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网游动漫>>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TXT下载>>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一百章 瓦岗寨【求订阅】TXT下载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一百章 瓦岗寨【求订阅】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新的村正已经上任各村。”

        “皇太极在出征前,已经忙完春耕事宜,倒是便宜了我们。”

        “清镇仓库兵器被皇太极带走,只有长弓200张、强弩150张。”

        “盐镇的粗盐产量目前是5万斤一个月。只要增加盐民数量,产量可达到10万斤。”

        范仲淹与韩非、陈乔共同主持内政,快速消化皇太极的领地。

        孙尚香发现县衙前方的空地人满为患,韩非被张华临时调来执掌刑罚,进行断案,整顿盐县七万人口。

        “我们去看断案好不好?”

        孙尚香好奇,拉着张华去观看韩非断案。

        韩非是法家学者,主张严苛的刑罚,以法治国。

        不过,韩非因为遭到同门的李斯陷害,深感法家无情,也考虑融入老师荀子的儒家思想,外儒内法。

        韩非没有因为张华旁观断案而有所动摇,只是以目光示意,然后对下方原告说道:“你有何冤情,尽管说来。”

        张华视之,原告是一妇人。

        而被告是冯异麾下一个军士。

        孙尚香说道:“依我看啊,一定是军士欺负了这个妇人。你看那个军士五大三粗,而妇人瘦骨嶙峋,妇人岂敢诬告军士?”

        张华摇头:“那可不好说,断案看的是证据,不能先入为主。”

        张华虽然很少断案,但他在穿越过来之前,可是看过不少侦探片。

        断案主张的是疑罪从无。

        只见妇人说道:“民妇在门外晒谷,却被此人的马吃了许多,请大人明断,赔偿民妇损失的谷子,否则民妇将无粮过冬。”

        被告的军士扑通跪了下来,向韩非叩首:“小人冤枉,小人的马没有吃她的谷子!”

        妇人涕泪纵横:“你的马分明吃了我的谷,莫非民妇还会污蔑于你!这可是我们一家子的救命粮食啊!请大人为民妇做主啊!”

        韩非手下辅佐断案的小吏面面相觑。

        原告和被告争执不下,难以判断是非。

        在场围观的众人无不窃窃私语,这件案子不好断啊。

        如果错判了妇人,会令盐县七万人心寒,民心下降。

        如果错判了军士,会令夏镇士卒心寒,士气下降。

        “木兰姐姐,你说哪一方有理?”

        “没有证据,我又如何知道呢。”

        花木兰、梁红玉、柳如是也跟着过来,站在张华身边,也在猜测谁在说谎。

        花木兰代表众女向张华问道:“如果是公子,该如何判?”

        张华视线在妇人和军士身上扫过,最终落在军士的战马上,低声说道:“杀马。”

        众女听到张华的判断,不由错愕。

        柳如是也是聪慧之人,却不明白张华的用意。

        韩非虽然没有听到张华的话,但韩非做出了与张华一样的判断:“杀马,看肠子里有没有尚未消化完的谷子。”

        几个断案的小吏瞪大眼睛,再次向韩非确认:“为了这点小事,真的要杀了一匹良马?”

        韩非语气严肃:“杀,不杀不足以断是非!”

        韩非当着众人的面,还真的令人杀了战马,见马的肠子里没有谷子,于是令人将妇人拿下。

        妇人脸色苍白,她只是想要讹诈一些钱财和粮食,没想到韩非这么狠,还真的将价值不菲的战马杀了。

        “来人,将此刁妇处决!”

        韩非此时用法依然严苛,决定处死诬陷军士的妇人。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民妇罪不至死,罪不至死啊!”

        妇人更没有想到韩非会因为这等小事而动用死刑!

        这下非但没有讹诈到一斗粮食,反而丢了自己的性命!

        韩非阴沉着脸:“律法无情,既然诬告他人,就应当做好了准备。来人,行刑!”

