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TXT下载>>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正文 第五十六章 乱世将启?TXT下载
    阅读字体: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滚屏速度: ← →键翻页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正文 第五十六章 乱世将启?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冀州,钜鹿郡,廮陶县。

        城墙之上,不少士兵都坐地休息,另外一些士兵来去匆忙。

        不停有民夫从下往上抬着石块、木块,补充大量消耗的守城“重器”,而弓箭,早已经用光了。

        董昭一手持剑,一手扣在腰带上,一路带风的走过城墙,若是遇上伤重的士兵,他还会停下来慰问一番,命人将之抬下。

        他望着退去的黑山军,对属吏道:“立即派出哨探跟踪,看看黑山军是否真的退了。”

        董昭松了口气,张牛角终于退了。

        张牛角攻城数日,虽然没有攻入,但廮陶两千守军,已接近人人带伤,疲惫不堪,城中壮勇,也几乎都被征召了。

        谁叫太守郭典将外军都带走了,若不是董昭及时集合了数县兵力,恐怕廮陶要破城。

        “所发求援之信,可有回复?”董昭问。

        “有,常山太守沮授回信称,会派兵支援,只不过派谁领军,派兵多少等细节并未言明。”

        “此乃军机,岂能写在心中,若为黑山贼所得,岂不是误了大事!”董昭解释完,又望着远方叹了一声:“沮公与声明大义,不愧能官封太守!”

        “县长,张牛角退兵,会不会与之有关?”

        “必然如此!定是因为常山军至,张牛角才会率兵退向东面,沮府君可是击破了张宝数万精兵,而那张宝,你别忘了,郭府君与董将军,皆奈何不了,董将军更是大败其手。”董昭言语中,带着微微遗憾,毕竟董卓姓董,他也姓董,虽不同乡,到底同姓。

        董昭接着道:“能令张牛角如此果断撤向东面的,必是常山都尉赵子龙领兵前来!”

        属吏显然也听过常山赵子龙的名声,连连点头附和。

        “廮陶不失,我欠沮府君一个人情了!幸好廮陶守住了!”

        董昭看看正在休整的将士,以及忙碌的壮丁,“不错!”

        “都不错!”

        ……

        “哈哈哈,不错!”

        廮陶之东,张牛角听完情报后笑道,“昏君竟然敢这个时候来冀州,我张牛角即便是死,需要捋他几根天子毛下来!”

        “头儿!万万不可轻敌,皇帝身边尚有数万西园军,还有数千皇家禁卫,据说还是前并州刺史丁原统领,此人可是常年与鲜卑作战的。”张牛角身旁一人劝道。

        此人装扮文士模样,只是衣服材质为寻常土布,因识得字,又能说几句正经腔话,于是张牛角便引为军师,一路帮着张牛角出谋划策。

        避开司隶攻冀州,便是他的主意。

        跳过实力强劲的魏郡转攻受黄巾荼毒最深的钜鹿郡,亦是其主意。

        一路下来,无往不利,于是张牛角对他言听计从,直到攻打廮陶失利,方才第一次受挫。

        张牛角对廮陶强攻多日,可惜都没有破城,而此时,张牛角突然获得了一个惊天消息——

        大汉天子,皇帝陛下,刘宏竟然来冀州了!

        张牛角一开始不信,可这个消息越传越玄乎,越传越真事,最后连时间地点都明确起来了。

        张牛角顿时恼了,身为黑山军首领,承袭的是黄巾的衣钵,没想到他没有去雒阳,刘擎的皇帝反倒来冀州了。

        这不是妥妥的扇他耳光么,张牛角和军师思虑再三,决定引兵向东,伺机攻击皇帝,若能擒得,他张牛角之功业,自然不下于天公将军张角。

        此举若成,必然能引起天下响应。

        “军师,此举若能成,下一步该当如何?”张牛角问。

        “头儿,刘宏身边自然跟了不少宦官,头儿可先杀尽宦官,再昭告天下,必能得天下民心,岂不闻:天下苦宦官久矣!”军师道。

        张牛角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深以为然,他就喜欢这种读过书的人,总能说出很有道理的话。

