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都市言情>>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TXT下载>>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正文 第三百一十九章:第五集:大山儿女!TXT下载

    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正文 第三百一十九章:第五集:大山儿女!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地壳的抬升运动造就了藏地高原,最激烈的部分形成了山脉,这些山脉构筑了世界的屋脊,也带来了阶梯状的落差。

        雪山、荒原与峡谷同在,人类活动因而丰富,人们把山视作神的居所,也把山当成自己的家。

        特殊的地理结构也形成了这里特殊的文化种类。

        因为紫外线而粗糙的皮肤,也阻挡不了大山儿女那远比城市人还要纯洁的眼神。

        信仰在这里有了颜色。

        红尘到显得细致入微了。

        山坡上土砖建成的绒布寺在风中矗立着。

        经幡在风中呼呼作响。

        年过半百的桑结整背靠墙壁面向太阳诵经。

        他独自守护这座寺庙已经二十多年了。

        ......

        胡庄一愣。

        独自守护一座寺庙二十多年?

        现代社会真的有这样把信仰摆在人生之上的人吗?

        从小生活在国外,向往自由的胡庄不理解。

        ......

        在寺外念完经,桑结回到寺庙内,顺着楼梯往下来到一处洞穴。

        暖黄的烛火照亮了洞穴。

        待在洞穴里面,他彷佛能够感受到佛学大师的存在。

        这个洞穴也是他真正守护的东西。

        洞穴内一盏盏油灯被点亮,照亮了桑结的面孔,也映衬出洞穴的普通。

        传说中五位吉祥长寿的神女就住在寺庙后面,喜马拉雅群山之中。

        群山之首被称为珠穆拉玛,是藏语第三神女的意思,海拔8844米。

        它的周围矗立着四十多座海拔超过7000米的山。

        这里是冰雪的故乡,蓝星的至高点。

        作为世界第一高峰,一直以来都不断有人攀登,至今已有4000多人成功登顶。

        但是对桑结来说。

        珠峰是伸的居所。

        出家前,桑结已有孩子。

        它的三个儿子都在登山队,二儿子已经登顶珠峰7次。

        小儿子扎西,在登山队做厨师,他经常去看望独自修行的父亲。

        “(藏语)这边不用你担心,爸爸那边有需要联系我们。”

        妈妈叮嘱着小儿子。

        一路远行,小儿子攀上台阶来到了绒布寺。

        把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给父亲。

        做完这些,小儿子还帮着父亲搬水。

        “(藏语)我一直想去攀登珠峰,我听哥哥说站在山顶看世界,会感觉很小,如果我登上了山顶看世界,我会很兴奋。”

        小儿子和父亲坐在绒布寺的广场上看着不远处庞大的珠峰。

        望向珠峰,眼神中有种异样的神采。

        而父亲在一旁默默的听着,但眼神中的鼓励透过屏幕胡庄都能够感受的到。

        镜头从后往前拍。

        一道是红色的僧侣服,一道是普通的衣服。

        但是两人共同面对的是世界第一的雄伟山峰。

        ......

        这种画面感让胡庄有些触动。

        一下子坐直了身体。

        开始仔细看着电视里面的画面。

        ......

        小儿子走了,桑结任然独自守护者寺庙。

        为每一个勇于攀登珠峰的人祈福。

        桑结是距离珠峰最近的居民。

        “(藏语)我认为每一个敢于攀登珠峰的人都是很勇敢的,我能够做的就是为他们默默祈福。”

        桑结一边点着蜡烛一边祈祷。

        画面一转, 一条狭长的山谷出现在镜头里面。

        长长的峡谷已经不能够用丈量来形容了。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峡谷。

        也是藏地高原最重要的水气通道。

        植被茂密, 雨水丰富。

        在峡谷深处有一座小小的县城名叫墨脱。

        墨脱在藏语里是:隐秘的莲花。

        一早, 生活在墨脱的门巴族人东红要趁天晴赶紧下山。

        最近他外出总要带上他的小儿子。

        这种狭长陡峭的山坡对于父子俩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这片峡谷处于世界上最大的降雨带。

        不下雨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这里采集一种名叫皂石的石头。

        皂石质地柔软,门巴族用它来制作石锅。

        东红拿着锄头在山壁上敲敲打打。

        做石锅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 东红希望小儿子继承这门手艺。

        为了减轻回去路上的负担,他们就地开始制作第一道工序。

        背着石头行走在悬崖峭壁, 并不是很困难。

        做石锅需要相当的技巧, 下刀的力度十分重要。

        锅壁要薄, 要均匀圆润。

        这一切全凭巧劲和耐心。

        ......