        韩非现场用刑,当场处死妇人。

        在场围观的数千百姓无不凛然,鸦雀无声。

        一斗粮食,杀一人!

        乱世用重典!

        这件事传开之后,境内肃然,被并入张华势力的七万人口无不闻风丧胆,治安普遍提升。

        韩非又断了几个案件,前后杀四人。

        断案之后,遣散众人,清镇居民还心有余悸。

        梁红玉、柳如是看向张华的眼神,已经充满了崇拜。

        张华在断案现场,在没有与韩非串通的前提下,却准确地做出与韩非一致的决定,让梁红玉、柳如是对张华更加崇敬。

        至于花木兰,认为张华无所不能,理所当然。

        孙尚香不解:“为了一斗粮食,杀了一匹马、一个人,值得吗?既然那妇人索要一斗粮食,给她便是。”

        张华摇头:“错了,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韩非要的是杀一儆百,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让这座镇子的平民知道律法的严厉。要是放纵此妇人刁难我们的军士,不但会有损县衙的威严,也会令众将士寒心。”

        孙尚香恍然大悟,看向张华的眼神,也透露出一丝崇拜:“原来如此,我承认你比我想象中厉害那么一点点。”

        张华在彻底平定新占领的领地之后,重新部署兵力。

        “耿恭、种师中驻守盐镇,防备金兀术。冯异驻守清镇,防备公子扶苏。王凤、桓诞移驻石镇。”

        张华的领地一共有三个县,四座镇子。

        四座镇子都是一级镇子,上万人口。

        在完成部署之后,张华领兵返回夏镇,由范仲淹、陈乔治理盐县以及募兵。

        盐县招募的是低阶士兵,而夏镇拥有各种高级兵营,范仲淹从盐县挑选根骨上佳的青壮前往夏镇训练成虎士、长水胡骑、铁鹰斥候、神臂弓兵、乞活军等中高阶兵种。

        虎士百里挑一,盐县七万人口,大概七百青壮有资格成为虎士。

        不过,虎士需要大量精良装备,张华一时半会,还无法生产七百虎士需要的装备。

        七百虎士,在许褚的统帅下,个个以一敌十,只要不中计,足以正面硬撼七千敌军。

        可惜的是,重甲兵种太烧钱了。

        好在夏镇有六级铁矿资源,才能逐渐攒出虎士需要的重甲装备。

        “准备资源,建造九级文化建筑‘武侯祠’。”

        张华吞并皇太极势力,获得了一笔金银,于是开始在夏镇建造武侯祠。

        武侯祠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提升文臣武将的忠诚度,第二个作用是减少战争对民心的影响。

        武侯祠的两个功能,都是张华需要的效果。

        招揽梁红玉、耿恭、范仲淹,张华的部下越来越多,张华没有精力逐一培养好感度。

        战争对民心的影响极大。

        张华击败皇太极,损失上千人,山谷民心普遍下降。

        武侯祠在这个时候就有用了。

        明朝御用工匠蒯祥在资源到位之后,立即开始建造武侯祠。

        武侯祠虽然是九级文化建筑,但需要的资源不算多。

        “没想到范仲淹还有这种级别的建筑图纸。”

        张华回到夏镇县衙,取出范仲淹上呈的建筑图纸。

        这是古华夏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的图纸,与武侯祠一样,是九级文化建筑。

        应天书院原本是五代十国后晋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的睢阳学舍,到了北宋,应天书院升为府学。

        后来范仲淹曾经主持应天书院,应天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

        张华没想到的是范仲淹携带的初始道具,竟然是应天书院的建造图纸。

        【图纸】:应天书院

        【等级】:九级文化建筑

        【功能】:北宋南京国子监,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在应天书院攻读的生员,更容易成才,有较大概率提升除了武力以外的基础属性,有较大概率领悟更高品质的内政天赋。

        因为范仲淹一改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因此,应天书院的生员还有较小概率领悟军事、谋略天赋。该建筑主要用于培养文臣,也有概率培养儒将。