        张牛角领军一路向东,行了数日,来到绛水以北的堂阳县,张牛角并未靠近包围县城,仅仅是绕过去,这里已经是安平国境内,距离刘宏所在地乐成县,路程也只不过十日之内。

        根据军师计划,张牛角派出探子,准备在刘宏回雒阳之时,在安平国境内截杀。

        张牛角原本有兵力五万,虽然在廮陶之战中折损数千,但冀州依然有不少流民与流寇,他们总想着抱大腿,遇到张牛角这等大军,多半会选择归附,这也使得张牛角的队伍不断壮大,如今,人数已过六万,直逼七万。

        这也使得张牛角对此战多了几分信心,否则,区区四万多兵力,张牛角还不敢与上万的西园军作战。

        ……

        在常山通往雁门的山道上,刘擎一行已入太原郡。

        此行并非前来太原郡,只是路过。

        荀彧与典韦两人一左一右,行在刘擎两侧,这一路上,刘擎正好有不少问题请教荀彧。

        比如太原郡有哪些名门望族?

        比如他与戏志才是否有通信?

        比如颍川可有士族子弟愿意投效与他?

        说起这些,是荀彧强项,郭嘉拍马难追,他连各大家有哪些出色的人才都知道。

        比如太原王氏,除了王允为世人所知,还有年轻一辈的王凌王彦云,亦声名在外,举茂才出仕是迟早的事,和王允也是叔侄关系。

        再比如太原郭氏,郭缊如今病已好了大半,他已经奏请朝廷复职。

        说道这,刘擎还问了一句:“他若复职,我该去哪呢?”

        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郭缊断无可能再封雁门太守,就算刘擎愿意让贤,郭缊也不会要,因为郭缊还欠刘擎半条命呢。

        当初刘擎初到雁门,可是给郭缊献了药的。

        “主公,郭缊颇有才能,而郭氏在太原郡势力不小,主公若对太原郡有心,太原王氏必为最大阻力,而郭氏,则可成为拉拢对象。”身在太原,荀彧突然弹起了太原之事。

        听他的语气,显然已经有外扩的意思了,在常山数日,他与郭嘉与沮授田丰都交流过不少,最先布局的就是郭嘉。

        他们也清楚,身为主公军师,郭嘉的想法,基本就是刘擎的想法。

        只是主公碍于面子,有些话不方便说,有些事不方便做,比如这一次是冀州之事。

        对于天下大势,郭嘉与荀彧比谁都清楚,沮授田丰也不是糊涂的人。

        立牧已成定局,割据必不久矣!

        而并州,董卓已为并州牧,是名义上的长官,而刘擎已经拥有并州两郡之地,而且云中郡,定襄郡,随手可收入囊中,西河郡大部,因为张郃占据离石,大半皆为手中,如此看,并州北部几乎已经完成布局。

        岂能拱手让给董卓?

        刘擎想了想,回道:“我于董卓有恩,不知其会如何待我。”

        对于董卓的态度,刘擎心中还得打个问号,这要取决于董卓的野心成长到哪一步了。

        “回雁门后,我便设计取云中郡与定襄郡,奉孝已留计给我,主公可稍作准备,然后去太原郡走走,先拜访郭氏,争取其支持,再拜访董卓,然后是王氏,其余家族,倒不必一一前往,此些家族,皆以两族马首是瞻。”

        “我如今身在太原,为何不直接前去郭氏?阳曲距此不过数十里。”

        “嗬嗬~”荀彧一笑,卖了个关子,“时机尚未成熟!”

        “何时成熟?”

        “此些家族,皆十分保守,往往会寻大树庇荫,主公虽名声在外,且手握实权,然离擎天大树,却远了些。”荀彧道。

        刘擎听懂了,荀彧口中的那些大树,便是如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颍川荀氏一般的存在。

        “治世之时,人人皆向投靠大树余荫,而一旦乱世开启,那便是拳头说话,那时候的主公,才能成为别人的选择。”荀彧耐人寻味的说道。

        刘擎懂了,到那时候,自己才能成为郭氏的选择,并不是人人都是郭嘉荀彧一般,会抓潜力股的。

        而荀彧所说的时机,正是冀州之变,刘宏遇袭,必然天下皆惊,不少蠢蠢欲动之势力,必然有所动作,铤而走险之辈,亦不会再忍耐。

        “刘宏遇袭,雒阳必定狂风骤雨,各大势力无暇顾及各地,并州边陲,更无法入朝堂之眼,此时,便是主公吞下云中定襄之时,试探太原各大族之机。”

