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三国:从落凤坡开始TXT下载>>三国:从落凤坡开始>>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进谏TXT下载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进谏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众人现今间所讨论的战报正是由赵统平定东三郡后,差人送往成都予以得知下一步动向的军报。

        先前受上庸当地豪族所暗中引曹军来进犯上庸,大破曹将牛金一事尚且还未汇报呢。

        这一刻。

        诸人一一看罢信间的内容过后。

        言语间都不自觉间流露出一片赞誉之声。

        话至最后。

        法正也面露严肃之色的拱手说着:“主公,似赵小将军这般,若是多载过后,我方现如今正活跃于战阵之间的老将都垂垂老矣时!”

        “想来,他也定能承继主公复兴汉室的衣钵,继续携后辈们继续剿贼兴汉。”

        “此乃主公之幸,亦是大汉之幸也!”

        一语而落。

        法正言语说得极其美好。

        此话令刘备一听,面上也是浮现出了浓浓的喜色。

        人嘛。

        都是愿意听好话的。

        沉吟一阵。

        从旁护军黄权拱手说着:“主公,既然现在东三郡已经趋于稳定,关于当地派遣官员上任一事,是否该提上日程了?”

        此言落下。

        刘备似是心下早有人选,但他还是试探性的相问着:“依公衡之见,若是令阿统屯驻上庸,如何乎?”

        “观近一年多来的总总表现,权以为凭赵小将军的能力,统领一方应无大碍!”

        “但权不建议令其留守上庸。”

        “此是为何?”

        闻言,黄权继续解释着:“对于小将军而言,权觉得不应该将之受限到某一地方,只做一区区郡守之才。”

        “而东三郡,是日后连接我方汉中与荆州间的通道所在。”

        “沿汉水水域传递两州间的消息,比从江陵跨越鱼复传递军情至成都的路途更方便快捷。”

        “外兼东三郡距荆州不远,有关将军从旁照看,凭上庸之险阻,抵挡曹军来袭的攻势料想没有太大问题。”

        “此事倒也不必太过担忧!”

        “主公只需令择他人上任即可。”

        一番番的话语落罢。

        黄权也详细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一下。

        刘备闻言过后,也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以示附议。

        诚如黄权所言。

        赵统作为己方二代将领中的后起之秀,自身能力显赫。

        若想令其有更大的成就。

        肯定是不能将其受限于同一个地方。

        如此。

        只能是在限制他才能的发挥。

        况且。

        黄权所说不错,东三郡相邻荆襄,有着关羽的帮扶之下,想来也无需太过重视军备,只需将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便可。

        不过嘛。

        处理政务确并非是一朝一夕间就能处理好的。

        这需要多年来的从政经验。

        以及多年的为官之道方才能弄好。

        现在赵统年幼,虽在军中已经竖立了不小的军威。

        但从政方面,或许还略显稚嫩。

        还需多加磨炼才可!

        从黄权的解释中,刘备脑海里也延伸出了许多东西。

        随即,他心下渐渐有了些许决定。

        思索一番。

        黄权又徐徐说着:“主公,现汉中已定,若不出差池的话,张将军收复武都郡亦是十拿九稳之事。”

        “而武都与陇西相邻。”

        “此地敌情复杂,且境内羌氐部族分布众多,日后会是我军出兵北伐关凉之地的前哨。”

        “也会是我军与曹氏相持凉州的屯兵要所。”

        “且武都郡即便日后失守,也并不会太过影响我方战略布局。”

        “所以,权建议……”

        “公衡是想提议令阿统提军屯驻武都?”

        还不待黄权话音落下,刘备便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遂出言相问着。

        “主公所言极是!”

        “权正是此意呢。”

        “若是日后小将军当真不幸失守,也能令其吸取失败的经验。”

        话落。

        黄权亦是直言回应着。

        “嗯,孝直以为呢?”

        刘备随即也侧首问询着法正的意见。

        “此事,正无异议!”

        “全凭主公定夺!”

        赵统作为杰出的后起之秀。

        现在要予以大肆培养。

        法正肯定是大力赞成的。

        培养优秀的后辈储备人才。

        这是一个强有力的势力麾下,都必须要考虑的大事。

        况且。

        目前曹氏一家独大,实力远远强盛于孙刘两家。

        想要复兴汉室。

        单凭他们这一代人,想要在数载之间就完成,难度可想而知?