        【建造费用】:白银50000两、石料5000单位、木料5000单位、铁矿500单位

        【容纳上限】:2000生员

        【前置条件】:需一名大儒任判南京国子监

        【建造周期】:120天

        应天书院是一座国子监级别的建筑,已经是最高学府,生员竟然还可能领悟军事天赋。

        范仲淹执教的应天书院,培养文臣、儒将。

        范仲淹本人就是儒将。

        但应天书院的建造费用太贵了,需要5万两白银。

        而且这还不计应天书院的讲师的俸禄以及各种人员的支出、应天书院的维护费用。

        如果2000生员的话,应天书院每个月支出的白银就超过几千两。

        应天书院是用来培养人才的建筑,因此应天书院纯粹是支出部门。

        目前张华还真的建不起应天书院,更养不起那么多士子。

        按照张华的估计,除非领地人口增加十倍,才需要建造一座国子监。

        迄今为止,三个县的县学已经是最高学府。

        弓弩造箭院、武侯祠这两座高级建筑都在建造中。

        “现在平原的格局已经很明显了。”

        “平原西边是我的势力范围,人口15万。”

        “中间是公子扶苏的势力范围,人口12万。”

        “北部是金兀术的势力范围,人口不明,大约在10~20万之间。”

        “东部是瓦岗寨的势力范围,人口不明。”

        张华铺开大平原的地图。

        平原上,皇太极、张士诚、梁家堡等势力灭亡,几个大势力脱颖而出,平原呈现四大势力割据的局面。

        与张华接壤的势力是公子扶苏、金兀术。

        公子扶苏是张华的盟友,金兀术是死敌。

        金兀术占据夏镇北边的山谷,又出兵攻陷梁家堡等几个小势力,吞并皇太极几座村庄,势头强劲。

        张华难以判断金兀术领地的确切人口。

        “如果出兵攻打金兀术,公子扶苏是否会背约?”

        张华与公子扶苏约定出兵攻打皇太极,皇太极势力已灭,两股势力接壤,随时可能爆发冲突。

        陈宫为张华分析道:“公子扶苏讲究道义,他不会背刺盟约。但蒙恬是兵家,讲究兵不厌诈。要是我们即将攻灭金兀术,蒙恬必定出兵。”

        “公子扶苏势力的人口已经少于我们,我们灭掉金兀术,人口将会倍于公子扶苏,蒙恬肯定不会让这样情况发生。”

        “公台的推测很有道理。”

        张华知道蒙恬的厉害,蒙恬在战国长大,不相信儒家的狗屁仁义,崇尚的是兵家。

        蒙恬知道不能让任何一方做大,哪怕对方是盟友。

        张华一旦攻灭金兀术,下一个目标就是公子扶苏了。

        因此,张华与金兀术交战,蒙恬出兵的概率超过九成。

        “公台认为,该如何阻止蒙恬出兵?”

        “驱虎吞狼。”

        陈宫再次献上驱虎吞狼之计。

        “公台你的意思是让瓦岗寨与公子扶苏交恶?”

        张华与陈宫长期配合,很快领悟陈宫的意思。

        陈宫说道:“我们可在瓦岗寨散发谣言,就称蒙恬打算攻打瓦岗寨。瓦岗寨李密,我听闻此人胸怀大志,也必定在暗中谋划吞并公子扶苏。只要听到谣言,两股势力,必有一战。”

        “妙啊。”