        刘擎点点头,觉得十分在理,郭嘉与荀彧,出谋划策真是滴水不漏。

        “若北方进展顺利,即便主公与董卓交恶,亦不虚他,董卓空手赴任,奈何不得主公。”荀彧补充道。

        “我倒不希望看到这一步,我磨砺董卓,可不知来斩自己的。”刘擎随口是说了一句。

        荀彧突然眼皮一跳,主公好似不小心说漏嘴了,对于他克制培植董卓之事,荀彧是知道的,只是一直不明白,今日主公说了句“不是来斩自己的”,言外之意,那就是用来斩别人的。

        这个“别人”是谁,就耐人寻味了。

        荀彧不由得陷入深思。

        “文若,颍川才士众多,若此时真引得天下动荡,可否举荐几位?”

        “自然是要的。”荀彧淡淡道。

        和以前的谦虚婉拒不同,荀彧这一次竟然同意了,为什么?

        因为娶了他妹?

        刘擎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

        “主公,我侄荀攸信中有言,他受何进垂青,官拜侍郎,而且在雒阳,与曹操多有结交。”荀彧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道:“曹氏拉拢荀攸之意,已十分明朗,许子将评价此人,清平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荀彧言尽于此,没有往下说。

        刘擎已经懂了,荀彧是想补偿自己。

        正如方才所想,乱世将至,人人需寻找庇护,而荀氏这类大族,只能傍身有硬实力的人。

        何为有实力,刘擎少年得志,军功卓著,手里兵力,是为硬实力。

        曹氏数代身居高位,如今曹嵩为大司农,手握财政大权,是为硬实力。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又经营汝南作为根据地,是为硬实力。

        而荀氏虽然是大族,可惜朝中无人,待天下有变,若是抓不住,那荀氏可就错过太多了。

        用刘擎的眼光来看,道理浅显易懂,不能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历史上,荀氏非常看好袁绍,荀彧荀谌[chén]两兄弟就投了袁绍,只不过后来,荀彧不看好袁绍,转投曹操,但荀谌则一直为袁绍效命。

        同样的例子还有诸葛氏,魏蜀吴皆有诸葛氏为其效命。

        刘擎一动不动的注视着荀彧,直到荀彧意识到,望向刘擎,刘擎方才开口。

        “我有文若,足矣!”

        荀彧没来由觉得一酸,他未能令荀攸来投,主公反倒安慰起自己来了,主公之言不仅仅是安慰,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信任!

        “荀彧必殚精竭虑,肝脑涂地,以报主公!”荀彧虽在马上,依然做了一个深深的礼节。

        你还是多给我推荐几个人才吧,刘擎心说。

        什么钟繇陈群杜畿之类的。

        不过刘擎相信那一天不远了,他历史上如何对待曹操,现今就会如何对待自己,最终要的是,将心比心,无论刘擎走到哪一步,都不会负他!

        突然的煽情之后,两人都安静了一会,只有马蹄铁与路面发出的咯滋咯滋声,刘擎不动声色的看了眼另一边的典韦,却见他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一动不动,好似他眼里,心中,都只有这一件事。

        刘擎由衷叹道:没烦恼可真好!

        ……

        数日之后,刘擎一行人回到雁门阴馆。

        刘擎执掌雁门不过数月,许多变化已经悄然发生,特别是治所阴馆,因为刘擎鼓励商业,周边许多猎户,牧民,都将原本物物交换的东西拿来公开贩卖,不少大牧民有长久的货品供应,于是开始购买商铺。

        原本仅仅是一座行政军用之城,如今已经颇具商业氛围,城中空地众多,在刘擎的设计中,军营已被移到城外,空地上,新的坊市,正在建造。

        这日,阴馆迎来了一个新客人,入城后,他惊讶于此地繁荣,特地下了马车来行走,感受着街边浓厚的商业氛围。

        皮毛,肉类,布匹,空地上还有活的牛马羊犬出售,甚至,他竟然还发现几家卖粮食的商铺。

        在边郡卖粮食?

        来客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突然,身后传来一阵喧哗,似有声音越传越近。

        “府君回来啦!”

        “刘府君回来啦!”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小说《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正文 第五十六章 乱世将启?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