        而似关羽,张飞等这一辈足以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年纪上已是岁月不饶人。

        也在战场之上活跃不了多久了。

        这些东西,以法正的聪慧,自然也是能够看出的。

        他也理解刘备欲开始培养似赵统这类足够出类拔萃的二代后裔等将领。

        自不会出言反对!

        瞧着自己最引以为傲的谋臣都没有生出何等心思。

        刘备心下也渐渐有了底。

        紧随着。

        他将此事暗暗记在了心底,等待准备忙碌完关于汉中战后的事务,待局势彻底稳定下来以后,便付诸实施。

        当此事稍微落一段落。

        此时,两侧的法正、黄权二人不由相继对视了一番,遂面上微微流露着轻笑之色。

        二人轻轻交换了一番意见后。

        法正随即当先拱手劝诫着:“主公,现汉中已下,却不知主公下一步可有何打算呢?”

        忽听闻此言。

        刘备心下神色一动,一时不知法正何意,遂稍作沉吟,遂如实回应着:“我欲先屯驻南郑,待州郡安宁,政局稳定。”

        “然后便携众班师而归成都,待休养数载,积蓄军械粮草,等民殷粮丰之际,再度誓师北伐,以收复西都。”

        “以待还于旧都,欲似高祖东征灭贼,效仿光武一般,灭贼兴汉,再创大汉盛世。”

        “却不知孝直以为此举如何乎?”

        一语掷地有声而落。

        重新将此话题抛回至法正处。

        一言而落。

        法正似是胸间早有良策,此刻也是面色浮现微微一笑,轻轻拱手予以回应着:“启禀主公,当按此行事也!”

        “但正以为,再度誓师北伐之前,主公应还错漏一事,尚未实施也。”

        此言刚落。

        刘备神情微微一凝,有些惊讶道:“孝直,所指何事?”

        “主公,应顺天承命,上表奏请天子,以表为王。”

        “如此,方才可名正言顺,起兵效仿高祖,光武那般伐奸贼曹氏,以匡扶汉室,重振大汉河山。”

        一番番的话语落罢。

        法正此时间亦是面色无比庄重的徐徐道来。

        “啊?”

        此言一听,刘备瞬间面色大变,遂立即驳斥着:“孝直所言,日后休得再度提起!”

        “此事万万不可也!”

        说罢,刘备面色一板,高声道:“我自起兵以来,拼搏至今,方才据有了两川之地,可现今之间,天子蒙尘,尚且居于曹贼鼓掌之中。”

        “天下百姓亦是身处水深火热之间。”

        “我尚顾还未有付有余力解救之。”

        “又岂能在此紧要关头,表奏天子以继王位乎?”

        一番番的解释之下。

        刘备面色上也是越发严肃起来。

        他直直驳斥着法正称王之提议。

        瞧着主上如此做派。

        法正悄然向从旁的黄权使了一记眼色。

        另一面的黄权便面色严谨的分析起来:“主公,您乃是汉室帝胄,又是当今天子亲自查阅宗谱所承认之皇叔。”

        “现天子蒙尘,被困于深宫之中,且自身没有自由可言,又如何能拯救深受其害的大汉百姓乎?”

        “主公且身为纯正的汉室宗亲,理应上表奏请为王,遂号召天下臣民一齐反曹。”

        “以便早日清扫奸贼,肃清汉室。”

        “以令大汉重归一统。”

        此言一落。

        黄权也开始为刘备讲述起了大道理。

        此言一落。

        法正遂也立即接过话茬,继续说着:“主公,昔日,高祖帝曾有白马盟氏,非刘氏为王者,天下共逐之。”

        “但现今之间,曹贼一介异性,尚且逼迫天子,残害诸如荀彧这般的汉室忠臣,擅自令立为公爵,又加九赐。”

        “并在邺城周边大肆挑选封地,又将邺城立为魏都。”

        “此人之篡逆心思,早已是昭然若揭。”

        “若主公如今如不顺天应人,岂不是将大失众望?”

        “主公若不上奏天子为王,又如何顺天意,应民心,号召天下士民共讨曹贼耶?”

        “万望主公切莫推辞也!”

        一记记的话语徐徐落定。

        可即便是二人已经将劝诫之言提及到了这个份上。

        刘备却依然是神情无比坚决。

        直直回复着:“公衡,孝直,汝等休得多言!”