        用石头做锅?

        胡庄一愣。

        他所理解的石锅是按照正常的锅子所制作,然后涂上某种像石头一样的漆而已。

        可是没想到还真的有人这样一凿一凿的把一块石墩, 挖成石锅?

        ......

        “(藏语)你要把里面的凹凸不平也削整了,要均匀一点。”

        东红看见小儿子下刀的力道不对,连忙出声道。

        墨脱是华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

        运输的难题解决了, 东红的村子几乎每家都开始制作石锅。

        叮叮当当的声音在墨脱随处可见。

        几乎都形成了墨脱独有的声音。

        一口石锅可以买一千到两千。

        这是东红心中最好的事业。

        这也增加了他说服儿子的底气。

        “(藏语)来举起来看看, 默默看边缘是不是平整的, 再瞧一瞧, 听听有没有当当当的声音,如果有就算是成功了。”

        东红拿着刻好的石锅递给儿子。

        手掌的接触才能够感受几千年来的传承的秘密。

        据说质地柔软的石锅一旦离开墨脱, 就会变得坚硬。

        从出生那天起,门巴族人就离不开石锅了。

        用它熬的汤味道醇厚,据说对骨骼和心脏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此刻东红家正在熬制羹汤。

        质地明黄的汤水, 散发着令人想要浅尝的欲望。

        食欲有时候也能够穿过时空。

        起码现在的胡庄就看的饿了。

        东红家的这口石锅是老一辈传下来的。

        据说他的爷爷曾经是墨脱最著名的石锅工匠之一。

        妻子用石锅酿造了最新鲜的门巴黄酒。

        这是一种用鸡爪谷和玉米混合酿造的谷酒。

        它有助于治疗绵绵阴雨带来的风湿也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

        喝完谷酒的父子俩,在屋内谈话。

        言语之间都是传承的味道。

        最近不断有山外的餐厅来定制他的石锅。

        石锅先要用马帮运到县城, 再通过公路运出墨脱。

        三四匹马儿背着石锅走在山路上。

        东红一路护送,时不时还能听到东红自信的笑声。

        谷杗

        “(藏语)这种技艺在我们这边有独特悠久的历史, 我的前半生就是靠这种技艺生活,我觉得后半生也离不开它, 虽然没什么特别,但我觉得很值得。”

        镜头从马背身上拉远了。

        但是去走近了胡庄的内心。

        看着画面中的东红,胡庄忽然觉得自己内心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

        打动人的往往不是华丽的画面,有时候就是一些看不见的坚持。

        在米国的这么多年,胡庄所接触到的都是所谓的自由。

        但是这种自由惯了,胡庄从来就没有感受到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细腻。

        胡庄时常也在想。

        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坏莱坞引人深思的电影越来越少。

        反倒是爆米花的电影越来越多。

        这是胡庄一直思考的问题。

        就在胡庄思考的时候,画面再次一转。

        离开了充沛的降雨区,墨脱石锅来到另一片高山林海。

        这里叫做鲁朗。

        几名鲁朗妇女正在山间的野花草地中弯腰挖着什么。

        不到片刻便挖出了一些手掌大小的植物。

        这是一种只在高原上生长的珍惜药材。

        手掌参。

        明黄小巧的手掌参连同十几种植物和当地的藏鸡被一同放进石锅里。

        经过三小时的慢火熬制,一道石锅鸡就制作成了。

        细腻的肉质,醇厚的汤汁,以及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的汤汁。

        一种令人食欲大开的色彩出现在屏幕上。

        森林特产的集合加上墨脱石锅。

        人们吃到了新鲜与古老的滋味。

        以雅鲁藏布江为核心,在藏地高原东部是大片的森林。

        在喜马拉雅南部的山谷里住着珞巴族。

        当地已经禁止猎杀保护动物,森林里的猎人大多已经转行。

        不过他们的心,却深深扎根在森林。

        古老的村落铺着现代化的公路。

        穿着传统服饰的珞巴族人,行走在村庄内显得悠闲又惬意。

        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套山脚下的安居房。

        不过老猎人林东还是喜欢居住在森林里。

        今天他特别高兴,小孙子要来山里过周末。

        老林东开始为孙子的到来做准备。

        毛竹是制作工具的首选材料。

        细长的毛竹在林东的小刀中麻利的分成好几段。

        一边削着毛竹,林东口中还在哼着歌谣。

        珞巴族的历史是用诗歌和史诗的方式传承。

        老林东是最重要的传人之一。

        在编制竹筐时,他习惯性的唱起猎人们出征时的歌谣。

        为了不让孙子的周末太无聊,老林东给孙子制作了自己儿时的玩具。

        孙子嘎钦今年十岁,已经很久没有来山上看爷爷了。

        老林东把竹筐小心翼翼的藏在小河里。

        “(藏语)冬天有熊吗?”

