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网游动漫>>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TXT下载>>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TXT下载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夏镇郊外的一座村庄,一个衣衫破烂的士子接过村正发放的救济粮,悠然叹道:“没想到我也有嗟来之食的一天。”

        “要是再不谋求一份差事,别说游山玩水,当个风流名士了。怕不是要饿死。”

        这个士人第一次体会到民生疾苦。

        出身江左高门的他,以前完全体会不到穷人的痛苦。

        直到穿越到这个世界,没有了家族的底蕴支持,又遇到连月战乱,荒灾不断,他才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穷困。

        这几个月,他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还要依靠夏县的官府施舍粮食,才能勉强吃上一顿饱饭。

        “叔父,要不我去纺织作坊谋一份差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一个柔弱的少女接过村正发放的粮食,也认为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她因为饱受灾荒之苦,已经有些消瘦。

        本来她的父亲加入吴元济的唐军,但在和陈胜的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父亲战死,只剩下看上去没用的叔父。

        “兄长战死,我岂能让侄女你辛苦忙活?我并非不愿出仕,只是陈胜、吴元济并非明主。此次为了生计,也不得不出仕了。”

        士人再次感慨。

        只要谋求一官半职,获得俸禄,就能养活兄长遗留下来的侄女。

        夏县只会为从汝水到来的流民提供过冬的粮食,而且只能保证勉强不饿死,谈不上顿顿温饱。

        想要获得粮食生存下去,还是要劳作,或者等到明年耕种。

        这个士人正想着该以何种方式出仕,突然有一队兵马来到这座村庄。

        张华在三百禁卫军的护卫下,亲自前来请范仲淹推荐的能臣出山,效仿刘备三顾茅庐之故事。

        如果张华知道对方已经快要活不下去,说不定都不用亲自出马,只要一封诏书,就可以将对方招来。

        “主公亲临,卑职诚惶诚恐!”

        村正带着村子里的几个小吏来迎驾。

        张华现在可是十县之主,执掌大权的一方土皇帝,竟然会来到他们这个小村庄。

        河洛地区,都流传着张华是神仙转世的传闻,更是让一众村民对张华视若神明。

        “你召集村里所有村民。”

        “是!”

        村正虽然不明白张华的用意,但还是按照命令,召集全村百余户人家。

        这些村民知道张华亲临,很快万人空巷,前来围观活神仙,还有村民烧香参拜。

        老百姓的信仰很朴素,什么有用就信什么,皇天后土、城隍、关二爷、土地爷、龙王爷全部不放过。

        张华让河洛进入持续的平静时期,这些村民可以吃饱饭,已经将张华当做神仙祭拜。

        民间还流传着张华使用道家搬山术迁城、撒豆成兵破敌、入梦斩鬼差等传说。

        “……”

        张华见众人热情难却,也没有阻止这群村民。

        他的视线在一群村民之中扫过,视线落在一个衣衫破烂的士人身上,对许褚说道:“请此人来到马车内详谈。”

        “喏。”

        许褚很快在众目睽睽之下,将那个士人提了起来,带到马车内。

        张华的大马车由四匹良马拉拽,可容数人乘坐,足以容纳两人交谈。

        “仲康乃是虎士,有所怠慢,还请先生不要见怪。我听闻先生似乎无意仕途……”

        张华打量眼前这个江左名士。

        此人是范仲淹推荐的能臣,有王佐之才。

        刘备三顾茅庐,张华也来个三顾茅庐,只是粗鲁了一些,许褚直接提着此人来了。

        那人答道:“唉,昔日我仗着家族的钱财,隐遁山林,放浪于江左名胜之地,日子依然富庶,不知道民生疾苦。但经此大祸,知道不劳则无食,在下请求出仕。”

        哦?

        张华还以为对方和诸葛亮一样,要来个三顾茅庐。

        但乱世改变了此人的想法。

        此人的身世极其显赫,穿越过来,失去家族的权势,他与常人无异,又经历战乱,贫困潦倒,因此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在看破世俗之后,又坚定选择入世,辅佐明君,这是境界上的一次蜕变。

        眼前之人,不是他人,而是东晋名士——东山再起的谢安。

        谢安,江左风流宰相,文韬武略,牵制东晋权臣桓温,又在淝水之战总揽朝政,为谢玄、谢石、谢琰、桓伊等东晋武将提供支持,使得八万晋军击败八十万秦军,大败苻坚,保住了东晋江山。

        除此以外,谢安还组织北伐,让东晋的版图扩张至黄河,几乎恢复江山。

        可以说,谢安确实称得上是王佐之才。

        没有谢安的谢氏家族,东晋会更快灭亡。

        张华还记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王、谢,指的就是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它们是江左高门,代表人物是王导、谢安。

        同样为江左高门的还有桓温为代表的龙亢桓氏、庾亮为代表的颍川庾氏。

        这四家为东晋四大名门。

        谢安早年无意仕途,但因为家族的代表人物——谢安的弟弟谢万在北伐的时候犯了大罪,被贬为庶民,谢氏的权势受到了很大威胁,四十多岁的谢安为了拯救家族而被迫出道,成为政治偶像。

