此,相信过不了多久,盐政国税就能完全恢复,甚至比之前更多也不是不可能呢!”

        王善祥说着,一脸期待的看着贾琏,似乎贾琏就是他们一干苦命人,向不体下情的朝廷说情的救星一般。

        “呵呵呵……”

        贾琏终于还是呵呵笑了起来,深吸一口气,才压住心里的怒意。

        这个姓王的,这是将他当做书呆子来对待了!

        虽然早就知道这些盐商们会有一套属于他们的说辞,却没想到,竟是如此不要脸。

        而且还想要把他当枪来使?

        他们竟敢说盐商是苦差?传出去,岂不让天下各行商贾们,笑掉大牙?

        大魏休养生息百年,人口接近两万万,每年的盐耗,是何等的巨量?

        好在大魏最重视的,还是农税,对于盐税的征收,并不算太高,不过是盐价的三成左右。如此一来,老百姓吃盐虽然还是不便宜,但也比某些用盐来盘剥百姓的朝代好多了。

        时下,市价每斤盐不过才四十到七十文之间,算下来,一个人就算是放开了吃,每年也不过勉强只能吃掉一两银子。节省一点,一二钱银子也就够了。

        这等开支,对于大魏的生活水平来说,着实不算高。至少对富庶的江南之地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但是即便如此,平均算下来,天下盐商的营收,至少都在七千万两之上。

        这是何等巨大的一块蛋糕?要知道,整个大魏一年的岁入,也就差不多只有这个数。

        而根据林如海等人所言,江南盐场制造一斤粗盐,原料成本不过两到三文,相对于市价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换句话说,若是朝廷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将所有盐政的利益尽收国库,差不多可以让国库岁入增加一倍!当然,这是理论上,实际上几乎不可能实现。

        而大魏盐政也是用的盐引制,三百市斤为一引,一引征收三两八钱银子的正课盐税!

        正科盐税,也就是国税。

        如此算来,即便按照五十文钱一市斤来论,正课盐税,也不过只占卖价的不到三成。

        也就是说,盐商们至少还有七成的收入,可以用来支付地方官府、盐运司的杂税,以及其他各项成本……

        就算这些成本很高,但是面对五千万两往上的溢价空间,至少剩余个一两千万的纯利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吧。

        这还是完全按照官盐来论。

        天下的盐商们,哪家不暗中经营一点私盐生意,只要不做的很明显,朝廷也不会太在意。

        所以,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

        而天下有资格营运盐业的盐商,大小加起来都不足一百家。一百家分一两千万,平均每一家,每年都可以分得至少十万。

        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

        在这个二十两银子,足够四口之家安稳富足的生活一整年的时代,十万两银子是何等天文数字,可想而知。

        这还是被平均后的数字。

        而占据最富庶地区的扬州七大盐商,每年的利润,更是不可计数。

        所以,这些人在他面前叫苦叫穷?真是令贾琏这般好涵养的人,都忍不住心生冷意。

        实际上,朝廷也正是察觉到这些扬州的盐商们太过豪富,才决定再从他们身上剐一刀,用来贴补军方,也顺带减少国库开支。

        贾琏甚至都还记得,当初第一次下扬州之时,那些盐商们去巡盐御史衙门抗议的情景。

        许是政策下来之前没有抗议成功,政策下来之后,便开始动歪心思,以图用这样方式,逼朝廷就范?

        看看吧,就因为你们搞得幺蛾子,国库收入都减少这么多了,还不赶快把捐输给取消了,好让国库恢复岁入。

        说实话,若是换个好糊弄的皇帝,盐商们再在朝堂上多使点力(银子),还真有可能让他们博弈成功。

        可惜,宁康帝已经意识到他们的些许企图,准备杀鸡儆猴了。

        (本章完)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红楼琏二爷,小说《红楼琏二爷》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红楼琏二爷正文 第462章 论盐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