        “(藏语)熊在冬天冬眠了,要夏天才能看到。”

        “(藏语)那夏天的时候,可以带我看熊吗?”

        “(藏语)可是很危险哎。”

        ......

        爷孙俩的对话回荡在山间。

        成了这片山林仅有的对话。

        刚到山上的嘎钦还觉得什么都新鲜。

        这里看着爷爷挤牛奶,那里摸着爷爷养的狗。

        但很快新鲜劲过去了,嘎钦有点走神了。

        开始玩起了手机游戏。

        老林东看见这一幕,没有作声。

        是时候拿出有趣的东西了。

        老林东拿出自己制作的小玩具,给孙子玩。

        嘎钦看起来越来越有兴趣了。

        爷爷一高兴,拿出了看家本领。

        给孙子演示了猎人的拿手绝活。

        射箭!

        他看起来十分兴奋,虽然十几年不打猎但爷爷的身手依旧矫健。

        嘎钦不明白,爷爷为什么这么兴奋。

        晚餐时间快到了,老林东带着孙子去森林里捕获真正的猎物。

        来到河边,看看鱼筐里面的收获。

        爷孙俩将有一顿丰盛的猎人大餐。

        “(藏语)以前没有打火机的时候,我们只能随身带一个火镰, 这样一摩擦就能够起火。”

        老林东兴致勃勃的给孙子介绍。

        这是老林东一直等待的那一刻。

        可以给孙子传授森林的生存之道。

        虽然嘎钦并不太懂。

        每一次见面,老林东都一遍遍的重复着这个问题。

        他艰辛有一天孙子一定能够明白。

        短暂的周末过去了,嘎钦又要离开了。

        但是爷孙俩已经约定下周再见。

        镜头前的爷孙俩,一个穿着猎人的服装,一个穿着小孩喜欢的铠甲勇士图案的衣服。

        行走在山林里就跟之前的桑结和小儿子的背景一模一样。

        但是此时此刻带给胡庄的感受却不一样。

        爷爷和孙子的过程更加能够让胡庄感同身受。

        小时候的胡庄最不喜欢的就是待在自己爷爷身边。

        因为爷爷总是喜欢约束他。

        什么食不言寝不语。

        吃米饭不能把筷子插在米饭上。

        还有多喝热水之类的。

        这些华国的习俗在接受了米国文化的胡庄看来一点都没有吸引力。

        他向往的是滑板,是游戏,是摇滚。

        爷爷的规矩又古板又繁琐。

        所以一直到去世前,胡庄跟自己爷爷的相处时间也不多。

        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此刻看到老林东和自己孙子间的相处过程。

        胡庄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爷爷。

        在胡庄看来,老林东就跟自己爷爷一样。

        他们不是古板,而是希望下一代不要忘记了曾经的传承。

        对于胡庄爷爷来说,身处米国更加不希望自己的孙子完全西化了。

        所以才会这样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叮嘱着自己孙子。

        哪怕这样会让孙子跟自己疏远。

        他也没有放弃。

        这一刻,很多年过去都没有解开的心结忽然在胡庄心中明白了。

        很多和自己爷爷相处的片段直接出现在胡庄脑海。

        让他一时间有些应接不暇又手足无措。

        曾经不理解的画面此刻也只觉得又有趣又新奇。

        回想着这些胡庄不自觉的笑出了声。

        但是脑海中的记忆也只停留在小时候。

        自己的青春期没有关于爷爷的任何记忆。

        胡庄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

        一股莫名的伤感,出现在胡庄脸上。

        胡庄坐在床上一时间有些怅然若失。

        呆坐了许久,电视里面还在播放《第三极》的画面。

        但是在旁白声中伴随着一股低沉的呜咽声在房间内响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小说《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正文 第三百一十九章:第五集:大山儿女!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