        这件事就是所谓的“东山再起”。

        面前的谢安,为了生存和养活侄女,也被迫放下身段出仕。

        没有了家族支撑,谢安只能重建谢氏了。

        这样一来,倒是方便了张华,不用花费多少心思就招揽了谢安。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有家族支撑的谢安,也无暇游山玩水了。

        “本将军正在攻打关中,正需要一名长史经营关中之事,至于俸禄,好说。”

        张华在关中的地盘缺少文臣,而谢安这样的王佐之才,正合适带去关中。

        范仲淹经营河洛,谢安经营关中,两片区域都有王佐坐镇,今后领地定会更加繁荣。

        谢安叹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对了,我还有一名侄女,名为谢道韫,擅长诗文,不知是否可以谋个闲职。”

        谢安身边的谢氏族人只剩下一名侄女,出于恢复家族考虑,谢安只能向张华请求一个闲职。

        “谢道韫啊……”

        张华总觉得自己在哪里听说这个名字。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张华灵光一闪,想起了这个谢道韫是何人。

        谢安招来瘦弱的谢道韫。

        谢道韫是江左高门谢氏族人,懂得礼节,向张华盈盈施礼。

        张华细看此女,明眸皓齿,皎若秋月,虽然消瘦,但眉目间有一丝英气。

        “吾女并非天生如此瘦弱,只是这些天我们吃不到一顿饱饭,所以……她的武艺,其实不错。”

        “我这里没有适合的闲职,但我有一侍女柳如是,也是才女,如不嫌弃,可让她们住在一起,也好有个伴。”

        张华见谢安即将进入关中治理内政,日理万机,定然无暇照看侄女谢道韫,于是将谢道韫安排与柳如是住在一起,将来再设法成立一个什么机构,安置这些才女,比如乐府、学院什么的。

        乱世没有那么多规矩,正是打破旧观念的时候。

        “小女愿意成为公子的侍女。”

        谢道韫还以为张华的言外之意是让她和柳如是一样担任侍女,稍一思索,还是同意下来。

        一来张华是此地领主,如果在张华身边担任侍女,很多事情可以提前得到风声,有利于提升家族的影响力。

        二来张华长相帅气,又经历战火洗礼,带有几分刚毅,对谢道韫这种有家国志气的才女自带吸引力。

        谢道韫与柳如是有些相似,都是才女,而且二人都有家国情怀。

        谢道韫手刃叛军,柳如是资助抗清势力,不是一般女子。

        正如谢安所言,谢道韫是有武艺在身的,只是因为食不果腹,所以现在看上去柔弱,但杀几个人不成问题。

        “……”

        张华也不曾想谢道韫成了自己的侍女。

        谢安点头,对这样的安排还算满意。

        谢道韫担任张华的侍女,荣华富贵自然享之不尽,对将来恢复谢氏家族的繁华,也大有裨益。

        “你们二人收拾包裹,随本将军的车队前往夏镇。”

        张华只给谢安、谢道韫半个时辰时间收拾行囊,然后带着他们前往夏镇。

        实际上,谢安、谢道韫也没有什么行囊,一切到夏镇重新购置就好了。

        张华赏赐谢安白银一百两,赏赐谢道韫白银五十两,作为他们添购各种物资的初始资金。

        至于住宅,谢道韫与柳如是住在一起,而谢安要去关中,所以只在驿站居住。

        尽管如此,终于愿意出仕的谢安恢复了体面的生活。

        如果谢安愿意在陈胜、吴元济两个势力出仕,或许可以提前过上体面的生活,但也有可能此时已经死在乱军之中,凶吉难料。

        谢道韫的父亲就是加入吴元济势力之后,在与陈胜的农民军交战时被击杀。

        根据谢安所说,淝水之战,建立赫赫有名的北府军,击败前秦军的东晋大将谢玄,是谢道韫的弟弟……

        只是,谢玄并没有与他们穿越到一个地方。

        这样一来,张华就更加重视谢道韫了。

        以后遇到谢玄,凭借谢道韫的身份,就可以招揽谢玄了。

        无论如何,谢安、谢道韫都加入了张华的势力。

        “如是,今后你们要好好相处。”

        张华将谢道韫引荐给柳如是。

        谢道韫换下破旧的衣裳,整个人焕然一新,举手投足,有大家闺秀的气质。

        “谢道韫?”

