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皇明皇太孙TXT下载>>皇明皇太孙>>正文 617 赏无可赏TXT下载

    皇明皇太孙:正文 617 赏无可赏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对于朱允煐这个封建帝王来说,开疆拓土可以展现出他的武略,这也是对帝王评价的一个标准。但是朱允煐也很清楚,只是开疆拓土那还不够,因为一不小心可能就是被认为‘穷兵黩武’。

        对于封建帝王来说,让自己的子民吃得饱穿得暖,这也是无比重要的,甚至可以说会成为很多人歌功颂德的皇帝,这才是仁德的皇帝应该有的样子。

        粮食安全的事情,朱允煐一直都是在努力,一直都是希望在这件事情上做得更好。

        哪怕现在的大明看起来没有太多需要担心的地方,现在可不是什么小冰河时代,也有点地多人少。相比起元末,生活在大明的百姓,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肯定是更好的。

        只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了防止土地兼并,为了大明的食品安全,朱允煐实际上也不介意做那么一些看起来有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从最初削减宗室的待遇,到持续鼓励卫所屯田,还有进行税制改革,持续开发荆湘,乃至在辽东等地都有一些开发计划等等。

        实际上也就是屯田的政策看起来没有太大的问题,其他的一些计划或多或少都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甚至也可以说有些让人看不懂。

        但是没办法,谁让这些都是朱允煐做出来的安排,这是一位大权在握,可以独断专行的皇帝,很多人的劝谏在他这里实际上也没有太多的作用,他认准的事情一般人是很难去改变什么的。

        多开垦出来一些土地,这看起来就是最好的做法。在没有什么高产作物的前提下,在肥料、耕种技术没有质变的前提下,多多的开垦土地,就是增加粮食产量的最好办法,可以应对大明人口持续增长的局面。

        但是粮食多了,也不一定就代表着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粮食多了可以酿酒,可以丰富大明百姓的生活,只是这还不够。

        比如说关于粮油这方面的问题,大明现在基本上也就是菜籽油,豆油实际上也是少之又少的。

        朱允熥带来的消息让朱允煐忍不住多想起来了,只是想着南阳的人口、土地,只是想着那里的一些矿产等等,看起来还是有着那么一些狭隘了。

        在这个年代自然不需要多在意东南亚的橡胶,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可是那里的棕榈油若是大量的进口到大明,绝对可以让大明的百姓多了一些粮油,哪怕不能让所有的百姓都吃到棕榈油,不过不少人可以生活的更好。

        再多想一点,沿海、江南的百姓吃到了棕榈油,应天府和北平府也有大量的棕榈油,那么这两京之地就可以少要很多的菜籽油,可以让其他州府的百姓也受益。

        说到底不管是现在繁华的应天府,还是已经成为了都城的北平府,都是有着大量的人口,粮食等等物品都是需要从其他州府支援的。

        棕榈油,这确实是好东西,据说是富油,产量也确实很高。起码比起菜籽油,棕榈油也多了不少。

        这一下又使得朱允煐动了一些心思,本来他对南洋那地界就是充满了念头,现在再看看,必然是需要将中南半岛控制住,那地方对于大明来说确实太有用处了。

        不能怪朱允煐贪心,皇帝多少都是有着一些开疆拓土的雄心,治理好天下、让自己的江山更加富强,也是皇帝应该做的事情。

        或许不少人觉得南洋等地是瘴气十足的荒蛮之地,可是朱允煐知道那里有太多的可取之处。那里的天气很好,一年三熟的作物对于南洋诸国实在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大明几乎是天方夜谭。

        老朱就觉得这些事情也不需要他去多操心什么,实际上哪怕在东瀛发现了银山,这些年也陆陆续续从南洋带回来了不少珠宝、粮食,可是老朱骨子里还是看不上南洋等等地方。

        不只是老朱才有这样的观点,大部分的华夏士子乃至百姓,实际上都看不上外头的地方,只觉得地大物博,那些蛮荒之地和华夏九州完全不在一个水平。

        在乾清宫吃饱喝足,朱允煐也没有歇在乾清宫,晃晃悠悠的回到了东宫。这个名义上应该是小小朱的地盘,实际上这么些年一直都是朱允煐占着。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皇帝应该居住的乾清宫老朱占着,朱允煐不好赶人。以前是大明财政不宽裕,老朱和小朱都不舍得再造宫殿,就将就一下好了。

