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历史军事>>活埋大清朝TXT下载>>活埋大清朝>> 第513章 个个都是人才!(求月票,求订阅)TXT下载

    活埋大清朝: 第513章 个个都是人才!(求月票,求订阅)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黄植生一个广东人居然要去山东省亲?

        圣公孔毓圻虽然年轻识浅,但是也知道其中一定有古怪了!

        他哼了一声,又回头看着周培公、李光地二人,低声问:“你们可以亲自去登州,可是本圣公却走不开当如何是好?”

        孔毓圻也有银子啊!

        他是第六十六代衍圣公,曲阜孔门几十代剥削来的银子都落在他手里。

        现在孔家的二三十万亩土地都被康熙划给了儒宗,但是孔家的银子却还在曲阜的孔府地下埋着本来这些银子是万无一失的,“无能无为”的曲阜孔门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会去查抄的。

        哪怕是李自成也不会那么干!

        可是现在世道变了,曲阜孔府因为孔毓圻受封儒宗圣公的缘故,被迫卷入了儒家内战和明清之争。

        一旦卷入了权力斗争,那可就凶险了!

        现在孔毓圻已经被南京的儒门革除儒籍、剥夺孔姓。一旦大明天兵打到山东,曲阜孔府一定会被没收,到时候孔家几十代的积蓄可就都归了他人。

        孔毓圻怎么心甘?

        而且他也不甘心把这些银子献给康熙皇帝当年前明对孔家那么好,在崇祯皇帝快穷死的时候,孔家也没捐出过一两银子,现在给康熙这个害人不浅的夷狄之君?凭什么呀?

        所以孔毓圻能想着的办法,就是把这笔银子转去登州存进那个什么蓬莱银号了。

        可问题是孔毓圻离不开通州,不可能亲自去登州存钱啊!

        “圣公,卑职有个法子。”黄植生早就在等孔毓圻提出这个问题了。。

        “什么法子?”孔毓圻问。

        “您可以开个钱庄!”黄植生道,“让您最信任的家人和奴仆去管理这个钱庄可以在登州、曲阜、天津各开一个分号,总号摆在通州,专做汇兑业务。这样您的银子就能通过自家的银号慢慢向登州的蓬莱银号转了!”

        孔毓圻想了想,觉得这办法挺好的,可是也有点问题,“可是我家的人哪里懂得开钱庄?”

        黄植生笑道:“圣公,您家的人不会,北京外城开买卖的那些山西老坑会啊!您出本钱,出圣公孔家的金字招牌,出儒宗的势力,让他们出人才,这钱庄不就开起来了”

        “高!实在是高!”孔毓圻终于露出了笑颜,然后望着周培公、李光地二人,“你们觉得怎么样?”

        周培公笑道:“这的确是好办法有了这样一间钱庄,方便的可不是圣公一个人啊!”

        李光地点点头道:“就是,圣公,您这可是自家方便,也与人方便。”

        “好!”孔毓圻道,“那说干就干吧植生, 你和那些山西老坑熟悉, 和晋商联络的事儿就交给你了。”

        “属下遵命。”

        “晋卿, ”孔毓圻又对李光地道,“劳烦你再走一趟登州,把开办钱庄分号的事情办了顺便在登州再办一个儒宗分堂。”

        “属下这就去办!”

        “培公, ”孔毓圻又对周培公说,“朝廷那边也需要人去打点你看走谁的门路妥当?该花费多少?”

        周培公笑道:“当然是走当朝大学士图中堂的门路了!这事儿有一万两银子就足够了!”

        “好, 那就有劳培公兄了!”

        当大明将要北伐中原, 还要联手大蒙古国一起摧毁大清朝的消息, 在北方大地上四处传播,搞得人心惶惶的时候。作为大明王朝的掌舵人, 监国明王朱和墭,却还在按部就班,照着自己的节奏引领着这个古老的天朝帝国走向未来。

        毕竟对于他而言, 反清复明早就不是首要目标了。或者说, 这个目标其实已经基本实现了。他现在已经是大明之君了, 只是碍于那个“先入北京者君天下”的诺言, 没有登基称帝可以说是清也反了,明也复了。

        但是天朝帝国的未来, 却仍然被笼罩在迷雾当中!

        将这个已经渐渐开始落后于时代的古老国家,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去,让它免于二百年后的沉沦和长达一百几十年的苦难以及贫穷, 却远比开始一个新的历史循环要困难得多!

        而朱和墭现在要挑战的,就是这个困难得多的目标!

        不过朱和墭毕竟不是一个历史学家或社会学家, 对于中华文明在近代沉沦的原因,也不是非常清楚也许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所以他只能去试着解决自己能够理解的问题。

        在他看来, 中国古代历史周期大循环的主要原因就是土地兼并!

        而抑制兼并的药方当然就是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的最佳时机当然就是国初威权最盛、人口又最少,而利益集团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

        所以他现在宁愿把一统天下的时间再往后推一推, 也要先把最难搞的江北、江南、江西、浙江这四省均田搞定了。

        不过解决了均田,也只是推迟了大循环的到来,而无法让大明跳出这个历史大循环。想要跳出去,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率先实现工业化!

        而想要率先实现工业化,朱和墭眼下能想到的路数,一是建立一个可以工业化提供资金的金融体系。

        二是建立一个可以为工业化批量提供人才的教育体系。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零元够,去抢市场、抢原材料、抢资金。

        四嘛, 则是自己下场当资本家或是自己扶植、培养工商业资本家了

        而这四个办法,好像都离不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所以在明王监国二年科举大比的结果出来之后,朱和墭就将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人才的培养和进一步选拔中去了。这一届科举大比的取士数量是空前的。最后公布的进士大名单上总共有一千九百九十八人——贡士大名单上有两千人,最后考殿试的时候少了俩, 也不知去哪儿了?

        而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广东、福建、江西、江南、江北、浙江等六省地盘上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

        但是朱和墭不可能同时培养那么多的佼佼者,所以从科举大比结束后的二月下旬开始,他都一直在亲自主抓这帮新科进士的入职培训,还试图从中选拔出不超过十个“真正的天才”进行重点培养。

        到了八月下旬,经过了几轮筛选,朱和墭总算选出了七个天才进士。

        他们分别是扬州黄履庄,杭州戴梓,漳州陈浩,雷州郭忠柱,潮州苏哲,苏州耿忠,徽州汪文选。

        这七个人可个个都是人才,其中还有一个应该是历史上以善于设计和监制闻名的戴梓!

        不过他们当中最聪明的确不是戴梓,而是来自扬州的黄履庄。这人年纪还不到二十岁,却已经学贯中西,尤其擅长机械。

        在南京紫禁城文华殿边上的一处刚刚平整出来的空地上,颜元、莱布茨尼、诸葛正阳,还有戴梓、陈浩、郭忠柱、苏哲、耿忠和汪文选等人齐集一堂,簇拥着朱和墭,乐呵呵地看着黄履庄满头大汗地骑着一辆手动式的双轮木头自行车在转圈。

        这架双轮自行车的结构和后世的自行车有点像,都是一前一后两个车轮,中间一个座椅可以坐人。但是它的驱动方式却非常奇特,不是脚踩的,而是用手摇一对曲拐以带动车轮。

        虽然这辆自行车骑着有点累,但是这位黄履庄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而且还是朱和墭急需的机械方面的天才!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活埋大清朝,小说《活埋大清朝》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活埋大清朝 第513章 个个都是人才!(求月票,求订阅)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