        柳如是也有些惊讶,没想到会是东晋的才女谢道韫。

        如果是其他人,或许柳如是还有些不服气,不过不得不承认与蔡文姬齐名的谢道韫,是柳如是这些后世女子羡慕的对象。

        “以后我们就是姐妹了,我的年纪更大,今后我就是姐姐吧。”

        谢道韫比众人想象中更加爽朗一些,毕竟是有一定武艺的女子。

        张华可以在夏镇看到谢氏二人的能力。

        【英雄】:谢安

        【等级】:24

        【统帅】:57 【武力】:24 【智力】:90 【政治】:97

        【第一天赋】:江左风流(谢安可以产生令同僚亲和的气场,其名声能遏制部分武将的野心,减少他们对谢安推行的政策的抵抗心理)

        【第二天赋】:乌衣子弟(谢安在世时,谢氏家族呈现繁荣之势,谢安言传身教,激发谢氏子弟的潜力,所有谢家子弟的统帅、武力、智力、政治提升,有希望成为顶级世家)

        【来历】:东晋名相,江左风流。

        谢安的能力很适合担任文臣,可以妥善处理朝臣的关系,对遏制野心较大的武将有独到的心得,正好可以压制三个野心勃勃的唐朝节度使,也就是吴元济三人。

        谢安还是陈郡谢氏的支柱,陈郡谢氏是在谢安这一代才到达巅峰。

        谢安的天赋可以提升谢氏子弟的各项能力,让陈郡谢氏人才辈出,这是相当恐怖的天赋。

        谢道韫已经受到谢安影响。

        【英雄】:谢道韫

        【等级】:21

        【统帅】:501 【武力】:702 【智力】:804 【政治】:652

        【天赋】:才女(谢道韫在学习琴棋书画时,可事半功倍,而且,对领地文化繁荣度有额外加成)

        【来历】:谢氏名门之女。

        张华在谢道韫的英雄属性看到了谢安这个谢家支柱带来的天赋加成。

        一般的文臣武将,天赋只能作用于自身和士兵,但谢安的天赋却可以作用于整个谢氏家族。

        换而言之,谢氏族人的数量越多,家族的影响力也越大。

        东晋时期,主要由扬州和荆州两块版图组成。

        谢氏在淝水之战前后,执掌扬州兵权,最精锐的北府军也在谢氏手中,而桓氏执掌荆州兵权,可见谢家的影响力。

        如果谢家的谢玄、谢石等武将也在,或许可以成为张华势力的一大名门。

        不过,谢玄、谢石不在此地,仅仅凭借谢安、谢道韫,很难复兴谢氏。

        除非将来谢玄、谢石加入张华势力,谢氏才能恢复一定的影响力。

        但谢氏想要获得东晋四大家族的地位,可能并不现实。

        张华势力,孙尚香有孙策这个霸主作为外援,孙氏的势力比起谢氏,只强不弱。

        要知道,东晋四大家族在三国时期,还只是二三流的世家罢了。

        杨家将、种家军、乞活军、绿林军、瓦岗寨、蜀汉派系、云台派系,这些集团在张华势力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张华招揽谢安、谢道韫,又发配一众唐军、起义军武将前去关中,并且亲自启程,返回关中。

        范仲淹在夏县修建九级文化建筑应天书院,统御十县的县学、乡学,只要竣工,应天书院就会成为最高学府,为官府培养文臣。

        张华与孙策结盟,巩固北境,又收编大量农民军,消除来自汝水的威胁,重新部署兵力,在确定河洛巩固之后,张华必须回师关中。

        关中龙争虎斗,张华担心离开时间一久,关中方面恐怕会因此生变。

        张华带着一万骑兵和数万乡勇前往关中,一路浩浩荡荡。

        张华拜范仲淹为左长史,谢安为右长史,一个负责河洛,一个负责关中。

        另外,张华调遣韩非、顾雍前来关中治理内政,留下范仲淹、陈乔、魏征、杜牧、郭守敬治理河洛。

        顾雍与江东吴国有联系,而魏征与唐朝有联系,于是张华让顾雍来到与唐玄宗接壤的领地,而将魏征留在与孙策接壤的领地。

        这算是一种牵制。

        关中的形势在张华离开的一段时间,发生不小的变化。

        李隆基的唐军和安禄山的燕军,在泾水、渭水一带再次开战,死伤数以万计。

        秦孝公势力的大将蒙恬出兵,击败进犯咸阳镇的胡人士兵,巩固统治。

        进攻秦孝公势力的胡人失败之后,又选择依附安禄山,导致安禄山势力更加强大。

        在张华离开关中这段时间,安禄山麾下的部将刘曜、王弥等人,召集一批匈奴人,伺机夺回被张华攻占的匈奴汉国的地盘,也就是张华设立的临晋县。

        另外,细作回报,刘曜、王弥等匈奴汉国的残部,似乎还在暗中勾结河东的女真人。

        “今后,你就在此地处理内政。”

        张华让谢安在华阴县主持关中内政,又派顾雍去治理临晋县。

        韩非以严厉的刑罚,提升关中各地的治安,尽快恢复秩序。

        “主公,唐玄宗李隆基之宰相姚崇来访,因主公不在,故末将言主公游猎未归。姚崇已经在华阴县等候整整三日。”

        镇守华阴县的主将冯异,在张华回来之后,向张华提供一个重要情报。

        “姚崇?”

        张华知道此人曾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的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前面两人是贞观之治的名相,后面两人是开元盛世的名相。

        当然,唐朝名相如云,远远不止这四个人,这四人只是代表人物。

        只是,姚崇这个时候,主动来拜访与唐军有过恩怨的张华,目的为何?

        张华有意考验谢安:“安石,你认为姚崇此次前来拜访,意图如何?”

        谢安沉思一会,回答道:“多半是来结盟。”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小说《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