        实际上朱允煐也明白,就算是现在宽裕了,老朱也不舍得搬出去。

        不是舍不得离开乾清宫,单纯的就是舍不得离开孙儿、重孙,这和花费多少银钱没有关系。

        所以朱允煐继续占着东宫,只是将东宫的规格升级一下成为帝王该有的样子,这个就行了。

        刚回到春和殿,朱允煐就乐了,“今个你皇兄还在说你,可是你这倒好。这是没人陪你闹还是没其他的东西玩,就跟着你那只小雀儿耗上了?”

        朱文坤听不懂,胖小子只是坐在榻上,弯着腰、低着头,用小手拨弄着小雀儿。或许这小子也很好奇,那么个小肉虫到底是怎么回事,揪一揪也是挺有意思的。

        徐妙清觉得好笑,对朱允煐说道,“臣妾也说了他好几次,就是听不进去。到底还是太小了,说什么都不懂。臣妾也打了他几次手,还是没用,哭过之后又要揪。”

        这样的小婴儿,基本上是不要指望他能够听懂什么,真的要是听懂了,那基本上就是和朱允煐一样的‘早慧’了,到时候朱允煐就要开始揪心了。

        “过两日你记得设宴,让玥儿、桑氏入宫。”朱允煐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对了,老二他们那个船队,还有几家在里头有些份子?”

        徐妙清立刻回答道,“除了老二家,两个妹子也都是有些份子。舅舅家也占了些股,前几年老二他们看在臣妾的面皮上,让中山王府也是入了些份例。”

        朱允煐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那好,那就把三个舅母已经召进宫,中山王府那头你的四个嫂子,也都给召进宫来。这一趟,他们倒是真的给咱帮了大忙。”

        徐妙清有着四个哥哥,哪怕徐添福早逝,但是也留下了子嗣。

        徐妙清忍不住好奇起来,趁着朱允煐心情好问道,“陛下,这是办成了什么样的大事,值得陛下如此开心!”

        朱允煐捏着徐妙清的下巴,说道,“咱这些年一直担心咱大明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本来他们从南洋就运回来了一些粮食。这一趟更好,找到了粮油。你且等着看吧,咱大明的菜籽油怕是拍马也赶不上南洋的那些树油。”

        菜籽油的产量,也确实比不上棕榈油,哪怕需要进口、需要压榨等等。但是不管怎么说,大明朝现在的水师在壮大,大明的远洋航海技术在提升,大量的进口棕榈油不是坏事。

        先不说能不能赚到钱之类的,单纯的就是丰富大明的物资,这就值得朱允煐尝试了。更何况粮油这样的东西,本身价格也不算低,还是有一定的利润。

        很明显,棕榈油的利润不可能只是大明朝的这些宗室、外戚分走,大明的朝廷也是要拿走其中大部分的利益。

        徐妙清忍不住开心,但是更多的还是好奇,“陛下,臣妾只是听闻南洋有占城稻,说是一年到头都是很热,可以常年种植稻米。怎么,那边的树还能结出来粮油?!”

        不是徐妙清短视、没有见识,而是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很多人确实不知道大明之外的事情。甚至就算是大明的事情,离远一点了很多人都不清楚。

        朱允煐哈哈大笑,得以无比的说道,“差不多就是这个理,那头倒是真的有些好东西,咱看的都眼馋!”