        张华再次对陈宫刮目相看。

        陈宫将远交近攻的外交理念施展至极点。

        只要瓦岗寨和公子扶苏交战,张华就可以不必防备公子扶苏,腾出手来对付金兀术。

        平原东部的瓦岗寨,规模已经是一级镇子,而且向二级镇子进发。

        瓦岗寨人口三万,规模比夏镇、秦镇还要庞大。

        这还是瓦岗寨主寨的人口。

        瓦岗寨下方还有镇子和村庄。

        在寨主李密的带领下,瓦岗寨成为平原东部的霸主。

        李密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农民军首领。

        李密的曾祖父李弼,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后来成为北周太师、魏国公。

        李密的祖父李耀,为北周太保、邢国公。

        李密的父亲李宽,为隋朝上柱国、蒲山郡公。

        李密的出身,相当于汉末四世三公的袁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瓦岗寨原本的寨主是翟让,后来李密加入瓦岗寨,凭借世家威望和战功,排挤翟让,当上了寨主。

        这一点与水浒传之中的宋江有些相似。

        但是,李密的才能,远远超过宋江。

        历史上的李密有枭雄之姿,宋江连给李密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隋末名将张须陀,带着部将秦琼、罗士信,照样被李密击败。

        张须陀兵败被杀,李密声望暴涨,又败王世充、宇文化及,麾下猛将如云,一度有希望统一天下。

        可惜的是,李密后期骄傲自满,又杀了上任寨主,失去不少将士支撑,被隋末另一枭雄王世充反败为胜。

        在得知自己因为骄傲自满而失败后,穿越过来的李密不敢自满,极力拉拢瓦岗寨众人,防止瓦岗寨将才流失。

        以目前瓦岗寨的局面,瓦岗寨还真有可能打下平原,瓦岗寨众将也暂时依附李密。

        除非大唐李世民亲至,或者瓦岗寨战败,这些瓦岗寨武将才有可能背弃李密。

        瓦岗寨的虎皮大位上,李密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战略。

        “各村镇官吏上报,蒙恬派出大量细作打听我们的情报,十有八九是为了出兵做准备。”

        “西边的夏镇已经击败皇太极,有人口十余万。”

        “必须尽快击败公子扶苏,席卷平原,不能让他们继续做大了。”

        “各位意下如何?”

        李密说出攻打公子扶苏的打算,扫视下方瓦岗寨诸将。

        瓦岗寨众人还真不怎么怕蒙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蒙恬虽然是名将,但双拳难敌四手。

        瓦岗寨要统帅有统帅,要猛将有猛将,还有军师,首领李密也是一代枭雄,可以说具备了逐鹿中原的资格,阵容比起公子扶苏势力还要豪华。

        “军师,你怎么看?”

        李密看向瓦岗寨的军师徐世勣。

        徐世勣沉思:“这伙在我们瓦岗寨地盘散播消息的细作,未必是公子扶苏的人。”

        一众瓦岗寨武将听完徐世勣的判断,无不大吃一惊。

        李密的反应却没有瓦岗寨诸将那么吃惊,他的智谋在众将之上,仅次于军师徐世勣。

        不过徐世勣的智力虽然高于李密,但有些人天生适合当军师,而不是领袖。

        李密隐隐察觉这伙细作不是公子扶苏的部下,徐世勣让李密确定了自己的判断。

        “不管是否公子扶苏派来的细作,我们都有了攻打公子扶苏的理由。公子扶苏不是秦始皇,没有王翦效力,蒙恬比起王翦还差了不少,我们瓦岗寨可以败之。”

        “魏征统筹各部兵马粮草,作为后备。”

        “王伯当、程咬金、单雄信、徐世勣,各领两千精兵,为内军四骠骑。”

        李密穿越过来时,秦琼、罗士信、裴行俨等猛将还是隋朝将领,没有依附李密。

        然而,还没有到巅峰时期的瓦岗寨,阵容已经相当豪华了。

        文有魏征,智有徐世勣,武有程咬金、单雄信、王伯当。

        “四骠骑统帅内军8000人,另设外军12000人,发兵两万,攻打公子扶苏。”

        李密在瓦岗寨领地大肆募兵,征发空前的两万兵马,决定先灭公子扶苏,再灭夏镇。

        因为陈宫挑拨瓦岗寨和公子扶苏的关系,平原上战火再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小说《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一百章 瓦岗寨【求订阅】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