        “我现今寸功未立,尚且还未收复旧都,又有何德何能居于王位之上?”

        “此话万万不可再提!”

        “我万死不受!”

        这最后一语方落。

        便见刘备浑身仿佛忽是散发着浓浓的坚定之色。

        不可动摇的决心。

        法正,黄权二人再度微微对视,眼神里却只得是一记喟然长叹。

        只得是先行闭口不谈,待过后在做决断。

        二人稍后止住这道话题。

        刘备随即也差遣诸人迅速往北面去查探凉州马超方面的战局情况。

        沉吟了好半响。

        刘备方才插开此话题,径直问询着:“孝直,汝以为,现今之际,我军是否还应继续于陇西之间,令孟起携羌族之力与曹军所抗衡乎?”

        闻言,法正稍作沉吟,遂便轻声说着:“主公,正以为,待武都收复以后,我军便可全线采取守势。”

        “待兵精粮足之际,再度誓师北伐,大举出征。”

        “现汉中已下,已无须在与曹军所僵持。”

        此言一落。

        瞧着刘备如此坚决反对上表称王一事。

        法正也知晓此事急不得。

        需得慢慢来。

        遂也是丝毫不再提起,而是径直回应着刘备的询问。

        话语落下。

        片刻功夫后,他又徐徐解释着:“先前,主公令孟起北上凭昔日之威,号召羌氐部族一齐携众扰乱凉州秩序。”

        “乃是希望能借此分散曹军攻略汉中间的军力。”

        “现在我军暂时一年半载无大举北伐之所需,便无须在费劲心思徒耗于凉州。”

        “此乃其一,其二,我军也不可令各羌氐部族损失太多,若是因此而削弱他们部落间的实力。”

        “恐待后面,他们也会因此受到缓过劲来的曹军大力征讨。”

        “羌人势力之盛,日后大举出秦川北伐之际,得其助力,亦将事半功倍也!”

        一记记的话音落罢。

        法正徐徐为刘备讲述着前因后果。

        刘备听罢。

        亦是瞬间明白了过来。

        遂连忙应附着:“孝直所言甚是!”

        “那就依孝直之意,待翼徳携部收复武都过后,便可命孟起携部回师。”

        诸人一齐商议过后。

        刘备也是迅速下定了计议。

        而就在汉中方面的战事进入尾声之际。

        东三郡间。

        上庸境内。

        随着曹军主将牛金携部大举入侵于城下遭受着赵统率部迎击失利过后。

        接连退守至外围防线屯驻。

        待请示了许都方面的指示过后。

        牛金亦是瞬间领命,遂分批命令各部退回南阳郡的重镇宛城屯驻。

        上庸再度重新恢复往日间的宁静。

        由于此刻的前房陵太守蒯祺一家已经奉命差人护送往成都而去!

        此时的东三郡间政务便暂时由孟达所代理处理。

        而赵统则携本部屯驻于城外。

        以为军威,震慑内外宵小。

        以防大战过后,又会多生事端。

        而孟达的第一件要务便是张榜安民。

        然后专程差遣官吏前往各家各户予以慰问。

        由于此番曹军一路侵占以来。

        沿途也是大造杀戮。

        予以烧杀抢掠。

        早已令郡内乡民是怨声载道。

        看着孟达所施的一番番政策颁布。

        不过数日之间。

        上庸境内的治安便焕然一新。

        先前遭遇屠戮的士民们也再度安定下来。

        瞧着这一番从政手段。

        赵统看在眼里,也不由暗自佩服。

        此人在为官之道上的确有数分造诣。

        “怪说不得原史上刘备,诸葛亮会令孟达起兵攻略东三郡呢。”

        “此人倒也是一位人才。”

        一时间。

        赵统在心下暗自念叨着。

        可与此同时,他心下也浮现出了数分担忧之色。

        他知晓。

        以自己目前的资历,肯定是无法被任命为三郡间的长官统领三郡的。

        那之后的东三郡郡守等军政长官肯定会是另有他人执掌。

        而原史之上,东三郡的安宁是由刘备假子刘封以及孟达所统领。

        可如若这一世还是他们二人。

        那自己辛苦所平定的三郡,恐有危矣!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三国:从落凤坡开始,小说《三国:从落凤坡开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进谏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