        真的不能怪朱允煐贪心,单纯的就是朱允煐在那些地方,看到了太多的可取之处,看到了对于大明来说非常好的补充。

        皇帝贪心一点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看到了对江山社稷有利的地方,这个时候有着一些贪心,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

        更何况朱允煐本身就是一个贪心的人,对于大明的江山本来就是觉得理所应当。但是对于周边的一些国家等等,也都是有着一些安排和想法的,那就更加不足为奇了。

        徐妙清虽然还是有那么点搞不清楚状况,但是她也没有继续多问什么,她只需要明白对于大明朝来说发生了一些好事,这实际上也就足够了,这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她会为朱允煐感觉到开心,因为她的夫婿就是大明朝的天子,她也相信在朱允煐的统治下,大明朝肯定会更加富强。

        徐妙清也会为小小朱感觉到开心,她的儿子就是大明朝的储君,这个盛世江山以后就是要交给小小朱的。

        看到大明朝现在发展的这么好,看到了大明朝更加的富强,徐妙清自然没有理由不开心,她现在十足的骄傲也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了。

        更何况作为大明朝的皇后,徐妙清可不只是一个摆设。虽然她很守本分的不去关注朝堂的事情,可是有些事情也就是她应该做的,可不只是照顾小儿子,或者是管教皇帝的其他子女、妃嫔。

        现在一些宗室、外戚立了功勋,徐妙清这个皇后自然也就要出面了,肯定是要有所表示的。

        徐妙清沉吟片刻,对朱允煐说道,“陛下,真要是说起来,老二和玥儿其实不太好赏赐,他们到底是陛下的弟弟妹妹,不好封赏太过。”

        这也不是徐妙清小气,主要是朱允熥和朱玥,到底是朱允煐的弟弟妹妹,和寻常的宗室乃至外戚、勋贵,还是有些区别的,一些对其他人的赏赐放在他们身上,也不太合适。

        比如说升官加爵之类的,在朱允熥和朱玥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这都一个是吴王、一个是长公主了,他们实际上是真正的‘赏无可赏’,不过他们也不需要担心所谓的‘位极人臣’,对他们没用。

        朱允煐点了点头,说道,“是这个理,他们倒是不用升官加爵的。只是这到底是做了大事,咱可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徐妙清就有些笑而不语的意思了,陛下到底还是护短。其他人立了功,陛下肯定是有所赏赐的。他的弟弟妹妹有了功劳,那更加不可能没点表示了。

        徐妙清继续说道,“老二那边的王位传承,玥儿那边也有国公的爵位,用不着咱操心。要臣妾说,怕是只能赏赐些俗物,再赏赐些其他物件,以示陛下恩德。”

        朱允煐看了一眼徐妙清,大概也明白了徐妙清的意思,这看起来也只能是这个样子的操作了。

        寻常的勋贵,升官加爵或者给个世袭罔替,那就是天大的恩德了。

        但是到了宗室这里,朱允熥那个吴王的王爵肯定是有传承。朱玥的夫婿,也是大明朝的国公爷。

        朱允煐想了想,说道,“冯城虽说袭了爵,只是没有世袭罔替。这一次更好,给他个世袭罔替的爵位。要咱说,这一趟他们办的事情,不比开疆拓土差。”

        徐妙清立刻反应过来,说道,“二舅和三舅的爵位,也可以一道世袭罔替。就是这般一来,有些委屈老二了,他本来是最大的功劳。”

        朱允煐看了一眼徐妙清,笑着说道,“那咱回头和老二说一声,外人都道勋贵都是军功。要咱说,好些个事情并不比军功差,也能封爵。只不过这个事情,咱还是要操办一下。”

        之前就想过,这爵位不能轻赐。这不世之功,也更加需要衡量,免得以后权臣或者文官给自己脸上贴金。大明朝的爵位,还是需要有含金量的。

        两口子这是在聊着一些事情,说的都是国家大事,打算封赏的就是大明朝最顶级的宗室、勋贵。

        胖嘟嘟的朱文坤没有打算打扰他的爹娘,摇摇晃晃一个不小心就歪倒了。他也没有苦,还是继续和他的小雀儿做着斗争,继续揪着就是!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皇明皇太孙,小说《皇明皇太孙》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皇明皇太孙正文 617 赏无可赏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